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5110583B - 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防水渗漏结构 - Google Patents

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防水渗漏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10583B
CN115110583B CN202210719182.2A CN202210719182A CN115110583B CN 115110583 B CN115110583 B CN 115110583B CN 202210719182 A CN202210719182 A CN 202210719182A CN 115110583 B CN115110583 B CN 1151105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t
water
bottom plate
water stop
str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1918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10583A (zh
Inventor
郭俊
刘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Kunjia Waterproof Anticorrosive Insu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Kunjia Waterproof Anticorrosive Insu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Kunjia Waterproof Anticorrosive Insu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Kunjia Waterproof Anticorrosive Insu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1918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1058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105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105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105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105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16Arrangement or construction of joints in foundation struc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Special Wing (AREA)
  • Underground Structures, Protecting, Testing And Restoring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防水渗漏结构,应用在建筑防水技术领域。其包括底板、后浇带、垫层、后浇带下加厚垫层和防水卷材,后浇带连接于两侧底板之间,防水卷材铺设于底板与后浇带下方,垫层位于防水卷材下方,后浇带下加厚垫层位于垫层下方,还包括止水块,所述止水块的一端设于所述底板内,所述止水块的另一端设于所述后浇带内;所述止水块内设有空腔,所述止水块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止水孔,所述止水孔内插设有止水条,所述止水条同时抵紧在所述底板和所述后浇带上;所述止水块的顶部设有若干导水孔,所述导水孔与所述空腔连通。本申请具有以下效果:可以提高底板与后浇带的接缝处的防水效果。

Description

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防水渗漏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防水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防水渗漏结构。
背景技术
后浇带是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为克服由于温度、收缩等原因导致有害裂缝而设置的临时施工缝,后浇带留设在基础底板、墙、梁等的相应位置,并在主体结构保留一段时间后再浇筑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
相关技术中的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防水渗漏结构包括底板、后浇带、垫层、后浇带下加厚垫层和防水卷材,后浇带介于两侧底板之间,防水卷材铺设于底板与后浇带下方,垫层位于防水卷材下方,后浇带下加厚垫层位于垫层下方。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后浇带部位混凝土刚浇筑时,地下水压力较大,混凝土强度较低,容易使得在混凝土终凝前地下水沿底板与后浇带之间渗透并形成了渗水通道,待混凝土凝固后渗水通道依然存在,从而当地下水位上升时,容易导致底板与后浇带连接处发生渗透水现象。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因施工周期较长,增加基坑整体暴露时间,容易使基坑稳定性下降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防水渗漏结构。
