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73638A - 轴向电机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轴向电机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173638A CN115173638A CN202210688682.4A CN202210688682A CN115173638A CN 115173638 A CN115173638 A CN 115173638A CN 202210688682 A CN202210688682 A CN 202210688682A CN 115173638 A CN115173638 A CN 11517363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channel
- motor
- annular protrusion
- accommodating cavity
- motor ma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9000000498 cool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0110 cooling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788 cri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306 compon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358 core compon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45 sint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3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ontrol circuits or drive circuit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0—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with channels or ducts for flow of cooling medium
- H02K5/203—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with channels or ducts for flow of cooling medium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quids, e.g. cooling jacket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2—Auxiliary parts of casing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2K5/06-H02K5/20, e.g. shaped to form connection boxes or terminal boxes
- H02K5/225—Terminal boxes or connection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19—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for machines with closed casing and closed-circuit cooling using a liquid cooling medium, e.g. oi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轴向电机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轴向电机系统包括电机主箱体,其中部设置有轴孔,箱体内形成有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并且在电机主箱体内部还形成有冷却水道,冷却水道形成于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中的至少一个的腔壁面内。在电机主箱体内设置有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并将功率器件设置于第一容纳腔内,将直流母线电容设置于第二容纳腔内,且在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中的至少一个的腔壁面内形成有冷却水道。这样设置提高冷却水道对直流母线电容和功率器件的换热效率,有效地提高了电机的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轴向电机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相关技术日趋成熟,汽车内部空间越来越紧凑,小型化、轻量化和集成化成为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流方向。驱动电机控制系统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其传统的分离式结构所带来的空间体积大、接线复杂、系统可靠性低、稳定性差等一系列弊端已逐渐显露出来,难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如果将控制器和驱动电机两者合二为一,则可以有效减少驱动控制系统在整车中占用的空间体积,降低控制器和驱动电机的制造成本,提高驱动控制系统的连接稳定性。但由于控制器本身体积较大,现在通用的集成方式是将控制器放在驱动电机正上方集成,不能有效减小总成的体积,仍然会导致结构笨重,装配结构复杂;且目前新能源产品更新换代较快,而电驱产品开发费用较高,通常产品多针对某一具体型号功率模块进行对应结构设计,当功率需求变化时,无法在现有基础进行适配调整,即无法平台化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设备及具有其的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机占用空间大,换热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轴向电机系统,包括:电机主箱体,电机主箱体的中部设置有轴孔,电机主箱体内形成有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第一容纳腔至轴孔孔心的最大距离小于第二容纳腔至轴孔孔心的最小距离;功率器件,功率器件设置于第一容纳腔内;直流母线电容,直流母线电容设置于第二容纳腔内。
进一步地,电机主箱体内设置有第一环形凸起和第二环形凸起,第一环形凸起开设有轴孔,第二环形凸起沿第一环形凸起的外周面延伸设置,至少部分的第一环形凸起的外周面与第二环形凸起的内周面之间具有间隔以形成第一容纳腔,至少部分的第二环形凸起的外周面与电机主箱体的内周面之间具有间隔以形成第二容纳腔,第一环形凸起和第二环形凸起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冷却水道。
