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573C - 旋转型编码器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旋转型编码器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0573C CN1150573C CNB011022159A CN01102215A CN1150573C CN 1150573 C CN1150573 C CN 1150573C CN B011022159 A CNB011022159 A CN B011022159A CN 01102215 A CN01102215 A CN 01102215A CN 1150573 C CN1150573 C CN 1150573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wiring pattern
- insulating body
- conducting wiring
- h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electric switches
- H01H11/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electric switches of switch contac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9/00—Switches operated by an operating part which is rotatable about a longitudinal axis thereof and which is acted upon directly by a solid body external to the switch, e.g. by a hand
- H01H19/02—Details
- H01H19/08—Bases; Stationary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Rotary Switch, Piano Key Switch, And Lever Switch (AREA)
- Manufacture Of Switches (AREA)
- Transmission And Conversion Of Sensor Element Outpu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性能良好,成本较低,制造容易的旋转型编码器及其制造方法。在旋转型编码器中,在位于导电布线图案的孔侧的内周缘部的端部,设置将邻接的导电图案之间切开的切断部,内周缘部设置于沿向外方向与绝缘基体的孔的内面脱开的位置,切断部从绝缘基体的孔的内面露出,故在通过连接部支承于内周上的状态,导电布线图案可埋设于绝缘基体中,导电布线图案不发生弯曲,变形,可设置于同一面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等中所采用的旋转型编码器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当根据图8~9对已有的旋转型编码器进行描述时,对由合成树脂的成形件形成的绝缘基体31包括开设于中间部的圆形孔31a,设于一面侧的圆形的凹部31b,在该绝缘基体31中,由金属板形成的多个导电布线图案32,33设置于同一圆周上,在相互切开的状态,按照埋设的方式安装。
另外,共用的1个导电布线图案32包括扇形的接点部32a;端子部32b,该端子部32b按照相对接点部32a的中间突出的方式设置;切断部32c,该切断部设置于接点部32a的内周缘上。
该导电布线图案32中的接点部32a的内周部通过形成于绝缘基体31的内周部上的支承部31c支承,另外,端子部32b从绝缘基体31的第1侧缘31d,朝向外方突出,在接点部32a露出的状态,安装于绝缘基体31上。
此外,切换用的2个导电布线图案33在扇形的部分,设置有多个通孔33a,该2个导电布线图案33包括形成于该通孔33a之间的接点部33b;外侧连接部33c,该外侧连接部33c在外侧位置,将多个接点部33b连接;内侧连接部33d,该内侧连接部33d在内侧的位置,将多个接点部33b之间连接;端子部33e,该端子部33e按照从接点部33b的一端突出的方式设置;切断部33f,该切断部33f设置于内侧连接部33d的内周缘上;凸部33g,该凸部33g从接点部33b的另一端突出;凸部33j,该凸部33j从将接点部33b与端子部33e连接的连接片33h的侧部突出。
