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19374A - 一种多车型底架总成合焊装置及治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车型底架总成合焊装置及治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319374A CN115319374A CN202210949336.7A CN202210949336A CN115319374A CN 115319374 A CN115319374 A CN 115319374A CN 202210949336 A CN202210949336 A CN 202210949336A CN 115319374 A CN115319374 A CN 11531937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sitioning
- horizontal
- suspension
- tray
- welding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title abstract 3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3764 rhythm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7/00—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other main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B23K37/04—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other main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for holding or positioning work
- B23K37/0426—Fixtures for other work
- B23K37/0435—Clamps
- B23K37/0443—Jig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汽车工业领域,公开了一种多车型底架总成合焊装置及使用该合焊装置的治具。通过在装置上设置车长、宽、高三个方向及角度的多个维度的定位、限位结构,使得在生产线上切换多种车型时不用再更换治具,该装置减少工装倒运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杜绝了由于工装频繁倒运造成的工装变形,提升了产品质量;减少了新车型的生产准备费用,也减轻工人由于车型切换工装带来的劳动强度。可应用于各类车型的底架组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工业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多车型底架总成合焊装置及使用该合焊装置的治具。
背景技术
承载式客车车长达到8.5米以上,宽度和高度空间尺寸较大,特别是承载式客车底架与大型半承载式公路客车结构不同,承载式底架组焊工艺复杂,底盘附件安装质量要求更是按照轻型客车标准执行,这就需要有较高的组焊夹具工艺设计水平,需要运用先进工艺技术才能制造出高质量的大型承载式客车。为满足大型客车需要,承载式底架分板簧悬架及空气悬架,随着社会的发展,目前大中城市已经将板簧悬架切换为乘坐更舒适的空气悬架车辆,空气悬架安装精度比板簧悬架更高,底架在焊装的过程中存在组焊精度控制的困扰,靠人工卷尺测量确认困难重重,而且严重影响整车性能,给公司造成很大影响及损失。
目前应用的承载式客车空气悬架气囊拖盘定位组焊装置为一种车型一套组焊夹具,组焊夹具多、存放困难;由于客车都是订单式小批量多品种生产,加之承载式客车都大于8.5米,要求组焊基座体积大,车型切换时,夹具切换转运不便,且易造成组焊夹具变形影响夹具精度,从而影响整车品质;其次,由于切换车型要进行组焊夹具更换,从而影响生产效率,一般组焊夹具切换需要4小时以上,容易形成该工位作业瓶颈,影响整条生产线作业节拍;再次,组焊夹具制作成本高,制作周期长;第四,原组焊夹具轮距气囊拖盘组焊夹具定位采用分体式,存在人工测量偏差。
发明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车型底架总成合焊装置及使用该结构的治具,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车型底架总成合焊装置,包括固定有水平滑轨的基座、多个安装在所述水平滑轨上的移动小车、多个用于限定所述移动小车滑移位置的限位销、沿车型从前至后的方向依次固定在各所述移动小车上的前定位基板、前悬定位装置、中间定位基板、后悬水平托盘定位装置、后定位基板,以及设置在前悬定位装置上的前气囊定位结构;所述前定位基板、中间定位基板、后定位基板均与水平滑轨垂直;
所述后悬水平托盘定位装置包括顶部固定有水平托盘的后悬支撑架,在所述水平托盘上设有多个定位孔;所述前悬定位装置包括垂直于水平滑轨,且设有包括多个水平横槽的定位孔和多个变位孔的支撑板,其中任一个所述水平横槽的止口与一个变位孔的连线构成一条支撑定位线;所述前气囊定位结构包括顶部固定有托盘和垂直于水平滑轨且设有一个定位孔和多个变位孔的支撑板,其中一个变位孔和一个定位孔的连线构成一条被支撑定位线;所述支撑定位线与所述被支撑定位线等长,所述前悬定位装置与所述前气囊定位结构通过设置于所述支撑定位线两端的穿孔连接件紧固。
这种设计利用车架底盘的重力,通过简单设置的定位孔和变位孔实现了前气囊定位结构顶面的位置和倾斜角度,从而可以适应不同车型的前气囊定位;通过移动小车在轨道上滑移,可以适应不同的车型长度,而通过后悬水平托盘定位装置顶面上设有多组定位孔,能够适应不同车型的后悬气囊组焊在车宽方向上定位的需要;该装置结构简单,定位精确,而且易于安装和拆卸。
优选的,所述水平滑轨为平行布置的两根轨道,焊接在水平放置的基座上。
双轨在结构上更稳定,而且对称调节定位螺栓会使得车架受力更为均匀,整体上不易发生形变。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治具,该治具包括上述的多车型底架总成合焊装置。
