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5298470A - 具有连接控制的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连接控制的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98470A
CN115298470A CN202180009504.8A CN202180009504A CN115298470A CN 115298470 A CN115298470 A CN 115298470A CN 202180009504 A CN202180009504 A CN 202180009504A CN 115298470 A CN115298470 A CN 1152984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tube
free end
arm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0950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P·吉亚尔
J-F·瓦莱特
P·勒奎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rker Hannifin EMEA SARL
Original Assignee
Parker Hannifin EMEA SAR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rker Hannifin EMEA SARL filed Critical Parker Hannifin EMEA SARL
Publication of CN1152984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984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37/00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 F16L37/08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in whic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butting or axially overlapping ends is maintained by locking members
    • F16L37/084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in whic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butting or axially overlapping ends is maintained by locking members combined with automatic locking
    • F16L37/091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in whic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butting or axially overlapping ends is maintained by locking members combined with automatic locking by means of a ring provided with teeth or fi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37/00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 F16L37/08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in whic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butting or axially overlapping ends is maintained by locking members
    • F16L37/084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in whic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butting or axially overlapping ends is maintained by locking members combined with automatic locking
    • F16L37/088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in whic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butting or axially overlapping ends is maintained by locking members combined with automatic locking by means of a split elastic 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2201/00Special arrangements for pipe couplings
