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58321B - 混合动力系统差速器保护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混合动力系统差速器保护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158321B CN115158321B CN202210800342.6A CN202210800342A CN115158321B CN 115158321 B CN115158321 B CN 115158321B CN 202210800342 A CN202210800342 A CN 202210800342A CN 115158321 B CN115158321 B CN 11515832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fferential
- actual
- torque
- speed
- speed differen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30/00—Purposes of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e.g. of systems using 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 B60W30/18—Propelling the vehicle
- B60W30/184—Preventing damage resulting from overload or excessive wear of the driveline
- B60W30/1846—Preventing of breakage of drive line components, e.g. parts of the gear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2510/00—Input parameters relating to a particular sub-units
- B60W2510/12—Differentia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2520/00—Input parameters relating to overall vehicle dynamics
- B60W2520/28—Wheel speed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2710/00—Output or target parameters relating to a particular sub-units
- B60W2710/12—Differential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2—Hybrid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tarders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混合动力系统差速器保护方法及装置,涉及差速器技术领域。本发明在混合动力系统运行过程中,根据左轮转速和右轮转速确定左轮与右轮的实际转速差,根据差速器实际扭矩和实际转速差判断差速器是否具有烧结风险,若差速器具有烧结风险,则对差速器进行烧结保护,可以降低差速器的烧结风险,避免差速器损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差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混合动力系统差速器保护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混合动力汽车中,差速器作为汽车实现转向和左右轮转速差的关键零部件,其功能安全是汽车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现实使用过程中,差速器内部会发生烧结,导致差速器损坏,差速器功能丧失,危害着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对差速器进行烧结安全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提供合动力系统差速器保护方法及装置,解决了如何降低差速器烧结风险的技术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差速器保护方法,包括:
混合动力系统运行过程中,获取差速器实际扭矩、左轮转速和右轮转速;
根据所述左轮转速和所述右轮转速确定左轮与右轮的实际转速差;
根据所述差速器实际扭矩和所述实际转速差判断所述差速器是否具有烧结风险;
若所述差速器具有烧结风险,则对所述差速器进行烧结保护。
优选的,所述获取差速器实际扭矩,包括:
获取发动机扭矩、发动机速比、驱动电机扭矩和驱动电机速比;
获取所述发动机扭矩与所述发动机速比的第一乘积、所述驱动电机扭矩与所述驱动电机速比的第二乘积;
确定所述差速器实际扭矩为所述第一乘积与所述第二乘积之和。
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左轮转速和所述右轮转速确定左轮与右轮的实际转速差,包括:
确定所述实际转速差为所述左轮转速与所述右轮转速的差值。
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左轮转速和所述右轮转速确定左轮与右轮的实际转速差,包括:
获取所述左轮转速与所述右轮转速的和值、所述左轮转速与所述右轮转速的差值以及所述混合动力系统的旋变转速;
若所述和值与两倍的所述旋变转速的差值高于预设阈值,则获取两倍的所述旋变转速与所述和值的比值;
