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5279517A - 模具装置 - Google Patents

模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79517A
CN115279517A CN202080097470.8A CN202080097470A CN115279517A CN 115279517 A CN115279517 A CN 115279517A CN 202080097470 A CN202080097470 A CN 202080097470A CN 115279517 A CN115279517 A CN 1152795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d
transmission path
sensor
amplifier
extru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9747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三田村一广
青山俊三
桦岛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tional University Corp Donghai National University
Ahrest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ational University Corp Donghai National University
Ahrest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tional University Corp Donghai National University, Ahresty Corp filed Critical National University Corp Donghai National University
Publication of CN1152795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795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17/00Pressure die casting or injection die casting, i.e. casting in which the metal is forced into a mould under high pressure
    • B22D17/20Accessories: Details
    • B22D17/32Controlling equip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17/00Pressure die casting or injection die casting, i.e. casting in which the metal is forced into a mould under high pressure
    • B22D17/20Accessories: Details
    • B22D17/22Dies; Die plates; Die supports; Cooling equipment for dies; Accessories for loosening and ejecting castings from dies
    • B22D17/2236Equipment for loosening or ejecting castings from d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40Removing or ejecting moulded articles
    • B29C45/4005Ejector constructions; Ejector operating mechanisms
    • B29C45/401Ejector pin constructions or mount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76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B29C45/77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of velocity or pressure of moulding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2945/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 B29C2945/76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B29C2945/76003Measured parameter
    • B29C2945/76006Press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2945/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 B29C2945/76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B29C2945/76177Location of measurement
    • B29C2945/76254Mould
    • B29C2945/76257Mould cavity
    • B29C2945/7626Mould cavity cavity wal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2945/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 B29C2945/76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B29C2945/76177Location of measurement
    • B29C2945/76287Moulding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2945/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 B29C2945/76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B29C2945/76451Measurement means
    • B29C2945/76481Strain gau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2945/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 B29C2945/76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B29C2945/76929Controlling method
