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34197B - 悬绳器 - Google Patents
悬绳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234197B CN115234197B CN202110444030.1A CN202110444030A CN115234197B CN 115234197 B CN115234197 B CN 115234197B CN 202110444030 A CN202110444030 A CN 202110444030A CN 115234197 B CN115234197 B CN 11523419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ing
- pressing plate
- hole
- groove
- bol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17/00—Drilling rods or pipes; Flexible drill strings; Kellies; Drill collars; Sucker rods; Cables; Casings; Tubings
- E21B17/10—Wear protectors; Centralising devices, e.g. stabilis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logy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悬绳器,属于抽油机设备技术领域。悬绳器包括:第一压板、第二压板、第一滚轮组件、第二滚轮组件、第一弹性组件、第二弹性组件和定位组件;第一压板位于第二压板的上方,且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通过第一弹性组件和第二弹性组件连接;第一压板的中心设有第一U型槽,第二压板的中心设有第二U型槽;第一U型槽的前端为开口端,被第一滚轮组件封堵;第二U型槽的前端为开口端,被第二滚轮组件封堵;第一滚轮组件,用于将进入第一U型槽的光杆限制在第一U型槽的中心;第二滚轮组件,用于将进入第二U型槽的光杆限制在第二U型槽的中心,实现了光杆与悬绳器的对中,无需人工手扶悬绳器,从而提高了光杆对中悬绳器的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抽油机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悬绳器。
背景技术
在石油开采过程中,悬绳器连接位于地面上的驴头和光杆,而光杆与位于井下井筒的抽油杆连接;悬绳器能够将驴头的动力传递给光杆,进而通过光杆带动抽油杆在井筒内上下往复运动,以实现石油开采。而如果悬绳器与光杆不对中,光杆不在竖直方向上进行往复运动的情况下,就会造成抽油杆在井筒中运动摩阻增大,进而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因此,将悬绳器与光杆对中对于正常采油工作十分重要。
相关技术中,需要采油工站在井口手扶悬绳器,以将悬绳器对中光杆,但这样会给采油工的人身安全造成危害,从而增大了悬绳器对中光杆的危险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悬绳器,能够降低悬绳器对中光杆的危险性。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悬绳器,所述悬绳器包括:第一压板、第二压板、第一滚轮组件、第二滚轮组件、第一弹性组件、第二弹性组件和定位组件;
所述第一压板位于所述第二压板的上方,且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第二压板通过所述第一弹性组件和所述第二弹性组件连接;
所述定位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第二压板之间,用于限制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第二压板之间的距离;
所述第一压板的中心设有第一U型槽,所述第二压板的中心设有第二U型槽;
所述第一U型槽的前端为开口端,被所述第一滚轮组件封堵;
所述第二U型槽的前端为开口端,被所述第二滚轮组件封堵;
所述第一滚轮组件,用于将进入所述第一U型槽的光杆限制在所述第一U型槽的中心;
所述第二滚轮组件,用于将进入所述第二U型槽的光杆限制在所述第二U型槽的中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任一滚轮组件包括滑轮、支撑架、挡板和导向螺栓;
所述导向螺栓穿过所述挡板与所述支撑架的后端连接,所述支撑架的前端与所述滑轮连接;
所述滚轮组件封堵的U型槽的开口端设有与所述挡板匹配的挡板槽,所述滚轮组件与所述U型槽通过所述挡板和所述挡板槽连接;
所述导向螺栓通过向所述挡板旋进,推动所述支撑架带动所述滑轮向所述U型槽内前进,使所述滑轮的前端与所述光杆相抵,以将所述光杆限制在所述U型槽的中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任一滚轮组件还包括第一固定螺钉和第二固定螺钉,所述挡板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螺钉和所述第二固定螺钉匹配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挡板槽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螺钉和所述第二固定螺钉匹配的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
所述第一固定螺钉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一螺纹孔,以连接所述挡板和所述挡板槽的一侧;
所述第二固定螺钉依次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二螺纹孔,以连接所述挡板和所述挡板槽的另一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任一滚轮组件还包括第三固定螺钉,所述支撑架的中心设有与所述第三固定螺钉匹配的中心孔,所述导向螺栓的前端设有与所述第三固定螺钉匹配的第三螺纹孔;
