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51226A - 具有一对相同极性的相对转轴相互对置的磁极的感应发电机 - Google Patents

具有一对相同极性的相对转轴相互对置的磁极的感应发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226A
CN1151226A CN 95193682 CN95193682A CN1151226A CN 1151226 A CN1151226 A CN 1151226A CN 95193682 CN95193682 CN 95193682 CN 95193682 A CN95193682 A CN 95193682A CN 1151226 A CN1151226 A CN 11512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or core
winding
magnetic pole
magnetic
electromotive fo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9519368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494C (zh
Inventor
早坂茂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eda Chirei
Original Assignee
Yazeqi S - R - 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zeqi S - R - M Corp filed Critical Yazeqi S - R - M Corp
Priority to CN951936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494C/zh
Publication of CN11512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2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49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49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rmanent Magnet Type Synchronous Machine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一对相同极性的相对转轴相互对置的磁极的感应发电机以高能量转换效率为特征。该感应发电机具有一个转轴,由外部装置驱动;偶数个(大于三个)定子铁心,围绕该转轴设置,在相邻定子铁心之间设置预定间隙;一个第一单极转子,设置在转轴中,由偶数个定子铁心所围绕,并且具有相同极性的第一和第二磁极,第一和第二磁极在一个横断面中相对转轴相互对置;一个第二单极转子,设置在转轴中,以便沿转轴按预定距离面对第一单极转子,其由偶数个定子铁心所围绕,并且具有相同极性的与第一和第二磁极的极性相反的第三和第四磁极,第三和第四磁极相对转轴相互对置;多个绕组,设置在偶数个定子铁心中,并且按照预定布置连接。

Description

具有一对相同极性的相对转轴 相互对置的磁极的感应发电机
本发明涉及一种感应发电机,它有一对相同极性的相对转轴相互对置的磁极。
感应发电机从相对古老年代就以一种电气用具所公知,并且以各种各样适合于各个应用的形式得到实施。除应用于发电厂,船舶和飞机外,还研制了便于家庭或消遣用途的感应发电机,并且得到了广泛地使用。
感应发电机把动能转换成电能。由于有必要改善能量利用效率,所以要求高效能量转换。
如众所周知,感应发电机是根据线圈中感应一个与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减少率成正比的感应电动势这个原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按照楞次定律,感应电动势以产生一个抗磁通量变化的电流的方向来产生。
例如,如图1A和图1B所示,假定以垂直方向穿过环形线圈1的磁通量φ如箭头所示A→B方向移动,按照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流过电流I1,结果电流计2的指针顺时针方向(+方向)摆动,并且然后返回到零值。当磁通量φ以B→C方向移动时,流过电流I2,结果电流计2的指针逆时针方向(-方向)摆动,并且然后返回到零值。
通常,感应发电机构造为按照弗莱明右手定则,由导体切割磁力线(图1A)或由磁力线穿过导体(图1B)而感应一个电动势。
