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97479A - 一种认证方法及认证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认证方法及认证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297479A CN115297479A CN202210934050.1A CN202210934050A CN115297479A CN 115297479 A CN115297479 A CN 115297479A CN 202210934050 A CN202210934050 A CN 202210934050A CN 115297479 A CN115297479 A CN 11529747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authentication
- conversion
- device state
- process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5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0000015654 memor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12084 conversion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08091007065 BIRCs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282326 Felis cat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000055031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s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22 calculation algorith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65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08—Protocols for interworking; Protocol convers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认证方法及认证系统。上述认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转换终端基于第一协议,以从设备状态与第一终端建立通信连接通道;所述转换终端从从设备状态切换至主设备状态,所述第一终端从主设备状态切换至从设备状态;所述转换终端以主设备状态,向所述第一终端发起基于第二协议的认证请求,并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返回的认证结果;以及响应于所述转换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通过认证,与所述转换终端已经建立通信连接的第二终端经由所述转换终端向所述第一终端传输数据。根据本发明,能够基于转换终端完成多终端之间的认证,从而为多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提供可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终端领域,尤其涉及多个智能终端构成的认证系统以及多个智能终端之间的认证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终端越发普及。以投屏技术为例,投屏技术涉及投屏终端与显示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以车载投屏应用场景为例,现有投屏终端(手机)通过有线或者无线投屏carplay/carlife/hicar以及自主品牌定制投屏,其中,手机通过无线投屏不是所有协议都满足,所有通用做法是手机通过协议转换媒介(如dongle/直连猫等产品),然后和车机交互,成功实现定制投屏。而转换媒介产品一般是高级单片机或者低端操作系统cpu主导,同时为了实现投屏,需要与手机或者车机进行软件或者硬件认证,而受性能和价格影响,转换产品单独添加认证软件和芯片成本和人力较高,维护也复杂。给多个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以下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简要概述以提供对这些方面的基本理解。此概述不是所有构想到的方面的详尽综览,并且既非旨在指认出所有方面的关键性或决定性要素亦非试图界定任何或所有方面的范围。其唯一的目的是要以简化形式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些概念以为稍后给出的更加详细的描述之序。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认证方法及认证系统,其优势在于,能够基于转换终端完成多终端之间的认证,从而为多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提供可能。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认证方法及认证系统,其优势在于,能够通过转移认证的执行主体,降低对各个终端的硬件要求,应用广泛。
本发明的优势和特点可通过下面的详细说明得以充分体现并可通过所附的示意性实施例得以实现。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认证方法,所述认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转换终端基于第一协议,以从设备状态与第一终端建立通信连接通道;所述转换终端从从设备状态切换至主设备状态,所述第一终端从主设备状态切换至从设备状态;所述转换终端以主设备状态,向所述第一终端发起基于第二协议的认证请求,并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返回的认证结果;以及响应于所述转换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通过认证,与所述转换终端已经建立通信连接的第二终端经由所述转换终端向所述第一终端传输数据。
在上述认证方法的一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认证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所述第一终端响应于接收到所述认证请求,自检是否具备认证条件;响应于所述第一终端具备认证条件,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认证请求执行认证;其中所述转换终端接收的所述认证结果为所述第一终端生成的。
