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74297B - 属性信息的更新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属性信息的更新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174297B CN115174297B CN202210603443.4A CN202210603443A CN115174297B CN 115174297 B CN115174297 B CN 115174297B CN 202210603443 A CN202210603443 A CN 202210603443A CN 115174297 B CN115174297 B CN 11517429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ttribute information
- control command
- client
- node
- inform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856 abnorma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101100012902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FIG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06 wa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101001121408 Homo sapiens L-amino-acid oxidas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000827703 Homo sapiens Polyphosphoinositide phosphatas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26388 L-amino-acid oxidase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23591 Polyphosphoinositide phosphatase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233916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KAR5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87 air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84 smart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08 swee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3—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 H04L12/2807—Exchanging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on appliance services in a home automation networ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3—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 H04L12/2816—Controlling appliance services of a home automation network by calling their functionaliti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13—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itions triggering a change of settings
- H04L41/082—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itions triggering a change of settings the condition being updates or upgrades of network functional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属性信息的更新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涉及智慧家庭技术领域,该属性信息的更新方法包括:确定是否接收到所述M2M节点发送的通知信息,其中,所述通知信息用于指示所述M2M节点是否向所述设备接入网关成功发送所述控制命令,所述控制命令用于控制分组设备,所述分组设备包括:多个家电设备;在接收到所述M2M节点发送的通知信息,且所述通知信息用于指示所述M2M节点向所述设备接入网关成功发送所述控制命令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控制命令中的待控制属性信息更新所述分组设备的属性信息,其中,所述待控制属性信息为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多个家电设备的属性信息的信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属性信息的更新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家电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而近年来还涌现出了智能家电,该智能家电的运作往往是依赖于物联网、互联网、电子芯片等现代技术的应用和处理。
现有技术中,一般在物联网维护智能家电的属性信息,现有的属性信息维护策略一般都是基于设备端的属性信息上报,但是在网络异常的情况下,无法接收到设备端的属性信息上报,进而导致无法对设备的属性进行更新。
针对相关技术中,在网络异常的情况下,无法接收到设备端的属性信息上报,进而导致无法对设备的属性进行更新等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属性信息的更新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在网络异常的情况下,无法接收到设备端的属性信息上报,进而导致无法对设备的属性进行更新等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属性信息的更新方法,包括:确定是否接收到所述M2M节点发送的通知信息,其中,所述通知信息用于指示所述M2M节点是否向所述设备接入网关成功发送所述控制命令,所述控制命令用于控制分组设备,所述分组设备包括:多个家电设备;在接收到所述M2M节点发送的通知信息,且所述通知信息用于指示所述M2M节点向所述设备接入网关成功发送所述控制命令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控制命令中的待控制属性信息更新所述分组设备的属性信息,其中,所述待控制属性信息为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多个家电设备的属性信息的信息。