[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5347345A - 柔性屏终端、天线调节方法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柔性屏终端、天线调节方法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47345A
CN115347345A CN202110524383.2A CN202110524383A CN115347345A CN 115347345 A CN115347345 A CN 115347345A CN 202110524383 A CN202110524383 A CN 202110524383A CN 115347345 A CN115347345 A CN 1153473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terminal
screen
folding angle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2438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少武
邵荣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211052438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47345A/zh
Priority to JP2023569759A priority patent/JP2024516901A/ja
Priority to US18/559,367 priority patent/US20240243468A1/en
Priority to PCT/CN2022/091010 priority patent/WO2022237622A1/zh
Priority to EP22806590.0A priority patent/EP4329279A4/en
Publication of CN1153473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473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3/0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 H01Q3/24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by switching energy from on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 to another, e.g. for beam switch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002Protection against seismic waves, thermal radiation or other disturbances, e.g. nuclear explosion; 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the power handling capability of an antenna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08Means for collapsing antennas or parts thereof
    • H01Q1/085Flexible aerials; Whip aerials with a resilient bas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258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used with computer equipment
    • H01Q1/2266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used with computer equipment disposed inside the comput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H01Q1/243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with built-in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27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movable bodies
    • H01Q1/273Adaptation for carrying or wearing by persons or anim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2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 H01Q1/521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reducing the coupling between adjacent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28Combinations of substantially independent non-interacting antenna units o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3/0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4Foldable telephones, i.e.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41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using relative motion of the body parts to change the operational status of the telephone set, e.g. switching on/off, answering incoming call