确定所述实际转速差为所述差值与所述比值的乘积。
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差速器实际扭矩和所述实际转速差判断所述差速器是否具有烧结风险,包括:
根据转速差与差速器扭矩的预设关系,获取所述差速器实际扭矩对应的目标转速差;
若所述实际转速差高于所述目标转速差,则判断所述差速器具有烧结风险。
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差速器实际扭矩和所述实际转速差判断所述差速器是否具有烧结风险,包括:
根据转速差与差速器扭矩的预设关系,获取所述实际转速差对应的目标差速器扭矩;
若所述差速器实际扭矩高于所述目标差速器扭矩,则判断所述差速器具有烧结风险。
优选的,所述对所述差速器进行烧结保护,包括:
根据转速差与差速器扭矩的预设关系,获取所述差速器实际扭矩对应的目标转速差;
将所述实际转速差降至所述目标转速差或所述目标转速差以下。
优选的,所述对所述差速器进行烧结保护,包括:
根据转速差与差速器扭矩的预设关系,获取所述实际转速差对应的目标差速器扭矩;
将所述差速器实际扭矩降至所述目标差速器扭矩或所述目标差速器扭矩以下。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差速器保护装置,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混合动力系统运行过程中,获取差速器实际扭矩、左轮转速和右轮转速;
转速差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左轮转速和所述右轮转速确定左轮与右轮的实际转速差;
烧结风险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差速器实际扭矩和所述实际转速差判断所述差速器是否具有烧结风险;
差速器保护模块,用于若所述差速器具有烧结风险,则对所述差速器进行烧结保护。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混合动力系统差速器保护方法。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混合动力系统差速器保护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发明在混合动力系统运行过程中,根据左轮转速和右轮转速确定左轮与右轮的实际转速差,根据差速器实际扭矩和实际转速差判断差速器是否具有烧结风险,若差速器具有烧结风险,则对差速器进行烧结保护,可以降低差速器的烧结风险,避免差速器损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混合动力系统差速器保护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差速器扭矩与转速差的关系曲线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混合动力系统差速器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提供混合动力系统差速器保护方法及装置,解决了如何降低差速器烧结风险的技术问题。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首先说明,本文中出现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混合动力系统差速器保护方法,包括:
步骤S1,混合动力系统运行过程中,获取差速器实际扭矩、左轮转速和右轮转速;
步骤S2,根据左轮转速和右轮转速确定左轮与右轮的实际转速差;
步骤S3,根据差速器实际扭矩和实际转速差判断差速器是否具有烧结风险;
步骤S4,若差速器具有烧结风险,则对差速器进行烧结保护。
混合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驱动电机和差速器,发动机、驱动电机可以同时工作或单独工作来驱动车轮。
步骤S1中,获取差速器实际扭矩,具体包括:获取发动机扭矩、发动机速比、驱动电机扭矩和驱动电机速比;获取发动机扭矩与发动机速比的第一乘积、驱动电机扭矩与驱动电机速比的第二乘积;确定差速器实际扭矩为第一乘积与第二乘积之和。用公式表示为:T3=T1*I1+T2*I2,T3为差速器实际扭矩,T1为发动机扭矩,I1为发动机速比,T2为驱动电机扭矩,I2为驱动电机速比。
步骤S1中,可以通过轮端ABS传感器或ESC轮速传感器检测获取左轮转速和右轮转速。
步骤S2中,若认为轮端ABS传感器或ESC轮速传感器检测得到的左轮转速和右轮转速是准确的,则步骤S2包括:确定实际转速差为左轮转速与右轮转速的差值。但由于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可能存在误差,此时确定实际转速差为左轮转速与右轮转速的差值会导致实际转速差不准确,需对传感器检测得到的左轮转速和右轮转速进行修正。一般的,左轮实际转速与右轮实际转速之和应当等于两倍的混合动力系统的旋变转速,即Wa+Wb=2Wc,Wa、Wb、Wc分别为左轮实际转速、右轮实际转速、旋变转速。旋变转速由车辆的旋变控制器采集,结果是准确的,这样若传感器检测得到的左轮转速与右轮转速之和不等于两倍的旋变转速,则认为传感器检测得到的左轮转速与右轮转速不准确。因此,本实施例优选步骤S2包括:
获取左轮转速与右轮转速的和值、左轮转速与右轮转速的差值以及混合动力系统的旋变转速;若左轮转速、右轮转速的和值与两倍的旋变转速的差值高于预设阈值,则获取两倍的旋变转速与上述和值的比值;确定实际转速差为上述差值与上述比值的乘积。其中,预设阈值可以为零,也可以为2Wc*5%=0.1Wc。
若预设阈值为零,设传感器检测得到的左轮转速与右轮转速分别为Wd、We,若左轮转速与右轮转速的和值为Wd+We=Wc,则左轮转速与右轮转速的差值为|Wd-We|,两倍的旋变转速与上述和值的比值为2Wc/Wc=2,实际转速差为2|Wd-We|;若左轮转速与右轮转速的和值为Wd+We=3Wc,则左轮转速与右轮转速的差值为|Wd-We|,两倍的旋变转速与上述和值的比值为2Wc/Wc=2/3,实际转速差为2|Wd-We|/3。
