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75290B - 功率校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功率校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175290B CN115175290B CN202210772739.9A CN202210772739A CN115175290B CN 115175290 B CN115175290 B CN 115175290B CN 202210772739 A CN202210772739 A CN 202210772739A CN 115175290 B CN115175290 B CN 11517529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wer
- target channel
- power level
- calibration
- valu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ransmit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功率校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可以包括基于所述第一目标信道和所述第二目标信道的功率以及所述相应损耗值计算所述第一目标信道和所述第二目标信道在所述全功率等级下的功率补偿值,并基于所述功率补偿值对相应功率等级的发射功率进行补偿。可以通过该功率校准方法优化不同功率下的补偿值计算方法减小补偿值计算带来的误差,从而实现增加高低功率下补偿值计算的准确性,降低出现高低功率不平坦的情况概率,可以通过该功率校准方法优化不同功率下的补偿值计算方法减小补偿值计算带来的误差,从而实现增加高低功率下补偿值计算的准确性,降低出现高低功率不平坦的情况概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功率校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功率校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由于生产使用的元器件存在个体差异,不能保证严格的一致性,并且受到焊接贴片和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PCBA)负载的影响,器件工作状态如果不做参数的调整,往往达不到最佳性能,极端情况可能导致手机无法使用。因此产线在表面贴装技术(Surface Mounted Technology,SMT)贴片之后,通常会使用自动校准程序来校准这些器件参数,使之工作在最佳状态。而自动功率控制(Auto Power Control,APC)校准的目的在于校准发射通路功率,使得手机发射功率满足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Project,3GPP)协议规范。
一些APC校准方法是通过将整个频段区间划分为五个区间,每个区间选择一个信道进行校准,通过软件控制将功率因子(Factor)值按设定的初始值、步进值递减对一个校准信道(中间信道)进行全等级功率扫描,然后从这一系列功率值中依次挑选出与各个功率等级期望功率最接近的Factor值作为该功率等级的默认发射参数,并将此默认Factor值序列存入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中,也称为预扫描参数。其中,功率因子为数模转换器(DAC)控制中的数字部分,有8bit、10bit、12bit、15bit控制精度,对应参数范围分别为0~255,0~1023,0~4095,0~32767等。
在硬件电路匹配较好的前提下,只对信道区间2(即中间信道)进行全功率等级校准,其他信道区间只校准最大功率等级,其余功率等级通过中间信道的功率Factor值进行补偿推算出相应的Factor值,最后将五个校准信道、16个PCL校准功率等级的Factor值全部存入NV中。
采用上述计算补偿信道Factor的方式,所有的功率控制等级(Power ControlLevel, PCL)下采用同一个Deltagap值,经过不断迭代计算误差也会迭代,这样会导致低PCL下的功率校准误差越来越大,低信道的校准功率逐渐偏低,高信道的校准功率逐渐偏高,小功率下的高低信道功率差值逐渐变大,甚至超出高低信道功率差容限2dB,导致高低信道功率不平坦。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功率校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可以通过该功率校准方法优化不同功率下的补偿值计算方法减小补偿值计算带来的误差,从而实现增加高低功率下补偿值计算的准确性,降低出现高低功率不平坦的情况概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功率校准方法,包括:获取待测装置的预扫描参数,其中,所述预扫描参数包括所述待测装置的全功率等级基于各自的期望功率所确定的默认功率因子值;基于所述预扫描参数对所述待测装置的第一目标信道的全功率等级的发射功率进行校准;基于所述预扫描参数对所述待测装置的第二目标信道的设定功率等级的发射功率进行校准,其中,所述全功率等级包括所述设定功率等级;获取所述待测装置的射频收发器通过所述第一目标信道和所述第二目标信道在所述设定功率等级发出射频信号的功率信息,并根据所述功率信息和所述第一目标信道和所述第二目标信道在所述设定功率等级的校准值的相应差异确定所述第一目标信道和所述第二目标信道的相应损耗值;以及基于所述第一目标信道和所述第二目标信道的功率以及所述相应损耗值计算所述第一目标信道和所述第二目标信道在所述全功率等级下的功率补偿值,并基于所述功率补偿值对相应功率等级的发射功率进行补偿。可以通过该功率校准方法优化不同功率下的补偿值计算方法减小补偿值计算带来的误差,从而实现增加高低功率下补偿值计算的准确性,降低出现高低功率不平坦的情况概率。