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07044B - 一种润滑泵自控式信号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润滑泵自控式信号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307044B CN115307044B CN202211016248.8A CN202211016248A CN115307044B CN 115307044 B CN115307044 B CN 115307044B CN 202211016248 A CN202211016248 A CN 202211016248A CN 115307044 B CN115307044 B CN 11530704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formation
- valve
- time point
- lubricating pump
- pump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1050 lubric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8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9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4
- 239000010687 lubricating oi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8
- 239000003638 chemical redu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61 lubr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0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314 lubric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530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19 grea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N—LUBRICATING
- F16N13/00—Lubricating-pump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N—LUBRICATING
- F16N23/00—Special adaptations of check valv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N—LUBRICATING
- F16N29/00—Special means in lubricating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providing for the indication or detection of undesired conditions; Use of devices responsive to conditions in lubricating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 F16N29/02—Special means in lubricating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providing for the indication or detection of undesired conditions; Use of devices responsive to conditions in lubricating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influencing the supply of lubricant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N—LUBRICATING
- F16N29/00—Special means in lubricating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providing for the indication or detection of undesired conditions; Use of devices responsive to conditions in lubricating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 F16N29/04—Special means in lubricating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providing for the indication or detection of undesired conditions; Use of devices responsive to conditions in lubricating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enabling a warning to be given; enabling moving parts to be stopped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N—LUBRICATING
- F16N2230/00—Signal processing
- F16N2230/02—Microprocessor; Microcompute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N—LUBRICATING
- F16N2250/00—Measuring
- F16N2250/04—Pressur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N—LUBRICATING
- F16N2250/00—Measuring
- F16N2250/08—Temperature
- F16N2250/11—Ambient temperatur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N—LUBRICATING
- F16N2270/00—Controlling
- F16N2270/20—Amount of lubrica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Transmission Device (AREA)
- Control Of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润滑泵自控式信号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涉及润滑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获取上油启动信息及环境温度信息;根据环境温度信息与预设的基准压力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分析获取与环境温度信息相对应的基准压力值;根据上油启动信息与预设的上电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分析获取与上油启动信息相对应的上电信息,并将上电信息发送至润滑泵本体;获取润滑泵本体上的压力检测值;判断压力检测值是否大于基准压力值;若为是,则输出上油停止信息及阀门启动信息,并将上油停止信息发送至润滑泵本体,将阀门启动信息发送至电磁溢流阀;若为否,则继续获取压力检测值。本申请具有使实际输出润滑油的油量与实际所需润滑油的油量一致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润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润滑泵自控式信号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都需要定期的润滑,以前润滑的主要方式是根据设备的工作状况,到达一定的保养周期后进行人工润滑,而目前一般采用润滑设备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润滑。润滑设备指的是向润滑部位供给润滑剂的一系列的给油脂、排油脂及其附属装置的总称。
