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78225B - 色度编码模式的选择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 Google Patents
色度编码模式的选择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278225B CN115278225B CN202210721785.6A CN202210721785A CN115278225B CN 115278225 B CN115278225 B CN 115278225B CN 202210721785 A CN202210721785 A CN 202210721785A CN 115278225 B CN115278225 B CN 11527822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de
- prediction
- chrominance
- coding
- prediction sub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0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selection affected or controlled by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03—Selection of coding mode or of prediction mod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6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86—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the unit being a colour or a chrominance compon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5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dictive coding
- H04N19/593—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dictive coding involving spatial prediction techniqu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ression Or Coding Systems Of Tv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色度编码模式的选择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应用于云技术、人工智能、智慧交通、或者辅助驾驶等各种场景。所述方法包括:确定多种预设编码模式,基于多种预测子模式,分别对待编码视频帧中的当前编码块的周围像素进行色度预测,得到与各预测子模式分别对应的色度预测失真结果,并基于色度预测失真结果从多种预测子模式中确定目标预测子模式;再从至少一种候选编码模式和目标预测子模式中,确定目标编码模式,并将与目标编码模式对应的标识信息添加至当前编码块的编码信息中,其中,跨分量线性预测模式中的多种预测子模式对应同一个标识信息。采用本方法能够减少比特消耗,提高编解码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媒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色度编码模式的选择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以及色度解码模式的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随着视频编码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新一代国际视频编码标准VVC(VersatileVideo Coding,多功能视频编码),以实现视频帧的帧内预测。
VVC标准中提供了多种编码模式,相关技术中,编码端需要逐个对每种编码模式进行成本预估,并将最终确定的色度编码模式对应的模式信息写入码流信息中,以传递至解码端。然而这种方式在传输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资源消耗。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色度编码模式的选择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以及色度解码模式的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色度编码模式的选择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多种预设编码模式,所述多种预设编码模式包括跨分量线性预测模式和至少一种候选编码模式,所述跨分量线性预测模式包括多种预测子模式;
基于所述多种预测子模式,分别对待编码视频帧中的当前编码块的周围像素进行色度预测,得到与各预测子模式分别对应的色度预测失真结果;
根据各预测子模式各自对应的色度预测失真结果,从所述多种预测子模式中确定目标预测子模式;
从所述至少一种候选编码模式和所述目标预测子模式中,确定目标编码模式,所述目标编码模式用于对所述当前编码块进行编码处理;
将与所述目标编码模式对应的标识信息添加至所述当前编码块的编码信息中,其中,所述跨分量线性预测模式中的多种预测子模式对应同一个标识信息。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色度编码模式的选择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多种预设编码模式,所述多种预设编码模式包括跨分量线性预测模式和至少一种候选编码模式,所述跨分量线性预测模式包括多种预测子模式;
预测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多种预测子模式,分别对待编码视频帧中的当前编码块的周围像素进行色度预测,得到与各预测子模式分别对应的色度预测失真结果;
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各预测子模式各自对应的色度预测失真结果,从所述多种预测子模式中确定目标预测子模式;
确定模块,还用于从所述至少一种候选编码模式和所述目标预测子模式中,确定目标编码模式,所述目标编码模式用于对所述当前编码块进行编码处理;
编码模块,用于将与所述目标编码模式对应的标识信息添加至所述当前编码块的编码信息中,其中,所述跨分量线性预测模式中的多种预测子模式对应同一个标识信息。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色度编码模式的选择方法的步骤。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色度编码模式的选择方法的步骤。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色度编码模式的选择方法的步骤。
上述色度编码模式的选择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通过色度预测的方式,在跨分量线性预测模式中确定目标预测子模式,再将目标预测子模式与候选编码模式进行比较,选择最终的目标编码模式,并将该目标编码模式对应的标识信息写入编码信息中。由于跨分量线性预测模式中的各种预测子模式均共用同一个标识信息,由此极大地降低了编码所需消耗的比特,提升了编码性能和编码效率。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色度解码模式的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与待解码视频对应的编码信息,确定与当前解码块对应的标识信息;
在所述标识信息为预设标识信息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当前解码块对应的编码模式为跨分量线性预测模式,所述跨分量线性预测模式包括多种预测子模式;
对于各预测子模式,分别对待解码视频帧中的当前解码块的周围像素进行色度预测,得到与各预测子模式分别对应的色度预测失真结果;
根据各预测子模式对应的色度预测失真结果,从多种预测子模式中确定出目标预测子模式,所述目标预测子模式用于对所述当前解码块进行解码处理。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色度解码模式的确定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解析模块,用于根据与待解码视频对应的编码信息,确定与当前解码块对应的标识信息;
确定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标识信息为预设标识信息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当前解码块对应的编码模式为跨分量线性预测模式,所述跨分量线性预测模式包括多种预测子模式;
预测模块,用于对于各预测子模式,分别对待解码视频帧中的当前解码块的周围像素进行色度预测,得到与各预测子模式分别对应的色度预测失真结果;
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各预测子模式对应的色度预测失真结果,从多种预测子模式中确定出目标预测子模式,所述目标预测子模式用于对所述当前解码块进行解码处理。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色度解码模式的确定方法的步骤。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色度解码模式的确定方法的步骤。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色度解码模式的确定方法的步骤。
上述色度解码模式的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在接收到编码端传输的待解码视频后,通过提取编码信息并提取标识信息,确定当前解码块对应的编码模式。在标识信息指示当前解码块对应的编码模式为跨分量线性预测模式的情况下,通过对各种预测子模式进行色度预测确定最终的目标预测子模式,以利用该目标预测子模式对当前解码块进行解码处理。通过跨分量线性预测模式的各个预测子模式共用预设标识信息的方式,编码端在向解码端传输的视频中所需携带的比特数大大降低,提高了编码端与解码端之间的传输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色度编码模式的选择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色度编码模式的选择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确定子预测模式对应的预测色度值的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4A为一个实施例中周围像素的选取范围的示意图;
