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19609A - 一种圆形柱体外表面的磨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圆形柱体外表面的磨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319609A CN115319609A CN202211249729.3A CN202211249729A CN115319609A CN 115319609 A CN115319609 A CN 115319609A CN 202211249729 A CN202211249729 A CN 202211249729A CN 115319609 A CN115319609 A CN 11531960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d
- grinding
- workpiece
- tensioning
- gu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21/00—Machines or devices using grinding or polishing belt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4B21/02—Machines or devices using grinding or polishing belts; Accessories therefor for grinding rotationally symmetrical surfac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21/00—Machines or devices using grinding or polishing belt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4B21/008—Machine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tools or having several working pos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21/00—Machines or devices using grinding or polishing belt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4B21/18—Accessori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21/00—Machines or devices using grinding or polishing belt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4B21/18—Accessories
- B24B21/20—Accessories for controlling or adjusting the tracking or the tension of the grinding bel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41/00—Component parts such as frames, beds, carriages, headstocks
- B24B41/06—Work supports, e.g. adjustable steadi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55/00—Safety devic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machines; Accessories fitted to grinding or polishing machines for keeping tools or parts of the machine in good working condition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rinding Of Cylindrical And Plane Surfaces (AREA)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件磨削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圆形柱体外表面的磨削装置,包括滑动块、固定板和磨削机构,在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中,将需要磨削的工件设置在固定板上,多个磨削组件将工件外表面均匀分割为多个小单元,且多个磨削组件始终与工件的外表面抵接,在工件转动时,在某一个或多个磨削组件接触到凸起的工件外表面时,某一个或多个磨削组件的角度发生角度偏转,使多个磨削组件之间对工件处理的面积基本保持一致,以将工件表面充分且均匀的磨削,并只需检测多个磨削组件中的其中一个,根据柔性摩擦带的磨损程度进行更换,避免因磨削效果不佳进行二次磨削,同时提高了对工件的磨削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件磨削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圆形柱体外表面的磨削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圆形柱体的工件加工生产的过程中,通过浇筑等简单的工艺工序制造而成,然而制成的圆形柱体工件的外表面容易存在大量的毛刺,则需要通过后续的工艺工序对工件的圆形柱体外表面进行磨削,将圆形柱体外表面的毛刺进行去除,使加工完成的圆形柱体工件达到交付的标准。在对圆形柱体的外表面进行磨削时常常通过使用磨削设备进行磨削,首先将通过磨削设备的夹持部将工件进行稳固处理,主要是通过对工件的两端轴心用顶尖顶紧,完成对工件的夹持稳固。在工件转动时将设置在机床上的砂纸逐渐与工件接触,完成对工件的磨削。