所述第三固定螺钉穿过所述中心孔,穿进所述导向螺栓的第三螺纹孔,以连接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导向螺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任一滚轮组件还包括固定杆、第一U型卡子和第二U型卡子;
所述支撑架为U型支撑架,所述U型支撑架的前端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固定杆匹配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所述滑轮的中心设有与所述固定杆匹配的第三通孔;
所述固定杆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将所述滑轮固定在所述U型支撑架的前端;
所述第一U型卡子和所述第二U型卡子分别连接在所述固定杆的两端,用于封堵所述固定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弹性组件和所述第二弹性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第二压板之间,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U型槽和所述第二U型槽的两侧;
所述第一弹性组件包括第一弹簧、第一上支撑座、第一下支撑座和第一导向头螺栓,所述第二弹性组件包括第二弹簧、第二上支撑座、第二下支撑座和第二导向头螺栓;
所述第一U型槽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头螺栓和所述第二导向头螺栓匹配的第四螺纹孔和第五螺纹孔;
所述第二U型槽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下支撑座和所述第二下支撑座匹配的第一支撑槽和第二支撑槽,所述第一下支撑座和所述第二下支撑座分别坐落于所述第一支撑槽内和所述第二支撑槽内;
所述第一导向头螺栓的上端穿过所述第一上支撑座,穿进所述第四螺纹孔;
所述第二导向头螺栓的上端穿过所述第二上支撑座,穿进所述第五螺纹孔;
所述第一导向头螺栓的下端和所述第二导向头螺栓的下端分别穿进所述第一弹簧内和所述第二弹簧内;
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上支撑座和所述第一下支撑座相抵,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上支撑座和所述第二下支撑座相抵,以连接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第二压板。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压板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设有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压板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设有第三固定孔和第四固定孔;
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三固定孔,用于使底部设有第一堵头的第一钢丝绳穿过后,固定在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第二压板的左端;
所述第二固定孔和所述第四固定孔,用于使底部设有第二堵头的第二钢丝绳穿过,固定在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第二压板的右端;
所述第一钢丝绳和所述第二钢丝绳,用于将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第二压板与抽油机的驴头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悬绳器还包括第一固定螺栓、第二固定螺栓、第三固定螺栓和第四固定螺栓;
所述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三固定孔和所述第四固定孔均为U型固定孔,且所述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三固定孔和所述第四固定孔的开口端均朝向所述悬绳器的外侧;
所述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三固定孔和所述第四固定孔的开口端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螺栓、所述第二固定螺栓、所述第三固定螺栓和所述第四固定螺栓匹配的第一螺纹孔组、第二螺纹孔组、第三螺纹孔组和第四螺纹孔组;
所述第一固定螺栓穿过所述第一螺纹孔组、所述第三固定螺栓穿过所述第三螺纹孔组,分别将所述第一钢丝绳限制在所述第一固定孔内和所述第三固定孔内;
所述第二固定螺栓穿过所述第二螺纹孔组,所述第四固定螺栓穿过所述第四螺纹孔组,分别将所述第二钢丝绳限制在所述第二固定孔内和所述第四固定孔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第一U型支座和第二U型支座,所述第一压板的左侧底面和所述第二压板的左侧顶面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U型支座匹配的第一阶梯槽和第二阶梯槽,所述第一压板的右侧底面和所述第二压板的右侧顶面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二U型支座匹配的第三阶梯槽和第四阶梯槽;
所述第一U型支座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阶梯槽和所述第二阶梯槽相抵,所述第二U型支座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所述第三阶梯槽和所述第四阶梯槽相抵,以限制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第二压板之间的距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悬绳器还包括第五固定螺栓和第六固定螺栓;
所述第一U型支座和所述第二U型支座的开口端均朝向所述悬绳器的中心;