图4B为一个实施例中周围像素的选取方式的示意图;
图4C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周围像素的选取方式的示意图;
图4D为又一个实施例中周围像素的选取方式的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确定目标预测子模式的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色度预测失真结果的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色度编码模式的选择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色度解码模式的确定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色度编码模式的选择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其中,终端102通过网络与服务器104进行通信。数据存储系统可以存储服务器104需要处理的数据。数据存储系统可以集成在服务器104上,也可以放在云上或者其他服务器上。其中,终端102或者服务器104,既可以是对视频进行色度编码的编码端,也可以是对视频进行色度解码的解码端。在一个实施例中,作为编码端的终端102对视频进行编码处理后,将编码处理后的视频发送至服务器104,服务器104将编码处理后的视频发送给作为解码端的终端,以由该作为解码端的终端进行解码处理。在一个实施例中,服务器104作为编码端对视频进行编码处理,并将编码处理后的视频发送至终端102,终端102作为解码端进行解码处理。
其中,终端102可以但不限于是各种台式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语音交互设备、智能家电、智能车载设备、或者飞行器等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智能家电可为智能音箱、智能电视、或者智能空调等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智能车载设备例如车载终端等。智能语音交互设备可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或者头戴设备等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其中,服务器104可以是独立的物理服务器,也可以是多个物理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分布式系统,还可以是提供云服务、云数据库、云计算、云函数、云存储、网络服务、云通信、中间件服务、域名服务、安全服务、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内容分发网络)、或者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平台等基础云计算服务的云服务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上可装载有APP(Application)应用程序,或者装载有具备视频解码应用程序,或者装载有具备视频播放功能的应用程序等,包括传统需要单独安装的应用程序、或者不需要下载安装即可使用的小程序应用等。终端可以通过应用程序执行视频的解码、或者播放等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可应用于各种场景,包括但不限于云技术、人工智能、智慧交通、或者辅助驾驶等。在一个实施例中,服务器向车载终端发送编码后的视频,车载终端对该编码后的视频进行解码处理后,通过显示装置(例如显示屏)对视频进行播放。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色度编码模式的选择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终端或者服务器执行,也可以由终端和服务器协同执行,下面以该方法应用于计算机设备为例进行说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2,确定多种预设编码模式,多种预设编码模式包括跨分量线性预测模式和至少一种候选编码模式,跨分量线性预测模式包括多种预测子模式。
其中,VVC标准中提供有多种预设编码模式,其中一种预设编码模式为CCLM(Cross-component linear model,跨分量线性模型)预测模式,即跨分量线性预测模式,以下简称为“CCLM预测模式”。其中,CCLM预测模式包括三种预测子模式,分别为CCLM预测子模式、CCLM_A预测子模式、以及CCLM_L预测子模式。
本申请实施例中,将VVC标准中除了跨分量线性预测模式以外的预设编码模式,称为候选编码模式。在一个实施例中,候选编码模式包括但不限于PLANAR模式(平面模式)、VER模式(垂直模式)、HOR模式(水平模式)、或者DC模式(均值模式)等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在一个实施例中,确定多种预设编码模式包括:计算机设备确定其所提供的各种预设编码模式,并确定其中的跨分量线性预测模式,将其他预设编码模式作为候选编码模式。
步骤S204,基于多种预测子模式,分别对待编码视频帧中的当前编码块的周围像素进行色度预测,得到与各预测子模式分别对应的色度预测失真结果。
其中,对视频进行编码处理,是对构成视频的视频帧进行编码处理。而在对每一视频帧进行编码处理时,需要将待编码视频帧划分成多个编码块(Coding block,CU),并将编码块作为决策帧内色度编码模式的基本单元,按照一定的编码顺序逐个进行处理。其中,周围像素为当前编码块周围已编码的编码块中与当前编码块相邻的像素。通常按照编码的顺序,当前编码块的上方和左方的编码块为已编码的编码块,因此将位于当前编码块的上方和左方的像素作为周围像素,以供后续模式选择时使用。
本申请实施例中,待编码视频帧采用YUV或者YCbCr(颜色编码方法)的格式。其中,在YUV颜色空间中,其中Y表示明亮度,U和V表示色度,用于指定像素的颜色。YCbCr颜色空间与YUV颜色空间类似,其中Y表示明亮度,Cb表示RGB输入信号蓝色部分与信号亮度值之间的差异,Cr表示RGB输入信号红色部分与信号亮度值之间的差异。在编解码过程中,YUV或者YCbCr两种格式对应的编解码过程类似。
相对应地,每一个编码块对应的编码信息中包括一个亮度(Luma)编码块和两个色度(Chroma)编码块,该两个色度编码块分别对应于Cb通道的色度编码块和Cr通道的色度编码块。
由于视觉系统对亮度比色度更敏感,对视频帧进行采样时能够让色度的采样率低于亮度的采样率,即,相邻的几个像素点可以共用相同的色度值,由此能够达到数据压缩的目的。因此,亮度编码块的尺寸通常成倍数大于色度编码块的尺寸。示例性地,色度编码块的尺寸为4×4,而亮度编码块的尺寸为8×8。在一个实施例中,对YUV格式的视频帧可利用4:4:4的采样率,在这种情况下亮度编码块的尺寸与色度编码块的尺寸相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多种预测子模式,分别对待编码视频帧中的当前编码块的周围像素进行色度预测,得到与各预测子模式分别对应的色度预测失真结果,包括:对于当前编码块,计算机设备对于CCLM预测模式中的每一种预测子模式,分别确定当前的预测子模式下该当前编码块周围的周围像素,并基于该周围像素的重建亮度值和重建色度值,对当前的预测子模式进行色度预测,从而得到各个预测子模式分别对应的色度预测失真结果。色度预测失真结果用于衡量各个预测子模式之间的性能。
步骤S206,根据各预测子模式各自对应的色度预测失真结果,从多种预测子模式中确定目标预测子模式。
对每种预测子模式分别计算色度预测失真结果,所得到的色度预测失真结果用于作为选择目标预测子模式的依据。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各预测子模式各自对应的色度预测失真结果,从多种预测子模式中确定目标预测子模式,包括:基于各个预测子模式各自对应的色度预测失真结果,计算机设备从各个色度预测失真结果中选择表征色度预测失真情况最小的结果,并选择该结果对应的预测子模式作为目标预测子模式。
步骤S208,从至少一种候选编码模式和目标预测子模式中,确定目标编码模式,目标编码模式用于对当前编码块进行编码处理。
在确定目标预测子模式之后,需要将目标预测子模式与其他的候选编码模式进行进一步比较,从而确定最终的编码模式,即目标编码模式。在确定目标编码模式之后,计算机设备利用该目标编码模式,对当前编码块进行编码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从至少一种候选编码模式和目标预测子模式中,确定目标编码模式,包括:计算机设备以同一个性能评价指标,分别计算各个候选编码模式和目标预测子模式对应于该性能评价指标的性能值,并基于各性能值从中选择目标编码模式。
其中,性能评价指标包括但不限于编码时长、编码时间复杂度、编码比特消耗、或者编码质量损失等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相应地,与每种性能评价指标所对应的性能值可以是但不限于是时长、比特数量、或者失真值等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步骤S210,将与目标编码模式对应的标识信息添加至当前编码块的编码信息中,其中,跨分量线性预测模式中的多种预测子模式对应同一个标识信息。
每种编码模式对应于各自的标识信息,标识信息用于表示具体用于对编码块进行编码处理的编码模式。其中,标识信息通常由二进制来表示。例如,DM模式对应的标识信息为00,Planar模式对应的标识信息为0100,垂直模式对应的标识信息为0101,水平模式对应的标识信息为0110,DC模式对应的标识信息为0111。而对于CCLM预测模式,通常其子模式也分别各自对应一个标识信息,例如,CCLM预测子模式对应的标识信息为10,CCLM_L预测子模式对应的标识信息为110,CCLM_A预测子模式对应的标识信息为111。
本申请实施例中,将CCLM预测模式中的各个预测子模式均设置为对应于同一个标识信息。例如,无论是何种预测子模式,其对应的标识信息均为1。
在确定目标编码模式后,计算机设备将所选择的目标编码模式对应的标识信息,添加到当前编码块对应的编码信息中。后续解码端进行解码时,通过解析编码信息确定所选择的编码模式。
上述色度编码模式的选择方法中,通过色度预测的方式,在跨分量线性预测模式中确定目标预测子模式,再将目标预测子模式与候选编码模式进行比较,选择最终的目标编码模式,并将该目标编码模式对应的标识信息写入编码信息中。由于跨分量线性预测模式中的各种预测子模式均共用同一个标识信息,由此极大地降低了编码所需消耗的比特,提升了编码性能和编码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多种预测子模式,分别对待编码视频帧中的当前编码块的周围像素进行色度预测,得到与各预测子模式分别对应的色度预测失真结果,包括:基于多种预测子模式,分别对待编码视频帧中的当前编码块的周围像素进行色度预测,得到各预测子模式分别对应的预测色度值;对于每种预测子模式,均基于当前编码块的周围像素的重建色度值与预测色度值间的差异,确定相应预测子模式所对应的色度预测失真结果。
