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5277340B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77340B
CN115277340B CN202110485850.5A CN202110485850A CN115277340B CN 115277340 B CN115277340 B CN 115277340B CN 202110485850 A CN202110485850 A CN 202110485850A CN 115277340 B CN115277340 B CN 1152773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ation symbol
symbol streams
data transmission
subcarrier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8585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277340A (zh
Inventor
袁璞
刘劲
陈保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8585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77340B/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89895 priority patent/WO2022228513A1/zh
Publication of CN1152773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773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773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773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32Carrier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s H04L27/02, H04L27/10, H04L27/18 or H04L27/26
    • H04L27/34Amplitude- and 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e.g. 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00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71Use of interleav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目标通信设备将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子载波非正交的高谱效率频分复用SEFDM,获得待传输数据流;所述目标通信设备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流;其中,所述待传输数据流中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交错映射在子载波上,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中不同的调制符号流属于不同的用户。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非正交技术主要通过不同用户在同一时频的资源的复用来实现。
现有的多用户的非正交技术比如NOMA仅探索了在码域的用户区分,本质上还是一种正交性退化了的CDMA。而在时频域资源的利用上,要么完全非正交,要么通过引入稀疏化数据映射来达成部分非正交(partial non-orthogonal)的效果,采用经验主义的方法设计,对用户在时频域的复用程度无法灵活控制,用于指示码本和映射模式的信令开销较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解决非正交技术在时频域的复用时指示码本和映射模式的信令开销较大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
目标通信设备将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子载波非正交的高谱效率频分复用SEFDM,获得待传输数据流;
所述目标通信设备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流;
其中,所述待传输数据流中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交错映射在子载波上,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中不同的调制符号流属于不同的用户。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该装置包括:
第一复用模块,用于将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子载波非正交的高谱效率频分复用SEFDM,获得待传输数据流;
第一传输模块,用于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流;
其中,所述待传输数据流中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交错映射在子载波上,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中不同的调制符号流属于不同的用户。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该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及通信接口,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
目标通信设备将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子载波非正交的高谱效率频分复用SEFDM,获得待传输数据流;所述通信接口用于:
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流;
其中,所述待传输数据流中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交错映射在子载波上,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中不同的调制符号流属于不同的用户。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程序产品被存储在非瞬态的存储介质中,所述程序/程序产品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对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子载波非正交的高谱效率频分复用SEFDM,且传输时是交错映射在子载波上,通过引入不同用户载波间的部分重叠复用,在有限的非正交的时频资源内同时传输来自多个用户的数据,实现信令开销小,以及高灵活度的复用配置。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申请实施例可应用的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TDMA技术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FDMA技术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OFDMA技术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CDMA/SDMA技术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NOMA技术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子载波调制模块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示意图之一;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示意图之二;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预处理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网络侧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所区别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值得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不限于长期演进型(Long TermEvolution,LTE)/LTE的演进(LTE-Advanced,LTE-A)系统,还可用于其他无线通信系统,诸如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TDMA)、频分多址(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FDMA)、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carrier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C-FDMA)和其他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系统”和“网络”常被可互换地使用,所描述的技术既可用于以上提及的系统和无线电技术,也可用于其他系统和无线电技术。以下描述出于示例目的描述了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并且在以下大部分描述中使用NR术语,但是这些技术也可应用于NR系统应用以外的应用,如第6代(6th Generation,6G)通信系统。
图1示出本申请实施例可应用的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图。无线通信系统包括终端11和网络侧设备12。其中,终端11也可以称作终端设备或者用户终端(UserEquipment,UE),终端11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Tablet Personal Computer)、膝上型电脑(Laptop Computer)或称为笔记本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掌上电脑、上网本、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移动上网装置(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可穿戴式设备(Wearable Device)或车载设备(VUE)、行人终端(PUE)等终端侧设备,可穿戴式设备包括:智能手表、手环、耳机、眼镜等。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终端11的具体类型。网络侧设备12可以是基站或核心网,其中,基站可被称为节点B、演进节点B、接入点、基收发机站(Base TransceiverStation,BTS)、无线电基站、无线电收发机、基本服务集(Basic Service Set,BSS)、扩展服务集(Extended Service Set,ESS)、B节点、演进型B节点(eNB)、家用B节点、家用演进型B节点、WLAN接入点、WiFi节点、发送接收点(Transmitting Receiving Point,TRP)或所述领域中其他某个合适的术语,只要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所述基站不限于特定技术词汇,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仅以NR系统中的基站为例,但是并不限定基站的具体类型。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一些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进行详细地说明。
首先对以下内容进行介绍:
下行控制消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
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
物理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
物理广播信道,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PBCH;
主消息块,Master information block,MIB;
系统消息块,System information block,SIB;
资源元素,Resource element,RE;
码分复用,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CDM;
正交覆盖码,Orthogonal cover code,OCC;
均方误差,Mean square error,MSE;
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
误码率,Bit error rate,BER;
误块率,Block error rate,BLER;
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
单频网,Single frequency network,SFN;
同步信号块,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SSB;
主同步信号,Prim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PSS;
