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5129742B - 车辆配置数据比对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车辆配置数据比对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29742B
CN115129742B CN202210631735.9A CN202210631735A CN115129742B CN 115129742 B CN115129742 B CN 115129742B CN 202210631735 A CN202210631735 A CN 202210631735A CN 115129742 B CN115129742 B CN 1151297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ray
score
value
data
matc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3173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29742A (zh
Inventor
黄志成
张磊磊
周南宁
孙昌青
方程
蔡龙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Xiaopeng Motor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Xiaopeng Motor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Xiaopeng Motor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Xiaopeng Motor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3173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29742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297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297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297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297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4Querying
    • G06F16/242Query formu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2Indexing; Data structures therefor; Storage structures
    • G06F16/2228Indexing struc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4Querying
    • G06F16/245Query processing
    • G06F16/2453Query optimis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3Score-carding, benchmarking or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4Manufactur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车辆配置数据比对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从车型产品配置数据中获取源数据和目标数据;对源数据和目标数据进行行信息和列信息的拆分得到第一数组,第二数组,第三数组和第四数组;建立对应的第一打分系统以及第二打分系统;确定第一打分系统和第二打分系统各项的得分;根据得分对应的取值路径将第一数组和第二数组中的数组元素进行匹配得到第一匹配结果,将第三数组和第四数组中的数组元素进行匹配第二匹配结果;根据第一匹配结果和第二匹配结果输出源数据和目标数据的比对结果,该比对结果用于车型产品配置数据变化的比对。本申请提供的方案能够降低计算量,提升比对效率及车辆开发效率。

Description

车辆配置数据比对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车辆配置数据比对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整车研发过程中,车型产品配置数据会频繁地进行更新,为了让上下游协同部门快速识别到不同版本中的配置内容变化,需要软件系统在两个版本的数据间快速对比出新增、删除、修改的内容,确保多个协同部门之间的协作效率,防止信息传达不充分引发的严重后果。
相关技术中,产品配置数据在两两对比时会采取直接带入法进行对比结果的求解,遍历所有的可能性,最终输出对比结果用于车型产品配置数据变化的对比。
上述方案需要遍历所有的可能性,即将每个数据都要和所有数据进行比较,计算量非常大,比对效率低,影响车辆开发效率。
发明内容
为解决或部分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配置数据比对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能够降低计算量,提升比对效率及车辆开发效率。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配置数据比对方法,包括:
从车型产品配置数据中获取需要进行比对的源数据和目标数据;
对所述源数据和所述目标数据进行行信息的拆分得到所述源数据对应的第一数组和所述目标数据对应的第二数组,对所述源数据和所述目标数据进行列信息的拆分得到所述源数据对应的第三数组和所述目标数据对应的第四数组;
建立所述第一数组和所述第二数组对应的第一打分系统,以及所述第三数组和第四数组对应的第二打分系统;
根据预设计分规则确定所述第一打分系统各项对应的第一得分,以及第二打分系统各项对应的第二得分;
根据所述第一得分对应的取值路径将所述第一数组中的数组元素与所述第二数组中的数组元素进行匹配得到第一匹配结果,并根据所述第二得分对应的取值路径将所述第三数组中的数组元素与所述第四数组中的数组元素进行匹配得到第二匹配结果;
根据所述第一匹配结果以及所述第二匹配结果输出所述源数据和所述目标数据的比对结果,所述比对结果用于所述车型产品配置数据变化的比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建立所述第一数组和所述第二数组对应的第一打分系统包括:
建立所述第一数组和所述第二数组对应的第一得分矩阵,所述第一得分矩阵的列与所述第一数组的数组元素对应,所述第一得分矩阵的行与所述第二数组的数组元素对应;
所述根据预设计分规则确定所述第一打分系统各项对应的第一得分包括:
根据预设计分规则确定所述第一得分矩阵中各个元素的第一得分和路径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预设计分规则确定所述第一得分矩阵中各个元素的第一得分和路径值包括:
通过等差数列确定所述第一得分矩阵的第一行和第一列的元素的第一得分,通过预设路径值确定所述第一得分矩阵的第一行和第一列的元素的路径值;
分别通过上左计分方式,上计分方式和左计分方式计算所述第一得分矩阵中除了第一行和第一列以外的各个元素的上左得分,上得分和左得分;
若所述上左得分,上得分和左得分中的最大值为上左得分,则确定所述元素的第一得分为所述上左得分,所述元素的路径值为第一路径值;
若所述上左得分,上得分和左得分中的最大值为左得分,则确定所述元素的第一得分为所述左得分,所述元素的路径值为第二路径值;
若所述上左得分,上得分和左得分中的最大值为上得分,则确定所述元素的第一得分为所述上得分,所述元素的路径值为第三路径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分别通过上左计分方式,上计分方式和左计分方式计算所述第一得分矩阵中除了第一行和第一列以外的元素的上左得分,上得分和左得分包括:
若所述元素所在行对应的第二数组的数组元素与所述元素所在列对应的第一数组的数组元素相同,则将所述元素上左方的元素的第一得分减去所述等差数列的公差的一半得到所述元素的上左得分;
若所述元素所在行对应的第二数组的数组元素与所述元素所在列对应的第一数组的数组元素不相同,则将所述元素上左方的元素的第一得分加上所述等差数列的公差的一半得到所述元素的上左得分;
将所述元素上方的元素的第一得分加上所述等差数列的公差得到所述元素的上得分;
将所述元素左方的元素的第一得分加上所述等差数列的公差得到所述元素的左得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得分对应的取值路径将所述第一数组中的数组元素与所述第二数组中的数组元素进行匹配得到第一匹配结果包括:
根据第一得分矩阵中的元素的路径值从所述第一得分矩阵中最远的元素开始回溯到第一行或第一列的元素,得到一条从最远处的元素到第一得分矩阵第一行或第一列元素的回溯路径;
对于所述回溯路径中的目标元素,若所述目标元素的路径值为第一路径值,则判断第二数组元素与第一数组元素是否相同,若相同,则确定所述第二数组元素与所述第一数组元素的第一匹配结果为第一匹配值,所述第一匹配值用于指示所述车型产品配置数据中未发生变化的信息,所述第一数组元素为所述目标元素所在列对应的第一数组中的数组元素,所述第二数组元素为所述目标元素所在行对应的第二数组中的数组元素;
若不相同,则确定所述第二数组元素与所述第一数组元素的第一匹配结果为第二匹配值,所述第二匹配值用于指示所述车型产品配置数据中存在修改的信息;
若所述目标元素的路径值为第二路径值,则确定所述第二数组元素与所述第一数组元素的第一匹配结果为第三匹配值,所述第三匹配值用于指示所述车型产品配置数据中新增的信息;
若所述目标元素的路径值为第三路径值,则确定所述第二数组元素与所述第一数组元素的第一匹配结果为第四匹配值,所述第四匹配值用于指示所述车型产品配置数据中被删除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匹配结果以及所述第二匹配结果输出所述源数据和所述目标数据的比对结果包括:
若第一数组元素和第二数组元素的第一匹配结果为第一匹配值,则在比对结果中提示所述第一数组元素对应的行信息为所述车型产品配置数据中未发生变化的行信息;
