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45662A - 屏幕显示亮度调节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屏幕显示亮度调节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145662A CN115145662A CN202110349315.7A CN202110349315A CN115145662A CN 115145662 A CN115145662 A CN 115145662A CN 202110349315 A CN202110349315 A CN 202110349315A CN 115145662 A CN115145662 A CN 11514566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splay
- brightness
- screen
- display area
- are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10—Intensity circuit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1—Execution arrangements for user interfac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90—Determination of colour characteristic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33—Improving the luminance or brightness uniformity across the screen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2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for control of overall brightness
- G09G2320/0646—Modulation of illumination source brightness and image signal correlated to each other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73—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for control of gamma adjustment, e.g. selecting another gamma curve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8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with two or more screen areas displaying information with different brightness or colour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60/00—Aspects of the architecture of display systems
- G09G2360/14—Detecting light within display terminals, e.g. using a single or a plurality of photosensors
- G09G2360/141—Detecting light within display terminals, e.g. using a single or a plurality of photosensors the light conveying information used for selecting or modulating the light emitting or modulating element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60/00—Aspects of the architecture of display systems
- G09G2360/14—Detecting light within display terminals, e.g. using a single or a plurality of photosensors
- G09G2360/145—Detecting light within display terminals, e.g. using a single or a plurality of photosensors the light originating from the display screen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屏幕显示亮度调节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屏幕显示亮度调节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设置有屏下图像采集装置,所述屏幕显示亮度调节方法包括:在终端显示屏进行图像显示时,检测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显示亮度以及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显示亮度,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为所述屏下图像采集装置所在区域,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为所述终端显示屏中除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以外的其他显示区域;基于所述第一显示亮度和所述第二显示亮度,调整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灰阶亮度,使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灰阶亮度一致。通过本公开实施例,能够消除终端显示屏的屏下图像采集装置所在区域与其它显示区域的显示亮度差异,提高终端图像显示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图像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屏幕显示亮度调节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终端的外观和显示的使用需求日益增高,屏幕的占比越来越大,全面屏显示技术涌现,亦成为终端发展的趋势之一。
为了进一步提高终端的屏幕占比,将摄像头设置在显示屏下方,即屏下相机技术。屏下相机(Camera under Display,CUP)技术通过在相机视场(Field of View,FOV)区做特殊的像素设计,提升FOV区域的透光率,从而实现图像的正常采集。同时,摄像头上方对应的显示屏能够正常显示图像。屏幕的CUP区域显示亮度与正常显示区域显示亮度存在差别,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屏幕显示亮度调节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能够消除终端显示屏的屏下图像采集装置所在区域与其它显示区域的显示亮度差异,提高终端图像显示质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公开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屏幕显示亮度调节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设置有屏下图像采集装置,所述屏幕显示亮度调节方法包括:在终端显示屏进行图像显示时,检测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显示亮度以及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显示亮度,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为所述屏下图像采集装置所在区域,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为所述终端显示屏中除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以外的其他显示区域;基于所述第一显示亮度和所述第二显示亮度,调整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灰阶亮度,使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灰阶亮度一致。
