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57186B - 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257186B CN115257186B CN202211025359.5A CN202211025359A CN115257186B CN 115257186 B CN115257186 B CN 115257186B CN 202211025359 A CN202211025359 A CN 202211025359A CN 115257186 B CN115257186 B CN 11525718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quid
- cleaning liquid
- cover
- cleaning
- ca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05—Caps, spittoons or covers for cleaning or preventing drying ou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35—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using wiping construc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05—Caps, spittoons or covers for cleaning or preventing drying out
- B41J2/16508—Caps, spittoons or covers for cleaning or preventing drying out connected with the printer fram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05—Caps, spittoons or covers for cleaning or preventing drying out
- B41J2/16508—Caps, spittoons or covers for cleaning or preventing drying out connected with the printer frame
- B41J2/16511—Constructions for cap position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2—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by driving a fluid through the nozzles to the outside thereof, e.g.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the inside or vacuum at the outside of the print head
- B41J2/16523—Waste ink transport from caps or spittoons, e.g. by suc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2—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by driving a fluid through the nozzles to the outside thereof, e.g.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the inside or vacuum at the outside of the print head
- B41J2/16526—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by driving a fluid through the nozzles to the outside thereof, e.g.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the inside or vacuum at the outside of the print head by applying pressure only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2—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by driving a fluid through the nozzles to the outside thereof, e.g.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the inside or vacuum at the outside of the print head
- B41J2/16532—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by driving a fluid through the nozzles to the outside thereof, e.g.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the inside or vacuum at the outside of the print head by applying vacuum only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35—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using wiping constructions
- B41J2/16538—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using wiping constructions with brushes or wiper blades perpendicular to the nozzle plat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35—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using wiping constructions
- B41J2/16544—Constructions for the positioning of wip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52—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using cleaning fluid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35—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using wiping constructions
- B41J2002/1655—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using wiping constructions with wiping surface parallel with nozzle plate and mounted on reels, e.g. cleaning ribbon cassett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52—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using cleaning fluids
- B41J2002/16558—Using cleaning liquid for wet wip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具备:液体喷射部,其具有设置了喷射液体的喷嘴的喷嘴面;盖,其能够与所述液体喷射部的所述喷嘴面接触;收纳部,其对向所述盖内供给的清洗液进行收纳;清洗液供给机构,其向所述盖内供给所述清洗液;容纳部,其对被供给至所述盖内并从所述盖溢出的所述清洗液进行容纳;以及回收部,其对由所述容纳部所容纳的所述清洗液进行回收。
Description
本申请为,申请号为201911022932.5、申请日为2019年10月25日、发明名称为“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的维护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印机等液体喷射装置、液体喷射装置的维护方法。
背景技术
像例如专利文献1那样,存在一种从作为液体喷射部的一个示例的功能液喷出头的喷嘴喷出作为液体的一个示例的功能液从而在基板上进行描绘的液体喷射装置。液体喷射装置具备抽吸单元,所述抽吸单元在使作为盖的一个示例的喷头盖的作为唇部(lip)的一个示例的上端与喷嘴面接触的状态下,从喷嘴对功能液进行抽吸。液体喷射装置具备向喷头盖内供给作为清洗液的一个示例的洗净液的供给单元。
