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50971A - 一种实现双链接的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实现双链接的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150971A CN115150971A CN202210878073.5A CN202210878073A CN115150971A CN 115150971 A CN115150971 A CN 115150971A CN 202210878073 A CN202210878073 A CN 202210878073A CN 115150971 A CN115150971 A CN 11515097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station
- capability
- network
- carrier aggregation
- du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5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1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9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9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236 sound sign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73 ancho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4—Arrangements for maintain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04W8/24—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实现双链接的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应用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本方法包括:接收用户设备UE发送的UE能力信息,所述UE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是否支持第一能力,所述第一能力对应于实现双链接的优先级高于实现第一网络中载波聚合的优先级,所述双链接对应于与所述第一基站所属的第一网络的链接和与第二基站所属的第二网络的链接;根据所述UE能力信息执行添加辅基站的处理流程。本公开可以克服UE不具有直接添加辅基站的能力时双链接注册失败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现双链接的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3GPP针对5G新空口(New Radio,NR)组网定义了两种方案,分别是独立组网(Standalone,SA)和非独立组网(Non-Standalone,NSA)。其中,非独立组网就是将新无线技术控制面锚定于现有的LTE核心网,而独立组网则是指NR的用户面和控制面独立部署于5G。5G新空口的独立组网方式,需要独立部署5G的端到端网络,新建基站和核心网,因此5G可以不依赖LTE工作。非独立组网方式,可以依托现有的LTE网络,从而满足部分运营商在5G上的先发需求。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实现双链接的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实现双链接的方法,应用于第一基站,包括:
接收用户设备UE发送的UE能力信息,所述UE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是否支持第一能力,所述第一能力对应于实现双链接的优先级高于实现第一网络中载波聚合的优先级,所述双链接对应于与所述第一基站所属的第一网络的链接和与第二基站所属的第二网络的链接;
根据所述UE能力信息执行添加辅基站的处理流程。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用户设备UE发送的UE能力信息,包括:
接收所述UE发送的value UE-MRDC-Capability,所述value UE-MRDC-Capability包括用于指示是否支持所述第一能力的比特位。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UE能力信息执行添加辅基站的处理流程,包括:
接收第二基站发送的用于指示添加辅基站失败的消息,所述消息包括失败原因,所述失败原因为所述UE不具有直接添加辅基站的能力;
确定所述UE支持所述第一能力,根据所述UE支持的双链接载波聚合能力执行添加辅基站的处理流程。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UE支持的双链接载波聚合能力执行添加辅基站的处理流程,包括:
根据所述UE支持的双链接载波聚合能力中的频带组合和所述UE支持的第一网络载波聚合能力中的频带组合,确定在第一网络载波聚合能力中至少一个待释放的第一网络的频带;
向所述UE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指示释放所述至少一个待释放的第一网络的频带。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UE支持的双链接载波聚合能力中的频带组合和所述UE支持的第一网络载波聚合能力中的频带组合,确定至少一个待释放的第一网络的频带,包括:
确定至少一待释放的第一网络的频带为:属于第一网络载波聚合能力中的一频带组合,并且,不属于所述双链接载波聚合能力中的一个频带组合的频带。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UE支持的双链接载波聚合能力执行添加辅基站的处理流程,还包括:
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添加辅基站,所述请求消息包括主小区组MCG配置信息,所述MCG信息包括用于指示所述UE执行释放后对应的第一网络载波聚合频带组合。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UE支持的双链接载波聚合能力执行添加辅基站的处理流程,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用于指示辅基站添加成功的消息,向所述UE发送无线链路控制重配消息,所述无线链路控制重配消息包括辅小区组SCG配置信息。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基站为eNB,所述第二基站为gNB。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实现双链接的方法,由用户设备UE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向第一基站发送UE能力信息,所述UE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是否支持第一能力,所述第一能力对应于实现双链接的优先级高于实现第一网络中载波聚合的优先级,所述双链接对应于与所述第一基站所属的第一网络的链接和与第二基站所属的第二网络的链接;
根据所述UE能力信息执行添加辅基站的处理流程。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向第一基站发送UE能力信息,包括:
向第一基站发送value UE-MRDC-Capability,所述value UE-MRDC-Capability包括用于指示是否支持所述第一能力的比特位。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UE能力信息执行添加辅基站的处理流程,包括:
响应于所述UE能力信息指示支持所述第一能力,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指示释放至少一个待释放的第一网络的频带;