辅同步信号,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SSS;
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
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DFT;
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
逆快速傅里叶变换,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IFFT;
辛傅里叶变换,Symplectic Fourier transform,SFFT;
逆辛傅里叶变换,Inverse symplectic Fourier transform,ISFFT;
线性移位寄存器,Linear feedback shift register,LFSR;
非正交多址,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
连续干扰消除,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SIC;
正交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
高频谱效率频分复用,Special efficiency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SEFDM;
重叠频分复用,Overlapping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VFDM;
重叠时分复用,Overlapping 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OVTDM。
传统NOMA通常采用的码分方法,其性能受码本设计影响较大。对于接收侧来说,不同用户所用码本的信息需要通过信令指示或者盲检测技术来获取,需要一定的通信和计算开销。而通过功率域的区分则造成了用户间功率分配的不平衡,使得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下很难保证用户的服务质量。MMSE-SIC接收机的误差传播缺陷也很较难克服。
更为重要的是,传统NOMA仅探索了在码域的用户区分,本质上还是一种正交性退化了的CDMA。而在时频域资源的利用上,要么完全非正交,要么通过引入稀疏化数据映射来达成部分非正交(partial non-orthogonal)的效果,属于一种经验化的工程处理,缺乏理论分析和探讨。
FTN技术是目前被认为可以突破奈奎斯特采样速率,进一步逼近信道容量物理极限的一种新型信号处理技术。其衍生技术为OVXDM。OVXDM/FTN技术在时域/频域基于波形编码理论人为引入了ISI和/或ICI,从而提高了码元发送速率,增加了等效信道容量。然而,波形编码后的信号对接收机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译码算法的复杂度以及硬件的功耗。一般来说,波形编码时的时频域重叠系数越大,即人为引入的ISI和ICI越严重,则接收机侧需要判断的状态数越多,接收算法的复杂度越高。
在城市里复杂的电磁波传输环境中,由于存在大量的散射、反射和折射面,造成了无线信号经不同路径到达接收天线的时刻不同,即传输的多径效应,不同路径信号造成的。当发送信号的前后符号经过不同路径同时抵达时,或者说,当后一个符号在前一个符号的时延扩展内到达时,即产生了ISI。
类似的,在频域上,由于频偏效应,多普勒效应等原因,信号所在的各个子载波会产生频率上不同程度的偏移,造成原本可能正交的子载波产生重叠,即ICI。上述在信号传输过程中产生的ISI/ICI与发送时采用波形编码引入的ISI/ICI叠加,对接收机的译码能力产生了更高的要求。
但在实际应用中,一方面,实际系统受成本和功耗等条件限制,往往无法采用理想接收机,实现的译码算法复杂度有限,当ISI/ICI超出了一定阈值后,会无法正确译码。同时,接收机的译码复杂度增加时,也会增加能量消耗,不利于终端节能降耗。同时,大量仿真结果表明,FTN/OVTDM系统相对传统OFDM系统的吞吐量优势主要在于高SNR区域。在高SNR区域,噪声对接收信号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接收机易于根据已知的FTN/OVTDM的符号间编码的约束关系正确的进行译码,误码率很低。在低SNR区域,噪声对接收信号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大,破坏了符号间编码的约束关系,使得误码率较高,不如传统的OFDM系统。
频域FTN,又称之为SEFDM,OVFDM,是通过对发送信号进行移位叠加处理(又称波形编码),人为地引入ICI的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其目的是利用减少子载波间隔利用更少的带宽发送同样数量的码元(相比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即增加每赫兹每秒(Hz*s)内发送的符号数量。其中,SEFDM的全称为Spectrum efficiency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即频谱高效频分复用,主要通过压缩子载波间隔利用相同带宽发送更多的码元。类似的,OVXDM包括OVTDM,OVFDM,分别对应时域FTN和SEFDM。进一步的,FTN和SEFDM可以组合利用,称为Multi-carrier FTN,即多载波FTN;对应的,OVTDM和OVFDM的组合技术,称为Overlapped X-Domain Multiplexing,即X域重叠复用。
可以用广义FTN指代这一类通过时域/频域重叠技术来提高码元发送速率的方法。由于引入的ISI和ICI会增加译码的复杂度,可能造成误码率的提升。然而,通过先进的译码算法可以抑制误码率提升带来的负面效应,综合来看仍然可以通过所述加快码元发送速率的方法提升信道容量。其表达式如下:
其中,TΔ=τT,τ∈(0,1),τ为时域重叠系数。特别的,在OVXDM中,取因而有
ζ∈(0,1),ζ为频域重叠系数。特别的,可以取/>因而有/>
假设多径信道的冲激响应函数为hCH(t),则经过信道后的信号可以等效地表示为:
其中
接收机收到的信号表达式为:
y(t)=s′(t)+w(t) (3)
其中w(t)为高斯白噪声。
本申请实施例中,重叠系数为均SEFDM信号,等价为重叠层数为K的OVTDM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用SEFDM指代频域FTN/0VTDM为代表的超奈奎斯特信号族。
可选地,可以采用重叠层数作为表示FTN/OVTDM信号特征的描述方式。
另外,传统通信系统为了避免用户间干扰,通常采用正交多址技术,即不同用户利用时分,频分,或者码分等多种手段,使得不同用户数据所占用的资源正交,从而利用简单的接收机算法实现较好的性能。随着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演进,无线电资源逐渐变得稀缺,研究人员希望能通过其他方式提升频谱效率。同时,由于芯片计算能力的迅速提升,使得接收机侧实现抗干扰能力较强的复杂算法称为可能,这催生了非正交多址技术的蓬勃发展。
多用户的非正交技术通常分为比特级别的非正交和符号级别的非正交。其中,符号级别的非正交技术可以简称为NOMA。传统的非正交技术,主要通过不同用户在同一时频的资源的复用来实现;可以看作承载不同用户数据的QAM符号在同一时频资源上逐层叠加,而所述QAM符号的区分主要通过不同的非正交码本和发送功率来实现。在接收机侧,通常使用MMSE-SIC接收机对不同用户的数据进行逐层解调,恢复属于不同用户传输的符号。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TDMA技术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FDMA技术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OFDMA技术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CDMA/SDMA技术的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NOMA技术的示意图;如图2-6所示,不同色块代表的不同用户的数据符号;现有的NOMA技术中,不同用户的数据通常先经过扩频或者预编码处理,以获得一定的正交性。处理后的数据调制为QAM符号,在时频域平面上以不同的稀疏程度,按照一定的模式(pattern)映射,从而达到在同一块时频资源上叠加复用的效果。此外,通过为不同用户的QAM样点分配不同的发送功率,可以在收端利用SIC接收机进一步区分不同用户数据流。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700,目标通信设备将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子载波非正交的高谱效率频分复用SEFDM,获得待传输数据流;
步骤710,所述目标通信设备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流;
其中,所述待传输数据流中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交错映射在子载波上,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中不同的调制符号流属于不同的用户。
可选地,现有技术对用户在时频域的复用程度无法灵活控制,用于指示码本和映射模式的信令开销较大;
可选地,为了克服上述缺陷,可以借用SEFDM这种通过破坏载波间正交性的方法,实现非正交频分复用。
可选地,SEFDM技术是人为引入了载波间的ICI,从而提高单用户的码元发送速率,增加了等效信道容量。可选地,可以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将SEFDM和NOMA结合的方法称为SEFDM-NOMA;
可选地,SEFDM-NOMA可以通过在基带处理时利用不同用户载波间的部分重叠复用,从而在有限的非正交的时频资源内同时发送了来自多个用户的数据,从而在有限的非正交的时频资源内同时发送来自多个用户的数据。
可选地,目标通信设备可以是终端,其通信对端可以是终端或网络侧设备;
可选地,目标通信设备可以是网络侧设备,其通信对端可以是终端。
可选地,目标通信设备可以是发送侧,其通信对端可以是接收侧。
可选地,一个调制符号流对应一个用户,不同的调制符号流对应不同的用户。
可选地,目标通信设备可以将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子载波非正交的高谱效率频分复用SEFDM,获得待传输数据流;然后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流;其中,所述待传输数据流中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交错映射在子载波上,比如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经过交织处理后再进行SEFDM复用,或经过SEFDM复用时将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的数据样点交错地映射在子载波上,实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的数据在时域上的重叠。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SEFDM的NOMA技术,在基带处理时利用采样时刻不同用户的波形非正交叠加的性质,提供了一种新的基于带宽压缩的非正交多址方式,其好处是信令开销小,可以实现高灵活度的配置。相应的接收算法可以沿用SEFDM技术的成熟算法,避免了传统NOMA方案中MMSE-SIC的误差传递的缺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对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子载波非正交的高谱效率频分复用SEFDM,且传输时是交错映射在子载波上,通过引入不同用户载波间的部分重叠复用,在有限的非正交的时频资源内同时传输来自多个用户的数据,实现信令开销小,以及高灵活度的复用配置。
可选地,所述目标通信设备将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子载波非正交的高谱效率频分复用SEFDM,包括:目标通信设备将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交织处理,获得一个交织数据流;
目标通信设备对所述交织数据流进行子载波非正交的高谱效率频分复用SEFDM。
可选地,为了可以实现多用户的调制波形在采样点时刻非正交叠加,可以首先将至少两个用户一一对应的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交织处理,获得一个交织数据流,实现至少两个用户的数据样点交错放置;
可选地,在获得一个交织数据流后,目标通信设备可以对所述交织数据流进行进行子载波非正交的高谱效率频分复用SEFDM,获得待传输数据流,后通过传输天线传输该带传输数据流,其中,发送天线端的每个发送样点,是来自多个用户的QAM符号的叠加。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交织处理,包括:
基于目标交织模式,将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交织处理;
所述目标交织模式包括以下任一项:
均匀交织处理;
非均匀交织处理;
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中的部分用户的调制符号流首尾相连后与其他用户的调制符号流进行均匀交织处理或非均匀交织处理。
可选地,目标交织模式可以是预先设置的,或者协议预定义的,或者是目标通信设备基于通信对端或者网络高层等的指示确定的。
可选地,交织器的配置参数可以包括目标交织模式,可以指为不同用户配置不同的目标交织模式(pattern),可以达到控制不同用户占用资源数不同,以及控制不同用户间的资源复用程度的功能。
可选地,属于不同用户A和B的数据uA和uB的长度可以相同或不同;其经调制和/或预处理后的调制符号流的长度可以相同或不同。
可选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的长度可以相同或不同。
