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5162898B - 一种附框连接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附框连接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62898B
CN115162898B CN202210828836.5A CN202210828836A CN115162898B CN 115162898 B CN115162898 B CN 115162898B CN 202210828836 A CN202210828836 A CN 202210828836A CN 115162898 B CN115162898 B CN 1151628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insulation
frame
auxiliary frame
window frame
n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2883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62898A (zh
Inventor
上官峰
孙化良
龙文广
孙化伟
孔艳梅
韩滕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XIONGSHI ARCHITECTURE DECO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XIONGSHI ARCHITECTURE DECOR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XIONGSHI ARCHITECTURE DECOR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XIONGSHI ARCHITECTURE DECO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2883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62898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628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628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628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628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3/00Window sashes, door leaves, or like elements for closing wall or like openings; Layout of fixed or moving closures, e.g. windows in wall or like openings; Features of rigidly-mounted outer frames relating to the mounting of wing frames
    • E06B3/04Wing frame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of movement
    • E06B3/263Frames with special provision for insul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90Passive houses; Double facade technolo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Door And Window Frames Mounted To Open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附框连接结构及其安装方法,涉及门窗的技术领域,其中附框连接结构包括窗框以及附框,附框上设置有用于降低热传递效率的隔热机构,隔热机构包括隔热连接组件,隔热连接组件包括隔热螺母以及连接螺栓,隔热螺母设置在附框上,窗框上开设有供连接穿过的连接螺栓孔,连接螺栓穿过连接螺栓孔后与隔热螺母螺纹连接。附框连接结构的安装方法包括制作附框、制作窗框、调节位置、锁紧以及密封步骤。本申请能够使窗框与附框不直接接触,窗框上的热量不易经隔热螺母传递至附框上,降低了窗框与附框之间的热传导效率,提高了窗框的保温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附框连接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门窗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附框连接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增大采光通风面积或表现现代建筑的性格特征,建筑物的门窗面积越来越大更有全玻璃的幕墙建筑,以至门窗的热损失占建筑的总热损失的40%以上;由此可见门窗节能是建筑节能的关键。目前的玻璃大多为LOW-E玻璃等节能玻璃,建筑内的热量难以透过玻璃直接传导至建筑外,因此建筑的热损失大多是由窗框散失至墙体上的。