在上述认证方法的一实施例中,可选的,响应于所述第一终端不具备认证条件,所述第一终端转发所述认证请求至具备认证条件的第三终端,以使所述第三终端根据所述认证请求执行认证;其中所述转换终端接收的所述认证结果为所述第三终端生成并返回至所述第一终端的。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认证系统,包括转换终端和认证终端,所述转换终端和所述认证终端分别具有通信模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耦合的存储器;所述转换终端的处理器被配置为:基于第一协议,以从设备状态通过所述通信模块与所述认证终端建立通信连接通道,并从所述从设备状态切换至主设备状态;以主设备状态,向所述认证终端发起基于第二协议的认证请求,并通过所述通信模块接收所述认证终端返回的认证结果;以及响应于所述转换终端与所述认证终端通过认证,通过所述通信模块转发第二终端的传输数据至所述认证终端,所述第二终端已经与所述转换终端建立通信连接;所述认证终端的处理器被配置为:基于第一协议,以主设备状态通过所述通信模块与所述转换终端建立通信连接通道,并从所述主设备状态切换至从设备状态;接收所述转换终端发送的基于第二协议的认证请求,并通过所述通信模块将认证结果返回至所述转换终端;以及响应于所述认证终端与所述转换终端通过认证,通过所述通信模块接收所述转换终端转发的第二终端输出的传输数据;所述第二终端已经与所述转换终端建立通信连接。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任意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认证方法。
附图说明
在结合以下附图阅读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之后,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在附图中,各组件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并且具有类似的相关特性或特征的组件可能具有相同或相近的附图标记。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方面所提供的认证方法的应用场景。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一方面所提供的认证方法的示流程意图。
图3结合了认证系统示意了在本发明的一方面所提供的认证方法的一实施例中的数据流向。
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一方面所提供的认证系统一实施例中的转换终端、认证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注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描述的诸方面仅是示例性的,而不应被理解为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进行任何限制。
给出以下描述以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施和使用本发明并将其结合到具体应用背景中。各种变型、以及在不同应用中的各种使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是容易显见的,并且本文定义的一般性原理可适用于较宽范围的实施例。由此,本发明并不限于本文中给出的实施例,而是应被授予与本文中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征相一致的最广义的范围。
在以下详细描述中,阐述了许多特定细节以提供对本发明的更透彻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的实践可不必局限于这些具体细节。换言之,公知的结构和器件以框图形式示出而没有详细显示,以避免模糊本发明。
请读者注意与本说明书同时提交的且对公众查阅本说明书开放的所有文件及文献,且所有这样的文件及文献的内容以参考方式并入本文。除非另有直接说明,否则本说明书(包含任何所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所揭示的所有特征皆可由用于达到相同、等效或类似目的的可替代特征来替换。因此,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否则所公开的每一个特征仅是一组等效或类似特征的一个示例。
注意,在使用到的情况下,标志左、右、前、后、顶、底、正、反、顺时针和逆时针仅仅是出于方便的目的所使用的,而并不暗示任何具体的固定方向。事实上,它们被用于反映对象的各个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和/或方向。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注意,在使用到的情况下,进一步地、较优地、更进一步地和更优地是在前述实施例基础上进行另一实施例阐述的简单起头,该进一步地、较优地、更进一步地或更优地后带的内容与前述实施例的结合作为另一实施例的完整构成。在同一实施例后带的若干个进一步地、较优地、更进一步地或更优地设置之间可任意组合的组成又一实施例。
如上所描述的,为了以低成本解决多终端之间的认证、数据传输问题,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认证方法及认证系统。
首先请结合图1来理解本发明的一方面所提供的认证方法应用场景。如图1所示出的,转换终端400分别与第一终端100、第二终端200连接,从而基于转换终端400实现第一终端100与第二终端200之间的数据传输。
请结合图2一并来理解本发明一方面所提供的认证方法,如图2所示出的,本发明的一方面所提供的认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转换终端400基于第一协议,以从设备状态与第一终端100建立通信连接通道;
步骤S200:所述转换终端400从从设备状态切换至主设备状态,所述第一终端100从主设备状态切换至从设备状态;
步骤S300:所述转换终端400以主设备状态,向所述第一终端100发起基于第二协议的认证请求,并接收所述第一终端100返回的认证结果;以及
步骤S400:响应于所述转换终端400与所述第一终端100通过认证,与所述转换终端400已经建立通信连接的第二终端200经由所述转换终端400向所述第一终端100传输数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认证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所述第一终端100响应于接收到所述认证请求,自检是否具备认证条件;响应于所述第一终端100具备认证条件,所述第一终端100根据所述认证请求执行认证;其中所述转换终端400接收的所述认证结果为所述第一终端100生成的。
在另一实施例中,应于所述第一终端100不具备认证条件,所述第一终端100转发所述认证请求至具备认证条件的第三终端300,以使所述第三终端300根据所述认证请求执行认证;其中所述转换终端400接收的所述认证结果为所述第三终端300生成并返回至所述第一终端100的。在上述的实施例中,由于可以转移认证动作的执行者,可以进一步地降低与第一终端100的硬件要求。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终端100转发所述认证请求至具备认证条件的第三终端300包括以下步骤:所述第一终端100转发所述认证请求至云服务器(云端500);所述云服务器基于所述认证请求,向至少一个生态终端发送认证广播,所述生态终端正与所述云服务器保持通信连接状态,所述至少一个生态终端中具备认证条件的生态终端为所述第三终端300。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出的,所述第二终端为投屏终端(图3中的手机),所述第一终端为显示装置所在的终端(图3中的车机),所述第二终端经由所述转换终端向所述第一终端传输的数据为需要显示在所述显示装置上的投屏界面。
