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5334950A - 内窥镜操作部以及内窥镜 - Google Patents

内窥镜操作部以及内窥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34950A
CN115334950A CN202080098849.0A CN202080098849A CN115334950A CN 115334950 A CN115334950 A CN 115334950A CN 202080098849 A CN202080098849 A CN 202080098849A CN 115334950 A CN115334950 A CN 1153349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ger
section
bending
endoscope
ope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9884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川西裕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lympu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3349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349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5Flexible endoscop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02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 A61B1/00039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provided with input arrangements for the user
    • A61B1/00042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provided with input arrangements for the user for mechanical oper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5Flexible endoscopes
    • A61B1/0051Flexible endoscopes with controlled bending of insertion part
    • A61B1/0052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ontrol elements, e.g. handl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ndoscopes (AREA)
  • Instrument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AREA)

Abstract

内窥镜操作部(3)具备:把持部(12),其前端与插入部(2)连接,具有长轴(X),由操作者的手掌(P)把持;弯曲操作部(11),其设置有使弯曲部(5)弯曲的弯曲操作杆(15);凹部状的第一手指放置部(13),其形成于弯曲操作部(11)的一面侧,供操作者配置第一手指(IF);凹部状的第二手指放置部(14),其形成于把持部(12)的一面侧,供操作者配置第二手指(MF);以及第三手指放置部(17),其设置于弯曲操作杆(15),配置于与所述一面侧相反一侧的另一面侧,供操作者配置第三手指(T)。

