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84580B - 一种基于远程监控的注吹成型智能制造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远程监控的注吹成型智能制造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284580B CN115284580B CN202211220412.7A CN202211220412A CN115284580B CN 115284580 B CN115284580 B CN 115284580B CN 202211220412 A CN202211220412 A CN 202211220412A CN 115284580 B CN115284580 B CN 11528458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low molding
- module
- data processing
- contour image
- processing modu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8000010102 injection blow mould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3
- 238000000071 blow mou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4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0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2216 scree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797 qual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924 continuous prod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02—Combined blow-moulding and manufacture of the preform or the parison
- B29C49/06—Injection blow-mould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9/78—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712—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accessories, Packages
- B29L2031/7158—Bott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low-Moulding Or Thermoform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材料成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远程监控的注吹成型智能制造系统,本发明设置注塑模块、吹塑模块、检测模块以及数据处理模块,注塑模块形成型胚,吹塑模块对放入模具中的型胚进行吹气形成成品,通过摄影装置拍摄待制样品的图像信息,数据处理模块提取图像信息中的轮廓图像,并计算待制样品特征参量,根据待制样品特征参量调整吹塑过程中的运行参数,并且对轮廓图像进行筛选,筛选出延伸度较大的部分轮廓图像,并根据筛选结果设置吹气芯棒在模具中的移动位置,通过设备自动运算调整,保证整体吹塑效果,并且减少待制品延伸度较大部位的吹塑不到位或不均匀的现象发生,进而提高优品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成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远程监控的注吹成型智能制造系统。
背景技术
吹塑成型是借气体压力使闭合在模具中的热型坯吹胀成为中空制品的一种方法,该方法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包装容器和管式膜的制造,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各种吹塑成型的自动化智能制造设备应运而生。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6346755A,公开了如下内容,该发明包括注塑管胚工位、管胚吹瓶工位、灌装工位、加盖封口工位和产品转移工位,前述五个工位分布在工位圆盘上,工位圆盘中心通过旋转分气分水组件连接至吹灌中空芯轴,对应吹灌中空芯轴设置夹具,夹具连接升降驱动件;该发明还涉及一种塑料瓶包装的注吹灌封工艺,包括:1)在吹灌中空芯轴上形成管胚;2)吹灌中空芯轴将管胚转移到管胚吹瓶工位后吹塑成型;3)塑料瓶转移到灌装工位,通过吹灌中空芯轴向塑料瓶内灌注物料;4)灌装完成后转移到下一工位加盖封口;5)加盖封口后转移到产品转移工位进行转移,该发明实现塑料瓶包装的连续式生产,节省占地空间,提高生产效率。