    • H04M1/0243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using relative motion of the body parts to change the operational status of the telephone set, e.g. switching on/off, answering incoming call using the relative angle between housing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04M1/0268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including a flexible display pan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柔性屏终端、天线调节方法及存储介质。上述柔性屏终端包括:第一检测模块、第二检测模块、控制模块、调节模块和天线;第一检测模块用于采集终端的通信性能参数,并将参数发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用于在判断参数不满足预设业务需求时,控制第二检测模块采集终端的折叠角度;第二检测模块还用于将折叠角度发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还用于基于折叠角度,并结合预设的折叠角度与天线的最佳工作状态的对应关系,确定天线的目标工作状态;调节模块用于将天线的工作状态调整为目标工作状态。旨在保证柔性屏终端的天线处于最佳工作状态,提升天线的工作效率,从而提升终端的通信性能,满足用户的业务需求。

Description

柔性屏终端、天线调节方法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柔性屏终端、天线调节方法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柔性屏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生产厂商均研发出配置有柔性屏的手机和可穿戴设备等, 柔性屏不仅在体积上更加轻薄,在功耗上也低于传统屏幕,使用柔性屏有助于提升终端设备 的续航能力,同时基于柔性屏可弯曲、柔韧性佳的特性,其耐用程度也大大高于传统屏幕, 使用柔性屏能够降低终端设备意外损伤的概率。基于此,配置有柔性屏的折叠屏手机也大规 模地走入市场,折叠屏手机可以实现360度的弯曲,甚至扭曲,相当于将传统手机的屏幕扩 大了一倍,能够有效提升用户办公、交流和娱乐的体验。
然而,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简称:5G)的发展, 柔性屏需要支持的频段非常宽,对天线的通信性能的要求也非常高。但柔性屏终端的各天线 位置都是固定的,柔性屏终端天线的通信性能的配置也只是以柔性屏终端完全展开状态,和/ 或完全闭合状态为基础进行配置的,因此,柔性屏终端在折叠过程中,其天线的正交特性会 随之发生变化,天线的工作效率也很低,终端的通信性能,比如空中下载技术(Over-the-Air Technology,简称:OTA)性能和业务数据吞吐量等,也随之大打折扣,不能满足用户的业 务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柔性屏终端、天线调节方法及存储介质。旨在至 少保证柔性屏终端天线处于最佳工作状态,提升天线的工作效率,从而提升柔性屏终端的通 信性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业务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屏终端,包括:第一检测模块、第二检 测模块、控制模块、调节模块和天线;所述第一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和采集所述终端的通信性 能参数,并将所述参数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判断接收到的所述参数不 满足预设业务需求时,控制所述第二检测模块检测和采集所述终端的折叠角度;所述第二检 测模块还用于将所述折叠角度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基于所述折叠角度, 并结合预设的折叠角度与天线的最佳工作状态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天线的目标工作状态; 所述调节模块用于将所述天线的工作状态调整为所述目标工作状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天线调节方法,包括:采集所述终端的通 信性能参数;在判断所述参数不满足预设业务需求时,采集所述终端的折叠角度;基于所述 折叠角度,并结合预设的折叠角度与天线的最佳工作状态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天线的目标 工作状态;将所述天线的工作状态调整为所述目标工作状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天线调节方法。
本申请提出的柔性屏终端、天线调节方法及存储介质,柔性屏终端包括第一检测模块、 第二检测模块、控制模块、调节模块和天线;所述第一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和采集所述终端的 通信性能参数,并将所述参数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判断接收到的所述 参数不满足预设业务需求时,控制所述第二检测模块检测和采集所述终端的折叠角度,实时 监测终端的通信性能,可以在终端通信性能恶化时迅速作出反应,保护业务不被中断。所述 第二检测模块还用于将所述折叠角度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基于所述折 叠角度,并结合预设的折叠角度与天线的最佳工作状态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天线的目标工 作状态;所述调节模块用于将所述天线的工作状态调整为所述目标工作状态。当终端的通信 性能不满足预设业务需求时,本发明的柔性屏终端可以确定当前的折叠角度,并将天线的工 作状态调整为与折叠角度对应的工作状态,即最佳的工作状态,可以提升柔性屏终端的天线 的工作效率,从而提升柔性屏终端的OTA性能,增加终端的业务数据吞吐量,更好地满足用 户的业务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柔性屏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折叠屏手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第二检测模块检测和采集终端的折叠角度的示意 图;
