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5164804B - 一种测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测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64804B
CN115164804B CN202210804983.9A CN202210804983A CN115164804B CN 115164804 B CN115164804 B CN 115164804B CN 202210804983 A CN202210804983 A CN 202210804983A CN 115164804 B CN115164804 B CN 1151648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ickness measuring
piece
driving
product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0498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64804A (zh
Inventor
张喜春
张元兴
江友峰
肖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zhon Precision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zhon Precision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zhon Precision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zhon Precision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0498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64804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648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648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648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648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2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 G01B21/02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 G01B21/08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for measuring thicknes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厚装置,属于厚度测量技术领域。测厚装置包括安装座、固定件、滑动件、输送机构、顶升机构和第一驱动件;滑动件沿第一方向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有多个;多个滑动件包括主滑动件和设于主滑动件与固定件之间的中间滑动件;主滑动件与最邻近的中间滑动件之间、固定件与最邻近的中间滑动件之间以及相邻的两个中间滑动件之间均形成有测厚工位;输送机构用于输送产品至测厚工位处;顶升机构顶升输送至测厚工位处的产品,以使产品脱离输送机构;第一驱动件的驱动端连接主滑动件,驱动主滑动件沿第一方向靠近固定件,直至将每个测厚工位处的产品压紧。本发明的测厚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包测厚效率低下和搬运过程中易损坏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测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厚度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厚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池包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电池包进行厚度测量,以检测每个电池包的厚度是否都在允许范围内;电池包厚度不合格的话会影响后续装配。现有技术中的测厚装置一般都需采用夹爪将电池包转移至测量工位,对电池包逐一进行厚度测量;搬运的过程中极易造成产品损坏或者磕碰,同时逐一测量的方式也效率低下。
因此,亟待提供一种测厚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厚装置,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包测厚效率低下和搬运过程中易发生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测厚装置,包括:
安装座:
固定件,固设于所述安装座上;
滑动件,沿第一方向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有多个,每个所述滑动件均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设于所述安装座上;多个所述滑动件包括主滑动件和设于所述主滑动件与所述固定件之间的中间滑动件,所述主滑动件与最邻近的所述中间滑动件之间、所述固定件与最邻近的所述中间滑动件之间以及相邻的两个所述中间滑动件之间均形成有测厚工位;