若第一数组元素和第二数组元素的第一匹配结果为第三匹配值,则在比对结果中提示所述第一数组元素对应的行信息为所述车型产品配置数据中新增的行信息;
若第一数组元素和第二数组元素的第一匹配结果为第四匹配值,则在比对结果中提示所述第二数组元素对应的行信息为所述车型产品配置数据中被删除的行信息;
若第一数组元素和第二数组元素的第一匹配结果为第二匹配值,则将所述第一数组元素中的第一字符和所述第二数组中的第二字符进行比对,若相同,则在比对结果中提示所述第一数组元素对应行信息中的第一字符为所述车型产品配置数据中未发生变化的字符;若不相同,则在比对结果中提示所述车型产品配置数据中所述第二数组元素对应行信息中的第二字符被修改为所述第一数组元素对应行信息中的第一字符;
若第三数组元素和第四数组元素的第二匹配结果为第一匹配值,则在比对结果中提示所述第三数组元素对应的列信息为所述车型产品配置数据中未发生变化的列信息;
若第三数组元素和第四数组元素的第二匹配结果为第三匹配值,则在比对结果中提示所述第三数组元素对应的列信息为所述车型产品配置数据中新增的列信息;
若第三数组元素和第四数组元素的第二匹配结果为第四匹配值,则在比对结果中提示所述第四数组元素对应的列信息为所述车型产品配置数据中被删除的列信息;
若第三数组元素和第四数组元素的第二匹配结果为第二匹配值,则将所述第三数组元素中的第三字符和所述第四数组中的第四字符进行比对,若相同,则在比对结果中提示所述第三数组元素对应列信息中的第三字符为所述车型产品配置数据中未发生变化的字符;若不相同,则在比对结果中提示所述车型产品配置数据中所述第四数组元素对应列信息中的第四字符被修改为所述第三数组元素对应列信息中的第三字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从车型产品配置数据中获取需要进行比对的源数据和目标数据包括:
获取所述车型产品配置数据的定位参数,所述定位参数包括:所述车型产品配置数据的项目编号、所述车型产品配置数据的版本号;
根据所述定位参数定位所述车型产品配置数据,并从所述车型产品配置数据中获取需要进行比对的源数据和目标数据。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数据比对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从车型产品配置数据中获取需要进行比对的源数据和目标数据;
拆分模块,用于对所述源数据和所述目标数据进行行信息的拆分得到所述源数据对应的第一数组和所述目标数据对应的第二数组,对所述源数据和所述目标数据进行列信息的拆分得到所述源数据对应的第三数组和所述目标数据对应的第四数组;
第一建立模块,用于建立所述第一数组和所述第二数组对应的第一打分系统;
第二建立模块,用于建立所述第三数组和第四数组对应的第二打分系统;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设计分规则确定所述第一打分系统各项对应的第一得分;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设计分规则确定所述第二打分系统各项对应的第二得分;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得分对应的取值路径将所述第一数组中的数组元素与所述第二数组中的数组元素进行匹配得到第一匹配结果;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得分对应的取值路径将所述第三数组中的数组元素与所述第四数组中的数组元素进行匹配得到第二匹配结果;
输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匹配结果以及所述第二匹配结果输出所述源数据和所述目标数据的比对结果,所述比对结果用于所述车型产品配置数据变化的比对。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从车型产品配置数据中获取需要进行比对的源数据和目标数据后,会对源数据和目标数据进行行信息的拆分得到源数据对应的第一数组和目标数据对应的第二数组,还会对源数据和目标数据进行列信息的拆分得到源数据对应的第三数组和目标数据对应的第四数组,然后建立与第一数组和第二数组对应的第一得分系统以及与第三数组和第四数组对应的第二得分系统,根据预设计分规则确定第一打分系统各项对应的第一得分,以及第二打分系统各项对应的第二得分,然后根据第一得分对应的取值路径将第一数组中的数组元素和第二数组中的数组元素进行匹配得到第一匹配结果,根据第二得分对应的取值路径将第三数组中的数组元素和第四数组中的数组元素进行匹配得到第二匹配结果,最后再根据第一匹配结果和第二匹配结果输出源数据和目标数据的比对结果,该比对结果用于车型产品配置数据变化的比对。本方案可以将车型产品配置的源数据和目标数据进行拆分组合得到对应的数组,再基于与数组对应的得分矩阵对数组元素进行比对打分,根据对打分路径回溯找出最终的比对结果。只需要将源数据对应数组中的每个数组元素和目标数据对应数组中的每个数组元素进行比较就可以完成车型产品配置数据的比对,而不需要将源数据的每个数据和目标数据的所有数据进行比较,降低了计算量,提升车型产品配置数据比对效率,使得研发人员可以快速识别不同版本的配置内容变化,提升开发效率。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地描述,本申请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车辆配置数据比对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数据比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申请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申请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申请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配置数据比对方法,能够降低计算量,提升比对效率和车辆开发效率。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车辆配置数据比对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参见图1,该车辆配置数据比对方法包括:
101、数据比对装置从车型产品配置数据中获取需要进行比对的源数据和目标数据;
当用户输入车型产品配置数据的比对请求时,数据比对装置根据该比对请求从车型产品配置数据中获取源数据和目标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比对装置可以通过如下方式从车型产品配置数据中获取源数据和目标数据:获取车型产品配置数据的定位参数,根据定位参数定位车型产品配置数据,并从该车型产品配置数据中获取源数据和目标数据,其中,定位参数为包括车型产品配置数据的项目编号和车型产品配置数据的版本号,还可以包括车型产品配置数据的项目名称,车型产品配置数据的版本名称,车型产品配置数据的更新时间或其他信息,具体本实施例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车型产品配置数据的源数据和目标数据以文件流形式存储在数据库中,数据比对装置定位车型产品配置数据后,从车型产品配置数据中获取源数据和目标数据的压缩文件,对该压缩文件进行解压得到简谱(JSON)形式的源数据和目标数据。具体地,数据比对装置可以通过GZIP工具或其他解压工具解压源数据和目标数据的压缩文件,将文件流形式的源数据和目标数据转换为简谱形式的源数据和目标数据。
本实施例中,车型产品配置数据是以文件流形式存储在数据库中的,占用存储空间小,传输速率快,可以提高数据提取速度,提升方案的处理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源数据和目标数据是不同版本的配置数据,用户输入车型产品配置数据的比对请求后,数据比对装置判断当前的车型产品配置数据是否是唯一版本,如果是,则数据比对装置提示用户无法进行比对,如果不是,则数据比对装置获取该车型产品配置数据当前版本的版本信息和上一版本的版本信息,然后根据当前版本的版本信息获取该车型产品配置数据当前版本对应的配置数据,根据上一版本的版本信息获取该车型产品配置数据上一版本对应的配置数据,并将当前版本对应的配置数据确定为源数据,将上一版本对应的配置数据确定为目标数据。
用户也可以输入车型产品配置数据的任意两个版本的比对请求,数据比对装置获取该比对请求对应的版本信息,并根据版本信息获取第两个版本的车型产品配置数据,并将其中一个版本的车型产品配置数据确定为源数据,将另一版本的车型产品配置数据确定为目标数据。
102、数据比对装置对源数据和目标数据进行行信息的拆分得到源数据对应的第一数组和目标数据对应的第二数组,对源数据和目标数据进行列信息的拆分得到源数据对应的第三数组和目标数据对应的第四数组;
数据比对装置确定源数据后,对源数据进行行信息的拆分得到源数据对应的第一数组。具体地,数据比对装置可以将源数据逐行拆分得到SM条行信息,然后按照这SM条行信息在源数据对应的行顺序对这SM条行信息进行排列得到第一数组,即SM条行信息中每条行信息对应第一数组中的一个数组元素,第一数组的序列长度为SM,SM为大于或等于零的整数。
数据比对装置确定源数据后,对源数据进行列信息的拆分得到源数据对应的第三数组。具体地,数据比对装置可以将源数据逐列拆分得到SN条列信息,然后按照这SN条列信息在源数据对应的列顺序对这SN条列信息进行排列得到第三数组,即SN条列信息中每条列信息对应第三数组中的一个数组元素,第三数组的序列长度为SN,SN为大于或等于零的整数。
示例性地,源数据为A型号车辆当前版本V1.1的配置数据,该配置数据如下表1所示。
表1
将上述表1的配置数据逐行拆分得到4条行信息,将这4条行信息按照行顺序排列得到一个二维数组Source(M)(第一数组),如下表2所示。
,Vehicle configration 1,Vehicle configration 2,Vehicle configration 3
Item 1,S,O,N
Item 2,S,O,N
Item 3,S,O,N
表2
将上述表1的配置数据逐列拆分得到4条列信息,将这4条列信息按照列顺序排列得到一个二维数组Source(N)(第三数组),如下表3所示。
,Item 1,Item 2,Item 3
Vehicle configration 1,S,S,S
Vehicle configration 2,O,O,O
Vehicle configration 3,N,N,N
表3
数据比对装置确定目标数据后,对目标数据进行行信息的拆分得到源数据对应的第二数组。具体地,数据比对装置可以将目标数据逐行拆分得到TM条行信息,然后按照这TM条行信息在目标数据对应的行顺序对这TM条行信息进行排列得到第二数组,即TM条行信息中每条行信息对应第二数组中的一个数组元素,第二数组的序列长度为TM,TM为大于或等于零的整数。