然而在圆形柱体工件存在半径变化时,使工件的外表面不规则,砂纸与工件外表面接触面积的不同,导致砂纸不同位置磨损度不同,且在不同位置的工件的磨削效果不同,容易产生磨削死角,只要其中一部分砂纸磨损程度过大时,使被磨削工件磨削效果大打折扣,则需重新更换新的砂纸进行二次磨削,浪费磨削材料同时降低了工件的磨削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圆形柱体外表面的磨削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磨削设备在对圆形柱体的工件具有不规则的外表面进行磨削时效果不佳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种圆形柱体外表面的磨削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圆形柱体外表面的磨削装置,包括固定板、滑动块、磨削机构和动力源;固定板上端开设有滑槽,工件能够绕工件轴线转动地设置于固定板;滑动块上端开设有开口向上的滑道,滑动块下端可滑动地设置于滑槽内;磨削机构包括多个磨削组件,多个磨削组件可滑动地均匀设置于滑道内,相邻两个磨削组件配合连接,每个磨削组件上端始终与工件抵接,每个磨削组件能够单独转动地设置于滑道内;动力源固定设置于固定板,动力源的动力输出轴与磨削组件平行设置,动力源用于驱动工件转动;磨削组件包括支杆、调节臂、导向单元、张紧单元和检测单元;支杆设有两个,两个支杆间隔设置,每个支杆下端可滑动地设置于滑道内;调节臂用于调整两个支杆之间的距离;导向单元包括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水平设置,中部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支杆的上端;张紧单元包括第一张紧杆和第二张紧杆,第一张紧杆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一导向杆上,第二张紧杆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二导向杆上,且第二张紧杆与第一张紧杆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与滑道竖直面呈夹角设置,第二张紧杆与第一张紧杆上端固定连接有柔性摩擦带,使柔性摩擦带始终处于张紧状态;检测单元,检测单元配置为在检测单元受到工件凸起部的挤压时,使两个支杆相互靠近,改变固定杆的倾斜角度,同时使柔性摩擦带角度发生偏转。
进一步地,支杆上开设有第一导向槽;调节臂设有两个,两个调节臂一端互相铰接,铰接轴设置于滑道内,两个调节臂的另一端可滑动地设置于两个支杆的第一导向槽内,以在两个调节臂之间的角度发生变化,使两个支杆相互靠近或远离。
进一步地,检测单元包括检测杆和联动杆;检测杆竖直设置,检测杆中部可转动地设置于固定杆中部,检测杆上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柔性摩擦带;联动杆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检测杆下端,联动杆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调节臂。
进一步地,还包括顶紧单元,顶紧单元包括滑动套、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滑动套设有两个,两个滑动套可滑动地且可转动地分别套设于第一张紧杆与第二张紧杆上端,滑动套上端固定连接于柔性摩擦带;第一弹性设有两个,两个第一弹性件分别设置于滑动套与第一张紧杆和第二张紧杆之间,且第一弹性件总是驱使滑动套沿第一张紧杆或第二张紧杆向上滑动或具有滑动的趋势;第二弹性件设置于检测杆上端与固定杆中部之间,第二弹性件总是驱使检测杆向上运动或具有向上运动的趋势。
进一步地,检测杆、第一张紧杆和第二张紧杆上端均固定设有托板,托板与柔性摩擦带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磨削组件公用一个支杆和第一导向杆或第二导向杆,以在多个磨削组件对工件表面进行磨削时,使多个柔性摩擦带之间无缝衔接。
进一步地,滑道内固定设有铰接柱,多个磨削组件中的任意一个磨削组件的两个调节臂的铰接轴可转动地设置于铰接柱。
进一步地,固定板上远离动力源的一端垂直设置有挡板,挡板上设置有可转动的夹持轴,夹持轴与动力源的动力输出轴同轴设置。
进一步地,动力源为电机,电机固定设置于固定板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一种圆形柱体外表面的磨削装置包括滑动块、固定板和磨削机构,将需要磨削的工件设置在固定板上,并通过动力源驱动工件绕工件的轴线平稳转动,磨削机构包括多个磨削组件,多个磨削组件将工件外表面均匀分割为多个小单元,且多个磨削组件始终与工件的外表面抵接,在工件转动时,某一个或多个磨削组件接触到凸起的工件外表面时,某一个或多个磨削组件的角度发生角度偏转,使多个磨削组件之间对工件处理的面积基本保持一致,以将工件表面充分且均匀的磨削,并只需检测多个磨削组件中的其中一个柔性摩擦带,根据柔性摩擦带的磨损程度进行更换,避免因磨削效果不佳进行二次磨削,同时提高了对工件的磨削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圆形柱体外表面的磨削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磨削机构和滑动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正剖视图;
图4为图2中滑动块的剖视图;
图5为图2中磨削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磨削组件的爆炸图;
图7为图6中固定杆和张紧单元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中支杆和导向单元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6中检测杆和托板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工件;200、电机;300、固定板;310、滑槽;320、夹持轴;400、磨削机构;410、磨削组件;420、调节臂;430、联动杆;440、固定杆;441、第一张紧杆;442、第二张紧杆;443、第一弹簧;444、转动槽;450、支杆;451、滑块;452、第一导向槽;453、第二导向槽;454、第一导向杆;455、第二导向杆;456、第三导向槽;460、检测杆;461、连接块;462、第二弹簧;463、托板;471、柔性摩擦带;472、滑动套;500、滑动块;510、铰接柱;511、第一滑道;512、第二滑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一种圆形柱体外表面的磨削装置的实施例,如图1至图9所示,包括需要磨削的工件100、固定板300、滑动块500、磨削机构400和动力源。固定板300上端开设有滑槽310,工件100能够绕工件100轴线转动地设置于固定板300。滑动块500上端开设有开口向上的滑道,滑动块500下端可滑动地设置于滑槽310内。磨削机构400包括多个磨削组件410,多个磨削组件410可滑动地均匀设置于滑道内,相邻两个磨削组件410配合连接,每个磨削组件410上端始终与工件100抵接,每个磨削组件410能够单独转动地设置于滑道内,以在将待磨削的工件100表面充分且均匀的磨削。动力源固定设置于固定板300,动力源的动力输出轴与磨削组件410平行设置,动力源用于驱动工件100转动。
