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32650A - 生物质热解气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生物质热解气化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232650A CN115232650A CN202210802510.5A CN202210802510A CN115232650A CN 115232650 A CN115232650 A CN 115232650A CN 202210802510 A CN202210802510 A CN 202210802510A CN 115232650 A CN115232650 A CN 11523265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mber
- gasifier
- pyrolysis
- pyrolysis gasification
- gasification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J—PRODUCTION OF PRODUCER GAS, WATER-GAS, SYNTHESIS GAS FROM SOLID CARBONACEOUS MATERIAL, OR MIXTURES CONTAINING THESE GASES; CARBURETTING AIR OR OTHER GASES
- C10J3/00—Production of combustible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rom solid carbonaceous fuels
- C10J3/58—Production of combustible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rom solid carbonaceous fuels combined with pre-distillation of the fuel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J—PRODUCTION OF PRODUCER GAS, WATER-GAS, SYNTHESIS GAS FROM SOLID CARBONACEOUS MATERIAL, OR MIXTURES CONTAINING THESE GASES; CARBURETTING AIR OR OTHER GASES
- C10J3/00—Production of combustible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rom solid carbonaceous fuels
- C10J3/72—Other featur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J—PRODUCTION OF PRODUCER GAS, WATER-GAS, SYNTHESIS GAS FROM SOLID CARBONACEOUS MATERIAL, OR MIXTURES CONTAINING THESE GASES; CARBURETTING AIR OR OTHER GASES
- C10J2300/00—Details of gasification processes
- C10J2300/09—Details of the feed, e.g. feeding of spent catalyst, inert gas or halogens
- C10J2300/0903—Feed preparation
- C10J2300/0909—Drying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J—PRODUCTION OF PRODUCER GAS, WATER-GAS, SYNTHESIS GAS FROM SOLID CARBONACEOUS MATERIAL, OR MIXTURES CONTAINING THESE GASES; CARBURETTING AIR OR OTHER GASES
- C10J2300/00—Details of gasification processes
- C10J2300/09—Details of the feed, e.g. feeding of spent catalyst, inert gas or halogens
- C10J2300/0913—Carbonaceous raw material
- C10J2300/0916—Biomas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质热解气化装置,包括气化炉,所述气化炉的炉壁内部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干燥室、热解气化室、燃烧室和还原室,燃烧室的内部设有多个喷嘴,各个所述喷嘴均通过空气管道与气化炉外部连通;所述还原室的下端敞口,并在敞口的下方设有托盘,托盘的外径大于还原室下端敞口的内径,所述托盘通过电机驱动其转动;所述炉壁与干燥室和热解气化室的外壁之间形成有夹层通道,所述气化炉的下部设有流道,该流道一端连通至所述还原室的下端,另一端连通至所述夹层通道,所述气化炉的上部设有与夹层通道连通的合成气出口。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显著提升合成气品质和提高生物质能源利用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质热解气化装置。