供给单元和抽吸单元通过用洗净液来填满喷头盖内,并将喷头盖内的洗净液排出,从而将喷头盖洗净。但是,在功能液附着于喷头盖的上端的情况下,将无法洗净。
这样的课题并不限于具备喷头盖的液体喷射装置,对于具有盖的液体喷射装置也会产生这样的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80209号公报
发明内容
解决上述课题的液体喷射装置具备:液体喷射部,其具有设置了喷射液体喷嘴的喷嘴面;盖,其在与所述喷嘴面接触时实施包围形成所述喷嘴所开口的空间的压盖;压盖机构,其使所述盖在所述压盖时的压盖位置和远离所述喷嘴面的隔离位置之间移动;清洗液供给机构,其向所述盖内供给清洗液;对置部,其被构成为,与在所述压盖时接触所述喷嘴面的所述盖的唇部对置;以及控制部,其对所述压盖机构及所述清洗液供给机构进行控制,从而设为所述唇部与所述对置部对置且与该对置部之间隔开预定的间隙的状态,且设为使被供给至所述盖内的所述清洗液与所述对置部接触的状态。
在解决上述课题的液体喷射装置的维护方法中,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具备:液体喷射部,其具有设置了喷射液体的喷嘴的喷嘴面;盖,其在与所述喷嘴面接触时实施包围形成所述喷嘴所开口的空间的压盖;压盖机构,其使所述盖在所述压盖时的压盖位置和远离所述喷嘴面的隔离位置之间移动;清洗液供给机构,其向所述盖内供给清洗液;以及对置部,其被构成为与在所述压盖时接触所述喷嘴面的所述盖的唇部对置,在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的维护方法中,设为所述唇部与所述对置部对置且与该对置部之间隔开预定的间隙的状态,且设为使被供给至所述盖内的所述清洗液与所述对置部接触的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液体喷射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为液体喷射部的示意仰视图。
图3为示意性地表示液体喷射装置的结构要素的配置的俯视图。
图4为保湿装置的示意俯视图。
图5为维护单元的示意俯视图。
图6为表示图2中的6-6线和图5中的6-6线的向视截面的示意图。
图7为位于压盖位置的抽吸机构的示意图。
图8为表示图2中的8-8线和图5中的6-6线的向视截面的示意图。
图9为位于维护位置的抽吸机构的示意图。
图10为向抽吸盖内供给清洗液的抽吸机构的示意图。
图11为表示唇部清洁流程的流程图。
图12为变更例的抽吸机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而对液体喷射装置、液体喷射装置的维护方法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为,通过喷射作为液体的一个示例的油墨从而在记录纸张等介质上印刷文字、照片等图像的喷墨式打印机。
如图1所示,液体喷射装置11具有框体12、支承台13、输送单元14、干燥单元15、印刷单元16、第一引导轴17a以及第二引导轴17b。框体12对支承台13、干燥单元15、印刷单元16等结构要素进行收纳。支承台13、第一引导轴17a及第二引导轴17b在成为介质ST的宽度方向的X轴方向上延伸。
本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11具备通知部18,所述通知部18被构成为,对液体喷射装置11的工作状态进行显示。通知部18通过显示液体喷射装置11的工作状态,从而将液体喷射装置11的工作状态通知给用户。本实施方式的通知部18被安装于框体12上。通知部18也可以被构成为,能够经由显示工作状态的画面而操作液体喷射装置11。通知部18例如被构成为,包含用于显示信息的显示画面以及用于操作的按钮。
支承台13对介质ST进行支承。输送单元14对薄片状的介质ST从输送方向Y1的上游向下游进行输送。印刷单元16使用液体而对介质ST进行印刷。印刷单元16在被设定于支承台13上的印刷位置上朝向被输送的介质ST喷射液体。Y轴方向与印刷位置上的介质ST的输送方向Y1一致。干燥单元15促进附着于介质ST上的液体的干燥。X轴及Y轴与Z轴交叉。本实施方式的Z轴方向为重力方向,且为液体的喷射方向。
本实施方式的输送单元14具有被配置于与支承台13相比而靠输送方向Y1的上游的第一输送辊对19a、第一引导板20a及供给卷轴21a。本实施方式的输送单元14具有被配置在与支承台13相比靠下游的第二输送辊对19b、第二引导板20b及收卷卷轴21b。输送单元14具有使第一输送辊对19a及第二输送辊对19b旋转的输送电机22。
在本实施方式中,介质ST从在供给卷轴21a上被卷绕成滚筒状的卷筒薄片RS被放出。当第一输送辊对19a及第二输送辊对19b在夹着介质ST的状态下进行旋转时,介质ST沿着第一引导板20a、支承台13及第二引导板20b的表面而被输送。印刷完成的介质ST被收卷至收卷卷轴21b上。介质ST并不限于从卷筒薄片RS被放出的介质ST,也可以为单张状的介质ST。
本实施方式的印刷单元16具有滑架23和滑架电机24。滑架23被支承于第一引导轴17a及第二引导轴17b上。滑架23通过滑架电机24的驱动而沿着第一引导轴17a及第二引导轴17b在支承台13的上方进行往返移动。
液体喷射装置11具有追随于进行往返移动的滑架23而能够变形的多根第一供给管25a、以及被安装于滑架23上的连接部26。第一供给管25a的上游端与液体供给源27连接。第一供给管25a的下游端与连接部26连接。液体供给源27既可以为能够补充液体的罐,也可以为相对于框体12而可拆装的盒。
印刷单元16具备液体喷射部30,所述液体喷射部30具有设置了喷射液体的喷嘴28的喷嘴面29。液体喷射部30以使喷嘴面29与支承台13或被支承台13支承的介质ST对置的方式,而被搭载于滑架23上。印刷单元16作为被保持于滑架23上的结构要素而具有液体供给通道31、贮留部32、对贮留部32进行保持的贮留部保持体33、以及与贮留部32连接的流道接头34。液体喷射部30被保持于滑架23的下部。贮留部32被保持于滑架23的上部。液体供给通道31将从液体供给源27被供给的液体供给至液体喷射部30。
贮留部32在液体供给通道31与液体喷射部30之间对液体进行暂时贮留。液体喷射装置11也可以具备多个贮留部32。贮留部32至少针对液体的种类而被设置。作为液体的种类而具有颜色不同的油墨、不含颜色材料的储存液、促进油墨的定影的处理液等。在多个贮留部32分别贮留颜色不同的彩色油墨的情况下,能够进行彩色印刷。
彩色油墨的颜色例如具有蓝绿色、品红色、黄色、黑色、白色等。彩色印刷既可以利用蓝绿色、品红色、黄色、黑色这四色来进行,也可以利用蓝绿色、品红色、黄色这三色来进行。也可以在蓝绿色、品红色、黄色这三色中追加浅蓝绿色、浅品红色、浅黄色、橙色、绿色、灰色等中的至少一个颜色来进行彩色印刷。各个油墨也可以包含防腐剂。
当在作为透明或半透明的薄膜的介质ST、浓色的介质ST上进行印刷时,能够在彩色印刷前的基底印刷中使用白色油墨。基底印刷也被称为整面印刷或涂满印刷。
贮留部32具有差压阀35。差压阀35为所谓的减压阀。即,当由于液体被液体喷射部30消耗从而差压阀35与液体喷射部30之间的液压低于比大气压低的预定的负压时,差压阀35开阀。此时,差压阀35容许液体从贮留部32朝向液体喷射部30的流动。
当由于液体从贮留部32朝向液体喷射部30而流动从而差压阀35与液体喷射部30之间的液压回到上述预定的负压时,差压阀35关阀。此时,差压阀35使液体从贮留部32朝向液体喷射部30的流动停止。即便差压阀35与液体喷射部30之间的液压升高,差压阀35也不会开阀。因此,差压阀35作为容许液体从贮留部32朝向液体喷射部30的流动、且抑制液体从液体喷射部30朝向贮留部32的流动的单向阀、即所谓的止回阀而发挥作用。
液体供给通道31具有上游端被连接至连接部26的第二供给管25b。第二供给管25b的下游端在与贮留部32相比更靠上方的位置处与流道接头34连接。液体依次通过第一供给管25a、第二供给管25b以及流道接头34而被供给至贮留部32。
本实施方式的干燥单元15具有发热机构36和送风机构37。发热机构36位于滑架23的上方。当滑架23在发热机构36与支承台13之间进行往返移动时,液体喷射部30对在支承台13上停止的介质ST喷射液体。
发热机构36具有在X轴方向上延伸的发热部件38及反射板39。发热部件38为例如红外线加热器。发热机构36从发热部件38发出作为红外线等的热量的辐射热,并对在图1中处于由单点划线的箭头标记所示的区域内的介质ST进行加热。送风机构37向发热机构36所加热的区域进行送风,从而促进介质ST的干燥。
滑架23也可以在贮留部32与发热机构36之间具有阻挡来自发热机构36的传热的隔热部件40。隔热部件40例如由不锈钢或铝等热传导性良好的金属材料所形成。隔热部件40优选为至少覆盖贮留部32的上表面。
液体喷射装置11具备对由液体喷射装置11所执行的各种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部41。控制部41例如由计算机及包含存储器的处理电路等而构成,并根据被存储于存储器中的程序而对输送电机22和滑架电机24等进行控制。
如图2所示,液体喷射部30具有形成有多个喷嘴28的主体43、以及覆盖主体43的一部分的外罩44。外罩44例如由不锈钢等金属而构成。在外罩44上形成有在Z轴方向上贯穿外罩44的多个贯穿孔44a。外罩44以使喷嘴28从贯穿孔44a露出的方式而被固定于主体43上。喷嘴面29由从贯穿孔44a露出的主体43和外罩44构成。
在液体喷射部30中,喷射液体的喷嘴28的开口在一个方向上以一定的间隔而排列多个,从而构成了喷嘴列。在本实施方式中,喷嘴28的开口在输送方向Y1上并列,从而构成第一喷嘴列L1~第十二喷嘴列L12。构成一个喷嘴列的喷嘴28喷射相同种类的液体。构成一个喷嘴列的喷嘴28中的、位于输送方向Y1的上游的喷嘴28和位于输送方向Y1的下游的喷嘴28以在X轴方向上位置错开的方式而被形成。
