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50458A - 设备管理系统以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设备管理系统以及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150458A CN115150458A CN202210552363.0A CN202210552363A CN115150458A CN 115150458 A CN115150458 A CN 115150458A CN 202210552363 A CN202210552363 A CN 202210552363A CN 115150458 A CN115150458 A CN 11515045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nsor
- controller
- subscription
- virtual bus
- dat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8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77 standard mode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80 data coll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14 freez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10 freez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84 smart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0—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2—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设备管理系统以及方法,其中所述设备管理系统包括:控制器,管理子系统,传感器,虚拟总线,其中,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虚拟总线与所述管理子系统通信连接,所述管理子系统,通过所述虚拟总线在所述控制器中对所述传感器进行上线注册;所述控制器,响应于所述上线注册,通过所述虚拟总线向所述传感器分配访问地址,通过所述虚拟总线接收针对所述传感器的数据订阅请求,响应于所述数据订阅请求,通过所述虚拟总线接收所述传感器提供的目标数据并转发,其中,所述数据订阅请求中携带所述传感器的访问地址。实现了基于虚拟总线进行传感器订阅以及数据传输,提高了数据传输速度,降低资源消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设备管理系统以及方法。
背景技术
电气设备作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的工作、生活与其息息相关。在电气设备处于工作状态时,通常会通过传感器等硬件设备进行数据采集,进而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传感器设备均通过相应的总线接口连接到处理器,应用软件通过操作对应的总线接口,实现对传感器设备的访问。应用软件在访问传感器设备时,通常需要确定传感器所在的总线及地址,然后通过相应的总线接口进行访问。当接入的传感器数量显著增加时,也会面临总线设备限制的问题,基于此,亟需一种设备管理系统解决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管理系统。本说明书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同时涉及一种设备管理方法,一种设备管理装置,一种计算设备,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及一种计算机程序,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设备管理系统,包括:控制器,管理子系统,传感器,虚拟总线,其中,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虚拟总线与所述管理子系统通信连接,
所述管理子系统,通过所述虚拟总线在所述控制器中对所述传感器进行上线注册;
所述控制器,响应于所述上线注册,通过所述虚拟总线向所述传感器分配访问地址,通过所述虚拟总线接收针对所述传感器的数据订阅请求,响应于所述数据订阅请求,通过所述虚拟总线接收所述传感器提供的目标数据并转发,其中,所述数据订阅请求中携带所述传感器的访问地址。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设备管理方法,包括:
管理子系统通过虚拟总线在控制器中对传感器进行上线注册;
响应于所述上线注册,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虚拟总线向所述传感器分配访问地址;
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虚拟总线接收针对所述传感器的数据订阅请求,其中,所述数据订阅请求中携带所述传感器的访问地址;
响应于所述数据订阅请求,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虚拟总线接收所述传感器提供的目标数据并转发。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设备管理装置,包括:
注册模块,被配置为管理子系统通过虚拟总线在控制器中对传感器进行上线注册;
分配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上线注册,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虚拟总线向所述传感器分配访问地址;
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虚拟总线接收针对所述传感器的数据订阅请求,其中,所述数据订阅请求中携带所述传感器的访问地址;
转发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数据订阅请求,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虚拟总线接收所述传感器提供的目标数据并转发。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包括:
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设备管理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设备管理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其中,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中执行时,令计算机执行上述设备管理方法的步骤。
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管理系统,包括:控制器,管理子系统,传感器,虚拟总线,其中,控制器通过虚拟总线与管理子系统通信连接,管理子系统,通过虚拟总线在控制器中对传感器进行上线注册;控制器,响应于上线注册,通过虚拟总线向传感器分配访问地址,通过虚拟总线接收针对传感器的数据订阅请求,响应于数据订阅请求,通过虚拟总线接收传感器提供的目标数据并转发,其中,数据订阅请求中携带传感器的访问地址。实现了基于虚拟总线进行传感器订阅以及数据传输,提高了数据传输速度,降低资源消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管理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管理系统的软件架构图;
图4是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管理系统的交互示意图;
图5是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说明书。但是本说明书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说明书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说明书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也可以被称为第二,类似地,第二也可以被称为第一。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首先,对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的名词术语进行解释。
虚拟总线:一种虚拟的软件总线技术,区别于物理总线。
标准化:应用开发接口和服务的标准和统一,无需关注物理总线和具体设备的底层操作。