以图3所示出的实施例举例,第二终端(手机)通过wifi和蓝牙连接转换终端,转换终端支持carplay/carlife/hicar和自主定制协议等(即转换终端支持多种第一协议),转换终端和第一终端(车机)通过usb(可以认为是第二协议)连接,转换终端默认模拟的为苹果手机(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所述转换终端当前使用的第一协议)。
转换终端插入车机,车机识别转换终端为模拟的苹果设备,车机usb协议自动触发主从切换指令,此时转换终端转换为主模式,车机转换为从模式。然后转换终端开始进行usb端口枚举,车机主动上报iap2(苹果手机必须)/EAP(苹果carlife需要)/NCM(苹果carplay需要)/自定义端口(客户自定义)端口给转换终端,转换终端收到这些消息后开始加载对应的IAP2/NCM/EAP/自定义接口驱动。
转换终端发起MFI认证/自定义端口认证(基于第二协议的认证),车机收到相应认证请求后,先进行系统自检,如果有MFI芯片/自定义接口存在,就进行本地认证,并返回结果给转换终端(所述第一终端转发所述认证请求至具备认证条件的第三终端,以使所述第三终端根据所述认证请求执行认证,所述转换终端接收的所述认证结果为所述第三终端生成并返回至所述第一终端的)。
如果没有就通过4G/5G/WIFI等通信装置上传该请求给云端,云端给连接在线的生态产品(第三终端,与车机为同一系列产品)发送认证广播,在线生态产品收到广播会进行本地自测,自测结束后返回结果给云端,云端收到认证结果就会停止接收消息,并同时给在线产品发送已收到认证结果通知。
云端把认证结果返回给与转换终端连接的车机,车机把认证结果发送给转换终端,并同时发送ip请求。转换终端收到认证结果通过,根据自身ip网段为车机分配ip地址并发送给车机。转换终端根据分配给车机的ip地址建立ncm网络,传输二维码(包含转换终端的ip/MAC/端口号等内容)给车机进行投屏显示。
如果车机不支持苹果carplay/carlife,支持的为百度carlife或者自定义接口协议,则在转换终端定制按键上(android carlife/自定义协议与苹果carplay/carlife协议兼容使用)点击按下,此时转换终端会重启,重启过程中读取按键状态,转换终端系统加载模拟为android手机,支持AOA(百度carlife必须)协议(即可以根据第一终端确定转换终端当前使用的第一协议)。如果想切回模拟苹果系统,则点击转换终端定制按键弹起使其恢复,系统会同样重启,重启过程中读取按键状态,转换终端系统加载模拟为苹果手机。可以认为第一协议是与数据传输相关的协议,第二协议是与硬件端口相关的协议。
手机扫码车机投屏的二维码,根据其包含的信息(ip/MAC/端口)建立socket通道,传输手机端内容给转换终端,转换终端再通过ncm/自定义协议传输给车机进行显示。
现有投屏如carplay/carlife和自主定制投屏方案,在进行投屏时,会遇到协议转换问题,所以需要转换终端进行协议转换,现有协议转换产品对车机进行芯片或者软件认证单一,车机认证方式绑定度高。同时,现有协议转换产品一般只支持某一种协议转换,如hicar,如苹果carplay/carlife或者百度carlife。而在本发明中,转换终端可以支持多种转换协议。
同时,投屏过程中协议终端发起认证请求,车机可以通过同类型生态链产品进行嫁接转移认证,然后结果发送给协议终端,这样就完成成功认证。
在本发明中,对转换产品发起的芯片或者软件认证请求,通过生态系列产品链(与车机是同一系列产品),把认证请求进行嫁接转移,通过生态链产品来完成,然后把结果返回给协议转换产品,从而实现硬件或者软件的认证。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一种认证系统,包括转换终端和认证终端(图1中的第一终端),所述转换终端和所述认证终端分别具有通信模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耦合的存储器;所述转换终端的处理器被配置为:基于第一协议,以从设备状态通过所述通信模块与所述认证终端建立通信连接通道,并从所述从设备状态切换至主设备状态;以主设备状态,向所述认证终端发起基于第二协议的认证请求,并通过所述通信模块接收所述认证终端返回的认证结果;以及响应于所述转换终端与所述认证终端通过认证,通过所述通信模块转发第二终端的传输数据至所述认证终端,所述第二终端已经与所述转换终端建立通信连接;所述认证终端的处理器被配置为:基于第一协议,以主设备状态通过所述通信模块与所述转换终端建立通信连接通道,并从所述主设备状态切换至从设备状态;接收所述转换终端发送的基于第二协议的认证请求,并通过所述通信模块将认证结果返回至所述转换终端;以及响应于所述认证终端与所述转换终端通过认证,通过所述通信模块接收所述转换终端转发的第二终端输出的传输数据;所述第二终端已经与所述转换终端建立通信连接。
在上述认证系统的一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认证终端的处理器被配置为:响应于接收到所述认证请求,自检是否具备认证条件;响应于具备认证条件,根据所述认证请求执行认证;其中返回至所述转换终端的所述认证结果为所述处理器生成的。
在上述认证系统的一实施例中,可选的,响应于不具备认证条件,所述认证终端的处理器通过所述通信模块转发所述认证请求至具备认证条件的第三终端,以使所述第三终端根据所述认证请求执行认证;其中返回至所述转换终端的所述认证结果为所述第三终端生成并返回至所述处理器的。
在上述认证系统的一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认证终端的处理器通过所述通信模块转发所述认证请求至具备认证条件的第三终端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所述通信模块转发所述认证请求至云服务器;所述云服务器基于所述认证请求,向至少一个生态终端发送认证广播,所述生态终端正与所述云服务器保持通信连接状态,所述至少一个生态终端中具备认证条件的生态终端为所述第三终端。
请进一步结合图4来理解本发明的一方面所提供的认证系统的转换终端、认证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出的,转换终端、认证终端均可以以通用处理器的形式实现。用于实现上述任意一种实施例所描述的认证方法的步骤。具体请详见上文关于认证方法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该转换终端/认证终端600的组件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存储器601,一个或多个处理器602,以及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器601和处理器602)的总线603。
总线603包括数据总线、地址总线以及控制总线。数据总线的位数与工作频率的乘积正比于数据传输率,地址总线的位数决定了可寻址的最大内存空间,控制总线(读/写)指出总线周期的类型和本次输入/输出操作完成的时刻。处理器602通过总线603连接存储器601,并配置用于实施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认证方法。
处理器602作为转换终端/认证终端600的运算和控制核心,是信息处理、程序运行的最终执行单元。计算机系统中所有软件层的操作,最终都将通过指令集映射为处理器602的操作。处理器602的功效主要为处理指令、执行操作、控制时间、处理数据。
