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92626A - 锂电池生产输送线 - Google Patents
锂电池生产输送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092626A CN115092626A CN202210743483.9A CN202210743483A CN115092626A CN 115092626 A CN115092626 A CN 115092626A CN 202210743483 A CN202210743483 A CN 202210743483A CN 115092626 A CN115092626 A CN 11509262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veying
- lithium battery
- height position
- layer
- conveying l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Lithium Chemical compound [Li]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5
- 229910052744 lith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5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2
- 229910052734 hel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8
- 239000001307 heliu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8
- SWQJXJOGLNCZEY-UHFFFAOYSA-N helium atom Chemical compound [He] SWQJXJOGLNCZEY-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8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3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0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8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4898 knea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073 coating (rubb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10006 flight Effects 0.000 claims 2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0000032258 trans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3028 ele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7723 transport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0078 claw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217 control strate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37/00—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conveyors of the same kind, or of different kinds, of interest apart from their application in particular machines or use in particular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 B65G37/02—Flow-sheets for conveyor combinations in warehouses, magazines or workshop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52—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between conveyors i.e. discharging or feeding devices
- B65G47/64—Switching conveyors
- B65G47/641—Switching conveyors by a linear displacement of the switching conveyor
- B65G47/643—Switching conveyors by a linear displacement of the switching conveyor in a vertical plan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90—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8—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Cells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生产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锂电池生产输送线,包括:多层生产输送线与氦检输送线;多层生产输送线上的下料夹爪用于将多层生产输送线上生产完毕的锂电池移载至氦检输送线上;多层生产输送线包括:第一输送层、第二输送层及升降传送组件;第一输送层位于第一高度位置,第二输送层位于第一输送层下侧的第二高度位置,升降传送组件用于承托锂电池在第一高度位置与第二高度位置之间切换;第一输送层与第二输送层均沿第一方向输送;锂电池生产设备沿第一方向设于第一输送层上;本发明提升了锂电池在生产过程中的输送效率,以及氦检检测的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生产输送线。
背景技术
锂电池的生产涉及多个工序,同时,还需要对生产完毕的锂电池进行检测,而现有的锂电池生产线在进行生产和检测的过程中,易出现供料不足或供料过量的现象,导致整条生产线的生产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电池生产输送线,用以解决或改善现有锂电池生产线存在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电池生产输送线,包括:多层生产输送线与氦检输送线;所述多层生产输送线上的下料夹爪用于将所述多层生产输送线上生产完毕的锂电池移载至所述氦检输送线上;所述多层生产输送线包括:第一输送层、第二输送层及升降传送组件;所述第一输送层位于第一高度位置,所述第二输送层位于所述第一输送层下侧的第二高度位置,所述升降传送组件用于承托锂电池在所述第一高度位置与所述第二高度位置之间切换;所述第一输送层与所述第二输送层均沿第一方向输送;锂电池生产设备沿第一方向设于所述第一输送层上。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锂电池生产输送线,所述第一输送层包括多个第一输送段,多个所述第一输送段沿第一方向依次间隔排布;至少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输送段用于设置同一类型的所述锂电池生产设备;所述第二输送层包括多个第二输送段,多个所述第二输送段与多个所述第一输送段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升降传送组件包括多个第一升降传送机构,所述第一升降传送机构设于相邻两个第一输送段之间;所述第一升降传送机构包括升降驱动部与传送部,所述升降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传送部在所述第一高度位置与所述第二高度位置之间切换;在所述第一高度位置的情况下,所述传送部连接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输送段之间,在所述第二高度位置的情况下,所述传送部连接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输送段之间。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锂电池生产输送线,所述多层生产输送线还包括:第三输送层;所述第三输送层位于所述第二输送层下侧的第三高度位置;所述第三输送层包括多个第三输送段,多个所述第三输送段沿第二方向依次间隔排布,多个第三输送段与多个所述第一输送段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升降传送机构的传送部用于在所述第一高度位置、所述第二高度位置及所述第三高度位置之间切换,在所述第三高度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升降传送机构的传送部连接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三输送段之间;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锂电池生产输送线,所述升降传送组件还包括:第二升降传送机构与第三升降传送机构;所述第二升降传送机构和所述第三升降传送机构均与所述第一升降传送机构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升降传送机构设于所述多层生产输送线的首端,所述第二升降传送机构的传送部用于在所述第一高度位置、所述第二高度位置及所述第三高度位置之间切换;所述第三升降传送机构设于所述多层生产输送线的尾端,所述第三升降传送机构的传送部用于在所述第一高度位置、所述第二高度位置及所述第三高度位置之间切换。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锂电池生产输送线,所述氦检输送线包括:第一输送线、第二输送线、氦检机构、搬运机构及下料机构;所述下料夹爪、所述氦检机构及所述下料机构沿所述第一输送线的输送方向依次排布;所述下料夹爪用于将所述多层生产输送线上生产完毕的锂电池移载至所述第一输送线上的托盘,所述搬运机构用于将承托有待检测的锂电池的托盘移载至所述氦检机构内;在所述氦检机构内的锂电池氦检完毕后,所述搬运机构用于将所述氦检机构内的托盘移载至所述第一输送线上;所述下料机构用于将所述托盘上氦检完毕的锂电池移载至存放位;所述第一输送线的首端与所述第二输送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输送线的尾端与所述第二输送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输送线用于将所述第一输送线的尾端处于空置的托盘输送至所述第一输送线的首端。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锂电池生产输送线,所述氦检输送线还包括:托盘移载机构;所述托盘移载机构设于所述第一输送线上,所述托盘移载机构用于将所述第一输送线上处于空置的托盘移载至所述第二输送线上。