在第一网络载波聚合能力中释放所述指示信息指示的频带。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待释放的第一网络的频带是根据所述UE支持的双链接载波聚合能力中的频带组合和所述UE支持的第一网络载波聚合能力中的频带组合确定的。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一待释放的第一网络的频带为:属于第一网络载波聚合能力中的一频带组合,并且,不属于所述双链接载波聚合能力中的一个频带组合的频带。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无线链路控制重配消息,所述无线链路控制重配消息包括辅小区组SCG配置信息。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实现双链接的装置,被配置于第一基站内,包括:
收发模块,被配置为接收用户设备UE发送的UE能力信息,所述UE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是否支持第一能力,所述第一能力对应于实现双链接的优先级高于实现第一网络中载波聚合的优先级,所述双链接对应于与所述第一基站所属的第一网络的链接和与第二基站所属的第二网络的链接;
处理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能力信息执行添加辅基站的处理流程。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实现双链接的装置,被配置于用户设备内,包括:
收发模块,被配置为向第一基站发送UE能力信息,所述UE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是否支持第一能力,所述第一能力对应于实现双链接的优先级高于实现第一网络中载波聚合的优先级,所述双链接对应于与所述第一基站所属的第一网络的链接和与第二基站所属的第二网络的链接。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被调用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
第八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被调用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
本公开中,设置UE的UE能力可以指示是否支持第一能力,此第一能力用于表示UE期望实现双链接的优先级高于实现第一网络中载波聚合的优先级的情况,在UE支持所述第一能力并且在实现双链接注册过程中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请求添加辅基站时因为UE不具有直接添加辅基站的能力而失败时,可以在载波聚合中释放一个或多个第一网络的频带,使UE当前的第一网络载波聚合能力符合已配置的双链接载波聚合能力中的要求,从而通过再次发送添加辅基站请求顺利完成添加,得以完成双链接的注册。本公开实施例可以克服UE不具有直接添加辅基站的能力时双链接注册失败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公开实施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公开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公开实施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实施例的原理。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双锚点实现方式的NAS组网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单锚点实现方式的NAS组网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NSA中添加辅基站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NSA中添加辅基站失败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实现双链接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实现双链接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实现双链接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实现双链接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实现双链接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实现双链接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实现双链接的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公开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实施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公开实施例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实施例。在本公开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公开实施例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及“若”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下面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要素。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公开,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NSA接入网共享实现方案要求双方4G核心网独立建设,承载网互通,5G基站共享,4G基站按需共享,共享基站配置双方运营商的PLMN号,单个共享基站同时虚拟为A和B共2个基站,通过基站回传网络分别接入各自的核心网,同时为双方5G用户服务。
NSA接入网共享方案从锚点4G基站设置角度可分为双锚点实现方式和单锚点实现方式。
如图1所示的双锚点实现方式中,双方4G核心网独立建设,仅5G基站共享,4G基站不共享,共享的5G基站双上联接入双方各自的4G核心网。双锚点方案要求5G覆盖区域内,双方的4G基站为同厂家的设备,并升级支持锚点功能,4G锚点基站和5G共享基站为同厂家设备,且要求5G共享基站分别和双方的4G锚点基站建立X2接口,共享方4G与承建方5G基站X2链路手动添加及维护。
如图2所示的单锚点实现方式中,双方4G核心网独立建设,5G基站和4G锚点基站同时共享,且双上联接入双方各自的4G核心网。单锚点实现方式要求共享的5G基站和4G锚点基站为同厂家设备,建立X2接口;共享的4G锚点基站同时广播双方PLMN。
基于EPC(Evolved Packet Core,演进型分组核心网)的NSA(Non-Standalone)组网是具有NSA双链接能力的终端与LTE基站和NR基站进行连接(LTE-NR NSA DC),利用两个基站的无线资源进行传输。支持数据在两个基站间分流传输,eNodeB侧和gNodeB侧的载波分别进行聚合后,再进行双链接。
如图3所示,NSA中添加辅基站的方法包括:
S301,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在4G网络完成附着流程,4G基站向UE发送5G测量配置。
S302,UE进行5G测量,上报测量结果。
S303,5G基站向UE发送NR配置参数。
S304,UE在5G网络中搜索SSB,完成下行同步。
S305,UE在5G网络完成随机接入流程。
其中,UE初始附着的流程中UE完成LTE初始接入流程之后,还包括:
S1,通过RRC重配下发NR的测量控制:包括测量事件B1及相关门限,NR的绝对频点号等;
S2,UE回复RRC连接重配置完成,表示UE按照eNodeB下发的测量控制在UE的RRC协议端进行测量配置,并向eNodeB发送RRC Connection Reconfigration Complete消息表示测量配置完成;
S3,UE启动测量,当发现满足条件的NR小区后,通过测量上报上报NR小区的PCI及RSRP;