将需要磨削的圆形柱体外表面的工件100设置在固定板300上,并通过动力源驱动工件100绕工件100的轴线平稳转动,磨削机构400包括多个磨削组件410,多个磨削组件410将工件100外表面均匀分割为多个小单元,且多个磨削组件410始终与工件100的外表面抵接,在工件100转动时,若工件100的外表面为不规则时,某一个或多个磨削组件410接触到凸起的工件100外表面,某一个或多个磨削组件410的角度发生角度偏转,并沿固定块上的滑道滑动,使磨削组件410上的柔性摩擦带471始终与工件100的外表面抵接,以将工件100表面充分且均匀的磨削,并只需检测多个磨削组件410中的其中一个,根据柔性摩擦带471的磨损程度进行更换。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5至图9所示,磨削组件410包括支杆450、调节臂420、导向单元、张紧单元和检测单元。支杆450设有两个,两个支杆450间隔设置,每个支杆450下端可滑动地设置于滑道内。调节臂420用于调整两个支杆450之间的距离。导向单元包括第一导向杆454和第二导向杆455,第一导向杆454和第二导向杆455水平设置,中部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支杆450的上端。张紧单元包括第一张紧杆441和第二张紧杆442,第一张紧杆441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一导向杆454上,第二张紧杆442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二导向杆455上,且第二张紧杆442与第一张紧杆441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杆440,固定杆440与滑道竖直面呈夹角设置,第二张紧杆442与第一张紧杆441上端固定连接有柔性摩擦带471,使柔性摩擦带471始终处于张紧状态。检测单元,检测单元配置为在检测单元受到工件100凸起部的挤压时,使两个支杆450相互靠近,改变固定杆440的倾斜角度,同时使柔性摩擦带471角度发生偏转。在工件100转动时,柔性摩擦带471抵接于理工件100的外表面,在工件100外表面局部凸起时,检测单元受到工件100的挤压,改变了两个支杆450之间的距离,由于固定杆440固定设置于第一张紧杆441与第二张紧杆442之间,且固定杆440在初始状态时与滑道竖直面具有一定夹角,使两个支杆450在相互靠近时,且第一张紧杆441与第二张紧杆442在固定杆440的导向作用下逐渐改变柔性摩擦带471的倾斜角度,进而使柔性摩擦带471对工件100外表面均匀的处理。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导向杆454与第二导向杆455结构相同,上端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导向槽453和第三导向槽456,第一张紧杆441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一导向杆454的第二导向槽453内,第二张紧杆442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二导向杆455的第三导向槽456内。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5、6、8所示,支杆450上开设有第一导向槽452;调节臂420设有两个,两个调节臂420一端互相铰接,铰接轴设置于滑道内,两个调节臂420的另一端可滑动地设置于两个支杆450的第一导向槽452内,由于两个调节臂420相互铰接的一端在滑动块500内部不可上下滑动,在两个调节臂420之间的角度发生变化时,两个调节臂420的另外一端沿第一导向槽452向上或向下滑动,逐渐拉动两个支杆450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5、6、7、9所示,固定杆440中部来设有上下贯穿的转动槽444。检测单元包括检测杆460和联动杆430。检测杆460竖直设置,检测杆460中部可转动地设置于转动槽444,检测杆460上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柔性摩擦带471;联动杆430设有两个,两个联动杆430关于检测杆460对称设置,每个联动杆430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检测杆460下端,每个联动杆430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调节臂420,以在检测杆460向下移动时,使两个调节臂420之间的角度减小,拉动两个支杆450相互靠近,第一张紧杆441沿第一导向杆454的第二导向槽453滑动,第二张紧杆442沿第二导向杆455的第三导向槽456滑动,改变固定杆440的倾斜角度。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检测杆460下端固定设有连接块461,两个联动杆430一端分别可转动连接于连接块461的两端。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5至图9所示,还包括顶紧单元,顶紧单元包括滑动套472、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滑动套472设有两个,两个滑动套472可滑动地且可转动地分别套设于第一张紧杆441与第二张紧杆442上端,滑动套472上端固定连接于柔性摩擦带471;第一弹性设有两个,两个第一弹性件分别设置于滑动套472与第一张紧杆441和第二张紧杆442之间,且第一弹性件总是驱使滑动套472沿第一张紧杆441或第二张紧杆442向上滑动或具有滑动的趋势;第二弹性件固定设置于检测杆460上端与固定杆440中部之间,第二弹性件总是驱使检测杆460向上运动或具有向上运动的趋势,在柔性摩擦带471对工件100外表面进行磨削时,第一弹性件与第二弹性件均处于压缩状态,使柔性摩擦带471与工件100始终抵接。