进一步地,电机主箱体内有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的第一端与第二环形凸起的内周面连接,第一连接部的第二端与第一环形凸起的外周面连接,第二连接部的第一端与第二环形凸起的内周面连接,第二连接部的第二端与第一环形凸起的外周面连接,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将第一环形凸起的外周面与第二环形凸起的内周面之间分隔成第一弧形安装区域和第二弧形安装区域,其中,第一弧形安装区域和第二弧形安装区域中的一个形成第一容纳腔。
进一步地,冷却水道包括第一水道,部分的第一水道沿第一环形凸起的周向延伸设置,第一水道的进水端形成于第一连接部内,第一水道的出口端形成于第二连接部内。
进一步地,冷却水道包括第二水道,第二水道开设于第二环形凸起内,第二水道沿所述第二环形凸起的周向延伸设置,且第二水道与第一水道的出口端连通设置。
进一步地,冷却水道包括还包括第三水道,第三水道开设于第二环形凸起内,且所述第三水道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二水道的出口端连通,第三水道的出口端开设于电机主箱体的外表面,第二水道内冷却夜的流向与第三水道内冷却液的流向相反。
进一步地,冷却水道包括第四水道,第四水道的进口端开设于电机主箱体的外表面,第四水道的出口端与第一连接部内的水道连通设置。
进一步地,功率器件为多个,多个功率器件中的至少一个与第一环形凸起的外周面连接,和/或,多个功率器件中的至少一个与第二环形凸起的内周面连接。
进一步地,电机主箱体的位于轴孔一侧形成安装腔,安装腔用于安装定子组件,电机主箱体内位于轴孔的另一侧设置有电路板,电路板上设置有直流母线电容输出端子、功率器件端子、旋变信号端子、三相交流电端子、整车信号插接件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轴向电机系统,轴向电机系统为上述轴向电机系统。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电机主箱体内设置有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并将功率器件设置于第一容纳腔内,将直流母线电容设置于第二容纳腔内,且在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中的至少一个的腔壁面内形成有冷却水道。这样设置提高冷却水道对直流母线电容和功率器件的换热效率,有效地提高了电机的效率。而且,采用该电机结构,能够有效地缩短电机轴向个高度,使的电机更加紧凑,使得电机实现高集成、小型化设计,有效地提高了电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轴向电机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轴向电机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轴向电机系统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轴向电机系统的第四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逆变器主要零部件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电机主箱体冷却水路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电机主箱体冷却水路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电机旋变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分立功率器件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定子总成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直流母线电容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电路板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电路板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轴向电机系统的第五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200、轴向电机系统;
110、定子总成;111、电机U相交流端子;112、电机V相交流端子;113、电机W相交流端子;114、电机绕线出线端;115、电机定子;116、电机非出线端;
120、转子总成;130、转子轴;
10、控制器盖;101、轴孔;102、第一容纳腔;103、第二容纳腔;104、第一环形凸起;105、第二环形凸起;106、第一连接部;107、第二连接部;
11、整车信号插接件过孔;
20、电机主箱体;21、出水口;22、入水口;23、高压直流正极输入端口;24、高压直流负极输入端口;25-1、第一水道;25-2、第二水道;25-3、第三水道;25-4、第四水道;25-5、电机侧壁出水引流水道;26、第一凸起外侧;27、第二凸起内侧;
30、整车信号插接件;
40、电路板;41、直流母线电容正极输出端子过孔;42、直流母线电容负极输出端子过孔;43、分立功率器件端子过孔;44、旋变端子过孔;45、电流传感器信号端子过孔;46、交流U相端子过孔;47、交流V相端子过孔;48、交流W相端子过孔;49、整车接插件信号过孔;
50、电流传感器;51、电流传感器信号端子;
60、直流母线电容;61、直流母线电容正极输出端子;62、直流母线电容负极输出端子;63、直流母线电容正极输入端子;64、直流母线电容正极输入端子;
70、功率器件;71、功率器件端子;
80、电机旋变总成;82、旋变定子;83、旋变转子;81、旋变信号端子;
90、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申请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有可能扩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并且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器件,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结合图1至图14所示,根据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轴向电机系统。
具体地,如图6所示电机主箱体20的中部设置有轴孔101,且在电机主箱体20内形成有第一容纳腔102和第二容纳腔103,并在第一容纳腔102内包括了功率器件70,第二容纳腔103包括了直流母线电容60。至轴孔101孔心的最大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容纳腔103至所述轴孔101孔心的最小距离。同时,电机主箱体20内部还形成有冷却水道,冷却水道形成于所述第一容纳腔102和所述第二容纳腔103中的至少一个的腔壁面内。