    • F16L2201/10Indicators for correct coup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 Use Of Switch Circuits For Exchanges And Methods Of Control Of Multiplex Exchanges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Connection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Conductors (AREA)
  • Joints With Sleeves (AREA)

Abstract

用于连接管的装置(1),包括筒形本体(2),其限定通道(3),其设有保持器具(7),其包含钩元件(10)用于接合管端部区段(T)的外表面以及环形密封件(9)用于抓持管端部区段(T)的外表面。装置至少包括第一臂(20),其具有在通道(3)内布置的端部,由管端部区段(T)在保持器具下游激活,以使得臂的一部分成为可由本体外检测的连接指示器。

Description

具有连接控制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本申请涉及流体输送回路、特别是诸如卡车的机动车中的流体输送回路例如液体制动回路的领域。
已经知道借助于连接装置将管连接至加压流体输送回路的另一元件(例如其它管、分配器、致动器、阀等),其中所述连接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限定通道,所述通道具有布置成接收所述管的端部部分的第一区段以及连接至所述另一元件的第二区段。传统地,第一区段内部地设置有用于以密封的方式将管端部部分固定在通道内的器具。此类器具大体上包括诸如夹具、带有槽的挡圈或者内部有齿垫圈的紧固元件、以及诸如环形密封件的密封元件,所述密封元件将被压缩在管的外表面与通道的内表面之间。
连接装置的泄漏会无法挽救地导致在回路内循环的流体的压力降低,这可证明是有危险的并导致严重的损害、特别是车辆制动系统的回路中的严重的损害,在那里,压力降低风险使得所述制动系统无法操作。
似乎是流体输送回路中的泄漏的存在经常是由于管与连接装置的不正确的组装。实际上常见的是管没有足够地压配到连接装置的本体中以便在密封元件内接合。不正确的压配大体上会出现的原因是,在压配的过程中不太容易对管在紧固元件中的插入、管在密封元件中的插入、以及最终停止管的达到(假设存在它们中之一)进行区分。最困难的是,存在多种类型的连接器,它们造成了实施不同的力并且赋予操作者不同的感觉。
因此,有利的是实现管连接端部控制,从而确保管被足够地压配在连接器中,以保证连接装置的密封。
一种解决方案包括在管的外表面上制造标记,在管被足够地压配在连接器中时所述标记由连接器的本体所隐藏。这种解决方案因此假设操作者思考在管上制造所述标记,这是因为否则的话他们将思考管被正确地连接,这是在管未被足够地压配在装置的本体内以与保持器具协作时。
发明目的
本发明因此旨在提出一种连接装置,使得至少部分地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此目的,本发明提供了管端部区段的连接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筒形本体,所述筒形本体限定通道,所述通道设有保持器具,其包含用于接合管端部区段的外表面的钩元件、以及用于夹置管端部区段的外表面的环形密封件。装置至少包括第一臂,所述第一臂具有在通道内布置的端部,以由管端部区段在保持器具下游致动,以使得所述臂的一部分成为可由本体外检测的连接控制。
因而,在确保管的外侧上的密封的同时,本发明使得可以令操作者获知连接是高效的,并且操作者能够停止其将管插入装置本体中的工作。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在阅读本发明的特定的且非限制性的实施例的如下说明时显现。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其中:
图1a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连接装置的纵向剖视图,等待管;
图1b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连接装置的纵向剖视图,在连接管的开始;
图1c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连接装置的纵向剖视图,在管的第一凹设行程(第一内插行程)之后;
图1d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连接装置的纵向剖视图,在管的第二凹设行程(第二内插行程)之后;
图1e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连接装置的纵向剖视图,在管连接的结束;
图1f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连接装置的纵向剖视图,在回路的加压之后;
图2a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连接装置的局部视图,等待管,被体现为根据第一剖切面的纵向剖视图;
图2b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连接装置的局部视图,等待管,被体现为根据与第一剖切面垂直的第二剖切面的纵向剖视图;