具体地,在确定待编码视频帧中的当前编码块之后,计算机设备对于每种预测子模式,均利用当前编码块的周围像素进行色度预测,从而得到各个预测子模式分别对应的预测色度值。由此,对于一种预测子模式,计算机设备通过比较该种预测子模式下预测色度值与周围像素的重建色度值之间的差异,即可确定相应预测子模式所对应的色度预测失真结果。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将预测色度值与周围像素的重建色度值之间的差异直接作为色度预测失真结果,也可以对该差异进行数值变换后得到色度预测失真结果。
其中,周围像素的重建色度值与其所对应的预测色度值之间的差异,可以是重建色度值与预测色度值之间的差值,例如绝对差值、绝对差值的和、或者差值的平方和等,也可以是二者之间的比值或者乘积等等。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对于待编码视频帧中的当前编码块,根据属于已编码的编码块的周围像素,确定用于后续进行预测子模式选择的第一周围像素和第二周围像素,将第一周围像素已知的重建色度像素值作为参考标准,根据第二周围像素的重建亮度像素值和重建色度像素值,计算第一周围像素的预测色度值,并将预测色度值与作为参考标准的重建色度像素值进行比较,由此根据二者之间的差异确定目标预测子模式,能够快速地在多种预测子模式中选择性能最优的预测子模式,提高了编码性能和编码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基于多种预测子模式,分别对待编码视频帧中的当前编码块的周围像素进行色度预测,得到各预测子模式分别对应的预测色度值,包括:
步骤S302,确定待编码视频帧中的当前编码块、及与当前编码块对应的周围像素。
其中,周围像素为当前编码块周围已编码的编码块中与当前编码块相邻的像素。通常按照编码的顺序,当前编码块的上方和左方的编码块为已编码的编码块,因此将位于当前编码块的上方和左方的像素作为周围像素,以供后续模式选择时使用。当然,根据编码顺序的不同,已编码的编码块可以位于当前编码块的上方、左方、右方、或者下方,相应地,周围像素也可以是位于当前编码块的上方和右方的像素、左方和下方的像素、或者右方和下方的像素等。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A所示,假设当前编码块A的尺寸为W×H,则周围像素可以为位于该编码块的上方的W+H个像素,和位于该编码块的左方H+W个像素构成的范围内的像素。其中,W和H可以相等或不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确定待编码视频帧中的当前编码块、及与当前编码块对应的周围像素,包括:计算机设备在对待编码视频帧进行划分得到的多个编码块中,确定尚未进行编码的编码块,并在该尚未进行编码的编码块中确定当前编码块,并获取当前编码块的周围像素,以供后续确定编码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当前编码块为开始进行编码的第一个编码块的情况下,由于该编码块的周围不存在已编码的编码块,则计算机设备根据预设的规则为当前编码块直接设置像素值。例如,计算机设备直接设置亮度像素值为100,色度像素值为255。
步骤S304,确定周围像素中各第一周围像素分别对应的第一重建像素值,第一重建像素值包括重建亮度值和重建色度值。
由于周围像素为已编码的编码块中的像素,因此计算机设备可以根据已编码的编码块重建得到的像素值,直接获取周围像素对应的重建像素值。其中,重建像素值包括重建亮度值和重建色度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确定周围像素中各第一周围像素分别对应的第一重建像素值,包括:计算机设备从周围像素中选择多个周围像素作为第一周围像素,并通过获取所存储的第一周围像素所属的已编码的编码块的编码信息,提取该第一周围像素对应的重建亮度值和重建色度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每一种预测子模式,计算机设备选择第一周围像素的选取方式不同。例如,如图4B所示,对于其中一种预测子模式,计算机设备从当前编码块A的周围像素中选择左方H+W个像素作为第一周围像素。
又如,对于另一种预测子模式,如图4C所示,计算机设备从当前编码块A的周围像素中选择上方W+H个像素作为第一周围像素。
再如,对于又一种预测子模式,如图4D示,计算机设备从当前编码块A的周围像素中选择上方W个像素和左方H个像素作为第一周围像素。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选取第一周围像素时,可以选择预设位置的多个像素作为第一周围像素。例如,可以在同一方向上的周围像素中,每隔若干个像素选择一个周围像素作为第一周围像素,或者,在周围像素中随机选择多个像素作为第一周围像素,等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其中一种预测子模式,第一周围像素S对应可选取S[W’/4,-1]、S[3*W’/4,-1]、S[-1,H’/4]、S[-1,3*H’/4]这四个位置上的周围像素。
对于另一种预测子模式,第一周围像素S对应可选取S[W’/8,-1]、S[3*W’/8,-1]、S[5*W’/8,-1]、S[7*W’/8,-1]这四个位置上的周围像素。
对于又一种预测子模式,第一周围像素S对应可选取S[-1,H’/8]、S[-1,3*H’/8]、S[-1,5*H’/8]、S[-1,7*H’/8]这四个位置上的周围像素。
通过选择预设位置的周围像素作为第一周围像素,能够减少计算量,提高处理效率。
步骤S306,基于周围像素,确定与各预测子模式分别匹配的第二周围像素。
与第一周围像素的选取方式类似,对于每一种预测子模式,计算机设备根据各预测子模式各自对应的选取方式,从周围像素中选择多个周围像素作为第二周围像素。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周围像素,确定与预设的多种预测子模式中的每种预测子模式分别匹配的第二周围像素,包括:对于每一种预测子模式,计算机设备从周围像素中选择多个周围像素作为第二周围像素,并所存储的第二周围像素所属的已编码的编码块的编码信息,提取该第一周围像素对应的重建亮度值和重建色度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与第一周围像素的选取方式类似,计算机设备可以选取预设位置的多个像素作为第二周围像素,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术语“第一”和“第二”在本申请中用来描述不同的周围像素,但是这些周围像素不应当被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来将一个周围像素与另一个周围像素进行区分。例如,第一周围像素可以被称作第二周围像素,并且类似地,第二周围像素可以被称作第一周围像素,而不脱离各种所描述的实施例的范围。但是除非上下文以其他方式明确指出,否则它们不是同一个周围像素。类似的情况还有下文中提及的第一预测子模式、第二预测子模式、或者第三预测子模式,和第一预设位置、第二预设位置、或者第三预设位置,等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在选取第二周围像素时,可以选取与第一周围像素相同位置的周围像素,换言之,第一周围像素与第二周围像素为相同的周围像素。在此种情况下,计算机设备无需重复提取周围像素的重建像素值,减少了计算量和存储空间的消耗占用,进一步提高处理效率。
步骤S308,对于每种预测子模式,根据第一周围像素的重建亮度值、及与相应预测子模式相匹配的第二周围像素的第二重建像素值,确定预测色度值。
对于每种预测子模式,由于其所选取的第二周围像素不同,计算机设备根据所获取的第一周围像素的重建亮度值,来对色度像素值进行预测。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每种预测子模式,根据第一周围像素的重建亮度值、及与相应预测子模式相匹配的第二周围像素的第二重建像素值,确定预测色度值,包括:对于其中一种预测子模式,计算机设备基于在该种预测子模式下选择的第二周围像素,获取该第二周围像素对应的第二重建像素值。其中,第二重建像素值包括重建亮度值和重建色度值。基于该种预测子模式下所选取的第一周围像素的重建亮度值,以及该种预测子模式下所选取的第二周围像素的第二重建像素值,计算机设备来对第一周围像素的重建色度值进行预测,得到对应于第一周围像素的预测色度值。
比如,参照第二周围像素的重建亮度值与重建色度值之间的数值关系,计算机设备确定第一周围像素的重建亮度值与重建色度值之间的数值关系,由此,在已知第一周围像素的重建亮度值的情况下,计算机设备根据该数值关系,即可计算得到第一周围像素对应的预测色度值。
对于各种预测子模式,计算机设备均进行如上处理,由此得到每种预测子模式分别对应的预测色度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确定待编码视频帧中的当前编码块、及与当前编码块对应的周围像素,包括:确定待编码视频帧中的当前编码块;将与当前编码块相邻、且在当前编码块上方的像素作为周围像素;将与当前编码块相邻、且在当前编码块左方的像素作为周围像素。
具体地,计算机设备在对待编码视频帧进行划分得到的多个编码块中,确定尚未进行编码的编码块,并在该尚未进行编码的编码块中确定当前编码块,并获取当前编码块的周围像素,以供后续确定编码模式。
根据编码顺序的不同,已编码的编码块可以位于当前编码块的上方、左方、右方、或者下方,相应地,周围像素也可以是位于当前编码块的上方和右方的像素、左方和下方的像素、或者右方和下方的像素等。因此,计算机设备将与当前编码块相邻、且在当前编码块上方的像素,以及与当前编码块相邻、且在当前编码块左方的像素,共同作为当前编码块的周围像素。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将位于当前编码块周围的已编码的编码块中,与当前编码块相邻的像素作为周围像素,能够基于已编码的编码块得到的重建亮度值和重建色度值进行计算,提高了计算的准确度,能够准确地在预设的多种预测子模式中确定最优的预测子模式。
承前所述,不同的色度编码模式对应的对周围像素的选取方式不同。其中,跨分量线性预测模式中包括的预测子模式有第一预测子模式、第二预测子模式、以及第三预测子模式等。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周围像素,确定与多种预测子模式中的每种预测子模式分别匹配的第二周围像素,包括:按照每种预测子模式所确定的周围像素的选取方式,在周围像素中选择符合预设位置的周围像素作为第二周围像素。
其中,预设位置可以是指定的固定位置,例如同一方向上的第X个、第Y个……等。或者,预设位置也可以为根据编码块的尺寸所确定的若干个周围像素的位置。当然,预设位置也可以是指同一方向上的全部像素,例如选择当前编码块上方的全部周围像素,即W+H个像素。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所选择的预测子模式,该种预测子模式下对周围像素的选取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选择分别位于当前编码块的上方和左方的周围像素、选择位于当前编码块的上方的周围像素、或者位于当前编码块的左方的周围像素等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第一预测子模式,计算机设备在分别位于当前编码块的上方和左方的周围像素中,选择符合第一预设位置的周围像素,作为与第一预测子模式相匹配的第二周围像素。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对于第二预测子模式,计算机设备在位于当前编码块的上方的周围像素中,选择符合第二预设位置的周围像素,作为与第二预测子模式相匹配的第二周围像素。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对于第三预测子模式,计算机设备在位于当前编码块的左方的周围像素中,选择符合第三预设位置的周围像素,作为与第三预测子模式相匹配的第二周围像素。