该装置减少工装倒运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杜绝了由于工装频繁倒运造成的工装变形,提升了产品质量;减少了新车型的生产准备费用,也减轻工人由于车型切换工装带来的劳动强度。可应用于各类车型的底架组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多车型底架总成合焊装置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后悬水平托盘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前气囊定位结构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前悬定位装置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前气囊定位结构安装在前悬定位装置上实现三种车型定位的示意图;
图中:1.基座;2.水平滑轨;3.后定位基板;4.移动小车;5.后悬水平托盘定位装置;6.中间定位基板;7.限位销;8.前悬定位装置;9.前气囊定位结构;10.前定位基板;
5-1后悬支撑架;5-2水平托盘;5-2-1、5-2-2、5-2-3定位孔;
8-1、8-2、8-3变位孔;8-4定位孔;
9-1支撑板;9-2托盘;9-1-1、9-1-2、9-1-3变位孔;9-1-4定位孔;
9-2-1、9-2-2、9-2-3托盘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该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由基座1、水平滑轨2、后定位基板3、移动小车4、后悬水平托盘定位装置5、中间定位基板6、限位销7、前悬定位装置8、前气囊定位装置9、前定位基板10组成。前定位基板10、中间定位基板6、后定位基板3均与水平滑轨2
所述基座1刚性结构设计,基座1底部安装水平调节装置;
所述水平滑轨2安装于基座1之上,用于其上多个移动小车4的滑移,实现不同长度车型的定位;前定位基板10、前悬定位装置8、中间定位基板6、后悬水平托盘定位装置5、后定位基板3依次固定到不同的移动小车4上,采用限位销7进行限位,满足不同车型底架尾段组焊;
移动小车4安装于水平滑轨2之上,根据组焊车型不同进行调整,带动后悬水平托盘定位装置5,实现不同车型的生产;
后悬水平托盘定位装置5由后悬支撑架5-1及水平托盘5-2组成,其顶面包括三个定位孔5-2-1、5-2-2、5-2-3,满足3种车型的生产;
前悬定位装置8安装于移动小车4上,前悬定位装置8上设有适应三种车型变位孔8-1、8-2、8-3及带有三个横槽和一个竖直转换槽的定位孔8-4;
前气囊定位结构9包括支撑板9-1及托盘9-2,支撑板9-1可以是双层板做成的基架结构,其上设有适应三种车型的变位孔9-1-1、9-1-2、9-1-3及定位孔9-1-4组成,托盘9-2上设有三种车型的托盘定位孔9-2-1、9-2-2、9-2-3组成,根据不同车型,先选择定位孔8-4的一个横槽位,用螺栓将其和定位孔9-1-4组合在一起,再选择支撑板9-1和前悬定位装置8上适配的定位孔,用螺栓将其固定,即完成前气囊定位结构9的安装。
整个车型底架总成合焊装置可以应对三种车型的底架前段、前悬段、中段、后悬段、尾段的定位。
将该多车型底架总成合焊装置整体组装到白车身底盘焊接治具上,实现不同车型的底盘焊装,即构成本说明书的另一实施例:一种使用了上述多车型底架总成合焊装置的治具。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多车型底架总成合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有水平滑轨(2)的基座(1)、多个安装在所述水平滑轨(2)上的移动小车(4)、多个用于限定所述移动小车(4)滑移位置的限位销(7)、沿车型从前至后的方向依次固定在各所述移动小车(4)上的前定位基板(10)、前悬定位装置(8)、中间定位基板(6)、后悬水平托盘定位装置(5)、后定位基板(3),以及设置在前悬定位装置(8)上的前气囊定位结构(9);所述前定位基板(10)、中间定位基板(6)、后定位基板(3)均与水平滑轨(2)垂直;
所述后悬水平托盘定位装置(5)包括顶部固定有水平托盘(5-2)的后悬支撑架(5-1),在所述水平托盘(5-2)上设有多个定位孔;所述前悬定位装置(8)包括垂直于水平滑轨(2),且设有包括多个水平横槽的定位孔(8-4)和多个变位孔的支撑板,其中任一个所述水平横槽的止口与一个变位孔的连线构成一条支撑定位线;所述前气囊定位结构(9)包括顶部固定有托盘(9-2)和垂直于水平滑轨(2)且设有一个定位孔和多个变位孔的支撑板(9-1),其中一个变位孔和一个定位孔的连线构成一条被支撑定位线;所述支撑定位线与所述被支撑定位线等长,所述前悬定位装置(8)与所述前气囊定位结构(9)通过设置于所述支撑定位线两端的穿孔连接件紧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车型底架总成合焊装置,其特征为:所述水平滑轨(2)为平行布置的两根轨道,焊接在水平放置的基座(1)上。
3.一种治具,其特征为:包括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多车型底架总成合焊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949336.7A CN115319374A (zh) | 2022-08-09 | 2022-08-09 | 一种多车型底架总成合焊装置及治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949336.7A CN115319374A (zh) | 2022-08-09 | 2022-08-09 | 一种多车型底架总成合焊装置及治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319374A true CN115319374A (zh) | 2022-11-11 |
Family
ID=839220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949336.7A Pending CN115319374A (zh) | 2022-08-09 | 2022-08-09 | 一种多车型底架总成合焊装置及治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319374A (zh)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157928A (ja) * | 1999-11-29 | 2001-06-12 | Daihatsu Motor Co Ltd | ワークの加工組立ライン |
