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04424A - 秸秆粉碎还田设备 - Google Patents
秸秆粉碎还田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104424A CN115104424A CN202110307862.9A CN202110307862A CN115104424A CN 115104424 A CN115104424 A CN 115104424A CN 202110307862 A CN202110307862 A CN 202110307862A CN 115104424 A CN115104424 A CN 11510442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raw
- crushing
- shaft
- frame
- pulveriz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10902 straw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2
- 238000010298 pulveriz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1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5000007164 Oryza sativa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41000209140 Triticum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5000021307 Triticum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5000009566 rice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3306 harves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10000005069 ears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227 gr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40000007594 Oryza sativa Specie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5000010585 Ammi visnaga Nutritio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44000153158 Ammi visnaga Speci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41000209094 Oryz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Atomic nitrogen Chemical compound N#N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OAICVXFJPJFONN-UHFFFAOYSA-N Phosphorus Chemical compound [P] OAICVXFJPJFON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ZLMJMSJWJFRBEC-UHFFFAOYSA-N Potassium Chemical compound [K] ZLMJMSJWJFRBEC-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698 phosphorus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574 phosphoru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591 potass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00 potass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337 fertiliz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57 nit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5416 organic mat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38631 Hexapod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607479 Yersinia pesti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339 cereal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01000010099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7265 diseases, disorders, signs and symptom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601 egg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720 hydraulic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5097 nutrien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619 trace mineral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73 trace miner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34/00—Mowers; Mowing apparatus of harvesters
- A01D34/835—Mowers; Mowing apparatus of harves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 A01D34/8355—Mowers; Mowing apparatus of harves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for cutting up or crushing remaining standing stalks, e.g. stubbl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43/00—Mowers combined with apparatus performing additional operations while mowing
- A01D43/08—Mowers combined with apparatus performing additional operations while mowing with means for cutting up the mown crop, e.g. forage harveste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Threshing Machin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秸秆粉碎还田设备,包括:机架;连接装置;具有多个粉碎辊的粉碎装置,每个粉碎辊用于沿割茬或秸秆的高度方向由上至下依次对割茬或秸秆进行切断处理;与联合收割机上的动力装置相连接的动力传递装置,用于将动力装置输出的动力传递给粉碎装置的多个粉碎辊,包括:主传动机构;齿轮箱;与齿轮箱的动力输出部件连接并将动力同时传递给多个粉碎辊的从动传动机构;机架上安装多个隔板,每个隔板上设置多个导向条。本发明的设备与联合收割机配套使用一次性将割茬切割粉碎至牙签或人为设定的长度,从而在后续整地时秸秆会被均匀地翻入土中而不会造成秸秆聚堆现象,使秸秆顺利还田,避免焚烧秸秆,减少对大气造成的污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与联合收割机配套使用的秸秆粉碎还田设备。
背景技术
