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15883A - 电动机 - Google Patents
电动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315883A CN115315883A CN202180022516.4A CN202180022516A CN115315883A CN 115315883 A CN115315883 A CN 115315883A CN 202180022516 A CN202180022516 A CN 202180022516A CN 115315883 A CN115315883 A CN 11531588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earing
- motor
- rotor
- resin case
- outer peripher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16—Means for supporting bearings, e.g. insulating supports or means for fitting bearings in the bearing-shields
- H02K5/173—Means for supporting bearings, e.g. insulating supports or means for fitting bearings in the bearing-shields using bearings with rolling contact, e.g. ball bearings
- H02K5/1732—Means for supporting bearings, e.g. insulating supports or means for fitting bearings in the bearing-shields using bearings with rolling contact, e.g. ball bearings radially supporting the rotary shaft at both ends of the roto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5/00—Rigid support of bearing units; Housings, e.g. caps, covers
- F16C35/04—Rigid support of bearing units; Housings, e.g. caps, covers in the case of ball or roller bearings
- F16C35/06—Mounting or dismounting of ball or roller bearings; Fixing them onto shaft or in housing
- F16C35/07—Fixing them on the shaft or housing with interposition of an element
- F16C35/077—Fixing them on the shaft or housing with interposition of an element between housing and outer race r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5/00—Rigid support of bearing units; Housings, e.g. caps, covers
- F16C35/04—Rigid support of bearing units; Housings, e.g. caps, covers in the case of ball or roller bearings
- F16C35/042—Housings for rolling element bearings for rotary movement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16—Means for supporting bearings, e.g. insulating supports or means for fitting bearings in the bearing-shield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8—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earings