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确定是否接收到所述M2M节点发送的通知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分组设备请求中的多个家电设备的第一设备标识将所述多个家电设备划分为一个分组设备;通过所述第一设备标识获取所述多个家电设备分别对应的第一属性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属性信息生成所述分组设备的属性信息。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第一属性信息生成所述分组设备的属性信息,包括:获取所述多个家电设备的设备类型,其中,所述多个家电设备的设备类型一致;根据所述设备类型获取所述设备类型预设的第二属性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属性信息和所述第二属性信息的交集,并根据所述交集生成所述分组设备的属性信息。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所述控制命令中的待控制属性信息更新所述分组设备的属性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发送所述控制命令的第一客户端;向所述第一客户端发送第一控制结果,其中,所述第一控制结果用于指示所述M2M节点向所述设备接入网关成功发送所述控制命令,以使所述第一客户端根据所述第一控制结果更新所述第一客户端中存储的分组设备的属性信息。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所述控制命令中的待控制属性信息更新所述分组设备的属性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多个家电设备发送的响应信息;在所述响应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多个家电设备成功响应所述控制命令的情况下,确定与物联网云端具有通信连接的第二客户端,其中,所述第二客户端为未发送所述控制命令的客户端;向所述第二客户端发送第二控制结果,其中,所述第二控制结果用于指示所述多个家电设备成功响应所述控制命令,以使所述第二客户端根据所述第二控制结果更新所述第二客户端中存储的分组设备的属性信息。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所述控制命令中的待控制属性信息更新所述分组设备的属性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之一:在所述响应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多个家电设备未成功响应所述控制命令的情况下,拒绝向所述第二客户端发送所述第二控制结果;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多个家电设备发送的响应信息的情况下,拒绝向所述第二客户端发送所述第二控制结果。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确定是否接收到所述M2M节点发送的通知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接收到所述M2M节点发送的通知信息,且所述通知信息用于指示所述M2M节点向所述设备接入网关未成功发送所述控制命令的情况下,拒绝根据所述控制命令中的待控制属性信息更新所述分组设备的属性信息。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属性信息的更新装置,包括: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是否接收到所述M2M节点发送的通知信息,其中,所述通知信息用于指示所述M2M节点是否向所述设备接入网关成功发送所述控制命令,所述控制命令用于控制分组设备,所述分组设备包括:多个家电设备;更新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M2M节点发送的通知信息,且所述通知信息用于指示所述M2M节点向所述设备接入网关成功发送所述控制命令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控制命令中的待控制属性信息更新所述分组设备的属性信息,其中,所述待控制属性信息为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多个家电设备的属性信息的信息。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上述属性信息的更新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上述处理器通过计算机程序执行上述的属性信息的更新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确定是否接收到所述M2M节点发送的通知信息,其中,所述通知信息用于指示所述M2M节点是否向所述设备接入网关成功发送所述控制命令,所述控制命令用于控制分组设备,所述分组设备包括:多个家电设备;在接收到所述M2M节点发送的通知信息,且所述通知信息用于指示所述M2M节点向所述设备接入网关成功发送所述控制命令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控制命令中的待控制属性信息更新所述分组设备的属性信息,其中,所述待控制属性信息为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多个家电设备的属性信息的信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在网络异常的情况下,无法接收到设备端的属性信息上报,进而导致无法对设备的属性进行更新等问题,本申请由物联网云统一维护设备的属性,以最后一次命令下发为准,不依赖设备端的属性上报,进而即使在网络异常的情况下,依旧可以对设备端的属性信息进行更新。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属性信息的更新方法的硬件环境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属性信息的更新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属性信息的更新方法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属性信息的更新装置的结构框图(一);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属性信息的更新装置的结构框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属性信息的更新方法。该属性信息的更新方法广泛应用于智慧家庭(Smart Home)、智能家居、智能家用设备生态、智慧住宅(Intelligence House)生态等全屋智能数字化控制应用场景。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属性信息的更新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由终端设备102和服务器104所构成的硬件环境中。如图1所示,服务器104通过网络与终端设备102进行连接,可用于为终端或终端上安装的客户端提供服务(如应用服务等),可在服务器上或独立于服务器设置数据库,用于为服务器104提供数据存储服务,可在服务器上或独立于服务器配置云计算和/或边缘计算服务,用于为服务器104提供数据运算服务。