相关技术中,润滑泵是一种向需要润滑的部位供给润滑剂的润滑设备。润滑泵用于将油桶内的润滑油通过主油路输送至需要进行润滑的部位,润滑泵上设置有用于调节压力的安全溢流阀,安全溢流阀上设置有延时控制器,主油路与润滑部位的交界处上设置有用于检测压力的末端压力检测器。在开启润滑泵对润滑部位输送润滑油后,若末端压力检测器检测到的压力达到所需压力时,末端压力检测器输出控制信号开启安全溢流阀并控制延时控制器开始运行,延时控制器经过预设的时间后输出停止信号控制润滑泵关闭,从而自动完成一个循环润滑的过程。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有如下缺陷:在通过延时控制器对润滑泵的关闭进行延时控制时,由于延时控制器内预设的时间固定,从而使在延时时间内输出润滑油的油量固定,而随着环境温度的改变,实际上所需润滑油的油量会发生改变,从而使实际输出润滑油的油量与实际所需润滑油的油量不一致,还有改进的空间。
发明内容
为了使实际输出润滑油的油量与实际所需润滑油的油量一致,本申请提供一种润滑泵自控式信号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润滑泵自控式信号传输控制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润滑泵自控式信号传输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上油启动信息及环境温度信息;
根据环境温度信息与预设的基准压力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分析获取与环境温度信息相对应的基准压力值;
根据上油启动信息与预设的上电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分析获取与上油启动信息相对应的上电信息,并将上电信息发送至润滑泵本体;
获取润滑泵本体上的压力检测值;
判断压力检测值是否大于基准压力值;
若为是,则输出上油停止信息及阀门启动信息,并将上油停止信息发送至润滑泵本体,将阀门启动信息发送至电磁溢流阀;
若为否,则继续获取压力检测值。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环境温度信息进行获取,并根据环境温度信息分析获取基准压力值,从而直接得知实际所需润滑油的油量,通过对压力检测值是否大于基准压力值进行判断,当压力检测值大于基准压力值时,说明此时实际输出润滑油的油量已经等于实际所需润滑油的油量,从而直接输出上油停止信息及阀门启动信息,从而控制润滑泵本体停止运行,并开启电磁溢流阀进行运行,从而使实际输出润滑油的油量与实际所需润滑油的油量一致。
可选的,还包括位于根据上油启动信息与预设的上电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分析获取与上油启动信息相对应的上电信息,并将上电信息发送至润滑泵本体之前的步骤,具体如下:
获取润滑泵本体上的实际电流值;
判断实际电流值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一基准电流值;
若为否,则根据上油启动信息与预设的上电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分析获取与上油启动信息相对应的上电信息,并将上电信息发送至润滑泵本体;
若为是,则判断实际电流值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二基准电流值;
若为是,则输出电流过载信息;
根据电流过载信息与预设的卡死控制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分析获取与电流过载报警信息相对应的卡死控制信息,并将卡死控制信息发送至润滑泵本体,且输出电流过载报警信息;
若为否,则输出电流过载报警信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润滑泵本体上的实际电流值进行获取,并对实际电流值是否大于预设的基准电流值进行判断,当实际电流值大于预设的第二基准电流值时,输出电流过载信息并根据电流过载信息分析获取卡死控制信息,将卡死控制信息发送至润滑,且输出电流过载报警信息。当实际电流值大于预设的第一基准电流值且小于预设的第二基准电流值时,直接输出电流过载报警信息。当实际电流值小于预设的第一基准电流值时,则将上电信息发送至润滑泵本体,使润滑泵本体在正常的电流下进行工作,从而减少润滑泵本体出现危险的几率。
可选的,还包括位于获取润滑泵本体上的压力检测值之后的步骤,具体如下:
获取油桶内的实际油量值;
判断实际油量值是否小于预设的基准油量值;
若为是,则输出油量报警信息;
若为否,则继续获取油桶内的实际油量值。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油桶内的实际油量值进行获取,通过对实际油量值是否小于预设的基准油量值进行判断,从而判断油桶内是否存在足量的润滑油,当实际油量值小于预设的基准油量值时,输出油量报警信息,从而进行报警,方便操作者对油桶内润滑油的油量进行了解。
可选的,还包括位于获取润滑泵本体上的压力检测值之后,且位于判断压力检测值是否大于基准压力值之前的步骤,具体如下:
判断是否接收到压力检测值;
若为是,则判断压力检测值是否大于基准压力值;
若为否,则获取上电信息所对应的时间点及当前时间点;
根据上电信息所对应的时间点与当前时间点,分析计算上电信息所对应的时间点与当前时间点之间的差值并作为信号丢失时间;
判断信号丢失时间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一基准时间;
若为是,则输出丢失报警信息;
若为否,则继续获取压力检测值。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是否接收到压力检测值进行判断,从而判断压力检测值的信号是否丢失。当接收到压力检测值时,则对判断压力检测值是否大于基准压力值进行判断。当未接收到压力检测值时,则对上电信息所对应的时间点及当前时间点进行获取,将上电信息所对应的时间点与当前时间点之间的差值作为信号丢失时间,并对信号丢失时间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一基准时间进行判断。只有当信号丢失时间大于预设的第一基准时间时,输出丢失报警信息,从而方便操作者对压力检测值的信号是否丢失进行了解,保证后续操作能够正常运行。
可选的,还包括位于将阀门启动信息发送至电磁溢流阀之后的步骤,具体如下:
获取阀门启动信息所对应的时间点及当前时间点;
根据阀门启动信息所对应的时间点与当前时间点,分析计算阀门启动信息所对应的时间点与当前时间点之间的差值并作为阀门启动持续时间;
判断阀门启动持续时间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二基准时间;
若为是,则输出阀门停止信息,并将阀门停止信息发送至电磁溢流阀;
若为否,则继续获取阀门启动信息所对应的时间点及当前时间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阀门启动信息所对应的时间点及当前时间点进行获取,并将阀门启动信息所对应的时间点与当前时间点之间的差值作为阀门启动持续时间。通过对阀门启动持续时间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二基准时间进行判断,从而使阀门启动持续时间大于预设的第二基准时间时,输出阀门停止信息,并将阀门停止信息发送至电磁溢流阀,从而使电磁溢流阀不进行长时间的工作,延长电磁溢流阀的使用寿命。
可选的,还包括位于继续获取阀门启动信息所对应的时间点及当前时间点之后的步骤,具体如下:
查询是否获取到阀杆抵触信息;
若为是,则根据阀杆抵触信息与预设的断电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分析获取与阀杆抵触信息相对应的断电信息,并将断电信息发送至控制终端;
根据断电信息与预设的阀门关闭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分析获取与断电信息相对应的阀门关闭信息,并将阀门关闭信息发送至电磁溢流阀;
若为否,则继续查询是否获取到阀杆抵触信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是否获取到阀杆抵触信息进行查询,直至查询到时,根据阀杆抵触信息分析获取断电信息,并将断电信息发送至控制终端,通过控制终端进行断电。且根据断电信息分析获取阀门关闭信息,并将阀门关闭信息发送至电磁溢流阀,从而对电磁溢流阀进行关闭。