- H02K7/083—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earings radially supporting the rotary shaft at both ends of the roto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9/00—Bearings with rolling contact,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 F16C19/02—Bearings with rolling contact,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with bearing balls essentially of the same size in one or more circular rows
- F16C19/04—Bearings with rolling contact,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with bearing balls essentially of the same size in one or more circular rows for radial load mainly
- F16C19/06—Bearings with rolling contact,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with bearing balls essentially of the same size in one or more circular rows for radial load mainly with a single row or ball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9/00—Bearings with rolling contact,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 F16C19/54—System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bearings with rolling frictio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2380/00—Electrical apparatus
- F16C2380/26—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r combinations therewith, e.g. electro-motors and gener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电动机,其可以沿旋转轴线方向缩小尺寸,而且可以抑制随着树脂外壳的变形而产生的轴承和轴承座部的变形。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电动机包括:柱状转子;轴,该轴沿着转子的旋转轴线布置;圆筒形定子铁芯,该圆筒形定子铁芯布置在转子的外周侧上;树脂外壳,该树脂外壳覆盖定子铁芯;轴承,该轴承可旋转地支撑轴;和轴承座部,该轴承座部收纳轴承。树脂外壳包括:环形部,该环形部与定子铁芯成一体;和端面部,该端面部连接到环形部的端部并且从环形部向内周侧扩展。端面部包括连接到轴承座部的连接部。轴承座部包括管状部和从管状部的端部沿径向延伸到外周侧的凸缘部。凸缘部的外周缘部分固定到树脂外壳的连接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转子电动机,该内转子电动机包括转子,其与圆筒形定子同轴地布置在定子的内径侧。
背景技术
作为电动机,传统上已知有内转子电动机,在该电动机中,包括永磁体的柱状转子与产生旋转磁场的圆筒形定子同轴地布置在圆筒形定子的内径侧。该电动机例如用于旋转地驱动安装在空调中的鼓风机。
在作为这种电动机的专利文献1的电动机中,沿定子的轴向靠近转子布置保持轴承的轴承座部(轴承托架),使得电动机在轴向上缩小尺寸。进一步地,定子铁芯覆盖有成型树脂以形成树脂外壳。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特开第2011-109861号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在此,在专利文献1的电动机中,覆盖定子的树脂外壳也覆盖轴承座部。通常,树脂比金属更容易热胀冷缩,并且如果覆盖轴承座部的树脂外壳由于热而变形,则轴承座部或轴承随着树脂外壳的变形而变形,这可能降低轴承的滑动性。
在这方面,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机,其可以沿旋转轴线的轴向缩小尺寸,并且可以抑制随着树脂外壳的变形而产生的轴承和轴承座部的变形。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动机,包括:柱状转子;轴,该轴沿着转子的旋转轴线布置;圆筒形定子铁芯,该圆筒形定子铁芯布置在转子的外周侧上;树脂外壳,该树脂外壳覆盖定子铁芯;轴承,该轴承可旋转地支撑轴;和轴承座部,该轴承座部收纳轴承。树脂外壳包括:环形部,该环形部与定子铁芯成一体;和端面部,该端面部连接到环形部的端部并且从环形部向内周侧扩展。端面部包括连接到轴承座部的连接部。轴承座部包括管状部和从管状部的端部延伸到外周侧的凸缘部。凸缘部的外周缘部分固定到树脂外壳的连接部。
