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5137452B - 人体力学一体式深静脉穿刺套件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人体力学一体式深静脉穿刺套件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37452B
CN115137452B CN202210351070.6A CN202210351070A CN115137452B CN 115137452 B CN115137452 B CN 115137452B CN 202210351070 A CN202210351070 A CN 202210351070A CN 115137452 B CN115137452 B CN 1151374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ncture
liquid collecting
guide wire
deep vein
syri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5107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37452A (zh
Inventor
吴文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ng'an Zhabei Central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ng'an Zhabei Central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ng'an Zhabei Central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ng'an Zhabei Central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21035107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37452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374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374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374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374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 A61B17/34Trocars; Puncturing need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 A61B17/34Trocars; Puncturing needles
    • A61B17/3403Needle locating or guid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 A61B17/34Trocars; Puncturing needles
    • A61B17/3415Trocars; Puncturing needles for introducing tubes or catheters, e.g. gastrostomy tubes, drain cathe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 A61B17/34Trocars; Puncturing needles
    • A61B17/3417Details of tips or shafts, e.g. grooves, expandable, bendable; Multiple coaxial sliding cannulas, e.g. for dila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 A61B17/34Trocars; Puncturing needles
    • A61B17/3498Valves therefor, e.g. flapper valves, slide val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 A61B17/34Trocars; Puncturing needles
    • A61B17/3403Needle locating or guiding means
    • A61B2017/3405Needle locating or guiding means using mechanical guide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 A61B17/34Trocars; Puncturing needles
    • A61B17/3403Needle locating or guiding means