还有,2个导电布线图案33按照下述方式设置于绝缘基体31上,该方式为:按照包围孔31a的方式设置,位于接点部33b的内周部的内侧连接部33d通过形成于绝缘基体31的内周部上的支承部31c支承,并且切断部33f埋设于该支承部31c上,此外,端子部33e从绝缘基体31的第1侧缘31d朝向外方突出,接点部33b处于露出的状态。
再有,凸部33g,33j,以及连接片33h均埋设于绝缘基体31中,凸部33g中的切断部从绝缘基体31的第2侧缘31e露出,并且凸部33j的切断部处于从第3和第4侧缘31f,31g露出的状态。
另外,在导电布线图案32,33的接点部32a,33b呈环状在绝缘基体31的表面露出的绝缘基体31上,如图9所示,通过嵌入孔31a中的支承部34a,安装以可旋转的方式保持的旋转体34,通过旋转该旋转体34,使安装于旋转体34上的接触片(图中未示出)在导电布线图案32,33上滑动,产生所需的脉冲。
下面根据图11~13,对这样的旋转型编码器的制造方法进行描述,如图11所示,环箍件41通过传送孔41a依次传送,对环箍件41进行冲压加工,形成两个基部42,43,该两个基部沿环箍件41的传送方向A,相互按照一定间距形成;两个棂条部44,该两个棂条部将该基部42,43连接;圆板状部45,该圆板状部45用于通过冲切方式形成于由该基部42,43与棂条部44所包围的区间,该圆板状部45用于形成导电布线图案32,33的接点部32a,33b;2个端子部33e,该2个端子部33e从上述圆板状部45,通过连接片33h延伸,与基部42连接;端子部32b,该端子部32b在两个端子部33e之间,从圆板状部45延伸,与基部42连接;第1连接部46,该第1连接部46从圆板状部45延伸,与基部43连接;第2连接部47,该第2连接部47从一对连接片33h分别延伸,与棂条部44连接,在邻接的圆板状部45之间,设置棂条部44,依次通过冲切方式形成具有上述结构的半成品。
如图12所示,设置多个通孔33a,在圆板状部45的外周,设置缺口48,将邻接的导电布线图案32,33之间分开。
此外,将这样的环箍件41传送到电镀槽中,进行镀银处理,之后,对由图12中的双点划线表示的圆板状的部分49进行冲切,形成相互切开的导电布线图案32,33,如图13所示,通过成形加工,将绝缘基体31形成于环箍件41上。
然后,在形成绝缘基体31之后,在将第1连接部46,第2连接部47切断,将端子部32b,33e与基部42切开时,其制造完成,获得图8~10所示的旋转型编码器。
另外,在图12的状态进行镀银的处理的原因在于:如果在图12所示的状态,对圆板状的部分49进行冲切,形成相互切开的导电布线图案32,33,则共用的导电布线图案32的中间部没有支承,该导电布线图案32在电镀处理中的传送过程中弯曲。
由于在已有的旋转型编码器中,在导电布线图案32与33的内周部相互分离的状态,形成绝缘基体31,故具有导电布线32,33发生变形,不能够形成于同一面上,性能变差的问题。
此外,在上述制造方法中,由于位于圆板状部的同一圆周上的多个导电布线图案32,33的中间部处于与圆板状的部分49连接的状态,故具有镀银处理的电镀部分较多,成本较高的问题。
还有,在模制绝缘基体31时,具有下述问题,即因树脂压力,环箍件41容易发生弯曲,为了防止该情况,不能施加较大的树脂压力,不能够获得多个绝缘基体。
再有,在上述制造中,由于具有平行的一对基部42,43,与将基部43和圆板状部45连接的第1连接部46,故具有下述问题,即环箍件41的宽度较大,成本较高,废料较多,合格率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较低的旋转型编码器,以及获得该旋转型编码器的制造方法。
解决上述问题的第1解决方案采用下述结构,该结构包括绝缘基体,该绝缘基体在中间部具有孔;导电布线图案,该导电布线图案由导电性金属板形成,多个导电布线图案按照在同一圆周上相互切开的方式设置,埋设于上述绝缘基体中,其特征在于该导电布线图案按照在上述绝缘基体的一个面上设置有呈环状露出的露出部的方式埋设于上述绝缘基体上,在上述导电布线图案中的位于上述孔侧的内周缘部的端部,设置有将邻接的上述导电布线图案之间切开的切断部,上述切断部从上述绝缘基体的上述孔的内面露出。
解决上述问题的第2解决方案形成下述结构,在该结构中,上述切断部相对上述内周缘部,朝向中心部侧突出。
解决上述问题的第3解决方案形成下述结构,在该结构中,上述导电布线图案包括形成于同一半径上的多个通孔;位于该通孔之间的多个接点部;外侧连接部,该外侧连接部在半径方向的外侧位置,将上述多个接点部连接;内侧连接部,该内侧连接部在沿半径方向的内侧位置,将多个上述接点部连接,至少上述接点部从上述绝缘基体露出。
解决上述问题的第4解决方案形成下述结构,在该结构中,上述外侧连接部与上述内侧连接部埋设于上述绝缘基体中,在上述绝缘基体的外侧,形成支承上述外侧连接部的外侧支承部,并且在上述绝缘基体的内侧,形成在中间具有上述孔的内侧支承部,上述内周缘部处于由上述内侧支承部埋设的状态,在设置于上述内侧支承部的中间的上述孔的内面,使上述切断部露出。