存储器601是指计算机中由存放程序和数据的各种存储设备。存储器601可以包括存储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604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605。
随机存取存储器(RAM)604是与处理器602直接交换数据的内部存储器。它可以随时读写(刷新时除外),而且速度很快,通常作为操作系统或其他正在运行中的程序的临时数据存储介质,一旦断电其中所存储的数据将随之丢失。高速缓存存储器(Cache)605是存在于主存与处理器602之间的一级存储器,其容量比较小但速度比主存高得多,接近于处理器602的速度。
需要注意的是,在转换终端/认证终端600包括多个存储器601和多个处理器602的情况下,多个存储器601之间和多个处理器602之间都可以具有分布式的结构,例如,可以包括分别位于本地端和后台云端的存储器和处理器,由本地端和后台云端共同实现上述的认证方法。更进一步的,在采用分布式结构的实施例中,各个步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具体的执行终端,各个步骤在特定终端实现的具体方案不应不当地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转换终端/认证终端600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可移动/不可移动的、易失性/非易失性计算机系统存储介质。本实施例中,存储系统606可以用于读写不可移动的、非易失性磁介质。
存储器601还可以包括至少一组程序模块607。程序模块607可以存储在存储器601中。程序模块607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程序模块607通常执行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功能和/或方法。
转换终端/认证终端6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608通信。可以理解的是,对于转换终端而言,外部设备可以是认证终端,对于认证终端而言,转换终端可以是认证终端。响应于应用与投屏场景,对于认证终端,外部设备608还包括显示器609,在实施认证方法时,第一终端可以通过显示器来显示第二终端投放的投屏界面。
转换终端/认证终端600也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转换终端/认证终端60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转换终端/认证终端60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610进行。
转换终端/认证终端60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611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如因特网)通信。如图4所示,网络适配器611通过总线603与转换终端/认证终端60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转换终端/认证终端60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任意一项实施例所描述的认证方法的步骤,具体请参考上文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另外,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亦可以是系统形式,即包括有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子介质,以通过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共同实现上文所描述的认证方法的步骤。
结合本文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种解说性逻辑模块、和电路可用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的门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的硬件组件、或其设计成执行本文所描述功能的任何组合来实现或执行。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但在替换方案中,该处理器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还可以被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与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与DSP核心协作的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或任何其他此类配置。
结合本文中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直接在硬件中、在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中、或在这两者的组合中体现。软件模块可驻留在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盘、CD-ROM、或本领域中所知的任何其他形式的存储介质中。示例性存储介质耦合到处理器以使得该处理器能从/向该存储介质读取和写入信息。在替换方案中,存储介质可以被整合到处理器。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驻留在ASIC中。ASIC可驻留在用户终端中。在替换方案中,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作为分立组件驻留在用户终端中。
在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功能可在硬件、软件、固件或其任何组合中实现。如果在软件中实现为计算机程序产品,则各功能可以作为一条或更多条指令或代码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藉其进行传送。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两者,其包括促成计算机程序从一地向另一地转移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能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可用介质。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这样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磁盘存储或其它磁存储设备、或能被用来携带或存储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合意程序代码且能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它介质。任何连接也被正当地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软件是使用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数字订户线(DSL)、或诸如红外、无线电、以及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从web网站、服务器、或其它远程源传送而来,则该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DSL、或诸如红外、无线电、以及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就被包括在介质的定义之中。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盘(disk)和碟(disc)包括压缩碟(CD)、激光碟、光碟、数字多用碟(DVD)、软盘和蓝光碟,其中盘(disk)往往以磁的方式再现数据,而碟(disc)用激光以光学方式再现数据。上述的组合也应被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