根据本发明,可以沿旋转轴线的轴向缩小电动机的尺寸,并且抑制随着树脂外壳的变形而产生的轴承和轴承座部的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永磁电动机的整体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永磁电动机的横向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永磁电动机的托架的立体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永磁电动机的整体立体图,示出了图3的托架被移除的状态。
图5是沿着图1所示的狭缝槽截取的横截面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在以下关于附图的描述中,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将由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表示。应当注意,附图是示意性的,并且可能与实际不同。因此,具体的构成零件应当参照以下描述来确定。
进一步地,以下将描述的实施例例示了用于具体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设备和方法,并且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不将构成零件的形状、结构、布置等指定为以下描述的形状、结构、布置等。在请求保护范围所限定的技术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进行各种修改。
下文中,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动机。
<电动机的整体构造>
图1至图5是用于描述本实施例的电动机1的构造的视图。如这些图所示,电动机1例如是无刷DC电机。电动机1例如用于旋转地驱动安装在空调的室外机中的鼓风机,尽管图中未示出。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电动机1包括定子2、转子3、电机外壳(壳、主体)10和托架41。
下文中,作为示例,将描述内转子永磁电动机1,其中,包括永磁体部31的柱状转子3沿产生旋转磁场的圆筒形定子2的径向向内(内周侧)可旋转地布置。
<转子、定子和电机外壳>
如图2所示,转子3包括环形永磁体部31和相对于永磁体部31布置在内径侧且将永磁体部31和轴32彼此联接的联接部35。轴32沿着转子3的中心轴线固定到柱状转子3。在本实施例中,转子3的永磁体部31和联接部35通过混合了铁氧体磁性物质的树脂材料一体成型而形成。在成型之后,仅磁化永磁体部31,以使永磁体部31用作铁氧体粘结磁体。进一步地,将永磁体部31磁化为极性各向异性磁体,在该极性各向异性磁体中,南极和北极沿其周向交替出现。由此,用于将永磁体部31的磁通流集中的磁轭的一部分变得不必要,并且可以抑制漏磁通。
注意,永磁体部31和联接部35可以分开形成。例如,转子3可以是所谓的表面磁体(SPM)转子,在该转子中,通过在模具中烧结粉末状铁氧体磁性物质而获得的多个铁氧体烧结磁体(对应于永磁体部31)环形地附接到转子铁芯(对应于联接部35)的外周面。
定子2包括:定子铁芯21,该定子铁芯包括圆筒形磁轭部(未示出)和从磁轭部向内径侧延伸的多个齿部(未示出);和绕组(未示出),该绕组经由绝缘体缠绕在齿部周围。定子铁芯21例如由软磁材料的硅钢形成。除了定子铁芯21的内周面之外,定子2覆盖有通过树脂一体成型而由树脂形成的电机外壳10(参见图2和图4)。具体地,电机外壳10覆盖包括定子铁芯21和绕组的定子2。如图1和图2所示,定子2布置在转子3的外周侧(沿电动机1的径向向外)。进一步地,定子2的定子铁芯21被布置为使得定子铁芯21的齿部在定子2的径向上面向转子3的永磁体部31。换言之,定子2被布置为使得转子3的环形永磁体部31在径向上面向定子2的定子铁芯21。
电机外壳10可以具有任何形状。例如,电机外壳10可以形成为中空圆筒形,该中空圆筒形在电动机1的中心轴线(即转子3的旋转轴线(在下文中,旋转轴线C))的轴向上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轴32的输出相反侧)上具有开口端面。在本实施例中,电机外壳10包括环形部12和形成在环形部12的在与开口相反一侧上的端部处的端面部13。端面部13从环形部沿径向(内径方向)向内扩展。
转子3可旋转地布置在定子2的定子铁芯21的内周侧上,与定子铁芯21具有预定缝隙(间隙)。如图2、图4和图5所示,永磁体部31环形地布置在转子3的径向上的外侧(外周侧)上,以便面向定子铁芯21。