本申请提供一种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防水渗漏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防水渗漏结构,包括底板、后浇带、垫层、后浇带下加厚垫层和防水卷材,后浇带连接于两侧底板之间,防水卷材铺设于底板与后浇带下方,垫层位于防水卷材下方,后浇带下加厚垫层位于垫层下方,还包括止水块,所述止水块的一端设于所述底板内,所述止水块的另一端设于所述后浇带内;
所述止水块内设有空腔,所述止水块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止水孔,所述止水孔内插设有止水条,所述止水条同时抵紧在所述底板和所述后浇带上;
所述止水块的顶部设有若干导水孔,所述导水孔与所述空腔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止水条抵紧在底板与后浇带上,可以降低地下水从底板与后浇带的接缝处渗漏的可能性。底板与止水块之间的间隙内的地下水、后浇带与止水块之间的间隙内的地下水通过导水孔流入空腔内,一方面可以降低地下水继续向上渗透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地下水流入空腔后落在止水条上,在地下水的重力作用下止水条更加抵紧在底板与后浇带上,从而可以提高底板与后浇带的接缝处的防水效果。
可选的,所述空腔内设有抵撑板和若干弹簧,所述止水条设于所述抵撑板上,所述弹簧的一端设于所述抵撑板上,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设于所述空腔的顶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始终将止水条抵紧在底板和后浇带上,从而可以降低当地下水的水压过高时,将止水条顶入空腔内的可能性。
可选的,所述空腔内设有一对下拉机构,所述止水条位于一对所述下拉机构之间;
所述下拉机构包括若干用于下拉抵撑板的下拉组件和用于驱动下拉组件的驱动组件,所述下拉组件设于所述空腔的内壁上,所述下拉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抵撑板的底面连接,所述下拉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驱动组件位于所述导水孔的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组件驱动下拉组件,下拉组件向下拉抵撑板,从而可以使止水条进一步抵紧在底板和后浇带上,进而可以进一步提高止水条对底板与后浇带的接缝处的防水效果。
可选的,所述下拉组件包括拉绳、第一滑轮、第二滑轮、第一安装轴和第二安装轴,所述第一安装轴和所述第二安装轴均设于所述空腔的侧壁上,所述第一滑轮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轴上,且所述第一滑轮位于所述抵撑板的下方;
所述第二滑轮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轴上,所述第二滑轮位于所述驱动组件的上方;
所述拉绳的一端与所述抵撑板的底面连接,所述拉绳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拉绳搭接在所述第一滑轮和所述第二滑轮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相配合,使驱动组件的重力增加后,拉绳可以向下拉抵撑板,从而使止水条可以进一步抵紧在底板和后浇带上。
可选的,所述下拉组件包括水箱和若干提绳,所述水箱位于所述导水孔的下方,所述提绳与所述水箱连接,所述拉绳与所述提绳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板与止水块之间的水,后浇带与止水块之间的水经导水孔落入水箱,使水箱的重力增加,在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对力的转向作用下,拉绳对抵撑板的拉力增加,从而使止水条可以进一步抵紧在底板和后浇带上。
可选的,相邻的两个所述水箱之间连通有若干通水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水管用于连通相邻两个水箱,使水箱里的水量更加平均,从而使抵撑板的受力更加均匀,进而可以降低止水条发生歪斜的可能性,以提高止水条与止水块之间的密封性。
可选的,所述止水块的外壁上设有止水层,所述止水层与所述底板和所述后浇带相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止水层可以降低地下水流入止水块与底板和后浇带之间的可能性,可以提高整个防水渗透结构的防水效果。
可选的,所述止水块的顶壁上设有堵水孔,所述堵水孔内滑动设有堵水块,所述弹簧抵紧在所述堵水块上,所述堵水块远离所述弹簧的一侧设有堵水条,所述堵水条同时抵紧在所述底板和所述后浇带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可以将堵水条抵紧在底板和后浇带上,从而可以进一步降低地下水从底板与后浇带的接缝处渗漏的可能性。