可选的,还包括位于根据阀杆抵触信息与预设的断电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分析获取与阀杆抵触信息相对应的断电信息之后,且位于根据断电信息与预设的阀门关闭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分析获取与断电信息相对应的阀门关闭信息,并将阀门关闭信息发送至电磁溢流阀之前的步骤,具体如下:
查询是否获取到断电信息;
若为是,则根据断电信息与预设的阀门关闭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分析获取与断电信息相对应的阀门关闭信息,并将阀门关闭信息发送至电磁溢流阀;
若为否,则获取阀杆抵触信息所对应的时间点及当前时间点;
根据阀杆抵触信息所对应的时间点与当前时间点,分析计算阀杆抵触信息所对应的时间点与当前时间点之间的差值并作为抵触持续时间;
判断抵触持续时间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三基准时间;
若为是,则输出强制关闭信息,并将强制关闭信息发送至电磁溢流阀;
若为否,则继续获取阀杆抵触信息所对应的时间点及当前时间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是否获取到断电信息进行查询,当获取到断电信息时,直接根据断电信息与分析获取阀门关闭信息,并将阀门关闭信息发送至电磁溢流阀。当未获取到断电信息时,则对阀杆抵触信息所对应的时间点及当前时间点进行获取,并将阀杆抵触信息所对应的时间点与当前时间点之间的差值作为抵触持续时间,通过对抵触持续时间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三基准时间进行判断,从而判断是否为阀杆抵触后未发出断电信息,只有当抵触持续时间大于预设的第三基准时间时,直接输出强制关闭信息,并将强制关闭信息发送至电磁溢流阀,从而控制电磁溢流阀进行关闭。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润滑泵自控式信号传输控制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润滑泵自控式信号传输控制装置,包括:用于放置润滑油的油桶、用于将润滑油抽出的润滑泵本体、用于驱动所述润滑泵本体工作的驱动件、用于检测润滑泵本体压力的前端压力检测器、用于保护润滑泵本体的电磁溢流阀及控制器;
所述驱动件设置于所述润滑泵本体上,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润滑泵本体之间设置有用于减速的减速器,所述前端压力检测器、所述电磁溢流阀及所述控制器均设置于所述润滑泵本体上,所述电磁溢流阀、所述前端压力检测器及所述控制器均进行电连接,所述控制器能够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任意一项一种润滑泵自控式信号传输控制方法。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前端压力检测器对润滑泵本体压力进行检测,并通过电磁溢流阀对润滑泵本体进行保护,从而在前端压力检测器检测到润滑泵本体压力达到预定值时,通过控制器对润滑泵本体及电磁溢流阀进行控制,从而使实际输出润滑油的油量与实际所需润滑油的油量一致。
可选的,所述油桶上设置有用于盖设所述油桶的油囊罩,所述油桶上设置有放气阀,所述放气阀用于排放所述油桶内的气体,所述放气阀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油桶上设置油囊罩,从而使外界不直接与油桶内的润滑油进行接触。当油桶内存在气体时,通过放气阀对油桶内的气体进行排放,从而使润滑泵本体在使用时不容易受到其他的影响,最终达到实际输出润滑油的油量与实际所需润滑油的油量一致的目的。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能够存储相应的程序,具有便于实现使实际输出润滑油的油量与实际所需润滑油的油量一致的特点,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任意一项一种润滑泵自控式信号传输控制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存储介质对润滑泵本体自控式信号传输控制方法进行存储,并在需要的场所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从而使润滑泵本体在使用时能够达到实际输出润滑油的油量与实际所需润滑油的油量一致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对环境温度信息进行获取,并根据环境温度信息分析获取基准压力值,从而直接得知实际所需润滑油的油量,通过对压力检测值是否大于基准压力值进行判断,当压力检测值大于基准压力值时,说明此时实际输出润滑油的油量已经等于实际所需润滑油的油量,从而直接输出上油停止信息及阀门启动信息,从而控制润滑泵本体停止运行,并开启电磁溢流阀进行运行,从而使实际输出润滑油的油量与实际所需润滑油的油量一致;
2.通过对是否接收到压力检测值进行判断,从而判断压力检测值的信号是否丢失。当未接收到压力检测值时,则对上电信息所对应的时间点及当前时间点进行获取,将上电信息所对应的时间点与当前时间点之间的差值作为信号丢失时间,并对信号丢失时间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一基准时间进行判断。只有当信号丢失时间大于预设的第一基准时间时,输出丢失报警信息,从而方便操作者对压力检测值的信号是否丢失进行了解,保证后续操作能够正常运行;
3.通过对是否获取到断电信息进行查询,当未获取到断电信息时,则对阀杆抵触信息所对应的时间点及当前时间点进行获取,并将阀杆抵触信息所对应的时间点与当前时间点之间的差值作为抵触持续时间,通过对抵触持续时间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三基准时间进行判断,从而判断是否为阀杆抵触后未发出断电信息,只有当抵触持续时间大于预设的第三基准时间时,直接输出强制关闭信息,并将强制关闭信息发送至电磁溢流阀,从而控制电磁溢流阀进行关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润滑泵本体自控式信号传输控制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位于根据上油启动信息与预设的上电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分析获取与上油启动信息相对应的上电信息,并将上电信息发送至润滑泵本体之前的步骤的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位于获取润滑泵本体上的压力检测值之后的步骤的方法流程图一。
图4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位于获取润滑泵本体上的压力检测值之后的步骤的方法流程图二。
图5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位于获取润滑泵本体上的压力检测值之后,且位于判断压力检测值是否大于基准压力值之前的步骤的方法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位于将阀门启动信息发送至电磁溢流阀之后的步骤的方法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位于继续获取阀门启动信息所对应的时间点及当前时间点之后的步骤的方法流程图。
图8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位于根据阀杆抵触信息与预设的断电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分析获取与阀杆抵触信息相对应的断电信息之后,且位于根据断电信息与预设的阀门关闭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分析获取与断电信息相对应的阀门关闭信息,并将阀门关闭信息发送至电磁溢流阀之前的步骤的方法流程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润滑泵本体自控式信号传输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油桶;2、润滑泵本体;3、驱动件;4、前端压力检测器;5、电磁溢流阀;6、控制器;7、油囊罩;8、放气阀;9、减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1-9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润滑泵自控式信号传输控制方法。