秸秆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氮磷钾和微量元素等成分。利用秸秆还田可以有效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从而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利地,特别对缓解我国土壤氮、磷、钾比例失衡的矛盾,弥补磷、钾肥不足,减少化肥用量,减少焚烧秸秆带来的大气污染,净化农村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联合收割机收获小麦、水稻时,割茬一般都在10公分、20公分、有的甚至30多公分高,这部分留在田地上的割茬和秸秆会影响整地效果,水稻地秸秆聚堆区域就会造成漂秧,影响秧苗成长,进而影响下一季产量。如果是麦田,秸秆聚堆的地方保墒不好(俗话说透气),种子不发芽,影响下季产量。另外,秸秆聚堆的地方有利于虫卵的大量繁殖,易造成大规模病虫害从而导致粮食减产。现实情况如此,迫使农民只能将秸秆“一烧了之”,从而对环境造成极大污染与不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秸秆粉碎还田设备,其结构简单,与联合收割机配套使用一次性将割茬切割粉碎至牙签的长度,或人为设定的长度,从而在后续整地时秸秆会被均匀地翻入土中而不会造成秸秆聚堆现象,使秸秆顺利还田,避免焚烧秸秆,减少对大气造成的污染。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秸秆粉碎还田设备,安装在联合收割机上,用于将联合收割机割台收割小麦或水稻后形成的割茬或秸秆全部切割粉碎并均匀地洒落在田间,其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上的连接装置,用于将机架与联合收割机连接;安装在机架上且具有沿机架纵向安置的多个粉碎辊的粉碎装置;安装在机架和/或联合收割机上且与联合收割机上的动力装置相连接的用于将动力装置输出的动力传递给粉碎装置的多个粉碎辊的动力传递装置;其中,所述动力传递装置包括:用于与动力装置连接的主传动机构;用于输入动力并与主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出连接的齿轮箱;与齿轮箱的动力输出部件连接并将动力同时传递给多个粉碎辊的从动传动机构;其中,所述机架上每相邻两个粉碎辊之间设有隔板,每个隔板上设置有用于引导割茬或秸秆朝对应粉碎辊方向推进的多个导向条,以便割茬或秸秆被粉碎辊全部切碎。
其中,所述粉碎辊为通过甩刀方式将割茬或秸秆切碎的甩刀式粉碎辊,或者,为通过锯盘方式将割茬或秸秆切碎的锯盘式粉碎辊,或者,为通过刀盘方式将割茬或秸秆切碎的刀盘式粉碎辊。
其中,所述甩刀式粉碎辊包括:粉碎辊轴,通过轴承箱安装在机架上;
沿粉碎辊轴的轴向安装在粉碎辊轴上的多层甩刀盘;安装在甩刀盘上且沿甩刀盘周向布置的多个甩刀,每个甩刀通过甩刀轴与甩刀盘相铰接;安装在粉碎辊轴上且分别置于相邻甩刀盘之间的用于调整相邻甩刀盘的间距的多个大间隔套。
其中,所述的刀盘式粉碎辊包括;粉碎辊轴,通过轴承箱安装在机架上;沿粉碎辊轴的轴向安装在粉碎辊轴上的多层刀盘;安装在刀盘上且沿刀盘周向布置的多个刀;安装在粉碎辊轴上且分别置于相邻刀盘之间的用于调整相邻刀盘的间距的多个大间隔套。
其中,所述从动传动机构为方轴传动机构,包括:沿机架纵向安装在机架上的多个传动箱,每个传动箱具有主动伞齿轮和与主动伞齿轮啮合连接的被动伞齿轮,且其中一个传动箱的主动伞齿轮经动力输入部件与齿轮箱的动力输出部件传动连接;依次穿过多个传动箱中的多个主动伞齿轮中心的方轴,其沿机架纵向方向延伸将齿轮箱输出的动力传递给各粉碎辊;其中,所述传动箱的被动伞齿轮安装在该传动箱的用于输出动力的花键轴套上,且该花键轴套与位置对应的一个粉碎辊轴上端连接,以将来自于齿轮箱的动力通过被动伞齿轮传输给粉碎辊,使粉碎辊旋转切割粉碎割茬或秸秆。
或者,所述从动传动机构为传动带传动机构,包括:分别安装在多个粉碎辊轴上的多个皮带轮,且其中一个粉碎辊轴上的皮带轮为齿轮箱输出的动力传入的皮带轮;将每相邻两个粉碎辊轴上的一组皮带轮传动连接的传动带,通过多个传动带将相邻皮带轮彼此相连,以将来自于齿轮箱的动力传输给各粉碎辊,使粉碎辊旋转切割粉碎割茬或秸秆。
或者,所述从动传动机构为齿轮传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机架上封板上的多个齿轮轴;安装在粉碎辊轴上的作为直接驱动对应粉碎辊轴旋转的多个齿轮;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齿轮轴上且位于每相邻两个粉碎辊轴上的一对齿轮之间的多组传动齿轮,每组传动齿轮与对应一对齿轮分别啮合连接;其中,多个粉碎辊轴通过轴承箱安装在机架的机架上封板上,多个齿轮分别安装在多个粉碎辊轴上,以将来自于齿轮箱的动力传输给各粉碎辊,使各粉碎辊旋转切割粉碎割茬或秸秆。
或者,所述从动传动机构为万向节传动轴传动机构,包括:沿机架纵向安装在机架上的多个传动箱,且多个传动箱的动力输出轴分别与多个粉碎辊轴连接;安置在每相邻两个传动箱之间且两端与相邻两个传动箱的传动箱轴分别连接的多个万向节传动轴;其中,多个传动箱中的一个传动箱的传动箱轴通过万向节传动轴与齿轮箱连接,以通过多个万向节传动轴和多个传动箱将来自于齿轮箱的动力传输给各粉碎辊,使各粉碎辊旋转切割粉碎割茬或秸秆。
其中,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连接耳;其一端通过销轴与连接耳连接的四连杆,其另一端通过销轴、连接耳与联合收割机割台连接;安装在联合收割机割台上的支臂;安装在支臂上的吊耳;安装在支臂上的液压油缸;安装在液压油缸的油缸伸缩杆上的支架;通过轴安装在支架上的滑轮;其一端与连接耳连接、其另一端与支臂上的吊耳连接并绕过滑轮的钢丝绳。
优选地,所述的主传动机构包括:安装在联合收割机割台上的主动轮,与联合收割机的动力装置相连接;安装在齿轮箱上的被动轮;安装在主动轮和被动轮上的传动带;其中,通过主动轮、传动带和被动轮将来自于动力装置的动力经从动传动机构传输给各粉碎辊,使各粉碎辊旋转切割粉碎割茬或秸秆。
或者,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连接耳;其一端通过销轴、连接耳与机架连接的四连杆,其另一端通过销轴和连接耳与联合收割机架体连接;其一端与机架连接、其另一端通过支臂与联合收割机架体连接的液压油缸。
优选地,所述主传动机构包括:安装在联合收割机架体上的主传动箱;安装在主传动箱上的被动轮;安装在发动机上的发动机动力输出轮;安装在被动轮和发动机动力输出轮上的传动带;联合收割机上的发动机通过发动机动力输出轮、传动带和被动轮将动力传递给主传动箱;其一端与主传动箱连接、其另一端与齿轮箱连接的万向节传动轴,用于将发动机输出的动力经主传动箱和从动传动机构传输给各粉碎辊,使各粉碎辊旋转切割粉碎割茬或秸秆。
或者,所述主传动机构还包括:安装在发动机的输出轴上的发动机动力输出轮;安装在联合收割机过桥或联合收割机架体上的被动轮和主动轮;通过轴安装在机架上的被动轮;其一端与被动轮连接、其另一端与传动箱的传动箱轴连接的万向节传动轴;分别安装在发动机动力输出轮和被动轮之间、主动轮和被动轮之间的两个传动带,用于将发动机输出的动力经从动传动机构传输给各粉碎辊,使各粉碎辊旋转切割粉碎割茬或秸秆。
或者,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其一端通过销轴和连接耳与联合收合割机过桥相铰接的四连杆,其另一端通过销轴和连接耳与机架相铰接;安装在联合收割机过桥上的液压油缸;通过轴和支架安装在油缸伸缩杆上的滑轮;安装在联合收割机过桥上的吊耳;其一端与连接耳连接、其另一端与吊耳连接并绕过滑轮的钢丝绳。
或者,所述主传动机构包括:通过传动轴安装在联合收割机过桥上的主动轮;安装在齿轮箱上的被动轮;安装在主动轮和被动轮上的传动带。
其中,所述液压油缸的一端通过连接耳安装在机架上,另一端通过连接耳安装在联合收割机割台或者联合收割机过桥上。
或者,所述主传动机构包括:安装在发动机或联合收割机架体上的液压泵;安装在齿轮箱上的马达;其一端与液压泵连接、其另一端与马达连接的出油管;其一端与马达连接、其另一端与液压泵连接的回油管。
优选地,具有所述机架的秸秆粉碎还田设备机体安置于联合收割机割台的后方、联合收割机过桥的下方、联合收割机履带或驱动轮的前方。
其中,所述锯盘式粉碎辊包括:粉碎辊轴,通过轴承箱安装在机架上;沿粉碎辊轴的轴向安装在粉碎辊轴上的多层齿状刀盘;安装在粉碎辊轴上且分别置于相邻齿状刀盘之间的多个大间隔套,用于调整相邻齿状刀盘的间距,以便调整相邻齿状刀盘对割茬或秸秆的切碎长度。
其中,所述的刀盘上的刀可由长刀代替。
其中,所述粉碎辊的多层甩刀盘上的甩刀或者多层刀盘上的刀或者多层刀盘上的长刀沿着粉碎辊轴的轴向和圆周方向布置。
优选地,所述粉碎辊的相邻两层甩刀盘或者刀盘中,沿着粉碎辊轴的旋转方向,下层甩刀盘上的甩刀或者下层刀盘上的刀或者下层刀盘上的长刀相对于上层甩刀盘上的甩刀或者上层刀盘上的刀或者上层刀盘上的长刀依次错后布置,以便最上层刀先将最上段割茬切断,中层刀再依次切断中段部位的割茬,最下层刀最后切断最底层的割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秸秆粉碎还田设备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的秸秆粉碎还田设备,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性能可靠,提高后续整地质量,可降低整地成本。
2、本发明的秸秆粉碎还田设备,与联合收割机配套使用,其粉碎辊可一次性将割茬或秸秆切割粉碎至牙签的长度,或人为设定的长度,从而在后续整地时切割后的割茬或秸秆会被均匀地翻入土中而不会造成秸秆聚堆现象,使秸秆顺利还田,避免焚烧秸秆,减少对大气造成的污染。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秸秆粉碎还田设备采用甩刀式粉碎辊的横截面剖视图;
图2为图1的秸秆粉碎还田设备甩刀式粉碎辊总成示意图;
图3为秸秆粉碎还田设备采用刀盘式粉碎辊横截面剖视图;
图4为图3的秸秆粉碎还田设备刀盘式粉碎辊总成示意图;
图5为秸秆粉碎还田设备采用方轴向粉碎辊传输动力的俯视图;
图6为图5的A-A向剖视图;
图7为秸秆粉碎还田设备采用跨越式传动带加张紧轮结构向粉碎辊传输动力的俯视图;
图8为秸秆粉碎还田设备采用单组传动带向粉碎辊传输动力的示意图;
图9为秸秆粉碎还田设备采用齿轮向粉碎辊传输动力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A-A部分的俯视图;
图11为秸秆粉碎还田设备采用万向节传动轴向粉碎辊传输动力的示意图;
图12为秸秆粉碎还田设备与联合收割机割台相连,动力通过传动带来自于割台的示意图;
图13为图12的部分俯视图;
图14为秸秆粉碎还田设备与联合收割机架体相连,动力通过万向节传动轴以及其他传动机构来自于发动机示意图;
图15为秸秆粉碎还田设备的动力通过传动带来自于发动机的示意图;
图16为秸秆粉碎还田设备的动力来自于液压泵和马达示意图;
图17为秸秆粉碎还田设备与联合收割机的过桥相连,动力来自于过桥示意图;