在本实施例中,在电机主箱体内设置有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并将功率器件设置于第一容纳腔内,将直流母线电容设置于第二容纳腔内,且在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中的至少一个的腔壁面内形成有冷却水道。这样设置提高冷却水道对直流母线电容和功率器件的换热效率,有效地提高了电机的效率。而且,采用该电机结构,能够有效地缩短电机轴向个高度,是的电机更加紧凑,使得电机实现高集成、小型化设计,有效地提高了电机的实用性。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电机主箱体20内设置有第一环形凸起104和第二环形凸起105,第一环形凸起104开设有轴孔101,第二环形凸起105沿第一环形凸起104的外周面延伸设置,至少部分的第一环形凸起104的外周面与第二环形凸起105的内周面之间具有间隔以形成第一容纳腔102,至少部分的第二环形凸起105的外周面与电机主箱体20的内周面之间具有间隔以形成第二容纳腔103,第一环形凸起104和第二环形凸起105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冷却水道。这样设置使得该电机主箱体20的内部结构简单,容易加工,且在第一环形凸起104和第二环形凸起105中开设冷却水道,能够增加冷却水道与直流母线电容60、功率器件70之间的散热面积,有效地提高了电机性能。
具体地,电机主箱体20内有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部106和第二连接部107,第一连接部106的第一端与第二环形凸起105的内周面连接,第一连接部106的第二端与第一环形凸起104的外周面连接,第二连接部107的第一端与第二环形凸起105的内周面连接,第二连接部107的第二端与第一环形凸起104的外周面连接,第一连接部106和第二连接部107将第一环形凸起104的外周面与第二环形凸起105的内周面之间分隔成第一弧形安装区域和第二弧形安装区域,其中,第一弧形安装区域和第二弧形安装区域中的一个形成第一容纳腔102。功率器件70布置于第一凸起外侧26,根据需求功率不同,功率器件70的布置区域可在第二凸起内侧27进行拓展,这样设置能够根据电机性能需求设置功率器件70,有效地提高了电机的实用性。其中,直流母线电容优选环形电容,布置于电机主箱体逆变器侧腔体,采用该结构能够对电容器侧壁、底部均进行散热,提高电容利用效率。进一步地,设置第一连接部106和第二连接部107能够起到延长冷却水道的作用。
具体地,如图7所示,冷却水道包括第一水道25-1,部分的第一水道25-1沿所述第一环形凸起104的周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水道25-1的进水端形成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06内,所述第一水道25-1的出口端形成于所述第二连接部107内,这样的水道设计更好的对轴承与功率器进行了冷却,尤其针对目前转速高速化趋势,常规电机转速已达18000rpm以上,而且后续转速会更高,轴承热量散失是高速化难题之一,该方案可有效为轴承提供冷却,提高轴承工作可靠性及电机系统效率。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冷却水道包括第二水道25-2,第二水道25-2开设于第二环形凸起105内,第二水道25-2沿第二环形凸起105的周向延伸设置,且第二水道25-2与第一水道25-1的出口端连通设置,由于需求的功率不同功率器件70可在第二凸起内侧27进行拓展,而设置第二水道25-2能够更好的为功率器件70和直流母线电容60进行冷却。
为了提高电容利用率,以及有效地为直流母线电容60及整车信号插接件30均与电路板进行冷却。
在本申请中的另一种实施例中,冷却水道第三水道25-3开设于第二环形凸起105内,第三水道25-3的进口端与第二水道25-2的出口端连通。第三水道25-3的出口端开设于所述电机主箱体20的外表面,第二水道25-2内冷却夜的流向与第三水道25-3内冷却液的流向相反。由于第二环形凸起105的端面形成安装直流母线电容60的支撑面,这样设置能够进一步地增加冷却水道的长度,继而起到对直流母线电容60以及安装在第二环形凸起105一侧的功率器件进行散热的作用。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冷却水道包括第四水道25-4的进口端开设于所述电机主箱体20的外表面,第四水道25-4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06内的水道连通设置,冷却液从入水口22进入,沿电机侧壁引流入水水道25-4流入25-1轴承周边水路,如图7所示,沿图示箭头方向,分别流经第二水道25-1、第二水道25-2、第三水道,之后经电机侧壁出水引流水道25-5流入出水口,本实施例的冷却水道布局紧凑,很好的利用了电机主箱体的空间位置并大幅度发挥了其散热能力。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功率器件70为多个,多个功率器件70通过烧结(焊接、弹性压接或其他可行的连接工艺)固定于第一凸起外侧26及第二凸起内侧27,这样设置不占用电机主箱体20的轴向或径向空间。在本实施例中,功率器件70可以是分立功率器件,如图9所示,功率器件端子71直接与电路板连接,这样设置使得电机结构布局紧凑,连接方便,便于电机系统小型化,且电机系统功率等级可根据需求增加和减少分立功率器件的个数以拓展电机的功率,便于产品平台化。
进一步地,电机主箱体20的位于轴孔101一侧形成安装腔,安装腔用于安装定子组件,如图10所示,电机三相线端子包括电机U相交流端子111、电机V相交流端子112、电机W相交流端子113,一端连接电机绕线出线端,另一端通过电机主箱体过孔,穿过电流传感器50,与电路板连接,连接方式可为焊接、螺接、过盈压接或其他连接方式。该方案节省中间过渡铜排,减少不必要的热量损失,且连接方便,成本低。而电机主箱体20内位于轴孔101的另一侧设置有电路板40,如图12与图13所示,电路板与功率器件的端子和直流母线电容60的端子对应位置设计有直流母线电容输出端子、功率器件端子、旋变信号端子81、三相交流电端子、整车信号插接件30中的至少一个。这样设置能够使得该轴向电机系统在轴向更加紧凑。
本实施例中,电机旋变信号端子81、电机三相线、电流传感器、功率器件端子71、直流母线电容及整车信号插接件均与电路板直接连接(工艺可以为焊接,过盈压接或其他连接工艺),取消中间过渡线束如图14所示,整个电机系统无柔性线束连接,节省空间,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当然电机旋变信号端子、电机三相线、电流传感器、功率器件端子、直流母线电容及整车信号插接件也可通过线束与电路板连接。本申请中电路板集成驱动、控制、导电功能,与电机旋变信号端子、电机三相线、电流传感器、功率器件端子、直流母线电容及整车信号插接件均直接连接,大大减少电机系统部件数量,结构深度集成,更加紧凑且装配方便,连接可靠,降低使用成本。