可选的,所述堵水块的侧壁上设有限位块,所述堵水孔的侧壁上设有供所述限位块配合滑移的限位槽,所述限位块置于所述限位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块与限位槽相配合,起到对堵水块进行限位的作用,可以降低弹簧失效后堵水块落入空腔内的可能性。
可选的,所述底板和所述后浇带的上方设有封堵框,所述封堵框上设有防水层,所述封堵框的一端设于所述后浇带其中一侧的所述底板内,所述封堵框的另一端设于所述后浇带的另一侧的所述底板内,所述防水层与所述后浇带和所述底板相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封堵框可以使防水层可以更紧密的抵贴在底板和后浇带上,对底板与后浇带的接缝处进行封堵,且封堵框和防水层增加了地下水渗径,从而可以进一步降低地下水渗漏进地下室内的情况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止水块与底板和后浇带之间的间隙内的地下水,通过导水孔流入空腔内,一方面可以降低地下水继续向上渗透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地下水流入空腔后落在止水条上,在地下水的重力作用下止水条更加抵紧在底板与后浇带上,从而可以提高底板与后浇带的接缝处的防水效果;
2、止水块与底板和后浇带之间的间隙内的地下水,落到水箱内增加水箱的重量,从而使水箱作用在拉绳上的力增大,在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对力的转向作用下,拉绳对抵撑板的拉力增加,从而使止水条可以进一步抵紧在底板和后浇带上,以提高底板与后浇带的接缝处的防水效果;
3、封堵框可以使防水层可以更紧密的抵贴在底板和后浇带上,对底板与后浇带的接缝处进行封堵,且封堵框和防水层增加了地下水渗径,从而可以进一步降低地下水渗漏进地下室内的情况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防水渗漏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防水渗漏结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5是图1中C部分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底板;2、后浇带;3、防水卷材;4、垫层;5、后浇带下加厚垫层;6、止水块;61、空腔;62、止水孔;63、导水孔;64、堵水孔;65、限位槽;7、止水条;8、抵撑板;9、弹簧;10、堵水块;11、堵水条;12、下拉机构;121、下拉组件;1211、拉绳;1212、第一滑轮;1213、第二滑轮;1214、第三滑轮;1215、第一安装轴;1216、第二安装轴;1217、第三安装轴;122、驱动组件;1221、水箱;1222、提绳;123、通水管;13、止水层;14、限位块;15、封堵框;16、防水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防水渗漏结构。
参照图1,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防水渗漏结构,包括底板1、后浇带2、防水卷材3、垫层4、后浇带2下加厚垫层4和止水块6,后浇带2浇筑于两侧底板1之间并与底板1连接。防水卷材3铺设在底板1和后浇带2与垫层4之间,后浇带2下加厚垫层4铺设于垫层4下方,且位于后浇带2的正下方,通过从下到上依次铺设的后浇带2下加厚垫层4、垫层4和防水卷材3,实现对底板1和后浇带2下方的防水,可以降低地下水进入底板1与后浇带2的接缝内的可能性。
参照图1和图2,止水块6的外壁上粘接有止水层13,本实施例中,止水层13为遇水膨胀材料制成,止水块6的一端固定在底板1内,止水块6的另一端固定在后浇带2内,止水层13与底板1和后浇带2相贴合,地下水经底板1与后浇带2的接缝内进入止水块6与底板1和后浇带2之间,止水层13吸水膨胀抵紧在底板1和后浇带2上,从而可以降低地下水继续上升进入地下室内的可能性。
参照图1和图2,止水块6内设有空腔61,止水块6的底壁上设有与空腔61连通的止水孔62,止水孔62内插设有橡胶材质的止水条7,止水条7与止水孔62的孔壁相贴合,止水条7位于空腔61外的一侧同时抵紧在底板1和后浇带2上。止水块6的顶壁上设有与空腔61连通的堵水孔64,堵水孔64内滑动设有堵水块10,堵水块10背向止水条7的一侧粘接有橡胶材质的堵水条11,堵水条11位于空腔61外的一侧同时抵紧在底板1和后浇带2上。
止水条7位于空腔61内的一侧粘接有抵撑板8,抵撑板8与堵水块10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弹簧9,在弹簧9的弹力作用下,将止水条7和堵水条11更加抵紧在底板1和后浇带2上,从而可以提高底板1和后浇带2之间的防水效果。
参照图1和图2,止水块6的顶壁上设有若干与空腔61连通的导水孔63,本实施例中,导水孔63的数量以两个为例,其中一个导水孔63设于止水块6位于底板1内的部位上,另一个导水孔63设于止水块6位于后浇带2内的部位上,且止水层13不遮挡导水孔63,使止水块6与底板1和后浇带2之间的地下水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入空腔61内,从而可以降低地下水继续上升进入地下室内的可能性。
参照图2和图3,空腔61内位于止水条7的两侧均安装有下拉机构12,下拉机构12包括驱动组件122和若干下拉组件121构成,驱动组件122包括水箱1221和若干提绳1222,提绳1222的两端均固定在水箱1221上,下拉组件121固定在提绳1222上,水箱1221位于导水孔63的正下方盛接进入空腔61内的地下水,两个水箱1221之间连通有若干通水管123,使两个水箱1221内的水量可以更平均。
