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91611A - 窗结构、门窗总成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窗结构、门窗总成及汽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991611A CN114991611A CN202210697274.5A CN202210697274A CN114991611A CN 114991611 A CN114991611 A CN 114991611A CN 202210697274 A CN202210697274 A CN 202210697274A CN 114991611 A CN114991611 A CN 11499161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ndow
- driving
- door
- transmission
- ra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5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357 flat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15/0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Windows; Windscreen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0J1/08—Windows; Windscreens; Accessories therefor arranged at vehicle sides
- B60J1/12—Windows; Windscreens; Accessories therefor arranged at vehicle sides adjustable
- B60J1/16—Windows; Windscreens; Accessories therefor arranged at vehicle sides adjustable slidable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15/0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 E05F15/6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 E05F15/603—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using rotary electromotors
- E05F15/632—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using rotary electromotors for horizontally-sliding wings
- E05F15/635—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using rotary electromotors for horizontally-sliding wings operated by push-pull mechanisms, e.g. flexible or rigid rack-and-pinion arrangement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15/0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 E05F15/6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 E05F15/603—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using rotary electromotors
- E05F15/632—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using rotary electromotors for horizontally-sliding wings
- E05F15/655—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using rotary electromotors for horizontally-sliding w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w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 Window Of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窗结构、门窗总成及汽车,通过第一输出部驱动第一传动件带动第一门窗移动,以及通过第二输出部驱动第二传动件带动第二门窗移动,第一门窗和第二门窗通过相对窗口移动的方式打开或关闭窗口。其中,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沿启闭侧的延伸方向布设,驱动件与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沿窗口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一输出部和第二输出部沿所述启闭侧的延伸方向布设,如此,整个驱动组件整体沿着启闭侧的延伸方向布设,在窗口的高度方向可以做到相对较窄,进而使得整个驱动组件在窗口的高度方向上相对紧凑,从而降低驱动组件所占据的空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窗结构、门窗总成及汽车。
背景技术
现代汽车对车窗的舒适性和便捷性要求越来越高,电动车窗已经越来越多地成为汽车的通用配置。所谓电动车窗,就是通过相应的驱动装置驱动门窗移动以打开或关闭门窗。电动车窗可使驾驶员或者乘员坐在座位上,利用开关使门窗自动打开或关闭,操作简便并有利于行车安全,已经成为各个主机厂车窗设计时的首选。