但是,现有技术中还存在以下问题,现有技术中,未考虑待制品的形状特征对注吹过程的影响,在实际情况中存在部分形状特殊的待制品,其外形轮廓存在延伸度较大的部位,这些部位在注吹过程中容易出现吹塑不到位,吹塑不均匀的情况;并且,现有技术中缺少根据样品的形状特征自动调整注吹过程运转参数的装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远程监控的注吹成型智能制造系统,其包括:
注塑模块,其用以制作型胚;
吹塑模块,其包括模具以及设置在所述模具一侧的吹气单元,所述吹气单元对放入所述模具的型胚进行吹气,所述吹气单元包括一吹气芯棒,所述吹气芯棒能在模具中移动;
检测模块,其包括一摄影装置,以对待制样品以及成品进行拍摄,并将拍摄的图像信息传送至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与所述注塑模块、吹塑模块以及检测模块分别连接,控制所述注塑模块以及吹塑模块的运行参数调整;
以及,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根据检测模块发送的待制样品的图像信息提取轮廓图像,并计算所述轮廓图像对应的待制样品特征参量E,根据所述待制样品特征参量E确定所述吹塑模块以及注塑模块的运行参量,并对所述轮廓图像进行筛选,根据筛选结果确定所述吹气芯棒在模具中的移动位置,并且,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根据成品的轮廓图像判定是否需要对所述吹塑模块的运行参数进行修正。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模块设定有样品检测模式,开启样品检测模式放入待制样品后,所述检测模块的摄影装置对所述待制样品进行拍摄并获取所述待制样品的图像信息,并将所述待制样品的图像信息传送至数据处理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接收所述检测模块发出的待制样品图像信息,并按照公式(1)计算所述轮廓图像对应的待制样品特征参量E,
公式(1)计算时以所述轮廓图像中心为坐标原点建立坐标系,公式(1)中,S表示所述轮廓图像的总面积,S0表示预设总面积参量,Xm表示所述轮廓图像中X轴坐标最大值与X轴坐标最小值的差值,Xe表示X轴坐标平均值参量,Xe按照公式(2)计算,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根据所述待制样品特征参量E确定所述吹塑模块的运行参量,其中,
当E≥E2时,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确定所述注塑模块制作型胚时的温度为T10+TE1×E/E2,确定所述吹塑模块对所述型胚吹气时的吹胀气压为F0+FE×E/E2,确定所述吹塑模块的模具加热温度为T20+TE2×E/E2;
当E1≤E<E2时,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确定所述注塑模块制作型胚时的温度为T10,确定所述吹塑模块对所述型胚吹气时的吹胀气压为F0,确定所述吹塑模块的模具加热温度为T20;
当E<E1时,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确定所述注塑模块制作型胚时的温度为T10-TE1×E/E2,确定所述吹塑模块对所述型胚吹气时的吹胀气压为F0-FE×E/E2,确定所述吹塑模块的模具加热温度为T20-TE2×E/E2;
其中,E1表示第一样品特征对比参量,E2表示第二样品特征对比参量,T10表示预设型胚制作温度参量,T20表示预设模具加热温度参量,F0表示预设吹胀气压参量,TE1表示预设型胚温度调整参量,TE2表示预设模具温度调整参量,FE表示预设吹胀气压调整参量,E1、E2、T10、T20、F0、TE1、TE2以及FE均预储存在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中。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对所述轮廓图像进行筛选,建立若干平行于X轴且间距相等的直线将所述轮廓图像划分为若干部分,并按照公式(3)计算各部分轮廓图像对应的曲线偏移度参量Ke,
公式(3)中,D表示直线间的间距,xp表示X轴正向的部分轮廓图像中各点X轴坐标值的和,xn表示X轴负向的部分轮廓图像中各点X轴坐标值的和;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将各部分轮廓图像对应的曲线偏移度参量Ke与预设曲线偏移度对照参量Ke0进行比对,
当Ke≥Ke0时,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将所述偏移度对照参量Ke对应的部分轮廓图像筛选出,并确定已筛选出的部分轮廓图像在坐标系中对应的坐标。
进一步地,所述吹塑模块的吹气单元包括一能移动的吹气芯棒,在对型胚吹气时,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控制所述吹气单元的吹气芯棒以预设移动速度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根据对所述轮廓图像的筛选结果确定所述吹气芯棒的移动位置,并根据纵向中心坐标Ye在模具中对应的位置控制所述吹气芯棒移动,当吹气口移动至所述位置后停止,直至对型胚吹气完成,其中,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根据已筛选出的部分轮廓图像在坐标系中对应的坐标,按照公式(4)计算部分轮廓图像的纵向中心坐标Ye,