Mesh网络:即“无线网格网络”,是“多跳(multi-hop)”网络,是由ad hoc网络发展而来,是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关键技术之一。无线mesh可以与其它网络协同通信,是一个动态的可以不断扩展的网络架构,任意的两个设备均可以保持无线互联。
ZigBee:也称紫蜂,是一种低速短距离传输的无线网上协议,底层是采用IEEE802.15.4标准规范的媒体访问层与物理层。
I2C总线:一种简单、双向二线制同步串行总线。它只需要两根线即可在连接于总线上的器件之间传送信息。
在本说明书中,提供了一种设备管理系统,本说明书同时涉及一种设备管理方法,一种设备管理装置,一种计算设备,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及一种计算机程序,在下面的实施例中逐一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1,图1示出了根据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设备管理系统100包括:控制器110,管理子系统120,传感器130,虚拟总线140,其中,所述控制器110通过所述虚拟总线140与所述管理子系统120通信连接,
所述管理子系统120,通过所述虚拟总线140在所述控制器110中对所述传感器130进行上线注册;
所述控制器110,响应于所述上线注册,通过所述虚拟总线140向所述传感器130分配访问地址,通过所述虚拟总线140接收针对所述传感器130的数据获取请求,响应于所述数据获取请求,通过所述虚拟总线140接收所述传感器130提供的目标数据并转发,其中,所述数据获取请求中携带所述传感器130的访问地址。
具体的,控制器110通过虚拟总线140与管理子系统120通信连接,控制器110具体是指能够对传感器130进行上线注册,以及对传感器130提交的目标数据进行处理的控制单元,控制器110可以为完成上线注册的传感器130分配访问地址,通过虚拟总线140接收数据订阅请求并处理数据订阅请求;管理子系统120是传感器130和控制器110之间通信的媒介,用于连接至少一个传感器130,将传感器130的上线信息上报至控制器110,通过虚拟总线140提供的接口实现与控制器110之间的通信;传感器130与管理子系统120通信连接,用于将采集的信号转换为数据通过管理子系统120,以及虚拟总线140传输至控制器110;虚拟总线140用于接入多种类型的管理子系统120,连接至少一个管理子系统120。
其中,上线注册是指当传感器130接入管理子系统120时,管理子系统120将接入的传感器130信息上报至控制器110,由控制器110进行记录,在后续传感器130提交数据时,对提交的数据进行存储、转发、广播;访问地址是指传感器130在控制器110中完成上线注册后,控制器110为传感器130分配的虚拟总线地址,用于实现数据传输。需要说明的是,在进行访问地址分配时,是基于虚拟总线140实现的,每个完成上线注册的传感器130,控制器110均会为其分配唯一的访问地址;数据订阅请求是指订阅传感器130的计算机指令,传感器130作为被订阅方,将采集的信号转换为数据后通过单播的方式发送至控制器110,由传感器130以组播或广播的方式发送至订阅方,传感器130发送至控制器110的数据即为目标数据。
基于此,设备管理系统,包括上述控制器110,管理子系统120,传感器和虚拟总线140。管理子系统120通过虚拟总线140在控制器110中实现对传感器130的上线注册,当传感器130接入管理子系统120时,由管理子系统120通过虚拟总线140将传感器130的相关信息上报至控制器110。虚拟总线140作为通信载体,用于完成传感器130和控制器110之间的数据传输。传感器130用于将采集的信号转换为数据通过管理子系统120传输至控制器110。控制器110通过虚拟总线140根据任务要求实现传感器130的上线注册,记录上线的传感器130信息,并为传感器130分配访问地址。在接收到数据订阅请求后,响应于数据订阅请求订阅传感器130,通过虚拟总线140接收传感器130提供的目标数据。
举例说明,设备管理系统可用于根据重力数值调节座椅加热温度的场景。在开启加热座椅的开关时,由管理子系统通过虚拟总线在控制器中对重力传感器进行上线注册,上线注册是指在座椅加热场景下,重力传感器接入管理子系统后,由管理子系统进行记录,将重力传感器对应的传感器信息记录在传感器列表中。控制器为重力传感器分配用于进行数据传输的访问地址。控制器接收到针对重力传感器的订阅请求,当人坐在座椅上,重力传感器检测到重力数值达到重力阈值的情况下,将重力数据通过虚拟总线发送至控制器,由控制器进行转发。
综上所述,通过虚拟总线实现传感器的上线注册和数据传输,根据订阅请求实现传感器数据的针对性传输,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
进一步的,考虑到接入设备管理系统的传感器130数量可能较多,接入方式也可能不同,以接入方式为分类依据对传感器130进行分类,使用对应的管理子系统120对每种类型的传感器130进行管理,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130的接入方式包括有线接入、无线接入和/或热插拔接入;所述管理子系统120的类型包括TCP/IP管理子系统、无线网络管理子系统、硬件总线管理子系统。
具体的,管理子系统120的类型是指管理子系统120通过虚拟总线140提供的接口接入虚拟总线的方式,包括传统的硬件总线接入方式,支持蓝牙、WiFi等无线接入的无线网络接入方式,还包括以TCP/IP协议的方式接入。
基于此,在传感器130接入管理子系统120时,可以以多种方式接入,包括有线接入、无线接入和/或热插拔接入。相应的,在管理子系统120通过虚拟总线140提供的接口接入虚拟总线140时,接入虚拟总线140的管理子系统120包括多种类型,管理子系统120的类型包括但不限于硬件总线管理子系统、TCP/IP管理子系统、无线网络管理子系统。以有线接入方式接入管理子系统120的传感器130可以接入至硬件总线管理子系统120;以无线接入方式接入管理子系统120的传感器130可以接入至无线网络管理子系统120;相应的,以热插拔方式接入管理子系统120的传感器130也可以选择与其对应的管理子系统120。
沿用上例,设备管理系统中的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针对座椅的重力传感器以及针对座椅靠背的压力传感器,其中,温度传感器可以通过有线的方式接入,重力传感器可以通过热插拔的方式接入,压力传感器可以通过无线的方式接入。在多个传感器接入管理子系统时,也可以接入不同的管理子系统,温度传感器可以通过有线的方式接入硬件总线管理子系统,压力传感器可以通过无线的方式接入无线网络管理子系统。
综上所述,控制器通过虚拟总线与多种类型的管理子系统通信连接,传感器又可以以多种接入方式接入管理子系统,提高了设备管理系统的可扩展性。
进一步的,考虑到由于虚拟总线140提供了多个接口,因此设备管理系统,可以接入多个管理子系统12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设备管理系统,包括至少两个管理子系统120,每个管理子系统120与至少一个传感器130通信连接。
具体实施时,设备管理系统可以包括至少两个管理子系统120,每个管理子系统120与至少一个传感器130通信连接。基于此,管理子系统120可以基于虚拟总线140提供的接口与控制器110进行通信连接,由于虚拟总线140可以提供多个接口,考虑到设备管理系统的可扩展性,控制器110可以通过虚拟总线140与多个管理子系统120通信连接,每个管理子系统120的类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沿用上例,除重力传感器外,温度传感器或其他传感器也可以通过管理子系统进行上线注册。如图2所示,管理子系统1-管理子系统5均通过虚拟总线与控制器通信连接。每个管理子系统均可以连接至少一个传感器,管理子系统1通过软件链路,以及虚拟总线与控制器连接,管理子系统3通过硬件总线连接传感器1-传感器3,管理子系统1可以是无线子系统,即,通过蓝牙、WiFi等无线方式与控制器通信连接的管理子系统;管理子系统2可以是网络子系统,即,以TCP/IP网络接入方式与控制器通信连接的网络子系统,管理子系统3-管理子系统5均为通过硬件总线接入方式与控制器通信连接的管理子系统,相应的,传感器的接入方式也可以有多种,包括有线接入、无线接入和/或热插拔接入。
综上,每个管理子系统可以连接一个或多个传感器,从而提高了设备管理系统的可扩展性。控制器通过虚拟总线提供的标准化接口与多个管理子系统通信连接,简化了管理子系统的接入方式。
进一步的,考虑到控制器110需要对多个传感器130进行上线注册,以及为多个传感器130分配访问地址,为了便于对传感器130的上线进行管理,可以在控制器110维护一个传感器130列表,用于记录已经上线的传感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管理子系统120还用于向所述控制器110上报已接入的传感器130;所述控制器110,响应于传感器130上报信息,在传感器130列表中添加所述传感器130对应的接入信息。
具体的,传感器130上报信息是指接入管理子系统120的传感器130对应的传感器130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传感器130接入的管理子系统120的类型,传感器130的接入方式,传感器130的标识,传感器130的类型等信息,其中传感器130的类型包括但不限于温度传感器130,压力传感器130,湿度传感器130,重力传感器130等类型。传感器130列表是指用于记录传感器130上报信息的链表,相应的,接入信息即为传感器130上报信息,是指可以记录在传感器130列表中的传感器130信息。