解决上述问题的第5解决方案形成下述结构,在该结构中,在上述内侧支承部,设置有凹部,该凹部与上述孔形成整体,从上述孔朝向外方延伸,形成上述孔的一部分,上述切断部在该凹部的内面露出。
解决上述问题的第6解决方案形成下述结构,在该结构中,在穿过上述绝缘基体中的上述孔的状态,设置可沿轴向直线移动的操作轴,并且在上述操作轴上,设置有与上述凹部嵌合的旋转阻止部,通过上述操作轴的移动,可对按压开关进行操作。
解决上述问题的第7解决方案形成下述结构,在该结构中,上述导电布线图案分别具有端子部,这些图案等的端子部从上述绝缘基体的同一侧缘侧,并列设置,朝向外方突出。
解决上述问题的第8解决方案形成下述结构,在该结构中,上述导电布线中的至少一个由共用导电布线形成。
解决上述问题的第9解决方案形成下述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通过对环箍件冲压加工,形成导电布线图案和结合部,该导电布线图案在中间设置有缺口孔,多个导电布线图案设置于同一圆周上,该导电布线图案由金属板形成,该结合部相对该导电布线图案的内周缘部,朝向中心部侧突出,通过上述内周缘部的端部将邻接的上述导电布线图案连接,然后,通过合成树脂的模制,在设置上述导电布线图案的一部分露出的露出部的状态,形成埋设上述导电布线图案的绝缘基体,接着,将位于上述绝缘基体的内侧的上述结合部切断,从而将邻接的上述导电布线图案之间切开。
解决上述问题的第10解决方案形成下述制造方法,在该方法中,通过对上述环箍件进行冲压加工,由设置于同一圆周上的多个上述导电布线图案形成的布线图案组成一排按照一定间距并排设置,邻接的上述布线图案组通过设置于上述布线图案组的环状部的直径的宽度范围内的连接部连接,并且按照与上述连接部保持平行的方式设置的一个基部通过棂条部,与上述连接部连接,在形成上述绝缘基体之后,将上述连接部切断,从而将上述绝缘基体与上述环箍件切开。
解决上述问题的第11解决方案形成下述制造方法,在该方法中,分别设置于上述导电布线图案上的端子部在从上述绝缘基体的同一侧缘侧并列,朝向外方突出的状态,与上述基部连接,上述端子部形成上述绝缘基体,之后与上述基部切开。
解决上述问题的第12解决方案形成下述制造方法,在该方法中,在对形成具有上述缺口孔的上述导电布线图案,上述结合部,上述连接部,上述基部,上述棂条部以及上述端子部的上述环箍件进行镀银处理之前,或在该处理之后,形成上述绝缘基体。
解决上述问题的第13解决方案形成下述制造方法,在该方法中,在上述绝缘基体上,形成外侧支承部和内侧支承部,该外侧支承部设置于上述导电布线图案的上述露出部的外侧,支承上述导电布线图案,上述内侧支承部设置于上述露出部的内侧,支承上述导电布线图案的内侧,上述结合部从开设于上述内侧支承部的中间的孔中露出。
解决上述问题的第14解决方案形成下述制造方法,在该方法中,在上述内侧支承部,设置有凹部,该凹部与上述孔形成整体,从上述孔朝向外方延伸,形成上述孔的一部分,上述结合部在该凹部内部露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旋转型编码器及其制造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旋转型编码器的绝缘基体的平面图;
图2为沿图1中2-2线的剖视图;
图3为沿图2中的3-3线的剖视图;
图4为表示本发明的旋转型编码器的绝缘基体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图5为表示本发明的旋转型编码器的绝缘基体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图6为表示本发明的旋转型编码器的绝缘基体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图7为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8为已有的旋转型编码器的绝缘基体的平面图;
图9为沿图8中的9-9线的剖视图;
图10为沿图9中的10-10线的剖视图;
图11为表示已有的旋转型编码器的绝缘基体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图12为表示已有的旋转型编码器的绝缘基体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图13为表示已有的旋转型编码器的绝缘基体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图1~3,对本发明的旋转型编码器的结构进行描述,由合成树脂的成形件形成的绝缘基体1包括设置于中间部的圆形状的孔1a;设置于一面侧的圆形的凹状的凹部1b;多个凹部1c,该多个凹部1c与上述孔1a连接,从该孔1a朝向外方延伸,形成孔1a的一部分;环状内侧支承部1d,该环状内侧支承部1d设置于上述孔1a的周围;环状外侧支承部1e,该环状外侧支承部1e位于凹部1b的外周底壁上;多个安装部1f,该多个安装部1f设置于凹部1b的相对面上,朝向外方突出。