目前,公开日为2017年06月13日,公开号为CN106837060A的中国发明申请提出了一种断桥隔热窗框的附框组合体系,其包括窗框、附框以及角码,玻璃安装在窗框上,窗框通过自攻螺钉螺纹连接到附框上,附框通过螺栓与螺母固定连接在角码上,角码通过射钉连接在墙体上。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窗框与附框直接使用自攻螺钉进行连接,使得窗框上的热量容易通过自攻螺钉传导至附框上,进而使得窗框的保温效果差。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窗框的保温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附框连接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附框连接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附框连接结构,包括窗框以及附框,所述附框上设置有用于降低热传递效率的隔热机构,所述隔热机构包括隔热连接组件,所述隔热连接组件包括隔热螺母以及连接螺栓,所述隔热螺母设置在所述附框上,所述窗框上开设有供所述连接穿过的连接螺栓孔,所述连接螺栓穿过所述连接螺栓孔后与所述隔热螺母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建筑内的热量传导至窗框上后,窗框再将热量传递至连接螺栓上,由于连接螺栓与隔热螺母连接,使得连接螺栓上的热量不易再传递至隔热螺母上,如此降低了窗框与附框之间的热传导效率,提高了窗框的保温效果;而且由于附框与窗框之间不再由自攻螺钉连接,使得附框的结构强度得以增强,降低了附框损坏的概率,提高了窗框的安装强度。
可选的,所述附框上开设有滑槽,所述隔热螺母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中,且所述隔热螺母与所述滑槽呈过渡配合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窗框安装在附框上时,安装人员可以在滑槽中滑动隔热螺母,使隔热螺母与窗框上的连接螺栓孔对齐;安装人员不再调整隔热螺母的位置时,隔热螺母便会静止在附框上,如此便于安装人员将窗框安装在附框上。
可选的,所述附框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隔热螺母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滑槽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附框制作完毕后,安装人员可通过安装孔将隔热螺母安装在滑槽中,也可将隔热螺母从滑槽中取出;在安装窗框与附框时或在维护保养附框时,若隔热螺母发生损坏或失效,安装人员或维护人员便可在不拆分附框的情况下对隔热螺母进行更换,提高了维护和安装的便利性。
可选的,所述隔热连接组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窗框与所述附框之间;
和/或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窗框与所述连接螺栓之间;
所述弹性件具有使所述连接螺栓朝远离所述附框的方向移动的趋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连接螺栓具有朝远离附框移动的趋势,如此连接螺栓便可与隔热螺母连接的更加紧密,完成窗框与附框的安装后,连接螺栓不易因震动等原因从隔热螺母上脱落,维持了窗框与附框连接的稳定性,同时维持了窗框与附框之间的隔热效果。
可选的,所述隔热机构还包括内保温层,所述内保温层嵌设在所述滑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窗框的热量传导至隔热螺母上后,隔热螺母上的部分热量会传导至滑槽中的空气中,此时在内保温层的隔热作用下,滑槽中的空气中的热量不易传导至附框上,提高了窗框的保温效果。
可选的,所述隔热机构还包括外保温层,所述外保温层包覆在所述附框的外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窗框的热量传导至附框上时,外保温层对附框上的热量进行阻隔,减缓了附框向建筑物外的大气中传导热量的速率,提高了附框的保温效果。
可选的,所述隔热机构还包括耐候密封胶,所述耐候密封胶设置在所述外保温层与所述窗框之间;
或,所述耐候密封胶设置在所述附框与所述窗框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耐候密封胶封堵在外保温层与窗框之间的缝隙处,降低了热量从外保温层与窗框之间的缝隙处直接传导至附框上的概率,或,耐候密封胶封堵在附框与窗框之间的缝隙处,降低了热量从附框与窗框之间的缝隙处直接传导至附框上的概率,提高了保温效果。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附框连接结构的安装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附框连接结构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制作附框:先将型材制作成附框边条,并使附框边条上形成滑槽,之后将隔热螺母放置在滑槽中,之后将多个附框边条首尾相连组装成附框;
