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39741A - 一种带热气旁通循环的纯电动车型热泵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热气旁通循环的纯电动车型热泵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139741A CN115139741A CN202210828166.7A CN202210828166A CN115139741A CN 115139741 A CN115139741 A CN 115139741A CN 202210828166 A CN202210828166 A CN 202210828166A CN 115139741 A CN115139741 A CN 11513974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inlet
- cooled condenser
- battery
- outl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271—HVAC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vehicle parts or components and being connected to the vehicle HVAC unit
- B60H1/00278—HVAC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vehicle parts or components and being connected to the vehicle HVAC unit for the battery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357—Air-condition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H1/00385—Air-condition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vehicles for vehicles having an electrical drive, e.g. hybrid or fuel cell
- B60H1/00392—Air-condition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vehicles for vehicles having an electrical drive, e.g. hybrid or fuel cell for electric vehicles having only electric drive mea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485—Valves for air-conditioning devices, e.g. thermostatic valv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2—Cooling devices
- B60H1/3204—Cooling devices using compression
- B60H1/3205—Control means therefor
- B60H1/3213—Control means therefor for increasing the efficiency in a vehicle heat pump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2—Cooling devices
- B60H1/3204—Cooling devices using compression
- B60H1/3229—Cooling devices using compression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housings, mountings, conversion system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271—HVAC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vehicle parts or components and being connected to the vehicle HVAC unit
- B60H2001/00307—Component temperature regulation using a liquid flow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热气旁通循环的纯电动车型热泵系统,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包括制冷剂系统回路、暖风水回路和电池水回路,所述制冷剂系统回路包括气液分离器、电动压缩机和水冷冷凝器,且所述水冷冷凝器的出口与电动压缩机的进口相连,且所述电动压缩机的出口与气液分离器的入口间通过管路相连,且该管路上设有电子膨胀阀;所述暖风水回路与所述水冷冷凝器相连,以进行热交换获取制冷剂系统回路制得的热能对乘员舱进行加热;所述电池水回路与暖风水回路相连,以获取电池水回路中的热能对电池包进行加热。本发明能够有效提升电动压缩机的进气压力和冷媒流量,保证压缩机的正常制热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热气旁通循环的纯电动车型热泵系统。