基于此,在传感器130接入管理子系统120时,由管理子系统120针对传感器130生成传感器130上报信息,并将传感器130上报信息发送至控制器110。控制器110在接收到传感器130上报信息后,提取传感器130上报信息中需要存储至传感器130列表中的接入信息,并将接入信息存储至传感器130列表,从而实现对接入的传感器130进行记录。
沿用上例,在管理子系统通过虚拟总线在控制器110中对重力传感器进行上线注册时,控制器将管理子系统上报的重力传感器记录在传感器列表中,记录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与重力传感器连接的管理子系统信息,重力传感器的注册时间,重力传感器的ID等信息。
综上所述,在传感器接入管理子系统时,由管理子系统针对接入的传感器向控制器上报已接入的传感器,由控制器维护传感器列表,用于记录上线的传感器,从而实现对传感器的上线进行管理,避免遗漏上线的传感器。
进一步的,考虑到控制器110需要为多个传感器130分配访问地址,为了提高地址分配效率优化地址管理方法,可以基于位图窗口实现地址的分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110,还用于基于位图窗口为传感器130选择访问地址并将所述访问地址分配给所述传感器130,其中,所述位图窗口用于记录地址占用信息。
具体的,位图窗口用于记录窗口内地址占用情况,当传感器130完成了上线注册后,从当前的位图窗口中选择一个未被占用的访问地址,分配给传感器130。在当前位图窗口中的地址均被分配的情况下,将位图窗口进行移动,移动至下一个位图窗口,继续进行访问地址的分配,相应的,地址占用信息是指位图窗口中的地址分配情况,即,被占用的地址以及未被占用的地址对应的信息。
基于此,在管理子系统120通过虚拟总线140在控制器110中针对传感器130进行上线注册时,由控制器110根据虚拟总线140的地址长度为传感器130分配访问地址。具体实施时,控制器110维护一个位图窗口,位图窗口用于记录设定数量的可被分配的访问地址,在为传感器130分配访问地址的情况下,基于位图窗口为传感器130选择位图窗口中的访问地址,并将此访问地址分配给传感器130,相应的,在位图窗口中,此访问地址被置为不可分配状态。
此外,在进行访问地址分配时,将虚拟总线140中一段连续的地址设置为组播地址,以及选择一个地址作为广播地址,例如,虚拟总线140的地址范围为0-0xfff,将地址0xff00-0xfffe设置为组播地址,将地址0xfff设置为广播地址。在位图窗口的大小设置为6的情况下,在窗口内通过指针移动查找的方式为传感器130选择可用的访问地址。位图窗口内地址分配完成后,移动位图窗口,获得连续的6个地址,再继续进行分配。需要说明的是,当位图窗口移动至组播地址0xff00-0xfffe时,位图窗口移动至0地址位置。
综上所述,通过移动位图窗口的方式选择分配至传感器的访问地址,从而完成地址分配,提高了地址分配效率。
进一步的,考虑到传感器130存在下线注销的情况,因此当传感器130进行下线注销时,其占用的访问地址也需要被释放,由控制器110进行回收,相应的,位图窗口中该访问地址将处于可被分配状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管理子系统120还用于通过所述虚拟总线140在所述控制器110对所述传感器130进行下线注销;所述控制器110,响应于所述下线注销,在所述传感器130列表中删除所述传感器130对应的接入信息,回收所述传感器130的访问地址。
具体的,下线注销是指当传感器130不再与管理子系统120连接时,管理子系统120将与其断开连接的传感器130信息上报至控制器110,由控制器110在传感器130列表中查找对应的传感器130信息,删除与此传感器130对应的接入信息。
基于此,在传感器不再与管理子系统120连接的情况下,对应传感器130的上线注册操作,对传感器130进行下线注销。由管理子系统120通过虚拟总线140在控制器110对传感器130进行下线注销。控制器110响应于下线注销,确定对应的传感器130,在传感器130列表中进行查找,将传感器130列表中相应的传感器130的接入信息删除,并对此传感器130的分配地址进行回收,以便于实现分配地址的复用,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
沿用上例,当关闭加热座椅的开关时,重力传感器采集到的重力数据将不再发送至控制器,此时管理子系统通过虚拟总线在控制器对重力传感器进行下线注销。控制器在接收到下线注销请求后,在传感器列表中删除重力传感器对应的传感器信息,同时回收控制器分配给重力传感器的访问地址。
综上所述,在传感器不再与管理子系统连接时,由管理子系统通过虚拟总线在控制器对传感器进行下线注销,从而实现地址回收,以便于地址复用,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进一步的,在管理子系统120通过虚拟总线140在控制器110中对传感器130进行上线注册后,客户端即可实现对传感器130进行订阅,接收传感器130提供的订阅数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设备管理系统,还包括客户端;所述客户端,向所述控制器110发送数据订阅请求;所述控制器110,响应于所述数据订阅请求,从所述数据订阅请求中提取订阅信息并存储至订阅列表,在通过所述虚拟总线140接收到所述传感器130提供的订阅数据的情况下,查询所述订阅列表,根据查询结果确定与所述数据订阅请求对应的客户端,并将所述订阅数据通过所述虚拟总线140提供的接口发送至所述客户端。
具体的,订阅信息是指在客户端订阅传感器130时,向控制器110发送的数据订阅请求中携带的数据,用于确定客户端订阅的传感器130;订阅列表是指用来存储订阅信息,以及与订阅信息对应的客户端信息的列表或链表,订阅列表由控制器110维护,将订阅信息写入订阅列表,或者,将订阅列表中存储的订阅信息删除。
基于此,控制器110为客户端提供访问接口。客户端存在数据订阅需求时,通过控制器110提供的标准化访问接口向控制器110发送数据订阅请求。控制器110响应于数据订阅请求,从数据订阅请求中提取包含传感器130信息和客户端信息的订阅信息,并将订阅信息存储至由控制器110维护的订阅列表中。在控制器110通过虚拟总线140接收到传感器130发送的订阅数据的情况下,基于传感器130查询订阅列表,判断此传感器130是否被客户端订阅,在确定传感器130被客户端订阅的情况下,确定与订阅数据对应的客户端,将订阅数据通过虚拟总线140提供的访问接口发送至客户端。在至少两个客户端均订阅了一个传感器130的情况下,控制器110将订阅数据以组播的方式发送到至少两个客户端。在每个与控制器110通信连接的客户端均订阅了一个传感器130的情况下,控制器110将订阅数据以广播的方式发送至每个客户端。
沿用上例,管理子系统通过虚拟总线在控制器中对重力传感器进行上线注册,在客户端需要获取重力数值的情况下,客户端作为订阅者针对重力传感器向控制器发送数据订阅请求,此时重力传感器为被订阅者。控制器接收到订阅者的数据订阅请求后,从数据订阅请求中获取订阅者对应的被订阅者,即,重力传感器,将订阅者信息和被订阅者信息作为订阅信息存储至订阅列表中。当作为被订阅者的重力传感器获取到重力数据的情况下,将重力数据通过虚拟总线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查询订阅列表确定与重力传感器对应的订阅者,并将重力数据通过虚拟总线发送至订阅者。
综上所述,控制器在接收到数据订阅请求时将订阅信息存储至订阅列表,以便于在接收到传感器提供的订阅数据的情况下,根据传感器查询订阅列表,确定与订阅数据对应的客户端,从而将订阅数据发送至客户端,提高了订阅数据发送的准确性。
进一步的,在客户端不再需要已经订阅的传感器130提交的订阅数据的情况下,客户端可以针对传感器130向控制器110发送订阅取消请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客户端,还用于向所述控制器110发送订阅取消请求,其中所述订阅取消请求中携带有传感器130标识信息;所述控制器110,响应于所述订阅取消请求,从所述订阅取消请求中提取所述传感器130标识信息,并基于所述传感器130标识信息从所述订阅列表删除对应的订阅信息。
具体的,订阅取消请求是指与数据订阅请求对应的计算机指令,用于取消订阅传感器130,即,不再接收传感器130提交的订阅数据;传感器130标识信息是指传感器130的唯一标识,可以是传感器130的标签信息,地址信息或ID等可以用于区分传感器130的信息。
基于此,客户端向控制器110发送携带传感器130标识信息的订阅取消请求,传感器130标识信息用于确定客户端将要取消订阅的传感器130。控制器110接收到订阅取消请求,响应于订阅取消请求,提取订阅取消请求中的传感器130标识信息,基于传感器130标识信息查询订阅列表,确定与传感器130标识信息对应的订阅信息,并将订阅信息从订阅列表中删除。
沿用上例,订阅者不再需要重力传感器发送的重力数据的情况下,订阅者可以针对重力传感器向控制器发送订阅取消请求,订阅取消请求中携带有重力传感器的ID或标签信息,用于标识重力传感器的唯一性。控制器接收到订阅取消请求后基于重力传感器的标识信息查询订阅列表,将订阅列表中存储的重力传感器的相关注册信息删除。
综上所述,在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订阅取消请求时,根据传感器标识信息在订阅列表中删除订阅信息,从而在实现对订阅列表的管理的同时,降低了资源消耗。
进一步的,在数据传输时,为了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可以通过虚拟总线140提供的接口接收数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客户端,通过所述虚拟总线140提供的接口接收所述传感器130提供的订阅数据。