转子3固定到轴32的圆周。轴32由固定到轴32的外周面的第一轴承33和第二轴承34可旋转地支撑(保持)。进一步地,第一轴承33收纳(保持)在稍后描述的第一轴承收纳部42(轴承座部)中,第二轴承34收纳(保持)在稍后描述的第二轴承收纳部43(轴承座部)中,使得转子3被可旋转地支撑。第一轴承收纳部42和第二轴承收纳部43由例如铬镍基不锈钢的磁性物质形成。
<轴承、托架和轴承座部>
如图2、图3和图5所示,第一轴承33在第一轴承33的内圈侧固定到轴32的一端侧(输出相反侧)。第二轴承34在第二轴承34的内圈侧固定到轴32的另一端侧(输出侧)。第一轴承33和第二轴承34(一对轴承)协作以可旋转地支撑(枢转地支撑)轴32和固定到轴32的转子3。例如,滚珠轴承用于第一轴承33和第二轴承34中的每一个。
托架41包括由磁性物质形成并且收纳第一轴承32的第一轴承收纳部42、和由非磁性物质(例如,树脂)形成的非磁性部44(端面部)。在电动机1的电机外壳10中,托架41布置在旋转轴线C方向上的一端处,即,布置在轴32的输出相反侧上。托架41的非磁性部44(端面部)包括连接到第一轴承收纳部42的连接部45(参见图2、图3和图5)。托架41的非磁性部44通过嵌件成型而与作为磁性部的第一轴承收纳部42一体形成。非磁性部44(端面部)在连接部45处连接到第一轴承收纳部42(轴承座部)。
托架41通过使用螺钉附接到电机外壳10的在输出相反侧上的端部,以用作将电机外壳10(主体)的开口覆盖的盖。注意,电机外壳10的开口可以朝向输出侧设置。在这种情况下,托架41不是布置在轴32的输出相反侧上,而是布置在轴32的输出侧上。
托架41的非磁性部44(端面部)形成为具有径向外形的大致圆板形状,其在径向上扩展到电机外壳10的外周面。托架41的非磁性部44与电机外壳10一起形成电动机1的树脂外壳。另外,非磁性部44包括突起410,当从旋转轴线C的方向观察时,该突起相对于电机外壳10的外周面沿径向向外突出。突起410各自抵接在电机外壳10的保护部102的基端部上。保护部102将在稍后描述。
设置到托架41的突起410形成为与设置到电机外壳10的保护部102一样多(三个位置)。例如,当从旋转轴线C的方向观察时,突起410各自形成为梯形,并且各自在其中心部分包括沿旋转轴线C方向穿透的螺钉通孔413。
注意,托架41在组装后的电动机1中暴露于外部的外表面中包括狭缝槽416,其用于设置用于防电解腐蚀措施的导电构件5,其将在稍后描述(参见图1和图3)。
狭缝槽416从托架41的中心部分(稍后描述的非磁性部44的管状连接部45)沿径向向外延伸至托架41的外周面,并且从那里沿轴向进一步延伸至抵接在电机外壳10上的位置。
托架41装配到电机外壳10中,然后经由螺钉通孔413用螺钉固定在电机外壳10的保护部102的螺钉孔103(稍后描述)处(参见图1)。
进一步地,用于在电动机1的内侧(输出侧)收纳第一轴承33的第一轴承收纳部(轴承座部)42布置在圆板形状的托架41的中心部分。第一轴承收纳部42通过冲压加工形成为例如大致有底的圆筒形。
用于在电动机1的内侧(输出相反侧)收纳第二轴承34的第二轴承收纳部(轴承座部)43布置在电机外壳10的输出侧端部的中心部分。类似于第一轴承收纳部42,第二轴承收纳部43形成为例如大致有底的圆筒形。第二轴承收纳部43相对于环形永磁体部31沿转子3的径向向内(内径侧)布置。
电机外壳10的端面部13包括连接到第二轴承收纳部43的凸缘部432(稍后描述)的连接部14。
如图2和图5所示,作为一对轴承座部中的一个的第一轴承收纳部42包括:管状部421,该管状部从径向保持第一轴承33的外圈侧;环形凸缘部422,该环形凸缘部从管状部421的在旋转轴线C方向上的一个端部沿转子3的径向向外延伸;和冠部423,该冠部从管状部421的在旋转轴线C方向上的另一个端部沿径向向内延伸。冠部423覆盖第一轴承33的在旋转轴线C方向上的另一端侧。环形凸缘部422的外周缘相对于永磁体部31沿转子3的径向向内(内周侧)定位。换言之,第一轴承收纳部42形成为当从转子3的旋转轴线C方向观察时不与永磁体部31重叠。
具体地,当从旋转轴线C方向观察时,第一轴承收纳部42(轴承座部)相对于永磁体部31沿转子3的径向向内(内径侧)布置。进一步地,第一轴承收纳部42的凸缘部422的外周缘部分(第一轴承收纳部42的在外径侧上的边缘部分)被作为非磁性物质的树脂覆盖。具体地,在托架41中,第一轴承收纳部42的凸缘部422的外周缘部分覆盖有由树脂制成的非磁性部44。
如上所述,托架41由作为一对轴承收纳部(轴承座部)中的一个的第一轴承收纳部(磁性部)42和非磁性部44(端面部)形成。第一轴承收纳部(磁性部)42相对于永磁体部31沿转子3的径向布置在内径侧,由此可以防止用作磁性部的第一轴承收纳部42的凸缘部422沿旋转轴线C方向面向永磁体部31。
这使得可以抑制从永磁体部31向第一轴承收纳部(磁性部、轴承座部)42流动的漏磁通。此外,在第一轴承收纳部42中,凸缘部422的靠近转子3的永磁体部31布置的外周缘部分被非磁性部44覆盖。这使得可以通过由非磁性物质形成的非磁性部(端面部)44来阻断从永磁体部31向由磁性物质形成的第一轴承收纳部(磁性部、轴承座部)42流动的漏磁通的路径,由此可以进一步抑制从永磁体部31向第一轴承收纳部42流动的漏磁通。