步骤S3中,差速器是否具有烧结风险是由差速器实际扭矩和实际转速差共同决定的,本实施例会预先通过台架实验获得差速器扭矩与转速差的关系式,曲线如图2所示,差速器实际扭矩和实际转速差构成的坐标处于图2曲线上方时,代表差速器具有烧结风险。
步骤S3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判断差速器是否具有烧结风险。
第一种,步骤S3包括:根据转速差与差速器扭矩的预设关系,获取差速器实际扭矩对应的目标转速差;若实际转速差高于目标转速差,则判断差速器具有烧结风险。其中,转速差与差速器扭矩的预设关系即为图2曲线对应的关系式。假设差速器实际扭矩为700、实际转速差为2000,则图2中差速器实际扭矩对应的目标转速差为966,实际转速差高于目标转速差,则判断差速器具有烧结风险。
第二种,步骤S3包括:根据转速差与差速器扭矩的预设关系,获取实际转速差对应的目标差速器扭矩;若差速器实际扭矩高于目标差速器扭矩,则判断差速器具有烧结风险。假设差速器实际扭矩为700、实际转速差为2000,则图2中实际转速差对应的目标差速器扭矩约为350,差速器实际扭矩高于目标差速器扭矩,则判断差速器具有烧结风险。
由上文可知,差速器实际扭矩和实际转速差构成的坐标处于图2曲线上方时,代表差速器具有烧结风险,这样在差速器具有烧结风险时可以通过调整差速器实际扭矩和/或实际转速差,以使差速器实际扭矩和实际转速差构成的坐标处于图2曲线下方,消除差速器的烧结风险。本实施例提供三种对差速器进行烧结保护的方式。
第一种,步骤S4中,对差速器进行烧结保护,包括:根据转速差与差速器扭矩的预设关系,获取差速器实际扭矩对应的目标转速差;将实际转速差降至目标转速差或目标转速差以下。假设差速器实际扭矩为700、实际转速差为2000,差速器实际扭矩对应的目标转速差为966,将实际转速差由2000降至966或966以下,可以消除差速器的烧结风险。
第二种,步骤S4中,对差速器进行烧结保护,包括:根据转速差与差速器扭矩的预设关系,获取实际转速差对应的目标差速器扭矩;将差速器实际扭矩降至目标差速器扭矩或目标差速器扭矩以下。假设差速器实际扭矩为700、实际转速差为2000,实际转速差对应的目标差速器扭矩约为350,将差速器实际扭矩由700降至350或350以下,可以消除差速器的烧结风险。
第三种,假设差速器实际扭矩为700、实际转速差为2000,可以将差速器实际扭矩调整为600、实际转速差调整为1000,也可以将差速器实际扭矩调整为200、实际转速差调整为3000等等,使差速器实际扭矩和实际转速差构成的坐标处于图2曲线下方即可。
由上文可知,本实施例可以在差速器具有烧结风险时对差速器进行烧结保护,降低差速器的烧结风险,避免差速器损坏。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差速器保护装置,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混合动力系统运行过程中,获取差速器实际扭矩、左轮转速和右轮转速;
转速差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左轮转速和右轮转速确定左轮与右轮的实际转速差;
烧结风险判断模块,用于根据差速器实际扭矩和实际转速差判断差速器是否具有烧结风险;
差速器保护模块,用于若差速器具有烧结风险,则对差速器进行烧结保护。
数据获取模块获取差速器实际扭矩,具体包括:获取发动机扭矩、发动机速比、驱动电机扭矩和驱动电机速比;获取发动机扭矩与发动机速比的第一乘积、驱动电机扭矩与驱动电机速比的第二乘积;确定差速器实际扭矩为第一乘积与第二乘积之和。用公式表示为:T3=T1*I1+T2*I2,T3为差速器实际扭矩,T1为发动机扭矩,I1为发动机速比,T2为驱动电机扭矩,I2为驱动电机速比。
数据获取模块可以通过轮端ABS传感器或ESC轮速传感器检测获取左轮转速和右轮转速。
若认为轮端ABS传感器或ESC轮速传感器检测得到的左轮转速和右轮转速是准确的,则转速差确定模块会确定实际转速差为左轮转速与右轮转速的差值。但由于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可能存在误差,此时确定实际转速差为左轮转速与右轮转速的差值会导致实际转速差不准确,需对传感器检测得到的左轮转速和右轮转速进行修正。一般的,左轮实际转速与右轮实际转速之和应当等于两倍的混合动力系统的旋变转速,即Wa+Wb=2Wc,Wa、Wb、Wc分别为左轮实际转速、右轮实际转速、旋变转速。旋变转速由车辆的旋变控制器采集,结果是准确的,这样若传感器检测得到的左轮转速与右轮转速之和不等于两倍的旋变转速,则认为传感器检测得到的左轮转速与右轮转速不准确。因此,本实施例优选转速差确定模块,用于:
获取左轮转速与右轮转速的和值、左轮转速与右轮转速的差值以及混合动力系统的旋变转速;若左轮转速、右轮转速的和值与两倍的旋变转速的差值高于预设阈值,则获取两倍的旋变转速与上述和值的比值;确定实际转速差为上述差值与上述比值的乘积。其中,预设阈值可以为零,也可以为2Wc*5%=0.1Wc。
若预设阈值为零,设传感器检测得到的左轮转速与右轮转速分别为Wd、We,若左轮转速与右轮转速的和值为Wd+We=Wc,则左轮转速与右轮转速的差值为|Wd-We|,两倍的旋变转速与上述和值的比值为2Wc/Wc=2,实际转速差为2|Wd-We|;若左轮转速与右轮转速的和值为Wd+We=3Wc,则左轮转速与右轮转速的差值为|Wd-We|,两倍的旋变转速与上述和值的比值为2Wc/Wc=2/3,实际转速差为2/3|Wd-We|。
差速器是否具有烧结风险是由差速器实际扭矩和实际转速差共同决定的,本实施例会预先通过台架实验获得差速器扭矩与转速差的关系式,曲线如图2所示,差速器实际扭矩和实际转速差构成的坐标处于图2曲线上方时,代表差速器具有烧结风险。
烧结风险判断模块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判断差速器是否具有烧结风险。