Ye=ye2-ye1 (4)
公式(4)中,ye1表示部分轮廓图像中Y轴坐标最小值,ye2表示部分轮廓图像中Y轴坐标最大值。
进一步地,所述摄影装置将拍摄后的成品图像信息传送至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根据已拍摄的图像信息提取成品的轮廓图像,将所述成品的轮廓图像与所述待制样品的轮廓图像进行对比,按照公式(5)计算偏移度C,判定所述吹塑模块的运行参数是否需要调整,
公式(5)中,Xp2表示X轴正向的待制样品轮廓图像中各点X轴坐标值的和,Xp1表示X轴正向的成品轮廓图像中各点X轴坐标值的和,Xn1表示X轴负向的待制样品轮廓图像中各点X轴坐标值的和,Xn2表示X轴负向的成品轮廓图像中各点X轴坐标值的和;
当C≥C01时,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判定所述吹塑模块的运行参数需要调整;
其中,C01表示预设合格判定参量。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内预设成品检测吹胀气压调节参量F01以及成品检测模具温度调节参量T01,当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判定所述吹塑模块的运行参数需要调整时,
将已确定的模具加热温度增加T01×C/C01;
将已确定的吹胀气压增加F01×C/C01。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模块内预设时间间隔t0,所述检测模块的摄影装置每隔t0时间对产出的成品进行拍摄,单次拍摄过程只拍摄一个成品。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还与外接显示屏幕相连接,以实时显示所述注塑模块以及吹塑模块的运行参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设置注塑模块、吹塑模块、检测模块以及数据处理模块,注塑模块形成型胚,吹塑模块对放入模具中的型胚进行吹气形成成品,通过摄影装置拍摄待制样品的图像信息,数据处理模块提取图像信息中的轮廓图像,并计算待制样品特征参量,根据待制样品特征参量调整吹塑过程中的运行参数,并且对轮廓图像进行筛选,筛选出延伸度较大的部分轮廓图像,并根据筛选结果设置吹气芯棒在模具中的移动位置,通过设备自动运算调整,保证整体吹塑效果,并且减少待制品延伸度较大部位的吹塑不到位或不均匀的现象发生,进而提高优品率。
尤其,本发明通过检测模块对待制样品的图像进行拍摄,并通过数据处理模块提取轮廓图像,并根据轮廓图像计算待制样品特征参量E,待制样品特征参量E对轮廓的总面积以及轮廓向外延伸的程度具有表征性,在实际情况中,吹胀气压、模具温度以及制作型胚时的温度对吹塑件的成型均有影响,且对于不同大小、不同形状吹塑件的影响程度不同,因此,本发明根据待制样品特征参量E对吹塑过程中的运行参数进行调整,减少吹塑件的形状、大小对成型的影响,对于待制样品特征参量E偏大的,增加模具温度以及吹胀气压,进而减少待制品延伸度较大部位的吹塑不到位或不均匀的现象发生。
尤其,本发明通过将轮廓图像进行划分,并对划分后的各部分轮廓图像计算曲线偏移度参量Ke,对于曲线偏移度参量Ke能够表征其对应部分轮廓图像相比于整体轮廓的向外延伸程度,在实际情况中,对于常规形状以及常规大小的吹塑件,其吹塑不良率较低,而对于特殊形状的吹塑件,例如,其存在向外延伸程度较大的部分,对于这部分在吹塑过程中容易发生吹塑不到位或不均匀的现象,而本发明通过曲线偏移度参量Ke对轮廓图像中向外延伸较大的部位进行筛选,方便后续根据筛选结果进行调整,提高调整的准确度和精确度,进而保证整体吹塑效果,并且减少待制品延伸度较大部位的吹塑不到位或不均匀的现象发生,进而提高优品率。
尤其,本发明通过对向外延伸部分进行筛选,并根据筛选结果对吹气芯棒在模具中的移动位置进行确定,进而能够使得吹气芯棒与对应向外延伸部位的距离更近,在实际情况中,对于部分形状特殊具有向外延伸位置的吹塑件,使得吹气芯棒的吹气口靠近延伸位置,能够有效的提升对于延伸位置的吹塑效果,通过筛选结果,数据处理模块运算吹气芯棒较佳的移动位置,并控制吹气芯棒延伸至对应位置能够提升整体吹塑效果,并且减少待制品延伸度较大部位的吹塑不到位或不均匀的现象发生,进而提高优品率。
尤其,本发明检测模块的摄影装置对成品进行拍摄,数据处理模块将成品的轮廓图像以及待制样品的轮廓图像进行对比计算偏移度,根据偏移度的大小对吹塑模块的运行参量进行调整,进而保证整体吹塑效果,降低不良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发明实施例的基于远程监控的注吹成型智能制造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发明实施例的吹塑模块结构简图;
图3为发明实施例的轮廓图像示意图;
图中,1:模具,2:吹气口,3:吹气芯棒,4:吹气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远程监控的注吹成型智能制造系统结构示意图,本发明的基于远程监控的注吹成型智能制造系统包括:
注塑模块,其用以制作型胚;
吹塑模块,其包括模具1以及设置在所述模具1一侧的吹气单元,所述吹气单元4对放入所述模具1的型胚进行吹气,所述吹气单元4包括一吹气芯棒3,所述吹气芯棒3能在模具中移动;
检测模块,其包括一摄影装置,以对待制样品以及成品进行拍摄,并将拍摄的图像信息传送至数据处理模块;
数据处理模块,其与所述注塑模块、吹塑模块、检测模块相连接,以控制所述注塑模块以及吹塑模块的运行参数,以接收所述检测模块发送的数据;
以及,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根据检测模块发送的待制样品的图像信息提取轮廓图像,并计算所述轮廓图像对应的待制样品特征参量E,根据所述待制样品特征参量E确定所述吹塑模块以及注塑模块的运行参量,并对所述轮廓图像进行筛选,根据筛选结果确定所述吹气单元4的吹气芯棒3在模具1中的移动位置,并且,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根据成品的轮廓图像判定是否需要对所述吹塑模块的运行参数进行修正。
具体而言,本发明对注塑模块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明白,在本发明中其只需能完成型胚并控制型胚成型时的温度即可,现有技术中,对于型胚制作的相关技术已经较为成熟,此处不再累述。
具体而言,本发明数据处理模块的具体形式不做限定,其可以是一个外接计算机,只需能完成数据处理并与注塑模块、吹塑模块以及检测模块完成数据交换即可。
具体而言,请参阅图2所示,本发明的吹塑模块包括吹气单元4以及模具1,所述吹气单元4包括吹气芯棒3,所述吹气芯棒3上部设置有吹气口2,在现有技术中吹气芯棒3同样为成熟的现有技术,本发明对吹气芯棒3的其他结构不做限定,其只需能完成吹气并能够调节吹胀气压即可,对于吹气芯棒3的移动方式,可以采用伸缩芯棒也可以在芯棒底部设置伸缩机构控制芯棒在模具1内的移动,其均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在本发明中,吹气芯棒3移动时通常向模具1外侧移动,其有最大移动行程,若到达最大移动行程时还未移动至数据处理模块确定的位置,则停止移动。
具体而言,所述检测模块设定有样品检测模式,开启样品检测模式放入待制样品后,所述检测模块的摄影装置对所述待制样品进行拍摄并获取所述待制样品的图像信息,并将所述待制样品的图像信息传送至数据处理模块。
具体而言,请参阅图3所示,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接收所述检测模块发出的待制样品图像信息,并提取所述待制样品图像信息中的待制样品的轮廓图像,并按照公式(1)计算所述轮廓图像对应的待制样品特征参量E,
公式(1)计算时以所述轮廓图像中心为坐标原点建立坐标系,公式(1)中,S表示所述轮廓图像的总面积,S0表示预设总面积参量,20cm²<S0<80cm²,Xm表示所述轮廓图像中X轴坐标最大值与X轴坐标最小值的差值,Xe表示X轴坐标平均值参量,Xe按照公式(2)计算,
具体而言,本发明通过检测模块对待制样品的图像进行拍摄,并通过数据处理模块提取轮廓图像,并根据轮廓图像计算待制样品特征参量E,待制样品特征参量E对轮廓的总面积以及轮廓向外延伸的程度具有表征性,在实际情况中,吹胀气压、模具温度以及制作型胚时的温度对吹塑件的成型均有影响,且对于不同大小、不同形状吹塑件的影响程度不同,因此,本发明根据待制样品特征参量E对吹塑过程中的运行参数进行调整,减少吹塑件的形状、大小对成型的影响,对于待制样品特征参量E偏大的,增加模具温度以及吹胀气压,进而减少待制品延伸度较大部位的吹塑不到位或不均匀的现象发生。
具体而言,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根据所述待制样品特征参量E确定所述吹塑模块的运行参量,其中,
当E≥E2时,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确定所述注塑模块制作型胚时的温度为T10+TE1×E/E2,确定所述吹塑模块对所述型胚吹气时的吹胀气压为F0+FE×E/E2,确定所述吹塑模块的模具加热温度为T20+TE2×E/E2;
当E1≤E<E2时,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确定所述注塑模块制作型胚时的温度为T10,确定所述吹塑模块对所述型胚吹气时的吹胀气压为F0,确定所述吹塑模块的模具加热温度为T20;
当E<E1时,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确定所述注塑模块制作型胚时的温度为T10-TE1×E/E2,确定所述吹塑模块对所述型胚吹气时的吹胀气压为F0-FE×E/E2,确定所述吹塑模块的模具加热温度为T20-TE2×E/E2;
其中,E1表示第一样品特征对比参量,E2表示第二样品特征对比参量,0<E2<2.5,T10表示预设型胚制作温度参量,150℃<T10<300℃,T20表示预设模具加热温度参量,20℃<T20<50℃,F0表示预设吹胀气压参量,0.8Mpa<F0<1.0Mpa,TE1表示预设型胚温度调整参量,30℃<TE1<60℃,TE2表示预设模具温度调整参量,10℃<TE2<25℃,FE表示预设吹胀气压调整参量,0.1Mpa<F0<0.3Mpa,E1、E2、T10、T20、F0、TE1、TE2以及FE均预储存在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中。