所述第一U型支座和所述第二U型支座的开口端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五固定螺栓和所述第六固定螺栓匹配的第五螺纹孔组和第六螺纹孔组;
所述第五固定螺栓穿过所述第五螺纹孔组,将穿过所述第一U型支座的第一钢丝绳限制在所述第一U型支座内;
所述第六固定螺栓穿过所述第六螺纹孔组,将穿过所述第二U型支座的第二钢丝绳限制在所述第二U型支座内。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悬绳器,由于第一滚轮组件能够将进入第一U型槽的光杆限制在第一U型槽的中心,第二滚轮组件能够将进入第二U型槽的光杆限制在第二U型槽的中心,且由于第一U型槽和第二U型槽分别位于该悬绳器的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的中心,这样,就实现了将光杆限制在该悬绳器的中心,进而实现了光杆与悬绳器的对中,无需人工手扶悬绳器,从而提高了光杆对中悬绳器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悬绳器的结构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悬绳器的结构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分别表示为:
10-第一压板;
101-第一U型槽;
102-第一固定孔;
103-第二固定孔;
20-第二压板;
201-第二U型槽;
202-第三固定孔;
203-第四固定孔;
30-第一滚轮组件;
301-滑轮;
302-支撑架;
303-挡板;
304-导向螺栓;
3041-调节螺帽;
305-第一固定螺钉;
3051-第一垫片;
306-第二固定螺钉;
307-第三固定螺钉;
3071-第二垫片;
308-固定杆;
309-第一U型卡子;
3010-第二U型卡子;
40-第二滚轮组件;
50-第一弹性组件;
501-第一弹簧;
502-第一上支撑座;
503-第一下支撑座;
504-第一导向头螺栓;
60-第二弹性组件;
601-第二弹簧;
602-第二上支撑座;
603-第二下支撑座;
604-第二导向头螺栓;
70-定位组件;
701-第一U型支座;
702-第二U型支座;
80-第一固定螺栓;
90-第二固定螺栓;
100-第三固定螺栓;
1001-第三垫片;
1002-第二固定螺帽;
110-第四固定螺栓;
120-第五固定螺栓;
130-第六固定螺栓;
1301-第四垫片;
1302-第二固定螺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所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意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悬绳器,参见图1,悬绳器包括:第一压板10、第二压板20、第一滚轮组件30、第二滚轮组件40、第一弹性组件50、第二弹性组件60和定位组件70。
第一压板10位于第二压板20的上方,且第一压板10和第二压板20通过第一弹性组件50和第二弹性组件60连接。
定位组件70位于第一压板10和第二压板20之间,用于限制第一压板10和第二压板20之间的距离。
第一压板10的中心设有第一U型槽101,第二压板20的中心设有第二U型槽201。
第一U型槽101的前端为开口端,被第一滚轮组件30封堵。
第二U型槽201的前端为开口端,被第二滚轮组件40封堵。
第一滚轮组件30,用于将进入第一U型槽101的光杆限制在第一U型槽101的中心。
第二滚轮组件40,用于将进入第二U型槽201的光杆限制在第二U型槽201的中心。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悬绳器,由于第一滚轮组件30能够将进入第一U型槽101的光杆限制在第一U型槽101的中心,第二滚轮组件40能够将进入第二U型槽201的光杆限制在第二U型槽201的中心,且由于第一U型槽101和第二U型槽201分别位于该悬绳器的第一压板10和第二压板20的中心,这样,就实现了将光杆限制在该悬绳器的中心,进而实现了光杆与悬绳器的对中,无需人工手扶悬绳器,从而提高了光杆对中悬绳器的效率。
参见图2,第一压板10和第二压板20相互平行对称,第一压板10和第二压板20均为具有一定厚度的板状结构,中心分别设有第一U型槽101和第二U型槽201,第一U型槽101和第二U型槽201也相互平行对称。
其中,第一压板10和第二压板20的尺寸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并更改,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继续参见图2,第一滚轮组件30封堵在第一U型槽101的开口端,第二滚轮组件40封堵在第二U型槽201的开口端。第一滚轮组件30,用于将进入第一U型槽101的光杆限制在第一U型槽101的中心。第二滚轮组件40,用于将进入第二U型槽201的光杆限制在第二U型槽201的中心。
其中,任一滚轮组件包括滑轮301、支撑架302、挡板303和导向螺栓304;导向螺栓304穿过挡板303与支撑架302的后端连接,支撑架302的前端与滑轮301连接;滚轮组件封堵的U型槽的开口端设有与挡板303匹配的挡板303槽,滚轮组件与U型槽通过挡板303和挡板303槽连接;导向螺栓304通过向挡板303旋进,推动支撑架302带动滑轮301向U型槽内前进,使滑轮301的前端与光杆相抵,以将光杆限制在U型槽的中心。
继续参见图2,滑轮301为U型滑轮301,是可以绕着中心轴旋转的圆轮;滑轮301的前端与光杆相抵,当光杆上下移动时,滑轮301可以随着转动,以实现光杆始终保持在U型槽的中心,与悬绳器对中,自动防止光杆跑偏。并且,光杆上套设有方卡子,方卡子用于提升光杆的载荷;光杆始终与悬绳器对中,还能够使光杆始终对中方卡子。
其中,滑轮301的材质为304不锈钢材质,耐磨耐腐蚀,承重能力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滚轮组件30和第二滚轮组件40,分别将光杆限制在第一U型槽101的中心和第二U型槽201的中心,进而使光杆限制在悬绳器的中心,实现了光杆与悬绳器的对中。