    • B29C2945/76993Remote, e.g. LAN, wireless LA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在模具装置(10)的固定腔(22)内设置有对模具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测的应变传感器(54)、对应变传感器(54)的检测信号进行放大的放大器(55)、将来自放大器(55)的检测信号作为发送信号来发送的无线通信部(57)以及电池(B)。模具装置(10)具有形成于腔(22)及定模(20)并将来自放大器(55)的发送信号传输给与模具分开的外部装置的空隙传输路(27、28)。

Description

模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模具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模具装置配置有各种传感器,将进行通过所述模具装置制造的铸造品和合成树脂的成型品的制造时的所述传感器的检测信号,输入到设置于模具装置外部的管理装置等(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4)。
在专利文献1中,在模具内配置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的检测信号经由布线在模具内的电缆送出到设置于模具侧面的放大器单元。并且,所述放大器单元将这些检测信号经由网关以及互联网送出到服务器侧系统。
在专利文献2中,也在模具嵌件内配置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的各检测信号经由布线在模具以内的电缆送出到设置于模具嵌件侧面的发送器模块。设置在底板的接收器模块,与所述发送器模块相对配置,并且经由连接器与评价装置连接。
在专利文献3中,线性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声音传感器配置于模具,这些传感器的检测信号,经由配置于模具内的电缆输出到配置于模具外表面的通信单元。并且,所述检测信号从通信单元经由无线LAN送出到控制器。
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有压力传感器配置于腔内的内容。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12887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11-50037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许5800289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3-16952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4中,在模具内配置有各种传感器,将检测信号经由电缆电连接至设置于模具外部的放大器单元、发送器模块、通信单元等外部装置。但是,在有线的情况下,存在断线的顾虑。另外,在改变模具的情况下,如果是有线,则需要重新进行从配置于模具的传感器侧延伸的电缆与从外部装置侧延伸的电缆之间的连接的步骤,存在费时费力的问题。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模具装置:不用通过有线而能够将配置于模具内的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发送给外部装置,不会产生断线,并且能够顺利地进行改变模具时的步骤。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模具装置,具备:模具;电路部,包括:传感器,其对所述模具的运行状态或环境状态进行检测;放大器,其对所述传感器的检测信号进行放大;和无线发送部,其将来自所述放大器的检测信号作为发送信号来发送;以及电池,其向所述电路部供给电力,所述电路部及所述电池被所述模具或所述模具的附属构件覆盖,所述模具及所述附属构件中的至少一方具有将所述发送信号向与所述模具或所述附属构件分开的外部装置传输的空隙传输路。
根据上述结构,传感器的检测信号通过放大器被放大并输出到无线发送部,来自无线发送部的发送信号通过无线经由空隙传输路而向外部装置发送。其结果,不用通过有线而能够将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发送给外部装置。另外,根据上述结构,由于不使用有线,因此不会产生断线以及布线错误。另外,被模具或附属构件覆盖的无线发送部,不会妨碍成型品的制造时及模具交换等作业。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传感器、所述放大器、所述无线发送部以及所述电池中的至少两个一体化。
根据上述结构,传感器、放大器、无线发送部以及电池中的至少两个一体化,从而容易装配到模具或附属构件。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检测信号为模拟信号,在所述放大器与所述无线发送部之间设置有将所述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AD转换器。
根据上述结构,作为模拟信号的检测信号,通过AD转换器被转换为抗噪声的数字信号。并且,外部装置能够接收作为数字信号的发送信号。由此,能够对外部装置发送抗噪声的发送信号。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传感器、所述放大器、所述AD转换器、所述无线发送部以及所述电池中的至少两个一体化。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使传感器、放大器、AD转换器、无线发送部以及电池中的至少两个一体化,从而容易装配到模具或附属构件。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空隙传输路构成为:与其延伸方向正交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具有彼此正交的长边及短边的四边形或者该四边形至少能够内接的形状,在将所述长边的长度设为a,将所述发送信号的波长设为λ时,a≥λ/4。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将来自无线发送部的发送信号,良好地发送到与模具分开的外部装置。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空隙传输路包含第1传输路、弯曲部以及经由所述弯曲部与所述第1传输路连结的第2传输路,所述弯曲部弯曲为在包含所述长边的虚拟平面上使所述第2传输路相对于所述第1传输路的弯曲角θ成为|θ|≤90°。