具体而言,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对所述轮廓图像进行筛选,建立若干平行于X轴且间距相等的直线将所述轮廓图像划分为若干部分,并按照公式(3)计算各部分轮廓图像对应的曲线偏移度参量Ke,
公式(3)中,D表示直线间的间距,xp表示X轴正向的部分轮廓图像中各点X轴坐标值的和,xn表示X轴负向的部分轮廓图像中各点X轴坐标值的和;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将各部分轮廓图像对应的曲线偏移度参量Ke与预设曲线偏移度对照参量Ke0进行比对,Ke0>0,
当Ke≥Ke0时,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将所述偏移度对照参量Ke对应的部分轮廓图像筛选出,并确定已筛选出的部分轮廓图像在坐标系中对应的坐标。
具体而言,本发明通过将轮廓图像进行划分,并对划分后的各部分轮廓图像计算曲线偏移度参量Ke,对于曲线偏移度参量Ke能够表征其对应部分轮廓图像相比于整体轮廓的向外延伸程度,在实际情况中,对于常规形状以及常规大小的吹塑件,其吹塑不良率较低,而对于特殊形状的吹塑件,例如,其存在向外延伸程度较大的部分,对于这部分在吹塑过程中容易发生吹塑不到位或不均匀的现象,而本发明通过曲线偏移度参量Ke对轮廓图像中向外延伸较大的部位进行筛选,方便后续根据筛选结果进行调整,提高调整的准确度和精确度,进而保证整体吹塑效果,并且减少待制品延伸度较大部位的吹塑不到位或不均匀的现象发生,进而提高优品率。
具体而言,所述吹塑模块的吹气单元4包括一能移动的吹气芯棒3,在对型胚吹气时,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控制所述吹气单元4的吹气芯棒3以预设移动速度移动。
具体而言,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根据对所述轮廓图像的筛选结果确定所述吹气芯棒3的移动位置,并根据纵向中心坐标Ye在模具中对应的位置控制所述吹气芯棒3移动,当吹气口2移动至所述位置后停止,直至对型胚吹气完成,其中,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根据已筛选出的部分轮廓图像在坐标系中对应的坐标,按照公式(4)计算部分轮廓图像的纵向中心坐标Ye,
Ye=ye2-ye1 (4)
公式(4)中,ye1表示部分轮廓图像中Y轴坐标最小值,ye2表示部分轮廓图像中Y轴坐标最大值。
具体而言,本发明通过对向外延伸部分进行筛选,并根据筛选结果对吹气芯棒3在模具1中的移动位置进行确定,进而能够使得吹气芯棒3与对应向外延伸部位的距离更近,在实际情况中,对于部分形状特殊具有向外延伸位置的吹塑件,使得吹气芯棒3的吹气口2靠近延伸位置,能够有效的提升对于延伸位置的吹塑效果,通过筛选结果,数据处理模块运算吹气芯棒3较佳的移动位置,并控制吹气芯棒3延伸至对应位置能够提升整体吹塑效果,并且减少待制品延伸度较大部位的吹塑不到位或不均匀的现象发生,进而提高优品率。
具体而言,所述检测模块的摄影装置对成品进行拍摄,并将拍摄后的成品图像信息传送至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根据已拍摄的图像信息提取成品的轮廓图像,将所述成品的轮廓图像与所述待制样品的轮廓图像进行对比,按照公式(5)计算偏移度C,判定所述吹塑模块的运行参数是否需要调整,
公式(5)中,Xp2表示X轴正向的待制样品轮廓图像中各点X轴坐标值的和,Xp1表示X轴正向的成品轮廓图像中各点X轴坐标值的和,Xn1表示X轴负向的待制样品轮廓图像中各点X轴坐标值的和,Xn2表示X轴负向的成品轮廓图像中各点X轴坐标值的和;
当C≥C01时,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判定所述吹塑模块的运行参数需要调整;
其中,C01表示预设合格判定参量,C01>0。
具体而言,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内预设成品检测吹胀气压调节参量F01以及成品检测模具温度调节参量T01,10℃<T01<25℃,FE表示预设吹胀气压调整参量,0.1Mpa<F01<0.3Mpa,当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判定所述吹塑模块的运行参数需要调整时,
将已确定的模具加热温度增加T01×C/C01;
将已确定的吹胀气压增加F01×C/C01。
具体而言,所述检测模块内预设时间间隔t0,所述检测模块的摄影装置每隔t0时间对产出的成品进行拍摄,单次拍摄过程只拍摄一个成品。
具体而言,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还与外接显示屏幕相连接,以实时显示所述注塑模块以及吹塑模块的运行参数。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做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基于远程监控的注吹成型智能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注塑模块,其用以制作型胚;