在第一喷嘴列L1~第十二喷嘴列L12中,每两列以在X轴方向上接近的方式而排列。本实施方式中,将相互接近地排列的两个喷嘴列称为喷嘴组。在液体喷射部30中,第一喷嘴组G1~第六喷嘴组G6在X轴方向上以一定的间隔而被配置。
具体来说,第一喷嘴组G1包含喷射品红色油墨的第一喷嘴列L1和喷射黄色油墨第二喷嘴列L2。第二喷嘴组G2包含喷射蓝绿色油墨的第三喷嘴列L3和喷射黑色油墨的第四喷嘴列L4。第三喷嘴组G3包含喷射浅蓝绿色油墨的第五喷嘴列L5和喷射浅品红色油墨的第六喷嘴列L6。第四喷嘴组G4包含喷射处理液的第七喷嘴列L7及第八喷嘴列L8。第五喷嘴组G5包含喷射黑色油墨的第九喷嘴列L9和喷射蓝绿色油墨的第十喷嘴列L10。第六喷嘴组G6包含喷射黄色油墨的第十一喷嘴列L11和喷射品红色油墨的第十二喷嘴列L12。
在液体喷射部30中形成有向输送方向Y1的两侧突出的多个凸部30a。在多个凸部30a中,在X轴方向上位于相同位置的两个凸部30a成为一对。成对的凸部30a在X轴方向上以与喷嘴组隔开相同间隔的方式被设置。
液体喷射装置11也可以具备被保持于滑架23的下部的整流部45。整流部45也可以具备与支承台13或被支承台13支承的介质ST对置的对置部46。换言之,对置部46被设置于搭载液体喷射部30而进行移动的滑架23上。对置部46也可以与外罩44所构成的喷嘴面29在Z轴方向上位于相同的位置上。当整流部45在X轴方向上被设置于液体喷射部30的两侧时,能够容易使在X轴方向上往返移动的液体喷射部30周围的气流均匀。输送方向Y1上的对置部46的两端位于与凸部30a相比更靠外侧。
如图3所示,液体喷射部30在X轴方向上能够移动的移动区域包含对介质ST进行印刷的印刷区域PA、印刷区域PA的外侧的第一非印刷区域LA及第二非印刷区域RA。第一非印刷区域LA及第二非印刷区域RA位于印刷区域PA的X轴方向的两外侧。印刷区域PA为,液体喷射部30能够对最大宽度的介质ST喷射液体的区域。印刷单元16在具有无边印刷功能的情况下,印刷区域PA成为与最大宽度的介质ST相比在X轴方向上稍大的区域。发热机构36对介质ST进行加热的加热区域HA与印刷区域PA重叠。
液体喷射装置11具有被设置于第一非印刷区域LA的保湿装置48、以及被设置于第二非印刷领域RA的维护单元49。维护单元49从被配置在距印刷区域PA较近的位置起依次具有冲洗机构50、擦拭喷嘴面29的擦拭机构51、抽吸机构52、及待机机构53。待机机构53的上方成为液体喷射部30的初始位置HP。初始位置HP成为液体喷射部30的移动的起点。
接下来,对保湿装置48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保湿装置48具有保湿盖55、保湿液供给部56、连接流道57、保持体58、以及使保持体58上下移动的保湿用电机59。连接流道57对保湿盖55和保湿液供给部56进行连接。保湿液供给部56经由连接流道57而向保湿盖55内供给保湿液。保持体58对保湿盖55及保湿液供给部56进行保持。
当保持体58通过保湿用电机59而上下移动时,保湿盖55及保湿液供给部56也一起上下移动。由此,保湿盖55在与液体喷射部30接触的接触位置和从液体喷射部30离开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
保湿盖55在液体喷射部30于第一非印刷区域LA内停止的情况下,向接触位置移动,并以包围喷嘴28的开口的方式而与液体喷射部30接触。如此,将保湿盖55包围喷嘴28的开口的维护称为保湿压盖。保湿压盖为压盖的一种。通过保湿压盖,从而抑制了喷嘴28的干燥。
接下来,对维护单元49所具备的冲洗机构50、擦拭机构51、抽吸机构52以及待机机构53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冲洗机构50具备:液体容纳部61,其对液体喷射部30为了冲洗而喷射的液体进行容纳;罩部件62,其用于覆盖液体容纳部61的开口;罩用电机63,其使罩部件62移动。冲洗是指,以预防及消除喷嘴28的堵塞为目的,并由液体喷射部30将液体作为废液来喷射的维护。冲洗机构50也可以具备多个液体容纳部61以及多个罩部件62。液体喷射部30也可以根据液体的种类而选择液体容纳部61。在本实施方式中,印刷区域PA侧的液体容纳部61对作为冲洗剂而从液体喷射部30被喷射的多个彩色油墨进行容纳,擦拭机构51侧的液体容纳部61对作为冲洗剂而从液体喷射部30被喷射的处理液进行容纳。此外,液体容纳部61也可以对保湿液进行收纳。
罩部件62通过罩用电机63而在覆盖液体容纳部61的开口的关闭位置和使液体容纳部61的开口露出的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在不实施冲洗时,通过使罩部件62移动至关闭位置,从而对所收纳的保湿液或所容纳的液体的干燥进行抑制。
擦拭机构51具有:薄片状的拂拭部件65,其对液体喷射部30进行拂拭;壳体66,其对拂拭部件65进行收纳;一对导轨67,其在输送方向Y1上延伸;拂拭用电机68,其使壳体66移动。在壳体66中设置有传递拂拭用电机68的动力的动力传递机构69。动力传递机构69例如由齿条与齿轮机构(rack and pinion)构成。壳体66通过拂拭用电机68的动力而使导轨67在输送方向Y1上往返移动。
壳体66对放卷轴70a、按压辊70b以及收卷轴70c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进行支承。壳体66在按压辊70b的上方具有开口。放卷轴70a将拂拭部件65放出,收卷轴70c将使用过的拂拭部件65收卷。按压辊70b将放卷轴70a和收卷轴70c之间的拂拭部件65上推,从而使拂拭部件65从壳体66的开口突出。
壳体66通过拂拭用电机68的正转而从图5所示的上游位置朝向输送方向Y1的下游移动而到达下游位置。之后,壳体66通过拂拭用电机68的反转而从下游位置移动至上游位置。拂拭部件65也可以在壳体66从上游位置向下游位置移动的过程、以及壳体66从下游位置向上游位置移动的过程中的至少一个过程中对液体喷射部30进行擦拭。擦拭是指,通过拂拭部件65而进行拂拭的维护。
动力传递机构69也可以在拂拭用电机68进行正转时将拂拭用电机68与收卷轴70c分离,而在拂拭用电机68进行反转时将拂拭用电机68与收卷轴70c连接。收卷轴70c也可以通过拂拭用电机68所反转的动力而进行旋转。收卷轴70c也可以在壳体66从下游位置向上游位置移动时对拂拭部件65进行收卷。
抽吸机构52具有:作为盖的一个示例的抽吸盖72,其实施抽吸清洁动作;压盖机构73,其使抽吸盖72在Z轴方向上进行往返移动。抽吸机构52具有:清洗液供给机构74,其向抽吸盖72内供给清洗液;排出机构75,其将抽吸盖72内的液体排出。
在液体喷射部30所喷射的液体为水性油墨的情况下,清洗液既可以设为纯水,也可以设为添加了防腐剂、表面活性剂、保湿剂等添加物的水。在液体喷射部30所喷射的液体为溶剂油墨的情况下,清洗液也可以设为溶剂。
抽吸盖72既可以设为将全部的喷嘴28一起包围的结构,也可以设为包围至少一个喷嘴组的结构,还可以设为包围构成喷嘴组的喷嘴28中的一部分喷嘴28的结构。本实施方式的抽吸机构52具有:与形成一个喷嘴组的喷嘴28中的、位于输送方向Y1的上游的喷嘴28相对应的抽吸盖72;以及与位于输送方向Y1的下游的喷嘴28相对应的抽吸盖72。抽吸机构52也可以具备收纳两个抽吸盖72的桶76。在输送方向Y1上,也可以在桶76的两侧设置突出部77。也可以在突出部77上设置上方开口的凹部78。
抽吸盖72在位于图7所示的压盖位置CP而与喷嘴面29接触时实施包围形成喷嘴28所开口的空间的压盖。压盖机构73使抽吸盖72在压盖时的压盖位置CP和从喷嘴面29远离的图6所示的隔离位置EP之间移动。
抽吸盖72具有在压盖时与喷嘴面29接触的唇部79。唇部79为上方开口的抽吸盖72的上端,且呈环状。唇部79的表面的防液性也可以高于对置部46的表面的防液性。即,由对置部46的表面与清洗液的液滴所形成的接触角也可以小于由唇部79的表面与清洗液的液滴所形成的接触角。
待机机构53具有待机盖81、和使待机盖81移动的待机用电机82。待机盖81通过待机用电机82的动力而在接触位置与退避位置之间进行移动。接触位置为待机盖81与液体喷射部30接触的位置。退避位置为待机盖81与液体喷射部30分离的位置。
本实施方式的待机机构53具有十二个待机盖81。一个待机盖81与构成一个喷嘴组的喷嘴28中的、位于输送方向Y1的上游的喷嘴28、或位于输送方向Y1的下游的喷嘴28相对应。待机用电机82使多个待机盖81一起移动。当液体喷射部30在初始位置HP处停止的情况下,待机盖81从退避位置向接触位置移动从而与喷嘴面29接触。由此,待机盖81将构成第一喷嘴组G1~第六喷嘴组G6的喷嘴28的开口包围。如此,将待机盖81包围喷嘴28的开口的维护称为待机压盖。待机压盖为压盖的一种。通过待机压盖,从而抑制了喷嘴28的干燥。
接下来,对抽吸盖72进行说明。
在图6、图7中,将图2所示的6-6线向视截面示意图与图5所示的6-6线向视截面示意图组合,来对第一喷嘴组G1位于抽吸盖72的上方的状态进行图示。虽然本实施方式的抽吸机构52具备两个抽吸盖72,但抽吸盖72的结构是相同的。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一方的抽吸盖72进行说明,而省略另一方的抽吸盖72的说明。
如图6所示,唇部79也可以位于在Z轴方向上与突出部77的上端77a相比靠下方处。开放流道84所连通的连通部85也可以在抽吸盖72内开口。开放流道84既可以针对每个抽吸盖72而被设置,也可以使一个开放流道84与多个抽吸盖72连通。在开放流道84上设置有通气阀86。当在抽吸盖72对喷嘴面29进行压盖的状态下打开通气阀86时,抽吸盖72内与处于抽吸盖72外的大气相连通。因此,当打开通气阀86时,抽吸盖72内的空间向大气开放。