上述网络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之一:有线网络,无线网络。上述有线网络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之一: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上述无线网络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之一: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蓝牙。终端设备102可以并不限定于为PC、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空调、智能烟机、智能冰箱、智能烤箱、智能炉灶、智能洗衣机、智能热水器、智能洗涤设备、智能洗碗机、智能投影设备、智能电视、智能晾衣架、智能窗帘、智能影音、智能插座、智能音响、智能音箱、智能新风设备、智能厨卫设备、智能卫浴设备、智能扫地机器人、智能擦窗机器人、智能拖地机器人、智能空气净化设备、智能蒸箱、智能微波炉、智能厨宝、智能净化器、智能饮水机、智能门锁等。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属性信息的更新方法,应用于物联网终端,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属性信息的更新方法的流程图,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2,确定是否接收到所述M2M节点发送的通知信息,其中,所述通知信息用于指示所述M2M节点是否向所述设备接入网关成功发送所述控制命令,所述控制命令用于控制分组设备,所述分组设备包括:多个家电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M2M节点位于物联网云端,M2M节点用于模拟设备接收应答(相当于通知信息),并将模拟设备接收应答发送给领域模型。
步骤S204,在接收到所述M2M节点发送的通知信息,且所述通知信息用于指示所述M2M节点向所述设备接入网关成功发送所述控制命令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控制命令中的待控制属性信息更新所述分组设备的属性信息,其中,所述待控制属性信息为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多个家电设备的属性信息的信息。
通过上述步骤,确定是否接收到所述M2M节点发送的通知信息,其中,所述通知信息用于指示所述M2M节点是否向所述设备接入网关成功发送所述控制命令,所述控制命令用于控制分组设备,所述分组设备包括:多个家电设备;在接收到所述M2M节点发送的通知信息,且所述通知信息用于指示所述M2M节点向所述设备接入网关成功发送所述控制命令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控制命令中的待控制属性信息更新所述分组设备的属性信息,其中,所述待控制属性信息为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多个家电设备的属性信息的信息;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在网络异常的情况下,无法接收到设备端的属性信息上报,进而导致无法对设备的属性进行更新等问题,本申请由物联网云统一维护设备的属性,以最后一次命令下发为准,不依赖设备端的属性上报,进而即使在网络异常的情况下,依旧可以对设备端的属性信息进行更新。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确定是否接收到所述M2M节点发送的通知信息之前,还包括:
步骤1:根据分组设备请求中的多个家电设备的第一设备标识将所述多个家电设备划分为一个分组设备;
步骤2:通过所述第一设备标识获取所述多个家电设备分别对应的第一属性信息;
步骤3:根据所述第一属性信息生成所述分组设备的属性信息。
也就是说,在建立所述分组设备的情况下,根据分组设备请求中的多个家电设备的第一设备标识确定多个家电设备的第一属性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属性信息的交集确定分组设备的属性信息。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第一属性信息生成所述分组设备的属性信息,包括:获取所述多个家电设备的设备类型,其中,所述多个家电设备的设备类型一致;根据所述设备类型获取所述设备类型预设的第二属性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属性信息和所述第二属性信息的交集,并根据所述交集生成所述分组设备的属性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加入分组设备的设备的设备功能一致(举例来讲,一个分组设备中只有设备功能一致的灯设备、一个分组设备中只有设备功能一致的空调设备等),物联网终端可以在数据库中获取所述家电设备的设备类型对应的第二属性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属性信息为目标对象预先设置的;确定第一属性信息和所述第二属性信息的交集,并将所述交集作为所述分组设备的属性信息,也就是说,分组设备的属性信息至少可以确定所述家电设备的属性信息。
举例来讲,设备1的属性信息为“温度”、“风速”;设备2的属性信息为“温度”、“风速”,则分组设备的属性信息即为“温度”、“风速”。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所述控制命令中的待控制属性信息更新所述分组设备的属性信息之后,还包括:
步骤1:确定发送所述控制命令的第一客户端;
步骤2:向所述第一客户端发送第一控制结果,其中,所述第一控制结果用于指示所述M2M节点向所述设备接入网关成功发送所述控制命令,以使所述第一客户端根据所述第一控制结果更新所述第一客户端中存储的分组设备的属性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M2M节点向所述设备接入网关成功发送所述控制命令的情况下,不需要等待家电设备返回的响应信息,直接向所述第一客户端发送第一控制结果,以使所述第一客户端根据第一控制结果和控制命令更新所述分组设备的属性信息。
举例来讲,在控制命令用于控制空调设备的温度和风速的情况下;在第一客户端接收到M2M节点向所述设备接入网关成功发送所述控制命令的控制结果的情况下,第一客户端根据控制命令中的“温度”和“风速”对应的具体信息,更新所述分组设备的属性信息,可选的,根据更新后的分组设备的属性信息,可以确定多个家电设备对应的属性信息。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所述控制命令中的待控制属性信息更新所述分组设备的属性信息之后,还包括:接收所述多个家电设备发送的响应信息;在所述响应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多个家电设备成功响应所述控制命令的情况下,确定与物联网云端具有通信连接的第二客户端,其中,所述第二客户端为未发送所述控制命令的客户端;向所述第二客户端发送第二控制结果,其中,所述第二控制结果用于指示所述多个家电设备成功响应所述控制命令,以使所述第二客户端根据所述第二控制结果更新所述第二客户端中存储的分组设备的属性信息。