基于此,在客户端接收传感器130提供的数据或通过控制器110订阅传感器130时,均通过虚拟总线140提供的标准化接口实现。虚拟总线140提供的通信接口为标准化访问接口,用于实现客户端的访问,以及连接管理子系统120。
综上所述,虚拟总线提供的接口,可以实现传感器的数据发送,以及客户端的访问,为客户端接收传感器提交的数据提供了数据传输途径,使得数据可以基于虚拟总线进行传输,为数据传输带来便利。
进一步的,考虑到客户端并不需要接收每次传感器130提交的数据,因此在客户端订阅了传感器130之后可以设定一个订阅阈值,在传感器130提交数据的次数达到订阅阈值时,由客户端向控制器110发送订阅取消请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客户端,还用于在数据接收次数达到订阅阈值的情况下,向所述控制器110发送订阅取消请求。
具体的,订阅阈值是指数据接收次数阈值,用于表示客户端接收传感器130提交的数据的次数,在订阅阈值为3的情况下,表示客户端只接收3次传感器130提交的数据,当接收到传感器130提交的数据后,针对传感器130向控制器110发送订阅取消请求。需要说明的是,订阅阈值可以设定为任意数值,本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基于此,在客户端订阅传感器130时,可以针对传感器130预先设定订阅阈值,在客户端接收到传感器130提交的数据时进行计数,当计数的次数达到订阅阈值时,客户端针对传感器130向控制器110发送订阅取消请求,用于表示不再接收传感器130提交的任何数据。
沿用上例,订阅者为了避免接收到的数据量过大,在订阅重力传感器时,可以预先设定订阅阈值,若订阅者仅需接收3次重力传感器发送的重力数据,则将订阅阈值设置为3,当接收到3次重力传感器发送的重力数据后,针对重力传感器向控制器发送订阅取消请求,结束对重力传感器的订阅。
综上所述,通过设定订阅阈值,客户端实现了设定次数的数据接收,提高了客户端接收数据的灵活性,避免了传输无用数据造成的资源浪费。
如图3所示,图3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管理系统对应的软件架构图,包括应用层、标准模型层、核心框架层、子系统层、子系统层接入层和硬件总线/网络层,其中,应用层通过虚拟总线提供的标准化接口,以订阅的方式访问传感器等节点设备;标准模型层,用于提供协议,用于规范应用访问接口、子系统类型、传感器类型、操作类型、操作码、响应码等交互信息。核心框架层和子系统层之间的通信和交互也遵循协议进行。通过协议,应用访问子系统和传感器的方式实现了标准化;核心框架层承载虚拟总线的主体功能,提供子系统的注册和注销、消息的发布、订阅通知、组播管理等功能。核心框架为应用提供标准化访问接口,同时连接各个子系统。子系统是负责特定类型总线或场景功能的软件模块。各常规的硬件总线被划分为一个独立的子系统,如I2C总线、串行总线、USB总线等。子系统也可以是无线网络,如蓝牙、WiFi、ZigBee、Mesh网络等。子系统也可以很方便地扩展到通用型更强的TCP/IP网络,这样传感器节点可以分散在TCP/IP网络中。子系统负责连接核心框架和传感器设备。子系统接入层为各子系统提供访问特定总线和传感器设备的逻辑,一般对应特定类型的总线驱动,如I2C总线驱动、串口驱动等。
图4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管理系统的交互示意图,其中,包括承载至少两个应用程序的控制器410,管理子系统420,传感器A430,传感器B440,应用程序450,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2:管理子系统420通过虚拟总线提供的接口接入控制器410,在控制器410中注册。
在设备管理系统应用于制冷设备(冰箱)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对冰箱的上室(冷藏)温度和下室(冷冻)温度的检测。当冰箱接通电源开始正常工作时,由传感器A检测上室温度,传感器B检测下室温度。管理子系统通过虚拟总线提供的接口接入控制器,在控制器完成注册。由管理子系统对传感器A和传感器B进行管理。
步骤S404:传感器A430接入管理子系统410,由管理子系统向控制器410上报传感器A430。
传感器A接入管理子系统,由管理子系统向控制器上报传感器A接入,控制器将传感器A的上线信息记录在传感器列表中,包括传感器A的上线时间,传感器A的ID等信息。
步骤S406:控制器410为传感器A430分配地址。
控制器将传感器A的上线信息记录在传感器列表中之后,为传感器A分配虚拟总线中可用的访问地址。
步骤S408:传感器B440接入管理子系统410,由管理子系统向控制器410上报传感器B440。
传感器B接入管理子系统,由管理子系统向控制器上报传感器B接入,控制器将传感器B的上线信息记录在传感器列表中,包括传感器B的上线时间,传感器B的ID等信息。
步骤S410:控制器410为传感器B440分配地址。
控制器将传感器B的上线信息记录在传感器列表中之后,为传感器B分配虚拟总线中可用的访问地址。
步骤S412:应用程序450订阅传感器A430。
应用程序为了获取冰箱的上室温度,向控制器发送传感器订阅请求,传感器订阅请求中携带需要订阅的传感器A的信息,由控制器接收传感器订阅请求,并提取传感器订阅请求中传感器A的信息,将传感器A的信息记录在订阅列表中。
步骤S414:应用程序450订阅传感器B440。
应用程序为了获取冰箱的下室温度,向控制器发送传感器订阅请求,传感器订阅请求中携带需要订阅的传感器B的信息,由控制器接收传感器订阅请求,并提取传感器订阅请求中传感器B的信息,将传感器B的信息记录在订阅列表中。
步骤S416:传感器A430发布消息A。
在传感器A获取到冰箱上室温度的温度数据时,将温度数据发送至控制器。传感器A可以间隔固定的时间进行一次数据获取。
步骤S418:控制器410将消息A转发至应用程序450。
控制器通过查询订阅列表,确定应用程序订阅了传感器A,将传感器A发送的温度数据发送至应用程序。
步骤S420:传感器B440发布消息B。
在传感器B获取到冰箱下室温度的温度数据时,将温度数据发送至控制器。传感器A可以间隔固定的时间进行一次数据获取。
步骤S422:控制器410将消息B转发至应用程序450。
控制器通过查询订阅列表,确定应用程序订阅了传感器B,将传感器B发送的温度数据发送至应用程序。
步骤S424:管理子系统410上报传感器A430下线。
管理子系统对传感器的上线和下线情况进行检测,在检测到传感器A下线时,将传感器A下线的信息上报至控制器,控制器在传感器列表中删除传感器A的上线信息。
步骤S426:控制器410回收传感器A430的地址。
控制器回收分配至传感器A的访问地址,以便于实现地址复用。
步骤S428:传感器B440发布消息B1。
在到达固定的时间间隔时,传感器B将实时获取到的冰箱下室温度的温度数据发送至控制器。
步骤S430:控制器410将消息B1转发至应用程序450。
控制器通过查询订阅列表,确定应用程序订阅了传感器B,将传感器B此次发送的温度数据发送至应用程序。
步骤S432:应用程序450取消订阅传感器A430。
应用程序不再需要获取冰箱的上室温度的情况下,应用程序针对传感器A向控制器发送订阅取消请求,订阅取消请求中携带需要取消订阅的传感器A的信息,由控制器接收订阅取消请求,并提取订阅取消请求中传感器A的信息,基于传感器A的信息查询订阅列表,将订阅列表中传感器A的信息删除。
步骤S434:应用程序450取消订阅传感器B440。
应用程序不再需要获取冰箱的下室温度的情况下,应用程序针对传感器B向控制器发送订阅取消请求,订阅取消请求中携带需要取消订阅的传感器B的信息,由控制器接收订阅取消请求,并提取订阅取消请求中传感器B的信息,基于传感器B的信息查询订阅列表,将订阅列表中传感器B的信息删除。
步骤S436:传感器B440发布消息B2。
此时传感器B再次向控制器发送温度数据时,当控制器基于传感器B的信息查询订阅列表时,未查询到订阅了传感器B的应用程序,控制器则不再对传感器B发送的温度数据进行转发。
步骤S438:管理子系统410上报传感器B440下线。
在检测到传感器B下线时,将传感器B下线的信息上报至控制器,控制器在传感器列表中删除传感器B的上线信息。
步骤S440:控制器410回收传感器B440的地址。
控制器回收分配至传感器B的访问地址,以便于实现地址复用。
综上所述,在传感器上线时,由管理子系统针对上线的传感器上报至控制器,由控制器为传感器分配地址,应用程序通过订阅的方式实现对传感器的订阅,当传感器向控制器发布消息时,由控制器转发至对应的应用程序,当传感器下线时,由控制器回收传感器对应的地址,应用程序可随时取消对传感器的订阅,实现不再接收传感器发布的消息,实现了灵活的对传感器进行订阅和取消订阅的操作,由控制器统一实现消息的转发,提高了消息处理效率。
与上述设备管理系统相对应,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设备管理方法;图5示出了根据本说明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管理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上述设备管理系统,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02,管理子系统通过虚拟总线在控制器中对传感器进行上线注册;
步骤S504,响应于所述上线注册,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虚拟总线向所述传感器分配访问地址;
