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5119273B - 服务与通信协同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服务与通信协同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19273B
CN115119273B CN202210847755.XA CN202210847755A CN115119273B CN 115119273 B CN115119273 B CN 115119273B CN 202210847755 A CN202210847755 A CN 202210847755A CN 115119273 B CN115119273 B CN 1151192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pplication
edge platform
terminal
service
switc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4775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19273A (zh
Inventor
李文杰
周桂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4775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1927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192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192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192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192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9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18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allowing seamless reselection, e.g. soft re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location or mobility data, e.g. speed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服务与通信协同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用以解决终端进行通信网络切换时,终端应用的服务可能中断的问题,所述方法包括:在预测到终端将触发通信网络切换时,为所述终端的应用选择目的边缘平台;指示所述应用的源边缘平台与所述目的边缘平台为所述应用建立双链接服务;当所述终端触发通信网络切换时,仅保留所述目的边缘平台为所述应用建立的服务。本发明通过双链接服务,实现在为终端进行通信网络切换时,终端应用的服务同步完成切换,且终端应用的服务不会被中断或具有最小化的中断时间,保障了应用业务的连续性,从而提高用户的体验。

Description

服务与通信协同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服务与通信协同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终端快速移动(例如车联网终端移动)时,需要跨越多个通信服务区、多个边缘服务平台的覆盖区域,为保障终端通信业务的连续性,在移动通信网络中,通过移动性管理,使得终端可以携带业务从一个小区变更到另外一个小区。为保障终端应用业务的连续性,通常通过不同边缘平台之间的服务迁移或重定向实现服务的连续性。
由于目前通信切换和服务迁移的过程相互独立,终端在跨越多个通信服务区以及多个边缘平台的覆盖区域时,需要忍受服务迁移、通信切换两种情况带来可能的业务中断,特别是终端的低时延应用业务,如果存在过长的服务中断时间,会明显影响服务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服务与通信协同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终端在跨越多个通信服务区以及多个边缘平台的覆盖区域时,终端的应用业务存在过长的服务中断时间,影响服务体验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服务与通信协同切换方法,包括:
在预测到终端将触发通信网络切换时,为所述终端的应用选择目的边缘平台;
指示所述应用的源边缘平台与所述目的边缘平台为所述应用建立双链接服务;
当所述终端触发通信网络切换时,仅保留所述目的边缘平台为所述应用建立的服务。
优选地,所述在预测到终端将触发通信网络切换时,为所述终端的应用选择目的边缘平台,具体包括:
获取终端的应用信息,并根据所述应用信息标识所述应用的优先属性;
获取所述终端的实时移动信息,并根据所述实时移动信息预测所述终端将触发的通信网络切换时刻、以及所述应用的候选目的边缘平台集合;
根据所述优先属性从所述候选目的边缘平台集合中选择目的边缘平台。
优选地,所述获取终端的应用信息,并根据所述应用信息标识所述应用的优先属性,具体包括:
获取终端的应用的时延可靠性需求等级和资源需求等级、以及预先定义的时延可靠性需求阈值和资源需求阈值;
如果所述时延可靠性需求等级大于等于所述时延可靠性需求阈值,则标识所述应用的优先属性包括时延可靠性优先属性;
如果所述资源需求等级大于等于所述资源需求阈值,则标识所述应用的优先属性包括资源优先属性;
获取所述时延可靠性需求等级与所述时延可靠性需求阈值之间的第一级差,并根据所述第一级差为所述时延可靠性优先属性分配第一权重;
获取所述资源需求等级与所述资源需求阈值之间的第二级差,并根据所述第二级差为所述资源优先属性分配第二权重。
优选地,所述获取终端的应用的时延可靠性需求等级和资源需求等级、以及预先定义的时延可靠性需求阈值和资源需求阈值,具体包括:
获取终端标识和所述终端正在使用的应用标识,并根据所述终端标识和所述应用标识获取所述终端和所述应用注册的服务与通信协同切换业务;
根据所述服务与通信协同切换业务获取所述应用的时延可靠性需求等级和资源需求等级、以及预先定义的时延可靠性需求阈值和资源需求阈值。
优选地,所述获取所述终端的实时移动信息,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终端的终端标识获取所述终端的实时网络信息和实时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终端标识查询所述终端是否订购轨迹规划服务;