图3a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连接装置的局部视图,在管连接的结束,被体现为根据第一剖切面的纵向剖视图;
图3b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连接装置的局部视图,在管连接的结束,被体现为根据与第一剖切面垂直的第二剖切面的纵向剖视图;
图4a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连接装置的局部视图,在回路的加压之后,被体现为根据第一剖切面的纵向剖视图;
图4b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连接装置的局部视图,在回路的加压之后,被体现为根据与第一剖切面垂直的第二剖切面的纵向剖视图;
图5a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连接装置的局部视图,等待管,被体现为立体图;
图5b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连接装置的局部视图,等待管,被体现为前视图;
图5c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连接装置的局部视图,等待管,被体现为侧视图;
图6a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连接装置的局部视图,在管的连接之后,被体现为立体图;
图6b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连接装置的局部视图,在管的连接之后,被体现为前视图;
图6c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连接装置的局部视图,在管的连接之后,被体现为侧视图;
图7a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连接装置的细节图,等待管,被体现为根据第一剖切面的纵向剖视图;
图7b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连接装置的细节图,等待管,被体现为根据与第一剖切面垂直的第二剖切面的纵向剖视图;
图8a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连接装置的细节图,在管的连接的结束,被体现为根据第一剖切面的纵向剖视图;
图8b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连接装置的细节图,在管的连接的结束,被体现为根据与第一剖切面垂直的第二剖切面的纵向剖视图;
图9a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连接装置的局部视图,等待管,被体现为根据第一剖切面的纵向剖视图;
图9b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连接装置的局部视图,等待管,被体现为根据与第一剖切面垂直的第二剖切面的纵向剖视图;
图10a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连接装置的局部视图,在管的连接的开始,被体现为根据第一剖切面的纵向剖视图;
图10b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连接装置的局部视图,在管的连接的开始,被体现为根据与第一剖切面垂直的第二剖切面的纵向剖视图;
图11a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连接装置的局部视图,在管的连接的过程中,被体现为根据第一剖切面的纵向剖视图;
图11b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连接装置的局部视图,在管的连接的过程中,被体现为根据与第一剖切面垂直的第二剖切面的纵向剖视图;
图12a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连接装置的局部视图,在管的连接的结束,被体现为根据第一剖切面(a)的纵向剖视图以及根据与第一剖切面垂直的第二剖切面的纵向剖视图;
图12b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连接装置的局部视图,在管的连接的结束,被体现为根据与第一剖切面垂直的第二剖切面的纵向剖视图;
图13a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连接装置的局部视图,在回路的加压之后,被体现为根据第一剖切面的纵向剖视图;
图13b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连接装置的局部视图,在回路的加压之后,被体现为根据与第一剖切面垂直的第二剖切面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在这种情况中被描述与应用于管T与流体传输器和/或接收器元件的连接,所述元件属于在附图中不可见的流体输送回路。所述回路元件可以是另一管、分配器、泵、储存器、致动器例如起重器或马达、或者流体输送回路的任何其它元件。