第一种,烧结风险判断模块,用于:根据转速差与差速器扭矩的预设关系,获取差速器实际扭矩对应的目标转速差;若实际转速差高于目标转速差,则判断差速器具有烧结风险。其中,转速差与差速器扭矩的预设关系即为图2曲线对应的关系式。假设差速器实际扭矩为700、实际转速差为2000,则图2中差速器实际扭矩对应的目标转速差为966,实际转速差高于目标转速差,则判断差速器具有烧结风险。
第二种,烧结风险判断模块,用于:根据转速差与差速器扭矩的预设关系,获取实际转速差对应的目标差速器扭矩;若差速器实际扭矩高于目标差速器扭矩,则判断差速器具有烧结风险。假设差速器实际扭矩为700、实际转速差为2000,则图2中实际转速差对应的目标差速器扭矩约为350,差速器实际扭矩高于目标差速器扭矩,则判断差速器具有烧结风险。
由上文可知,差速器实际扭矩和实际转速差构成的坐标处于图2曲线上方时,代表差速器具有烧结风险,这样在差速器具有烧结风险时可以通过调整差速器实际扭矩和/或实际转速差,以使差速器实际扭矩和实际转速差构成的坐标处于图2曲线下方,消除差速器的烧结风险。本实施例提供三种对差速器进行烧结保护的方式。
第一种,差速器保护模块对差速器进行烧结保护,包括:根据转速差与差速器扭矩的预设关系,获取差速器实际扭矩对应的目标转速差;将实际转速差降至目标转速差或目标转速差以下。假设差速器实际扭矩为700、实际转速差为2000,差速器实际扭矩对应的目标转速差为966,将实际转速差由2000降至966或966以下,可以消除差速器的烧结风险。
第二种,差速器保护模块对差速器进行烧结保护,包括:根据转速差与差速器扭矩的预设关系,获取实际转速差对应的目标差速器扭矩;将差速器实际扭矩降至目标差速器扭矩或目标差速器扭矩以下。假设差速器实际扭矩为700、实际转速差为2000,实际转速差对应的目标差速器扭矩约为350,将差速器实际扭矩由700降至350或350以下,可以消除差速器的烧结风险。
第三种,假设差速器实际扭矩为700、实际转速差为2000,可以将差速器实际扭矩调整为600、实际转速差调整为1000,也可以将差速器实际扭矩调整为200、实际转速差调整为3000等等,使差速器实际扭矩和实际转速差构成的坐标处于图2曲线下方即可。
由上文可知,本实施例可以在差速器具有烧结风险时对差速器进行烧结保护,降低差速器的烧结风险,避免差速器损坏。
基于与前文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差速器保护方法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前文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差速器保护方法的任一方法的步骤。
其中,总线架构(用总线来代表),总线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总线将包括由处理器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在总线和接收器和发送器之间提供接口。接收器和发送器可以是同一个元件,即收发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处理器负责管理总线和通常的处理,而存储器可以被用于存储处理器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由于本实施例所介绍的电子设备为实施本发明实施例中混合动力系统差速器保护方法所采用的电子设备,故而基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介绍的混合动力系统差速器保护方法,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其各种变化形式,所以在此对于该电子设备如何实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方法不再详细介绍。只要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实施本发明实施例中混合动力系统差速器保护方法所采用的电子设备,都属于本发明所欲保护的范围。
基于与上述混合动力系统差速器保护方法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混合动力系统差速器保护方法。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差速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混合动力系统运行过程中,获取差速器实际扭矩、左轮转速和右轮转速;
根据所述左轮转速和所述右轮转速确定左轮与右轮的实际转速差;
根据所述差速器实际扭矩和所述实际转速差判断所述差速器是否具有烧结风险;
若所述差速器具有烧结风险,则对所述差速器进行烧结保护;
所述根据所述左轮转速和所述右轮转速确定左轮与右轮的实际转速差,包括:
获取所述左轮转速与所述右轮转速的和值、所述左轮转速与所述右轮转速的差值以及所述混合动力系统的旋变转速;
若所述和值与两倍的所述旋变转速的差值高于预设阈值,则获取两倍的所述旋变转速与所述和值的比值;
确定所述实际转速差为所述差值与所述比值的乘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差速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左轮转速和所述右轮转速确定左轮与右轮的实际转速差,包括:
确定所述实际转速差为所述左轮转速与所述右轮转速的差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差速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差速器实际扭矩和所述实际转速差判断所述差速器是否具有烧结风险,包括:
根据转速差与差速器扭矩的预设关系,获取所述差速器实际扭矩对应的目标转速差;