Description

内窥镜操作部以及内窥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对设置于插入部的弯曲部进行操作的弯曲操作杆的内窥镜操作部以及内窥镜。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内窥镜被广泛用于生物体的体内(体腔内)的观察、处置等、或者工业用的工厂设备内的检查、修理等。这样的内窥镜具有用于插入到被检体的体腔、腹腔、管路内等的长条的插入部。
内窥镜的插入部为了提高向被检对象的插入性而已知在前端部分设置有弯曲部的结构。
关于设置于插入部的弯曲部,例如国际公开WO2015/153960号公报所公开的那样,根据设置于作为操作部的手柄组件的弯曲操作杆的操作量而在规定的方向上对弯曲量进行可变操作。
另外,若内窥镜为了操作弯曲操作杆而需要较大的力量,则拇指等的操作变得困难,有可能产生相对于弯曲操作杆的手指打滑。另外,若为了操作弯曲操作杆而需要较大的力量,则在弯曲操作杆的操作时用户把持的操作部抖动而不稳定,有可能对插入部的前端的位置造成影响。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窥镜操作部和内窥镜,能够减轻弯曲操作杆的操作力量而能够在避免把持的操作部抖动的情况下进行稳定的弯曲操作杆的操作,并且防止手指相对于弯曲操作杆打滑。
发明内容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的内窥镜操作部具备:把持部,其前端与具有弯曲自如的弯曲部的长条的插入部连接,该把持部具有长轴,由操作者的手掌把持;弯曲操作部,其设置于所述把持部的基端,转动自如地设置有使所述弯曲部弯曲的弯曲操作杆;凹部状的第一手指放置部,其形成于所述操作部的一面侧的所述弯曲操作部,供所述操作者配置第一手指;凹部状的第二手指放置部,其形成于所述操作部的所述一面侧的所述把持部,供所述操作者配置第二手指;以及第三手指放置部,其设置于所述弯曲操作杆,配置于所述操作部的与所述一面侧相反一侧的另一面侧,供所述操作者配置第三手指。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内窥镜具备:长条的插入部,其具有弯曲自如的弯曲部;以及内窥镜操作部,所述内窥镜操作部具备:把持部,其前端与所述插入部连接,该把持部具有长轴,由操作者的手掌把持;弯曲操作部,其设置于所述把持部的基端,转动自如地设置有使所述弯曲部弯曲的弯曲操作杆;凹部状的第一手指放置部,其形成于所述操作部的一面侧的所述弯曲操作部,供所述操作者配置第一手指;凹部状的第二手指放置部,其形成于所述操作部的所述一面侧的所述把持部,供所述操作者配置第二手指;以及第三手指放置部,其设置于所述弯曲操作杆,配置于所述操作部的与所述一面侧相反一侧的另一面侧,供所述操作者配置第三手指,。
本发明的另一方式的内窥镜具备:弯曲部;操作部,其由操作者把持以便对所述弯曲部进行操作;弯曲操作杆,其进退自如地设置于所述操作部的基端侧,使所述弯曲部弯曲;第一手指放置部,其设置于所述操作部的与设置有所述弯曲操作杆的那一侧的面相反一侧的面,并形成有朝向前端侧的面;以及第二手指放置部,其设置在比所述第一手指放置部靠前端侧的位置,形成有朝向基端侧的面。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内窥镜操作部以及内窥镜,能够减轻弯曲操作杆的操作力量,能够在避免把持的操作部抖动的情况下进行稳定的弯曲操作杆的操作,并且防止手指相对于弯曲操作杆打滑。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内窥镜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同上内窥镜的外观的主视图。
图3是表示同上内窥镜的外观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同上内窥镜的外观的右侧视图。
图5是表示同上内窥镜的外观的左侧视图。
图6是表示由用户把持操作部、对使弯曲部向一个方向最大弯曲的状态的弯曲杆进行了转动操作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7是表示由用户把持操作部、使弯曲部向另一方向最大弯曲的状态的弯曲杆被转动操作的状态的平面图,是表示倾斜单元的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内窥镜和内窥镜操作部进行说明。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基于各实施方式的附图是只示意性的,应注意各部分的厚度与宽度之间的关系、各部分的厚度的比率等与现实并不相同,在附图的相互之间有时也包含相互的尺寸的关系、比率不同的部分。
另外,关于以下的结构说明中的内窥镜,例示了为了从生物体的支气管、泌尿器、食道插入到胃、小肠、胆管、胰管、大肠等体腔内,而使插入部具有挠性的所谓软性镜,但并不限定于此,也能够应用于外科用所使用的、具有弯曲部的插入部为硬质的所谓硬性镜。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1主要由以下等部分构成:插入到被检体中的形成为细长管状的细长的插入部2;与该插入部2的基端连接的操作部3;作为从该操作部3的前端侧延伸设置的内窥镜缆线的通用缆线8;以及设置于该通用缆线8的延伸端部的未图示的内窥镜连接器。