如果是,获取所述终端本次出行的规划轨迹信息,并根据所述规划轨迹信息与所述实时网络信息和所述实时状态信息获取所述终端的实时移动信息;
如果否,进一步根据所述终端标识获取所述终端的历史轨迹信息,并根据所述历史轨迹信息与所述实时网络信息和所述实时状态信息预测所述终端的实时移动信息。
优选地,所述实时网络信息具体包括:所述终端当前连接的无线节点信息、无线网络测量信息;
所述实时状态信息具体包括:所述终端的当前位置、当前移动速率、当前移动方向。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优先属性从所述候选目的边缘平台集合中选择目的边缘平台,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候选目的边缘平台集合中每一边缘平台与所述源边缘平台完成所述应用的服务实例协商所需的协商时间;
获取所述候选目的边缘平台集合中每一边缘平台的可用资源的信息;
如果所述优先属性只包括时延可靠性优先属性,选择所述候选目的边缘平台集合中协商时间最短的边缘平台为所述目的边缘平台;
如果所述优先属性只包括资源优先属性,选择所述候选目的边缘平台集合中可用资源最多的边缘平台为所述目的边缘平台;
如果所述优先属性包括时延可靠性优先属性和资源优先属性,根据所述第一权重和所述第二权重计算所述每一边缘平台的协商时间和可用资源的最优解,选择所述候选目的边缘平台集合中具有最优解的边缘平台为所述目的边缘平台。
优选地,所述指示所述应用的源边缘平台与所述目的边缘平台为所述应用建立双链接服务,具体包括:
生成用于指示所述应用的源边缘平台保留所述应用的第一服务实例的定时器,并向所述源边缘平台发送所述定时器,以使所述源边缘平台在所述定时器的相应时长内保持所述第一服务实例与所述应用的链接;
向所述目的边缘平台发送与所述源边缘平台进行所述应用的服务实例协商的指示,以使所述目的边缘平台创建所述应用的第二服务实例并与所述应用链接。
优选地,所述生成用于指示所述应用的源边缘平台保留所述应用的第一服务实例的定时器,并向所述源边缘平台发送所述定时器,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终端当前连接的无线节点和/或待切换的无线节点的通信切换历史数据,并根据所述通信切换历史数据预测本次通信网络切换的切换时延;
获取所述目的边缘平台与所述源边缘平台完成所述应用的服务实例协商所需的协商时间,根据所述协商时间和所述切换时延生成所述定时器;
当距离所述通信网络切换时刻等于所述定时器的时长时,向所述源边缘平台发送所述定时器。
优选地,所述当所述终端触发通信网络切换时,仅保留所述目的边缘平台为所述应用建立的服务,具体包括:
当到达所述通信网络切换时刻时,将所述终端的通信网络从当前连接的无线节点切换至待切换的无线节点;
保留所述目的边缘平台接入地址作为所述应用的服务地址,此时,所述第二服务实例继续与所述应用链接;
去除所述源边缘平台接入地址作为所述应用的服务地址,此时,所述第一服务实例在所述定时器的指示下自动释放与所述应用的链接。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服务与通信协同切换装置,包括:
选择模块,用于在预测到终端将触发通信网络切换时,为所述终端的应用选择目的边缘平台;
指示模块,与所述选择模块连接,用于指示所述应用的源边缘平台与所述目的边缘平台为所述应用建立双链接服务;
保留模块,与所述指示模块连接,用于当所述终端触发通信网络切换时,仅保留所述目的边缘平台为所述应用建立的服务。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服务与通信协同切换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上所述的服务与通信协同切换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服务与通信协同切换系统,包括:
终端,用于触发通信网络切换;
服务与通信协同切换装置,与所述终端连接,用于执行如上所述的服务与通信协同切换方法;
边缘平台,与所述服务与通信协同切换装置和所述终端连接,包括源边缘平台和目的边缘平台,用于接收所述服务与通信协同切换装置的指示为所述终端的应用建立双链接服务。
本发明提供一种服务与通信协同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通过预测终端将触发通信网络切换,为应用选择合适的目的边缘平台,指示所述应用的源边缘平台与所述目的边缘平台为所述应用建立双链接服务,通过双链接服务为终端通信网络切换和应用服务切换提供时间及资源的协同,实现在为终端进行通信网络切换时,终端应用的服务同步完成切换,且终端应用的服务不会被中断或具有最小化的中断时间,保障了应用业务的连续性,从而提高用户的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服务与通信协同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服务与通信协同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服务与通信协同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服务与通信协同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服务与通信协同切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和附图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各特征可相互组合。
可以理解的是,为便于描述,本发明的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与本发明无关的部分未在附图中示出。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每个单元、模块可仅对应一个实体结构,也可由多个实体结构组成,或者,多个单元、模块也可集成为一个实体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流程图和框图中所标注的功能、步骤可按照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流程图和框图中,示出了按照本发明各实施例的系统、装置、设备、方法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其中,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代表一个单元、模块、程序段、代码,其包含用于实现规定的功能的可执行指令。而且,框图和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或方框的组合,可用实现规定的功能的基于硬件的系统实现,也可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单元、模块可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例如单元、模块可位于处理器中。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首先对通信网络发展趋势进行介绍。