可选地,目标交织模式可以包括均匀交织处理,即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的数据样点均匀排列在交织数据流中,比如同一个用户的两个相邻数据样点在交织数据流中相隔其他每一个用户的一个数据样点;
例如,假设一共要发送4个用户的4个调制符号流,分别为{a1,a2,a3,…,an},{b1,b2,b3,…,bm},{c1,c2,c3,…,cp}和{d1,d2,d3,…,dq},其中,n<m<p<q;则这4个用户的调制符号流经过均匀交织后,获得的交织数据流可以是{a1,b1,c1,d1,a2,b2,c2,d2,a3,b3,c3,d3,…,an,bn,cn,dn,…,bm,cm,dm,…,cp,dp,…,dq}。
可选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中可以有部分调制符号流的长度相同。
例如,假设一共要发送4个用户的4个调制符号流,分别为{a1,a2,a3,…,an},{b1,b2,b3,…,bm},{c1,c2,c3,…,cm}和{d1,d2,d3,…,dq},其中,n<m<q;则这4个用户的4个调制符号流经过均匀交织后,获得的交织数据流可以是{a1,b1,c1,d1,a2,b2,c2,d2,a3,b3,c3,d3,…,an,bn,cn,dn,…,bm,cm,dm,…,dq}。
例如,假设一共要发送5个用户的5个调制符号流,且该5个用户的调制符号流的长度相同,分别为{a1,a2,a3,…,an},{b1,b2,b3,…,bn},{c1,c2,c3,…,cn},{d1,d2,d3,…,dn}和{e1,e2,e3,…,en},获得的交织数据流可以是{a1,b1,c1,d1,e1,a2,b2,c2,d2,e2,a3,b3,c3,d3,e3,…,an,bn,cn,dn,en}。
可选地,目标交织模式可以包括非均匀交织处理,即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的数据样点非均匀排列在交织数据流中,比如同一个用户的两个相邻数据样点在交织数据流中相隔其他每一个用户的一个或多个数据样点;
可选地,属于不同用户A和B的调制符号流sA和sB长度不同时,交织器的输出的符号流即交织数据流sAB体现为sA和sB的非均匀交织。
例如,sA是sB两倍长度时,sAB中的任意三个输出符号流中都有两个来自sA的符号和一个来自sB中的符号。
例如,一共要发送4个用户的4个调制符号流,分别为{a1,a2,a3,…,an},{b1,b2,b3,…,bm},{c1,c2,c3,…,cp}和{d1,d2,d3,…,dq},其中,2n<2p<m<q;则这4个用户的调制符号流经过非均匀交织后,获得的交织数据流可以是{a1,b1,b2,c1,d1,d2,a2,b3,b4,c2,d3,d4,a3,b5,b6,c3,d5,d6,…,an,b2n-1,b2n,cn,d2n-1,d2n,…,b2p-1,b2p,cp,d2p-1,d2p,…,bm-1,bm,…,dq}。
例如,假设一共要发送3个用户的3个调制符号流,分别为{a1,a2,a3,…,an},{b1,b2,b3,…,bm}和{c1,c2,c3,…,cm},其中,2n=m;则这3个用户的调制符号流经过非均匀交织后,获得的交织数据流可以是{a1,b1,b2,c1,c2,a2,b3,b4,c3,c4,a3,b5,b6,c5,c6,…,an,b2n-1,b2n,c2n-1,c2n}。
可选地,目标交织模式可以包括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中的部分调制符号流首尾相连后与其他调制符号流进行均匀交织处理或非均匀交织处理;
例如,在存在三个用户A,B和C的情况下,A,B和C的调制符号流分别为sA,sB和sc,可以使sA和sB首尾相接形成一个“伪”单用户数据流psAB,再用psAB与sc交织后进行FTN映射,即可以使生成的FTN数据流中,AC,BC的符号间存在波形资源的复用(即ISI),而AB之间的符号间不存在波形资源的复用。
例如,假设一共要发送3个用户的3个调制符号流,分别为{a1,a2,a3,…,an},{b1,b2,b3,…,bm}和{c1,c2,c3,…,cp},其中,n+m=p;则这3个用户的调制符号流经过非均匀交织后,获得的交织数据流可以是{a1,c1,a2,c2,a3,c3,…,b1,cn+1,b2,cn+2,b3,cn+3,…,bm,cp}。
可选地,目标交织模式包括以下任意组合:
均匀交织处理;
非均匀交织处理;
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中的部分调制符号流首尾相连后与其他调制符号流进行均匀交织处理或非均匀交织处理。
比如,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中可以有部分调制符号流均匀交织获得s1,另外一部分调制符号流非均匀交织获得s2,然后将s1和s2首尾相连获得所述交织数据流或均匀交织获得所述交织数据流或非均匀交织获得所述交织数据流。
比如,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中可以有部分调制符号流或非均匀交织获得s1,另外一部分用户的首尾相连获得s2,然后将s1和s2首尾相连获得所述交织数据流或均匀交织获得所述交织数据流或非均匀交织获得所述交织数据流。
例如,假设一共要发送4个用户A,B,C,和D的4个调制符号流,可以A和B的调制符号流sA和sB均匀交织获得sAB,C和D的调制符号流sC和sD非均匀交织获得sCD,然后可以将sAB和sCD均匀交织或非均匀交织。
例如,假设一共要发送5个用户A,B,C,D和E的5个调制符号流,可以A和B和C的调制符号流sA,sB和sC非均匀交织获得sABC,D和E的调制符号流sD和sE非均匀交织获得sDE,然后可以将sABC和sDE均匀交织或非均匀交织。
例如,假设一共要发送4个用户A,B,C,和D的4个调制符号流,可以A和B的调制符号流sA和sB首尾相接形成一个“伪”单用户数据流psAB,C和D的调制符号流sC和sD均匀或非均匀交织获得sCD,然后可以将psAB和sCD均匀交织或非均匀交织。
可选地,以上示例仅作为对目标交织模式的举例说明,不作为对目标交织模式的任意组合的限定。
可选地,可以将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输入交织器混流(Interleaver)模块完成交织处理。可选地,在将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均匀交织处理,或,在将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非均匀交织处理的情况下,每一个所述调制符号流的中的符号在所述交织数据流中均匀排布。
可选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的长度可以均相同,则可以实现每一个所述调制符号流中的符号在所述交织数据流中从头到尾均匀排布。
例如,假设一共要发送5个用户的5个调制符号流,且该5个用户的调制符号流的长度相同,分别为{a1,a2,a3,…,an},{b1,b2,b3,…,bn},{c1,c2,c3,…,cn},{d1,d2,d3,…,dn}和{e1,e2,e3,…,en},获得的交织数据流可以是{a1,b1,c1,d1,e1,a2,b2,c2,d2,e2,a3,b3,c3,d3,e3,…,an,bn,cn,dn,en}。
可选地,在目标交织模式包括非均匀交织处理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比较两个调制符号流的长度后进行合适的排列,以使每一个所述调制符号流中的符号在所述交织数据流中从头到尾均匀排布。
例如,假设一共要发送3个用户的3个调制符号流,分别为{a1,a2,a3,…,an},{b1,b2,b3,…,bm}和{c1,c2,c3,…,cm},其中,2n=m;则这3个用户的调制符号流经过非均匀交织后,获得的交织数据流可以是{a1,b1,b2,c1,c2,a2,b3,b4,c3,c4,a3,b5,b6,c5,c6,…,an,b2n-1,b2n,c2n-1,c2n}。
例如,假设一共要发送2个用户的调制符号流,分别为{a1,a2,a3,…,an},{b1,b2,b3,…,bm},其中,2n=3m;则这3个用户的调制符号流经过非均匀交织后,获得的交织数据流可以是{a1,a2,a3,b1,b2,a4,a5,a6,b3,b4,a7,a8,a9,b5,b6,…,an-2,an-1,an,bm-1,bm}。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目标通信设备向通信对端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的数量;
所述目标交织模式。
可选地,交织器的配置信息即第一消息可以通过目标通信设备通过广播消息或者单播消息指示给通信对端。
可选地,为了使通信对端在接收待传输数据流后可以更好地解调待传输数据流,目标通信设备可以向通信对端发送第一消息,指示通信对端自己在对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均匀交织处理时所使用的交织器的配置信息,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的数量;
所述目标交织模式。
可选地,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的数量即为波形非正交叠加的用户的数量。
可选地,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的数量,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的数量与所述目标交织模式相对应;或
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的数量和第一索引,所述第一索引用于指示交织模式表中的目标交织模式;或
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二索引,所述第二索引用于指示交织模式组表中的目标交织模式组,所述目标交织模式组包括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的数量和所述目标交织模式的组合。
可选地,所述第一消息可以包括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的数量,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的数量与所述目标交织模式相对应。
可选地,可以预先配置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的数量与所述目标交织模式的一一对应关系,目标通信设备向通信对端发送第一消息,指示通信对端自己在对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均匀交织处理时所使用的交织器的配置信息时,可以直接指示用户的数量,通信对端接收到用户的数量后,即可以直接确定该用户的数量对应的交织模式为目标交织模式;
可选地,所述第一消息可以包括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的数量和第一索引,所述第一索引可以用于指示交织模式表中的目标交织模式;
可选地,可以预先配置交织模式表,其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索引,和每一个第一索引对应的目标交织模式;
可选地,目标通信设备向通信对端发送第一消息,指示通信对端自己在对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均匀交织处理时所使用的交织器的配置信息时,可以直接指示用户的数量和第一索引,通信对端接收到第一索引后,即可以直接确定该第一索引在交织模式表中对应的交织模式为目标交织模式;
可选地,所述第一消息可以包括第二索引,所述第二索引可以用于指示交织模式组表中的目标交织模式组,所述目标交织模式组可以包括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的数量和所述目标交织模式的组合。
可选地,可以预先配置第二交织模式表,其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索引,和每一个第二索引对应的目标交织模式组,其中,一个目标交织模式组包括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的数量和所述目标交织模式;
可选地,目标通信设备向通信对端发送第一消息,指示通信对端自己在对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均匀交织处理时所使用的交织器的配置信息时,可以直接指示第二索引,通信对端接收到第二索引后,即可以直接确定该第二索引在第二交织模式表中对应的目标交织模式组,进而确定该目标交织模式组中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的数量,确定该目标交织模式组中的交织模式为目标交织模式。
可选地,所述将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交织处理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交织数据流进行串并转换。
可选地,在将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交织处理之后,可以对所述交织数据流进行串并转换。
可选地,在将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交织处理之后,可以将获得的交织数据流输入串并转换(Serial-Parallel)模块,完成串并转换。
可选地,所述对所述交织数据流进行子载波非正交的高谱效率频分复用SEFDM,包括:
基于子载波配置信息,对所述串并转换后的交织数据流进行子载波调制。
可选地,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子载波调制模块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子载波调制的操作与传统的满足奈奎斯特条件的载波调制技术流程一样,区别在于其中的相邻子载波的间隔减小,从而不满足ΔfT=n,Δf=fn-fn+1,因此属于非正交频分复用。
可选地,在对所述交织数据流进行串并转换后,可以基于子载波配置信息,对所述串并转换后的交织数据流进行子载波调制。可选地,可以将串并转换后的交织数据流输入子载波调制(Carrier modulation)模块,完成子载波调制。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输入交织器混流(Interleaver)模块完成交织处理,获得交织数据流,然后将该交织数据流输入串并转换(Serial-Parallel)模块,完成串并转换,然后将串并转换后的交织数据流输入子载波调制(Carrier modulation)模块,完成子载波调制,获得待传输数据。