    • A61B2017/3413Needle locating or guiding means guided by ultrasound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ath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体力学一体式深静脉穿刺套件,涉及医疗设备深静脉穿刺领域,包括穿刺针头、针筒、上托架、下托架、导丝、导丝鞘管、集液管;针筒包括筒体、活塞部、环形活塞柄;穿刺针头包括穿刺部、连接孔、侧孔;筒体内设置有第一单向阀门,集液管内设置有第二单向阀门。使用时将导丝鞘管内导丝的一端插入侧孔,食指扣住环形活塞柄形成负压穿刺病人皮下至静脉,回血顺畅后大拇指将导丝置入,其余手指承托下托架;一旦导丝置入失败,食指推动活塞部,针筒内的静脉血通过第二单向阀门流入到集液管内,避免拔出穿刺针头重新定位和穿刺;本发明稳定性高,适合单手操作,另一只手可以处理应急情况或调节超声探头位置等重要操作。

Description

人体力学一体式深静脉穿刺套件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深静脉穿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人体力学一体式深静脉穿刺套件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日趋广泛地应用于急诊、重症、麻醉,各分支内外科等领域。该操作对快速补液,肠外营养支持,检测中心静脉压,评估病情等有着难以代替的重要作用。静脉穿刺置管术是临床上常用于静脉输液的手段之一。通常选取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等大静脉进行穿刺置管。
深静脉穿刺术的具体步骤主要包括:首先摆好病人体位,选取合适的穿刺部位及进针点;然后建立消毒区,根据无菌操作程序进行局部消毒,铺手术巾;接着进行局部麻醉;然后负压进针深静脉穿刺。进行深静脉穿刺时应用一次性穿刺针穿刺静脉,观察回血,确认回血顺畅后,固定穿刺针,持导丝经置导丝针筒置入导丝,退出穿刺针;然后再沿导丝置入扩皮针,拓宽穿刺通道后将扩皮针退出;再沿导丝置入深静脉导管,最后退出导丝,固定深静脉管。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深静脉穿刺套件是由注射器、专用穿刺针、导丝、深静脉导管、缝合线、缝皮针和手术刀等组成。公告号为CN20364748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一次性中心静脉导丝逆行导引气管插管穿刺包。包括托盘、消毒刷、注射器、注射器针头、Y型穿刺针和中心静脉导管导丝,该实用新型穿刺包与目前临床使用的基本一致,其包内物品齐全、成本低廉、使用广泛。
但是在深静脉穿刺置管术中,对医务人员技术要求较高,即使经验丰富的操作者,也难免时有穿刺失败,其主要原因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患者的个体差异,对穿刺点的定位影响较大,此类因素,目前可通过超声引导等技术得以有效改善。
其二是操作过程中导丝置入困难,其关键步骤主要有两个:确认针尖位于静脉内和置入导丝。该因素与术者技术水平及手法固然相关,但发明人根据自身实践经验,认为目前常用的穿刺针套件存在的共同弊端最突出的是穿刺针和导丝相距较远,导丝位于独立的鞘管结构内,这就要求术者一手固定穿刺针,保持针尖位于静脉内,另一手持导丝鞘管将导丝延穿刺针置入静脉,在此过程中,受患者烦躁、呼吸运动、静脉血管充盈度差、血管直径偏小等影响,操作时深静脉血管内的针尖极易脱出静脉,导致导丝置入失败,甚至导致出血、气胸等严重并发症。
此外,当前普遍使用的深静脉穿刺导管套件内的注射器与普通注射针筒并无二致,注射器容量通常只有5-10ml,导丝置入失败后,通常需要排空注射器内的血液,此时必须将穿刺针拔出,重新定位和穿刺。在此情况下,深静脉血管及其周围软组织易受到额外损伤,血管条件受到影响,进而导致操作难度加大,某种程度上,也给术者带来更大的压力。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发明人考虑改进现有穿刺套件,尽量缩短回抽见血至导丝置入的时间和空间,以最小的动作完成最关键的步骤,以达到提高置入成功率的目的,本发明的目的一在于提供一种人体力学一体式深静脉穿刺套件。
本发明的目的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人体力学一体式深静脉穿刺套件,包括依次设置的穿刺针头、针筒、导丝;所述针筒包括筒体、活塞部,所述筒体内部中空,筒体一端与所述活塞部插接配合,其另一端设置有连接端;
所述穿刺针头包括穿刺部、连接孔、侧孔;所述连接孔与针筒的连接端插接配合,所述侧孔内设置有密闭塞;所述导丝一端穿过密闭塞从侧孔进入穿刺针头内部;
所述人体力学一体式深静脉穿刺套件还包括上托架、集液管,所述上托架与针筒上表面相连接,上托架靠近穿刺针头一侧的厚度小于上托架中部的厚度;所述导丝中部与上托架的上表面相抵接;
所述集液管呈半环形中空管状,集液管的一端与针筒的筒体靠近穿刺针头的一端相连通,集液管的另一端开设有气压平衡孔;
所述筒体的连接端设置有第一单向阀门,穿刺针头内的液体通过所述第一单向阀门能够进入针筒的筒体内部;