在通过延时控制器对润滑泵本体2的关闭进行延时控制时,延时控制器控制输出润滑油的油量固定,而随着环境温度的改变,实际上所需润滑油的油量会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实际输出润滑油的油量与实际所需润滑油的油量不一致。故通过对环境温度进行获取,并根据环境温度分析获取实际所需润滑油的油量对应的基准压力值,当压力检测值大于基准压力值时,控制润滑泵本体2停止运行,并开启电磁溢流阀5进行运行,从而使实际输出润滑油的油量与实际所需润滑油的油量一致。
参照图1,一种润滑泵自控式信号传输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00,获取上油启动信息及环境温度信息。
其中,上油启动信息是指需要进行上油而接收到的启动信息,上油启动信息可以通过操作者手动对物理按键进行按压获取,上油启动信息也可以通过操作者手动对触摸屏进行按压获取。环境温度信息是指润滑泵本体2与润滑部位所处的环境温度,环境温度信息可通过温度传感器获取。
步骤S200,根据环境温度信息与预设的基准压力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分析获取与环境温度信息相对应的基准压力值。
其中,基准压力值从存储有基准压力值的数据库中查询获取,基准压力值是指在固定的环境温度下润滑部位实际所需润滑油的油量时达到的压力值。通过环境温度信息分析获取基准压力值。
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基准压力值同时与润滑点数及管束长度值相关,当润滑点数越多时基准压力值也就越高,管束长度值越长基准压力值也就越高。在同一处的润滑部位中,润滑点数及管束长度值一般都是固定,故对于同一处的润滑部位只需要对环境温度信息进行考虑。
当润滑泵本体2能够对不同的润滑部位进行润滑时,需要先对润滑部位所处位置点进行获取,并根据润滑部位所处位置点与预设的润滑点数及预设的管束长度值的对应关系,分析获取与润滑部位所处位置点相对应的润滑点数及管束长度值。再根据润滑点数与预设的第一调整压力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分析获取与润滑点数相对应的第一调整压力值。根据管束长度值与预设的第二调整压力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分析获取与管束长度值相对应的第二调整压力值。将第一调整压力值与第二调整压力值同时与基准压力值进行相加,从而得到新的基准压力值,从而提高获得的基准压力值的准确性。
步骤S300,根据上油启动信息与预设的上电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分析获取与上油启动信息相对应的上电信息,并将上电信息发送至润滑泵本体2。
其中,上电信息从存储有上电信息的数据库中查询获取,上电信息是指对电机进行上电从而对润滑泵本体2进行启动的信息。通过上油启动信息分析获取上电信息。
步骤S400,获取润滑泵本体2上的压力检测值。
其中,压力检测值是指润滑泵本体2进行工作时内部的润滑油压力,压力检测值可以通过液压传感器获取。
步骤S500,判断压力检测值是否大于基准压力值。若为是,则执行步骤S600;若为否,则执行步骤S400。
其中,通过对压力检测值是否大于基准压力值进行判断,从而判断润滑泵本体2进行工作时内部的润滑油压力是否大于在固定的环境温度下润滑部位实际所需润滑油的油量时达到的压力值。当压力检测值小于基准压力值时,说明润滑泵本体2进行工作时内部的润滑油压力小于在固定的环境温度下润滑部位实际所需润滑油的油量时达到的压力值,此时继续对润滑泵本体2上的压力检测值进行获取。
步骤S600,输出上油停止信息及阀门启动信息,并将上油停止信息发送至润滑泵本体2,将阀门启动信息发送至电磁溢流阀5。
其中,上油停止信息是指用于停止上油的信息,阀门启动信息是指用于控制电磁溢流阀5开始工作的信息。
当压力检测值大于基准压力值时,说明润滑泵本体2进行工作时内部的润滑油压力大于在固定的环境温度下润滑部位实际所需润滑油的油量时达到的压力值,此时将上油停止信息发送至润滑泵本体2,从而控制润滑泵本体2停止工作,从而停止上油,且将阀门启动信息发送至电磁溢流阀5,从而控制电磁溢流阀5开始工作,使润滑泵本体2内部多余的润滑油进行排出,从而使润滑泵本体2不容易处于高压的状态,从而对润滑泵本体2造成损伤。
上述步骤的实施原理如下:通过对上油启动信息及环境温度信息进行获取,从而通过环境温度信息分析获取基准压力值,并通过上油启动信息分析获取上电信息并控制润滑泵本体2开始工作。再通过对润滑泵本体2上的压力检测值进行获取,并对压力检测值是否大于基准压力值进行判断,从而判断润滑泵本体2进行工作时内部的润滑油压力是否大于在固定的环境温度下润滑部位实际所需润滑油的油量时达到的压力值。只有当压力检测值大于基准压力值时,将上油停止信息发送至润滑泵本体2,控制润滑泵本体2停止工作,从而停止上油,此时使实际输出润滑油的油量与实际所需润滑油的油量一致。
在图1所示的步骤S300前,为了进一步确保润滑泵本体2上的实际电流值的合理性,因此需要对润滑泵本体2上的实际电流值作更进一步的单独分析计算,具体通过图2所示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2,位于根据上油启动信息与预设的上电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分析获取与上油启动信息相对应的上电信息,并将上电信息发送至润滑泵本体2之前的步骤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10,获取润滑泵本体2上的实际电流值。
其中,实际电流值是指润滑泵本体2进行工作时受到的电流值。实际电流值可通过电流表进行获取。
步骤S220,判断实际电流值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一基准电流值。若为否,则执行步骤S230;若为是,则执行步骤S240。
其中,第一基准电流值从存储有第一基准电流值的数据库中查询获取,第一基准电流值是指润滑泵本体2能够进行正常工作时所处的最大电流值。通过对实际电流值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一基准电流值进行判断,从而判断润滑泵本体2进行工作时受到的电流值是否超过润滑泵本体2能够进行正常工作时所处的最大电流值。
步骤S230,跳转执行步骤S300。
其中,当实际电流值不大于预设的第一基准电流值时,说明此时润滑泵本体2进行工作时受到的电流值不超过润滑泵本体2能够进行正常工作时所处的最大电流值,此时润滑泵本体2正常进行工作,故直接跳转执行步骤S300。
步骤S240,判断实际电流值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二基准电流值。若为是,则执行步骤S250;若为否,则执行步骤S270。
其中,第二基准电流值是指润滑泵本体2还能够进行工作的最大承受电流,第二基准电流值从存储有第二基准电流值的数据库中查询获取。
当实际电流值大于预设的第一基准电流值时,说明此时润滑泵本体2进行工作时受到的电流值超过润滑泵本体2能够进行正常工作时所处的最大电流值,此时润滑泵本体2处于高电流工作状态。再对实际电流值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二基准电流值进行判断,从而判断润滑泵本体2是否还处于能够进行工作的电流范围内。
步骤S250,输出电流过载信息。
其中,电流过载信息是指润滑泵本体2进行工作时受到的电流值已经超过了所能够承受的极限的信息。
当实际电流值大于预设的第二基准电流值时,说明此时润滑泵本体2未处于能够进行工作的电流范围内,此时直接输出电流过载信息。
步骤S260,根据电流过载信息与预设的卡死控制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分析获取与电流过载报警信息相对应的卡死控制信息,并将卡死控制信息发送至润滑泵本体2,且输出电流过载报警信息。
其中,卡死控制信息是指控制润滑泵本体2进行卡死的信息,卡死控制信息从存储有卡死控制信息的数据库中查询获取。电流过载报警信息是指当润滑泵本体2进行工作时受到的电流值已经超过了所能够承受的极限时进行报警的信息。通过电流过载信息分析获取卡死控制信息,并将卡死控制信息发送至润滑泵本体2,且输出电流过载报警信息,从而控制润滑泵本体2卡死,使润滑泵本体2不再进行工作,从而对润滑泵本体2进行保护。并进行报警,方便操作者对情况进行了解。
步骤S270,输出电流过载报警信息。
其中,当实际电流值小于预设的第二基准电流值时,说明此时润滑泵本体2处于能够进行工作的电流范围内,此时直接输出电流过载报警信息,方便操作者对情况进行了解。