清洗液供给机构74具有供给流道88、和被设置于供给流道88上的供给泵89及供给阀90。供给流道88的上游端被连接于对清洗液进行收纳的收纳部91。供给流道88的下游端被连接于抽吸盖72与通气阀86之间的开放流道84。清洗液供给机构74经由开放流道84以及连通部85而向抽吸盖72内供给清洗液。
连接有排出机构75的排出部93在抽吸盖72内开口。排出机构75具有:第一排出流道95a,其对排出部93与废液罐94进行连接;第二排出流道95b,其对桶76与废液罐94进行连接;排出泵96,其被设置于第一排出流道95a上。第一排出流道95a既可以针对每个抽吸盖72而被设置,也可以使一个第一排出流道95a分支而与多个抽吸盖72连接。开放流道84、供给流道88、第一排出流道95a、及第二排出流道95b例如也可以由管构成。供给泵89、及排出泵96也可以作为例如管泵。
接下来,对实施液体喷射部30的抽吸清洁的情况进行说明。控制部41针对每个喷嘴组而对液体喷射部30进行抽吸清洁。
如图6所示,控制部41在抽吸盖72位于隔离位置EP的状态下对滑架电机24进行驱动,而使实施抽吸清洁的喷嘴组与抽吸盖72对置。在图6中,图示了第一喷嘴组G1与抽吸盖72对置的状态。控制部41对压盖机构73进行驱动,以使位于隔离位置EP的抽吸盖72向压盖位置CP移动。
如图7所示,当压盖机构73使抽吸盖72移动至压盖位置CP时,液体喷射部30的凸部30a被插入至抽吸机构52的凹部78中。通过凸部30a与凹部78卡合,从而抽吸盖72在X轴方向及Y轴方向上被定位。当抽吸盖72位于压盖位置CP时,唇部79与喷嘴面29接触而使抽吸盖72内被密封。
控制部41在将通气阀86和供给阀90关闭的状态下对排出泵96进行驱动。当对排出泵96进行驱动时,将在抽吸盖72内产生负压,从而液体喷射部30内被抽吸。通过该抽吸,从而液体喷射部30内的增稠了的液体及气泡从构成第一喷嘴组G1的喷嘴28被排出。如此,将通过抽吸而从喷嘴28排出液体的维护称为抽吸清洁。
在抽吸清洁结束的情况下,控制部41在将通气阀86开阀而使空气进入抽吸盖72内的同时,将抽吸盖72内的液体向废液罐94排出。接着,控制部41对压盖机构73进行驱动,以使位于压盖位置CP的抽吸盖72向隔离位置EP移动。
如图6所示,当抽吸盖72移动至隔离位置EP时,唇部79与喷嘴面29分离。凸部30a成为从凹部78拔出的状态。控制部41使滑架23移动,从而使第二喷嘴组G2与抽吸盖72对置。控制部41再次使抽吸盖72从隔离位置EP向压盖位置CP移动,从而对第二喷嘴组G2进行抽吸清洁。
如此,控制部41反复进行使抽吸盖72在压盖位置CP与隔离位置EP之间的移动、通气阀86的开闭、排出泵96的驱动、以及使液体喷射部30从第二非印刷区域RA朝向印刷区域PA的向X轴方向的移动,从而逐个地对第一喷嘴组G1~第六喷嘴组G6进行抽吸清洁。
接下来,对向抽吸盖72供给清洗液而清洁唇部79的唇部清洁进行说明。
当实施抽吸清洁时,液体有时会附着在唇部79上。在唇部79上有时也附着有伴随着印刷等而产生的水雾、或由介质ST等产生的异物。所谓由介质ST产生的异物在介质ST为纸的情况下称为纸粉,且在介质ST为布的情况下称为绒毛。当异物附着在唇部79上,或者附着在唇部79上的液体或水雾增稠或固化时,可能会使压盖状态下的抽吸盖72内的密封性下降。
控制部41实施唇部清洁,以将附着于唇部79上的异物除去。控制部41例如既可以在执行了抽吸清洁之后执行唇部清洁,也可以在即便执行抽吸清洁也未改善喷嘴28的喷射不良的情况下执行所述唇部清洁。控制部41也可以在检测到附着于唇部79的附着物的情况下,在电源接通时、电源切断时、唇部清洁的执行被输入等的情况下执行唇部清洁。
在图8中,将图2所示的8-8线向视断面示意图与图5所示的6-6线向视截面示意图组合来对对置部46位于抽吸机构52的上方的状态进行图示。
如图8所示,控制部41在抽吸盖72位于隔离位置EP的状态下对滑架电机24进行驱动,并在液体喷射部30位于印刷区域PA的情况下使与液体喷射部30相比更靠第二非印刷区域RA侧的整流部45与抽吸盖72对置。对置部46被构成为与唇部79对置。控制部41对压盖机构73进行驱动,以使位于隔离位置EP的抽吸盖72朝向压盖位置CP而向上方移动。
如图9所示,突出部77的上端77a位于与唇部79相比更靠上方的位置,且位于靠近对置部46的位置。因此,当在对置部46和抽吸盖72对置的状态下使位于隔离位置EP的抽吸盖72靠近对置部46时,在唇部79与对置部46接触之前,突出部77与对置部46接触。
将突出部77接触到对置部46时的抽吸盖72的位置称为维护位置MP。维护位置MP为压盖位置CP与隔离位置EP之间的位置。在抽吸盖72位于维护位置MP时,唇部79成为与对置部46对置、且与对置部46之间隔开预定的间隙的状态。控制部41在关闭通气阀86的同时打开供给阀90,并对供给泵89进行驱动以向抽吸盖72供给清洗液。
如图10所示,位于维护位置MP的抽吸盖72的唇部79与对置部46之间的预定的间隙小于,位于隔离位置EP的抽吸盖72的唇部79与对置部46之间的间隔。所谓预定的间隙是指,在清洗液供给机构74向抽吸盖72内供给清洗液时,抽吸盖72内的清洗液能够接触喷嘴面29的间隙。预定的间隙基于抽吸盖72的大小、形状、润湿难易度、作用于清洗液的表面张力、清洗液供给机构74每单位时间所供给的清洗液的量等而被预先设定。
例如,在抽吸盖72的防液性较高的情况或使用表面张力较高的清洗液的情况下,清洗液以从抽吸盖72隆起的方式而被保持。相对于此,在抽吸盖72的防液性较低的情况或使用表面张力较低的清洗液的情况下,清洗液会在从抽吸盖72的隆起较小时从抽吸盖72流出。因此,在抽吸盖72的防液性较高的情况或使用表面张力较高的清洗液的情况下,即便增大喷嘴面29与唇部79的间隙,清洗液也会接触到喷嘴面29。在抽吸盖72的防液性较低的情况或使用表面张力较低的清洗液的情况下,需要缩小喷嘴面29与唇部79的间隙。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弹性体来构成抽吸盖72及唇部79的表面,并作为清洗液而供给添加了表面活性剂而表面张力较低的水。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抽吸盖72位于维护位置MP时的、唇部79与对向部46之间的间隙设为0.85mm。例如,在作为清洗液而供给未添加表面活性剂而表面张力较高的水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唇部79与对置部46之间的间隙设为1mm。
接下来,参照图11所示的流程图,而对在清洗唇部79的情况下控制部41所执行的唇部清洁流程进行说明。
如图11所示,在步骤S101中,控制部41对供给泵89进行驱动,从而开始进行清洗液向抽吸盖72内的供给。
在步骤S102中,控制部41对滑架电机24进行驱动而使滑架23移动,并使对置部46与位于隔离位置EP的抽吸盖72对置。即,控制部41使唇部79与对置部46对置。
在步骤S103中,控制部41对压盖机构73进行驱动,以使位于隔离位置EP的抽吸盖72朝向维护位置MP移动。控制部41设为使抽吸盖72从隔离位置EP朝向对置部46移动、且唇部79与对置部46之间隔开预定的间隙的状态。控制部41设为在唇部79与对置部46之间隔开预定的间隙的状态,且设为使被供给至抽吸盖72内的清洗液与对置部46接触的状态。
在步骤S104中,控制部41对从开始进行供给泵89的驱动时起是否经过了预定时间进行判断。预定时间是指,用清洗液来填满抽吸盖72内,并清洁唇部79所需要的时间。具体来说,例如在供给泵89以10ml/秒而向容量为50ml的抽吸盖72供给清洗液的情况下,预定时间为长于5秒的时间。在步骤S104中,在未经过预定时间的情况下,步骤S104成为“否(NO)”,控制部41直至经过预定时间为止而持续进行供给泵89的驱动。在步骤S104中,在经过了预定时间的情况下,步骤S104成为“是(YES)”,从而控制部41使处理转移至步骤S105。
在步骤S105中,控制部41停止供给泵89的驱动,并结束清洗液的供给。在步骤S106中,控制部41对排出泵96进行驱动,并将抽吸盖72内的清洗液排出。
在步骤S107中,控制部41对压盖机构73进行驱动,以使位于维护位置MP的抽吸盖72朝向隔离位置EP移动。在步骤S108中,控制部41对对置部46进行擦拭并结束处理。即,制御部41对滑架电机24进行驱动,以使对置部46位于拂拭部件65的移动路径上。控制部41对拂拭用电机68进行驱动,从而擦拭对置部46。
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控制部41也可以在成为唇部79与对置部46之间隔开预定的间隙的状态之前,开始进行清洗液向抽吸盖72内的供给。本实施方式的控制部41在唇部79与对置部46对置之前,开始进行清洗液向抽吸盖72内的供给。控制部41也可以在唇部79与对置部46对置之后,在到成为唇部79与对置部46之间隔开预定的间隙的状态为止的期间,开始进行清洗液的供给。
如图8所示,控制部41在对滑架电机24进行驱动而使位于隔离位置EP的抽吸盖72的唇部79与对置部46对置之后,对压盖机构73进行驱动,以使抽吸盖72从隔离位置EP起朝向对置部46移动。控制部41设为唇部79与对置部46之间隔开预定的间隙的状态。控制部41对压盖机构73及清洗液供给机构74进行控制,从而设为使抽吸盖72位于维护位置MP,并使被供给至抽吸盖72内的清洗液与对置部46接触的状态。
控制部41也可以以唇部79与对置部46之间布满清洗液的程度来供给清洗液,并使抽吸盖72保持清洗液。清洗液使附着在唇部79上的异物溶解或漂浮,从而对唇部79进行清洁。在由对置部46的表面与清洗液的液滴所形成的接触角小于由唇部79的表面与清洗液的液滴所形成的接触角的情况下,在抽吸盖72内接触到对置部46的清洗液容易沿着对置部46而润湿蔓延。因此,能够容易地润湿唇部79。控制部41也可以在结束了清洗液的供给之后,在抽吸盖72内保持清洗液而润湿唇部79的状态下待机。
控制部41也可以以从抽吸盖72溢出的方式来供给清洗液。从抽吸盖72溢出的清洗液在清洁唇部79的同时,被桶76容纳,并经由第二排出流道95b而被收纳于废液罐94中。控制部41也可以在清洁唇部79的期间,持续供给清洗液。