所述集液管与针筒的筒体相连通处设置有第二单向阀门,筒体内部的液体通过所述第二单向阀门能够进入集液管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导丝的一端通过侧孔插入穿次针头内部,导丝中部与上托架相抵触,使用时一根手指控制活塞部在针筒内部形成负压同时将穿刺针头进针入病人的身体内穿刺至静脉,静脉血通过第一单向阀门进入针筒的筒体,观察回血顺畅后,用一根手指将与上托架相抵触的导丝沿穿刺针置入病人血管内,单手即可完成该操作,避免双手复杂操作容易配合失误,另一只手也可以做好准备处理其他可能发生的应急情况,或进行调节超声探头位置等重要操作。
正常情况下导丝置入成功即可开始后续的操作,但在导丝置入过程中,受患者烦躁、呼吸运动、静脉血管充盈度差、血管直径偏小等影响,操作时深静脉血管内的针尖极易脱出静脉,导致导丝置入失败;此时通过推动活塞部,针筒内的静脉血无法通过第一单向阀门进入穿刺针头返回到病人体内,而是通过第二单向阀门流入到集液管内,当针筒内有足够的空间余量就可以重新负压穿刺静脉,不必因普通的深静脉穿刺导管套件内注射器容量过低,一旦导丝置入失败时针筒内的空间已经不足以支持操作者重新负压刺入静脉并观察回血,只能拔出穿刺针头重新定位和穿刺,对患者的穿刺部位的深静脉血管及其周围软组织易额外损伤,避免血管条件受到过大影响导致操作难度加大,有利于减少操作者的压力。
在排出针筒内静脉血的过程中,集液管的气压平衡孔时刻保持集液管内的气压与外界气压相同,避免针筒内的静脉血无法通过第二单向阀门流入到集液管内。在静脉穿刺过程中,密闭塞、第二单向阀门、活塞部便于保证负压进针。
优选地,所述活塞部远离穿刺针头的一端设置有活塞柄;所述活塞柄的形状为环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般情况下,操作顺利完成,术者无需持久握持针筒,但是若操作过程不顺,或者在超声引导下穿刺管径较小的静脉血管时,术者在针尖刺入深静脉之前,需持续将注射器内保持负压状态。此时,术者持针的手指灵活性可受到较大影响,造成操作精细程度降低,容易导致穿刺失败;通过形状为环形的活塞柄可以有效避免这一问题,并且使本发明人体力学一体式深静脉穿刺套件更加适合单手操作。
优选地,所述人体力学一体式深静脉穿刺套件还包括导丝鞘管;所述导丝鞘管内部中空一端开口,其封闭端位于集液管内部,其开口端位于集液管外部,所述导丝远离穿刺针头的一端与导丝鞘管插接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一个导丝预先储存的位置,方便成套使用,防止导丝弯折。
优选地,所述人体力学一体式深静脉穿刺套件还包括下托架,所述下托架与针筒下表面相连接,所述下托架呈枪托状;
所述上托架、下托架之间形成活塞移动空间,所述活塞部在活塞移动空间内沿针筒长度方向运动;所述下托架、集液管之间形成承托空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除了控制导丝和控制活塞部的手指,其余手指扣在下托架处,便于增加人体力学一体式深静脉穿刺套件的稳定性。具体使用时可以食指控制活塞部在活塞移动空间内沿针筒长度方向运动,拇指控制导丝置入,其他手指在承托空间托住下托架。
优选地,所述下托架两端与上托架竖直方向上的距离小于下托架中部与上托架中部竖直方向上的距离;所述活塞移动空间的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上托架、下托架在食指控制活塞部在活塞移动空间内沿针筒长度方向运动的过程中对食指产生干涉,影响操作的精确性。
优选地,所述集液管远离穿刺针头的一端与上托架和/或下托架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体力学一体式深静脉穿刺套件前后全部固定连接,结构十分稳定,避免操作受到干扰。
优选地,所述集液管外周侧开设有至少一个排液阀;所述排液阀位于集液管外周侧下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将已经位于集液管内的液体排空,在使用过程中当集液管内液体给操作带来不便时,可以通过排液阀排除,使用完毕后如果集液管内有残存液体,便于分类处理。
优选地,所述集液管的半环形部分靠近穿刺针头一端的切线与针筒之间的夹角小于9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穿刺时穿刺针头与穿刺部位的角度并不是垂直的,有可能是倾斜的,避免因集液管的形状影响进针的角度。
优选地,所述针筒的筒体、集液管呈透明或半透明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透明或半透明的针筒内回血的情况清晰地判断穿刺针头是否穿刺到静脉、回血状况是否良好等信息,进而决定下一步的操作;可以通过透明或半透明的集液管判断液体是否从针筒内排入到集液管内以及集液管内液体是否通过排液孔排空。
本发明的目的二在于提供一种人体力学一体式深静脉穿刺套件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导丝的一端通过侧孔插入穿次针头内部,导丝中部与上托架相抵触;
S2.一根手指控制活塞部在针筒内部形成负压同时将穿刺针头进针入病人的身体内穿刺至静脉,静脉血通过第一单向阀门进入针筒的筒体;
S3.观察回血顺畅后,用另一根手指将与上托架相抵触的导丝沿穿刺针置入病人血管内;