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锂电池生产输送线,所述托盘移载机构包括:第一移载机构;所述第一移载机构设置于所述氦检机构与所述下料机构之间。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锂电池生产输送线,所述托盘移载机构还包括:第二移载机构;所述第二移载机构设置于所述下料夹爪与所述氦检机构之间。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锂电池生产输送线,所述锂电池生产输送线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多层生产输送线及所述氦检输送线通讯连接。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锂电池生产输送线,所述锂电池生产设备包括:揉平机构、包胶机构、入壳机构、集流盘焊接机构及预点封焊机构;所述揉平机构、所述包胶机构、所述入壳机构、所述集流盘焊接机构及所述预点封焊机构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布。
本发明提供的锂电池生产输送线,通过设置多层生产输送线,实现锂电池的高效生产与输送,在锂电池高效生产与输送的基础上,提升了氦检输送线的氦检效率,进而提升了锂电池生产与检测的效率;锂电池的实际生产中需要用到多种生产设备,包括揉平机构、包胶机构、入壳机构、集流盘焊接机构及预点封焊机构,每种生产设备可沿第一方向设置多个,以设置两个揉平机为例,在第一个揉平机处于生产状态或出现故障时,通过升降传送组件将锂电池移载至第二输送层,第二输送层将锂电池朝向第二个揉平机输送,待输送至第二个揉平机时,升降传送组件将锂电池移载至第一输送层,从而由第二个揉平机进行生产,第一个揉平机与第二个揉平机的生产互不干扰,两个揉平机能够同步生产;与此同时,在第一个揉平机生产完毕后,通过升降传送组件将生产完毕的锂电池移载至第二输送层,并朝向下一工序输送,从而绕过第二个揉平机,避免生产完毕的锂电池再次进入第二个揉平机中,第二个揉平机生产完毕后,可通过第一输送层将生产完毕的锂电池直接输送至下一工序,从而实现锂电池的高效生产与输送,在锂电池生产效率与输送效率较高的情况下,相应地,提升了氦检输送线的氦检效率,进而提升了锂电池生产与检测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锂电池生产输送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多层生产输送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氦检输送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多层生产输送线;10:下料夹爪;11:第一输送层;111:第一输送段;12:第二输送层;121:第二输送段;13:升降传送组件;131:第一升降传送机构;132:第二升降传送机构;133:第三升降传送机构;14:第三输送层;141:第三输送段;2:氦检输送线;21:第一输送线;22:第二输送线;23:氦检机构;24:搬运机构;25:下料机构;26:第一移载机构;27:第二移载机构;3:锂电池生产设备;31:揉平机构;311:揉平机;32:包胶机构;321:包胶机;33:入壳机构;331:入壳机;34:集流盘焊接机构;341:集流盘焊接机;35:预点封焊机构;351:预点封焊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至图3描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锂电池生产输送线。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示的锂电池生产输送线包括:多层生产输送线1与氦检输送线2。
多层生产输送线1上的下料夹爪用于将多层生产输送线1上生产完毕的锂电池移载至氦检输送线2上;多层生产输送线1包括:第一输送层11、第二输送层12及升降传送组件13;第一输送层11位于第一高度位置,第二输送层12位于第一输送层11下侧的第二高度位置,升降传送组件13用于承托锂电池在第一高度位置与第二高度位置之间切换;第一输送层11与第二输送层12均沿第一方向输送;锂电池生产设备沿第一方向设于第一输送层11上。
具体地,本实施例所示的锂电池生产输送线,通过设置多层生产输送线1,实现锂电池的高效生产与输送,在锂电池高效生产与输送的基础上,提升了氦检输送线2的氦检效率,进而提升了锂电池生产与检测的效率;锂电池的实际生产中需要用到多种生产设备,包括揉平机构31、包胶机构32、入壳机构33、集流盘焊接机构34及预点封焊机构35,每种生产设备可沿第一方向设置多个,以设置两个揉平机311为例,在第一个揉平机处于生产状态或出现故障时,通过升降传送组件13将锂电池移载至第二输送层12,第二输送层12将锂电池朝向第二个揉平机输送,待输送至第二个揉平机时,升降传送组件13将锂电池移载至第一输送层11,从而由第二个揉平机进行生产,第一个揉平机与第二个揉平机的生产互不干扰,两个揉平机能够同步生产;与此同时,在第一个揉平机生产完毕后,通过升降传送组件13将生产完毕的锂电池移载至第二输送层12,并朝向下一工序输送,从而绕过第二个揉平机,避免生产完毕的锂电池再次进入第二个揉平机中,第二个揉平机生产完毕后,可通过第一输送层11将生产完毕的锂电池直接输送至下一工序,从而实现锂电池的高效生产与输送,在锂电池生产效率与输送效率较高的情况下,相应地,提升了氦检输送线2的氦检效率,进而提升了锂电池生产与检测的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方向为图1和图2中由左至右的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示的第一输送层11包括多个第一输送段111,多个第一输送段111沿第一方向依次间隔排布;至少相邻的两个第一输送段111用于设置同一类型的锂电池生产设备;第二输送层12包括多个第二输送段121,多个第二输送段121与多个第一输送段111一一对应设置;升降传送组件13包括多个第一升降传送机构131,第一升降传送机构131设于相邻两个第一输送段111之间;第一升降传送机构131包括升降驱动部与传送部,升降驱动部用于驱动传送部在第一高度位置与第二高度位置之间切换;在第一高度位置的情况下,传送部连接于相邻两个第一输送段111之间,在第二高度位置的情况下,传送部连接于相邻两个第二输送段121之间。
