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64511B - 一种漆渣干燥方法、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漆渣干燥方法、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164511B CN115164511B CN202210785314.1A CN202210785314A CN115164511B CN 115164511 B CN115164511 B CN 115164511B CN 202210785314 A CN202210785314 A CN 202210785314A CN 115164511 B CN115164511 B CN 11516451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rying
- paint slag
- gas
- temperature
- drying cham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3/00—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processes involving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17/00—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materials in loose, plastic, or fluidised form, e.g. granules, staple fibre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 F26B17/02—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materials in loose, plastic, or fluidised form, e.g. granules, staple fibre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with movement performed by belts carrying the materials; with movement performed by belts or elements attached to endless belts or chains propelling the materials over stationary surfac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26B21/02—Circulating air or gases in closed cycles, e.g. wholly within the drying enclosure
- F26B21/04—Circulating air or gases in closed cycles, e.g. wholly within the drying enclosure partly outside the drying enclosur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26B21/06—Controlling, e.g. regulating, parameters of gas supply
- F26B21/08—Humidity
- F26B21/086—Humidity by condensing the moisture in the drying medium, which may be recycled, e.g. using a heat pump cycl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5/00—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not covered by group F26B21/00 or F26B23/00
- F26B25/001—Handling, e.g. loading or unloading arrangements
- F26B25/002—Handling, e.g. loading or unloading arrangements for bulk good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5/00—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not covered by group F26B21/00 or F26B23/00
