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28928A - 带钢对中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带钢对中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228928A CN115228928A CN202210886155.4A CN202210886155A CN115228928A CN 115228928 A CN115228928 A CN 115228928A CN 202210886155 A CN202210886155 A CN 202210886155A CN 115228928 A CN115228928 A CN 11522892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rip
- production
- parameters
- deviation
- strip ste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3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7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9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0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0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2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13000 roll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498 cool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461 lubr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2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856 abnorma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050 lubric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97 cold ro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98 hot ro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46 thermal str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1/00—Metal-rolling methods or mills for making semi-finished products of solid or profiled cross-section; Sequence of operations in milling trains; Layout of rolling-mill plant, e.g. grouping of stands; Succession of passes or of sectional pass alternations
- B21B1/22—Metal-rolling methods or mills for making semi-finished products of solid or profiled cross-section; Sequence of operations in milling trains; Layout of rolling-mill plant, e.g. grouping of stands; Succession of passes or of sectional pass alternations for rolling plates, strips, bands or sheets of indefinite length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7/00—Control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or the work produced thereby
- B21B37/28—Control of flatness or profile during rolling of strip, sheets or plat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8/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measuring, detecting or monito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e.g. position detection, inspection of the product
- B21B38/006—Methods or devices for measuring, detecting or monito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e.g. position detection, inspection of the product for measuring temperatur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1/00—Metal-rolling methods or mills for making semi-finished products of solid or profiled cross-section; Sequence of operations in milling trains; Layout of rolling-mill plant, e.g. grouping of stands; Succession of passes or of sectional pass alternations
- B21B1/22—Metal-rolling methods or mills for making semi-finished products of solid or profiled cross-section; Sequence of operations in milling trains; Layout of rolling-mill plant, e.g. grouping of stands; Succession of passes or of sectional pass alternations for rolling plates, strips, bands or sheets of indefinite length
- B21B2001/225—Metal-rolling methods or mills for making semi-finished products of solid or profiled cross-section; Sequence of operations in milling trains; Layout of rolling-mill plant, e.g. grouping of stands; Succession of passes or of sectional pass alternations for rolling plates, strips, bands or sheets of indefinite length by hot-rol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Metal Roll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带钢生产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带钢对中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首先获取带钢生产过程中相邻两台轧机机架之间的实际生产参数和带钢图像,然后将实际生产参数与标准生产参数进行对比,以确定生产参数偏差,以及将带钢图像与标准带钢图像进行对比,确定带钢变形量,最后根据生产参数偏差和带钢变形量,调整相邻两台轧机中后一台轧机的设定参数。由此,通过对相邻两台轧机机架之间的实际生产参数和带钢图像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参数对比和图像对比的结果,对后一台轧机的设定参数进行提前预调,使得带钢始终保持在对中位置,大大降低了卡钢、甩尾事故和浪形缺陷的概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钢对中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传统薄规格带钢采用热轧+冷轧的制造工艺,工艺流程长、能耗和制造成本高。利用CSP(Compact Strip Production,紧凑式热带生产工艺)可以直接生产薄规格带钢,用于替代同等强度和同等厚度的冷轧产品,实现“以热代冷”。可大幅度缩短制造流程,节能减排效果显著,符合钢铁工业简约高效、绿色生态的发展方向。
相关技术中,CSP生产线生产热轧带钢的主要工艺过程如下:辊低式加热炉→精除鳞→精轧→多功能仪→UFC(Ultra Fast Cooling,超快速冷却)→层冷冷却→卷取。随着CSP生产线生产带钢的轧制速度急剧增加,传统“见浪调平”、抛钢时尽量保证带尾“舌形”的轧制方法很难适应如此高速、薄规格的轧制要求,很容易出现卡钢、甩尾事故和浪形缺陷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钢对中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可以解决CSP生产线生产带钢的轧制速度急剧增加,带钢薄规格的轧制要求,很容易出现卡钢、甩尾事故和浪形缺陷等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带钢对中方法,所述带钢对中方法包括:
在带钢生产的过程中,获取相邻两台轧机机架之间的实际生产参数和带钢图像;
将实际生产参数与带钢生产数据库中的标准生产参数进行对比,确定生产参数偏差;
将带钢图像与标准带钢图像进行对比,确定带钢变形量;
根据生产参数偏差和所述带钢变形量,调整相邻两台轧机中后一台轧机的设定参数。
可选的,上述生产参数偏差包括带钢头尾温差对应的偏差、带钢两侧温差对应的偏差、生产用水的参数偏差、带钢厚度偏差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实际生产参数包括带钢头部温度和带钢尾部温度,上述将实际生产参数与带钢生产数据库中的标准生产参数进行对比,确定生产参数偏差,包括:
根据带钢头部温度和所述带钢尾部温度,确定带钢头尾温差;
将带钢头尾温差与标准生产参数中的标准带钢头尾温差之间的差值,确定为带钢头尾温差对应的偏差。
可选的,上述实际生产参数包括带钢两侧温度,上述将所述实际生产参数与带钢生产数据库中的标准生产参数进行对比,确定生产参数偏差,包括:
根据带钢两侧温度,确定带钢两侧温差;
将带钢两侧温差与标准生产参数中的标准带钢两侧温差之间的差值,确定为带钢两侧温差对应的偏差。
可选的,上述实际生产参数包括生产用水的参数;上述将所述实际生产参数与带钢生产数据库中的标准生产参数进行对比,确定生产参数偏差,包括:
根据生产用水的参数与标准生产参数中的标准生产用水的参数,确定生产用水的参数偏差。
可选的,上述生产用水包括轧辊冷却水、辊缝润滑水、防尘水、防剥落水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上述实际生产参数包括带钢厚度,上述将实际生产参数与带钢生产数据库中的标准生产参数进行对比,确定生产参数偏差,包括:
将带钢厚度与标准生产参数中的标准带钢厚度之间的差值,确定为带钢厚度偏差。
可选的,上述根据生产参数偏差和所述带钢变形量,调整相邻两台轧机中后一台轧机的设定参数,包括:
根据带钢厚度偏差,调整相邻两台轧机中后一台轧机的窜辊力、窜辊量、弯辊力、弯辊量、生产用水的水温、生产用水的水压中的至少一种参数。
可选的,上述将所述带钢图像与带钢生产数据库中的标准带钢图像进行对比,确定带钢变形量,包括:
对带钢图像进行特征提取,确定实际特征图;
对标准带钢图像进行特征提取,确定标准特征图;
将实际特征图与标准特征图进行对比,确定带钢变形量。
可选的,上述设定参数包括轧制力,上述根据所述生产参数偏差和所述带钢变形量,调整相邻两台轧机中后一台轧机的设定参数,包括:
若生产参数偏差大于预设的偏差阈值,则调整相邻两台轧机中后一台轧机的轧制力。
可选的,上述设定参数包括生产用水的水压和生产用水的水量中的至少一种,上述根据生产参数偏差和所述带钢变形量,调整相邻两台轧机中后一台轧机的设定参数,包括:
若生产参数偏差大于预设的偏差阈值,则调整相邻两台轧机中后一台轧机的所述生产用水的水压和/或所述生产用水的水量。
可选的,上述设定参数包括压下量,上述根据所述生产参数偏差和带钢变形量,调整相邻两台轧机中后一台轧机的设定参数,包括:
若生产参数偏差大于预设的偏差阈值,则调整相邻两台轧机中后一台轧机的压下量。
可选的,在根据所述生产参数偏差和所述带钢变形量,调整相邻两台轧机中后一台轧机的设定参数之后,还包括:
获取相邻两台轧机中后一台轧机的轧制结果;
根据轧制结果,更新带钢生产数据库中的标准生产参数。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带钢对中装置,上述带钢对中装置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在带钢生产的过程中,获取相邻两台轧机机架之间的实际生产参数和带钢图像;
偏差确定模块,用于将实际生产参数与带钢生产数据库中的标准生产参数进行对比,确定生产参数偏差;
变形量确定模块,用于将带钢图像与标准带钢图像进行对比,确定带钢变形量;
调整模型,用于根据生产参数偏差和带钢变形量,调整相邻两台轧机中后一台轧机的设定参数。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带钢对中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带钢对中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终端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带钢对中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带钢对中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首先获取带钢生产过程中相邻两台轧机机架之间的实际生产参数和带钢图像,然后将实际生产参数与标准生产参数进行对比,以确定生产参数偏差,以及将带钢图像与标准带钢图像进行对比,确定带钢变形量,最后根据生产参数偏差和带钢变形量,调整相邻两台轧机中后一台轧机的设定参数。由此,通过对相邻两台轧机机架之间的实际生产参数和带钢图像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参数对比和图像对比的结果,对后一台轧机的设定参数进行提前预调,从而使得带钢始终保持在对中位置,大大降低了卡钢、甩尾事故和浪形缺陷的概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带钢对中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带钢对中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带钢对中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带钢对中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带钢对中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带钢对中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七提供的一种带钢对中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八提供的一种带钢对中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九提供的一种带钢对中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十提供的一种带钢对中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十一提供的一种带钢对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十二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带钢;2-前机架;3-后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应当理解,当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如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术语“如果”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当...时”或“一旦”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到”。类似地,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意指“一旦确定”或“响应于确定”或“一旦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或“响应于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
另外,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意味着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它们的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
应理解,本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相关技术中,CSP生产线生产带钢的轧制速度急剧增加,带钢薄规格的轧制要求,很容易出现卡钢、甩尾事故和浪形缺陷等问题。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钢对中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对相邻两台轧机机架之间的实际生产参数和带钢图像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参数对比和图像对比的结果,对后一台轧机的设定参数进行提前预调,从而使得带钢始终保持在对中位置,大大降低了卡钢、甩尾事故和浪形缺陷的概率。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带钢对中方法的应用场景进行举例说明,本申请可以应用在CSP生产线中1.2mm、1.0mm以下的热轧带钢生产,参见图1,在带钢1轧制的过程中,前机架1和后机架2为相邻两台轧机机架,带钢1首先经过前机架1,再经过后机架2。获取前机架1和后机架2之间的实际生产参数和带钢图像,再利用本申请提供的带钢对中方法,调整相邻两台轧机中后一台轧机,即后机架2的设定参数,通过这种前瞻性观察的方式保证带钢的对中。
为了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说明。