感应发电机中的转子一般由一个交替安排有N极和S极的单件体来实施。当有两个磁极时,N极和S极相互对置。当有两个以上磁极时(例如四个磁极或六个磁极等等),N极和S极交替,结果形成N-S-N-S-…次序。
在这个背景下,单极感应发电机是一个特例,其中感应电动势由导体在移动或旋转时切割磁通量而产生,并且通过一个滑环提供直流电流。换句话说,单极感应电动机其结构独特,特征在于无交替磁场以相同方向移动。
在如上所述的常规感应发电机中,用高能量积和小反向磁导率(反冲磁导率)为特征的铁氧体或稀土磁铁构造转子,以实现改善能量转换效率。换个办法,使用包括一个单极磁场的磁路来降低感应线圈中由于产生反磁场所引起的去磁程度。但是,尽管有这些措施,由于反磁场所引起,更准确地说,由于反磁场结果产生的去磁所引起的能量转换效率的降低仍是一个严重问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要点而研制,并且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一对相同极性的相对转轴相互对置的磁极的感应发电机,其中实现高能量转换效率。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一对相同极性的相对转轴相互对置的磁极的感应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转轴,由外部装置驱动;
偶数个(大于三个)定子铁心,围绕转轴设置,在相邻定子铁心之间设置预定间隙;
一个第一单极转子,设置在转轴中,由偶数个定子铁心所围绕,并且具有相同极性的第一和第二磁极,第一和第二磁极在一个横断面中相对转轴相互对置;
一个第二单极转子,设置在转轴中,以便沿转轴按预定距离面对第一单极转子,其由偶数个定子铁心所围绕,并且具有相同极性的与第一和第二磁极的极性相反的第三和第四磁极,第三和第四磁极相对转轴相互对置;
多个绕组,设置在偶数个定子铁心中,并且按照预定布置连接,其特征在于:
当第一和第二单极转子旋转时,由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磁极产生一个在偶数个定子铁心中依次引起电磁感应的旋转磁场;以及
穿过一个给定绕组的磁力线数目的周期性增加和减少,以及穿过一个相邻绕组的磁力线数目的关联周期性减少和增加,引起一个具有矩形波形的周期性电动势输出。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多个按照预定布置连接的绕组形成第一和第二串联电路;
当第一和第二单极转子旋转时,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磁极产生一个在偶数个定子铁心中依次引起电磁感应的旋转磁场,所述第一串联电路输出一个具有矩形波形的周期性第一电动势;以及
当第一和第二单极转子旋转时,产生一个在偶数个定子铁心中依次引起电磁感应的旋转磁场,第二串联电路输出一个与第一电动势180°反相,并且与第一电动势具有相同周期的矩形波形的周期性第二电动势。
本发明的感应发电机还可以包括:
旋转位置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第一和第二单极转子在它们旋转期间的位置;以及
开关装置,交替地使具有矩形波形,且由第一串联电路所提供的第一电动势的正分量,或使具有矩形波形,且由第二串联电路所提供的第二电动势的正分量以180°电气角度的间隔输出。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多个绕组包括一个第一绕组,设置在偶数个定子铁心的第一定子铁心中,一个第二绕组,设置在与第一定子铁心相邻的第二定子铁心中,以便与设置第一绕组方向相反的方向缠绕,一个第三绕组,设置在与第二定子铁心相邻的第三定子铁心中,以便与第一绕组相同的方向缠绕,一个第四绕组,设置在与第三定子铁心相邻的第四定子铁心中,以便与设置第三绕组方向相反的方向缠绕,第一至第四绕组按照预定布置相互连接。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第一串联电路包括一个第一绕组,设置在偶数个定子铁心的第一定子铁心中以第一方向缠绕,一个第二绕组,与第一绕组串联连接,并且设置在与第一定子铁心相邻的第二定子铁心中,以便以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缠绕,一个第三绕组,与第二绕组串联连接,并且设置在与第二定子铁心相邻的第三定子铁心中,以便以第一方向缠绕,一个第四绕组,与第三绕组串联连接,并且设置在与第三定子铁心相邻的第四定子铁心中,以便以第二方向缠绕;以及
第二串联电路包括一个第五绕组,设置在第一定子铁心中以第二方向缠绕,一个第六绕组,与第五绕组串联连接,并且设置在第二定子铁心中,以便以第一方向缠绕,一个第七绕组,与第六绕组串联连接,并且设置在第三定子铁心中,以便以第二方向缠绕,一个第八绕组,与第七绕组串联连接,并且设置在第四定子铁心中,以便以第一方向缠绕。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第一至第四磁极为弧形;以及