在预测子模式为CCLM预测子模式、且当前编码块的上方和左方的相邻像素可用的情况下,计算机设备在分别位于当前编码块的上方和左方的周围像素中,选择第一预设位置为S[W’/4,-1]、S[3*W’/4,-1]、S[-1,H’/4]、S[-1,3*H’/4]的四个周围像素,作为与CCLM预测子模式相匹配的第二周围像素。
在预测子模式为CCLM_A预测子模式、或者当前编码块左方的相邻像素不可用的情况下,计算机设备在位于当前编码块的上方的周围像素中,选择第一预设位置为S[W’/8,-1]、S[3*W’/8,-1]、S[5*W’/8,-1]、S[7*W’/8,-1]的四个周围像素,作为与CCLM_A预测子模式相匹配的第二周围像素。
在预测子模式为CCLM_L预测子模式、或者当前编码块上方的相邻像素不可用的情况下,计算机设备在位于当前编码块的左方的周围像素中,选择第一预设位置为S[-1,H’/8]、S[-1,3*H’/8]、S[-1,5*H’/8]、S[-1,7*H’/8]的四个周围像素,作为与CCLM_L预测子模式相匹配的第二周围像素。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选择预设位置的周围像素作为第二周围像素,计算量大大减少,进而提高了处理效率。
在VVC标准中,跨分量线性预测模式的思想在于:对于一个编码块,利用该编码块内像素的重建亮度值来预测编码块内像素的色度值。例如,可以通过如下线性变换函数进行色度值的预测:
pred_C(i,j)=α·rec_L'(i,j)+β
其中,pred_C(i,j)为当前编码块中第i行第j列的像素对应的预测的色度值,rec_L'(i,j)为当前编码块第i行第j列的像素经下采样后的重建亮度值。其中,α和β为色度编码参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利用色度编码参数来对周围像素的色度值进行预测,并将预测色度值与实际的重建色度值进行比较,根据二者之间的差异来选择一种预测子模式。相应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每种预测子模式,根据第一周围像素的重建亮度值、及与相应预测子模式相匹配的第二周围像素的第二重建像素值,确定预测色度值,包括:对于每种预测子模式,根据与相应预测子模式相匹配的第二周围像素的第二重建像素值,确定与相应预测子模式相匹配的色度编码参数。对于每种预测子模式,基于与相应预测子模式相匹配的色度编码参数、及第一周围像素的重建亮度值,确定对应于相应预测子模式的预测色度值。
对于每种预测子模式,计算机设备提取该种预测子模式下所选取的第二周围像素的第二重建像素值,包括重建亮度值和重建色度值。基于重建亮度值和重建色度值,计算机设备根据二者之间的数值关系,计算与该种预测子模式对应的色度编码参数,以利用该色度编码参数确定适用于第一周围像素的重建亮度值与预测色度值之间的数值关系,进而根据已知的重建亮度值,计算对应的预测色度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所选择的第二周围像素,计算机设备根据各个第二周围像素对应的重建亮度值,经比较得到各个重建亮度值中的两个较大值X0 A和X1 A,以及两个较小值X0 B和X1 B。计算机设备分别得到两个较大值X0 A和X1 A对应的第二周围像素的重建色度值Y0 A和Y1 A,和两个较小值X0 B和X1 B对应的第二周围像素的重建色度值Y0 B和Y1 B。
根据重建亮度值的两个较大值X0 A和X1 A,计算机设备计算X0 A和X1 A的均值Xa,和相应的重建色度值Y0 A和Y1 A的均值Ya;根据重建亮度值的两个较小值X0 B和X1 B,计算机设备计算X0 B和X1 B的均值Xb,和相应的重建色度值Y0 B和Y1 B的均值Yb。由此,即可根据如下公式计算色度编码参数:
α=(Ya-Yb)/(Xa-Xb)
β=Yb-α*Xb
当然,上述公式仅为举例,计算机设备还可以其他所适用的公式对色度编码参数α和β进行计算。
上述实施例中,基于第二周围像素的重建亮度值与重建色度值之间的数值关系,对第一周围像素的色度像素值进行预测,第二周围像素的第二像素值之间的数值关系越准确,预测得到的第一周围像素的预测色度值越准确。而数值关系可以基于对第二周围像素进行估计并计算确定色度编码参数而得到,色度编码参数越准确,所预测得到的预测色度值越准确,进而可准确地在预设的多种色度编码模式中,选择最佳的色度编码模式。
承前,对于YUV或者YCbCr格式,色度值对应有两种色度通道,分别对应于Cb色度通道和Cr色度通道。对于其他任何具有多种色度通道的格式也类似。因此,在一个实施例中,对每一种色度通道,计算机设备均计算与该色度通道对应的色度编码参数。即,每种预测子模式的色度编码参数包括有多个色度编码参数,每个色度编码参数分别对应于一个色度通道。
相应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每种预测子模式,根据与相应预测子模式相匹配的第二周围像素的第二重建像素值,确定与相应预测子模式相匹配的色度编码参数,包括:对于每种预测子模式,确定与相应预测子模式匹配的第二周围像素的重建亮度值,和在不同色度通道中分别对应的重建色度值;基于第二周围像素的重建亮度值确定目标亮度像素值,并基于在不同色度通道中分别对应的重建色度值,确定对应于不同色度通道的目标色度像素值;基于目标亮度像素值和对应于不同色度通道的目标色度像素值,确定与相应预测子模式相匹配且对应于各色度通道的色度编码参数。
对于每种预测子模式,计算机设备根据该种预测子模式下所选取的第二周围像素,提取各第二周围像素的第二重建像素值,得到第二周围像素的重建亮度值和重建色度值。由于对应于多个色度通道,因此第二周围像素的重建色度值为在各个色度通道中的重建色度值。例如,在Cr色度通道下的重建色度值,和在Cb色度通道下的重建色度值等。
由于亮度编码块的尺寸与色度编码块的尺寸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为了使亮度像素值与色度像素值能够建立映射关系,计算机设备基于第二重建像素值中的重建亮度值确定目标亮度像素值。在一个实施例中,亮度编码块的尺寸与色度编码块的尺寸相同,则计算机设备将基于第二重建像素值中的重建亮度值,作为目标亮度像素值。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亮度编码块的尺寸大于色度编码块的尺寸,则计算机设备获取第二重建像素值中的重建亮度值经下采样后得到的值,作为目标亮度像素值。
类似地,计算机设备基于第二周围像素在不同色度通道中分别对应的重建色度值,确定对应于不同色度通道的目标色度像素值。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一个色度通道,计算机设备将第二周围像素在该色度通道中的重建色度值,作为对应于该色度通道的目标色度像素值。
由此,对于一个色度通道,计算机设备基于第二周围像素的目标亮度像素值,和第二周围像素在该色度通道中的目标色度像素值,确定该色度通道中,与当前的预测子模式相匹配的色度编码参数。对于每种预测子模式、以及每种预测子模式下每个色度通道,计算机设备均进行如上计算,由此得到每种预测子模式下、对应于各个色度通道的色度编码参数。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对每一个色度通道均进行计算,能够使得所得到的色度编码参数更加贴合视频帧的原始的亮度信息与色度信息之间的关系,准确性更高。
在确定色度编码参数之后,计算机设备即可根据对所选取的第一周围像素进行提取得到的重建亮度值,计算第一周围像素对应的预测色度值。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每种预测子模式,基于与相应预测子模式相匹配的色度编码参数、及第一周围像素的重建亮度值,确定对应于相应预测子模式的预测色度值,包括:对于每种预测子模式,基于与相应预测子模式相匹配的各个色度通道的色度编码参数、及第一周围像素的重建亮度值,确定相应预测子模式在各个色度通道下的预测色度值。
对于其中一种预测子模式,计算机设备根据计算得到的该种预测子模式下各个色度通道的色度编码参数,构建第一周围像素的重建亮度值与预测色度值之间的数值关系。由此,计算机设备基于该第一周围像素已知的重建亮度值得到目标亮度像素值,即可根据该目标亮度像素值和该数值关系,计算第一周围像素的预测色度值。
示例性地,对于当前的预测子模式的其中一个色度通道,计算机设备在计算得到色度编码参数后,基于亮度像素值与色度像素值之间的关系,建立第一周围像素的重建亮度值与预测色度值之间的数值关系:
pred_C(p,t)=α0*rec_L'(p,t)+β0
其中,pred_C(p,t)为位于(p,t)位置的第一周围像素对应的预测色度值,rec_L'(p,t)为位于(p,t)位置的第一周围像素对应的经下采样后的重建亮度值。参数α0和β0是基于第二周围像素的重建色度值和经下采样后的重建亮度值计算得到。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周围像素的重建色度值作为参照标准,计算器对应的预测色度值并进行比较,由此能够更加准确地确定每种预测子模式各自的性能优劣,同时使得各个编码块之间避免存在较大的差异。
在亮度编码块的尺寸大于色度编码块的尺寸的情况下,为了使重建亮度值与重建色度值之间相匹配,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每种预测子模式,根据第一周围像素的重建亮度值、及与相应预测子模式相匹配的第二周围像素的第二重建像素值,确定预测色度值,包括:基于第一周围像素的多个重建亮度值进行下采样处理,得到第一周围像素的采样亮度像素值。对于每种预测子模式,根据第一周围像素的采样亮度像素值、及与相应预测子模式相匹配的第二周围像素的第二重建像素值,确定对应于相应预测子模式的预测色度值。
对于每种预测子模式,计算机设备根据所选取的第一周围像素,获取其对应的重建亮度值,并进行下采样处理,得到对应于该第一周围像素的采样亮度像素值。其中,下采样处理包括但不限于对第一周围像素对应的多个重建亮度值进行均值处理等。
计算机设备根据该种预测子模式下所选取的第二周围像素,提取第二周围像素的第二重建像素值,第二重建像素值包括重建亮度值和重建色度值。相类似地,计算机设备可获取对第二周围像素的重建亮度值进行下采样后得到的目标亮度像素值。基于第二周围像素的重建亮度值和重建色度值,计算机设备可计算得到该种预测子模式下的色度编码参数。例如,计算机设备基于对第二周围像素的重建亮度值进行下采样后得到的目标亮度像素值,和重建色度值,按照上述实施例中提及的公式计算色度编码参数。对于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色度通道,各个色度通道计算得到的色度编码参数均为该种预测子模式下的色度编码参数。由此,通过对重建亮度值进行下采样处理,使得重建亮度值与重建色度值之间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避免亮度像素值与色度像素值不对应而影响准确性。
对于其中一种预测子模式,计算机设备根据第一周围像素的采样亮度像素值和该种预测子模式下的色度编码参数,即可计算确定该第一周围像素的预测色度值。对于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色度通道,计算机设备即可相应计算对应于各个色度通道的预测色度值,换言之,预测色度值也有多个,每个预测色度值分别对应一个色度通道。