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该设定功率等级可以为最大功率等级,即对设定功率等级的发射功率进行校准为对PCL0进行校准。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待测装置的预扫描参数之前,还包括:确定没有所述预扫描参数,则对所述第一目标信道进行全功率扫描,并获取全功率等级下的所述默认功率因子值。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所述待测装置的射频收发器通过所述第一目标信道和所述第二目标信道在所述设定功率等级发出射频信号的功率信息包括:回读所述待测装置的射频收发器通过所述第一目标信道和所述第二目标信道在所述设定功率等级发出射频信号功率的接收信号的强度指示值。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功率信息和所述第一目标信道和所述第二目标信道在所述设定功率等级的校准值的相应差异确定所述第一目标信道和所述第二目标信道的相应损耗值包括:根据所述接收信号的强度指示值与所述待测装置的功率放大器所连接的耦合器的耦合因子之和与所述设定功率等级的发射功率经过校准后得到的功率值作差得到所述损耗值。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功率信息和所述第一目标信道和所述第二目标信道在所述设定功率等级的校准值的相应差异确定所述第一目标信道和所述第二目标信道的相应损耗值之后,还包括:将所述损耗值加在校准后的相应功率等级上。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目标信道和所述第二目标信道的功率以及所述相应损耗值计算所述第一目标信道和所述第二目标信道在所述全功率等级下的功率补偿值,并基于所述功率补偿值对相应功率等级的发射功率进行补偿包括:
确定所述第二目标信道(x-1)功率等级下的所述默认功率因子值与所述第一目标信道的(x-2)功率等级下的(x-1)功率等级下的差值,并基于所述差值与所述第一目标信道的(x-2)功率等级下的所述默认功率因子值的商确定x功率等级下的功率补偿值;以及确定所述x功率等级下的功率补偿值与所述第一目标信道x功率等级下的功率因子变化与功率变化比值的和值,并将所述和值与所述第一目标信道(x-1)功率等级下的(x-1)功率等级下的求和得到所述第一目标信道x功率等级下的补偿后的功率因子。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芯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至少一条指令,所述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时以实现如第一方面提供的功率校准方法。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射频前端,包括:功率放大器,用于对由所述射频收发器接入功率放大器的信号进行信号放大,并将经过放大的信号传输给测试座进入测量仪器测量功率数据;定向耦合器,用于功率分配,其中,所述定向耦合器与所述射频收发器之间配置功率检测电路,并通过所述功率检测电路回读所述射频收发器发出信号功率的接收信号的强度指示;以及第二方面提供的芯片。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终端包括终端本体以及第三方面提供的射频前端。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提供的功率校准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GSM功率与Factor值的关系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的射频前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功率校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芯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GSM采用发射机自动功率控制机制(即APC校准机制),终端(以下以手机为例进行说明)在通话过程中,基站基于手机相对于基站的距离远近对手机的发射功率进行自动调整。示例性的,1800MHz数字蜂窝系统(Digital Cellular System at 1800MHz,DCS1800)手机发射功率有0~15一共16级,功率电平控制分别对应于30~0dBm,每增加一级功率等级,手机发射功率下降2dB。其中,功率级别由手机控制完成。
对手机发射功率进行APC校准的目的在于在通过校准发射通路功率后,使得手机发射功率满足GSM 3GPP协议规范。具体来说,在一种情况下,GSM系统中如果发射功率在相应的级别达不到指标要求,会造成很难打出电话的问题,即离基站近时容易打出而离基站远时不易打出,往往表现出发射时总是提示用户重拨号码。在另一种情况下,若发射功率在相应的级别超出指标的要求,一方面虽然可以克服空中损耗,增大手机的功率辐射范围,但会造成电池损耗大,导致待机时间短;另外扩大小区覆盖范围,引入邻道干扰的问题。综上需要对机发射功率进行APC校准,从而将各个功率等级的功率校准到GSM规范范围之内,以克服上述问题。
目前,在一些APC校准方案中,是将整个频段区间划分为五个信道区间(即,信道区间0~信道区间4),每个信道区间选择一个信道进行校准,通过软件控制将功率Factor 值按设定的初始值、步进值递减对一个校准信道(中间信道)进行全等级功率扫描,然后从这一系列功率值中依次挑选出与各个功率等级期望功率最接近的Factor值作为该功率等级的默认发射参数,并将此默认Factor值序列存入NV中,也称为预扫描参数。在硬件电路匹配较好的前提下,只对中间信道区间选择的信道(示例性的,如上述5个信道区间中的信道区间2中选择信道)进行全功率等级校准,其他信道区间只校准最大功率等级,其余功率等级通过中间信道的功率Factor值进行补偿推算出相应的Factor值,最后将五个校准信道、16个PCL校准功率等级的Factor值全部存入NV中。