S4,eNB收到B1测量报告后,触发gNB Addition流程,将B1测量报告中的NR小区添加到gNB Addition Request消息中发送给gNB,由gNB选择报告中RSRP最强NR小区,请求消息中携带分流承载模式(MCG Split Bearer or SCG Split Bearer),E-RAB信息等;此外eNB在SCG-Config Info中包含MCG配置(DRB配置、小区配置、SCG承载的加密算法等)、UE能力。
S5,当gNB判断准入完成并分配资源后,向eNB返回gNB Addition RequestAcknowledge响应消息。
S6,eNB向UE发送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消息,包括NR RRC Reconfig消息,配置要添加辅小区的PCI、频点等信息。
S7,UE接收到RRC重配置消息后完成重配置,并向eNB反馈RRC 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 Complete消息,包括NR RRC响应消息。
S8,eNB通过向gNB发送gNB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消息,向gNB确认UE已完成重配流程,消息中NR RRC响应消息。
S9,UE执行到gNB PSCell的同步,发起向gNB的随机接入流程。
S10,对于承载类型变更场景,为减少当前服务中断时间,需要进行eNB和gNB间的数据转发
S11,对于SCG Split Bearer分流模式,执行gNB和EPC之间的用户面路径更新。即通过E-RAB Modification Indication指示核心网将E-RAB的S1-U接口接到gNB。
如图4所示,当UE上报B1事件的对5G网络的测量报告后,gNB对gNB添加请求(gNBAddition Request)的响应完全依赖于网络侧(即接入网络)行为,如果gNB确定无法完成gNB添加时,gNB响应的gNB添加请求拒绝(gNB Addition Request Reject)中不会包含准入和资源分配完成的标志,后续UE将无法添加SCG,从而无法进入双链接状态。
例如:UE的双链接载波聚合能力中包括两种能力即:B1+B3+N78和B1+B7+N78,其中,B1、B3、B7为4G网络中的频段,N78为5G网络中的频段。UE在LTE网络进行初始注册时,被配置的LTE载波聚合能力为B1+B3+B7。gNB在收到UE的gNB添加请求并且UE支持B1+B3+B7+N78时确定可以完成添加,并返回添加成功消息。
当UE上报NR小区的测量结果后,gNB从UE能力得知UE的双链接载波聚合能力不支持B1+B3+B7+N78,无法完成SCG添加,gNB响应gNB添加请求拒绝(gNB Addition RequestReject),不会包含准入和资源分配完成的标志,此后,eNB是否释放B3或B7的辅小区完全取决于网络侧(接入网络)的实现,继而造成UE无法注册NSA的结果,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鉴于上述的在实现双链接注册过程中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请求添加辅基站时因为UE不具有直接添加辅基站的能力而失败的情况。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实现双链接的方法,此方法中双链接为与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的链接。第一基站属于第一网络,第二基站属于第一网络。UE接入第一网络后,将第二网络的基站添加为辅基站。本公开中提出可以在载波聚合中释放一个或多个第一网络的频带的方式,使UE当前的第一网络载波聚合能力符合已配置的双链接载波聚合能力中的要求,从而通过再次发送添加辅基站请求顺利完成添加,得以完成双链接的注册,进而克服UE不具有直接添加辅基站的能力时双链接注册失败的问题。
本公开实施例适用于但不限于eutra-nr双链接(eutra-nr dual connection,ENDC),其中,第一基站为eNB,第一网络为LTE网络;第二基站为gNB,第二网络为5G网络。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实现双链接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S501-S513:此方法包括:
S501,UE向第一基站发送UE能力信息(UE Capbility Information)。
其中,所述UE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是否支持第一能力,所述第一能力对应于实现双链接的优先级高于实现第一网络中载波聚合的优先级。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UE向第一基站发送UE能力信息,在此UE能力信息中value UE-MRDC-Capability IE中额外添加一个信息域MRDC_mandatory_indicator,此信息域可占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比特位,用于指示是否支持所述第一能力。
在一示例中,信息域MRDC_mandatory_indicator的值为1时,表示支持所述第一能力。信息域MRDC_mandatory_indicator的值为0时,表示不支持所述第一能力。
S502,UE向第一基站发送测量报告(Measurement Report),所述测量报告是对第二网络的测量报告。
S503,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发送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添加辅基站。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发送辅基站添加请求(gNBAddition Request)。
S504,第二基站判断是否可以完成辅基站添加,如果是,执行相应流程,如果否,执行步骤S505。
在一示例中,UE的双链接载波聚合能力中包括两种能力即:B1+B3+N78和B1+B7+N78,其中,B1、B3、B7为4G网络中的频段,N78为5G网络中的频段。UE在LTE网络进行初始注册时,被配置的LTE载波聚合能力为B1+B3+B7。gNB在UE支持B1+B3+B7+N78时确定可以完成添加,并返回添加成功消息。
在此S504中由于UE的双链接载波聚合能力无法支持B1+B3+B7+N78,从而确定无法直接完成辅基站添加。
S505,第二基站向第一基站发送用于指示添加辅基站失败的消息。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发送辅基站添加请求拒绝消息(gNB Addition Request Reject)。
其中,此消息中还包括失败原因,此失败原因为所述UE不具有直接添加辅基站的能力。
S506,第一基站判断所述UE是否支持第一能力,如果是,执行步骤S506,如果否,根据原处理机制执行。
S507,第一基站根据所述UE支持的双链接载波聚合能力中的频带组合和所述UE支持的第一网络载波聚合能力中的频带组合,确定至少一个待释放的第一网络的频带。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确定至少一待释放的第一网络的频带的方法为:属于第一网络载波聚合能力中的一频带组合,并且,不属于所述双链接载波聚合能力中的一个频带组合的频带。
根据此方法可准确选择出可释放的频带,释放此频带后,UE当前满足的第一网络载波聚合能力满足UE可支持的双链接载波聚合能力,从而可以在再次发起添加辅基站请求后,顺利添加辅基站。
根据上述示例,确定出的待释放的第一网络的频带为B3或B7。
S508,第一基站向所述UE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指示释放所述至少一个待释放的第一网络的频带。
例如:指示信息为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其中包含sCellToAddReleaseList-r10用于指示上一步骤中确定的至少一个待释放的第一网络的频带。
根据上述示例,指示信息指示释放B3或B7。
S509,UE在第一网络载波聚合能力中释放所述指示信息指示的频带。
根据上述示例,指示信息指示释放B3时,UE在第一网络载波聚合能力中释放B3,从而UE的第一网络载波聚合能力为B1+B7。指示信息指示释放B7时,UE在第一网络载波聚合能力中释放B3,从而UE的第一网络载波聚合能力为B1+B3。
S510,UE向第一基站发送确认响应。
例如:UE向第一基站发送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