吹塑模块,其包括模具以及设置在所述模具一侧的吹气单元,所述吹气单元对放入所述模具的型胚进行吹气,所述吹气单元包括一吹气芯棒,所述吹气芯棒能在模具中移动;
检测模块,其包括一摄影装置,以对待制样品以及成品进行拍摄,并将拍摄的图像信息传送至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与所述注塑模块、吹塑模块以及检测模块分别连接,控制所述注塑模块以及吹塑模块的运行参数调整;
以及,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根据检测模块发送的待制样品的图像信息提取轮廓图像,并计算所述轮廓图像对应的待制样品特征参量E,根据所述待制样品特征参量E确定所述吹塑模块以及注塑模块的运行参量,并对所述轮廓图像进行筛选,根据筛选结果确定所述吹气芯棒在模具中的移动位置,并且,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根据成品的轮廓图像判定是否需要对所述吹塑模块的运行参数进行修正;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接收所述检测模块发出的待制样品图像信息,并按照公式(1)计算所述轮廓图像对应的待制样品特征参量E,
公式(1)计算时以所述轮廓图像中心为坐标原点建立坐标系,公式(1)中,S表示所述轮廓图像的总面积,S0表示预设总面积参量,Xm表示所述轮廓图像中X轴坐标最大值与X轴坐标最小值的差值,Xe表示X轴坐标平均值参量,Xe按照公式(2)计算,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对所述轮廓图像进行筛选,建立若干平行于X轴且间距相等的直线将所述轮廓图像划分为若干部分,并按照公式(3)计算各部分轮廓图像对应的曲线偏移度参量Ke,
公式(3)中,D表示直线间的间距,xp表示X轴正向的部分轮廓图像中各点X轴坐标值的和,xn表示X轴负向的部分轮廓图像中各点X轴坐标值的和;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将各部分轮廓图像对应的曲线偏移度参量Ke与预设曲线偏移度对照参量Ke0进行比对,
当Ke≥Ke0时,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将所述偏移度对照参量Ke对应的部分轮廓图像筛选出,并确定已筛选出的部分轮廓图像在坐标系中对应的坐标;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控制所述吹气单元的吹气芯棒以预设移动速度移动;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根据对所述轮廓图像的筛选结果确定所述吹气芯棒的移动位置,并根据纵向中心坐标Ye在模具中对应的位置控制所述吹气芯棒移动,当吹气口移动至所述位置后停止,直至对型胚吹气完成,其中,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根据已筛选出的部分轮廓图像在坐标系中对应的坐标,按照公式(4)计算部分轮廓图像的纵向中心坐标Ye,
Ye=ye2-ye1 (4)
公式(4)中,ye1表示部分轮廓图像中Y轴坐标最小值,ye2表示部分轮廓图像中Y轴坐标最大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远程监控的注吹成型智能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根据所述待制样品特征参量E确定所述吹塑模块的运行参量,其中,
当E≥E2时,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确定所述注塑模块制作型胚时的温度为T10+TE1×E/E2,确定所述吹塑模块对所述型胚吹气时的吹胀气压为F0+FE×E/E2,确定所述吹塑模块的模具加热温度为T20+TE2×E/E2;
当E1≤E<E2时,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确定所述注塑模块制作型胚时的温度为T10,确定所述吹塑模块对所述型胚吹气时的吹胀气压为F0,确定所述吹塑模块的模具加热温度为T20;
当E<E1时,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确定所述注塑模块制作型胚时的温度为T10-TE1×E/E2,确定所述吹塑模块对所述型胚吹气时的吹胀气压为F0-FE×E/E2,确定所述吹塑模块的模具加热温度为T20-TE2×E/E2;
其中,E1表示第一样品特征对比参量,E2表示第二样品特征对比参量,T10表示预设型胚制作温度参量,T20表示预设模具加热温度参量,F0表示预设吹胀气压参量,TE1表示预设型胚温度调整参量,TE2表示预设模具温度调整参量,FE表示预设吹胀气压调整参量,E1、E2、T10、T20、F0、TE1、TE2以及FE均预储存在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远程监控的注吹成型智能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影装置将拍摄后的成品图像信息传送至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根据已拍摄的图像信息提取成品的轮廓图像,将所述成品的轮廓图像与所述待制样品的轮廓图像进行对比,按照公式(5)计算偏移度C,判定所述吹塑模块的运行参数是否需要调整,