背景技术
能源短缺和环境问题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据统计,我国目前每年可开发利用的生物质能源相当于12亿吨标准煤,有效利用生物质能已成为我国的重大战略。由于生物质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燃烧时不会产生温室效应,充分高效的利用生物质资源,不仅可以解决我国能源问题,降低对外依存度,也能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
生物质热解气化常见的工艺主要是采用空气作为气化剂,通过固化床、流化床等立式炉进行生物质的干燥、热解气化、部分氧化燃烧、合成气还原等过程,将生物质部分转化为可燃性气体(合成气),以便将产出的合成气进行工业应用。
在现有的热解气化炉中,由于受到余热利用不充分、热解温度不够高以及热解气还原不充分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产出的合成气品质较低,严重降低了生物质的能源利用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质热解气化装置,能够规避传统气化炉余热利用不充分、热解温度不够高以及热解气还原不充分的技术问题,从而显著提升合成气品质和提高生物质能源利用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生物质热解气化装置,包括气化炉,所述气化炉的炉壁内部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干燥室、热解气化室、燃烧室和还原室,其关键在于:所述燃烧室的内部设有多个喷嘴,各个所述喷嘴均通过空气管道与气化炉外部连通;所述还原室的下端敞口,并在敞口的下方设有托盘,托盘的外径大于还原室下端敞口的内径,所述托盘通过电机驱动其转动;所述炉壁与干燥室和热解气化室的外壁之间形成有夹层通道,所述气化炉的下部设有流道,该流道一端连通至所述还原室的下端,另一端连通至所述夹层通道,所述气化炉的上部设有与夹层通道连通的合成气出口。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燃烧室的内部有多个喷嘴,所以可以在燃烧室喷嘴上方形成一段高温区,该高温区直接与生物质接触,能够强化热解气化过程,并且热解气化室产生的热解气和焦油经过该高温区,也可以促进焦油分解。
还原室下端的托盘能够将固体炭托住,使得还原室被固体炭填充满,从而达到强化还原反应的目的。与此同时,通过电机驱动托盘缓慢旋转,可控制固体炭缓慢向下脱离,使得整个热解气化物料缓慢向下移动,从而实现热解气化装置的连续给料和连续热解气化,自动化程度更高。
热解气化产生的合成气经夹层通道排出合成气出口,合成气在夹层通道内能够与干燥室和热解气化室换热,为干燥室和热解气化室提供热源,从而达到充分利用余热的目的。
作为优选:所述燃烧室具有环形结构的内腔壁,各个所述喷嘴圆周阵列分布在燃烧室的内腔壁上。采用上述结构,可根据燃烧室内径大小,选择等长度短喷嘴或者选用一短一长喷嘴间隔布置,保证助燃气射流能够贯穿物料,在燃烧区域均匀分布,并有助于在燃烧室上方形成一段高温区。
作为优选:所述气化炉的下部设有炭渣出口,炭渣出口的内端设有倾斜布置在所述托盘下方的导渣板。采用上述结构,以便于排出炭渣。
作为优选:所述空气管道中部位于所述流道内,空气管道的中部安装有换热器。采用上述结构,可利用合成气的高温为燃烧空气加热,提升热解气化的能源利用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合成气出口依次连接有冷却器和净化器。所述冷却器包括呈盘状分布的冷却管,冷却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合成气出口和净化器上。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使合成气充分冷却,并过滤掉合成气中大部分杂质,使合成气成为清洁燃料,满足燃烧需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夹层式双层壳体的气化炉,把生物质干燥、热解气化、部分氧化燃烧和产物还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在燃烧区域形成足够高的高温区,使热解产物穿过高温区,分解热解产生的焦油,再利用热解的固体炭还原热解和燃烧产物,利用燃烧过程和烟气余热为热解提供热源,这样减少了合成气中焦油的含量,既提升了热解气化的合成气品质,也提升了生物质能源利用效率。
2、还原室下端的托盘能够将固体炭托住,使得还原室被固体炭填充满,从而达到强化还原反应的目的。与此同时,通过电机驱动托盘缓慢旋转,可控制固体炭缓慢向下脱离,使的整个热解气化物料缓慢向下移动,从而实现热解气化装置的连续给料和连续热解气化,自动化程度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生物质热解气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气化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冷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燃烧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生物质热解气化装置,包括设备基体1,设备基体1上安装有气化炉1、物料仓6和螺旋送料机构7,螺旋送料机构7衔接在物料仓 6的下端与气化炉1的上端之间,能够将物料仓6内的原料输送至气化炉1内。