根据上述结构,在包含长边的虚拟平面上,弯曲部弯曲为使第2传输路相对于第1传输路的弯曲角θ成为|θ|≤90°,从而在具有该弯曲部的空隙传输路中,能够将来自无线发送部的发送信号,良好地发送到与模具分开的外部装置。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模具包含定模及动模,所述模具装置还具有:挤压销,其设置于所述定模和所述动模中的任意一方,并且在开模时从所述腔的壁面推出形成于所述模具的腔内的成型品;以及按压部件,其在所述开模时对设置于所述挤压销的基端的挤压座进行按压,所述按压部件为所述附属构件,所述电路部被所述按压部件覆盖,并且在所述按压部件设置有所述空隙传输路。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在挤压部件设置空隙传输路,从而不用通过有线而能够将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发送给外部装置,并且由于不使用有线,因此不会产生断线及布线错误。另外,被附属构件覆盖的无线发送部,不会妨碍成型品的制造时及模具交换等作业。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电路部所包含的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挤压销一体化,所述电路部所包含的剩余的构成物收纳在与所述挤压座并列设置且比所述挤压座的厚度形成得薄的壳体内。
如上所述,除传感器以外的包含在电路部的剩余构成物,被收纳在形成为比挤压座的厚度薄的壳体内,从而按压部件能够一边避开壳体一边通过挤压座按压挤压销。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式,能够起到如下效果:不用通过有线而能够将配置于模具内的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发送给外部装置,不会产生断线,并且能够顺利地进行改变模具时的步骤。
附图说明
图1的(a)是第1实施方式的模具装置的主要部分概略剖视图,(b) 是(a)的A-A线剖视图,(c)是空隙传输路的仰视图,(d)是从传感器到无线通信部为止的电气框图。
图2的(a)是第2实施方式的模具装置的主要部分概略剖视图,(b) 是(a)的B-B线剖视图,(c)是空隙传输路的仰视图。
图3的(a)是第3实施方式的模具装置的主要部分概略剖视图,(b) 是(a)的C-C线剖视图,(c)是从腔的底面侧观察空隙传输路的仰视图。
图4是比较例的空隙传输路的空隙传输路的仰视图。
图5是在第4实施方式中,闭模时的模具装置的主要部分概略剖视图。
图6的(a)是从侧面观察第4实施方式的动模的概略说明图,(b) 是从挤压板侧观察同样的动模的概略说明图。
图7是在第4实施方式中,开模时的模具装置的主要部分概略剖视图。
图8是在第4实施方式中,示出挤压销的按压操作的模具装置的主要部分概略剖视图。
图9的(a)是挤压销与电路部的壳体的概略立体图,(b)是省略了壳体的挤压销的概略立体图。
图10是第5实施方式的闭模时的模具装置的主要部分概略剖视图。
图11是从挤压板122侧观察第5实施方式的挤压销的配置的概略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参照图1(a)~图1(d),对第1实施方式的模具装置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模具装置是在合成树脂的注塑成型中使用的模具装置。
如图1(a)所示,模具装置10具备定模20及动模30。定模20以及动模30具有:固定主模21及可动主模31,固定于未图示的固定模板及可动模板;以及固定腔22及可动腔32,分别嵌合固定于固定主模21及可动主模31的收纳凹部21a、31a。
固定腔22及可动腔32大致形成为长方体,在固定腔22及可动腔32 的彼此相对的面形成有腔形成用的凹部22a、32a。在定模20与动模30 闭模时,如图1(a)所示,通过固定腔22及可动腔32的凹部22a、32a,腔40被区划形成。固定腔22及可动腔32、固定主模21及可动主模31 相当于模具。
在闭模时,加热熔化的合成树脂通过未图示的浇口射出而被填充到腔 40内。当填充到腔40内的合成树脂冷却而硬化时,可动主模31及可动腔32在开模时从固定主模21及固定腔22脱模,在腔40内形成的未图示的成型品通过设置于动模30侧的未图示的挤压销被被挤压,从而被取出。
如图1(a)所示,在固定腔22设置有传感器部50。传感器部50具备销体52以及应变传感器54。在固定腔22形成有收纳孔24,该收纳孔 24的一端向腔40开口并且另一端延伸至固定腔22的底部侧。另外,在固定腔22的底表面22b凹设有与收纳孔24连通的收纳室25。
所述销体52以能够在轴心方向上自由滑动地方式插通在收纳孔24。销体52被配置为,一端的端面露出到腔40并且另一端始终与收纳在收纳室25的传感器54抵接。销体52通过未图示的弹簧等弹压部件而向腔侧被弹压。在腔40内填充被加热熔化的合成树脂时,销体52根据其树脂压力来按压应变传感器54。传感器部50的应变传感器54根据销体52的按压,对所述树脂压力进行检测。树脂压力是知道模具的运行状态的参数。
如图1(d)所示,应变传感器54经由放大器55及AD转换器56与无线通信部57连接。放大器55对应变传感器54检测到的模拟信号、即检测信号进行放大。AD转换器56将所述检测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输出给无线通信部57。无线通信部57将所述数字信号作为发送信号而通过无线进行发送。无线通信部57相当于无线发送部。
放大器55、AD转换器56、无线通信部57以及向这些供给电力的电池B,搭载于未图示的共用基板而一体化,并被收纳在合成树脂制的壳体 58内,该壳体58收纳在收纳室25内。合成树脂制的壳体58能够向外部发送无线通信部57的发送信号。电池B例如为纽扣电池,但是不限定于纽扣电池,也可以是其他电池。另外,放大器55经由未图示的导线电连接到应变传感器54。另外,在图1(a)中,为了便于说明,以透视了壳体58内的状态图示,未图示所述基板。
无线通信部57相当于无线发送部。另外,应变传感器54、放大器55、 AD转换器56以及无线通信部57相当于电路部。电路部及电池B被固定腔22及固定主模21覆盖。
如图1(a)及图1(b)所示,固定腔22的底表面22b成为平面。在底表面22b形成有直线延伸的凹槽26a。关于凹槽26a,其延伸方向与收纳孔24正交并且与收纳室25连通。收纳凹部21的收纳空间通过四边形形状的内底面21b以及相对于内底面21b正交的4个内侧面21c而被区划。
另外,固定主模21的内底面21b成为平面。如图1(b)所示,空隙传输路27通过内底面21b以及凹槽26a而被区划形成。关于空隙传输路 27,与凹槽26a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横截面形成为四边形,也就是说,形成为长方形。所述长方形成为具有长边和短边的偏平状。
在空隙传输路27的横截面形状中,在使长边的长度为a,使所述发送信号的波长为λ时,成为a≥λ/4。不限定短边的长度。例如,短边也可以相对于长边非常短。
如图1(a)及图1(c)所示,在固定主模21形成有空隙传输路28,该空隙传输路28相对于空隙传输路27位于同一直线上并且与空隙传输路 27连通。关于空隙传输路28,横截面形成为具有长边和短边的偏平状的四边形,以形成与空隙传输路27相同形状的横截面,其外端向定模20的外部空间开口。
如图1(d)所示,通过无线通信部57发送的发送信号,能够经由空隙传输路27、28,与位于模具装置10的外部空间的作为外部装置的接收装置60进行通信。接收装置60接收发送信号、即检测信号,将基于该检测信号的数据作为行动日志或跟踪日志保存在未图示的作为外部装置的记录装置。
(实施方式的作用及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下述的作用及效果。
