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5195812B - 计轴复位控制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计轴复位控制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95812B
CN115195812B CN202210622031.5A CN202210622031A CN115195812B CN 115195812 B CN115195812 B CN 115195812B CN 202210622031 A CN202210622031 A CN 202210622031A CN 115195812 B CN115195812 B CN 1151958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et
relay
contact
circuit
dir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2203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95812A (zh
Inventor
张利民
高冬
梁洁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raffic Control Technology TC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raffic Control Technology TC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raffic Control Technology TC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raffic Control Technology TC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2203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95812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958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958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958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958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LGUIDING RAILWAY TRAFFIC; ENSURING THE SAFETY OF RAILWAY TRAFFIC
    • B61L1/00Devices along the route controlled by interaction with the vehicle or train
    • B61L1/16Devices for counting axles; Devices for counting vehicles
    • B61L1/167Circuit det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lay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计轴复位控制系统及方法,计轴复位控制系统包括:励磁电路和采集电路;所述励磁电路包括并联的第一电路分支和第二电路分支;所述第一电路分支包括串联的总直接复位开关、直接复位继电器的励磁线圈和预复位继电器的常闭接点,所述第二电路分支包括,串联的总预复位开关、所述预复位继电器的励磁线圈和所述直接复位继电器的常闭接点;所述采集电路包括所述预复位继电器的接点和所述直接复位继电器的接点,所述采集电路连接复零板卡;所述复零板卡用于基于接收到的电平信号,确定计轴复位命令,实现两种计轴复位方式之间的互斥,提高了计轴复位控制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计轴复位控制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计轴复位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计轴设备是轨道交通行业用来判断轨道区段占用或者空闲的重要设备。计轴区段的复位方式有两种:预复位和直接复位。
预复位是指在设备无故障及车轮传感器无持续占用的情况下,执行复位操作后,计轴区段轴数被清零,但计轴区段仍处于占用状态。只有当下一次计轴过程中,计入和计出轴数相等时给出计轴区段空闲状态的一种复位方式。直接复位是指在设备无故障及车轮传感器无持续占用的情况下,执行复位操作后,计轴区段轴数被直接清零,计轴区段输出空闲状态的复位方式。
现有技术中,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计轴系统一般只有一种远程复位功能,不能满足运营维护场景的功能需求,而兼备两种远程复位方式的设备,容易因为人为失误和电路故障造成两种复位操作的混淆,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计轴复位控制系统及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只有计轴复位方式不安全的缺陷,实现安全的计轴复位。
本申请提供一种计轴复位控制系统,包括:励磁电路和采集电路;
所述励磁电路包括并联的第一电路分支和第二电路分支;
所述第一电路分支包括串联的总直接复位开关、直接复位继电器的励磁线圈和预复位继电器的常闭接点,所述第二电路分支包括,串联的总预复位开关、所述预复位继电器的励磁线圈和所述直接复位继电器的常闭接点;
所述采集电路包括所述预复位继电器的接点和所述直接复位继电器的接点,所述采集电路连接复零板卡;
所述复零板卡用于基于接收到的电平信号,确定计轴复位命令。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计轴复位控制系统,所述采集电路包括串联的所述预复位继电器的常闭接点和所述直接复位继电器的常开接点。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计轴复位控制系统,所述励磁电路中,还包括N个与所述第一电路分支并联的区段复位分支,N为正整数;