示例性的,在校准DCS过程中,DCS按频率区间进行划分,需校准如下五个信道:CH549、 CH624、CH699、CH774、CH848,需校准的功率等级为PCL0~PCL15。校准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从NV中读取上述提到的默认Factor值序列。
第二步:通过软件控制按此默认序列对中间信道CH699全功率等级进行校准。判断从仪器上测量到的功率TXP是否满足该功率等级规定的功率范围,若不满足则调整Factor重复测量,直至发射功率满足要求。
第三步:校准其余四个信道(即,CH549、CH624、CH774、CH848)的最大功率。
第四步:对相邻功率等级之间进行线性化模拟,通过斜率来计算迭代中需要增加或者减少1dB的Factor值,以此进行补偿推算出其余四个信道PCL1~PCL15的功率。
图1为GSM功率与Factor值的关系示意图。参照图1所示,上述第四步中GSM功率和Factor的关系曲线近似抛物线而非直线。但在两个相邻功率等级之间由于功率相差不大(如不大于2dB),因此用直线大致模拟中间信道相邻功率等级的线性关系,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公式一计算:
K=ΔF/ΔP=(F1-F2)/(P1-P2) 公式一
K值表示功率改变和Factor值改变的对应关系,换言之,K值可以表示改变1dB功率所需要增加或减少Factor值。
在通过中间信道(如上述信道CH699)校准的功率得出K值后,可以通过如下公式二和公式三对各信道功率Factor值进行补偿计算:
DeltaGap=(Fx0-Fmid0)/Fmid0 公式二
Fx=Fmidx+DeltaGap×Kmidx 公式三
其中,Fx0表示X信道PCL0的功率Factor值,Fmid0表示中间信道PCL0的功率Factor值,Fmidx表示中间信道PCLX的功率Factor值,Fx表示X信道PCLX的功率Factor值,Kmidx表示中间信道PCLX与PCL(X-1)的关系K值。
采用上述计算补偿信道Factor的方式,高低功率使用相同的DeltaGap值(补偿值),且不同的信道都采用根据中间信道功率计算出的同一K值。GSM是恒包络调制,对线性度要求不高,所以使用非线性PA。由于PA的非线性特性,在其输出高或低功率时的增益频响是不同的,且功率与Factor值的关系变化呈抛物线型,在小功率下的Factor值变化会更敏感,示例性的,在小功率下功率变化1dB Facotor调整值为500,而在大功率下功率变化1dBFactor调整值需变为1000,而上述补偿值计算方法是在所有的PCL等级下采用同一个DeltaGap值。
在所有的PCL等级下采用同一个DeltaGap值的情况下,经过不断迭代计算误差也会迭代,这样会导致低PCL下的功率校准误差越来越大,低信道的校准功率逐渐偏低,高信道的校准功率逐渐偏高,小功率下的高低信道功率差值逐渐变大,甚至超出高低信道功率差容限2dB,导致高低信道功率不平坦。
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射频前端,该射频前端可以优化不同功率下的补偿值并减小补偿值计算带来的误差,从而实现增加高低功率下补偿值计算的准确性,降低出现高低功率不平坦的情况概率。
图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的射频前端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2所示,该射频前端10包括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ifier,PA)11以及定向耦合器12。其中,GSM 信号由射频收发器20进入功率放大器11,经功率放大器11进行信号放大,并将经过放大的信号发送到测试座30进入相应仪器进行功率测量。其中,定向耦合器12与射频收发器20之间配置功率检测(Power Detect,PDET)电路13,可以通过PDET电路13对射频收发器20发出信号的功率信息进行回读,示例性的,可以通过PDET电路13回读射频收发器20发出信号经功率放大器11信号放大后的接收信号的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RSSI)值。进一步地,可以将获取到的该RSSI值与上述相应仪器测量的功率进行对比,进而获得通路损耗值大小。
图3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功率校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照图3所示,该功率校准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获取待测装置的预扫描参数。
其中,在执行步骤301之前,还可以执行步骤S1:配置待测装置的校准环境。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配置待测装置的校准环境可以包括将待测装置、测量仪器、电脑进行连接。其中,该待测装置可以为射频前端,也可以为配置有射频前端的终端。该待测装置可以通过图2所示的测试座30连接测量仪器,该测量仪器可以与电脑相连接,通过电脑分析测量仪器检测到的测量结果,如检测到的功率数据。配置待测装置的校准环境还可以包括对图2所示的定向耦合器12的耦合因子进行设.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该定向耦合器的选择可以使用图2所示的功率放大器11中内置的耦合器。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该定向耦合器可以为外置指定的耦合器进行测试。
其中,在执行步骤301之前,还可以执行步骤S2:确定是否有预扫描参数。若存在预扫描参数则执行步骤301,若不存在预扫描参数,则执行步骤S3:对第一目标信道进行全功率扫描,并返回步骤S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若没有预扫描参数,则需对中间信道按预设Factor值逐渐递减进行全功率扫描。其中,预设Factor值为预先设置的Factor 值。得到相应PCL下功率接近的Factor值。然后从这一系列功率值中依次挑选出与各个功率等级期望功率最接近的Factor值作为该功率等级的默认发射参数,并将此默认Factor 值序列存入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中,也称为预扫描参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目标信道可以为中间信道。示例性的,DCS按频率区间进行划分,需校准如下五个信道:CH549、CH624、CH699、CH774、CH848,中间信道为CH699。