(1)在本实施方式的模具装置10中,包含在电路部的应变传感器54、放大器55、AD转换器56以及无线通信部57和电池B被固定腔22 及固定主模21覆盖。另外,在固定腔22及固定主模21具有将发送信号传输给与固定腔22及固定主模21分开的记录装置的空隙传输路27、28。
通过上述结构,来自无线通信部57的发送信号通过无线经由空隙传输路27、28发送给与模具分开的外部装置。因此,应变传感器54的检测信号不用通过有线而能够发送给与模具分开的外部装置。另外,根据上述结构,由于不使用有线,因此不会产生断线及布线错误。另外,被模具或附属构件覆盖的无线发送部,不会妨碍成型品的制造时及模具交换等作业。
另外,在模具装置内,也不需要用于传感器与外部装置之间的信号发送的电缆及电源,因此能够顺利地进行改变模具时的步骤。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能够将应变传感器54检测到的检测值作为行动日志或跟踪日志,保存在设置于模具装置10的外部的未图示的日志装置,因此无需在模具装置内置置外部装置。
(2)在本实施方式中,放大器55、AD转换器56、无线通信部57 以及电池B搭载于未图示的共用基板而一体化。其结果,构成电路部的传感器、所述放大器、AD转换器以及无线发送部和电池B一体化,从而容易装配到模具。
(3)在本实施方式中,检测信号为模拟信号,在放大器55与无线发送部之间连接有将所述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AD转换器56。通过上述结构,作为模拟信号的检测信号,通过AD转换器56转换为抗噪声的数字信号。并且,外部装置能够接收作为数字信号的发送信号。由此,能够向外部装置发送抗噪声的发送信号。
(4)在本实施方式中,空隙传输路27、28的与其延伸方向正交的横截面为具有彼此正交的长边及短边的四边形。另外,在使所述四边形的长边的长度为a,使发送信号的波长为λ时,成为a≥λ/4。通过上述结构,来自无线通信部57的发送信号,能够良好地发送到与模具分开的外部装置。
<试验1>
接着,示出使上述结构的模具装置10的空隙传输路27、28的大小以及无线通信部57的输出成为下述值的试验1的结果。
空隙传输路27、28的总传输路长度:200mm
空隙传输路27、28的长边:
25,26,27、28,29,30,31,32,33mm
空隙传输路27、28的短边:5mm
无线通信部57的无线输出:2.5mW
无线通信部57的发送信号的频率:2.4GHz
无线通信部57的发送信号的波长:124.9mm
接收装置60从无线通信部57以直线距离分开2000mm而配置,且在任意长边的情况下,都以相同的接收灵敏度来进行了测定。
通过接收装置60,来自无线通信部57的发送信号的接收状况如下所述。另外,长边的各数值下的评价“×”为无法接收,“△”表示噪声重叠且接收不稳定的状态下的接收,“○”表示能够稳定地接收。
(试验1的结果)
25,26,27、28,29,30,31,32,33
×××××△△○○
通过以上的结果能够确认到,在长边32mm的情况下,长边
/124.9=0.264且长边为波长的1/4(=0.25)以上,因此能够进行无线发送。
<试验2>
接着,示出使上述结构的模具装置10的空隙传输路27、28的大小以及无线通信部57的输出成为下述值的试验2的结果。
空隙传输路27、28的总传输路长度:200mm
空隙传输路27、28的长边:
65,68,69,70,72,74,77,78,80,82mm
空隙传输路27、28的短边:5mm
无线通信部57的无线输出:2.5mW
无线通信部57的发送信号的频率:920MHz
无线通信部57的发送信号的波长:325.86mm
接收装置60从无线通信部57以直线距离分开2000mm而配置,在任意长边的情况下,都以相同的接收灵敏度来进行了测定。通过接收装置 60,来自无线通信部57的发送信号的接收状况如下所述。
(试验2的结果)
65,68,69,70,72,74,77,78,80,82
×××××××△△○
通过以上的结果能够确认到,在长边82mm的情况下,长边
/325.86=0.252且长边为波长的1/4(=0.25)以上,因此能够进行无线发送。
(第2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2(a)~图2(c)对第2实施方式的模具装置10进行说明。另外,包含本实施方式在内,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关于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或相当的构成,附上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对与第 1实施方式不同的结构进行说明。
在第1实施方式的模具装置10中具有空隙传输路27、28,但是本实施方式的模具装置10具有空隙传输路27、28A、29的部位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其他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的结构相同。
空隙传输路29具有凹槽26b。如图2(a)所示,凹槽26b形成于固定腔22的一侧面,从内底面21b侧向腔32侧延伸。空隙传输路29通过凹槽26b以及与凹槽26b相对的收纳凹部21的内侧面21c而被区划形成。凹槽26b的一端与凹槽26a的反收纳室25侧端连通,另一端成为闭端。与空隙传输路29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横截面,成为具有彼此正交的长边及短边的四边形,具有与空隙传输路27的所述横截面的四边形相同的大小。
并且,空隙传输路29与空隙传输路27的端部彼此被配置为,两空隙传输路的短边包含在共同的虚拟平面且彼此正交。另外,空隙传输路28A 的一端相对于空隙传输路29的闭端,以使两空隙传输路的短边包含在共用的虚拟平面且彼此正交的方式配置并连通。空隙传输路28A的外端向定模20的外部空间开口。
(实施方式的作用及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具有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1)~(3)所述的相同的作用效果。
(第3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3(a)~图3(c)对第3实施方式的模具装置10进行说明。
在第1实施方式的模具装置10中具有空隙传输路27、28,但是在本实施方式的模具装置10中,具备空隙传输路27、28B、33的地方与第1 实施方式不同,其他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构成。
空隙传输路33具有凹槽26c。如图3(c)所示,凹槽26c形成于固定腔22的底表面22b,一端与空隙传输路27的凹槽26a连通并且另一端作为开口端延伸至固定腔22的外侧面并被开放。空隙传输路33通过凹槽 26c以及与凹槽26c相对的收纳凹部21a的内底面21b被区划形成
与空隙传输路33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横截面,成为具有彼此正交的长边及短边的四边形,具有与空隙传输路27的所述横截面的四边形相同的大小。