然而,传统的电动车窗中的驱动装置布置不紧凑,在窗口的高度方向上占据空间较大,进而影响其他部件的装配。
发明内容
基于此,针对传统的电动车窗中的驱动装置布置不紧凑,在窗口的高度方向上占据空间较大,进而影响其他部件的装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窗结构、门窗总成及汽车,该窗结构、门窗总成及汽车中的驱动组件可以在窗口的高度方向上布置更加紧凑,进而可以减少占据空间。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申请涉及一种窗结构,包括承载体、窗组件及驱动组件,所述承载体设有窗口,所述窗口的其中一侧为启闭侧;所述窗组件包括沿所述启闭侧的延伸方向布设的第一门窗和第二门窗,所述第一门窗和所述第二门窗用于配合共同打开或关闭所述窗口;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和所述第二传动件沿所述启闭侧的延伸方向布设,并均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承载体;所述第一门窗连接于所述第一传动件,所述第二门窗连接于所述第二传动件,所述驱动件的动力输入部与所述第一传动件和所述第二传动件沿所述窗口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驱动件包括沿所述启闭侧的延伸方向布设的第一输出部和第二输出部,所述第一输出部与所述第一传动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传动件带动所述第一门窗相对所述窗口移动,所述第二输出部与所述第二传动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传动件带动所述第二门窗相对所述窗口移动。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门窗和所述第二门窗沿相反的方向移动以配合共同打开或关闭所述窗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载体连接有导轨,所述导轨设有沿所述启闭侧的延伸方向延伸设置的滑槽,所述第一传动件和所述第二传动件均可移动的设置于所述滑槽,所述驱动件设置于所述滑槽内,所述驱动件的动力输入部与所述第一传动件和所述第二传动件沿所述滑槽的深度方向布设,所述滑槽的深度方向与所述窗口的高度方向对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槽包括沿所述窗口的高度方向错位布设并相互连通的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所述第一槽体相对所述第二槽体更靠近所述窗口,所述第一传动件和所述第二传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槽体,所述驱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槽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槽体靠近所述第二槽体的侧壁设有沿所述启闭侧延伸方向延伸的限位通孔,所述第一槽体和所述第二槽体通过所述限位通孔连通,所述第一传动件包括第一传动部,所述第一传动部穿设于所述限位通孔并与所述第一输出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件包括第二传动部,所述第二传动部穿设于所述限位通孔并与所述第二输出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部为第一齿条部,所述第二传动部为第二齿条部,所述第一输出部与所述第一齿条部啮合用于驱使所述第一齿条部带动所述第一门窗移动,所述第二输出部与所述第二齿条部啮合用于驱使所述第二齿条部带动所述第二门窗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的动力输入部为驱动齿条,所述驱动齿条均与所述第一齿条部和所述第二齿条部沿所述窗口的高度方向布设,所述第一输出部包括第一主动齿轮和换向件,所述第二输出部包括第二主动齿轮,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与所述驱动齿条啮合,所述第二主动齿轮同时与所述驱动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部啮合,所述换向件和所述第一齿条部啮合,所述换向件和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啮合,使得在所述换向件的传动下,所述第一齿条部沿与所述第二齿条部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向件包括至少一个换向齿轮,所述第一主动齿轮通过所述至少一个换向齿轮与所述第一齿条部传动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槽体的侧壁还设有沿所述第二槽体的延伸方向延伸设置的限位槽,所述驱动齿条可移动的设置于所述限位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驱动源,所述驱动源还包括驱动齿轮部,所述驱动齿轮部与所述驱动齿条啮合用于驱动所述驱动齿条移动,所述驱动齿条带动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和所述第二主动齿轮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动齿轮、所述换向件、所述第二主动齿轮及所述驱动齿轮部均沿所述第二槽体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齿轮部设置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和所述第二主动齿轮之间,所述第一主动齿轮设置于所述换向件和所述驱动齿轮部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轨包括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沿所述窗口的高度方向布设,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的其中一者设有所述滑槽,或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均设有滑槽,所述驱动组件为两组,一组所述驱动组件对应设置于一组所述滑槽,所述第一门窗和所述第二门窗设置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之间。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涉及一种门窗总成,包括前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窗结构。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涉及一种汽车,包括前述任一实施例中的门窗总成。