步骤S506,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虚拟总线接收针对所述传感器的数据订阅请求,其中,所述数据订阅请求中携带所述传感器的访问地址;
步骤S508,响应于所述数据订阅请求,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虚拟总线接收所述传感器提供的目标数据并转发。
可选地,所述管理子系统还用于向所述控制器上报已接入的传感器;
所述控制器,响应于传感器上报信息,在传感器列表中添加所述传感器对应的接入信息。
可选地,所述的设备管理系统,还包括客户端;
所述客户端,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数据订阅请求;所述控制器,响应于所述数据订阅请求,从所述数据订阅请求中提取订阅信息并存储至订阅列表,在通过所述虚拟总线接收到所述传感器提供的订阅数据的情况下,查询所述订阅列表,根据查询结果确定与所述数据订阅请求对应的客户端,并将所述订阅数据通过所述虚拟总线提供的接口发送至所述客户端。
可选地,所述客户端,还用于向所述控制器发送订阅取消请求,其中所述订阅取消请求中携带有传感器标识信息;所述控制器,响应于所述订阅取消请求,从所述订阅取消请求中提取所述传感器标识信息,并基于所述传感器标识信息从所述订阅列表删除对应的订阅信息。
可选地,所述客户端,还用于在数据接收次数达到订阅阈值的情况下,向所述控制器发送订阅取消请求。
可选地,所述客户端,通过所述虚拟总线提供的接口接收所述传感器提供的订阅数据。
可选地,所述管理子系统还用于通过所述虚拟总线在所述控制器中对所述传感器进行下线注销;所述控制器,响应于所述下线注销,在所述传感器列表中删除所述传感器对应的接入信息,回收所述传感器的访问地址。
可选地,所述传感器的接入方式包括有线接入、无线接入和/或热插拔接入;
所述管理子系统的类型包括TCP/IP管理子系统、无线网络管理子系统、硬件总线管理子系统。
可选地,所述设备管理系统,包括至少两个管理子系统,每个管理子系统与至少一个传感器通信连接。
可选地,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基于位图窗口为传感器选择访问地址并将所述访问地址分配给所述传感器,其中,所述位图窗口用于记录地址占用信息。
综上所述,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管理方法,控制器通过虚拟总线与管理子系统通信连接,管理子系统,通过虚拟总线在控制器中对传感器进行上线注册;控制器,响应于上线注册,通过虚拟总线向传感器分配访问地址,通过虚拟总线接收针对传感器的数据订阅请求,响应于数据订阅请求,通过虚拟总线接收传感器提供的目标数据并转发,其中,数据订阅请求中携带传感器的访问地址。实现了基于虚拟总线进行传感器订阅以及数据传输,提高了数据传输速度,降低资源消耗。
上述为本实施例的一种设备管理方法的示意性方案。需要说明的是,该设备管理方法的技术方案与上述的设备管理系统的技术方案属于同一构思,设备管理方法的技术方案未详细描述的细节内容,均可以参见上述设备管理系统的技术方案的描述。
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相对应,本说明书还提供了设备管理装置实施例,图6示出了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装置包括:
注册模块602,被配置为管理子系统通过虚拟总线在控制器中对传感器进行上线注册;
分配模块604,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上线注册,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虚拟总线向所述传感器分配访问地址;
接收模块606,被配置为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虚拟总线接收针对所述传感器的数据订阅请求,其中,所述数据订阅请求中携带所述传感器的访问地址;
转发模块608,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数据订阅请求,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虚拟总线接收所述传感器提供的目标数据并转发。
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注册模块602,还被配置为:
管理子系统向所述控制器上报已接入的传感器;所述控制器,响应于传感器上报信息,在传感器列表中添加所述传感器对应的接入信息。
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转发模块608,还被配置为:
客户端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数据订阅请求;所述控制器,响应于所述数据订阅请求,从所述数据订阅请求中提取订阅信息并存储至订阅列表,在通过所述虚拟总线接收到所述传感器提供的订阅数据的情况下,查询所述订阅列表,根据查询结果确定与所述数据订阅请求对应的客户端,并将所述订阅数据通过所述虚拟总线提供的接口发送至所述客户端。
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转发模块608,还被配置为:
客户端向所述控制器发送订阅取消请求,其中所述订阅取消请求中携带有传感器标识信息;所述控制器,响应于所述订阅取消请求,从所述订阅取消请求中提取所述传感器标识信息,并基于所述传感器标识信息从所述订阅列表删除对应的订阅信息。
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转发模块608,还被配置为:
客户端在数据接收次数达到订阅阈值的情况下,向所述控制器发送订阅取消请求。
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转发模块608,还被配置为:
客户端通过所述虚拟总线提供的接口接收所述传感器提供的订阅数据。
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转发模块608,还被配置为:
管理子系统通过所述虚拟总线在所述控制器中对所述传感器进行下线注销;所述控制器,响应于所述下线注销,在所述传感器列表中删除所述传感器对应的接入信息,回收所述传感器的访问地址。
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转发模块608,还被配置为:
传感器的接入方式包括有线接入、无线接入和/或热插拔接入;所述管理子系统的类型包括TCP/IP管理子系统、无线网络管理子系统、硬件总线管理子系统。
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注册模块602,还被配置为:
设备管理系统包括至少两个管理子系统,每个管理子系统与至少一个传感器通信连接。
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注册模块602,还被配置为:
控制器基于位图窗口为传感器选择访问地址并将所述访问地址分配给所述传感器,其中,所述位图窗口用于记录地址占用信息。
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管理装置,控制器通过虚拟总线与管理子系统通信连接,管理子系统,通过虚拟总线在控制器中对传感器进行上线注册;控制器,响应于上线注册,通过虚拟总线向传感器分配访问地址,通过虚拟总线接收针对传感器的数据订阅请求,响应于数据订阅请求,通过虚拟总线接收传感器提供的目标数据并转发,其中,数据订阅请求中携带传感器的访问地址。实现了基于虚拟总线进行传感器订阅以及数据传输,提高了数据传输速度,降低资源消耗。
上述为本实施例的一种设备管理装置的示意性方案。需要说明的是,该设备管理装置的技术方案与上述的设备管理方法的技术方案属于同一构思,设备管理装置的技术方案未详细描述的细节内容,均可以参见上述设备管理方法的技术方案的描述。
图7示出了根据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设备700的结构框图。该计算设备700的部件包括但不限于存储器710和处理器720。处理器720与存储器710通过总线730相连接,数据库750用于保存数据。
计算设备700还包括接入设备740,接入设备740使得计算设备700能够经由一个或多个网络760通信。这些网络的示例包括公用交换电话网(PSTN)、局域网(LAN)、广域网(WAN)、个域网(PAN)或诸如因特网的通信网络的组合。接入设备740可以包括有线或无线的任何类型的网络接口(例如,网络接口卡(NIC))中的一个或多个,诸如IEEE802.11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接口、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i-MAX)接口、以太网接口、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蜂窝网络接口、蓝牙接口、近场通信(NFC)接口,等等。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例中,计算设备700的上述部件以及图7中未示出的其他部件也可以彼此相连接,例如通过总线。应当理解,图7所示的计算设备结构框图仅仅是出于示例的目的,而不是对本说明书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增添或替换其他部件。