具体地,图1和图2示意了每种锂电池生产设备均设有两个,以揉平机构31为例,两个揉平机311一一对应两个第一输送段111,由此可由两个揉平机311同步生产,第一个揉平机311生产完毕后,两个揉平机311之间的传送部提升至第一高度位置承接锂电池,然后下降至第二高度位置,将生产完毕的锂电池通过第二输送层12朝向包胶机构32输送,待输送至第二个揉平机311与第一个包胶机321之间的传送部时,传送部将锂电池提升至第一输送层由第一个包胶机321进行生产;第二个揉平机311生产完毕后,锂电池直接通过第二个揉平机311与第一个包胶机321之间的传送部输送至第一个包胶机321对应的第一输送段111上进行生产。
其中,升降驱动部可以为液压缸或气缸,传送部可以为传送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示的多层生产输送线1还包括:第三输送层14;第三输送层14位于第二输送层12下侧的第三高度位置;第三输送层14包括多个第三输送段141,多个第三输送段141沿第二方向依次间隔排布,多个第三输送段141与多个第一输送段111一一对应设置;第一升降传送机构131的传送部用于在第一高度位置、第二高度位置及第三高度位置之间切换,在第三高度位置的情况下,第一升降传送机构131的传送部连接于相邻两个第三输送段141之间;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
具体地,在锂电池的生产过程中,通常将多个锂电池放在托盘内,以实现多个锂电池的整体批量生产,而锂电池在第一输送段111上生产时,若出现次品,操作人员会将次品从托盘内取出,则第一输送段111上可能会出现空置托盘,第一升降传送机构131的传送部移动至第一高度位置以承接托盘,并将承接到的托盘移动至第三高度位置,使得空置的托盘移载至第三输送层,第三输送层14沿第二方向将空置托盘输送至第一输送层11的起点进行回收,通过将第三输送层14设置成多个第三输送段141,则不论中间哪一个第一输送段111上出现空盘时,第一升降传送机构131均能够及时将第一输送段111上的托盘移载至第三输送层14,从而避免空置托盘影响产品的正常生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示的升降传送组件13还包括:第二升降传送机构132与第三升降传送机构133;第二升降传送机构132和第三升降传送机构133均与第一升降传送机构131的结构相同;第二升降传送机构132设于多层生产输送线1的首端,第二升降传送机构132的传送部用于在第一高度位置、第二高度位置及第三高度位置之间切换;第三升降传送机构133设于多层生产输送线1的尾端,第三升降传送机构133的传送部用于在第一高度位置、第二高度位置及第三高度位置之间切换。
具体地,通过在多层生产输送线1的首端设置第二升降传送机构132,当第二升降传送机构132的传送部位于第一高度位置时,锂电池可以直接输送至第一个第一输送段111上进行生产;而当第一个第一输送段111上的锂电池正在生产时,第二升降传送机构132的传送部带动产品由第一高度位置下降至第二高度位置,使得锂电池输送至第一个第二输送段121上,进而将锂电池输送至第二个第一输送段111上进行生产;通过在多层生产输送线的尾端设置第三升降传送机构133,在锂电池生产完毕后,需要将锂电池由托盘内取出,则第一输送层11的尾端和第二输送层12的尾端会有大量的空置托盘,第三升降传送机构133的传送部分别移动至第一高度位置或第二高度位置承接托盘,并将承接到的托盘移动至第三高度位置,并由第三输送层14进行输送回收。
其中,在图2中,用虚线示意了第一升降传送机构131的传送部在第二高度位置和第三高度位置的状态;用虚线还示意了第二升降传送机构132的传送部在第二高度位置和第三高度位置的状态;用虚线还示意了第三升降传送机构133的传送部在第二高度位置和第三高度位置的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示的氦检输送线2包括:第一输送线21、第二输送线22、氦检机构23、搬运机构24及下料机构25;下料夹爪10、氦检机构23及下料机构25沿第一输送线21的输送方向依次排布;下料夹爪10用于将多层生产输送线1的出料端的锂电池移载至第一输送线21上的托盘,搬运机构24用于将承托有待检测的锂电池的托盘移载至氦检机构内;在氦检机构内的锂电池氦检完毕后,搬运机构用于将氦检机构23内的托盘移载至第一输送线21上;下料机构25用于将托盘上氦检完毕的锂电池移载至存放位;第一输送线21的首端与第二输送线22的一端连接,第二输送线22的尾端与第二输送线的另一端连接;第二输送线22用于将第一输送线21的尾端处于空置的托盘输送至第一输送线21的首端。
具体地,多层生产输送线1上的锂电池生产完毕后,下料夹爪10将锂电池移载至第一输送线21上的托盘,托盘承托锂电池朝向氦检机构23移动,由搬运机构24将托盘与锂电池整体搬运至氦检机构23内进行氦检,氦检完毕后,由搬运机构24将氦检机构23内的托盘搬运至第一输送线21上,再由下料机构25将托盘上氦检完毕的锂电池进行下料,下料完毕后,空置的托盘在第二输送线22的输送下回到第一输送线21的首端,以实现托盘的回收,使得锂电池的氦检有序进行。
进一步地,可在氦检机构上设置夹爪机构,夹爪机构用于将氦检机构23内氦检异常的锂电池从托盘内取出,氦检合格的锂电池继续存放在托盘上,因此,可能存在一个托盘上的锂电池均氦检异常,则由搬运机构24将该托盘搬运至第一输送线21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示的氦检输送线还包括:托盘移载机构;托盘移载机构设于第一输送线21上,托盘移载机构用于将第一输送线21上处于空置的托盘移载至第二输送线22上。