输送机构,用于输送产品至所述测厚工位处;
顶升机构,用于顶升输送至所述测厚工位处的产品,以使产品脱离所述输送机构;
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的驱动端连接所述主滑动件,以驱动所述主滑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靠近所述固定件,直至将每个所述测厚工位处的产品压紧。
进一步地,所述主滑动件与所述固定件相向设置的一侧、以及所述中间滑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压块,所述压块依次两两为一组,每组的两个所述压块呈相对设置,产品能够压设于每组的两个所述压块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测厚装置还包括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安装座和所述中间滑动件上的复位气缸,所述复位气缸用于沿压紧方向的反向驱动相应的所述滑动件复位。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机构包括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输送滚筒,产品能够坐落于所述输送滚筒上;所述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所述输送滚筒沿所述第一方向横跨所述测厚工位。
进一步地,所述顶升机构包括滑动设于所述安装座上的多个顶升件,每个所述测厚工位处均对应设置一个所述顶升件;所述顶升件包括:
固定板,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设于所述安装座上;
顶升板,所述顶升板上设置让位块,所述让位块的顶面沿第二方向开设多个让位槽,所述让位槽用于避让所述输送机构,以使产品能够脱离所述输送机构进而支撑于所述让位块的顶面上;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升降驱动件,设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升降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顶升板。
进一步地,所述顶升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顶升板上的夹紧件;所述夹紧件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两夹爪,两个所述夹爪能够相互靠近,以夹紧产品。
进一步地,所述顶升机构还包括导向止挡件,所述导向止挡件包括两个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导向轮组件;所述导向轮组件包括:
竖直支架,固设于所述固定板上;
水平支架,设于所述竖直支架的顶端,所述水平支架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设置;
导向轮,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多个,所述导向轮转动设于所述水平支架上,并用于与产品滚动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测厚装置还包括拨叉机构,所述拨叉机构包括:
连接板,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设于所述安装座上;
第二驱动件,设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连接板;
拨叉本体,用于与所述固定板接合;
第三驱动件,设于所述连接板上,所述第三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拨叉本体,用于驱动所述拨叉本体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进而与所述固定板接合。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架和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设于两个所述支撑架之间的导向支撑柱:所述第一驱动件及所述固定件分别于两个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滑动件滑动设于所述导向支撑柱上;所述输送机构和所述顶升机构设于两个所述支撑架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
驱动电机,设于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架上;
驱动板,设于两个所述支撑架之间,且与所述主滑动件相连;所述导向支撑柱穿设于所述驱动板上;