制作窗框:在窗框上开设连接螺栓孔;
调节位置:安装人员在滑槽中滑动隔热螺母,使隔热螺母与窗框上的连接螺栓孔对齐;
锁紧:将连接螺栓穿过螺栓孔,并将连接螺栓螺纹连接在隔热螺母上;
密封:将耐候密封胶涂抹在外保温层和窗框之间;或,将耐候密封胶涂抹在附框与窗框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建筑物内的热量不易从外保温层与窗框之间的缝隙中传递至附框上,进而使热量先传递至窗框上,之后窗框将热量传递至连接螺栓上,之后连接螺栓将热量传递至隔热螺母上,之后隔热螺母将热量传递至附框上;由于隔热螺母的隔热性质,使得热量不易从隔热螺母传递至附框上,提高了窗框的保温效果。在连接附框与窗框时不再使用自攻螺钉进行连接,使得附框的结构强度得以增强,降低了附框损坏的概率,提高了窗框的安装强度。
可选的,所述制作附框步骤中,所述滑槽的长度与所述附框边条的长度相同,所述隔热螺母从所述附框边条的端部安装入所述滑槽中;
和/或,在附框边条上开设安装孔,使安装孔与滑槽连通,隔热螺母从安装孔处安装至滑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附框边条组合成附框后,滑槽的端部被其它附框边条封堵,如此隔热螺母便不易从滑槽中脱落,降低了隔热螺母遗失的概率;
在附框制作完毕后,安装人员可通过安装孔将隔热螺母安装在滑槽中,也可将隔热螺母从滑槽中取出;在安装窗框与附框时或在维护保养附框时,若隔热螺母发生损坏或失效,安装人员或维护人员便可在不拆分附框的情况下对隔热螺母进行更换,提高了维护和安装的便利性。
可选的,所述制作附框步骤中,附框边条由型材以及保温材料通过钢塑共挤一体机一同挤压成型,使型材形成附框边条,使保温材料形成外保温层;和/或,将型材弯折成附框边条后,使附框边条上形成滑槽,之后向滑槽中填充保温材料,使保温材料形成内保温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附框由型材经过钢塑共挤一体机挤压而成,使得附框的结构强度相对于传统的附框得以增强,降低了附框损坏的概率,提高了窗框的安装强度;而且使用钢塑共挤一体机将保温材料挤压成外保温层、向滑槽内填充内保温层后,使保温材料与附框之间连接紧密,热量不易从保温材料与附框之间散失,提高了窗框的保温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隔热连接组件的设置,使窗框与附框不直接接触,窗框上的热量不易经隔热螺母传递至附框上,降低了窗框与附框之间的热传导效率,提高了窗框的保温效果。
2.通过弹性件的设置,使连接螺栓具有朝远离附框移动的趋势,如此连接螺栓便可与隔热螺母连接的更加紧密,完成窗框与附框的安装后,连接螺栓不易因震动等原因从隔热螺母上脱落,维持了窗框与附框连接的稳定性,同时维持了窗框与附框之间的隔热效果。
3.通过外保温层与内保温层的设置,当窗框的热量传导至隔热螺母上后,隔热螺母上的部分热量会传导至滑槽中的空气中,此时在内保温层的隔热作用下,滑槽中的空气中的热量不易传导至附框上,提高了窗框的保温效果;当窗框的热量传导至附框上时,外保温层对附框上的热量进行阻隔,减缓了附框向建筑物外的大气中传导热量的速率,提高了附框的保温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单个附框边条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中附框上仅包裹有外保温层时的连接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1中附框上仅填充有内保温层时的连接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安装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2单个附框边条处的剖视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2中附框上仅填充有内保温层时的连接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2的安装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10、窗框;111、连接螺栓孔;120、附框;121、附框边条;1211、滑槽;1212、安装孔;200、隔热机构;210、隔热连接组件;211、隔热螺母;2111、螺纹部;2112、限位部;2113、支撑部;2114、第一限位部;2115、第二限位部;212、连接螺栓;213、弹性件;220、外保温层;230、内保温层;240、耐候密封胶;250、泡沫垫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9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附框连接结构,参照图1及图2,附框连接结构包括窗框110、附框120以及隔热机构200,隔热机构200包括用于连接窗框110以及附框120的隔热连接组件210,窗框110通过隔热连接组件210连接在附框120上。建筑物内的热量传递至窗框110上后,热量须经隔热连接组件210才可传递至附框120上,隔热连接组件210处的导热效率低,因此降低了窗框110与附框120之间的热传导效率,提高了窗框110的保温效果。