上述步骤的实施原理如下:通过对润滑泵本体2上的实际电流值进行获取,通过对实际电流值与预设的第一基准电流值及预设的第二基准电流值进行比较,当实际电流值不大于预设的第一基准电流值时,此时润滑泵本体2正常进行工作,故直接跳转执行步骤S300。当实际电流值小于预设的第二基准电流值时,说明此时润滑泵本体2处于能够进行工作的电流范围内,此时直接输出电流过载报警信息,方便操作者对情况进行了解。当实际电流值大于预设的第二基准电流值时,说明此时润滑泵本体2未处于能够进行工作的电流范围内,此时不仅进行报警方便操作者对情况进行了解,且控制润滑泵本体2卡死,使润滑泵本体2不再进行工作,从而对润滑泵本体2进行保护。
在图1所示的步骤S400后,为了进一步确保油桶1内的实际油量的合理性,因此需要对油桶1内的实际油量作更进一步的单独分析计算,具体通过图3所示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3,位于获取润滑泵本体2上的压力检测值之后的步骤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10,获取油桶1内的实际油量值。
其中,实际油量值是指油桶1内的存储的油量剩余量,实际油量值通过液位传感器进行获取。
步骤S420,判断实际油量值是否小于预设的基准油量值。若为是,则执行步骤S430;若为否,则执行步骤S410。
其中,基准油量值是指油桶1内的存储最低油量剩余量,基准油量值从存储有基准油量值的数据库中查询获取。
通过对实际油量值是否小于预设的基准油量值进行判断,从而判断油桶1内的存储的油量剩余量是否小于油桶1内的存储最低油量剩余量。
步骤S430,输出油量报警信息。
其中,油量报警信息是指在油桶1内的存储的油量不足时进行报警的信息。当实际油量值小于预设的基准油量值时,说明此时油桶1内的存储的油量剩余量小于油桶1内的存储最低油量剩余量,故直接输出油量报警信息,从而方便操作者进行了解。
上述步骤的实施原理如下:通过对油桶1内的实际油量值进行获取,并通过对实际油量值是否小于预设的基准油量值进行判断,从而判断油桶1内的存储的油量剩余量是否小于油桶1内的存储最低油量剩余量。只有当实际油量值小于预设的基准油量值时,输出油量报警信息,从而方便操作者进行了解。
在图1所示的步骤S400后,为了进一步确保油桶1内的实际空气含量的合理性,因此需要对油桶1内的实际空气含量作更进一步的单独分析计算,具体通过图4所示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4,位于获取润滑泵本体2上的压力检测值之后的步骤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50,获取油桶1内的实际空气含量。
其中,实际空气含量是指油桶1内的实际空气浓度,实际空气含量通过空气浓度传感器进行获取。
步骤S460,判断实际空气含量是否大于预设的基准空气含量。若为是,则执行步骤S470;若为否,则执行步骤S450。
其中,基准空气含量是指不会对润滑泵本体2产生影响时油桶1内的所存储的最高空气浓度,基准空气含量从存储有基准空气含量的数据库中查询获取。通过对实际空气含量是否大于预设的基准空气含量进行判断,从而判断油桶1内的实际空气浓度是否大于不会对润滑泵本体2产生影响时油桶1内的所存储的最高空气浓度。
步骤S470,根据实际空气含量与基准空气含量,分析计算实际空气含量与基准空气含量之间的差值并作为空气调整量。
其中,当实际空气含量大于预设的基准空气含量时,说明此时油桶1内的实际空气浓度大于不会对润滑泵本体2产生影响时油桶1内的所存储的最高空气浓度,从而会对润滑泵本体2产生影响。故此时分析计算实际空气含量与基准空气含量之间的差值并作为空气调整量。
步骤S480,根据空气调整量与预设的阀体控制信息的对应关系,分析获取与空气调整量相对应的阀体控制信息,并将阀体控制信息发送至放气阀8。
其中,阀体控制信息是指对放气阀8进行控制的信息,阀体控制信息从存储有阀体控制信息的数据库中查询获取,通过空气调整量分析获取阀体控制信息,并将阀体控制信息发送至放气阀8,从而对放气阀8进行控制。
上述步骤的实施原理如下:通过对油桶1内的实际空气含量进行获取,并对实际空气含量是否大于预设的基准空气含量进行判断,从而判断油桶1内的实际空气浓度是否大于不会对润滑泵本体2产生影响时油桶1内的所存储的最高空气浓度。只有当实际空气含量大于预设的基准空气含量时,分析计算实际空气含量与基准空气含量之间的差值并作为空气调整量,通过空气调整量分析获取阀体控制信息,并将阀体控制信息发送至放气阀8,从而对放气阀8进行控制,使油桶1内的实际空气含量进行降低,从而使油桶1内的实际空气含量不容易对润滑泵本体2产生影响。
在图1所示的步骤S400后,且位于步骤S500前,为了进一步确保接收到压力检测值的合理性,因此需要对接收到压力检测值作更进一步的单独分析计算,具体通过图5所示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5,位于获取润滑泵本体2上的压力检测值之后,且位于判断压力检测值是否大于基准压力值之前的步骤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510,判断是否接收到压力检测值。若为是,则执行步骤S520;若为否,则执行步骤S530。
其中,通过对是否接收到压力检测值进行判断,从而判断润滑泵本体2上的压力值是否进行发送。
步骤S520,跳转执行步骤S500。
其中,当接收到压力检测值时,说明此时润滑泵本体2上的压力值进行发送,故直接跳转执行步骤S500。
步骤S530,获取上电信息所对应的时间点及当前时间点。
其中,上电信息所对应的时间点通过接收到上电信息时所存储的数据中直接查询获取。
当未接收到压力检测值时,说明此时润滑泵本体2上的压力值未进行发送,此时对上电信息所对应的时间点及当前时间点进行获取。
步骤S540,根据上电信息所对应的时间点与当前时间点,分析计算上电信息所对应的时间点与当前时间点之间的差值并作为信号丢失时间。
其中,信号丢失时间是指说明压力检测值的信息发生丢失的信息。通过对上电信息所对应的时间点与当前时间点之间的差值分析计算,并将上电信息所对应的时间点与当前时间点之间的差值作为信号丢失时间。
步骤S550,判断信号丢失时间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一基准时间。若为是,则执行步骤S560;若为否,则执行步骤S570。
其中,第一基准时间是指从压力检测值发送到接收到压力检测值的时间,通过对信号丢失时间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一基准时间进行判断,从而判断上电信息所对应的时间点与当前时间点之间所经过的时间是否大于从压力检测值发送到接收到压力检测值的时间。
步骤S560,输出丢失报警信息。
其中,当信号丢失时间大于预设的第一基准时间时,说明此时上电信息所对应的时间点与当前时间点之间所经过的时间大于从压力检测值发送到接收到压力检测值的时间,此时直接输出丢失报警信息,从而方便操作者进行了解。
步骤S570,继续获取压力检测值。
其中,当信号丢失时间不大于预设的第一基准时间时,说明此时上电信息所对应的时间点与当前时间点之间所经过的时间不大于从压力检测值发送到接收到压力检测值的时间,此时继续对压力检测值进行获取。
上述步骤的实施原理如下:通过对是否接收到压力检测值进行判断,从而判断润滑泵本体2上的压力值是否进行发送。当未接收到压力检测值时,说明此时润滑泵本体2上的压力值未进行发送,此时对上电信息所对应的时间点及当前时间点进行获取,并将上电信息所对应的时间点与当前时间点之间的差值并作为信号丢失时间。通过对信号丢失时间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一基准时间进行判断,从而判断上电信息所对应的时间点与当前时间点之间所经过的时间是否大于从压力检测值发送到接收到压力检测值的时间。只有当信号丢失时间大于预设的第一基准时间时,直接输出丢失报警信息,从而方便操作者进行了解。
在图1所示的步骤S600后,为了进一步确保电磁溢流阀5的合理性,因此需要对电磁溢流阀5作更进一步的单独分析计算,具体通过图6所示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6,位于将阀门启动信息发送至电磁溢流阀5之后的步骤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610,获取阀门启动信息所对应的时间点及当前时间点。
其中,阀门启动信息所对应的时间点通过接收到阀门启动信息时所存储的数据中直接查询获取。
步骤S620,根据阀门启动信息所对应的时间点与当前时间点,分析计算阀门启动信息所对应的时间点与当前时间点之间的差值并作为阀门启动持续时间。
其中,阀门启动持续时间是指说明电磁溢流阀5开启后经过的时间。通过阀门启动信息所对应的时间点与当前时间点之间的差值进行分析计算并将阀门启动信息所对应的时间点与当前时间点之间的差值作为阀门启动持续时间。
步骤S630,判断阀门启动持续时间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二基准时间。若为是,则执行步骤S640;若为否,则执行步骤S610。