另外,在该绝缘基体1上,在同一圆周上,设置有由金属板形成的多个导电布线图案2,3,它们按照相互切开的方式,埋设地安装。
此外,共用的1个导电布线图案2包括扇形的接点部2a;端子部2b,该端子部2b按照从接点部2a的中间突出的方式设置;圆弧状的内周缘部2c,该内周缘部2c设置于接点部2a的内侧;切断部2d,该切断部2d设置于该内周缘部2c的两端部,相对内周缘部2c,朝向孔1a的中心部侧突出,并且将邻接的导电布线图案之间切开。
该导电布线图案2按照下述方式安装于绝缘基体1上,该方式为:在接点部2a的内周部的内周缘部2c埋设于绝缘基体1中的状态,该导电布线图案2的内周部支承于形成在绝缘基体1的内周部的内侧支承部1d上,并且在与开设于该内侧支承部1d的中间的孔1a成整体的凹部1c的内面,切断部2d露出,此外,端子部2b从绝缘基体1的第1侧缘1g朝向外方突出,并且接点部2a处于从绝缘基体1的一面侧露出的状态。
另外,矩形波输出用的2个导电布线图案3在扇形的部分,设置有多个通孔3a,该2个导电布线图案3包括形成于通孔3a之间的接点部3b;外侧连接部3c,该外侧连接部3c在外侧位置,将多个接点部3b连接;内侧连接部3d,该内侧连接部3d在内侧位置,将多个接点部3b连接;圆弧状的内周缘部3e,该内周缘部3e设置于该内侧连接部3d的内侧;切断部3f,该切断部3f设置于该内周缘部3e的两个端部,相对内侧连接部3d,朝向孔1a的中心部侧突出,将邻接的导电布线图案之间切开;端子部3h,其按照从接点部3b的一端,通过连接片3g设置;凸部3j,其从外侧连接部3c,沿径向突出。
此外,两个导电布线图案3按照下述方式安装于绝缘基体1上,该方式为:按照包围孔1a的方式设置,位于接点部3b的外侧的外侧连接部3c通过外侧支承部1e支承,并且在内周缘部3e埋设于绝缘基体1中的状态,位于内侧的内侧连接部3d支承于内侧支承部1d上,还有,在形成于该内侧支承部1d的中间的孔1a成整体的凹部1c的内面,切断部3f露出,还有,端子部3h从绝缘基体1的第1侧缘1g,朝向外方突出,并且接点部3b处于在从绝缘基体1的一面侧露出的状态。
还有,凸部3j也埋设于绝缘基体1中,凸部3j的切断部处于从第2与第3侧缘1h,1j露出的状态。
再有,在导电布线图案2,3中,在制造步骤中图1中的双点划线所示的结合部19按照位于凹部1c的内部的方式设置,通过该结合部19,邻接的导电布线图案2,3的内周缘部2c,3e的两端连接,通过在凹部1c的位置切断该结合部19,形成切断部2d,3f,通过切断结合部19,将相互邻接的导电布线图案2,3之间切开。
另外,在导电布线图案2,3中的接点部2a,3b呈环状在绝缘基体1的表面露出的绝缘基体1上,如图3所示,通过嵌入孔1a中的支承部4a,在不与切断部2d,3f相接触的情况下,以可旋转的方式保持旋转体4,可顺利地旋转该旋转体4,随之,使安装于旋转体4上的接触片(图中未示出)在导电布线图案2,3上滑动,产生所需的脉冲。
下面根据图4~6,对这样的旋转型编码器的绝缘基体1的制造方法进行描述,如图4所示,通过传送孔11a,依次传送环箍件11,对该环箍件11进行冲压加工,形成沿环箍件11的传送方向A的直线状的一条基部12;两个棂条部13,该两条棂条部13沿与该基部12相垂直的方向,平行地延伸;布线图案组14,该布线图案组14由多个导电布线图案2,3形成,该导电布线图案2,3以冲切方式形成于由上述基部12与两个棂条部13所包围的区间;一对连接部16,该对连接部16在该布线图案组14的环状部15的直径的宽度H范围内,将布线图案组14的传送方向A的两侧与棂条部13连接。
此外,在布线图案组14中,形成设置于相互邻接的布线图案2,3之间的切口部17;设置于中间的缺口孔18;结合部19,该结合部19在内周缘部2c,3e的端部,将通过该缺口孔18形成的内周缘部2c,3e,以及相对该内周缘部2c,3e朝向中心侧突出的,邻接的导电布线图案2,3连接;接点部3b,其形成有多个通孔3a;端子部2b,3h,该端子部2b,3h按照在基部12上并列而连接的方式冲切形成。
接着,将按照图4所示的方式进行加工的环箍件11传送到电镀槽中,之后,如图5所示,通过成形加工,在环箍件11上,形成绝缘基体1。
然后,通过该绝缘基体1的加工,在中间部,形成孔1a和凹部1c,该凹部1c从孔1a,朝向外方延伸,结合部19处于位于该凹部1c内的状态。
之后,在形成绝缘基体1后,如图6所示,首先,将结合部19切断,接着,将端子部2b,3h与基部12切开,然后对端子部2c,3h进行弯曲加工,最后,将连接部16切断,当将绝缘基体1与环箍件11切开时,完成制造,获得图1~3所示旋转型编码器的编码板。
还有,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结合部19,保持内周缘部的两端部中的邻接的导电布线图案,其外周通过连接部与端子部,保持在环箍件上,因此在施加荷载的情况下,很少有发生变形的危险。
