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42278A - 一种应用于复色蜡染艺术制作的染液及染色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复色蜡染艺术制作的染液及染色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142278A CN115142278A CN202210824064.8A CN202210824064A CN115142278A CN 115142278 A CN115142278 A CN 115142278A CN 202210824064 A CN202210824064 A CN 202210824064A CN 115142278 A CN115142278 A CN 11514227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abric
- dyeing
- dye
- parts
- col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P—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 D06P1/00—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dyes,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mployed
- D06P1/38—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dyes,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mployed using reactive dyes
-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P—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 D06P1/00—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dyes,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mployed
- D06P1/44—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dyes,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mployed using insoluble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g. binders
- D06P1/673—Inorganic compounds
- D06P1/67333—Salts or hydroxides
- D06P1/6735—Salts or hydroxides of alkaline or alkaline-earth metals with anions different from those provided for in D06P1/67341
-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P—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 D06P1/00—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dyes,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mployed
- D06P1/44—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dyes,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mployed using insoluble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g. binders
- D06P1/673—Inorganic compounds
- D06P1/67391—Salts or oxidising-compounds mixtures
-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P—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 D06P5/00—Other features in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 D06P5/12—Reserving parts of the material before dyeing or printing ; Locally decreasing dye affinity by chemical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lo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复色蜡染艺术制作的染液及染色方法,所述染液包括:以质量份数计,水9‑11份、活性染料2‑4份、元明粉1‑2份、碱1‑3份。所述染色方法包括:将面料需留白部分涂上融化的蜡液;将面料需染色部分使用配制好的染液染色,温度控制在25‑30℃;根据画面要求多次在需保留部分涂上蜡液,将面料染上多种颜色;装入密封袋蒸煮3‑4小时,褪蜡得到制作好的画面。本发明大大降低了复色蜡染工艺的操作难度,让更多人可以操作复色蜡染,使这种新型蜡染得以推广,保护了非遗文化;对于制作商而言降低了时间成本和恒温耗材;相比之前的染色工艺,上色率更高、耐水洗、耐晒度更好,节约了染料降低了污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蜡染工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应用于复色蜡染艺术制作的染液及染色方法。
背景技术
截至目前,蜡染艺术的研究依然多停留在云贵地区,其画面特征依然是蓝白色调,尽管也有艺术家将蜡染艺术突破彩色调,但是更多是追求蜡染冰裂纹效果,不注重固色、水洗、耐晒等工艺,主要以装饰为主。
目前有些艺术家也在服饰上应用复色蜡染艺术,但是要么色牢度耐晒度不够,要么需要制作恒温设备,工艺制作流程繁杂耗时耗力,成本巨大,现有蜡染复色染色的工艺流程中,多次上色的工艺每次都需要在25℃恒温下氧化48小时,比如制作画面需要上6次色,就意味着这个过程要至少重复12天,如果是在冬季,需要将温度保持在25℃恒温,制作成本更加高。
还有,现有的应用于蜡染复色染色工艺的染液反应不稳定,染液9小时失效,颜色浮色多,浪费染料多,在脱蜡的工艺中高温沸水可能会洗掉很多浮色,导致画面不完美。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简化蜡染工艺制作难度,让更多的人可以成功地实操蜡染制作,保护传统非遗文化,继承和发展传统蜡染工艺,反复实验出一种染色工艺可用于复色蜡染制作,通过采用本发明特殊配方的染液不需要恒温环境,且染色之后不需要静置氧化,相应地节约时间成本,同时也为非专业爱好者的体验欲求提供便利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复色蜡染艺术制作的染液,包括以下组分:以质量份数计,水9-11份、活性染料2-4份、元明粉1-2份和碱1-3份。
进一步地,配制所述染液时所述水的温度控制在70-90℃。
进一步地,所述染液包括以下组分:以质量份数计,水10份、活性染料3份、元明粉1份、碱2份。
进一步地,所述活性染料包括二氯均三嗪活性染料、一氯均三嗪活性染料、乙烯砜活性染料、一氯均三嗪和乙烯砜活性染料、膦酸酯活性染料、双一氯均三嗪活性染料以及二氟一氯嘧啶活性染料中的其中一种或几种的混合,优选地为二氯均三嗪活性染料。
进一步地,配制所述染液时所述水的温度控制在80℃。
进一步地,所述碱包括碳酸钠、碳酸氢钠以及碳酸钙中的其中一种或几种的混合,优选地为碳酸钠;
优选地,所述碱为碳酸钠。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将上述所述的染液应用于复色蜡染艺术制作的染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面料需留白部分涂上融化的蜡液;
然后将面料需染色部分使用配制好的所述染液进行染色,染色温度控制在25-30℃;
继续在所述面料需保留部分涂上蜡液,然后在面料需染色部分染另一种颜色;
根据画面要求多次在需保留部分涂上蜡液,将面料染上多种颜色;
面料染色完成后装入密封袋蒸煮3-4小时,褪蜡得到制作好的画面。
进一步地,所述面料染色完成后装入密封袋蒸煮的温度为95-120℃。
之所以复色蜡染的染液采用上述组分进行配伍组合,是由于上述配伍组合的染液在染色时不需要额外的氧化时间,并且染色的温度在25℃及以上的常温,使得整个流程在24小时内即可完成,解决了传统复色蜡染制作时恒温条件下的氧化时间长的问题。
画作完成后,通过照片对比出最后的染色和脱蜡后实物颜色没有很大的变化,说明浮色相对较少,上染率高。
截至目前,对蜡染艺术的研究多停留在云贵地区的蜡染产品在服饰软装方面的应用,以及将其作为艺术画进行内容方面的制作。市场上流通的蜡染工艺品也多为云贵地区的民俗题材,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潮流的发展。因此为了保护蜡染工艺不被遗忘,继承和发展传统蜡染工艺,制作出一种低温复色染色的蜡染工艺品,节约了时间成本和耗材成本,兼具实用性、观赏性,从而获得市场好评,已是时代所需的事情。
