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91106A - 一种外飘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外飘平台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991106A CN114991106A CN202210775410.8A CN202210775410A CN114991106A CN 114991106 A CN114991106 A CN 114991106A CN 202210775410 A CN202210775410 A CN 202210775410A CN 114991106 A CN114991106 A CN 11499110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uss
- outer edge
- trusses
- main body
- radi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17/00—Artificial islands mounted on piles or like supports, e.g. platforms on raisable legs or offshore constructions; Construction methods therefor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17/00—Artificial islands mounted on piles or like supports, e.g. platforms on raisable legs or offshore constructions; Construction methods therefor
- E02B2017/0056—Platforms with supporting legs
- E02B2017/006—Platforms with supporting legs with lattice style supporting leg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7—Offshore wind turb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 Rod-Shaped Construction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飘平台,属于水上平台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大面积平台重量大成本高的技术问题。平台包括主体和桁架结构,主体呈正棱柱状;桁架结构包括多个外沿桁架、多个径向桁架和多个连接桁架;多个外沿桁架绕主体的周向设置,外沿桁架的数量与主体的侧棱的数量相同,外沿桁架结构包括第一外沿桁架和第二外沿桁架,第一外沿桁架与第二外沿桁架沿主体的径向对称设置,第一外沿桁架与第二外沿桁架之间的间距沿远离主体的方向递减;径向桁架连接主体和外沿桁架;连接桁架设置于径向桁架和/或外沿桁架之间。本申请能拓宽平台的顶面的面积及周长,提高大型平台适用性;平台的稳定性高,耗材用量少,成本低。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上平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外飘平台。
背景技术
海上休闲娱乐需要搭建大型的平台,并在平台上布置其他用于娱乐的设施,但是当前运营的甲板面积较小,能够布置的设施数量已经留给游客观光的场所有限,用户体验较差,应用于市场的收益较差,但单纯的增加甲板面积意味着支撑甲板的主体的体积也将增加,平台整体的重量呈指数上升且设备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的大面积平台重量大成本高的技术问题,为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外飘平台。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外飘平台,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呈正棱柱状;
桁架结构,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四周,所述桁架结构包括多个外沿桁架、多个径向桁架和多个连接桁架;
多个所述桁架结构绕所述主体的周向设置,所述桁架结构的数量与所述主体的侧棱的数量相同;所述外沿桁架结构包括第一外沿桁架和第二外沿桁架,所述第一外沿桁架与所述第二外沿桁架沿所述主体的径向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外沿桁架与所述第二外沿桁架之间的间距沿远离所述主体的方向递减;
所述径向桁架连接所述主体和所述外沿桁架;
所述连接桁架设置于所述径向桁架和/或所述外沿桁架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桁架结构包括五个外沿桁架,五个所述外沿桁架依次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外沿桁架与所述第二外沿桁架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外沿桁架结构还包括第三外沿桁架,所述第三外沿桁架连接所述第一外沿桁架和所述第二外沿桁架远离所述主体的一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径向桁架绕所述主体的中心线等角度间隔设置,所述径向桁架的长度方向位于所述主体的径向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相邻的所述径向桁架之间的夹角为18°。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桁架结构还包括多个平行桁架,所述平行桁架设置于相邻两个径向桁架之间,所述平行桁架连接所述外沿桁架和所述主体,所述平行桁架沿其长度方向的延长线不与所述主体的中心线相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桁架包括多个第一连接桁架、多个第二连接桁架和多个第三连接桁架;
所述第一连接桁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外沿桁架和所述第二外沿桁架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桁架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径向桁架和平行桁架固定连接;
所述第三连接桁架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外沿桁架和径向桁架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桁架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外沿桁架与所述第二外沿桁架的对称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桁架的两端分别位于径向桁架或平行桁架的中部。