注意,这种用于抑制漏磁通的结构不仅可应用于第一轴承收纳部42侧,而且可应用于第二轴承收纳部43侧。此时,第二轴承收纳部43形成为与第一轴承收纳部42类似的形状,并且包括:管状部431,该管状部从径向保持第二轴承34的外圈侧;环形凸缘部432,该环形凸缘部从管状部431的在旋转轴线C方向上的一个端部沿转子3的径向向外延伸;和冠部433,该冠部从管状部431的在旋转轴线C方向上的另一个端部沿径向向内延伸。另外,第二轴承收纳部43相对于永磁体部31沿转子3的径向布置在内径侧。
进一步地,第二轴承收纳部43的凸缘部422的外周缘部分被作为非磁性物质的树脂的电机外壳10的端面部13(连接部14)覆盖。这使得可以抑制从永磁体部31向第二轴承收纳部43流动的漏磁通。用于抑制这种漏磁通的构造可以应用于作为一对轴承座部的第一轴承收纳部42和第二轴承收纳部43中的任一个或两个。
托架41的非磁性部(端面部)44包括连接到第一轴承收纳部(轴承座部)42的连接部45。连接部45形成为大致管状,并且由磁性物质形成的轴承座部(第一轴承收纳部42)的凸缘部422插入并固定到管状连接部45的在内径侧上的侧面。在此,第一轴承收纳部42的管状部421与托架41的非磁性部44不接触(不被非磁性部44覆盖),并且仅凸缘部422的外周缘部分连结(连接)到非磁性部(端面部)44的连接部45,以便被其覆盖。进一步地,在第一轴承收纳部42(轴承座部)的管状部421与形成树脂外壳的非磁性部(端面部)44的管状连接部45之间形成有缝隙部(气隙)AG1。
利用这种构造,树脂外壳(电机外壳10、端面部(非磁性部)44)由于热、冲击等引起的变形几乎不影响第一轴承33。此外,可以减小托架41的连接部45与第一轴承收纳部42的凸缘部422的接触面积,由此可以防止在缠绕于定子铁芯21中的绕组处产生的热经由托架41传递至第一轴承33。这使得可以抑制第一轴承33的温度升高并防止第一轴承33劣化。
在此,关于第一轴承收纳部42侧(输出相反侧)(第一轴承收纳部42是一对轴承收纳部中的一个),与定子2成一体的电机外壳10的环形部12、和连接到管状部的端部并沿径向向内(内周侧)扩张的端面部(托架41的树脂非磁性部44)分开形成,以用作电机1的树脂外壳。然而,树脂外壳中的管状部和端面部可以一体地形成。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二轴承收纳部43侧(第二轴承收纳部43是一对轴承收纳部中的另一个),管状部和端面部一体地形成为树脂外壳。
具体地,在第二轴承收纳部43侧(输出侧)(第二轴承收纳部43是一对轴承收纳部中的另一个),第二轴承收纳部43形成为与第一轴承收纳部42类似的形状。注意,第一轴承收纳部42和第二轴承收纳部43的结构可以相同,并且第一轴承收纳部42和第二轴承收纳部43可以颠倒布置以共用其构成零件。电机外壳10形成为大致有底圆筒形,并且包括:电机外壳10的环形部12,该环形部与定子2成一体;和电机外壳10的端面部13,该端面部连接到环形部12的在旋转轴线C方向上的端部并且沿径向向内(内周侧)扩展。另外,电机外壳10的端面部13包括连接到第二轴承收纳部43的圆筒形连接部14。另外,与第一轴承收纳部42类似,第二轴承收纳部43也包括从管状部431沿径向向外延伸的凸缘部432,并且仅凸缘部432的外周缘部分被插入并固定到树脂外壳(电机外壳10)的连接部14的在内径侧上的侧面。进一步地,在第二轴承收纳部43的管状部431与树脂外壳(电机外壳10)的连接部14之间形成有缝隙部(气隙)AG2。
利用这种构造,树脂外壳(电机外壳10的环形部12和端面部13)由于热、冲击等引起的变形几乎不影响第二轴承34。此外,可以减小电机外壳10的连接部14与第二轴承收纳部43的凸缘部432的接触面积,由此可以防止在缠绕于定子铁芯21中的绕组处产生的热经由树脂外壳传递至第二轴承34。这使得可以抑制第一轴承33的温度升高并防止第一轴承33劣化。
如上所述,转子3包括联接部35,轴32固定到该联接部,并且该联接部将永磁体部31和轴32彼此联接。永磁体部31被布置为在径向上面向圆筒形定子铁芯21。联接部35布置在环形布置的永磁体部31的内径侧。如图2和图4所示,联接部35包括环形凹部36,该环形凹部沿旋转轴线C的轴向(旋转轴线C方向)凹进。凹部36形成为使得联接部35在形成凹部36的位置处在旋转轴线C方向上的厚度小于永磁体部31在旋转轴线C方向上的厚度。另外,第一轴承收纳部42的凸缘部422被布置为在旋转轴线C方向上与形成在联接部35中的凹部36重叠。这使得可以在转子3上形成朝向旋转轴线C方向凹进的环形凹部36,使得第一轴承收纳部42的凸缘部422可以布置在凹部36内。
这样,第一轴承收纳部42的一部分(凸缘部422)进入在旋转轴线C的轴向(旋转轴线C方向)上凹进的环形凹部36,由此减小电动机1在旋转轴线C方向上的厚度,并且沿旋转轴线C方向减小电动机1的尺寸。
如图4所示,在定子2的在输出相反侧上在旋转轴线C方向上的端部(图4中的上端部)设置有电连接到定子铁芯21的绕组(未示出)的接线销26、和各自作为在附接基板(未示出)时使用的引导件的凸台27。
托架41用作用于防止接线销26暴露到电动机1的外部的绝缘罩。在本实施例中,接线销26设置在三个位置处,并且托架41附接到电机外壳10以便覆盖这三个位置。
托架41包括沿着定子2的上端面附接的罩主体414和与罩主体414一体地形成的装配部415。罩主体414和装配部415对应于非磁性部44(端面部)。