参照图2,窗框110的内侧开设有滑槽1211,滑槽1211的截面呈T型设置。隔热机构200还包括外保温层220和/或内保温层230,本申请实施例中,隔热机构200包括外保温层220以及内保温层230,外保温层220包覆在附框120的外周面上,内保温层230嵌设在滑槽1211中。本申请实施例中,外保温层220与内保温层230均由石墨聚苯板制成,附框120由钢制成;在其它实施例中,外保温板和内保温板还可由聚氨酯制成,附框120还可由铝合金制成。外保温层220和附框120由钢塑共挤一体机共挤成型,内保温层230由保温材料填充至滑槽1211内制成。
参照图2,隔热连接组件210包括隔热螺母211、连接螺栓212以及弹性件213,本申请实施例中,隔热螺母211有尼龙66制成,使得隔热螺母211具有隔热效果,在其它实施例中,隔热螺母211可使用其它隔热材料制成。
参照图2,隔热螺母211滑动设置在滑槽1211中,且隔热螺母211与滑槽1211呈过渡配合设置。隔热螺母211包括螺纹部2111以及限位部2112,螺纹部2111设置在滑槽1211的槽口处,且螺纹部2111靠近滑槽1211槽底的一端可与内保温层230抵接;限位部2112设置在螺纹部2111的两侧,且限位部2112位于滑槽1211内部。
参照图2,弹性件213设置在窗框110与附框120之间,本申请实施例中,弹性件213为橡胶垫块,橡胶垫块罩设在滑槽1211的开口处,且橡胶垫块的一侧与窗框110抵接,另一侧与外保温层220抵接。窗框110上开设有供连接螺栓212穿过的连接螺栓孔111,连接螺栓212穿过连接螺栓孔111以及橡胶垫块后与隔热螺母211螺纹连接,进而将窗框110连接在附框120上。
建筑物内的热量传递至窗框110上后,热量须经隔热螺母211才可传递至附框120上,隔热螺母211处的导热效率低,因此降低了窗框110与附框120之间的热传导效率,提高了窗框110的保温效果;而且由于附框120由钢或铝合金等金属材料制成,使得附框120的强度大于现有技术中附框120的强度(现有技术中的附框120需要使自攻螺钉穿过,因此现有技术中的附框120无法由钢或铝合金等强度较高的材料制成)。而由于橡胶垫块的设置,窗框110上的热量不易透过橡胶垫块传导至滑槽1211中的空气中,进而降低了窗框110上的热量经滑槽1211中的空气传导至附框120上的概率,提高了窗框110的保温效果。
在将窗框110连接在附框120上时,若隔热螺母211未与连接螺栓孔111对齐,安装人员便可推动隔热螺母211使隔热螺母211在滑槽1211中滑动,直至隔热螺母211与连接螺栓孔111对齐;由于隔热螺母211与滑槽1211呈过渡配合设置,隔热螺母211不易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与附框120发生相对滑动,如此便于安装人员将连接螺栓212与隔热螺母211螺纹连接。
若窗框110或附框120需要进行拆分维修或维护时,维修人员可将连接螺栓212从隔热螺母211上拆下,如此窗框110和附框120便可分离;在维修或维护完毕后,再讲连接螺栓212连接在隔热螺母211上即可完成窗框110和附框120之间的连接。由于窗框110与附框120之间不再需要自攻螺钉穿过,窗框110与附框120完成拆分后的再安装时,窗框110以及附框120的结构不会被自攻螺钉破坏,提高了窗框110以及附框120的可维护性。
参照图2及图3,附框120上还开设有安装孔1212,安装孔1212与滑槽1211连通。在附框120制作完毕后,安装人员可通过安装孔1212将隔热螺母211安装在滑槽1211中,也可将隔热螺母211从滑槽1211中取出;在安装窗框110与附框120时或在维护保养附框120时,若隔热螺母211发生损坏或失效,安装人员或维护人员便可在不拆分附框120的情况下对隔热螺母211进行更换,提高了维护和安装的便利性。
参照图2,隔热机构200还包括耐候密封胶240以及泡沫垫条250,泡沫垫条250设置有两条,两条泡沫垫条250均设置在窗框110与附框120之间,泡沫垫条250的一侧与窗框110抵接,另一侧与外保温层220抵接;两个泡沫垫条250分别设置在橡胶垫块的两侧。耐候密封胶240也设置有两条,耐候密封胶240设置在泡沫垫条250远离橡胶垫块的一侧,且耐候密封胶240靠近泡沫垫条250的一侧与泡沫垫条250抵接,耐候密封胶240靠近窗框110的一侧与窗框110抵接,耐候密封胶240靠近附框120的一侧与外保温层220抵接。
参照图4,在其它实施例中,隔热机构200可包括外保温层220或内保温层230中的任意一个。当隔热机构200包括外保温层220时,隔热螺母211包括螺纹部2111、限位部2112以及支撑部2113,螺纹部2111设置在滑槽1211的槽口处;限位部2112设置在螺纹部2111的两侧,且限位部2112位于滑槽1211内部;支撑部2113设置在螺纹部2111靠近滑槽1211槽底的一侧,且支撑部2113与滑槽1211的槽底抵接。当连接螺栓212未与隔热螺母211连接在一起时,在支撑部2113的支撑作用下,隔热螺母211不易完全脱落至滑槽1211内,降低了安装人员无法滑动隔热螺母211的概率。