具体地,托盘在沿第一输送线21与第二输送线22循环流动的过程中,可能存在下料夹爪10给料不及时出现空置托盘,以及氦检完毕后出现空置托盘的现象,通过设置托盘移载机构及时地将空置托盘移载至第二输送线22上进行回收,避免空置托盘只能通过第一输送线21的尾端输送至第二输送线22,以防止空置托盘在第一输送线21的尾端出现堆积,提升了托盘的回收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示的托盘移载机构包括:第一移载机构26;第一移载机构26设置于氦检机构23与下料机构25之间。
具体地,如上所述,在操作人员控制夹爪机构将氦检机构内氦检不合格的锂电池从托盘内取出后,可能存在该托盘上的锂电池均被取出的现象,待搬运机构24将该托盘搬运至第一输送线21上后,此时氦检机构23与下料机构25之间存在空置托盘,通过第一移载机构26将该空置托盘及时移载至第二输送线22上,从而避免空置托盘流向下料机构25,以提升空置托盘的回收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示的托盘移载机构还包括:第二移载机构27;第二移载机构27设置于下料夹爪10与氦检机构23之间。
具体地,如上所述,在下料夹爪10给料不及时的情况下,可能在下料夹爪10与氦检机构23之间出现空置托盘,为避免空置托盘影响搬运机构24的搬运操作,通过设置第二移载机构27,从而将空置托盘及时移载至第二输送线22上,从而避免空置托盘流向氦检机构23,以提升空置托盘的回收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所示的锂电池生产输送线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多层生产输送线1及氦检输送线2通讯连接。
具体地,对于多层生产输送线1,控制器分别控制第一输送层11、第二输送层12、第三输送层14及升降传送组件13,通过合理的控制策略,以实现锂电池高效地生产与输送,以及空置托盘的回收;对于氦检输送线2,控制器分别控制下料夹爪10、第一输送线21、第二输送线22、氦检机构23、搬运机构24、下料机构25、第一移载机构26及第二移载机构27,以使得氦检的有序进行,以及空置托盘的高效回收。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示的锂电池生产设备包括:揉平机构31、包胶机构32、入壳机构33、集流盘焊接机构34及预点封焊机构35;揉平机构31、包胶机构32、入壳机构33、集流盘焊接机构34及预点封焊机构35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布。
具体地,图1示意了每种类型的锂电池生产设备均设置有两个,其中,揉平机构31包括两个揉平机311,包胶机构32包括两个包胶机321,入壳机构33包括两个入壳机331,集流盘焊接机构34包括两个集流盘焊接机341,预点封焊机构35包括两个预点封焊机351。
其中,预点封焊机构35对应多层生产输送线1最后一道工艺,相应地,下料夹爪10靠近预点封焊机构35设置,锂电池在通过氦检输送线2氦检完毕后,将氦检合格的锂电池从存放位转移至密封钉焊接机构进行密封钉焊接。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锂电池生产输送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层生产输送线与氦检输送线;
所述多层生产输送线上的下料夹爪用于将所述多层生产输送线上生产完毕的锂电池移载至所述氦检输送线上;
所述多层生产输送线包括:第一输送层、第二输送层及升降传送组件;所述第一输送层位于第一高度位置,所述第二输送层位于所述第一输送层下侧的第二高度位置,所述升降传送组件用于承托锂电池在所述第一高度位置与所述第二高度位置之间切换;所述第一输送层与所述第二输送层均沿第一方向输送;
锂电池生产设备沿第一方向设于所述第一输送层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生产输送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输送层包括多个第一输送段,多个所述第一输送段沿第一方向依次间隔排布;至少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输送段用于设置同一类型的所述锂电池生产设备;
所述第二输送层包括多个第二输送段,多个所述第二输送段与多个所述第一输送段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升降传送组件包括多个第一升降传送机构,所述第一升降传送机构设于相邻两个第一输送段之间;所述第一升降传送机构包括升降驱动部与传送部,所述升降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传送部在所述第一高度位置与所述第二高度位置之间切换;
在所述第一高度位置的情况下,所述传送部连接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输送段之间,在所述第二高度位置的情况下,所述传送部连接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输送段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电池生产输送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层生产输送线还包括:第三输送层;