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柔性屏终端的天线布局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的柔性屏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6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延展触点布局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经延展触点连通后的天线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的柔性屏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9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柔性天线布局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的天线调节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各实 施例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为了 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 各实施例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以下各个实施例的 划分是为了描述方便,不应对本申请的具体实现方式构成任何限定,各个实施例在不矛盾的 前提下可以相互结合相互引用。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涉及一种柔性屏终端,在具体实现中,本发明的实施例柔性屏终端 可以为折叠屏手机,折叠屏电脑,转轴屏手机,以及各种柔性屏可穿戴设备。本实施例的柔 性屏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可以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柔性屏终端10可以包括,但不限定于下 述模块和元器件,第一检测模块11,控制模块12,第二检测模块13,调节模块14和天线15。 其中,控制模块12分别与第一检测模块11、第二检测模块13和调节模块14连接,调节模 块14与天线15连接。
在一个例子中,本实施例的柔性屏终端可以为折叠屏手机,第一检测模块11、控制模块 12、第二检测模块13、调节模块14和天线15可以设置于折叠屏手机屏幕的下方,也可以设 置于折叠屏手机的主板上,控制模块12分别与第一检测模块11、第二检测模块13和调节模 块14连接,调节模块14还与天线15连接。其中,第一检测模块11、控制模块12、第二检测模块13和调节模块14可以集成在一个天线调节装置中,也可以单独设置在柔性屏手机上, 图2为一种折叠屏手机的结构示意图。
第一检测模块11用于检测和采集终端的通信性能参数,并将参数发送至控制模块12。
具体而言,第一检测模块11可以持续检测、采集终端的通信性能参数,并在采集到终端 的通信性能参数后,将这些通信性能参数发送给控制模块12。
在具体实现中,第一检测模块可以基于终端内部的收发机实现,包括但不限于收发机、 通信射频主芯片和若干放大器。
在一个例子中,第一检测模块11可以每隔预设时间采集一次终端的通信性能参数,采用 间歇性采集的方式可以有效节约电力资源。
在一个例子中,第一检测模块11可以在终端的折叠状态发生变化后,即采集一次终端的 通信性能参数。
在一个例子中,第一检测模块11获取的通信性能参数包括终端的整体通信性能参数,终 端的整体通信性能参数包括以下任意组合:终端的发射功率,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值(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简称:RSPR),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值(Received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 简称:RSSI),信噪比(Signal Noise Ratio,简称:SNR),多入多出技术天线的秩(multiple-in multipleoutrank,简称:MIMO Rank),调制与编码策略(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简 称:MCS),调制阶数,调制系数,吞吐率和误码率等。
在另一个例子中,第一检测模块11获取的通信性能参数还包括终端各天线的通信性能参 数,终端各天线的通信性能参数包括以下任意组合:各天线的发射功率,各天线的参考信号 接收功率值RSPR,各天线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值RSSI和各天线路径的信道探测参考信号值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简称:SRS)等。
控制模块12用于在判断接收到的参数不满足预设业务需求时,控制第二检测模块13检 测和采集终端的折叠角度。
在具体实现中,控制模块12获取到第一检测模块11发送的通信性能参数后,可以根据 通信性能参数判断终端的通信性能是否满足预设业务需求,若终端的通信性能不能满足预设 业务的需求,控制模块12随即向第二检测模块13发送折叠角度检测指令,控制第二检测模 块13检测和采集终端的折叠角度。从而使得终端可以在通信性能恶化时迅速作出反应,保护 业务不被中断。其中,预设业务需求可以由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本发 明的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个例子中,若终端的通信性能能够满足当前业务的需求,则柔性屏终端不对天线进 行调整,仍保持第一检测模块11正常工作,持续或定期检测和采集终端的通信性能参数。
第二检测模块13用于检测和采集终端的折叠角度,并将终端的折叠角度发送至控制模块 1212。
具体而言,控制模块12在判断终端的通信性能不能满足预设业务需求后,可以向第二检 测模块13发送折叠角度检测指令,第二检测模块13收到指令后,可以检测和采集终端的折 叠角度,并将折叠角度发送给控制模块12。
在具体实现中,第二检测模块13还可以检测和采集终端的折叠状态,终端的折叠状态可 以包括:折叠态、完全闭合态和完全展开态。