继续参见图2,任一滚轮组件还包括第一固定螺钉305和第二固定螺钉306,挡板303的两侧分别设有与第一固定螺钉305和第二固定螺钉306匹配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挡板303槽的两侧分别设有与第一固定螺钉305和第二固定螺钉306匹配的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第一固定螺钉305依次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一螺纹孔,以连接挡板303和挡板303槽的一侧;第二固定螺钉306依次穿过第二通孔和第二螺纹孔,以连接挡板303和挡板303槽的另一侧。
其中,任一固定螺钉上套设有第一垫片3051,第一垫片3051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挡板303和固定螺钉的头部相抵,用于增大固定螺钉与挡板303的接触面积,防止挡板303被磨坏。
继续参见图2,其中,挡板303为π型结构,挡板303与挡板303槽连接的一端为前端,挡板303的前端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横向穿过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挡板303槽为分别与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匹配的两个凹槽,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分别设置在两个凹槽的底部中心。
其中,挡板303的中心设有第七螺纹孔,导向螺栓304穿过第七螺纹孔与支撑架302的后端连接。导向螺栓304上套设有调节螺帽3041,调节螺帽3041用于限制导向螺栓304伸进挡板303的长度,进而限制支撑架302带动滑轮301向U型槽内前进的距离。这样,就能够通过滑轮301固定扶正不同直径的光杆;例如,扶正的光杆的直径可以为15mm、19mm、21mm或25mm。
继续参见图2,任一滚轮组件还包括第三固定螺钉307,支撑架302的中心设有与第三固定螺钉307匹配的中心孔,导向螺栓304的前端设有与第三固定螺钉307匹配的第三螺纹孔;第三固定螺钉307穿过中心孔,穿进导向螺栓304的第三螺纹孔,以连接支撑架302与导向螺栓304。
其中,第三固定螺钉307上套设有第二垫片3071,第二垫片3071的前后两端分别与第三固定螺钉307的头部和支撑架302的前端相抵,用于增大第三固定螺钉307与支撑架302的接触面积,防止支撑架302被磨坏。
继续参见图2,任一滚轮组件还包括固定杆308、第一U型卡子309和第二U型卡子3010;支撑架302为U型支撑架302,U型支撑架302的前端两侧分别设有与固定杆308匹配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滑轮301的中心设有与固定杆308匹配的第三通孔;固定杆308依次穿过第一通孔、第三通孔和第二通孔,将滑轮301固定在U型支撑架302的前端;第一U型卡子309和第二U型卡子3010分别连接在固定杆308的两端,用于封堵固定杆308。
其中,固定杆308被第一U型卡子309和第二U型卡子3010封堵后,固定杆308被固定在支撑架302上,固定杆308的直径小于滑轮301的第三通孔的直径,滑轮301可以绕固定杆308转动。
继续参见图2,第一弹性组件50和第二弹性组件60位于第一压板10和第二压板20之间,且分别位于第一U型槽101和第二U型槽201的两侧,第一弹性组件50和第二弹性组件60用于连接第一压板10和第二压板20。
其中,第一弹性组件50包括第一弹簧501、第一上支撑座502、第一下支撑座503和第一导向头螺栓504,第二弹性组件60包括第二弹簧601、第二上支撑座602、第二下支撑座603和第二导向头螺栓604。
继续参见图2,第一U型槽101的两侧分别设有与第一导向头螺栓504和第二导向头螺栓604匹配的第四螺纹孔和第五螺纹孔;第二U型槽201的两侧分别设有与第一下支撑座503和第二下支撑座603匹配的第一支撑槽和第二支撑槽,第一下支撑座503和第二下支撑座603分别坐落于第一支撑槽内和第二支撑槽内。
其中,第四螺纹孔和第五螺纹孔分别位于第一压板10的底面,即第一U型槽101的底部的两侧;第一支撑槽和第二支撑槽分别位于第二压板20的顶面,即第二U型槽201的顶部的两侧。
其中,第一导向头螺栓504的上端穿过第一上支撑座502,穿进第四螺纹孔;第二导向头螺栓604的上端穿过第二上支撑座602,穿进第五螺纹孔;第一导向头螺栓504的下端和第二导向头螺栓604的下端分别穿进第一弹簧501内和第二弹簧601内。第一弹簧501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第一上支撑座502和第一下支撑座503相抵,第二弹簧601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第二上支撑座602和第二下支撑座603相抵,以连接第一压板10和第二压板20。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导向头螺栓504和第二导向头螺栓604,可实现第一弹簧501和第二弹簧601稳定,防止第一弹簧501和第二弹簧601发生偏离。
继续参见图2,任一上支撑座的中心设有第四通孔,上支撑座对应的导向头螺栓穿过第四通孔,穿进对应的螺栓孔。
继续参见图2,任一下支撑座的上部为凸台,凸台的外径小于对应的弹簧的内径,用于限制弹簧,防止弹簧跑偏;任一下支撑座的下部为外螺纹,下支撑座坐落的支撑槽内设有与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下支撑座与支撑槽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连接。
其中,第一弹簧501和第二弹簧601均为CH-276特制弹簧,具有良好的压缩性和恢复性,抗压能力强,使用寿命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弹性组件50和第二弹性组件60连接第一压板10和第二压板20,当第一压板10和第二压板20需要远离时,通过第一弹性组件50和第二弹性组件60可实现第一压板10和第二压板20的缓慢远离;当第一压板10和第二压板20需要靠近时,通过第一弹性组件50和第二弹性组件60可实现第一压板10和第二压板20的缓慢靠近,通过第一压板10和第二压板20的缓慢移动,使光杆始终保持在第一U型槽101和第二U型槽201的中心。
其中,第一压板10和第二压板20之间的空隙还用于安装示功仪(传感器),示功仪(传感器)用于采集光杆的载荷变化。当安装示功仪(传感器)时,抽油机卸载载荷,第一压板10向上举升,远离第二压板20,此时通过第一弹性组件50和第二弹性组件60能够自动缓慢顶升第一压板10,且使光杆始终保持在第一U型槽101和第二U型槽201的中心;进而避免了人工抬举第一压板10才能安装示功仪(传感器)的情况,有效降低了员工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