现有技术中,旋变多为甩线方案,柔性线连接,本实施例优选刚性插针式出线方式,旋变信号端子81直接与电路板连接,无中间过渡线束及接插件,信号干扰小,成本低,装配方便且精度高。当然就整个电机系统而言,旋变信号也可选用其他连接方案。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图5和图8所示,该轴向电机系统还包括电机旋变总成80,电机旋变总成80包括旋变定子82和旋变转子83,旋变转子83至轴孔孔心的最大距离小于旋变定子82至轴孔孔心的最小距离。其中,旋变转子83与转子轴130连接,旋变定子82沿旋变转子83外周设置且位于电机主箱体内。
如图1所示,图中示出了本申请的轴向电机系统200的结构示意图,21为冷却水道的出水口,22为冷却水道的入水口,23为高压直流正极输入端口、24为高压直流负极输入端口,如图2所示,11为整车信号插接件过孔,90为轴承。其中,定子组件包括定子总成110和转子总成120,以及转子轴130。
如图3所示,51为电流传感器信号端子。如图5所示,61为直流母线电容正极输出端子,62为直流母线电容负极输出端子,63为直流母线电容正极输入端子,64为直流母线电容正极输入端子。
如图10所示,114为电机绕线出线端;115为电机定子;116为电机非出线端,
如图12和图13所示,电路板上设置的41为直流母线电容正极输出端子过孔,42为直流母线电容负极输出端子过孔,43为分立功率器件端子过孔,44为旋变端子过孔,45为电流传感器信号端子过孔,46为交流U相端子过孔,47为交流V相端子过孔,48为交流W相端子过孔,49为整车接插件信号过孔。
上述实施例中的轴向电机系统,可以用于车辆技术领域,即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轴向电机系统,轴向电机系统为上述的轴向电机系统。此系统可减小了驱动控制系统在整车中的空间占用范围,降低了驱动控制系统的质量。
可以看出,本发明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节省空间,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实现高集成、小型化、低成本电机系统。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除上述以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轴向电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机主箱体(20),所述电机主箱体(20)的中部设置有轴孔(101),所述电机主箱体(20)内形成有第一容纳腔(102)和第二容纳腔(103),所述第一容纳腔(102)至所述轴孔(101)孔心的最大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容纳腔(103)至所述轴孔(101)孔心的最小距离;
功率器件(70),所述功率器件(70)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腔(102)内;
直流母线电容(60),所述直流母线电容(60)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纳腔(103)内;
其中,所述电机主箱体(20)内部还形成有冷却水道,所述冷却水道形成于所述第一容纳腔(102)和所述第二容纳腔(103)中的至少一个的腔壁面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电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主箱体(20)内设置有第一环形凸起(104)和第二环形凸起(105),所述第一环形凸起(104)开设有所述轴孔(101),所述第二环形凸起(105)沿所述第一环形凸起(104)的外周面延伸设置,至少部分的所述第一环形凸起(104)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二环形凸起(105)的内周面之间具有间隔以形成所述第一容纳腔(102),至少部分的所述第二环形凸起(105)的外周面与所述电机主箱体(20)的内周面之间具有间隔以形成所述第二容纳腔(103),所述第一环形凸起(104)和所述第二环形凸起(105)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所述冷却水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向电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主箱体(20)内有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部(106)和第二连接部(107),所述第一连接部(106)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环形凸起(105)的内周面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106)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环形凸起(104)的外周面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107)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环形凸起(105)的内周面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107)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环形凸起(104)的外周面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106)和所述第二连接部(107)将所述第一环形凸起(104)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二环形凸起(105)的内周面之间分隔成第一弧形安装区域和第二弧形安装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弧形安装区域和第二弧形安装区域中的一个形成所述第一容纳腔(1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向电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道包括第一水道(25-1),部分的所述第一水道(25-1)沿所述第一环形凸起(104)的周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水道(25-1)的进水端形成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06)内,所述第一水道(25-1)的出口端形成于所述第二连接部(107)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向电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道包括第二水道(25-2),所述第二水道(25-2),所述第二水道(25-2)开设于所述第二环形凸起(105)内,所述第二水道(25-2)沿所述第二环形凸起(105)的周向延伸设置,且所述第二水道(25-2)与所述第一水道(25-1)的出口端连通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轴向电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道包括还包括第三水道(25-3),所述第三水道(25-3)开设于所述第二环形凸起(105)内,且所述第三水道(25-3)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二水道(25-2)的出口端连通,所述第三水道(25-3)的出口端开设于所述电机主箱体(20)的外表面,所述第二水道(25-2)内冷却夜的流向与所述第三水道(25-3)内冷却液的流向相反。