以两个色度通道为例,在一个实施例中,预测色度值包括对应于第一色度通道的预测色度值,和对应于第二色度通道的预测色度值。相应地,对于每种预测子模式,均基于当前编码块的周围像素的重建色度值与预测色度值间的差异,确定相应预测子模式所对应的色度预测失真结果,包括:对于每种预测子模式,根据第一周围像素在第一色度通道中的重建色度值,与对应于第一色度通道的预测色度值,确定第一失真度;根据第一周围像素在第二色度通道中的重建色度值,与对应于第二色度通道的预测色度值,确定第二失真度;基于第一失真度和第二失真度,确定相应预测子模式所对应的色度预测失真结果。
其中,失真度可以通过第一周围像素的重建色度值与预测色度值之间的差值、绝对差值之和、或者差值平方之和等来衡量。
具体地,对于每种预测子模式,计算机设备提取该种预测子模式下所选取的第一周围像素在第一色度通道中的重建色度值,并利用该第一色度通道对应的色度编码参数,计算该第一周围像素在第一色度通道中的预测色度值,由此,计算机设备即可计算得到在第一色度通道中,该第一周围像素的重建色度值与预测色度值之间的第一失真度。
类似地,计算机设备提取该种预测子模式下所选取的第一周围像素在第二色度通道中的重建色度值,并利用该第二色度通道对应的色度编码参数,计算该第一周围像素在第二色度通道中的预测色度值,由此,计算机设备即可计算得到在第二色度通道中,该第一周围像素的重建色度值与预测色度值之间的第二失真度。
由此,计算机设备基于该种预测子模式下两个色度通道分别对应的第一失真度和第二失真度,即可确定该种预测子模式下重建色度值和预测色度值之间的失真度,即该种预测子模式对应的色度预测失真结果。其中,预测子模式对应的重建色度值和预测色度值之间的失真度,可以是两个色度通道分别对应的第一失真度和第二失真度的绝对差值、绝对差值的和、或者差值的平方和等,也可以是二者之间的比值或者乘积等等。
示例性地,对于其中一种预测子模式,计算机设备对该种预测子模式下所选取的第一周围像素,提取其重建色度值,并计算其预测色度值。计算机设备基于重建色度值与预测色度值之间的失真度,将最小失真度对应的预测子模式确定为目标预测子模式。示例性地,对于第一周围像素(p,t),计算机设备提取该第二周围像素(p,t)的重建色度值rec_L'(p,t),并计算其预测色度值pred_C(p,t),计算该重建色度值rec_L'(p,t)和预测色度值pred_C(p,t)之间的差值,从而得到二者之间的失真度。对于所选取的多个第一周围像素,计算机设备计算各个第一周围像素对应的失真度,并将各个失真度综合得到的总的失真度,作为当前预测子模式对应的失真度。其中,对各个第一周围像素对应的失真度综合得到总的失真度的方式,可以但不限于是取各个第一周围像素对应的失真度的均值、标准差、绝对差值之和、或者差值平方之和等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对于每一种预测子模式,计算机设备均作上述计算,即可得到对应于预设的多种预测子模式中的各种预测子模式的失真度。由此,计算机设备比较各种预测子模式各自对应的失真度,并将最小失真度对应的预测子模式,作为目标预测子模式。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计算各种预测子模式各自对应的失真度,并将最小失真度对应的预测子模式作为目标预测子模式,能够快速地在预设的多种预测子模式中,选择最优的预测子模式,提高了编码性能和效率。对于多个色度通道,结合各个色度通道对应的失真度,最终确定每种预测子模式对应的失真度,提高了选择预测子模式的准确性。
由此,基于每种预测子模式各自对应的色度预测失真结果,计算机设备即可从中选择目标预测子模式。在确定目标预测子模式之后,计算机设备再将该目标预测子模式与其他的候选编码模式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最终的编码模式,即目标编码模式。为此,在一个实施例中,从至少一种候选编码模式和目标预测子模式中,确定目标编码模式,包括:对于至少一种候选编码模式和目标预测子模式中的每种编码模式,计算各编码模式分别对应的编码色度代价值;将编码色度代价值最小的编码模式作为目标编码模式。
其中,编码色度代价值用于衡量各个编码模式的性能。编码色度代价值例如可以通过编码消耗的比特数量与所使用的编码方式下的质量损失来表征,例如可以是编码消耗的比特数量与质量损失的加权求和值等。
具体地,计算机设备对于目标预测子模式和各种候选编码模式,分别计算目标预测子模式和各种候选编码模式各自对应的编码色度代价值,并基于各个编码色度代价值,最终确定目标编码模式。举例而言,计算机设备确定目标预测子模式为CCLM_A预测子模式之后,再将所选择的CCLM_A预测子模式与其他多种候选编码模式进行比较,从而选择目标编码模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在各个编码色度代价值中,确定编码色度代价值中的最小值,并将该最小值对应的编码模式作为目标编码模式。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计算各种编码模式的编码色度代价值,能够选择出性能最优的编码方式。并且,由于在之前已经在CCLM预测模式中选择出目标预测子模式,因此再计算编码色度代价值时,无需对CCLM预测模式中的每一个预测子模式均进行计算,而是只需计算所选择的目标预测子模式即可。由此,极大地降低了计算量和复杂度,提高了编码性能和编码效率。
对于待传输的视频,计算机设备对于每一视频帧、每一视频帧中的每一编码块均进行编码模式的选择和编码处理,从而得到编码处理后的视频。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将编码处理完成后且携带编码信息的已编码视频发送至解码端,以供解码端基于所接收的已编码视频按照标识信息确定目标编码模式,基于目标编码模式,对已编码视频进行解码处理。
具体地,作为解码端的计算机设备在对视频完成编码处理后,将已编码视频发送至作为解码端的计算机设备。作为解码端的计算机设备在接收到已编码视频后,获取该已编码视频对应的编码信息,并确定每一视频帧对应的编码信息。每一视频帧对应的编码信息中,包括各个编码块各自对应的标识信息。
对于各个编码块各自对应的标识信息,计算机设备确定该标识信息所指示的目标编码模式。在目标编码模式为候选编码模式中的任一种模式时,计算机设备利用该目标编码模式对相应的编码块进行解码处理。
由于跨分量线性预测模式中的多种预测子模式均对应同一个标识信息,当该标识信息所指示的目标编码模式为跨分量线性预测模式时,作为解码端的计算机设备再进一步进行计算,确定当前编码块对应的编码模式为何种预测子模式。例如,作为解码端的计算机设备执行与上述实施例中确定目标编码方式相似的步骤,从而在预设的多种预测子模式中,计算确定具体的目标预测子模式由于各种预测子模式共用同一个标识信息,对于每一个编码块、每一视频帧和视频所对应的编码信息,极大地降低了比特消耗。
示例性地,VVC标准中设置有8种模式,每一种模式均各自对应有模式号,在传输时以二进制表示,如下表1所示。
表1
编码端在进行编码时,将标识信息写入编码信息中,例如选择CCLM_L预测子模式后,则将标识信息110写入编码信息中。然而在VVC标准中,CCLM预测模式的各种子模式均各自对应一个标识信息,对于每一编码块、包含多个编码块的视频帧、和包含多个视频帧的视频而言,需要消耗大量的比特。
而本申请实施例中,CCLM预测模式的三种子模式均共用一个标识信息,如下表2所示。
编码模式 | 标识信息 |
DM模式 | 00 |
Planar模式 | 0100 |
垂直模式 | 0101 |
水平模式 | 0110 |
DC模式 | 0111 |
CCLM预测模式 | 1 |
表2
因此,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编码端只需通过一个比特表示是否选择CCLM预测模式,解码端再执行与编码端确定目标编码方式的过程相同的步骤,确定目标编码方式为CCLM预测模式中的哪一种子模式。对于具有大量视频帧的视频,尤其针对于大数据文件(例如以吉字节为单位的视频文件)而言,能够极大地降低编码的比特消耗,极大地减少了传输消耗,提高了编解码过程的性能,同时提高编解码的效率。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应用场景,该应用场景应用上述的色度编码模式的选择方法。具体地,该色度编码模式的选择方法在该应用场景的应用例如如下:服务器对待传输的视频中的各视频帧进行编码处理,在各视频帧进行编码处理之前,服务器基于VVC标准对各视频帧进行编码块的划分,并依次确定视频帧中的各个编码块以及各个编码块的周围像素。根据VVC中预设的CCLM预测模式中的三种子模式,服务器分别确定各种子模式对应的第一周围像素和第二周围像素,并根据第一周围像素和第二周围像素,计算各种子模式对应的失真度,由此确定目标预测子模式为哪一种子模式,即为CCLM预测子模式、CCLM_A预测子模式、或者CCLM_L预测子模式。
在确定目标预测子模式之后,服务器根据决策策略将目标预测子模式与其他的候选帧内预测子模式进行比较,并确定视频编码方式。由此,服务器基于该视频编码方式对视频帧中的编码块进行编码处理,进而实现对视频数据的压缩。然后服务器响应于终端的视频获取请求,将编码处理后的视频传输至终端。终端对于所接收到的编码处理后的视频,根据其中视频帧携带的标识信息,确定预测子模式,并基于该确定的预测子模式对视频帧进行解码处理。由此,在面临视频传输的场景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能够极大地降低编解码的比特传输消耗,提高传输效率。
当然并不局限于此,本申请提供的色度编码模式的选择方法还可以应用在其他应用场景中,例如视频网站的视频播放、实时直播、在线会议、在线课堂、车载导航、或者图像的传输等场景中。
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色度编码模式的选择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作为编码端的计算机设备确定待编码视频帧中的当前编码块,并确定与该当前编码块对应的周围像素。其中,计算机设备将与当前编码块相邻、且在当前编码块上方的像素,以及与当前编码块相邻、且在当前编码块左方的像素,均作为周围像素。
对于每一种预测子模式,计算机设备从周围像素中选择第一周围像素和第二周围像素。假设预测子模式包括第一预测子模式、第二预测子模式、以及第三预测子模式,则对于第一预测子模式,计算机设备在分别位于当前编码块的上方和左方的周围像素中,选择符合第一预设位置的周围像素,作为与第一预测子模式相匹配的第二周围像素。对于第二预测子模式,计算机设备在位于当前编码块的上方的周围像素中,选择符合第二预设位置的周围像素,作为与第二预测子模式相匹配的第二周围像素。而对于第三预测子模式,计算机设备在位于当前编码块的左方的周围像素中,选择符合第三预设位置的周围像素,作为与第三预测子模式相匹配的第二周围像素。第一周围像素的选取方式类似。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周围像素和第二周围像素可以选择相同位置的周围像素,从而降低计算机设备的资源消耗。
在确定第一周围像素和第二周围像素后,对于每种预测子模式,计算机设备根据与相应预测子模式相匹配的第二周围像素的第二重建像素值,确定与相应预测子模式相匹配的色度编码参数。当色度像素值对应有多个色度通道时,对于每种预测子模式,计算机设备根据与相应预测子模式相匹配的第二周围像素,确定相应的第二重建像素值中的重建亮度值,和在不同色度通道中分别对应的重建色度值。计算机设备再基于第二重建像素值中的重建亮度值确定目标亮度像素值,并基于在不同色度通道中分别对应的重建色度值,确定对应于不同色度通道的目标色度像素值。由此,计算机设备基于目标亮度像素值和对应于不同色度通道的目标色度像素值,确定与相应预测子模式相匹配且对应于各色度通道的色度编码参数。
在确定每种预测子模式对应的色度编码参数之后,计算机设备基于与相应预测子模式相匹配的色度编码参数、及第一周围像素的重建亮度值,确定对应于相应预测子模式的预测色度值。同样地,当色度像素值对应有多个色度通道时,对于每种预测子模式,计算机设备基于与相应预测子模式相匹配的各个色度通道的色度编码参数、及第一周围像素的重建亮度值,确定相应预测子模式在各个色度通道下的预测色度值。