丝杠螺母副,所述丝杠螺母副的丝杠设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所述丝杠螺母副的螺母设于所述驱动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测厚装置,主滑动件与最邻近的中间滑动件之间、固定件与最邻近的中间滑动件之间以及相邻的两个中间滑动件之间均形成有测厚工位,即测厚工位设置多个,可以实现多个产品的同时测厚;具体实施时,所有的滑动件均滑动设于安装座上,当第一驱动件驱动主滑动件沿第一方向靠近固定件时,主滑动件推动自身测厚工位处的产品,直至产品与最邻近的中间滑动件相抵,压力得以传递给该中间滑动件,该中间滑动件在压力作用下滑动,挤压下一测厚工位处的产品,就这样压力接力传递,所有的中间滑动件及相应测厚工位处的产品均朝向固定件移动,直至到达极限位置后,所有的产品都得以在相应的测厚工位处被压紧,此时再同时进行多个产品的厚度检测即可,提高了厚度检测的效率;同时,由于产品是由输送机构直接输送至测厚工位处,然后再被顶升完成测量的,测厚效率高的同时,产品也不易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磕碰和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测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测厚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测厚装置(去除输送机构、顶升机构和拨叉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测厚装置的输送机构、顶升机构和拨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顶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拨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产品;200、压块;
10、安装座;20、固定件;30、滑动件;40、输送机构;50、顶升机构;60、第一驱动件;70、复位机构;80、拨叉机构;90、测厚传感器;
11、支撑架;12、导向支撑柱;13、底板;31、主滑动件;32、中间滑动件;33、滑动主板;34、滑动侧板;35、抵接板;36、测试块;37、压力传感器;41、输送支架;42、输送滚筒;43、光电传感器;51、顶升件;52、夹紧件;53、导向止挡件;61、驱动电机;62、驱动板;71、复位气缸;81、连接板;82、第二驱动件;83、拨叉本体;84、第三驱动件;85、转接板;
511、固定板;512、顶升板;513、升降驱动件;514、让位块;515、插接体;521、夹爪;522、手指气缸;531、竖直支架;532、水平支架;533、导向轮;831、凹槽;
5141、让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测厚装置,能够用于同时检测多个产品的厚度;本实施例中,产品为电池包;当然,该测厚装置还可以用于其它产品的厚度测量,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参考图1和图2,测厚装置包括安装座10、固定件20、滑动件30、输送机构40、顶升机构50和第一驱动件60;其中,固定件20固设于安装座10上,滑动件30沿第一方向(即附图中X向)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有多个,每个滑动件30均沿第一方向滑动设于安装座10上;多个滑动件30可以分为两种,具体包括主滑动件31和设于主滑动件31与固定件20之间的中间滑动件32;其中,主滑动件31在安装座10上的滑动是主动实现的,中间滑动件32在安装座10上的滑动是被动实现的;主滑动件31与最邻近的中间滑动件32之间、固定件20与最邻近的中间滑动件32之间以及相邻的两个中间滑动件32之间均形成有测厚工位;输送机构40用于输送产品100至测厚工位处;顶升机构50顶升输送至测厚工位处的产品100,以使产品100脱离输送机构40;第一驱动件60的驱动端连接主滑动件31,以驱动主滑动件31主动沿第一方向靠近固定件20,直至将每个测厚工位处的产品100压紧。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测厚装置,主滑动件31与最邻近的中间滑动件32之间、固定件20与最邻近的中间滑动件32之间以及相邻的两个中间滑动件32之间均形成有测厚工位,即测厚工位设置多个,可以实现多个产品100的同时测厚;具体实施时,所有的滑动件30均滑动设于安装座10上,当第一驱动件60驱动主滑动件31沿第一方向靠近固定件20时,主滑动件31推动自身测厚工位处的产品100,直至产品100与最邻近的中间滑动件32相抵,压力得以传递给该中间滑动件32,该中间滑动件32在压力作用下滑动,挤压下一测厚工位处的产品100,就这样压力接力传递,所有的中间滑动件32及相应测厚工位处的产品100均朝向固定件20移动,直至到达极限位置后,所有的产品100都得以在相应的测厚工位处被压紧,此时再同时进行多个产品100的厚度检测即可,提高了厚度检测的效率;同时,由于产品100是由输送机构40直接输送至测厚工位处,然后再被顶升完成测量的,测厚效率高的同时,产品100也不易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磕碰和损坏。
进一步地,主滑动件31与固定件20相向设置的一侧、以及中间滑动件32沿第一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压块200,压块200依次两两为一组,每组的两个压块200呈相对设置,形成了容纳产品的空间,即上述的测厚工位,产品100能够压设于每组的两个压块200之间。这里设置压块200能够均匀压力,保证压力在不同滑动件30之间顺利接力传递。可选地,压块200选用大理石材质制成,大理石具有足够的硬度,不会轻易变形,能够更好地压设产品100。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滑动件30的数量设置为四个,其中包括一个主滑动件31,三个中间滑动件32,可以同时最多测量四个产品100的厚度。当然,具体实施时,滑动件30的数量可以设置为两个、三个、五个或者更多,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继续参考图1和图2,测厚装置还包括复位机构70;由于中间滑动件32均是通过压力间接进行驱动滑动的,因此,需要复位机构70用于对滑动件30进行复位操作,使得完成一组产品100的厚度测量后,所有的滑动件30都能够回位到初始位置,方便再进行下一组产品100的测量。具体地,参考图2和图3,复位机构70包括设于安装座10和中间滑动件32上的复位气缸71,复位气缸71用于沿压紧方向的反向驱动相应的滑动件30复位。具体实施时,当所有的滑动件30沿夹紧方向滑动时,所有的复位气缸71的活塞杆缩回,以不干涉产品100的压紧;待厚度测量完成,复位气缸71的活塞杆伸出,与同一测厚工位处的滑动件30相抵,直至将其推至初始位置,完成复位。