上述窗结构、门窗总成及汽车中,通过第一输出部驱动第一传动件带动第一门窗移动,以及通过第二输出部驱动第二传动件带动第二门窗移动,第一门窗和第二门窗通过相对窗口移动的方式打开或关闭窗口。其中,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沿启闭侧的延伸方向布设,驱动件的动力输入部与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沿窗口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一输出部和第二输出部沿所述启闭侧的延伸方向布设,如此,整个驱动组件整体沿着启闭侧的延伸方向布设,在窗口的高度方向可以做到相对较窄,进而使得整个驱动组件在窗口的高度方向上相对紧凑,从而降低驱动组件所占据的空间。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书用于解释说明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此外,附图并不是1:1的比例绘制,并且各个元件的相对尺寸在附图中仅示例地绘制,而不一定按照真实比例绘制。
图1为一实施例的窗结构的仰视图;
图2为一实施例的窗结构的正视图;
图3为一实施例的承载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A向剖视图;
图6为图4中B-B向剖视图;
图7为图4中C-C向剖视图;
图8为图4中D-D向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窗结构;100、承载体;110、窗口;112、启闭侧;200、窗组件;210、第一门窗;220、第二门窗;300、驱动组件;310、驱动件;312、动力输入部;314、第一输出部;3142、第一主动齿轮;3144、换向件;316、第二输出部;3162、第二主动齿轮;320、第一传动件;322、第一传动部;330、第二传动件;332、第二传动部;340、驱动源;342、驱动齿轮部;400、导轨;410、滑槽;412、第一槽体;4122、限位通孔;414、第二槽体;4142、限位槽;420、第一导轨;430、第二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照图1至图3,窗结构10包括承载体100及窗组件200,承载体100设有窗口110,窗口110的其中一侧为启闭侧112,窗组件200包括沿启闭侧112的延伸方向M布设的第一门窗210和第二门窗220,第一门窗210和第二门窗220用于配合共同打开或关闭窗口110。
其中,承载体100可以为汽车的后挡风玻璃或者是侧门窗,第一门窗210和第二门窗220均可以为窗玻璃。
第一门窗210和第二门窗220可以通过沿相反的方向移动,即第一门窗210和第二门窗220通过对开式打开或关闭窗口110。
在别的一些实施例中,窗口11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窗口110间隔设置,第一门窗210通过相对承载体100移动以打开或关闭其中一个窗口110,第二门窗220通过相对承载体100移动以打开或关闭另一个窗口110。
请参照图2和图4,该窗结构10还包括驱动组件300,驱动组件300包括驱动件310、第一传动件320和第二传动件330,第一传动件320和第二传动件330沿启闭侧112的延伸方向M布设,并均可移动地连接于承载体100。第一门窗210连接于第一传动件320,第二门窗220连接于第二传动件330,驱动件310与第一传动件320和第二传动件330沿窗口110的高度方向L间隔设置,驱动件310包括沿启闭侧112的延伸方向M布设的第一输出部314和第二输出部316,第一输出部314与第一传动件320连接用于驱动第一传动件320带动第一门窗210相对窗口110移动,第二输出部316与第二传动件330连接用于驱动第二传动件330带动第二门窗220相对窗口110移动。
请参照图2、图5至图8,承载体100连接有导轨400,导轨400设有沿启闭侧112的延伸方向M延伸设置的滑槽410,第一传动件320和第二传动件330均可移动的设置于滑槽410,驱动件310设置于滑槽410内,驱动件310的动力输入部312与第一传动件320和第二传动件330沿滑槽410的深度方向L布设,滑槽410的深度方向与窗口110的高度方向对应。窗口110的高度方向及滑槽410的深度方向均为图4中的L方向。
导轨400可以为一个或者是两个,导轨400的设置是为了能够限制第一门窗210和第二门窗220的移动方向。
例如,请参照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导轨400包括第一导轨420和第二导轨430,第一导轨420和第二导轨430沿窗口110的高度方向L布设,第一导轨420和第二导轨430的其中一者设有滑槽410。通过在窗口110的高度方向L上设置第一导轨420和第二导轨430,提升第一门窗210和第二门窗220移动的稳定性。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轨420和第二导轨430均设有滑槽410,驱动组件300为两组,一组驱动组件300对应设置于一组滑槽410,第一门窗210和第二门窗220设置于第一导轨420和第二导轨430之间。通过在第一导轨420和第二导轨430上均设置滑槽410,可以提升第一门窗210和第二门窗220移动的稳定性。
下述实施例均以滑槽410开设于第二导轨430为例进行说明。