参照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带钢对中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带钢对中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在带钢生产的过程中,获取相邻两台轧机机架之间的实际生产参数和带钢图像。
其中,实际生产参数,可以包括带钢各点温度、生产用水的参数、带钢厚度等参数中的一种或多种。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及具体的应用场景,获取对带钢对中有影响的实际生产参数,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实际生产参数可以包括带钢各点的温度,如带钢头部温度、带钢尾部温度、带钢两侧温度等。可以通过温度计、测温仪等温度测量仪器获取带钢各点的温度。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实际生产参数还可以包括生产用水的参数,其中,生产用水可以包括轧辊冷却水、辊缝润滑水、防尘水和防剥落水等。其中,轧辊冷却水可以用于降低轧辊表面温度,减少轧材对轧辊表面的热冲击,减少裂纹的产生,还可以减小轧辊内外温差,降低轧辊热应力,防止轧辊断裂;辊缝润滑水可以用于降低摩擦系数,从而降低轧制力,还可以降低电耗;防尘水可以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用于除尘的水;防剥落水可以用于防止轧辊表面氧化膜剥落。生产用水的参数可以包括生产用水的水压、水量和水温等,可以通过压力计和温度计等仪器获取生产用水的水压和水温,生产用水的水量可以通过测量水量的设备,也可以通过测量水的流速间接计算得到。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实际生产参数还可以包括带钢厚度,可以通过测厚仪获取带钢厚度。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由于带钢的形状可以直接反映出带钢是否出现异常或跑偏,因此可以通过获取带钢图像,并从带钢图像中提取带钢形状,以根据带钢形状判断当前带钢是否出现异常或跑偏。实际使用时,可以通过摄像机、相机等带有图像获取功能的设备获取带钢图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根据需要获取的实际生产参数的类型,在带钢生产线的每个机架以及任意相邻的两个机架之间设置相应的数据采集设备,获取多种实际生产参数与带钢图像,以通过多角度的实际生产参数和带钢图像,实现影响带钢对中因素的全面分析。
步骤202,将实际生产参数与带钢生产数据库中的标准生产参数进行对比,确定生产参数偏差。
其中,带钢生产数据库中包括一系列的标准数据和基础数据。其中,标准数据可以是结合大量基础数据和每次轧制结果综合确定的。标准数据可以包括标准带钢头尾温差、标准带钢两侧温差、标准生产用水的参数和标准带钢厚度等。基础数据可以包括带钢的钢种和规格、生产过程中各工序点的温度制度、压下制度、生产用水的参数、辊缝润滑的参数和轧机架次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生产参数偏差可以包括带钢头尾温差对应的偏差、带钢两侧温差对应的偏差、生产用水的参数偏差、带钢厚度偏差中的至少一种。
示例性地,当实际生产参数为带钢头部温度和带钢尾部温度,此时与标准带钢头尾温差进行对比,从而生产参数偏差即对应带钢头尾温差对应的偏差。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对至少一种实际生产参数进行分析,从而得到至少一种的生产参数偏差。
步骤203,将带钢图像与标准带钢图像进行对比,确定带钢变形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利用机器视觉的方法,对带钢图像与标准带钢图像进行特征点匹配,完成图像对比,确定带钢变形量,图像对比的方式可以直观地判断出带钢是否对中。
步骤204,根据生产参数偏差和带钢变形量,调整相邻两台轧机中后一台轧机的设定参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高速、薄规格的带钢轧制,当人为观察到出现异常再手动调平已经太迟,本实施例根据生产参数偏差和带钢变形量,判断带钢生产是否出现异常,当发现存在异常后,可以根据确定出的生产参数偏差和带钢变形量,对后一台轧机的设定参数进行相应的预调整,以通过后一台轧机及时对变形的带钢进行及时调整,从而实现前瞻性观察,为后续调整争取时间,大大降低带钢轧制异常发生的概率。
本申请上述实施例公开的带钢对中方法,可以通过获取带钢生产过程中相邻两台轧机机架之间的实际生产参数和带钢图像,然后将实际生产参数与标准生产参数进行对比,以确定生产参数偏差,以及将带钢图像与标准带钢图像进行对比,确定带钢变形量,最后根据生产参数偏差和带钢变形量,调整相邻两台轧机中后一台轧机的设定参数。由此,通过对相邻两台轧机机架之间的实际生产参数和带钢图像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参数对比和图像对比的结果,对后一台轧机的设定参数进行提前预调,从而使得带钢始终保持在对中位置,大大降低了卡钢、甩尾事故和浪形缺陷的概率。
参见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带钢对中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带钢对中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在带钢生产的过程中,获取相邻两台轧机机架之间的实际生产参数和带钢图像。
上述步骤301的具体实现过程及原理,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302,根据带钢头部温度和带钢尾部温度,确定带钢头尾温差。
作为一种示例,实际生产参数中可以包括带钢头部温度与带钢尾部温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温度越高,金属的变形抗力越低,如果带钢头尾的温差过高会导致金属很容易发生变形。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在两台轧机之间的合适位置设置温度传感器,以获取相邻两台轧机之间的带钢头部温度与带钢尾部温度,并将带钢头部温度和带钢尾部温度之间的差值,确定为带钢头尾温差,进而根据带钢头尾温差判断带钢是否有出现异常变形的可能,以进行后续的分析。
步骤303,将带钢头尾温差与标准生产参数中的标准带钢头尾温差之间的差值,确定为带钢头尾温差对应的偏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带钢头尾温差越低越好,但是考虑实际情况和成本问题,标准带钢头尾温差可以设置在20至40摄氏度之间,例如标准带钢头尾温差为30摄氏度,即带钢头部可以允许做多比带钢尾部低30摄氏度,若带钢头尾温差对应的偏差过大,则需要及时对调整后一台轧机的设定参数。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将带钢头尾温差与标准带钢头尾温差之间的差值确定为带钢头尾温差对应的偏差。
步骤304,将带钢图像与标准带钢图像进行对比,确定带钢变形量。
上述步骤304的具体实现过程及原理,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305,根据带钢头尾温差对应的偏差和带钢变形量,调整相邻两台轧机中后一台轧机的设定参数。
作为一种示例,如果带钢头尾温差对应的偏差过大,带钢头部的变形抗力高,带钢尾部的变形抗力低,金属会从尾部往头部流动,导致带钢发生形变,影响对中。因此,可以在带钢头尾温差对应的偏差过大时,调整后一台轧机的轧制力。具体的,可以增大带钢温度低位置处的轧制力;或者,还可以降低带钢温度高位置处的轧制力;或者,还可以增大带钢温度低位置处的轧制力,并同时降低带钢温度高位置处的轧制力。比如,带钢头部温度低,则可以增大对带钢头部的轧制力。
本申请实施例的带钢对中方法,通过获取带钢头部温度和带钢尾部温度,确定带钢头尾温差,再确定带钢头尾温差与标准带钢头尾温差之间的差值,得到带钢头尾温差对应的偏差,通过带钢头尾温差对应的偏差,调整相邻两台轧机中后一台轧机的设定参数。由此,考虑带钢头尾温差对带钢对中的影响,从而及时调整后一台轧机的设定参数,实现提前预调,可以降低卡钢、甩尾事故和浪形缺陷的概率。
参见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带钢对中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带钢对中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01,在带钢生产的过程中,获取相邻两台轧机机架之间的实际生产参数和带钢图像。
上述步骤401的具体实现过程及原理,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402,根据带钢两侧温度,确定带钢两侧温差。
作为一种示例,实际生产参数中可以包括带钢两侧温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温度越高,金属的变形抗力越低,如果温差过高会导致金属很容易发生变形。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在两台轧机之间的合适位置设置温度传感器,以获取相邻两台轧机之间的带钢两侧的温度,并将带钢两侧温度之间的差值,确定为带钢两侧温差,以进行后续的分析。
步骤403,将带钢两侧温差与标准生产参数中的标准带钢两侧温差之间的差值,确定为带钢两侧温差对应的偏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带钢两侧温差越低越好,但是考虑实际情况和成本问题,标准带钢两侧温差可以设置在10至20摄氏度之间,例如标准带钢两侧温差为15摄氏度,即可以允许带钢的一侧与另一侧相差15摄氏度,若带钢两侧温差对应的偏差过大,则需要及时对调整后一台轧机的设定参数。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将带钢两侧温差与标准带钢两侧温差之间的差值,确定为带钢两侧温差对应的偏差,并可以根据带钢两侧温差对应的偏差确定带钢是否有出现异常变形的可能,以对后一台轧机的设定参数进行调整。