所述第三输送层位于所述第二输送层下侧的第三高度位置;所述第三输送层包括多个第三输送段,多个所述第三输送段沿第二方向依次间隔排布,多个第三输送段与多个所述第一输送段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第一升降传送机构的传送部用于在所述第一高度位置、所述第二高度位置及所述第三高度位置之间切换,在所述第三高度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升降传送机构的传送部连接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三输送段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电池生产输送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传送组件还包括:第二升降传送机构与第三升降传送机构;所述第二升降传送机构和所述第三升降传送机构均与所述第一升降传送机构的结构相同;
所述第二升降传送机构设于所述多层生产输送线的首端,所述第二升降传送机构的传送部用于在所述第一高度位置、所述第二高度位置及所述第三高度位置之间切换;
所述第三升降传送机构设于所述多层生产输送线的尾端,所述第三升降传送机构的传送部用于在所述第一高度位置、所述第二高度位置及所述第三高度位置之间切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生产输送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氦检输送线包括:第一输送线、第二输送线、氦检机构、搬运机构及下料机构;
所述下料夹爪、所述氦检机构及所述下料机构沿所述第一输送线的输送方向依次排布;所述下料夹爪用于将所述多层生产输送线上生产完毕的锂电池移载至所述第一输送线上的托盘,所述搬运机构用于将承托有待检测的锂电池的托盘移载至所述氦检机构内;在所述氦检机构内的锂电池氦检完毕后,所述搬运机构用于将所述氦检机构内的托盘移载至所述第一输送线上;
所述下料机构用于将所述托盘上氦检完毕的锂电池移载至存放位;所述第一输送线的首端与所述第二输送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输送线的尾端与所述第二输送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输送线用于将所述第一输送线的尾端处于空置的托盘输送至所述第一输送线的首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锂电池生产输送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氦检输送线还包括:托盘移载机构;
所述托盘移载机构设于所述第一输送线上,所述托盘移载机构用于将所述第一输送线上处于空置的托盘移载至所述第二输送线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锂电池生产输送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托盘移载机构包括:第一移载机构;
所述第一移载机构设置于所述氦检机构与所述下料机构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锂电池生产输送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托盘移载机构还包括:第二移载机构;
所述第二移载机构设置于所述下料夹爪与所述氦检机构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生产输送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锂电池生产输送线还包括: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多层生产输送线及所述氦检输送线通讯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锂电池生产输送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锂电池生产设备包括:揉平机构、包胶机构、入壳机构、集流盘焊接机构及预点封焊机构;
所述揉平机构、所述包胶机构、所述入壳机构、所述集流盘焊接机构及所述预点封焊机构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布。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743483.9A CN115092626A (zh) | 2022-06-27 | 2022-06-27 | 锂电池生产输送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743483.9A CN115092626A (zh) | 2022-06-27 | 2022-06-27 | 锂电池生产输送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092626A true CN115092626A (zh) | 2022-09-23 |
Family
ID=832950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743483.9A Pending CN115092626A (zh) | 2022-06-27 | 2022-06-27 | 锂电池生产输送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092626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009795A (zh) * | 2022-06-27 | 2022-09-06 | 武汉逸飞激光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锂电池氦检的输送线 |