图18为图17的部分俯视图;
图19为秸秆粉碎还田设备长刀式粉碎辊总成示意图;
图20为秸秆粉碎还田设备齿状刀盘式粉碎辊总成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甩刀盘;2-甩刀轴;3-螺母;4-大间隔套;5-小间隔套;6-机架端板;7-甩刀;8-橡胶板;9-螺栓;12-地脚拖板;13-调整孔;14-螺栓;15-隔板;16-地脚支撑;17-机架;18-支脚;19-螺母;22-齿轮箱座;23-螺栓;25-端盖;26-齿箱轴;27-轴承箱;28-齿轮箱;29-主动伞齿;30-轴承箱;32-被动伞齿;34-油封;35-输出轴;36-花键套;38-皮带轮;39-螺母;40-粉碎辊;42-螺栓;43-螺母;44-粉碎辊轴;45-法兰盘;48-刀盘;49-刀;50-调整孔;52-被动轮;53-水平输入轴;54-刀辊旋向示意箭头;55-花键轴套;56-传动箱;57-螺母;58-连接法兰;59-方轴;60-主动伞齿轮;61-被动伞齿轮;62-连接耳;63-开口销;64-销轴;65-机架上封板;66-传动带;67-张紧轮;68-断开线;69-轴;70-伞齿轮;72-螺母;74-导向条;75-齿轮;75a-齿轮;76-齿轮轴;77-轴承;83-传动箱轴;84-万向节传动轴;86-四连杆;87-秸秆粉碎还田设备机体;88-销轴;89-传动带;92-主动轮;93-联合收割机割台;94-支臂;95-吊耳;96-钢丝绳;97-支架;98-轴;99-滑轮;102-油缸伸缩杆;103-液压油缸;104-油缸限位体;105-油缸支耳;107-传动带;108-联合收割机架体;109-主传动轮;112-联合收割机过桥;113-主传动箱;115-轴;116-发动机动力输出轮;117-轴;118-发动机;119-被动轮;120-马达;121-回油管;122-驱动轮;123-出油管;124-液压泵;126-传动轴;127-过桥传动带;128-过桥主动轴;129-过桥主动轮;130-履带;132-被动轮;150-联合收割机;151-齿状刀盘;152-长刀。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核心技术是采用在联合收割机上安装秸秆粉碎还田设备来实现将联合收割机割台收割小麦或水稻后形成的割茬或秸秆全部切割粉碎并均匀地洒落在田间的目的,基于该目的,本发明提供具有如下结构的秸秆粉碎还田设备,其包括:机架17;安装在机架17上的连接装置,用于将机架17与联合收割机的架体或过桥等部件连接;安装在机架17上且具有沿机架17纵向安置的多个粉碎辊40的粉碎装置(可参考图5-图11),每个粉碎辊40用于沿割茬或秸秆的高度方向由上至下依次对割茬或秸秆进行切断处理;安装在机架17和/或联合收割机上且与联合收割机上的动力装置相连接的动力传递装置,用于将动力装置输出的动力传递给粉碎装置的多个粉碎辊40,以便多个粉碎辊40同步切断割茬或秸秆;其中,动力传递装置包括:用于与动力装置连接的主传动机构;用于输入动力并与主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出部件连接的齿轮箱28;与齿轮箱28的动力输出部件连接并将动力同时传递给多个粉碎辊40的从动传动机构;其中,机架17上安装有位于多个粉碎辊40中每相邻两个粉碎辊40之间设有隔板15,每个隔板15上设置有用于引导割茬或秸秆朝对应粉碎辊方向推进的多个导向条74(可参见图9、图10中导向条),以便割茬或秸秆被粉碎辊全部切碎。
随着联合收割机的行走,联合收割机割台93不停收割小麦或水稻,而收割小麦或水稻后所形成的割茬或秸秆会被秸秆粉碎还田设备的多个粉碎辊同时沿着割茬或秸秆的高度方向由上至下依次对割茬或秸秆进行切断处理,从而将割茬或秸秆全部切割粉碎并均匀地洒落在田间,这样,极利于在后续整地时被切割粉碎后的割茬或秸秆能够被均匀地翻入土中,不会造成秸秆聚堆现象,使得秸秆能够顺利还田,既提高后续整地质量,降低整地成本,充分利用秸秆还田后的营养成分,还避免焚烧秸秆的现象,同时减少因焚烧秸秆对大气所造成的污染,一举多得。
其中,本发明的粉碎辊可以为通过甩刀方式将割茬或秸秆切碎的甩刀式粉碎辊(如图1、图2所示),还可以为通过锯盘方式将割茬或秸秆切碎的锯盘式粉碎辊(如图20所示),还可以为通过刀盘方式将割茬或秸秆切碎的刀盘式粉碎辊(如图3、图4、图19所示);从动传动机构可以采用方轴传动机构(如图5、图6所示),或者采用传动带传动机构(如图7、图8所示),或者采用齿轮传动机构(如图9、图10所示),或者采用万向节传动轴传动机构(如图11所示);而具有机架17的秸秆粉碎还田设备机体87安置于联合收割机割台93的后方(如图12、图13所示)、联合收割机过桥112的下方、联合收割机的履带130(如图14-图18所示)或联合收割机驱动轮122的前方(如图16所示);此外,连接装置和主传动机构也可以采用不同的结构(如图12-图18所示)。
本发明各装置和机构虽具有不同的结构,但各装置和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相互配用,使本发明秸秆粉碎还田设备可具有不同的结构,下面结合各实施例对本发明秸秆粉碎还田设备的部分结构进行详细说明,但需理解,本发明秸秆粉碎还田设备的结构并不局限于下述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下述各结构秸秆粉碎还田设备中功能相同或相通的结构或部件在附图中用相同的标记进行标示,应当理解,相同标记的部件不局限其安装位置。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秸秆粉碎还田设备中的粉碎装置采用甩刀式粉碎辊,该设备的横截面剖视图如图1所示,采用的甩刀式粉碎辊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用于传输动力的从动传动机构如图5-图11所示,与联合收割机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图13、图14、图17所示,由上述各图可知,本实施例秸秆粉碎还田设备包括:机架17、连接装置、具有沿机架17纵向安置的多个甩刀式粉碎辊40的粉碎装置、动力传递装置、多个隔板15等。
具体的,本实施例秸秆粉碎还田设备的所有构件安置在秸秆粉碎还田设备机体87上,秸秆粉碎还田设备机体87具有机架17、安装在机架17两端的机架端板6、安装在机架17上的机架上封板65等构件,机架17作为其它构件的主支撑架。
在机架17上安装粉碎装置,该粉碎装置具有沿机架17纵向(纵向是指与联合收割机行走方向垂直的方向)安置的多个甩刀式粉碎辊,且多个甩刀式粉碎辊的结构相同,通过多个甩刀式粉碎辊将联合收割机割台93收割小麦或水稻后的割茬或秸秆全部切割粉碎,并随着联合收割机的行走和甩刀式粉碎辊的旋转而被均匀地洒落在田间。
由于在机架17上安装有多个甩刀式粉碎辊,相应的,本设备还在机架上安装多个隔板15,即,在每相邻的两个甩刀式粉碎辊之间安装一个隔板15,并在每个隔板15两侧分别设置用于引导割茬或秸秆朝两侧的粉碎辊方向推进的多个导向条74(可参考图9、图10),导向条74可采用弧形条,也可以采用弧形板,通过螺栓23固定在隔板15上,且多个导向条74沿着平行粉碎辊轴44轴向的方向间隔固定在隔板15上。这样,在多个粉碎辊轴旋转时,可以使靠近隔板附近(即远离甩刀尖)的割茬或秸秆被推向粉碎辊轴方向,从而通过对应甩刀将全部割茬或秸秆切碎,即,通过各导向条将远离甩刀7刀尖的割茬或秸秆向其进深推进,将割茬或秸秆全部切碎,无作业死角。
优选的,在隔板15上依次安置各导向条74时,使导向条74与相邻两层甩刀盘上的甩刀交互布置,以便同一个粉碎辊轴上至少在相邻两层甩刀盘的甩刀之间安置有一个导向条74。
其中,本实施例秸秆粉碎还田设备所采用的甩刀式粉碎辊的结构如图1、图2所示,每个甩刀式粉碎辊包括:粉碎辊轴44,通过轴承箱30安装在机架17上;沿粉碎辊轴44的轴向安装在粉碎辊轴44上的多层甩刀盘1;安装在甩刀盘1上且沿甩刀盘1周向间断布置的多个甩刀7,每个甩刀7通过甩刀轴2与甩刀盘1相铰接;安装在粉碎辊轴44上且分别置于相邻甩刀盘1之间的多个大间隔套4,用于调整相邻甩刀盘的间距,以便调整相邻甩刀盘上甩刀对割茬或秸秆的切碎长度,大间隔套4的长度(即高度)可以人为设置,大间隔套的长度短可获得较细的切碎效果,反之亦然。
具体的,多个甩刀式粉碎辊的粉碎辊轴44通过轴承箱30上的法兰盘45、螺栓42和螺母39安装在机架17上,上部伸出于轴承箱30外。多层甩刀盘1沿着粉碎辊轴44的轴向安装在粉碎辊轴44上(甩刀盘1的中心孔与粉碎辊轴44外壁之间可采用花键连接),各层甩刀盘1采用相同的结构,即,大体呈圆形,进一步的,还可在圆形甩刀盘1外周间隔设置沿其径向朝外突出的多个弧形部。在甩刀盘1上安装有沿着甩刀盘1圆周方向间断布置在甩刀盘1外周的多个甩刀7,相应的,每个甩刀7的一端设置有与甩刀盘1上通孔相适配的通孔,通过将一端设有外螺纹的甩刀轴2穿过甩刀盘1和甩刀7上通孔并采用螺母43拧紧的方式将甩刀7固定在甩刀盘1上。为了防止相邻两层甩刀盘1上的甩刀7在粉碎辊轴44旋转时互相干扰并又能调整相邻甩刀盘之间的间距,在粉碎辊轴44上还套装有多个大间隔套4,且多个大间隔套4分别置于相邻甩刀盘1之间,可以通过调节大间隔套4的高度而调整相邻甩刀盘的间距,从而达到调整相邻甩刀盘上甩刀对割茬或秸秆切割长度的目的。
在粉碎辊轴44的多层甩刀盘1上安置甩刀7时,多层甩刀盘1上的甩刀7沿着粉碎辊轴44的轴向和圆周方向交替布置,甩刀盘的层数可根据割茬或秸秆的实际切割长度确定,甩刀盘上甩刀的数量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沿粉碎辊轴44轴向在粉碎辊轴44上安装有三层甩刀盘1,每层甩刀盘1上安置有6个甩刀7,且6个甩刀7在甩刀盘1外周以相同间断布置,即间隔60°布置。三层甩刀盘1上的共18把甩刀7相互错开,使得相邻两层甩刀盘1上的甩刀7沿粉碎辊轴44周向以间隔20°布置,即,由粉碎辊轴44端面看去(即俯视),可以看到18个呈20°分布的甩刀7。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甩刀盘的层数增加了,或者甩刀盘上甩刀的数量增加了,甩刀7沿粉碎辊轴44周向间隔就发生了变化,那就不是20°了。