罩主体414整体形成为大致圆板形状。如图3所示,装配部415形成为布置在罩主体414的外周缘部分的环形突出部。装配部415从旋转轴线C方向装配到电机外壳10的在输出相反侧(图4中的电机外壳10的上端面)的端部中,使得电机外壳10(主体)和托架41彼此对准,并且第一轴承33收纳在设置到托架41的第一轴承收纳部42中,如图2所示。
电机外壳10包括在旋转轴线C的在输出相反侧的端部处沿周向以规则间隔布置的三个保护部102。注意,可以设置任意数量的保护部102,诸如两个或六个保护部102,并且多个保护部102不必以规则间隔布置。这三个保护部102各自沿定子2(电动机1)的径向突出为梯形,并且各自在旋转轴线C方向上具有预定厚度。
如图1和图4所示,每个保护部102包括用于装配防振橡胶衬套6的切口部104,该切口部104从定子2(电动机1)的径向外侧朝向径向内侧形成。该切口部104被形成为将形成在每个保护部102中以沿旋转轴线C方向穿透的孔与保护部102的外周缘彼此连接。此外,每个保护部102包括螺钉孔103,上述托架41通过该螺钉孔用螺钉固定。
每个保护部102的下表面(输出侧的表面)包括形成为容易地保持防振橡胶衬套6的凹部106(参见图1和图4)。
如图5所示,三个保护部102中的任一个包括用于沿着旋转轴线C方向布置用于防电解腐蚀措施的导电构件5(参见图5)的狭缝槽105,狭缝槽105形成在切口部104的最内径侧在定子2(电动机1)的径向上的位置。沿着该狭缝槽105,在电机外壳10的侧面和端面部13(输出侧的表面)上还形成有用于导电构件5的狭缝槽,以便沿旋转轴线C的轴向和径向(未示出)延伸。
导电构件5是用于在第一轴承33与第二轴承34之间导电的条形构件。导电构件5例如通过将钢板冲压成条形并且将获得的钢板弯曲成大致U形(方U形)而形成。导电构件5沿着电机外壳10和托架41的外表面布置(参见图5)。导电构件5允许第一轴承33和第二轴承34在外圈侧的电位相同,由此可以抑制轴承上的电解腐蚀的产生。
在此,当托架41装配到电机外壳10中时,托架41的狭缝槽416和形成在电机外壳10的外表面中的狭缝槽105变得连续,并且两个狭缝槽都变成条形导电构件5将嵌入其中的引导件。这使得可以防止条形导电构件5从永磁电动机1的外壳的表面突出而脱落。如图5所示,导电构件5被布置为通过托架41的狭缝槽416、保护部102的狭缝槽105和电机外壳10的外表面的狭缝槽(未示出),从第一轴承收纳部42的凸缘部422的位置延伸到第二轴承收纳部43的凸缘部432的位置。
如上所述,在电动机1中,布置第一轴承33和第二轴承34这两个轴承,并且布置第一轴承收纳部42和第二轴承收纳部43这两个轴承座部。轴承座部42和43分别收纳轴承33和34。进一步地,电动机1包括用于在两个轴承33和34之间导电的导电构件5。另外,导电构件5的至少一个端部(在本实施例中为两个端部)布置在形成于轴承座部42、43的管状部421、431与树脂外壳(端面部44、13)的连接部45、14之间的缝隙部AG1、AG2中(参见5)。利用该构造,用于防止电解腐蚀的导电构件5的端部布置在成为管状缝隙的缝隙部AG1、AG2中,由此,可以在用手接触导电构件5的端部而妨碍轴承间的导电时防止导电构件5脱落。进一步地,导电构件5的端部可以压配到上述缝隙部AG1、AG2中,以容易地固定到轴承座部42、43的外周面。
进一步地,在将防振橡胶衬套6装配到保护部102之前,预先将导电构件5插入到狭缝槽105中,使得防振橡胶衬套6可以从外部挤压导电构件5,并且可以防止导电构件5脱落。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具有由于热而引起的大变形量的树脂外壳(电机外壳10、非磁性部44)不覆盖整个轴承座部42和43,因此可以抑制第一轴承33和第二轴承34以及轴承座部42和43随着树脂外壳的变形而产生的变形。进一步地,可以防止在缠绕在定子铁芯21中的绕组处产生的热经由树脂外壳传递到轴承33和34。
同时,树脂外壳(电机外壳10的连接部14、托架41的连接部45)连接到轴承座部42、43的凸缘部422、432的外边缘,使得轴承座部42、43可以固定到树脂外壳。
进一步地,可以防止一对轴承(第一轴承33和第二轴承34)和一对轴承座部(第一轴承收纳部42、第二轴承收纳部43)在旋转轴线C的轴向上突出,并且沿旋转轴线的方向缩小电动机1的尺寸。
附图标记列表
1电动机
10电机外壳(树脂外壳)
12环形部
13端面部
14连接部
2定子
21定子铁芯
3转子
31永磁体部
32轴
33第一轴承
34第二轴承
35联接部
36凹部
41托架
42、43轴承收纳部(轴承座部)
421、431管状部
422、432凸缘部
423、433冠部
44端面部(非磁性部)
45连接部
5导电构件
AG1、AG2缝隙部
C旋转轴线
Claims (4)
1.一种电动机,包括:
柱状转子;
轴,所述轴沿着所述转子的旋转轴线布置;
圆筒形定子铁芯,所述定子铁芯布置在所述转子的外周侧上;
树脂外壳,所述树脂外壳覆盖所述定子铁芯;
轴承,所述轴承可旋转地支撑所述轴;和
轴承座部,所述轴承座部收纳所述轴承,
其中,
所述树脂外壳包括:环形部,所述环形部与所述定子铁芯成一体;和端面部,所述端面部连接到所述环形部的端部并且从所述环形部向内周侧扩展,
所述端面部包括连接到所述轴承座部的连接部,
所述轴承座部包括管状部和从所述管状部的端部延伸到所述外周侧的凸缘部,并且