S4.若穿刺针头的针尖脱出静脉,导丝置入失败,推动活塞部使针筒内的静脉血通过第二单向阀门流入到集液管内,在不拔出穿刺针头的情况下较小的调整后重新尝试步骤S2-S3的操作。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穿刺针头、针筒、托架、导丝;针筒包括筒体、活塞部,活塞部远离穿刺针头的一端设置有环形活塞柄;托架包括上托架、下托架;穿刺针头包括穿刺部、连接孔、侧孔;将导丝的一端通过侧孔插入穿次针头内部,导丝中部与上托架相抵触,使用食指扣住环形活塞柄,控制活塞部在针筒内部形成负压同时将穿刺针头进针入病人的身体内穿刺至静脉,静脉血通过第一单向阀门进入针筒的筒体,观察回血顺畅后,通过大拇指将与上托架相抵触的导丝沿穿刺针置入病人血管内,其余手指位于承托空间并扣在下托架处,便于增加人体力学一体式深静脉穿刺套件的稳定性,单手即可完成该操作,避免双手复杂操作容易配合失误,另一只手也可以做好准备处理其他可能发生的应急情况,或进行调节超声探头位置等重要操作;
(2)通过设置集液管,筒体的连接端设置有第一单向阀门,集液管与针筒的筒体相连通处设置有第二单向阀门,集液管一端开设气压平衡孔;一旦导丝置入失败,食指推动活塞部,针筒内的静脉血无法通过第一单向阀门进入穿刺针头返回到病人体内,而是通过第二单向阀门流入到集液管内,当针筒内有足够的空间余量就可以重新负压穿刺静脉,避免拔出穿刺针头重新定位和穿刺,对患者的穿刺部位的深静脉血管及其周围软组织易额外损伤,该操作同样可以单手完成;
(3)托架的造型符合手在休息位时的力学特征,结合环形的活塞柄,符合人体力学的握持结构,减缓持久操作对手指的影响,有助于提高术者舒适度,保持术者手指灵活性,提高导丝置入成功率;
(4)通过设置内部中空一端开口的导丝鞘管,其封闭端位于集液管内部,其开口端位于集液管外部,提供一个导丝预先储存的位置,方便成套使用,防止导丝弯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人体力学一体式深静脉穿刺套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人体力学一体式深静脉穿刺套件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人体力学一体式深静脉穿刺套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5为图3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6为图3中C部分的放大图;
图7为图3中D部分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穿刺针头;11、穿刺部;12、连接孔;13、侧孔;2、针筒;21、筒体;22、活塞部;221、活塞柄;23、连接端;231、第一单向阀门;3、导丝;31、导丝鞘管;41、上托架;42、下托架;43、活塞移动空间;5、集液管;51、气压平衡孔;52、第二单向阀门;53、承托空间;54、排液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清楚展示本发明的结构及工作方式,将借助诸多方向性词语进行描述,但是应当将“前”、“后”、“左”、“右”、“外”、“内”、“向外”、“向内”、“上”、“下”等词语理解为方便用语,而不应当理解为限定性词语。本文中的“远段”、“远端”、“近段”和“近端”中的“远”和“近”是相对于穿刺针组件的操作者的位置来讲,即靠近操作者为“近”,远离操作者为“远”。
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人体力学一体式深静脉穿刺套件,包括穿刺针头1、针筒 2、托架、集液管5、导丝3、导丝鞘管31;托架包括上托架41、下托架42。
针筒2包括筒体21、活塞部22,活塞部22远离穿刺针头1的一端设置有活塞柄 221,活塞柄221可以为L字型、T字型、环形等多种形状,本实施例优选为环形;筒体21内部中空,筒体21的一端与活塞部22插接配合,其另一端设置有连接端23;穿刺针头1包括穿刺部11、连接孔12、侧孔13,连接孔12与针筒2的连接端23插接配合,侧孔13内设置有密闭塞。
集液管5呈半环形中空管状,集液管5的一端与针筒2的筒体21靠近穿刺针头1 的一端相连通,集液管5的半环形部分靠近穿刺针头1一端的切线与针筒2之间的夹角小于90°,本实施例中集液管5的半环形部分靠近穿刺针头1一端的切线与针筒2 之间的夹角优选为45°,避免因集液管5的形状影响进针的角度,集液管5远离穿刺针头1的一端开设有气压平衡孔51。集液管5外周侧开设有若干排液阀54,排液阀54 的形式可以设置为硅胶塞和排液孔插接的方式或其他能够控制液体是否从集液管5内流出的阀门机构,本实施例为了结构简单方便操作设置为1个硅胶塞和排液孔插接的排液阀54,该排液阀54位于集液管5外周侧下表面水平高度最低处。
如图3、图4所示,筒体21的连接端23设置有第一单向阀门231,集液管5与针筒2的筒体21相连通处设置有第二单向阀门52;穿刺针头1内的液体通过所述第一单向阀门231能够进入针筒2的筒体21内部,筒体21内部的液体通过所述第二单向阀门52能够进入集液管5内部,便于将已经位于集液管5内的液体排空。
如果需要排出针筒2内静脉血,集液管5的气压平衡孔51可以保持集液管5内的气压与外界气压相同,避免针筒2内的静脉血无法通过第二单向阀门52流入到集液管 5内。在静脉穿刺过程中,密闭塞、第二单向阀门52、活塞部22便于保证负压进针。
针筒2的筒体21、集液管5呈透明或半透明状,本实施例中针筒2的筒体21、集液管5的材质为透明材质,便于识别判断穿刺针头1是否穿刺到静脉、回血状况是否良好等信息,进而决定下一步的操作,也可以通过透明或半透明的集液管5判断液体是否从针筒2内排入到集液管5内以及集液管5内液体是否通过排液孔排空。