当抽油机向光杆施加载荷时,第一压板10要靠近第二压板20,此时通过第一弹性组件50和第二弹性组件60的缓慢压缩,实现第一压板10和第二压板20的缓慢靠近,减少了震荡,使光杆始终保持在第一U型槽101和第二U型槽201的中心。
继续参见图2,第一压板10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设有第一固定孔102和第二固定孔103,第二压板20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设有第三固定孔202和第四固定孔203。
其中,第一固定孔102和第三固定孔202,用于使底部设有第一堵头的第一钢丝绳穿过后,固定在第一压板10和第二压板20的左端;第二固定孔103和第四固定孔203,用于使底部设有第二堵头的第二钢丝绳穿过,固定在第一压板10和第二压板20的右端。
其中,第一钢丝绳和第二钢丝绳,用于将第一压板10和第二压板20与抽油机的驴头连接。
其中,第一固定孔102、第二固定孔103、第三固定孔202和第四固定孔203均为U型固定孔,且第一固定孔102、第二固定孔103、第三固定孔202和第四固定孔203的开口端均朝向悬绳器的外侧。
其中,第一固定孔102和第三固定孔202朝向悬绳器的左侧,第二固定孔103和第四固定孔203朝向悬绳器的右侧。
继续参见图2,悬绳器还包括第一固定螺栓80、第二固定螺栓90、第三固定螺栓100和第四固定螺栓110。
第一固定孔102、第二固定孔103、第三固定孔202和第四固定孔203的开口端分别设有与第一固定螺栓80、第二固定螺栓90、第三固定螺栓100和第四固定螺栓110匹配的第一螺纹孔组、第二螺纹孔组、第三螺纹孔组和第四螺纹孔组。
第一固定螺栓80穿过第一螺纹孔组、第三固定螺栓100穿过第三螺纹孔组,分别将第一钢丝绳限制在第一固定孔102内和第三固定孔202内;第二固定螺栓90穿过第二螺纹孔组,第四固定螺栓110穿过第四螺纹孔组,分别将第二钢丝绳限制在第二固定孔103内和第四固定孔203内。
其中,第一螺纹孔组、第二螺纹孔组、第三螺纹孔组和第四螺纹孔组分别位于第一固定孔102的左侧中心、第二固定孔103的右侧中心、第三固定孔202的左侧中心和第四固定孔203的右侧中心。
其中,任一固定螺栓上还套设有第三垫片1001,第三垫片1001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固定螺栓的头部和固定螺栓连接的压板相抵,用于增大固定螺栓与挡板303的接触面积,防止挡板303被磨坏。
其中,任一固定螺栓上还套设有第一固定螺帽1002,第一固定螺帽1002位于固定螺栓连接的压板的后端,固定螺栓从压板的前端穿过对应的螺纹孔组后,通过第一固定螺帽1002将固定螺栓固定在压板上。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固定孔102、第二固定孔103、第三固定孔202和第四固定孔203固定第一钢丝绳和第二钢丝绳,实现了第一压板10和第二压板20与驴头的连接。
继续参见图2,定位组件70位于第一压板10和第二压板20之间,用于限制第一压板10和第二压板20之间的距离。
其中,定位组件70包括第一U型支座701和第二U型支座702,第一压板10的左侧底面和第二压板20的左侧顶面分别设有与第一U型支座701匹配的第一阶梯槽和第二阶梯槽,第一压板10的右侧底面和第二压板20的右侧顶面分别设有与第二U型支座702匹配的第三阶梯槽和第四阶梯槽。
其中,第一U型支座701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第一阶梯槽和第二阶梯槽相抵,第二U型支座702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第三阶梯槽和第四阶梯槽相抵,以限制第一压板10和第二压板20之间的距离。
继续参见图2,悬绳器还包括第五固定螺栓120和第六固定螺栓130。第一U型支座701和第二U型支座702的开口端均朝向悬绳器的中心。第一U型支座701和第二U型支座702的开口端分别设有与第五固定螺栓120和第六固定螺栓130匹配的第五螺纹孔组和第六螺纹孔组;第五固定螺栓120穿过第五螺纹孔组,将穿过第一U型支座701的第一钢丝绳限制在第一U型支座701内;第六固定螺栓130穿过第六螺纹孔组,将穿过第二U型支座702的第二钢丝绳限制在第二U型支座702内。
其中,第一U型支座701和第二U型支座702分别位于第一弹性组件50和第二弹性组件60的外侧,第一U型支座701和第二U型支座702分别朝向第一弹性组件50和第二弹性组件60。
其中,第五螺纹孔组和第六螺纹孔组分别位于第一U型支座701的右侧中心和第二U型支座702的左侧中心。
继续参见图2,任一固定螺栓上还套设有第四垫片1301,第四垫片1301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固定螺杆连接的U型支座和固定螺杆的头部相抵,用于增大固定螺栓与U型支座的接触面积,防止U型支座被磨坏。
其中,任一固定螺栓上还套设有第二固定螺帽1302,第二固定螺帽1302位于固定螺栓连接的U型支座的后端,固定螺栓从U型支座的前端穿过对应的螺纹孔组后,通过第二固定螺帽1302将固定螺栓固定在U型支座上。
继续参见图2,第一钢丝绳依次穿过上压板的第一固定孔102、第一U型支座701和下压板的第三固定孔202,由于第一固定孔102和第三固定孔202的开口端均朝向悬绳器的外侧,第一U型支座701的开口端朝向悬绳器的中心,这样,通过将第一固定孔102、第一U型支座701和第三固定孔202的开头端方向交叉设计,使第一钢丝绳不易跑偏,且不易脱落。第二钢丝绳依次穿过上压板的第二固定孔103、第二U型支座702和下压板的第四固定孔203,由于第二固定孔103和第四固定孔203的开口端均朝向悬绳器的外侧,第二U型支座702的开口端朝向悬绳器的中心,这样,通过将第二固定孔103、第二U型支座702和第四固定孔203的开头端方向交叉设计,使第二钢丝绳不易跑偏,且不易脱落。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定位组件70,可有效限制第一压板10和第二压板20靠近时的距离,防止第一弹性组件50和第二弹性组件60压缩过度,而导致第一压板10和第二压板20接触造成第一压板10和第二压板20之间的示功仪(传感器)等部件的损坏。