在将6个甩刀7安装在同一层甩刀盘1上时,可以将6个甩刀7安装在该甩刀盘1的同一平面侧,也可以将6个甩刀7安装在该甩刀盘1的异侧,即,如图1、图2所示,在甩刀盘1的上表面以120°间隔安装3个甩刀7,在甩刀盘1的下表面以120°间隔安装另外3个甩刀7,且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甩刀7相互错开布置,从而使得该6个甩刀7在甩刀盘1外周间隔60°布置。
进一步的,为了对割茬或秸秆切割长度进行更加精细的调节,本实施例的各甩刀7还可以通过小间隔套5(小间隔套是相对于上述大间隔套4而言,小间隔套高度小于大间隔套4)、甩刀轴2和螺母43与甩刀盘1相连接,即,在甩刀轴2上还套设有小间隔套5,通过调整小间隔套5的高度而调整甩刀7与甩刀盘1之间的间距,从而达到调整相邻甩刀盘上甩刀对割茬或秸秆切割长度的目的。
而在粉碎辊轴44上安装三层甩刀盘1时,每相邻的两层甩刀盘中,沿着粉碎辊轴44的旋转方向,下层甩刀盘上的各甩刀要相对于上层甩刀盘上的各甩刀错后20°布置。即,最上层甩刀盘1上的第一个甩刀靠近粉碎辊轴44旋向示意箭头54的头部(可参考图4中箭头54),中层甩刀盘1上的第一个甩刀位于粉碎辊轴44旋向示意箭头54的中部,最下层甩刀盘1上的第一个甩刀位于粉碎辊轴44旋向示意箭头54的尾部,其余第二个甩刀直至第六个甩刀依此方式安置。也就是说,上层甩刀(即位于最上面的第一层甩刀)是在粉碎辊轴44旋转方向的前部,中层甩刀次之,下层甩刀(即位于最下面的第三层甩刀)在最后部,这样,粉碎辊轴44旋转时,通过最上层甩刀先将割茬或秸秆的最上段切断,再通过中层甩刀依次将割茬或秸秆的中段部位(即割茬或秸秆已被切断最上段后所形成的新的最上段部位)切断,最后通过最下层甩刀切断最底层的割茬或秸秆,这样做的益处是割茬或秸秆切碎长短均匀,从而利于后续整地时被切割粉碎后的割茬或秸秆能够被均匀地翻入土中,不会造成秸秆聚堆现象。
制造时,甩刀可被制成长方体形,且在其一侧边加工有切削刃,该侧边为与粉碎辊轴旋转方向一致的甩刀的前侧。并且,该甩刀可为平直甩刀,也可为略带弧度的甩刀,此外,本实施例的甩刀还可以制成各种形状,刀刃还可以制成双面刃,当一面刀刃磨钝时还可以将甩刀翻过来用另一面刀刃。
本实施例除了在机架17上安装有粉碎装置,还在机架17的背离联合收割机割台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调整各粉碎辊中位于最底层的甩刀切割割茬高度的结构,包括通过螺栓14、调整孔13(如图1所示)、调整孔50(如图3所示)安装在机架17上的地脚支撑16和与地脚支撑16连接的地脚拖板12,地脚拖板12具有沿水平方向延伸并可与地面接触的底部表面,底部表面低于各粉碎辊中位于最底层的甩刀下表面,通过调节地脚拖板和地脚支撑相对机架17竖直方向的位置而达到调整各粉碎辊中位于最底层的甩刀切割割茬的高度的目的。此外,本实施例在机架17上还通过螺栓9安装有橡胶板8,橡胶板8沿竖直方向延伸,位于地脚支撑16与机架17连接的同侧的下部,且位于机架17外侧与地脚支撑16之间。
本实施例粉碎装置通过动力传递装置与联合收割机上的动力装置连接,以利用动力装置传输的动力驱动粉碎装置中各甩刀式粉碎辊动作,从而将联合收割机割台93收割小麦或水稻后的割茬或秸秆全部切割粉碎。
其中,本实施例的动力传递装置包括:用于与动力装置连接的主传动机构;其用于输入动力的齿箱轴26与主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出连接的齿轮箱28;与齿轮箱28的动力输出部件连接并将动力同时传递给多个甩刀式粉碎辊的从动传动机构。
本实施例的从动传动机构采用传动带传动机构,如图1、图7、图8(图7、图8中通过断开线68断开机架,仅示出部分传动带传动机构)所示,包括:分别安装在多个粉碎辊轴44上的多个皮带轮38,且其中一个粉碎辊轴44上的皮带轮38为齿轮箱28输出的动力传入的皮带轮;将每相邻两个粉碎辊轴44上的一组皮带轮38传动连接的传动带66,通过多个传动带66将相邻皮带轮38彼此相连,以将来自于齿轮箱28的动力传输给各甩刀式粉碎辊,使甩刀式粉碎辊旋转切割粉碎割茬或秸秆。
具体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多个甩刀式粉碎辊中的一个甩刀式粉碎辊的粉碎辊轴44与动力装置中齿轮箱28的用于输出动力的输出轴35连接。制造时,通过螺栓42在机架17上安装有支架18,通过螺栓23在支架18上安装有齿轮箱28。齿轮箱28包括用于输入动力的齿箱轴26和用于输出动力的输出轴35,齿箱轴26可朝上倾斜延伸,还可以在齿轮箱上任意方向延伸,输出轴35竖直朝下延伸,还可以在齿轮箱上任意方向延伸。齿箱轴26通过轴承箱27安装在齿轮箱28的箱体上,箱体的对应开口处通过螺栓23安装有端盖25。齿箱轴26一端伸出于齿轮箱28并与主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出机构连接,另一端固定有主动伞齿轮29。主动伞齿轮29与箱体内的被动伞齿轮32啮合连接,而被动伞齿轮32固定安装在输出轴35上,输出轴35也通过一个轴承箱27固定在箱体上,下端伸出于轴承箱27,通过套在输出轴35外圈的油封34密封。而整个箱体通过螺栓23、螺母19、齿轮箱座22固定安装在支架18上。
其中,本实施例齿轮箱28除了采用在齿箱轴26上固定有主动伞齿轮29,在输出轴35上安装被动伞齿轮32,且被动伞齿轮32与主动伞齿轮29啮合连接的方式将经齿箱轴26输入的动力传递给输出轴35之外,还可以根据需要采用现有技术中多组齿轮传动的方式将经齿箱轴26输入的动力传递给输出轴35。
在用于将动力装置传输的动力传入的甩刀式粉碎辊的粉碎辊轴44(即上述一个甩刀式粉碎辊的粉碎辊轴44)上端安装有皮带轮38,并通过螺栓23在皮带轮38上安装花键套36,通过花键套36将该粉碎辊轴44与齿轮箱28的用于输出动力的输出轴35连接在一起。除了上述与输出轴35连接的甩刀式粉碎辊的粉碎辊轴44外,其它甩刀式粉碎辊的粉碎辊轴44上端也安装有皮带轮38,皮带轮38通过螺母72固定在粉碎辊轴44一端。如图8所示,所有甩刀式粉碎辊中,每相邻两个粉碎辊轴44通过单组传动带结构传动连接,即,每相邻两个粉碎辊轴44上的两个皮带轮38间均安装有传动带66,通过传动带66将相邻皮带轮38彼此相连,从而将来自于齿轮箱28的动力传输给各甩刀式粉碎辊,使甩刀式粉碎辊旋转切割粉碎割茬或秸秆。
进一步的,还可在相邻两粉碎辊轴44之间设置一轴69(如图7所示),并在轴69上安装有张紧轮67,张紧轮67一侧与传动连接两粉碎辊轴44的传动带66接触,从而防止传动带66打滑,同时又起到张紧的作用。
此外,本实施例的传动带66还可以采用跨越式传动,即一条或一条以上传动带连接全部皮带轮38,以通过一条或一条以上传动带带动所有粉碎辊轴44连动,并在每相邻两个皮带轮之间设置一个张紧轮67,以用来缩小传动带66与皮带轮38的夹角,防止皮带打滑,同时起到张紧的作用(如图7所示)。
齿轮箱28中齿箱轴26与主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出连接,本实施例主传动机构可采用传动带结构进行动力传输。具体的,如图12、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主传动机构包括:安装在联合收割机割台93上的主动轮92,与联合收割机上的动力装置相连接,该动力装置与驱动联合收割机动作的主动力源连接以传递动力的装置;通过水平输入轴53安装在齿轮箱28上的被动轮52;安装在主动轮92和被动轮52上的传动带89。通过主动轮92、传动带89和被动轮52将来自于动力装置的动力经从动传动机构(如图12、图13所示)传输给各粉碎辊40,使各粉碎辊40旋转切割粉碎割茬或秸秆。
其中,本实施例的秸秆粉碎还田设备机体87安置于联合收割机割台93的后方,并通过连接装置与联合收割机割台93连接在一起。如图12、图13所示,该连接装置包括:安装在机体87的机架17上的一个或多个连接耳62,连接耳62上通过销轴64安装有开口销63;其一端通过销轴88与连接耳62连接的四连杆86,其另一端通过销轴88、连接耳62与联合收割机割台93连接;安装在联合收割机割台93的割台架上的支臂94,沿水平方向朝后延伸(朝后是指与联合收割机前进方向相反的方向);安装在支臂94上的吊耳95;安装在支臂94上的液压油缸103;安装在液压油缸103的油缸伸缩杆102上的支架97;通过轴98安装在支架97上的滑轮99;其一端与连接耳62连接、其另一端与支臂94上的吊耳95连接并绕过滑轮99钢丝绳96。
其中,本实施例的液压油缸103还可以这样置放,其一端通过连接耳62、销轴64安装在机架17上,其另一端通过连接耳62、销轴64(或和支臂94)安装在联合收割机割台93上。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秸秆粉碎还田设备的结构与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粉碎装置中的各粉碎辊采用如图3、图4所示的刀盘式粉碎辊。
由图3、图4可知,本实施例的刀盘式粉碎辊包括;粉碎辊轴44,通过轴承箱30安装在机架17上;沿粉碎辊轴44的轴向安装在粉碎辊轴44上的多层刀盘48;安装在刀盘48上且沿刀盘48周向间断布置的多个刀49;安装在粉碎辊轴44上且分别置于相邻刀盘48之间的多个大间隔套4,用于调整相邻刀盘的间距,以便调整相邻刀盘上刀对割茬或秸秆的切碎长度。
具体的,刀盘式粉碎辊的粉碎辊轴44通过轴承箱30上的法兰盘45、螺栓42和螺母39安装在机架17上,上部伸出于轴承箱30外。多层刀盘48沿着粉碎辊轴44的轴向间断安装在粉碎辊轴44上(刀盘48中心孔与粉碎辊轴44外壁之间可采用花键连接),各层刀盘48采用相同的结构,即,呈圆盘形,并在圆盘形刀盘48外周间断设置通孔或沉孔。在刀盘48上安装有沿着刀盘48圆周方向间断布置在刀盘48外周的多个刀49,相应的,每个刀49的一端设置有与刀盘48上通孔相适配的通孔或沉孔,通过螺栓23或铆钉将刀49固定在刀盘48上。在粉碎辊轴44上还套装有多个大间隔套4,且多个大间隔套4分别置于相邻刀盘48之间,可以通过调节大间隔套4的高度而调整相邻甩刀盘的间距,从而达到调整相邻甩刀盘上刀对割茬或秸秆切割长度的目的。