计算设备700可以是任何类型的静止或移动计算设备,包括移动计算机或移动计算设备(例如,平板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膝上型计算机、笔记本计算机、上网本等)、移动电话(例如,智能手机)、可佩戴的计算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或其他类型的移动设备,或者诸如台式计算机或PC的静止计算设备。计算设备700还可以是移动式或静止式的服务器。
其中,处理器720用于执行如下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设备管理方法的步骤。
上述为本实施例的一种计算设备的示意性方案。需要说明的是,该计算设备的技术方案与上述的设备管理方法的技术方案属于同一构思,计算设备的技术方案未详细描述的细节内容,均可以参见上述设备管理方法的技术方案的描述。
本说明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设备管理方法的步骤。
上述为本实施例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示意性方案。需要说明的是,该存储介质的技术方案与上述的设备管理方法的技术方案属于同一构思,存储介质的技术方案未详细描述的细节内容,均可以参见上述设备管理方法的技术方案的描述。
本说明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其中,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中执行时,令计算机执行上述设备管理方法的步骤。
上述为本实施例的一种计算机程序的示意性方案。需要说明的是,该计算机程序的技术方案与上述的设备管理方法的技术方案属于同一构思,计算机程序的技术方案未详细描述的细节内容,均可以参见上述设备管理方法的技术方案的描述。
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所述计算机指令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便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说明书实施例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说明书实施例,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它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都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公开的本说明书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说明书。可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说明书。本说明书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14)
1.一种设备管理系统,包括:控制器,管理子系统,传感器,虚拟总线,其中,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虚拟总线与所述管理子系统通信连接,
所述管理子系统,通过所述虚拟总线在所述控制器中对所述传感器进行上线注册;
所述控制器,响应于所述上线注册,通过所述虚拟总线向所述传感器分配访问地址,通过所述虚拟总线接收针对所述传感器的数据订阅请求,响应于所述数据订阅请求,通过所述虚拟总线接收所述传感器提供的目标数据并转发,其中,所述数据订阅请求中携带所述传感器的访问地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管理系统,所述管理子系统还用于向所述控制器上报已接入的传感器;
所述控制器,响应于传感器上报信息,在传感器列表中添加所述传感器对应的接入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管理系统,还包括客户端;
所述客户端,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数据订阅请求;
所述控制器,响应于所述数据订阅请求,从所述数据订阅请求中提取订阅信息并存储至订阅列表,在通过所述虚拟总线接收到所述传感器提供的订阅数据的情况下,查询所述订阅列表,根据查询结果确定与所述数据订阅请求对应的客户端,并将所述订阅数据通过所述虚拟总线提供的接口发送至所述客户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管理系统,所述客户端,还用于向所述控制器发送订阅取消请求,其中所述订阅取消请求中携带有传感器标识信息;
所述控制器,响应于所述订阅取消请求,从所述订阅取消请求中提取所述传感器标识信息,并基于所述传感器标识信息从所述订阅列表删除对应的订阅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管理系统,所述客户端,还用于在数据接收次数达到订阅阈值的情况下,向所述控制器发送订阅取消请求。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管理系统,所述客户端,通过所述虚拟总线提供的接口接收所述传感器提供的订阅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设备管理系统,所述管理子系统还用于通过所述虚拟总线在所述控制器中对所述传感器进行下线注销;
所述控制器,响应于所述下线注销,在所述传感器列表中删除所述传感器对应的接入信息,回收所述传感器的访问地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管理系统,所述传感器的接入方式包括有线接入、无线接入和/或热插拔接入;
所述管理子系统的类型包括TCP/IP管理子系统、无线网络管理子系统、硬件总线管理子系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管理系统,所述设备管理系统,包括至少两个管理子系统,每个管理子系统与至少一个传感器通信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管理系统,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基于位图窗口为传感器选择访问地址并将所述访问地址分配给所述传感器,其中,所述位图窗口用于记录地址占用信息。
11.一种设备管理方法,包括:
管理子系统通过虚拟总线在控制器中对传感器进行上线注册;
响应于所述上线注册,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虚拟总线向所述传感器分配访问地址;
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虚拟总线接收针对所述传感器的数据订阅请求,其中,所述数据订阅请求中携带所述传感器的访问地址;
响应于所述数据订阅请求,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虚拟总线接收所述传感器提供的目标数据并转发。
12.一种设备管理装置,包括:
注册模块,被配置为管理子系统通过虚拟总线在控制器中对传感器进行上线注册;
分配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上线注册,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虚拟总线向所述传感器分配访问地址;
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虚拟总线接收针对所述传感器的数据订阅请求,其中,所述数据订阅请求中携带所述传感器的访问地址;
转发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数据订阅请求,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虚拟总线接收所述传感器提供的目标数据并转发。
13.一种计算设备,包括:
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1所述设备管理方法的步骤。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1所述设备管理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552363.0A CN115150458A (zh) | 2022-05-20 | 2022-05-20 | 设备管理系统以及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552363.0A CN115150458A (zh) | 2022-05-20 | 2022-05-20 | 设备管理系统以及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150458A true CN115150458A (zh) | 2022-10-04 |
Family