步骤404,将带钢图像与标准带钢图像进行对比,确定带钢变形量。
上述步骤404的具体实现过程及原理,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405,根据带钢两侧温差对应的偏差和带钢变形量,调整相邻两台轧机中后一台轧机的设定参数。
作为一种示例,如果带钢两侧温差对应的偏差过大,则可能会导致带钢一侧的变形抗力高,而带钢另一侧的变形抗力低,金属会从变形抗力低的一侧往变形抗力高的一侧流动,导致带钢发生形变,影响对中。因此,可以在带钢头尾温差对应的偏差过大时,调整后一台轧机的轧制力。具体的,可以增大带钢温度低的一侧的轧制力;或者,还可以降低带钢温度高的一侧的轧制力;或者,还可以增大带钢温度低的一侧的轧制力,并同时降低带钢温度高的一侧的轧制力。
本申请实施例的带钢对中方法,通过获取带钢两侧温差,再确定带钢两侧温差与标准带钢两侧温差之间的差值,得到带钢两侧温差对应的偏差,通过带钢两侧温差对应的偏差,调整相邻两台轧机中后一台轧机的设定参数。由此,考虑带钢两侧温差对带钢对中的影响,从而及时调整后一台轧机的设定参数,实现提前预调,可以降低卡钢、甩尾事故和浪形缺陷的概率。
参见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带钢对中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带钢对中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01,在带钢生产的过程中,获取相邻两台轧机机架之间的实际生产参数和带钢图像。
上述步骤501的具体实现过程及原理,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502,根据生产用水的参数与标准生产参数中的标准生产用水的参数,确定生产用水的参数偏差。
作为一种示例,实际生产参数中可以包括生产用水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生产用水可以包括轧辊冷却水、辊缝润滑水、防尘水和防剥落水等,生产用水的参数可以包括水压、水量和水温。在实际的带钢生产过程中,各种生产用水的水压、水量和水温均可能会影响带钢的对中。因此需要保证生产用水的参数不能与标准生产用水的参数相差过大,若生产用水的参数偏差过大,则需要及时对调整后一台轧机的设定参数。
作为一种示例,在生产用水的参数中包括水压时,可以在带钢生产线中任意两台轧机之间的合适位置设置压力传感器、压力计等可以测量水压的设备,以对生产用水的水压进行测量,并可以将生产用水的水压与标准生产用水的水压之间的差值,确定为生产用水的水压偏差,即生产用水的参数偏差。
作为一种示例,在生产用水的参数中包括水量时,可以在带钢生产线中任意两台轧机之间的合适位置设置可以测量水量的设备,以对生产用水的水量进行测量,并可以将生产用水的水量与标准生产用水的水量之间的差值,确定为生产用水的水量偏差,即生产用水的参数偏差。
作为一种示例,在生产用水的参数中包括水温时,可以在带钢生产线中任意两台轧机之间的合适位置设置温度计、温度传感器等可以测量水压的设备,以对生产用水的水温进行测量,并可以将生产用水的水温与标准生产用水的水温之间的差值,确定为生产用水的水温偏差,即生产用水的参数偏差。
步骤503,将带钢图像与标准带钢图像进行对比,确定带钢变形量。
上述步骤503的具体实现过程及原理,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504,根据生产用水的参数偏差和带钢变形量,调整相邻两台轧机中后一台轧机的设定参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在生产用水的参数偏差过大时或者带钢变形量过大时,调整相邻两台轧机中后一台轧机的设定参数,以及时通过后一台轧机对产生变形的带钢进行对中。
作为一种示例,若生产用水的水压偏差和水量偏差过大,可以直接调整后一台轧机的水压设置和水量设置;若生产用水的水温偏差过大,可以通过提高水量来间接降低水温,或者通过降低水量来间接升高水温。
本申请实施例的带钢对中方法,通过获取生产用水的参数,并确定生产用水的参数与标准生产用水的参数之间的差值,确定生产用水的参数偏差,通过生产用水的参数偏差,调整相邻两台轧机中后一台轧机的设定参数。由此,考虑生产用水的参数对带钢对中的影响,从而及时调整后一台轧机的设定参数,实现提前预调,可以降低卡钢、甩尾事故和浪形缺陷的概率。
参见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带钢对中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带钢对中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601,在带钢生产的过程中,获取相邻两台轧机机架之间的实际生产参数和带钢图像。
上述步骤601的具体实现过程及原理,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602,将带钢厚度与标准生产参数中的标准带钢厚度之间的差值,确定为带钢厚度偏差。
其中,实际生产参数中可以包括带钢厚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带钢厚度越接近预先设置的轧制厚度越好,带钢各点厚度越均衡越好,所以需要保证轧制出来的带钢厚度尽量与标准带钢厚度相近,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在任意两台相邻的轧机之间的合适位置设置厚度仪,以获取相邻两台轧机之间的带钢厚度,并可以将获取到的带钢厚度与标准带钢厚度之间的差值,确定为带钢厚度偏差,以通过带钢厚度偏差对带钢变形的影响,进行后续的分析。
步骤603,将带钢图像与标准带钢图像进行对比,确定带钢变形量。
上述步骤603的具体实现过程及原理,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604,根据带钢厚度偏差和带钢变形量,调整相邻两台轧机中后一台轧机的设定参数。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根据带钢厚度偏差,调整相邻两台轧机中后一台轧机的窜辊力、窜辊量、弯辊力、弯辊量、生产用水的水温、生产用水的水压中的至少一种参数。
作为一种示例,如果带钢厚度偏差过大,或者带钢各点厚度不均衡都会直接影响带钢对中。并且,带钢的厚度不同,要求后机架的对应点的工艺参数不同,此时可以通过调整后一台轧机的压下量,实现调整带钢厚度偏差的目的;或者,还可以调整后一台轧机的窜辊力、窜辊量、弯辊力、弯辊量、生产用水的水温、生产用水的水压中的至少一种参数,以实现对带钢厚度偏差进行调整。
本申请实施例的带钢对中方法,通过获取带钢厚度,再确定带钢厚度与标准带钢厚度之间的差值,得到带钢厚度偏差,通过带钢厚度偏差,调整相邻两台轧机中后一台轧机的设定参数。由此,考虑带钢厚度对带钢对中的影响,从而及时调整后一台轧机的设定参数,实现提前预调,可以降低卡钢、甩尾事故和浪形缺陷的概率。
参见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带钢对中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带钢对中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701,在带钢生产的过程中,获取相邻两台轧机机架之间的实际生产参数和带钢图像;
步骤702,将实际生产参数与带钢生产数据库中的标准生产参数进行对比,确定生产参数偏差;
上述步骤701-702的具体实现过程及原理,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703,对带钢图像进行特征提取,确定实际特征图。
在一种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cale-invariant featuretransform,SIFT)、梯度方向直方图(Histogram of Oriented Gradients,HOG)等方式进行带钢图像中带钢的特征提取。
步骤704,对带钢生产数据库中的标准带钢图像进行特征提取,确定标准特征图。
在一种实施例中,同样可以通过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cale-invariant featuretransform,SIFT)、梯度方向直方图(Histogram of Oriented Gradients,HOG)等方式进行标准带钢图像中带钢的特征提取。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举例仅为示例性的,不能视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及具体的应用场景,灵活选取合适的特征提取算法,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步骤705,将实际特征图与标准特征图进行对比,确定带钢变形量。
在一种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分别在实际特征图与标准特征图随机选取特征点,进行特征点匹配,例如分别在实际特征图与标准特征图取100个特征点,并各自判断特征点是否匹配,从而根据特征点匹配结果确定带钢变形量。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实际特征图与标准特征图之间的相似度越高,则可以确定带钢变形量越小;反之,实际特征图与标准特征图直接按的相似度越低,则可以确定带钢变形量越大。
步骤706,根据生产参数偏差和带钢变形量,调整相邻两台轧机中后一台轧机的设定参数。
上述步骤706的具体实现过程及原理,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带钢对中方法,可以通过分别在带钢图像和标准带钢图像上进行特征提取的方式,确定实际特征图与标准特征图,再将实际特征图与标准特征图进行对比,确定带钢变形量。由此,通过直观的图像特征对比,确定带钢是否出现异常,从而针对带钢异常的点,对后一台轧机的设定参数进行提前预调,使得带钢始终保持在对中位置,降低卡钢、甩尾事故和浪形缺陷的概率。