即接收所述多个家电设备发送的响应信息的情况下,创建异步线程,向与物联网云端具有通信连接,且在线的第二客户端推送第二控制结果,以使第二客户端根据接收到第二控制结果更新第二客户端中存储的分组设备的属性信息。
可选的,确定在预设时长内是否接收到所述多个家电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多个家电设备成功响应所述控制命令的响应信息;若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多个家电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多个家电设备成功响应所述控制命令的响应信息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二客户端发送第二控制结果,其中,所述第二控制结果用于指示所述多个家电设备成功响应所述控制命令,以使所述第二客户端根据所述第二控制结果更新所述第二客户端中存储的分组设备的属性信息。
通过上述实施例,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多个家电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多个家电设备成功响应所述控制命令的响应信息的情况下,也会向第二客户端发送用于指示所述多个家电设备成功响应所述控制命令的控制结果;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在网络异常的情况下,无法接收到设备端的属性信息上报,进而导致其他客户端无法对设备的属性进行更新等问题。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所述控制命令中的待控制属性信息更新所述分组设备的属性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之一:在所述响应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多个家电设备未成功响应所述控制命令的情况下,拒绝向所述第二客户端发送所述第二控制结果;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多个家电设备发送的响应信息的情况下,拒绝向所述第二客户端发送所述第二控制结果。
即接收所述多个家电设备发送的未成功响应所述控制命令的响应信息的情况下,不再向第二客户端发送第二控制结果,进而使得第二客户端不用更新第二客户端中存储的分组设备的属性信息。
可选的,确定在预设时长内是否接收到所述多个家电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多个家电设备成功响应所述控制命令的响应信息;若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多个家电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多个家电设备成功响应所述控制命令的响应信息的情况下,拒绝向所述第二客户端发送第二控制结果,其中,所述第二控制结果用于指示所述多个家电设备成功响应所述控制命令。
即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多个家电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多个家电设备成功响应所述控制命令的响应信息的情况下,目标对象可以自主选择是否向所述第二客户端发送第二控制结果。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确定是否接收到所述M2M节点发送的通知信息之后,还包括:在接收到所述M2M节点发送的通知信息,且所述通知信息用于指示所述M2M节点向所述设备接入网关未成功发送所述控制命令的情况下,拒绝根据所述控制命令中的待控制属性信息更新所述分组设备的属性信息。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属性信息的更新方法的过程,以下再结合可选实施例对上述属性信息的更新的实现方法流程进行说明,但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属性信息的更新方法,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属性信息的更新方法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具体如下步骤:
步骤S301:根据设备分组创建请求创建分组设备的属性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创建分组设备的属性信息时,不需要自动做组内设备的实际状态同步,可以给用户提供手动同步组内设备的实际状态的入口;
步骤S302:在接收到用户的控制指令的情况下,通过M2M节点向所述设备接入网关发送所述控制命令,以使设备接入网关将所述控制命令下发至网关设备;
步骤S303:接收所述M2M节点发送的通知信息;
步骤S304:在接收到所述M2M节点发送的通知信息,且所述通知信息用于指示所述M2M节点向所述设备接入网关成功发送所述控制命令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控制命令中的待控制属性信息更新所述分组设备的属性信息;
步骤S305:向所述第一客户端发送用于指示M2M节点向所述设备接入网关成功发送所述控制命令的第一控制结果,以使所述第一客户端根据所述第一控制结果更新所述第一客户端中存储的分组设备的属性信息;
步骤S306:接收所述多个家电设备发送的响应信息;
步骤S307:在所述响应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多个家电设备成功响应所述控制命令的情况下,确定与物联网云端具有通信连接的第二客户端;
步骤S308:向所述第二客户端发送用于指示所述多个家电设备成功响应所述控制命令的第二控制结果,以使所述第二客户端根据所述第二控制结果更新所述第二客户端中存储的分组设备的属性信息。
本申请由物联网云统一维护设备的属性,以最后一次命令下发为准,不依赖设备端的属性上报,进而即使在网络异常的情况下,依旧可以对设备端的属性信息进行更新。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的方法。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属性信息的更新装置的结构框图(一);如图4所示,包括:
确定模块42,用于确定是否接收到所述M2M节点发送的通知信息,其中,所述通知信息用于指示所述M2M节点是否向所述设备接入网关成功发送所述控制命令,所述控制命令用于控制分组设备,所述分组设备包括:多个家电设备;
更新模块44,用于在接收到所述M2M节点发送的通知信息,且所述通知信息用于指示所述M2M节点向所述设备接入网关成功发送所述控制命令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控制命令中的待控制属性信息更新所述分组设备的属性信息,其中,所述待控制属性信息为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多个家电设备的属性信息的信息。