CN106799554A (zh) * | 2015-11-26 | 2017-06-06 | 上海申龙客车有限公司 | 一种气簧式全承载车架总成专用焊接夹具系统 |
CN206662608U (zh) * | 2017-03-23 | 2017-11-24 | 漳州市昌龙汽车附件有限公司 | 一种车架总成的高精度焊接工装 |
CN107790948A (zh) * | 2017-12-08 | 2018-03-13 | 南京雷尔伟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单轨车底架总成组焊工装 |
US20180273243A1 (en) * | 2017-03-22 | 2018-09-27 | Comau Llc | Modular Reconfigurable Vehicle Assembly Pallet |
CN212122180U (zh) * | 2020-02-20 | 2020-12-11 | 杭州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化设计的多车型白车身焊接夹具 |
CN112958965A (zh) * | 2021-03-19 | 2021-06-15 |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车型共用夹具的柔性切换装置及控制方法 |
CN114669941A (zh) * | 2022-03-07 | 2022-06-28 | 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 一种车架柔性数控工装 |
-
2022
- 2022-08-09 CN CN202210949336.7A patent/CN115319374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157928A (ja) * | 1999-11-29 | 2001-06-12 | Daihatsu Motor Co Ltd | ワークの加工組立ライン |
CN106799554A (zh) * | 2015-11-26 | 2017-06-06 | 上海申龙客车有限公司 | 一种气簧式全承载车架总成专用焊接夹具系统 |
US20180273243A1 (en) * | 2017-03-22 | 2018-09-27 | Comau Llc | Modular Reconfigurable Vehicle Assembly Pallet |
CN206662608U (zh) * | 2017-03-23 | 2017-11-24 | 漳州市昌龙汽车附件有限公司 | 一种车架总成的高精度焊接工装 |
CN107790948A (zh) * | 2017-12-08 | 2018-03-13 | 南京雷尔伟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单轨车底架总成组焊工装 |
CN212122180U (zh) * | 2020-02-20 | 2020-12-11 | 杭州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化设计的多车型白车身焊接夹具 |
CN112958965A (zh) * | 2021-03-19 | 2021-06-15 |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车型共用夹具的柔性切换装置及控制方法 |
CN114669941A (zh) * | 2022-03-07 | 2022-06-28 | 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 一种车架柔性数控工装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856688B (zh) | 带有新型牵枕缓结构的轻量化地铁车体 | |
CN107933597B (zh) | 组合式架车辅助工装以及基于该工装的落车方法 | |
CN110405399A (zh) | 一种客车顶盖骨架焊接通用工装 | |
CN106799554B (zh) | 一种气簧式全承载车架总成专用焊接夹具系统 | |
CN201338169Y (zh) | 高速动车组车顶组焊装置 | |
CN115319374A (zh) | 一种多车型底架总成合焊装置及治具 | |
CN108788542A (zh) | 一种汽车焊装柔性总成机构 | |
CN107309590B (zh) | 一种侧围夹具柔性传送切换系统 | |
CN212399408U (zh) | 一种宽度可调的仪表板分装工装结构 | |
CN109332971A (zh) | 一种用于客车顶蒙自动焊接的顶盖骨架定位工装 | |
CN213381251U (zh) | 一种双横臂式后独立悬架总成装配工装 | |
CN210939036U (zh) | 一种仪表板总成分装台车 | |
CN111517245A (zh) | 一种浮车型有轨电车兼容式固定架车机系统 | |
CN212096228U (zh) | 一种适用于轨道车辆多种类型受电弓臂可调支撑装置 | |
CN211844525U (zh) | 一种适用于轨道车辆多种类型空调机组可调转序设备 | |
CN200992418Y (zh) | 一种多功能物流工艺小车 | |
CN115782676A (zh) | 一种商用车中置式快换电池系统 | |
CN210187484U (zh) | 一种适用多车型的涂装滑撬 | |
CN108501902B (zh) | 一种定位支腿 | |
CN222137279U (zh) | 一种空调压缩机转运装置 | |
CN111203839A (zh) | 一种适用于轨道车辆多种类型受电弓臂可调支撑装置 | |
CN208698779U (zh) | 用于车辆检修的工艺转向架 | |
CN214451459U (zh) | 一种半挂车装桥工装 | |
CN220881128U (zh) | 一种底架柔性组焊工装 | |
CN111284534A (zh) | 一种适用于轨道车辆多种类型受电弓可调转序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