N个所述区段复位分支中的第i个区段复位分支中,包括串联的第i个区段对应的区段复位开关和所述第i个区段对应的区段复位继电器的励磁线圈,i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
所述采集电路还包括N个区段对应的区段复位继电器的接点。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计轴复位控制系统,所述采集电路包括第三电路分支、第四电路分支和第五电路分支;
所述第i个区段的采集电路的所述第三电路分支包括串联的第i个区段对应的区段复位继电器的第一常开接点、所述预复位继电器的常闭接点和所述直接复位继电器的常开接点;
所述第i个区段的采集电路的所述第四电路分支中包括第i个区段对应的区段复位继电器的第二常开接点、与所述第i个区段对应的区段复位继电器的第二常开接点串联的预复位继电器的第二常开接点以及与所述预复位继电器的第二常开接点并联的直接复位继电器的第二常开接点;
所述第i个区段的采集电路的所述第五电路分支中包括第i个区段对应的区段复位继电器的第三常开接点、与所述第i个区段对应的区段复位继电器的第三常开接点串联的预复位继电器的第三常开接点以及与所述预复位继电器的第三常开接点并联的直接复位继电器的第三常开接点。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计轴复位控制系统,所述第i个区段的采集电路的第三电路分支的第一端连接第i个复零板卡的第一接点;
所述第i个区段的采集电路的第四电路分支的第一端连接第i个复零板卡的第二接点;
所述第i个区段的采集电路的第五电路分支的第一端连接第i个复零板卡的第三接点。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计轴复位控制系统,所述直接复位继电器包括总直接复位继电器和复示直接复位继电器;
所述计轴复位控制系统还包括直接复示电路;
所述直接复示电路包括与总直接复位继电器的常开接点串联的多个复示直接复位继电器的励磁线圈,所述多个复示直接复位继电器的励磁线圈之间并联。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计轴复位控制系统,所述预复位继电器包括总预复位继电器和复示预复位继电器;
所述计轴复位控制系统还包括预复示电路;
所述预复示电路包括与总预复位继电器的常开接点串联的多个复示预复位继电器的励磁线圈,所述多个复示预复位继电器的励磁线圈之间并联。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计轴复位控制系统,所述第i个复零板卡用于在第一接点、第二接点和第三接点有电压信号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计轴复位命令为第i个区段的直接复位命令;
所述第i个复零板卡还用于在第一接点无电压信号,且第二接点和第三接点有电压信号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计轴复位命令为第i个区段的预复位命令。
本申请提供一种计轴复位控制方法,应用于复零板卡,所述复零板卡连接计轴复位系统的采集电路;
所述计轴复位系统包括励磁电路和所述采集电路;
所述励磁电路包括并联的第一电路分支和第二电路分支;
所述第一电路分支包括串联的总直接复位开关、直接复位继电器的励磁线圈和预复位继电器的常闭接点,所述第二电路分支包括,串联的总预复位开关、所述预复位继电器的励磁线圈和所述直接复位继电器的常闭接点;
所述采集电路包括所述预复位继电器的接点和所述直接复位继电器的接点;
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所述采集电路采集电压信号;
基于所述电压信号确定计轴复位命令。
根据申请提供的一种计轴复位控制方法,所述采集电路包括第三电路分支、第四电路分支和第五电路分支;
所述第三电路分支的第一端连接复零板卡的第一接点;
所述第四电路分支的第一端连接复零板卡的第二接点;
所述第五电路分支的第一端连接复零板卡的第三接点;
所述第三电路分支包括串联的区段复位继电器的第一常开接点、所述预复位继电器的常闭接点和所述直接复位继电器的常开接点;
所述第四电路分支中包括串联的区段复位继电器的第二常开接点和预复位继电器的第二常开接点,以及与所述预复位继电器的第二常开接点并联的直接复位继电器的第二常开接点;
所述第五电路分支中包括串联的区段复位继电器的第三常开接点预复位继电器的第三常开接点,以及与所述预复位继电器的第三常开接点并联的直接复位继电器的第三常开接点;
所述基于所述电压信号确定计轴复位命令,包括:
在所述第一接点、所述第二接点和所述第三接点有电压信号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计轴复位命令为直接复位命令;或者,
在所述第一接点无电压信号,且所述第二接点和所述第三接点有电压信号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计轴复位命令为预复位命令。
本申请提供的计轴复位控制系统及方法,电路中包括总直接复位开关、直接复位继电器、总预复位开关、预复位继电器。总直接复位开关和直接复位继电器的励磁线圈串联,总预复位开关和预复位继电器的励磁线圈串联,通过控制总直接复位开关和总预复位开关,可以切断或者闭合励磁电路的各个分支,使预复位继电器的励磁线圈和直接复位继电器的励磁线圈得电或者失电,进而控制采集电路中的各个接点的开闭情况,最后使复零板卡采集到不同的电平信号,实现两种不同的计轴复位方式。此外,由于直接复位继电器的励磁线圈和预复位继电器的常闭接点串联,预复位继电器的励磁线圈和直接复位继电器的常闭接点串联,可以实现两种计轴复位方式之间的互斥,在进行一种复位方式的同时,切断另一种复位方式对应的励磁电路,避免因为电路故障,或者操作人员的误触造成业务办理错误,提高了计轴复位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计轴复位控制系统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励磁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采集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励磁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采集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安全型继电器接点端子图;