通过上述装置,确定是否接收到所述M2M节点发送的通知信息,其中,所述通知信息用于指示所述M2M节点是否向所述设备接入网关成功发送所述控制命令,所述控制命令用于控制分组设备,所述分组设备包括:多个家电设备;在接收到所述M2M节点发送的通知信息,且所述通知信息用于指示所述M2M节点向所述设备接入网关成功发送所述控制命令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控制命令中的待控制属性信息更新所述分组设备的属性信息,其中,所述待控制属性信息为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多个家电设备的属性信息的信息,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在网络异常的情况下,无法接收到设备端的属性信息上报,进而导致无法对设备的属性进行更新等问题,进而本申请由物联网云统一维护设备的属性,以最后一次命令下发为准,不依赖设备端的属性上报,进而即使在网络异常的情况下,依旧可以对设备端的属性信息进行更新。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属性信息的更新装置的结构框图(二);如图5所示,上述装置还包括:生成模块52,用于根据分组设备请求中的多个家电设备的第一设备标识将所述多个家电设备划分为一个分组设备;通过所述第一设备标识获取所述多个家电设备分别对应的第一属性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属性信息生成所述分组设备的属性信息。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生成模块52,用于获取所述多个家电设备的设备类型,其中,所述多个家电设备的设备类型一致;根据所述设备类型获取所述设备类型预设的第二属性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属性信息和所述第二属性信息的交集,并根据所述交集生成所述分组设备的属性信息。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属性信息的更新装置的结构框图(二);如图5所示,上述装置还包括:发送模块54,用于确定发送所述控制命令的第一客户端;向所述第一客户端发送第一控制结果,其中,所述第一控制结果用于指示所述M2M节点向所述设备接入网关成功发送所述控制命令,以使所述第一客户端根据所述第一控制结果更新所述第一客户端中存储的分组设备的属性信息。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发送模块54,用于接收所述多个家电设备发送的响应信息;在所述响应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多个家电设备成功响应所述控制命令的情况下,确定与物联网云端具有通信连接的第二客户端,其中,所述第二客户端为未发送所述控制命令的客户端;向所述第二客户端发送第二控制结果,其中,所述第二控制结果用于指示所述多个家电设备成功响应所述控制命令,以使所述第二客户端根据所述第二控制结果更新所述第二客户端中存储的分组设备的属性信息。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发送模块54,还用于以下之一:在所述响应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多个家电设备未成功响应所述控制命令的情况下,拒绝向所述第二客户端发送所述第二控制结果;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多个家电设备发送的响应信息的情况下,拒绝向所述第二客户端发送所述第二控制结果。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更新模块44,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M2M节点发送的通知信息,且所述通知信息用于指示所述M2M节点向所述设备接入网关未成功发送所述控制命令的情况下,拒绝根据所述控制命令中的待控制属性信息更新所述分组设备的属性信息。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上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的方法。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确定是否接收到所述M2M节点发送的通知信息,其中,所述通知信息用于指示所述M2M节点是否向所述设备接入网关成功发送所述控制命令,所述控制命令用于控制分组设备,所述分组设备包括:多个家电设备;
S2,在接收到所述M2M节点发送的通知信息,且所述通知信息用于指示所述M2M节点向所述设备接入网关成功发送所述控制命令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控制命令中的待控制属性信息更新所述分组设备的属性信息,其中,所述待控制属性信息为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多个家电设备的属性信息的信息。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可选地,上述电子装置还可以包括传输设备以及输入输出设备,其中,该传输设备和上述处理器连接,该输入输出设备和上述处理器连接。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处理器可以被设置为通过计算机程序执行以下步骤:
S1,确定是否接收到所述M2M节点发送的通知信息,其中,所述通知信息用于指示所述M2M节点是否向所述设备接入网关成功发送所述控制命令,所述控制命令用于控制分组设备,所述分组设备包括:多个家电设备;
S2,在接收到所述M2M节点发送的通知信息,且所述通知信息用于指示所述M2M节点向所述设备接入网关成功发送所述控制命令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控制命令中的待控制属性信息更新所述分组设备的属性信息,其中,所述待控制属性信息为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多个家电设备的属性信息的信息。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为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为RAM)、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及可选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申请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申请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属性信息的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物联网终端,包括:
确定是否接收到M2M节点发送的通知信息,其中,所述通知信息用于指示所述M2M节点是否向设备接入网关成功发送控制命令,所述控制命令用于控制分组设备,所述分组设备包括:多个家电设备;
在接收到所述M2M节点发送的通知信息,且所述通知信息用于指示所述M2M节点向所述设备接入网关成功发送所述控制命令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控制命令中的待控制属性信息更新所述分组设备的属性信息,其中,所述待控制属性信息为根据所述控制命令控制所述多个家电设备的属性信息的信息;