并且,空隙传输路33与空隙传输路27的端部彼此被连结为,两空隙传输路的长边包含在共同的虚拟平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c)所示,成为弯曲角|θ|≤90°。也就是说,空隙传输路27的轴心O1与空隙传输路33的轴心O2以弯曲角|θ|连结。关于θ,相对于第1传输路的轴心,使以逆时针方向弯曲的情况为“+”,使以顺时针方向弯曲的情况为“-”。
图4示出“-θ”的弯曲角下的情况,其中,是|θ|>90°的比较例。另外,图3(c)是从腔的底面侧观察空隙传输路的图,在该图中,空隙传输路 33的弯曲方向是空隙传输路33相对于空隙传输路27向逆时针方向弯曲,但是并不限定于向该方向弯曲,也可以向反方向的顺时针方向弯曲。
在此,空隙传输路33与空隙传输路27的端部彼此连结的部位相当于弯曲部。另外,空隙传输路27相当于与无线发送部对应的一侧(靠近的一侧)的第1空隙传输路空隙传输路33相当于第2传输路。另外,空隙传输路28B以其延伸方向与空隙传输路33的延伸方向成为相同方向的方式配置,对于空隙传输路33的开口端连通。虽然未图示,但空隙传输路 28B的外端向定模20的外部空间开口。
(实施方式的作用及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具有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1)~(3)所述的相同的作用效果,并且具有以下的作用效果。
(1)在本实施方式中,空隙传输路包含作为与无线发送部对应的一侧(靠近的一侧)的第1传输路的空隙传输路27以及作为经由弯曲部与空隙传输路27连结的第2传输路的空隙传输路33。另外,弯曲部弯曲为,在包含长边的虚拟平面上,空隙传输路33相对于空隙传输路27的弯曲角θ成为|θ|≤90°。
通过上述结构,在具有弯曲部的空隙传输路中,能够将来自作为无线发送部的无线通信部57的发送信号,良好地发送到与模具分开的外部装置。
<试验3>
接着,示出使上述结构的模具装置10的空隙传输路27、33、28B的大小、弯曲角θ以及无线通信部57的输出成为下述的值的试验3的结果。
空隙传输路27,33,28B的总传输路长度:200mm
空隙传输路27,33,28B的长边:33mm
空隙传输路27、28的短边:5mm
弯曲角θ:30°,60°,89°,90°,91°,120°,150°
无线通信部57的无线输出:2.5mW
无线通信部57的发送信号的频率:2.4GHz
无线通信部57的发送信号的波长:124.9mm
接收装置60距离无线通信部57配置在从空隙传输路28B的开口部沿着轴心方向以直线距离分开2000mm处,在任意弯曲角的情况下,都以相同的接收灵敏度来进行了测定。
通过接收装置60正常接收来自无线通信部57的发送信号的结果如下所述。另外,长边的各数值下的评价“×”为无法接收,接收表示不稳定状态下的接收,“○”表示能够稳定地接收。
(试验3的结果)
30°,60°,89°,90°,91°,120°,150°
○○○○×××
通过以上的结果能够确认到,在弯曲角θ为|θ|≤90°的情况下,能够进行无线发送。
(第4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5~图9,对第4实施方式的压铸模具装置进行说明。压铸模具装置具有与树脂成型的模具装置相同的结构。
如图5所示,压铸模具装置100(以下,称为模具装置100)具备:固定主模104,安装有固定腔102;以及可动主模108,安装有可动腔106。固定主模104及可动主模108被一体地固定于固定板105及可动板118。固定腔102及固定主模104相当于定模。可动腔106及可动主模108相当于动模。
在闭模时,在模具装置100的内部,在固定腔102与可动腔106之间形成有腔109。并且,从设置于固定主模104的未图示的套筒压入的熔融金属通过未图示的熔融金属通道注入到所述腔109内。在可动腔106的里侧附近设置有空间112。在空间112内,收纳安装有挤压销114、116的作为按压部件的挤压板120、122。挤压销114、116由钢铁等金属构成。另外,按压部件不限定于板,也可以是块。挤压板120、122相当于模具的附属构件。
在挤压板120、122以直角安装有多个所述挤压销114、116。挤压销 114、116是用于在铸造后从可动腔106挤压作为成型品的铸造产品的销。
如图5所示,挤压板120、122在重叠的状态下连结成一体,将与挤压销114、116的基端一体连结的挤压座115、117夹在中间。挤压座115、 117的直径比挤压销114、116的直径大且挤压座115、117形成为低圆柱状。
如图9(b)所示,在挤压销114中,从基端向其轴心方向形成有收纳孔114a。收纳孔114a与在挤压座115的底表面向径向延伸并凹设的凹槽115a连通。
在收纳孔114a收纳有应变传感器124,通过粘合剂被固定为与挤压销114成为一体。在挤压销114根据施加于顶端的压力而存在其轴向的伸缩的情况下,与挤压销114一体化的应变传感器124根据该伸缩量来对所述压力进行检测。
在应变传感器124的挤压座115一体地连结有合成树脂制的壳体126。如图9(a)所示,在壳体126收纳有放大器155、AD转换器156、无线通信部157以及安装有电池B的基板154。合成树脂制的壳体126能够向外部发送无线通信部157的发送信号。应变传感器124、放大器155、AD 转换器156以及无线通信部157构成电路部。无线通信部157相当于无线发送部。基板154通过未图示的螺钉等与壳体126连结以成为一体。壳体 126被配置为,其底表面与挤压座115的底表面对齐。另外,挤压座115 的高度比壳体126的高度高,不会在壳体126施加挤压板120进行按压操作时的负荷。如图9(b)所示,所述应变传感器124对于放大器155与导线152电连接
在挤压板122中,在与挤压板120的配合面,形成有挤压座115、壳体126以及收纳挤压座117的收纳凹部121、123。收纳凹部可以设置在挤压板120侧,或者也可以分别设置在双方。收纳凹部121、123的高度与挤压座115、117的高度相同。
另外,在挤压板122中,在与挤压板120的配合面设置有与收纳凹部 121连通的凹槽,将它们作为空隙传输路129。所述凹槽可以设置在挤压板120侧,后者也可以分别设置在双方。
在空隙传输路129的横截面形状中,在使长边的长度为a,使无线通信部157的发送信号的波长为λ时,成为a≥λ/4。不限定短边的长度。例如,也可以非常短。
空隙传输路129在挤压板122的外侧面开口。
所述挤压销114、116以能够在水平的状态下向轴向移动的方式插通所述可动主模108及可动腔106的贯穿孔110。另外,如图6(a)、图6 (b)所示,空间112由可动主模108相对于可动板118通过模座107固定而形成。对挤压板120进行按压操作的挤压杆111安装于未图示的液压缸。由此,在开模时,挤压板120通过未图示的液压缸的弹压力而被压至图中左极限位置,使挤压销114、116的从固定腔102的突出量增大。
(第4实施方式的作用)
对本实施方式的压铸模具装置100的动作进行说明。如图5所示,在闭模时,熔融金属通过未图示的套筒以及熔融金属通道而被压入到腔109 来进行铸造。在该铸造时,在熔融金属被压入时,当腔109内的熔融金属按压挤压销114时,通过此时的高压力,挤压销114压缩,因此应变传感器124对该压力进行检测。应变传感器124的检测信号通过放大器155被放大。被放大的检测信号,通过AD转换器156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向无线通信部157输出。并且,来自无线通信部57的发送信号通过无线经由收纳凹部121、空隙传输路129向外部装置发送。