所述凸缘部的外周缘部分固定到所述树脂外壳的所述连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其中,
所述轴承座部的所述管状部和所述树脂外壳的所述连接部在其间形成缝隙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机,其中,
布置两个所述轴承和两个所述轴承座部,
所述电动机还包括用于在两个所述轴承之间导电的导电构件,并且
所述导电构件的至少一个端部布置在所述缝隙部中。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电动机,其中,
所述树脂外壳的所述连接部形成为管状,并且
所述轴承座部的所述凸缘部插入并固定到所述连接部在内径侧上的侧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20-063645 | 2020-03-31 | ||
JP2020063645A JP7400597B2 (ja) | 2020-03-31 | 2020-03-31 | 電動機 |
PCT/JP2021/012251 WO2021200476A1 (ja) | 2020-03-31 | 2021-03-24 | 電動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315883A true CN115315883A (zh) | 2022-11-08 |
CN115315883B CN115315883B (zh) | 2025-04-01 |
Family
ID=779272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80022516.4A Active CN115315883B (zh) | 2020-03-31 | 2021-03-24 | 电动机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30155444A1 (zh) |
JP (1) | JP7400597B2 (zh) |
CN (1) | CN115315883B (zh) |
WO (1) | WO2021200476A1 (zh)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1109861A (ja) * | 2009-11-19 | 2011-06-02 | Nidec Shibaura Corp | モールドモータ |
US20120248911A1 (en) * | 2011-03-30 | 2012-10-04 | Fujitsu General Limited | Molded motor |
CN103001382A (zh) * | 2011-09-13 | 2013-03-27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模制电动机 |
CN103840632A (zh) * | 2012-11-22 | 2014-06-04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电动机以及具备该电动机的电设备 |
JP2015154496A (ja) * | 2014-02-10 | 2015-08-24 | 日本電産テクノモータ株式会社 | インナーロータ型モータ |
WO2018179831A1 (ja) * | 2017-03-31 | 2018-10-04 | 日本電産テクノモータ株式会社 | モータ |
US20200083785A1 (en) * | 2017-05-30 | 2020-03-12 | Ebm-Papst Mulfingen Gmbh & Co. Kg | Apparatus For Reducing Dangerous Bearing Voltage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717779A (en) * | 1971-05-20 | 1973-02-20 | Skf Ind Trading & Dev | Bearing support |
US7109626B2 (en) * | 2004-02-06 | 2006-09-19 | Emerson Electric Co. | Compact dynamoelectric machine |
JP7183968B2 (ja) | 2018-07-25 | 2022-12-06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回転電機 |
EP4187759A4 (en) * | 2020-07-22 | 2024-01-03 |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 ELECTRIC MOTOR |
-
2020
- 2020-03-31 JP JP2020063645A patent/JP7400597B2/ja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03-24 US US17/915,014 patent/US20230155444A1/en active Pending