本申请实施例的悬绳器经过现场应用证明,具有安全、高效、耐用、方便、易于操作等特点,达到了设计要求,强度、提拉力满足现场应用条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悬绳器的工作原理为:
通过第一钢丝绳和第二钢丝绳将第一压板10和第二压板20与抽油机的驴头连接后,将光杆从下往上依次穿过第二压板20的第二U型槽201和第一压板10的第一U型槽101,通过第一滚轮组件30和第二滚轮组件40的导向螺栓304向挡板303内旋进,推动支撑架302带动滑轮301向U型槽内前进,使滑轮301的前端与光杆相抵,进而将光杆限制在U型槽的中心,由于第一U型槽101和第二U型槽201分别位于该悬绳器的第一压板10和第二压板20的中心,这样就实现了光杆对中悬绳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悬绳器,由于第一滚轮组件30能够将进入第一U型槽101的光杆限制在第一U型槽101的中心,第二滚轮组件40能够将进入第二U型槽201的光杆限制在第二U型槽201的中心,且由于第一U型槽101和第二U型槽201分别位于该悬绳器的第一压板10和第二压板20的中心,这样,就实现了将光杆限制在该悬绳器的中心,进而实现了光杆与悬绳器的对中,无需人工手扶悬绳器,从而提高了光杆对中悬绳器的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悬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绳器包括:第一压板(10)、第二压板(20)、第一滚轮组件(30)、第二滚轮组件(40)、第一弹性组件(50)、第二弹性组件(60)和定位组件(70);
所述第一压板(10)位于所述第二压板(20)的上方,且所述第一压板(10)和所述第二压板(20)通过所述第一弹性组件(50)和所述第二弹性组件(60)连接;
所述定位组件(70)位于所述第一压板(10)和所述第二压板(20)之间,用于限制所述第一压板(10)和所述第二压板(20)之间的距离;
所述第一压板(10)的中心设有第一U型槽(101),所述第二压板(20)的中心设有第二U型槽(201);
所述第一U型槽(101)的前端为开口端,被所述第一滚轮组件(30)封堵;
所述第二U型槽(201)的前端为开口端,被所述第二滚轮组件(40)封堵;
所述第一滚轮组件(30),用于将进入所述第一U型槽(101)的光杆限制在所述第一U型槽(101)的中心;
所述第二滚轮组件(40),用于将进入所述第二U型槽(201)的光杆限制在所述第二U型槽(201)的中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绳器,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滚轮组件包括滑轮(301)、支撑架(302)、挡板(303)和导向螺栓(304);
所述导向螺栓(304)穿过所述挡板(303)与所述支撑架(302)的后端连接,所述支撑架(302)的前端与所述滑轮(301)连接;
所述滚轮组件封堵的U型槽的开口端设有与所述挡板(303)匹配的挡板(303)槽,所述滚轮组件与所述U型槽通过所述挡板(303)和所述挡板(303)槽连接;
所述导向螺栓(304)通过向所述挡板(303)旋进,推动所述支撑架(302)带动所述滑轮(301)向所述U型槽内前进,使所述滑轮(301)的前端与所述光杆相抵,以将所述光杆限制在所述U型槽的中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绳器,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滚轮组件还包括第一固定螺钉(305)和第二固定螺钉(306),所述挡板(303)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螺钉(305)和所述第二固定螺钉(306)匹配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挡板(303)槽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螺钉(305)和所述第二固定螺钉(306)匹配的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
所述第一固定螺钉(305)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一螺纹孔,以连接所述挡板(303)和所述挡板(303)槽的一侧;
所述第二固定螺钉(306)依次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二螺纹孔,以连接所述挡板(303)和所述挡板(303)槽的另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绳器,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滚轮组件还包括第三固定螺钉(307),所述支撑架(302)的中心设有与所述第三固定螺钉(307)匹配的中心孔,所述导向螺栓(304)的前端设有与所述第三固定螺钉(307)匹配的第三螺纹孔;
所述第三固定螺钉(307)穿过所述中心孔,穿进所述导向螺栓(304)的第三螺纹孔,以连接所述支撑架(302)与所述导向螺栓(304)。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绳器,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滚轮组件还包括固定杆(308)、第一U型卡子(309)和第二U型卡子(3010);
所述支撑架(302)为U型支撑架(302),所述U型支撑架(302)的前端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固定杆(308)匹配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所述滑轮(301)的中心设有与所述固定杆(308)匹配的第三通孔;
所述固定杆(308)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将所述滑轮(301)固定在所述U型支撑架(302)的前端;
所述第一U型卡子(309)和所述第二U型卡子(3010)分别连接在所述固定杆(308)的两端,用于封堵所述固定杆(30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组件(50)和所述第二弹性组件(60)位于所述第一压板(10)和所述第二压板(20)之间,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U型槽(101)和所述第二U型槽(201)的两侧;