在一实施例中,基于所述第一显示亮度和所述第二显示亮度,调整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灰阶亮度,包括:控制所述终端显示屏显示的灰阶亮度为零,并检测所述终端显示屏的灰阶亮度为零的显示状态下,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对应的第三显示亮度,以及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对应的第四显示亮度;将所述第一显示亮度与所述第三显示亮度之间的亮度差值,作为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反射光强度,并将所述第二显示亮度与所述第四显示亮度之间的亮度差值,作为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反射光强度;基于所述第一反射光强度和所述第二反射光强度,确定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之间的亮度差;基于所述亮度差,调整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灰阶亮度。
在一实施例中,基于所述第一反射光强度和所述第二反射光强度,确定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之间的亮度差,包括:将所述终端显示屏的膜层反射率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透过率的乘积,作为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折算系数,并将所述终端显示屏的膜层反射率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透过率的乘积,作为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折算系数;将所述第一反射光强度与第一折算系数的比值作为所述第一折算亮度,并将所述第二反射光强度与第二折算系数的比值作为所述第二折算亮度;将所述第一折算亮度与所述第二折算亮度的差值确定为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之间的亮度差。
在一实施例中,基于所述亮度差,调整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灰阶亮度,包括:将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伽马曲线函数计算结果与所述亮度差的差值,进行伽马曲线函数的反函数计算,并将所述反函数计算得到的亮度值作为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灰阶亮度。
在一实施例中,基于所述第一显示亮度和所述第二显示亮度,调整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灰阶亮度之前,所述屏幕显示亮度调节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第一显示区域显示内容的灰阶程度大于设定灰阶阈值。
在一实施例中,确定所述第一显示区域显示内容的灰阶程度大于设定灰阶阈值,包括:确定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图像分析区域,所述图像分析区域的范围大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范围;基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图像显示内容以及所述图像分析区域的图像显示内容,确定所述灰阶程度大于设定灰阶阈值。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屏幕显示亮度调节装置,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设置有屏下图像采集装置,所述屏幕显示亮度调节装置包括:检测模块,用于在终端显示屏进行图像显示时,检测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显示亮度以及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显示亮度,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为所述屏下图像采集装置所在区域,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为所述终端显示屏中除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以外的其他显示区域;调整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显示亮度和所述第二显示亮度,调整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灰阶亮度,使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灰阶亮度一致。
在一实施例中,调整模块采用如下方式基于所述第一显示亮度和所述第二显示亮度,调整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灰阶亮度:控制所述终端显示屏显示的灰阶亮度为零,并检测所述终端显示屏的灰阶亮度为零的显示状态下,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对应的第三显示亮度,以及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对应的第四显示亮度;将所述第一显示亮度与所述第三显示亮度之间的亮度差值,作为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反射光强度,并将所述第二显示亮度与所述第四显示亮度之间的亮度差值,作为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反射光强度;基于所述第一反射光强度和所述第二反射光强度,确定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之间的亮度差;基于所述亮度差,调整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灰阶亮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调整模块采用如下方式基于所述第一反射光强度和所述第二反射光强度,确定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之间的亮度差:将所述终端显示屏的膜层反射率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透过率的乘积,作为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折算系数,并将所述终端显示屏的膜层反射率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透过率的乘积,作为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折算系数;将所述第一反射光强度与第一折算系数的比值作为所述第一折算亮度,并将所述第二反射光强度与第二折算系数的比值作为所述第二折算亮度;将所述第一折算亮度与所述第二折算亮度的差值确定为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之间的亮度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调整模块采用如下方式基于所述亮度差,调整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灰阶亮度:将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伽马曲线函数计算结果与所述亮度差的差值,进行伽马曲线函数的反函数计算,并将所述反函数计算得到的亮度值作为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灰阶亮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调整模块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显示区域显示内容的灰阶程度大于设定灰阶阈值。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调整模块采用如下方式确定所述第一显示区域显示内容的灰阶程度大于设定灰阶阈值:确定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图像分析区域,所述图像分析区域的范围大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范围;基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图像显示内容以及所述图像分析区域的图像显示内容,确定所述灰阶程度大于设定灰阶阈值。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屏幕显示亮度调节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前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屏幕显示亮度调节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终端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终端能够执行前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屏幕显示亮度调节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在终端显示屏进行图像显示时,检测屏下图像采集装置所在区域的第一显示亮度以及终端显示屏中除第一显示区域以外的其他显示区域的第二显示亮度,基于第一显示亮度和第二显示亮度,调整第一显示区域的灰阶亮度,使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的灰阶亮度一致,消除终端显示屏的屏下图像采集装置所在区域与其它显示区域的显示亮度差异,提高终端图像显示质量。