其中,第二基准时间是指电磁溢流阀5处于开启状态的最长时间。第二基准时间从存储有第二基准时间的数据库中查询获取。通过对阀门启动持续时间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二基准时间进行判断,从而判断电磁溢流阀5开启后经过的时间是否大于电磁溢流阀5处于开启状态的最长时间。
步骤S640,输出阀门停止信息,并将阀门停止信息发送至电磁溢流阀5。
其中,阀门停止信息是指控制电磁溢流阀5进行关闭的信息,当阀门启动持续时间大于预设的第二基准时间时,说明此时电磁溢流阀5开启后经过的时间大于电磁溢流阀5处于开启状态的最长时间,故直接输出阀门停止信息,并将阀门停止信息发送至电磁溢流阀5,从而对电磁溢流阀5进行关闭。
上述步骤的实施原理如下:通过对阀门启动信息所对应的时间点及当前时间点进行获取,并将阀门启动信息所对应的时间点与当前时间点之间的差值作为阀门启动持续时间。通过对阀门启动持续时间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二基准时间进行判断,从而判断电磁溢流阀5开启后经过的时间是否大于电磁溢流阀5处于开启状态的最长时间。只有当阀门启动持续时间大于预设的第二基准时间时,直接输出阀门停止信息,并将阀门停止信息发送至电磁溢流阀5,从而对电磁溢流阀5进行关闭。
在图6所示的步骤S650后,为了进一步确保电磁溢流阀5的合理性,因此需要对电磁溢流阀5作更进一步的单独分析计算,具体通过图7所示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7,位于继续获取阀门启动信息所对应的时间点及当前时间点之后的步骤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651,查询是否获取到阀杆抵触信息。若为是,则执行步骤S652;若为否,则执行步骤S651。
其中,阀杆抵触信息是指电磁溢流阀5开启后内部的阀杆与预定位置进行抵触的接收到的信息。阀杆抵触信息可以通过力敏电阻或者压力传感器获取。通过对是否获取到阀杆抵触信息进行查询,从而判断电磁溢流阀5是否开启到指定位置。
步骤S652,根据阀杆抵触信息与预设的断电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分析获取与阀杆抵触信息相对应的断电信息,并将断电信息发送至控制终端。
其中,断电信息是指对润滑泵本体2进行断电处理的信息,断电信息从存储有断电信息的数据库中查询获取。控制终端可以是笔记本电脑,也可以是PLC等处理器。
当查询获取到阀杆抵触信息,说明此时电磁溢流阀5开启到指定位置,此时通过阀杆抵触信息分析获取断电信息,并将断电信息发送至控制终端,从而通过控制终端对润滑泵本体2进行断电处理。
步骤S653,根据断电信息与预设的阀门关闭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分析获取与断电信息相对应的阀门关闭信息,并将阀门关闭信息发送至电磁溢流阀5。
其中,阀门关闭信息是指控制电磁溢流阀5进行关闭的信息,阀门关闭信息从存储有阀门关闭信息的数据库中查询获取。通过断电信息分析获取阀门关闭信息,并将阀门关闭信息发送至电磁溢流阀5,从而控制电磁溢流阀5进行关闭。
上述步骤的实施原理如下:通过对是否获取到阀杆抵触信息进行查询,从而判断电磁溢流阀5是否开启到指定位置。只有当查询获取到阀杆抵触信息,说明此时电磁溢流阀5开启到指定位置,此时通过阀杆抵触信息分析获取断电信息,并将断电信息发送至控制终端,从而通过控制终端对润滑泵本体2进行断电处理。通过断电信息分析获取阀门关闭信息,并将阀门关闭信息发送至电磁溢流阀5,从而控制电磁溢流阀5进行关闭。
在图7所示的步骤S652后且步骤S653前,为了进一步确保电磁溢流阀5的合理性,因此需要对电磁溢流阀5作更进一步的单独分析计算,具体通过图8所示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8,位于根据阀杆抵触信息与预设的断电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分析获取与阀杆抵触信息相对应的断电信息之后,且位于根据断电信息与预设的阀门关闭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分析获取与断电信息相对应的阀门关闭信息,并将阀门关闭信息发送至电磁溢流阀5之前的步骤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6521,查询是否获取到断电信息。若为是,则执行步骤S6522;若为否,则执行步骤S6523。
其中,通过对是否获取到断电信息进行查询,从而判断是否接收到断电信息。
步骤S6522,跳转执行步骤S653。
其中,当获取到断电信息时,故直接跳转执行步骤S653。
步骤S6523,获取阀杆抵触信息所对应的时间点及当前时间点。
其中,阀杆抵触信息所对应的时间点通过接收到阀杆抵触信息时所存储的数据中直接查询获取。当未获取到断电信息时,对阀杆抵触信息所对应的时间点及当前时间点进行获取。
步骤S6524,根据阀杆抵触信息所对应的时间点与当前时间点,分析计算阀杆抵触信息所对应的时间点与当前时间点之间的差值并作为抵触持续时间。
其中,抵触持续时间是指阀杆与指定位置进行抵触的实际时间。通过对阀杆抵触信息所对应的时间点与当前时间点之间的差值进行分析计算,并将阀杆抵触信息所对应的时间点与当前时间点之间的差值作为抵触持续时间。
步骤S6525,判断抵触持续时间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三基准时间。若为是,则执行步骤S6526;若为否,则执行步骤S6523。
其中,第三基准时间是指阀杆与指定位置进行抵触的最短时间,通过对抵触持续时间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三基准时间进行判断,从而判断阀杆与指定位置进行抵触的实际时间是否大于阀杆与指定位置进行抵触的最短时间。
步骤S6526,输出强制关闭信息,并将强制关闭信息发送至电磁溢流阀5。
其中,强制关闭信息是指对电磁溢流阀5进行强制关闭的信息。
当抵触持续时间大于预设的第三基准时间,说明阀杆与指定位置进行抵触的实际时间大于阀杆与指定位置进行抵触的最短时间,此时说明接收不到断电信息,故输出强制关闭信息,并将强制关闭信息发送至电磁溢流阀5,从而对电磁溢流阀5进行强制关闭。
上述步骤的实施原理如下:通过对是否获取到断电信息进行查询,从而判断是否接收到断电信息。当获取到断电信息时,故直接跳转执行步骤S653。当未获取到断电信息时,对阀杆抵触信息所对应的时间点及当前时间点进行获取,并将阀杆抵触信息所对应的时间点与当前时间点之间的差值作为抵触持续时间。通过对抵触持续时间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三基准时间进行判断,从而判断阀杆与指定位置进行抵触的实际时间是否大于阀杆与指定位置进行抵触的最短时间。只有当抵触持续时间大于预设的第三基准时间,说明接收不到断电信息,故输出强制关闭信息,并将强制关闭信息发送至电磁溢流阀5,从而对电磁溢流阀5进行强制关闭,使电磁溢流阀5不容易长时间处于开启状态,从而对电磁溢流阀5进行保护,延长电磁溢流阀5的使用寿命。
参照图9,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润滑泵自控式信号传输控制装置,包括:油桶1、润滑泵本体2、驱动件3、前端压力检测器4、电磁溢流阀5及控制器6。油桶1上供润滑油进行放置,油桶1上安装有用于盖设油桶1上用于进油的进口处的油囊罩7,油囊罩7的横截面积小于油桶1的横截面积,通过油囊罩7使外界不直接与油桶1内的润滑油进行接触,从而减少外界杂质对油桶1内的润滑油产生污染。油桶1上安装有用于排放油桶1内气体的放气阀8,通过放气阀8对油桶1内的气体进行排放,从而使油桶1内不存在气体,减少油桶1内的气体对润滑泵本体2输送的润滑油的油量进行影响,最终达到使实际输出润滑油的油量与实际所需润滑油的油量一致的目的。
参照图9,润滑泵本体2用于将润滑油抽出并输出至润滑部位,驱动件3用于驱动润滑泵本体2工作,驱动件3安装于润滑泵本体2上,驱动件3为电机。驱动件3与润滑泵本体2之间安装有用于减速的减速器9,通过减速器9对驱动件3输出的转速进行调节,从而使润滑泵本体2能够采用驱动件3输出的动力。前端压力检测器4用于检测润滑泵本体2压力,电磁溢流阀5用于保护润滑泵本体2,控制器6能够实现如图1-7的任意一项方法,前端压力检测器4、电磁溢流阀5及控制器6均设置于润滑泵本体2上,放气阀8、电磁溢流阀5、前端压力检测器4及控制器6均进行电连接。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图1-图8所述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计算机存储介质例如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本说明书(包括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者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Claims (7)