若所述实际转速差高于所述目标转速差,则判断所述差速器具有烧结风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差速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差速器实际扭矩和所述实际转速差判断所述差速器是否具有烧结风险,包括:
根据转速差与差速器扭矩的预设关系,获取所述实际转速差对应的目标差速器扭矩;
若所述差速器实际扭矩高于所述目标差速器扭矩,则判断所述差速器具有烧结风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差速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差速器进行烧结保护,包括:
根据转速差与差速器扭矩的预设关系,获取所述差速器实际扭矩对应的目标转速差;
将所述实际转速差降至所述目标转速差或所述目标转速差以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差速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差速器进行烧结保护,包括:
根据转速差与差速器扭矩的预设关系,获取所述实际转速差对应的目标差速器扭矩;
将所述差速器实际扭矩降至所述目标差速器扭矩或所述目标差速器扭矩以下。
7.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差速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混合动力系统运行过程中,获取差速器实际扭矩、左轮转速和右轮转速;
转速差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左轮转速和所述右轮转速确定左轮与右轮的实际转速差;
所述转速差确定模块,具体用于获取所述左轮转速与所述右轮转速的和值、所述左轮转速与所述右轮转速的差值以及所述混合动力系统的旋变转速;
若所述和值与两倍的所述旋变转速的差值高于预设阈值,则获取两倍的所述旋变转速与所述和值的比值;
确定所述实际转速差为所述差值与所述比值的乘积;
烧结风险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差速器实际扭矩和所述实际转速差判断所述差速器是否具有烧结风险;
差速器保护模块,用于若所述差速器具有烧结风险,则对所述差速器进行烧结保护。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差速器保护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差速器保护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800342.6A CN115158321B (zh) | 2022-07-06 | 2022-07-06 | 混合动力系统差速器保护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800342.6A CN115158321B (zh) | 2022-07-06 | 2022-07-06 | 混合动力系统差速器保护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158321A CN115158321A (zh) | 2022-10-11 |
CN115158321B true CN115158321B (zh) | 2025-03-18 |
Family
ID=834939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800342.6A Active CN115158321B (zh) | 2022-07-06 | 2022-07-06 | 混合动力系统差速器保护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15832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891658A (zh) * | 2023-01-06 | 2023-04-04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差速器保护方法、系统、车辆以及电子设备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109557A (zh) * | 2019-06-20 | 2020-12-22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驱动轮转速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
CN112874320A (zh) * | 2021-02-22 | 2021-06-01 | 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差速器主动保护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689285B2 (ja) * | 1990-12-28 | 1997-12-10 |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用差動制限制御装置 |
DE19950035A1 (de) * | 1999-10-16 | 2001-07-26 | Bosch Gmbh Robert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Schutz von Differentialgetrieben eines Kraftfahrzeugs |
FR2951126B1 (fr) * | 2009-10-09 | 2011-11-04 |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 Procede de protection d'un differentiel de vehicule automobile |