插入部2是具备挠性的管状部件,其从前端侧起依次连续设置形成有前端部4、弯曲部5以及挠性管部6。其中,在前端部4中收纳配置有作为在内部具备拍摄构件的拍摄装置的拍摄单元、照明单元等(均未图示)。
弯曲部5是构成为通过作为操作部3的操作单元之一的后述的弯曲操作杆15的转动操作而能够向相对于此处未图示的摄像单元的视野的上下2个方向(上-下)主动地弯曲的机构部位。
另外,弯曲部5并不限定于该2个方向弯曲的类型,也可以是除了相对于摄像单元的视野的上下方向以外还包括左右方向在内的能够向4个方向(通过上下左右的操作而绕轴的整周方向、上-下/右-左)弯曲的类型。
挠性管部6是具有柔软性地形成以能够被动地挠曲的管状部件。在该挠性管部6的内部,贯插有从内置于前端部4的摄像单元伸出并进一步经由操作部3延伸设置到通用缆线8的内部的各种信号线、用于对来自光源装置的照明光进行导光并使其从配置于前端部4的照明窗射出的光导等(在此均未图示)。
操作部3具有设置于插入部2侧的前端的、在使用者使用内窥镜1时由手把持的把持部12,并具有一体地连续设置于该把持部12的基端侧的弯曲操作部11。此外,在把持部12具有作为供操作者即用户的手掌接触的部位的操作部主体16。
另外,在弯曲操作部11设置有弯曲操作杆15。该弯曲操作杆15为大致L字状的形状,通过被绕转动轴Y(参照图3)进行转动操作,插入部2的弯曲部5向上下2个方向弯曲。即,弯曲操作杆15被操作成:沿着操作部3的中心轴X在弯曲操作部11的背面侧相对于把持部12进行进退移动。
另外,操作部3在把持部12的前端侧具有防折部7,该防折部7覆盖插入部2的挠性管部6的基端并将该挠性管部6与操作部主体16的前端连接。
通用缆线8被设置成从把持部12的操作部主体16的背面侧的前端附近以相对于插入部2具有规定的角度的方式向朝向前端侧的倾斜方向延伸。
在该通用缆线8内,是复合缆线,该复合缆线从插入部2的前端部4贯插该插入部2内部而到达把持部12,进一步在内部贯插从把持部12配设的各种信号线等,并且贯插从光源装置(未图示)传递光的光导。
此外,设置于通用缆线8的延伸端的内窥镜连接器构成为,在侧面部具有电连接器部,并且具有光源连接器部等,该电连接器部连接有将与外部设备的视频处理器之间装卸自如地连接的信号缆线,所述光源连接器部将与作为外部设备的光源装置之间装卸自如地连接(均未图示)。
在此,关于内窥镜1的操作部3,以下详细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结构。
如图4和图5所示,内窥镜1的操作部3在正面侧形成有凹部状的2个手指放置部(第一手指放置部和第二手指放置部)13、14。另外,在设置于成为用户正对的方向的操作部3背面侧的弯曲操作杆15上,形成有表面形成为凹凸的手指放置部(第三手指放置部)17。
第一手指放置部13设置于操作部3的弯曲操作部11的前端部分的前表面侧,第二手指放置部14设置于把持部12的基端部分的前表面侧。这样,第一手指放置部13和第二手指放置部14在沿着中心轴X的方向上接近地并列设置,所述中心轴X是连接操作部3的前端和基端的长轴。
第一手指放置部13为规定的曲率R1的截面呈大致圆弧状的凹部形状。另外,第二手指放置部14为比第一手指放置部13的规定的曲率R1大的规定的曲率R2的截面呈大致圆弧状的凹部形状。
此外,第一手指放置部13和第二手指放置部14各自的凹部形状被设定为:第一手指放置部13具有朝向操作部3的前端侧的圆弧状面,第二手指放置部14具有朝向操作部3的基端侧的圆弧状面。
而且,第一手指放置部13在从操作部3的中心轴X离开规定的距离L1的轴A上设定凹部深部(凹部的底),第二手指放置部14在从操作部3的中心轴X离开比规定的距离L1短的规定的距离L2(L1>L2)的轴B上设定凹部深部(凹部的底)。
即,弯曲操作部11的第一手指放置部13形成于比把持部12的第二手指放置部14更远离操作部3的中心轴X的位置。另外,以中心轴X为基准,第一手指放置部13的前端侧的端部13D的位置形成于比第一手指放置部13的基端侧的端部13P更向前表面侧离开的位置。
即,第一手指放置部13的凹部深部设定得较浅,第一手指放置部13形成于操作部3的比第二手指放置部14靠前表面侧的位置。而且,第二手指放置部14的凹部深部设定得较深,第二手指放置部14形成于比第一手指放置部13更朝向操作部3的背面侧而接近操作部3的中心轴X的位置。
以下,对在如以上那样构成的内窥镜1中由用户对弯曲部5进行弯曲操作时的作用进行说明。
如图6以及图7所示,例如以如下状态由用户把持操作部3:在位于弯曲操作部11的前表面侧的第一手指放置部13处放置食指IF、在位于把持部12的前表面侧的第二手指放置部14处放置中指MF、在第二手指放置部14的前端侧的操作部主体16的前表面侧放置无名指RF以及小指LF、在位于把持部12的背面侧的弯曲操作杆15的第三手指放置部17处放置拇指T。
另外,图6所示的状态表示弯曲操作杆15被拇指T向一个方向侧(成为前端侧的朝向纸面观察的下方侧)转动操作、弯曲部5向规定的一个方向例如上方向最大弯曲的状态。另一方面,图17所示的状态表示弯曲操作杆15被拇指T向另一方向侧(朝向纸面观察的上方侧)转动操作、弯曲部5向规定的另一方向例如下方向最大弯曲的状态。
在此,说明了通过将弯曲操作杆15向一方向转动操作,弯曲部5向上方向弯曲,通过将弯曲操作杆15向另一方向转动操作,弯曲部5向下方向弯曲的结构,但弯曲部5的相对于弯曲操作杆15的转动操作方向的上-下弯曲方向也可以是相反的。