- 2021-03-24 WO PCT/JP2021/012251 patent/WO2021200476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1-03-24 CN CN202180022516.4A patent/CN11531588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1109861A (ja) * | 2009-11-19 | 2011-06-02 | Nidec Shibaura Corp | モールドモータ |
US20120248911A1 (en) * | 2011-03-30 | 2012-10-04 | Fujitsu General Limited | Molded motor |
CN103001382A (zh) * | 2011-09-13 | 2013-03-27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模制电动机 |
CN103840632A (zh) * | 2012-11-22 | 2014-06-04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电动机以及具备该电动机的电设备 |
JP2015154496A (ja) * | 2014-02-10 | 2015-08-24 | 日本電産テクノモータ株式会社 | インナーロータ型モータ |
WO2018179831A1 (ja) * | 2017-03-31 | 2018-10-04 | 日本電産テクノモータ株式会社 | モータ |
US20200083785A1 (en) * | 2017-05-30 | 2020-03-12 | Ebm-Papst Mulfingen Gmbh & Co. Kg | Apparatus For Reducing Dangerous Bearing Voltages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315883B (zh) | 2025-04-01 |
JP7400597B2 (ja) | 2023-12-19 |
US20230155444A1 (en) | 2023-05-18 |
WO2021200476A1 (ja) | 2021-10-07 |
JP2021164269A (ja) | 2021-10-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321955B (zh) | 旋转电机 | |
CN103004059B (zh) | 无刷电机及其制造方法 | |
JP6584331B2 (ja) | 単相ブラシレスモータおよび単相ブラシレスモータの製造方法 | |
EP1496598B1 (en) | Claw-pole type stepping motor having radial dimension reduced without detriment to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 | |
JP2008259370A (ja) | 回転機 | |
JP2006333614A (ja) | 回転電機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115315883A (zh) | 电动机 | |
JP7436785B2 (ja) | モータ | |
CN209516809U (zh) | 电动机 | |
CN1805246B (zh) | 无刷电动机 | |
JP5250211B2 (ja) | 電動機 | |
CN115315885A (zh) | 永磁电动机 | |
CN111749985B (zh) | 气体动压轴承、马达以及风扇马达 | |
JP2003324929A (ja) | モータ | |
CN115315888A (zh) | 电动机 | |
CN110492634B (zh) | 转子 | |
CN115315884A (zh) | 电动机 | |
JP7415774B2 (ja) | 電動機 | |
JP7400249B2 (ja) | 気体動圧軸受、モータ、ファンモータおよび直列式ファンモータ | |
CN107306514A (zh) | 旋转电机 | |
JP6610201B2 (ja) | ランデル型モータの組付方法 | |
JP2007089378A (ja) | モータ及びモータ用ボビンを備えた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モータの製造方法 | |
JP2023061074A (ja) | 埋込磁石型モータ | |
JP2019057967A (ja) | ハウジング取付ユニット、モータ、および送風装置 | |
JP2008259368A (ja) | 回転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