参照图5,在其它实施例中,隔热机构200可包括外保温层220或内保温层230中的任意一个。当隔热机构200包括内保温层230时,橡胶垫块罩设在滑槽1211上,且橡胶垫块的一个与窗框110抵接,另一侧与附框120抵接。泡沫密封胶的一侧与窗框110抵接,另一侧与附框120抵接;耐候密封胶240靠近泡沫垫条250的一侧与泡沫垫条250抵接,耐候密封胶240靠近窗框110的一侧与窗框110抵接,耐候密封胶240靠近附框120的一侧与附框120抵接。
参照图6,本申请实施例对应的附框连接结构安装方法如下:
S1:制作附框120:使用钢塑共挤一体机对钢与石墨聚苯板进行共挤,进而使钢形成附框边条121,使石墨聚苯板形成外保温层220,内保温层230由保温材料填充至滑槽1211内制成;若附框边条121内设置有内保温层230时,使用铣刀对内保温层230进行铣削,使附框边条121上形成与附框边条121长度相同的滑槽1211;之后将隔热螺母211从附框边条121的端部安装入滑槽1211中,之后将多个附框边条121首尾相连组装成附框120;之后在附框边条121上开设安装孔1212,使安装孔1212与滑槽1211连通,当滑槽1211内的隔热螺母211发生损坏时,安装人员可将隔热螺母211从安装孔1212处取出,并从安装孔1212处向滑槽1211中安装新的隔热螺母211;
S2:制作窗框110:在窗框110上开设连接螺栓孔111;
S3:调节位置:安装人员在滑槽1211中滑动隔热螺母211,使隔热螺母211与窗框110上的连接螺栓孔111对齐;
S4:锁紧:将橡胶垫块放置在附框120上,之后将连接螺栓212穿过螺栓孔,并将连接螺栓212螺纹连接在隔热螺母211上,并使附框120、橡胶垫块、窗框110依次抵紧;
S5:密封:将泡沫垫条250填充在外保温层220与窗框110之间的缝隙中,之后再在外保温层220与窗框110之间的缝隙中涂抹耐候密封胶240;
当附框120外不存在外保温层220时,将泡沫垫条250填充在附框120与窗框110之间的缝隙中,之后再在附框120与窗框110之间的缝隙中涂抹耐候密封胶240。
本申请实施例附框连接结构及其安装方法的实施原理为:
在安装窗框110与附框120时,先调节隔热螺母211的位置,使隔热螺母211移动至与连接螺栓孔111对齐的位置,之后将橡胶垫块放置在附框120上,之后将连接螺栓212穿过窗框110上的连接螺栓孔111后与隔热螺母211螺纹连接,之后将泡沫垫条250填充在外保温层220与窗框110之间的缝隙中,之后再在外保温层220与窗框110之间的缝隙中涂抹耐候密封胶240。
在使用过程中,建筑物内的热量不易透过耐候密封胶240以及泡沫垫条250直接传递至附框120上,因此绝大多数热量会先传递至窗框110上,之后窗框110上将热量传递至连接螺栓212上,之后连接螺栓212将热量传递至隔热螺母211上,由于隔热螺母211的隔热作用,热量在隔热螺母211处的导热效率较低,因此降低了热量从窗框110上传递至附框120上的效率,进而提高了窗户处的保温性能。
连接螺栓212将热量传递至隔热螺母211上后,隔热螺母211会将热量传递至滑槽1211中的空气中,当滑槽1211内设置有内保温层230时,隔热螺母211上的热量须经过内保温层230才可传递至附框120上,进一步降低了热量从窗框110上传递至附框120上的效率;而附框120外包裹有保温层时,附框120上的热量须经过外保温层220才可传递至建筑物上或建筑物外,如此降低了附框120的散热效率,进而提高了窗户处的保温性能。
实施例2: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附框连接结构,参照图7,本申请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隔热连接组件210包括隔热螺母211、连接螺栓212以及弹性件213,隔热螺母211包括螺纹部2111、第一限位部2114与第二限位部2115,第一限位部2114与第二限位部2115分别设置在螺纹部2111的两端。螺纹部2111设置在滑槽1211的槽口处,且螺纹部2111与滑槽1211的槽口处呈过渡配合设置;第一限位部2114设置在滑槽1211中;第二限位部2115设置在附框120靠近窗框110的一侧,且第二限位部2115可与附框120靠近窗框110的一端面抵接,窗框110靠近附框120的一端与第二限位部2115抵接。
参照图7,弹性件213设置在窗框110与连接螺栓212之间,本申请实施例中,弹性件213为弹性垫片,连接螺栓212穿过弹性垫片后再穿过连接螺栓孔111,之后再与隔热螺母211螺纹连接。在弹性垫片的弹性作用下,连接螺栓212具有朝远离附框120移动的趋势,如此连接螺栓212便可与隔热螺母211连接的更加紧密,完成窗框110与附框120的安装后,连接螺栓212不易因震动等原因从隔热螺母211上脱落,维持了窗框110与附框120连接的稳定性,同时维持了窗框110与附框120之间的隔热效果。
参照图7,隔热机构200还包括外保温层220与内保温层230,外保温层220包覆在附框120的外周面上,内保温层230嵌设在滑槽1211中。本申请实施例中,外保温层220与内保温层230均由石墨聚苯板制成,附框120由钢制成;在其它实施例中,外保温板和内保温板还可由聚氨酯制成,附框120还可由铝合金制成。外保温层220、附框120由钢塑共挤一体机共挤成型,内保温层230由保温材料填充至滑槽1211内制成。