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复示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复示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计轴复位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中的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提供一种计轴复位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计轴复位控制系统包括:励磁电路和采集电路。下面对这两个电路进行说明:
一、励磁电路。
励磁电路包括并联的第一电路分支和第二电路分支。
第一电路分支包括串联的总直接复位开关、直接复位继电器的励磁线圈和预复位继电器的常闭接点;第二电路分支包括,串联的总预复位开关、所述预复位继电器的励磁线圈和所述直接复位继电器的常闭接点。
总直接复位开关可以通过总直接复位按钮控制,总预复位开关可以通过总预复位按钮控制。总直接复位按钮和总预复位按钮采用常开双触点自复式按钮,按钮集中安装在复位按钮控制盘上。
预复位继电器和区段复位继电器可以采用铁路信号专用的安全型继电器,继电器集中安装在组合柜上。
需要说明的是,继电器的接点包括两种类型:常开接点和常闭接点。
常开接点也称前接点,在继电器的励磁线圈不得电的情况下断开,在继电器的励磁线圈得电的情况下闭合;常闭接点也称后接点,在继电器的励磁线圈不得电的情况下闭合,在继电器的励磁线圈得电的情况下断开。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总直接复位开关、直接复位继电器的励磁线圈和预复位继电器的常闭接点串联,因此,在总直接复位开关闭合,且预复位继电器的常闭接点闭合的情况下,直接复位继电器的励磁线圈导电。
同理,由于总预复位开关、预复位继电器的励磁线圈和直接复位继电器的常闭接点串联,因此,在总预复位开关闭合,且直接复位继电器的常闭接点闭合的情况下,预复位继电器的励磁线圈导电。
以办理预复位作业为例。在操作人员需要办理预复位作业的情况下,可以按压复位按钮控制盘上的总预复位按钮ZFWA,此时第一电路分支中的总预复位开关闭合。此时如果没有在办理直接复位作业,即直接复位继电器ZFWJ的常闭接点闭合,则第一电路分支中的预复位继电器YFWJ的励磁线圈得电,预复位继电器YFWJ的励磁吸起,带动预复位继电器YFWJ的常开接点闭合,常闭接点断开,即前接点闭合后接点断开。
第二电路分支中的预复位继电器YFWJ的常闭接点断开,进而切断了直接复位继电器ZFWJ的励磁电路,直接复位继电器ZFWJ的励磁线圈不得电。
也就是说,在办理预复位作业的情况下,预复位继电器YFWJ的常闭接点断开,切断直接复位继电器的励磁电路,进而防止因混线等电路故障,导致直接复位继电器ZFWJ的励磁错误吸起,办理成直接复位作业。
以办理直接复位作业为例。在操作人员需要办理直接复位作业的情况下,可以按压复位按钮控制盘上的总直接复位按钮ZFWA,此时第二电路分支中的总直接复位开关闭合。此时如果没有在办理预复位作业,即预复位继电器YFWJ的常闭接点闭合,则第二电路分支中的直接复位继电器ZFWJ的励磁线圈得电,直接复位继电器ZFWJ的励磁吸起,带动直接复位继电器ZFWJ的常开接点闭合,常闭接点断开,即前接点闭合后接点断开。
第一电路分支中的直接复位继电器ZFWJ的常闭接点断开,进而切断了预复位继电器YFWJ的励磁电路,预复位继电器YFWJ的励磁线圈不得电。
也就是说,在办理直接复位作业的情况下,直接复位继电器ZFWJ的常闭接点断开,切断预复位继电器的励磁电路,进而防止因混线等电路故障,导致预复位继电器YFWJ的励磁错误吸起,办理成预复位作业。
综上所述,通过将直接复位继电器的励磁线圈和预复位继电器的常闭接点串联,以及将预复位继电器的励磁线圈和直接复位继电器的常闭接点串联,实现了预复位继电器和直接复位继电器中有一个继电器的励磁线圈得电的情况下,会通过带动该继电器的常闭接点,进而切断另一个继电器的励磁线圈,实现了两种复位作业之间的互斥。
二、采集电路。
所述采集电路包括所述预复位继电器的接点和所述直接复位继电器的接点,所述采集电路连接复零板卡;
所述复零板卡用于基于接收到的电平信号,确定计轴复位命令。
可选地,采集电路可以包括预复位继电器的常开接点或者常闭接点以及直接复位继电器的常开接点或者常闭接点。采集电路中的各个接点的连接情况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通过控制总预复位按钮和总直接复位按钮,可以控制励磁电路中的继电器的励磁线圈是否得电,进而控制采集电路中的各个接点的开闭情况。采集电路中的各个接点的开闭情况会影响采集电路中各个电路分支是否导通,进而影响与各个分支连接的复零板卡的各个接点是否能检测到电压。即按压控制总预复位按钮和按压总直接复位按钮,复零板卡接收到的采集电路输送的电平信号的情况不同,复零板卡确定的计轴复位命令也不相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轴复位控制系统,包括总直接复位开关、直接复位继电器、总预复位开关、预复位继电器。总直接复位开关和直接复位继电器的励磁线圈串联,总预复位开关和预复位继电器的励磁线圈串联,通过控制总直接复位开关和总预复位开关,可以切断或者闭合励磁电路的各个分支,使预复位继电器的励磁线圈和直接复位继电器的励磁线圈得电或者失电,进而控制采集电路中的各个接点的开闭情况,最后使复零板卡采集到不同的电平信号,实现两种不同的计轴复位控制方式。此外,由于直接复位继电器的励磁线圈和预复位继电器的常闭接点串联,预复位继电器的励磁线圈和直接复位继电器的常闭接点串联,可以实现两种计轴复位控制方式之间的互斥,在进行一种复位方式的同时,切断另一种复位方式对应的励磁电路,避免因为电路故障,或者操作人员的误触造成业务办理错误,提高了计轴复位控制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采集电路包括串联的预复位继电器的常闭接点和直接复位继电器的常开接点。
由于一次只进行一种复位方式,因此,预复位继电器的励磁线圈和直接复位继电器的励磁线圈的只有一个得电,预复位继电器和直接复位继电器的同类型接点的开闭情况相反,不同类型接点的开闭情况相同,也就是说,预复位继电器的常闭接点和直接复位继电器的常开接点是同时断开同时闭合的。