蜡染所产生的艺术感受是其他印染技术所达不到的,本发明打破了复色蜡染工艺难度大的现状,利用染液与蜡染工艺相结合产生不同的复色蜡染工艺,高效地制作出符合当代人审美的工艺作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大大降低了复色蜡染工艺的操作难度,让更多人可以操作复色蜡染,使这种新型蜡染得以推广,保护了非遗文化;对于制作商而言降低了时间成本和恒温耗材;相比之前的染色工艺,上色率更高、耐水洗、耐晒度更好,节约了染料降低了污染。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面料涂上第一次蜡液,染过第一次色的样态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面料涂上第三次蜡液,染过第三次色的样态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面料涂上第四次蜡液,染过第四次色的样态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3最终面料熨烫好的样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产品的例子。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公开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将面料按照画面的需求布局设置画稿,将面料需留白部分涂上融化的第一次蜡液;
以质量份数计,温度为90℃的水11份、二氯均三嗪活性染料4份、元明粉(本实施例为医用元明粉)2份、Na2CO3 3份配制染液,将面料需染色部分使用配制好的所述染液进行染色;
配制染液,将面料需染色部分使用配制好的染液进行第一次染色;
继续在所述面料需保留部分涂上第二次蜡液,然后在面料需染色部分染第二种颜色;
继续在所述面料需保留部分涂上第三次蜡液,然后在面料需染色部分染第三种颜色;
继续在所述面料需保留部分涂上第四次蜡液,然后在面料需染色部分染第四种颜色;
根据画面要求多次在需保留部分涂上蜡液,将面料染上多种颜色;
面料染色完成后装入密封袋蒸煮4小时,褪蜡得到制作好的画面。
熨烫面料,装裱。
实施例2
将面料按照画面的需求布局设置画稿,将面料需留白部分涂上融化的第一次蜡液;
以质量份数计,温度为70℃的水9份、二氯均三嗪活性染料2份、元明粉(本实施例为医用元明粉)1份、Na2CO3 1份配制染液,将面料需染色部分使用配制好的染液进行第一次染色;
继续在所述面料需保留部分涂上第二次蜡液,然后在面料需染色部分染第二种颜色;
继续在所述面料需保留部分涂上第三次蜡液,然后在面料需染色部分染第三种颜色;
继续在所述面料需保留部分涂上第四次蜡液,然后在面料需染色部分染第四种颜色;
根据画面要求多次在需保留部分涂上蜡液,将面料染上多种颜色;
面料染色完成后装入密封袋蒸煮3小时,褪蜡得到制作好的画面。
熨烫面料,装裱。
实施例3
将面料按照画面的需求布局设置画稿,将面料需留白部分涂上融化的第一次蜡液;
以质量份数计,温度为80℃的水10份、二氯均三嗪活性染料3份、元明粉(本实施例为医用元明粉)1份、Na2CO3 2份配制染液,将面料需染色部分使用配制好的染液进行第一次染色,参见图1所示为面料涂上第一次蜡液,染过第一次色的样态图;
继续在所述面料需保留部分涂上第二次蜡液,然后在面料需染色部分染第二种颜色;
继续在所述面料需保留部分涂上第三次蜡液,然后在面料需染色部分染第三种颜色,参见图2所示为面料涂上第三次蜡液,染过第三次色的样态图;
继续在所述面料需保留部分涂上第四次蜡液,然后在面料需染色部分染第四种颜色,参见图3所示为面料涂上第四次蜡液,染过第四次色的样态图;
根据画面要求多次在需保留部分涂上蜡液,将面料染上多种颜色;
面料染色完成后装入密封袋蒸煮3.5小时,褪蜡得到制作好的画面。
熨烫面料,装裱,参见图4所示为最终面料熨烫好的样态图。
比较例1
将面料按照画面的需求布局设置画稿,将面料需留白部分涂上融化的第一次蜡液;
以质量份数计,温度为80℃的水10份、二氯均三嗪活性染料3份、Na2CO32份配制染液,将面料需染色部分使用配制好的染液进行第一次染色;
继续在所述面料需保留部分涂上第二次蜡液,然后在面料需染色部分染第二种颜色;
继续在所述面料需保留部分涂上第三次蜡液,然后在面料需染色部分染第三种颜色;
继续在所述面料需保留部分涂上第四次蜡液,然后在面料需染色部分染第四种颜色;
根据画面要求多次在需保留部分涂上蜡液,将面料染上多种颜色;
面料染色完成后装入密封袋蒸煮3.5小时,褪蜡得到制作好的画面。
熨烫面料,装裱。
比较例2
将面料按照画面的需求布局设置画稿,将面料需留白部分涂上融化的第一次蜡液;
以质量份数计,温度为80℃的水10份、二氯均三嗪活性染料3份、元明粉(本比较例为医用元明粉)1份配制染液,将面料需染色部分使用配制好的染液进行第一次染色;
继续在所述面料需保留部分涂上第二次蜡液,然后在面料需染色部分染第二种颜色;
继续在所述面料需保留部分涂上第三次蜡液,然后在面料需染色部分染第三种颜色;
继续在所述面料需保留部分涂上第四次蜡液,然后在面料需染色部分染第四种颜色;
根据画面要求多次在需保留部分涂上蜡液,将面料染上多种颜色;
面料染色完成后装入密封袋蒸煮3.5小时,褪蜡得到制作好的画面。
熨烫面料,装裱。
比较例3
将面料按照画面的需求布局设置画稿,将面料需留白部分涂上融化的第一次蜡液;
以质量份数计,温度为80℃的水10份、二氯均三嗪活性染料1份、元明粉(本比较例为医用元明粉)1份、Na2CO3 2份配制染液,将面料需染色部分使用配制好的染液进行第一次染色;
继续在所述面料需保留部分涂上第二次蜡液,然后在面料需染色部分染第二种颜色;
继续在所述面料需保留部分涂上第三次蜡液,然后在面料需染色部分染第三种颜色;
继续在所述面料需保留部分涂上第四次蜡液,然后在面料需染色部分染第四种颜色;
根据画面要求多次在需保留部分涂上蜡液,将面料染上多种颜色;
面料染色完成后装入密封袋蒸煮3.5小时,褪蜡得到制作好的画面。
熨烫面料,装裱。
比较例4
将面料按照画面的需求布局设置画稿,将面料需留白部分涂上融化的第一次蜡液;