CN115465633A (zh) * | 2022-09-29 | 2022-12-13 | 广州载德自动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电芯输送调度方法 |
CN116588623A (zh) * | 2023-03-23 | 2023-08-15 | 浙江双友物流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捆绑带的多层循环组装系统及多层循环方法 |
CN117705374A (zh) * | 2024-02-05 | 2024-03-15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氦检系统及方法 |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91983A (zh) * | 2012-03-30 | 2013-03-27 | 秦皇岛博硕光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在生产线上利用工作台传送工件的方法 |
CN107857107A (zh) * | 2017-10-20 | 2018-03-30 | 江西宝群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阀栅的循环上料装置 |
CN108792559A (zh) * | 2018-07-20 | 2018-11-13 | 林焕城 | 移印键帽设备自动输送线 |
CN209589377U (zh) * | 2019-05-05 | 2019-11-05 | 昆山泽旭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氦检设备 |
CN110420885A (zh) * | 2019-08-29 | 2019-11-08 | 武汉逸飞激光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环形输送通道和氦气检测输送线 |
CN111842210A (zh) * | 2020-07-14 | 2020-10-30 | 宁波格劳博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一种纽扣型锂离子电池电芯全自动精确检漏生产线 |
CN212180194U (zh) * | 2020-03-03 | 2020-12-18 | 昆山明益信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锂电池总装氦检设备 |
CN112490457A (zh) * | 2020-11-26 | 2021-03-12 | 武汉逸飞激光股份有限公司 | 圆柱电芯自动生产线 |
CN213084384U (zh) * | 2020-06-03 | 2021-04-30 | 南京华经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圆形锂电池外壳输送设备 |
CN213621718U (zh) * | 2020-05-09 | 2021-07-06 | 惠州金源精密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空治具剔除装置 |
CN213678410U (zh) * | 2020-11-16 | 2021-07-13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锂电池分档挑选机构 |
CN213770239U (zh) * | 2020-09-21 | 2021-07-23 | 苏州精濑光电有限公司 | 一种托盘输送装置及显示屏生产线 |
CN214030594U (zh) * | 2020-11-30 | 2021-08-24 | 苏州佳智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显示屏检测中可换向的多层物流运输设备 |
CN215945871U (zh) * | 2021-10-29 | 2022-03-04 | 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治具回流线体 |
-
2022
- 2022-06-27 CN CN202210743483.9A patent/CN115092626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91983A (zh) * | 2012-03-30 | 2013-03-27 | 秦皇岛博硕光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在生产线上利用工作台传送工件的方法 |
CN107857107A (zh) * | 2017-10-20 | 2018-03-30 | 江西宝群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阀栅的循环上料装置 |
CN108792559A (zh) * | 2018-07-20 | 2018-11-13 | 林焕城 | 移印键帽设备自动输送线 |
CN209589377U (zh) * | 2019-05-05 | 2019-11-05 | 昆山泽旭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氦检设备 |
CN110420885A (zh) * | 2019-08-29 | 2019-11-08 | 武汉逸飞激光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环形输送通道和氦气检测输送线 |
CN212180194U (zh) * | 2020-03-03 | 2020-12-18 | 昆山明益信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锂电池总装氦检设备 |