参照图7,隔热机构200还包括耐候密封胶240,耐候密封胶240设置有两条,两条耐候密封胶240分别设置在窗框110的两侧,且耐候密封胶240靠近窗框110的一侧与窗框110抵接,耐候密封胶240靠近附框120的一侧与外保温层220抵接。
参照图8,在其它实施例中,隔热机构200可包括外保温层220或内保温层230中的任意一个。当隔热机构200包括内保温层230时,耐候密封胶240靠近窗框110的一侧与窗框110抵接,耐候密封胶240靠近附框120的一侧与附框120抵接。
参照图9,本申请实施例对应的附框连接结构安装方法如下:
S1:制作附框120:使用钢塑共挤一体机对钢与石墨聚苯板进行共挤,进而使钢形成附框边条121,使石墨聚苯板形成外保温层220;和/或,将型材弯折成附框边条121后,使附框边条121上形成滑槽1211,之后向滑槽1211中填充保温材料,使保温材料形成内保温层230。
若附框边条121内设置有内保温层230时,使用铣刀对内保温层230进行铣削,使附框边条121上形成与附框边条121长度相同的滑槽1211;之后将隔热螺母211从附框边条121的端部安装入滑槽1211中,之后将多个附框边条121首尾相连组装成附框120;之后在附框边条121上开设安装孔1212,使安装孔1212与滑槽1211连通,当滑槽1211内的隔热螺母211发生损坏时,安装人员可将隔热螺母211从安装孔1212处取出,并从安装孔1212处向滑槽1211中安装新的隔热螺母211;
S2:制作窗框110:在窗框110上开设连接螺栓孔111;
S3:调节位置:安装人员在滑槽1211中滑动隔热螺母211,使隔热螺母211与窗框110上的连接螺栓孔111对齐;
S4:锁紧:将连接螺栓212穿设在弹性垫片上,之后将连接螺栓212穿过螺栓孔,并将连接螺栓212螺纹连接在隔热螺母211上,并使窗框110与第二限位部2115抵紧;
S5:密封:在外保温层220与窗框110之间的缝隙中涂抹耐候密封胶240;
当附框120外不存在外保温层220时,在附框120与窗框110之间的缝隙中涂抹耐候密封胶240;。
本申请实施例附框连接结构及其安装方法的实施原理为:
在安装窗框110与附框120时,先调节隔热螺母211的位置,使隔热螺母211移动至与连接螺栓孔111对齐的位置,之后将连接螺栓212穿设在弹性垫片上,之后将连接螺栓212穿过窗框110上的连接螺栓孔111后与隔热螺母211螺纹连接,之后在外保温层220与窗框110之间的缝隙中涂抹耐候密封胶240。
在使用过程中,建筑物内的热量不易透过耐候密封胶240以及泡沫垫条250直接传递至附框120上,因此绝大多数热量会先传递至窗框110上,之后窗框110上将热量传递至连接螺栓212上,之后连接螺栓212将热量传递至隔热螺母211上,由于隔热螺母211的隔热作用,热量在隔热螺母211处的导热效率较低,因此降低了热量从窗框110上传递至附框120上的效率,进而提高了窗户处的保温性能。
连接螺栓212将热量传递至隔热螺母211上后,隔热螺母211会将热量传递至滑槽1211中的空气中,当滑槽1211内设置有内保温层230时,隔热螺母211上的热量须经过内保温层230才可传递至附框120上,进一步降低了热量从窗框110上传递至附框120上的效率;而附框120外包裹有保温层时,附框120上的热量须经过外保温层220才可传递至建筑物上或建筑物外,如此降低了附框120的散热效率,进而提高了窗户处的保温性能。
以上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附框连接结构,包括窗框(110)以及附框(120),所述附框(120)上设置有用于降低热传递效率的隔热机构(200),所述隔热机构(200)包括隔热连接组件(210),所述隔热连接组件(210)包括隔热螺母(211)以及连接螺栓(212),所述隔热螺母(211)设置在所述附框(120)上,所述窗框(110)上开设有供所述连接穿过的连接螺栓孔(111),所述连接螺栓(212)穿过所述连接螺栓孔(111)后与所述隔热螺母(211)螺纹连接;所述附框(120)上开设有滑槽(1211),所述隔热螺母(211)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1211)中,且所述隔热螺母(211)与所述滑槽(1211)呈过渡配合连接;所述附框(120)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隔热螺母(211)的安装孔(1212),所述安装孔(1212)与所述滑槽(1211)连通;所述隔热连接组件(210)还包括弹性件(213),所述弹性件(213)设置在所述窗框(110)与所述附框(120)之间;
和/或所述弹性件(213)设置在所述窗框(110)与所述连接螺栓(212)之间;
所述弹性件(213)具有使所述连接螺栓(212)朝远离所述附框(120)的方向移动的趋势;所述隔热机构(200)还包括内保温层(230),所述内保温层(230)嵌设在所述滑槽(1211)中;所述隔热机构(200)还包括外保温层(220),所述外保温层(220)包覆在所述附框(120)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附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机构(200)还包括耐候密封胶(240),所述耐候密封胶(240)设置在所述外保温层(220)与所述窗框(110)之间;
或,所述耐候密封胶(240)设置在所述附框(120)与所述窗框(110)之间。