其中,根据所述控制命令中的待控制属性信息更新所述分组设备的属性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发送所述控制命令的第一客户端;向所述第一客户端发送第一控制结果,其中,所述第一控制结果用于指示所述M2M节点向所述设备接入网关成功发送所述控制命令,以使所述第一客户端根据所述第一控制结果更新所述第一客户端中存储的分组设备的属性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属性信息的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是否接收到所述M2M节点发送的通知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分组设备请求中的多个家电设备的第一设备标识将所述多个家电设备划分为一个分组设备;
通过所述第一设备标识获取所述多个家电设备分别对应的第一属性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属性信息生成所述分组设备的属性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属性信息的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属性信息生成所述分组设备的属性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多个家电设备的设备类型,其中,所述多个家电设备的设备类型一致;
根据所述设备类型获取所述设备类型预设的第二属性信息;
确定所述第一属性信息和所述第二属性信息的交集,并根据所述交集生成所述分组设备的属性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属性信息的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控制命令中的待控制属性信息更新所述分组设备的属性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多个家电设备发送的响应信息;
在所述响应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多个家电设备成功响应所述控制命令的情况下,确定与物联网云端具有通信连接的第二客户端,其中,所述第二客户端为未发送所述控制命令的客户端;
向所述第二客户端发送第二控制结果,其中,所述第二控制结果用于指示所述多个家电设备成功响应所述控制命令,以使所述第二客户端根据所述第二控制结果更新所述第二客户端中存储的分组设备的属性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属性信息的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控制命令中的待控制属性信息更新所述分组设备的属性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之一:
在所述响应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多个家电设备未成功响应所述控制命令的情况下,拒绝向所述第二客户端发送所述第二控制结果;
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多个家电设备发送的响应信息的情况下,拒绝向所述第二客户端发送所述第二控制结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属性信息的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是否接收到所述M2M节点发送的通知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M2M节点发送的通知信息,且所述通知信息用于指示所述M2M节点向所述设备接入网关未成功发送所述控制命令的情况下,拒绝根据所述控制命令中的待控制属性信息更新所述分组设备的属性信息。
7.一种属性信息的更新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物联网终端,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是否接收到M2M节点发送的通知信息,其中,所述通知信息用于指示所述M2M节点是否向设备接入网关成功发送控制命令,所述控制命令用于控制分组设备,所述分组设备包括:多个家电设备;
更新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M2M节点发送的通知信息,且所述通知信息用于指示所述M2M节点向所述设备接入网关成功发送所述控制命令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控制命令中的待控制属性信息更新所述分组设备的属性信息,其中,所述待控制属性信息为根据所述控制命令控制所述多个家电设备的属性信息的信息;
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发送装置,用于确定发送所述控制命令的第一客户端;向所述第一客户端发送第一控制结果,其中,所述第一控制结果用于指示所述M2M节点向所述设备接入网关成功发送所述控制命令,以使所述第一客户端根据所述第一控制结果更新所述第一客户端中存储的分组设备的属性信息。
8.一种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9.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通过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所述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603443.4A CN115174297B (zh) | 2022-05-30 | 2022-05-30 | 属性信息的更新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603443.4A CN115174297B (zh) | 2022-05-30 | 2022-05-30 | 属性信息的更新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174297A CN115174297A (zh) | 2022-10-11 |
CN115174297B true CN115174297B (zh) | 2024-09-24 |
Family
ID=834827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603443.4A Active CN115174297B (zh) | 2022-05-30 | 2022-05-30 | 属性信息的更新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174297B (zh)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018165A (zh) * | 2016-01-28 | 2017-08-04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控制物联网设备的方法及装置、服务器、移动设备 |
CN112068451A (zh) * | 2020-09-03 | 2020-12-11 | 东北林业大学 | 一种基于阿里云物联的家居电器智能控制系统 |
