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5198966B - 一种预应力预制叠合框架梁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预应力预制叠合框架梁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98966B
CN115198966B CN202110382632.9A CN202110382632A CN115198966B CN 115198966 B CN115198966 B CN 115198966B CN 202110382632 A CN202110382632 A CN 202110382632A CN 115198966 B CN115198966 B CN 1151989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tressed
precast
batch
frame beam
prestr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8263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98966A (zh
Inventor
刘耀武
刘强
尚继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oncrete Bond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oncrete Bond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oncrete Bond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oncrete Bond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8263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98966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989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989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989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989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3/00Structural elongated elements designed for load-supporting
    • E04C3/02Joists; Girders, trusses, or trusslike structures, e.g. prefabricated; Lintels; Transoms; Braces
    • E04C3/20Joists; Girders, trusses, or trusslike structures, e.g. prefabricated; Lintels; Transoms; Braces of concrete or other stone-like material, e.g. with reinforcements or tensioning members
    • E04C3/26Joists; Girders, trusses, or trusslike structures, e.g. prefabricated; Lintels; Transoms; Braces of concrete or other stone-like material, e.g. with reinforcements or tensioning members prestress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Rod-Shaped Construction Members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预应力预制叠合框架梁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绑扎预制梁钢筋笼,定位埋设第一批预应力筋和预应力波纹管;2)向预制梁钢筋笼处浇筑混凝土;3)待混凝土强度达到张拉设计强度后,张拉第一批预应力筋;4)待预应力预制框架梁的混凝土强度达到吊装设计强度后,将其吊装到设定位置;5)用接头波纹管将相邻的两段预应力预制框架梁的预应力波纹管连接贯通;6)将第二批预应力筋穿设在预应力预制框架梁的预应力波纹管中;7)浇筑混凝土,形成梁柱节点、楼板和预制叠合梁叠合层;8)待混凝土强度达到张拉设计强度后,在张拉端处张拉第二批预应力筋。本施工方法预制叠合梁免支撑,成本低,并提高了梁的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预应力预制叠合框架梁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预应力预制叠合框架梁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大跨度、重荷载、大层高的仓库、厂房及公建类框架结构建筑,采用传统现浇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施工措施费高、风险大、施工周期长;采用钢结构框架梁除了建造成本高外,全寿命周期内防火和防腐的维护是一个难点,且需要增加额外的成本。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成本较低的预应力预制叠合框架梁施工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预应力预制叠合框架梁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绑扎预制梁钢筋笼,并根据预制梁钢筋笼定位埋设第一批预应力筋和预应力波纹管;
2)向预制梁钢筋笼处浇筑混凝土,形成预应力预制框架梁;
3)待预应力预制框架梁的混凝土强度达到张拉设计强度后,张拉预应力预制框架梁的第一批预应力筋;
4)待预应力预制框架梁的混凝土强度达到吊装设计强度后,将预应力预制框架梁吊装到设定位置;