参照图1,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大体上以附图标记1所表示的连接装置包括筒形本体2,所述筒形本体轴向地划分成位于管T的端部区段处的连接区段以及位于回路元件处的连接区段。筒形本体2限定了通道3,所述通道依次包括经由沉头孔3.2连接至主区段3.3的入口区段3.1,所述主区段将与回路元件的通道连通。
大体上由附图标记4表示的可移动组件在入口区段3.1中安装。可移动组件4包括套5以及插入件6,所述插入件接收保持器具7,所述保持器具用于以密封的方式将管端部区段固定在通道3中。
可移动组件4能够在备用位置(图1a、1b、1c)与凹设(内插)操作位置(图1d、1e、1f)之间滑动,在所述备用位置中,套5与沉头孔3.2的底部隔开,所述底部在所述套于所述通道3中凹设/内插处形成了止挡部,在所述凹设操作位置中,所述套5压靠着沉头孔3.2的底部。
套5包括内插座5.1,所述内插座经由垫圈5.2连接至外插座5.3,所述外插座与所述内插座5.1同轴。垫圈5.2朝向沉头孔3.2的底部地延伸。
内插座5.1具有在插入件6的自由端部附近的第一端部以及(在这种情况中)连接至垫圈5.2的第二端部。内插座5.1的第二端部以两个腿5.4而延伸超过垫圈5.2,所述两个腿径向相对,在可移动组件4处于备用位置中时压靠着沉头孔3.2的底部以抵抗可移动组件4朝向操作位置的移动。更具体地,腿5.4压靠着在沉头孔3.2的底部中围绕着主区段3.3的出口设置的倒角。
外插座5.3包括:
较小直径部分(稍微小于沉头孔3.2的直径),所述较小直径部分连接至端部垫圈5.2并且支承环形密封件8,所述环形密封件是径向弹性可压缩的,以确保通道3的入口区段3.1的壁与较小直径部分的外表面之间的密封;
较大直径部分(稍微小于入口区段3.1的直径),所述较大直径部分连接至所述较小直径部分、在所述插入件6的与其自由端部相反的端部中接合、以及内部设有环形密封件9,所述环形密封件是径向弹性可压缩的,以确保管T的外表面与较大直径部分的内表面之间的密封。
插入件6内部设有肩部6.1,所述肩部与外插座5.3的自由端部一起约束紧固衬垫10(其内部设齿),并且防尘环形密封件11(朝向内插座5.1的自由端部地)被阻挡在插入件6的自由端部中,以防止灰尘通过管T与插入件6的内表面之间。
插入件6进一步在外部设有凹槽6.2,所述凹槽接收具有环形形状的锚固元件12,以使得:
在可移动组件4处于备用位置中时,插入件6的自由端部以及锚固元件12平行于外侧地延伸而从通道3突出;
在可移动组件4处于操作位置中时,插入件6的自由端部与本体2平齐,并且锚固元件12全部被接收在通道3中。
锚固元件12包括:
第一外台阶12.1,所述第一外台阶被布置成当可移动组件4处于备用位置中时被接收在入口区段3.1的第一容纳部3.11中,以抵抗可移动组件4撤出通道3外;以及
第二外台阶12.2,所述第二外台阶高于第一外台阶并且参照管T插入通道3中的方向布置在第一外台阶上游,所述第二外台阶被布置成在可移动组件4处于操作位置中时被接收在入口区段2.1的第二容纳部3.12中,从而抵抗可移动组件4撤出通道3外。
锚固元件12因而布置成在可移动组件4的以及因而套5的每个位置中抵抗插入件撤出通道3外。
锚固元件12是环形带槽挡圈,所述环形带槽挡圈可以在闲置状态中以及在变形状态中变形,在所述闲置状态中,第二台阶12.2具有比第二容纳部3.12的内径更大的外径,在所述变形状态中,第二台阶12.2具有比入口区段3.1的内径更小的内径。第一台阶12.1和第二台阶12.2具有下游表面(参照管T插入通道3中的方向)以及上游表面(参照管T插入通道3中的方向),所述下游表面被斜置以促进锚固元件12的弹性变形以及可移动元件4在通道3中的凹设/内插,所述上游表面是径向的或准径向的以通过相应地与容纳部3.11、3.12的一致性表面协作而抵抗可移动组件4撤出通道3外。
在任何连接之前(图1a),可移动组件4处于备用位置并且锚固元件12从通道3部分地突出,第一台阶12.1被接收在第一容纳部3.11中。
在连接开始时,管T的端部区段同时地被接合在内插座5.1的自由端部上以及防尘密封件11中,通过腿5.4在主区段3.3的出口附近压靠着沉头孔3.2的底部,可移动组件4被保持在备用位置中。
管T的凹设力被继续,管T的端部区段通入到紧固垫圈10中并进入密封件9(图1b),通过腿5.4压靠着沉头孔3.2的底部,可移动组件4被保持在备用位置中。
管T的凹设力被继续,管T的端部区段逐步覆盖腿5.4,并且将使得所述腿弹性变形以使得它们朝向本体2的中心轴线回折(图1c),直至强制腿5.4的回折,其中所述腿因而避免了压靠着沉头孔3.2的底部并将返回至主区段3.3。腿5.4的这种回折使得可移动组件4朝向操作位置移动(图1d)。同时地,锚固元件12因台阶12.1、12,2抵靠着本体2向凸轮那样滑动而弹性变形,并且位于容纳部3.11与3.12之间。可移动组件4的移动是相对突然的,并且在套5止挡抵靠着沉头孔3.2的底部时停止(图1e)。第二台阶12.2因而达到朝向第二容纳部3.12并且在锚固元件12的弹性作用下穿透那里,这令第二台阶12.2平坦化抵靠着第二容纳部3.12的底部。理解的是,腿5.4参照管T的端部区段插入本体2中的方向从保持器具7下游(即从密封件9和从锚固垫圈10下游)延伸,在管T区段相对于保持器具7处于正确的连接位置后,可移动组件4以及因此套5仅仅朝向操作位置移动。
套5到达第二凹设位置因而激活至少一个连接控制。在该第一实施例中,存在多个连接控制:
套5和本体2由这样的材料制成,以使得套5止挡抵靠着沉头孔3.2的底部的到达(在操作位置中)造成了构成连接控制的声音;
在可移动组件4(以及因此套5)处于备用位置时,锚固元件12延伸成从本体2突出,并且在可移动组件4处于其操作位置时,所述锚固元件被完全地接收在本体2中,以使得锚固元件12构成了触觉连接控制以及视觉连接控制这二者。锚固元件12以及本体2优选地具有反差色,以强化由锚固元件12在本体2中的收回构成的视觉信号;