请参照图5和图6,滑槽410包括沿窗口110的高度方向L错位布设并相互连通的第一槽体412和第二槽体414,第一槽体412相对第二槽体414更靠近窗口110,第一传动件320和第二传动件330设置于第一槽体412,驱动件310设置于第二槽体414。如此,将第一槽体412和第二槽体414错位设置,此时,当第一传动件320和第二传动件330收纳于第一槽体412时,驱动件310收纳于第二槽体414时,第一输出部314和第二输出部316可以在滑槽410的宽度方向(请参照图5中的H方向)上与第一传动件320和第二传动件330进行连接,进而降低驱动组件300在滑槽410的高度方向占据的空间。
请参照图5和图6,第一槽体412靠近第二槽体414的侧壁设有沿启闭侧112延伸方向M延伸的限位通孔4122,第一槽体412和第二槽体414通过限位通孔4122连通。请参照图4、图5和图6,第一传动件320包括第一传动部322,第一传动部322穿设于限位通孔4122并与第一输出部314连接,第二传动件330包括第二传动部332,第二传动部332穿设于限位通孔4122并与第二输出部316连接。第一限位通孔4122可以对第一传动部322进行限位,进而对第一传动件320进行限位,使得第一传动件320沿启闭侧112的延伸方向M移动,也即沿第一槽体412和限位通孔4122的延伸方向移动。同理,第二限位通孔4122可以对第二传动部332进行限位,进而对第二传动件330进行限位,使得第二传动件330沿启闭侧112的延伸方向M移动,也即沿第二槽体414和限位通孔4122的延伸方向移动。
请参照图5和图6,第一传动件320和第二传动件330可以呈类似L型,当第一传动件320装设于第一槽体412时,第一传动部322伸入限位通孔4122,当第二传动件330装设于第二槽体414时,第二传动部332伸入限位通孔4122。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传动部322为第一齿条部,第二传动部332为第二齿条部,第一输出部314与第一齿条部啮合用于驱使第一齿条部带动第一门窗210移动,第二输出部316与第二齿条部啮合用于驱使第二齿条部带动第二门窗220移动。
其中,第一输出部314和第二输出部316可以均为相应的齿轮或者是齿轮组,具体类型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例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驱动件310的动力输入部312为驱动齿条,驱动齿条均与第一齿条部和第二齿条部沿窗口110的高度方向L布设。请参照图4至图7,第一输出部314包括第一主动齿轮3142和换向件3144,第二输出部316包括第二主动齿轮3162,第一主动齿轮3142与驱动齿条啮合,第二主动齿轮3162同时与驱动齿条和第二齿条部啮合,换向件3144和第一齿条部啮合,换向件3144和第一主动齿轮3142啮合,使得在换向件3144的传动下,第一齿条部沿与第二齿条部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在使用时,驱动齿条移动带动第一主动齿轮3142和第二主动齿轮3162沿相同方向转动,在第二主动齿轮3162的作用下,第二齿条部移动并带动第二门窗220移动。第一主动齿轮3142通过换向件3144与第一齿条部传动配合,使得在换向件3144的传动下,第一齿条部沿与第二齿条部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如此,第一门窗210和第二门窗220可以沿相反方向移动,进而可以通过对开式方式打开或关闭窗口110。
例如,第一门窗210沿第一方向F1打开窗口110,第二门窗220沿第二方向F2打开窗口110,F1和F2的方向相反。
可以理解的是,要与第一齿条部和第一主动齿轮3142均实现啮合配合,换向件3144应当包含相应的齿形结构。例如,换向件3144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换向齿轮,第一主动齿轮3142通过至少一个换向齿轮与第一齿条部配合。换向件3144中的各个换向齿轮啮合配合。换向齿轮的个数可以根据需要确定,但是需要满足,在换向件3144的作用下,第一齿条部和第二齿条部两者的移动方向相反。
请参照图4,在该实施例中,换向件3144包括一个换向齿轮,换向齿轮的一端与第一主动齿轮3142啮合,另一端与第一齿条部啮合。
请参照图4,第一主动齿轮3142、换向件3144、第二主动齿轮3162及驱动齿轮部342均沿第二槽体414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如此,第一主动齿轮3142、换向件3144、第二主动齿轮3162及驱动齿轮部342分布的更加紧凑,降低驱动组件300的占据空间。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照图4,由于第一门窗210和第二门窗220沿启闭侧112的延伸方向M布设,驱动齿轮部342设置于第一主动齿轮3142和第二主动齿轮3162之间,第一主动齿轮3142设置于换向件3144和驱动齿轮部342之间。第一主动齿轮3142和第二主动齿轮3162分布于驱动齿轮部342的两侧,位于第一主动齿轮3142的一侧布设相应的换向件3144,相比于其他分布方式,该实施例的布置方式可以充分利用第一主动齿轮3142和第二主动齿轮3162中间形成的安装空间,使得驱动组件300更加紧凑,进一步降低驱动组件300占据空间。
请参照图5和图6,第二槽体414的侧壁还设有沿第二槽体414的延伸方向延伸设置的限位槽4142,驱动齿条可移动的设置于限位槽4142。如此,在限位槽4142的限位作用下,驱动齿条只能沿第二槽体414的延伸方向移动。
请参照图4和图8,驱动组件300还包括驱动源340,驱动源340还包括驱动齿轮部342,驱动齿轮部342与驱动齿条啮合用于驱使驱动齿条移动,驱动齿条带动第一主动齿轮3142和第二主动齿轮3162转动。其中,驱动源340可以是电机,电机的输出轴设有驱动齿轮部342。
具体地,请参照图4,第二槽体414设有安装通孔,电机设有驱动齿轮部342的一端沿安装通孔伸入第二槽体414内部与驱动齿条进行啮合。
此外,一实施例还涉及一种门窗总成,包括前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窗结构10。
此外,一实施例还涉及一种汽车,包括前述任一实施例中的门窗总成。