数据比对装置确定目标数据后,对目标数据进行列信息的拆分得到源数据对应的第四数组。具体地,数据比对装置可以将目标数据逐列拆分得到TN条列信息,然后按照这TN条列信息在目标数据对应的列顺序对这TN条列信息进行排列得到第四数组,即TN条列信息中每条列信息对应第四数组中的一个数组元素,第四数组的序列长度为TN,TN为大于或等于零的整数。
示例性地,目标数据为A型号车辆上一版本V1.0的配置数据,该配置数据如下表4所示。
表4
将上述表4的配置数据逐行拆分得到4条行信息,将这4条行信息按照行顺序排列得到一个二维数组Target(M)(第二数组),如下表5所示。
,Vehicle configration 1,Vehicle configration 2,Vehicle configration 3
Item 1,P,N,O
Item 2,P,N,O
Item 3,P,N,O
表5
将上述表4的配置数据逐列拆分得到4条列信息,将这4条列信息按照列顺序排列得到一个二维数组Target(N)(第四数组),如下表6所示。
,Item 1,Item 2,Item 3
Vehicle configration 1,P,P,P
Vehicle configration 2,N,N,N
Vehicle configration 3,O,O,O
表6
本实施例数据比对装置除了会对源数据和目标数据逐行进行拆分,还会对源数据和目标数据逐列进行拆分,从两个维度拆分源数据和目标数据,基于行信息和列信息两个维度进行对比,提高了方案的准确性。
103、数据比对装置建立第一数组和第二数组对应的第一打分系统,以及第三数组和第四数组对应的第二打分系统;
数据比对装置确定第一数组和第二数组后,建立第一数组和第二数组对应的第一打分系统,该第一打分系统可以包括一个二维数组矩阵,本实施例将该二维数组矩阵称为第一得分矩阵,该第一得分矩阵的行与第二数组的数组元素对应,第一得分矩阵的列与第一数组的数组元素对应,具体地,第一得分矩阵的行数(即矩阵的宽度)为TM+1,第一得分矩阵的列数(即矩阵的长度)为SM+1,第一数组中的数组元素依次对应第一得分矩阵的2至SM+1列,第二数组中的数组元素依次对应第一得分矩阵的第2至TM+1行,SM为第一数组的序列长度,TM为第二数组的序列长度。
具体地,数据比对装置可以为第一数组中的数组元素和第二数组中的数组元素添加标签,根据第一数组中数组元素的标签和第二数组中数组元素的标签建立第一得分矩阵。
示例性地,第一数组如上述表2所示,第二数组如上述表5所示,数据比对装置为第一数组中的数组元素添加的标签如下表7所示,为第二数组元素中的数组元素添加的标签如下表8所示,根据第一数组元素中数组元素的标签和第二数组元素中数组元素的标签构建一个5行5列的得分矩阵(第一得分矩阵),如下表9所示。
表7
表8
表9
数据比对装置确定第三数组和第四数组后,建立第三数组和第四数组对应的第二打分系统,该第二打分系统可以包括一个二维数组矩阵,本实施例将该二维数组矩阵称为第二得分矩阵,该第二得分矩阵的行与第四数组的数组元素对应,第二得分矩阵的列与第三数组的数组元素对应,具体地,第二得分矩阵的行数(即矩阵的宽度)为TN+1,第二得分矩阵的列数(即矩阵的长度)为SN+1,第三数组中的数组元素依次对应第二得分矩阵的2至SN+1列,第四数组中的数组元素依次对应第二得分矩阵的第2至TN+1行,SN为第三数组的序列长度,TN为第四数组的序列长度。
具体地,数据比对装置可以为第三数组中的数组元素和第四数组中的数组元素添加标签,根据第三数组中数组元素的标签和第四数组中数组元素的标签建立第二得分矩阵。
示例性地,第三数组如上述表3所示,第四数组如上述表6所示,数据比对装置为第三数组中的数组元素添加的标签如下表10所示,为第四数组元素中的数组元素添加的标签如下表11所示,根据第三数组元素中数组元素的标签和第四数组元素中数组元素的标签构建一个5行5列的得分矩阵(第二得分矩阵),如下表12所示。
,Item 1,Item 2,Item 3 SN1
Vehicle configration 1,S,S,S SN2
Vehicle configration 2,O,O,O SN3
Vehicle configration 3,N,N,N SN4
表10
,Item 1,Item 2,Item 3 TN1
Vehicle configration 1,P,P,P TN2
Vehicle configration 2,N,N,N TN3
Vehicle configration 3,O,O,O TN4
表11
表12
104、数据比对装置根据预设计分规则确定第一打分系统各项对应的第一得分;
数据比对装置建立第一得分矩阵后,根据预设计分规则确定第一得分矩阵中各个元素的第一得分和路径值。
具体地,数据比对装置可以通过如下方式确定第一得分矩阵中各个元素的第一得分和路径值:通过等差数列确定第一得分矩阵的第一行和第一列的元素的第一得分,通过预设路径值确定第一得分矩阵的第一行和第一列的元素的路径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等差数列的首项为第一预设值,公差为第二预设值,第一预设值可以是0或者其他任意值,第二预设值可以是-2或者其他任意值。
具体地,数据比对装置确定第一行第一列元素的第一得分F(1,1)=a,第一行其他元素的第一得分F(1,j1)=F(1,j1-1)+d,第一列其他元素的第一得分F(i1,1)=F(i1-1,1)+d,其中,j1为2至SM+1的整数,i1为2至TM+1的整数,a为第一预设值,d为第二预设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设路径值包括第一路径值,第二路径值和第三路径值,其中,第一路径值为预设的上左计分方式对应的值,第二路径为预设的左计分方式对应的值,第三路径为预设的上计分方式对应的值。应理解,第一路径值,第二路径值和第三路径值可以是任意不相同的字符,示例性地,可以设定第一路径值为0,第二路径值为1,第三路径值为2。
对应地,通过预设路径值确定第一得分矩阵的第一行和第一列的元素的路径值包括:将第一得分矩阵第一行第一列元素的路径值确定为第一路径值,将第一行其他元素的路径值确定为第二路径值,第一列其他元素的路径值确定为第三路径值。
数据比对装置确定第一得分矩阵第一行每个元素和第一列每个元素的第一得分和路径值后,可以通过如下方式确定第一得分矩阵中除了第一行和第一列以外其他元素的第一得分和路径值:
针对每个元素,按照上左计分方式确定元素的上左得分,按照上计分方式确定元素的上得分,按照左计分方式确定元素的左得分,并将元素的上左得分,上得分和左得分中的最大值确定为元素的第一得分;若元素的上左(Top-Left)得分,上(Top)得分和左(Left)得分中的最大值为上左得分,则确定元素的路径值为第一路径值,若元素的上左得分,上得分和左得分中的最大值为左得分,则确定元素的路径值为第二路径值;若元素的上左得分,上得分和左得分中的最大值为上得分,则确定元素的路径值为第三路径值。
可选地,数据比对装置按照上左计分方式确定元素的上左得分包括:若该元素所在行对应的第二数组的数组元素与该元素所在列对应的第一数组的数组元素相同,则将该元素上左方的元素的第一得分减去第二预设值的一半得到该元素的上左得分;若该元素所在行对应的第二数组的数组元素与该元素所在列对应的第一数组的数组元素不相同,则将该元素上左方的元素的第一得分加上第二预设值的一半得到该元素的上左得分;
数据比对装置按照上计分方式确定元素的上得分包括:将该元素上方的元素的第一得分加上第二预设值得到该元素的上得分;
数据比对装置按照左计分方式确定元素的左得分包括:将该元素左方的元素的第一得分加上第二预设值得到该元素的左得分。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数据比对装置确定第一得分矩阵中除了第一行和第一列以外每个元素的第一得分后,可以通过如下公式确定第一得分矩阵中除了第一行和第一列以外其他元素的第一得分F(i1,j1):
其中,S(i1,j1)为第一得分矩阵中对应数组的对比得分,若第i1行对应的第二数组中的数组元素与第j1列对应的第一数组中的数组元素相同,则S(i1,j1)=-d/2,若第i1行对应的第二数组中的数组元素与第j1列对应的第一数组中的数组元素不相同,则S(i1,j1)=d/2;
对应地,数据比对装置可以通过如下方式确定第一得分矩阵中除了第一行第一列以外其他元素的路径值:
针对第一得分矩阵中除了第一行第一列以外的每个元素,若该元素的第一得分F(i1,j1)=F(i1-1,j1-1)+S(i1,j1),则确定该元素的路径值为第一路径值;
若该元素的第一得分F(i1,j1)=F(i1-1,j1)+d,则确定该元素的路径值为第三路径值;
若该元素的第一得分F(i1,j1)=F(i1,j1-1)+d,则确定该元素的路径值为第二路径值。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系统可以设定计分方式(取值路径)的优先级从高到低为上左计分方式,上计分方式,左计分方式。即则当元素的上左得分,左得分,上得分中的最大值是上左得分,上得分和/或左得分时,元素的取值路径为上左得分路径,元素的路径值为上左计分方式对应的路径值,即第一路径值;当元素的上左得分,左得分,上得分中的最大值是上得分和左得分时,元素的取值路径为上计分方式对应的路径值,即第三路径值。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数据比对装置确定第一得分矩阵各个元素的第一得分和第一得分对应的路径值后,可以将该第一得分和第一得分对应的路径值确定为第一得分矩阵各个元素的元素值,即将第一得分和第一得分对应的路径值记录在第一得分矩阵中;或者将第一得分对应的路径值确定为第一得分矩阵各个元素的元素值,即将第一得分对应的路径值记录在第一得分矩阵中;或者将第一得分对应的路径值,对比得分确定为第一得分矩阵各个元素的元素值;或者将第一得分,第一得分对应的路径值和对比得分确定为第一得分矩阵各个元素的元素值。
示例性地,第一预设值a=0,第二预设值d=-2,第一路径值为0,第二路径值为1,第三路径值为2;数据比对装置对表9对应的第一得分矩阵进行得分信息初始化,首先将第一行第一列元素确定为0,则数据比对装置依据该第二预设值对应的等差数列对第一行和第一列其他元素进行得分初始化,即将第一行其他4个元素的第一得分依次确定为-2,-4,-6,-8,将第一列其他4个元素的第一得分依次确定为-2,-4,-6,-8。数据比对装置还可以对表9对应的第一得分矩阵进行路径值初始化,将第一行第一列元素的路径值确定为0,将第一行其他元素的路径值确定为1,将第一列其他元素的路径值确定为2。得分初始化和路径值初始化得到的第一得分矩阵如下表13所示。
表13
得分初始化和路径值初始化得到第一得分矩阵后,数据比对装置依次计算其他每个元素的第一得分,具体地,对于任意一个元素,数据比对装置计算出其上左(Top-Left)得分,上(Top)得分和左(Left)得分,并将上左(Top-Left)得分,上(Top)得分和左(Left)得分中的最大值确定为该元素的第一得分,再根据第一得分的取值路径确定该元素的路径值。