背景技术
纯电动型汽车由于缺少发动机热源,导致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需要解决低温环境下乘员舱或电池包的制热问题。PTC(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正温度系数加热电阻)虽然具有加热速度快、不受环境温度影响等特点,但其制热效率低下,且能耗较高。因此,大多数车型选用热泵系统以解决低温环境下的制热问题。
虽然热泵系统的制热能效比远高于PTC,但热泵系统受环境温度限制较大。当环境温度在-10℃以下时,由于压缩机吸气侧冷媒压力和密度降低,会导致热泵系统的制热效率和制热量大幅度降低,当环境温度在-20℃及以下时,热泵系统基本无法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热气旁通循环的纯电动车型热泵系统,能够有效提升电动压缩机的进气压力和冷媒流量,保证压缩机的正常制热性能。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括:
制冷剂系统回路,所述制冷剂系统回路包括气液分离器、电动压缩机和水冷冷凝器,且所述水冷冷凝器的出口与电动压缩机的进口相连,且所述电动压缩机的出口与气液分离器的入口间通过管路相连,且该管路上设有电子膨胀阀;
暖风水回路,所述暖风水回路与所述水冷冷凝器相连,以进行热交换获取制冷剂系统回路制得的热能对乘员舱进行加热;
电池水回路,所述电池水回路与暖风水回路相连,以获取电池水回路中的热能对电池包进行加热。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制冷剂系统回路还包括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的一端与水冷冷凝器间通过管路相连,另一端与气液分离器间通过管路相连,所述水冷冷凝器包括上下两部分,所述水冷冷凝器的下部分串联在室外换热器和电动压缩机之间。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水冷冷凝器和室外换热器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一电子膨胀阀,所述室外换热器和气液分离器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电磁阀。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室外换热器上设有冷却风扇。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制冷剂系统回路还包括蒸发器和电池冷却器,所述电池冷却器包括左右两部分,所述蒸发器和电池冷却器左部分的进口均与室外换热器的出口相连,所述蒸发器和电池冷却器左部分的出口均与气液分离器的进口相连。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蒸发器的进口侧设有第二电子膨胀阀,所述电池冷却器的进口侧设有第三电子膨胀阀。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暖风水回路包括暖风芯子和第一电子水泵,所述暖风芯子、第一电子水泵和水冷冷凝器上部分三者间形成回路,所述第一电子水泵的一端与水冷冷凝器上部分的进口相连,另一端与暖风芯子的出口相连,所述暖风芯子的进口与水冷冷凝器上部分的出口相连,所述暖风芯子的出口与第一电子水泵相连。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蒸发器上设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蒸发器和暖风芯子均位于空调箱体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电池水回路包括电池冷却器右部分、电池包和第二电子水泵,所述电池包的一端与电池冷却器右部分出口相连,另一端与第二电子水泵的进口相连,所述第二电子水泵的出口与第一电子水泵的进口相连,所述电池冷却器右部分进口与暖风芯子的出口相连,所述电池冷却器右部分进口与第一电子水泵的进口之间还设有单向水阀。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暖风芯子和第一电子水泵之间设有三通比例阀,所述三通比例阀包括1个进口和2个出口,所述暖风芯子的出口与三通比例阀的进口相连,所述电池冷却器右部分进口与三通比例阀的一出口相连,所述三通比例阀的另一出口与第一电子水泵的进口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在制冷剂系统回路中,将电动压缩机的出口与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的入口间通过管路相连,并在该管路上设置电子膨胀阀,使得当电动压缩机的吸气压力低于一定阈值时,将电子膨胀阀开启一定开度,此时电动压缩机出口的一部分高温高压冷媒通过水冷冷凝器、室外换热器、气液分离器回到电动压缩机,另一部分则流向电子膨胀阀,经降压后通过气液分离器后回到电动压缩机,从而提升电动压缩机的进气压力和冷媒流量,保证压缩机的正常制热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带热气旁通循环的纯电动