提供之前的描述是为了使本领域中的任何技术人员均能够实践本文中所描述的各种方面。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所附权利要求书为准,而不应被限定于以上所解说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和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以对各实施例进行各种变动和修改,这些变动和修改也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认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转换终端基于第一协议,以从设备状态与第一终端建立通信连接通道;
所述转换终端从从设备状态切换至主设备状态,所述第一终端从主设备状态切换至从设备状态;
所述转换终端以主设备状态,向所述第一终端发起基于第二协议的认证请求,并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返回的认证结果;以及
响应于所述转换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通过认证,与所述转换终端已经建立通信连接的第二终端经由所述转换终端向所述第一终端传输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认证方法,所述认证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第一终端响应于接收到所述认证请求,自检是否具备认证条件;
响应于所述第一终端具备认证条件,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认证请求执行认证;其中
所述转换终端接收的所述认证结果为所述第一终端生成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认证方法,响应于所述第一终端不具备认证条件,所述第一终端转发所述认证请求至具备认证条件的第三终端,以使所述第三终端根据所述认证请求执行认证;其中
所述转换终端接收的所述认证结果为所述第三终端生成并返回至所述第一终端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认证方法,所述第一终端转发所述认证请求至具备认证条件的第三终端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第一终端转发所述认证请求至云服务器;
所述云服务器基于所述认证请求,向至少一个生态终端发送认证广播,所述生态终端正与所述云服务器保持通信连接状态,所述至少一个生态终端中具备认证条件的生态终端为所述第三终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认证方法,所述转换终端支持多种第一协议,其中,所述认证方法还包括步骤:
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所述转换终端当前使用的第一协议。
6.一种认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换终端和认证终端,所述转换终端和所述认证终端分别具有通信模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耦合的存储器;
所述转换终端的处理器被配置为:
基于第一协议,以从设备状态通过所述通信模块与所述认证终端建立通信连接通道,并从所述从设备状态切换至主设备状态;
以主设备状态,向所述认证终端发起基于第二协议的认证请求,并通过所述通信模块接收所述认证终端返回的认证结果;以及
响应于所述转换终端与所述认证终端通过认证,通过所述通信模块转发第二终端的传输数据至所述认证终端,所述第二终端已经与所述转换终端建立通信连接;
所述认证终端的处理器被配置为:
基于第一协议,以主设备状态通过所述通信模块与所述转换终端建立通信连接通道,并从所述主设备状态切换至从设备状态;
接收所述转换终端发送的基于第二协议的认证请求,并通过所述通信模块将认证结果返回至所述转换终端;以及
响应于所述认证终端与所述转换终端通过认证,通过所述通信模块接收所述转换终端转发的第二终端输出的传输数据;所述第二终端已经与所述转换终端建立通信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认证系统,所述认证终端的处理器被配置为: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认证请求,自检是否具备认证条件;
响应于具备认证条件,根据所述认证请求执行认证;其中
返回至所述转换终端的所述认证结果为所述处理器生成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认证系统,响应于不具备认证条件,所述认证终端的处理器通过所述通信模块转发所述认证请求至具备认证条件的第三终端,以使所述第三终端根据所述认证请求执行认证;其中
返回至所述转换终端的所述认证结果为所述第三终端生成并返回至所述处理器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认证系统,所述认证终端的处理器通过所述通信模块转发所述认证请求至具备认证条件的第三终端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所述通信模块转发所述认证请求至云服务器;
所述云服务器基于所述认证请求,向至少一个生态终端发送认证广播,所述生态终端正与所述云服务器保持通信连接状态,所述至少一个生态终端中具备认证条件的生态终端为所述第三终端。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认证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934050.1A CN115297479A (zh) | 2022-08-04 | 2022-08-04 | 一种认证方法及认证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934050.1A CN115297479A (zh) | 2022-08-04 | 2022-08-04 | 一种认证方法及认证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297479A true CN115297479A (zh) | 2022-11-04 |
Family