上托架41与针筒2上表面相连接,下托架42与针筒2下表面相连接;上托架41 靠近穿刺针头1一侧的厚度小于上托架41中部的厚度,下托架42呈枪托状,下托架 42两端与上托架41竖直方向上的距离小于下托架42中部与上托架41中部竖直方向上的距离;上托架41、下托架42之间形成活塞移动空间43,活塞移动空间43的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亦或是其他两端宽度小于中部宽度的形状,本实施例优选为活塞移动空间43的形状为椭圆形,其长轴与针筒2开设方向相平行,活塞部22在活塞移动空间 43内沿针筒2长度方向运动,避免上托架41、下托架42在食指控制活塞部22在活塞移动空间43内沿针筒2长度方向运动的过程中对食指产生干涉,影响操作的精确性;下托架42、集液管5之间形成承托空间53,集液管5远离穿刺针头1的一端与上托架 41和/或下托架42相连接,人体力学一体式深静脉穿刺套件前后全部固定连接,结构十分稳定,避免操作受到干扰。
如图3、图4、图5所示,导丝鞘管31内部中空一端开口,提供一个导丝3预先储存的位置,方便成套使用,防止导丝3弯折,其封闭端位于集液管5内部,其开口端位于集液管5外部,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导丝鞘管31位于集液管5内部的部分与集液管5内周侧相抵接;如图6所示,导丝鞘管31位于集液管5外部的部分与上托架41相抵接,导丝鞘管31的开口端与上托架41中部相抵接,导丝3中部与上托架41 的上表面相抵接;导丝3的一端可以穿过密闭塞从侧孔13进入穿刺针头1内部,导丝 3远离穿刺针头1的一端与导丝鞘管31插接配合。
使用时先将导丝3的一端通过侧孔13插入穿次针头内部,以侧孔13内的密闭塞密闭,导丝3中部与上托架41相抵触,使用食指扣住环形活塞柄221,控制活塞部22 在针筒2内部形成负压同时将穿刺针头1进针入病人的身体内穿刺至静脉,静脉血通过第一单向阀门231进入针筒2的筒体21,观察回血顺畅后,通过大拇指将与上托架 41相抵触的导丝3沿穿刺针置入病人血管内,其余手指位于承托空间53并扣在下托架 42处,便于增加人体力学一体式深静脉穿刺套件的稳定性,单手即可完成该操作,避免双手复杂操作容易配合失误,另一只手也可以做好准备处理其他可能发生的应急情况,或进行调节超声探头位置等重要操作。
一旦导丝3置入失败,食指推动活塞部22,针筒2内的静脉血无法通过第一单向阀门231进入穿刺针头1返回到病人体内,而是通过第二单向阀门52流入到集液管5 内,当针筒2内有足够的空间余量就可以重新负压穿刺静脉,避免拔出穿刺针头1重新定位和穿刺,对患者的穿刺部11位的深静脉血管及其周围软组织易额外损伤,避免血管条件受到过大影响导致操作难度加大,有利于减少操作者的压力,该操作同样可以单手完成。托架的造型符合手在休息位时的力学特征,结合环形的活塞柄221,符合人体力学的握持结构,减缓持久操作对手指的影响,有助于提高术者舒适度,保持术者手指灵活性,提高导丝3置入成功率。
实施例2
一种根据实施例1的人体力学一体式深静脉穿刺套件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从预先储存导丝3的导丝鞘管31内取出导丝3,将导丝3的一端通过侧孔13 插入穿次针头内部,以侧孔13内的密闭塞密闭,导丝3中部与上托架41相抵触;
S2.穿刺针头1进入皮下后,食指扣住环形活塞柄221内并稍向后拉,控制活塞部22在活塞移动空间43内沿针筒2长度方向运动,保持注射器内适度负压;中指、无名指、小指位于承托空间53并扣在下托架42处,在针筒2内部形成负压的同时将穿刺针头1进针入病人的身体内穿刺至静脉,静脉血通过第一单向阀门231进入针筒2的筒体21;
S3.针尖刺入深静脉后,可见暗红色静脉血,观察到回血顺畅后,用拇指即可借助上托架41搓动导丝3将其送入患者静脉内,移动距离约10cm;如图3、图7所示,在不阻塞针尖内血流的前提下,若导丝3足够细,可将其头端预先放置于距穿刺针头1 的针尖2-3cm的位置,则拇指只需更少的搓动,便可完成导丝3置入,以最小的动作完成最关键的步骤;
S4.若穿刺针头1的针尖脱出静脉,导丝3置入失败,用食指推动活塞部22使针筒2内的静脉血通过第二单向阀门52流入到集液管5内,在不拔出穿刺针头1的情况下较小的调整后重新尝试步骤S2-S3的操作。
本发明改进了现有的穿刺套件,尽量缩短回抽见血至导丝3置入的时间和空间,通过人体力学一体式深静脉穿刺套件可以实现单手操作,以最小的动作完成最关键的步骤,另一只手准备应急操作或进行调节超声探头位置等重要操作,以达到提高置入成功率的目的。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Claims (9)

1.一种人体力学一体式深静脉穿刺套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穿刺针头(1)、针筒(2)、导丝(3);所述针筒(2)包括筒体(21)、活塞部(22),所述筒体(21)内部中空,筒体(21)一端与所述活塞部(22)插接配合,其另一端设置有连接端(23);
所述穿刺针头(1)包括穿刺部(11)、连接孔(12)、侧孔(13);所述连接孔(12)与针筒(2)的连接端(23)插接配合,所述侧孔(13)内设置有密闭塞;所述导丝(3)一端穿过密闭塞从侧孔(13)进入穿刺针头(1)内部;
所述人体力学一体式深静脉穿刺套件还包括上托架(41)、集液管(5),所述上托架(41)与针筒(2)上表面相连接,上托架(41)靠近穿刺针头(1)一侧的厚度小于上托架(41)中部的厚度;所述导丝(3)中部与上托架(41)的上表面相抵接;