S511,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发送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添加辅基站。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发送辅基站添加请求(gNBAddition Request)。
其中,所述请求消息包括主小区组MCG配置信息,所述MCG信息包括用于指示所述UE执行释放后对应的第一网络载波聚合频带组合。
S512,第二基站向第一基站发送添加成功响应。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发送辅基站添加请求(gNBAddition Request Acknowledge)。
S513,第一基站向UE向所述UE发送无线链路控制重配消息,所述无线链路控制重配消息包括辅小区组SCG配置信息。
S514,根据所述辅小区组SCG配置信息完成NSA注册过程。
本公开实施例中,设置UE的UE能力可以指示是否支持第一能力,此第一能力用于表示UE期望实现双链接的优先级高于实现第一网络中载波聚合的优先级的情况,在UE支持所述第一能力并且在实现双链接注册过程中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请求添加辅基站时因为UE不具有直接添加辅基站的能力而失败时,可以在载波聚合中释放一个或多个第一网络的频带,使UE当前的第一网络载波聚合能力符合已配置的双链接载波聚合能力中的要求,从而通过再次发送添加辅基站请求顺利完成添加,得以完成双链接的注册。本公开实施例可以克服UE不具有直接添加辅基站的能力时双链接注册失败的问题。
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实现双链接的方法,此方法中双链接为与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的链接。第一基站属于第一网络,第二基站属于第一网络。UE接入第一网络后,将第二网络的基站添加为辅基站。
本公开实施例适用于但不限于eutra-nr双链接(eutra-nr dual connection,ENDC),其中,第一基站为eNB,第一网络为LTE网络;第二基站为gNB,第二网络为5G网络。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实现双链接的流程图,由第一基站执行,如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S601-S607:此方法包括:
S601,接收用户设备UE发送的UE能力信息,所述UE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是否支持第一能力,所述第一能力对应于实现双链接的优先级高于实现第一网络中载波聚合的优先级,所述双链接对应于与所述第一基站所属的第一网络的链接和与第二基站所属的第二网络的链接;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用户设备UE发送的UE能力信息的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UE发送的value UE-MRDC-Capability,所述value UE-MRDC-Capability包括用于指示是否支持所述第一能力的比特位。
S602,根据所述UE能力信息执行添加辅基站的处理流程。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S602中根据所述UE能力信息执行添加辅基站的处理流程,包括:
S602-1,接收第二基站发送的用于指示添加辅基站失败的消息,所述消息包括失败原因,所述失败原因为所述UE不具有直接添加辅基站的能力;
S602-2,响应于所述UE支持所述第一能力,根据所述UE支持的双链接载波聚合能力执行添加辅基站的处理流程。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S602-2中的根据所述UE支持的双链接载波聚合能力执行添加辅基站的处理流程,包括:
S602-2-1,根据所述UE支持的双链接载波聚合能力中的频带组合和所述UE支持的第一网络载波聚合能力中的频带组合,确定在第一网络载波聚合能力中至少一个待释放的第一网络的频带。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确定至少一待释放的第一网络的频带为:属于第一网络载波聚合能力中的一频带组合,并且,不属于所述双链接载波聚合能力中的一个频带组合的频带。
在一示例中,UE的双链接载波聚合能力中包括两种能力即:B1+B3+N78和B1+B7+N78,其中,B1、B3、B7为4G网络中的频段,N78为5G网络中的频段。UE在LTE网络进行初始注册时,被配置的LTE载波聚合能力为B1+B3+B7。gNB在UE支持B1+B3+B7+N78时确定可以完成添加,并返回添加成功消息。但是由于UE的双链接载波聚合能力无法支持B1+B3+B7+N78,从而确定无法直接完成辅基站添加。
确定出的待释放的第一网络的频带为B3或B7。指示信息指示释放B3时,UE在第一网络载波聚合能力中释放B3,从而UE的第一网络载波聚合能力为B1+B7。指示信息指示释放B7时,UE在第一网络载波聚合能力中释放B3,从而UE的第一网络载波聚合能力为B1+B3。
S602-2-2,向所述UE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指示释放所述至少一个待释放的第一网络的频带。
S602-2-3,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添加辅基站,所述请求消息包括主小区组MCG配置信息,所述MCG信息包括用于指示所述UE执行释放后对应的第一网络载波聚合频带组合。
其中,S602-2-2和S602-2-3可以同时执行,或者不限定先后顺序。
S602-2-4,接收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用于指示辅基站添加成功的消息,向所述UE发送无线链路控制重配消息,所述无线链路控制重配消息包括辅小区组SCG配置信息。
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实现双链接的方法,此方法中双链接为与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的链接。第一基站属于第一网络,第二基站属于第一网络。UE接入第一网络后,将第二网络的基站添加为辅基站。
本公开实施例适用于但不限于eutra-nr双链接(eutra-nr dual connection,ENDC),其中,第一基站为eNB,第一网络为LTE网络;第二基站为gNB,第二网络为5G网络。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实现双链接的流程图,由用户设备执行,如图7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S701-S707:此方法包括:
S701,向第一基站发送UE能力信息,所述UE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是否支持第一能力,所述第一能力对应于实现双链接的优先级高于实现第一网络中载波聚合的优先级,所述双链接对应于与所述第一基站所属的第一网络的链接和与第二基站所属的第二网络的链接;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向第一基站发送UE能力信息,包括:
向第一基站发送value UE-MRDC-Capability,所述value UE-MRDC-Capability包括用于指示是否支持所述第一能力的比特位。
S702,根据所述UE能力信息执行添加辅基站的处理流程。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UE能力信息执行添加辅基站的处理流程,包括:
响应于所述UE能力信息指示支持所述第一能力,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指示释放至少一个待释放的第一网络的频带;
在第一网络载波聚合能力中释放所述指示信息指示的频带。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待释放的第一网络的频带是根据所述UE支持的双链接载波聚合能力中的频带组合和所述UE支持的第一网络载波聚合能力中的频带组合确定的。