在办理直接复位作业时,直接复位继电器的励磁线圈得电,直接复位继电器的常开接点闭合,预复位继电器的励磁线圈不得电,预复位继电器的常闭接点闭合;在办理预复位作业时,预复位继电器的励磁线圈得电,预复位继电器的常闭接点断开,直接复位继电器的励磁线圈不得电,直接复位继电器的常开接点断开。
也就是说,预复位继电器的常闭接点和直接复位继电器的常开接点所在的线路在的电路分支在办理直接复位作业时导通,在办理直接复位作业时不导通。因此,与该电路分支连接的复零板卡的接点在办理直接复位作业时可以接收到电信号,在办理直接复位作业时接收不到电信号。
可选地,复零板卡在与预复位继电器的常闭接点和所述直接复位继电器的常开接点连接的接点接收到电信号的情况下,确定计轴复位命令为直接复位命令;复零板卡在与预复位继电器的常闭接点和所述直接复位继电器的常开接点连接的接点接收不到电信号的情况下,确定计轴复位命令为预复位命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轴复位控制系统,采集电路包括串联的预复位继电器的常闭接点和直接复位继电器的常开接点构成的电路分支,由于两种复位作业之间是互斥的,因此,预复位继电器的常闭接点和直接复位继电器的常开接点是同时打开同时闭合的,复零板卡在与该电路分支连接的接点接收到电信号的情况下,确定计轴复位命令为直接复位命令,零板卡在与该电路分支连接的接点接收不到电信号的情况下,确定计轴复位命令为预复位命令,提高了计轴复位控制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励磁电路中,还包括N个与所述第一电路分支并联的区段复位分支,N为正整数;
N个所述区段复位分支中的第i个区段复位分支中,包括串联的第i个区段对应的区段复位开关和所述第i个区段对应的区段复位继电器的励磁线圈,i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
所述采集电路还包括N个区段对应的区段复位继电器的接点。
可选地,需要设置一个总预复位按钮和一个总直接复位按钮,供操作人员选择办理哪种方式的复位作业;再对应每一个轨道区段分别设置一个区段复位按钮,供操作人员选择办理哪个区段的复位作业。
此外,还需要设置预复位继电器、直接复位继电器、区段复位继电器三种功能的继电器。其中,区段复位继电器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的区段数量进行设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各个区段对应的区段复位开关,可以通过各个区段的区段复位按钮控制。
在办理第i个区段的直接复位作业时,可以先按压总直接复位按钮,此时,直接复位继电器的励磁线圈得电,由于两种复位操作之间互斥,导致预复位继电器的励磁线圈失电,再按压第i个区段的区段复位开关,第i个区段的区段复位继电器的励磁线圈得电,第i个区段的区段复位继电器的常开接点闭合,常闭接点断开,进而导致采集电路中各个线路的断开或者闭合,复零卡板采集到办理第i个区段的直接复位作业对应的电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轴复位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多个区段的复位作业,将各个区段的区段复位分支和第一电路分支及第二电路分支并联,相较于为每个区段设置预复位继电器和直接复位继电器,减少了继电器的使用,节省了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采集电路包括第三电路分支、第四电路分支和第五电路分支;
所述第i个区段的采集电路的所述第三电路分支包括串联的第i个区段对应的区段复位继电器的第一常开接点、所述预复位继电器的常闭接点和所述直接复位继电器的常开接点;
所述第i个区段的采集电路的所述第四电路分支中包括第i个区段对应的区段复位继电器的第二常开接点、与所述第i个区段对应的区段复位继电器的第二常开接点串联的预复位继电器的第二常开接点以及与所述预复位继电器的第二常开接点并联的直接复位继电器的第二常开接点;
所述第i个区段的采集电路的所述第五电路分支中包括第i个区段对应的区段复位继电器的第三常开接点、与所述第i个区段对应的区段复位继电器的第三常开接点串联的预复位继电器的第三常开接点以及与所述预复位继电器的第三常开接点并联的直接复位继电器的第三常开接点。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三电路分支、第四电路分支和第五电路分支中均包括区段复位继电器的常开接点,也就是说,在按压总预复位按钮或者总直接复位按钮,且未按压区段复位按钮的情况下,第三电路分支、第四电路分支和第五电路分支都是断开的。
在按压了区段复位按钮后,存在两种情况:
一、第三电路分支、第四电路分支和第五电路分支均导通。在这种情况下,办理直接复位作业。
二、第三电路分支不导通,第四电路分支和第五电路分支导通。在这种情况下,办理预复位作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轴复位控制系统,第三电路分支、第四电路分支和第五电路分支中均包括区段复位继电器的常开接点,在按压总预复位按钮或者总直接复位按钮,且未按压区段复位按钮的情况下,第三电路分支、第四电路分支和第五电路分支都是断开的,只有按压了区段复位按钮后,才会有部分或者全部的电路分支闭合,提高了计轴复位控制系统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i个区段的采集电路的第三电路分支的第一端连接第i个复零板卡的第一接点;
所述第i个区段的采集电路的第四电路分支的第一端连接第i个复零板卡的第二接点;
所述第i个区段的采集电路的第五电路分支的第一端连接第i个复零板卡的第三接点。
可选地,第i个复零板卡用于在第一接点、第二接点和第三接点有电压信号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计轴复位命令为第i个区段的直接复位命令;
所述第i个复零板卡还用于在第一接点无电压信号,且第二接点和第三接点有电压信号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计轴复位命令为第i个区段的预复位命令。
可选地,第i个区段的采集电路的第三电路分支的第二端可以连接24V电源的正极;所述第i个区段的采集电路的第四电路分支的第二端可以连接24V电源的正极;所述第i个区段的采集电路的第五电路分支的第二端可以连接24V电源的正极。
需要说明的是,复零板卡先判断各个接点是否有电压信号,然后根据电压信号去做逻辑判断,不一定需要与采集电路构成一个闭合的电回路。
下面以两种作业方式为例,分别进行说明:
一、以办理第一个区段,即1G区段的预复位作业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先按压复位按钮控制盘上的总预复位按钮YFWA,预复位继电器YFWJ的励磁电路闭合,预复位继电器YFWJ励磁吸起,带动该继电器的常开接点闭合、常闭接点断开。
需要说明的是,继电器有多组常开接点和常闭接点,多组接点的开闭状态均取决于继电器的励磁线圈的得电情况,且多组接点的开闭状态相同。也就是说如果预复位继电器YFWJ有5组接点,则预复位继电器YFWJ励磁吸起,带动该继电器的5个常开接点闭合、5个常闭接点断开。
预复位继电器YFWJ的第4组常闭接点和第5组常闭接点断开,进而切断总直接复位继电器ZFWJ的励磁电路,防止因混线等电路故障,导致直接复位继电器ZFWJ的励磁错误吸起,办理成直接复位作业。
如图3所示,预复位继电器YFWJ的第1组常闭接点断开,进而切断计轴复零板的第三电路分支,即第一接点d1的采集回路,防止因继电器接点粘连等电路故障,导致计轴复零板卡d1端采集到电平信号,错误办理成直接复位作业。
再按压1G区段对应的区段复位按钮1G FWA,如图2所示,1G区段复位继电器1G FWJ的励磁电路闭合,1G FWJ继电器励磁吸起,带动该继电器的常开接点闭合、常闭接点断开。
此时,如图3所示,1G FWJ第3组前接点、YFWJ第3组前接点均闭合,构成复零板的第五电路分支,即第三接点b1电平信号采集闭合回路;1G FWJ第2组前接点、YFWJ第2组前接点闭合,构成复零板的第四电路分支,即第二接点c1电平信号采集闭合回路。
当1G区段对应的复零板接收到b1、c1两个电平信号且未接收到d1电平信号时,确定计轴复位命令为预复位命令,计轴系统对1G这个区段执行预复位命令。
二、以办理第一个区段,即1G区段的直接复位作业为例,进行说明。
按压复位按钮控制盘上的总直接复位按钮ZFWA,如图4所示,总直接复位继电器ZFWJ的励磁电路闭合,总直接复位继电器ZFWJ励磁吸起,带动直接复位继电器ZFWJ的常开接点闭合、常闭接点断开。ZFWJ的第4、5组常闭接点断开,进而切断总预复位继电器YFWJ的励磁电路,防止因混线等电路故障,导致总预复位继电器YFWJ错误吸起,办理成预复位作业。
如图5所示,由于总预复位继电器YFWJ的励磁电路断开,因此复零板d1采集回路上总预复位继电器YFWJ的第1组后接点处于闭合状态。
如图4所示,再按压1G区段对应的区段复位按钮1G FWA,区段复位继电器1G FWJ的励磁电路闭合,1G FWJ继电器励磁吸起,带动该继电器的前接点闭合、后接点断开。
此时,如图5所示,1G FWJ第3组前接点和ZFWJ第3组前接点均闭合,构成复零板的第五电路分支,即b1电平信号采集闭合回路;1G FWJ第2组前接点、ZFWJ第2组前接点闭合,构成复零板的第四电路分支,即c1电平信号采集闭合回路;1G FWJ第1组前接点和ZFWJ第1组前接点闭合,YFWJ的第1组后接点闭合,构成复零板的第三电路分支,即d1电平信号采集闭合回路。
当复零板接收到b1、c1、d1三个电平信号时,计轴系统对1G这个区段执行直接复位命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轴复位控制系统,将第三电路分支的第一端连接复零板卡的第一接点,第四电路分支的第一端连接复零板卡的第二接点,第五电路分支的第一端连接复零板卡的第三接点,复零板卡用于在第一接点、第二接点和第三接点有电压信号的情况下,确定计轴复位命令为直接复位命令,在第一接点无电压信号,且第二接点和第三接点有电压信号的情况下,确定计轴复位命令为预复位命令,这种基于硬线条件的计轴复位控制电路,可以实现操作人员对计轴系统办理两种不同方式的计轴远程复位作业;同时,预复位电路与直接复位电路的互相切断机制,作为两种复位方式互斥条件的判断,有效避免了因电路故障导致计轴复位控制方式的错误办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直接复位继电器包括总直接复位继电器和复示直接复位继电器;
所述计轴复位控制系统还包括直接复示电路-;
所述直接复示电路包括与总直接复位继电器的常开接点串联的多个复示直接复位继电器的励磁线圈,所述多个复示直接复位继电器的励磁线圈之间并联。
可选地,如图6所示,直接复位继电器为安全性继电器,安全性继电器只有8组接点,也就是说,一个直接复位继电器可以控制的区段数量有限。
这种计轴复位控制电路不受区段数量多少的限制,如果区段数量较多,1个总直接复位继电器的8组接点不够,可以利用其中1组空接点,对总直接复位继电器的状态进行复示,复示继电器的数量视区段数量而定,以满足接点的数量要求。空接点是指未用于励磁电路以及采集电路的接点。
如图7所示,通过将复示直接复位继电器的励磁线圈(ZFWJF1、ZFWJF2…ZFWJFn)和总直接复位继电器的常开接点7串联。
在总直接复位继电器的励磁线圈得电的情况下,总直接复位继电器的常开接点闭合,复示直接复位继电器的励磁线圈得电;在总直接复位继电器的励磁线圈不得电的情况下,总直接复位继电器的常开接点断开,复示直接复位继电器的励磁线圈不得电。
图7中节点7右侧的箭头向下,表示ZFWJ的继电器不得电,常开接点断开,ZFWJF1、ZFWJF2和ZFWJFn右侧的箭头向下,表示ZFWJF1、ZFWJF2和ZFWJFn的励磁线圈不得电。
复示直接复位继电器的励磁线圈和总直接复位继电器的常开接点串联,使得复示直接复位继电器与总直接复位继电器的得电情况保持一致,也就是说,可以将总直接复位继电器的状态进行复示。
进行复示后,可以利用复示直接复位继电器的各个接点接入各个区段对应的采集电路,进而控制采集到的计轴复位命令。
可以理解的是,采集电路中的各个直接复位继电器的接点,可能是总直接复位继电器的接点,也可能是复示直接复位继电器的接点。如图1所示,1G区段的采集电路中各个直接复位继电器的接点是总直接复位继电器的接点,2G区段的采集电路中各个直接复位继电器的接点是复示直接复位继电器的接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轴复位控制系统,通过将复示直接复位继电器的励磁线圈和总直接复位继电器的常开接点串联,使得复示直接复位继电器与总直接复位继电器的得电情况保持一致,将总直接复位继电器的状态进行复示后,可以增加控制的区段数量,提高系统的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预复位继电器包括总预复位继电器和复示预复位继电器;
所述计轴复位控制系统还包括预复示电路;
所述预复示电路包括与总预复位继电器的常开接点串联的多个复示预复位继电器的励磁线圈,所述多个复示预复位继电器的励磁线圈之间并联。
可选地,如图6所示,预复位继电器为安全性继电器,安全性继电器只有8组接点,也就是说,一个预复位继电器可以控制的区段数量有限。