参见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七提供的一种带钢对中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带钢对中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801,在带钢生产的过程中,获取相邻两台轧机机架之间的实际生产参数和带钢图像。
步骤802,将实际生产参数与带钢生产数据库中的标准生产参数进行对比,确定生产参数偏差。
步骤803,将带钢图像与标准带钢图像进行对比,确定带钢变形量。
上述步骤801-803的具体实现过程及原理,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804,若生产参数偏差大于预设的偏差阈值,则调整相邻两台轧机中后一台轧机的轧制力。
其中,轧机的设定参数中可以包括轧制力。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预先设置生产参数偏差对应的偏差阈值,并可以在生产参数偏差未处于预设的偏差阈值时,确定生产参数偏差过大,从而可以对相邻两台轧机中后一台轧机的设定参数进行调整,比如,可以对相邻两台轧机中后一台轧机的轧制力进行调整。
举例来说,在生产参数偏差为带钢头尾温差对应的偏差时,预设的偏差阈值可以为5摄氏度,则可以在带钢头尾温差对应的偏差大于5时,确定带钢头尾温差对应的偏差,即生产参数偏差过大,并可以对相邻两台轧机中后一台轧机的设定参数进行调整。
作为一种示例,当实际生产参数为带钢头部温度和带钢尾部温度,且带钢头尾温差对应的偏差大于预设的偏差阈值时,可以通过调整后一台轧机的轧制力,提高带钢温度较低位置的轧制力,从而实现带钢温度的提前预调,降低卡钢、甩尾事故和浪形缺陷的概率。比如,可以增大带钢温度低的一侧的轧制力;或者,还可以降低带钢温度高的一侧的轧制力;或者,还可以增大带钢温度低的一侧的轧制力,并同时降低带钢温度高的一侧的轧制力。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带钢头尾温差对应的偏差对轧机的轧制力进行调整的方式,同样也适用于根据带钢两侧温差对应的偏差对轧制力进行调整的场景,或者或者其他需要通过轧制力进行对中调整的场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步骤805,根据带钢变形量,调整相邻两台轧机中后一台轧机的设定参数。
上述步骤805的具体实现过程及原理,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带钢对中方法,通过根据相邻两台轧机之间带钢的生产参数偏差和带钢变形量,调整相邻两台轧机中后一台轧机的轧制力,实现提前预调,可以降低卡钢、甩尾事故和浪形缺陷的概率。
参见图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八提供的一种带钢对中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带钢对中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901,在带钢生产的过程中,获取相邻两台轧机机架之间的实际生产参数和带钢图像。
步骤902,将实际生产参数与带钢生产数据库中的标准生产参数进行对比,确定生产参数偏差。
步骤903,将带钢图像与标准带钢图像进行对比,确定带钢变形量。
上述步骤901-903的具体实现过程及原理,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904,若生产参数偏差大于预设的偏差阈值,则调整相邻两台轧机中后一台轧机的水压和/或水量。
其中,轧机的设定参数中可以包括生产用水的水压和生产用水的水量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一种示例,当实际生产参数为生产用水的参数偏差阈值时,可以通过调整后一台轧机的生产用水的水压和/或生产用水的水量,来提前预调带钢生产过程中的生产用水的参数,保证生产用水的水压、水量和水温与标准生产用水的参数相等或相近。应理解,本实施例同样也适用其他需要通过设置水压和/或水量进行对中调整的场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步骤905,根据带钢变形量,调整相邻两台轧机中后一台轧机的设定参数。
上述步骤905的具体实现过程及原理,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带钢对中方法,在生产用水的水压、水量、水温等参数影响带钢对中时,可以通过调整相邻两台轧机中后一台轧机的水压和/或水量,实现提前预调,可以降低卡钢、甩尾事故和浪形缺陷的概率。
参见图1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九提供的一种带钢对中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0所示,该带钢对中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01,在带钢生产的过程中,获取相邻两台轧机机架之间的实际生产参数和带钢图像;
步骤1002,将实际生产参数与带钢生产数据库中的标准生产参数进行对比,确定生产参数偏差;
步骤1003,将带钢图像与标准带钢图像进行对比,确定带钢变形量;
上述步骤1001-1003的具体实现过程及原理,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1004,若生产参数偏差大于预设的偏差阈值,则调整相邻两台轧机中后一台轧机的压下量。
其中,轧机的设定参数中可以包括压下量。
作为一种示例,当实际生产参数为带钢厚度,且带钢厚度偏差大于预设的偏差阈值时,可以通过调整后一台轧机的压下量降低带钢厚度偏差。若带钢厚度偏差大于预设的偏差阈值,可以加大或减少压下量,实现带钢厚度的提前预调,以降低卡钢、甩尾事故和浪形缺陷的概率。应理解,本实施例同样也适用其他需要通过压下量进行对中调整的场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步骤1005,根据带钢变形量,调整相邻两台轧机中后一台轧机的设定参数。
上述步骤1005的具体实现过程及原理,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带钢对中方法,可以在带钢厚度偏差大于预设的偏差阈值时,通过调整相邻两台轧机中后一台轧机的压下量,实现提前预调,以降低卡钢、甩尾事故和浪形缺陷的概率。
参见图1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十提供的一种带钢对中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1所示,该带钢对中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01,在带钢生产的过程中,获取相邻两台轧机机架之间的实际生产参数和带钢图像。
步骤1102,将实际生产参数与带钢生产数据库中的标准生产参数进行对比,确定生产参数偏差。
步骤1103,将带钢图像与标准带钢图像进行对比,确定带钢变形量。
步骤1104,根据生产参数偏差和带钢变形量,调整相邻两台轧机中后一台轧机的设定参数。
上述步骤1101-1104的具体实现过程及原理,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1105,获取相邻两台轧机中后一台轧机的轧制结果。
其中,可以在带钢通过后一台轧机时,直接获取轧制结果,也可以在带钢完成所有的轧制后,获取最终的轧制结果。
步骤1106,根据轧制结果,更新带钢生产数据库中的标准生产参数。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可以根据该次的轧制结果和带钢生产数据库中的原有数据,对带钢生产数据库中的标准生产参数进行更新,保证标准生产参数的实时性,不断对标准生产参数进行优化,提高实际生产参数和带钢图像与标准生产参数的对比的可信度。
作为一种可能的方式,可以在每个轧机对带钢处理完毕后,获取每个轧机的轧制结果,并在该轧机的轧制结果符合带钢生产数据库中的标准生产参数时,将该轧机的设定参数更新至带钢生产数据库中;或者,还可以在带钢生产完成后,获取带钢生产线最终的轧制结果,并在最终的轧制结果符合带钢生产数据库中的标准生产参数时,将该次生产中各个轧机的设定参数更新至带钢生产数据库中。
本申请实施例的带钢对中方法,利用自学习的方法,根据实际生产过程中轧机的实时轧制结果和带钢生产数据库中的原有数据进行结合,实时更新带钢生产数据库中的标准生产参数,以提升标准生产参数的可靠性与实时性,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带钢对中的准确性,进而进一步降低了卡钢、甩尾事故和浪形缺陷的概率。
参见图1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十一提供的一种带钢对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带钢对中装置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模块:
数据获取模块1201,用于在带钢生产的过程中,获取相邻两台轧机机架之间的实际生产参数和带钢图像。
偏差确定模块1202,用于将实际生产参数与带钢生产数据库中的标准生产参数进行对比,确定生产参数偏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生产参数偏差包括带钢头尾温差对应的偏差、带钢两侧温差对应的偏差、生产用水的参数偏差、带钢厚度偏差中的至少一种。
变形量确定模块1203,用于将带钢图像与标准带钢图像进行对比,确定带钢变形量。