5)用接头波纹管将已吊装到位且相邻的两段预应力预制框架梁的预应力波纹管连接贯通;
6)将第二批预应力筋穿设在预应力预制框架梁的预应力波纹管中;
7)浇筑混凝土,形成梁柱节点、楼板和叠合梁叠合层;
8)待梁柱节点、楼板和叠合梁叠合层的混凝土强度达到张拉设计强度后,在张拉端处张拉第二批预应力筋。
进一步地,所述预应力预制框架梁均沿左右方向延伸,至少有一个预应力预制框架梁沿前后方向的侧壁上设有张拉端。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7)中,需先绑扎梁叠合层主筋、柱节点箍筋及板面钢筋,再在相邻的两段预应力预制框架梁之间、且在梁叠合层主筋及板面钢筋处浇筑混凝土。
进一步地,所述梁叠合层主筋和第二批预应力筋均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板面钢筋沿前后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在张拉第一批预应力筋后,若有粘结情况,则进行灌浆处理;若无粘结情况,则不进行灌浆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在将预应力预制框架梁吊装到设定位置后,预应力预制框架梁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柱子上。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8)中,在张拉第二批预应力筋后,需进行灌浆、封锚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还需根据预制梁钢筋笼定位埋设梁底主筋;且所述步骤2)中,在浇筑完混凝土后,梁底主筋的两端分别伸出混凝土的两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在浇筑完混凝土后,预制梁钢筋笼的上端伸出混凝土的上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埋设的预应力波纹管和第一批预应力筋在上下方向上错开。
如上所述,本发明涉及的预应力预制叠合框架梁施工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预应力预制叠合框架梁施工方法,所建造出的梁受力更加合理,提高了梁的质量,避免因梁反拱过大而引发楼板开裂的问题,且本施工方法便于实施,降低了施工难度,并降低了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预应力预制叠合框架梁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预应力预制框架梁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带张拉端的预应力预制框架梁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预应力预制框架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预应力预制叠合框架梁安装节点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预应力预制叠合框架梁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预应力预制框架梁
11 第一批预应力筋
12 预应力波纹管
13 预制梁钢筋笼
14 张拉端
15 梁底主筋
2 叠合梁叠合层
21 梁叠合层主筋
22 板面钢筋
3 接头波纹管
4 柱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预应力预制叠合框架梁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绑扎预制梁钢筋笼13,并根据预制梁钢筋笼13定位埋设第一批预应力筋11和预应力波纹管12;
2)向预制梁钢筋笼13处浇筑混凝土并规范养护,形成预应力预制框架梁1;
3)待预应力预制框架梁1的混凝土强度达到张拉设计强度后,张拉预应力预制框架梁1的第一批预应力筋11;
4)待预应力预制框架梁1的混凝土强度达到吊装设计强度后,将预应力预制框架梁1吊装到设定位置;
5)用接头波纹管3将已吊装到位且相邻的两段预应力预制框架梁1的预应力波纹管12连接贯通;
6)将第二批预应力筋穿设在预应力预制框架梁1的预应力波纹管12中;
7)浇筑混凝土,形成梁柱节点、楼板和叠合梁叠合层2;
8)待梁柱节点、楼板和叠合梁叠合层2的混凝土强度达到张拉设计强度后,在张拉端14处张拉第二批预应力筋。
本预应力预制叠合框架梁施工方法,所建造出的梁受力更加合理,提高了梁的质量,避免因梁反拱过大而引发楼板开裂的问题,且本施工方法便于实施,降低了施工难度,并降低了施工成本。
如图3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预应力预制框架梁1均沿左右方向延伸,至少有一个预应力预制框架梁1沿前后方向的侧壁上设有张拉端14。具体地,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有三段沿左右方向依次分布的预应力预制框架梁1,位于中间的预应力预制框架梁1的前后两侧壁上均设有张拉端14。同时,在步骤1)中需埋设两根沿前后方向间隔分布的预应力波纹管12。位于中间的预应力预制框架梁1的两根预应力波纹管12分别与其两个张拉端14相对应。
在步骤3)中,在张拉第一批预应力筋11后,若有粘结情况,则进行灌浆处理;若无粘结情况,则不进行灌浆处理。
如图6所示,在步骤4)中,在将预应力预制框架梁1吊装到设定位置后,预应力预制框架梁1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柱子4上。在步骤7)中,待浇筑完混凝土,在柱子4的上方处形成梁柱节点。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步骤7)中,需先在预应力预制框架梁1之间绑扎梁叠合层主筋21、柱节点箍筋及板面钢筋22,再在预应力预制框架梁1之间、且在梁叠合层主筋21及板面钢筋22处浇筑混凝土,从而在形成梁的同时,形成与梁浇注在一起的叠合梁叠合层2。本施工方法所建造出的预应力预制叠合框架梁包括预应力预制框架梁1及同楼板厚度的叠合梁叠合层2。本实施例中梁叠合层主筋21和第二批预应力筋均沿左右方向延伸,板面钢筋22沿前后方向延伸,该板面钢筋22构成纵向钢筋。
在步骤8)中,在张拉第二批预应力筋后,需进行灌浆、封锚处理。