以第二行第二列元素为例,将第二行对应的第二数组中的数组元素TM1和第二列对应的第一数组中的数组元素SM1进行对比,对比结果为相同,则对比得分为d/2=1,将第一行第一列元素(上左元素)的第一得分0加上对比得分1得到上左得分2;将第一行第二列元素(上方元素)的第一得分-2加上第二预设值-2得到上得分-4;将第二行第一列元素(左方元素)的第一得分-2加上第二预设值-2得到左得分-4;将上左得分2,左得分-4,上得分-4中的最大值2确定为该元素的第一得分,即第二行第二列的第一得分为2。第二行第二列元素的第一得分的计分方式是上左计分方式,则数据比对装置确定第二行第二列元素的路径值为0。依照上述方式遍历第一数组和第二数组中的数组元素计算出第一得分矩阵各个元素的第一得分和路径值,最终结果如下表14所示。
表14
105、数据比对装置根据预设计分规则确定第二打分系统各项对应的第二得分;
数据比对装置建立第二得分矩阵后,根据预设计分规则确定第二得分矩阵中各个元素的第二得分和路径值。
具体地,数据比对装置可以通过如下方式确定第二得分矩阵中各个元素的第二得分和路径值:通过等差数列确定第二得分矩阵的第一行和第一列的元素的第二得分,通过预设路径值确定第二得分矩阵的第一行和第一列的元素的路径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等差数列的首项为第一预设值,公差为第二预设值,第一预设值可以是0或者其他任意值,第二预设值可以是-2或者其他任意值。
具体地,数据比对装置可以确定第一行第一列元素的第二得分H(1,1)=a,第一行其他元素的第二得分H(1,j2)=H(1,j2-1)+d,第一列其他元素的第二得分H(i2,1)=H(i2-1,1)+d,其中,j2为2至SN+1的整数,i2为2至TN+1的整数,a为第一预设值,d为第二预设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预设路径值确定第二得分矩阵的第一行和第一列的元素的路径值包括:将第二得分矩阵第一行第一列元素的路径值确定为第一路径值,将第一行其他元素的路径值确定为第二路径值,第一列其他元素的路径值确定为第三路径值。
数据比对装置确定第二得分矩阵第一行每个元素和第一列每个元素的第二得分和路径值后,可以通过如下方式确定第二得分矩阵中除了第一行和第一列以外其他元素的第二得分和路径值:
针对每个元素,按照上左计分方式确定元素的上左得分,按照上计分方式确定元素的上得分,按照左计分方式确定元素的左得分,并将元素的上左得分,上得分和左得分中的最大值确定为元素的第二得分;若元素的上左(Top-Left)得分,上(Top)得分和左(Left)得分中的最大值为上左得分,则确定元素的路径值为第一路径值,若元素的上左得分,上得分和左得分中的最大值为左得分,则确定元素的路径值为第二路径值;若元素的上左得分,上得分和左得分中的最大值为上得分,则确定元素的路径值为第三路径值。
可选地,数据比对装置按照上左计分方式确定元素的上左得分包括:若该元素所在行对应的第四数组的数组元素与元素所在列对应的第三数组的数组元素相同,则将该元素上左方的元素的第二得分减去预设值的一半得到该元素的上左得分;若该元素所在行对应的第四数组的数组元素与该元素所在列对应的第三数组的数组元素不相同,则将该元素上左方的元素的第二得分加上第二预设值的一半得到该元素的上左得分;
数据比对装置按照上计分方式确定元素的上得分包括:将该元素上方的元素的第二得分加上预设值得到该元素的上得分;
数据比对装置按照左计分方式确定元素的左得分包括:将该元素左方的元素的第二得分加上预设值得到该元素的左得分。
具体地,数据比对装置可以通过如下公式确定第二得分矩阵中除了第一行和第一列以外其他元素的第二得分H(i1,j1):
其中,Q(i2,j2)第二得分矩阵中对应数组的对比得分,若第i2行对应的第四数组中的数组元素与第j2列对应第三数组中的数组元素相同,则Q(i2,j2)=-2/d,若第i2行对应的第四数组中的数组元素与第j2列对应的第三数组中的数组元素不相同,则Q(i2,j2)=2/d。
对应地,若该元素的第二得分H(i2,j2)=F(i1-1,j1-1)+S(i1,j1),则确定该元素的路径值为第一路径值;
若该元素的第二得分F(i1,j1)=F(i1-1,j1)+d,则确定该元素的路径值为第三路径值;
若该元素的第二得分F(i1,j1)=F(i1,j1-1)+d,则确定该元素的路径值为第二路径值。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系统可以设定计分方式(取值路径)的优先级从高到低为上左计分方式,上计分方式,左计分方式。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数据比对装置确定第二得分矩阵各个元素的第二得分和第二得分对应的路径值后,可以将该第二得分和第二得分对应的路径值确定为第二得分矩阵各个元素的元素值,即将第二得分和第二得分对应的路径值记录在第二得分矩阵中;或者将第二得分对应的路径值确定为第二得分矩阵各个元素的元素值,即将第二得分的路径值记录在第二得分矩阵中;或者将第二得分对应的路径值,对比得分确定为第二得分矩阵各个元素的元素值,或者将第二得分,第二得分对应的路径值和对比得分确定为第二得分矩阵各个元素的元素值。
106、数据比对装置根据第一得分对应的取值路径将第一数组中的数组元素和第二数组中的数组元素进行匹配得到第一匹配结果;
数据比对装置确定第一得分矩阵中各个元素的路径值后,数据比对装置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得到第一匹配结果:根据第一得分矩阵的路径值从第一得分矩阵中最远的元素开始回溯到第一行或第一列的元素,得到一条从第TM+1行第SM+1列元素到第一得分矩阵第一行或第一列元素的回溯路径,根据该回溯路径确定需要进行匹配的若干对第一数组元素和第二数组元素,以及这若干对第一数组元素和第二数组元素的第一匹配结果。
数据比对装置根据回溯路径确定需要进行匹配的若干对第一数组元素和第二数组元素,以及这若干对第一数组元素和第二数组元素的第一匹配结果包括:针对回溯路径中的每个目标元素,若该目标元素的路径值为第一路径值,则判断该目标元素所在行对应的数组元素(即第二数组元素)与该目标元素所在列对应的数组元素(即第一数组元素)是否相同,若相同,则确定该第二数组元素与该第一数组元素的第一匹配结果为第一匹配值,该第一匹配值用于指示车型产品配置数据中未发生变化的信息;若不相同,则确定该第二数组元素与该第一数组元素的第一匹配结果为第二匹配值,第二匹配值用于指示该车型产品配置数据中存在修改的信息;
若该目标元素的路径值为第二路径值,则确定该目标元素所在行对应的数组元素(即第二数组元素)与该目标元素所在列对应的数组元素(即第一数组元素)的第一匹配结果为第三匹配值,第三匹配中用于指示车型产品配置数据中新增的信息;
若该目标元素的路径值为第三路径值,则确定该目标元素所在行对应的数组元素(即第二数组元素)与该目标元素所在列对应的数组元素(即第一数组元素)的第一匹配结果为第四匹配值,第四匹配值用于指示车型产品配置数据中被删除的信息。
具体地,上述回溯的规则包括:对于任意一个元素,若该元素的路径值为第一路径值,则确定该元素上左方的元素为下一个回溯元素;若该元素的路径值为第二路径值,则确定该元素左方的元素为下一个回溯元素;若该元素的路径值为第三路径值,则确定该元素上方元素为下一个回溯元素。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数据比对装置确定需要进行匹配的若干对第一数组元素和第二数组元素,以及这若干对第一数组元素和第二数组元素的第一匹配结果的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1)选择第一得分矩阵中的第TM+1行第SM+1列元素作为起点元素;
(2)确定起点元素为目标元素;
(3)若目标元素的路径值为第一路径值,则确定下一个回溯元素为所述目标元素上左方的元素,并判断目标元素所在行对应的第二数组元素和目标元素所在列对应的第一数组元素是否相同,若相同,则确定目标元素所在行对应的第二数组元素和目标元素所在列对应的第一数组元素的第一匹配结果为第一匹配值,若不相同,则确定目标元素所在行对应的第二数组元素和目标元素所在列对应的第一数组元素的第一匹配结果为第二匹配值,其中,第一匹配值用于指示目标元素所在列对应的第一数组元素相比于目标元素所在行对应的第二数组元素未发生变化,第二匹配值用于指示目标元素所在列对应的第一数组元素相比于目标元素所在行对应的第二数组元素存在修改;
(4)若目标元素的路径值为第二路径值,则确定下一个回溯元素为目标元素左方的元素,并确定目标元素所在行对应的第二数组元素和目标元素所在列对应的第一数组元素的第一匹配结果为第三匹配值,第三匹配值用于指示目标元素所在列对应的第一数组元素对应的行信息为新增信息;
(5)若目标元素的路径值为第三路径值,则确定下一个回溯元素为目标元素上方的元素,并确定目标元素所在行对应的第二数组元素和目标元素所在列对应的第一数组元素的第一匹配结果为第四匹配值,第四匹配值用于指示目标元素所在行对应的第二数组元素对应的行信息被删除;
(6)将确定的下一个回溯元素确定为目标元素,并执行步骤(3)至(6)直到确定的下一个回溯元素为第一行的元素或第一列的元素。
应理解,第一匹配值,第二匹配值,第三匹配值和第四匹配值可以是任意不相同的字符,例如第一匹配值为0,第二匹配值为1,第三匹配值为2,第四匹配值为3。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数据比对装置确定若干对第一数组元素和第二数组元素的第一匹配结果后,可以输出该第一匹配结果对应矩阵的转置矩阵。应理解,第一匹配结果的输出顺序和回溯路径中元素顺序是对应的,而回溯路径是从第一得分矩阵最远处元素开始回溯的,因此为了便于后续步骤的数据处理,数据比对装置需要将第一匹配结果对应矩阵进行转置。
示例性地,第一匹配值为0,第二匹配值为1,第三匹配值为2,第四匹配值为3,第一得分矩阵各个元素的第一得分和路径值如上表14所示,第一得分矩阵中第五行第五列元素a5,5为起点元素,a5,5的路径值为0(第一路径值),则判断SM4和TM4是否相同,结果为不相同,则确定SM4和TM4的匹配结果为1,并确定下一个回溯元素为a5,5上左方的元素a4,4;a4,4的路径值为0,则判断SM3和TM3是否相同,结果为不相同,则确定SM3和TM3的匹配结果为1,并确定下一个回溯元素为a4,4上左方的元素a3,3;a3,3的路径值为0,则判断SM2和TM2是否相同,结果为不相同,则确定SM2和TM2的匹配结果为1,并确定下一个回溯元素为a3,3上左方的元素a2,2;a2,2的路径值为0,则判断SM1和TM1是否相同,结果为相同,则确定SM1和TM1的匹配结果为0,并确定下一个回溯元素为a2,2上左方的元素a1,1。即第一得分矩阵对应的回溯路径为a5,5,a4,4,a3,3,a2,2,a1,1,如下表15所示,对应的匹配结果分别为1,1,1,1,0,输出该匹配结果对应矩阵的转置矩阵[0,1,1,1,1]。