当唇部79的清洁结束时,控制部41也可以停止供给泵89的驱动,并对排出泵96进行驱动,以排出残留在抽吸盖72内的清洗液。也可以在设为使被供给至抽吸盖72内的清洗液在与对置部46接触的状态之后,在通过擦拭机构51而对对置部46进行擦拭前,排出机构75将被供给至抽吸盖72内的清洗液排出。控制部41也可以在将抽吸盖72内的清洗液排出之后,使滑架23移动,并通过擦拭机构51来对对置部46进行擦拭。
对本实施方式的效果进行说明。
(1)清洗液供给机构74在唇部79与对置部46对置并在唇部79与对置部46之间隔开预定的间隙的状态下,向抽吸盖72内供给清洗液。被供给至抽吸盖72内的清洗液与对置部46接触。因此,能够利用清洗液来润湿唇部79,并能够对唇部79进行清洁。
(2)对置部46的表面与唇部79的表面相比而润湿性较好。因此,当被供给至抽吸盖72内的清洗液附着于对置部46的表面上时,清洗液容易使润湿蔓延至抽吸盖72之外,从而能够容易对唇部79进行清洁。
(3)对置部46被设置于搭载液体喷射部30的滑架23上。因此,通过使滑架23移动,从而能够使唇部79与对置部46对置。
(4)清洗液供给机构74在成为唇部79与对置部46之间隔开预定的间隙的状态之前,开始进行清洗液的供给。因此,例如与清洗液供给机构74在成为唇部79和对置部46之间隔开预定的间隙的状态之后开始进行清洗液的供给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清洁唇部79所需的时间。
(5)在唇部79与对置部46对置之后,位于隔离位置EP的抽吸盖72设为从隔离位置EP朝向对置部46移动并在唇部79与对置部46之间隔开预定的间隙的状态。因此,位于隔离位置EP的抽吸盖72能够使唇部79与对置部46的距离拉开而移动,直至设为唇部79与对置部46之间隔开预定的间隙的状态为止。
(6)清洗液供给机构74在唇部79与对置部46对置之前开始进行清洗液的供给。因此,与例如清洗液供给机构74在唇部79与对置部46对置之后开始进行清洗液的供给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清洁唇部79所需的时间。
(7)擦拭喷嘴面29的擦拭机构51对对置部46进行擦拭。因此,与分别设置擦拭喷嘴面29的机构和擦拭对置部46的机构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部件个数。
(8)当抽吸盖72在收纳有清洗液的状态下进行移动时,存在清洗液飞散而污染液体喷射装置11内的可能性。关于这一点,排出机构75将被供给至抽吸盖72内的清洗液排出。因此,能够降低液体喷射装置11内被污染的可能性。
(9)例如,在清洗液以被供给至抽吸盖72的清洗液未接触到对置部46的状态而从抽吸盖72溢出的情况下,清洗液从表面张力的平衡已崩溃的部分溢出,从而只能对唇部79进行局部清洗。关于这一点,当使被供给至抽吸盖72的清洗液与对置部46接触时,清洗液将在唇部79与对置部46之间的间隙处扩散,从而能够对唇部79的整体进行清洗。
(10)当滑架23以清洗液附着于对置部46上的状态而进行移动时,存在附着于对置部46的清洗液飞散或滴下而污染液体喷射装置11内的可能性。关于这一点,擦拭机构51对对置部46进行擦拭,并拂拭附着于对置部46的清洗液。因此,能够降低液体喷射装置11内被污染的可能性。
本实施方式中,能够以如下的方式改变并实施。本实施方式及以下的变更例在不产生技术上的矛盾的范围内能够相互组合地来实施。
·在液体喷射部30位于印刷区域PA的情况下,也可以将与液体喷射部30相比更靠第一非印刷区域LA侧的整流部45作为对置部46而执行唇部清洁。例如,也可以在液体喷射部30位于初始位置HP的情况下将与抽吸盖72对置的整流部45作为对置部46,并且待机盖81以待机压盖状态而执行唇部清洁。
·在液体喷射部30位于印刷区域PA的情况下,也可以将与液体喷射部30相比更靠第一非印刷区域LA侧的整流部45及更靠第二非印刷区域RA侧的整流部45作为对置部46而执行唇部清洁。例如,也可以根据液体喷射部30的向X轴方向的移动的朝向,来选择作为对置部46而使用的整流部45。
·如图12所示,整流部45也可以具备从对置部46向下方突出的定位部98。也可以通过与抽吸盖72一起移动的桶76与定位部98接触,从而抽吸机构52使抽吸盖72位于维护位置MP。
·定位部98也可以以与液体喷射部30的凸部30a相同的方式而与桶76的凹部78卡合,并将抽吸盖72在X轴方向及Y轴方向上进行定位。整流部45也可以分别具备与桶76接触的定位部98、以及与凹部78卡合的定位部98。
·控制部41也可以通过压盖机构73的控制而使抽吸盖72位于维护位置MP。
·抽吸盖72也可以与桶76一体地形成。
·突出部77也可以被设置于抽吸盖72上。压盖机构73也可以使抽吸盖72移动,且使桶76不移动。
·也可以在X轴方向及Y轴方向上使贯穿孔44a大于抽吸盖72。抽吸盖72也可以使唇部79与主体43接触而进行压盖。喷嘴面29也可以作为在主体43中从贯穿孔44a露出的部分。液体喷射部30也可以作为不包含外罩44的结构。对置部46也可以作为外罩44的表面。
·供给流道88也可以与第一排出流道95a连接。清洗液供给机构74也可以经由第一排出流道95a及排出部93而向抽吸盖72内供给清洗液。在该情况下,排出部93作为连通部而发挥作用。
·排出机构75也可以作为不具备排出泵96的结构。排出机构75也可以在第一排出流道95a上设置阀,并通过阀的开闭而使抽吸盖72内的清洗液流向位于与抽吸盖72相比更靠下方的废液罐94。
·也可以在设为使被供给至抽吸盖72内的清洗液与对置部46接触的状态之后,使抽吸盖72保持清洗液。排出机构75也可以在通过擦拭机构51来擦拭对置部46时、或者在进行了擦拭之后排出清洗液。排出机构75也可以在执行抽吸清洁之前、或执行抽吸清洁时排出清洗液。
·清洗液供给机构74也可以向作为盖的一个示例的待机盖81供给清洗液。保湿液供给部56也可以将保湿液作为清洗液来使用,并对作为盖的一个示例的保湿盖55的唇部进行清洗。也可以在保湿盖55及待机盖81中不设置排出机构75。保湿盖55或待机盖81也可以在就此保持被供给的清洗液的状态下对液体喷射部30进行压盖。
·液体喷射装置11也可以具备多个擦拭机构51。液体喷射装置11也可以具备液体喷射部30用的擦拭机构51、以及对置部46用的擦拭机构51。擦拭机构51并不限于由能够吸收液体或清洗液的拂拭部件65所实施的拂拭,例如也可以通过弹性变形的擦拭器而对液体或清洗液进行擦拭。
·控制部41也可以在对置部46位于与唇部79对置的位置的状态下,使擦拭机构51擦拭对置部46。当在对附着于对置部46上的清洗液进行了擦拭之后使滑架23移动时,抑制了清洗液的飞散或滴下,从而能够降低液体喷射装置11内被污染的可能性。
·对置部46也可以与滑架23分开设置。对置部46也可以固定并设置在能够与唇部79对置的位置上。例如对置部46也可以配置在相对于抽吸盖72而在Y轴方向上错开的位置上。压盖机构73也可以使抽吸盖72在Y轴方向上移动,从而使唇部79与对置部46对置。对置部46也可以以与滑架23能够在不同的部件上移动的方式而设置。
·液体喷射装置11也可以设为不具备整流部45的结构。对置部46也可以设为滑架23的下表面。
·控制部41也可以使位于隔离位置EP的抽吸盖72在Z轴方向上移动至成为唇部79与对置部46对置的情况下唇部79与对置部46之间隔开预定的间隙的状态的位置之后,使液体喷射部30在X轴方向上移动,以使对置部46与唇部79对置。
·控制部41也可以在成为唇部79与对置部46隔开预定的间隙的状态之后,开始进行清洗液向抽吸盖72内的供给。
·清洗液供给机构74也可以从抽吸盖72的上方向抽吸盖72内供给清洗液。例如清洗液也可以从喷嘴28被供给至抽吸盖72。清洗液也可以从被形成于整流部45的供给口被供给至抽吸盖72。
·液体喷射部30也可以设为跨及X轴方向而能够在介质ST上进行印刷的所谓的行式头。液体喷射装置11也可以设为不具备滑架23的结构。液体喷射部30也可以不在X轴方向上移动。
·对置部46和唇部79也可以由相同的材料而形成。即,由对置部46的表面和清洗液的液滴所形成的接触角也可以与由唇部79的表面和清洗液的液滴所形成的接触角相同。由对置部46的表面和清洗液的液滴所形成的接触角也可以大于由唇部79的表面和清洗液的液滴所形成的接触角。
·为了洗净开放流道84、抽吸盖72、及第一排出流道95a中的至少一个,清洗液供给机构74也可以向抽吸盖72供给清洗液。为了洗净第一排出流道95a,排出机构75也可以使抽吸盖72内的清洗液经由第一排出流道95a而排出。在该情况下,清洗液供给机构74也可以在唇部79和对置部46之间大于预定的间隙的状态下向抽吸盖72内供给清洗液。清洗液供给机构74及排出机构75也可以以抽吸盖72内的清洗液的液面位于与唇部79相比更靠下方的方式而供给或排出清洗液。
·液体喷射装置11也可以为喷射或喷出油墨以外的其他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作为成为微小量的液滴而从液体喷射装置被喷出的液体的状态,包含粒状、泪状、丝状后拉出尾状物的状态。此处所说的液体,只要是能够从液体喷射装置被喷射的材料即可。例如,液体只要是物质为液相时的状态下的材料即可,包括粘性较高或较低的液状体、溶胶、凝胶水、其他无机溶剂、有机溶剂、溶液、液态树脂、液态金属、金属熔液那样的流状体。液体不仅是作为物质的一个状态的液体,也包括在溶剂中溶解、分散或混合有颜料或金属粒子等固体物所组成的功能材料的粒子。作为液体的代表性的示例,可以列举出如上述实施方式所说明的那样的油墨或液晶等。此处,油墨为包括一般的水溶性油墨及油性油墨、以及胶状油墨、热熔性油墨等各种液体组合物。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具体例,例如存在喷射液体的装置,所述液体包括分散或溶解在液晶显示器、电致发光显示器、面发光显示器、滤色器的制造等中所使用的电极材料或颜色材料等的材料所组成的液体。液体喷射装置可以为喷射在生物芯片制造中所使用的生物体有机物的装置、作为精密移液管而被使用并成为试料的喷射液体的装置、印染装置或微型分配器等。液体喷射装置也可以为以定点的方式向钟表或照相机等精密机械喷射润滑油的装置、为了形成光通信元件等中所使用的微小半球形透镜、光学透镜等而在基板上喷射紫外线固化树脂等的透明树脂液的装置。液体喷射装置也可以是为了对基板等进行蚀刻而喷射酸性或碱性等蚀刻液的装置。