进一步具体地,参考图3,滑动件30包括滑动主板33和设于滑动主板33上滑动侧板34,滑动主板33沿第一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压块200。进一步地,滑动侧板34上设置抵接板35,抵接板35用于与复位气缸71的活塞杆相抵,进而完成复位气缸71对滑动件30的驱动。进一步地,参考图1和图3,复位机构70沿第二方向(即附图中Y向)设置有两组,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垂直;即在测厚工位的两侧各设置一个复位机构70,两个复位机构79同步动作以便顺利完成复位工作。相应地,滑动主板33沿第二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滑动侧板34,与适应两组复位机构70的情况。
继续参考图3,滑动件30还包括压力传感器37,压力传感器37设置在压块200与滑动主板33之间;通过设置压力传感器37能够获得每个测厚工位处压紧产品100时的压紧力,方便实时监测,合理控制压紧力,避免压力过大对产品100造成损伤。进一步地,对于中间滑动件32来说,其仅在滑动主板33靠近固定件20的那侧设置一个压力传感器37即可。
具体地,参考图4,输送机构40包括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输送滚筒42,输送机构40的输送方向为第二方向;产品100能够坐落于输送滚筒42上,通过输送滚筒42将产品100沿第二方向输送至相应的测厚工位处。具体实施时,输送滚筒42沿第一方向横跨测厚工位;较佳地,输送滚筒42沿第一方向横跨所有的测厚工位,即采用一个输送机构40便可以同时将多个产品100输送至相应的测厚工位处。进一步地具体地,输送机构40还包括输送支架41,多个输送滚筒42架设于输送支架41上。输送支架41坐落于安装座10上。滚筒输送技术可以参考现有技术,此非本发明的重点,此处不再赘述。进一步地,输送支架41上设置光电传感器43,用于感应产品100是否运输到位。
参考图4和图5,顶升机构50包括滑动设于安装座10上的多个顶升件51;每个测厚工位处均对应设置一个顶升件51;具体地,顶升件51包括固定板511、顶升板512和升降驱动件513;固定板511沿第一方向滑动设于安装座10上;顶升板512上设置让位块514,让位块514的顶面沿第二方向开设多个让位槽5141,让位槽5141用于避让输送机构40,以使产品100能够脱离输送机构40进而支撑于让位块514的顶面上;升降驱动件513设于固定板511上,且升降驱动件513的输出端连接顶升板512。具体实施时,待产品100由输送机构40输送到位后,升降驱动件513驱动顶升板512上升,以使让位块514顶部穿过相邻两输送滚筒42的间隙,输送滚筒42容纳于让位块514的让位槽5141内,产品100则脱离输送滚筒42的支撑,转为由让位块514进行支撑,让位块514继续上升,最终使产品100完全位于同一组的两个压块200之间;利用顶升件51使产品100脱离输送机构40,可以避免产品100坐落于输送滚筒42上时影响产品100压紧。待顶升到位后,滑动件30开始靠近固定件20移动以完成压紧操作,由于固定板511是沿第一方向滑动设于安装座10上的,因此整个顶升件51可以在压力的作用下跟随着产品100沿第一方向一起移动。具体实施时,当顶升机构50不进行顶升操作时,其整体是位于输送机构40下方的。
进一步地,顶升机构50还包括设于顶升板512上的夹紧件52;夹紧件52包括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两夹爪521,两个夹爪521能够相互靠近,以夹紧产品100。具体实施时,为了避免在顶升过程中产品100发生偏移或者倾倒,在顶升板512上设置两个夹爪521沿第二方向夹持住产品100,待夹紧后升降驱动件513再驱动顶升板512进行顶升操作。具体可选地,两个夹爪521通过手指气缸522进行夹紧驱动。
顶升机构50还包括导向止挡件53,导向止挡件53包括两个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导向轮组件;导向轮组件包括竖直支架531、水平支架532和导向轮533;竖直支架531固设于固定板511上;水平支架532设于竖直支架531的顶端,水平支架532沿第二方向延伸设置;导向轮533沿第二方向设置多个,导向轮533转动设于水平支架532上,并用于与产品100滚动接触。具体地,两个导向轮组件的导向轮533分别用于与产品100沿第一方向的两侧面滚动接触。对于电池包来说,其厚度尺寸较高度尺寸小得多,导致重心较高,因此在输送至测厚工位的过程中极易发生晃动导致偏移,而夹紧件52只能在输送到位后才能发挥夹持作用,而且仅能实现第二方向的夹持作用,因此设置了上述导向止挡件53。具体实施时,产品100由输送机构40沿第二方向输送至测厚工位处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两侧的导向轮533进行沿第一方向的限位,避免产品100沿第一方向偏移过大,不能顺利进入测厚工位;当某侧的导向轮组件止挡产品100时,产品100与相应的导向轮533接触,导向轮533由产品100带着被动转动,既不妨碍产品100沿第二方向继续输送,还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进一步地,两个导向轮组件之间的间隙大于产品100的厚度,以不干涉产品100的顶升动作。