同样,在粉碎辊轴44的多层刀盘48上安置刀49时,多层刀盘48上的刀49沿着粉碎辊轴44的轴向和圆周方向交替布置,刀盘的层数可根据割茬或秸秆的实际切割长度确定,刀盘上刀的数量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如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沿粉碎辊轴44轴向在粉碎辊轴44上安装有四层刀盘48,每层刀盘48上安置有6个刀49,且6个刀49在刀盘48外周以相同的间距布置,即间隔60°布置。四层刀盘48上的共24把刀49相互错开,相邻两层刀盘48上的刀49沿粉碎辊轴44周向可以间隔5°-15°布置,即,由粉碎辊轴44端面看去(即俯视),可以看到24把呈5°-15°分布的刀49,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甩刀盘的层数增加了,或者甩刀盘上甩刀的数量增加了,甩刀7沿粉碎辊轴44周向间隔就发生了变化,那就不是20°了。而在将6个刀49安装在同一层刀盘48上时,可以将6个刀49安装在该刀盘48的上表面,也可以安装在刀盘48的下表面。
而在粉碎辊轴44上安装四层刀盘48时,每相邻的两层刀盘中,沿着粉碎辊轴44的旋转方向,下层刀盘上的各刀要相对于上层刀盘上的各刀错后5°-15°布置。即,最上层刀盘48上的第一个刀靠近粉碎辊轴44旋向示意箭头54的头部(如图4中箭头54),第二层刀盘48上的第一个刀位于粉碎辊轴44旋向示意箭头54的中部与头部之间,第三层刀盘48上的第一个刀位于粉碎辊轴44旋向示意箭头54的中部与尾部之间,最下层刀盘48上的第一个刀位于粉碎辊轴44旋向示意箭头54的尾部,其余第二个刀直至第六个刀依此方式安置。也就是说,上层刀(即位于最上面的第一层刀)是在粉碎辊轴44旋转方向的前部,中层刀次之,下层刀(即位于最下面的第四层刀)在最后部,这样,粉碎辊轴44旋转时,通过最上层刀先将割茬或秸秆的最上段切断,再通过中层刀依次将割茬或秸秆的中段部位切断,最后通过最下层刀切断最底层的割茬或秸秆,这样做的益处是割茬或秸秆切碎长短均匀,从而利于后续整地时被切割粉碎后的割茬或秸秆能够被均匀地翻入土中,不会造成秸秆聚堆现象。
制造时,本实施例的刀可以采用如图4所示的前部呈三角形、后部呈与三角形的底边相连接的等腰三角形的刀,刀的后部(刀尾部)通过螺栓23与刀盘48固定连接,刀前部的两边均加工有切削刃。该刀可为前部沿水平方向平直伸出于刀盘的刀。本实施例的刀两边设有车削刃的好处是,当一面磨钝后可翻过来用另一面刃,刀盘上的刀也可以采用单面刃,刀的形状可根据使用情况任意变化外形。
本实施例其它结构均与实施例1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秸秆粉碎还田设备的结构与实施例2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粉碎装置中的各粉碎辊采用如图19所示的具有长刀152的刀盘式粉碎辊,由图19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刀盘式粉碎辊中,仅安装在刀盘上的刀相比实施例2中的刀49来说长度更长,即,本实施例的刀为长刀152,其前部三角形的夹角相比实施例2中的刀49的夹角更小,长刀152还可以设置为各种形状或结构,如长条形等各种形状,带有单面刃或带有双面刃。
本实施例其它结构均与实施例1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秸秆粉碎还田设备的结构与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粉碎装置中的各粉碎辊采用如图20所示的锯盘式粉碎辊。
由图20可知,本实施例的锯盘式粉碎辊包括:粉碎辊轴44,通过轴承箱30安装在机架17上;沿粉碎辊轴44的轴向安装在粉碎辊轴44上的多层齿状刀盘151;安装在粉碎辊轴44上且分别置于相邻齿状刀盘151之间的多个大间隔套4,用于调整相邻齿状刀盘的间距,以便调整相邻齿状刀盘对割茬或秸秆的切碎长度。
具体的,锯盘式粉碎辊的粉碎辊轴44通过轴承箱30上的法兰盘45、螺栓42和螺母39安装在机架17上,上部伸出于轴承箱30外。多层齿状刀盘151(图中示出四层齿状刀盘151)沿着粉碎辊轴44的轴向安装在粉碎辊轴44上(齿状刀盘151中心孔与粉碎辊轴44外壁之间可采用花键连接),各层齿状刀盘151采用相同的结构。在粉碎辊轴44上还套装有多个大间隔套4,且多个大间隔套4分别置于相邻齿状刀盘151之间,可以通过调节大间隔套4的高度来调整相邻甩刀盘的间距,从而达到调整相邻齿状刀盘151对割茬或秸秆切割长度的目的。
同样,齿状刀盘151的层数可根据割茬或秸秆的实际切割长度确定,齿状刀盘151外周锯齿的数量、长度和间距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本实施例其它结构均与实施例1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秸秆粉碎还田设备的结构与上述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动力装置中的从动传动机构与实施例1中采用的皮带传动机构不同,为方轴传动机构。
如图5、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方轴传动机构包括:沿机架17纵向安装在机架17上的多个传动箱56,每个传动箱56具有主动伞齿轮60和与主动伞齿轮60啮合连接的被动伞齿轮61,且其中一个传动箱的主动伞齿轮60经动力输入部件与齿轮箱28的动力输出部件传动连接;依次穿过多个传动箱56中的多个主动伞齿轮60中心的方轴59,其沿平行机架纵向的方向延伸将齿轮箱28输出的动力传递给各粉碎辊;其中,传动箱56的被动伞齿轮61安装在该传动箱56的用于输出动力的花键轴套55上,且该花键轴套55与位置对应的一个粉碎辊轴44上端连接,以将来自于齿轮箱28的动力通过被动伞齿轮61传输给粉碎辊,使粉碎辊旋转切割粉碎割茬或秸秆。
具体的,如图5、图6所示,本实施例方轴传动机构包括多个传动箱56,其中一个传动箱56作为将齿轮箱28输出的动力传递给各粉碎辊轴44的第一动力传输部件,该传动箱56的伞齿轮70与齿轮箱28的用于输出动力的输出轴35相连接,伞齿轮70与主动伞齿轮60啮合相连,主动伞齿轮60通过方轴59将齿轮箱28的动力传递给各传动箱56,花键轴套55的下端与粉碎辊轴44相连,其上端与被动伞齿轮61相连,被动伞齿轮61与主动伞齿轮60啮合相连,并将来自于齿轮箱28的动力传递给粉碎辊,使粉碎辊旋转切割粉碎割茬或秸秆(如图6所示)。
其它传动箱56也具有主动伞齿轮60和与主动伞齿轮60啮合连接的被动伞齿轮61,且被动伞齿轮61也通过上述方式与对应的粉碎辊轴44连接。而各传动箱56的主动伞齿轮60中心通过一根方轴59连接在一起,通过该方轴59将上述作为第一动力传输部件的传动箱56输入的动力传递到其它传动箱内,并通过各传动箱传输给对应的粉碎辊轴,从而在动力装置的作用下,将来自于齿轮箱28的动力传输给各甩刀式粉碎辊,使甩刀式粉碎辊旋转切割粉碎割茬或秸秆。
设计时,可采用通过一根方轴穿过所有传动箱56的主动伞齿轮60以进行动力传递的方式,也可以采用两段或两段以上的方轴进行动力传递的方式,相应的,可采用连接法兰58将相邻两段方轴对接在一起。
本实施例齿轮箱28、粉碎辊的安装也采用实施例1的安装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的结构相同,而粉碎辊可采用上述实施例1至实施例4中的任一种粉碎辊,在此不再对这些结构进行赘述。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秸秆粉碎还田设备的结构与上述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动力装置中的从动传动机构与实施例1中的从动传动机构不同,为齿轮传动机构。如图9、图10所示,本实施例采用的齿轮传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机架上封板65上的齿轮轴76;安装在粉碎辊轴44上的且作为直接驱动对应粉碎辊轴旋转的多个齿轮75;分别通过轴承77安装在齿轮轴76且位于每相邻两个粉碎辊轴44上的一对齿轮75之间的多组传动齿轮75a,每组传动齿轮与对应一对齿轮分别啮合连接;其中,多个粉碎辊轴44通过轴承箱30安装在机架17的机架上封板65上,多个齿轮75分别安装在多个粉碎辊轴44上,以将来自于齿轮箱28的动力传输给各粉碎辊40,使各粉碎辊40旋转切割粉碎割茬或秸秆。
具体的,多个粉碎辊轴44通过轴承箱30安装在机架17的机架上封板65上,在各粉碎辊轴的伸出于轴承箱30的一端上分别安装一个齿轮75,各齿轮75用于直接驱动对应粉碎辊轴旋转;在机架17的机架上封板65上安装有多组传动齿轮75a,每组传动齿轮75a包括两个传动齿轮75a,两个传动齿轮75a分别通过轴承77和齿轮轴76固定在机架17的机架封板65上,且每相邻的两个粉碎辊轴44之间具有一组传动齿轮75a,一组传动齿轮75a分别与相邻两个粉碎辊轴44上的齿轮75啮合连接。而多个粉碎辊轴中具有一个粉碎辊轴与齿轮箱28的用于输出动力的输出轴连接,如通过连接法兰或花键套、螺栓23将输出轴与该粉碎辊轴上的齿轮75连接在一起。
本实施例齿轮箱28、粉碎辊的安装也采用实施例1的安装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的结构相同,而粉碎辊可采用上述实施例1至实施例4中的任一种粉碎辊,在此不再对这些结构进行赘述。
实施例7
本实施例秸秆粉碎还田设备的结构与上述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动力装置中的从动传动机构与实施例1中采用的皮带传动机构不同,为万向节传动轴传动机构。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万向节传动轴传动机构包括:沿机架17纵向安装在机架17上的多个传动箱56,且多个传动箱56的动力输出花键轴套55分别与多个粉碎辊轴44连接;安置在每相邻两个传动箱56之间且两端与相邻两个传动箱56的传动箱轴83分别连接的多个万向节传动轴84;其中,多个传动箱56中的一个传动箱56的传动箱轴83通过万向节传动轴84与齿轮箱28的输出轴35连接,以通过多个万向节传动轴84和多个传动箱56将来自于齿轮箱28的动力传输给各粉碎辊40,使各粉碎辊40旋转切割粉碎割茬或秸秆。