随着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eneration)的发展,算力向下延伸,云服务由集中走向分布,促进边缘计算的发展。MEC(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边缘云将高带宽、低时延、本地化业务下沉到网络边缘,可利用无线接入网络就近提供用户所需的服务和云端计算功能,构建一个具备高性能、低延迟、高带宽的算力网络服务环境。在算力网络融合的架构下,网络感知算力,实现云、网、边、端、业协同,以更加灵活、弹性、可靠的能力提供融合服务。
算力网络融合发展不断拓宽服务行业应用场景。在工业领域,园区内终端通过工业网关接入最近的边缘算力网络,边缘云与中心云、公有云通过承载网络互联,由算力网络集中式的控制平台统一调度,通过算力网络融合创新实现工业园区的云、网、边、端、业协同。然而,在车联网领域,终端快速移动,如何保障算力网络融合架构下,行业终端业务在通信上的连续性、以及边缘服务上的连续性,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一种服务与通信协同切换方法,包括:
S21、在预测到终端将触发通信网络切换时,为所述终端的应用选择目的边缘平台;
S22、指示所述应用的源边缘平台与所述目的边缘平台为所述应用建立双链接服务;
S23、当所述终端触发通信网络切换时,仅保留所述目的边缘平台为所述应用建立的服务。
可选地,如图2所示,S21、在预测到终端将触发通信网络切换时,为所述终端的应用选择目的边缘平台,具体包括:
S201、获取终端的应用信息,并根据所述应用信息标识所述应用的优先属性;
S202、获取所述终端的实时移动信息,并根据所述实时移动信息预测所述终端将触发的通信网络切换时刻、以及所述应用的候选目的边缘平台集合;
S203、根据所述优先属性从所述候选目的边缘平台集合中选择目的边缘平台。
可选地,S201、获取终端的应用信息,并根据所述应用信息标识所述应用的优先属性,具体包括:
获取终端的应用的时延可靠性需求等级和资源需求等级、以及预先定义的时延可靠性需求阈值和资源需求阈值;
如果所述时延可靠性需求等级大于等于所述时延可靠性需求阈值,则标识所述应用的优先属性包括时延可靠性优先属性;
如果所述资源需求等级大于等于所述资源需求阈值,则标识所述应用的优先属性包括资源优先属性;
获取所述时延可靠性需求等级与所述时延可靠性需求阈值之间的第一级差,并根据所述第一级差为所述时延可靠性优先属性分配第一权重;
获取所述资源需求等级与所述资源需求阈值之间的第二级差,并根据所述第二级差为所述资源优先属性分配第二权重。
可选地,所述获取终端的应用的时延可靠性需求等级和资源需求等级、以及预先定义的时延可靠性需求阈值和资源需求阈值,具体包括:
获取终端标识和所述终端正在使用的应用标识,并根据所述终端标识和所述应用标识获取所述终端和所述应用注册的服务与通信协同切换业务;
根据所述服务与通信协同切换服务获取所述应用的时延可靠性需求等级和资源需求等级、以及预先定义的时延可靠性需求阈值和资源需求阈值。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首先,用于实现本发明的算力网络融合系统可包括:终端、基站、核心网、边缘平台、边缘业务平台、边缘运营平台等;其中,终端通过边缘运营平台订购所需应用服务和业务,终端接入边缘平台使用所订购的服务和业务;边缘业务平台分别对接边缘运营平台、核心网的网络开放功能、以及边缘平台,可分别通过开放接口,从边缘运营平台获得终端所订购的服务信息、从核心网获得终端信息及终端的网络信息、并实现对所有对接的边缘平台及自身应用的整体协同管理业务;本发明的服务与通信协同切换装置可设置在边缘业务平台上。
服务与通信协同切换装置具体通过执行如下步骤来实现S201:
接收终端为订购所需的服务发送的终端标识、终端上需要使用相应服务的应用标识、终端为相应的应用所订购的服务信息等,为终端及其应用注册服务与通信协同切换业务;
在终端移动过程中,获取终端标识及其正在使用的应用标识,根据终端标识及应用标识确定终端及相应的应用是否已经注册了服务与通信协同切换业务,如果是,从服务与通信协同切换业务中获取完成协同切换所需要知道的应用信息,包括:应用的时延可靠性需求等级、带宽及计算资源需求等级,以及预先定义的时延可靠性需求阈值Dt、带宽及计算资源需求阈值Rt;
根据应用信息,为应用标识不同的优先属性,包括:
若应用的时延可靠性需求等级≥Dt,则为应用增加“时延可靠性优先”标识;
若应用的带宽及计算资源需求等级≥Rt,则为应用增加“资源优先”标识;
并根据需求等级与阈值的级差,为上述两个标识分配不同权重,示例性地:
时延可靠性需求等级划分:L1:100ms@99.9%;L2:50ms@99.9%;L3:20ms@99.99%;L4:10ms@99.99%;L5:4ms@99.999%;当时延可靠性需求等级为L5,Dt为L2时,为应用增加“时延可靠性优先”标识,并根据二者相差3级分配一个权重α;
带宽及计算资源需求等级划分,例如:针对上行带宽,L1:(0,50)Mbps;L2:[50,100)Mbps;L3:[100,500)Mbps;L4:[500,1000)Mbps;L5:≥1000Mbps;当带宽及计算资源需求等级为L3,Rt为L2时,为应用增加“资源优先”标识,并根据二者相差1级分配一个权重β。
可选地,S202中,所述获取所述终端的实时移动信息,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终端的终端标识获取所述终端的实时网络信息和实时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终端标识查询所述终端是否订购轨迹规划服务;
如果是,获取所述终端本次出行的规划轨迹信息,并根据所述规划轨迹信息与所述实时网络信息和所述实时状态信息获取所述终端的实时移动信息;
如果否,进一步根据所述终端标识获取所述终端的历史轨迹信息,并根据所述历史轨迹信息与所述实时网络信息和所述实时状态信息预测所述终端的实时移动信息。
可选地,所述实时网络信息具体包括:所述终端当前连接的无线节点信息、无线网络测量信息;
所述实时状态信息具体包括:所述终端的当前位置、当前移动速率、当前移动方向。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服务与通信协同切换装置与网络侧开放功能对接,获取终端及网络的参数信息,具体通过执行如下步骤来实现S202:
预先向核心网订阅该终端的网络信息服务,包括根据终端标识获取该终端的实时网络信息和实时状态信息;其中,实时网络信息包括:该终端当前连接的无线节点信息、无线网络测量信息、终端可切换的无线节点信息等;实时状态信息包括:该终端当前的位置、移动速率、移动方向、终端周围的障碍物信息等;
根据终端标识查询该终端是否订购轨迹规划服务,若是,则获取该终端的规划轨迹信息,基于规划轨迹结合该终端当前的位置等信息获得实时移动信息;
若否,则启动终端移动趋势预测功能,包括:根据终端标识获取该终端的历史轨迹信息,基于AI算法结合历史轨迹信息实时状态信息等,生成终端移动趋势预测信息(实时移动信息);
根据实时移动信息,预测该终端移动将触发的通信网络切换时刻T0、以及候选目的边缘平台集合A;可以理解的是,根据实时移动信息也可以预测待切换的无线节点等信息。
可选地,S203、根据所述优先属性从所述候选目的边缘平台集合中选择目的边缘平台,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候选目的边缘平台集合中每一边缘平台与所述源边缘平台完成所述应用的服务实例协商所需的协商时间;
获取所述候选目的边缘平台集合中每一边缘平台的可用资源的信息;
如果所述优先属性只包括时延可靠性优先属性,选择所述候选目的边缘平台集合中协商时间最短的边缘平台为所述目的边缘平台;
如果所述优先属性只包括资源优先属性,选择所述候选目的边缘平台集合中可用资源最多的边缘平台为所述目的边缘平台;
如果所述优先属性包括时延可靠性优先属性和资源优先属性,根据所述第一权重和所述第二权重计算所述每一边缘平台的协商时间和可用资源的最优解,选择所述候选目的边缘平台集合中具有最优解的边缘平台为所述目的边缘平台。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服务与通信协同切换装置根据应用的优先属性标识,为应用选择合适的目的边缘平台,具体通过执行如下步骤来实现S203:
若应用有“时延可靠性优先”标识,获取候选目的边缘平台集合A的每一边缘平台与源边缘平台间完成应用的服务实例协商所需的协商时间t,其中,协商时间t为同一个应用在两个边缘平台的两个实例,完成实例创建、到上下文同步所需要的时长;
判断应用是否有“资源优先”标识,若无,选择最短协商时间t对应的边缘平台为目的边缘平台;
若有“资源优先”标识,进一步获取候选目的边缘平台集合A的每一边缘平台的可用带宽及计算资源信息,根据权重α和β计算协商时间与可用资源的最优解,选择最优解对应的边缘平台为目的边缘平台,并获取相应的协商时间t;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没有相应标识可以选择候选目的边缘平台集合A的任一边缘平台作为目的边缘平台,也可以选择协商时间短或可用资源多的边缘平台为目的边缘平台,只有“资源优先”标识可以选择可用资源多的边缘平台为目的边缘平台。
可选地,如图2所示,S22、指示所述应用的源边缘平台与所述目的边缘平台为所述应用建立双链接服务,具体包括:
S204、生成用于指示所述应用的源边缘平台保留所述应用的第一服务实例的定时器,并向所述源边缘平台发送所述定时器,向所述目的边缘平台发送与所述源边缘平台进行所述应用的服务实例协商的指示;
具体地,通过S204实现如下目的:使所述源边缘平台在所述定时器的相应时长内保持所述第一服务实例与所述应用的链接,以及使所述目的边缘平台创建所述应用的第二服务实例并与所述应用链接。
可选地,S204中,所述生成用于指示所述应用的源边缘平台保留所述应用的第一服务实例的定时器,并向所述源边缘平台发送所述定时器,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终端当前连接的无线节点和/或待切换的无线节点的通信切换历史数据,并根据所述通信切换历史数据预测本次通信网络切换的切换时延;
获取所述目的边缘平台与所述源边缘平台完成所述应用的服务实例协商所需的协商时间,根据所述协商时间和所述切换时延生成所述定时器;
当距离所述通信网络切换时刻等于所述定时器的时长时,向所述源边缘平台发送所述定时器。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服务与通信协同切换装置具体通过执行如下步骤来实现S204:
根据当前连接的无线节点与待切换的无线节点之间的通信切换历史数据,计算通信切换时延Dcho,其中,通信切换历史数据通过网络侧开放功能从基站处获取;
为应用程序生成定时器T,T=t+Dcho+Δt,其中,定时器T用于指示在源边缘平台上应用的服务实例会话保留的时长,Δt为预测算法的误差调整量;
在T0-T时刻,向源边缘平台发送定时器,向目的边缘平台发送执行应用的服务实例协商的通知,以实现目的边缘平台执行协商机制,为应用创建新的实例(第二服务实例),与源边缘平台上原有的实例(第一服务实例)通过协商机制共享终端应用的上下文信息,协商完成后,目的边缘平台上新的实例与源边缘平台上原有的实例,通过双链接为终端应用提供服务,其中,双链接是一种链接协议或机制,使得终端应用同时保持与源边缘平台上的第一服务实例、目的边缘平台上的第二服务实例之间的链接。
可选地,如图2所示,S23、当所述终端触发通信网络切换时,仅保留所述目的边缘平台为所述应用建立的服务,具体包括:
S205、当到达所述通信网络切换时刻时,将所述终端的通信网络从当前连接的无线节点切换至待切换的无线节点,仅保留所述目的边缘平台接入地址作为所述应用的唯一服务地址;
具体地,所述仅保留所述目的边缘平台接入地址作为所述应用的唯一服务地址包括:保留所述目的边缘平台接入地址作为所述应用的服务地址,此时,所述第二服务实例继续与所述应用链接;去除所述源边缘平台接入地址作为所述应用的服务地址,此时,所述第一服务实例在所述定时器的指示下自动释放与所述应用的链接。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服务与通信协同切换装置具体通过执行如下步骤来实现S205:
当到达通信网络切换时刻T0时,同时执行通信网络切换和应用服务切换,仅保留切换后的目的通信接入地址为所述终端的唯一通信接入地址、目的边缘平台接入地址为所述应用的唯一服务接入地址,此时不再需要双链接,源边缘平台上原有的实例根据定时器释放原有会话。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一种服务与通信协同切换装置,包括:
选择模块21,用于在预测到终端将触发通信网络切换时,为所述终端的应用选择目的边缘平台;
指示模块22,与所述选择模块21连接,用于指示所述应用的源边缘平台与所述目的边缘平台为所述应用建立双链接服务;
保留模块23,与所述指示模块22连接,用于当所述终端触发通信网络切换时,仅保留所述目的边缘平台为所述应用建立的服务。
可选地,所述选择模块21,具体包括:
标识子模块,用于获取终端的应用信息,并根据所述应用信息标识所述应用的优先属性;