CN113760581A (zh) * | 2021-09-09 | 2021-12-07 | 四川虹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mqtt对智能终端的属性信息进行同步的方法和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899464A (zh) * | 2017-02-28 | 2017-06-27 | 杭州古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智能家居控制方法 |
CN107094102B (zh) * | 2017-06-08 | 2021-04-30 | 生迪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 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
CN109976173A (zh) * | 2019-03-18 | 2019-07-05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CN111447200B (zh) * | 2020-03-24 | 2022-03-08 | 湖南兴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2737849B (zh) * | 2020-12-29 | 2023-02-03 |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13835347B (zh) * | 2021-09-15 | 2024-11-22 |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 设备状态管理方法及装置 |
-
2022
- 2022-05-30 CN CN202210603443.4A patent/CN11517429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018165A (zh) * | 2016-01-28 | 2017-08-04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控制物联网设备的方法及装置、服务器、移动设备 |
CN112068451A (zh) * | 2020-09-03 | 2020-12-11 | 东北林业大学 | 一种基于阿里云物联的家居电器智能控制系统 |
CN113760581A (zh) * | 2021-09-09 | 2021-12-07 | 四川虹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mqtt对智能终端的属性信息进行同步的方法和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174297A (zh) | 2022-10-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4697150B (zh) | 命令的下发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 |
CN115296948A (zh) | 场景信息的更新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 |
CN115001885A (zh) | 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 |
CN115309062B (zh) | 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 |
CN115174297B (zh) | 属性信息的更新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 |
CN115314332B (zh) | 设备主题的设置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 |
CN115457955B (zh) | 分布式唤醒的决策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 |
CN115473753B (zh) | 网关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 |
CN116107975A (zh) | 设备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 |
CN116382111A (zh) | 设备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 |
CN116382107A (zh) | 设备指令的获取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 |
WO2024021546A1 (zh) | 行为偏好表的生成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 |
CN115473752A (zh) | 控制命令的发送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 |
CN115174296B (zh) | 设备功能接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 |
CN115032917B (zh) | 设备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 |
CN113126510A (zh) | 家电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5312048B (zh) | 设备唤醒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 |
CN115296946B (zh) | 控制请求的分解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 |
CN115296958B (zh) | 设备控制任务的分发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 |
CN115314549B (zh) | 下线设备管理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 |
CN117896848A (zh) | 智能设备的绑定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 |
CN115167163B (zh) | 场景执行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 |
CN115002014B (zh) | 确定测试结果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 |
CN118885495A (zh) | 状态页面的更新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 |
CN117668009A (zh) | 设备功能匹配方法、匹配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