所述集液管(5)呈半环形中空管状,集液管(5)的一端与针筒(2)的筒体(21)靠近穿刺针头(1)的一端相连通,集液管(5)的另一端开设有气压平衡孔(51);
所述筒体(21)的连接端(23)设置有第一单向阀门(231),穿刺针头(1)内的液体通过所述第一单向阀门(231)能够进入针筒(2)的筒体(21)内部;
所述集液管(5)与针筒(2)的筒体(21)相连通处设置有第二单向阀门(52),筒体(21)内部的液体通过所述第二单向阀门(52)能够进入集液管(5)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力学一体式深静脉穿刺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部(22)远离穿刺针头(1)的一端设置有活塞柄(221);所述活塞柄(221)的形状为环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力学一体式深静脉穿刺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力学一体式深静脉穿刺套件还包括导丝鞘管(31);
所述导丝鞘管(31)内部中空一端开口,其封闭端位于集液管(5)内部,其开口端位于集液管(5)外部,所述导丝(3)远离穿刺针头(1)的一端与导丝鞘管(31)插接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力学一体式深静脉穿刺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力学一体式深静脉穿刺套件还包括下托架(42),所述下托架(42)与针筒(2)下表面相连接,所述下托架(42)呈枪托状;
所述上托架(41)、下托架(42)之间形成活塞移动空间(43),所述活塞部(22)在活塞移动空间(43)内沿针筒(2)长度方向运动;
所述下托架(42)、集液管(5)之间形成承托空间(5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体力学一体式深静脉穿刺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托架(42)两端与上托架(41)竖直方向上的距离小于下托架(42)中部与上托架(41)中部竖直方向上的距离;所述活塞移动空间(43)的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体力学一体式深静脉穿刺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管(5)远离穿刺针头(1)的一端与上托架(41)和/或下托架(42)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体力学一体式深静脉穿刺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管(5)外周侧开设有至少一个排液阀(54);所述排液阀(54)位于集液管(5)外周侧下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力学一体式深静脉穿刺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管(5)的半环形部分靠近穿刺针头(1)一端的切线与针筒(2)之间的夹角小于9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力学一体式深静脉穿刺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2)的筒体(21)、集液管(5)呈透明或半透明状。
CN202210351070.6A 2022-04-02 2022-04-02 人体力学一体式深静脉穿刺套件及其使用方法 Active CN1151374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51070.6A CN115137452B (zh) 2022-04-02 2022-04-02 人体力学一体式深静脉穿刺套件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51070.6A CN115137452B (zh) 2022-04-02 2022-04-02 人体力学一体式深静脉穿刺套件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37452A CN115137452A (zh) 2022-10-04
CN115137452B true CN115137452B (zh) 2024-12-06

Family

ID=834073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51070.6A Active CN115137452B (zh) 2022-04-02 2022-04-02 人体力学一体式深静脉穿刺套件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3745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97201A1 (en) * 2022-11-03 2024-05-10 Centripetal Perfusion Llc Syringe for single-handed guidewire manipulation and syringe suppor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8636053U (zh) * 2022-04-02 2023-03-17 上海市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 一种深静脉穿刺套件