所述第一弹性组件(50)包括第一弹簧(501)、第一上支撑座(502)、第一下支撑座(503)和第一导向头螺栓(504),所述第二弹性组件(60)包括第二弹簧(601)、第二上支撑座(602)、第二下支撑座(603)和第二导向头螺栓(604);
所述第一U型槽(101)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头螺栓(504)和所述第二导向头螺栓(604)匹配的第四螺纹孔和第五螺纹孔;
所述第二U型槽(201)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下支撑座(503)和所述第二下支撑座(603)匹配的第一支撑槽和第二支撑槽,所述第一下支撑座(503)和所述第二下支撑座(603)分别坐落于所述第一支撑槽内和所述第二支撑槽内;
所述第一导向头螺栓(504)的上端穿过所述第一上支撑座(502),穿进所述第四螺纹孔;
所述第二导向头螺栓(604)的上端穿过所述第二上支撑座(602),穿进所述第五螺纹孔;
所述第一导向头螺栓(504)的下端和所述第二导向头螺栓(604)的下端分别穿进所述第一弹簧(501)内和所述第二弹簧(601)内;
所述第一弹簧(501)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上支撑座(502)和所述第一下支撑座(503)相抵,所述第二弹簧(601)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上支撑座(602)和所述第二下支撑座(603)相抵,以连接所述第一压板(10)和所述第二压板(2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板(10)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设有第一固定孔(102)和第二固定孔(103),所述第二压板(20)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设有第三固定孔(202)和第四固定孔(203);
所述第一固定孔(102)和所述第三固定孔(202),用于使底部设有第一堵头的第一钢丝绳穿过后,固定在所述第一压板(10)和所述第二压板(20)的左端;
所述第二固定孔(103)和所述第四固定孔(203),用于使底部设有第二堵头的第二钢丝绳穿过,固定在所述第一压板(10)和所述第二压板(20)的右端;
所述第一钢丝绳和所述第二钢丝绳,用于将所述第一压板(10)和所述第二压板(20)与抽油机的驴头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悬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绳器还包括第一固定螺栓(80)、第二固定螺栓(90)、第三固定螺栓(100)和第四固定螺栓(110);
所述第一固定孔(102)、所述第二固定孔(103)、所述第三固定孔(202)和所述第四固定孔(203)均为U型固定孔,且所述第一固定孔(102)、所述第二固定孔(103)、所述第三固定孔(202)和所述第四固定孔(203)的开口端均朝向所述悬绳器的外侧;
所述第一固定孔(102)、所述第二固定孔(103)、所述第三固定孔(202)和所述第四固定孔(203)的开口端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螺栓(80)、所述第二固定螺栓(90)、所述第三固定螺栓(100)和所述第四固定螺栓(110)匹配的第一螺纹孔组、第二螺纹孔组、第三螺纹孔组和第四螺纹孔组;
所述第一固定螺栓(80)穿过所述第一螺纹孔组、所述第三固定螺栓(100)穿过所述第三螺纹孔组,分别将所述第一钢丝绳限制在所述第一固定孔(102)内和所述第三固定孔(202)内;
所述第二固定螺栓(90)穿过所述第二螺纹孔组,所述第四固定螺栓(110)穿过所述第四螺纹孔组,分别将所述第二钢丝绳限制在所述第二固定孔(103)内和所述第四固定孔(203)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70)包括第一U型支座(701)和第二U型支座(702),所述第一压板(10)的左侧底面和所述第二压板(20)的左侧顶面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U型支座(701)匹配的第一阶梯槽和第二阶梯槽,所述第一压板(10)的右侧底面和所述第二压板(20)的右侧顶面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二U型支座(702)匹配的第三阶梯槽和第四阶梯槽;
所述第一U型支座(701)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阶梯槽和所述第二阶梯槽相抵,所述第二U型支座(702)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所述第三阶梯槽和所述第四阶梯槽相抵,以限制所述第一压板(10)和所述第二压板(20)之间的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悬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绳器还包括第五固定螺栓(120)和第六固定螺栓(130);
所述第一U型支座(701)和所述第二U型支座(702)的开口端均朝向所述悬绳器的中心;
所述第一U型支座(701)和所述第二U型支座(702)的开口端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五固定螺栓(120)和所述第六固定螺栓(130)匹配的第五螺纹孔组和第六螺纹孔组;
所述第五固定螺栓(120)穿过所述第五螺纹孔组,将穿过所述第一U型支座(701)的第一钢丝绳限制在所述第一U型支座(701)内;
所述第六固定螺栓(130)穿过所述第六螺纹孔组,将穿过所述第二U型支座(702)的第二钢丝绳限制在所述第二U型支座(702)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444030.1A CN115234197B (zh) | 2021-04-23 | 2021-04-23 | 悬绳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444030.1A CN115234197B (zh) | 2021-04-23 | 2021-04-23 | 悬绳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234197A CN115234197A (zh) | 2022-10-25 |