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屏下图像采集装置的光线光路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屏幕显示亮度调节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设置有屏下图像采集装置的终端屏幕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调整第一显示区域的灰阶亮度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确定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之间的亮度差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屏幕显示亮度调节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屏幕显示亮度调节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图8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确定第一显示区域显示内容的灰阶程度大于设定灰阶阈值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确定第一显示区域的图像分析区域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屏幕显示亮度调节装置框图。
图11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应用屏幕显示亮度调节方法的终端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为了实现终端更美观的外观以及更佳显示效果,提高终端的屏幕占比,全面屏成为终端发展的趋势。终端通常设置有前置摄像头,前置摄像头的设置位置影响全面屏的实现。随着屏下相机(Camera under Display,CUP)技术的发展,将摄像头设置在显示屏幕下方,使位于摄像头正上方的显示屏幕能够显示图像,也不会影响全面屏的整体性。
图1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屏下图像采集装置的光线光路示意图。参照图1,屏下相机技术通过在相机视场(Field of View,FOV)区所在的屏幕区域做特殊的像素设计,提升FOV区域的透光率,从而实现通过屏下相机进行图像的正常采集以及作为显示屏的一部分显示图像。由于透光率不一致,显示屏CUP区域显示亮度与终端显示屏其他显示区域的显示亮度存在差别,在终端显示屏进行图像显示时,显示亮度不一致,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由此,本公开提供一种屏幕显示亮度调节方法,对屏下图像采集装置所在区域亮度进行调整,从而与终端显示屏的其它显示区域的显示亮度一致。
图2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屏幕显示亮度调节方法的流程图,屏幕显示亮度调节方法应用于终端,终端设置有屏下图像采集装置,如图2所示,屏幕显示亮度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101中,在终端显示屏进行图像显示时,检测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显示亮度以及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显示亮度。
在步骤S102中,基于第一显示亮度和第二显示亮度,调整第一显示区域的灰阶亮度,使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的灰阶亮度一致。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终端设置有屏下图像采集装置,屏下图像采集装置对应的终端显示屏所在的CUP区域,需要进行特殊的像素处理,采用与终端显示屏中其他显示区域不同的驱动电路设计、发光面积设计等,以提高提升CUP区域显示屏的透光率,从而实现通过屏下图像采集装置实现图像采集。第一显示区域为屏下图像采集装置所在区域,即CUP区域,第二显示区域为终端显示屏中除第一显示区域以外的其他显示区域,也即有效显示(Ative Area,AA)区域。
图3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设置有屏下图像采集装置的终端屏幕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3,终端显示屏的发光层上方设置有多个膜层结构,在终端显示屏进行显示时,检测CUP区域的第一显示亮度以及AA区域的第二显示亮度。CUP区域的第一显示亮度可以是通过图像采集装置进行检测,也可以是通过设置于CUP区域的屏下亮度传感器检测。AA区域的第二显示亮度可以是通过设置于AA区域的屏下亮度传感器进行检测。可以理解地,本公开实施例中,设置于终端显示屏CUP区域、AA区域的屏下亮度传感器可以是利用终端原有的亮度传感器,也可以是新增的。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将第一显示亮度和第二显示亮度进行对比,并基于AA区域的第二显示亮度调整CUP区域显示的灰阶亮度,使终端显示屏的CUP区域与AA区域显示亮度一致化。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在终端显示屏进行图像显示时,检测屏下图像采集装置所在区域的第一显示亮度以及终端显示屏中除第一显示区域以外的其他显示区域的第二显示亮度,基于第一显示亮度和第二显示亮度,调整第一显示区域的灰阶亮度,使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的灰阶亮度一致,消除终端显示屏的屏下图像采集装置所在区域与其它显示区域的显示亮度差异,提高终端图像显示质量。
图4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调整第一显示区域的灰阶亮度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调整第一显示区域的灰阶亮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201中,控制终端显示屏显示的灰阶亮度为零,并检测终端显示屏的灰阶亮度为零的显示状态下,第一显示区域对应的第三显示亮度,以及第二显示区域对应的第四显示亮度。
在步骤S202中,将第一显示亮度与第三显示亮度之间的亮度差值,作为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反射光强度,并将第二显示亮度与第四显示亮度之间的亮度差值,作为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反射光强度。
在步骤S203中,基于第一反射光强度和第二反射光强度,确定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之间的亮度差。
在步骤S204中,基于亮度差,调整第一显示区域的灰阶亮度。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在终端显示屏进行显示时,检测CUP区域的第一显示亮度以及AA区域的第二显示亮度。参照图1,由于CUP区域以及AA区域的像素设计不同,显示屏内部反射光的光路不同,且AA区域与CUP区域的屏下亮度传感器设置的距离较近时,AA区域与CUP区域的亮度发生干涉,对确定AA区域与CUP区域外界入射光的强度造成影响,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可以是基于屏幕插黑帧的方法,生成插黑帧信号,控制终端显示屏显示画面的灰阶亮度为零,即使终端进行黑画面的显示。检测终端显示屏的灰阶亮度为零的显示状态下,CUP区域对应的第三显示亮度,以及AA区域对应的第四显示亮度。CUP区域的第一反射光强度为第一显示亮度与第三显示亮度之间的亮度差值,AA区域的第二反射光强度为第二显示亮度与第四显示亮度之间的亮度差值。基于CUP区域的第一反射光强度和AA区域的第二反射光强度,确定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之间的亮度差。基于亮度差,调整第一显示区域的灰阶亮度,使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的灰阶亮度一致。例如,CUP区域的第一显示亮度为LC,以及AA区域的第二显示亮度LA。控制终端显示屏显示画面的灰阶亮度为零时,CUP区域对应的第三显示亮度为LCB以及AA区域对应的第四显示亮度LAB。CUP区域第一反射光强度可以表示为LCR=LC-LCB,AA区域第二反射光强度可以表示为LAR=LA-LAB。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在终端显示屏进行图像显示时,检测屏下图像采集装置所在区域的第一显示亮度以及终端显示屏中除第一显示区域以外的其他显示区域的第二显示亮度,控制终端显示屏显示的灰阶亮度为零时,第一显示区域对应的第三显示亮度,以及第二显示区域对应的第四显示亮度,将第一显示亮度与第三显示亮度之间的亮度差值,作为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反射光强度,并将第二显示亮度与第四显示亮度之间的亮度差值,作为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反射光强度,基于第一反射光强度和第二反射光强度,确定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之间的亮度差,基于亮度差调整第一显示区域的灰阶亮度,使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的灰阶亮度一致,消除终端显示屏的屏下图像采集装置所在区域与其它显示区域的显示亮度差异,从而实现终端亮度显示实时一致化。