3.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附框连接结构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制作附框(120):先将型材制作成附框边条(121),并使附框边条(121)上形成滑槽(1211),之后将隔热螺母(211)放置在滑槽(1211)中,之后将多个附框边条(121)首尾相连组装成附框(120);
制作窗框(110):在窗框(110)上开设连接螺栓孔(111);
调节位置:安装人员在滑槽(1211)中滑动隔热螺母(211),使隔热螺母(211)与窗框(110)上的连接螺栓孔(111)对齐;
锁紧:将连接螺栓(212)穿过螺栓孔,并将连接螺栓(212)螺纹连接在隔热螺母(211)上;
密封:将耐候密封胶(240)涂抹在外保温层(220)和窗框(110)之间;或,将耐候密封胶(240)涂抹在附框(120)与窗框(110)之间;所述制作附框(120)步骤中,所述滑槽(1211)的长度与所述附框边条(121)的长度相同,所述隔热螺母(211)从所述附框边条(121)的端部安装入所述滑槽(1211)中;
和/或,在附框边条(121)上开设安装孔(1212),使安装孔(1212)与滑槽(1211)连通,隔热螺母(211)从安装孔(1212)处安装至滑槽(1211)中;所述制作附框(120)步骤中,附框边条(121)由型材以及保温材料通过钢塑共挤一体机一同挤压成型,使型材形成附框边条(121),使保温材料形成外保温层(220);和/或,将型材弯折成附框边条(121)后,使附框边条(121)上形成滑槽(1211),之后向滑槽(1211)中填充保温材料,使保温材料形成内保温层(230)。
CN202210828836.5A 2022-07-15 2022-07-15 一种附框连接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Active CN1151628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28836.5A CN115162898B (zh) 2022-07-15 2022-07-15 一种附框连接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28836.5A CN115162898B (zh) 2022-07-15 2022-07-15 一种附框连接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62898A CN115162898A (zh) 2022-10-11
CN115162898B true CN115162898B (zh) 2023-08-18

Family

ID=834941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28836.5A Active CN115162898B (zh) 2022-07-15 2022-07-15 一种附框连接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6289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745777B (zh) * 2024-07-25 2025-02-07 山东华麟建筑装饰有限公司 一种外墙复合式xps挤塑板保温系统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1153A (ja) * 1994-07-09 1996-01-23 Shinohara Denki Kk 窓 枠
DE29619703U1 (de) * 1996-11-13 1997-01-09 MFT - Moderne Fenster Technik - GmbH, 26871 Papenburg Montagesatz zum Befestigen eines aus Hohlprofilen gebildeten Fenster- oder Türrahmens in einer Öffnung eines Gebäudes
JP2010242500A (ja) * 2010-06-29 2010-10-28 Tsuzuki Co Ltd 建築物の外断熱工法における支持ボルトの補強工法及び補強金具
KR101072957B1 (ko) * 2011-06-30 2011-10-12 주식회사 이에스지유 고단열 커튼 월 시스템
CN203701840U (zh) * 2014-01-17 2014-07-09 辽宁强风铝业工程有限公司 新型铝合金隔热窗实木附框
CN104179417A (zh) * 2014-09-16 2014-12-03 江苏金百合门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型钢塑附框与门窗的安装方法
CN204552476U (zh) * 2015-02-10 2015-08-12 南京鹏迪幕墙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窗框连接结构
CN107448103A (zh) * 2017-09-12 2017-12-08 徐州阿卡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窗框结构、门窗幕墙系统及门窗幕墙的安装方式