首先,在图6所示的状态下,操作部3通过用拇指T按压第三手指放置部17而保持弯曲操作杆15的操作位置,成为对弯曲操作杆15向成为操作部3的前端侧的朝向纸面观察的下方侧施加操作力量F1而被按下的状态。
在该状态下,操作部3这样被用户把持:对第一手指放置部13施加食指IF的保持力F2的力量,对第二手指放置部14施加中指MF的保持力F3的力量,手掌P施加按压把持部12的背面的按压力F4的力量。
此外,施加于第一手指放置部13的保持力F2为从弯曲操作部11的前表面朝向背面稍微朝向下方(朝向操作部3的前端侧的倾斜方向)的力量。另外,施加于第二手指放置部14的保持力F3为从把持部12的前表面朝向背面的力量。并且,手掌P的按压力F4为从把持部12的背面朝向前表面稍微朝向上方(朝向操作部3的基端侧的倾斜方向)的力量。
通过使这些保持力F2、F3、按压力F4各力量以及保持弯曲操作杆15的操作位置的操作力量F1大致均衡,用户能够稳定地把持操作部3而不会抖动。即,用户能够以保持力F2、F3、按压力F4各力量以及操作力量F1大致平衡的方式把持内窥镜1的操作部3。
此时,以中心轴X为基准,第一手指放置部13的前端侧的端部13D的位置形成于比第一手指放置部13D的基端侧的端部13P更向前面侧离开的位置,因此食指IF能够可靠地按压第一手指放置部13,能够不向前端侧打滑地可靠地施加保持力F2。
即,操作部3通过按压第一手指放置部13的食指IF、按压第二手指放置部14的中指MF以及从背面侧按压把持部12的手掌P,抵消拇指T对弯曲操作杆15向一个方向进行转动操作时产生的力矩。
由此,用户在利用拇指T进行弯曲操作杆15的向一个方向的转动操作时,能够稳定地把持操作部3而不会抖动。
另一方面,在图7所示的状态下,操作部3在通过拇指T按压第三手指放置部17而向操作部3的基端侧上推的状态下保持弯曲操作杆15的操作位置。此时,弯曲操作杆15成为这样的状态:从成为操作部3的基端侧的朝向纸面观察的上方侧被施加操作部3的前表面侧的斜左上方的操作力量F1而被上推。
在该状态下,操作部3这样被用户把持:对第一手指放置部13施加食指IF的保持力F2的力量,对第二手指放置部14施加中指MF的保持力F3的力量。
此外,施加于第一手指放置部13的保持力F2为从弯曲操作部11的前表面朝向背面朝着斜下方的力量。另外,施加于第二手指放置部14的保持力F3为从把持部12的前表面朝向背面稍微朝向下方的力量。
在此,也是通过使保持力F2、F3以及保持弯曲操作杆15的操作位置的操作力量F1大致均衡,用户能够稳定地把持操作部3而不会抖动。即,用户能够以保持力F2、F3各力量以及操作力量F1大致平衡的方式把持内窥镜1的操作部3。
即,在此,操作部3也通过按压第一手指放置部13的食指IF、按压第二手指放置部14的中指MF,抵消由拇指T进行弯曲操作杆15向另一方向的转动操作时产生的力矩。
因此,即使在利用拇指T进行弯曲操作杆15向另一方向的转动操作时,用户也能够稳定地把持操作部3而不会抖动。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1构成为如下形状:在操作部3设置有用于配置食指IF和中指MF的2个凹部形状的第一手指放置部13和第二手指放置部14,通过从这些食指IF或中指MF施加给第一手指放置部13或第二手指放置部14的各力量(F2、F3)等,抵消在拇指T对弯曲操作杆15进行操作时在操作部3产生的操作力量F1,从而获得力的平衡。
并且,通过配置食指IF或中指MF而在第一手指放置部13或第二手指放置部14产生的力量成为针对操作弯曲操作杆15时施加的力量的反作用力力量,因此能够减轻拇指T对弯曲操作杆15的操作力量,因此能够减轻按压于弯曲操作杆15的第三手指放置部17的拇指T的打滑。
另外,内窥镜1例如在单次使用(一次性)的情况下,出于制造成本考虑,需要使机械结构简单,弯曲部5内的机械构造被简化。但是,简化了弯曲部5内的机械构造的单次使用的内窥镜1存在弯曲操作杆15的操作力量变重的倾向。
因此,单次使用的内窥镜1需要用于利用拇指T对弯曲操作杆15进行操作的较大的力量,弯曲部5的弯曲操作杆15较沉重,有可能产生手指打滑。
并且,内窥镜1在操作弯曲操作杆15时需要较大的力量时,在操作弯曲操作杆15时用户所把持的操作部3抖动而难以确定插入部2的前端的位置,无法进行稳定的被检对象的拍摄、处置等,有可能对检查和手术造成影响。
为了改善这些课题,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1成为能够在避免操作部3抖动的情况下进行舒适的弯曲操作杆15的操作的结构。
另外,本发明的内窥镜1不限于电子内窥镜,是也能够应用于使用了中继透镜、图像光纤等的各种内窥镜的技术。
以上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所记载的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此外,在实施阶段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实施各种变形。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包含各种阶段的发明,能够通过所公开的多个构成要件中的适当的组合来提取各种发明。
例如,即使从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所示的全部构成要件中删除若干构成要件,在能够解决所述的课题并得到所述的效果的情况下,删除了该构成要件的结构也能够作为发明而被提取。