并且,在铸造后的开模时,当可动主模108从固定主模104分离时,挤压板120通过未图示的液压缸的弹压力向从可动板118分离方向移动。由此,挤压销114、116从固定腔102的腔壁面突出,如图7、图8所示,铸造产品S从腔109的壁面被推开。
此时,能够通过设置于挤压销114的应变传感器124,对进行挤压时的力进行测定。由此,虽然压铸产品烧结在模具、或者与模具产生划伤而在挤压时产品有时会变形,但通过对压出进行计测,从而能够将挤压时的故障或产品的变形防患于未然。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下述的作用及效果。
(1)本实施方式的模具装置100,在可动腔106及可动主模108具有:挤压销114,从腔壁面推出形成于腔109的铸造产品S;以及挤压板 120、122,在开模时对设置于挤压销114的基端的挤压座115、117进行按压。构成电路部的应变传感器124、放大器155、AD转换器156以及无线通信部157和电池B被作为附属构件的挤压板120、122覆盖,并且在挤压板120、122设置有空隙传输路129。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挤压板120、122覆盖电路部和电池B,从而不用通过有线而能够向外部装置发送应变传感器124的检测信号,并且由于不使用有线,因此不会产生断线及布线错误。另外,被挤压板120、122 覆盖的无线发送部,不会妨碍成型品的制造时及模具交换等作业。
(2)本实施方式的模具装置100也可以是,应变传感器124与挤压销114一体化,包含在电路部的剩余放大器155、AD转换器156以及无线通信部157与挤压座115并列设置而收纳在比所述挤压座的厚度形成得薄的壳体126内。其结果,按压部件能够一边避开壳体126一边通过挤压座115对挤压销114进行按压。
特别是,挤压销114是在每次射出时被杆113按压而在贯穿孔110中滑动的结构。这与第1实施方式的销体52大不同。关于销体52,通过在腔40内填充树脂时销体52被树脂压力按压而移动,在成型品从模具脱离之后,通过弹簧等弹压部件来返回到原位置。
但是,在树脂成型和压铸中,脱模剂、作为填充到腔的材料的树脂或者作为铸造品的材质的铝等的毛刺,侵入到销体52与收纳孔24之间以及挤压销114与贯穿孔110之间的空隙。在第1实施方式中,存在销体52 通过侵入的脱模剂或者树脂粘接的问题。当此时的粘接力比所述弹压部件的弹压力大时,销体无法移动,还存在无法传递压力的问题。
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在脱模剂或金属侵入到挤压销114 与贯穿孔110之间的空隙的情况下,挤压销114也通过挤压杆111而滑动,因此挤压销不会与贯穿孔110的周面粘接。因此,不会无法进行基于与挤压销114一体化的应变传感器的压力检测。
(第5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10及图11对第5实施方式的模具装置进行说明。另外,第5实施方式的模具装置仅一部分与第4实施方式的模具装置100不同,因此对不同的结构进行说明,对于与第4实施方式的模具装置100相同或相当的结构,附上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第4实施方式的模具装置100中,虽然为挤压板120与挤压板122 重叠的结构,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0所示,不同点在于挤压板120 与挤压板122分开配置。也就是说,挤压板122与挤压板120通过间隔件 134分开配置,并且通过插通到间隔件134的螺栓132被连结固定为一体。
并且,在通过间隔件134彼此分开的挤压板120、122之间,形成有向四方开口的空间,该空间成为空隙传输路130。另外,如图11所示,设置有多个挤压销116,一部分挤压销116相对于挤压销114彼此靠近配置。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于挤压销114的壳体126,为了避免与靠近的其他挤压销116的挤压座117产生干扰,不配置为指向接收装置 60侧。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1所示,在挤压板120、122之间的空隙传输路130中,一对反射板160固定于挤压板122。反射板160被配置为,来自无线通信部157的发送信号如图11的箭头所示向接收装置 60侧反射。
挤压销114、116的挤压座115、117夹在挤压板120、122之间。另外,壳体126比挤压座115的高度低并与挤压板120抵接,但是与挤压板 122分开配置。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实施方式中,也能够起到与第4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而且,仅通过将以往的挤压销替换为附有带无线通信部的壳体的传感器内置的挤压销,就能够不改造模具而对任意的挤压销地方的压力和压出力进行测定。其结果,具有不需要进行用于计测的准备。
本实施方式能够如下所述变更来实施。本实施方式及以下的变形例,能够在技术上不矛盾的范围内相互组合来实施。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虽然传感器为压力传感器,但是传感器不限定于压力传感器。存在各种配置于模具的传感器,例如可以例举对模具等的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传感器、用于振动检测的加速度传感器、对可动侧的模具位置进行检测的位置传感器等。例如,所述温度是知道模具的环境状态的检测值。另外,用于振动检测的加速度是知道模具的运行状态的检测值。所述模具的位置是知道模具的运行状态的检测值。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存在一个传感器,但是也可以将多个传感器同样设置于模具。另外,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在通过电缆将各传感器与外部装置连接时,存在产生电缆与外部装置之间的连接错误的问题,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不会产生连接错误。
·在所述各实施方式中,虽然使发送信号为数字信号,但是也可以省略AD转换器56将模拟信号作为发送信号来发送。
·在第1实施方式中,虽然具体化为注塑成型用的模具装置,但是不限定于注塑成型用的模具装置,也可以具体化为冲压模具、吹塑模具、压缩成型模具、真空成型模具等其他模具装置。
·另外,关于实施方式的空隙传输路,例如在第1实施方式中,空隙传输路27的截面形状成为四边形,也就是说成为长方形,但是截面形状不限定于该形状。例如,所述长方形也可以是至少能够内接的截面形状,例如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多边形、星形等其他形状。
·在第1、第4、第5实施方式中,虽然放大器55、AD转换器56以及无线通信部57一体化,但是也可以使其中的两个一体化。另外,也可以使包含传感器在内的至少两个一体化。此外,在省略了电路部中的AD 转换器56的情况下,也可以使剩余的传感器、放大器以及无线通信部中的至少两个一体化。另外,构成电路部的传感器、放大器、AD转换器以及无线通信部无需一定要一体化,也可以分别单独设置。另外,一体化的方法不限定于通过基板一体化的方法,也可以通过塑造来进行。