在一个例子中,第二检测模块13可以包括红外传感器,第二检测模块13收到指令后, 使用红外传感器发射红外线,检测和采集柔性屏终端的折叠角度。
在一个例子中,第二检测模块13可以获取基带显示页面的信息,根据基带显示页面的信 息,检测和采集柔性屏终端的折叠角度。
在另一个例子中,第二检测模块13检测和采集终端的折叠角度的示意图可以如图3所示, 柔性屏终端还包括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其中,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可以是一块完整的屏幕 的两个区域,区分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是为了方便进行描述。第二检测模块13可以通过终端 的第一屏幕向外界发射电荷信号,当发射出的电荷信号遇到第二屏幕时,部分电荷会反射回 来,第二检测模块13可以确定第二屏幕反射到第一屏幕的电荷数量,基于第二屏幕反射到第 一屏幕的电荷数量,再结合预设的电荷数量与折叠角度的对应关系,获取终端的折叠角度。 其中,预设的电荷数量与折叠角度的对应关系可以由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基于大量实验进行设 定。通过发射和反射电荷的方式,无需使用额外的传感器,就可以精准地检测和采集到终端 的折叠角度。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的柔性屏终端还包括降电磁波吸收比值芯片(SpecificAbsorption Rate, 简称:降SAR芯片),第二检测模块13与降SAR芯片连接,降SAR芯片还分别与第一屏幕 的各天线和第二屏幕的各天线连接。第二检测模块13在检测和采集终端的折叠角度时,可以 通过降SAR芯片的电荷棒电路,经第一屏幕的各天线,持续向外界发射电荷信号,当发射出 去的电荷信号遇到第二屏幕的各天线时,部分电荷会被反射回来,第二检测模块13通过降 SAR芯片的感应电路,将第二屏幕的各天线反射回来的电荷采集起来,存储在寄存器中,经 模数转换后确定第二屏幕的各天线反射到第一屏幕的各天线的电荷数量,第二检测模块13再 基于反射到第一屏幕的各天线的电荷数量,并结合预设的电荷数量与折叠角度的对应关系, 获取终端的折叠角度。多个天线同时发射电荷,进行多通道同时复用检测,可以进一步提升 获取的折叠角度的精准度。
在一个例子中,降SAR芯片也可以与终端的屏幕的其他金属耦合单元连接,第二检测模 块13通过降SAR芯片的电荷棒电路,经这些金属耦合单元持续向外界发射电荷信号。
在一个例子中,反射回来的电荷数量可以用SAR值表示,该SAR值与距离和折叠角度 成反比,与感应投影面积成正比。预设的电荷数量与折叠角度的对应关系可以如表1所示:
折叠角度(单位:°) 电荷数量(SAR值)(单位:W/kg)
1.8W/kg
30° 1.6W/kg
60° 1.4W/kg
90° 1.2W/kg
120° 1.0W/kg
150° 0.8W/kg
180° 0.6W/kg
表1:预设的电荷数量与折叠角度的对应关系
比如:第二检测模块13确定第二屏幕反射到第一屏幕的电荷数量为1.0W/kg,则第二检 测模块13基于第二屏幕反射到第一屏幕的电荷数量,再结合预设的电荷数量与折叠角度的对 应关系,确定此时终端的折叠角度为120°。
控制模块12还用于基于折叠角度,并结合预设的折叠角度与终端的天线的最佳工作状态 的对应关系和折叠角度,确定天线的目标工作状态。
具体而言,控制模块12在收到第二检测模块13发送来的终端的折叠角度后,可以基于 折叠角度,并结合预设的折叠角度与终端的天线的最佳工作状态的对应关系,确定天线的目 标工作状态。考虑到柔性屏终端的各天线位置都是固定的,柔性屏终端天线的通信性能的配 置也只是以柔性屏终端完全展开状态或完全闭合状态为基础进行配置的,因此,柔性屏终端 在折叠过程中,其天线的正交特性会随之发生恶化,天线的工作效率也会降低,根据折叠角 度确定天线目标工作状态,即该折叠角度下天线的最佳的工作状态,可以提升柔性屏终端的 天线的工作效率,从而提升柔性屏终端的通信性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业务需求。
在具体实现中,柔性屏终端还包括存储器,预设的折叠角度与终端的天线的最佳工作状 态的对应关系基于大量仿真实验获得,可以以算法的形式预存在柔性屏终端的存储器中。控 制模块12在收到终端的折叠角度后,可以调用预存的算法,确定天线的目标工作状态。
调节模块14用于将天线15的工作状态调整为目标工作状态。
在具体实现中,调节模块14与终端的N个天线连接,其中,N为大于0的整数。天线的工作状态可以为工作天线的数量和/或工作天线的组合。控制模块12用于基于折叠角度,并结合预设的折叠角度与目标天线的对应关系,在N个天线中确定M个目标天线,其中,M 为大于0且小于N的整数。调节模块14用于开启M个目标天线,并关闭除M个目标天线以 外的天线。考虑到相关的5G柔性屏终端天线布局固定且单一,而相关的天线组合是以柔性 屏终端完全展开状态,和/或完全闭合状态为基础进行配置的,当终端的折叠角度为任意角度 时,传统的天线组合的隔离度和正交特性不能满足业务需求,本实施例的柔性屏终端在不同折叠角度调用不同的天线组合,从而保证天线组合中各天线之间的隔离度最佳,正交性能最 好,天线的总增益最强,进一步提升柔性屏终端的天线的工作效率,从而进一步提升柔性屏 终端的通信性能。
在一个例子中,调节模块14可以基于各天线的阵列开关实现。
在一个例子中,预设的折叠角度与目标天线的对应关系基于大量仿真实验获得,其可以 以算法的形式预存在柔性屏终端的存储器中。控制模块12在收到终端的折叠角度后,可以调 用预存的算法,在N个天线中确定出M个目标天线。
比如:终端配置有7个天线,7个天线的布局位置可以如图4所示,天线1、天线2、天线3和天线4为传统的4乘4MIMO天线,天线5和天线6为新增的可以工作在5G频段辅 天线,天线7为改造后可以工作在5G频段的LTE天线。预设的折叠角度与目标天线的对应 关系可以如表2所示:
Figure BDA0003065263390000051
Figure BDA0003065263390000061
表2:预设的折叠角度与目标天线的对应关系
当第二检测模块13获取到终端的折叠角度为150°时,控制模块12基于终端的折叠角 度,并结合预设的折叠角度与目标天线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天线为:天线1、天线2、天线4 和天线5。调节模块14开启天线1、天线2、天线4和天线5,并关闭天线3、天线6和天线 7。
在一个例子中,调节模块14在将天线的工作状态调整为目标工作状态后,第一检测模块 11可以继续检测和获取终端的通信性能参数,并将参数发送至控制模块12,控制模块12持 续判断终端的通信性能是否满足当前的业务需求,若不满足,继续调整天线的工作状态,直 到终端的通信性能满足当前的业务需求。