以质量份数计,温度为80℃的水10份、二氯均三嗪活性染料5份、元明粉(本比较例为医用元明粉)1份、Na2CO3 2份配制染液,将面料需染色部分使用配制好的染液进行第一次染色;
继续在所述面料需保留部分涂上第二次蜡液,然后在面料需染色部分染第二种颜色;
继续在所述面料需保留部分涂上第三次蜡液,然后在面料需染色部分染第三种颜色;
继续在所述面料需保留部分涂上第四次蜡液,然后在面料需染色部分染第四种颜色;
根据画面要求多次在需保留部分涂上蜡液,将面料染上多种颜色;
面料染色完成后装入密封袋蒸煮3.5小时,褪蜡得到制作好的画面。
熨烫面料,装裱。
比较例5
将面料按照画面的需求布局设置画稿,将面料需留白部分涂上融化的第一次蜡液;
以质量份数计,温度为80℃的水8份、二氯均三嗪活性染料3份、元明粉(本比较例为医用元明粉)1份、Na2CO3 2份配制染液,将面料需染色部分使用配制好的染液进行第一次染色;
继续在所述面料需保留部分涂上第二次蜡液,然后在面料需染色部分染第二种颜色;
继续在所述面料需保留部分涂上第三次蜡液,然后在面料需染色部分染第三种颜色;
继续在所述面料需保留部分涂上第四次蜡液,然后在面料需染色部分染第四种颜色;
根据画面要求多次在需保留部分涂上蜡液,将面料染上多种颜色;
面料染色完成后装入密封袋蒸煮3.5小时,褪蜡得到制作好的画面。
熨烫面料,装裱。
比较例6
将面料按照画面的需求布局设置画稿,将面料需留白部分涂上融化的第一次蜡液;
以质量份数计,温度为80℃的水12份、二氯均三嗪活性染料3份、元明粉(本比较例为医用元明粉)1份、Na2CO3 2份配制染液,将面料需染色部分使用配制好的染液进行第一次染色;
继续在所述面料需保留部分涂上第二次蜡液,然后在面料需染色部分染第二种颜色;
继续在所述面料需保留部分涂上第三次蜡液,然后在面料需染色部分染第三种颜色;
继续在所述面料需保留部分涂上第四次蜡液,然后在面料需染色部分染第四种颜色;
根据画面要求多次在需保留部分涂上蜡液,将面料染上多种颜色;
面料染色完成后装入密封袋蒸煮3.5小时,褪蜡得到制作好的画面。
熨烫面料,装裱。
实验例
下面对上述实施例干摩擦牢度、湿摩擦牢度和防紫外线性能试验;
干摩擦牢度、湿摩擦牢度测试均采用GB/T3920-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标准测试;防紫外线性能采用GB/T17032-1997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检测标准判定,测定结果见表1:
表1检测结果
将表1中的实施例3与实施例1、实施例2进行对比,可以看出温度范围、水、活性染料与碱的配比采用中间值,元明粉采用范围内下限数值和份数的投加量时的干摩擦牢度、湿摩擦牢度和防紫外线性能效果最好;
比较例1组份中没有元明粉,画作的干摩擦牢度、湿摩擦牢度和防紫外线性能相比实施例3降低很多;
比较例2组份中没有Na2CO3,画作的干摩擦牢度、湿摩擦牢度相比实施例3略有下降,防紫外线性能相比实施例3降低很多。
比较例3组份中的二氯均三嗪活性染料的用量小于本发明范围下限值,画作的干摩擦牢度、湿摩擦牢度相比实施例3均有下降,防紫外线性能相比实施例3略有下降。
比较例4组份中的二氯均三嗪活性染料的用量大于本发明范围上限值,画作的干摩擦牢度、湿摩擦牢度相比实施例3均有下降,防紫外线性能相比实施例3降低较多。
比较例5组份中的水的用量小于本发明范围下限值,画作的干摩擦牢度、湿摩擦牢度相比实施例3均有下降,防紫外线性能相比实施例3降低很多。
比较例6组份中的水的用量大于本发明范围上限值,画作的干摩擦牢度、湿摩擦牢度相比实施例3降低很多,防紫外线性能相比实施例3略有下降。
本发明实施例大大降低了复色蜡染工艺的操作难度,让更多人可以操作复色蜡染,使这种新型蜡染得以推广,保护了非遗文化;对于制作商而言降低了时间成本和恒温耗材;相比之前的染色工艺,上色率更高、耐水洗、耐晒度更好,节约了染料降低了污染。
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做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应用于复色蜡染艺术制作的染液,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以质量份数计,水9-11份、活性染料2-4份、元明粉1-2份和碱1-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染液,水的温度控制在70-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染液,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以质量份数计,水10份、活性染料3份、元明粉1份、碱2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染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染料包括二氯均三嗪活性染料、一氯均三嗪活性染料、乙烯砜活性染料、一氯均三嗪和乙烯砜活性染料、膦酸酯活性染料、双一氯均三嗪活性染料以及二氟一氯嘧啶活性染料中的其中一种或几种的混合,优选地为二氯均三嗪活性染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染液,水的温度控制在8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染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碱包括碳酸钠、碳酸氢钠以及碳酸钙中的其中一种或几种的混合,优选地为碳酸钠。