偶数个定子铁心具有弧形横断面。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具有弧状横断面的弧形第一至第四磁极和定子铁心具有几乎相等的周长。
图1A和图1B是说明感应发电机的原理的示意图;
图2A和图2B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A和图3B是表示按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单极转子11N的示意图;
图4A和图4B是表示按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单极转子11S的示意图;
图5A和图5B是表示按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绕组怎样相互连接的示意图;
图6是示意表示按照第一实施例的旋转磁场怎样穿过绕组7c-10c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按照第一实施例的输出电压的波形的示意图;
图8A和图8B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9是表示按照第二实施例绕组怎样相互连接的示意图;以及
图10是表示按照第二实施例的输出电压的波形的示意图。
图2A和图3B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具体地,图2A是纵断面图,以及图2B是沿图2A直线1B-1B’所取的横断面图。
参考图2A和图2B,3表示一个由非磁性材料构成并且由一个外部装置驱动的转轴;4a和4b表示用于支承转轴3的轴承;5a和5b表示分别装有轴承4a和4b的法兰;以及6表示用于适应法兰5a和5b的圆筒壳盖。
定子铁心7,8,9和10安排成围绕转轴3,在相邻定子铁心之间设置等距间隙g1。各定子铁心7,8,9和10具有相同的弧状横断面。
在转轴3上设置单极N极转子11N和单极S极转子11S,以便相互对置。单极转子11N和11S由定子铁心7,8,9和10围绕,在单极转子与定子铁心之间设置一个小旋转间隙g0。
参考图2B,绕组7c和9c分别围绕定子铁心7和9顺时针方向设置。绕组8c和10c分别围绕定子铁心8和10逆时针方向设置。绕组7c,8c,9c和10c按照后文所述一种布置相互连接。
图3A和图3B表示单极转子11N。具体地,图3A是纵断面图,以及图3B是横断面图。
单极转子11N具有相互位移180°的弧形N磁极12和13。弧形磁极12和13构成为配合定子铁心7,8,9和10的外形。参考图3B,符号N和N’用来区分磁极12与13。
转子件14安排为连接弧形磁极12和13。转子件14磁化成为S极,并且由一种经受锻铸过程其中混合了若干百分率的有色金属的低碳钢所构造的物质(例如硅钢)形成。由这样构造的转子件14所实施的铁心以匀称磁场为特征,其中铁心对其周围介质所表现的磁导率接近单极磁场中的峰值。转子件14的对置磁极在图3B中分别用S和S’表示。
图4A和图4B表示单极转子11S。具体地,图4A是纵断面图,以及图4B是横断面图。
单极转子11S具有相互位移180°的弧形S磁极15和16。弧形磁极15和16构成为配合定子铁心7,8,9和10的外形。
转子件17安排为连接弧形磁极15和16。转子件17由一种经受锻铸过程其中混合了若干百分率的有色金属的低碳钢所构造的物质形成。由这样构造的转子件17所实施的铁心以匀称磁场为特征,其中铁心对其周围介质所表现的磁导率接近单极磁场中的峰值。
弧形磁极12,13,15和16具有相同周长,这个长度还等于定子铁心7,8,9和10的周围所形成的弧的长度。更准确地说,这个长度是把整个假设周长减去间隙4g1后除以4而得到。参考图2A和图2B,旋转间隙g0等于R1-R,如图3B和图4B所示,其中R1是转轴3的中心与定子铁心7至10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以及R是转轴3的中心与单极转子11N和11S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
图5A至图5C表示绕组怎样相互连接。T1表示绕组的始端,T2表示绕组的终端,以及18和19表示输出端。更准确地说,图5A表示串联布置,图5B表示串并联布置,以及图5C表示并联布置。串联布置使绕组中感应电动势彼此相加,并且提供一个高电压输出。并联布置使绕组中感应电动势所产生的电流彼此相加,并且提供一个大电流输出。
现在将参考图6和图7叙述串联布置的发电操作。
图6是示意表示单极转子11S和11N所提供的旋转磁场怎样穿过绕组7c至10c的示意图。
参考图6,φ1和φ2表示沿圆周2πR旋转的旋转磁场。图6表示弧形磁极12和13在它们整个长度范围内与定子铁心7正好相对,以及弧形磁极15和16在它们整个长度范围内与定子铁心9正好相对。
磁通量φ1形成如下磁路:
转子件14(S)-弧形磁极12(N)-定子铁心7-旋转间隙g0-弧形磁极15(S)-转子件17(N)
磁通量φ2形成如下磁路:
转子件14(S)-弧形磁极13(N)-旋转间隙g0-定子铁心9-旋转间隙g0-弧形磁极16(S)-转子件17(N)
因此,形成并联磁路。在这种状态下,磁通量φ1穿过绕组7c,以及磁通量φ2穿过绕组9c。
对磁通量φ1的旋转作集中叙述。具体地,将对磁通量φ1穿过绕组的变化方式作叙述。
参考图7所示输出电压波形,在时刻t1整个磁通量φ1穿过绕组10c。在时刻t2,整个磁通量φ1穿过绕组7c。在时刻t3,整个磁通量φ1穿过绕组8c,在时刻t4,整个磁通量φ1穿过绕组9c。在时刻t5,整个磁通量φ1穿过绕组10c。这样,磁通量φ1在时间T期间以图6中顺时针方向按恒速旋转。
在时刻t1与时刻t2之间,由于穿过绕组10c的磁通量φ的磁力线的数目减少,所以在绕组10c中产生一个如图6中I所示的具有降三角波形的电动势。由于穿过绕组7c的磁通量φ的磁力线的数目增加,所以在绕组7c中产生一个如图6中I’所示的具有升三角波形的电动势。因此,由这些三角波形之和所得到的一个正矩形波形输出到输出端18和19。
在时刻t2与时刻t3之间,由于穿过绕组7c的磁通量φ的磁力线的数目减少,所以在绕组7c中产生一个如图7中II所示的具有升三角波形的电动势。由于穿过绕组8c的磁通量φ的磁力线的数目增加,所以在绕组8c中产生一个如图7中II’所示的具有降三角波形的电动势。因此,由这些三角波形之和所得到的一个负矩形波形输出到输出端18和19。
在时刻t3与时刻t4之间,由于穿过绕组8c的磁通量φ的磁力线的数目减少,所以在绕组8c中产生一个如图7中III所示的具有降三角波形的电动势。由于穿过绕组9c的磁通量φ的磁力线的数目增加,所以在绕组9c中产生一个如图7中III’所示的具有升三角波形的电动势。因此,由这些三角波形之和所得到的一个正矩形波形输出到输出端18和19。
在时刻t4与时刻t5之间,由于穿过绕组9c的磁通量φ的磁力线的数目减少,所以在绕组9c中产生一个如图7中IV所示的具有升三角波形的电动势。由于穿过绕组10c的磁通量φ的磁力线的数目增加,所以在绕组10c中产生一个如图7中IV’所示的具有降三角波形的电动势。因此,由这些三角波形之和所得到的一个负矩形波形输出到输出端18和19。
当磁通量φ1使其旋转时,如图7所示输出一个具有合成矩形波形且有T/2周期的电动势。由于当磁通量φ1使其旋转时磁通量φ2也使其旋转,并且产生一个具有类似矩形波形的电动势输出,所以在端18与19之间所得到的电动势大小实际上是图7所示的两倍。
这样,本实施例使得可能消除反磁场,并且提供一种具有一对相同极性的相对转轴相互对置的磁极的感应发电机,该感应发电机以高能量转换效率为特征。我们的操作实践已经证实,具有本实施例结构的发电机提供足够高的能量转换效率,只需常规发电机所需驱动转矩的1/5.2。
图8A和图8B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具体地,图8A是纵断面图,以及图8B是沿图8A直线7B-7B’所取的横断面图。
参考图8A和图8B,3表示一个由非磁性材料构成并且由一个外部装置驱动的转轴;4a和4b表示用于支承转轴3的轴承;5a和5b表示分别装有轴承4a和4b的法兰;以及6表示用于适应法兰5a和5b的圆筒壳盖。
定子铁心7,8,9和10安排成围绕转轴3,在相邻定子铁心之间设置等距间隙g1。各定子铁心7,8,9和10具有相同的弧状横断面。
在转轴3上设置单极N极转子11N和单极S极转子11S,以便相互对置。单极转子11N和11S由定子铁心7,8,9和10围绕,在单极转子与定子铁心之间设置一个小旋转间隙g0。
参考图8B,绕组7c和9c分别围绕定子铁心7和9顺时针方向设置。绕组27c和29c分别围绕定子铁心7和9逆时针方向设置。绕组8c和10c分别在定子铁心8和10中逆时针方向设置。绕组28c和30c分别围绕定子铁心8和10顺时针方向缠绕。绕组7c,8c,9c,10c,27c,28c,29c和30c按照后文所述一种布置相互连接。
在定子铁心7与10之间设置一个磁传感器(旋转位置检测装置)31,并且在定子铁心7与8之间设置一个磁传感器(旋转位置检测装置)32。磁传感器31和32检测磁场,以便检测单极转子11N和11S在它们操作期间的位置。
单极转子11N具有如图3A和3B所示的布置,以及单极转子11S具有如图4A和4B所示的布置。
单极转子11N具有相互位移180°的弧形N磁极12和13。弧形磁极12和13构成为配合定子铁心7,8,9和10的外形。
转子件14安排为连接弧形磁极12和13。转子件14磁化成为S极,并且由一种经受锻铸过程其中混合了若干百分率的有色金属的低碳钢所构造的物质形成。由这样构造的转子件14所实施的铁心以匀称磁场为特征,其中铁心对其周围介质所表现的磁导率接近单极磁场中的峰值。
单极转子11S具有相互位移180°的弧形S磁极15和16。弧形磁极15和16构成为配合定子铁心7,8,9和10的外形。
转子件17安排为连接弧形磁极15和16。转子件17磁化成为N极,并且由一种经受锻铸过程其中混合了若干百分率的有色金属的低碳钢所构造的物质形成。由这样构造的转子件17所实施的铁心以匀称磁场为特征,其中铁心对其周围介质所表现的磁导率接近单极磁场中的峰值。