本实施例的柔性屏终端包括第一检测模块、第二检测模块、控制模块、调节模块和天线; 所述第一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和采集所述终端的通信性能参数,并将所述参数发送至所述控制 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判断接收到的所述参数不满足预设业务需求时,控制所述第二检 测模块检测和采集所述终端的折叠角度,实时监测终端的通信性能,可以在终端通信性能恶 化时迅速作出反应,保护业务不被中断。所述第二检测模块还用于将所述折叠角度发送至所 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基于所述折叠角度,并结合预设的折叠角度与天线的最佳 工作状态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天线的目标工作状态;所述调节模块用于将所述天线的工作 状态调整为所述目标工作状态。当终端的通信性能不满足预设业务需求时,本发明的柔性屏 终端可以确定当前的折叠角度,并将天线的工作状态调整为与折叠角度对应的工作状态,即 最佳的工作状态,可以提升柔性屏终端的天线的工作效率,从而提升柔性屏终端的OTA性能, 增加终端的业务数据吞吐量,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业务需求。
此外,为了突出本发明的创新部分,本实施例中并没有将与解决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问 题关系不太密切的模组引入,但这并不表明本实施方式中不存在其它的模组。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涉及一种柔性屏终端,本实施例的柔性屏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可以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柔性屏终端10包括:
第一检测模块11,控制模块12,第二检测模块13,调节模块14,第一屏幕的天线251, 第二屏幕的天线252和延展触点模块26。其中,控制模块12分别与第一检测模块11、第二 检测模块13和调节模块14连接,调节模块14还分别与第一屏幕的天线251,第二屏幕的天 线252和延展触点模块26连接,延展触点模块26还分别与第一屏幕的天线251和第二屏幕 的天线252连接。其中,延展触点模块26包括P个用于连通第一屏幕的天线251和第二屏幕 的天线252的延展触点,其中,P为大于0的整数。
控制模块12还用于基于折叠角度,并结合预设的折叠角度与目标延展触点的对应关系, 在P个延展触点中确定Q个目标延展触点,其中,Q为大于0且小于P的整数。
调节模块14还用于开启Q个目标延展触点,将第一屏幕的天线251和第二屏幕的天线 252连通。
在具体实现中,延展触点模块26的P个延展触点均分别于第一屏幕的天线251和第二屏 幕的天线252连接,控制模块12在收到第二检测模块13发送的终端的折叠角度后,可以基 于折叠角度,并结合预设的折叠角度与目标延展触点的对应关系,在P个延展触点中确定Q 个目标延展触点,调节模块14开启这Q个目标延展触点,将第一屏幕的天线和第二屏幕的 天线连通。考虑到折叠屏终端由于折叠的需要,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之间有金属铰链、吸附 磁铁以及金属片装饰件等金属装置,两个屏幕是相对独立的,因此天线的净空区域不是完整 的连续辐射体,天线的净空区域较小,天线的有效长度短,本实施例的柔性屏终端包括P个 延展触点,可以根据折叠角度开启Q个延展触点,将第一屏幕的天线251和第二屏幕的天线 252连通,从而使终端的天线的净空区域成为完整的连续辐射体,增加天线的有效长度,从 而扩大终端的天线的净空区域。
在一个例子中,调节模块14可以基于控制延展触点模块中各延展触点的若干单刀双掷开 关实现。
在一个例子中,预设的折叠角度与目标延展触点的对应关系基于大量仿真实验获得,其 可以以算法的形式预存在柔性屏终端的存储器中。控制模块12在收到终端的折叠角度后,可 以调用预存的算法,在P个延展触点中确定出Q个目标延展触点。
在一个例子中,延展触点模块26包括延展触点1、延展触点2、延展触点3、延展触点4、 延展触点5和延展触点6共6个延展触点,该6个延展触点的位置布局可以如图7所示,控制模块12确定延展触点3和延展触点4为目标延展触点,则调节模块14开启延展触点3和 延展触点4,将第一屏幕的天线和第二屏幕的天线连通。
在一个例子中,经延展触点连通后的天线示意图可以如图7所示,第一屏幕的天线251 与第二屏幕的天线252连通,天线的净空区域形成一个完整的连续辐射体。
本实施例,所述终端包括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所述终端还包括延展触点模块,所述延 展触点模块包括P个用于连通所述第一屏幕的天线和所述第二屏幕的天线的延展触点,其中, 所述P为大于0的整数;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基于所述折叠角度,并结合预设的折叠角度与 目标延展触点的对应关系,在所述P个延展触点中确定Q个目标延展触点;其中,所述Q为 大于0且小于P的整数;所述调节模块还用于开启所述Q个目标延展触点,将所述第一屏幕 的天线和所述第二屏幕的天线连通。考虑到柔性屏终端的两个屏幕是相对独立的,天线的净 空区域不是完整的连续辐射体,天线的净空区域较小,天线的有效长度短,本实施例的柔性 屏终端还包括P个延展触点,可以根据折叠角度开启Q个目标延展触点,将第一屏幕的天线 和第二屏幕的天线连通,从而使终端的天线的净空区域成为完整的连续辐射体,增加天线的 有效长度,从而扩大终端的天线的净空区域。
此外,为了突出本发明的创新部分,本实施例中并没有将与解决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问 题关系不太密切的模组引入,但这并不表明本实施方式中不存在其它的模组。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涉及一种柔性屏终端,本实施例的柔性屏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可以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柔性屏终端10包括:
第一检测模块11,控制模块12,第二检测模块13,调节模块14,天线15和可拉伸的柔 性天线37。其中,控制模块12分别与第一检测模块11、第二检测模块13和调节模块14连接,调节模块14还与天线15连接。
本实施例的柔性天线37的布局位置示意图可以如图9所示,柔性天线37分别与终端的 第一屏幕和终端的第二屏幕连接,第一屏幕与第二屏幕通过连接装置转动连接。