CN213621718U (zh) * | 2020-05-09 | 2021-07-06 | 惠州金源精密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空治具剔除装置 |
CN213084384U (zh) * | 2020-06-03 | 2021-04-30 | 南京华经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圆形锂电池外壳输送设备 |
CN111842210A (zh) * | 2020-07-14 | 2020-10-30 | 宁波格劳博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一种纽扣型锂离子电池电芯全自动精确检漏生产线 |
CN213770239U (zh) * | 2020-09-21 | 2021-07-23 | 苏州精濑光电有限公司 | 一种托盘输送装置及显示屏生产线 |
CN213678410U (zh) * | 2020-11-16 | 2021-07-13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锂电池分档挑选机构 |
CN112490457A (zh) * | 2020-11-26 | 2021-03-12 | 武汉逸飞激光股份有限公司 | 圆柱电芯自动生产线 |
CN214030594U (zh) * | 2020-11-30 | 2021-08-24 | 苏州佳智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显示屏检测中可换向的多层物流运输设备 |
CN215945871U (zh) * | 2021-10-29 | 2022-03-04 | 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治具回流线体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009795A (zh) * | 2022-06-27 | 2022-09-06 | 武汉逸飞激光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锂电池氦检的输送线 |
CN115009795B (zh) * | 2022-06-27 | 2024-11-26 | 武汉逸飞激光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锂电池氦检的输送线 |
CN115465633A (zh) * | 2022-09-29 | 2022-12-13 | 广州载德自动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电芯输送调度方法 |
CN116588623A (zh) * | 2023-03-23 | 2023-08-15 | 浙江双友物流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捆绑带的多层循环组装系统及多层循环方法 |
CN117705374A (zh) * | 2024-02-05 | 2024-03-15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氦检系统及方法 |
CN117705374B (zh) * | 2024-02-05 | 2024-06-18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氦检系统及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5092626A (zh) | 锂电池生产输送线 | |
CN108023115B (zh) | 电芯配对设备 | |
CN114221013B (zh) | 用于动力电池盖板的防爆片组装焊接设备 | |
CN108899589A (zh) | 一种锂电池组自动组装机 | |
CN108328273B (zh) | 电池模组翻转机构及其全自动模组组装码垛机 | |
CN109449111B (zh) | 电池片上料装置以及串焊机 | |
CN217866676U (zh) | 带翻转功能的视觉检测机 | |
CN114887934B (zh) | 电芯加工生产线 | |
CN117116827B (zh) | 电池片双面镀膜工艺配套用中间段收料上料系统及方法 | |
CN115043169A (zh) | 多层输送线及锂电池生产线 | |
CN112722740A (zh) | 一种无人车间智能检测包装线 | |
CN210339344U (zh) | 上料生产线及隧道式真空干燥系统 | |
CN216661761U (zh) | 一种料盘循环装置 | |
CN110626813A (zh) | 电路板全自动配料传输工艺装置 | |
WO2025077509A1 (zh) | 一种光伏玻璃生产线冷端与深加工生产线的连接系统及连接方法 | |
CN220844371U (zh) | 换向运输设备 | |
CN210763209U (zh) | 电路板全自动配料传输工艺装置 | |
CN118594981A (zh) | 一种芯片引线检测机 | |
CN108455271B (zh) | 电池模组下料机构及其全自动模组组装码垛机 | |
CN207558946U (zh) | 化成设备 | |
CN216836041U (zh) | 自动上料设备及电池生产线 | |
CN214022083U (zh) | 模块化屏幕光学检测补偿设备 | |
CN213194625U (zh) | 一种电芯外观检测装置 | |
CN108365252B (zh) | 镍网上料机构及其全自动模组组装码垛机 | |
CN209777702U (zh) | 电池单元堆叠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923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