图5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确定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之间的亮度差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确定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之间的亮度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301中,将终端显示屏的膜层反射率与第一显示区域透过率的乘积,作为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折算系数,并将终端显示屏的膜层反射率与第二显示区域透过率的乘积,作为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折算系数。
在步骤S302中,将第一反射光强度与第一折算系数的比值作为第一折算亮度,并将第二反射光强度与第二折算系数的比值作为第二折算亮度。
在步骤S303中,将第一折算亮度与第二折算亮度的差值确定为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之间的亮度差。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检测CUP区域的第一显示亮度以及AA区域的第二显示亮度。并检测终端显示屏的灰阶亮度为零的显示状态下,CUP区域对应的第三显示亮度,以及AA区域对应的第四显示亮度。CUP区域的第一反射光强度为第一显示亮度与第三显示亮度之间的亮度差值,AA区域的第二反射光强度为第二显示亮度与第四显示亮度之间的亮度差值。将终端显示屏的膜层反射率与CUP区域透过率的乘积,作为CUP区域的第一折算系数,并将终端显示屏的膜层反射率与AA区域透过率的乘积,作为AA区域的第二折算系数。将第一反射光强度与第一折算系数的比值作为第一折算亮度,并将第二反射光强度与第二折算系数的比值作为第二折算亮度。将第一折算亮度与第二折算亮度的差值确定为CUP区域与AA区域之间的亮度差。基于亮度差,调整CUP区域的灰阶亮度,使CUP区域与AA区域的灰阶亮度一致。例如,CUP区域的第一显示亮度为LC,以及AA区域的第二显示亮度LA。控制终端显示屏显示画面的灰阶亮度为零时,CUP区域对应的第三显示亮度为LCB以及AA区域对应的第四显示亮度LAB。CUP区域第一反射光强度可以表示为LCR=LC-LCB,AA区域第二反射光强度可以表示为LAR=LA-LAB。膜层叠构的反射率为F,AA区域显示屏到屏下光线传感器的透过率A1,CUP区域显示屏到屏下光线传感器的透过率A2,则CUP区域的第一折算系数可以表示为F×A2,AA区域的第二折算系数可以表示为F×A1。CUP区域的第一折算亮度为AA区域的第二折算亮度为CUP区域与AA区域之间的亮度差ΔLCA为: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在终端显示屏进行图像显示时,检测屏下图像采集装置所在区域的第一显示亮度以及终端显示屏中除第一显示区域以外的其他显示区域的第二显示亮度,控制终端显示屏显示的灰阶亮度为零时,第一显示区域对应的第三显示亮度,以及第二显示区域对应的第四显示亮度,将第一显示亮度与第三显示亮度之间的亮度差值,作为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反射光强度,并将第二显示亮度与第四显示亮度之间的亮度差值,作为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反射光强度,基于第一反射光强度和第二反射光强度,确定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之间的亮度差,基于亮度差调整第一显示区域的灰阶亮度,使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的灰阶亮度一致,消除终端显示屏的屏下图像采集装置所在区域与其它显示区域的显示亮度差异,从而实现终端亮度显示实时一致化。
图6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屏幕显示亮度调节方法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屏幕显示亮度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401中,在终端显示屏进行图像显示时,检测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显示亮度以及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显示亮度。
在步骤S402中,控制终端显示屏显示的灰阶亮度为零,并检测终端显示屏的灰阶亮度为零的显示状态下,第一显示区域对应的第三显示亮度,以及第二显示区域对应的第四显示亮度。
在步骤S403中,将第一显示亮度与第三显示亮度之间的亮度差值,作为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反射光强度,并将第二显示亮度与第四显示亮度之间的亮度差值,作为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反射光强度。
在步骤S404中,基于第一反射光强度和第二反射光强度,确定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之间的亮度差。
在步骤S405中,将第一显示区域的伽马曲线函数计算结果与亮度差的差值,进行伽马曲线函数的反函数计算,并将反函数计算得到的亮度值作为第一显示区域的灰阶亮度。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检测CUP区域的第一显示亮度以及AA区域的第二显示亮度。并检测终端显示屏的灰阶亮度为零的显示状态下,CUP区域对应的第三显示亮度,以及AA区域对应的第四显示亮度。CUP区域的第一反射光强度为第一显示亮度与第三显示亮度之间的亮度差值,AA区域的第二反射光强度为第二显示亮度与第四显示亮度之间的亮度差值。将终端显示屏的膜层反射率与CUP区域透过率的乘积,作为CUP区域的第一折算系数,并将终端显示屏的膜层反射率与AA区域透过率的乘积,作为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折算系数。将第一反射光强度与第一折算系数的比值作为第一折算亮度,并将第二反射光强度与第二折算系数的比值作为第二折算亮度。将第一折算亮度与第二折算亮度的差值确定为CUP区域与AA区域之间的亮度差。将CUP区域的伽马曲线函数计算结果与亮度差的差值,进行伽马曲线函数的反函数计算,并将反函数计算得到的亮度值作为CUP区域的灰阶亮度,使CUP区域与AA区域的灰阶亮度一致。例如,CUP区域的第一显示亮度为LC,以及AA区域的第二显示亮度LA。控制终端显示屏显示画面的灰阶亮度为零时,CUP区域对应的第三显示亮度为LCB以及AA区域对应的第四显示亮度LAB。CUP区域第一反射光强度可以表示为LCR=LC-LCB,AA区域第二反射光强度可以表示为LAR=LA-LAB。膜层叠构的反射率为F,AA区域显示屏到屏下光线传感器的透过率A1,CUP区域显示屏到屏下光线传感器的透过率A2,则CUP区域的第一折算系数可以表示为F×A2,AA区域的第二折算系数可以表示为F×A1。CUP区域的第一折算亮度为AA区域的第二折算亮度为CUP区域与AA区域之间的亮度差ΔLCA为:对于CUP区域中的第i像素,CUP区域的伽马曲线函数fC(Grayi)。以AA区域亮度为目标,确定CUP区域灰阶亮度的目标值,可以表示为:
即,将CUP区域中的第i像素的灰阶亮度调整为Gragy′i,使CUP区域与AA区域亮度显示一致。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在终端显示屏进行图像显示时,检测屏下图像采集装置所在区域的第一显示亮度以及终端显示屏中除第一显示区域以外的其他显示区域的第二显示亮度,控制终端显示屏显示的灰阶亮度为零时,第一显示区域对应的第三显示亮度,以及第二显示区域对应的第四显示亮度,将第一显示亮度与第三显示亮度之间的亮度差值,作为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反射光强度,并将第二显示亮度与第四显示亮度之间的亮度差值,作为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反射光强度,基于第一反射光强度和第二反射光强度,确定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之间的亮度差,基于亮度差调整第一显示区域的灰阶亮度,使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的灰阶亮度一致,消除终端显示屏的屏下图像采集装置所在区域与其它显示区域的显示亮度差异,从而实现终端亮度显示实时一致化。