- F26B25/04—Agitating, stirring, or scraping devic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3/00—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processes involving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 F26B3/02—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processes involving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by convection, i.e. heat being conveyed from a heat source to the materials or objects to be dried by a gas or vapour, e.g. ai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5/00—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processes not involving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 F26B5/04—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processes not involving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by evaporation or sublimation of moisture under reduced pressure, e.g. in a vacuum
- F26B5/041—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processes not involving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by evaporation or sublimation of moisture under reduced pressure, e.g. in a vacuum for drying flowable materials, e.g. suspensions, bulk goods, in a continuous operation, e.g. with locks or other air tigh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discharg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漆渣干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待干燥的漆渣与蓄热颗粒进行搅拌,并在搅拌过程中通入高温气体对其进行预热,得到汤料状的漆渣混合物;对漆渣混合物进行若干次干燥处理。本发明通过将漆渣和蓄热颗粒搅拌成漆渣混合物,利用蓄热颗粒增大漆渣混合物的导热率和比热容,使得漆渣中的水分更容易蒸发,提升了漆渣的干燥效果和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危险废物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漆渣干燥方法、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工业涂装线上产生的大量油漆废渣属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的HW12染料、涂料废物,若不妥善处理将会严重污染环境,同时也是资源的极大浪费。国内目前对这类废弃物的处置普遍采用填埋、焚烧和回收再生利用方式,产废企业每年将为此支付高额处置费。从国家环保政策和企业生产成本考虑,针对油漆废渣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已成为产废企业的必然选择,尤其是油漆废渣的减量化处理需要迫切解决。针对油漆废渣的减量化方法,国内外已有大量研究和实践,但因油漆废渣高含水、高粘性、难输送和难干化的特点,致使现有减量化方法普遍存在减量率低、单位干化能耗高、无法连续处理等不足,难以规模性推广。
目前针对漆渣干燥单位干化能耗高的问题,公开了一种油漆废渣干燥方法,包括油漆废渣干燥系统,所述油漆废渣干燥系统包括初滤装置、预加热装置、加药装置、干燥主机和尾气处理装置,油漆废渣进入初滤装置缓存和预处理;预加热装置分别与初滤装置、加药装置和干燥主机相连通,干燥主机通过真空管路与尾气处理装置相连通。虽然上述方法的油漆废渣干燥方法提高油漆废渣的减量率,降低油漆废渣单位干化能耗,实现油漆废渣的连续干化减量处理。然而上述方法通过加药装置连续添加树脂保护剂以破除油漆废渣粘性,这一做法只是便于油漆废渣的连续定量输送,并没有提升油漆废渣的干燥效果,导致上述发明的油漆废渣干燥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油漆废渣干燥效果差等缺陷,提供一种漆渣干燥方法、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为实现以上发明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手段是:
一种漆渣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待干燥的漆渣与蓄热颗粒进行搅拌,并在搅拌过程中通入高温气体对其进行预热,得到汤料状的漆渣混合物;
步骤2:对漆渣混合物进行若干次干燥处理。
本技术手段中,将漆渣和蓄热颗粒搅拌成漆渣混合物,利用蓄热颗粒增大漆渣混合物的导热率和比热容,使得漆渣中的水分更容易蒸发;另外,本发明对漆渣进行了预热,提升了漆渣的干燥效果和效率。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漆渣干燥系统,包括:
搅拌装置,用于搅拌待干燥的漆渣与蓄热颗粒,并对其进行预热,得到漆渣混合物;
干燥装置,利用高温干燥气体对漆渣混合物进行若干次干燥处理;
储存装置,用于储存干燥后的漆渣混合物;
热量调节系统,用于将高温干燥气体提供给干燥装置和搅拌装置;
其中,所述搅拌装置和干燥装置,以及干燥装置和储存装置之间设置有传输漆渣混合物的输料管;所述热量调节系统的输出端与干燥装置的进气端相连,所述搅拌装置的出气端与所述热量调节系统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干燥装置排出的尾气传输至所述搅拌装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漆渣干燥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控制搅拌装置、干燥装置和热量调节系统工作;其中,热量调节系统将高温干燥气体提供给干燥装置和搅拌装置;搅拌装置搅拌待干燥的漆渣与蓄热颗粒,并对其进行预热,得到漆渣混合物,并通过输料管传输至干燥装置;干燥装置利用高温干燥气体对漆渣混合物进行若干次干燥处理,再通过输料管传输至储存装置进行储存。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的漆渣干燥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实施例2中的漆渣干燥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实施例3中的漆渣干燥系统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4中的漆渣干燥系统的示意图;
其中,1-搅拌装置,2-干燥室一,3-干燥室二,4-干燥室三,5-储存装置,6-回热器,7-空压机,8-冷却室,9-涡流管,10-混合室,11-蒸发器,12-压缩机,13-冷凝器,14-节流阀,15-风机泵,16-第一流量阀,17-第二流量阀,18-第三流量阀,19-第四流量阀,20-气液分离器。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出一种漆渣干燥方法,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的示意图。
一种漆渣干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待干燥的漆渣与蓄热颗粒进行搅拌,并在搅拌过程中通入高温气体对其进行预热,得到汤料状的漆渣混合物;
步骤2:对漆渣混合物进行若干次干燥处理。
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漆渣的吸热效率、加快漆渣的干燥速度,将蓄热颗粒与漆渣搅拌成漆渣混合物,所添加的蓄热颗粒能够将外界的热量蓄存起来,作为热源、提升漆渣内部的温度,使得漆渣中的水分更容易蒸发;此外,在搅拌过程中,利用高温气体对漆渣混合物进行预热,提升了漆渣的干燥效果和效率。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出一种漆渣干燥方法,是基于实施例1中的漆渣干燥方法之上改进的,细化了漆渣混合物的干燥过程和分离过程。如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的示意图。
一种漆渣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待干燥的漆渣与磁性蓄热颗粒进行搅拌,并在搅拌过程中通入高温气体对其进行预热,得到汤料状的漆渣混合物;
步骤2:将漆渣混合物碾压成薄片,在负压状态下利用高温干燥气体对漆渣混合物进行若干次干燥处理;
步骤3:将干燥后的漆渣混合物制成粉末,搅拌粉末状的漆渣混合物并通过磁铁或电磁铁将其中的磁性蓄热颗粒进行分离,对经过分离得到的粉末状的干燥漆渣进行储存。本实施例中,将漆渣混合物制成粉末状的技术手段有很多,包括但不限于刮刀、粉碎机和研磨机,本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定。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漆渣混合物碾压成薄片,增加了漆渣与高温干燥气体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漆渣的干燥速度和效果;漆渣混合物干燥后再刮成粉末,通过磁铁或电磁铁将其中的磁性蓄热颗粒吸附出来从而实现磁性蓄热颗粒的循环利用。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出一种漆渣干燥系统,如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中漆渣干燥系统的示意图。