这种计轴复位控制电路不受区段数量多少的限制,如果区段数量较多,1个总预复位继电器的8组接点不够,可以利用其中1组空接点,对总预复位继电器的状态进行复示,复示继电器的数量视区段数量而定,以满足接点的数量要求。空接点是指未用于励磁电路以及采集电路的接点。
如图8所示,通过将复示预复位继电器的励磁线圈(YFWJF1、YFWJF2…YFWJFn)和总预复位继电器的常开接点7串联。
在总预复位继电器的励磁线圈得电的情况下,总预复位继电器的常开接点闭合,复示预复位继电器的励磁线圈得电;在总预复位继电器的励磁线圈不得电的情况下,总预复位继电器的常开接点断开,复示预复位继电器的励磁线圈不得电。
图8中节点7右侧的箭头向下,表示YFWJ的继电器不得电,常开接点断开,YFWJF1、YFWJF2和YFWJFn右侧的箭头向下,表示YFWJF1、YFWJF2和YFWJFn的励磁线圈不得电。
复示预复位继电器的励磁线圈和总预复位继电器的常开接点串联,使得复示预复位继电器与总预复位继电器的得电情况保持一致,也就是说,可以将总预复位继电器的状态进行复示。
进行复示后,可以利用复示预复位继电器的各个接点接入各个区段对应的采集电路,进而控制采集到的计轴复位命令。
可以理解的是,采集电路中的各个预复位继电器的接点,可能是总预复位继电器的接点,也可能是复示预复位继电器的接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轴复位控制系统,通过将复示预复位继电器的励磁线圈和总预复位继电器的常开接点串联,使得复示预复位继电器与总预复位继电器的得电情况保持一致,将总预复位继电器的状态进行复示后,可以增加控制的区段数量,提高系统的性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轴复位控制方法,应用于复零板卡,复零板卡连接计轴复位系统的采集电路;
计轴复位系统包括励磁电路和采集电路;
励磁电路包括并联的第一电路分支和第二电路分支;
第一电路分支包括串联的总直接复位开关、直接复位继电器的励磁线圈和预复位继电器的常闭接点,第二电路分支包括,串联的总预复位开关、预复位继电器的励磁线圈和直接复位继电器的常闭接点;
采集电路包括预复位继电器的接点和直接复位继电器的接点;
如图9所示,计轴复位控制方法包括:步骤900和步骤901。
步骤900、基于采集电路采集电压信号。
复零板卡的各个接点分别连接采集电路中的各个电路分支,各个电路分支是否导电会影响各个接点是否能采集到电压信号。
步骤901、基于电压信号确定计轴复位命令。
复零板卡的各个电路分支的导电情况受到各个继电器的得电情况的影响,继电器的得电情况在励磁电路中会受到其他种类的继电器的得电情况的影响,包括:预复位继电器得电后会切断直接复位继电器的励磁电路。使得直接复位继电器不得电;直接复位继电器得电后会切断预复位继电器的励磁电路。使得预复位继电器不得电。除此之外,继电器的得电情况还受到复位开关的影响,可以通过人为控制开关,进而控制进行那种复位作业,即控制计轴复位命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轴复位控制方法中,计轴复位控制系统包括总直接复位开关、直接复位继电器、总预复位开关、预复位继电器。总直接复位开关和直接复位继电器的励磁线圈串联,总预复位开关和预复位继电器的励磁线圈串联,通过控制总直接复位开关和总预复位开关,可以切断或者闭合励磁电路的各个分支,使预复位继电器的励磁线圈和直接复位继电器的励磁线圈得电或者失电,进而控制采集电路中的各个接点的开闭情况,最后使复零板卡采集到不同的电平信号,实现两种不同的计轴复位控制方式。此外,由于直接复位继电器的励磁线圈和预复位继电器的常闭接点串联,预复位继电器的励磁线圈和直接复位继电器的常闭接点串联,可以实现两种计轴复位控制方式之间的互斥,在进行一种复位方式的同时,切断另一种复位方式对应的励磁电路,避免因为电路故障,或者操作人员的误触造成业务办理错误,提高了计轴复位控制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采集电路包括第三电路分支、第四电路分支和第五电路分支;
第三电路分支的第一端连接复零板卡的第一接点;
第四电路分支的第一端连接复零板卡的第二接点;
第五电路分支的第一端连接复零板卡的第三接点;
第三电路分支包括串联的区段复位继电器的第一常开接点、预复位继电器的常闭接点和直接复位继电器的常开接点;
第四电路分支中包括串联的区段复位继电器的第二常开接点和预复位继电器的第二常开接点,以及与预复位继电器的第二常开接点并联的直接复位继电器的第二常开接点;
第五电路分支中包括串联的区段复位继电器的第三常开接点预复位继电器的第三常开接点,以及与预复位继电器的第三常开接点并联的直接复位继电器的第三常开接点;
基于电压信号确定计轴复位命令,包括:
在第一接点、第二接点和第三接点有电压信号的情况下,确定计轴复位命令为直接复位命令;或者,
在第一接点无电压信号,且第二接点和第三接点有电压信号的情况下,确定计轴复位命令为预复位命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轴复位控制方法,将第三电路分支的第一端连接复零板卡的第一接点,第四电路分支的第一端连接复零板卡的第二接点,第五电路分支的第一端连接复零板卡的第三接点,复零板卡用于在第一接点、第二接点和第三接点有电压信号的情况下,确定计轴复位命令为直接复位命令,在第一接点无电压信号,且第二接点和第三接点有电压信号的情况下,确定计轴复位命令为预复位命令,这种基于硬线条件的计轴复位控制电路,可以实现操作人员对计轴系统办理两种不同方式的计轴远程复位作业,同时,预复位电路与直接复位电路的互相切断机制,作为两种复位方式互斥条件的判断,有效避免了因电路故障导致计轴复位控制方式的错误办理。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7)

1.一种计轴复位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励磁电路和采集电路;
所述励磁电路包括并联的第一电路分支和第二电路分支;
所述第一电路分支包括串联的总直接复位开关、直接复位继电器的励磁线圈和预复位继电器的常闭接点,所述第二电路分支包括,串联的总预复位开关、所述预复位继电器的励磁线圈和所述直接复位继电器的常闭接点;
所述采集电路包括所述预复位继电器的接点和所述直接复位继电器的接点,所述采集电路连接复零板卡;
所述复零板卡用于基于接收到的电平信号,确定计轴复位命令;
所述励磁电路中,还包括N个与所述第一电路分支并联的区段复位分支,N为正整数;
N个所述区段复位分支中的第i个区段复位分支中,包括串联的第i个区段对应的区段复位开关和所述第i个区段对应的区段复位继电器的励磁线圈,i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