本实施例齿轮箱28、粉碎辊的安装也采用实施例1的安装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的结构相同,而粉碎辊可采用上述实施例1至实施例4中的任一种粉碎辊,在此不再对这些结构进行赘述。
实施例8
如图14所示,为本实施例秸秆粉碎还田设备安装在联合收割机150上的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本实施例秸秆粉碎还田设备的结构与上述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同,本实施例秸秆粉碎还田设备机体87安置于联合收割机割台93的后方、联合收割机履带130的前方、联合收割机过桥112的下方,不同之处在于,通过连接装置与联合收割机架体108连接,且连接装置与实施例1不同。
具体的,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连接装置包括:安装在秸秆粉碎还田设备机体87机架17上的多个连接耳62;其一端通过销轴88和连接耳62与机架17连接、其另一端通过销轴88和连接耳62与联合收割机架体108连接的四连杆86;在联合收割机架体108前侧安装支臂94,支臂94沿联或合收割机纵向方向朝前延伸(朝前是指与联合收割机前进方向相同的方向),在支臂94上安装吊耳95,在支臂94上安装液压油缸103,在液压油缸103的油缸伸缩杆102上安装支架97,通过轴98在支架97上安装滑轮99,在滑轮99上绕过钢丝绳96,钢丝绳96一端与连接耳62连接、另一端与支臂94上的吊耳95连接。
其中,本实施例液压油缸103的连接方式还可以采用这种结构,其一端通过连接耳62、销轴64安装在机架17上,其另一端通过连接耳62、销轴64或和支臂94安装在联合收割机架体108上。
本实施例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的结构相同,而粉碎辊可采用上述实施例1至实施例4中的任一种粉碎辊,从动传动机构可采用上述各实施例中的从动传动机构,在此不再对这些结构进行赘述。
实施例9
如图14所示,为本实施例秸秆粉碎还田设备安装在联合收割机150上的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本实施例秸秆粉碎还田设备的结构与上述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主传动机构与实施例1不同。
如图14(参见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主传动机构包括:安装在联合收割机架体108上的主传动箱113,安装在主传动箱113上的被动轮119;安装在发动机118上的发动机动力输出轮116;安装在被动轮119和发动机动力输出轮116上的传动带89;联合收割机上的发动机118通过发动机动力输出轮116、传动带89和被动轮119将动力传递给主传动箱113;其一端与主传动箱113连接、其另一端与齿轮箱28的用于输入动力的齿箱轴26连接的万向节传动轴84,通过主传动机构将发动机118输出的动力经从动传动机构传输给各粉碎辊轴,使各粉碎辊40旋转切割粉碎割茬或秸秆。
本实施例将来自于发动机118的动力通过主传动箱113、万向节传动轴84和齿轮箱28传输给各粉碎辊轴,使各粉碎辊旋转切割粉碎割茬或秸秆。
本实施例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的结构相同,而粉碎辊可采用上述实施例1至实施例4中的任一种粉碎辊,从动传动机构可采用上述各实施例中的从动传动机构,在此不再对这些结构进行赘述。
实施例10
如图15所示,为本实施例秸秆粉碎还田设备安装在联合收割机150上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秸秆粉碎还田设备的结构与上述实施例9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主传动机构与实施例9不同。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主传动机构包括:安装在发动机118的输出轴上的发动机动力输出轮116;通过过桥主动轴128安装在联合收割机过桥112上,或通过轴117安装在联合收割机架体108上的被动轮119和主动轮92;通过轴115安装在机架17上的被动轮52;其一端与被动轮52连接、其另一端与传动箱56的传动箱轴83连接的万向节传动轴84;分别安装在发动机动力输出轮116和被动轮119之间、主动轮92和被动轮52之间的两个传动带89,用于将发动机输出的动力经从动传动机构传输给各粉碎辊轴,使各粉碎辊40旋转切割粉碎割茬或秸秆。
本实施例粉碎辊可采用上述实施例1至实施例4中的任一种粉碎辊,从动传动机构可采用上述各实施例中的从动传动机构。
本实施例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对这些结构进行赘述。
实施例11
如图16所示,为本实施例秸秆粉碎还田设备安装在联合收割机150上的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本实施例秸秆粉碎还田设备的结构与上述实施例1、8、9、10、12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秸秆粉碎还田设备机体87安置于联合收割机割台93的后方、联合收割机驱动轮122的前方、联合收割机过桥112的下方,且主传动机构与实施例1、8、9、10、12不同。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主传动机构包括:安装在发动机118或联合收割机架体108上的液压泵124;安装在齿轮箱28上并与齿箱轴26连接的马达120;其一端与液压泵124连接、其另一端与马达120连接的出油管123;其一端与马达120连接、其另一端与液压泵124连接的回油管121。
本实施例液压泵通过出油管和回油管推动马达转动,马达通过齿轮箱和从动传动机构带动各粉碎辊轴旋转,从而带动各粉碎辊旋转工作。
本实施例粉碎辊可采用上述实施例1至实施例4中的任一种粉碎辊,从动传动机构可采用上述各实施例中的从动传动机构。
本实施例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对这些结构进行赘述。
实施例12
如图17、图18所示,为本实施例秸秆粉碎还田设备安装在联合收割机150上的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本实施例秸秆粉碎还田设备的结构与上述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秸秆粉碎还田设备机体87的连接装置与实施例1不同。
如图17、图18所示,本实施例连接装置包括:其一端通过销轴88和连接耳62与联合收合割机过桥112相铰接的四连杆86,其另一端通过销轴88和连接耳62与机架17相铰接;安装在联合收割机过桥112上的液压油缸103;通过轴98和支架97安装在油缸伸缩杆102上的滑轮99;安装在联合收割机过桥112上的吊耳95;其一端与连接耳62连接、其另一端与吊耳95连接并绕过滑轮99的钢丝绳96。
其中,本实施例液压油缸103的连接方式还可以采用这种结构,其一端通过连接耳62、销轴64安装在机架17上,其另一端通过连接耳62、销轴64安装在联合收割机过桥112上。
本实施例粉碎辊可采用上述实施例1至实施例4中的任一种粉碎辊,从动传动机构可采用上述各实施例中的从动传动机构。
本实施例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对这些结构进行赘述。
实施例13
如图17、图18所示,为本实施例秸秆粉碎还田设备安装在联合收割机150上的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本实施例秸秆粉碎还田设备的结构与上述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秸秆粉碎还田设备主传动机构与实施例1不同。
如图17、图18所示,本实施例秸秆粉碎还田设备主传动机构包括:通过传动轴126安装在联合收割机过桥112上的主动轮92;安装在齿轮箱28上的被动轮52;安装在主动轮92和被动轮52上的传动带89。通过安装在主动轮92和被动轮52上的传动带89,将来自于联合收割机过桥112的主动轮92的动力传输给粉碎辊,使粉碎辊旋转工作。
本实施例粉碎辊可采用上述实施例1至实施例4中的任一种粉碎辊,从动传动机构可采用上述各实施例中的从动传动机构。
本实施例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对这些结构进行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秸秆粉碎还田设备安装在联合收割机上与联合收割机配套使用,可将联合收割机割台收割后的小麦、或水稻割茬全部切割粉碎均匀地洒落在田间。
尽管上文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的原理进行修改,因此,凡按照本发明的原理进行的各种修改都应当理解为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2)
1.一种秸秆粉碎还田设备,安装在联合收割机上,用于将联合收割机割台收割小麦或水稻后形成的割茬或秸秆全部切割粉碎并均匀地洒落在田间,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
安装在机架上的连接装置,用于将机架与联合收割机连接;
安装在机架上且具有沿机架纵向安置的多个粉碎辊(40)的粉碎装置;
安装在机架和/或联合收割机上且与联合收割机上的动力装置相连接的用于将动力装置输出的动力传递给粉碎装置的多个粉碎辊(40)的动力传递装置;