由此,计算机设备根据第一周围像素在每种预测子模式下分别对应的重建色度值和预测色度值之间的失真度,将最小失真度对应的预测子模式确定为目标预测子模式。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在预设的多种预测子模式中快速选择性能最优的预测子模式,提高了编码性能。在选择目标预测子模式之后,计算机设备再分别计算目标预测子模式与其他的候选编码模式各自对应的编码色度代价值,并将编码色度代价值最小的编码模式作为目标编码模式。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如上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如上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色度解码模式的确定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计算机设备为例进行说明,计算机设备可以是终端或者服务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02,根据与待解码视频对应的编码信息,确定与当前解码块对应的标识信息。
具体地,计算机设备根据所接收的待解码视频,获取该待解码视频对应的编码信息,并提取各个解码块对应的编码信息。其中,编码信息中包括有每一视频帧对应的编码信息,每一视频帧对应的编码信息中包括各个解码块对应的标识信息。
对于当前处理的解码块(即当前解码块),计算机设备从该当前解码块对应的编码信息中提取相应的标识信息,以确定该当前解码块所应用的编码模式。
步骤S504,在标识信息为预设标识信息的情况下,确定当前解码块对应的编码模式为跨分量线性预测模式,跨分量线性预测模式包括多种预测子模式。
具体地,当标识信息指示目标编码模式为候选编码模式中的任一种模式时,计算机设备利用该目标编码模式对相应的解码块进行解码处理。
由于CCLM预测模式中的各个预测子模式均共用同一个标识信息,将该标识信息称为预设标识信息。相应地,当标识信息为预设标识信息时,表示相应的色度编码方式为CCLM预测模式中的某一种预测子模式,由此计算机设备即可进而确定目标预测子模式,并利用该目标预测子模式对当前解码块进行解码处理。
步骤S506,对于各预测子模式,分别对待解码视频帧中的当前解码块的周围像素进行色度预测,得到与各预测子模式分别对应的色度预测失真结果。
具体地,对于当前解码块,计算机设备对于CCLM预测模式中的每一种预测子模式,分别确定当前的预测子模式下该当前解码块周围的周围像素,并基于该周围像素的重建亮度值和重建色度值,对当前的预测子模式进行色度预测,从而得到各个预测子模式分别对应的色度预测失真结果。色度预测失真结果用于衡量各个预测子模式之间的性能。
步骤S508,根据各预测子模式对应的色度预测失真结果,从多种预测子模式中确定出目标预测子模式,目标预测子模式用于对当前解码块进行解码处理。
对每种预测子模式分别计算色度预测失真结果,所得到的色度预测失真结果用于作为选择目标预测子模式的依据。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各预测子模式各自对应的色度预测失真结果,从多种预测子模式中确定目标预测子模式,包括:基于各个预测子模式各自对应的色度预测失真结果,计算机设备从各个色度预测失真结果中选择表征色度预测失真情况最小的结果,并选择该结果对应的预测子模式作为目标预测子模式。
由此,在确定目标预测子模式之后,计算机设备即可根据该目标预测子模式,对当前解码块进行解码处理。
上述色度解码模式的确定方法,在接收到编码端传输的待解码视频后,通过提取编码信息并提取标识信息,确定当前解码块对应的编码模式。在标识信息指示当前解码块对应的编码模式为跨分量线性预测模式的情况下,通过对各种预测子模式进行色度预测确定最终的目标预测子模式,以利用该目标预测子模式对当前解码块进行解码处理。通过跨分量线性预测模式的各个预测子模式共用预设标识信息的方式,编码端在向解码端传输的视频中所需携带的比特数大大降低,提高了编码端与解码端之间的传输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对于各预测子模式,分别对待解码视频帧中的当前解码块的周围像素进行色度预测,得到与各预测子模式分别对应的色度预测失真结果,包括:
步骤S602,确定与当前解码块相邻的周围像素。
步骤S604,确定周围像素中各第一周围像素分别对应的第一重建像素值,第一重建像素值包括重建亮度值和重建色度值。
步骤S606,基于周围像素,确定与每种预测子模式分别匹配的第二周围像素。
步骤S608,对于每种预测子模式,根据第一周围像素的重建亮度值、及与相应预测子模式相匹配的第二周围像素的第二重建像素值,确定色度预测失真结果。
具体地,作为解码端的计算机设备接收到待解码视频后,在确定当前处理的待解码视频帧所携带的编码信息,并提取其中的标识信息。在当前解码块对应的标识信息为预设标识信息的情况下,计算机设备确定目标预测子模式为预设的多种预测子模式中的其中一种。进而,计算机设备执行上述步骤S602~S608,从而在预设的多种预测子模式中确定具体为哪一种预测子模式作为目标预测子模式,并根据所确定的目标预测子模式,对当前解码块进行解码处理。其中,上述步骤S602~S608的内容可参照前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对于待解码视频帧中的当前编码块,根据属于已编码的编码块的周围像素,确定用于后续进行预测子模式选择的第一周围像素和第二周围像素,将第一周围像素已知的重建色度值作为参考标准,根据第二周围像素的重建亮度值和重建色度值,计算第一周围像素的预测色度值,并将预测色度值与作为参考标准的重建色度值进行比较,由此根据二者之间的差异确定目标预测子模式,由此能够确定编码端进行编码时所选择的目标预测子模式为预设的多种预测子模式中的哪一种,编码端在向解码端传输视频时所需携带的比特信息大大降低,提高了编码端与解码端之间的传输效率。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所涉及的色度编码模式的选择方法的色度编码模式的选择装置。该装置所提供的解决问题的实现方案与上述方法中所记载的实现方案相似,故下面所提供的一个或者多个色度编码模式的选择装置实施例中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色度编码模式的选择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色度编码模式的选择装置700,包括:确定模块701、预测模块702和编码模块703,其中:
确定模块701,用于确定多种预设编码模式,多种预设编码模式包括跨分量线性预测模式和至少一种候选编码模式,跨分量线性预测模式包括多种预测子模式。
预测模块702,用于基于多种预测子模式,分别对待编码视频帧中的当前编码块的周围像素进行色度预测,得到与各预测子模式分别对应的色度预测失真结果。
确定模块701,还用于根据各预测子模式各自对应的色度预测失真结果,从多种预测子模式中确定目标预测子模式。
确定模块701,还用于从至少一种候选编码模式和目标预测子模式中,确定目标编码模式,目标编码模式用于对当前编码块进行编码处理。
编码模块703,用于将与目标编码模式对应的标识信息添加至当前编码块的编码信息中,其中,跨分量线性预测模式中的多种预测子模式对应同一个标识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预测模块还用于基于所述多种预测子模式,分别对待编码视频帧中的当前编码块的周围像素进行色度预测,得到各预测子模式分别对应的预测色度值;对于每种预测子模式,均基于所述当前编码块的周围像素的重建色度值与所述预测色度值间的差异,确定相应预测子模式所对应的色度预测失真结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预测模块还用于确定待编码视频帧中的当前编码块、及与所述当前编码块对应的周围像素;确定所述周围像素中各第一周围像素分别对应的第一重建像素值,所述第一重建像素值包括重建亮度值和重建色度值;基于所述周围像素,确定与各预测子模式分别匹配的第二周围像素;对于每种预测子模式,根据所述第一周围像素的重建亮度值、及与相应预测子模式相匹配的第二周围像素的第二重建像素值,确定预测色度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预测模块还用于确定待编码视频帧中的当前编码块;将与所述当前编码块相邻、且在所述当前编码块上方的像素作为周围像素;将与所述当前编码块相邻、且在所述当前编码块左方的像素作为周围像素。
在一个实施例中,预测模块还用于按照每种预测子模式所确定的周围像素的选取方式,在所述周围像素中选择符合预设位置的周围像素作为第二周围像素;其中,所述跨分量线性预测模式包括第一预测子模式、第二预测子模式、或者第三预测子模式中的至少一种,预测子模式对应的周围像素的选取方式至少包括以下一种:对于第一预测子模式,在分别位于所述当前编码块的上方和左方的周围像素中,选择符合第一预设位置的周围像素,作为与第一预测子模式相匹配的第二周围像素;对于第二预测子模式,在位于所述当前编码块的上方的周围像素中,选择符合第二预设位置的周围像素,作为与第二预测子模式相匹配的第二周围像素;对于第三预测子模式,在位于所述当前编码块的左方的周围像素中,选择符合第三预设位置的周围像素,作为与第三预测子模式相匹配的第二周围像素。
在一个实施例中,预测模块还用于对于每种预测子模式,根据与相应预测子模式相匹配的第二周围像素的第二重建像素值,确定与相应预测子模式相匹配的色度编码参数;对于每种预测子模式,基于与相应预测子模式匹配的色度编码参数、及所述第一周围像素的重建亮度值,确定与相应预测子模式对应的预测色度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每种预测子模式的色度编码参数包括有多个色度编码参数,每个色度编码参数分别对应于一个色度通道。预测模块还用于对于每种预测子模式,确定与相应预测子模式匹配的第二周围像素的重建亮度值,和在不同色度通道中分别对应的重建色度值;基于第二周围像素的重建亮度值确定目标亮度像素值,并基于所述在不同色度通道中分别对应的重建色度值,确定对应于不同色度通道的目标色度像素值;基于所述目标亮度像素值和对应于不同色度通道的目标色度像素值,确定与相应预测子模式相匹配且对应于各色度通道的色度编码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预测模块还用于对于每种预测子模式,基于与相应预测子模式相匹配的各个色度通道的色度编码参数、及所述第一周围像素的重建亮度值,确定相应预测子模式在各个色度通道下的预测色度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测色度值包括对应于第一色度通道的预测色度值,和对应于第二色度通道的预测色度值。预测模块还用于对于每种预测子模式,根据第一周围像素在第一色度通道中的重建色度值,与对应于所述第一色度通道的预测色度值,确定第一失真度;根据第一周围像素在第二色度通道中的重建色度值,与对应于所述第二色度通道的预测色度值,确定第二失真度;基于所述第一失真度和所述第二失真度,确定相应预测子模式所对应的色度预测失真结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确定模块还用于对于所述至少一种候选编码模式和所述目标预测子模式中的每种编码模式,计算各编码模式分别对应的编码色度代价值;将编码色度代价值最小的编码模式作为目标编码模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装置还包括传输模块,用于将编码处理完成后且携带编码信息的已编码视频发送至解码端,以供解码端基于所接收的已编码视频按照所述标识信息确定目标编码模式,基于所述目标编码模式,对所述已编码视频进行解码处理。