下拉组件121包括拉绳1211、第一滑轮1212、第二滑轮1213、第三滑轮1214、固定在空腔61的内壁上的第一安装轴1215、第二安装轴1216和第三安装轴1217,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轴1215、第二安装轴1216和第三安装轴1217的数量均为一个,第一安装轴1215、第二安装轴1216和第三安装轴1217均平行于止水条7的长度方向设置。
参照图2和图3,第一滑轮1212转动安装在第一安装轴1215上,且第一滑轮1212位于抵撑板8的下方,第二滑轮1213转动安装在第二安装轴1216上,且第二滑轮1213位于水箱1221的上方,第三滑轮1214转动安装在第三安装轴1217上,第三滑轮1214位于第一滑轮1212和第二滑轮1213之间,且第三滑轮1214的安装高度与第二滑轮1213的安装高度等高。拉绳1211的一端与抵撑板8的底面固定连接,拉绳1211的另一端与提绳1222固定连接,拉绳1211搭接在第一滑轮1212、第二滑轮1213和第三滑轮1214上。
止水块6与底板1、后浇带2之间的地下水经导水孔63落入水箱1221,使水箱1221的重力增加,在第一滑轮1212和第二滑轮1213对力的转向作用下,拉绳1211对抵撑板8的拉力增加,从而使止水条7可以进一步抵紧在底板1和后浇带2上,且进入水箱1221的地下水越多,拉绳1211对抵撑板8的拉力越大,止水条7越紧的抵在底板1和后浇带2上,从而可以进一步降低地下水经止水条7与底板1和后浇带2之间继续上升的可能性,进而可以进一步提高防水渗透结构整体的防水效果。
另外,通过第三滑轮1214使第二滑轮1213两侧的拉绳1211可以平行设置,从而使拉绳1211作用在抵撑板8上的力更大,从而可以使止水条7可以更紧的抵在底板1和后浇带2上。
参照图1和图4,此外,堵水块10的侧壁上一体成型设有限位块14,堵水块10的侧壁上设有供限位块14配合滑移的限位槽65,限位块14置于限位槽65内,通过限位块14与限位槽65相配合,对堵水块10进行限位,以降低弹簧9失效后堵水块10落入空腔61内的可能性,从而使堵水条11可以抵贴在底板1和后浇带2上,减小地下水继续上升的可能性。
参照图1和图5,底板1和后浇带2的上方固定有封堵框15,封堵框15上粘接有防水层16,本实施例中,防水层16采用自粘型防水卷材。封堵框15的一端固定在后浇带2其中一侧的底板1内,封堵框15的另一端固定在后浇带2另一侧的底板1内,防水层16同时与后浇带2和两侧的底板1相贴合。通过封堵框15增加了地下水渗径,且防水层16贴合在底板1与后浇带2上对底板1与后浇带2的接缝处进行封堵,从而可以进一步降低地下水渗漏进地下室内的情况的可能性。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防水渗漏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在弹簧9的弹力作用下,将止水条7和堵水条11更加抵紧在底板1和后浇带2上,从而可以提高底板1和后浇带2之间的防水效果。止水块6与底板1、后浇带2之间的地下水经导水孔63落入水箱1221,使水箱1221的重力增加,从而使拉绳1211对抵撑板8的拉力增加,止水条7可以进一步抵紧在底板1和后浇带2上,且进入水箱1221的地下水越多,拉绳1211对抵撑板8的拉力越大,止水条7越紧的抵在底板1和后浇带2上,从而可以进一步降低地下水经止水条7与底板1和后浇带2之间继续上升的可能性,进而可以进一步提高防水渗透结构整体的防水效果。
另外,防水层16贴合在底板1与后浇带2上对底板1与后浇带2的接缝处进行封堵,同时增加了地下水渗径,从而可以进一步降低地下水渗漏进地下室内的情况的可能性。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防水渗漏结构,包括底板(1)、后浇带(2)、垫层(4)、后浇带下加厚垫层(5)和防水卷材(3),后浇带(2)连接于两侧底板(1)之间,防水卷材(3)铺设于底板(1)与后浇带(2)下方,垫层(4)位于防水卷材(3)下方,后浇带下加厚垫层(5)位于垫层(4)下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止水块(6),所述止水块(6)的一端设于所述底板(1)内,所述止水块(6)的另一端设于所述后浇带(2)内;
所述止水块(6)内设有空腔(61),所述止水块(6)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空腔(61)连通的止水孔(62),所述止水孔(62)内插设有止水条(7),所述止水条(7)同时抵紧在所述底板(1)和所述后浇带(2)上;
所述止水块(6)的顶部设有若干导水孔(63),所述导水孔(63)与所述空腔(61)连通;
所述空腔(61)内设有抵撑板(8)和若干弹簧(9),所述止水条(7)设于所述抵撑板(8)上,所述弹簧(9)的一端设于所述抵撑板(8)上,所述弹簧(9)的另一端设于所述空腔(61)的顶壁上;
所述止水块(6)的顶壁上设有堵水孔(64),所述堵水孔(64)内滑动设有堵水块(10),所述弹簧(9)抵紧在所述堵水块(10)上,所述堵水块(10)远离所述弹簧(9)的一侧设有堵水条(11),所述堵水条(11)同时抵紧在所述底板(1)和所述后浇带(2)上;在弹簧(9)的弹力作用下,将止水条(7)和堵水条(11)抵紧在底板(1)和后浇带(2)上;
所述空腔(61)内设有一对下拉机构(12),所述止水条(7)位于一对所述下拉机构(12)之间;