JP5250540B2 (ja) * | 2009-12-21 | 2013-07-31 |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 ハイブリッド自動車の差動制限制御装置 |
CN202923418U (zh) * | 2012-12-04 | 2013-05-08 | 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轮车辆的电子差速控制设备 |
JP2013192446A (ja) * | 2013-04-11 | 2013-09-26 | Mitsubishi Motors Corp | 電動車両の差動制限制御装置 |
-
2022
- 2022-07-06 CN CN202210800342.6A patent/CN11515832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109557A (zh) * | 2019-06-20 | 2020-12-22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驱动轮转速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
CN112874320A (zh) * | 2021-02-22 | 2021-06-01 | 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差速器主动保护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158321A (zh) | 2022-10-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731611B2 (en) | Vehicle stability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 |
US11465628B2 (en) | Acceleration slip regulation method and vehicle | |
US8090503B2 (en) |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bsolute steering wheel angle from a single-turn steering wheel angle sensor | |
JP2015521971A (ja) | 自動車の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の絶対角度位置を判定するための改良された方法 | |
CN115158321B (zh) | 混合动力系统差速器保护方法及装置 | |
US11691631B2 (en) | Apparatus for estimating friction coefficient of road surface and method thereof | |
CN107010102A (zh) | 转向操作控制装置 | |
US20160257204A1 (en) | Control of regenerative braking in an electric or hybrid vehicle | |
JP2013180659A (ja) | 車両姿勢制御装置 | |
CN109795501B (zh) | 轮胎振动和松动轮检测 | |
US11993265B2 (en) | Control apparatus | |
WO2025044470A1 (zh) | 车辆转向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18124592B (zh) | 一种非全轮驱动车辆的车速估算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 |
JP7132703B2 (ja) | 車両運動状態推定装置、車両運動状態推定システム、車両運動制御装置および車両運動状態推定方法 | |
US9638525B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onitoring positioning of a machine by utilizing a virtual IMU | |
US11794810B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stimating steering angle of vehicle | |
JP7458252B2 (ja) | 車両重量推定装置、車両及び車両重量推定方法 | |
CN112721936B (zh) | 一种路面峰值附着系数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14148327B (zh) | 一种车辆防滑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
US12084066B2 (en) | Vehicle control method and vehicle control device | |
CN119239615B (zh) | 车辆的横摆角速度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车辆 | |
CN118636903B (zh) | 一种车辆行驶方向识别方法、电子设备及车辆 | |
JP6187272B2 (ja) | 路面状態判定装置 | |
US20230057597A1 (en) | Electric vehicle | |
CN119474602A (zh) | 面向分布式轮边驱动装载机的防滑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