预测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终端的实时移动信息,并根据所述实时移动信息预测所述终端将触发的通信网络切换时刻、以及所述应用的候选目的边缘平台集合;
选择子模块,与所述标识子模块和所述预测子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优先属性从所述候选目的边缘平台集合中选择目的边缘平台。
可选地,所述标识子模块,具体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终端的应用的时延可靠性需求等级和资源需求等级、以及预先定义的时延可靠性需求阈值和资源需求阈值;
第一标识单元,与所述第一获取单元连接,用于如果所述时延可靠性需求等级大于等于所述时延可靠性需求阈值,则标识所述应用的优先属性包括时延可靠性优先属性;
第二标识单元,与所述第一获取单元连接,用于如果所述资源需求等级大于等于所述资源需求阈值,则标识所述应用的优先属性包括资源优先属性;
第一权重单元,与所述第一标识单元连接,用于获取所述时延可靠性需求等级与所述时延可靠性需求阈值之间的第一级差,并根据所述第一级差为所述时延可靠性优先属性分配第一权重;
第二权重单元,与所述第二标识单元连接,用于获取所述资源需求等级与所述资源需求阈值之间的第二级差,并根据所述第二级差为所述资源优先属性分配第二权重。
可选地,所述第一获取单元,具体包括:
第一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终端标识和所述终端正在使用的应用标识,并根据所述终端标识和所述应用标识获取所述终端和所述应用注册的服务与通信协同切换业务;
第二获取子单元,与所述第一获取子单元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服务与通信协同切换业务获取所述应用的时延可靠性需求等级和资源需求等级、以及预先定义的时延可靠性需求阈值和资源需求阈值。
可选地,所述预测子模块中,具体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终端的终端标识获取所述终端的实时网络信息和实时状态信息;
查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终端标识查询所述终端是否订购轨迹规划服务;
第三获取单元,与所述第二获取单元和所述查询单元连接,用于如果是,获取所述终端本次出行的规划轨迹信息,并根据所述规划轨迹信息与所述实时网络信息和所述实时状态信息获取所述终端的实时移动信息;
第一预测单元,与所述第二获取单元和所述查询单元连接,用于如果否,进一步根据所述终端标识获取所述终端的历史轨迹信息,并根据所述历史轨迹信息与所述实时网络信息和所述实时状态信息预测所述终端的实时移动信息。
可选地,所述实时网络信息具体包括:所述终端当前连接的无线节点信息、无线网络测量信息;
所述实时状态信息具体包括:所述终端的当前位置、当前移动速率、当前移动方向。
可选地,所述选择子模块,具体包括:
第四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候选目的边缘平台集合中每一边缘平台与所述源边缘平台完成所述应用的服务实例协商所需的协商时间;
第五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候选目的边缘平台集合中每一边缘平台的可用资源的信息;
第一选择单元,与所述第四获取单元连接,用于如果所述优先属性只包括时延可靠性优先属性,选择所述候选目的边缘平台集合中协商时间最短的边缘平台为所述目的边缘平台;
第二选择单元,与所述第五获取单元连接,用于如果所述优先属性只包括资源优先属性,选择所述候选目的边缘平台集合中可用资源最多的边缘平台为所述目的边缘平台;
第三选择单元,与所述第四获取单元和所述第五获取单元连接,用于如果所述优先属性包括时延可靠性优先属性和资源优先属性,根据所述第一权重和所述第二权重计算所述每一边缘平台的协商时间和可用资源的最优解,选择所述候选目的边缘平台集合中具有最优解的边缘平台为所述目的边缘平台。
可选地,所述指示模块22,具体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生成用于指示所述应用的源边缘平台保留所述应用的第一服务实例的定时器,并向所述源边缘平台发送所述定时器,以使所述源边缘平台在所述定时器的相应时长内保持所述第一服务实例与所述应用的链接;
第二发送单元,与所述第一发送单元连接,用于向所述目的边缘平台发送与所述源边缘平台进行所述应用的服务实例协商的指示,以使所述目的边缘平台创建所述应用的第二服务实例并与所述应用链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发送单元,具体包括:
第一预测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终端当前连接的无线节点和/或待切换的无线节点的通信切换历史数据,并根据所述通信切换历史数据预测本次通信网络切换的切换时延;
生成子单元,与所述第一预测子单元连接,用于获取所述目的边缘平台与所述源边缘平台完成所述应用的服务实例协商所需的协商时间,根据所述协商时间和所述切换时延生成所述定时器;
第一发送子单元,与所述生成子单元连接,用于当距离所述通信网络切换时刻等于所述定时器的时长时,向所述源边缘平台发送所述定时器。
可选地,所述保留模块23,具体包括:
切换单元,用于当到达所述通信网络切换时刻时,将所述终端的通信网络从当前连接的无线节点切换至待切换的无线节点;
保留单元,与所述切换单元连接,用于保留所述目的边缘平台接入地址作为所述应用的服务地址,此时,所述第二服务实例继续与所述应用链接;
去除单元,与所述保留单元连接,用于去除所述源边缘平台接入地址作为所述应用的服务地址,此时,所述第一服务实例在所述定时器的指示下自动释放与所述应用的链接。
实施例3: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一种服务与通信协同切换装置,所述设备包括存储器10和处理器20,所述存储器10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处理器20运行所述存储器10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所述处理器20执行如实施例1所述的服务与通信协同切换方法。
其中,存储器10与处理器20连接,存储器10可采用闪存或只读存储器或其他存储器,处理器20可采用中央处理器或单片机。
所述存储器10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计算机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可移除或不可移除的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带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光盘只读存储器),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