图7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屏幕显示亮度调节方法的另一流程图,如图7所示,屏幕显示亮度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501中,在终端显示屏进行图像显示时,检测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显示亮度以及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显示亮度,第一显示区域为屏下图像采集装置所在区域,第二显示区域为终端显示屏中除第一显示区域以外的其他显示区域。
在步骤S502中,确定第一显示区域显示内容的灰阶程度大于设定灰阶阈值。
在步骤S503中,基于第一显示亮度和第二显示亮度,调整第一显示区域的灰阶亮度,使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的灰阶亮度一致。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在终端显示屏进行图像显示时,检测CUP区域的第一显示亮度以及AA区域的第二显示亮度。终端显示屏显示图像,在图像为纯色图像或者渐变过渡图像时,所显示图像的CUP区域与AA区域亮度差明显,也即对CUP区域显示亮度调节主要应用于所显示内容为纯灰度图或者近似灰度图,屏幕显示亮度调节方法以此两类图为主要目标进行显示亮度差异的调节。确定CUP区域显示内容的灰阶程度大于设定灰阶阈值,即CUP区域显示内容为纯灰度图或者近似灰度图,进行屏幕显示亮度的调节,消除屏幕显示图像为纯灰度图或者近似灰度图时造成的亮度差异。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在终端显示屏进行图像显示时,确定第一显示区域显示内容的灰阶程度大于设定灰阶阈值,即第一显示区域显示内容为纯灰度图或者近似灰度图时,进行屏幕显示亮度的调节,消除终端显示屏的屏下图像采集装置所在区域与其它显示区域的显示亮度差异,从而实现终端亮度显示实时一致化。
图8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确定第一显示区域显示内容的灰阶程度大于设定灰阶阈值方法的流程图,如图8所示,确定第一显示区域显示内容的灰阶程度大于设定灰阶阈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601中,确定第一显示区域的图像分析区域,图像分析区域的范围大于第一显示区域的范围。
在步骤S602中,基于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图像显示内容以及图像分析区域的图像显示内容,确定灰阶程度大于设定灰阶阈值。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终端显示屏显示图像,在图像为纯色图像或者过渡图像时,所显示图像的CUP区域与AA区域亮度差明显。确定CUP区域显示内容的灰阶程度大于设定灰阶阈值,即CUP区域显示内容为纯灰度图或者近似灰度图,进行屏幕显示亮度的调节,消除屏幕显示图像为纯灰度图或者近似灰度图时造成的亮度差异。
图9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确定第一显示区域的图像分析区域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确定CUP区域的图像分析区域,图像分析区域的范围大于CUP区域的范围。在一实施例中,CUP区域对应的图像分析区域的边长为CUP区域边长的2倍,或者2倍以上的其它倍数。可以在终端处理器中建立一个m行,n列的图像分析区域APic,确定图像分析区域APic的显示内容,并确定CUP区的图像内容CPic。可以理解地,图像的R、G、B三个通道数值相等,即R=G=B时,对应的显示图像为纯灰度图。以及,图像的R、G、B三个通道数值相差较小,小于预设阈值时,对应的显示图像为近似灰度图。
终端的光线传感器一般为单通道的亮度传感器,上述亮度调节方法对于灰阶图和近似灰阶图效果较好,如果需要提高彩色图像的亮度与色彩一致性校准,可增加3通道的彩色传感器,获得RGB信号进行亮度与色彩的校准。在本公开一实施例中,可以理解地,终端显示屏下设置有彩色光线传感器,可以基于获取到的R、G、B亮度分量值,进行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显示亮度以及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显示亮度的对比,并调整第一显示区域的R、G、B亮度分量值,消除终端显示屏的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的显示亮度差异。在进行第一显示区域的R、G、B亮度分量值的调整时,所采用的亮度调节方法与本公开相似。根据本公开实施例,在终端显示屏进行图像显示时,确定第一显示区域显示内容的灰阶程度大于设定灰阶阈值,即第一显示区域显示内容为纯灰度图或者近似灰度图时,进行屏幕显示亮度的调节,消除终端显示屏的屏下图像采集装置所在区域与其它显示区域的显示亮度差异,从而实现终端亮度显示实时一致化。基于相同的构思,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屏幕显示亮度调节装置。
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装置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公开实施例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的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图10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屏幕显示亮度调节装置框图。参照图10,屏幕显示亮度调节装置应用于终端,终端设置有屏下图像采集装置,屏幕显示亮度调节装置100包括:检测模块101和调整模块102。
检测模块101,用于在终端显示屏进行图像显示时,检测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显示亮度以及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显示亮度,第一显示区域为屏下图像采集装置所在区域,第二显示区域为终端显示屏中除第一显示区域以外的其他显示区域;
调整模块102,用于基于第一显示亮度和第二显示亮度,调整第一显示区域的灰阶亮度,使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的灰阶亮度一致。
在一实施例中,调整模块102采用如下方式基于第一显示亮度和第二显示亮度,调整第一显示区域的灰阶亮度:
控制终端显示屏显示的灰阶亮度为零,并检测终端显示屏的灰阶亮度为零的显示状态下,第一显示区域对应的第三显示亮度,以及第二显示区域对应的第四显示亮度;
将第一显示亮度与第三显示亮度之间的亮度差值,作为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反射光强度,并将第二显示亮度与第四显示亮度之间的亮度差值,作为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反射光强度;
基于第一反射光强度和第二反射光强度,确定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之间的亮度差;
基于亮度差,调整第一显示区域的灰阶亮度。
在一实施例中,调整模块102采用如下方式基于第一反射光强度和第二反射光强度,确定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之间的亮度差:
将终端显示屏的膜层反射率与第一显示区域透过率的乘积,作为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折算系数,并将终端显示屏的膜层反射率与第二显示区域透过率的乘积,作为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折算系数;
将第一反射光强度与第一折算系数的比值作为第一折算亮度,并将第二反射光强度与第二折算系数的比值作为第二折算亮度;
将第一折算亮度与第二折算亮度的差值确定为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之间的亮度差。
在一实施例中,调整模块102采用如下方式基于亮度差,调整第一显示区域的灰阶亮度:
将第一显示区域的伽马曲线函数计算结果与亮度差的差值,进行伽马曲线函数的反函数计算,并将反函数计算得到的亮度值作为第一显示区域的灰阶亮度。
在一实施例中,调整模块102还用于:确定第一显示区域显示内容的灰阶程度大于设定灰阶阈值。
在一实施例中,调整模块102采用如下方式确定第一显示区域显示内容的灰阶程度大于设定灰阶阈值:
确定第一显示区域的图像分析区域,图像分析区域的范围大于第一显示区域的范围;
基于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图像显示内容以及图像分析区域的图像显示内容,确定灰阶程度大于设定灰阶阈值。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图11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应用屏幕显示亮度调节方法的终端的框图。例如,终端200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参照图11,终端2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202,存储器204,电力组件206,多媒体组件208,音频组件210,输入/输出(I/O)的接口212,传感器组件214,以及通信组件216。