表15
107、数据比对装置根据第二得分对应的取值路径将第三数组中的数组元素和第四数组中的数组元素进行匹配得到第二匹配结果;
数据比对装置确定第二得分矩阵中各个元素的路径值后,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得到第二匹配结果:根据第二得分矩阵的路径值从第二得分矩阵中最远的元素开始回溯到第一行或第一列的元素,得到一条从第TN+1行第SN+1列元素到第二得分矩阵第一行或第一列元素的回溯路径,根据该回溯路径确定需要进行匹配的若干对第三数组元素和第四数组元素,以及这若干对第三数组元素和第四数组元素的第二匹配结果。
其中,回溯的规则包括:对于任意一个元素,若该元素的路径值为第一路径值,则确定该元素上左方的元素为下一个回溯元素;若该元素的路径值为第二路径值,则确定该元素左方的元素为下一个回溯元素;若该元素的路径值为第三路径值,则确定该元素上方元素为下一个回溯元素。
数据比对装置根据回溯路径确定需要进行匹配的若干对第三数组元素和第四数组元素,以及这若干对第三数组元素和第四数组元素的第二匹配结果包括:针对回溯路径中的每个目标元素,若该目标元素的路径值为第一路径值,则将该目标元素所在行对应的第四数组元素与该目标元素所在列对应的第三数组元素进行对比,若相同,则确定该第四数组元素与该第三数组元素的第二匹配结果为第一匹配值,该第一匹配值用于指示车型产品配置数据中未发生变化的信息;若不相同,则确定该第四数组元素与该第三数组元素的第二匹配结果为第二匹配值,第二匹配值用于指示该车型产品配置数据中存在修改的信息;
若该目标元素的路径值为第二路径值,则确定该目标元素所在行对应的数组元素(即第四数组元素)与该目标元素所在列对应的数组元素(即第三数组元素)的第二匹配结果为第三匹配值,第三匹配中用于指示车型产品配置数据中新增的信息;
若该目标元素的路径值为第三路径值,则确定该目标元素所在行对应的数组元素(即第四数组元素)与该目标元素所在列对应的数组元素(即第三数组元素)的第二匹配结果为第四匹配值,第四匹配值用于指示车型产品配置数据中被删除的信息。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数据比对装置确定需要进行匹配的若干对第三数组元素和第四数组元素,以及这若干对第三数组元素和第四数组元素的第二匹配结果的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1)选择第二得分矩阵中的第TN+1行第SN+1列元素作为起点元素;
(2)确定起点元素为目标元素;
(3)若目标元素的路径值为第一路径值,则确定下一个回溯元素为所述目标元素上左方的元素,并判断目标元素所在行对应的第四数组元素和目标元素所在列对应的第三数组元素是否相同,若相同,则确定目标元素所在行对应的第四数组元素和目标元素所在列对应的第三数组元素的第二匹配结果为第一匹配值,若不相同,则确定目标元素所在行对应的第四数组元素和目标元素所在列对应的第三数组元素的第二匹配结果为第二匹配值,其中,第一匹配值用于指示目标元素所在列对应的第三数组元素相比于目标元素所在行对应的第四数组元素未发生变化,第二匹配值用于指示目标元素所在列对应的第三数组元素相比于目标元素所在行对应的第四数组元素存在修改;
(4)若目标元素的路径值为第二路径值,则确定下一个回溯元素为目标元素左方的元素,并确定目标元素所在行对应的第四数组元素和目标元素所在列对应的第三数组元素的第二匹配结果为第三匹配值,第三匹配值用于指示目标元素所在列对应的第三数组元素对应的行信息为新增信息;
(5)若目标元素的路径值为第三路径值,则确定下一个回溯元素为目标元素上方的元素,并确定目标元素所在行对应的第四数组元素和目标元素所在列对应的第三数组元素的第二匹配结果为第四匹配值,第四匹配值用于指示目标元素所在行对应的第四数组元素对应的行信息被删除;
(6)将确定的下一个回溯元素确定为目标元素,并执行步骤(3)至(6)直到确定的下一个回溯元素为第一行的元素或第一列的元素。
应理解,第一匹配值,第二匹配值,第三匹配值和第四匹配值可以是任意不相同的字符,例如第一匹配值为0,第二匹配值为1,第三匹配值为2,第四匹配值为3。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数据比对装置确定若干对第三数组元素和第四数组元素的第二匹配结果后,可以输出该第二匹配结果对应矩阵的转置矩阵。应理解,第二匹配结果的输出顺序和回溯路径中元素顺序是对应的,而回溯路径是从第二得分矩阵最远处元素开始回溯的,因此为了便于后续步骤的数据处理,数据比对装置需要将第二匹配结果对应矩阵进行转置。
108、数据比对装置根据第一匹配结果以及第二匹配结果输出源数据和目标数据的比对结果。
数据比对装置确定上述若干对第一数组元素和第二数组元素的第一匹配结果和第三数组元素和第四数组元素的第二匹配结果后,根据第一匹配结果和第二匹配结果输出源数据和目标数据的比对结果,该比对结果用户车型产品配置数据的变化比对。
本实施例中,数据比对装置输出源数据和目标数据的比对结果后,用户就可以根据该比对结果直观的了解到车型产品配置数据的变化情况,这样在车场产品配置数据更新升级的过程中,不同部门的研发人员就可以快速了解到新增,修改,删除了那些内容,及时对车辆的生产制造方案进行调整,提升开发效率。
具体地,第一匹结果包括第一匹配值,第二匹配值,第三匹配值或第四匹配值;所述第二匹配结果包括:第一匹配值,第二匹配值,第三匹配值或第四匹配值;
数据比对装置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输出源数据和目标数据的比对结果:
对于任意一对第一数组元素和第二数组元素,若该对第一数组元素和第二数组元素的第一匹配结果为第一匹配值,则在比对结果中提示该第一数组元素对应的行信息为车型产品配置数据中未发生变化的行信息,具体的,数据比对装置可以在比对结果中向用户展示该第一数组元素对应的行信息;
若该对第一数组元素和第二数组元素的第一匹配结果为第三匹配值,则在比对结果中提示该第一数组元素对应的行信息为车型产品配置数据中新增的行信息,具体地,数据比对装置可以在比对结果中向用户展示该第一数组元素对应的行信息,并在该行信息上增加新增标识;
若该对第一数组元素和第二数组元素的第一匹配结果为第四匹配值,则在比对结果中提示该第二数组元素对应的行信息为车型产品配置数据中被删除的行信息,具体地,数据比对装置可以在比对结果中向用户展示该第二数组元素对应的行信息,并在该行信息上增加删除标识;
若该对第一数组元素和第二数组元素的第一匹配结果为第二匹配值,则将该第一数组元素中的第一字符和该第二数组中的第二字符逐一进行比对,对于任意一组第一字符和第二字符,若相同,则在比对结果中提示该第一字符为车型产品配置数据中未发生变化的字符,具体地,数据比对装置可以在比对结果中向用户展示该组第一字符和第二字符中的第一字符;若不相同,则在比对结果中提示该车型产品配置数据中该第二数据元素对应的行信息中的第二字符被修改为该第一数组元素对应行信息中的第一字符,具体地,数据比对装置可以用修改标识将该组第一字符和第二字符拼接,并在比对结果中向用户展示该组第一字符和第二字符的拼接结果;
对于任意一对第三数组元素和第四数组元素,若该对第三数组元素和第四数组元素的第二匹配结果为第一匹配值,则在比对结果中提示该第三数组元素对应的列信息为车型产品配置数据中未发生变化的列信息,具体地,数据比对装置可以在比对结果中向用户展示该第三数组元素对应的列信息;
若该对第三数组元素和第四数组元素的第二匹配结果为第三匹配值,则在比对结果中提示该第三数组元素对应的列信息为车型产品配置数据中新增的列信息,具体地,数据比对装置可以在比对结果中向用户展示该第三数组元素对应的列信息,并在该列信息上增加新增标识;
若该对第三数组元素和第四数组元素的第二匹配结果为第四匹配值,则在比对结果中提示该第四数组元素对应的列信息为车型产品配置数据中被删除的列信息,具体地,数据比对装置可以在比对结果中向用户展示该第四数组元素对应的列信息,并在该列信息上增加删除标识;
若该对第三数组元素和第四数组元素的第二匹配结果为第二匹配值,则将该第三数组元素中的第三字符和该第四数组中的第四字符逐一进行比对,对于任意一组第三字符和第四字符,若相同,则在比对结果中提示该第三字符为车型产品配置数据中未发生变化的字符,具体地,数据比对装置可以在比对结果中向用户展示该组第三字符和第四字符中的第三字符;若不相同,则在比对结果中提示该车型产品配置数据中该第四数组元素对应列信息中的第四字符被修改为该第三数组元素对应列信息中的第三字符,具体地,数据比对装置可以用修改标识将该组第三字符和第四字符拼接,并在比对结果中向用户展示该组第三字符和第四字符拼接结果。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数据比对装置还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输出源数据和目标数据的比对结果:数据比对装置按照第一匹配结果对应矩阵的转置矩阵中各第一匹配结果对应的顺序和第二匹配结果对应矩阵的转置矩阵中各第二匹配结果对应的顺序,输出源数据和目标数据的对比结果,输出源数据和目标数据的对比结果的具体过程与上述方式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第一匹配结果对应矩阵的转置矩阵为[0,1,1,1,1],第二匹配结果对应矩阵的转置矩阵为[0,1,1,1,1],根据转置矩阵可知SM1和TM1的匹配结果为0,则数据比对装置在比对结果中展示SM1对应的行信息;TN1和SN1的匹配结果为0,则数据比对装置在比对结果中展示TN1对应的列信息;SM2和TM2的匹配结果为1,则数据比对装置将SM2中的字符和TM2中的字符逐一进行比对,SM2中的第一个字符“Item”和TM2中的第一个字符“Item”相同,数据比对装置在比对结果中展示“Item”,SM2中的第二个字符“S”和TM2中的第二个字符“P”不相同,用修改标识“->”拼接得到“P->S”,SM2中的第三个字符“O”和TM2中的第三个字符“N”不相同,用修改标识“->”拼接得到“N->O”,SM2中的第四个字符“N”和“O”不相同,用修改标志“->”拼接得到“O->N”,并将拼接结果展示在比对结果中。SN2和TN3的匹配结果为1,SM3和TM3的匹配结果为1,SN3和TN3的匹配结果为1,SM4和TM4的匹配结果为1,SN4和TN4的匹配结果为1,具体比对过程与SM1和TM1的比对过程类似,此处不赘述,最终输出的比对结果如下表16所示。