车型热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动压缩机,2-水冷冷凝器,3-室外换热器,4-气液分离器,5-蒸发器,6-电池冷却器,7-第一电子膨胀阀,8-第二电子膨胀阀,9-第三电子膨胀阀,10-电子膨胀阀,11-电磁阀,12-鼓风机,13-冷却风扇,14-第一电子水泵,15-暖风芯子,16-三通比例阀,17-单向水阀,18-第二电子水泵,19-电池包,20-空调箱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带热气旁通循环的纯电动车型热泵系统,通过在制冷剂系统回路中,将电动压缩机1的出口与气液分离器4气液分离器4的入口间通过管路相连,并在该管路上设置电子膨胀阀10,使得当电动压缩机1的吸气压力低于一定阈值时,将电子膨胀阀10开启一定开度,此时电动压缩机1出口的一部分高温高压冷媒通过水冷冷凝器2、室外换热器3、气液分离器4回到电动压缩机1,另一部分则流向电子膨胀阀10,经降压后通过气液分离器4后回到电动压缩机1,从而提升电动压缩机1的进气压力和冷媒流量,保证压缩机的正常制热性能。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在本申请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参见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热气旁通循环的纯电动车型热泵系统,包括制冷剂系统回路、暖风水回路和电池水回路。
制冷剂系统回路包括气液分离器4、电动压缩机1和水冷冷凝器2,且所述水冷冷凝器2的出口与电动压缩机1的进口相连,且所述电动压缩机1的出口与气液分离器4的入口间通过管路相连,且该管路上设有电子膨胀阀10。将电动压缩机1的出口与气液分离器4气液分离器4的入口间通过管路相连,并在该管路上设置电子膨胀阀10,使得当电动压缩机1的吸气压力低于一定阈值时,将电子膨胀阀10开启一定开度,此时电动压缩机1出口的一部分高温高压冷媒通过水冷冷凝器2、室外换热器3、气液分离器4回到电动压缩机1,另一部分则流向电子膨胀阀10,经降压后通过气液分离器4后回到电动压缩机1,从而提升电动压缩机1的进气压力和冷媒流量。
暖风水回路与所述水冷冷凝器2相连,以进行热交换获取制冷剂系统回路制得的热能对乘员舱进行加热。电池水回路与暖风水回路相连,以获取电池水回路中的热能对电池包19进行加热。
具体的,对于本发明中的制冷剂系统回路,制冷剂系统回路还包括室外换热器3,所述室外换热器3的一端与水冷冷凝器2间通过管路相连,另一端与气液分离器4间通过管路相连,所述水冷冷凝器2包括上下两部分,所述水冷冷凝器2的下部分串联在室外换热器3和电动压缩机1之间,即电动压缩机1的出口与水冷冷凝器2下部分的进口相连,水冷冷凝器2下部分的出口与室外换热器3的进口相连。
水冷冷凝器2和室外换热器3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一电子膨胀阀7,所述室外换热器3和气液分离器4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电磁阀11。电动压缩机1和气液分离器4之间的管路与水冷冷凝器2进口侧管路的交点,位于水冷冷凝器2进口和电磁阀11之间。室外换热器3上设有冷却风扇13。
进一步的,制冷剂系统回路还包括蒸发器5和电池冷却器6,所述电池冷却器6包括左右两部分,所述蒸发器5和电池冷却器6左部分的进口均与室外换热器3的出口相连,所述蒸发器5和电池冷却器6左部分的出口均与气液分离器4的进口相连。蒸发器5的进口侧设有第二电子膨胀阀8,所述电池冷却器6的进口侧设有第三电子膨胀阀9。
即本发明中,制冷剂系统回路由电动压缩机1、电子膨胀阀10、水冷冷凝器2、第一电子膨胀阀7、室外换热器3、电磁阀11、第二电子膨胀阀8、蒸发器5、第三电子膨胀阀9、电池冷却器6和气液分离器4形成。其中,压电动缩机、水冷冷凝器2、第一电子膨胀阀7、室外换热器3、第二电子膨胀阀8、蒸发器5和气液分离器4通过管路串联形成基本回路。电子膨胀阀10的进口通过管路与电动压缩机1的出口相连,出口通过管路与气液分离器4的入口相连。电磁阀11的进口通过管路与室外换热器3的出口相连,电磁阀11的出口通过管路与气液分离器4的入口相连。
对于本发明中的暖风水回路,暖风水回路包括暖风芯子15和第一电子水泵14,所述暖风芯子15、第一电子水泵14和水冷冷凝器2上部分三者间形成回路,所述第一电子水泵14的一端与水冷冷凝器2上部分的进口相连,另一端与暖风芯子15的出口相连,所述暖风芯子15的进口与水冷冷凝器2上部分的出口相连,所述暖风芯子15的出口与第一电子水泵14相连。
蒸发器5上设有鼓风机12,所述鼓风机12、蒸发器5和暖风芯子15均位于空调箱体20内。
对于本发明中的电池水回路,电池水回路包括电池冷却器6右部分、电池包19和第二电子水泵18,所述电池包19的一端与电池冷却器6右部分出口相连,另一端与第二电子水泵18的进口相连,所述第二电子水泵18的出口与第一电子水泵14的进口相连,所述电池冷却器6右部分进口与暖风芯子15的出口相连,所述电池冷却器6右部分进口与第一电子水泵14的进口之间还设有单向水阀17。暖风芯子15和第一电子水泵14之间设有三通比例阀16,所述三通比例阀16包括1个进口和2个出口,所述暖风芯子15的出口与三通比例阀16的进口相连,所述电池冷却器6右部分进口与三通比例阀16的一出口相连,所述三通比例阀16的另一出口与第一电子水泵14的进口相连。