处理组件202通常控制终端2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2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2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2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2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2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208和处理组件2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2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终端2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终端2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2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力组件206为终端2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力组件2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终端2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208包括在所述终端2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2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终端2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2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2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终端2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204或经由通信组件2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2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212为处理组件2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2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终端2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214可以检测到终端2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终端2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214还可以检测终端200或终端2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终端2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终端2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终端2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2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2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2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216被配置为便于终端2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终端2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2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2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终端2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204,上述指令可由终端200的处理器220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其它量词与之类似。“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用于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并不表示特定的顺序或者重要程度。实际上,“第一”、“第二”等表述完全可以互换使用。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除非有特殊说明,“连接”包括两者之间不存在其他构件的直接连接,也包括两者之间存在其他元件的间接连接。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中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的顺序描述操作,但是不应将其理解为要求按照所示的特定顺序或是串行顺序来执行这些操作,或是要求执行全部所示的操作以得到期望的结果。在特定环境中,多任务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4)
1.一种屏幕显示亮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设置有屏下图像采集装置,所述屏幕显示亮度调节方法包括:
在终端显示屏进行图像显示时,检测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显示亮度以及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显示亮度,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为所述屏下图像采集装置所在区域,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为所述终端显示屏中除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以外的其他显示区域;
基于所述第一显示亮度和所述第二显示亮度,调整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灰阶亮度,使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灰阶亮度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幕显示亮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第一显示亮度和所述第二显示亮度,调整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灰阶亮度,包括:
控制所述终端显示屏显示的灰阶亮度为零,并检测所述终端显示屏的灰阶亮度为零的显示状态下,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对应的第三显示亮度,以及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对应的第四显示亮度;
将所述第一显示亮度与所述第三显示亮度之间的亮度差值,作为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反射光强度,并将所述第二显示亮度与所述第四显示亮度之间的亮度差值,作为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反射光强度;
基于所述第一反射光强度和所述第二反射光强度,确定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之间的亮度差;
基于所述亮度差,调整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灰阶亮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屏幕显示亮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第一反射光强度和所述第二反射光强度,确定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之间的亮度差,包括:
将所述终端显示屏的膜层反射率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透过率的乘积,作为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折算系数,并将所述终端显示屏的膜层反射率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透过率的乘积,作为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折算系数;