如图2至图4所示,在步骤1)中,还需根据预制梁钢筋笼13定位埋设梁底主筋15;且所述步骤2中,在浇筑完混凝土后,该混凝土构成梁体,梁底主筋15的左右两端分别伸出混凝土的左右两端面一定长度,预制梁钢筋笼13的上端伸出混凝土的上表面一定长度。且在步骤1)中埋设的预应力波纹管12和第一批预应力筋11在上下方向上错开,具体地,预应力波纹管12位于第一批预应力筋11的上方。
本预应力预制叠合框架梁施工方法无需搭设临时高支模,从而有效降低了施工成本。采用本预应力预制叠合框架梁,梁底由预应力筋和普通钢筋混合配筋,预应力钢绞线可以根据结构受力特点采用曲线、直线等各种线形,且预应力筋可根据施工和使用不同阶段采用两批次张拉,梁不存在反拱过大问题,能有效降低造价。
本预应力预制叠合框架梁施工方法采用分批张拉预应力,第一批张拉预应力为满足施工阶段免梁底临时支撑的设计要求,可依据项目不同情况采用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或后张法无粘结预应力、或先张法预应力技术;第二批张拉预应力为满足使用阶段的设计要求,均采用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技术。
本预应力预制叠合框架梁施工方法与目前现有的框架梁施工方法相比有如下优点:
1、与现浇预应力梁相比,本施工方法采用无临时支撑的装配式结构施工工艺,无需搭设传统高支模,减少大量劳务作业,大幅降低造价,且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整洁;
2、与钢结构框架梁相比,本施工方法建造成本低,所建造出的梁防腐、防火性能好,终身免维护;
3、与先张法预应力预制叠合框架梁相比,本施工方法使得预应力筋可以根据结构受力特点采用曲线、直线等各种线形布置,且采用两阶段张拉工艺,受力合理,很好解决了先张法预应力梁预线形不合理、一次性张拉全部预应力导致的梁反拱过大,从而引发楼板开裂的问题。
4、与张拉端水平错位搭接的后张法预应力叠合框架梁相比,本施工方法采用两批次预应力筋上下错开放置,无需错位搭接,预制施工方便;且本施工方法将张拉端14设置于楼板下,无需在梁顶面开槽和截断主筋,保证了梁混凝土一次成型的施工质量。
综上所述,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4)

1.一种预应力预制叠合框架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绑扎预制梁钢筋笼(13),并根据预制梁钢筋笼(13)定位埋设第一批预应力筋(11)、预应力波纹管(12)和梁底主筋(15),且埋设的预应力波纹管(12)、第一批预应力筋(11)和梁底主筋(15)在上下方向上错开;
2)向预制梁钢筋笼(13)处浇筑混凝土,形成预应力预制框架梁(1),所述预应力预制框架梁(1)沿左右方向延伸,至少有一个预应力预制框架梁(1)沿前后方向的侧壁上设有张拉端(14),且梁底主筋(15)的两端分别伸出混凝土的两端面,预制梁钢筋笼(13)的上端伸出混凝土的上表面;
3)待预应力预制框架梁(1)的混凝土强度达到张拉设计强度后,张拉预应力预制框架梁(1)的第一批预应力筋(11);
4)待预应力预制框架梁(1)的混凝土强度达到吊装设计强度后,将预应力预制框架梁(1)吊装到设定位置;
5)用接头波纹管(3)将已吊装到位且相邻的两段预应力预制框架梁(1)的预应力波纹管(12)连接贯通;
6)将第二批预应力筋穿设在预应力预制框架梁(1)的预应力波纹管(12)中;
7)先绑扎梁叠合层主筋(21)、柱节点箍筋及板面钢筋(22),所述梁叠合层主筋(21)和第二批预应力筋均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板面钢筋(22)沿前后方向延伸,再在相邻的两段预应力预制框架梁(1)之间、且在梁叠合层主筋(21)及板面钢筋(22)处浇筑混凝土,形成梁柱节点、楼板和叠合梁叠合层(2);
8)待梁柱节点、楼板和叠合梁叠合层(2)的混凝土强度达到张拉设计强度后,在张拉端(14)处张拉第二批预应力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预应力预制叠合框架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在张拉第一批预应力筋(11)后,若有粘结情况,则进行灌浆处理;若无粘结情况,则不进行灌浆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预应力预制叠合框架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在将预应力预制框架梁(1)吊装到设定位置后,预应力预制框架梁(1)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柱子(4)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预应力预制叠合框架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8)中,在张拉第二批预应力筋后,需进行灌浆、封锚处理。
CN202110382632.9A 2021-04-09 2021-04-09 一种预应力预制叠合框架梁施工方法 Active CN1151989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82632.9A CN115198966B (zh) 2021-04-09 2021-04-09 一种预应力预制叠合框架梁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82632.9A CN115198966B (zh) 2021-04-09 2021-04-09 一种预应力预制叠合框架梁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98966A CN115198966A (zh) 2022-10-18
CN115198966B true CN115198966B (zh) 2024-08-16

Family

ID=835715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82632.9A Active CN115198966B (zh) 2021-04-09 2021-04-09 一种预应力预制叠合框架梁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9896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62510B (zh) * 2022-07-11 2024-06-21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及其预制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61913Y (zh) * 2008-05-21 2009-06-24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预制混凝土板与梁的连接结构及包含该连接结构的建筑