弧形磁极12,13,15和16具有相同周长,这个长度还等于定子铁心7,8,9和10的周围所形成的弧的长度。更准确地说,这个长度是把整个假设周长减去间隙4g1后除以4而得到。参考图3A,图3B,图4A,图4B和图8,旋转间隙g0等于R1-R。
图9表示绕组怎样相互连接。T1表示绕组的始端,T2表示绕组的终端,以及18和19表示输出端。
从绕组中形成两个串联电路。开关SW1和SW2用来选择各串联电路。开关控制电路40处理磁传感器31和32输出的检测信号,按照检测信号有选择地驱动开关SW1和SW2。
如图9所示,第一串联电路包括在定子铁心7中顺时针方向设置的绕组7c;与绕组7c串联连接并在与定子铁心7相邻的定子铁心8中逆时针方向设置的绕组8c;与绕组8c串联连接并在定子铁心9中顺时针方向设置的绕组9c;以及与绕组9c串联连接并在与定子铁心9相邻的定子铁心10中逆时针方向设置的绕组10c。
如图9所示,第二串联电路包括在定子铁心7中逆时针方向设置的绕组27c;与绕组27c串联连接并在定子铁心8中顺时针方向设置的绕组28c;与绕组28c串联连接并在定子铁心9中逆时针方向设置的绕组29c;以及与绕组29c串联连接并在定子铁心10中顺时针方向设置的绕组30c。
按照上述结构,当单极转子11N和11S旋转时,由弧形磁极12,13,15和16产生一个在定子铁心7至10中引起电磁感应的旋转磁场。如参考图6和图7已作说明,当穿过绕组7c至10c中一个绕组的磁力线数目增加时,穿过绕组7c至10c中一个相邻绕组的磁力线数目就减少。也就是,对一个给定绕组,磁力线周期性地增加和减少,因此从第一串联电路(7c-10c)输出一个具有与图7所示矩形波形相似的矩形波形,并且周期为旋转周期的1/2的第一电动势。
当穿过绕组27c至30c中一个绕组的磁力线数目增加时,穿过绕组27c至30c中一个相邻绕组的磁力线数目就减少。也就是,对一个给定绕组,磁力线周期性地增加和减少,因此从第二串联电路(27c-30c)输出一个与第一电动势180°反相,并且与第一电动势具有相同周期的矩形波形的第二电动势。也就是,第二电动势与图7所示电动势180°反相。
参考图10,按照磁传感器31和32输出的检测信号,开关SW1和SW2以90°间隔实行转接。因此,以180°间隔交替选择具有矩形波形并从第一串联电路提供的第一电动势的正分量I和III,以及具有矩形波形并从第二串联电路提供的第二电动势的正分量II和IV,并且输出到输出端18和19。
这意味着本实施例保证有高效能量转换,其中消除反磁场,并且适当合成和输出一个具有正电平的直流电动势。当然可能通过把开关定时移相180°以合成并输出一个负直流电动势。
如已经叙述,按照本发明,第一和第二单极转子的旋转产生一个在偶数个定子铁心中依次引起感应的旋转磁场。当穿过第一至第四绕组中一个绕组的磁力线数目增加时,穿过第一至第四绕组中一个相邻绕组的磁力线数目减少。也就是,对一个给定绕组,磁力线周期性地增加和减少。穿过绕组的磁力线数目增加时所产生的电动势与穿过相邻绕组的磁力线数目减少时所产生的电动势相合成,以便合成产生并输出一个具有矩形波形的周期性直流电动势。这样,提供了高效能量转换,其中消除了反磁场。
按照本发明的第一串联电路,第一和第二单极转子产生一个在偶数个定子铁心中依次引起感应的旋转磁场。当穿过第一至第四绕组中一个绕组的磁力线数目增加时,穿过第一至第四绕组中一个相邻绕组的磁力线数目减少。也就是,在一个给定绕组中,磁力线周期性地增加和减少。因此,输出具有矩形波形的第一电动势。按照第二串联电路,当穿过第五至第八绕组中一个绕组的磁力线数目增加时,穿过第五至第八绕组中一个相邻绕组的磁力线数目减少。也就是,在一个给定绕组中,磁力线周期性地增加和减少。因此,输出与第一电动势180°反相,并且与第一电动势具有相同周期的第二电动势。按照旋转位置检测装置输出的检测信号,开关装置有选择地使第一串联电路所提供的第一电动势的正分量,或第二串联电路所提供的第二电动势的正分量以180°间隔输出。这样合成并输出直流电动势。这样,提供高效能量转换,其中消除了反磁场。
除广泛应用于发电厂,船舶,飞机等以外,本发明还可以获得家庭应用,或可以方便地适合于消遣用途。

Claims (7)

1.一种具有一对相同极性的相对转轴相互对置的磁极的感应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转轴,由外部装置驱动;
偶数个(大于三个)定子铁心,围绕所述转轴设置,在相邻定子铁心之间设置预定间隙;
一个第一单极转子,设置在所述转轴中,由所述偶数个定子铁心所围绕,并且具有相同极性的第一和第二磁极,所述第一和第二磁极在一个横断面中相对所述转轴相互对置;
一个第二单极转子,设置在所述转轴中,以便沿转轴按预定距离面对所述第一单极转子,其由所述偶数个定子铁心所围绕,并且具有相同极性的与所述第一和第二磁极的极性相反的第三和第四磁极,所述第三和第四磁极相对所述转轴相互对置;