参考图4-6,测厚装置还包括拨叉机构80,拨叉机构80用于将测厚完成的产品100拨回至初始位置。由于在滑动件30的滑动压紧过程中,顶升件51中的固定板511在压力的带动下会跟随产品100一起发生移动;当测厚工作完成时,滑动件30由复位气缸71驱动回位,但由于产品100是由顶升机构50进行支撑及夹持的,复位气缸71无法提供足够的驱动力带着产品100和顶升件41一同回位,因此需要设置拨叉机构80,在滑动件30回位的同时,拨动顶升件51及产品100一同回位。具体地,拨叉机构80包括连接板81、第二驱动件82、拨叉本体83和第三驱动件84;连接板81沿第一方向滑动设于安装座10上,第二驱动件82设于安装座10上,第二驱动件82的输出端连接连接板81,拨叉本体83用于与固定板511接合;第三驱动件84设于连接板81上,第三驱动件84的输出端连接拨叉本体83,用于驱动拨叉本体83沿第二方向移动,进而与固定板511接合。具体实施时,测厚工序进行时,拨叉本体83沿第二方向远离固定板511,以不干涉顶升件51的移动,待测厚工序完成后,第二驱动件82沿第一方向驱动连接板81移动,进而得以将连接板81上的第二驱动件82及拨叉本体83驱动至接合位置,然后第三驱动件84沿第二方向驱动拨叉本体83靠近固定板511,直至与固定板511接合;第二驱动件82再驱动连接板81回位至初始位置,拨叉本体83得以带着整个顶升件51以及产品100一起回到初始位置,完成产品100和顶升件51的复位,方便再继续进行下一批产品100的测量。具体地,拨叉本体83上设置凹槽831,凹槽831的开口朝向固定板511,固定板511上设置插接体515,拨叉本体83靠近固定板511运动,直至插接体515插设于凹槽831内即完成拨叉本体83与固定板511的接合;拨叉本体83得以在第二驱动件82的驱动下拨动整个顶升件51和产品100。具体地,拨叉本体83设置有多个,其数量与顶升件51的数量以及所测产品100的数量相同。更进一步地,拨叉机构80还包括转接板85,转接板85滑动设于连接板81上,多个拨叉本体83均设置在转接板85上,第三驱动件84的输出端连接转接板85,进而得以同时驱动多个拨叉本体83移动。可选地,第二驱动件82和第三驱动件84均为直线驱动件;直线驱动件可为直线电机或者气缸。
进一步地,参考图1和图3,测厚装置还包括若干测厚传感器90;测厚传感器90设于滑动件30上。由于固定件20始终相对保持不动,因此这里将测厚传感器90设置在滑动件30上,当所有的产品100被压紧后,测厚传感器90开始工作。具体地,在固定件20及中间滑动件32上设置测试块36,测厚传感器90采用位移传感器,由于滑动件30及其上的压块200的尺寸确定,测试块36及位移传感器在滑动件30或固定件20上的位置也确定,因此当产品100被压紧后,采用位移传感器获得其到最近处测试块36的距离,便可以轻易获得相应位置处产品100的厚度尺寸。
具体地,参考图2和图3,安装座10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架11和沿第一方向延伸且设于两个支撑架11之间的导向支撑柱12:第一驱动件60及固定件20分别于两个支撑架11上;滑动件30滑动设于导向支撑柱12上;输送机构40和顶升机构50设于两个支撑架11之间。进一步地,参考图4,安装座10还包括设于两个支撑架11之间的底板13,输送支架41及固定板511均设置于底板13上。进一步具体地,滑动件30与导向支撑柱12之间通过滑动侧板34进行滑动连接;滑动侧板34与导向支撑柱12之间设置滑块滑轨导向机构,以确保滑动件30沿第一方向移动的精准性。可选地,导向支撑柱12设置有四个,四个导向支撑柱12在支撑架11上呈矩形分布,提高了安装座10的稳固性。进一步可选地,每个滑动侧板34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相应侧的两个导向支撑柱12进行滑动配合。
继续参考图3,第一驱动件60包括驱动电机61、驱动板62和丝杠螺母副;驱动电机61设于其中一个支撑架11上;驱动板62设于两个支撑架11之间,且与主滑动件31相连;导向支撑柱12穿设于驱动板62上;丝杠螺母副的丝杠设于驱动电机61的输出端,丝杠螺母副的螺母设于驱动板62上。具体实施时,驱动电机61输出的转矩经由丝杠螺母副后转化为驱动板62沿第一方向的线性位移,驱动板62进而再带动与之相连的主滑动件31进行滑动;由于驱动板62上穿设有导向支撑柱12,进而得以确保沿第一方向移动的精准性。可选地,驱动电机61可为减速电机。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8)

1.一种测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座(10):
固定件(20),固设于所述安装座(10)上;
滑动件(30),沿第一方向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有多个,每个所述滑动件(30)均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设于所述安装座(10)上;多个所述滑动件(30)包括主滑动件(31)和设于所述主滑动件(31)与所述固定件(20)之间的中间滑动件(32),所述主滑动件(31)与最邻近的所述中间滑动件(32)之间、所述固定件(20)与最邻近的所述中间滑动件(32)之间以及相邻的两个所述中间滑动件(32)之间均形成有测厚工位;
输送机构(40),用于输送产品(100)至所述测厚工位处;
顶升机构(50),用于顶升输送至所述测厚工位处的产品(100),以使产品(100)脱离所述输送机构(40);
第一驱动件(60),所述第一驱动件(60)的驱动端连接所述主滑动件(31),以驱动所述主滑动件(31)沿所述第一方向靠近所述固定件(20),直至将每个所述测厚工位处的产品(100)压紧;
所述输送机构(40)包括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输送滚筒(42),产品(100)能够坐落于所述输送滚筒(42)上;所述输送机构(40)的输送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所述输送滚筒(42)沿所述第一方向横跨所述测厚工位;
所述顶升机构(50)包括滑动设于所述安装座(10)上的多个顶升件(51),每个所述测厚工位处均对应设置一个所述顶升件(51); 所述顶升件(51)包括:
固定板(511),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设于所述安装座(10)上;
顶升板(512),所述顶升板(512)上设置让位块(514),所述让位块(514)的顶面沿第二方向开设多个让位槽(5141),所述让位槽(5141)用于避让所述输送机构(40),以使产品(100)能够脱离所述输送机构(40)进而支撑于所述让位块(514)的顶面上;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升降驱动件(513),设于所述固定板(511)上,所述升降驱动件(51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顶升板(5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滑动件(31)与所述固定件(20)相向设置的一侧、以及所述中间滑动件(32)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压块(200),所述压块(200)依次两两为一组,每组的两个所述压块(200)呈相对设置,产品(100)能够压设于每组的两个所述压块(20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厚装置还包括复位机构(70),所述复位机构(70)包括设于所述安装座(10)和所述中间滑动件(32)上的复位气缸(71),所述复位气缸(71)用于沿压紧方向的反向驱动相应的所述滑动件(30)复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机构(50)还包括设于所述顶升板(512)上的夹紧件(52);所述夹紧件(52)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夹爪(521),两个所述夹爪(521)能够相互靠近,以夹紧产品(1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机构(50)还包括导向止挡件(53),所述导向止挡件(53)包括两个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导向轮组件;所述导向轮组件包括:
竖直支架(531),固设于所述固定板(511)上;
水平支架(532),设于所述竖直支架(531)的顶端,所述水平支架(532)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设置;
导向轮(533),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多个,所述导向轮(533)转动设于所述水平支架(532)上,并用于与产品(100)滚动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厚装置还包括拨叉机构(80),所述拨叉机构(80)包括:
连接板(81),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设于所述安装座(10)上;
第二驱动件(82),设于所述安装座(10)上,所述第二驱动件(8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连接板(81);
拨叉本体(83),用于与所述固定板(511)接合;
第三驱动件(84),设于所述连接板(81)上,所述第三驱动件(8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拨叉本体(83),用于驱动所述拨叉本体(83)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进而与所述固定板(511)接合。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测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0)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架(11)和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设于两个所述支撑架(11)之间的导向支撑柱(12):所述第一驱动件(60)及所述固定件(20)分别于两个所述支撑架(11)上;所述滑动件(30)滑动设于所述导向支撑柱(12)上;所述输送机构(40)和所述顶升机构(50)设于两个所述支撑架(11)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测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60)包括:
驱动电机(61),设于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架(11)上;
驱动板(62),设于两个所述支撑架(11)之间,且与所述主滑动件(31)相连;所述导向支撑柱(12)穿设于所述驱动板(62)上;
丝杠螺母副,所述丝杠螺母副的丝杠设于所述驱动电机(61)的输出端,所述丝杠螺母副的螺母设于所述驱动板(62)上。
CN202210804983.9A 2022-07-08 2022-07-08 一种测厚装置 Active CN1151648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04983.9A CN115164804B (zh) 2022-07-08 2022-07-08 一种测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04983.9A CN115164804B (zh) 2022-07-08 2022-07-08 一种测厚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64804A CN115164804A (zh) 2022-10-11