CN106677339A (zh) * 2017-03-10 2017-05-17 东南大学 节点干湿混合连接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9281436A (zh) * 2018-11-29 2019-01-29 三筑工科技有限公司 先张法预应力叠合框架梁及其施工方法
CN109469202A (zh) * 2018-12-12 2019-03-15 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预应力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94149B2 (ja) * 1999-01-12 2008-06-04 大和ハウス工業株式会社 柱と梁の接合構造
CN103088920B (zh) * 2013-02-21 2014-12-24 华汇工程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先张法预应力叠合梁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08532749A (zh) * 2018-04-04 2018-09-14 湖南大学 高延性预应力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CN108867855B (zh) * 2018-08-24 2024-05-28 三一筑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竖向与水平整体叠合混凝土框架结构体及叠合成型体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61913Y (zh) * 2008-05-21 2009-06-24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预制混凝土板与梁的连接结构及包含该连接结构的建筑
CN106677339A (zh) * 2017-03-10 2017-05-17 东南大学 节点干湿混合连接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9281436A (zh) * 2018-11-29 2019-01-29 三筑工科技有限公司 先张法预应力叠合框架梁及其施工方法
CN109469202A (zh) * 2018-12-12 2019-03-15 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预应力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98966A (zh) 2022-10-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54595B (zh) 一种预应力部分外包钢t形组合梁及其施工方法
CN106836479B (zh) 一种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
CN212957170U (zh) 集成桁架钢筋及预应力钢丝网的预制混凝土底板
CN109356016B (zh) 一种轻型钢-超高性能混凝土劲性组合肋板及施工方法
US20100024332A1 (en) Structural element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CN105735469A (zh) 一种部分粘结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
CN114059699A (zh) 集成桁架钢筋及预应力钢丝网的预制混凝土底板
CN108086488B (zh) 装配式框剪结构墙错层式连接结构及拼装方法
CN112324037A (zh) 一种钢筋桁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及制作方法
CN112502337A (zh) 一种装配楼板、及具有装配楼板的建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9881777B (zh) 一种装配式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梁柱节点
CN115198966B (zh) 一种预应力预制叠合框架梁施工方法
CN213806067U (zh) 一种钢筋桁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
CN218881308U (zh) 自承力预应力网肋板
CN215211883U (zh) 一种先张预应力框架装配结构体系
CN117188606A (zh) 一种预应力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CN215888962U (zh) 一种薄底槽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
CN116411633A (zh) 带有uhpc加强块的叠合梁与柱的节点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2742889U (zh) 后张法预应力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
CN219196451U (zh) 装配式自承力预应力肋型楼板
CN219196453U (zh) 一种装配式大跨度预应力楼板
CN222161553U (zh) 一种纤维混凝土叠合板免撑免模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构造
CN218881307U (zh) 一种用于装配式自承力预应力楼板的次梁结构
CN219196452U (zh) 装配式自承力预应力板
CN213626302U (zh) 一种带内嵌锯齿预制板部分预制装配型钢混凝土混合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