一种漆渣干燥系统,包括:
搅拌装置1,用于搅拌待干燥的漆渣与蓄热颗粒,并对其进行预热,得到漆渣混合物;本实施例中的搅拌装置1采用搅拌桨将块状漆渣与蓄热颗粒搅拌成汤料状的漆渣混合物,随后将漆渣混合物通过输料管传输至干燥装置。在实际运用中,搅拌装置1不应限于搅拌桨,还应包括桨式搅拌器、涡轮式搅拌器、推进式搅拌器、框式搅拌器、螺带式搅拌器和行星搅拌器。本实施例通过真空泵将干燥装置的高温尾气传输至搅拌装置,对漆渣混合物进行预热;搅拌装置的出气端与所述热量调节系统的输入端相连。
干燥装置,在负压状态下,利用高温干燥气体对漆渣混合物进行若干次干燥处理;本实施例中的干燥装置中设置有用于传输漆渣混合物的传送带,通过热量调节系统将高温干燥气体供应到干燥室内的出风口,出风口设置在传送带起始位置的上方。本实施例中,通过出风口将高温干燥气体吹向传送带上的漆渣混合物,使得干燥装置内始终保持较高的温度,使得传送带上的漆渣混合物中的水分蒸发,最后将漆渣混合物通过输料管传送到储存装置5。
储存装置5,用于储存干燥后的漆渣混合物。
进一步的,在搅拌装置中,可以将蓄热颗粒替换为磁性蓄热颗粒与待干燥的漆渣进行搅拌;储存室5设置有刮刀,通过刮刀将漆渣混合物刮成粉末,再将通过磁铁或电磁铁将磁性蓄热颗粒分离出来,最终实现了漆渣和磁性蓄热颗粒的分离,使得磁性蓄热颗粒能够循环利用。
本实施例中还设置有热量调节系统,用于将高温干燥气体通过通风管提供给干燥装置;能够产生高温干燥气体的技术或装置有很多,本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定。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出一种漆渣干燥系统,是基于实施例3中的漆渣干燥系统之上改进的,主要是介绍了一种能够循环利用高温干燥气体的热量调节系统。如图4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的漆渣干燥系统示意图;为了避免示意图过于复杂,部分部件未在示意图中标出。
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漆渣干燥系统中高温干燥气体的利用率,将干燥装置设置为依次连通的干燥室一2、干燥室二3和干燥室三4,热量调节系统的输出端分别与干燥室一2、干燥室二3和干燥室三4的进气端连通,且通入所述干燥室一2、干燥室二3和干燥室三4中的高温干燥气体的温度逐步提高;干燥室一2和干燥室二3,以及干燥室二3和干燥室三4之间设置有传输漆渣混合物的输料管。同时,考虑到随着含水量的减少,漆渣混合物中的水分越来越难蒸发,因此本实施例逐步提高干燥室一2、干燥室二3和干燥室三4中传送带的长度,使得含水量低的漆渣混合物有足够的时间将水分蒸发。此外,为了提升漆渣混合物的吸热效率,本实施例中采用滚轮将传送至干燥室一2的漆渣混合物碾压成薄片。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热量调节系统包括回热器6、空压机7、冷却室8、涡流管9、热泵系统和混合室10。由于搅拌装置1和干燥室一2排出的气体中水蒸气含量较大,因此需要先将其进行干燥处理再提升温度最后实现循环利用。为了使搅拌装置1和干燥室一2排出的气体中的水蒸汽更容易液化,本实施例采用回热器6将搅拌装置1和干燥室一2排出的气体与冷却室8排出的干燥气体进行换热,使搅拌装置1和干燥室一2排出的气体降低温度并传输至空压机7,使冷却室8排出的干燥气体升高温度并传输至涡流管9的输入端。为了进一步降低水蒸气的液化难度,本实施例采用空压机7将经过回热器6降温的气体进行增压压缩,最后再将经过压缩的气体通入冷却室8,在冷却室8中与涡流管9冷端流出的低温干燥气体进行混合,使得气体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得到干燥气体并将其通入回热器6进行升温。接着,本实施例采用涡流管9将经过回热器6升温的干燥气体分离成高温干燥气体和低温干燥气体;其中,高温干燥气体经涡流管9热端流向干燥室一2、干燥室二3和热泵系统中的蒸发器11,低温干燥气体经涡流管9冷端流向冷却室8。此外,为了进一步去除漆渣混合物中的水分,同时降低干燥漆渣的温度,本实施例中还将涡流管9冷端流出的低温干燥气体流经气液分离器20后通入储存装置5。
在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热泵系统包括蒸发器11、压缩机12、冷凝器13和节流阀14;其中,蒸发器11中设置有制冷剂,制冷剂与进入热泵系统的高温干燥气体换热后蒸发成高温制冷气体,随后流向所述压缩机12内增压,高温干燥气体换热后流向所述混合室10;本实施例中的冷凝器13用于让高温制冷气体和混合室10排出的混合气体进行换热,使高温制冷气体降温成液体的制冷剂后流向节流阀14,使混合气体提升温度后经过风机泵15流向干燥室二3和干燥室三4;所述节流阀14对制冷剂形成的液体进行降温减压,制冷剂流向所述蒸发器11,从而实现制冷剂的循环利用。