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5、6、9所示,检测杆460、第一张紧杆441和第二张紧杆442上端均固定设有托板463,托板463与柔性摩擦带471转动连接,增加了检测杆460、第一张紧杆441和第二张紧杆442与柔性摩擦带471的接触面积。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相邻两个磨削组件410公用一个支杆450和第一导向杆454或第二导向杆455,以在多个磨削组件410对工件100表面进行磨削时,使多个柔性摩擦带471之间无缝衔接,避免在对工件100进行磨削时,一个或多个磨削组件410的柔性摩擦带471角度发生偏转,对工件100凸起部位磨削不到的问题。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至4所示,滑道内固定设有铰接柱510,多个磨削组件410中的任意一个磨削组件410的两个调节臂420的铰接轴可转动地设置于铰接柱510,以阻碍多个磨削组件410在对工件100进行处理时,多个磨削组件410在滑道内随意滑动,同时提高对工件100处理的精准度。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4、8所示,支杆450下端固定设有滑块451。滑道包括第一滑道511和第二滑道512,铰接柱510固定设置在第一滑道511内,任意一个磨削组件410的两个调节臂420的铰接轴可转动地设置于铰接柱510,其余多个磨削组件410的两个调节臂420的铰接轴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一滑道511内。支杆450下端的滑块451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二滑道512内。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固定板300上远离动力源的一端垂直设置有挡板,挡板上设置有可转动的夹持轴320,夹持轴320与动力源的动力输出轴同轴设置。动力源为电机200,电机200固定设置于固定板300上。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为第一弹簧443,第一弹簧443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滑动套472,第一弹簧443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与第一张紧杆441或第二张紧杆442下端。第二弹性件为第二弹簧462,第二弹簧462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检测杆460上端,第二弹簧462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转动槽444。
结合上述实施例,本发明的使用原理和工作过程如下:
工作时,将新的柔性摩擦带471设置在磨削组件410上,同时将工件100固定在夹持轴320与电机200之间,启动电机200,带动工件100绕工件100轴线转动,通过多个摩擦组件对工件100进行磨削处理。
电机200的动力输出轴与滑槽310处于同一竖直面,滑动块500可滑动地设置于滑槽310内,可以根据工件100的需求对工件100进行部分或整体进行磨削处理。
在对工件100进行磨削时,第一弹簧443与第二弹簧462均处于压缩状态,使柔性摩擦带471与工件100紧密接触,由于相邻两个磨削组件410公用一个支杆450和第一导向杆454或第二导向杆455,使多个磨削组件410之间无缝隙。在一个或多个磨削组件410中的检测杆460受到工件100局部凸起的挤压时,检测杆460沿固定杆440中部的转动槽444向下滑动,带动两个联动杆430的夹角逐渐减小,使两个联动杆430两端转动连接的两个调节臂420角度逐渐减小,由于两个调节臂420的下端的铰接轴不可在第一滑道511内上下滑动,使两个调节臂420之间的角度逐渐减小,两个调节臂420的两端沿支杆450的第一导向槽452内向上滑动,此时两个调节臂420两端的间距减小,拉动两个支杆450沿第二滑道512滑动相互靠近。由于两个支杆450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导向杆454与第二导向杆455,第一导向杆454的第二导向槽453内设置有可滑动的第一张紧杆441,第二导向杆455的第三导向槽456内设置有可滑动的第二张紧杆442,且第一张紧杆441与第二张紧杆442之间固定设置有固定杆440,使固定杆440与滑道所在的竖直面具有一定夹角。在两个支杆450相互靠近时,使第一张紧杆441沿第二导向槽453滑动,第二张紧杆442沿第三导向槽456滑动,逐渐改变固定杆440的倾斜角度,同时使设置在第一张紧杆441与第二张紧杆442上端的柔性摩擦带471的角度发生偏转,使柔性摩擦带471对工件100处理的面积保持稳定,进而使得多个磨削组件410在对工件100处理时,多个磨削组件410对工件100处理的面积始终保持一致,使工件100对多个磨削组件410上端的不同柔性摩擦带471的磨损程度保持一致,在对柔性摩擦带471检查时,只需检查多个柔性摩擦带471之间的一个即可,提高了对工件100磨削的效率,同时提高了多工件100处理的精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圆形柱体外表面的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板,固定板上端开设有滑槽,工件能够绕工件轴线转动地设置于固定板;
滑动块,滑动块上端开设有开口向上的滑道,滑动块下端可滑动地设置于滑槽内;
磨削机构,磨削机构包括多个磨削组件,多个磨削组件可滑动地均匀设置于滑道内,相邻两个磨削组件配合连接,每个磨削组件上端始终与工件抵接,每个磨削组件能够单独转动地设置于滑道内;
动力源,动力源固定设置于固定板,动力源的动力输出轴与磨削组件平行设置,动力源用于驱动工件转动;
磨削组件包括支杆、调节臂、导向单元、张紧单元和检测单元;
支杆设有两个,两个支杆间隔设置,每个支杆下端可滑动地设置于滑道内;
调节臂用于调整两个支杆之间的距离;