控制模块12用于确定柔性天线37的最佳谐振频率点,并结合预设的最佳谐振频率点与 折叠角度的对应关系,确定柔性天线37工作在最佳谐振频率点时对应的目标折叠角度。调节 模块14还用于驱动第一屏幕与第二屏幕之间的连接装置,将终端转动到目标折叠角度。
具体而言,控制模块12可以根据终端当前的工作频段,确定柔性天线37的最佳谐振频 率点,并结合预设的最佳谐振频率点与折叠角度的对应关系,确定柔性天线37工作在最佳谐 振频率点时对应的目标折叠角度。调节模块14可以根据该目标折叠角度,驱动第一屏幕与第 二屏幕之间的连接装置,将终端转动到目标折叠角度,从而增加柔性天线37的电长度,使柔 性天线37工作在最佳谐振频率点,进一步提升柔性屏终端的通信性能。
在一个例子中,调节模块14可以基于天线调谐匹配芯片实现。
在一个例子中,连接装置可以为可驱动电机。
在一个例子中,预设的最佳谐振频率点与折叠角度的对应关系基于大量仿真实验获得, 其可以以算法的形式预存在柔性屏终端的存储器中。控制模块12在收到终端的折叠角度后, 可以调用预存的算法,确定柔性天线37工作在最佳谐振频率点时对应的目标折叠角度。
在一个例子中,调节模块14还可以在终端的第一屏幕和/或第二屏幕上显示目标调节角 度,指示终端对应的用户将终端转动到目标折叠角度。本实施例允许用户手动调节终端的折 叠角度,可以提升用户与终端的交互性。
本实施例,所述终端还包括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所述第一屏幕与所述第二屏幕通过连 接装置转动连接;所述终端还包括可拉伸的柔性天线,所述柔性天线分别与所述第一屏幕和 所述第二屏幕连接;所述控制模块12还用于确定所述柔性天线的最佳谐振频率点,并结合预 设的最佳谐振频率点与折叠角度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柔性天线工作在所述最佳谐振频率点 时对应的目标折叠角度;所述调节模块还用于驱动所述连接装置,将所述终端转动到所述目 标折叠角度,从而增加柔性天线的电长度,使柔性天线工作在最佳谐振频率点,进一步提升 终端的通信性能。
此外,为了突出本发明的创新部分,本实施例中并没有将与解决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问 题关系不太密切的模组引入,但这并不表明本实施方式中不存在其它的模组。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涉及一种天线调节方法,下面对本实施例的天线调节方法的实现 细节进行具体的说明,以下内容仅为方便理解提供的实现细节,并非实施本方案的必须,本 实施例的天线调节方法的流程图可以如图10所示,具体包括:
步骤401,采集终端的通信性能参数。
步骤402,根据参数判断终端的通信性能是否满足预设业务需求,如果是,结束流程, 否则,执行步骤403。
步骤403,获取终端的折叠角度。
步骤404,基于折叠角度,并结合预设的折叠角度与终端的天线的最佳工作状态的对应 关系,确定天线的目标工作状态。
步骤405,将天线的工作状态调整为目标工作状态。
不难发现,本实施例为与上述实施例相对应的使用方法实施例,本实施例可与上述实施 例互相配合实施。上述实施例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和技术效果在本实施例中依然有效,为 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例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上述实施 例中。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涉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 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
即,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 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 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 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 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 的介质。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 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1)

1.一种柔性屏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检测模块、第二检测模块、控制模块、调节模块和天线;
所述第一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和采集所述终端的通信性能参数,并将所述参数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判断接收到的所述参数不满足预设业务需求时,控制所述第二检测模块检测和采集所述终端的折叠角度;
所述第二检测模块还用于将所述折叠角度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基于所述折叠角度,并结合预设的折叠角度与天线的最佳工作状态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天线的目标工作状态;
所述调节模块用于将所述天线的工作状态调整为所述目标工作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屏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N个天线,其中,所述N为大于0的整数;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基于所述折叠角度,并结合预设的折叠角度与目标天线的对应关系,在所述N个天线中确定M个目标天线;其中,所述M为大于0且小于N的整数;
所述调节模块还用于开启所述M个目标天线,并关闭除所述M个目标天线以外的天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柔性屏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所述终端还包括延展触点模块,所述延展触点模块包括P个用于连通所述第一屏幕的天线和所述第二屏幕的天线的延展触点,其中,所述P为大于0的整数;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基于所述折叠角度,并结合预设的折叠角度与目标延展触点的对应关系,在所述P个延展触点中确定Q个目标延展触点;其中,所述Q为大于0且小于P的整数;