以下,对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及变更例所掌握的技术思想及其作用效果进行记载。
液体喷射装置具备:液体喷射部,其具有设置了喷射液体的喷嘴的喷嘴面;盖,其在与所述喷嘴面接触时实施包围形成所述喷嘴所开口的空间的压盖;压盖机构,其使所述盖在所述压盖时的压盖位置和远离所述喷嘴面的隔离位置之间移动;清洗液供给机构,其向所述盖内供给清洗液;对置部,其被构成为,与在所述压盖动作时接触所述喷嘴面的所述盖的唇部对置;以及控制部,其对所述压盖动作机构及所述清洗液供给机构进行控制,从而设为所述唇部与所述对置部对置且与该对置部之间隔开预定的间隙的状态,且设为使被供给至所述盖内的所述清洗液与所述对置部接触的状态。
根据该结构,清洗液供给机构在唇部与对置部对置且唇部和对置部之间隔开预定的间隙的状态下,向盖内供给清洗液。被供给至盖内的清洗液与对置部接触。因此,能够利用清洗液来润湿唇部,从而能够清洁唇部。
在液体喷射装置中,由所述对置部的表面和所述清洗液的液滴所形成的接触角也可以小于由所述唇部的表面和所述清洗液的液滴所形成的接触角。
根据该结构,对置部的表面与唇部的表面相比而润湿性较好。因此,当被供给至盖内的清洗液附着于对置部的表面上时,清洗液容易润湿蔓延至盖外,从而能够容易地对唇部进行清洁。
液体喷射装置也可以具备滑架,所述滑架搭载所述液体喷射部而进行移动,所述对置部也可以被设置于所述滑架上。
根据该结构,对置部被设置于搭载液体喷射部的滑架上。因此,通过使滑架移动,从而能够使唇部与对置部对置。
在液体喷射装置中,所述清洗液供给机构也可以经由在所述盖内开口的连通部而对该盖内供给所述清洗液。
根据该结构,能够作为清洗液供给机构而适当地采用。
在液体喷射装置的维护方法中,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具有:液体喷射部,其具有设置了喷射液体的喷嘴的喷嘴面;盖,其在与所述喷嘴面接触时实施包围形成所述喷嘴所开口的空间的压盖;压盖机构,其使所述盖在所述压盖时的压盖位置和远离所述喷嘴面的隔离位置之间移动;清洗液供给机构,其向所述盖内供给清洗液;以及对置部,其被构成为,与在所述压盖时接触所述喷嘴面的所述盖的唇部对置,在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的维护方法中,设为所述唇部与所述对置部对置且与该对置部之间隔开预定的间隙的状态,且设为使被供给至所述盖内的所述清洗液与所述对置部接触的状态。根据该方法,能够实现与上述液体喷射装置相同的效果。
在液体喷射装置的维护方法中,也可以在成为所述唇部与所述对置部之间隔开所述预定的间隙的状态之前,开始进行所述清洗液向所述盖内的供给。
根据该方法,清洗液供给机构在成为唇部与对置部之间隔开预定的间隙的状态之前开始进行清洗液的供给。因此,例如与清洗液供给机构在成为唇部和对置部之间隔开预定的间隙的状态之后开始进行清洗液的供给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清洁唇部所需的时间。
在液体喷射装置的维护方法中,也可以在使位于所述隔离位置的所述盖的所述唇部于所述对置部对置之后,使所述盖从所述隔离位置朝向所述对置部移动,从而设为所述唇部与所述对置部之间隔开了所述预定的间隙的状态。
根据该方法,位于隔离位置的盖在唇部与对置部对置之后,设为从隔离位置朝向对置部移动并使唇部和对置部之间隔开预定的间隙的状态。因此,位于隔离位置的盖能够使唇部与对置部的距离拉开而移动,直至成为唇部和对置部之间隔开了预定的间隙的状态为止。
在液体喷射装置的维护方法中,也可以在所述唇部与所述对置部对置之前开始进行所述清洗液向所述盖内的供给。
根据该结构,清洗液供给机构在唇部与对置部对置之前开始进行清洗液的供给。因此,例如与清洗液供给机构在唇部与对置部对置之后开始进行清洗液的供给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清洁唇部所需的时间。
在液体喷射装置的维护方法中,所述液体喷射装置还具备:滑架,其搭载所述液体喷射部而进行移动;以及擦拭机构,其对所述喷嘴面进行擦拭,在设为所述唇部与所述对置部对置且与该对置部之间隔开了所述预定的间隙的状态、且设为使被供给至所述盖内的所述清洗液与所述对置部接触的状态之后,使所述滑架移动,并通过所述擦拭机构而对所述对置部进行擦拭。
根据该方法,擦拭喷嘴面的擦拭机构对对置部进行擦拭。因此,与分别设置擦拭喷嘴面的机构和擦拭对置部的机构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部件个数。
在液体喷射装置的维护方法中,所述液体喷射装置还具备排出机构,所述排出机构将所述盖内的所述液体排出,在设为使被供给至所述盖内的所述清洗液与所述对置部接触的状态之后,在通过所述擦拭机构而对所述对置部进行擦拭之前,所述排出机构也可以将供给至所述盖内的所述清洗液排出。
当盖在收纳有清洗液的状态下移动时,存在清洗液飞散而污染液体喷射装置内的可能性。关于这一点,根据该方法,排出机构将被供给至盖内的清洗液排出。因此,能够降低液体喷射装置内被污染的可能性。
符号说明:
11…液体喷射装置;12…框体;13…支承台;14…输送单元;15…干燥单元;16…印刷单元;17a…第一引导轴;17b…第二引导轴;18…通知部;19a…第一输送辊对;19b…第二输送辊对;20a…第一引导板;20b…第二引导板;21a…供给卷轴;21b…收卷卷轴;22…输送电机;23…滑架;24…滑架电机;25a…第一供给管;25b…第二供给管;26…连接部;27…液体供给源;28…喷嘴;29…喷嘴面;30…液体喷射部;30a…凸部;31…液体供给通道;32…贮留部;33…贮留部保持体;34…流道接头;35…差压阀;36…发热机构;37…送风机构;38…发热部件;39…反射板;40…隔热部件;41…控制部;43…主体;44…外罩;44a…贯穿孔;45…整流部;46…对置部;48…保湿装置;49…维护单元;50…冲洗机构;51…擦拭机构;52…抽吸机构;53…待机机构;55…保湿盖;56…保湿液供给部;57…连接流道;58…保持体;59…保湿用电机;61…液体容纳部;62…罩部件;63…罩用电机;65…拂拭部材;66…壳体;67…导轨;68…拂拭用电机;69…动力传递机构;70a…放卷轴;70b…按压辊;70c…收卷轴;72…作为盖的一个示例的抽吸盖;73…压盖机构;74…清洗液供给机构;75…排出机构;76…桶;77…突出部;77a…上端;78…凹部;79…唇部;81…待机盖;82…待机用电机;84…开放流道;85…连通部;86…通气阀;88…供给流道;89…供给泵;90…供给阀;91…收纳部;93…排出部;94…废液罐;95a…第一排出流道;95b…第二排出流道;96…排出泵;98…定位部;G1~G6…第一喷嘴组~第六喷嘴组;L1~L12…第一喷嘴列~第十二喷嘴列;HA…加热区域;PA…印刷区域;LA…第一非印刷区域;RA…第二非印刷区域;CP…压盖位置;EP…隔离位置;HP…初始位置;MP…维护位置;RS…卷筒薄片;ST…介质;Y1…输送方向。
Claims (8)
1.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液体喷射部,其具有设置了喷射液体的喷嘴的喷嘴面;
盖,其能够与所述液体喷射部的所述喷嘴面接触;
收纳部,其对向所述盖内供给的清洗液进行收纳;
清洗液供给机构,其向所述盖内供给所述清洗液;
容纳部,其对被供给至所述盖内并从所述盖溢出的所述清洗液进行容纳;
回收部,其对由所述容纳部所容纳的所述清洗液进行回收;
压盖机构,其使所述盖相对于对置部而进退;
控制部,其实施通过所述压盖机构而使所述盖相对于所述对置部靠近至与所述对置部隔开预定的间隙的位置为止的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洗液供给机构具有供给流道,所述供给流道将所述收纳部与所述盖连通,
所述供给流道与所述收纳部的上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对所述清洗液供给机构进行控制,而设为被供给至所述盖内的所述清洗液与所述对置部接触的状态。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收部包括排出流道,所述排出流道将由所述容纳部所容纳的所述清洗液排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收容部,所述收容部能够经由所述排出流道而对由所述容纳部所容纳的所述清洗液进行收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出流道与所述收容部的上部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容部被配置在所述容纳部的下方。
8.一种液体喷射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具备:
液体喷射部,其具有设置了喷射液体的喷嘴的喷嘴面;
盖,其能够与所述液体喷射部的所述喷嘴面接触;
收纳部,其对清洗液进行收纳;
供给流道,其将所述盖与所述收纳部连通;
容纳部,其被配置在所述盖的下方;
排出流道,其能够将由所述容纳部所容纳的液体排出,