公式(5)中,Xp2表示X轴正向的待制样品轮廓图像中各点X轴坐标值的和,Xp1表示X轴正向的成品轮廓图像中各点X轴坐标值的和,Xn1表示X轴负向的待制样品轮廓图像中各点X轴坐标值的和,Xn2表示X轴负向的成品轮廓图像中各点X轴坐标值的和;
当C≥C01时,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判定所述吹塑模块的运行参数需要调整;
其中,C01表示预设合格判定参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远程监控的注吹成型智能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内预设成品检测吹胀气压调节参量F01以及成品检测模具温度调节参量T01,当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判定所述吹塑模块的运行参数需要调整时,
将已确定的模具加热温度增加T01×C/C01;
将已确定的吹胀气压增加F01×C/C0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远程监控的注吹成型智能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内预设时间间隔t0,所述检测模块的摄影装置每隔t0时间对产出的成品进行拍摄,单次拍摄过程只拍摄一个成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远程监控的注吹成型智能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还与外接显示屏幕相连接,以实时显示所述注塑模块以及吹塑模块的运行参数。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220412.7A CN115284580B (zh) | 2022-10-08 | 2022-10-08 | 一种基于远程监控的注吹成型智能制造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220412.7A CN115284580B (zh) | 2022-10-08 | 2022-10-08 | 一种基于远程监控的注吹成型智能制造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284580A CN115284580A (zh) | 2022-11-04 |
CN115284580B true CN115284580B (zh) | 2022-12-27 |
Family
ID=838349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220412.7A Active CN115284580B (zh) | 2022-10-08 | 2022-10-08 | 一种基于远程监控的注吹成型智能制造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28458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592926B (zh) * | 2022-11-28 | 2023-03-28 | 张家港市意久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模头自调节的智能吹塑系统 |
CN116100790B (zh) * | 2023-04-12 | 2023-08-08 | 张家港羽成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全自动智能吹瓶机 |
CN118047342B (zh) * | 2024-04-16 | 2024-07-19 | 江苏新美源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碳酸饮料的吹灌旋系统 |
CN118456834B (zh) * | 2024-07-12 | 2024-11-12 | 张家港市联鑫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注吹中空成型机的预吹塑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49721A (zh) * | 2008-03-13 | 2008-08-27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挤出吹塑制品壁厚在线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
CN101402248A (zh) * | 2008-10-29 | 2009-04-08 | 黄锦强 | 一种注吹塑料中空容器的模具成型工艺方法 |
CN107775946A (zh) * | 2016-08-31 | 2018-03-09 | 岱纳包装(天津)有限公司 | 一种人机交互智能闭环控制全自动吹塑生产线及工艺 |