步骤302:基于所述预扫描参数对所述待测装置的第一目标信道的全功率等级的发射功率进行校准。
示例性的,当有了预扫描参数,便可以按预扫描参数中的默认功率Factor值序列对 DCS CH699 PCL0~PCL15的功率进行校准,并检验校准后的功率是否满足3GPP协议要求。若满足3GPP协议要求,则执行步骤303,若不满足3GPP协议要求,则返回步骤S3。
步骤303:基于所述预扫描参数对所述待测装置的第二目标信道的设定功率等级的发射功率进行校准。
其中,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目标信道可以为除上述中间信道外的其余信道。示例性的,DCS按频率区间进行划分,需校准如下五个信道:CH549、CH624、CH699、CH774、CH848,第一目标信道(中间信道)为CH699,第二目标信道可以为CH549、CH624、CH774、CH84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该设定功率等级可以为最大功率等级,即对设定功率等级的发射功率进行校准为对PCL0进行校准。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基于预扫描参数对待测装置的第二目标信道(中间信道)的设定功率等级的发射功率进行校准的步骤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3a:对第二目标信道只依照扫描参数校准PCL0最大功率。
步骤303b:先按第一目标信道最大功率的Factor值进行发射得到第二目标信道的功率,再对Factor值进行调整得到最符合最大功率目标值的Factor值。
步骤303c:按上述方法对其余目标信道的最大功率进行校准。
步骤304:获取所述待测装置的射频收发器通过所述第一目标信道和所述第二目标信道在所述设定功率等级发出射频信号的功率信息,并根据所述功率信息和所述第一目标信道和所述第二目标信道在所述设定功率等级的校准值的相应差异确定所述第一目标信道和所述第二目标信道的相应损耗值。
其中,除了由于阻抗匹配和PA本身非线性带来的高低信道功率校准误差,通路损耗值在不同频率下的表现亦不同,若对所有的信道使用同一个损耗值进行计算也会引入功率校准的误差,因此,本发明提出在校准流程中加入PDET电路的使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设定功率等级可以为最高功率等级。示例性的,发射功率有0~15 一共16级,设定功率等级可以为PCL0。校准PCL0时通过定向耦合器12和PDET电路13在射频收发器20端读到一个功率RSSI值Pr,PCL0经过校准得到的功率值为Pc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定向耦合器12设置的耦合器耦合因子M为30dB,则损耗值可以通过以下公式四计算:
θ=Pr+M-Pc0 公式四
其中,θ表示损耗值,Pr表示功率RSSI值,M表示耦合因子,Pc0表示PCL0经过校准得到的功率值。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304之后,以及步骤305之前还可以包括步骤S4:将所述损耗值加在校准后的相应功率等级上。
每个信道所计算得到的θ值不同,此值需要后续对信道功率和补偿计算时一并合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S4之后还可以执行步骤S5:将功率等级划分为多段,并对每段中前设定个功率等级的发射功率进行校准。示例性的,将PCL0~PCL15分为三段PCL(即,PCL0~PCL5、PCL6~PCL10以及PCL11~PCL15),且每一段PCL中对前两个PCL的功率进行校准。如进行DCS校准时,需对四个信道CH549、CH624、CH774、CH848的PCL0、PCL1、 PCL6、PCL7、PCL11、PCL12下的功率进行校准。
步骤305:基于所述第一目标信道和所述第二目标信道的功率以及所述相应损耗值计算所述第一目标信道和所述第二目标信道在所述全功率等级下的功率补偿值。
表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校准信道示意表格。如下表1所示标“X”的是需要通过计算补偿值得到功率Factor值的PCL,而填写“校准”的是已经在上述步骤中校准得出功率的PCL。
表1
PCL | 信道区间0 | 信道区间1 | 信道区间2 | 信道区间3 | 信道区间4 |
5/0 | 校准 | 校准 | 校准 | 校准 | 校准 |
6/1 | 校准 | 校准 | 校准 | 校准 | 校准 |
7/2 | X | X | 校准 | X | X |
8/3 | X | X | 校准 | X | X |
9/4 | X | X | 校准 | X | X |
10/5 | X | X | 校准 | X | X |
11/6 | 校准 | 校准 | 校准 | 校准 | 校准 |
12/7 | 校准 | 校准 | 校准 | 校准 | 校准 |
13/8 | X | X | 校准 | X | X |
14/9 | X | X | 校准 | X | X |
15/10 | X | X | 校准 | X | X |
16/11 | 校准 | 校准 | 校准 | 校准 | 校准 |
17/12 | 校准 | 校准 | 校准 | 校准 | 校准 |
18/13 | X | X | 校准 | X | X |
19/14 | X | X | 校准 | X | X |
NA/15 | X | X | 校准 | X | X |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PCL0~PCL5、PCL6~PCL10、PCL11~PCL15)三段PCL下的 Deltagap值均需进行计算,且计算的是相对于中间信道功率变化的斜率值,而不是沿用同一个Deltagap值,这样就能增加高低功率下补偿值计算的准确性,避免出现高低功率不平坦的情况。