例如:所述至少一待释放的第一网络的频带为:属于第一网络载波聚合能力中的一频带组合,并且,不属于所述双链接载波聚合能力中的一个频带组合的频带。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UE能力信息执行添加辅基站的处理流程,包括: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无线链路控制重配消息,所述无线链路控制重配消息包括辅小区组SCG配置信息。
基于与以上方法实施例相同的构思,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具备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一基站的功能,并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由第一基站执行的步骤。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或者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8所示的通信装置800可作为上述方法实施例所涉及的第一基站,并执行上述一种方法实施例中由第一基站执行的步骤。
所述通信装置800包括收发模块801、处理模块802。
收发模块801,被配置为接收用户设备UE发送的UE能力信息,所述UE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是否支持第一能力,所述第一能力对应于实现双链接的优先级高于实现第一网络中载波聚合的优先级,所述双链接对应于与所述第一基站所属的第一网络的链接和与第二基站所属的第二网络的链接;
处理模块802,被配置为根据所述UE能力信息执行添加辅基站的处理流程。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收发模块801,还被配置为接收所述UE发送的valueUE-MRDC-Capability,所述value UE-MRDC-Capability包括用于指示是否支持所述第一能力的比特位。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收发模块801,还被配置为接收第二基站发送的用于指示添加辅基站失败的消息,所述消息包括失败原因,所述失败原因为所述UE不具有直接添加辅基站的能力;
处理模块802,被配置为确定所述UE支持所述第一能力,根据所述UE支持的双链接载波聚合能力执行添加辅基站的处理流程。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模块802,还被配置为根据所述UE支持的双链接载波聚合能力中的频带组合和所述UE支持的第一网络载波聚合能力中的频带组合,确定在第一网络载波聚合能力中至少一个待释放的第一网络的频带;
收发模块801,还被配置为向所述UE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指示释放所述至少一个待释放的第一网络的频带。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模块802,还被配置为确定至少一待释放的第一网络的频带为:属于第一网络载波聚合能力中的一频带组合,并且,不属于所述双链接载波聚合能力中的一个频带组合的频带。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收发模块801,还被配置为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添加辅基站,所述请求消息包括主小区组MCG配置信息,所述MCG信息包括用于指示所述UE执行释放后对应的第一网络载波聚合频带组合。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收发模块801,还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用于指示辅基站添加成功的消息,向所述UE发送无线链路控制重配消息,所述无线链路控制重配消息包括辅小区组SCG配置信息。
当该通信装置为第一基站时,其结构还可如图9所示。以网络设备101为基站为例说明通信装置的结构。如图9所示,装置900包括存储器901、处理器902、收发组件903、电源组件906。其中,存储器901与处理器902耦合,可用于保存通信装置900实现各功能所必要的程序和数据。该处理器902被配置为支持通信装置900执行上述方法中相应的功能,此功能可通过调用存储器901存储的程序实现。收发组件903可以是无线收发器,可用于支持通信装置900通过无线空口进行接收信令和/或数据,以及发送信令和/或数据。收发组件903也可被称为收发单元或通信单元,收发组件903可包括射频组件904以及一个或多个天线905,其中,射频组件904可以是远端射频单元(remote radio unit,RRU),具体可用于射频信号的传输以及射频信号与基带信号的转换,该一个或多个天线905具体可用于进行射频信号的辐射和接收。
当通信装置900需要发送数据时,处理器902可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基带处理后,输出基带信号至射频单元,射频单元将基带信号进行射频处理后将射频信号通过天线以电磁波的形式进行发送。当有数据发送到通信装置900时,射频单元通过天线接收到射频信号,将射频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并将基带信号输出至处理器902,处理器902将基带信号转换为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处理。
基于与以上方法实施例相同的构思,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具备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用户设备的功能,并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由用户设备执行的步骤。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或者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10所示的通信装置1000可作为上述方法实施例所涉及的用户设备,并执行上述一种方法实施例中由用户设备执行的步骤。
所述通信装置1000包括收发模块1001、处理模块1002。
收发模块1001,被配置为向第一基站发送UE能力信息,所述UE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是否支持第一能力,所述第一能力对应于实现双链接的优先级高于实现第一网络中载波聚合的优先级,所述双链接对应于与所述第一基站所属的第一网络的链接和与第二基站所属的第二网络的链接;
处理模块1002,被配置为根据所述UE能力信息执行添加辅基站的处理流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发模块1001,被配置为向第一基站发送value UE-MRDC-Capability,所述value UE-MRDC-Capability包括用于指示是否支持所述第一能力的比特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发模块1001,还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UE能力信息指示支持所述第一能力,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指示释放至少一个待释放的第一网络的频带;
处理模块1002,还被配置为在第一网络载波聚合能力中释放所述指示信息指示的频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待释放的第一网络的频带是根据所述UE支持的双链接载波聚合能力中的频带组合和所述UE支持的第一网络载波聚合能力中的频带组合确定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一待释放的第一网络的频带为:属于第一网络载波聚合能力中的一频带组合,并且,不属于所述双链接载波聚合能力中的一个频带组合的频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发模块1001,还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无线链路控制重配消息,所述无线链路控制重配消息包括辅小区组SCG配置信息。