CN108000847A (zh) * | 2017-12-07 | 2018-05-08 | 锦西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无模具吹塑多曲率成型件的方法及装置 |
CN114986855A (zh) * | 2022-07-19 | 2022-09-02 | 广东乐善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吹瓶机自适应吹瓶控制方法及系统 |
-
2022
- 2022-10-08 CN CN202211220412.7A patent/CN11528458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49721A (zh) * | 2008-03-13 | 2008-08-27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挤出吹塑制品壁厚在线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
CN101402248A (zh) * | 2008-10-29 | 2009-04-08 | 黄锦强 | 一种注吹塑料中空容器的模具成型工艺方法 |
CN107775946A (zh) * | 2016-08-31 | 2018-03-09 | 岱纳包装(天津)有限公司 | 一种人机交互智能闭环控制全自动吹塑生产线及工艺 |
CN108000847A (zh) * | 2017-12-07 | 2018-05-08 | 锦西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无模具吹塑多曲率成型件的方法及装置 |
CN114986855A (zh) * | 2022-07-19 | 2022-09-02 | 广东乐善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吹瓶机自适应吹瓶控制方法及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284580A (zh) | 2022-11-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5284580B (zh) | 一种基于远程监控的注吹成型智能制造系统 | |
EP0534367B1 (en) | Apparatus for conditioning pressure molded plastic articles | |
US9102090B2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blow molding containers | |
US5543103A (en) | Process of surface shaping | |
CN115592926B (zh) | 一种基于模头自调节的智能吹塑系统 | |
US9849619B2 (en) | Apparatus for correcting the bending of a molten resin and method of correcting the bending of the molten resin | |
CN105965018B (zh) | 一种电子束熔丝近净增材制造方法 | |
CN115256882A (zh) | 基于多数据监测的注吹中空成型控制系统 | |
CN109664312A (zh) | 基于热变形的生长型软体机器人预设变形方法 | |
CN114212971B (zh) | 一种玻璃瓶的吹制方法 | |
CN114933408A (zh) | 一种玻璃瓶瓶底凸点加工设备及加工工艺 | |
JP3477169B2 (ja) | 熱可塑性材料からなるブランクのブロー成形容器の製造方法とそのプラント | |
US4405556A (en) |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oriented, blown articles | |
CN116175939B (zh) | 一种吹瓶机控制系统及吹瓶机控制方法 | |
CN116100790B (zh) |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全自动智能吹瓶机 | |
CN112743803A (zh) | 一种可替代压缩气体进行吹塑的吹塑模具 | |
US6602458B1 (en) | Reduced flash molding | |
CN118456834B (zh) | 一种基于注吹中空成型机的预吹塑方法 | |
JP2000256021A (ja) | I.s.機械用の空圧機械の制御装置 | |
CN109664482A (zh) | 一种用于塑料桶制造的吹塑装置 | |
CN203818557U (zh) | 一种单模头双工位吹塑机 | |
CN211078881U (zh) | 一种行列机小口瓶压吹模具 | |
JP2019072995A (ja) | ブロー成形装置 | |
CN114347433B (zh) | 一种吹塑机吹塑系统反复吹塑改造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5635670B (zh) | 用于医疗密封瓶的注吹成型工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