由于第二台阶12.2的高度(大于第二容纳部3.12的深度)以及锚固元件12的弹性,在可移动元件4到达其操作位置中时,第二外台阶12.2击打第二容纳部3.12的底部。锚固元件12以及本体2由这样的材料制成,以使得第二外台阶12.2到达抵靠着第二容纳部3.12的底部造成了构成连接控制的声音。
在对回路加压之后,管T将在流体压力的作用下稍微向回移动,但是仍由紧固垫圈10被保持在插入件6中,同时插入件6将由锚固元件12被保持在本体2中。接收锚固元件12的凹槽6.2具有斜置下游侧翼以及大致径向上游侧翼,所述侧翼的自由边缘限定了宽于凹槽6.2的底部的开口。锚固元件12朝向凹槽6.2的侧翼具有下游面和上游面,所述下游面和所述上游面具有斜坡,类似于它们所定位朝向的侧翼的斜坡,从而在撤出力被施加在管T上时,凹槽6.2的下游侧翼与锚固元件12的下游面的协作倾向于使得锚固元件12突出凹部6.2外,因而强化了插入件6在通道3中的保持。
与如上所述那些等同或类似的元件将在参照图2至13的第二和第三实施例的如下描述中具有与那些等同或类似的元件相同的附图标记。
参照图2至4,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连接装置1如上包括:本体2、套5、插入件6、密封件8、9和11。
该连接装置相对于第一实施例具有两个主要差别:
插入件6是固定的,仅仅套5能在如上所述相同的备用位置与操作位置之间移动;
插入件6没有连接控制,并且仅仅套5设有连接控制。
套5的外插座5.3在这种情况中设有两个侧臂20,所述侧臂具有设有隆起的自由端部21。侧臂20彼此径向相对,并且自变形的状态和自闲置状态是弹性可变形的,在所述变形的状态中,自由端部靠近内插座5.1,在所述闲置状态中,自由端部与内插座5.1隔开。
本体2设有两个孔口23,在套5处于其操作位置中时,所述孔口将接收自由端部21的隆起。
随后地,内部设齿的紧固垫圈10已经由带槽的钩环10′替代,所述带槽的钩环将夹置管T的端部区段,并且肩部6.1具有截头锥形,以在撤出力被施加在管T上时帮助将钩环10′夹持在管T的端部区段上。钩环10′是弹性可变形的,并且包括内突出部以重叠管T的端部区段的表面。
因此,在任何连接之前(图2a、图2b),套5处于备用位置中,并且通过自由端部21的隆起压靠着通道3的入口区段3.1的壁,臂20被保持在变形的状态中。
如上,在连接的开始时,管T的端部区段被同时地接合在内插座5.1的自由端部上以及防尘密封件11内,通过腿5.4在主区段3.3的出口附近压靠着沉头孔3.2的底部,套5被保持在备用位置中。
管T的凹设力被继续,管T的端部区段通入到钩环10′中并进入密封件9内,通过腿5.4压靠着沉头孔3.2的底部,套5被保持在备用位置中。
管T的凹设力被继续,管T的端部区段逐渐覆盖腿5.4并且将使得它们弹性变形以朝向本体2的中心轴线回折它们,直至强迫腿5.4的因而避免压靠着沉头孔3.2的底部的、以及因而返回到主区段3.3中的回折。腿5.4的这种回折使得套5朝向操作位置移动。套5的移动是相对突然的,并且在套5止挡抵靠着沉头孔3.2的底部时(图3a和3b)停止。同时地,臂20的自由端部21的隆起到达朝向孔口23,并且在臂20的弹性的作用下已经穿透那里。在这样做时,臂20回到接触抵靠着孔口23的边缘。自由端部21因而可以在收回位置与可见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收回位置中,自由端部21可以从本体2的外侧被隐藏,在所述可见位置中,自由端部21从本体2的外侧被看见。
如上,套5到达第二凹设操作位置激活了至少一个连接控制。在该第二实施例中,存在多个连接控制:
套5和本体2由这样的材料制成,使得套5到达止挡抵靠着沉头孔32.的底部(在操作位置中)造成了构成声音连接控制的声音;
自由端部21的隆起被接收在孔口23中,并且在套5处于操作位置中时所述隆起可以透过孔口23从外侧被看到,同时所述隆起在套5处于备用位置时不会显现。因而,自由端部21的隆起构成了视觉连接控制。臂21和本体2优选地具有反差色,以强化由隆起在孔口23内的显现构成的视觉信号;
由于臂20的自由端部21的隆起的高度以及臂20的弹性,在套5到达其操作位置中时,臂20在它们的自由端部21的附近突然地冲击端部区段31.的壁。臂20以及本体2由这样的材料制成,使得臂20冲击抵靠着入口区段3.1的壁造成了构成声音连接控制的声音。
在对回路加压后,管T在流体压力的作用下将稍微向回,但是将驱动钩环10′(其将抵靠着肩部6.11的截头锥形表面滑动),增加了带槽的环10′在管T上的夹持(图4a、4b),并且插入件6将抵抗管T的撤出。
参照图5至13,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连接装置1如上包括:本体2、套5、插入件、以及密封件8、9。
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连接装置相对于第二实施例具有两个主要不同:
侧臂20由第一轴向壁20′所替代;
防尘密封件11由具有不同形状的防尘密封件11′所替代。
此外,在第三实施例中,插入件6′像在第二实施例中那样被固定在通道3的入口中,但是具有与第二实施例不同的结构。
套5的外插座5.3具有自由端部,其两个第一轴向壁20′(具有自由端部21′)是一体的。第一轴向臂20′彼此径向相对,并且通过插入件6′处于孔6.4′内,从而在套5处于备用位置中时(图5和7),所述第一轴向臂的自由端部21′轴向延伸成从插入件6′的面6.3′穿过开口6.5′突出,并且在套5处于操作位置中时(图6和8),所述第一轴向臂的自由端部收回。
套5的外插座5.3的自由端部也设有两个具有自由端部31的第二轴向臂30。第二轴向臂30彼此径向相对,并且被插入在第一轴向臂20′之间。第二轴向臂30在变形状态与闲置状态之间能够弹性变形,在所述变形状态中,自由端部31靠近外插座5.3的中心轴线,在所述闲置状态中,自由端部31与外插座5.3的中心轴线隔开。短于第一轴向臂20′的第二轴向臂30被接收在插入件6′的轴向导管6.8′中。第二轴向臂30:
在它们的变形状态中被插入件6′的导管6.8′的壁所保持,这是在套5处于其备用位置中时(图5和7),并且
在套5处于操作位置中时令它们的自由端部31朝向通到导管6.8′中的孔口6.9′,并且使得第二轴向臂30朝向它们的闲置状态弹性返回,从而自由端部31伸入到所述孔口6.9′中(图6和8)。
密封件11′具有帽的形状,所述帽覆盖插入件6′被插入其中的本体2的端部。密封件11′被刺破而具有中心开口,以便管T通过并且槽11.1′与开口6.5′竖直对正,并且所述密封件可以包括夹置本体2的侧壁的环形部分的边缘或者可以被包覆成型在插入件6′上。
因而,在任何连接(图9a、9b)之前,套5处于备用位置并且臂20′的自由端部21′突出穿过开口6.5′以及槽11.1′。
如上,在连接的开始(图10a、10b),管T的端部区段被同时地接合在内插座5.1的自由端部上以及防尘密封件11′中,通过腿5.4在主区段3.3的出口附近压靠着沉头孔3.2的底部,套5被保持在备用位置中。
管T的凹设力被继续,管T的端部区段通入钩环10′中以及密封件9中,通过腿5.4压靠着沉头孔3.2的底部(图11a、11b),套5被保持在备用位置中。
管T的凹设力被继续,管T的端部区段逐渐覆盖腿5.4并且将使得它们弹性变形从而使得它们朝向本体2的中心轴线回折,直至强迫腿5.4的因而避免压靠着沉头孔3.2的底部的、以及因而返回到主区段3.3中的回折。腿5.4的这种回折使得套5朝向操作位置移动。套5的移动是相对突然的,并且在套5止挡抵靠着沉头孔3.2的底部时(图12a和12b)停止。
同时地,在自由端部31到达朝向孔口6.9′时,臂20′的自由端部21′收回,并且槽11.1′封闭,从而第二轴向臂30弹性地返回到它们的闲置状态,在孔口6.9′的周围击打插入件6′的壁。注意的是,槽11.1′由在端部21′收回时彼此接触的两个唇部限定,这样的好处有二:防尘密封件11′防止灰尘经由开口6.9′进入并且在全视角中隐藏了端部21′。自由端部21′因而可以在可见位置与收回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可见位置中,自由端部21′可以从本体2的外侧被看见,在所述收回位置中,自由端部21′从本体2的外侧被隐藏。
如上,套5到达第二凹设位置中激活了至少一个连接控制。在该第三实施例中,存在多个连接控制:
套5和本体2由这样的材料制成,使得套5止挡抵靠着沉头孔3.2的底部的到达(在操作位置中)造成了构成连接控制的声音;
在套5处于备用位置中时,自由端部21′延伸成从插入件6′以及从防尘密封件11′突出,并且在套处于其操作位置中时,所述自由端部被完全地接收在导管6.4′中,从而第一轴向臂20′构成了触觉连接控制以及视觉连接控制这二者。第一轴向臂20′以及防尘密封件11′优选地具有反差色,以强化由自由端部21′在导管6.4′内的收回构成的视觉信号;
由于第二轴向臂30的弹性,当套5到达其操作位置中时,第二轴向臂30在它们的自由端部31附近击打导管6.8′的在孔口6.9′附近的壁。第二轴向臂30以及插入件6′由这样的材料制成,使得第二轴向臂30抵靠着导管6.8′的壁的冲击造成了构成声音连接控制的声音。
在对回路加压后,管T在流体压力的作用下将稍微向回,但是如上所述将通过钩环10′被保持在插入件6′中,所述钩环将抵靠着肩部6.1′的截头锥形表面滑动,增加了钩环10′在管T上的夹持(图13a和13b)。
自然地,本发明并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而是涵盖处于例如由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内的任何改型。
特别地,筒形本体可以具有与所描述的不同的结构,类似地用于确保连接密封以及管端部固定的器具也是这样。因而可以借助于夹具、径向螺栓或者带齿垫圈具有瞬时的连接,或者通过螺合等而具有非瞬时的连接。可以设置断开连接的按钮,以作用在钩环上,从而可以撤出管T。
保持器具可以由插入件支承,或者不由插入件支承,与套一体平移。
插入件可以不是与套一体平移。
插入件的锚固元件可以布置成在套的仅仅一个位置中抵抗插入件撤出通道外。可以在每个位置具有一个锚固元件。
本发明应用于没有套的装置。
套5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腿5.4。腿(或多个腿)可以具有与那些所描述不同的形状和/或结构。
腿5.4布置成在套5处于备用位置中时压靠着通道2的突出部,从而抵抗套5朝向操作位置移动。所述突出部可以在所述套5在通道2内凹设超过操作位置时由止挡部形成,或者由与该止挡部分离的突出部形成。

Claims (10)

1.一种管端部区段(T)的连接装置(1),包括:筒形本体(2),其限定通道(3),所述通道设有保持器具(7),包含用于接合所述管端部区段(T)的外表面的钩元件(10)、以及用于抓持所述管端部区段(T)的外表面的环形密封件(9),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至少包括第一臂(20、20′),所述第一臂具有在所述通道(3)内布置的端部,以由所述管端部区段(T)在所述保持器具下游致动,从而将所述臂的一部分制成为从所述本体的外侧可检测的连接指示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臂(20、20′)具有自由端部(21、21′),所述自由端部能够在可见位置与收回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可见位置中,所述自由端部能够从所述本体(2)的外侧被看见,在所述收回位置中,所述自由端部从所述本体的外侧被隐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臂(20)布置成所述自由端部(21)能够在其可见位置与其收回位置之间在所述本体(2)的大致径向方向上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端部(21)穿过在所述本体(2)内设置的开口突出到所述本体(2)外。