1.一种润滑泵自控式信号传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上油启动信息及环境温度信息;
根据环境温度信息与预设的基准压力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分析获取与环境温度信息相对应的基准压力值;
根据上油启动信息与预设的上电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分析获取与上油启动信息相对应的上电信息,并将上电信息发送至润滑泵本体(2);
获取润滑泵本体(2)上的压力检测值;
判断压力检测值是否大于基准压力值;
若为是,则输出上油停止信息及阀门启动信息,并将上油停止信息发送至润滑泵本体(2),将阀门启动信息发送至电磁溢流阀(5);
若为否,则继续获取压力检测值;
还包括位于将阀门启动信息发送至电磁溢流阀(5)之后的步骤,具体如下:
获取阀门启动信息所对应的时间点及当前时间点;
根据阀门启动信息所对应的时间点与当前时间点,分析计算阀门启动信息所对应的时间点与当前时间点之间的差值并作为阀门启动持续时间;
判断阀门启动持续时间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二基准时间;
若为是,则输出阀门停止信息,并将阀门停止信息发送至电磁溢流阀(5);
若为否,则继续获取阀门启动信息所对应的时间点及当前时间点;
还包括位于继续获取阀门启动信息所对应的时间点及当前时间点之后的步骤,具体如下:
查询是否获取到阀杆抵触信息;
若为是,则根据阀杆抵触信息与预设的断电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分析获取与阀杆抵触信息相对应的断电信息,并将断电信息发送至控制终端;
根据断电信息与预设的阀门关闭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分析获取与断电信息相对应的阀门关闭信息,并将阀门关闭信息发送至电磁溢流阀(5);
若为否,则继续查询是否获取到阀杆抵触信息;
还包括位于根据阀杆抵触信息与预设的断电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分析获取与阀杆抵触信息相对应的断电信息之后,且位于根据断电信息与预设的阀门关闭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分析获取与断电信息相对应的阀门关闭信息,并将阀门关闭信息发送至电磁溢流阀(5)之前的步骤,具体如下:
查询是否获取到断电信息;
若为是,则根据断电信息与预设的阀门关闭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分析获取与断电信息相对应的阀门关闭信息,并将阀门关闭信息发送至电磁溢流阀(5);
若为否,则获取阀杆抵触信息所对应的时间点及当前时间点;
根据阀杆抵触信息所对应的时间点与当前时间点,分析计算阀杆抵触信息所对应的时间点与当前时间点之间的差值并作为抵触持续时间;
判断抵触持续时间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三基准时间;
若为是,则输出强制关闭信息,并将强制关闭信息发送至电磁溢流阀(5);
若为否,则继续获取阀杆抵触信息所对应的时间点及当前时间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润滑泵自控式信号传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根据上油启动信息与预设的上电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分析获取与上油启动信息相对应的上电信息,并将上电信息发送至润滑泵本体(2)之前的步骤,具体如下:
获取润滑泵本体(2)上的实际电流值;
判断实际电流值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一基准电流值;
若为否,则根据上油启动信息与预设的上电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分析获取与上油启动信息相对应的上电信息,并将上电信息发送至润滑泵本体(2);
若为是,则判断实际电流值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二基准电流值;
若为是,则输出电流过载信息;
根据电流过载信息与预设的卡死控制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分析获取与电流过载信息相对应的卡死控制信息,并将卡死控制信息发送至润滑泵本体(2),且输出电流过载报警信息;
若为否,则输出电流过载报警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润滑泵自控式信号传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获取润滑泵本体(2)上的压力检测值之后的步骤,具体如下:
获取油桶(1)内的实际油量值;
判断实际油量值是否小于预设的基准油量值;
若为是,则输出油量报警信息;
若为否,则继续获取油桶(1)内的实际油量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润滑泵自控式信号传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获取润滑泵本体(2)上的压力检测值之后,且位于判断压力检测值是否大于基准压力值之前的步骤,具体如下:
判断是否接收到压力检测值;
若为是,则判断压力检测值是否大于基准压力值;
若为否,则获取上电信息所对应的时间点及当前时间点;
根据上电信息所对应的时间点与当前时间点,分析计算上电信息所对应的时间点与当前时间点之间的差值并作为信号丢失时间;
判断信号丢失时间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一基准时间;
若为是,则输出丢失报警信息;
若为否,则继续获取压力检测值。
5.一种润滑泵自控式信号传输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放置润滑油的油桶(1)、用于将润滑油抽出的润滑泵本体(2)、用于驱动所述润滑泵本体(2)工作的驱动件(3)、用于检测润滑泵本体(2)压力的前端压力检测器(4)、用于保护润滑泵本体(2)的电磁溢流阀(5)、控制器(6);
所述驱动件(3)设置于所述润滑泵本体(2)上,所述驱动件(3)与所述润滑泵本体(2)之间设置有用于减速的减速器(9),所述前端压力检测器(4)、所述电磁溢流阀(5)及所述控制器(6)均设置于所述润滑泵本体(2)上,所述电磁溢流阀(5)、所述前端压力检测器(4)及所述控制器(6)均进行电连接,所述控制器(6)能够实现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任意一项的润滑泵自控式信号传输控制方法。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润滑泵自控式信号传输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桶(1)上设置有用于盖设所述油桶(1)的油囊罩(7),所述油桶(1)上设置有放气阀(8),所述放气阀(8)用于排放所述油桶(1)内的气体,所述放气阀(8)与所述控制器(6)电连接。
7.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种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016248.8A CN115307044B (zh) | 2022-08-24 | 2022-08-24 | 一种润滑泵自控式信号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016248.8A CN115307044B (zh) | 2022-08-24 | 2022-08-24 | 一种润滑泵自控式信号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307044A CN115307044A (zh) | 2022-11-08 |
CN115307044B true CN115307044B (zh) | 2024-03-29 |
Family