将所述第一反射光强度与第一折算系数的比值作为所述第一折算亮度,并将所述第二反射光强度与第二折算系数的比值作为所述第二折算亮度;
将所述第一折算亮度与所述第二折算亮度的差值确定为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之间的亮度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屏幕显示亮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亮度差,调整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灰阶亮度,包括:
将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伽马曲线函数计算结果与所述亮度差的差值,进行伽马曲线函数的反函数计算,并将所述反函数计算得到的亮度值作为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灰阶亮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幕显示亮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第一显示亮度和所述第二显示亮度,调整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灰阶亮度之前,所述屏幕显示亮度调节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显示区域显示内容的灰阶程度大于设定灰阶阈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屏幕显示亮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第一显示区域显示内容的灰阶程度大于设定灰阶阈值,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图像分析区域,所述图像分析区域的范围大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范围;
基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图像显示内容以及所述图像分析区域的图像显示内容,确定所述灰阶程度大于设定灰阶阈值。
7.一种屏幕显示亮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设置有屏下图像采集装置,所述屏幕显示亮度调节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在终端显示屏进行图像显示时,检测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显示亮度以及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显示亮度,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为所述屏下图像采集装置所在区域,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为所述终端显示屏中除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以外的其他显示区域;
调整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显示亮度和所述第二显示亮度,调整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灰阶亮度,使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灰阶亮度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屏幕显示亮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模块采用如下方式基于所述第一显示亮度和所述第二显示亮度,调整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灰阶亮度:
控制所述终端显示屏显示的灰阶亮度为零,并检测所述终端显示屏的灰阶亮度为零的显示状态下,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对应的第三显示亮度,以及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对应的第四显示亮度;
将所述第一显示亮度与所述第三显示亮度之间的亮度差值,作为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反射光强度,并将所述第二显示亮度与所述第四显示亮度之间的亮度差值,作为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反射光强度;
基于所述第一反射光强度和所述第二反射光强度,确定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之间的亮度差;
基于所述亮度差,调整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灰阶亮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屏幕显示亮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模块采用如下方式基于所述第一反射光强度和所述第二反射光强度,确定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之间的亮度差:
将所述终端显示屏的膜层反射率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透过率的乘积,作为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折算系数,并将所述终端显示屏的膜层反射率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透过率的乘积,作为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折算系数;
将所述第一反射光强度与第一折算系数的比值作为所述第一折算亮度,并将所述第二反射光强度与第二折算系数的比值作为所述第二折算亮度;
将所述第一折算亮度与所述第二折算亮度的差值确定为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之间的亮度差。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屏幕显示亮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模块采用如下方式基于所述亮度差,调整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灰阶亮度:
将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伽马曲线函数计算结果与所述亮度差的差值,进行伽马曲线函数的反函数计算,并将所述反函数计算得到的亮度值作为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灰阶亮度。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屏幕显示亮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模块还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显示区域显示内容的灰阶程度大于设定灰阶阈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屏幕显示亮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模块采用如下方式确定所述第一显示区域显示内容的灰阶程度大于设定灰阶阈值:
确定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图像分析区域,所述图像分析区域的范围大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范围;
基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图像显示内容以及所述图像分析区域的图像显示内容,确定所述灰阶程度大于设定灰阶阈值。
13.一种屏幕显示亮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屏幕显示亮度调节方法。
14.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终端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终端能够执行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屏幕显示亮度调节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349315.7A CN115145662A (zh) | 2021-03-31 | 2021-03-31 | 屏幕显示亮度调节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US17/489,315 US11749228B2 (en) | 2021-03-31 | 2021-09-29 | Method and device for adjusting display brightness of screen, and storage medium |