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2)包括止挡部,在所述自由端部(21)处于所述可见位置中时,所述第一臂(20)支靠着所述止挡部,并且所述第一臂(20)布置成从其收回位置弹性释放至其可见位置,并且在所述自由端部(21)到达所述可见位置中时击打所述止挡部从而产生声音。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臂(20′)布置成所述自由端部(21′)能够在其可见位置与其收回位置之间在所述本体的大致轴向方向上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端部(21′)穿过插入件(6′)中设置的开口突出到所述本体(2)外,所述插入件固定至所述通道(3)的入口,从而保持所述保持器具(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防尘密封件(11′)覆盖所述本体(2)的和所述插入件(6′)的前面,所述防尘密封件(11′)包括朝向所述开口的槽(11.1′),所述槽由两个唇部限定,在所述自由端部(21′)处于所述收回位置中时所述两个唇部彼此弹性接触,并且在所述自由端部(21′)移动分开时在其到达所述可见位置时。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5),所述套在所述通道(3)内安装以在备用位置与凹设操作位置之间滑动,在所述备用位置中,所述套(5)与在其于所述通道(3)内凹设处的止挡部(3.2)隔开,并且在所述备用位置中,所述套(5)压靠着所述止挡部(3.2),所述套(5)布置成在其处于所述备用位置中时在所述管端部区段(T)中接合,并且在所述管端部区段(T)已经经过所述保持器具(7)时被朝向所述套的凹设位置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5)至少包括参照所述管端部区段(T)插入所述本体的方向在所述保持器具(7)下游的腿(5.4),所述腿布置成在所述套(5)处于所述备用位置中时压靠着所述通道的突出部,并且抵抗所述套(5)朝向所述操作位置的移动,并且在所述套(5)在所述管端部区段(T)内于预定的长度接合时由所述管端部区段(T)收回。
CN202180009504.8A 2020-01-16 2021-01-15 具有连接控制的连接装置 Pending CN11529847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2000410A FR3088405B1 (fr) 2020-01-16 2020-01-16 Dispositif de raccordement à témoin de connexion
FRFR2000410 2020-01-16
PCT/EP2021/050870 WO2021144459A1 (fr) 2020-01-16 2021-01-15 Dispositif de raccordement a temoin de connexion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98470A true CN115298470A (zh) 2022-11-04

Family

ID=70008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09504.8A Pending CN115298470A (zh) 2020-01-16 2021-01-15 具有连接控制的连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12146594B2 (zh)
EP (1) EP4090872B1 (zh)
JP (1) JP2023510018A (zh)
KR (1) KR20220122764A (zh)
CN (1) CN115298470A (zh)
BR (1) BR112022014030A2 (zh)
FR (1) FR3088405B1 (zh)
WO (1) WO202114445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37528A (zh) * 2020-01-20 2021-07-20 A·雷蒙德公司 管状元件的联接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8793U (zh) * 1990-06-08 1992-02-17
JP3206782B2 (ja) * 1993-05-18 2001-09-10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差し込み式管継手
JP2001221386A (ja) * 2000-02-07 2001-08-17 Hitachi Metals Ltd 差込式管継手
JP2001324071A (ja) * 2000-05-17 2001-11-22 Katsuyoshi Sato 管体の接続具
JP2001349488A (ja) * 2000-06-08 2001-12-21 Onda Seisakusho:Kk 継 手
