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91575A - 一种建筑墓园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墓园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991575A CN114991575A CN202210855521.XA CN202210855521A CN114991575A CN 114991575 A CN114991575 A CN 114991575A CN 202210855521 A CN202210855521 A CN 202210855521A CN 114991575 A CN114991575 A CN 11499157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rea
- cemetery
- burial
- dimensional
- buil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3/00—Monuments; Tombs; Burial vaults; Columbaria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墓园,属于丧葬墓地技术领域,立体建筑墓园包括立体建筑墓地,所述立体建筑墓地为至少两层以上的钢结构框架式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上一层设有文化设施区、景观区、火葬设备区、殡仪区及管理房区,地下楼层和地上一层以上楼层分别设有栅式骨灰盒存放区、独葬区、合葬区、家族葬区、豪华葬区以及立体墓位;本发明通过设立地上文化设施区、景观区、火葬设备区、殡仪区及管理房区,实现一园多功能,提供火葬殡仪服务,做到节约土地,绿色生态环保的作用,同时可参观文化设施区及景观区,进行文化熏陶,弘扬传统殡葬文化,且地下楼层和地上一层以上楼层设立较为完整管理规划的各个墓区,占用面积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丧葬墓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墓园。
背景技术
墓园是人们最后的归属,通过墓园可以体现社会环境、殡葬文化和景观艺术的发展,近十年来城市化速度加快和人口老龄化现象的严重,墓园发展迅猛,并且大部分墓园为了迎合大众心理把墓园都建设在城市风景良好的区域。
我国现有的墓园很多由于设施和管理不完善,仅提供墓葬功能,较为单一,且乱烧纸造成林地起火频繁、占用越来越多的土地面积,造成了国内墓地的收费越来越高,丧葬的费用不断飞升,同时现有的墓园需亲自到场祭拜,当由于不可抗力原因无法到达墓园,便错过了祭拜的时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墓园,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墓园,包括立体建筑墓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建筑墓地为至少两层的钢结构框架式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上一层设有文化设施区、景观区、火葬设备区、殡仪区及管理房区,地下楼层和地上一层以上楼层分别设有栅式骨灰盒存放区、独葬区、合葬区、家族葬区、豪华葬区以及立体墓位,所述立体建筑墓地内部均匀设有支撑柱。
优选的,所述立体建筑墓地内部包括设有楼梯、电梯、自动扶梯的交通部分、设立的多个葬区以及通往每个葬区的交通通道。
优选的,所述骨灰盒存放区、独葬区、合葬区、家族葬区、豪华葬区以及立体墓位内设置音响设备,接受整体的祈祷或家人远程通话服务。
优选的,所述骨灰盒存放区、独葬区、合葬区、家族葬区、豪华葬区以及立体墓位设置可视化智能设备,可远程监督可远程祭奠。
优选的,所述骨灰盒存放区、独葬区、合葬区、家族葬区、豪华葬区以及立体墓位内部设置灯光影像设备,灯光影像设备为元宇宙空间和网络虚拟空间的虚拟影像。
优选的,所述骨灰盒存放区、独葬区、合葬区、家族葬区、豪华葬区以及立体墓位内结合D打印技术,制作多种多样的墓碑,装饰物,陪葬物品。
优选的,所述骨灰盒存放区、独葬区、合葬区、家族葬区、豪华葬区以及立体墓位利用机器人技术提供上香,摆祭品,标准化的服务提供更高效的服务。
优选的,所述文化设施区设置红色革命先烈纪念馆、警察行业烈士专区、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所述景观区设置文化产品展览区、微缩名人墓地景观、微缩著名景点景观。
优选的,所述骨灰盒存放区、独葬区、合葬区、家族葬区、豪华葬区以及立体墓位都有开敞式、半开敞式,封闭式祭祀场地仪式感的场所空间。
优选的,所述立体建筑墓地的梁板设置为反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设立地上文化设施区、景观区、火葬设备区、殡仪区及管理房区,提供火葬殡仪服务,实现一园多功能,做到节约土地、形式多样、绿色生态环保等作用,同时可参观文化设施区及景观区,进行文化熏陶,弘扬传统殡葬文化,且地下楼层和地上一层以上楼层设立较为完整管理规划的各个墓区,占用面积小,丧葬容积率高,通过设置地下地上多层及高层建筑,可有效减少墓园占地面积,且当丧葬家属无法前来祭奠时,葬区内设置音响设备、可视化智能设备及灯光影像设备,让生者和逝者可以做到生死的空间对话和虚拟空间的祭祀和纪念行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标准葬区建筑结构布局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火葬设备区和殡仪区的结构布局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文化设施区和景观区的结构布局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立体景象示意图。