上述色度编码模式的选择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者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者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所涉及的色度解码模式的确定方法的色度解码模式的确定装置。该装置所提供的解决问题的实现方案与上述方法中所记载的实现方案相似,故下面所提供的一个或者多个色度解码模式的确定装置实施例中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色度解码模式的确定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色度解码模式的确定装置800,包括:解析模块801、确定模块802和预测模块803。其中:
解析模块801,用于根据与待解码视频对应的编码信息,确定与当前解码块对应的标识信息。
确定模块802,还用于在标识信息为预设标识信息的情况下,确定当前解码块对应的编码模式为跨分量线性预测模式,跨分量线性预测模式包括多种预测子模式。
预测模块803,用于对于各预测子模式,分别对待解码视频帧中的当前解码块的周围像素进行色度预测,得到与各预测子模式分别对应的色度预测失真结果。
确定模块802,还用于根据各预测子模式对应的色度预测失真结果,从多种预测子模式中确定出目标预测子模式,目标预测子模式用于对当前解码块进行解码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预测模块还用于确定与所述当前解码块相邻的周围像素;确定所述周围像素中各第一周围像素分别对应的第一重建像素值,所述第一重建像素值包括重建亮度值和重建色度值;基于所述周围像素,确定与每种预测子模式分别匹配的第二周围像素;对于每种预测子模式,根据所述第一周围像素的重建亮度值、及与相应预测子模式相匹配的第二周围像素的第二重建像素值,确定色度预测失真结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或终端。以计算机设备为服务器为例进行说明,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9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Input/Output,简称I/O)和通信接口。其中,处理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接口通过系统总线连接,通信接口通过输入/输出接口连接到系统总线。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视频帧数据和每种模式对应的标识信息。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输出接口用于处理器与外部设备之间交换信息。该计算机设备的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色度编码模式的选择方法,或者,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色度解码模式的确定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9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者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数据库或者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光存储器、高密度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阻变存储器(ReRAM)、磁变存储器(Magneto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MRAM)、铁电存储器(Ferroelectric Random Access Memory,FRAM)、相变存储器(Phase Change Memory,PCM)、石墨烯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等。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者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Random Access Memory,DRAM)等。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数据库可包括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中至少一种。非关系型数据库可包括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库等,不限于此。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处理器可为通用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可编程逻辑器、基于量子计算的数据处理逻辑器等,不限于此。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8)
1.一种色度编码模式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多种预设编码模式,所述多种预设编码模式包括跨分量线性预测模式和至少一种候选编码模式,所述跨分量线性预测模式包括多种预测子模式;
基于所述多种预测子模式,分别对待编码视频帧中的当前编码块的周围像素进行色度预测,得到与各预测子模式分别对应的色度预测失真结果;
根据各预测子模式各自对应的色度预测失真结果,从所述多种预测子模式中确定目标预测子模式;
从所述至少一种候选编码模式和所述目标预测子模式中,确定目标编码模式,所述目标编码模式用于对所述当前编码块进行编码处理;
将与所述目标编码模式对应的标识信息添加至所述当前编码块的编码信息中,其中,所述跨分量线性预测模式中的多种预测子模式对应同一个标识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多种预测子模式,分别对待编码视频帧中的当前编码块的周围像素进行色度预测,得到与各预测子模式分别对应的色度预测失真结果,包括:
基于所述多种预测子模式,分别对待编码视频帧中的当前编码块的周围像素进行色度预测,得到各预测子模式分别对应的预测色度值;
对于每种预测子模式,均基于所述当前编码块的周围像素的重建色度值与所述预测色度值间的差异,确定相应预测子模式所对应的色度预测失真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多种预测子模式,分别对待编码视频帧中的当前编码块的周围像素进行色度预测,得到各预测子模式分别对应的预测色度值,包括:
确定待编码视频帧中的当前编码块、及与所述当前编码块对应的周围像素;
确定所述周围像素中各第一周围像素分别对应的第一重建像素值,所述第一重建像素值包括重建亮度值和重建色度值;
基于所述周围像素,确定与各预测子模式分别匹配的第二周围像素;
对于每种预测子模式,根据所述第一周围像素的重建亮度值、及与相应预测子模式相匹配的第二周围像素的第二重建像素值,确定预测色度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待编码视频帧中的当前编码块、及与所述当前编码块对应的周围像素,包括:
确定待编码视频帧中的当前编码块;
将与所述当前编码块相邻、且在所述当前编码块上方的像素作为周围像素;
将与所述当前编码块相邻、且在所述当前编码块左方的像素作为周围像素。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周围像素,确定与各预测子模式分别匹配的第二周围像素,包括:
按照每种预测子模式所确定的周围像素的选取方式,在所述周围像素中选择符合预设位置的周围像素作为第二周围像素;
其中,所述跨分量线性预测模式包括第一预测子模式、第二预测子模式、或者第三预测子模式中的至少一种,预测子模式对应的周围像素的选取方式至少包括以下一种:
对于第一预测子模式,在分别位于所述当前编码块的上方和左方的周围像素中,选择符合第一预设位置的周围像素,作为与第一预测子模式相匹配的第二周围像素;
对于第二预测子模式,在位于所述当前编码块的上方的周围像素中,选择符合第二预设位置的周围像素,作为与第二预测子模式相匹配的第二周围像素;
对于第三预测子模式,在位于所述当前编码块的左方的周围像素中,选择符合第三预设位置的周围像素,作为与第三预测子模式相匹配的第二周围像素。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于每种预测子模式,根据所述第一周围像素的重建亮度值、及与相应预测子模式相匹配的第二周围像素的第二重建像素值,确定预测色度值,包括:
对于每种预测子模式,根据与相应预测子模式相匹配的第二周围像素的第二重建像素值,确定与相应预测子模式相匹配的色度编码参数;
对于每种预测子模式,基于与相应预测子模式匹配的色度编码参数、及所述第一周围像素的重建亮度值,确定与相应预测子模式对应的预测色度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种预测子模式的色度编码参数包括有多个色度编码参数,每个色度编码参数分别对应于一个色度通道;
所述对于每种预测子模式,根据与相应预测子模式相匹配的第二周围像素的第二重建像素值,确定与相应预测子模式相匹配的色度编码参数,包括:
对于每种预测子模式,确定与相应预测子模式匹配的第二周围像素的重建亮度值,和在不同色度通道中分别对应的重建色度值;
基于第二周围像素的重建亮度值确定目标亮度像素值,并基于所述在不同色度通道中分别对应的重建色度值,确定对应于不同色度通道的目标色度像素值;
基于所述目标亮度像素值和对应于不同色度通道的目标色度像素值,确定与相应预测子模式相匹配且对应于各色度通道的色度编码参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于每种预测子模式,基于与相应预测子模式匹配的色度编码参数、及所述第一周围像素的重建亮度值,确定与相应预测子模式对应的预测色度值,包括:
对于每种预测子模式,基于与相应预测子模式相匹配的各个色度通道的色度编码参数、及所述第一周围像素的重建亮度值,确定相应预测子模式在各个色度通道下的预测色度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测色度值包括对应于第一色度通道的预测色度值,和对应于第二色度通道的预测色度值;
所述对于每种预测子模式,均基于所述当前编码块的周围像素的重建色度值与所述预测色度值间的差异,确定相应预测子模式所对应的色度预测失真结果,包括:
对于每种预测子模式,根据第一周围像素在第一色度通道中的重建色度值,与对应于所述第一色度通道的预测色度值,确定第一失真度;
根据第一周围像素在第二色度通道中的重建色度值,与对应于所述第二色度通道的预测色度值,确定第二失真度;
基于所述第一失真度和所述第二失真度,确定相应预测子模式所对应的色度预测失真结果。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至少一种候选编码模式和所述目标预测子模式中,确定目标编码模式,包括:
对于所述至少一种候选编码模式和所述目标预测子模式中的每种编码模式,计算各编码模式分别对应的编码色度代价值;
将编码色度代价值最小的编码模式作为目标编码模式。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编码处理完成后且携带编码信息的已编码视频发送至解码端,以供解码端基于所接收的已编码视频按照所述标识信息确定目标编码模式,基于所述目标编码模式,对所述已编码视频进行解码处理。
12.一种色度解码模式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与待解码视频对应的编码信息,确定与当前解码块对应的标识信息;
在所述标识信息为预设标识信息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当前解码块对应的编码模式为跨分量线性预测模式,所述跨分量线性预测模式包括多种预测子模式;
对于各预测子模式,分别对待解码视频帧中的当前解码块的周围像素进行色度预测,得到与各预测子模式分别对应的色度预测失真结果;
根据各预测子模式对应的色度预测失真结果,从多种预测子模式中确定出目标预测子模式,所述目标预测子模式用于对所述当前解码块进行解码处理。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于各预测子模式,分别对待解码视频帧中的当前解码块的周围像素进行色度预测,得到与各预测子模式分别对应的色度预测失真结果,包括:
确定与所述当前解码块相邻的周围像素;
确定所述周围像素中各第一周围像素分别对应的第一重建像素值,所述第一重建像素值包括重建亮度值和重建色度值;
基于所述周围像素,确定与每种预测子模式分别匹配的第二周围像素;
对于每种预测子模式,根据所述第一周围像素的重建亮度值、及与相应预测子模式相匹配的第二周围像素的第二重建像素值,确定色度预测失真结果。
14.一种色度编码模式的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多种预设编码模式,所述多种预设编码模式包括跨分量线性预测模式和至少一种候选编码模式,所述跨分量线性预测模式包括多种预测子模式;
预测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多种预测子模式,分别对待编码视频帧中的当前编码块的周围像素进行色度预测,得到与各预测子模式分别对应的色度预测失真结果;
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各预测子模式各自对应的色度预测失真结果,从所述多种预测子模式中确定目标预测子模式;
确定模块,还用于从所述至少一种候选编码模式和所述目标预测子模式中,确定目标编码模式,所述目标编码模式用于对所述当前编码块进行编码处理;
编码模块,用于将与所述目标编码模式对应的标识信息添加至所述当前编码块的编码信息中,其中,所述跨分量线性预测模式中的多种预测子模式对应同一个标识信息。
15.一种色度解码模式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解析模块,用于根据与待解码视频对应的编码信息,确定与当前解码块对应的标识信息;
确定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标识信息为预设标识信息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当前解码块对应的编码模式为跨分量线性预测模式,所述跨分量线性预测模式包括多种预测子模式;
预测模块,用于对于各预测子模式,分别对待解码视频帧中的当前解码块的周围像素进行色度预测,得到与各预测子模式分别对应的色度预测失真结果;
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各预测子模式对应的色度预测失真结果,从多种预测子模式中确定出目标预测子模式,所述目标预测子模式用于对所述当前解码块进行解码处理。
16.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8.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721785.6A CN115278225B (zh) | 2022-06-24 | 2022-06-24 | 色度编码模式的选择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721785.6A CN115278225B (zh) | 2022-06-24 | 2022-06-24 | 色度编码模式的选择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278225A CN115278225A (zh) | 2022-11-01 |
CN115278225B true CN115278225B (zh) | 2024-12-03 |
Family
ID=837619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721785.6A Active CN115278225B (zh) | 2022-06-24 | 2022-06-24 | 色度编码模式的选择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27822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834897B (zh) * | 2023-01-28 | 2023-07-25 |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处理方法、处理设备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087083A (zh) * | 2019-03-12 | 2019-08-02 |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帧内色度预测模式的选择方法、图像处理设备及存储设备 |
CN111741299A (zh) * | 2020-07-09 | 2020-10-02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帧内预测模式的选择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698501B (zh) * | 2019-03-11 | 2022-03-01 |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解码方法及装置 |
-
2022
- 2022-06-24 CN CN202210721785.6A patent/CN11527822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087083A (zh) * | 2019-03-12 | 2019-08-02 |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帧内色度预测模式的选择方法、图像处理设备及存储设备 |
CN111741299A (zh) * | 2020-07-09 | 2020-10-02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帧内预测模式的选择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278225A (zh) | 2022-11-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853209B (zh) | 图像编码、解码方法及装置 | |
CN112929670B (zh) | 自适应色度下采样和色彩空间转换技术 | |
CN111433821B (zh) | 用于重建表示3d对象的点云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0139104B (zh) | 视频解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0166771B (zh) | 视频编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08271024A (zh) | 图像编码、解码方法及装置 | |
US12200199B2 (en) | Colour component prediction method, encoder, decoder and storage medium | |
CN115278225B (zh) | 色度编码模式的选择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 |
US20130163671A1 (en) | Reduction of spatial predictors in video compression | |
CN115118982A (zh) | 一种视频处理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 |
WO2021036462A1 (zh) | 参数获取方法、像素点对选择方法及相关设备 | |
US20240064284A1 (en) | Methods, systems and encoded bitstream for combined lossless and lossy coding | |
Xing et al. | A multi-embedding domain video steganography algorithm based on TU partitioning and intra prediction mode | |
CN115662346B (zh) | Demura补偿值压缩方法和系统 | |
CN117649624A (zh) | 视频画质评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
US11515961B2 (en) | Encoding data arrays | |
CN115442617A (zh) | 一种基于视频编码的视频处理方法和装置 | |
CN115776566A (zh) | 图像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8900322A (zh) | 色度编码模式的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6170596A (zh) | 编解码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19172544B (zh) | 图像编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 |
CN119211554B (zh) | 图像压缩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 |
CN117692648B (zh) | 视频编码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 |
CN119135929A (zh) | 帧内预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6980603A (zh) | 视频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