在本实施例中,经过热泵系统换热的高温干燥气体和储存装置5排出的气体在混合室10内进行混合加热。此外,冷却室8内设置有尾气处理装置和集水装置,通过尾气处理装置去除搅拌装置1和干燥室一2排出的气体中的有害物质,通过集水装置储存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水。同时,涡流管9还可以套上一层隔音材料防止噪声污染。
为了降低水的沸点,进一步提高漆渣混合物的干燥效果,本实施例中的干燥室一2、干燥室二3和干燥室三4均设置有用于抽取尾气的真空泵,使得干燥室一2、干燥室二3和干燥室三4处于压强为10kPa的真空负压环境。在此环境下,水的沸点降低至45℃以下。与通过高温提升漆渣的干燥效果相比,减小压强这一做法能够防止漆渣在高温环境下产生有害气体。本实施例中,真空泵将干燥室二3和干燥室三4排出的气体传输至搅拌装置1,充分利用该气体的余热提升搅拌装置1中漆渣混合物的温度,使得漆渣混合物的干燥效率更高;而干燥室一2排出的气体依然传输至回热器6。在实际运用中,可以根据干燥室一2、干燥室二3和干燥室三4排出的气体温度分别将其传输至搅拌装置1或回热器6。
在另一实施例中,真空泵将干燥室一2、干燥室二3和干燥室三4排出的气体传输至回热器6。
为了控制漆渣干燥工序的进度,本实施例中搅拌装置1和干燥室一2,干燥室一2和干燥室二3,干燥室二3和干燥室三4,以及干燥室三4和储存装置5之间的输料管均设置有电阀门;干燥室一2、干燥室二3和干燥室三4各自的高温干燥气体输入端均设置有流量阀。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将块状漆渣及一定体积分数的细小磁性蓄热颗粒填充至搅拌装置1,漆渣和磁性颗粒通过搅拌桨的搅拌进行均匀混合。
真空泵抽取干燥室一2、干燥室二3和干燥室三4内的空气,使其压强为10kPa,涡流管9将其内部的空气分离成约为60℃的高温气体和约为0~-10℃的低温气体。
此时先往搅拌装置1内通入约45℃的预热空气,搅拌装置1中的预热空气依次流经回热器6、空压机7和冷却室8,再回到回热器6。
其中,从搅拌装置1中个抽出的气体在冷却室8内与涡流管9排出的低温气体混合,再经过回热器6进行回热,此时的气体温度降至约35℃。接着气体流向涡流管9的输入端,并分离成约为60℃的高温气体和约0~-10℃的低温气体;其中,低温气体经涡流管9冷端流向冷却室8,还有部分低温气体流经气液分离器20后流向储存装置5;高温气体经涡流管9热端流向干燥室一2、干燥室二3和热泵系统中的蒸发器11。
对于流向热泵系统中的蒸发器11的高温气体,蒸发器11中的制冷剂与高温气体换热后蒸发成高温制冷气体后流向压缩机12内增压,且高温气体换热后流向混合室10。经过蒸发器11换热的高温气体在混合室10内与储存装置5排出的气体进行混合加热,得到混合气体。最后,混合室10流出的混合气体通过冷凝器13进一步加热后流进干燥室二3和干燥室三4,此时流进干燥室二3和干燥室三4的混合气体约为80℃。
由于仅有涡流管9热端的高温气体进干燥室一2内,因此干燥室一2内的温度略低于55℃;由于涡流管9热端的高温气体和经过冷凝器13加热的混合气体混合流进了干燥室二3,因此干燥室二3内的温度约为65℃;由于仅有经过冷凝器13加热的混合气体流进干燥室三4,因此干燥室三4内的温度略低于80℃。
当约45℃的预热空气通入搅拌装置1约三十秒后,往搅拌装置1内放入漆渣和磁性蓄热颗粒,并通过搅拌桨将其均匀搅拌成汤料状的漆渣混合物。一般而言,此时的漆渣混合物含水率约60%,并且漆渣混合物的粘性相比于漆渣更大。由于干燥室二3和干燥室三4排出的气体通入了搅拌装置1,因此此时漆渣混合物的温度约为45℃。
当漆渣混合物通过输料管传输到干燥室一2后滴落在传送带时,滚轮便将其碾压成薄片状,由于干燥室一2内的压强为10kPa,漆渣混合物表面的自由水被快速蒸发,此时漆渣混合物的含水率约为50%。
随后,漆渣混合物随着传送带传输至干燥室二3,干燥室二3的温度约为65℃,使得漆渣混合物表层的水分被烘干,此时,漆渣混合物的含水率约为40%。
接着,漆渣混合物随着传送带传输至干燥室三4,此时漆渣混合物内部存在结合水,通过干燥室三4内的80℃高温以及延长干燥室三4内传送带的长度,促使漆渣混合物内的结合水蒸发,此时漆渣混合物的含水率低于20%。
最后,漆渣混合物通过物料管传输至储存装置5,储存装置5设置有将漆渣混合物搅碎的刮刀,此时漆渣混合物为粉末状;使用搅拌棒搅匀漆渣混合物的同时,储存装置5内设置的磁铁或电磁铁将磁性蓄热颗粒吸附出来,涡流管9冷端流出的低温气体降低漆渣的温度进一步对漆渣进行除水,此时漆渣的含水率低于15%。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出一种漆渣干燥系统的控制方法,运用于实施例4中的漆渣干燥系统。
一种漆渣干燥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控制搅拌装置1、干燥装置和热量调节系统工作;其中,热量调节系统将高温干燥气体提供给干燥装置和搅拌装置1;搅拌装置1搅拌待干燥的漆渣与蓄热颗粒,并对其进行预热,得到漆渣混合物,并通过输料管传输至干燥装置;干燥装置利用高温干燥气体对漆渣混合物进行若干次干燥处理,再通过输料管传输至储存装置进行储存。
进一步的,可以控制真空泵的功率,使得干燥装置的内部压强为10kPa;根据搅拌装置1的出料速度控制传送带的传输速度,使传送带上的漆渣混合物有足够时间进行干燥。