上述门窗总成及汽车中,通过第一输出部314驱动第一传动件320带动第一门窗210移动,以及通过第二输出部316驱动第二传动件330带动第二门窗220移动,第一门窗210和第二门窗220通过相对窗口110移动的方式打开或关闭窗口110。其中,第一传动件320和第二传动件330沿启闭侧112的延伸方向M布设,驱动件310的动力输入部312与第一传动件320和第二传动件330沿窗口110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一输出部314和第二输出部316沿启闭侧112的延伸方向M布设,如此,整个驱动组件300整体沿着启闭侧112的延伸方向M布设,在窗口110的高度方向可以做到相对较窄,进而使得整个驱动组件300在窗口110的高度方向上相对紧凑,从而降低驱动组件300所占据的空间。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5)
1.一种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载体,所述承载体设有窗口,所述窗口的其中一侧为启闭侧;
窗组件,所述窗组件包括沿所述启闭侧的延伸方向布设的第一门窗和第二门窗,所述第一门窗和所述第二门窗用于配合共同打开或关闭所述窗口;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和所述第二传动件沿所述启闭侧的延伸方向布设,并均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承载体;所述第一门窗连接于所述第一传动件,所述第二门窗连接于所述第二传动件,所述驱动件的动力输入部与所述第一传动件和所述第二传动件沿所述窗口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驱动件包括沿所述启闭侧的延伸方向布设的第一输出部和第二输出部,所述第一输出部与所述第一传动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传动件带动所述第一门窗相对所述窗口移动,所述第二输出部与所述第二传动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传动件带动所述第二门窗相对所述窗口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窗和所述第二门窗沿相反的方向移动以配合共同打开或关闭所述窗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体连接有导轨,所述导轨设有沿所述启闭侧的延伸方向延伸设置的滑槽,所述第一传动件和所述第二传动件均可移动的设置于所述滑槽,所述驱动件设置于所述滑槽内,所述驱动件的动力输入部与所述第一传动件和所述第二传动件沿所述滑槽的深度方向布设,所述滑槽的深度方向与所述窗口的高度方向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包括沿所述窗口的高度方向错位布设并相互连通的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所述第一槽体相对所述第二槽体更靠近所述窗口,所述第一传动件和所述第二传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槽体,所述驱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槽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体靠近所述第二槽体的侧壁设有沿所述启闭侧延伸方向延伸的限位通孔,所述第一槽体和所述第二槽体通过所述限位通孔连通,所述第一传动件包括第一传动部,所述第一传动部穿设于所述限位通孔并与所述第一输出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件包括第二传动部,所述第二传动部穿设于所述限位通孔并与所述第二输出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部为第一齿条部,所述第二传动部为第二齿条部,所述第一输出部与所述第一齿条部啮合用于驱使所述第一齿条部带动所述第一门窗移动,所述第二输出部与所述第二齿条部啮合用于驱使所述第二齿条部带动所述第二门窗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的动力输入部为驱动齿条,所述驱动齿条均与所述第一齿条部和所述第二齿条部沿所述窗口的高度方向布设,所述第一输出部包括第一主动齿轮和换向件,所述第二输出部包括第二主动齿轮,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与所述驱动齿条啮合,所述第二主动齿轮同时与所述驱动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部啮合,所述换向件和所述第一齿条部啮合,所述换向件和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啮合,使得在所述换向件的传动下,所述第一齿条部沿与所述第二齿条部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件包括至少一个换向齿轮,所述第一主动齿轮通过所述至少一个换向齿轮与所述第一齿条部传动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槽体的侧壁还设有沿所述第二槽体的延伸方向延伸设置的限位槽,所述驱动齿条可移动的设置于所述限位槽。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驱动源,所述驱动源还包括驱动齿轮部,所述驱动齿轮部与所述驱动齿条啮合用于驱动所述驱动齿条移动,所述驱动齿条带动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和所述第二主动齿轮转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所述换向件、所述第二主动齿轮及所述驱动齿轮部均沿所述第二槽体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齿轮部设置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和所述第二主动齿轮之间,所述第一主动齿轮设置于所述换向件和所述驱动齿轮部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3至12任一项所述的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包括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沿所述窗口的高度方向布设,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的其中一者设有所述滑槽,或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均设有滑槽,所述驱动组件为两组,一组所述驱动组件对应设置于一组所述滑槽,所述第一门窗和所述第二门窗设置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之间。