图中:1、骨灰盒存放区;2、合葬区;3、独葬区;4、家族葬区;5、豪华葬区;6、文化设施区;7、景观区;8、火葬设备区;9、殡仪区;10、电梯;11、楼梯;12、自动扶梯;13、立体墓位;14、立体建筑墓地;15、管理房区;16、支撑柱;17、音响设备;18、可视化智能设备;19、灯光影像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墓园,包括立体建筑墓地14,其特征在于,立体建筑墓地14为至少两层的钢结构框架式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上一层设有文化设施区6、景观区7、火葬设备区8、殡仪区9及管理房区15,地下楼层和地上一层以上楼层分别设有栅式骨灰盒存放区1、独葬区3、合葬区2、家族葬区4、豪华葬区5以及立体墓位13,立体建筑墓地14内部均匀设有支撑柱16。
具体的,立体建筑墓地14内部包括设有楼梯11、电梯10、自动扶梯12的交通部分、设立的多个葬区以及通往每个葬区的交通通道。
具体的,骨灰盒存放区1、独葬区3、合葬区2、家族葬区4、豪华葬区5以及立体墓位13内设置音响设备17,接受整体的祈祷或家人远程通话服务。
具体的,骨灰盒存放区1、独葬区3、合葬区2、家族葬区4、豪华葬区5以及立体墓位13设置可视化智能设备18,可远程监督可远程祭奠。
具体的,骨灰盒存放区1、独葬区3、合葬区2、家族葬区4、豪华葬区5以及立体墓位13内部设置灯光影像设备19,灯光影像设备19为元宇宙空间和网络虚拟空间的虚拟影像;通过设置元宇宙空间和网络虚拟空间的虚拟影像,让生者和逝者可以做到生死的空间对话和虚拟空间的祭祀行为和纪念行为。
具体的,骨灰盒存放区1、独葬区3、合葬区2、家族葬区4、豪华葬区5以及立体墓位13内结合3D打印技术,制作多种多样的墓碑,装饰物,陪葬物品。
具体的,骨灰盒存放区1、独葬区3、合葬区2、家族葬区4、豪华葬区5以及立体墓位13利用机器人技术提供上香,摆祭品标准化的服务提供更高效的服务。
具体的,所述文化设施区6设置红色革命先烈纪念馆、警察行业烈士专区、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所述景观区7设置文化产品展览区、微缩名人墓地景观、微缩著名景点景观。
具体的,骨灰盒存放区1、独葬区3、合葬区2、家族葬区4、豪华葬区5以及立体墓位13都有开敞式、半开敞式,封闭式祭祀场地仪式感的场所空间。
具体的,所述立体建筑墓地14的梁板设置为反梁;可根据楼层需要设置反梁,反梁可设置为倒反梁与半反梁,可解决部分人入土为安的传统思想。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对本方案工作步骤进行总结梳理:
本立体建筑墓地14地上一层设有文化设施区6、景观区7、火葬设备区8、殡仪区9及管理房区15,地下楼层和地上一层以上楼层分别设有栅式骨灰盒存放区1、独葬区3、合葬区2、家族葬区4、豪华葬区5以及立体墓位13,且独葬区3、合葬区2、豪华葬区5以及家族葬区4可结合家族祠堂,逝者博物馆的形式,音响设备17、可视化智能设备18和灯光影像设备19不仅可通过无线或有线网络与管理房区15内的管理设备连接,逝者家属还可通过APP软件进行线上祭奠,葬区内设置音响设备17,接受整体的祈祷或家人远程通话服务;设置可视化智能设备18,可远程监督可远程祭奠;设置灯光影像设备19,提供元宇宙空间和网络虚拟空间的虚拟影像,让生者和逝者可以做到生死的空间对话和虚拟空间的祭祀行为和纪念行为,通过互联网技术,立体建筑墓地14墓园通过采用消防设施、防水、耐火材料建设而成,安全设施齐备,管理极为方便,方便网络扫墓,且立体建筑墓地14可以单独一栋存在,也可以多栋建筑按照规划共存在一个更大的墓园里,减少了占地面积,给予平原地区提供家族迁坟,节约土地、整理耕地提供可能,同样的给予山区、丘陵地区、林地、森林地区祖坟集聚,减少山林火灾提供可能,且通过设置文化设施区6、景观区7,可参观文化设施区6及景观区7,进行文化熏陶,弘扬中国传统殡葬文化,通过在一楼设置的火葬设备区8及殡仪区9,可实现火葬与安葬一体配套结合建设。
本发明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建筑墓园,包括立体建筑墓地(14),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建筑墓地(14)为至少两层的钢结构框架式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上一层设有文化设施区(6)、景观区(7)、火葬设备区(8)、殡仪区(9)及管理房区(15),地下楼层和地上一层以上楼层分别设有栅式骨灰盒存放区(1)、独葬区(3)、合葬区(2)、家族葬区(4)、豪华葬区(5)以及立体墓位(13),所述立体建筑墓地(14)内部均匀设有支撑柱(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墓园,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建筑墓地(14)内部包括设有楼梯(11)、电梯(10)和自动扶梯(12)的交通部分、设立的多个葬区以及通往每个葬区的交通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墓园,其特征在于:所述骨灰盒存放区(1)、独葬区(3)、合葬区(2)、家族葬区(4)、豪华葬区(5)以及立体墓位(13)内设置音响设备(17),接受整体的祈祷或家人远程通话服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墓园,其特征在于:所述骨灰盒存放区(1)、独葬区(3)、合葬区(2)、家族葬区(4)、豪华葬区(5)以及立体墓位(13)设置可视化智能设备(18),可远程监督可远程祭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墓园,其特征在于:所述骨灰盒存放区(1)、独葬区(3)、合葬区(2)、家族葬区(4)、豪华葬区(5)以及立体墓位(13)内部设置灯光影像设备(19),灯光影像设备为元宇