对于本发明的纯电动车型热泵系统,当乘员舱或者电池包19有制热需求时,开启热泵制热模式。该模式下,第一电子膨胀阀7和电磁阀11开启,第二电子膨胀阀8和第三电子膨胀阀9均关闭。此时,若电动压缩机1的吸气压力处于正常范围,则保持电子膨胀阀10关闭,电动压缩机1出口的高温高压冷媒全部流向水冷冷凝器2,并通过水冷冷凝器2加热暖风水回路内的冷却液,再通过第一电子膨胀阀7膨胀降压后,经室外换热器3蒸发变为低温低压状态,再进入气液分离器4,最后回到电动压缩机1的吸气口。若电动压缩机1的吸气压力低于一定阈值,则将电子膨胀阀10开启一定开度,此时电动压缩机1出口的高温高压冷媒一部分继续通过水冷冷凝器2、室外换热器3、气液分离器4回到电动压缩机1,另一部分则流向电子膨胀阀10,经降压后通过气液分离器4,与原支路的低温低压冷媒汇合后回到电动压缩机1的吸气口,从而提升压缩机的进气压力和冷媒流量,保证压缩机的正常制热性能。
本发明的纯电动车型热泵系统结构简单,通过在回路中增加一个电子膨胀阀10,将电动压缩机1排气侧的高温高压冷媒直接引入到吸气侧,从而提升极低温环境下压缩机吸气侧的冷媒压力和冷媒密度。通过该方式,可以使电动压缩机1在最低约-20℃的环境温度中仍然能够正常工作,极大地提高了热泵系统的工作温度极限,不仅提高了极低温下的制热效率,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取消PTC,从而降低系统成本。同时,为了进一步提升加热效率,本发明将乘员舱水回路与电池包19水回路直接连通,相较于液液换热器的方式,本发明对电池包19的加热效果更好,且成本更低。
本发明极大地提高了热泵系统的工作温度极限,使得电动压缩机1在最低约-20℃的环境温度中仍然可以正常制热,不仅提高了极低温条件下的制热效率,而且实现了取消PTC的可能性,以降低系统成本;同时,通过将乘员舱水回路与电池包19水回路直接连通,并利用三通比例阀16将电池入口水温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相较于液液换热器的加热方式对电池包19的加热效果更好、效率更高,且成本也更低。
本发明实施例的带热气旁通循环的纯电动车型热泵系统,通过在制冷剂系统回路中,将电动压缩机1的出口与气液分离器4气液分离器4的入口间通过管路相连,并在该管路上设置电子膨胀阀10,使得当电动压缩机1的吸气压力低于一定阈值时,将电子膨胀阀10开启一定开度,此时电动压缩机1出口的一部分高温高压冷媒通过水冷冷凝器2、室外换热器3、气液分离器4回到电动压缩机1,另一部分则流向电子膨胀阀10,经降压后通过气液分离器4后回到电动压缩机1,从而提升电动压缩机1的进气压力和冷媒流量,保证压缩机的正常制热性能。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上述所述的热泵系统,对于汽车所包含的热泵系统,具体包括制冷剂系统回路、暖风水回路和电池水回路。
制冷剂系统回路包括气液分离器4、电动压缩机1和水冷冷凝器2,且所述水冷冷凝器2的出口与电动压缩机1的进口相连,且所述电动压缩机1的出口与气液分离器4气液分离器4的入口间通过管路相连,且该管路上设有电子膨胀阀10;暖风水回路与所述水冷冷凝器2相连,以进行热交换获取制冷剂系统回路制得的热能对乘员舱进行加热;电池水回路与暖风水回路相连,以获取电池水回路中的热能对电池包19进行加热。
本发明实施例中,制冷剂系统回路还包括室外换热器3,所述室外换热器3的一端与水冷冷凝器2间通过管路相连,另一端与气液分离器4间通过管路相连,所述水冷冷凝器2包括上下两部分,所述水冷冷凝器2的下部分串联在室外换热器3和电动压缩机1之间。水冷冷凝器2和室外换热器3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一电子膨胀阀7,所述室外换热器3和气液分离器4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电磁阀11。室外换热器3上设有冷却风扇13。制冷剂系统回路还包括蒸发器5和电池冷却器6,所述电池冷却器6包括左右两部分,所述蒸发器5和电池冷却器6左部分的进口均与室外换热器3的出口相连,所述蒸发器5和电池冷却器6左部分的出口均与气液分离器4的进口相连。蒸发器5的进口侧设有第二电子膨胀阀8,所述电池冷却器6的进口侧设有第三电子膨胀阀9。
本发明实施例中,暖风水回路包括暖风芯子15和第一电子水泵14,所述暖风芯子15、第一电子水泵14和水冷冷凝器2上部分三者间形成回路,所述第一电子水泵14的一端与水冷冷凝器2上部分的进口相连,另一端与暖风芯子15的出口相连,所述暖风芯子15的进口与水冷冷凝器2上部分的出口相连,所述暖风芯子15的出口与第一电子水泵14相连。蒸发器5上设有鼓风机12,所述鼓风机12、蒸发器5和暖风芯子15均位于空调箱体20内。
本发明实施例中,电池水回路包括电池冷却器6右部分、电池包19和第二电子水泵18,所述电池包19的一端与电池冷却器6右部分出口相连,另一端与第二电子水泵18的进口相连,所述第二电子水泵18的出口与第一电子水泵14的进口相连,所述电池冷却器6右部分进口与暖风芯子15的出口相连,所述电池冷却器6右部分进口与第一电子水泵14的进口之间还设有单向水阀17。暖风芯子15和第一电子水泵14之间设有三通比例阀16,所述三通比例阀16包括1个进口和2个出口,所述暖风芯子15的出口与三通比例阀16的进口相连,所述电池冷却器6右部分进口与三通比例阀16的一出口相连,所述三通比例阀16的另一出口与第一电子水泵14的进口相连。
对于本发明中的纯电动车型热泵系统,当乘员舱或者电池包19有制热需求时,开启热泵制热模式。该模式下,第一电子膨胀阀7和电磁阀11开启,第二电子膨胀阀8和第三电子膨胀阀9均关闭。此时,若电动压缩机1的吸气压力处于正常范围,则保持电子膨胀阀10关闭,电动压缩机1出口的高温高压冷媒全部流向水冷冷凝器2,并通过水冷冷凝器2加热暖风水回路内的冷却液,再通过第一电子膨胀阀7膨胀降压后,经室外换热器3蒸发变为低温低压状态,再进入气液分离器4,最后回到电动压缩机1的吸气口。若电动压缩机1的吸气压力低于一定阈值,则将电子膨胀阀10开启一定开度,此时电动压缩机1出口的高温高压冷媒一部分继续通过水冷冷凝器2、室外换热器3、气液分离器4回到电动压缩机1,另一部分则流向电子膨胀阀10,经降压后通过气液分离器4,与原支路的低温低压冷媒汇合后回到电动压缩机1的吸气口,从而提升压缩机的进气压力和冷媒流量,保证压缩机的正常制热性能。