ID=834057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552363.0A Pending CN115150458A (zh) | 2022-05-20 | 2022-05-20 | 设备管理系统以及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150458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016726A (zh) * | 2023-02-07 | 2023-04-25 |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器件控制方法及分布式系统 |
Citations (2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70088711A1 (en) * | 2005-10-19 | 2007-04-19 | Craggs Ian G | Publish/subscribe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subscriptions |
CN101694578A (zh) * | 2009-11-05 | 2010-04-14 | 邵鹏飞 | 基于软总线平台的桥梁监测系统 |
CN101808128A (zh) * | 2010-03-18 | 2010-08-18 | 卢伟 | 无线移动终端设备的开放无线结构虚拟系统 |
CN102664899A (zh) * | 2012-05-04 | 2012-09-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3384273A (zh) * | 2013-07-08 | 2013-11-06 |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面向移动生产管理终端页面的订阅会话状态控制方法 |
CN104486452A (zh) * | 2014-09-23 | 2015-04-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地址的处理方法、相关设备和系统 |
CN104994166A (zh) * | 2015-07-10 | 2015-10-21 | 李德毅 | 智能车分布式进程虚拟交换机通信方法 |
CN105183533A (zh) * | 2014-05-26 | 2015-12-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总线虚拟化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5469605A (zh) * | 2014-08-08 | 2016-04-06 | 无锡市嘉邦电力管道厂 |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和地磁传感器的交通流量采集系统 |
CN105577773A (zh) * | 2015-12-17 | 2016-05-11 | 清华大学 | 基于分布式节点及虚拟总线模型的智能车数据平台架构 |
CN106020938A (zh) * | 2015-03-27 | 2016-10-12 | 英特尔公司 | 虚拟智能平台管理接口(ipmi)卫星控制器和方法 |
US20170171071A1 (en) * | 2015-12-11 | 2017-06-15 | Google Inc. | Virtual Addressing For Mesh Networks |
CN107070401A (zh) * | 2017-05-31 | 2017-08-18 | 成都亿伏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云平台的光伏电站远程大数据分析系统 |
CN107666432A (zh) * | 2016-07-29 | 2018-02-0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进行通知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US20180039594A1 (en) * | 2016-08-05 | 2018-02-08 | Red Hat Israel, Ltd. | Hot-plug of devices in virtualized computer systems |
DE102016222790A1 (de) * | 2016-11-18 | 2018-05-24 | thiinc GmbH | Verfahren zum Kontrollieren wenigstens eines elektrischen Netzwerkgerätes, Controller, intelligentes Heimnetzwerk und Software-Bus |
CN108932154A (zh) * | 2018-07-23 | 2018-12-04 | 上海交通大学 | 一种分布式虚拟机管理器 |
CN109286671A (zh) * | 2018-09-29 | 2019-01-29 |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 物联网环境下订阅通知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
CN110351111A (zh) * | 2018-04-04 | 2019-10-18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一种订阅处理方法、网络节点及用户数据库 |
CN110740121A (zh) * | 2019-09-09 | 2020-01-31 | 西安万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资源订阅系统及方法 |
CN112911012A (zh) * | 2021-02-07 | 2021-06-04 | 珠海市一微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一种机器人传感器数据的分发及订阅系统、芯片及机器人 |
CN113138855A (zh) * | 2021-04-21 | 2021-07-20 | 广州晟能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建筑信息系统及其赋予智能化的方法 |
CN113726718A (zh) * | 2020-05-22 | 2021-11-3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订阅消息处理方法、设备、系统和存储介质 |
CN113905089A (zh) * | 2021-09-06 | 2022-01-07 | 浪潮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发布订阅模式的多用户消息推送方法及推送系统 |
-
2022
- 2022-05-20 CN CN202210552363.0A patent/CN115150458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2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70088711A1 (en) * | 2005-10-19 | 2007-04-19 | Craggs Ian G | Publish/subscribe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subscriptions |
CN1953426A (zh) * | 2005-10-19 | 2007-04-25 |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 用于管理订阅的发布/订阅系统和方法 |
CN101694578A (zh) * | 2009-11-05 | 2010-04-14 | 邵鹏飞 | 基于软总线平台的桥梁监测系统 |
CN101808128A (zh) * | 2010-03-18 | 2010-08-18 | 卢伟 | 无线移动终端设备的开放无线结构虚拟系统 |
CN102664899A (zh) * | 2012-05-04 | 2012-09-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3384273A (zh) * | 2013-07-08 | 2013-11-06 |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面向移动生产管理终端页面的订阅会话状态控制方法 |
CN105183533A (zh) * | 2014-05-26 | 2015-12-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总线虚拟化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5469605A (zh) * | 2014-08-08 | 2016-04-06 | 无锡市嘉邦电力管道厂 |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和地磁传感器的交通流量采集系统 |