ID=838655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016248.8A Active CN115307044B (zh) | 2022-08-24 | 2022-08-24 | 一种润滑泵自控式信号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307044B (zh)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441502A1 (fr) * | 1978-11-20 | 1980-06-13 | Pappas Dennis | Dispositif d'alarme pour pression de pneu insuffisante |
JP2002021887A (ja) * | 2000-06-30 | 2002-01-23 | Isuzu Motors Ltd | クラッチ制御用電磁弁の保護方法 |
CN201680135U (zh) * | 2010-04-28 | 2010-12-22 | 胡安方 | 一种带有电机保护装置的润滑泵 |
CN104228483A (zh) * | 2014-09-29 | 2014-12-24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胎压监测方法及系统 |
CN108224049A (zh) * | 2018-03-20 | 2018-06-29 | 宁波铭瑞中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车辆润滑油控制系统 |
CN111894090A (zh) * | 2020-06-09 | 2020-11-06 |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厨余垃圾自动回收设备 |
CN114508424A (zh) * | 2020-11-17 | 2022-05-17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飞行器用的内燃机 |
-
2022
- 2022-08-24 CN CN202211016248.8A patent/CN11530704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441502A1 (fr) * | 1978-11-20 | 1980-06-13 | Pappas Dennis | Dispositif d'alarme pour pression de pneu insuffisante |
JP2002021887A (ja) * | 2000-06-30 | 2002-01-23 | Isuzu Motors Ltd | クラッチ制御用電磁弁の保護方法 |
CN201680135U (zh) * | 2010-04-28 | 2010-12-22 | 胡安方 | 一种带有电机保护装置的润滑泵 |
CN104228483A (zh) * | 2014-09-29 | 2014-12-24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胎压监测方法及系统 |
CN108224049A (zh) * | 2018-03-20 | 2018-06-29 | 宁波铭瑞中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车辆润滑油控制系统 |
CN111894090A (zh) * | 2020-06-09 | 2020-11-06 |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厨余垃圾自动回收设备 |
CN114508424A (zh) * | 2020-11-17 | 2022-05-17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飞行器用的内燃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307044A (zh) | 2022-11-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814791B1 (en) | Motor vehicle battery wear monitoring system and method | |
US4694793A (en) | Engine lubricant type and condition monitoring system | |
US6920779B2 (en) | Method of estimating engine lubricant condition | |
US4796204A (en) | Oil degradation warning system | |
EP1690762B1 (en) | Vehicle breakdown diagnosis system | |
US20030083825A1 (en) | Method for continuously predicting remaining engine oil life | |
CN111512078B (zh) | 阀装置的控制装置 | |
US20170045040A1 (en) | Automatic lubrication system for a bearing,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n automatic lubrication system | |
US20100307230A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nitoring the state of an engine oil in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
EP2535708A1 (en) | Method for detecting the quality of the engine oil in a diesel engine and corresponding detection system | |
EP1273781A3 (en) | Failure determin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engine control unit for determining a failure of a temperature sensor | |
CN106662022A (zh) | 发动机控制装置及方法 | |
WO2009076129A2 (en) | Virtual engine oil quality sensor | |
CN106593645B (zh) | 一种车载节气门积碳监测系统 | |
US10344637B2 (en) | Method of preventing bearing seizure and vehicle using the same | |
JP6834759B2 (ja) | 異常監視システム | |
CN115307044B (zh) | 一种润滑泵自控式信号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US6914524B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ignition and engine conditions | |
JP6678611B2 (ja) | 倍力装置の異常診断装置及び異常診断方法 | |
EP2875235A1 (en) | Diagnostics for a starter motor | |
EP2746558B1 (en) | System for diagnosing the starting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
CN111878190B (zh) | 冷起动中防止误报机油压力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16359476A (zh) | 车辆油品的检测方法及装置、车辆和存储介质 | |
EP2742217B1 (en) |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ontrol apparatu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ontrol method | |
CN106321440B (zh) | 压缩机、制冷电器及压缩机的控制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