表16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对于任意一个矩阵中的第x行第y列元素ax,y,元素ax,y的左上方元素指的是该矩阵中的第x-1行第y-1列元素,元素ax,y的左方元素指的是该矩阵中的第x行第y-1列元素ax,y-1,ax,y的上方元素指的是该矩阵中第x-1行第y列元素ax-1,y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步骤104和105不区分先后顺序,步骤106和步骤107不区分先后顺序。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从车型产品配置数据中获取需要进行比对的源数据和目标数据后,会对源数据和目标数据进行行信息的拆分得到源数据对应的第一数组和目标数据对应的第二数组,还会对源数据和目标数据进行列信息的拆分得到源数据对应的第三数组和目标数据对应的第四数组,然后建立与第一数组和第二数组对应的第一得分系统以及与第三数组和第四数组对应的第二得分系统,根据预设计分规则确定第一打分系统各项对应的第一得分,以及第二打分系统各项对应的第二得分,然后根据第一得分对应的取值路径将第一数组中的数组元素和第二数组中的数组元素进行匹配得到第一匹配结果,根据第二得分对应的取值路径将第三数组中的数组元素和第四数组中的数组元素进行匹配得到第二匹配结果,最后再根据第一匹配结果和第二匹配结果输出源数据和目标数据的比对结果,该比对结果用于车型产品配置数据变化的比对。本方案可以将车型产品配置的源数据和目标数据进行拆分组合得到对应的数组,再基于与数组对应的得分矩阵对数组元素进行比对打分,根据对打分路径回溯找出最终的比对结果。只需要将源数据对应数组中的每个数组元素和目标数据对应数组中的每个数组元素进行比较就可以完成车型产品配置数据的比对,而不需要将源数据的每个数据和目标数据的所有数据进行比较,降低了计算量,提升车型产品配置数据比对效率,使得研发人员可以快速识别不同版本的配置内容变化,提升开发效率。
本方案通过对数据进行拆分,基于拆分后的数据建立一个权重得分系统,通过权重得分系统对数据进行打分,运用动态规则算法对每次打分都取最优解,并通过打分路径回溯出最优解完成数据的比对。对数据的拆分进行了升维,并对后续的处理过程进行了适应性优化,从而使得本方案能够适应更多样的数据形态于业务形态,提高了方案的灵活性。
其次,本实施例可以通过等差数列对第一得分矩阵和第二得分矩阵进行得分信息初始化,操作简单,降低了运算逻辑的复杂性,提高了方案的计算速度。
再次,本实施例可以在的第一得分矩阵/第二得分矩阵中以第一路径值,第二路径值和第三路径值标识第一得分/第二得分的取值路径,不需要另外开辟存储空间进行记录,节省了存储空间,提升了处理效率。
与前述应用功能实现方法实施例相对应,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数据比对装置、电子设备及相应的实施例。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数据比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2,数据比对装置200包括:
获取模块201,用于从车型产品配置数据中获取需要进行比对的源数据和目标数据;
拆分模块202,用于对源数据和目标数据进行行信息的拆分得到源数据对应的第一数组和目标数据对应的第二数组,对源数据和目标数据进行列信息的拆分得到源数据对应的第三数组和目标数据对应的第四数组;
第一建立模块203,用于建立第一数组和第二数组对应的第一打分系统;
第二建立模块204,用于建立第三数组和第四数组对应的第二打分系统;
第一确定模块205,用于根据预设计分规则确定第一打分系统各项对应的第一得分;
第二确定模块206,用于根据预设计分规则确定第二打分系统各项对应的第二得分;
第三确定模块207,用于根据第一得分对应的取值路径将第一数组中的数组元素和第二数组中的数组元素进行匹配得到第一匹配结果;
第四确定模块208,用于根据第二得分对应的取值路径将第三数组中的数组元素和第四数组中的数组元素进行匹配第二匹配结果;
输出模块209,用于根据第一匹配结果以及第二匹配结果输出源数据和目标数据的比对结果,比对结果用于车型产品配置数据变化的比对。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建立模块203包括:
建立单元,用于建立第一数组和第二数组对应的第一得分矩阵,第一得分矩阵的列与第一数组的数组元素对应,第一得分矩阵的行与所述第二数组的数组元素对应;
第一确定模块205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预设计分规则确定第一得分矩阵中各个元素的第一得分和路径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通过等差数列确定第一得分矩阵的第一行和第一列的元素的第一得分,通过预设路径值确定第一得分矩阵的第一行和第一列的元素的路径值;
计算子单元,用于通过上左计分方式,上计分方式和左计分方式计算第一得分矩阵中除了第一行和第一列以外的各个元素的上左得分,上得分和左得分;
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在上左得分,上得分和左得分中的最大值为上左得分时,确定元素的第一得分为上左得分,元素的路径值为第一路径值;
第三确定子单元,用于在上左得分,上得分和左得分中的最大值为左得分时,确定元素的第一得分为左得分,元素的路径值为第二路径值;
第四确定子单元,用于在上左得分,上得分和左得分中的最大值为上得分时,确定元素的第一得分为上得分,元素的路径值为第三路径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子单元具体用于:
若元素所在行对应的第二数组的数组元素与所述元素所在列对应的第一数组的数组元素相同,则将元素上左方的元素的第一得分减去所述等差数列的公差的一半得到元素的上左得分;
若元素所在行对应的第二数组的数组元素与元素所在列对应的第一数组的数组元素不相同,则将元素上左方的元素的第一得分加上等差数列的公差的一半得到元素的上左得分;
将元素上方的元素的第一得分加上等差数列的公差得到元素的上得分;
将元素左方的元素的第一得分加上等差数列的公差得到元素的左得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确定模块207包括:
回溯单元,用于根据第一得分矩阵中的元素的路径值从第一得分矩阵中最远的元素开始回溯到第一行或第一列的元素,得到一条从最远处的元素到第一得分矩阵第一行或第一列元素的回溯路径;
判断单元,用于在回溯路径的目标元素的路径值为第一路径值时,判断第二数组元素与第一数组元素是否相同;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在判断单元确定相同时,确定第二数组元素与第一数组元素的第一匹配结果为第一匹配值,第一匹配值用于指示车型产品配置数据中未发生变化的信息,第一数组元素为目标元素所在列对应的第一数组中的数组元素,第二数组元素为目标元素所在行对应的第二数组中的数组元素;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在判断单元确定不相同时,确定第二数组元素与第一数组元素的第一匹配结果为第二匹配值,第二匹配值用于指示车型产品配置数据中存在修改的信息;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在目标元素的路径值为第二路径值,确定第二数组元素与第一数组元素的第一匹配结果为第三匹配值,第三匹配值用于指示车型产品配置数据中新增的信息;
第五确定单元,用于在目标元素的路径值为第三路径值,确定第二数组元素与第一数组元素的第一匹配结果为第四匹配值,第四匹配值用于指示车型产品配置数据中被删除的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出模块209包括:
第一提示单元,用于在第一数组元素和第二数组元素的第一匹配结果为第一匹配值时,在比对结果中提示第一数组元素对应的行信息为车型产品配置数据中未发生变化的行信息;
第二提示单元,用于在第一数组元素和第二数组元素的第一匹配结果为第三匹配值时,在比对结果中提示第一数组元素对应的行信息为车型产品配置数据中新增的行信息;
第三提示单元,用于在第一数组元素和第二数组元素的第一匹配结果为第四匹配值时,在比对结果中提示第二数组元素对应的行信息为车型产品配置数据中被删除的行信息;
第一比对单元,用于在第一数组元素和第二数组元素的第一匹配结果为第二匹配值时,将第一数组元素中的第一字符和第二数组中的第二字符进行比对;
第四提示单元,用于在第一比对单元确定相同时,在比对结果中提示第一数组元素对应行信息中的第一字符为车型产品配置数据中未发生变化的字符;
第五提示单元,用于在第一比对单元确定不相同时,在比对结果中提示车型产品配置数据中第二数组元素对应行信息中的第二字符被修改为第一数组元素对应行信息中的第一字符;
第六提示单元,用于在第三数组元素和第四数组元素的第二匹配结果为第一匹配值时,在比对结果中提示第三数组元素对应的列信息为车型产品配置数据中未发生变化的列信息;
第七提示单元,用于在第三数组元素和第四数组元素的第二匹配结果为第三匹配值时,在比对结果中提示第三数组元素对应的列信息为车型产品配置数据中新增的列信息;
第八提示单元,用于在第三数组元素和第四数组元素的第二匹配结果为第四匹配值时,在比对结果中提示第四数组元素对应的列信息为车型产品配置数据中被删除的列信息;
第二比对单元,用于第三数组元素和第四数组元素的第二匹配结果为第二匹配值时,则将第三数组元素中的第三字符和所述第四数组中的第四字符进行比对;
第九提示单元,用于在第二比对单元确定相同时,在比对结果中提示第三数组元素对应列信息中的第三字符为车型产品配置数据中未发生变化的字符;
第十提示单元,用于在第二比对单元确定不相同时,在比对结果中提示车型产品配置数据中第四数组元素对应列信息中的第四字符被修改为第三数组元素对应列信息中的第三字符。
获取模块201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车型产品配置数据的定位参数,定位参数包括:车型产品配置数据的项目编号、车型产品配置数据的版本号;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根据定位参数定位所述车型产品配置数据,并从车型产品配置数据中获取需要进行比对的源数据和目标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拆分模块202包括:
第一拆分单元,用于将源数据逐行拆分得到SM条行信息,按照SM条行信息在源数据对应的行顺序对SM条行信息进行排列得到第一数组;
第二拆分单元,用于将目标数据逐行拆分得到TM条行信息,按照TM条行信息在目标数据对应的行顺序对TM条行信息进行排列得到第二数组;
第三拆分单元,用于将源数据逐列拆分得到SN条列信息,按照SN条列信息在源数据对应的列顺序对SN条列信息进行排列得到第三数组;
第四拆分单元,用于将目标数据逐列拆分得到TN条列信息,按照TN条列信息在目标数据对应的列顺序对TN条列信息进行排列得到第四数组。
本方案可以将需要配对的数据分别进行拆分组合得到对应的数组,再基于与数组对应的得分矩阵对数组元素进行比对打分,根据对打分路径回溯找出最终的比对结果。只需要将源数据对应数组中的每个数组元素和目标数据对应数组中的每个数组元素进行比较就可以完成源数据和目标数据的比对,而不需要将源数据的每个数据和目标数据的所有数据进行比较,降低了计算量,提升比对效率。