另外,在AD转换器不包含于电路部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使应变传感器、放大器以及无线通信部中的至少两个一体化。
·在第4实施方式中,虽然在动模设置有挤压销,但是也可以在定模设置挤压销,或者,也可以在两个模具分别设置挤压销。
·在第5实施方式中,虽然设置有反射板160,但是在能够指向接收装置60来配置无线通信部157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反射板160。
·在第4及第5实施方式的模具装置中,挤压销116及挤压板120、 122的结构是与以往结构相同的结构。因此,在以往的模具装置中,仅通过将多个或一个挤压销116中的、至少一个挤压销,变更为具备具有电路部及电池的壳体120的挤压销114,就能够容易实现第4实施方式或第5 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
附图标记说明
10…模具装置
20…定模
21…固定主模
21a…收纳凹部
21b…内底面
21c…内侧面
22…固定腔
22a…凹部
24…收纳孔
26a、26b、26c…凹槽
27、28A、28B、29…空隙传输路
30…动模
31…可动主模
31a…收纳凹部
32…可动腔
32a…凹部
40…腔
50…传感器部
54…应变传感器
100…模具装置
102…固定腔
104…固定主模
106…可动腔
108…可动主模
109…腔
110…贯穿孔
112…空间
114、116…挤压销
115、117…挤压座
120、122…挤压板
121…收纳凹部
124…应变传感器
126…壳体
154…基板
155…放大器
156…AD转换器
157…无线通信部
电池…B。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一种模具装置,具备:
模具;
电路部,包括:传感器,其对所述模具的运行状态或环境状态进行检测;放大器,其对所述传感器的检测信号进行放大;和无线发送部,其将来自所述放大器的检测信号作为发送信号来发送;以及
电池,其向所述电路部供给电力,
所述电路部及所述电池被所述模具或所述模具的附属构件覆盖,
所述模具和所述附属构件中的至少一方具有将所述发送信号向与所述模具或所述附属构件分开的外部装置传输的空隙传输路,
所述空隙传输路构成为:与其延伸方向正交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具有彼此正交的长边及短边的四边形或者该四边形至少能够内接的形状,在将所述长边的长度设为a,将所述发送信号的波长设为λ时,a≥λ/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装置,其中,
所述传感器、所述放大器、所述无线发送部以及所述电池中的至少两个一体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装置,其中,
所述检测信号为模拟信号,
所述电路部还包含AD转换器,该AD转换器设置于所述放大器与所述无线发送部之间,并将所述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装置,其中,
所述传感器、所述放大器、所述AD转换器、所述无线发送部以及所述电池中的至少两个一体化。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模具装置,其中,
所述空隙传输路包含第1传输路、弯曲部以及经由所述弯曲部与所述第1传输路连结的第2传输路,所述弯曲部弯曲为在包含所述长边的虚拟平面上使所述第2传输路相对于所述第1传输路的弯曲角θ成为|θ|≤90°。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模具装置,其中,
所述模具包含定模及动模,所述模具装置还具有:
挤压销,其设置于所述定模和所述动模中的任意一方,并且在开模时从所述腔的壁面推出形成于所述模具的腔内的成型品;以及
按压部件,其在所述开模时对设置于所述挤压销的基端的挤压座进行按压,
所述按压部件为所述附属构件,
所述电路部被所述按压部件覆盖,并且在所述按压部件设置有所述空隙传输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具装置,其中,
所述电路部所包含的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挤压销一体化,
所述电路部所包含的剩余的构成物收纳在与所述挤压座并列设置且比所述挤压座的厚度形成得薄的壳体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模具装置,其中,
所述按压部件包含彼此分开的两个按压板,所述两个按压板之间的空间形成所述空隙传输路。

Claims (8)

1.一种模具装置,具备:
模具;
电路部,包括:传感器,其对所述模具的运行状态或环境状态进行检测;放大器,其对所述传感器的检测信号进行放大;和无线发送部,其将来自所述放大器的检测信号作为发送信号来发送;以及
电池,其向所述电路部供给电力,
所述电路部及所述电池被所述模具或所述模具的附属构件覆盖,
所述模具和所述附属构件中的至少一方具有将所述发送信号向与所述模具或所述附属构件分开的外部装置传输的空隙传输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装置,其中,
所述传感器、所述放大器、所述无线发送部以及所述电池中的至少两个一体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装置,其中,
所述检测信号为模拟信号,
所述电路部还包含AD转换器,该AD转换器设置于所述放大器与所述无线发送部之间,并将所述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装置,其中,
所述传感器、所述放大器、所述AD转换器、所述无线发送部以及所述电池中的至少两个一体化。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模具装置,其中,
所述空隙传输路构成为:与其延伸方向正交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具有彼此正交的长边及短边的四边形或者该四边形至少能够内接的形状,在将所述长边的长度设为a,将所述发送信号的波长设为λ时,a≥λ/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具装置,其中,
所述空隙传输路包含第1传输路、弯曲部以及经由所述弯曲部与所述第1传输路连结的第2传输路,所述弯曲部弯曲为在包含所述长边的虚拟平面上使所述第2传输路相对于所述第1传输路的弯曲角θ成为|θ|≤90°。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模具装置,其中,
所述模具包含定模及动模,所述模具装置还具有:
挤压销,其设置于所述定模和所述动模中的任意一方,并且在开模时从所述腔的壁面推出形成于所述模具的腔内的成型品;以及
按压部件,其在所述开模时对设置于所述挤压销的基端的挤压座进行按压,
所述按压部件为所述附属构件,
所述电路部被所述按压部件覆盖,并且在所述按压部件设置有所述空隙传输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具装置,其中,