可选地,所述将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交织处理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串并转换。
可选地,在将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交织处理之前,可以将至少两个调制符号先进行串并转换。
可选地,可以将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输入串并转换(Serial-Parallel)模块,完成串并转换,然后将串并转换后的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输入交织器混流(Interleaver)模块完成交织处理,获得交织数据流。
可选地,所述对所述交织数据流进行子载波非正交的高谱效率频分复用SEFDM,包括:
基于子载波配置信息,对所述交织数据流进行子载波调制。
可选地,可以将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输入串并转换(Serial-Parallel)模块,完成串并转换,然后将串并转换后的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输入交织器混流(Interleaver)模块完成交织处理,获得交织数据流,然后可以将该交织数据流输入子载波调制(Carriermodulation)模块,完成子载波调制,获得待传输数据。
可选地,所述子载波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载波中心频点;
子载波间隔Δf;
子载波数量;
空载波数量。
可选地,子载波配置信息可以包括以下任一项或任意组合:
载波中心频点;
子载波间隔Δf;
子载波数量;
空载波数量。
可选地,目标通信设备可以基于子载波配置信息中任一项或任意组合,对所述交织数据流进行子载波调制。
可选地,子载波配置信息可以是预先设置的,或者协议预定义的,或者是目标通信设备基于通信对端或者网络高层等的指示确定的。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目标通信设备向通信对端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所述子载波配置信息。
可选地,第二消息可以通过目标通信设备通过广播消息或者单播消息指示给通信对端。
可选地,为了使通信对端在接收待传输数据流后可以更好地解调待传输数据流,目标通信设备可以向通信对端发送第二消息,指示通信对端自己在子载波调制时所使用的子载波配置信息。
可选地,第二消息可以直接包括所述子载波配置信息,或者还可以包括一个索引信息,以使通信对端可以基于该索引信息在对应的预置表格中确定该索引对应的子载波配置信息。
可选地,第二信息可以与其他信息比如第一信息一起指示给通信对端或者分开指示给通信对端。
可选地,所述目标通信设备将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子载波非正交的高谱效率频分复用SEFDM,包括:
基于至少两个子载波集合,对每一个调制符号流进行子载波调制;
其中,一个调制符号流对应一个子载波集合,且不同的调制符号流对应不同的子载波集合,不同的子载波集合中的子载波不相同,且所述至少两个子载波集合中至少存在一个子载波集合中的子载波不全部相邻。
可选地,目标通信设备可以不对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交织处理,而是可以直接经过SEFDM复用时将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的数据样点交错地映射在子载波上,实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的数据在时域上的重叠。
可选地,在直接经过SEFDM复用时将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的数据样点交错地映射在子载波上时,可以基于至少两个子载波集合,对每一个调制符号流进行子载波调制;
例如,目标通信设备把子载波分组,获得至少两个子载波集合,其中,每一个子载波集合中的子载波不全部相邻,可以将分组后的子载波分配给各个用户进行数据映射,以实现交错映射。
例如,两用户均匀分配时,假设子载波集合为S={c_i},给用户A分配的子载波集合为{c_1,c_3,..,c_{2n-1}},给用户B分配的子载波集合为{c_2,c_4,..,c_{2n}},以此可以使得用户A的调制符号流的数据样点和用户B的调制符号流的数据样点交错映射在子载波上;
例如,两用户非均匀分配时,给用户A分配的子载波集合为{c_k,k=3j,j=1,2,3,…},给用户B分配其他子载波;
例如,可以分配给用户A的子载波集合为{c_2,c_4,..,c_{n}},分配给用户B的子载波集合为{c_n,c_{n+2},..,c_{2n}},分配给用户C的子载波集合为{c_1,c_3,..,c_{2n-1}}。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目标通信设备向通信对端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用于指示所述至少两个子载波集合。
可选地,第三消息可以通过目标通信设备通过广播消息或者单播消息指示给通信对端。
可选地,为了使通信对端在接收待传输数据流后可以更好地解调待传输数据流,目标通信设备可以向通信对端发送第三消息,指示通信对端自己在进行子载波调制时每一个调制符号流所使用的子载波集合。
可选地,第三消息可以直接包括每一个调制符号流所使用的子载波集合,或者还可以包括一个索引信息组,以使通信对端可以基于该索引信息组在对应的预置表格中确定该索引组中每一个索引对应的子载波集合。
可选地,第三信息可以与其他信息比如第一信息和/或第二信息一起指示给通信对端或者分开指示给通信对端。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将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子载波非正交的高谱效率频分复用SEFDM之前,将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串并转换。
可选地,可以首先将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串并转换之后,再将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子载波非正交的高谱效率频分复用SEFDM。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预处理。
可选地,可以首先对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预处理。
可选地,可以将所述各自的调制符号流根据系统需求输入预处理(Pre-operation)模块进行一些预操作,也可以不作处理直接进入交织器混流(Interleaver)模块进行交织处理。
例如,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示意图之一,如图9所示,u1到un是属于不同用户的数据流;数据流经过QAM调制(QAM modulation)模块进行QAM调制后,生成各自的调制符号流,然后可以经过各自的预处理(Pre-operation)模块进行一些预操作,可以将预处理后的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输入交织器混流(Interleaver)模块完成交织处理,获得交织数据流,然后将该交织数据流输入串并转换(Serial-Parallel)模块,完成串并转换,然后将串并转换后的交织数据流输入子载波调制(Carrier modulation)模块,完成子载波调制,获得待传输数据。
例如,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示意图之二,如图10所示,u1到un是属于不同用户的数据流;数据流经过QAM调制(QAM modulation)模块进行QAM调制后,生成各自的调制符号流,然后可以经过各自的预处理(Pre-operation)模块进行一些预操作,可以将预处理后的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输入串并转换(Serial-Parallel)模块,完成串并转换,然后将串并转换后的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输入交织器混流(Interleaver)模块完成交织处理,然后将交织数据流输入子载波调制(Carrier modulation)模块,完成子载波调制,获得待传输数据。
例如,u1到un是属于不同用户的数据流;数据流经过QAM调制(QAM modulation)模块进行QAM调制后,生成各自的调制符号流,然后可以经过各自的预处理(Pre-operation)模块进行一些预操作,可以将预处理后的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输入串并转换(Serial-Parallel)模块,完成串并转换,然后将串并转换后的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输入交织器混流(Interleaver)模块完成交织处理,获得交织数据流,然后可以将该交织数据流输入子载波调制(Carrier modulation)模块,基于至少两个子载波集合,对每一个调制符号流进行子载波调制,实现将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的数据样点交错地映射在子载波上。
可选地,所述对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预处理,包括:
对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通过不同的扰码器进行加扰。
可选地,在对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预处理时,可以对不同调制符号流通过不同的扰码器进行加扰。
可选地,可以将用户各自的调制符号流输入加扰(scrambling)模块进行加扰处理。
可选地,加扰的操作的目的是使序列随机化,减少数据流之间的相关性;同时亦可利用扰码的盲检测等操作隐式携带部分信息。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目标通信设备向通信对端发送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用于指示每一个调制符号流对应的所述扰码器。
可选地,第四消息可以通过目标通信设备通过广播消息或者单播消息指示给通信对端。
可选地,为了使通信对端在接收待传输数据流后可以更好地解调待传输数据流,目标通信设备可以向通信对端发送第四消息,指示通信对端自己在对每一个调制符号流进行加扰时对应使用的扰码器。
可选地,第四消息可以直接包括每一个调制符号流对应的所述扰码器,或者还可以包括一个索引信息组,以使通信对端可以基于该索引信息组在对应的预置表格中确定每一个调制符号流对应的所述扰码器。
可选地,第四信息可以与其他信息比如第一信息和/或第二信息一起指示给通信对端或者分开指示给通信对端。
可选地,所述对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预处理,包括:
基于功率调整参数,调整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的发射功率;
其中,不同的调制符号流的发射功率对应的功率调整参数不同。
可选地,在对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预处理时,可以基于功率调整参数,调整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的发射功率。
可选地,在对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预处理时,可以基于功率调整参数比如功率缩放参数,缩放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的发射功率,其中,不同的调制符号流的功率缩放参数不同。
可选地,可以将用户各自的调制符号流输入幅度缩放(Power allocation)模块进行调整。
可选地,功率分配可为不同用户的数据采用不同的发送功率,以适配不同级别的服务或应用。
可选地,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预处理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可以将用户各自的调制符号流输入加扰(scrambling)模块进行加扰处理,然后输入幅度缩放(Power allocation)模块进行功率调整。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目标通信设备向通信对端发送第五消息,所述第五消息用于指示每一个调制符号流的发射功率对应的功率调整参数。
可选地,第五消息可以通过目标通信设备通过广播消息或者单播消息指示给通信对端。
可选地,为了使通信对端在接收待传输数据流后可以更好地解调待传输数据流,目标通信设备可以向通信对端发送第五消息,指示通信对端自己在对每一个调制符号流的功率进行调整时对应使用的功率调整参数。
可选地,第五消息可以直接包括每一个调制符号流对应的所述功率调整参数,或者还可以包括一个索引信息组,以使通信对端可以基于该索引信息组在对应的预置表格中确定每一个调制符号流对应的所述功率调整参数。
可选地,第五信息可以与其他信息比如第一信息和/或第二信息一起指示给通信对端或者分开指示给通信对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对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子载波非正交的高谱效率频分复用SEFDM,且传输时是交错映射在子载波上,通过引入不同用户载波间的部分重叠复用,在有限的非正交的时频资源内同时传输来自多个用户的数据,实现信令开销小,以及高灵活度的复用配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执行主体可以为数据传输装置,或者,该数据传输装置中的用于执行数据传输方法的控制模块。本申请实施例中以数据传输装置执行数据传输方法为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该装置包括:第一复用模块1210,和第一传输模块1220,其中:
第一复用模块1210用于将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子载波非正交的高谱效率频分复用SEFDM,获得待传输数据流;
第一传输模块1220用于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流;
其中,所述待传输数据流中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交错映射在子载波上,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中不同的调制符号流属于不同的用户。
可选地,数据传输装置可以通过第一复用模块1210将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子载波非正交的高谱效率频分复用SEFDM,获得待传输数据流,然后可以通过第一传输模块1220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对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子载波非正交的高谱效率频分复用SEFDM,且传输时是交错映射在子载波上,通过引入不同用户载波间的部分重叠复用,在有限的非正交的时频资源内同时传输来自多个用户的数据,实现信令开销小,以及高灵活度的复用配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复用模块还用于:
目标通信设备将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交织处理,获得一个交织数据流;
目标通信设备对所述交织数据流进行子载波非正交的高谱效率频分复用SEFDM。
可选地,所述第一复用模块还用于:
基于目标交织模式,将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交织处理;
所述目标交织模式包括以下任一项:
均匀交织处理;
非均匀交织处理;
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中的部分用户的调制符号流首尾相连后与其他用户的调制符号流进行均匀交织处理或非均匀交织处理。
可选地,在将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均匀交织处理,或,在将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非均匀交织处理的情况下,每一个所述调制符号流的中的符号在所述交织数据流中均匀排布。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通信对端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的数量;
所述目标交织模式。
可选地,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的数量,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的数量与所述目标交织模式相对应;或
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的数量和第一索引,所述第一索引用于指示交织模式表中的目标交织模式;或
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二索引,所述第二索引用于指示交织模式组表中的目标交织模式组,所述目标交织模式组包括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的数量和所述目标交织模式的组合。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转换模块,用于在所述将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交织处理之后,对所述交织数据流进行串并转换。
可选地,所述第一复用模块还用于:
基于子载波配置信息,对所述串并转换后的交织数据流进行子载波调制。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转换模块,用于在所述将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交织处理之前,将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串并转换。
可选地,所述第一复用模块还用于:
基于子载波配置信息,对所述交织数据流进行子载波调制。
可选地,所述子载波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载波中心频点;
子载波间隔Δf;
子载波数量;
空载波数量。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通信对端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所述子载波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复用模块还用于:
基于至少两个子载波集合,对每一个调制符号流进行子载波调制;
其中,一个调制符号流对应一个子载波集合,且不同的调制符号流对应不同的子载波集合,不同的子载波集合中的子载波不相同,且所述至少两个子载波集合中至少存在一个子载波集合中的子载波不全部相邻。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向通信对端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用于指示所述至少两个子载波集合。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转换模块,用于在所述将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子载波非正交的高谱效率频分复用SEFDM之前,将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串并转换。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预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预处理。
可选地,所述预处理模块还用于:
对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通过不同的扰码器进行加扰。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四发送模块,用于向通信对端发送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用于指示每一个调制符号流对应的所述扰码器。
可选地,所述预处理模块还用于:
基于功率调整参数,调整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的发射功率;
其中,不同的调制符号流的发射功率对应的功率调整参数不同。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五发送模块,用于向通信对端发送第五消息,所述第五消息用于指示每一个调制符号流的发射功率对应的功率调整参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对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子载波非正交的高谱效率频分复用SEFDM,且传输时是交错映射在子载波上,通过引入不同用户载波间的部分重叠复用,在有限的非正交的时频资源内同时传输来自多个用户的数据,实现信令开销小,以及高灵活度的复用配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数据传输装置可以是装置,具有操作系统的装置或电子设备,也可以是终端中的部件、集成电路、或芯片。该装置或电子设备可以是移动终端,也可以为非移动终端。示例性的,移动终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所列举的终端11的类型,非移动终端可以为服务器、网络附属存储器(Network Attached Storage,NAS)、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电视机(television,TV)、柜员机或者自助机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能够实现图2至图11的方法实施例实现的各个过程,并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的,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设备1300,包括处理器1301,存储器1302,存储在存储器1302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1301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例如,该通信设备1300为终端时,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1301执行时实现上述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该通信设备1300为网络侧设备时,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1301执行时实现上述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的,目标通信设备可以是终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处理器用于:
将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子载波非正交的高谱效率频分复用SEFDM,获得待传输数据流;
所述通信接口用于:
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流;
其中,所述待传输数据流中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交错映射在子载波上,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中不同的调制符号流属于不同的用户。
该终端实施例是与上述终端侧方法实施例对应的,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个实施过程和实现方式均可适用于该终端实施例中,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具体地,图14为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该终端1400包括但不限于:射频单元1401、网络模块1402、音频输出单元1403、输入单元1404、传感器1405、显示单元1406、用户输入单元1407、接口单元1408、存储器1409、以及处理器1410等中的至少部分部件。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终端140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比如电池),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141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图14中示出的终端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的限定,终端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在此不再赘述。
应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输入单元1404可以包括图形处理器(GraphicsProcessing Unit,GPU)14041和麦克风14042,图形处理器14041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如摄像头)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显示单元1406可包括显示面板1406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14061。用户输入单元1407包括触控面板1407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14072。触控面板14071,也称为触摸屏。触控面板1407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他输入设备1407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射频单元1401将来自网络侧设备的下行数据接收后,给处理器1410处理;另外,将上行的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通常,射频单元1401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