多个绕组,设置在所述偶数个定子铁心中,并且按照预定布置连接,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和第二单极转子旋转时,由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磁极产生一个在所述偶数个定子铁心中依次引起电磁感应的旋转磁场;以及
穿过一个给定绕组的磁力线数目的周期性增加和减少,以及穿过一个相邻绕组的磁力线数目的关联周期性减少和增加,引起一个具有矩形波形的周期性感应电动势输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一对相同极性的相对转轴相互对置的磁极的感应发电机,其特征在于:
按照预定布置连接的所述多个绕组形成第一和第二串联电路;
当所述第一和第二单极转子旋转时,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磁极产生一个在所述偶数个定子铁心中依次引起电磁感应的旋转磁场,所述第一串联电路输出一个具有矩形波形的周期性第一电动势;以及
当所述第一和第二单极转子旋转时,产生一个在所述偶数个定子铁心中依次引起电磁感应的旋转磁场,所述第二串联电路输出一个与第一电动势180°反相,并且与第一电动势具有相同周期的矩形波形的周期性第二电动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一对相同极性的相对转轴相互对置的磁极的感应发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旋转位置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和第二单极转子在它们操作期间的位置;以及
开关装置,交替地使具有矩形波形,且由所述第一串联电路所提供的第一电动势的正分量,或使具有矩形波形,且由所述第二串联电路所提供的第二电动势的正分量以180°电气角度的间隔输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一对相同极性的相对转轴相互对置的磁极的感应发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绕组包括一个第一绕组,设置在所述偶数个定子铁心的第一定子铁心中,一个第二绕组,设置在与第一定子铁心相邻的第二定子铁心中,以便与设置第一绕组方向相反的方向缠绕,一个第三绕组,设置在与第二定子铁心相邻的第三定子铁心中,以便与第一绕组相同的方向缠绕,一个第四绕组,设置在与第三定子铁心相邻的第四定子铁心中,以便与设置第三绕组方向相反的方向缠绕,第一至第四绕组按照预定布置相互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一对相同极性的相对转轴相互对置的磁极的感应发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串联电路包括一个第一绕组,设置在所述偶数个定子铁心的第一定子铁心中以第一方向缠绕,一个第二绕组,与所述第一绕组串联连接,并且设置在与第一定子铁心相邻的第二定子铁心中,以便以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缠绕,一个第三绕组,与所述第二绕组串联连接,并且设置在与第二定子铁心相邻的第三定子铁心中,以便以第一方向缠绕,一个第四绕组,与所述第三绕组串联连接,并且设置在与第三定子铁心相邻的第四定子铁心中,以便以第二方向缠绕;以及
所述第二串联电路包括一个第五绕组,设置在所述第一定子铁心中以第二方向缠绕,一个第六绕组,与所述第五绕组串联连接,并且设置在所述第二定子铁心中,以便以所述第一方向缠绕,一个第七绕组,与所述第六绕组串联连接,并且设置在所述第三定子铁心中,以便以所述第二方向缠绕,一个第八绕组,与所述第七绕组串联连接,并且设置在所述第四定子铁心中,以便以所述第一方向缠绕。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何一个所述的具有一对相同极性的相对转轴相互对置的磁极的感应发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至第四磁极为弧形;以及
所述偶数个定子铁心具有弧形横断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一对相同极性的相对转轴相互对置的磁极的感应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具有弧状横断面的所述弧形第一至第四磁极和所述定子铁心具有几乎相等的周长。