在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的控制方法中,包括如下处理,即:
使所述盖相对于对置部靠近至与所述对置部隔开预定的间隙的位置为止;
从所述收纳部经由所述供给流道而向所述盖供给所述清洗液,直到所述清洗液从所述盖溢出为止;
利用所述容纳部来对溢出的所述清洗液进行容纳;
经由所述排出流道而排出由所述容纳部所容纳的所述清洗液。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025359.5A CN115257186B (zh) | 2018-10-30 | 2019-10-25 | 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的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8-203699 | 2018-10-30 | ||
JP2018203699A JP7139885B2 (ja) | 2018-10-30 | 2018-10-30 | 液体噴射装置、液体噴射装置のメンテナンス方法 |
CN202211025359.5A CN115257186B (zh) | 2018-10-30 | 2019-10-25 | 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的控制方法 |
CN201911022932.5A CN111114133B (zh) | 2018-10-30 | 2019-10-25 | 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的维护方法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022932.5A Division CN111114133B (zh) | 2018-10-30 | 2019-10-25 | 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的维护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257186A CN115257186A (zh) | 2022-11-01 |
CN115257186B true CN115257186B (zh) | 2023-09-01 |
Family
ID=7032817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025359.5A Active CN115257186B (zh) | 2018-10-30 | 2019-10-25 | 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的控制方法 |
CN201911022932.5A Active CN111114133B (zh) | 2018-10-30 | 2019-10-25 | 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的维护方法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022932.5A Active CN111114133B (zh) | 2018-10-30 | 2019-10-25 | 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的维护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894413B2 (zh) |
JP (1) | JP7139885B2 (zh) |
CN (2) | CN11525718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23047205A (ja) * | 2021-09-24 | 2023-04-05 | 株式会社Screen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 印刷装置およびインク吸引部清掃方法 |
KR102667087B1 (ko) * | 2021-12-30 | 2024-05-21 | 세메스 주식회사 | 세정 유닛, 이를 포함하는 기판 처리 장치 및 헤드 세정 방법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670997A (en) * | 1992-07-24 | 1997-09-23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Recording means for enhancing removal of ink deposited on an ejection side surface thereof,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having said recording means, and recovery method |
JPH11263022A (ja) * | 1998-03-18 | 1999-09-28 | Citizen Watch Co Ltd |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ー |
US6350007B1 (en) * | 1998-10-19 | 2002-02-26 | Eastman Kodak Company | Self-cleaning ink jet printer using ultrasonics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same |
JP2007185795A (ja) * | 2006-01-11 | 2007-07-26 | Seiko Epson Corp | 液体噴射装置 |
CN102211459A (zh) * | 2010-03-16 | 2011-10-12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流体喷射装置 |
CN103358703A (zh) * | 2012-04-05 | 2013-10-23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液体除去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
JP2013215901A (ja) * | 2012-04-04 | 2013-10-24 |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 洗浄方法、洗浄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JP2015020398A (ja) * | 2013-07-22 | 2015-02-02 | ローランドディー.ジー.株式会社 | キャップ装置の洗浄機構 |
CN106079901A (zh) * | 2015-04-30 | 2016-11-09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清洁装置和液滴喷射装置 |
CN107856418A (zh) * | 2016-09-21 | 2018-03-30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擦拭装置和喷射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019132A (ja) | 2000-07-07 | 2002-01-23 |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 プロッタの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のクリーニング機構及びクリーニング方法 |
JP4385599B2 (ja) * | 2002-12-20 | 2009-12-16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滴吐出ヘッドの保全方法、保全キャップの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液滴吐出装置、並びに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 |
JP4811220B2 (ja) * | 2006-09-26 | 2011-11-09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吸引ユニット、液滴吐出装置および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 |
KR20090132665A (ko) | 2008-06-23 | 2009-12-3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잉크젯 화상형성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
JP5470919B2 (ja) * | 2009-03-05 | 2014-04-16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吸引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液滴吐出装置 |