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向电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道包括第四水道(25-4),所述第四水道(25-4)的进口端开设于所述电机主箱体(20)的外表面,所述第四水道(25-4)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06)内的水道连通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向电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器件(70)为多个,多个所述功率器件(70)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环形凸起(104)的外周面连接,和/或,多个所述功率器件(70)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二环形凸起(105)的内周面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电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主箱体(20)的位于所述轴孔(101)一侧形成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用于安装定子组件,所述电机主箱体(20)内位于所述轴孔(101)的另一侧设置有电路板(40),所述电路板(40)上设置有直流母线电容输出端子、功率器件端子、旋变信号端子(81)、三相交流电端子、整车信号插接件(30)中的至少一个。
10.一种车辆,包括轴向电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电机系统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轴向电机系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688682.4A CN115173638A (zh) | 2022-06-17 | 2022-06-17 | 轴向电机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688682.4A CN115173638A (zh) | 2022-06-17 | 2022-06-17 | 轴向电机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173638A true CN115173638A (zh) | 2022-10-11 |
Family
ID=834855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688682.4A Pending CN115173638A (zh) | 2022-06-17 | 2022-06-17 | 轴向电机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173638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108861A1 (zh) * | 2022-11-24 | 2024-05-30 | 浙江凌昇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电驱总成及车辆 |
-
2022
- 2022-06-17 CN CN202210688682.4A patent/CN115173638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108861A1 (zh) * | 2022-11-24 | 2024-05-30 | 浙江凌昇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电驱总成及车辆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439759C (zh) | 具有由相同部件组装的机电模块的混合式车用传动装置 | |
CN211701841U (zh) | 电机控制器的直流滤波模块以及电机控制器 | |
CN211701761U (zh) | 用于电动车辆的电机控制器以及电动车辆 | |
CN106787467B (zh) | 一种电动车电驱动系统 | |
CN211151761U (zh) | 一种轴向集成的电动汽车电机控制系统 | |
CN210911983U (zh) | 一种集成式电驱动系统总成及电动汽车 | |
CN103427532A (zh) | 电机及其控制装置 | |
CN111114339A (zh) | 一种集成式三合一电机控制系统 | |
CN114884282A (zh) | 电驱系统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 |
CN118413060A (zh) | 电动总成及车辆 | |
CN112994367A (zh) | 一种轴向集成的电动汽车电机控制系统 | |
CN115173638A (zh) | 轴向电机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 |
CN113422565A (zh) | 电机控制器以及具有其的电动车辆 | |
CN113114053B (zh) | 一种高电磁兼容等级的逆变器总成 | |
CN112953348B (zh) | 一种双电机逆变器及汽车 | |
CN211127385U (zh) | 空气压缩机的电机总成和空气压缩机 | |
CN113496822A (zh) | 一种正六边形直流滤波电容器 | |
CN114142788A (zh) | 双电机控制器和电驱动系统 | |
CN209344964U (zh) | 一种新能源车用水冷电机系统 | |
CN215955106U (zh) | 一种正六边形直流滤波电容器 | |
CN215436296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三合一电驱系统总成 | |
CN211702649U (zh) | 电机控制器以及电动车辆 | |
CN213818337U (zh) | 电路板布局结构及无刷控制器 | |
CN116247877A (zh) | 电机控制器及车辆 | |
CN109560670B (zh) | 一种新能源车用水冷电机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