当该通信装置为用户设备时,其结构还可如图11所示。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实现双链接的装置1100的框图。例如,装置1100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参照图11,装置11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1102,存储器1104,电力组件1106,多媒体组件1108,音频组件1110,输入/输出(I/O)的接口1112,传感器组件1114,以及通信组件1116。
处理组件1102通常控制装置11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11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1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11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11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11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1108和处理组件11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11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设备11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装置11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11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力组件1106为装置11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力组件11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装置11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1108包括在所述装置11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11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设备11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11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11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装置11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1104或经由通信组件11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11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1112为处理组件11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11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装置11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1114可以检测到设备11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装置11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1114还可以检测装置1100或装置11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装置11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装置11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装置11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11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11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11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1116被配置为便于装置11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装置11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4G或5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11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11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11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1104,上述指令可由装置1100的处理器1120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实施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实施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实施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实施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实施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9)
1.一种实现双链接的方法,由第一基站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设备UE发送的UE能力信息,所述UE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是否支持第一能力,所述第一能力对应于实现双链接的优先级高于实现第一网络中载波聚合的优先级,所述双链接对应于与所述第一基站所属的第一网络的链接和与第二基站所属的第二网络的链接;
根据所述UE能力信息执行添加辅基站的处理流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收用户设备UE发送的UE能力信息,包括:
接收所述UE发送的value UE-MRDC-Capability,所述value UE-MRDC-Capability包括用于指示是否支持所述第一能力的比特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UE能力信息执行添加辅基站的处理流程,包括:
接收第二基站发送的用于指示添加辅基站失败的消息,所述消息包括失败原因,所述失败原因为所述UE不具有直接添加辅基站的能力;
确定所述UE支持所述第一能力,根据所述UE支持的双链接载波聚合能力执行添加辅基站的处理流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UE支持的双链接载波聚合能力执行添加辅基站的处理流程,包括:
根据所述UE支持的双链接载波聚合能力中的频带组合和所述UE支持的第一网络载波聚合能力中的频带组合,确定在第一网络载波聚合能力中至少一个待释放的第一网络的频带;
向所述UE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指示释放所述至少一个待释放的第一网络的频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UE支持的双链接载波聚合能力中的频带组合和所述UE支持的第一网络载波聚合能力中的频带组合,确定至少一个待释放的第一网络的频带,包括:
确定至少一待释放的第一网络的频带为:属于第一网络载波聚合能力中的一频带组合,并且,不属于所述双链接载波聚合能力中的一个频带组合的频带。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UE支持的双链接载波聚合能力执行添加辅基站的处理流程,还包括:
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添加辅基站,所述请求消息包括主小区组MCG配置信息,所述MCG信息包括用于指示所述UE执行释放后对应的第一网络载波聚合频带组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UE支持的双链接载波聚合能力执行添加辅基站的处理流程,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用于指示辅基站添加成功的消息,向所述UE发送无线链路控制重配消息,所述无线链路控制重配消息包括辅小区组SCG配置信息。
8.一种实现双链接的方法,由用户设备UE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向第一基站发送UE能力信息,所述UE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是否支持第一能力,所述第一能力对应于实现双链接的优先级高于实现第一网络中载波聚合的优先级,所述双链接对应于与所述第一基站所属的第一网络的链接和与第二基站所属的第二网络的链接;
根据所述UE能力信息执行添加辅基站的处理流程。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向第一基站发送UE能力信息,包括:
向第一基站发送value UE-MRDC-Capability,所述value UE-MRDC-Capability包括用于指示是否支持所述第一能力的比特位。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UE能力信息执行添加辅基站的处理流程,包括:
响应于所述UE能力信息指示支持所述第一能力,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指示释放至少一个待释放的第一网络的频带;
在第一网络载波聚合能力中释放所述指示信息指示的频带。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待释放的第一网络的频带是根据所述UE支持的双链接载波聚合能力中的频带组合和所述UE支持的第一网络载波聚合能力中的频带组合确定的。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至少一待释放的第一网络的频带为:属于第一网络载波聚合能力中的一频带组合,并且,不属于所述双链接载波聚合能力中的一个频带组合的频带。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无线链路控制重配消息,所述无线链路控制重配消息包括辅小区组SCG配置信息。
14.一种实现双链接的装置,被配置于第一基站内,包括:
收发模块,被配置为接收用户设备UE发送的UE能力信息,所述UE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是否支持第一能力,所述第一能力对应于实现双链接的优先级高于实现第一网络中载波聚合的优先级,所述双链接对应于与所述第一基站所属的第一网络的链接和与第二基站所属的第二网络的链接;
处理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能力信息执行添加辅基站的处理流程。
15.一种实现双链接的装置,被配置于用户设备内,包括:
收发模块,被配置为向第一基站发送UE能力信息,所述UE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是否支持第一能力,所述第一能力对应于实现双链接的优先级高于实现第一网络中载波聚合的优先级,所述双链接对应于与所述第一基站所属的第一网络的链接和与第二基站所属的第二网络的链接。
16.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7.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8-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被调用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被调用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8-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878073.5A CN115150971A (zh) | 2022-07-25 | 2022-07-25 | 一种实现双链接的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878073.5A CN115150971A (zh) | 2022-07-25 | 2022-07-25 | 一种实现双链接的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150971A true CN115150971A (zh) | 2022-10-04 |
Family
ID=83413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878073.5A Pending CN115150971A (zh) | 2022-07-25 | 2022-07-25 | 一种实现双链接的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150971A (zh)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50124743A1 (en) * | 2013-11-01 | 2015-05-0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echniques for using carrier aggregation in dual connectivity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CN105451364A (zh) * | 2014-08-07 | 2016-03-30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双连接系统的特殊辅小区开启/关闭的方法和基站 |
US20170367139A1 (en) * | 2015-07-31 | 2017-12-2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cel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7567718A (zh) * | 2015-03-06 | 2018-01-09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由配置有多个载波的用户设备执行和报告测量的方法和装置 |
CN111565412A (zh) * | 2019-02-14 | 2020-08-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测量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
CN113557786A (zh) * | 2019-03-18 | 2021-10-26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针对包括前导码和有效载荷的随机接入消息的优先级处理 |
CN113596862A (zh) * | 2020-04-30 | 2021-11-02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一种传输方法和设备 |
US20220167448A1 (en) * | 2019-02-15 | 2022-05-26 | Apple Inc.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ual connectivity and carrier aggregation in new radio (nr) |
CN114731510A (zh) * | 2022-02-14 | 2022-07-08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传输终端能力的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
-
2022