其中,所述动力传递装置包括:用于与动力装置连接的主传动机构;用于输入动力并与主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出部件连接的齿轮箱(28);与齿轮箱(28)的动力输出部件连接并将动力同时传递给多个粉碎辊的从动传动机构;
其中,所述机架上每相邻两个粉碎辊(40)之间设置有隔板,每个隔板上设置有用于引导割茬或秸秆朝对应粉碎辊方向推进的多个导向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粉碎还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辊为通过甩刀方式将割茬或秸秆切碎的甩刀式粉碎辊,或者,为通过锯盘方式将割茬或秸秆切碎的锯盘式粉碎辊,或者,为通过刀盘方式将割茬或秸秆切碎的刀盘式粉碎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秸秆粉碎还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甩刀式粉碎辊包括:
粉碎辊轴(44),通过轴承箱(30)安装在机架(17)上;
沿粉碎辊轴(44)的轴向安装在粉碎辊轴(44)上的多层甩刀盘(1);
安装在甩刀盘(1)上且沿甩刀盘(1)周向布置的多个甩刀(7),每个甩刀(7)通过甩刀轴(2)与甩刀盘(1)相铰接;
安装在粉碎辊轴(44)上且分别置于相邻甩刀盘(1)之间的用于调整相邻甩刀盘的间距的多个大间隔套(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秸秆粉碎还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盘式粉碎辊包括;
粉碎辊轴(44),通过轴承箱(30)安装在机架(17)上;
沿粉碎辊轴(44)的轴向安装在粉碎辊轴(44)上的多层刀盘(48);
安装在刀盘(48)上且沿刀盘(48)周向布置的多个刀(49);
安装在粉碎辊轴(44)上且分别置于相邻刀盘(48)之间的用于调整相邻刀盘的间距的多个大间隔套(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粉碎还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传动机构为方轴传动机构,包括:
沿机架(17)纵向安装在机架(17)上的多个传动箱(56),每个传动箱(56)具有主动伞齿轮(60)和与主动伞齿轮(60)啮合连接的被动伞齿轮(61),且其中一个传动箱的主动伞齿轮(60)经动力输入部件与齿轮箱(28)的动力输出部件传动连接;
依次穿过多个传动箱(56)中的多个主动伞齿轮(60)中心的方轴(59),其沿机架(17)纵向方向延伸将齿轮箱(28)输出的动力传递给各粉碎辊;
其中,所述传动箱(56)的被动伞齿轮(61)安装在该传动箱(56)的用于输出动力的花键轴套(55)上,且该花键轴套(55)与位置对应的一个粉碎辊轴(44)上端连接,以将来自于齿轮箱(28)的动力通过方轴(59)、主动伞齿轮(60)和被动伞齿轮(61)传输给粉碎辊,使粉碎辊旋转切割粉碎割茬或秸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粉碎还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传动机构为传动带传动机构,包括:
分别安装在多个粉碎辊轴(44)上的多个皮带轮(38),且其中一个粉碎辊轴(44)上的皮带轮(38)为齿轮箱(28)输出的动力传入的皮带轮;
将每相邻两个粉碎辊轴(44)上的一组皮带轮(38)传动连接的传动带(66),通过多个传动带(66)将相邻皮带轮(38)彼此相连,以将来自于齿轮箱(28)的动力传输给各粉碎辊(40),使粉碎辊(40)旋转切割粉碎割茬或秸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粉碎还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传动机构为齿轮传动机构,包括:
安装在机架上封板(65)上的多个齿轮轴(76);
安装在粉碎辊轴(44)上的作为直接驱动对应粉碎辊轴旋转的多个齿轮(75);
分别通过轴承(77)安装在齿轮轴(76)上且位于每相邻两个粉碎辊轴(44)上的一对齿轮(75)之间的多组传动齿轮(75a),每组传动齿轮与对应一对齿轮分别啮合连接;
其中,多个粉碎辊轴(44)通过轴承箱(30)安装在机架(17)的机架上封板(65)上,多个齿轮(75)分别安装在多个粉碎辊轴(44)上,以将来自于齿轮箱(28)的动力传输给各粉碎辊(40),使各粉碎辊(40)旋转切割粉碎割茬或秸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粉碎还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传动机构为万向节传动轴传动机构,包括:
沿机架(17)纵向安装在机架(17)上的多个传动箱(56),且多个传动箱(56)的动力输出轴分别与多个粉碎辊轴(44)连接;
安置在每相邻两个传动箱(56)之间且两端与相邻两个传动箱(56)的传动箱轴(83)分别连接的多个万向节传动轴(84);
其中,多个传动箱(56)中的一个传动箱(56)的传动箱轴通过万向节传动轴(84)与齿轮箱(28)连接,以通过多个万向节传动轴(84)和多个传动箱(56)将来自于齿轮箱(28)的动力传输给各粉碎辊(40),使各粉碎辊(40)旋转切割粉碎割茬或秸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粉碎还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
安装在机架(17)上的连接耳(62);
其一端通过销轴(88)与连接耳(62)连接的四连杆(86),其另一端通过销轴(88)、连接耳(62)与联合收割机割台(93)连接;
安装在联合收割机割台(93)上的支臂(94);
安装在支臂(94)上的吊耳(95);
安装在支臂(94)上的液压油缸(103);
安装在液压油缸(103)的油缸伸缩杆(102)上的支架(97);
通过轴(98)安装在支架(97)上的滑轮(99);
其一端与连接耳(62)连接、其另一端与支臂(94)上的吊耳(95)连接并绕过滑轮(99)的钢丝绳(96)。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秸秆粉碎还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传动机构包括:
安装在联合收割机割台(93)上的主动轮(92),与联合收割机的动力装置相连接;
安装在齿轮箱(28)上的被动轮(52);
安装在主动轮(92)和被动轮(52)上的传动带(89);
其中,通过主动轮(92)、传动带(89)和被动轮(52)将来自于动力装置的动力经从动传动机构传输给各粉碎辊(40),使各粉碎辊(40)旋转切割粉碎割茬或秸秆。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粉碎还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
安装在机架(17)上的连接耳(62);
其一端通过销轴(88)和连接耳(62)与机架(17)连接、其另一端通过销轴(88)和连接耳(62)与联合收割机架体(108)连接的四连杆(86);
其一端通过销轴(64)、连接耳(62)与机架(17)连接的液压油缸(103),其另一端通过销轴(64)、连接耳(62)或/和支臂(94)与联合收割机架体(108)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秸秆粉碎还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传动机构包括:
安装在联合收割机架体(108)上的主传动箱(113);
安装在主传动箱(113)上的被动轮(119);
安装在发动机(118)上的发动机动力输出轮(116);
安装在被动轮(119)和发动机动力输出轮(116)上的传动带(89),联合收割机上的发动机(118)通过发动机动力输出轮(116)、传动带(89)和被动轮(119)将动力传递给主传动箱(113);
其一端与主传动箱(113)连接、其另一端与齿轮箱(28)连接的万向节传动轴(84),用于将发动机(118)输出的动力经齿轮箱(28)和从动传动机构传输给各粉碎辊(40),使各粉碎辊(40)旋转切割粉碎割茬或秸秆。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秸秆粉碎还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传动机构还包括:
安装在发动机(118)的输出轴上的发动机动力输出轮(116);
安装在联合收割机过桥(112)或联合收割机架体(108)上的被动轮(119)和主动轮(92);
通过轴(115)安装在机架(17)上的被动轮(52);
其一端与被动轮(52)连接、其另一端与传动箱(56)的传动箱轴(83)连接的万向节传动轴(84);
分别安装在发动机动力输出轮(116)和被动轮(119)之间、主动轮(92)和被动轮(52)之间的两个传动带(89),用于将发动机输出的动力经从动传动机构传输给各粉碎辊,使各粉碎辊(40)旋转切割粉碎割茬或秸秆。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粉碎还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
其一端通过销轴(88)和连接耳(62)与联合收合割机过桥(112)相铰接的四连杆(86),其另一端通过销轴(88)和连接耳(62)与机架(17)相铰接;
安装在联合收割机过桥(112)上的液压油缸(103);
通过轴(98)和支架(97)安装在油缸伸缩杆(102)上的滑轮(99);
安装在联合收割机过桥(112)上的吊耳(95);