JP2002089759A (ja) * 2000-09-12 2002-03-27 Onda Seisakusho:Kk 継 手
JP2006183764A (ja) * 2004-12-27 2006-07-13 Onda Seisakusho Seki Kojo:Kk 継手
FR2890149B1 (fr) * 2005-09-01 2009-01-09 Hutchinson Sa Systeme pour detecter l'etat d'une connexion entre un embout tubulaire rigide et une connectique de raccordement etanche d'une extremite d'un tuyau sur cet embout
JP2007100811A (ja) * 2005-10-04 2007-04-19 Maezawa Kyuso Industries Co Ltd 管用継手
JP5039461B2 (ja) * 2007-07-10 2012-10-03 Jfe継手株式会社 差込式管継手
JP4649524B2 (ja) * 2009-07-09 2011-03-09 シーケー金属株式会社 管継手
FR3067440B1 (fr) * 2017-06-09 2020-08-14 Parker Hannifin Mfg France Sas Dispositif de raccordement
FR3072755B1 (fr) * 2017-10-20 2019-10-04 A. Raymond Et Cie Dispositif de raccord tubulaire avec bague securisee comprenant un indicateur d’etat de montag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37528A (zh) * 2020-01-20 2021-07-20 A·雷蒙德公司 管状元件的联接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2146594B2 (en) 2024-11-19
JP2023510018A (ja) 2023-03-10
KR20220122764A (ko) 2022-09-02
EP4090872A1 (fr) 2022-11-23
FR3088405A1 (fr) 2020-05-15
US20230042410A1 (en) 2023-02-09
EP4090872C0 (fr) 2024-10-09
BR112022014030A2 (pt) 2022-10-11
FR3088405B1 (fr) 2023-10-13
EP4090872B1 (fr) 2024-10-09
WO2021144459A1 (fr) 2021-07-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342095A (en) High pressure quick connector
US7845684B2 (en) Quick connector
WO2009107790A1 (ja) 管継手用のソケット及び管継手
CN115298470A (zh) 具有连接控制的连接装置
CN105637277A (zh) 快接夹式连接器
CN115280056A (zh) 具有可移动套的连接装置
EP1770320B1 (de) Lösbare Steckverbindung für Rohrleitungen
AU2004297596B2 (en) Quick-connect cartridge assembly with plug
CN111278698B (zh) 具有截止阀的流体容器
US5746248A (en) Sealed hydraulic coupling
JP2014190500A (ja) 仮封止栓とそれを用いた液圧機器
EP0896180A2 (en) Union for the connection of smooth pipes to threaded connections of hydraulic equipment and the like
EP1707863B9 (de) Kupplungsteil einer Druckmittel-Steckkupplung
CN103244774B (zh) 用于低压管线的连接装置
JPH0536159Y2 (zh)
EP1566196A1 (en) Joining device
EP4177506B1 (en) Push-in tube connector port
CN111120700B (zh) 一种自泄压流体连接器接头及液冷系统
EP4506614A1 (de) Druckregel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fertigung
KR0133449Y1 (ko) 내장형 유압 피어싱펀치
KR20220072527A (ko) 클러치 튜브 연결용 커넥터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커넥터 시스템
EP4219998A1 (de) Auslesbare kupplungsbuchse sowie deren verbindungsverfahren
DE10154808C1 (de) Ventil mit umlaufender Axialdichtung
JP4487692B2 (ja) マスタシリンダ用センタバル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