Claims (7)

1.一种内窥镜操作部,其特征在于,其具备:
把持部,其前端与具有弯曲自如的弯曲部的长条的插入部连接,该把持部具有长轴,由操作者的手掌把持;
弯曲操作部,其设置于所述把持部的基端,转动自如地设置有使所述弯曲部弯曲的弯曲操作杆;
凹部状的第一手指放置部,其形成于所述操作部的一面侧的所述弯曲操作部,供所述操作者配置第一手指;
凹部状的第二手指放置部,其形成于所述操作部的所述一面侧的所述把持部,供所述操作者配置第二手指;以及
第三手指放置部,其设置于所述弯曲操作杆,配置于所述操作部的与所述一面侧相反一侧的另一面侧,供所述操作者配置第三手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操作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手指放置部形成于比所述第二手指放置部向所述一面侧远离所述长轴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操作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手指放置部具有位于前端侧的第一端和位于基端侧的第二端,
所述前端侧的所述第一端的位置形成于比所述基端侧的第二端的位置向所述一面侧远离所述长轴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操作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手指放置部是具有第一曲率的、截面形状为圆弧状的凹部形状,
所述第二手指勾挂部是具有比所述第一曲率大的第二曲率的、截面形状为圆弧状的凹部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操作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者的所述第一手指是食指,所述第二手指是中指,所述第三手指是拇指,
至少在下述位置配设所述第一手指放置部以及所述第二手指钩挂部,该位置是配置于所述第一手指放置部的所述食指的按压力、配置于所述第二手指放置部的所述中指的按压力以及操作所述弯曲操作杆时配置于所述第三手指放置部的所述拇指的操作力量均衡的位置。
6.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窥镜具有所述插入部,
所述内窥镜具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操作部。
7.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其具备:
弯曲部;
操作部,其由操作者把持以便操作所述弯曲部;
弯曲操作杆,其进退自如地设置于所述操作部的基端侧,使所述弯曲部弯曲;
第一手指放置部,其设置于所述操作部的与设置有所述弯曲操作杆的那一侧的面相反一侧的面,并形成有朝向前端侧的面;以及
第二手指放置部,其设置在比所述第一手指放置部靠前端侧的位置,形成有朝向基端侧的面。
CN202080098849.0A 2020-03-27 2020-03-27 内窥镜操作部以及内窥镜 Pending CN11533495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20/014212 WO2021192269A1 (ja) 2020-03-27 2020-03-27 内視鏡操作部および内視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34950A true CN115334950A (zh) 2022-11-11

Family

ID=778899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98849.0A Pending CN115334950A (zh) 2020-03-27 2020-03-27 内窥镜操作部以及内窥镜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18783A1 (zh)
CN (1) CN115334950A (zh)
WO (1) WO202119226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945612S1 (en) * 2018-10-02 2022-03-08 Ambu A/S Endoscope handle
USD1015535S1 (en) * 2021-12-03 2024-02-20 Ambu A/S Endoscope hand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69929B (zh) * 2009-12-04 2014-12-10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手持式无线内窥镜
JP4896273B1 (ja) * 2010-12-24 2012-03-14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装置
EP3158910A4 (en) * 2014-06-20 2018-03-14 Olympus Corporation Endoscope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018783A1 (en) 2023-01-19
WO2021192269A1 (ja) 2021-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60441B2 (en) Endoscope operation portion and endoscope
JP3600194B2 (ja) 内視鏡
EP2502548B1 (en) Endoscope
US11805978B2 (en) Endoscope operation section and endoscope including endoscope operation section
JP6395989B1 (ja) 医療器具
EP1757217B1 (en) Endoscope and curve control assist member for endoscope
JP2002177199A (ja) 内視鏡
JP2002177201A (ja) 内視鏡
JP2002177198A (ja) 内視鏡
CN102834041B (zh) 内窥镜操作部以及内窥镜
US20230018783A1 (en) Endoscope operation portion and endoscope
JP3776767B2 (ja) 内視鏡
JP2004283618A (ja) 内視鏡
CN111194178A (zh) 内窥镜
JP6689589B2 (ja) 内視鏡
JP2022180048A (ja) 先端キャップ取外し治具及び内視鏡
US20220257090A1 (en) Insertion device and operation portion of insertion device
JP2024031457A (ja) 内視鏡操作部及び内視鏡
WO2015174128A1 (ja) 内視鏡
JP2019041885A (ja) 内視鏡
JP2007190047A (ja) 体腔内検査装置
JPH06169889A (ja) 内視鏡
JP2006149879A (ja) 内視鏡の操作部
JPH07124102A (ja) 内視鏡スコープ
JP2013128662A (ja) 内視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