再有,在本实施例中,在电镀后进行成形,但是,也可在成形后,进行电镀。
另外,图7表示本发明的旋转型编码器的另一实施例,本实施例为带有按压开关的旋转型编码器,按压开关20由支架21和按钮22等形成,该支架21中接纳有固定接点,活动接点(图中未示出),该按钮22以可上下移动的方式安装于该支架21上,该按压开关20通过绝缘基体1的安装部1f,安装于绝缘基体1上。
此外,安装有接触片23的旋转体24通过安装部件25,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于绝缘基体1上,并且在该旋转体24中的中心部,安装有可沿轴向移动的操作轴26,该操作轴26设置有旋转阻止部26a,其穿过绝缘基体1中的孔1a,并且与凹部1c嵌合,阻止操作轴26的旋转。
还有,如果旋转安装于旋转体24上的捏手27,则接触片23在导电布线图案2,3上滑动,产生脉冲,此外,如果按压安装于操作轴26上的操作部件28,则通过操作轴26,按压按钮22,进行按压开关20的接点的切换,此外,当解除操作部件28的按压时,通过按压开关20侧的弹力,按钮22,操作轴26和操作部件28恢复到原始状态。
在该按压操作时,由于操作轴26的旋转阻止部26a与凹部1c嵌合,操作轴26不进行旋转动作,操作性良好。
再有,此时,由于操作轴26不与切断部2d,3f相接触,故可进行平滑的按压操作。
在本发明的旋转型编码器中,由于在位于导电布线图案2,3中的孔1a一侧的内周缘部2c,3e的端部,设置有将邻接的导电布线图案2,3之间切开的切断部2d,3f,该内周缘部2c,3e从绝缘基体1的孔1a的内面,沿向外方向,设置于脱开位置,并且切断部2d,3f从绝缘基体1中的孔1a的内面露出,故在通过结合部19支承于内周的状态,导电布线图案2,3可埋设于绝缘基体1中,导电布线图案2,3不发生弯曲,变形,可设置于同一面上,可提供性能优良,成本较低,制造容易的旋转型编码器。
另外,由于切断部2d,3f相对内周缘部2c,3e,朝向中心部侧突出,故在将内周缘部2c,3e埋设于绝缘基体1中的状态,可形成切断部2d,3f,其制造容易,并且可形成旋转体4与切断部2d,3f不接触的结构,可提供旋转体4可平滑地旋转的旋转型编码器。
此外,由于导电布线图案3包括形成于同一半径上的多个通孔3a;位于该通孔3a之间的多个接点部3b;外侧连接部3c,该外侧连接部3c在半径方向的外侧的位置,将多个接点部3b连接;内侧连接部3d,该内侧连接部3d在沿半径方向的内侧位置,将多个接点部3b之间连接,故可提供接点部3b的支承确实,不弯曲的导电布线图案3。
还有,由于外侧连接部3c,内侧连接部3d通过外侧支承部1e与内侧支承部1d,埋设于绝缘基体1中,故确实将导电布线图案3安装于绝缘基体1中。
再有,由于在内侧支承部1d中,设置有凹部1c,该凹部1c与孔1a形成整体,从孔1a朝向外方延伸,形成孔1a的一部分,切断部2d,3f在该凹部1c的内面露出,故可形成旋转体4与切断部2d,3f不接触的结构,可提供旋转体4能够进行平滑的旋转的旋转型编码器。
另外,在穿过绝缘基体1中的孔1a的状态,设置可沿轴向直线移动的操作轴26,在该操作轴26中设置有与凹部1c嵌合的旋转阻止部26a,通过该操作轴26的移动,对按压开关20进行操作,故操作轴26不进行旋转动作,可提供带有操作性良好的按压开关的旋转型编码器。
再有,由于导电布线图案2,3分别具有端子部2b,3h,这些图案等的端子部2b,3h从绝缘基体1的同一侧缘1g侧,并列设置,朝向外方突出,故其实现小型化,材料的获取性良好。
此外,由于导电布线图案中的至少一个由共用导电布线图案2形成,故可提供能够与各种类型相对应的旋转型编码器。
还有,由于在中间设置有缺口孔18,在同一圆周上设置有多个的,由金属板形成的导电布线图案2,3,以及通过其内周缘部2c,3e的端部将相对该导电布线图案2,3的内周缘部2c,3e,朝向中心部侧突出的,邻接的导电布线图案2,3连接的结合部19通过对环箍件11进行冲压加工形成,之后通过合成树脂的模制,在设置有导电布线图案2,3的一部分露出的露出部的状态,形成埋设导电布线图案2,3的绝缘基体1,然后,将位于绝缘基体1的内侧的结合部19切断,从而将邻接的导电布线图案2,3之间切开,由此,无需已有那样的内部支承用的圆板状的部分49,镀银处理的电镀部分很少,可提供成本较低的制造方法。
再有,由于由设置于同一圆周上的多个导电布线图案2,3形成的布线图案组14通过对环箍件11进行冲压加工,成一排按照一定间距并排设置,邻接的布线组14通过下述连接部16连接,该连接部16设置于布线图案组14的环状部15的直径的宽度H范围内,另外与连接部16保持平行而设置的一个基部12通过棂条部13与连接部16连接,在形成绝缘基体1之后,将该连接部16切断,从而将绝缘基体1与环箍件11切开,由此与已有的两个基部42,43的情况下相比较,可减小环箍件11的宽度,并且废料也很少,可提供成本较低的制造方法。