如图2所示,气化炉1内部设有从上至下依次连通的干燥室1a、热解气化室1b、燃烧室1c和还原室1d,干燥室1a用于使生物质发生干燥,脱出水分;热解气化室1b用于使生物质发生热解气化,产生固体炭、可燃气体和焦油;燃烧室1c用于燃烧热解产生的固体炭和其他气体产物;还原室1d用于过滤和分解热解产生的焦油,并还原燃烧产物。
其中,上述燃烧室1c具有环形结构的内腔壁,内腔壁上圆周阵列分布有多个喷嘴2,各个喷嘴2均通过空气管道3与气化炉1外部连通,通过空气管道3和喷嘴2向燃烧室1c引入空气,能够使部分热解产物和固体炭燃烧,在燃烧区域形成一个足够高的高温区,从而为整个热解气化过程提供热源。
由于多个喷嘴2环形分布在燃烧室1c的内部,在合理设计燃烧室1c内径的条件下,可以在燃烧室1c喷嘴2的上方形成一段高温区,该高温区直接与生物质接触,能够强化热解气化过程,并且热解气化室1b产生的热解气和焦油经过该高温区,也可以促进焦油分解,从而有助于减少了合成气中的焦油,达到提升合成气品质的目的。
再如图2所示,还原室1d的下端敞口,并在敞口的下方设有托盘4,托盘4的外径大于还原室1d下端敞口的内径,热解气化工作过程中,托盘4能够将固体炭托住,使得还原室1d被固体炭填满,从而达到强化还原反应的目的,进一步减少合成气中的焦油和二氧化碳含量,提升合成气的品质。
气化炉1内配置有电机4a,电机4a用于驱动托盘4转动,通过电机4a 驱动托盘4缓慢旋转,可控制固体炭缓慢向下脱离,使得气化炉1内的热解气化物料从干燥室1a到还原室1d的方向缓慢向下移动,从而实现连续给料和连续热解气化,具有更高的自动化程度。
再如图2所示,气化炉1的炉壁11与干燥室1a和热解气化室1b的外壁之间形成有夹层通道12,气化炉1的下部设有流道13,流道13下端与还原室1d下端连通,上端与夹层通道12连通,气化炉1的上部设有合成气出口 14,合成气出口14将夹层通道12与外部连通。
从还原室1d下端出来的合成气经流道13和夹层通道12排出合成气出口 14,合成气在夹层通道12内能够与干燥室1a和热解气化室1b换热,为干燥室1a和热解气化室1b再次提供热源,从而达到充分利用余热的目的,可提高生物质能源利用效率。在本实施例中,气化炉1为双层结构,流道13和夹层通道12均形成在双层结构之间。
进一步的,再如图2所示,空气管道3经过流道13后再穿出气化炉1,流道13内设计有带换热肋片的换热器5,换热肋片安装在空气管道3上,该换热器5能够使空气管道3内的空气升温,即:利用了合成气的高温为燃烧空气加热,从而提升热解气化的能源利用效率。
再如图2、4所示,燃烧室1c与还原室1d之间设有燃烧隔板15。燃烧隔板15阵列分布有条形孔,以便于相应物料进入还原室1d内。
为了从还原室1d下端排出炭渣,化炉1的下部设有炭渣出口16,炭渣出口16的内端设有导渣板17,导渣板17倾斜布置在托盘4的下方。
再如图1、3所示,生物质热解气化装置,还包括冷却器8和净化器9,冷却器8包括呈盘状分布的冷却管,冷却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合成气出口14 和净化器9上,冷却器8能够使合成气充分冷却后,再经过净化器9过滤掉合成气中的大部分杂质,从而使合成气成为清洁燃料,满足燃烧需求。
生物质热解气化装置的工作过程为:
螺旋送料机构7将物料仓6内的生物质原料输送至气化炉1内,生物质从气化炉1的上方进入炉内,在燃烧室1c产生的高温和合成气的换热作用下,首先发生干燥,脱出水分。然后在更高温度的热解气化室1b发生热解气化,产生固体炭、可燃气体和焦油,热解产生的固体炭和其他气体产物在燃烧室 1c发生部分氧化燃烧,燃烧后的产物、未燃固体炭和热解气体产物向下运动通过还原室1d。在固体炭的作用下,可以过滤和分解热解产生的焦油,同时还原燃烧产物,提升热解气化的合成气品质。最终产生的合成气经流道13和夹层通道12排出合成气出口14,经冷却、过滤后即可成为合格的清洁燃料。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发明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生物质热解气化装置,包括气化炉(1),所述气化炉(1)的炉壁(11)内部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干燥室(1a)、热解气化室(1b)、燃烧室(1c)和还原室(1d),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1c)的内部设有多个喷嘴(2),各个所述喷嘴(2)均通过空气管道(3)与气化炉(1)外部连通;
所述还原室(1d)的下端敞口,并在敞口的下方设有托盘(4),托盘(4)的外径大于还原室(1d)下端敞口的内径,所述托盘(4)通过电机(4a)驱动其转动;
所述炉壁(11)与干燥室(1a)和热解气化室(1b)的外壁之间形成有夹层通道(12),所述气化炉(1)的下部设有流道(13),该流道(13)一端连通至所述还原室(1d)的下端,另一端连通至所述夹层通道(12),所述气化炉(1)的上部设有与夹层通道(12)连通的合成气出口(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热解气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1c)具有环形结构的内腔壁,各个所述喷嘴(2)圆周阵列分布在燃烧室(1c)的内腔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热解气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化炉(1)的下部设有炭渣出口(16),炭渣出口(16)的内端设有倾斜布置在所述托盘(4)下方的导渣板(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热解气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管道(3)中部位