ID=838262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934050.1A Pending CN115297479A (zh) | 2022-08-04 | 2022-08-04 | 一种认证方法及认证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297479A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61607A (zh) * | 2001-09-28 | 2005-01-05 | 诺基亚有限公司 | 用于鉴权终端的用户的方法、鉴权系统、终端、和授权设备 |
US9215228B1 (en) * | 2014-06-17 | 2015-12-15 | Cisco Technology, Inc. | Authentication of devices having unequal capabilities |
US20160197782A1 (en) * | 2015-01-01 | 2016-07-07 | Harman Becker Automotive Systems Gmbh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necting a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to a head unit of a vehicle |
WO2018120493A1 (zh) * | 2016-12-30 | 2018-07-05 |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通信连接建立方法、系统、移动终端、车载设备及对应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
CN110113744A (zh) * | 2019-04-18 | 2019-08-09 | 杭州涂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2022
- 2022-08-04 CN CN202210934050.1A patent/CN11529747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61607A (zh) * | 2001-09-28 | 2005-01-05 | 诺基亚有限公司 | 用于鉴权终端的用户的方法、鉴权系统、终端、和授权设备 |
US9215228B1 (en) * | 2014-06-17 | 2015-12-15 | Cisco Technology, Inc. | Authentication of devices having unequal capabilities |
US20160197782A1 (en) * | 2015-01-01 | 2016-07-07 | Harman Becker Automotive Systems Gmbh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necting a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to a head unit of a vehicle |
WO2018120493A1 (zh) * | 2016-12-30 | 2018-07-05 |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通信连接建立方法、系统、移动终端、车载设备及对应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
CN110113744A (zh) * | 2019-04-18 | 2019-08-09 | 杭州涂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467511B2 (en) | Techniques for use of vendor defined messages to execute a command to access a storage device | |
WO2023284699A1 (zh) | 基于Linux系统的协议栈数据传输方法、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
JP2009515250A (ja) | 近距離通信ホストコントローラインターフェイス | |
CN106775434A (zh) | 一种NVMe网络化存储的实现方法、终端、服务器及系统 | |
CN113301568B (zh) | 用于配网的方法、装置和智能家居设备 | |
US20130055352A1 (en) | Wireless Internet Access Module,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Host and Wireless Internet Access Module, and Data Card | |
CN110928935B (zh) | 数据的访问命令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06020926A (zh) | 一种用于虚拟交换机技术中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 |
CN110659143B (zh) | 一种容器间的通讯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
WO2016119623A1 (zh) | 一种网络分享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 |
CN112738774B (zh) | 应用共享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5297479A (zh) | 一种认证方法及认证系统 | |
CN105338077A (zh) | 一种智能家居管理方法及终端 | |
CN110096366B (zh) | 一种异构内存系统的配置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 |
CN115002941B (zh) | 蓝牙电能表的通讯方法 | |
WO2024066438A1 (zh) | 一种固件升级方法及装置 | |
CN116701015A (zh) | 应用间通信方法、装置 | |
CN116431546A (zh) | 参数配置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 |
CN110990313B (zh) | 一种i3c总线处理时钟拉伸的方法、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
CN110661869B (zh) | 一种节点上线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
CN113268358B (zh) | 数据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及多设备级联系统 | |
CN119065730B (zh) | 一种自适配存储系统及方法 | |
CN112199103A (zh) | 一种设备升级方法及终端设备 | |
WO2023015785A1 (zh) | 一种外部设备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控制系统及终端 | |
CN116634056B (zh) | 一种终端、基于耳机的外部终端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