其一端与连接耳(62)连接、其另一端与吊耳(95)连接并绕过滑轮(99)的钢丝绳(96)。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秸秆粉碎还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传动机构包括:
通过传动轴(126)安装在联合收割机过桥(112)上的主动轮(92);
安装在齿轮箱(28)上的被动轮(52);
安装在主动轮(92)和被动轮(52)上的传动带(89)。
16.根据权利要9、14所述的秸秆粉碎还田设备,其特征还在于,所述液压油缸(103)的一端通过连接耳(62)安装在机架(17)上,另一端通过连接耳(62)安装在联合收割机割台(93)或者联合收割机过桥(112)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粉碎还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传动机构包括:
安装在发动机(118)或联合收割机架体(108)上的液压泵(124);
安装在齿轮箱(28)上的马达(120);
其一端与液压泵(124)连接、其另一端与马达(120)连接的出油管(123);
其一端与马达(120)连接、其另一端与液压泵(124)连接的回油管(121)。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粉碎还田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所述机架(17)的秸秆粉碎还田设备机体(87)安置于联合收割机割台(93)的后方、联合收割机过桥(112)的下方、联合收割机履带(130)或驱动轮(122)的前方。
1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秸秆粉碎还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锯盘式粉碎辊包括:
粉碎辊轴(44),通过轴承箱(30)安装在机架(17)上;
沿粉碎辊轴(44)的轴向安装在粉碎辊轴(44)上的多层齿状刀盘(151);
安装在粉碎辊轴(44)上且分别置于相邻齿状刀盘(151)之间的多个大间隔套(4),用于调整相邻齿状刀盘的间距,以便调整相邻齿状刀盘对割茬或秸秆的切碎长度。
2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秸秆粉碎还田设备,其特征在于,刀盘(48)上安装的刀(49)可由长刀(152)代替。
2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秸秆粉碎还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辊的多层甩刀盘上的甩刀或者多层刀盘上的刀或者多层刀盘上的长刀沿着粉碎辊轴的轴向和圆周方向布置。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秸秆粉碎还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辊的相邻两层甩刀盘或者刀盘中,沿着粉碎辊轴的旋转方向,下层甩刀盘上的甩刀或者下层刀盘上的刀或者下层刀盘上的长刀相对于上层甩刀盘上的甩刀或者上层刀盘上的刀或者上层刀盘上的长刀依次错后布置,以便最上层刀先将最上段割茬切断,中层刀再依次切断中段部位的割茬,最下层刀最后切断最底层的割茬。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307862.9A CN115104424A (zh) | 2021-03-23 | 2021-03-23 | 秸秆粉碎还田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307862.9A CN115104424A (zh) | 2021-03-23 | 2021-03-23 | 秸秆粉碎还田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104424A true CN115104424A (zh) | 2022-09-27 |
Family
ID=833234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307862.9A Pending CN115104424A (zh) | 2021-03-23 | 2021-03-23 | 秸秆粉碎还田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104424A (zh)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882389A1 (de) * | 1997-06-07 | 1998-12-09 | Same Deutz-Fahr S.P.A. | Reihenloses Schneidwerk |
EP1378159A1 (fr) * | 2002-07-03 | 2004-01-07 | Claude Bertholle | Dispositif de broyage de chaumes et moissoneuses batteuses comportant un tel dispositif |
CN103168577A (zh) * | 2011-12-26 | 2013-06-26 | 孙首泉 | 一种玉米秸秆粉碎回收压捆机 |
CN104303727A (zh) * | 2013-08-21 | 2015-01-28 | 黑龙江省畜牧机械化研究所 | 组合式弧形刀片秸秆切割切碎装置 |
CN108575276A (zh) * | 2018-04-24 | 2018-09-28 | 华中农业大学 | 秸秆根茬粉碎埋覆还田机 |
CN110637595A (zh) * | 2019-08-15 | 2020-01-03 | 江苏大学 | 一种割台装置及巨型稻联合收割机 |
CN215898421U (zh) * | 2021-03-23 | 2022-02-25 | 孙维真 | 秸秆粉碎还田设备 |
-
2021
- 2021-03-23 CN CN202110307862.9A patent/CN115104424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882389A1 (de) * | 1997-06-07 | 1998-12-09 | Same Deutz-Fahr S.P.A. | Reihenloses Schneidwerk |
EP1378159A1 (fr) * | 2002-07-03 | 2004-01-07 | Claude Bertholle | Dispositif de broyage de chaumes et moissoneuses batteuses comportant un tel dispositif |
CN103168577A (zh) * | 2011-12-26 | 2013-06-26 | 孙首泉 | 一种玉米秸秆粉碎回收压捆机 |
CN104303727A (zh) * | 2013-08-21 | 2015-01-28 | 黑龙江省畜牧机械化研究所 | 组合式弧形刀片秸秆切割切碎装置 |
CN108575276A (zh) * | 2018-04-24 | 2018-09-28 | 华中农业大学 | 秸秆根茬粉碎埋覆还田机 |
CN110637595A (zh) * | 2019-08-15 | 2020-01-03 | 江苏大学 | 一种割台装置及巨型稻联合收割机 |
CN215898421U (zh) * | 2021-03-23 | 2022-02-25 | 孙维真 | 秸秆粉碎还田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330114A (en) | Shredder attachment for combine corn head | |
CA2188491C (en) | Counterrotation mulching mower | |
CN215898421U (zh) | 秸秆粉碎还田设备 | |
CN201101001Y (zh) | 玉米秸秆收割机 | |
CN106717498A (zh) | 一种谷物联合收获设备中的碎草机构 | |
CN116636331A (zh) | 一种北斗导航电动遥控秸秆粉碎残膜回收机 | |
CN201243502Y (zh) | 玉米秸秆还田器 | |
WO2023082490A1 (zh) | 一种再生稻收获割台及安装该割台的收获机 | |
CN112889482B (zh) | 一种快速拆装的双圆盘青贮割台 | |
CN115104424A (zh) | 秸秆粉碎还田设备 | |
CN106171280A (zh) | 一种自走式玉米秸秆收割机 | |
CN107615972A (zh) | 一种打捆机用联组正反转圆盘刀式切割装置 | |
CN200947746Y (zh) | 新型玉米联合收获机 | |
CN201238473Y (zh) | 堆放式多功能收割机 | |
CN216700967U (zh) | 一种胡萝卜收获机 | |
CN201308000Y (zh) | 分拣脱粒收割机 | |
CN207869730U (zh) | 一种多功能秸秆收获机 | |
CN210610368U (zh) | 一种小型农业收割装置 | |
CN211671409U (zh) | 一种防缠绕式毛苕子收获机喂入装置 | |
CN108551847A (zh) | 一种联合收割机用二次切割粉碎装置 | |
CN103039203A (zh) | 一种玉米收割机割台传动装置 | |
CN210157662U (zh) | 一种扶持链条式麻类作物收割机 | |
CN113273387A (zh) | 一种圆盘割刀再生稻收获割台及安装该割台的收获机 | |
CN2247933Y (zh) | 玉米秸杆还田机 | |
CN104798543A (zh) | 一种水田埋草耕整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