- 2022-07-25 CN CN202210878073.5A patent/CN115150971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50124743A1 (en) * | 2013-11-01 | 2015-05-0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echniques for using carrier aggregation in dual connectivity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CN105451364A (zh) * | 2014-08-07 | 2016-03-30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双连接系统的特殊辅小区开启/关闭的方法和基站 |
CN107567718A (zh) * | 2015-03-06 | 2018-01-09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由配置有多个载波的用户设备执行和报告测量的方法和装置 |
US20170367139A1 (en) * | 2015-07-31 | 2017-12-2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cel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11565412A (zh) * | 2019-02-14 | 2020-08-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测量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
US20220167448A1 (en) * | 2019-02-15 | 2022-05-26 | Apple Inc.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ual connectivity and carrier aggregation in new radio (nr) |
CN113557786A (zh) * | 2019-03-18 | 2021-10-26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针对包括前导码和有效载荷的随机接入消息的优先级处理 |
CN113596862A (zh) * | 2020-04-30 | 2021-11-02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一种传输方法和设备 |
CN114731510A (zh) * | 2022-02-14 | 2022-07-08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传输终端能力的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
Non-Patent Citations (4)
Title |
---|
INTERDIGITAL COMMUNICATIONS: "R2-132716 "UE Capabilities and Physical Layer Aspects of Dual Connectivity"", 3GPP TSG_RAN\\WG2_RL2, no. 2, 10 August 2013 (2013-08-10) * |
NOKIA CORPORATION, NOKIA NETWORKS: "R2-150186 "PUCCH SCell RLM and activation/deactivation"", 3GPP TSG_RAN\\WG2_RL2, no. 2, 30 January 2015 (2015-01-30) * |
李培;: "5G载波聚合和双连接及提前测量上报技术研究", 邮电设计技术, no. 03, 20 March 2020 (2020-03-20) * |
谭丹;: "双连接架构与关键技术分析", 通信技术, no. 01, 10 January 2017 (2017-01-10) *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2177708B2 (en) | Method for measuring unlicensed band and terminal | |
WO2021163936A1 (zh) | 通信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
WO2022183456A1 (zh) |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 |
EP4075856A1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 |
WO2022052024A1 (zh) | 参数配置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4902730A (zh) |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 |
US20240073870A1 (en) | Bandwidth part switching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 |
CN110311766A (zh) | 系统信息更新通知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WO2022120854A1 (zh) |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 |
WO2022061717A1 (zh) | 生效时间确定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1149388B (zh) | 通信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
CN115606225B (zh) | 一种测量方法、确定辅小区的方法、装置、设备以及介质 | |
CN115004618B (zh) | 一种传输配置信息的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 |
US20240397292A1 (en) | Method for sending switching-auxiliary information, switching method, and ue | |
WO2023065127A1 (zh) | 一种传输寻呼消息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WO2024007338A1 (zh) | 一种传输指示信息的方法、装置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5150971A (zh) | 一种实现双链接的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 |
WO2023201730A1 (zh) | 一种传输用户设备能力的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 |
WO2023201569A1 (zh) | 一种传输用户设备能力的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 |
WO2023178489A1 (zh) | 一种传输能力信息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15004822A (zh) | 一种上行切换的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6658620B (zh) | 一种接入点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 |
WO2024087211A1 (zh) | 一种传输配置信息的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 |
WO2022213330A1 (zh) |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06899974B (zh) | 一种接入点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