本发明中的纯电动车型热泵系统结构简单,通过在回路中增加一个电子膨胀阀10,将电动压缩机1排气侧的高温高压冷媒直接引入到吸气侧,从而提升极低温环境下压缩机吸气侧的冷媒压力和冷媒密度。通过该方式,可以使电动压缩机1在最低约-20℃的环境温度中仍然能够正常工作,极大地提高了热泵系统的工作温度极限,不仅提高了极低温下的制热效率,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取消PTC,从而降低系统成本。同时,为了进一步提升加热效率,本发明将乘员舱水回路与电池包19水回路直接连通,相较于液液换热器的方式,本发明对电池包19的加热效果更好,且成本更低。
本发明极大地提高了热泵系统的工作温度极限,使得电动压缩机1在最低约-20℃的环境温度中仍然可以正常制热,不仅提高了极低温条件下的制热效率,而且实现了取消PTC的可能性,以降低系统成本;同时,通过将乘员舱水回路与电池包19水回路直接连通,并利用三通比例阀16将电池入口水温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相较于液液换热器的加热方式对电池包19的加热效果更好、效率更高,且成本也更低。
通过在制冷剂系统回路中,将电动压缩机1的出口与气液分离器4气液分离器4的入口间通过管路相连,并在该管路上设置电子膨胀阀10,使得当电动压缩机1的吸气压力低于一定阈值时,将电子膨胀阀10开启一定开度,此时电动压缩机1出口的一部分高温高压冷媒通过水冷冷凝器2、室外换热器3、气液分离器4回到电动压缩机1,另一部分则流向电子膨胀阀10,经降压后通过气液分离器4后回到电动压缩机1,从而提升电动压缩机1的进气压力和冷媒流量,保证压缩机的正常制热性能。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带热气旁通循环的纯电动车型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制冷剂系统回路,所述制冷剂系统回路包括气液分离器(4)、电动压缩机(1)和水冷冷凝器(2),且所述水冷冷凝器(2)的出口与电动压缩机(1)的进口相连,且所述电动压缩机(1)的出口与气液分离器(4)的入口间通过管路相连,且该管路上设有电子膨胀阀(10);
暖风水回路,所述暖风水回路与所述水冷冷凝器(2)相连,以进行热交换获取制冷剂系统回路制得的热能对乘员舱进行加热;
电池水回路,所述电池水回路与暖风水回路相连,以获取电池水回路中的热能对电池包(19)进行加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热气旁通循环的纯电动车型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系统回路还包括室外换热器(3),所述室外换热器(3)的一端与水冷冷凝器(2)间通过管路相连,另一端与气液分离器(4)间通过管路相连,所述水冷冷凝器(2)包括上下两部分,所述水冷冷凝器(2)的下部分串联在室外换热器(3)和电动压缩机(1)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热气旁通循环的纯电动车型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冷凝器(2)和室外换热器(3)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一电子膨胀阀(7),所述室外换热器(3)和气液分离器(4)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电磁阀(11)。
4.如权利要求2的一种带热气旁通循环的纯电动车型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换热器(3)上设有冷却风扇(13)。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热气旁通循环的纯电动车型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系统回路还包括蒸发器(5)和电池冷却器(6),所述电池冷却器(6)包括左右两部分,所述蒸发器(5)和电池冷却器(6)左部分的进口均与室外换热器(3)的出口相连,所述蒸发器(5)和电池冷却器(6)左部分的出口均与气液分离器(4)的进口相连。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热气旁通循环的纯电动车型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5)的进口侧设有第二电子膨胀阀(8),所述电池冷却器(6)的进口侧设有第三电子膨胀阀(9)。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热气旁通循环的纯电动车型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暖风水回路包括暖风芯子(15)和第一电子水泵(14),所述暖风芯子(15)、第一电子水泵(14)和水冷冷凝器(2)上部分三者间形成回路,所述第一电子水泵(14)的一端与水冷冷凝器(2)上部分的进口相连,另一端与暖风芯子(15)的出口相连,所述暖风芯子(15)的进口与水冷冷凝器(2)上部分的出口相连,所述暖风芯子(15)的出口与第一电子水泵(14)相连。