CN218651949U (zh) * 2022-04-02 2023-03-21 上海市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上海长征医院闸北分院) 一种人体力学深静脉穿刺套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00455Y (zh) * 2008-05-16 2009-03-04 吕晓明 Y型带导丝防血液外喷动脉穿刺套管针
JP2011067557A (ja) * 2009-09-28 2011-04-07 Terumo Corp イントロデューサシースおよびイントロデューサ組立体
US11413433B2 (en) * 2016-04-17 2022-08-16 Acantha Medical, LLC Device and method for single-handed access and insertion of an article
CN108577946A (zh) * 2018-05-18 2018-09-28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医院 一种经颈外静脉行深静脉置管
CN211409269U (zh) * 2019-07-03 2020-09-04 汕头市中心医院 改进型深静脉置管穿刺注射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8636053U (zh) * 2022-04-02 2023-03-17 上海市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 一种深静脉穿刺套件
CN218651949U (zh) * 2022-04-02 2023-03-21 上海市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上海长征医院闸北分院) 一种人体力学深静脉穿刺套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37452A (zh) 2022-10-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877019B1 (en) Catheter system
US20210008347A1 (en) Catheter assembly with segmented stabilization system
US5695479A (en) Instrument, system, kit and method for catheterization procedures
US11957849B2 (en) Puncturing system
US5257979A (en) Instrument for catheterization
CN108392294B (zh) 穿刺装置及锚定装置
US2011015283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rterial and Venous Cannulation
JP2018118083A (ja) 圧力起動式のカテーテル・バルブ
JP2018110891A (ja) カテーテル挿入器具
US20040171988A1 (en) Combine needle and dilator device for central venous and arterial catheterization
TW200938241A (en) An apparatus for peripheral vascular access
US20230125035A1 (en) Cannula insertion system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US20230381459A1 (en) Intravascular catheter with integrated guide structure
CN115137452B (zh) 人体力学一体式深静脉穿刺套件及其使用方法
WO2022156747A1 (zh) 深静脉穿刺组件及深静脉穿刺针套件
CN218636053U (zh) 一种深静脉穿刺套件
CN218651949U (zh) 一种人体力学深静脉穿刺套件
CN108577946A (zh) 一种经颈外静脉行深静脉置管
JP2020523167A (ja) 医療用穿刺器具
CN114159646A (zh) 一种心肌填充系统
CN210056178U (zh) 快速中心静脉置管针
JP2000014791A (ja) カニューラの導入方法および導入具
CN215129703U (zh) 改进动脉穿刺导管组
CN208785541U (zh) 一种导尿管置入用引导导丝
US20230133531A1 (en) Cannulators and Methods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