导向单元包括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水平设置,中部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支杆的上端;
张紧单元包括第一张紧杆和第二张紧杆,第一张紧杆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一导向杆上,第二张紧杆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二导向杆上,且第二张紧杆与第一张紧杆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与滑道竖直面呈夹角设置,第二张紧杆与第一张紧杆上端固定连接有柔性摩擦带,使柔性摩擦带始终处于张紧状态;
检测单元,检测单元配置为在检测单元受到工件凸起部的挤压时,使两个支杆相互靠近,改变固定杆的倾斜角度,同时使柔性摩擦带角度发生偏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形柱体外表面的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杆上开设有第一导向槽;调节臂设有两个,两个调节臂一端互相铰接,铰接轴设置于滑道内,两个调节臂的另一端可滑动地设置于两个支杆的第一导向槽内,以在两个调节臂之间的角度发生变化,使两个支杆相互靠近或远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圆形柱体外表面的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检测单元包括检测杆和联动杆;检测杆竖直设置,检测杆中部可转动地设置于固定杆中部,检测杆上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柔性摩擦带;联动杆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检测杆下端,联动杆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调节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圆形柱体外表面的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紧单元,顶紧单元包括滑动套、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滑动套设有两个,两个滑动套可滑动地且可转动地分别套设于第一张紧杆与第二张紧杆上端,滑动套上端固定连接于柔性摩擦带;第一弹性设有两个,两个第一弹性件分别设置于滑动套与第一张紧杆和第二张紧杆之间,且第一弹性件总是驱使滑动套沿第一张紧杆或第二张紧杆向上滑动或具有滑动的趋势;第二弹性件设置于检测杆上端与固定杆中部之间,第二弹性件总是驱使检测杆向上运动或具有向上运动的趋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圆形柱体外表面的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检测杆、第一张紧杆和第二张紧杆上端均固定设有托板,托板与柔性摩擦带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形柱体外表面的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磨削组件公用一个支杆和第一导向杆或第二导向杆,以在多个磨削组件对工件表面进行磨削时,使多个柔性摩擦带之间无缝衔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形柱体外表面的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滑道内固定设有铰接柱,多个磨削组件中的任意一个磨削组件的两个调节臂的铰接轴可转动地设置于铰接柱。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形柱体外表面的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板上远离动力源的一端垂直设置有挡板,挡板上设置有可转动的夹持轴,夹持轴与动力源的动力输出轴同轴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形柱体外表面的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动力源为电机,电机固定设置于固定板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249729.3A CN115319609B (zh) | 2022-10-12 | 2022-10-12 | 一种圆形柱体外表面的磨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249729.3A CN115319609B (zh) | 2022-10-12 | 2022-10-12 | 一种圆形柱体外表面的磨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319609A true CN115319609A (zh) | 2022-11-11 |
CN115319609B CN115319609B (zh) | 2023-08-25 |
Family
ID=839141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249729.3A Active CN115319609B (zh) | 2022-10-12 | 2022-10-12 | 一种圆形柱体外表面的磨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319609B (zh)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003866A1 (zh) * | 1968-03-14 | 1969-11-14 | Daimler Benz Ag | |
US4084356A (en) * | 1976-06-01 | 1978-04-18 | Macmillan Bloedel Limited | Method of finishing a random contoured surface |
JPH0596459A (ja) * | 1991-09-30 | 1993-04-20 | Amitec Kk | 曲面サンダー機及びその成形ロールの製造方法 |