另外,由于分别设置于导电布线图案2,3中的端子部2b,3h在从绝缘基体1的同一侧缘1g侧并列,朝向外方突出的状态,与基部12连接,端子部2b,3h在形成绝缘基体1之后,与基部12切开,故制造步骤过程中的布线图案组14确实实现支承,并且材料获取性良好,制造性良好。
此外,由于对形成具有缺口孔18的导电布线图案2,3,结合部19,连接部16,基部12,棂条部13,以及端子部2b,3h的环箍件11,进行镀银处理,之后,形成绝缘基体1,故与已有情况下相比较,镀银处理的电镀部分很少,可提供成本较低的制造方法。
还有,由于在绝缘基体1上,形成设置于导电布线3的露出部的外侧,支承导电布线图案的外侧支承部1e,以及设置于露出部的内侧,支承导电布线图案3的内侧的内侧支承部1d,结合部19从开设于内侧支承部1e的中间的孔1a中露出,故在结合部19的切断作业中,可将孔1a的内周作为导向部进行切断作业,容易进行其制造中的切断作业。
再有,在内侧支承部1d上,设置有与孔1a形成整体,从孔1a朝向外方延伸,形成孔1a的一部分的凹部1c,结合部19在该凹部1c的内部露出,故在结合部19的切断作业中,可将凹部1c的内周作为导向部进行切断作业,更加容易进行其制造中的切断作业。
Claims (14)
1.一种旋转型编码器,其包括绝缘基体,该绝缘基体在中间部具有孔;导电布线图案,该导电布线图案由导电性金属板形成,多个导电布线图案按照在同一圆周上相互切开的方式设置,埋设于上述绝缘基体中,并且该导电布线图案按照在上述绝缘基体的一个面上设置有呈环状露出的露出部的方式埋设于上述绝缘基体上,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导电布线图案中的位于上述孔侧的内周缘部的端部,设置有将邻接的上述导电布线图案之间切开的切断部,上述切断部从上述绝缘基体的上述孔的内面露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型编码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切断部相对上述内周缘部,朝向中心部侧突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型编码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导电布线图案包括形成于同一半径上的多个通孔;位于该通孔之间的多个接点部;外侧连接部,该外侧连接部在半径方向的外侧位置,将上述多个接点部连接;内侧连接部,该内侧连接部在沿半径方向的内侧位置,将多个上述接点部连接,至少上述接点部从上述绝缘基体露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型编码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外侧连接部与上述内侧连接部埋设于上述绝缘基体中,在上述绝缘基体的外侧,形成支承上述外侧连接部的外侧支承部,并且在上述绝缘基体的内侧,形成在中间具有上述孔的内侧支承部,上述内周缘部处于由上述内侧支承部埋设的状态,在设置于上述内侧支承部的中间的上述孔的内面,使上述切断部露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型编码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内侧支承部,设置有凹部,该凹部与上述孔形成整体,从上述孔朝向外方延伸,形成上述孔的一部分,上述切断部在该凹部的内面露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型编码器,其特征在于在穿过上述绝缘基体中的上述孔的状态,设置可沿轴向直线移动的操作轴,并且在上述操作轴上,设置有与上述凹部嵌合的旋转阻止部,通过上述操作轴的移动,可对按压开关进行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型编码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导电布线图案分别具有端子部,这些图案等的端子部从上述绝缘基体的同一侧缘侧,并列设置,朝向外方突出。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旋转型编码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导电布线中的一个由共用导电布线形成。