存储器1409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或指令以及各种数据。存储器1409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或指令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或指令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或指令(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此外,存储器1409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处理器14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可选的,处理器141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或指令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如基带处理器。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410中。
其中,处理器1410,用于:
将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子载波非正交的高谱效率频分复用SEFDM,获得待传输数据流;
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流;
其中,所述待传输数据流中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交错映射在子载波上,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中不同的调制符号流属于不同的用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对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子载波非正交的高谱效率频分复用SEFDM,且传输时是交错映射在子载波上,通过引入不同用户载波间的部分重叠复用,在有限的非正交的时频资源内同时传输来自多个用户的数据,实现信令开销小,以及高灵活度的复用配置。
可选地,处理器1410还用于:
所述目标通信设备将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子载波非正交的高谱效率频分复用SEFDM,包括:目标通信设备将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交织处理,获得一个交织数据流;
目标通信设备对所述交织数据流进行子载波非正交的高谱效率频分复用SEFDM。
可选地,处理器1410还用于:
基于目标交织模式,将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交织处理;
所述目标交织模式包括以下任一项:
均匀交织处理;
非均匀交织处理;
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中的部分用户的调制符号流首尾相连后与其他用户的调制符号流进行均匀交织处理或非均匀交织处理。
可选地,在将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均匀交织处理,或,在将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非均匀交织处理的情况下,每一个所述调制符号流的中的符号在所述交织数据流中均匀排布。
可选地,处理器1410还用于:
目标通信设备向通信对端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的数量;
所述目标交织模式。
可选地,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的数量,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的数量与所述目标交织模式相对应;或
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的数量和第一索引,所述第一索引用于指示交织模式表中的目标交织模式;或
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二索引,所述第二索引用于指示交织模式组表中的目标交织模式组,所述目标交织模式组包括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的数量和所述目标交织模式的组合。
可选地,处理器1410还用于:
所述将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交织处理之后,对所述交织数据流进行串并转换。
可选地,处理器1410还用于:
基于子载波配置信息,对所述串并转换后的交织数据流进行子载波调制。
可选地,处理器1410还用于:
所述将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交织处理之前,将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串并转换。
可选地,处理器1410还用于:
基于子载波配置信息,对所述交织数据流进行子载波调制。
可选地,所述子载波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载波中心频点;
子载波间隔Δf;
子载波数量;
空载波数量。
可选地,处理器1410还用于:
目标通信设备向通信对端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所述子载波配置信息。
可选地,处理器1410还用于:
基于至少两个子载波集合,对每一个调制符号流进行子载波调制;
其中,一个调制符号流对应一个子载波集合,且不同的调制符号流对应不同的子载波集合,不同的子载波集合中的子载波不相同,且所述至少两个子载波集合中至少存在一个子载波集合中的子载波不全部相邻。
可选地,处理器1410还用于:
目标通信设备向通信对端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用于指示所述至少两个子载波集合。
可选地,处理器1410还用于:
在所述将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子载波非正交的高谱效率频分复用SEFDM之前,将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串并转换。
可选地,处理器1410还用于:
对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预处理。
可选地,处理器1410还用于:
对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通过不同的扰码器进行加扰。
可选地,处理器1410还用于:
目标通信设备向通信对端发送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用于指示每一个调制符号流对应的所述扰码器。
可选地,处理器1410还用于:
基于功率调整参数,调整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的发射功率;
其中,不同的调制符号流的发射功率对应的功率调整参数不同。
可选地,处理器1410还用于:
目标通信设备向通信对端发送第五消息,所述第五消息用于指示每一个调制符号流的发射功率对应的功率调整参数;可选的,目标通信设备可以是网络侧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
处理器用于:
将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子载波非正交的高谱效率频分复用SEFDM,获得待传输数据流;
所述通信接口用于:
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流;
其中,所述待传输数据流中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交错映射在子载波上,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中不同的调制符号流属于不同的用户。
该网络侧设备实施例是与上述网络侧设备方法实施例对应的,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个实施过程和实现方式均可适用于该网络侧设备实施例中,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侧设备。图15为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网络侧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15所示,该网络设备1500包括:天线1501、射频装置1502、基带装置1503。天线1501与射频装置1502连接。在上行方向上,射频装置1502通过天线1501接收信息,将接收的信息发送给基带装置1503进行处理。在下行方向上,基带装置1503对要发送的信息进行处理,并发送给射频装置1502,射频装置1502对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后经过天线1501发送出去。
上述频带处理装置可以位于基带装置1503中,以上实施例中网络侧设备执行的方法可以在基带装置1503中实现,该基带装置1503包括处理器1504和存储器1505。
基带装置1503例如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基带板,该基带板上设置有多个芯片,如图15所示,其中一个芯片例如为处理器1504,与存储器1505连接,以调用存储器1505中的程序,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中所示的网络设备操作。
该基带装置1503还可以包括网络接口1506,用于与射频装置1502交互信息,该接口例如为通用公共无线接口(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简称CPRI)。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侧设备还包括:存储在存储器1505上并可在处理器1504上运行的指令或程序,处理器1504调用存储器1505中的指令或程序执行图12所示各模块执行的方法,并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故不在此赘述。
其中,处理器1504,用于:
将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子载波非正交的高谱效率频分复用SEFDM,获得待传输数据流;
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流;
其中,所述待传输数据流中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交错映射在子载波上,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中不同的调制符号流属于不同的用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对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子载波非正交的高谱效率频分复用SEFDM,且传输时是交错映射在子载波上,通过引入不同用户载波间的部分重叠复用,在有限的非正交的时频资源内同时传输来自多个用户的数据,实现信令开销小,以及高灵活度的复用配置。
可选地,处理器1504还用于:
所述目标通信设备将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子载波非正交的高谱效率频分复用SEFDM,包括:目标通信设备将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交织处理,获得一个交织数据流;
目标通信设备对所述交织数据流进行子载波非正交的高谱效率频分复用SEFDM。
可选地,处理器1504还用于:
基于目标交织模式,将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交织处理;
所述目标交织模式包括以下任一项:
均匀交织处理;
非均匀交织处理;
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中的部分用户的调制符号流首尾相连后与其他用户的调制符号流进行均匀交织处理或非均匀交织处理。
可选地,在将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均匀交织处理,或,在将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非均匀交织处理的情况下,每一个所述调制符号流的中的符号在所述交织数据流中均匀排布。
可选地,处理器1504还用于:
目标通信设备向通信对端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的数量;
所述目标交织模式。
可选地,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的数量,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的数量与所述目标交织模式相对应;或
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的数量和第一索引,所述第一索引用于指示交织模式表中的目标交织模式;或
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二索引,所述第二索引用于指示交织模式组表中的目标交织模式组,所述目标交织模式组包括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的数量和所述目标交织模式的组合。
可选地,处理器1504还用于:
所述将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交织处理之后,对所述交织数据流进行串并转换。
可选地,处理器1504还用于:
基于子载波配置信息,对所述串并转换后的交织数据流进行子载波调制。
可选地,处理器1504还用于:
所述将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交织处理之前,将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串并转换。
可选地,处理器1504还用于:
基于子载波配置信息,对所述交织数据流进行子载波调制。
可选地,所述子载波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载波中心频点;