CN95193682A 1995-04-19 1995-04-19 具有一对相同极性的相对转轴相互对置的磁极的感应发电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7494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95193682A CN1067494C (zh) 1995-04-19 1995-04-19 具有一对相同极性的相对转轴相互对置的磁极的感应发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95193682A CN1067494C (zh) 1995-04-19 1995-04-19 具有一对相同极性的相对转轴相互对置的磁极的感应发电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226A true CN1151226A (zh) 1997-06-04
CN1067494C CN1067494C (zh) 2001-06-20

Family

ID=50825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519368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7494C (zh) 1995-04-19 1995-04-19 具有一对相同极性的相对转轴相互对置的磁极的感应发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494C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8414A (ja) * 1992-07-14 1994-02-10 Daido Steel Co Ltd リング状磁石をそなえたロー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494C (zh) 2001-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322C (zh) 磁通转向的电机,尤其是汽车的交流发电机
US20050099081A1 (en) Disk alternator
KR100339630B1 (ko) 단일대향자극유도발전기
CN87105601A (zh) 电机
CN104821668B (zh) 一种定子永磁型电机
CN102355108B (zh) 高品质三相交流永磁伺服同步电动机
CN104836398B (zh) 转子聚磁式双定子横向磁场永磁同步电机
US8344571B2 (en) High-efficiency permanent magnet motor
CN1799175A (zh) 三相同步磁阻马达
CN111313576B (zh) 一种模块化永磁电机
CN106451848A (zh) 一种电动车pcb定子永磁差速电机
CN109067024A (zh) 一种大转矩微振动磁悬浮开关磁阻电机
CN1933286B (zh) 一种新型永磁无刷直流四象限电机
CN1862928A (zh) 模块化定子结构低速直流无刷电动机
CN207977873U (zh) 一种永磁电机
EP3916971B1 (en) New two-stator and two-rotor combined energy-saving motor
CN1100378C (zh) 无负荷发电机
CN1067494C (zh) 具有一对相同极性的相对转轴相互对置的磁极的感应发电机
CN107733197B (zh) 一种永磁直驱电机
CN113346638B (zh) 一种三相并行磁路电机
CN108494211A (zh) 一种轴向磁通永磁同步磁阻电机
CN208353185U (zh) 一种轴向磁通永磁同步磁阻电机
CN101882900A (zh) 感应式磁能发电机
CN201509107U (zh) 同轴内外线圈电动机
CN201041981Y (zh) 永磁能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pplicant after: Hayasaka Shigeaki

Applicant before: Hayasaka Shigeaki

Co-applicant before: Yazeqi S - R - M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ZHILING UEDA;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AYASAKA MAOZHAO;

Effective date: 20060217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60217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Patentee after: Ueda Chirei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Patentee before: Hayasaka Shigeaki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