其中,补偿值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计算:
可以确定所述第二目标信道(x-1)功率等级下的所述默认功率因子值与所述第一目标信道的(x-2)功率等级下的(x-1)功率等级下的的差值,并基于所述差值与所述第一目标信道的(x-2)功率等级下的所述默认功率因子值的商确定x功率等级下的功率补偿值;以及确定所述x功率等级下的功率补偿值与所述第一目标信道x功率等级下的功率因子变化与功率变化比值的和值,并将所述和值与所述第一目标信道(x-1)功率等级下的(x-1)功率等级下的求和得到所述第一目标信道x功率等级下的补偿后的功率因子。
具体地,可以通过以下公式五计算功率补偿值:
DeltaGap=(F(x-1)-Fmid(x-2))/Fmid(x-2) 公式五
其中,DeltaGap表示功率补偿值,F(x-1)表示X信道PCL(x-1)功率等级下的功率Factor 值;Fmid(x-2)表示中间信道PCL(x-2)下的功率Factor值。
功率因子值的可以通过以下公式六计算得到:
Fx=Fmid(x-1)+DeltaGap×Kmidx 公式六
Fmid(x-1)表示中间信道PCL(x-1)功率等级下的功率Factor值;Kmidx表示中间信道PCLx的功率因子变化与功率变化比值;Fx表示X信道PCLx下的功率Factor值。
进而可以通过上述公式六对需要校准的信道的相应功率等级的发射功率进行校准,从而完成信道的功率校准,进而可以至少克服通路损耗,增高终端与基站之间信号传输的稳定性,
示例性的,CH549 PCL2的Factor值计算方法如下:
DeltaGap=(F1-Fmid0)/F0 公式七
F2=Fmid1+DeltaGap×Kmid2 公式八
Kmid2=ΔF/ΔP=(Fmid2-Fmid1)/(Pmdi2-Pmid1) 公式九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步骤305之后还可以包括步骤S6:确定各PCL下的功率是否满足协议要求,若满足协议要求则执行步骤S7:将经过补偿计算的功率因子写入存储器,示例性的,将经过补偿计算的功率因子(Factor值)写入NV,并提示校准成功。若不满足协议要求则提示校准失败。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芯片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4所示,该芯片可以包括:处理器401和存储器402,所述存储器402用于存储至少一条指令,所述指令由所述处理器401加载并执行时以实现本申请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功率校准方法,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实施例提供的功率校准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射频前端,包括:功率放大器、定向耦合器以及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芯片,其中功率放大器用于对由所述射频收发器接入所述功率放大器的信号进行信号放大,并将经过放大的信号传输给测试座进入测量仪器测量功率数据;定向耦合器用于功率分配。进一步地,所述定向耦合器与所述射频收发器之间配置功率检测电路,并通过所述功率检测电路回读射频收发器20发出信号经功率放大器11信号放大后的接收信号的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RSSI)值。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该射频前端的结构可以如图2所示相同或类似。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终端包括终端本体以及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射频前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功率校准方法,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实施例提供的功率校准方法。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应用可以是安装在终端上的应用程序(nativeApp),或者还可以是终端上的浏览器的一个网页程序(webApp),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装置(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装置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功率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测装置的预扫描参数,其中,所述预扫描参数包括所述待测装置的全功率等级基于各自的期望功率所确定的默认功率因子值;
基于所述预扫描参数对所述待测装置的第一目标信道的全功率等级的发射功率进行校准;
基于所述预扫描参数对所述待测装置的第二目标信道的设定功率等级的发射功率进行校准,其中,所述全功率等级包括所述设定功率等级;
获取所述待测装置的射频收发器通过所述第一目标信道和所述第二目标信道在所述设定功率等级发出射频信号的功率信息,并根据所述功率信息和所述第一目标信道和所述第二目标信道在所述设定功率等级的校准值的相应差异确定所述第一目标信道和所述第二目标信道的相应损耗值;以及
基于所述第一目标信道和所述第二目标信道的功率以及所述相应损耗值计算所述第一目标信道和所述第二目标信道在所述全功率等级下的功率补偿值,并基于所述功率补偿值对相应功率等级的发射功率进行补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待测装置的预扫描参数之前,还包括:
确定没有所述预扫描参数,则对所述第一目标信道进行全功率扫描,并获取全功率等级下的所述默认功率因子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待测装置的射频收发器通过所述第一目标信道和所述第二目标信道在所述设定功率等级发出射频信号的功率信息包括:
回读所述待测装置的射频收发器通过所述第一目标信道和所述第二目标信道在所述设定功率等级发出射频信号功率的接收信号的强度指示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功率信息和所述第一目标信道和所述第二目标信道在所述设定功率等级的校准值的相应差异确定所述第一目标信道和所述第二目标信道的相应损耗值包括:
根据所述接收信号的强度指示值与所述待测装置的功率放大器所连接的耦合器的耦合因子之和与所述设定功率等级的发射功率经过校准后得到的功率值作差得到所述损耗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功率信息和所述第一目标信道和所述第二目标信道在所述设定功率等级的校准值的相应差异确定所述第一目标信道和所述第二目标信道的相应损耗值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损耗值加在校准后的相应功率等级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目标信道和所述第二目标信道的功率以及所述相应损耗值计算所述第一目标信道和所述第二目标信道在所述全功率等级下的功率补偿值,并基于所述功率补偿值对相应功率等级的发射功率进行补偿包括:
确定所述第二目标信道(x-1)功率等级下的所述默认功率因子值与所述第一目标信道的(x-2)功率等级下的(x-1)功率等级下的差值,并基于所述差值与所述第一目标信道的(x-2)功率等级下的所述默认功率因子值的商确定x功率等级下的功率补偿值;以及
确定所述x功率等级下的功率补偿值与所述第一目标信道x功率等级下的功率因子变化与功率变化比值的和值,并将所述和值与所述第一目标信道(x-1)功率等级下的(x-1)功率等级下的求和得到所述第一目标信道x功率等级下的补偿后的功率因子。
7.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包括:
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至少一条指令,所述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时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功率校准方法。
8.一种射频前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功率放大器,用于对由射频收发器接入所述功率放大器的信号进行信号放大,并将经过放大的信号传输给测试座进入测量仪器测量功率数据;
定向耦合器,用于功率分配,其中,所述定向耦合器与所述射频收发器之间配置功率检测电路,并通过所述功率检测电路回读所述射频收发器发出信号功率的接收信号的强度指示;以及
权利要求7所述芯片。
9.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终端本体以及权利要求8所述的射频前端。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功率校准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772739.9A CN115175290B (zh) | 2022-06-30 | 2022-06-30 | 功率校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772739.9A CN115175290B (zh) | 2022-06-30 | 2022-06-30 | 功率校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175290A CN115175290A (zh) | 2022-10-11 |
CN115175290B true CN115175290B (zh) | 2024-11-19 |
Family
ID=834882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772739.9A Active CN115175290B (zh) | 2022-06-30 | 2022-06-30 | 功率校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17529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321220B (zh) * | 2023-02-06 | 2025-07-01 | 四川九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接入设备性能调优方法及系统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81084A (zh) * | 2011-05-13 | 2012-11-14 | 北京邮电大学 | 一种半静态上行功率控制方法 |
CN106712871A (zh) * | 2016-12-30 | 2017-05-24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天线性能优化方法以及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271014B2 (en) * | 2008-08-11 | 2012-09-1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utomated parameter adjustment to compensate self adjusting transmit power and sensitivity level at the node B |