子载波间隔Δf;
子载波数量;
空载波数量。
可选地,处理器1504还用于:
目标通信设备向通信对端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所述子载波配置信息。
可选地,处理器1504还用于:
基于至少两个子载波集合,对每一个调制符号流进行子载波调制;
其中,一个调制符号流对应一个子载波集合,且不同的调制符号流对应不同的子载波集合,不同的子载波集合中的子载波不相同,且所述至少两个子载波集合中至少存在一个子载波集合中的子载波不全部相邻。
可选地,处理器1504还用于:
目标通信设备向通信对端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用于指示所述至少两个子载波集合。
可选地,处理器1504还用于:
在所述将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子载波非正交的高谱效率频分复用SEFDM之前,将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串并转换。
可选地,处理器1504还用于:
对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预处理。
可选地,处理器1504还用于:
对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通过不同的扰码器进行加扰。
可选地,处理器1504还用于:
目标通信设备向通信对端发送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用于指示每一个调制符号流对应的所述扰码器。
可选地,处理器1504还用于:
基于功率调整参数,调整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的发射功率;
其中,不同的调制符号流的发射功率对应的功率调整参数不同。
可选地,处理器1504还用于:
目标通信设备向通信对端发送第五消息,所述第五消息用于指示每一个调制符号流的发射功率对应的功率调整参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对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子载波非正交的高谱效率频分复用SEFDM,且传输时是交错映射在子载波上,通过引入不同用户载波间的部分重叠复用,在有限的非正交的时频资源内同时传输来自多个用户的数据,实现信令开销小,以及高灵活度的复用配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所述处理器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终端中的处理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计算机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本申请实施例另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上述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芯片还可以称为系统级芯片,系统芯片,芯片系统或片上系统芯片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计算机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40)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目标通信设备将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子载波非正交的高谱效率频分复用SEFDM,获得待传输数据流;
所述目标通信设备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流;
其中,所述待传输数据流中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交错映射在子载波上,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中不同的调制符号流属于不同的用户;
所述目标通信设备将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子载波非正交的高谱效率频分复用SEFDM,包括:
目标通信设备将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交织处理,获得一个交织数据流;
目标通信设备对所述交织数据流进行子载波非正交的高谱效率频分复用SEFD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交织处理,包括:
基于目标交织模式,将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交织处理;
所述目标交织模式包括以下任一项:
均匀交织处理;
非均匀交织处理;
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中的部分用户的调制符号流首尾相连后与其他用户的调制符号流进行均匀交织处理或非均匀交织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均匀交织处理,或,在将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非均匀交织处理的情况下,每一个所述调制符号流的中的符号在所述交织数据流中均匀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目标通信设备向通信对端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的数量;
所述目标交织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的数量,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的数量与所述目标交织模式相对应;或
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的数量和第一索引,所述第一索引用于指示交织模式表中的目标交织模式;或
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二索引,所述第二索引用于指示交织模式组表中的目标交织模式组,所述目标交织模式组包括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的数量和所述目标交织模式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将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交织处理之后,对所述交织数据流进行串并转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交织数据流进行子载波非正交的高谱效率频分复用SEFDM,包括:
基于子载波配置信息,对所述串并转换后的交织数据流进行子载波调制。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将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交织处理之前,将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串并转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交织数据流进行子载波非正交的高谱效率频分复用SEFDM,包括:
基于子载波配置信息,对所述交织数据流进行子载波调制。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9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载波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载波中心频点;
子载波间隔Δf;
子载波数量;
空载波数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目标通信设备向通信对端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所述子载波配置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通信设备将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子载波非正交的高谱效率频分复用SEFDM,还包括:
基于至少两个子载波集合,对每一个调制符号流进行子载波调制;
其中,一个调制符号流对应一个子载波集合,且不同的调制符号流对应不同的子载波集合,不同的子载波集合中的子载波不相同,且所述至少两个子载波集合中至少存在一个子载波集合中的子载波不全部相邻。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目标通信设备向通信对端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用于指示所述至少两个子载波集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将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子载波非正交的高谱效率频分复用SEFDM之前,将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串并转换。
15.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或7或9或11-13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预处理。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预处理,包括:
对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通过不同的扰码器进行加扰。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目标通信设备向通信对端发送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用于指示每一个调制符号流对应的所述扰码器。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预处理,包括:
基于功率调整参数,调整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的发射功率;
其中,不同的调制符号流的发射功率对应的功率调整参数不同。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目标通信设备向通信对端发送第五消息,所述第五消息用于指示每一个调制符号流的发射功率对应的功率调整参数。
20.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复用模块,用于将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子载波非正交的高谱效率频分复用SEFDM,获得待传输数据流;
第一传输模块,用于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流;
其中,所述待传输数据流中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交错映射在子载波上,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中不同的调制符号流属于不同的用户;
所述第一复用模块还用于:
目标通信设备将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交织处理,获得一个交织数据流;
目标通信设备对所述交织数据流进行子载波非正交的高谱效率频分复用SEFDM。。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用模块还用于:
基于目标交织模式,将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交织处理;
所述目标交织模式包括以下任一项:
均匀交织处理;
非均匀交织处理;
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中的部分用户的调制符号流首尾相连后与其他用户的调制符号流进行均匀交织处理或非均匀交织处理。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均匀交织处理,或,在将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非均匀交织处理的情况下,每一个所述调制符号流的中的符号在所述交织数据流中均匀排布。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通信对端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的数量;
所述目标交织模式。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的数量,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的数量与所述目标交织模式相对应;或
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的数量和第一索引,所述第一索引用于指示交织模式表中的目标交织模式;或
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二索引,所述第二索引用于指示交织模式组表中的目标交织模式组,所述目标交织模式组包括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的数量和所述目标交织模式的组合。
25.根据权利要求20-24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转换模块,用于在所述将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交织处理之后,对所述交织数据流进行串并转换。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用模块还用于:
基于子载波配置信息,对所述串并转换后的交织数据流进行子载波调制。
27.根据权利要求20-24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转换模块,用于在所述将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交织处理之前,将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串并转换。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用模块还用于:
基于子载波配置信息,对所述交织数据流进行子载波调制。
29.根据权利要求26或28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子载波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载波中心频点;
子载波间隔Δf;
子载波数量;
空载波数量。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通信对端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所述子载波配置信息。
31.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用模块还用于:
基于至少两个子载波集合,对每一个调制符号流进行子载波调制;
其中,一个调制符号流对应一个子载波集合,且不同的调制符号流对应不同的子载波集合,不同的子载波集合中的子载波不相同,且所述至少两个子载波集合中至少存在一个子载波集合中的子载波不全部相邻。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向通信对端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用于指示所述至少两个子载波集合。
33.根据权利要求31或32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转换模块,用于在所述将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子载波非正交的高谱效率频分复用SEFDM之前,将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串并转换。
34.根据权利要求20-24任一项或26或28或30-32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预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进行预处理。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模块还用于:
对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通过不同的扰码器进行加扰。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四发送模块,用于向通信对端发送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用于指示每一个调制符号流对应的所述扰码器。
37.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模块还用于:
基于功率调整参数,调整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流的发射功率;
其中,不同的调制符号流的发射功率对应的功率调整参数不同。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五发送模块,用于向通信对端发送第五消息,所述第五消息用于指示每一个调制符号流的发射功率对应的功率调整参数。
39.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9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40.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9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CN202110485850.5A 2021-04-30 2021-04-30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52773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85850.5A CN115277340B (zh) 2021-04-30 2021-04-30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CT/CN2022/089895 WO2022228513A1 (zh) 2021-04-30 2022-04-28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85850.5A CN115277340B (zh) 2021-04-30 2021-04-30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77340A CN115277340A (zh) 2022-11-01
CN115277340B true CN115277340B (zh) 2024-04-19

Family

ID=837461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85850.5A Active CN115277340B (zh) 2021-04-30 2021-04-30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77340B (zh)
WO (1) WO202222851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496563A (zh) * 2023-08-15 2025-0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89022A (zh) * 2018-01-11 2018-07-17 中国矿业大学 多用户noma的一种自适应等效子载波分配系统及方法
CN108768914A (zh) * 2018-08-24 2018-11-06 哈尔滨工业大学 联合正交与非正交的高效频分复用传输方法及传输系统
CN108882226A (zh) * 2018-06-12 2018-11-23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双非正交特性的高频谱效率安全接入方法
CN109525359A (zh) * 2017-09-18 2019-03-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10313204A (zh) * 2017-01-06 2019-10-08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上行链路通信的资源块波形传输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02296B (zh) * 2006-07-07 2011-0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数据流复用的方法和多载波通信系统
US20090185475A1 (en) * 2008-01-23 2009-07-23 Myung Hyung G Non-orthogonal subcarrier mapping method and system
CN102752255B (zh) * 2012-06-18 2015-04-01 东南大学 适于卫星移动通信的多载波多址传输方法
US9755795B2 (en) * 2013-12-18 2017-09-0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WLAN OFDMA design of subcarrier groups and frame format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13204A (zh) * 2017-01-06 2019-10-08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上行链路通信的资源块波形传输结构
CN109525359A (zh) * 2017-09-18 2019-03-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08289022A (zh) * 2018-01-11 2018-07-17 中国矿业大学 多用户noma的一种自适应等效子载波分配系统及方法
CN108882226A (zh) * 2018-06-12 2018-11-23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双非正交特性的高频谱效率安全接入方法
CN108768914A (zh) * 2018-08-24 2018-11-06 哈尔滨工业大学 联合正交与非正交的高效频分复用传输方法及传输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77340A (zh) 2022-11-01
WO2022228513A1 (zh) 2022-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82192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numerology determination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11052828B (zh) 数据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US9025684B2 (en) Method for generating and transmitting a reference signal for uplink demodulation in a clustered DFT-spread OFDM transmission scheme
RU2419994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в гибридной структуре fdm-cdm для каналов управления с одной несущей
US8670298B2 (en)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signal generation and message transmission in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08989013A (zh) 用于通用多载波频分多路复用的系统和方法
CN108737307A (zh) 一种多址接入的方法、发射机及接收机
WO2018228460A1 (zh) 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处理方法与装置
CN109565679B (zh) Ofdm信号传输的复杂度降低
CN115277340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KR20160117121A (ko)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스펙트럼 마스크 필링을 이용한 피크 대 평균 전력 감소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15276895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6039562A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 송수신을 위한 변조/복조 장치 및 방법
WO2016200095A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필터 뱅크 다중 반송파 심벌들을 송신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WO2024105543A1 (en) Methods for indicating the spectrum extension
Routray et al. Energy consumption aspects of 5G waveforms
Yu et al. A novel modulation and multiplexing technology for reducing out-of-band leakage based on multicarrier schemes
US12101747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23125761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18006741A1 (zh) 传输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16232831B (zh) 一种基于ofdm技术的通信和测距一体化的通信方法与系统
WO2022257858A1 (zh) 信号传输方法、装置、网络侧设备和终端设备
George et al. Physical Layer Frame Structure in 4G LTE/LTE-A Downlink based on LTE System Toolbox
Yang et al. CP optimization for multi-numerologies F-OFDM in MIMO system
CN105245309B (zh) 专网信道加扰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