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带热气旁通循环的纯电动车型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5)上设有鼓风机(12),所述鼓风机(12)、蒸发器(5)和暖风芯子(15)均位于空调箱体(20)内。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带热气旁通循环的纯电动车型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水回路包括电池冷却器(6)右部分、电池包(19)和第二电子水泵(18),所述电池包(19)的一端与电池冷却器(6)右部分出口相连,另一端与第二电子水泵(18)的进口相连,所述第二电子水泵(18)的出口与第一电子水泵(14)的进口相连,所述电池冷却器(6)右部分进口与暖风芯子(15)的出口相连,所述电池冷却器(6)右部分进口与第一电子水泵(14)的进口之间还设有单向水阀(17)。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带热气旁通循环的纯电动车型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暖风芯子(15)和第一电子水泵(14)之间设有三通比例阀(16),所述三通比例阀(16)包括1个进口和2个出口,所述暖风芯子(15)的出口与三通比例阀(16)的进口相连,所述电池冷却器(6)右部分进口与三通比例阀(16)的一出口相连,所述三通比例阀(16)的另一出口与第一电子水泵(14)的进口相连。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828166.7A CN115139741A (zh) | 2022-07-13 | 2022-07-13 | 一种带热气旁通循环的纯电动车型热泵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828166.7A CN115139741A (zh) | 2022-07-13 | 2022-07-13 | 一种带热气旁通循环的纯电动车型热泵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139741A true CN115139741A (zh) | 2022-10-04 |
Family
ID=834114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828166.7A Pending CN115139741A (zh) | 2022-07-13 | 2022-07-13 | 一种带热气旁通循环的纯电动车型热泵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139741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086964A1 (zh) * | 2022-10-24 | 2024-05-02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动汽车的热泵空调、热泵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10024853A1 (de) * | 2009-06-26 | 2010-12-30 | Denso Corporation, Kariya-City | Klimaanlage für Fahrzeug |
CN108482064A (zh) * | 2018-04-18 | 2018-09-04 | 上海加冷松芝汽车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 新能源车用集成乘员舱空调及电池包热管理热泵系统 |
CN110182017A (zh) * | 2019-04-16 | 2019-08-30 | 江苏敏安电动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集成电池包加热及降温的汽车热泵空调系统 |
CN110774863A (zh) * | 2019-11-20 | 2020-02-11 | 泰铂(上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汽车用集成间接式热泵的整车热管理系统 |
CN113400890A (zh) * | 2021-06-30 | 2021-09-17 |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汽车热泵型热管理系统 |
WO2022087935A1 (zh) * | 2020-10-29 | 2022-05-05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支持汽车低温启动的多回路热泵空调系统及汽车 |
CN114571954A (zh) * | 2022-03-31 | 2022-06-03 |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纯电动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 |
-
2022