CN104486452A (zh) * | 2014-09-23 | 2015-04-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地址的处理方法、相关设备和系统 |
US20170195282A1 (en) * | 2014-09-23 | 2017-07-06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Address Processing Method, Related Device, and System |
CN106020938A (zh) * | 2015-03-27 | 2016-10-12 | 英特尔公司 | 虚拟智能平台管理接口(ipmi)卫星控制器和方法 |
CN104994166A (zh) * | 2015-07-10 | 2015-10-21 | 李德毅 | 智能车分布式进程虚拟交换机通信方法 |
US20170171071A1 (en) * | 2015-12-11 | 2017-06-15 | Google Inc. | Virtual Addressing For Mesh Networks |
CN105577773A (zh) * | 2015-12-17 | 2016-05-11 | 清华大学 | 基于分布式节点及虚拟总线模型的智能车数据平台架构 |
CN107666432A (zh) * | 2016-07-29 | 2018-02-0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进行通知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US20180039594A1 (en) * | 2016-08-05 | 2018-02-08 | Red Hat Israel, Ltd. | Hot-plug of devices in virtualized computer systems |
DE102016222790A1 (de) * | 2016-11-18 | 2018-05-24 | thiinc GmbH | Verfahren zum Kontrollieren wenigstens eines elektrischen Netzwerkgerätes, Controller, intelligentes Heimnetzwerk und Software-Bus |
CN107070401A (zh) * | 2017-05-31 | 2017-08-18 | 成都亿伏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云平台的光伏电站远程大数据分析系统 |
CN110351111A (zh) * | 2018-04-04 | 2019-10-18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一种订阅处理方法、网络节点及用户数据库 |
CN108932154A (zh) * | 2018-07-23 | 2018-12-04 | 上海交通大学 | 一种分布式虚拟机管理器 |
CN109286671A (zh) * | 2018-09-29 | 2019-01-29 |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 物联网环境下订阅通知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
CN110740121A (zh) * | 2019-09-09 | 2020-01-31 | 西安万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资源订阅系统及方法 |
CN113726718A (zh) * | 2020-05-22 | 2021-11-3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订阅消息处理方法、设备、系统和存储介质 |
CN112911012A (zh) * | 2021-02-07 | 2021-06-04 | 珠海市一微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一种机器人传感器数据的分发及订阅系统、芯片及机器人 |
CN113138855A (zh) * | 2021-04-21 | 2021-07-20 | 广州晟能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建筑信息系统及其赋予智能化的方法 |
CN113905089A (zh) * | 2021-09-06 | 2022-01-07 | 浪潮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发布订阅模式的多用户消息推送方法及推送系统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016726A (zh) * | 2023-02-07 | 2023-04-25 |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器件控制方法及分布式系统 |
CN116016726B (zh) * | 2023-02-07 | 2024-09-17 |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器件控制方法及分布式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210329493A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group communication, group server, and group member device | |
US11032425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visitor call in home network system | |
US8335854B2 (en) | Performing services on behalf of low-power devices | |
CN106603394B (zh) | 订阅通知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 |
EP3493485B1 (en) |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notification | |
JP6900481B2 (ja) | Nfコンポーネントの例外を処理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ならびにデバイス | |
US20160182639A1 (en) | Internet of things network system using fog computing network | |
US8266256B2 (en) | Virtualization for low-power networks | |
CN109905431B (zh) | 消息处理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 |
US10148739B2 (en) | M2M data querying and invoking methods, querying and invoking devices, and system | |
WO2016086659A1 (zh) | 一种业务消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 |
WO2019019676A1 (zh) | 业务编号分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
WO2016065842A1 (zh) | M2m群组及其通告资源创建、信息交互方法和存储介质 | |
TW201814645A (zh) | 資料處理方法、裝置和設備 | |
CN115150458A (zh) | 设备管理系统以及方法 | |
CN106028311B (zh) | 一种终端注册方法及装置 | |
CN113436631B (zh) | 语音信息处理方法、系统及用于语音信息处理的装置 | |
RU2010111754A (ru) | Сетевая система | |
US9661597B2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registering terminal peripheral | |
CN116980241A (zh) | 数据处理方法、系统、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6132303A (zh) | 一种模型处理方法及设备、存储介质 | |
KR102394486B1 (ko) | 복수의 기기들에 정보를 제공하는 방식을 그 정보에 대한 시간적 요구사항에 따라 결정하는 방법과 그 방법을 위한 장치 | |
CN115250189B (zh) | 一种智能家居设备的密钥管理方法及装置 | |
CN105227328A (zh) | 一种点对点服务更新方法及设备 | |
CN115470265A (zh) | 用于数据分发的方法、系统、数据处理执行器、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1004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