所述下拉机构(12)包括若干用于下拉抵撑板(8)的下拉组件(121)和用于驱动下拉组件(121)的驱动组件(122),所述下拉组件(121)设于所述空腔(61)的内壁上,所述下拉组件(121)的一端与所述抵撑板(8)的底面连接,所述下拉组件(121)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122)连接,所述驱动组件(122)位于所述导水孔(63)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防水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拉组件(121)包括拉绳(1211)、第一滑轮(1212)、第二滑轮(1213)、第一安装轴(1215)和第二安装轴(1216),所述第一安装轴(1215)和所述第二安装轴(1216)均设于所述空腔(61)的侧壁上,所述第一滑轮(1212)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轴(1215)上,且所述第一滑轮(1212)位于所述抵撑板(8)的下方;
所述第二滑轮(1213)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轴(1216)上,所述第二滑轮(1213)位于所述驱动组件(122)的上方;
所述拉绳(1211)的一端与所述抵撑板(8)的底面连接,所述拉绳(1211)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122)连接,所述拉绳(1211)搭接在所述第一滑轮(1212)和所述第二滑轮(121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防水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122)包括水箱(1221)和若干提绳(1222),所述水箱(1221)位于所述导水孔(63)的下方,所述提绳(1222)与所述水箱(1221)连接,所述拉绳(1211)与所述提绳(122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防水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水箱(1221)之间连通有若干通水管(1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防水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块(6)的外壁上设有止水层(13),所述止水层(13)与所述底板(1)和所述后浇带(2)相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防水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堵水块(10)的侧壁上设有限位块(14),所述堵水孔(64)的侧壁上设有供所述限位块(14)配合滑移的限位槽(65),所述限位块(14)置于所述限位槽(65)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防水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和所述后浇带(2)的上方设有封堵框(15),所述封堵框(15)上设有防水层(16),所述封堵框(15)的一端设于所述后浇带(2)其中一侧的所述底板(1)内,所述封堵框(15)的另一端设于所述后浇带(2)的另一侧的所述底板(1)内,所述防水层(16)与所述后浇带(2)和所述底板(1)相贴合。
CN202210719182.2A 2022-06-23 2022-06-23 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防水渗漏结构 Active CN1151105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19182.2A CN115110583B (zh) 2022-06-23 2022-06-23 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防水渗漏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19182.2A CN115110583B (zh) 2022-06-23 2022-06-23 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防水渗漏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10583A CN115110583A (zh) 2022-09-27
CN115110583B true CN115110583B (zh) 2024-03-26

Family

ID=833285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19182.2A Active CN115110583B (zh) 2022-06-23 2022-06-23 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防水渗漏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10583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047567A (ja) * 2012-08-31 2014-03-17 Toyota Home Kk 建物の外壁構造
RU167690U1 (ru) * 2016-07-28 2017-01-10 Валерий Евсеевич Меркин Лотковая часть подземных сооружений тоннельного типа