- 2022-07-13 CN CN202210828166.7A patent/CN115139741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10024853A1 (de) * | 2009-06-26 | 2010-12-30 | Denso Corporation, Kariya-City | Klimaanlage für Fahrzeug |
CN108482064A (zh) * | 2018-04-18 | 2018-09-04 | 上海加冷松芝汽车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 新能源车用集成乘员舱空调及电池包热管理热泵系统 |
CN110182017A (zh) * | 2019-04-16 | 2019-08-30 | 江苏敏安电动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集成电池包加热及降温的汽车热泵空调系统 |
CN110774863A (zh) * | 2019-11-20 | 2020-02-11 | 泰铂(上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汽车用集成间接式热泵的整车热管理系统 |
WO2022087935A1 (zh) * | 2020-10-29 | 2022-05-05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支持汽车低温启动的多回路热泵空调系统及汽车 |
CN113400890A (zh) * | 2021-06-30 | 2021-09-17 |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汽车热泵型热管理系统 |
CN114571954A (zh) * | 2022-03-31 | 2022-06-03 |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纯电动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086964A1 (zh) * | 2022-10-24 | 2024-05-02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动汽车的热泵空调、热泵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649119B (zh) | 一种充分利用废热的新能源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 | |
CN109017272B (zh) | 利用整车余热的电动汽车的热管理系统 | |
CN208078134U (zh) | 汽车热管理系统及新能源汽车 | |
CN110758043A (zh) | 车用热管理系统、车用热管理方法及车辆 | |
CN215971023U (zh) | 车辆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 |
CN111267578B (zh) | 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 | |
CN208277791U (zh) | 一种燃料电池车用热泵空调系统 | |
CN110077194B (zh) | 一种基于热泵技术的电动汽车及其热管理系统 | |
CN111873752A (zh) | 一种电动汽车整车热管理控制系统 | |
CN114953919A (zh) | 车辆电机余热管理系统及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及车辆 | |
CN109318679A (zh) | 一种适用于大功率快充工况的热泵式汽车空调系统 | |
CN116278586A (zh) | 燃料电池汽车热管理系统及方法 | |
CN115447348A (zh) | 车辆热管理系统及方法和车辆 | |
CN113997753A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 | |
CN115139741A (zh) | 一种带热气旁通循环的纯电动车型热泵系统 | |
CN209022713U (zh) | 车用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 |
CN114919376A (zh) | 一种混动车型的电池热管理装置 | |
CN115489262A (zh) | 一种间接式多层级余热回收的热泵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216002118U (zh) | 一种增程式混合动力车辆的热管理系统以及车辆 | |
CN118254531A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热泵空调系统 | |
CN217835294U (zh) | 热量管理系统及车辆 | |
CN111422026A (zh) | 一种增程式电动车冷却系统水路结构 | |
CN216942593U (zh) | 一种车用热泵系统及车辆 | |
CN212148306U (zh) | 一种集成直接式热泵的整车热管理系统 | |
CN210980421U (zh) | 基于喷气增焓的低温制热的车用空调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