EP21200150.7A EP4068269B1 (en) | 2021-03-31 | 2021-09-30 | Method and device for adjusting display brightness of screen, and storage medium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349315.7A CN115145662A (zh) | 2021-03-31 | 2021-03-31 | 屏幕显示亮度调节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145662A true CN115145662A (zh) | 2022-10-04 |
Family
ID=782695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349315.7A Pending CN115145662A (zh) | 2021-03-31 | 2021-03-31 | 屏幕显示亮度调节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749228B2 (zh) |
EP (1) | EP4068269B1 (zh) |
CN (1) | CN115145662A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603105B1 (ja) | 2023-06-09 | 2024-12-19 |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 電子機器、および、制御方法 |
CN117037742B (zh) * | 2023-10-09 | 2023-12-29 | 深圳市思迪科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方法及超宽温液晶屏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2439245B1 (ko) | 2016-01-29 | 2022-09-0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전자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
AU2018393169B2 (en) | 2017-12-29 | 2021-08-05 | Honor Device Co., Ltd. | Ambient light detection method, proximity detection method, photographing method, and terminal |
US20200027392A1 (en) | 2018-07-18 | 2020-01-23 |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Ltd. | Driving system of amoled display panel and amoled display panel |
US11837150B2 (en) * | 2019-08-16 | 2023-12-05 | Silicon Works Co., Ltd. | Controller configured to generate display area information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
CN111833793B (zh) * | 2020-06-29 | 2022-06-07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伽马调试方法及伽马调试装置 |
CN112822414A (zh) * | 2020-12-31 | 2021-05-18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
-
2021
- 2021-03-31 CN CN202110349315.7A patent/CN115145662A/zh active Pending
- 2021-09-29 US US17/489,315 patent/US11749228B2/en active Active
- 2021-09-30 EP EP21200150.7A patent/EP4068269B1/en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4068269A1 (en) | 2022-10-05 |
US11749228B2 (en) | 2023-09-05 |
EP4068269B1 (en) | 2025-04-16 |
US20220328020A1 (en) | 2022-10-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015973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quiring ambient light brightness based on the luminance value of the screen of a terminal device | |
US9858885B2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ducing display brightness | |
US10672851B2 (en) | Display panel and photoelectric detection method | |
US11640782B2 (en) | Gamma adjust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play panel | |
US10650502B2 (en) |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 |
US10109248B2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adjust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
US11749228B2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adjusting display brightness of screen, and storage medium | |
US10930217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pensating operating parameter of display circuit | |
CN112905135B (zh) | 屏幕亮度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9102779B (zh) | 背光调节方法及装置 | |
CN113066452B (zh) | 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1383583B (zh) | 显示控制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1243506B (zh) | 屏幕亮度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EP3809401A1 (en) | Display control method,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 |
CN108538261B (zh) | 控制显示的方法及装置、显示设备 | |
CN113709275A (zh) | 环境光确定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2087539A (zh) | 用于终端设备的屏幕光调节方法及终端设备 | |
CN112114450A (zh) | 显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13296644B (zh) | 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2489603B (zh) | 电子设备、显示控制方法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8072667A (zh) | 显示亮度调整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13706410A (zh) |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6935801A (zh) | 终端设备的屏幕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8262663A (zh) | 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19169976A (zh) | 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