7.一种将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染液应用于复色蜡染艺术制作的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面料需留白部分涂上融化的蜡液;
然后将面料需染色部分使用配制好的所述染液进行染色,染色温度控制在25-30℃;
继续在所述面料需保留部分涂上蜡液,然后在面料需染色部分染另一种颜色;
根据画面要求多次在需保留部分涂上蜡液,将面料染上多种颜色;
面料染色完成后装入密封袋蒸煮3-4小时,褪蜡得到制作好的画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染色完成后装入密封袋蒸煮的温度为95-12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824064.8A CN115142278A (zh) | 2022-07-13 | 2022-07-13 | 一种应用于复色蜡染艺术制作的染液及染色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824064.8A CN115142278A (zh) | 2022-07-13 | 2022-07-13 | 一种应用于复色蜡染艺术制作的染液及染色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142278A true CN115142278A (zh) | 2022-10-04 |
Family
ID=834114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824064.8A Pending CN115142278A (zh) | 2022-07-13 | 2022-07-13 | 一种应用于复色蜡染艺术制作的染液及染色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142278A (zh) |
-
2022
- 2022-07-13 CN CN202210824064.8A patent/CN115142278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015238B (zh) | 织物的印花方法 | |
CN103556491B (zh) | 一种彩点变色纱线或面料及其加工方法 | |
CN104611959B (zh) | 一浴多彩的新型蜡染蚕丝面料的制备方法 | |
CN107503197A (zh) | 一种白墨预处理液及其制备方法、直喷数码印花工艺 | |
CN115142278A (zh) | 一种应用于复色蜡染艺术制作的染液及染色方法 | |
CN105803822B (zh) | 一种天然植物染料的同色渐变防印方法及应用 | |
KR100469585B1 (ko) | 스팽글 원단의 발염방법 | |
CN110080020A (zh) | 蜡染染料、植鞣革蜡染制品及植鞣革蜡染方法 | |
CN105803837A (zh) | 一种多色彩多层次蜡绘制品的制作方法 | |
CN1115345A (zh) | 彩色蜡染工艺方法 | |
CN110424171A (zh) | 一种高效防染印花方法 | |
CN115233476B (zh) | 一种复色蓝印花布色浆防染工艺 | |
Roy Maulik | Batik-A traditional surface ornamentation technique for textiles | |
CN115897268B (zh) | 一种彩色蜡染制作工艺 | |
KR100412427B1 (ko) | 나염처리방법 | |
JP2597287B2 (ja) | 手描き友禅の型絵染綿織物の染料等による汚れの除去と反り返り防止の方法 | |
KR101440923B1 (ko) | 청바지 원단에 다양한 색상을 원색 그대로 구현하는 방법 및 원색이 채색된 청바지 | |
Greene | Service with Style: Indigo, Manganese Bronze, and Hoyle's Purple Dress Prints, 1800-1855 | |
CN106400531A (zh) | 床单面料的染色方法 | |
CN113459711A (zh) | 彩绘蜡染工艺 | |
Shah et al. | INDIAN CHINTZ-CRAFT IDENTIFICATION AS AN EXQUISITE HAND-PAINTED TRADITIONAL TEXTILE | |
JPH01174682A (ja) | 絹織物の多重染色方法 | |
CN87101361A (zh) | 彩色花面革及其生产方法 | |
CN102373596B (zh) | 艺术染整工艺 | |
JPH1025669A (ja) | 多重プリントタオルの製造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