所述采集电路还包括N个区段对应的区段复位继电器的接点;
所述采集电路包括第三电路分支、第四电路分支和第五电路分支;
所述第i个区段的采集电路的所述第三电路分支包括串联的第i个区段对应的区段复位继电器的第一常开接点、所述预复位继电器的常闭接点和所述直接复位继电器的常开接点;
所述第i个区段的采集电路的所述第四电路分支中包括第i个区段对应的区段复位继电器的第二常开接点、与所述第i个区段对应的区段复位继电器的第二常开接点串联的预复位继电器的第二常开接点以及与所述预复位继电器的第二常开接点并联的直接复位继电器的第二常开接点;
所述第i个区段的采集电路的所述第五电路分支中包括第i个区段对应的区段复位继电器的第三常开接点、与所述第i个区段对应的区段复位继电器的第三常开接点串联的预复位继电器的第三常开接点以及与所述预复位继电器的第三常开接点并联的直接复位继电器的第三常开接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轴复位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电路包括串联的所述预复位继电器的常闭接点和所述直接复位继电器的常开接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轴复位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i个区段的采集电路的第三电路分支的第一端连接第i个复零板卡的第一接点;
所述第i个区段的采集电路的第四电路分支的第一端连接第i个复零板卡的第二接点;
所述第i个区段的采集电路的第五电路分支的第一端连接第i个复零板卡的第三接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轴复位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接复位继电器包括总直接复位继电器和复示直接复位继电器;
所述计轴复位控制系统还包括直接复示电路;
所述直接复示电路包括与总直接复位继电器的常开接点串联的多个复示直接复位继电器的励磁线圈,所述多个复示直接复位继电器的励磁线圈之间并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轴复位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复位继电器包括总预复位继电器和复示预复位继电器;
所述计轴复位控制系统还包括预复示电路;
所述预复示电路包括与总预复位继电器的常开接点串联的多个复示预复位继电器的励磁线圈,所述多个复示预复位继电器的励磁线圈之间并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计轴复位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i个复零板卡用于在第一接点、第二接点和第三接点有电压信号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计轴复位命令为第i个区段的直接复位命令;
所述第i个复零板卡还用于在第一接点无电压信号,且第二接点和第三接点有电压信号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计轴复位命令为第i个区段的预复位命令。
7.一种计轴复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复零板卡,所述复零板卡连接计轴复位系统的采集电路;
所述计轴复位系统包括励磁电路和所述采集电路;
所述励磁电路包括并联的第一电路分支和第二电路分支;
所述第一电路分支包括串联的总直接复位开关、直接复位继电器的励磁线圈和预复位继电器的常闭接点,所述第二电路分支包括,串联的总预复位开关、所述预复位继电器的励磁线圈和所述直接复位继电器的常闭接点;
所述采集电路包括所述预复位继电器的接点和所述直接复位继电器的接点;
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所述采集电路采集电压信号;
基于所述电压信号确定计轴复位命令;
所述采集电路包括第三电路分支、第四电路分支和第五电路分支;
所述第三电路分支的第一端连接复零板卡的第一接点;
所述第四电路分支的第一端连接复零板卡的第二接点;
所述第五电路分支的第一端连接复零板卡的第三接点;
所述第三电路分支包括串联的区段复位继电器的第一常开接点、所述预复位继电器的常闭接点和所述直接复位继电器的常开接点;
所述第四电路分支中包括串联的区段复位继电器的第二常开接点和预复位继电器的第二常开接点,以及与所述预复位继电器的第二常开接点并联的直接复位继电器的第二常开接点;
所述第五电路分支中包括串联的区段复位继电器的第三常开接点预复位继电器的第三常开接点,以及与所述预复位继电器的第三常开接点并联的直接复位继电器的第三常开接点;
所述基于所述电压信号确定计轴复位命令,包括:
在所述第一接点、所述第二接点和所述第三接点有电压信号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计轴复位命令为直接复位命令;或者,
在所述第一接点无电压信号,且所述第二接点和所述第三接点有电压信号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计轴复位命令为预复位命令。
CN202210622031.5A 2022-06-01 2022-06-01 计轴复位控制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51958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22031.5A CN115195812B (zh) 2022-06-01 2022-06-01 计轴复位控制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22031.5A CN115195812B (zh) 2022-06-01 2022-06-01 计轴复位控制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95812A CN115195812A (zh) 2022-10-18
CN115195812B true CN115195812B (zh) 2024-04-23

Family