本方案通过对数据进行拆分,基于拆分后的数据建立一个权重得分系统,通过权重得分系统对数据进行打分,运用动态规则算法对每次打分都取最优解,并通过打分路径回溯出最优解完成数据的比对。对数据的拆分进行了升维,并对后续的处理过程进行了适应性优化,从而使得本方案能够适应更多样的数据形态于业务形态,提高了方案的灵活性。
其次,本实施例可以通过等差数列对第一得分矩阵和第二得分矩阵进行得分信息初始化,操作简单,降低了运算逻辑的复杂性,提高了方案的计算速度。
再次,本实施例可以在的第一得分矩阵/第二得分矩阵中以第一路径值,第二路径值和第三路径值标识第一得分/第二得分的取值路径,不需要另外开辟存储空间进行记录,节省了存储空间,提升了处理效率。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再做详细阐述说明。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3,电子设备300包括存储器310和处理器320。
处理器32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存储器310可以包括各种类型的存储单元,例如系统内存、只读存储器(ROM)和永久存储装置。其中,ROM可以存储处理器320或者计算机的其他模块需要的静态数据或者指令。永久存储装置可以是可读写的存储装置。永久存储装置可以是即使计算机断电后也不会失去存储的指令和数据的非易失性存储设备。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永久性存储装置采用大容量存储装置(例如磁或光盘、闪存)作为永久存储装置。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永久性存储装置可以是可移除的存储设备(例如软盘、光驱)。系统内存可以是可读写存储设备或者易失性可读写存储设备,例如动态随机访问内存。系统内存可以存储一些或者所有处理器在运行时需要的指令和数据。此外,存储器310可以包括任意计算机可读存储媒介的组合,包括各种类型的半导体存储芯片(例如DRAM,SRAM,SDRAM,闪存,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磁盘和/或光盘也可以采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310可以包括可读和/或写的可移除的存储设备,例如激光唱片(CD)、只读数字多功能光盘(例如DVD-ROM,双层DVD-ROM)、只读蓝光光盘、超密度光盘、闪存卡(例如SD卡、min SD卡、Micro-SD卡等)、磁性软盘等。计算机可读存储媒介不包含载波和通过无线或有线传输的瞬间电子信号。
存储器310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可执行代码被处理器320处理时,可以使处理器320执行上文述及的方法中的部分或全部。
此外,根据本申请的方法还可以实现为一种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用于执行本申请的上述方法中部分或全部步骤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指令。
或者,本申请还可以实施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或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或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指令代码),当可执行代码(或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指令代码)被电子设备(或服务器等)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处理器执行根据本申请的上述方法的各个步骤的部分或全部。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他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车辆配置数据比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车型产品配置数据中获取需要进行比对的源数据和目标数据;
对所述源数据和所述目标数据进行行信息的拆分得到所述源数据对应的第一数组和所述目标数据对应的第二数组,对所述源数据和所述目标数据进行列信息的拆分得到所述源数据对应的第三数组和所述目标数据对应的第四数组;
建立所述第一数组和所述第二数组对应的第一打分系统,以及所述第三数组和第四数组对应的第二打分系统;
根据预设计分规则确定所述第一打分系统各项对应的第一得分,以及第二打分系统各项对应的第二得分;
根据所述第一得分对应的取值路径将所述第一数组中的数组元素与所述第二数组中的数组元素进行匹配得到第一匹配结果,并根据所述第二得分对应的取值路径将所述第三数组中的数组元素与所述第四数组中的数组元素进行匹配得到第二匹配结果;
根据所述第一匹配结果以及所述第二匹配结果输出所述源数据和所述目标数据的比对结果,所述比对结果用于所述车型产品配置数据变化的比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所述第一数组和所述第二数组对应的第一打分系统包括:
建立所述第一数组和所述第二数组对应的第一得分矩阵,所述第一得分矩阵的列与所述第一数组的数组元素对应,所述第一得分矩阵的行与所述第二数组的数组元素对应;
所述根据预设计分规则确定所述第一打分系统各项对应的第一得分包括:
根据预设计分规则确定所述第一得分矩阵中各个元素的第一得分和路径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计分规则确定所述第一得分矩阵中各个元素的第一得分和路径值包括:
通过等差数列确定所述第一得分矩阵的第一行和第一列的元素的第一得分,通过预设路径值确定所述第一得分矩阵的第一行和第一列的元素的路径值;
分别通过上左计分方式,上计分方式和左计分方式计算所述第一得分矩阵中除了第一行和第一列以外的各个元素的上左得分,上得分和左得分;
若所述上左得分,上得分和左得分中的最大值为上左得分,则确定所述元素的第一得分为所述上左得分,所述元素的路径值为第一路径值;
若所述上左得分,上得分和左得分中的最大值为左得分,则确定所述元素的第一得分为所述左得分,所述元素的路径值为第二路径值;
若所述上左得分,上得分和左得分中的最大值为上得分,则确定所述元素的第一得分为所述上得分,所述元素的路径值为第三路径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通过上左计分方式,上计分方式和左计分方式计算所述第一得分矩阵中除了第一行和第一列以外的元素的上左得分,上得分和左得分包括:
若所述元素所在行对应的第二数组的数组元素与所述元素所在列对应的第一数组的数组元素相同,则将所述元素上左方的元素的第一得分减去所述等差数列的公差的一半得到所述元素的上左得分;
若所述元素所在行对应的第二数组的数组元素与所述元素所在列对应的第一数组的数组元素不相同,则将所述元素上左方的元素的第一得分加上所述等差数列的公差的一半得到所述元素的上左得分;
将所述元素上方的元素的第一得分加上所述等差数列的公差得到所述元素的上得分;
将所述元素左方的元素的第一得分加上所述等差数列的公差得到所述元素的左得分。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得分对应的取值路径将所述第一数组中的数组元素与所述第二数组中的数组元素进行匹配得到第一匹配结果包括:
根据第一得分矩阵中的元素的路径值从所述第一得分矩阵中最远的元素开始回溯到第一行或第一列的元素,得到一条从最远处的元素到第一得分矩阵第一行或第一列元素的回溯路径;
对于所述回溯路径中的目标元素,若所述目标元素的路径值为第一路径值,则判断第二数组元素与第一数组元素是否相同,若相同,则确定所述第二数组元素与所述第一数组元素的第一匹配结果为第一匹配值,所述第一匹配值用于指示所述车型产品配置数据中未发生变化的信息,所述第一数组元素为所述目标元素所在列对应的第一数组中的数组元素,所述第二数组元素为所述目标元素所在行对应的第二数组中的数组元素;
若不相同,则确定所述第二数组元素与所述第一数组元素的第一匹配结果为第二匹配值,所述第二匹配值用于指示所述车型产品配置数据中存在修改的信息;
若所述目标元素的路径值为第二路径值,则确定所述第二数组元素与所述第一数组元素的第一匹配结果为第三匹配值,所述第三匹配值用于指示所述车型产品配置数据中新增的信息;
若所述目标元素的路径值为第三路径值,则确定所述第二数组元素与所述第一数组元素的第一匹配结果为第四匹配值,所述第四匹配值用于指示所述车型产品配置数据中被删除的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匹配结果以及所述第二匹配结果输出所述源数据和所述目标数据的比对结果包括:
若第一数组元素和第二数组元素的第一匹配结果为第一匹配值,则在比对结果中提示所述第一数组元素对应的行信息为所述车型产品配置数据中未发生变化的行信息;
若第一数组元素和第二数组元素的第一匹配结果为第三匹配值,则在比对结果中提示所述第一数组元素对应的行信息为所述车型产品配置数据中新增的行信息;
若第一数组元素和第二数组元素的第一匹配结果为第四匹配值,则在比对结果中提示所述第二数组元素对应的行信息为所述车型产品配置数据中被删除的行信息;
若第一数组元素和第二数组元素的第一匹配结果为第二匹配值,则将所述第一数组元素中的第一字符和所述第二数组中的第二字符进行比对,若相同,则在比对结果中提示所述第一数组元素对应行信息中的第一字符为所述车型产品配置数据中未发生变化的字符;若不相同,则在比对结果中提示所述车型产品配置数据中所述第二数组元素对应行信息中的第二字符被修改为所述第一数组元素对应行信息中的第一字符;
若第三数组元素和第四数组元素的第二匹配结果为第一匹配值,则在比对结果中提示所述第三数组元素对应的列信息为所述车型产品配置数据中未发生变化的列信息;
若第三数组元素和第四数组元素的第二匹配结果为第三匹配值,则在比对结果中提示所述第三数组元素对应的列信息为所述车型产品配置数据中新增的列信息;
若第三数组元素和第四数组元素的第二匹配结果为第四匹配值,则在比对结果中提示所述第四数组元素对应的列信息为所述车型产品配置数据中被删除的列信息;
若第三数组元素和第四数组元素的第二匹配结果为第二匹配值,则将所述第三数组元素中的第三字符和所述第四数组中的第四字符进行比对,若相同,则在比对结果中提示所述第三数组元素对应列信息中的第三字符为所述车型产品配置数据中未发生变化的字符;若不相同,则在比对结果中提示所述车型产品配置数据中所述第四数组元素对应列信息中的第四字符被修改为所述第三数组元素对应列信息中的第三字符。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车型产品配置数据中获取需要进行比对的源数据和目标数据包括:
获取所述车型产品配置数据的定位参数,所述定位参数包括:所述车型产品配置数据的项目编号、所述车型产品配置数据的版本号;
根据所述定位参数定位所述车型产品配置数据,并从所述车型产品配置数据中获取需要进行比对的源数据和目标数据。
8.一种数据比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从车型产品配置数据中获取需要进行比对的源数据和目标数据;
拆分模块,用于对所述源数据和所述目标数据进行行信息的拆分得到所述源数据对应的第一数组和所述目标数据对应的第二数组,对所述源数据和所述目标数据进行列信息的拆分得到所述源数据对应的第三数组和所述目标数据对应的第四数组;
第一建立模块,用于建立所述第一数组和所述第二数组对应的第一打分系统;
第二建立模块,用于建立所述第三数组和第四数组对应的第二打分系统;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设计分规则确定所述第一打分系统各项对应的第一得分;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设计分规则确定所述第二打分系统各项对应的第二得分;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得分对应的取值路径将所述第一数组中的数组元素与所述第二数组中的数组元素进行匹配得到第一匹配结果;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得分对应的取值路径将所述第三数组中的数组元素与所述第四数组中的数组元素进行匹配得到第二匹配结果;
输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匹配结果以及所述第二匹配结果输出所述源数据和所述目标数据的比对结果,所述比对结果用于所述车型产品配置数据变化的比对。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631735.9A 2022-06-06 2022-06-06 车辆配置数据比对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51297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31735.9A CN115129742B (zh) 2022-06-06 2022-06-06 车辆配置数据比对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31735.9A CN115129742B (zh) 2022-06-06 2022-06-06 车辆配置数据比对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29742A CN115129742A (zh) 2022-09-30
CN115129742B true CN115129742B (zh) 2024-12-03

Family

ID=833776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31735.9A Active CN115129742B (zh) 2022-06-06 2022-06-06 车辆配置数据比对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29742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83982A (zh) * 2017-09-29 2019-04-05 车伯乐(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590737A (zh) * 2021-09-28 2021-11-02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基于知识图谱的事件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63209B2 (en) * 2003-06-13 2007-08-28 Sarnoff Corporation Vehicular vision system
CN109657210B (zh) * 2018-11-13 2023-10-10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语义解析的文本准确率计算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83982A (zh) * 2017-09-29 2019-04-05 车伯乐(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590737A (zh) * 2021-09-28 2021-11-02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基于知识图谱的事件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29742A (zh) 2022-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95915B (zh) 一种基于dna变异检测的三代数据校正方法
CN111666868A (zh) 保险单识别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设备
CN113032524A (zh) 商标侵权识别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129742B (zh) 车辆配置数据比对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20160098517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internal tandem duplication
CN107066533B (zh) 搜索查询纠错系统及方法
US11093474B2 (en) Computer architecture for emulating multi-dimensional string correlithm object dynamic time warping in a correlithm object processing system
US20200293597A1 (en) Computer architecture for emulating recording and playback in a correlithm object processing system
CN107392745B (zh) 一种对帐数据碎片化处理方法
CN106339492B (zh) 一种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音乐推荐方法
US11468259B2 (en) Computer architecture for performing division using correlithm objects in a correlithm object processing system
CN115409070A (zh) 离散数据序列临界点的确定方法、装置以及设备
US11301544B2 (en) Computer architecture for performing inversion using correlithm objects in a correlithm object processing system
US11250293B2 (en) Computer architecture for representing positional digits using correlithm objects in a correlithm object processing system
US10990649B2 (en) Computer architecture for emulating a string correlithm object velocity detector in a correlithm object processing system
KR101584857B1 (ko) 염기 서열 정렬 시스템 및 방법
US11094047B2 (en) Computer architecture for emulating an irregular lattice correlithm object generator in a correlithm object processing system
JP5076700B2 (ja) データベース検証方法及び装置
CN114036309A (zh) 一种属性三元组合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10936348B2 (en) Computer architecture for performing subtraction using correlithm objects in a correlithm object processing system
US11334760B2 (en) Computer architecture for mapping correlithm objects to sequential values in a correlithm object processing system
US11645096B2 (en) Computer architecture for performing multiplication using correlithm objects in a correlithm object processing system
CN106202090B (zh) 一种信息处理、搜索方法及装置、服务器
CN113268562B (zh) 文本情感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250104B2 (en) Computer architecture for emulating a quadrilateral lattice correlithm object generator in a correlithm object processing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