于所述流道(13)内,空气管道(3)的中部安装有换热器(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热解气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物料仓(6),所述物料仓(6)的下端与气化炉(1)的上端之间设有螺旋送料机构(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热解气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气出口(14)依次连接有冷却器(8)和净化器(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物质热解气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8)包括呈盘状分布的冷却管,冷却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合成气出口(14)和净化器(9)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热解气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1c)与还原室(1d)之间设有燃烧隔板(1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生物质热解气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隔板(15)阵列分布有条形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802510.5A CN115232650A (zh) | 2022-07-07 | 2022-07-07 | 生物质热解气化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802510.5A CN115232650A (zh) | 2022-07-07 | 2022-07-07 | 生物质热解气化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232650A true CN115232650A (zh) | 2022-10-25 |
Family
ID=83671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802510.5A Pending CN115232650A (zh) | 2022-07-07 | 2022-07-07 | 生物质热解气化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232650A (zh) |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A1156407A (en) * | 1980-06-13 | 1983-11-08 | Jay H. Freiday | Pulsed black liquor furnace spray system |
CN1630702A (zh) * | 2000-12-08 | 2005-06-22 | 福拓普公司 | 生产燃料气体的方法和气体发生器 |
CN1643110A (zh) * | 2002-02-07 | 2005-07-20 | 联邦科学及工业研究组织 | 冶金焦炭的生产 |
US20070006528A1 (en) * | 2005-06-28 | 2007-01-11 | Community Power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ed, Modular, Biomass Power Generation |
CN102079997A (zh) * | 2009-12-01 | 2011-06-01 | 电源开发株式会社 | 气化炉、气化发电设备、气化炉的运转方法、以及气化发电设备的运转方法 |
CN102127460A (zh) * | 2010-01-13 | 2011-07-20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逆流下行床热解反应器中固体燃料的低温热解方法 |
CN203572215U (zh) * | 2013-11-29 | 2014-04-30 | 辽宁忠旺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熔炼保温一体炉 |
CN103836893A (zh) * | 2012-11-21 | 2014-06-04 |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具有旋转料床的干燥炉或热解炉 |
CN104087342A (zh) * | 2014-07-31 | 2014-10-08 | 邱云原 | 利用炉体夹层结构除焦的生物质气化炉 |
CN104342178A (zh) * | 2014-11-03 | 2015-02-11 | 合肥工业大学 | 一种生物质炭化方法及其装置 |
CN106224035A (zh) * | 2016-09-05 | 2016-12-14 | 重庆科技学院 | 基于垃圾气化合成气回收的湿空气透平发电系统 |
CN109504447A (zh) * | 2018-11-19 | 2019-03-22 | 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 | 全废锅流程多喷嘴干粉气化系统 |
-
2022