所述调节模块还用于开启所述Q个目标延展触点,将所述第一屏幕的天线和所述第二屏幕的天线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屏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所述第一屏幕与所述第二屏幕通过连接装置转动连接;
所述终端还包括可拉伸的柔性天线,所述柔性天线分别与所述第一屏幕和所述第二屏幕连接;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确定所述柔性天线的最佳谐振频率点,并结合预设的最佳谐振频率点与折叠角度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柔性天线工作在所述最佳谐振频率点时对应的目标折叠角度;
所述调节模块还用于驱动所述连接装置,将所述终端转动到所述目标折叠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屏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屏幕和/或所述第二屏幕上显示所述目标折叠角度,指示所述终端对应的用户将所述终端转动到所述目标折叠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屏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
所述第二检测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屏幕向外界发射电荷信号,并确定所述第二屏幕反射到所述第一屏幕的电荷数量;
所述第二检测模块还用于基于所述电荷数量,并结合预设的电荷数量与折叠角度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终端的折叠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柔性屏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降电磁波吸收比值SAR芯片;
所述第二检测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降SAR芯片,经所述第一屏幕的各天线,向外界发射电荷信号,并确定所述第二屏幕的各天线反射到所述第一屏幕的各天线的电荷数量;
所述第二检测模块还用于基于所述反射到所述第一屏幕的各天线的电荷数量,并结合预设的电荷数量与折叠角度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终端的折叠角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屏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性能参数包括所述终端的整体通信性能参数;
所述终端的整体通信性能参数包括以下任意组合:终端的发射功率,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值RSPR,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值RSSI,信噪比SNR,多入多出技术天线的秩MIMO Rank,调制与编码策略,调制阶数,调制系数,吞吐率和误码率。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柔性屏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性能参数还包括所述终端各天线的通信性能参数;
所述终端各天线的通信性能参数包括以下任意组合:各天线的发射功率。各天线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值RSPR,各天线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值RSSI和各天线路径的信道探测参考信号值SRS。
10.一种天线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所述终端的通信性能参数;
在判断所述参数不满足预设业务需求时,采集所述终端的折叠角度;
基于所述折叠角度,并结合预设的折叠角度与天线的最佳工作状态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天线的目标工作状态;
将所述天线的工作状态调整为所述目标工作状态。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10所述的天线调节方法。
CN202110524383.2A 2021-05-13 2021-05-13 柔性屏终端、天线调节方法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3473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24383.2A CN115347345A (zh) 2021-05-13 2021-05-13 柔性屏终端、天线调节方法及存储介质
JP2023569759A JP2024516901A (ja) 2021-05-13 2022-05-05 フレキシブルスクリーン端末、アンテナ調整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US18/559,367 US20240243468A1 (en) 2021-05-13 2022-05-05 Flexible screen terminal, antenna adjust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PCT/CN2022/091010 WO2022237622A1 (zh) 2021-05-13 2022-05-05 柔性屏终端、天线调节方法及存储介质
EP22806590.0A EP4329279A4 (en) 2021-05-13 2022-05-05 TERMINAL DEVICE WITH FLEXIBLE SCREEN, ANTENNA ADAPTATION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24383.2A CN115347345A (zh) 2021-05-13 2021-05-13 柔性屏终端、天线调节方法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47345A true CN115347345A (zh) 2022-11-15