CN115234197B true CN115234197B (zh) | 2023-07-25 |
Family
ID=836666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444030.1A Active CN115234197B (zh) | 2021-04-23 | 2021-04-23 | 悬绳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234197B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148205Y (zh) * | 1993-02-24 | 1993-12-01 | 辽河石油勘探局欢喜岭采油厂 | 多功能抽油机悬绳器 |
CN201695961U (zh) * | 2010-05-17 | 2011-01-05 | 邵学忠 | 一种抽油机光杆调偏装置 |
CN203925335U (zh) * | 2014-06-03 | 2014-11-05 | 孙小海 | 抽油机调偏悬绳器 |
WO2015014163A1 (zh) * | 2013-07-30 | 2015-02-05 | Yang Shunwei | 一种带有新型支架的游梁式抽油机 |
CN212406619U (zh) * | 2020-04-28 | 2021-01-26 |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 抽油机井防治毛辫子跳槽悬绳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AR077348A1 (es) * | 2010-07-30 | 2011-08-17 | Companias Asociadas Petroleras S A | Disposicion para la extraccion de hidrocarburos en pozos que utilizan bombas de cavidad progresiva. |
US8794331B2 (en) * | 2010-10-18 | 2014-08-05 | Ncs Oilfield Services Canada, Inc. | Tools and methods for use in completion of a wellbore |
-
2021
- 2021-04-23 CN CN202110444030.1A patent/CN11523419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148205Y (zh) * | 1993-02-24 | 1993-12-01 | 辽河石油勘探局欢喜岭采油厂 | 多功能抽油机悬绳器 |
CN201695961U (zh) * | 2010-05-17 | 2011-01-05 | 邵学忠 | 一种抽油机光杆调偏装置 |
WO2015014163A1 (zh) * | 2013-07-30 | 2015-02-05 | Yang Shunwei | 一种带有新型支架的游梁式抽油机 |
CN203925335U (zh) * | 2014-06-03 | 2014-11-05 | 孙小海 | 抽油机调偏悬绳器 |
CN212406619U (zh) * | 2020-04-28 | 2021-01-26 |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 抽油机井防治毛辫子跳槽悬绳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234197A (zh) | 2022-10-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792979B (zh) | 石油开采用录井钢丝绳快速锁紧多重保护装置 | |
CN115234197B (zh) | 悬绳器 | |
CN201883963U (zh) | 一种悬绳器 | |
CN211621236U (zh) | 一种桥梁钢箱梁吊装装置 | |
CN211200341U (zh) | 一种履带式土壤及地下水采样装备 | |
US11739598B2 (en) | Polish rod leveling assembly | |
CN208688962U (zh) | 一种道面摩擦系数测试车测试轮锁定装置 | |
CN213360061U (zh) | 一种螺杆泵专用锚定器 | |
CN208280920U (zh) |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抽油杆扶正器 | |
CN108726315B (zh) | 一种施工升降机导轨架下行机械安全保护装置 | |
CN220502560U (zh) | 一种建筑工程用安全升降机构 | |
CN220151296U (zh) | 一种适用于无线载荷传感器的油井悬绳器 | |
CN114406008B (zh) | 轧管机轧辊轴承座的锁紧装置 | |
CN112081542B (zh) | 一种铁钻工旋扣钳升降机构 | |
CN221503796U (zh) | 一种可防滑便于限位的轴承座 | |
CN221220444U (zh) | 一种抽油机维修时安全保险装置 | |
CN220551077U (zh) | 一种悬绳器高度调节组件及悬绳器 | |
CN221100025U (zh) | 一种光学玻璃振动性能试验台夹具用支撑结构 | |
CN213809826U (zh) | 一种清洗机用泵安装底座 | |
CN220691816U (zh) | 一种电力变压器的安装基座 | |
CN219669762U (zh) | 聚氨酯耐磨绳轮地滚固定装置 | |
CN115321320B (zh) | 一种曳引系统 | |
CN210419072U (zh) | 一种修井机的主滚筒刹车装置 | |
CN213115588U (zh) | 一种建筑工程用施工防护装置 | |
CN212947572U (zh) | 一种钻井泵凡尔座拔取器挂取卡头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