ID=83576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22031.5A Active CN115195812B (zh) 2022-06-01 2022-06-01 计轴复位控制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9581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54040B (zh) * 2023-06-26 2025-02-11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计轴复位方法、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06284A1 (de) * 2001-10-22 2003-05-02 Alcatel Reset für Achszähler
CN206086771U (zh) * 2016-10-14 2017-04-12 上海自仪泰雷兹交通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计轴复位装置
CN208181091U (zh) * 2018-03-23 2018-12-0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计轴复位系统和轨道交通系统
WO2020194872A1 (ja) * 2019-03-28 2020-10-0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列車保安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06284A1 (de) * 2001-10-22 2003-05-02 Alcatel Reset für Achszähler
CN206086771U (zh) * 2016-10-14 2017-04-12 上海自仪泰雷兹交通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计轴复位装置
CN208181091U (zh) * 2018-03-23 2018-12-0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计轴复位系统和轨道交通系统
WO2020194872A1 (ja) * 2019-03-28 2020-10-0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列車保安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BTC信号系统计轴子系统信息及故障的处理方式";陈卫华;铁道通信信号;20171231;第53卷(第12期);全文 *
移动闭塞系统计轴远程预复位功能的安全分析;王历;;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11031(第10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95812A (zh) 2022-10-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2127160A1 (zh) 一种多类型断路器用分合闸操作装置及故障检测方法
US20010042490A1 (en) Railroad locomotive traction motor isolation
CN115195812B (zh) 计轴复位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9733422A (zh) 一种实现地铁车一键自动重连、解钩功能的电路
CN111619593B (zh) 一种轨道交通列车故障下的安全控制系统及方法
EP0864099B1 (de)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zur überprüfung elektrischer antriebe
CN110525224A (zh) 基于智能控制单元的列车受电弓逻辑智能控制系统
CN109229142B (zh) 列车道岔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2169769B (zh) 导电接触面性能在线诊断修复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RU2194646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сигнально-технически надежного управления и контроля электрических потребителей на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ом транспорте
CN216718614U (zh) 继电器状态测试装置及电气设备
CN111983444B (zh) 变配电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断路器误动检测系统
CN212162793U (zh) 一种断路器励磁线圈的保护装置
CN102916482A (zh) 一种低压切换电路
CN109375095B (zh) 一种信号机监测系统
CN114115180B (zh) 一种用于模拟量采集的自检电路及方法
WO2012123252A1 (de) Leitungsschaltersystem für ein leitungssystem zur elektrischen versorgung eines fahrzeugs
CN102147432B (zh) 长距离列车通讯线质量自动在线诊断修复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3085954B (zh) 一种轨道车辆用逻辑控制系统生成方法及相应系统
CN220934905U (zh) 一种通过硬压板控制跳合闸操作的电路
CN221102881U (zh) 一种高压柜母线接地手车闭锁电路
CN114019414B (zh) 一种机车直流110v控制电路接地检测电路
CN119239692A (zh) 防误闭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17009033U (zh) 一种改进的隔离开关电动操作机构
CN207320832U (zh) 一种电气运转装置的停送电控制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