KR101861073B1 (ko) * 2018-01-09 2018-05-28 양철우 수팽창 고무 지수재
CN212104210U (zh) * 2020-04-20 2020-12-08 烟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快速清扫的地下室底板后浇带超前止水结构
CN212104215U (zh) * 2020-04-21 2020-12-08 厦门竞良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室底板后浇带
CN212129250U (zh) * 2020-04-28 2020-12-11 海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高水位基础后浇带增设收集槽施工结构
CN113638430A (zh) * 2021-09-14 2021-11-12 中建八局西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室底板后浇带沉渣和积水排放装置
CN215906863U (zh) * 2021-09-15 2022-02-25 云南仲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环境工程地下室用防渗漏结构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047567A (ja) * 2012-08-31 2014-03-17 Toyota Home Kk 建物の外壁構造
RU167690U1 (ru) * 2016-07-28 2017-01-10 Валерий Евсеевич Меркин Лотковая часть подземных сооружений тоннельного типа
KR101861073B1 (ko) * 2018-01-09 2018-05-28 양철우 수팽창 고무 지수재
CN212104210U (zh) * 2020-04-20 2020-12-08 烟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快速清扫的地下室底板后浇带超前止水结构
CN212104215U (zh) * 2020-04-21 2020-12-08 厦门竞良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室底板后浇带
CN212129250U (zh) * 2020-04-28 2020-12-11 海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高水位基础后浇带增设收集槽施工结构
CN113638430A (zh) * 2021-09-14 2021-11-12 中建八局西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室底板后浇带沉渣和积水排放装置
CN215906863U (zh) * 2021-09-15 2022-02-25 云南仲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环境工程地下室用防渗漏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10583A (zh) 2022-09-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78700B (zh) 一种隧道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0552739B (zh) 一种隧道辅热型保温集成排水系统
CN211446885U (zh) 一种地下连续墙防水结构
CN210049292U (zh) 一种建筑用超前止水浇带结构
CN115110583B (zh) 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防水渗漏结构
CN109356102B (zh) 沥青混凝土心墙与坝基防渗墙连接结构
CN111058486B (zh) 一种基于止水钢板的地下室连通口结构
CN212405001U (zh) 一种防洪闸门地表式安装节点结构
CN219992416U (zh) 地下连续墙自密封接头
CN108660934B (zh) 一种钢混结合段接缝止浆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218969912U (zh) 一种渡槽接缝止水结构
CN214168804U (zh) 涵洞及其涵身结构
CN210561673U (zh) 一种输水渡槽止水防渗结构
CN115613633A (zh) 一种新型钢板止水带及使用方法
CN211006775U (zh) 一种地下室底板后浇带止水结构
CN114991222B (zh) 一种用于地铁车站结构减震处置方法
CN112415175A (zh) 地裂缝物理模型试验装置
CN222253997U (zh) 隧道仰拱变形缝防水构造
CN205475123U (zh) 液压旋转钢坝
CN219137766U (zh) 一种预埋式底板后浇带引排水装置
CN220848086U (zh) 一种地下建筑室内防水结构
CN113062768B (zh) 一种隧道防水排水结构及其排水方法
CN222596132U (zh) 一种用于富水软弱围岩隧道底鼓处治装置
CN220100227U (zh) 一种伸缩缝防水结构
CN219886720U (zh) 一种水闸底部防渗止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