宙空间和网络虚拟空间的虚拟影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墓园,其特征在于:所述骨灰盒存放区(1)、独葬区(3)、合葬区(2)、家族葬区(4)、豪华葬区(5)以及立体墓位(13)内结合3D打印技术,制作多种多样的墓碑,装饰物,陪葬物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墓园,其特征在于:所述骨灰盒存放区(1)、独葬区(3)、合葬区(2)、家族葬区(4)、豪华葬区(5)以及立体墓位(13)利用机器人技术提供上香,摆祭品,提供更高效的服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墓园,其特征在于:所述文化设施区(6)设置红色革命先烈纪念馆、警察行业烈士专区、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所述景观区(7)设置文化产品展览区、微缩名人墓地景观、微缩著名景点景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墓园,其特征在于:所述骨灰盒存放区(1)、独葬区(3)、合葬区(2)、家族葬区(4)、豪华葬区(5)以及立体墓位(13)都有开敞式、半开敞式,封闭式祭祀场地仪式感的场所空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墓园,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建筑墓地(14)的梁板设置为反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855521.XA CN114991575A (zh) | 2022-07-20 | 2022-07-20 | 一种建筑墓园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855521.XA CN114991575A (zh) | 2022-07-20 | 2022-07-20 | 一种建筑墓园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991575A true CN114991575A (zh) | 2022-09-02 |
Family
ID=830217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855521.XA Withdrawn CN114991575A (zh) | 2022-07-20 | 2022-07-20 | 一种建筑墓园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991575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613883A (zh) * | 2022-11-08 | 2023-01-17 | 刘先进 | 一种生态地下陵园结构 |
-
2022
- 2022-07-20 CN CN202210855521.XA patent/CN114991575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613883A (zh) * | 2022-11-08 | 2023-01-17 | 刘先进 | 一种生态地下陵园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668110B2 (en) | House construction structure | |
CN204960474U (zh) | 生态节地型殡葬系统 | |
CN114991575A (zh) | 一种建筑墓园 | |
JP3184381U (ja) | 古墳型墓地及び地下階式墓地 | |
CN108374597A (zh) | 一种空中街巷式停车建筑结构 | |
JP2731999B2 (ja) | 地下式霊園 | |
CN203334768U (zh) | 公墓楼 | |
CN105909042A (zh) | 一种绿色生态立体建筑墓园 | |
CN202645115U (zh) | 楼塔碑万国公墓 | |
CN203175141U (zh) | 一种立体园林公墓 | |
Platts | The development and role of the Roman aristocratic domus | |
Gallozzi et al. | Designs by Louis de Soissons for the Commonwealth War Cemetery in Cassino | |
CN219387430U (zh) | 一种绿色生态的地下公共陵园 | |
JPH0324945B2 (zh) | ||
JP2571733B2 (ja) | 多目的立体駐車場 | |
CN103147619A (zh) | 一种地下阵列式土墓群 | |
JP3060042B2 (ja) | 霊 廟 | |
Mitalov | Kyiv residential upgrade: revitalisation of mass housing estate of 1960’s | |
JP3060049U (ja) | 納骨廟 | |
JPH0571749B2 (zh) | ||
McLane | Transitional and Permanent Supportive Housing | |
Steiro | The Laboratory building. Transforming concrete heritage | |
CN107269104B (zh) | 山体内骨灰安放硐室墓园 | |
CN103195289A (zh) | 一种立体园林公墓 | |
Domus et al. | CHAPTER FOURTEEN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9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