Family

ID=839780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24383.2A Pending CN115347345A (zh) 2021-05-13 2021-05-13 柔性屏终端、天线调节方法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243468A1 (zh)
EP (1) EP4329279A4 (zh)
JP (1) JP2024516901A (zh)
CN (1) CN115347345A (zh)
WO (1) WO2022237622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11126A (zh) * 2017-12-12 2018-04-13 北京松果电子有限公司 天线切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324480B (zh) * 2018-03-28 2021-10-12 西安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多屏幕折叠终端的天线切换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833683B (zh) * 2018-05-28 2021-02-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动态天线调整实现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8810261B (zh) * 2018-05-29 2021-03-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话中天线切换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0138960B (zh) * 2019-04-11 2021-11-23 闻泰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可折叠移动终端的天线调谐方法、系统及可折叠移动终端
CN110098486B (zh) * 2019-05-27 2021-10-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控制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237622A1 (zh) 2022-11-17
JP2024516901A (ja) 2024-04-17
US20240243468A1 (en) 2024-07-18
EP4329279A4 (en) 2024-10-23
EP4329279A1 (en) 2024-0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09441B2 (en) State prediction process and methodology
US8674878B2 (en) Smart antenna system
US7847740B2 (en) Antenna system having receiver antenna diversity and configurable transmission antenna and method of management thereof
US8064959B2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diversity antenna
CN1774837B (zh) 用于调整天线电长度的系统和方法
JP3112464B2 (ja) 携帯型無線通信機
CN111277298B (zh) 客户前置设备
US2004019222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mi-simultaneously coupling an antenna to transceivers
KR20070094670A (ko) 다중 입력 다중 출력 안테나의 빔 조합을 선택하는 방법 및장치
US20130109449A1 (en) Antenna system optimized for siso and mimo operation
JPH08102609A (ja) アンテナ構造とそれを内蔵した無線通信装置
JP2005518756A (ja) 改善されたダイバーシティ無線通信装置
EP4092927A1 (en) 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
US12149277B2 (en) Antenna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product, and antenna pattern reconstruction method
CN112152661A (zh) 天线组件、射频系统和客户前置设备
CN108808228B (zh) 一种天线系统及电子设备
KR20220028918A (ko)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에서 송신 신호의 경로 설정 방법
CN118157717B (zh) 一种cpe蜂窝天线的切换方法及系统
JP3612010B2 (ja) 偏波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13382484A (zh) 客户前置设备
KR20090012711A (ko)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다중 안테나 서비스를 지원하기 위한장치 및 방법
CN115347345A (zh) 柔性屏终端、天线调节方法及存储介质
CN213403006U (zh) 射频系统和客户前置设备
Hsin et al. Multi-RAT multi-connectivity active steering antenna technology for IoT, Wi-Fi, LTE, and 5G
EP4373001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etting of antenna in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plurality of antenna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