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漆渣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搅拌装置(1),用于搅拌待干燥的漆渣与蓄热颗粒,并对其进行预热,得到汤料状的漆渣混合物;所述蓄热颗粒为磁性蓄热颗粒;
干燥装置,利用高温干燥气体对漆渣混合物进行若干次干燥处理;
储存装置(5),用于储存干燥后的漆渣混合物;
热量调节系统,用于将高温干燥气体提供给干燥装置和搅拌装置(1);
其中,所述搅拌装置(1)和干燥装置,以及干燥装置和储存装置(5)之间设置有传输漆渣混合物的输料管;所述搅拌装置(1)中得到的汤料状的漆渣混合物通过输料管传输至所述干燥装置中;所述干燥装置中得到的干燥后的漆渣混合物通过输料管传输至所述储存装置(5)中;所述热量调节系统的输出端与干燥装置的进气端相连,所述搅拌装置(1)的出气端与所述热量调节系统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干燥装置排出的尾气传输至所述搅拌装置(1);
所述干燥装置包括干燥室一(2)、干燥室二(3)和干燥室三(4),所述干燥室一(2)、干燥室二(3)和干燥室三(4)内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将漆渣混合物从干燥室一(2)依次传输至干燥室二(3)、干燥室三(4)进行干燥;其中,热量调节系统的输出端分别与干燥室一(2)、干燥室二(3)和干燥室三(4)的进气端连通,且通入所述干燥室一(2)、干燥室二(3)和干燥室三(4)中的高温干燥气体的温度逐步提高;所述干燥室一(2)、干燥室二(3)和干燥室三(4)内设置的所述传送带长度递增设置;
其中,从所述搅拌装置(1)输出的汤料状的漆渣混合物进入所述干燥室一(2)后,在所述干燥室一(2)内采用滚轮将所述漆渣混合物碾压成薄片,并通过所述传送带将薄片状的所述漆渣混合物从干燥室一(2)依次传输至干燥室二(3)、干燥室三(4)中,利用由所述热量调节系统输出的温度逐步提高的高温干燥气体进行干燥;
所述热量调节系统包括回热器(6)、空压机(7)、冷却室(8)、涡流管(9)、热泵系统和混合室(10);其中:
所述回热器(6)设置有第一输入端、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入端和第二输出端;搅拌装置(1)和干燥室一(2)排出的气体从所述回热器(6)的第一输入端进入回热器(6)进行换热后,从所述回热器(6)的第一输出端流出并传输至空压机(7);冷却室(8)排出的干燥气体从所述回热器(6)的第二输入端进入回热器(6)进行换热后,从所述回热器(6)的第二输出端流出并传输至涡流管(9)的输入端;
所述空压机(7)用于将经过回热器(6)降温的气体进行增压压缩后传输至冷却室(8);
所述涡流管(9)用于将经过回热器(6)升温的干燥气体分离成高温干燥气体和低温干燥气体;其中,高温干燥气体经涡流管(9)热端流向干燥室一(2)、干燥室二(3)和热泵系统,低温干燥气体经涡流管(9)冷端流向冷却室(8);
所述冷却室(8)用于将经过空压机(7)增压的气体与涡流管(9)冷端流出的低温干燥气体进行混合,使气体中的气态水遇冷液化,得到干燥气体并传输至回热器(6);
所述热泵系统用于将流进热泵系统的高温干燥气体与混合室(10)排出的混合气体进行换热,使高温干燥气体降低温度,使混合气体升高温度;其中,降温后的高温干燥气体流向混合室(10),升温后的混合气体流向干燥室一(2)和干燥室二(3);
所述混合室(10)用于将经过热泵系统换热的高温干燥气体和储存装置(5)排出的气体进行混合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漆渣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系统包括蒸发器(11)、压缩机(12)、冷凝器(13)和节流阀(14);其中,
所述蒸发器(11)中设置有制冷剂,所述制冷剂与进入热泵系统的高温干燥气体进行换热,使所述制冷剂升温并蒸发成高温制冷气体后流向所述压缩机(12)内增压,使高温干燥气体降温后流向所述混合室(10);
所述冷凝器(13)用于将蒸发器(11)排出的高温制冷气体和混合室(10)排出的混合气体进行换热,使高温制冷气体降温成液体的制冷剂后流向节流阀(14),使混合气体提升温度后流向干燥室二(3)和干燥室三(4);
所述节流阀(14)对制冷剂形成的液体进行降温减压后,制冷剂流向所述蒸发器(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漆渣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流管(9)冷端流出的低温干燥气体还通入储存装置(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漆渣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室一(2)、干燥室二(3)和干燥室三(4)分别设置有用于保持负压状态的真空泵,所述干燥室一(2)、干燥室二(3)和干燥室三(4)中的尾气分别通过真空泵传输至所述搅拌装置(1)或回热器(6)。