JP2004122292A (ja) * | 2002-10-02 | 2004-04-22 | Amitec Corp | ベルトサンダー機及びサンディング方法 |
CN101767303A (zh) * | 2008-12-30 | 2010-07-07 | 王隆太 | 一种汽轮机叶片数控砂带磨床 |
CN206216423U (zh) * | 2016-09-09 | 2017-06-06 | 石家庄博深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 螺旋工件抛光装置 |
CN107486778A (zh) * | 2017-10-06 | 2017-12-19 | 西南石油大学 | 一种三向移动式砂带磨削专用机床 |
CN110919505A (zh) * | 2019-12-31 | 2020-03-27 | 奥美森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角度磨削装置 |
CN211760560U (zh) * | 2019-12-31 | 2020-10-27 | 奥美森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角度磨削装置 |
CN111958425A (zh) * | 2020-08-14 | 2020-11-20 | 重庆大学 | 一种多触点型面砂带磨削装置 |
CN112355824A (zh) * | 2020-10-21 | 2021-02-12 | 上海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柔性力控砂带机 |
-
2022
- 2022-10-12 CN CN202211249729.3A patent/CN11531960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003866A1 (zh) * | 1968-03-14 | 1969-11-14 | Daimler Benz Ag | |
US4084356A (en) * | 1976-06-01 | 1978-04-18 | Macmillan Bloedel Limited | Method of finishing a random contoured surface |
JPH0596459A (ja) * | 1991-09-30 | 1993-04-20 | Amitec Kk | 曲面サンダー機及びその成形ロールの製造方法 |
JP2004122292A (ja) * | 2002-10-02 | 2004-04-22 | Amitec Corp | ベルトサンダー機及びサンディング方法 |
CN101767303A (zh) * | 2008-12-30 | 2010-07-07 | 王隆太 | 一种汽轮机叶片数控砂带磨床 |
CN206216423U (zh) * | 2016-09-09 | 2017-06-06 | 石家庄博深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 螺旋工件抛光装置 |
CN107486778A (zh) * | 2017-10-06 | 2017-12-19 | 西南石油大学 | 一种三向移动式砂带磨削专用机床 |
CN110919505A (zh) * | 2019-12-31 | 2020-03-27 | 奥美森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角度磨削装置 |
CN211760560U (zh) * | 2019-12-31 | 2020-10-27 | 奥美森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角度磨削装置 |
CN111958425A (zh) * | 2020-08-14 | 2020-11-20 | 重庆大学 | 一种多触点型面砂带磨削装置 |
CN112355824A (zh) * | 2020-10-21 | 2021-02-12 | 上海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柔性力控砂带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319609B (zh) | 2023-08-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216018B (zh) | 一种用于不同直径的钢圈表面打磨设备的驱动结构及打磨设备 | |
CN115351669A (zh) | 一种铝合金型材加工用砂带打磨机 | |
CN110919505A (zh) | 一种多角度磨削装置 | |
CN112518471B (zh) | 一种弹簧端头自动倒角设备及使用方法 | |
CN110465841B (zh) | 一种机械加工自动化内孔磨床 | |
CN118699470B (zh) | 一种不锈钢无缝管切割设备 | |
CN115319609A (zh) | 一种圆形柱体外表面的磨削装置 | |
CN111469023A (zh) | 一种机床用砂带机 | |
CN217619462U (zh) | 一种可调节角度皮带式研磨机 | |
KR200307853Y1 (ko) | 트랜스용코어의간극연마장치 | |
CN215201046U (zh) | 主轴修磨器 | |
CN214383063U (zh) | 一种新型穿孔机轧辊 | |
CN222289689U (zh) | 一种光纤连接器端研磨装置 | |
CN213004663U (zh) | 一种基于磨床加工的转子装夹工装 | |
CN219095557U (zh) | 一种线条加工设备 | |
CN222830370U (zh) | 一种拉丝模定径机的运动式夹头 | |
CN117884978B (zh) | 一种用于轴承加工的毛边打磨清理装置 | |
CN215747708U (zh) | 直片刀具铣磨组合机床 | |
CN118456038B (zh) | 一种钢管切割设备 | |
CN219094687U (zh) | 一种便于更换砂带的抛光机 | |
CN221210956U (zh) | 一种数控轧辊磨床高精度基准转换装置 | |
CN221539280U (zh) | 一种探针研磨装置 | |
CN221159779U (zh) | 一种新型的罗拉自动打磨装置 | |
CN222114468U (zh) | 一种平面磨床 | |
CN221135258U (zh) | 去披锋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