9.一种旋转型编码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通过对环箍件冲压加工,形成导电布线图案和结合部,该导电布线图案在中间设置有缺口孔,多个导电布线图案设置于同一圆周上,该导电布线图案由金属板形成,该结合部相对该导电布线图案的内周缘部,朝向中心部侧突出,通过上述内周缘部的端部将邻接的上述导电布线图案连接,然后,通过合成树脂的模制,在设置上述导电布线图案的一部分露出的露出部的状态,形成埋设上述导电布线图案的绝缘基体,接着,将位于上述绝缘基体的内侧的上述结合部切断,从而将邻接的上述导电布线图案之间切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旋转型编码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对上述环箍件进行冲压加工,由设置于同一圆周上的多个上述导电布线图案形成的布线图案组成一排按照一定间距并排设置,邻接的上述布线图案组通过设置于上述布线图案组的环状部的直径的宽度范围内的连接部连接,并且按照与上述连接部保持平行的方式设置的一个基部通过棂条部,与上述连接部连接,在形成上述绝缘基体之后,将上述连接部切断,从而将上述绝缘基体与上述环箍件切开。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旋转型编码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别设置于上述导电布线图案上的端子部在从上述绝缘基体的同一侧缘侧并列,朝向外方突出的状态,与上述基部连接,上述端子部形成上述绝缘基体,之后与上述基部切开。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旋转型编码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形成具有上述缺口孔的上述导电布线图案,上述结合部,上述连接部,上述基部,上述棂条部以及上述端子部的上述环箍件进行镀银处理之前,或在该处理之后,形成上述绝缘基体。
13.根据权利要求9~12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旋转型编码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绝缘基体上,形成外侧支承部和内侧支承部,该外侧支承部设置于上述导电布线图案的上述露出部的外侧,支承上述导电布线图案,上述内侧支承部设置于上述露出部的内侧,支承上述导电布线图案的内侧,上述结合部从开设于上述内侧支承部的中间的孔中露出。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示的旋转型编码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内侧支承部,设置有凹部,该凹部与上述孔形成整体,从上述孔朝向外方延伸,形成上述孔的一部分,上述结合部在该凹部内部露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0027248A JP3869991B2 (ja) | 2000-01-31 | 2000-01-31 | 回転型エンコーダ、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027248/2000 | 2000-01-31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307348A CN1307348A (zh) | 2001-08-08 |
CN1150573C true CN1150573C (zh) | 2004-05-19 |
Family
ID=185528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1102215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50573C (zh) | 2000-01-31 | 2001-01-18 | 旋转型编码器及其制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3869991B2 (zh) |
KR (1) | KR100397115B1 (zh) |
CN (1) | CN1150573C (zh) |
TW (1) | TW47607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3077369A (ja) * | 2001-09-06 | 2003-03-14 |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 トリガースイッチ |
JP4075590B2 (ja) | 2002-11-27 | 2008-04-16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回転型電子部品 |
JP2006012701A (ja) * | 2004-06-29 | 2006-01-12 | Alps Electric Co Ltd | 回転型電気部品 |