14.一种门窗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窗结构。
15.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所述的门窗总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697274.5A CN114991611B (zh) | 2022-06-20 | 2022-06-20 | 窗结构、门窗总成及汽车 |
PCT/CN2023/100955 WO2023246675A1 (zh) | 2022-06-20 | 2023-06-19 | 窗结构、门窗总成及汽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697274.5A CN114991611B (zh) | 2022-06-20 | 2022-06-20 | 窗结构、门窗总成及汽车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991611A true CN114991611A (zh) | 2022-09-02 |
CN114991611B CN114991611B (zh) | 2023-08-01 |
Family
ID=83036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697274.5A Active CN114991611B (zh) | 2022-06-20 | 2022-06-20 | 窗结构、门窗总成及汽车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991611B (zh) |
WO (1) | WO2023246675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246675A1 (zh) * | 2022-06-20 | 2023-12-28 |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窗结构、门窗总成及汽车 |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920698A (en) * | 1988-10-28 | 1990-05-01 | Noran | Powered sliding truck cab window |
US4995195A (en) * | 1990-08-22 | 1991-02-26 | Olberding Gordon D | Automatic rear window |
JPH0868262A (ja) * | 1994-08-29 | 1996-03-12 | J Ee C K:Kk | 窓の自動開閉装置 |
US6125585A (en) * | 1999-08-16 | 2000-10-03 | Hi-Lex Corporation | Sliding window regulator |
US20100269412A1 (en) * | 2009-04-22 | 2010-10-28 | Thomas Mellary | Backlite assembly for a vehicle |
DE102010000029A1 (de) * | 2010-01-08 | 2011-07-14 | Citak, Fatma, 33689 | Zweiteiliges Schiebefenster |
KR20130118460A (ko) * | 2012-04-20 | 2013-10-30 | 김삼수 | 저온창고용 자동 슬라이딩 도어 장치 |
US20170356231A1 (en) * | 2016-06-09 | 2017-12-14 | Magna Mirrors Of America, Inc. | Dual slider window assembly |
CN108798347A (zh) * | 2018-07-20 | 2018-11-13 | 中铁十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窗户控制装置及窗户控制系统 |
US20200240191A1 (en) * | 2019-01-28 | 2020-07-30 | Magna Mirrors Of America, Inc. | Dual slider window assembly |
CN111691782A (zh) * | 2020-06-26 | 2020-09-22 | 韩丽媛 | 一种快速开闭电动折叠门 |
CN111765707A (zh) * | 2020-07-10 | 2020-10-13 | 马鞍山学院 | 一种自动双开门冰箱及其双开门装置 |
CN113006631A (zh) * | 2019-12-18 | 2021-06-22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一种基于齿轮齿条传动的开关窗装置 |
CN215108282U (zh) * | 2021-03-31 | 2021-12-10 | 付会萍 | 一种轨道交通站台门的滚轮滑轨驱动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991611B (zh) * | 2022-06-20 | 2023-08-01 |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窗结构、门窗总成及汽车 |
-
2022
- 2022-06-20 CN CN202210697274.5A patent/CN114991611B/zh active Active
-
2023