JP2013107231A (ja) * | 2011-11-18 | 2013-06-06 | Seiko Epson Corp | 液体噴射装置 |
JP6167730B2 (ja) * | 2013-07-26 | 2017-07-26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5107562A (ja) | 2013-12-03 | 2015-06-11 |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洗浄方法 |
JP2015217593A (ja) * | 2014-05-16 | 2015-12-07 | 株式会社セイコーアイ・インフォテック |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ー |
JP6468033B2 (ja) | 2015-03-31 | 2019-02-13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液体吐出装置 |
-
2018
- 2018-10-30 JP JP2018203699A patent/JP7139885B2/ja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10-25 CN CN202211025359.5A patent/CN115257186B/zh active Active
- 2019-10-25 CN CN201911022932.5A patent/CN111114133B/zh active Active
- 2019-10-30 US US16/669,023 patent/US10894413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670997A (en) * | 1992-07-24 | 1997-09-23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Recording means for enhancing removal of ink deposited on an ejection side surface thereof,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having said recording means, and recovery method |
JPH11263022A (ja) * | 1998-03-18 | 1999-09-28 | Citizen Watch Co Ltd |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ー |
US6350007B1 (en) * | 1998-10-19 | 2002-02-26 | Eastman Kodak Company | Self-cleaning ink jet printer using ultrasonics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same |
JP2007185795A (ja) * | 2006-01-11 | 2007-07-26 | Seiko Epson Corp | 液体噴射装置 |
CN102211459A (zh) * | 2010-03-16 | 2011-10-12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流体喷射装置 |
JP2013215901A (ja) * | 2012-04-04 | 2013-10-24 |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 洗浄方法、洗浄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CN103358703A (zh) * | 2012-04-05 | 2013-10-23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液体除去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
JP2013215910A (ja) * | 2012-04-05 | 2013-10-24 | Seiko Epson Corp | 液体除去装置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
JP2015020398A (ja) * | 2013-07-22 | 2015-02-02 | ローランドディー.ジー.株式会社 | キャップ装置の洗浄機構 |
CN106079901A (zh) * | 2015-04-30 | 2016-11-09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清洁装置和液滴喷射装置 |
CN107856418A (zh) * | 2016-09-21 | 2018-03-30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擦拭装置和喷射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7139885B2 (ja) | 2022-09-21 |
US10894413B2 (en) | 2021-01-19 |
CN115257186A (zh) | 2022-11-01 |
CN111114133B (zh) | 2022-08-12 |
US20200130355A1 (en) | 2020-04-30 |
CN111114133A (zh) | 2020-05-08 |
JP2020069676A (ja) | 2020-05-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3865901B2 (ja) |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のプリントヘッド清浄装置 | |
US8277022B2 (en) | Fluid ejection apparatus | |
US10780702B2 (en) | Liquid ejecting head unit,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and maintenance method for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 |
JP6155948B2 (ja) | 液体噴射装置 | |
JPH10146984A (ja) |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のプリントヘッド清浄装置 | |
CN111452502B (zh) | 液体喷射装置、液体喷射装置的控制方法 | |
JP2013086438A (ja)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メンテナンス方法 | |
CN115257186B (zh) | 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的控制方法 | |
US20110080445A1 (en) |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 |
JP2010179534A (ja) | 液体噴射装置、及び、液体噴射方法 | |
JP2019064234A (ja) | 液体噴射装置、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のメンテナンス方法 | |
JP2012143921A (ja) | メンテナンス装置、メンテナンス方法、液体噴射装置 | |
CN111169172B (zh) | 帽盖、液体喷射装置 | |
JP7323029B2 (ja) | 液体噴射装置、液体噴射装置のメンテナンス方法 | |
US20190092024A1 (en) |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 |
JP5482270B2 (ja) | メンテナンス装置、液体噴射装置、及びメンテナンス方法 | |
JP2015024594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7243209B2 (ja) | 液体吐出装置の制御方法、液体吐出装置 | |
US11230105B2 (en) |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and maintenance method of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 |
CN111376599B (zh) | 液体喷射装置、液体喷射装置的控制方法 | |
US20230264476A1 (en) |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liquid ejecting device and liquid ejecting devic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