实施例4: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一种服务与通信协同切换系统,包括:
终端1,用于触发通信网络切换;
服务与通信协同切换装置2,与所述终端1连接,用于执行如实施例1所述的服务与通信协同切换方法;
边缘平台3,与所述服务与通信协同切换装置2和所述终端1连接,包括源边缘平台和目的边缘平台,用于接收所述服务与通信协同切换装置2的指示为所述终端1的应用建立双链接服务。
本发明实施例1-4提供一种服务与通信协同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通过预测终端将触发通信网络切换,为应用选择合适的目的边缘平台,指示所述应用的源边缘平台与所述目的边缘平台为所述应用建立双链接服务,通过双链接服务为终端通信网络切换和应用服务切换提供时间及资源的协同,实现在为终端进行通信网络切换时,终端应用的服务同步完成切换,且终端应用的服务不会被中断或具有最小化的中断时间,保障了应用业务的连续性,从而提高用户的体验。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服务与通信协同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预测到终端将触发通信网络切换时,为所述终端的应用选择目的边缘平台;
指示所述应用的源边缘平台与所述目的边缘平台为所述应用建立双链接服务,具体包括:
生成用于指示所述应用的源边缘平台保留所述应用的第一服务实例的定时器,并向所述源边缘平台发送所述定时器,以使所述源边缘平台在所述定时器的相应时长内保持所述第一服务实例与所述应用的链接,
向所述目的边缘平台发送与所述源边缘平台进行所述应用的服务实例协商的指示,以使所述目的边缘平台创建所述应用的第二服务实例并与所述应用链接,
其中,所述定时器包括通信网络切换的切换时延和所述服务实例协商的协商时间;
当所述终端触发通信网络切换时,仅保留所述目的边缘平台为所述应用建立的服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预测到终端将触发通信网络切换时,为所述终端的应用选择目的边缘平台,具体包括:
获取终端的应用信息,并根据所述应用信息标识所述应用的优先属性;
获取所述终端的实时移动信息,并根据所述实时移动信息预测所述终端将触发的通信网络切换时刻、以及所述应用的候选目的边缘平台集合;
根据所述优先属性从所述候选目的边缘平台集合中选择目的边缘平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终端的应用信息,并根据所述应用信息标识所述应用的优先属性,具体包括:
获取终端的应用的时延可靠性需求等级和资源需求等级、以及预先定义的时延可靠性需求阈值和资源需求阈值;
如果所述时延可靠性需求等级大于等于所述时延可靠性需求阈值,则标识所述应用的优先属性包括时延可靠性优先属性;
如果所述资源需求等级大于等于所述资源需求阈值,则标识所述应用的优先属性包括资源优先属性;
获取所述时延可靠性需求等级与所述时延可靠性需求阈值之间的第一级差,并根据所述第一级差为所述时延可靠性优先属性分配第一权重;
获取所述资源需求等级与所述资源需求阈值之间的第二级差,并根据所述第二级差为所述资源优先属性分配第二权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终端的应用的时延可靠性需求等级和资源需求等级、以及预先定义的时延可靠性需求阈值和资源需求阈值,具体包括:
获取终端标识和所述终端正在使用的应用标识,并根据所述终端标识和所述应用标识获取所述终端和所述应用注册的服务与通信协同切换业务;
根据所述服务与通信协同切换业务获取所述应用的时延可靠性需求等级和资源需求等级、以及预先定义的时延可靠性需求阈值和资源需求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终端的实时移动信息,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终端的终端标识获取所述终端的实时网络信息和实时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终端标识查询所述终端是否订购轨迹规划服务;
如果是,获取所述终端本次出行的规划轨迹信息,并根据所述规划轨迹信息与所述实时网络信息和所述实时状态信息获取所述终端的实时移动信息;
如果否,进一步根据所述终端标识获取所述终端的历史轨迹信息,并根据所述历史轨迹信息与所述实时网络信息和所述实时状态信息预测所述终端的实时移动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时网络信息具体包括:所述终端当前连接的无线节点信息、无线网络测量信息;
所述实时状态信息具体包括:所述终端的当前位置、当前移动速率、当前移动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优先属性从所述候选目的边缘平台集合中选择目的边缘平台,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候选目的边缘平台集合中每一边缘平台与所述源边缘平台完成所述应用的服务实例协商所需的协商时间;
获取所述候选目的边缘平台集合中每一边缘平台的可用资源的信息;
如果所述优先属性只包括时延可靠性优先属性,选择所述候选目的边缘平台集合中协商时间最短的边缘平台为所述目的边缘平台;
如果所述优先属性只包括资源优先属性,选择所述候选目的边缘平台集合中可用资源最多的边缘平台为所述目的边缘平台;
如果所述优先属性包括时延可靠性优先属性和资源优先属性,根据所述第一权重和所述第二权重计算所述每一边缘平台的协商时间和可用资源的最优解,选择所述候选目的边缘平台集合中具有最优解的边缘平台为所述目的边缘平台。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用于指示所述应用的源边缘平台保留所述应用的第一服务实例的定时器,并向所述源边缘平台发送所述定时器,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终端当前连接的无线节点和/或待切换的无线节点的通信切换历史数据,并根据所述通信切换历史数据预测本次通信网络切换的切换时延;
获取所述目的边缘平台与所述源边缘平台完成所述应用的服务实例协商所需的协商时间,根据所述协商时间和所述切换时延生成所述定时器;
当距离所述通信网络切换时刻等于所述定时器的时长时,向所述源边缘平台发送所述定时器。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终端触发通信网络切换时,仅保留所述目的边缘平台为所述应用建立的服务,具体包括:
当到达所述通信网络切换时刻时,将所述终端的通信网络从当前连接的无线节点切换至待切换的无线节点;
保留所述目的边缘平台接入地址作为所述应用的服务地址,此时,所述第二服务实例继续与所述应用链接;
去除所述源边缘平台接入地址作为所述应用的服务地址,此时,所述第一服务实例在所述定时器的指示下自动释放与所述应用的链接。
10.一种服务与通信协同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选择模块,用于在预测到终端将触发通信网络切换时,为所述终端的应用选择目的边缘平台;
指示模块,与所述选择模块连接,用于指示所述应用的源边缘平台与所述目的边缘平台为所述应用建立双链接服务,具体包括:
生成用于指示所述应用的源边缘平台保留所述应用的第一服务实例的定时器,并向所述源边缘平台发送所述定时器,以使所述源边缘平台在所述定时器的相应时长内保持所述第一服务实例与所述应用的链接;
向所述目的边缘平台发送与所述源边缘平台进行所述应用的服务实例协商的指示,以使所述目的边缘平台创建所述应用的第二服务实例并与所述应用链接,
其中,所述定时器包括通信网络切换的切换时延和所述服务实例协商的协商时间;
保留模块,与所述指示模块连接,用于当所述终端触发通信网络切换时,仅保留所述目的边缘平台为所述应用建立的服务。
11.一种服务与通信协同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服务与通信协同切换方法。
12.一种服务与通信协同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用于触发通信网络切换;
服务与通信协同切换装置,与所述终端连接,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服务与通信协同切换方法;
边缘平台,与所述服务与通信协同切换装置和所述终端连接,包括源边缘平台和目的边缘平台,用于接收所述服务与通信协同切换装置的指示为所述终端的应用建立双链接服务。
CN202210847755.XA 2022-07-19 2022-07-19 服务与通信协同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151192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47755.XA CN115119273B (zh) 2022-07-19 2022-07-19 服务与通信协同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47755.XA CN115119273B (zh) 2022-07-19 2022-07-19 服务与通信协同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19273A CN115119273A (zh) 2022-09-27
CN115119273B true CN115119273B (zh) 2023-12-19

Family

ID=833328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47755.XA Active CN115119273B (zh) 2022-07-19 2022-07-19 服务与通信协同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19273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29742A1 (en) * 2016-01-27 2017-08-03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mobile edge application session connectivity and mobility
CN108028783A (zh) * 2015-11-30 2018-05-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切换移动边缘平台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8282801A (zh) * 2018-01-26 2018-07-13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移动边缘计算的切换管理方法
US10499304B1 (en) * 2018-06-18 2019-12-03 Google Llc Fifth generation new radio edge computing mobility management
CN111132253A (zh) * 2019-12-31 2020-05-08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通信切换和服务迁移的联合移动性管理方法
CN112187872A (zh) * 2020-09-08 2021-01-05 重庆大学 一种移动边缘计算网络下内容缓存和用户关联优化方法
CN112492541A (zh) * 2019-09-12 2021-03-12 英特尔公司 用于移动用户设备的多址边缘计算服务的方法和装置
CN113037805A (zh) * 2021-05-11 2021-06-25 福州大学 面向移动边缘计算的多实例微服务迁移方法
CN113055487A (zh) * 2021-03-22 2021-06-29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vmec服务网络选择的迁移方法
WO2022089724A1 (en) * 2020-10-27 2022-05-05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Entity access for an applic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234204B2 (en) * 2019-02-12 2022-01-25 Intel Corporation Server selection for vehicle communications and applications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28783A (zh) * 2015-11-30 2018-05-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切换移动边缘平台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7129742A1 (en) * 2016-01-27 2017-08-03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mobile edge application session connectivity and mobility