调整模块1204,用于根据生产参数偏差和带钢变形量,调整相邻两台轧机中后一台轧机的设定参数。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对相邻两台轧机机架之间的实际生产参数和带钢图像进行对比分析,从而结合参数对比和图像对比的结果,对后一台轧机的设定参数进行提前预调,使得带钢始终保持在对中位置,大大降低了卡钢、甩尾事故和浪形缺陷的概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实际生产参数包括带钢头部温度和带钢尾部温度,偏差确定模块1202具体可以包括如下子模块:
头尾温差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带钢头部温度和带钢尾部温度,确定带钢头尾温差。
第一偏差确定子模块,用于将带钢头尾温差与标准生产参数中的标准带钢头尾温差之间的差值,确定为带钢头尾温差对应的偏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实际生产参数包括带钢两侧温度,偏差确定模块1202具体可以包括如下子模块:
两侧温差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带钢两侧温度,确定带钢两侧温差。
第二偏差确定子模块,用于将带钢两侧温差与标准生产参数中的标准带钢两侧温差之间的差值,确定为带钢两侧温差对应的偏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实际生产参数包括生产用水的参数,偏差确定模块1202具体可以包括如下子模块:
第三偏差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生产用水的参数与标准生产参数中的标准生产用水的参数,确定生产用水的参数偏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生产用水包括轧辊冷却水、辊缝润滑水、防尘水、防剥落水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实际生产参数包括带钢厚度,偏差确定模块1202具体可以包括如下子模块:
第四偏差确定子模块,用于将带钢厚度与标准生产参数中的标准带钢厚度之间的差值,确定为带钢厚度偏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调整模块1204具体可以包括如下子模块:
厚度调整子模块,用于根据带钢厚度偏差,调整相邻两台轧机中后一台轧机的窜辊力、窜辊量、弯辊力、弯辊量、生产用水的水温、生产用水的水压中的至少一种参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变形量确定模块1203具体可以包括如下子模块:
实际特征图确定子模块,用于对带钢图像进行特征提取,确定实际特征图。
标准特征图确定子模块,用于对标准带钢图像进行特征提取,确定标准特征图。
变形量确定子模块,用于将实际特征图与标准特征图进行对比,确定带钢变形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设定参数包括轧制力,调整模块1204具体可以包括如下子模块:
轧制力调整子模块,若生产参数偏差大于预设的偏差阈值,则调整相邻两台轧机中后一台轧机的轧制力。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设定参数包括水压和水量中的至少一种,调整模块1204具体可以包括如下子模块:
水的参数调整子模块,用于若生产参数偏差大于预设的偏差阈值,则调整相邻两台轧机中后一台轧机的水压和/或水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设定参数包括压下量,调整模块1204具体可以包括如下子模块:
压下量调整子模块,用于若生产参数偏差大于预设的偏差阈值,则调整相邻两台轧机中后一台轧机的压下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带钢对中装置具体还可以包括自学习模块:用于获取相邻两台轧机中后一台轧机的轧制结果;根据轧制结果,更新带钢生产数据库中的标准生产参数。
本申请实施例的带钢对中装置,分别考虑实际生产参数为带钢头部温度和带钢尾部温度、带钢两侧温度、生产用水的参数、带钢厚度等场景,分别对各种情况下的实际生产参数和带钢图像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参数对比和图像对比的结果,对后一台轧机的设定参数进行提前预调,从而使得带钢始终保持在对中位置,大大降低了卡钢、甩尾事故和浪形缺陷的概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带钢对中装置可以应用在前述方法实施例中,详情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十二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该实施例的终端设备13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310(图13中仅示出一个)处理器、存储器1320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1320中并可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131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1321,所述处理器131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1321时实现上述带钢对中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所述终端设备1300可以是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掌上电脑及云端服务器等计算设备。该终端设备可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1310、存储器1320。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3仅仅是终端设备1300的举例,并不构成对终端设备1300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等。
所称处理器131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1310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所述存储器132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所述终端设备1300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终端设备1300的硬盘或内存。所述存储器1320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所述终端设备1300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所述终端设备1300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所述存储器1320还可以既包括所述终端设备1300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所述存储器1320用于存储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引导装载程序(BootLoader)、数据以及其他程序等,例如所述计算机程序的程序代码等。所述存储器1320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所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上述系统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终端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终端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模块/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本申请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来完成,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带钢对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带钢生产的过程中,获取相邻两台轧机机架之间的实际生产参数和带钢图像;
将所述实际生产参数与带钢生产数据库中的标准生产参数进行对比,确定生产参数偏差;
将所述带钢图像与所述标准带钢图像进行对比,确定带钢变形量;
根据所述生产参数偏差和所述带钢变形量,调整所述相邻两台轧机中后一台轧机的设定参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钢对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参数偏差包括带钢头尾温差对应的偏差、带钢两侧温差对应的偏差、生产用水的参数偏差、带钢厚度偏差中的至少一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钢对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际生产参数包括带钢头部温度和带钢尾部温度,所述将所述实际生产参数与带钢生产数据库中的标准生产参数进行对比,确定生产参数偏差,包括:
根据所述带钢头部温度和所述带钢尾部温度,确定带钢头尾温差;