- 2023-06-19 WO PCT/CN2023/100955 patent/WO2023246675A1/zh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920698A (en) * | 1988-10-28 | 1990-05-01 | Noran | Powered sliding truck cab window |
US4995195A (en) * | 1990-08-22 | 1991-02-26 | Olberding Gordon D | Automatic rear window |
JPH0868262A (ja) * | 1994-08-29 | 1996-03-12 | J Ee C K:Kk | 窓の自動開閉装置 |
US6125585A (en) * | 1999-08-16 | 2000-10-03 | Hi-Lex Corporation | Sliding window regulator |
US20100269412A1 (en) * | 2009-04-22 | 2010-10-28 | Thomas Mellary | Backlite assembly for a vehicle |
DE102010000029A1 (de) * | 2010-01-08 | 2011-07-14 | Citak, Fatma, 33689 | Zweiteiliges Schiebefenster |
KR20130118460A (ko) * | 2012-04-20 | 2013-10-30 | 김삼수 | 저온창고용 자동 슬라이딩 도어 장치 |
US20170356231A1 (en) * | 2016-06-09 | 2017-12-14 | Magna Mirrors Of America, Inc. | Dual slider window assembly |
CN108798347A (zh) * | 2018-07-20 | 2018-11-13 | 中铁十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窗户控制装置及窗户控制系统 |
US20200240191A1 (en) * | 2019-01-28 | 2020-07-30 | Magna Mirrors Of America, Inc. | Dual slider window assembly |
CN113006631A (zh) * | 2019-12-18 | 2021-06-22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一种基于齿轮齿条传动的开关窗装置 |
CN111691782A (zh) * | 2020-06-26 | 2020-09-22 | 韩丽媛 | 一种快速开闭电动折叠门 |
CN111765707A (zh) * | 2020-07-10 | 2020-10-13 | 马鞍山学院 | 一种自动双开门冰箱及其双开门装置 |
CN215108282U (zh) * | 2021-03-31 | 2021-12-10 | 付会萍 | 一种轨道交通站台门的滚轮滑轨驱动装置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246675A1 (zh) * | 2022-06-20 | 2023-12-28 |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窗结构、门窗总成及汽车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991611B (zh) | 2023-08-01 |
WO2023246675A9 (zh) | 2024-12-05 |
WO2023246675A1 (zh) | 2023-12-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891730B2 (en) | Drive unit for at least two movable parts of a vehicle, in particular a roof assembly thereof | |
CN114991611A (zh) | 窗结构、门窗总成及汽车 | |
EP3741614A1 (en) | Slide-out room mechanism with rack and pinion drive | |
CN101818601A (zh) | 车辆塞拉门机械传动装置 | |
US20070151158A1 (en) | Window lift mechanism | |
CN110550055B (zh) | 轨道车辆的车门驱动装置、车门总成及轨道车辆 | |
CN108798308B (zh) | 一种汽车门锁的驱动机构 | |
CN114718405B (zh) | 滑移装置及汽车 | |
US20230202271A1 (en) | Door hinge device for vehicles | |
CN114622791B (zh) | 滑移门装置及汽车 | |
CN213323099U (zh) | 一种轨道车辆座椅包间滑动式底座机构 | |
CN111994106A (zh) | 一种轨道车辆座椅包间滑动式底座机构 | |
CN216153627U (zh) | 一种电动滑轨总成以及汽车内部部件 | |
CN220809244U (zh) | 乘用车车载冰箱运动装置 | |
CN110552583B (zh) | 轨道车辆的车门驱动装置、车门总成及轨道车辆 | |
CN219360915U (zh) | 一种房车拓展箱 | |
CN213297604U (zh) | 一种物流车电动隔断门结构 | |
CN219969361U (zh) | 一种具有滑动车门的车辆 | |
CN222645777U (zh) | 车辆后舱门和车辆 | |
CN113232556B (zh) | 汽车座椅用双丝杆长滑轨及其传动方法 | |
CN216886200U (zh) | 滑移门组件及汽车 | |
CN218542062U (zh) | 一种新型结构的直线电机驱动的外端门系统 | |
CN115584907B (zh) | 一种滑轨隐藏式滑门系统及车辆 | |
CN114103816B (zh) | 车辆行李架及包含其的车辆 | |
CN216714216U (zh) | 电动式推拉门窗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