- 2022-07-07 CN CN202210802510.5A patent/CN11523265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A1156407A (en) * | 1980-06-13 | 1983-11-08 | Jay H. Freiday | Pulsed black liquor furnace spray system |
CN1630702A (zh) * | 2000-12-08 | 2005-06-22 | 福拓普公司 | 生产燃料气体的方法和气体发生器 |
CN1643110A (zh) * | 2002-02-07 | 2005-07-20 | 联邦科学及工业研究组织 | 冶金焦炭的生产 |
US20070006528A1 (en) * | 2005-06-28 | 2007-01-11 | Community Power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ed, Modular, Biomass Power Generation |
CN101558133A (zh) * | 2005-06-28 | 2009-10-14 | 社区电力公司 | 用于自动的模块化生物量发电的方法和装置 |
CN102079997A (zh) * | 2009-12-01 | 2011-06-01 | 电源开发株式会社 | 气化炉、气化发电设备、气化炉的运转方法、以及气化发电设备的运转方法 |
CN102127460A (zh) * | 2010-01-13 | 2011-07-20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逆流下行床热解反应器中固体燃料的低温热解方法 |
CN103836893A (zh) * | 2012-11-21 | 2014-06-04 |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具有旋转料床的干燥炉或热解炉 |
CN203572215U (zh) * | 2013-11-29 | 2014-04-30 | 辽宁忠旺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熔炼保温一体炉 |
CN104087342A (zh) * | 2014-07-31 | 2014-10-08 | 邱云原 | 利用炉体夹层结构除焦的生物质气化炉 |
CN104342178A (zh) * | 2014-11-03 | 2015-02-11 | 合肥工业大学 | 一种生物质炭化方法及其装置 |
CN106224035A (zh) * | 2016-09-05 | 2016-12-14 | 重庆科技学院 | 基于垃圾气化合成气回收的湿空气透平发电系统 |
CN109504447A (zh) * | 2018-11-19 | 2019-03-22 | 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 | 全废锅流程多喷嘴干粉气化系统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史绍熙,郗大光,张江波,杨延相: "椭圆喷雾规律初探", 天津大学学报, no. 05, pages 260 - 261 * |
邵景景,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994865B (zh) | 两段气化并耦合热量回收和洗涤于一体的气化装置和应用 | |
CN102530859A (zh) | 一种外热型微波等离子气化炉及合成气生产方法 | |
CN201241071Y (zh) | 单床自热式热解气化燃烧反应器 | |
CN108949234B (zh) | 一种三层供气加热自转化焦油气化炉 | |
CN201031216Y (zh) | 一种多功能生物质气化装置 | |
CN210945494U (zh) | 一种无氧中温下吸式热解装置 | |
CN210945516U (zh) | 一种上吸式热解气化系统 | |
CN213803653U (zh) | 下吸式生物质气化炉 | |
CN115232650A (zh) | 生物质热解气化装置 | |
CN204369820U (zh) | 生物质气化炉余热综合利用系统 | |
CN100363461C (zh) | 一种生物质/生活垃圾双床式热解制取燃气的方法及装置 | |
CN204369821U (zh) | 具有二级焦油过滤的生物质气化炉 | |
CN109294625B (zh) | 流态化气化的预氧化反应器 | |
CN207811690U (zh) | 一种分段式热解气化装置 | |
JP4505422B2 (ja) | 矩形シャフト型熱分解装置 | |
CN209853735U (zh) | 一种碳化活化一体的活性炭生产装置 | |
CN204369819U (zh) | 自预热生物质气化炉 | |
WO2013140418A1 (en) | Multi-condition thermochemical gas reactor | |
CN210945517U (zh) | 一种自产燃气燃烧联动式热解气化装置 | |
CN114752417A (zh) | 一种应用于炭、热联产的生物质气化系统及工艺 | |
CN110791303A (zh) | 一种无氧中温下吸式热解装置 | |
CN201024157Y (zh) | 密相输运床煤加压气化装置 | |
CN110747009A (zh) | 一种上吸式热解气化系统 | |
CN201245612Y (zh) | 一种高温低焦油生物质气化装置 | |
CN201593040U (zh) | 一种秸秆气化发生炉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1025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