CN108282801A (zh) * 2018-01-26 2018-07-13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移动边缘计算的切换管理方法
US10499304B1 (en) * 2018-06-18 2019-12-03 Google Llc Fifth generation new radio edge computing mobility management
CN112492541A (zh) * 2019-09-12 2021-03-12 英特尔公司 用于移动用户设备的多址边缘计算服务的方法和装置
CN111132253A (zh) * 2019-12-31 2020-05-08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通信切换和服务迁移的联合移动性管理方法
CN112187872A (zh) * 2020-09-08 2021-01-05 重庆大学 一种移动边缘计算网络下内容缓存和用户关联优化方法
WO2022089724A1 (en) * 2020-10-27 2022-05-05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Entity access for an application
CN113055487A (zh) * 2021-03-22 2021-06-29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vmec服务网络选择的迁移方法
CN113037805A (zh) * 2021-05-11 2021-06-25 福州大学 面向移动边缘计算的多实例微服务迁移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esource management for mobile edge computing using user mobility prediction;Ojima T et al;《ICOIN 2018》;全文 *
边缘计算切换及服务迁移协同研究;汤丁媛;《中国硕士优秀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19273A (zh) 2022-09-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93200B2 (en) Method and system of providing data service according to a user's future location
US8249596B2 (en) Location based handoff
US7444149B2 (en) Proactive deployment of decision mechanisms for optimal handover
CN110650513B (zh) 一种用户面路径更新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WO2005027556A1 (en) Selection of a target network for a seamless handover from a plurality of wireless networks
JP6961800B2 (ja) モバイルデバイスの移動状況に基づく基地局切り替え方法および装置
EP3085158B1 (en) Network handover optimization
EP3869835A1 (en) Edge computing-based application relo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14553713A (zh) 用于移动应用的智能动态通信移交
WO2022152871A1 (en) Method of managing a vehicle internet service in a cellular network of at least fourth generation 4g
Peters et al. Anticipatory user plane management for 5G
CN110121201A (zh) 一种路径规划方法、装置、基站及终端
EP2615857A1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future location of a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CN115119273B (zh) 服务与通信协同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JP2007215238A (ja) 通信網におけるリソース予約システム、リソース予約方法及びリソース予約装置
CN114401270B (zh) 应用迁移方法、系统、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GB2611303A (en) Trajectory data collection in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12449382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服务器
KR101289412B1 (ko) 차량도착예측 알림 시스템 및 방법
Vieira et al. Mobility-aware SFC migration in dynamic 5G-Edge networks
EP4454241A1 (en) Cross-domain resource coordination with ue episodic mobility
JP2005012633A (ja) 移動無線システム及び移動無線通信方法
WO2021064425A1 (en) Routing vehicle-to-everything communications
CN117354727A (zh) 导航路线的获取方法与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WO2022180849A1 (ja) ネットワークオペレーティングシステム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