所述电路部所包含的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挤压销一体化,
所述电路部所包含的剩余的构成物收纳在与所述挤压座并列设置且比所述挤压座的厚度形成得薄的壳体内。
CN202080097470.8A 2020-02-28 2020-02-28 模具装置 Pending CN11527951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20/008532 WO2021171619A1 (ja) 2020-02-28 2020-02-28 金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79517A true CN115279517A (zh) 2022-11-01

Family

ID=774908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97470.8A Pending CN115279517A (zh) 2020-02-28 2020-02-28 模具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7297225B2 (zh)
CN (1) CN115279517A (zh)
DE (1) DE112020006815T5 (zh)
WO (1) WO2021171619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38697A (ja) * 1991-11-20 1993-06-08 Nok Corp 射出成形機の溶融樹脂充填方法及びこの方法に使用する射出成形機用金型
JP4042223B2 (ja) * 1998-09-28 2008-02-06 双葉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成形型用材料流動センサ
EP1800769A1 (en) * 2005-12-22 2007-06-27 Abb Research Ltd. Press die with a contactless power supply, production system comprising same and method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to said die
DE102006053609A1 (de) 2006-11-14 2008-05-15 Erbe Elektromedizin Gmbh Medizinische Pumpe
US8281664B2 (en) * 2007-10-22 2012-10-09 Kistler Holding Ag Measuring arrangement in an injection-moulding system
CN202088343U (zh) 2011-05-18 2011-12-28 深圳市平进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温度测量功能的导套
CN203046154U (zh) * 2013-02-01 2013-07-10 励娟青 通讯式注塑模具
CN203236684U (zh) * 2013-04-09 2013-10-16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注塑装置及其注塑设备
JP2015090535A (ja) * 2013-11-05 2015-05-11 服部 修 樹脂成形工程監視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1171619A1 (zh) 2021-09-02
WO2021171619A1 (ja) 2021-09-02
JP7297225B2 (ja) 2023-06-26
DE112020006815T5 (de) 2022-1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22050B2 (en) Temperature-pressure integrated sensor with improved assembly and processing
US7234359B2 (en) Semiconductor force sensor
CN102659069A (zh) 具有至少一个mems组件的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2985801A (zh) 压力传感器组件及制动装置
KR20200048135A (ko) 전기적 연결 장치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JP2015041592A (ja) 端子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コネクタ
US11041767B2 (en) Sensing device of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in mold
CN113811748A (zh) 具有温度传感器元件的传感器装置和其制造方法
US20090160435A1 (en) Linear sensor having angular redirection and cable displacement
KR20230116933A (ko) 센서 조립체 및 밸브 장치
CN115279517A (zh) 模具装置
CN103959017B (zh) 在共同壳体中具有位移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的传感器模块
US7776247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resin-molded case and molding tool for forming resin-molded case
CN215296320U (zh) 传感器
JPWO2021171619A5 (zh)
US10591690B2 (en) Optical modul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2564400B (zh) 无壳体的传感器构造
US20250021124A1 (en) Pedal pad assemblies, retaining assemblies, and sensor assemblies therein
EP4431976A1 (en) Lidar, autonomous driving system, and movable device
JP3832360B2 (ja) 電子装置
JP2023133179A (ja) 圧着ペンチ力センサ及び圧着ペンチ
US20070036387A1 (en) Speaker with reduced height
JP7137987B2 (ja) マイクロホン装置
WO2019225205A1 (ja) 圧力検出素子および圧力検出装置
CN107991005B (zh) 压力传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