US8093516B2 (en) | 2007-08-14 | 2012-01-10 | Fluke Corporation | Digital multimeter having improved rotary switch assembly |
US7934657B2 (en) * | 2008-06-25 | 2011-05-03 | Xerox Corporation | Encoder home position sensing method and system |
JP2011096683A (ja) * | 2011-02-18 | 2011-05-12 | Hokuriku Electric Ind Co Ltd | プッシュオン式スイッチの製造方法 |
JP5804066B2 (ja) * | 2011-08-19 | 2015-11-04 | 株式会社安川電機 | エンコーダ製造装置、エンコーダ製造方法、サーボモータ製造方法 |
CN108063524A (zh) * | 2016-11-08 | 2018-05-22 | 苏州博拉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混合编码器 |
-
2000
- 2000-01-31 JP JP2000027248A patent/JP3869991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0-12-14 TW TW089126779A patent/TW476078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1
- 2001-01-18 CN CNB011022159A patent/CN1150573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1-01-30 KR KR10-2001-0004339A patent/KR100397115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01216858A (ja) | 2001-08-10 |
CN1307348A (zh) | 2001-08-08 |
TW476078B (en) | 2002-02-11 |
KR100397115B1 (ko) | 2003-09-06 |
KR20010078165A (ko) | 2001-08-20 |
JP3869991B2 (ja) | 2007-01-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50573C (zh) | 旋转型编码器及其制造方法 | |
CN1289136A (zh) | 按压·旋转操作型电子器件 | |
CN1178243C (zh) | 电容器 | |
CN1489808A (zh) | 晶片化电源连接器 | |
CN1734847A (zh) | 扁平型电缆用电连接器 | |
CN1187778C (zh) | 多向输入装置 | |
CN106216470B (zh) | 一种零件内翻孔与直边翻锐角边的一次成型装置 | |
CN1941240A (zh) | 具有电接触按钮的插入器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1031375A (zh) | 伞齿轮的锻造成形方法及装置 | |
CN200956326Y (zh) | 开关装置 | |
CN1310316C (zh) | 混合集成电路装置 | |
CN1118225C (zh) | 印刷线路板位置矫正装置 | |
CN1442890A (zh) | 引线框的制造方法 | |
CN1872519A (zh) | 一种铸模的可移动标记装置 | |
CN1212786A (zh) | 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
CN1809441A (zh) | 环压缩装置及环压缩方法 | |
CN1156864C (zh) | 复合操作型电子部件 | |
CN1148769C (zh) | 可产生咔嗒感的转动型电气部件 | |
CN1765539A (zh) | 冲压模具、冲压装置以及工件的冲压加工方法 | |
CN210042417U (zh) | 一种电路板成型加工用边角去除治具 | |
CN1060581C (zh) | 生产电气转接器的方法 | |
CN211135164U (zh) | 一种上冲刀超声波冲切机构 | |
CN1154136C (zh) | 按扣式开关及其制造方法 | |
CN1278451C (zh) | 用于对各向异性导电弹性材料预加应力的设备和方法 | |
CN1008141B (zh) | 电触点及其制造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