将所述带钢头尾温差与所述标准生产参数中的标准带钢头尾温差之间的差值,确定为所述带钢头尾温差对应的偏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钢对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际生产参数包括带钢两侧温度,所述将所述实际生产参数与带钢生产数据库中的标准生产参数进行对比,确定生产参数偏差,包括:
根据所述带钢两侧温度,确定带钢两侧温差;
将所述带钢两侧温差与所述标准生产参数中的标准带钢两侧温差之间的差值,确定为所述带钢两侧温差对应的偏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钢对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际生产参数包括生产用水的参数;所述将所述实际生产参数与带钢生产数据库中的标准生产参数进行对比,确定生产参数偏差,包括:
根据所述生产用水的参数与所述标准生产参数中的标准生产用水的参数,确定所述生产用水的参数偏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钢对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用水包括轧辊冷却水、辊缝润滑水、防尘水、防剥落水中的至少一种。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钢对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际生产参数包括带钢厚度,所述将所述实际生产参数与带钢生产数据库中的标准生产参数进行对比,确定生产参数偏差,包括:
将所述带钢厚度与所述标准生产参数中的标准带钢厚度之间的差值,确定为所述带钢厚度偏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钢对中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生产参数偏差和所述带钢变形量,调整所述相邻两台轧机中后一台轧机的设定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带钢厚度偏差,调整所述相邻两台轧机中后一台轧机的窜辊力、窜辊量、弯辊力、弯辊量、生产用水的水温、生产用水的水压中的至少一种参数。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钢对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带钢图像与所述带钢生产数据库中的标准带钢图像进行对比,确定带钢变形量,包括:
对所述带钢图像进行特征提取,确定实际特征图;
对所述标准带钢图像进行特征提取,确定标准特征图;
将所述实际特征图与所述标准特征图进行对比,确定所述带钢变形量。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钢对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参数包括轧制力,所述根据所述生产参数偏差和所述带钢变形量,调整所述相邻两台轧机中后一台轧机的设定参数,包括:
若所述生产参数偏差大于预设的偏差阈值,则调整所述相邻两台轧机中后一台轧机的轧制力。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钢对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参数包括生产用水的水压和生产用水的水量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根据所述生产参数偏差和所述带钢变形量,调整所述相邻两台轧机中后一台轧机的设定参数,包括:
若所述生产参数偏差大于预设的偏差阈值,则调整所述相邻两台轧机中后一台轧机的所述生产用水的水压和/或所述生产用水的水量。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钢对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参数包括压下量,所述根据所述生产参数偏差和所述带钢变形量,调整所述相邻两台轧机中后一台轧机的设定参数,包括:
若所述生产参数偏差大于预设的偏差阈值,则调整所述相邻两台轧机中后一台轧机的压下量。
13.如权利要求1-12任一所述的带钢对中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生产参数偏差和所述带钢变形量,调整所述相邻两台轧机中后一台轧机的设定参数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相邻两台轧机中后一台轧机的轧制结果;
根据所述轧制结果,更新所述带钢生产数据库中的标准生产参数。
14.一种带钢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在带钢生产的过程中,获取相邻两台轧机机架之间的实际生产参数和带钢图像;
偏差确定模块,用于将所述实际生产参数与带钢生产数据库中的标准生产参数进行对比,确定生产参数偏差;
变形量确定模块,用于将所述带钢图像与所述标准带钢图像进行对比,确定带钢变形量;
调整模型,用于根据所述生产参数偏差和所述带钢变形量,调整所述相邻两台轧机中后一台轧机的设定参数。
15.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886155.4A CN115228928B (zh) | 2022-07-26 | 2022-07-26 | 带钢对中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886155.4A CN115228928B (zh) | 2022-07-26 | 2022-07-26 | 带钢对中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228928A true CN115228928A (zh) | 2022-10-25 |
CN115228928B CN115228928B (zh) | 2024-11-15 |
Family
ID=836760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886155.4A Active CN115228928B (zh) | 2022-07-26 | 2022-07-26 | 带钢对中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228928B (zh) |
Citation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SU774645A1 (ru) * | 1978-10-16 | 1980-10-30 | Киев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Автоматики Им. Хху Съезда Кпсс | Устройство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ой коррекции толщины полосы стана гор чей прокатки |
US5871138A (en) * | 1995-07-10 | 1999-02-16 | Kawasaki Steel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inuous finishing hot-rolling a steel strip |
US20100275667A1 (en) * | 2007-09-13 | 2010-11-04 | Seidel Juergen | Compact, flexible csp installation for continuous, semi-continuous and batch operation |
CN101927263A (zh) * | 2009-06-24 | 2010-12-29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提高集装箱薄材轧制稳定性的方法 |
CN102085535A (zh) * | 2009-12-03 | 2011-06-08 | 唐山国丰钢铁有限公司 | 一种精轧机的调平控制方法 |
CN202270724U (zh) * | 2011-09-10 | 2012-06-13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带钢温度测量装置 |
CN104942019A (zh) * | 2014-03-31 | 2015-09-30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带钢冷轧过程宽度自动控制方法 |
CN207057282U (zh) * | 2017-03-15 | 2018-03-02 | 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轧件头尾温差的水箱参数在线调整系统 |
KR20180073387A (ko) * | 2016-12-22 | 2018-07-02 | 주식회사 포스코 | 열연 공정에서의 캠버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
CN110834033A (zh) * | 2018-08-17 | 2020-02-25 |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热连轧精轧机组带钢自动纠偏控制方法 |
CN112139259A (zh) * | 2019-06-28 | 2020-12-29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精轧带钢自动纠偏控制方法 |
CN112496029A (zh) * | 2020-11-06 | 2021-03-16 | 福建三宝钢铁有限公司 | 耐海水腐蚀钢筋HRB400cE控轧控冷工艺 |
CN113373295A (zh) * | 2021-04-22 | 2021-09-10 | 上海孟伯智能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多层感知器的退火炉数字孪生智慧报警系统及方法 |