CN115164804B true CN115164804B (zh) 2024-09-24

Family

ID=834927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04983.9A Active CN115164804B (zh) 2022-07-08 2022-07-08 一种测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64804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98407A (zh) * 2020-04-30 2020-08-07 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治具输送装置以及治具输送方法
CN112645019A (zh) * 2020-12-25 2021-04-13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成组传输装置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613120C2 (de) * 1986-04-18 1994-07-07 Kolbus Gmbh & Co Kg Einrichtung an einer Buchbindemaschine zum Positionieren von Maschinengliedern über Stellantriebe für die Umstellung auf unterschiedliche Formate von Buchblocks
CN207991502U (zh) * 2017-12-29 2018-10-19 昆山盈达科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铜箔测厚机
CN209459593U (zh) * 2018-12-25 2019-10-01 江苏塔菲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测厚装置
CN214473503U (zh) * 2021-02-02 2021-10-22 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电芯压紧夹具
CN113295123B (zh) * 2021-05-18 2022-11-18 英拓自动化机械(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pcb板的厚度测量设备
CN216081389U (zh) * 2021-10-19 2022-03-18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加压状态下的电池厚度检测装置
CN216189326U (zh) * 2021-10-29 2022-04-05 青岛海尔工业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输送线用顶升装置及输送线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98407A (zh) * 2020-04-30 2020-08-07 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治具输送装置以及治具输送方法
CN112645019A (zh) * 2020-12-25 2021-04-13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成组传输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64804A (zh) 2022-10-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164804B (zh) 一种测厚装置
CN214095836U (zh) 一种混凝土试件误差测定装置
CN113483830B (zh) 一种汽车产品的ccd尺寸检测及电测装置
CN110617789A (zh) 快速准确检测厚度的软包电池测厚机及测厚方法
CN118329660B (zh) 一种铝型材强度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110665841B (zh) 一种四工位轴承扭矩检测设备
CN108683110B (zh) 低压配电柜柜体装配修正装置
CN210773981U (zh) 自动线电芯性能尺寸厚度测量机
CN116859213A (zh) 一种芯片批量测试装置
CN113019945B (zh) 圆锥滚子轴承内组件窜动量及漏装检测设备
CN113758802B (zh) 一种沥青路面结构强度自动检测装置
CN221781987U (zh) 一种钢板抗压强度检测设备
CN220304502U (zh) 动力电池全尺寸的测量设备
CN219178491U (zh) 一种锂电池尺寸检测装置
CN220277925U (zh) 半自动矫直设备
CN219348460U (zh) 一种印刷油墨包装桶承受抗压力度检测装置
CN221190600U (zh) 电芯搬运装置
CN222573516U (zh) 一种自重式拨叉导向结构
CN221391113U (zh) 一种发动机飞轮加工用自动抓取机构
CN116295612B (zh) 一种轴类产品尺寸全检机
CN220361558U (zh) 一种重量检测分选机
CN218238680U (zh) 一种深度卡尺自动校验装置
CN213813138U (zh) 一种用于玻璃制品的压力检测装置
CN216912301U (zh) 一种自动上料机
CN222102257U (zh) 一种泵的测力装置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