5.一种漆渣干燥系统的控制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漆渣干燥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控制搅拌装置(1)、干燥装置和热量调节系统工作;其中,热量调节系统将高温干燥气体提供给干燥装置和搅拌装置(1);搅拌装置(1)搅拌待干燥的漆渣与蓄热颗粒,并对其进行预热,得到漆渣混合物,并通过输料管传输至干燥装置;干燥装置利用高温干燥气体对漆渣混合物进行若干次干燥处理,再通过输料管传输至储存装置进行储存。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785314.1A CN115164511B (zh) | 2022-07-05 | 2022-07-05 | 一种漆渣干燥方法、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785314.1A CN115164511B (zh) | 2022-07-05 | 2022-07-05 | 一种漆渣干燥方法、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164511A CN115164511A (zh) | 2022-10-11 |
CN115164511B true CN115164511B (zh) | 2023-12-22 |
Family
ID=834908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785314.1A Active CN115164511B (zh) | 2022-07-05 | 2022-07-05 | 一种漆渣干燥方法、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164511B (zh) |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00079A (zh) * | 2015-11-20 | 2016-02-03 | 浙江大学 | 一种带有涡流管的除湿装置 |
CN106482497A (zh) * | 2016-12-12 | 2017-03-08 | 天津大学 | 一种基于涡流管制冷技术的干燥装置 |
CN107671107A (zh) * | 2017-10-26 | 2018-02-09 | 苏州克兰茨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漆渣干化热氧化系统 |
CN107922230A (zh) * | 2015-06-16 | 2018-04-17 | 赛瓦特拉公司 | 用于处理污泥的设备和方法 |
CN207501641U (zh) * | 2017-11-01 | 2018-06-15 | 天津商业大学 | 一种带涡流管的压缩式封闭式干燥系统 |
CN108413754A (zh) * | 2018-03-21 | 2018-08-17 | 郑州龙威电气安装有限公司 | 一种均匀出风的粮食干燥设备 |
CN109269285A (zh) * | 2018-11-09 | 2019-01-25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烘干装置及烘干机 |
CN109631561A (zh) * | 2018-12-20 | 2019-04-16 | 南京智升源建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三级热回收闭式循环热泵干燥系统及工艺 |
CN110542303A (zh) * | 2019-09-06 | 2019-12-06 | 河北聚晟丰保温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制备复合气凝胶自保温模板的物理干燥器 |
CN210197940U (zh) * | 2019-06-25 | 2020-03-27 | 河南锦程过滤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真空高效烘干装置 |
CN210268098U (zh) * | 2019-08-01 | 2020-04-07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资源化废渣的干燥装置 |
CN113418367A (zh) * | 2021-06-21 | 2021-09-21 | 华中科技大学 | 一种基于多级循环的链式烘干机 |
-
2022
- 2022-07-05 CN CN202210785314.1A patent/CN11516451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922230A (zh) * | 2015-06-16 | 2018-04-17 | 赛瓦特拉公司 | 用于处理污泥的设备和方法 |
CN105300079A (zh) * | 2015-11-20 | 2016-02-03 | 浙江大学 | 一种带有涡流管的除湿装置 |
CN106482497A (zh) * | 2016-12-12 | 2017-03-08 | 天津大学 | 一种基于涡流管制冷技术的干燥装置 |