CN114453436A (zh) * | 2022-01-06 | 2022-05-10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带钢精轧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
CN114749493A (zh) * | 2022-06-13 | 2022-07-15 | 苏州翔楼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冷轧带钢生产参数自适应调整方法及系统 |
-
2022
- 2022-07-26 CN CN202210886155.4A patent/CN11522892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SU774645A1 (ru) * | 1978-10-16 | 1980-10-30 | Киев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Автоматики Им. Хху Съезда Кпсс | Устройство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ой коррекции толщины полосы стана гор чей прокатки |
US5871138A (en) * | 1995-07-10 | 1999-02-16 | Kawasaki Steel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inuous finishing hot-rolling a steel strip |
US20100275667A1 (en) * | 2007-09-13 | 2010-11-04 | Seidel Juergen | Compact, flexible csp installation for continuous, semi-continuous and batch operation |
CN101927263A (zh) * | 2009-06-24 | 2010-12-29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提高集装箱薄材轧制稳定性的方法 |
CN102085535A (zh) * | 2009-12-03 | 2011-06-08 | 唐山国丰钢铁有限公司 | 一种精轧机的调平控制方法 |
CN202270724U (zh) * | 2011-09-10 | 2012-06-13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带钢温度测量装置 |
CN104942019A (zh) * | 2014-03-31 | 2015-09-30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带钢冷轧过程宽度自动控制方法 |
KR20180073387A (ko) * | 2016-12-22 | 2018-07-02 | 주식회사 포스코 | 열연 공정에서의 캠버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
CN207057282U (zh) * | 2017-03-15 | 2018-03-02 | 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轧件头尾温差的水箱参数在线调整系统 |
CN110834033A (zh) * | 2018-08-17 | 2020-02-25 |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热连轧精轧机组带钢自动纠偏控制方法 |
CN112139259A (zh) * | 2019-06-28 | 2020-12-29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精轧带钢自动纠偏控制方法 |
CN112496029A (zh) * | 2020-11-06 | 2021-03-16 | 福建三宝钢铁有限公司 | 耐海水腐蚀钢筋HRB400cE控轧控冷工艺 |
CN113373295A (zh) * | 2021-04-22 | 2021-09-10 | 上海孟伯智能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多层感知器的退火炉数字孪生智慧报警系统及方法 |
CN114453436A (zh) * | 2022-01-06 | 2022-05-10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带钢精轧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
CN114749493A (zh) * | 2022-06-13 | 2022-07-15 | 苏州翔楼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冷轧带钢生产参数自适应调整方法及系统 |
Non-Patent Citations (5)
Title |
---|
中国金属学会: "冶金工程技术学科路线图", vol. 1, 30 November 2021,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pages: 430 - 431 * |
中国金属学会热轧板带学术委员会: "中国热轧宽带钢轧机及生产技术", vol. 1, 30 April 2002, 冶金工业出版社, pages: 239 - 244 * |
何安瑞等: "板形控制理论与实践", vol. 1, 31 October 2016, 冶金工业出版社, pages: 272 - 273 * |
刘连超等: "智能环保", vol. 1, 31 May 2021,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pages: 86 * |
张亦辰等: "CSP热轧带钢尾部抛钢横振线偏移原因分析及控制方法", 全国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17 October 2017 (2017-10-17), pages 78 - 83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228928B (zh) | 2024-11-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Luo et al. | A cost-effective and automatic surface defect inspection system for hot-rolled flat steel | |
EP3258415A1 (en) |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CN108998608A (zh) | 一种基于红外机器视觉的高炉出铁口铁水温度测量方法及系统 | |
CN113850829B (zh) | 基于高效深度网络的视频镜头分割方法、装置及相关组件 | |
CN108280829A (zh) | 焊缝图像识别方法、计算机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WO2020191707A1 (zh) | 一种显示图像的方法、装置 | |
CN115228928A (zh) | 带钢对中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5170589A (zh) | 一种制冷机蒸发器结霜程度的检测方法及相关装置 | |
CN109740526B (zh) | 信号灯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
CN107677677B (zh) | 一种连铸坯偏析程度定量化表征方法 | |
CN116382211A (zh) | 生产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0807792A (zh) | 比对追踪物件的方法及电子装置 | |
CN113920073A (zh) | 薄卡计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5479904B (zh) | 一种饲料单宁快速检测方法及系统 | |
WO2024016715A1 (zh) | 检测系统的成像一致性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 |
CN117611483A (zh) | 一种图像采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2416128B (zh) | 一种手势识别方法及终端设备 | |
CN111667012B (zh) | 分类结果修正方法、装置、修正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4650391A (zh) | 视频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US20130004080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camber on a surface | |
CN115100106A (zh) | 环件热轧中环件形态变化的视觉测量方法及相关设备 | |
CN114841971A (zh) | 金属块凹坑缺陷检测方法、系统及装置 | |
CN101789127A (zh) | 视频图像中提取目标的方法 | |
CN119027434B (zh) | 基于红外热力图的印刷材料烘干均匀性检测方法 | |
CN118864568A (zh) | 板坯尺寸测量方法及相关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