CN108612441A (zh) * 2018-04-28 2018-10-02 安徽富煌门窗幕墙有限公司 一种密封性能好的铝合金窗及其施工方法
CN209398169U (zh) * 2018-08-30 2019-09-17 湖南美美幕墙装饰有限公司 一种带u型钢卡槽的装配式建筑门窗框结构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1153A (ja) * 1994-07-09 1996-01-23 Shinohara Denki Kk 窓 枠
DE29619703U1 (de) * 1996-11-13 1997-01-09 MFT - Moderne Fenster Technik - GmbH, 26871 Papenburg Montagesatz zum Befestigen eines aus Hohlprofilen gebildeten Fenster- oder Türrahmens in einer Öffnung eines Gebäudes
JP2010242500A (ja) * 2010-06-29 2010-10-28 Tsuzuki Co Ltd 建築物の外断熱工法における支持ボルトの補強工法及び補強金具
KR101072957B1 (ko) * 2011-06-30 2011-10-12 주식회사 이에스지유 고단열 커튼 월 시스템
CN203701840U (zh) * 2014-01-17 2014-07-09 辽宁强风铝业工程有限公司 新型铝合金隔热窗实木附框
CN104179417A (zh) * 2014-09-16 2014-12-03 江苏金百合门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型钢塑附框与门窗的安装方法
CN204552476U (zh) * 2015-02-10 2015-08-12 南京鹏迪幕墙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窗框连接结构
CN107448103A (zh) * 2017-09-12 2017-12-08 徐州阿卡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窗框结构、门窗幕墙系统及门窗幕墙的安装方式
CN108612441A (zh) * 2018-04-28 2018-10-02 安徽富煌门窗幕墙有限公司 一种密封性能好的铝合金窗及其施工方法
CN209398169U (zh) * 2018-08-30 2019-09-17 湖南美美幕墙装饰有限公司 一种带u型钢卡槽的装配式建筑门窗框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62898A (zh) 2022-10-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80073470A1 (en) Thermally broken sunshade anchors
CN115162898B (zh) 一种附框连接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US20110167741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retrofitting glass or insulated glass units of existing curtain wall systems for improved thermal performance
CN210858398U (zh) 一种门窗与幕墙的连接结构
CN211369199U (zh) 一种双向排水槽幕墙
CN204002316U (zh) 一种新型的木包铝门窗系统
CN219316120U (zh) 节能幕墙
CN112282149A (zh) 一种保温隔热玻璃幕墙
CN217439812U (zh) 一种具有高保温性能的滑移式附框门窗系统
CN215907115U (zh) 一种内置有玻璃百叶的幕墙系统
CN104100174B (zh) 新型的木包铝门窗系统
CN217439813U (zh) 一种节能效果良好的滑轨式门窗附框系统
CN201771366U (zh) 一种铝合金推拉节能门窗系统
CN211852425U (zh) 一种稳定性能好的u型铝型材支架
CN215255582U (zh) 一种施工便捷的被动式超低能耗外窗
CN114108901A (zh) 一种框架幕墙竖向玻璃翼系统
CN217581796U (zh) 可调节进出位的室外铝型材窗套
CN112523640A (zh) 一种新型推拉窗
CN217871262U (zh) 一种单龙骨双层双中空玻璃幕墙系统
CN215255607U (zh) 一种保温隔热降噪断桥铝系统门窗
CN220848109U (zh) 一种用于建筑中的新型保温节能装置
CN222500693U (zh) 一种幕墙及其安装系统
CN115288568B (zh) 一种旧窗改造方法
CN219864724U (zh) 一种节能型门窗附框
CN220848450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保温隔热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