CN107671107A (zh) * | 2017-10-26 | 2018-02-09 | 苏州克兰茨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漆渣干化热氧化系统 |
CN207501641U (zh) * | 2017-11-01 | 2018-06-15 | 天津商业大学 | 一种带涡流管的压缩式封闭式干燥系统 |
CN108413754A (zh) * | 2018-03-21 | 2018-08-17 | 郑州龙威电气安装有限公司 | 一种均匀出风的粮食干燥设备 |
CN109269285A (zh) * | 2018-11-09 | 2019-01-25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烘干装置及烘干机 |
CN109631561A (zh) * | 2018-12-20 | 2019-04-16 | 南京智升源建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三级热回收闭式循环热泵干燥系统及工艺 |
CN210197940U (zh) * | 2019-06-25 | 2020-03-27 | 河南锦程过滤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真空高效烘干装置 |
CN210268098U (zh) * | 2019-08-01 | 2020-04-07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资源化废渣的干燥装置 |
CN110542303A (zh) * | 2019-09-06 | 2019-12-06 | 河北聚晟丰保温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制备复合气凝胶自保温模板的物理干燥器 |
CN113418367A (zh) * | 2021-06-21 | 2021-09-21 | 华中科技大学 | 一种基于多级循环的链式烘干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164511A (zh) | 2022-10-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20063745A1 (zh) | 一种滚筒法直接干化无机污泥的方法及装置 | |
CA2789834C (en) | Method, heat accumulator and heat accumulator system for heating and cooling a working fluid | |
CN109813129A (zh) | 一种基于尾气循环o2-co2助燃的球团生产工艺及制备系统 | |
CN107902932A (zh) | 一种磷石膏煅烧装置 | |
CN115164511B (zh) | 一种漆渣干燥方法、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5043092A (zh) | 一种煤气炉供热的锰加工旋转窑 | |
CN110819803A (zh) | 一种低耗量锌粉净化硫酸锌溶液的方法 | |
WO2014117663A1 (zh) | 石英砂/石墨复合熔盐传热蓄热介质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9931733A (zh) | 一种冷量回收系统和制备冷却液的方法 | |
CN116196741B (zh) | 球磨法形成二氧化碳水合物的装置和方法 | |
CN115010142B (zh) | 一种节能环保液态泡花碱生产设备及方法 | |
CN206637944U (zh) | 一种用于bog的回收再液化装置 | |
CN111271599B (zh) | 一种lng动力豪华邮轮垃圾处理系统及方法 | |
CN221611711U (zh) | 一种水分超标无水磷酸铁的处理装置 | |
CN106918197A (zh) | 一种bog回收再液化装置 | |
CN203936116U (zh) | 利用高压天然气压力能回收废旧pcb的装置 | |
WO2016145892A1 (zh) | 一种降低介质损耗的烟丝的膨胀工艺 | |
WO2016145893A1 (zh) | 一种密封设置的烟丝浸渍膨胀系统 | |
CN102212202B (zh) | 一种废旧橡胶动态脱硫新工艺 | |
CN220912046U (zh) | 一种密闭式矿热炉炉气处理系统 | |
CN207712974U (zh) | 一种高温粉料输送循环系统 | |
CN218296342U (zh) | 一种液氮制冷高效生产干冰的系统 | |
CN222688481U (zh) | 一种热泵装置 | |
CN221924621U (zh) | 一种矿渣生产线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 |
CN107726875A (zh) | 一种固体废热回收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