CN110290577B (zh) * | 2019-07-15 | 2022-06-07 |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功率补偿方法、天线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
CN113098635A (zh) * | 2021-03-26 | 2021-07-09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功率补偿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
2022
- 2022-06-30 CN CN202210772739.9A patent/CN11517529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81084A (zh) * | 2011-05-13 | 2012-11-14 | 北京邮电大学 | 一种半静态上行功率控制方法 |
CN106712871A (zh) * | 2016-12-30 | 2017-05-24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天线性能优化方法以及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175290A (zh) | 2022-10-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537519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erforming power amplifier bias calibration | |
US9019011B2 (en) | Method of power amplifier calibration for an envelope tracking system | |
CN101437281B (zh) | 多载波系统中功率定标的方法与系统 | |
US20060199552A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lf-calibrating transmit power | |
US9300333B2 (en) | Methods for computing predistortion values for wireless systems | |
KR101411217B1 (ko) | 무선 주파수 전력 증폭기 회로용 최적 전원 전압을 결정하기 위한 방법 | |
MX2007002518A (es) | Sistema para determinar sensibilidad isotrópica total (tis) y métodos relacionados. | |
US20050159116A1 (en) | Method of self-calibration in a wireless transmitter | |
CN100426682C (zh) | 一种功率校准的方法 | |
CN115175290B (zh) | 功率校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2946461B (zh) | 一种有源定标体功率放大器线性度测试方法及装置 | |
US9363130B2 (en) | Dynamic digital predistortion for a microwave radio system | |
CN101494477A (zh) | 一种终端功率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 |
US11650236B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voltage standing wave ratio of antenn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7772922B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testing data signal amplifier having output signal power dependent upon multiple power control parameters | |
CN116015488A (zh) | 射频芯片的接收增益补偿电路及接收增益补偿方法 | |
KR20000060876A (ko) | 무선 단말기에서 온도보상에 따른 전력제어를 위한 코드 값 계산 방법 | |
CN113922893B (zh) | Gsm射频前端功率校准方法及装置 | |
MX2007002512A (es) | Sistema para determinar pérdida de trayectoria de rf entre una fuente rf y un receptor de rf y métodos relacionados. | |
CN110380794B (zh) | 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数据驱动射频发射功率校准方法和装置 | |
CN103109581A (zh) | 通过频率扫描在电压驻波比改变下的功率校准 | |
CN115372801B (zh) | 一种基站射频单元功率放大器的校准方法及系统 | |
Xie et al. | Data-driven RF transmit power calibra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 |
CN116506033A (zh) | 产线校准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 |
CN114024628B (zh) | S参数的测试系统、测试方法及校准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