本申请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公开的外飘平台通过外沿桁架、径向桁架和连接桁架向主体外延伸,拓宽平台的顶面的面积及周长,提高大型平台适用性;通过多个外沿桁架沿主体周向设置,使平台呈中心对称结构,平台的稳定性高;利用桁架所具有的双层结构以及三角形单元,为平台顶端设置的甲板提供足够的支承力,减少耗材用量,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外飘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桁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中的桁架结构的A-A向剖视图;
图4示出了图2中的桁架结构的B-B向剖视图;
图5示出了图2中的桁架结构的C-C向剖视图;
图6示出了图2中的桁架结构的D-D向剖视图;
图中标记:100-主体,101-立柱,200-外沿桁架,201-第一外沿桁架,202-第二外沿桁架,203-第三外沿桁架,300-径向桁架,301-第一径向桁架,302-第二径向桁架,303-第三径向桁架,400-连接桁架,401-第一连接桁架,402-第二连接桁架,403-第三连接桁架,500-平行桁架,501-第一平行桁架,502-第二平行桁架,600-甲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外飘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的桁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2中的桁架结构的A-A向剖视图;图4示出了图2中的桁架结构的B-B向剖视图;图5示出了图2中的桁架结构的C-C向剖视图;图6示出了图2中的桁架结构的D-D向剖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并参考具体实施例描述本申请:
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外飘平台,可设置于水面上,作为承载其他结构或者观光用的平台,平台包括主体100和桁架结构,主体100呈正棱柱状,主体100可以为空心结构,以使主体100可以漂浮于水面上,当主体100需要固定设置于陆地或海岸边时,主体100也可为实心结构,本实施例中,正棱柱状的主体100可使整个平台的结构对称且稳定。
桁架结构设置于主体100的四周,参照图1,桁架结构包括多个外沿桁架200、多个径向桁架300和多个连接桁架400,桁架由直杆组成的具有三角形单元的平面或空间结构,桁架杆件主要承受轴向拉力或压力,从而能充分利用材料的强度,减轻自重和增大刚度。本实施例中,外沿桁架200、径向桁架300和连接桁架400均采用平面桁架,参照图3-图6,平面桁架包括平行且相对设置的两根工字梁和多根支撑杆,多根支撑杆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设置于两根工字梁之间,多个支撑杆包括多个竖直支撑杆和多个倾斜支撑杆,以使平面桁架形成多个三角形单元。平台在应用时,桁架结构和主体100的顶面需设置甲板600,由此本实施例中,每个平面桁架所在平面均与主体100的中心线方向平行,一方面便于桁架结构的组装,另一方面使得桁架结构能够对甲板600进行稳定的支撑。
参照图1,多个外沿桁架200绕主体100的周向设置,外沿桁架200的数量与主体100的侧棱的数量相同,以使得平台呈中心对称结构,提升平台的稳定性。
外沿桁架200结构包括第一外沿桁架201和第二外沿桁架202,第一外沿桁架201与第二外沿桁架202沿主体100的径向对称设置,第一外沿桁架201与第二外沿桁架202之间的间距沿远离主体100的方向递减,可以理解的,由于外沿桁架200为平面桁架,本实施例中,外沿桁架200结构在水平面的投影呈三角形或者等腰梯形,稳定性强,且对甲板600边缘的支撑力强。径向桁架300用于连接主体100和外沿桁架200,外沿桁架200靠近主体100的一端可直接与主体100固定连接,也可参照图1,令外沿桁架200仅通过径向桁架300与主体100连接。连接桁架400设置于径向桁架300和/或外沿桁架200之间,即连接桁架400可仅连接相邻的径向桁架300,也可连接相邻的外沿桁架200和径向桁架300,通过连接桁架400进一步增强整个桁架结构的稳定性,提升桁架结构的强度。本实施例通过外沿桁架200、径向桁架300和连接桁架400向主体100外延伸,拓宽平台的顶面的面积及周长,提高大型平台适用性;通过多个外沿桁架200沿主体100周向设置,使平台呈中心对称结构,平台的稳定性高;利用桁架所具有的双层结构以及三角形单元,为平台顶端设置的甲板600提供足够的支承力,减少耗材用量,降低应用成本。
第一外沿桁架201与第二外沿桁架202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即本实施例中的平台在相同重量的情况下,可具有更长的对角线以及周长,具体来说,平台多用于海上观光,较长的对角线有利于设置在平台上的设施的间隔设置,同时较长的周长则提供了更多便于游客观光位置。
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桁架结构包括五个外沿桁架200,五个外沿桁架200依次连接,以使外沿桁架200呈五角星状的中心对称的结构,稳定性高,且呈五角星状的外沿桁架200的周长适宜较多的人观光,也不易遮挡其他外沿,为游客提供良好的视野。相邻的外沿桁架200的连接处还连接有一个径向桁架300,以提升相邻外沿桁架200之间的连接强度,进一步提升整体桁架结构的强度。
参照图2和图4,在平台上铺设甲板600时,甲板600的尖角处均经过安全处理呈弧形,由此本实施例中,外沿桁架200结构还包括第三外沿桁架203,第三外沿桁架203连接第一外沿桁架201和第二外沿桁架202远离主体100的一端,以使外沿桁架200呈等腰梯形状,便于对甲板600进行支撑,当然,进一步的,外沿桁架200还可设置第四外沿桁架(图纸未示出),第四外沿桁架呈弧形,第四外沿桁架的弧形与作业人员预设的甲板600的边缘的弧形相适配,第四外沿桁架朝远离主体100的方向突出,第四外沿桁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外沿桁架201的远端和第二外沿桁架202的两端固定连接,通过第四外沿桁架进一步对后续铺设的甲板600弧形边角处提供支撑。
多个径向桁架300绕主体100的中心线等角度间隔设置,径向桁架300的长度方向位于主体100的径向上,以使得主体100对各个径向桁架300的支承力相等,有利于提高平台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的形态稳定性,进而提升使用寿命。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主体100的角位于第一外沿桁架201和第二外沿桁架202的对称轴上,可以理解的,此时主体100与外沿桁架200远离主体100的一端之间的间距小,径向桁架300的支承力相应提高,进一步的,主体100为空心结构,主体100的内部设置有与主体100同轴的圆柱,部分径向桁架300可贯穿主体100后与圆柱外壁固定连接,相当于增加了径向桁架300与主体100之间的连接点,主体100与径向桁架300之间连接强度高,能提升平台承重时稳定性,更进一步的,主体100的每个角上均设置有立柱101,立柱101贯穿并与主体100固定连接,以维持主体100的形态,提升主体100的使用寿命。
参照图1和图5,本实施例中,共设置有20个径向桁架300,相邻的径向桁架300之间的夹角为18°,此时每个外沿桁架200均连接有5个径向桁架300,需要说明的是,5个径向桁架300中,有2个径向桁架300分别还与相邻的外沿桁架200固定连接,第一径向桁架301与第三外沿桁架203的中部固定连接,第二径向桁架302与第一外沿桁架201的中部连接,第三径向桁架303与第二外沿桁架202的中部连接,此时外沿桁架200与主体100之间还具有较大的间隙,由此,桁架结构还包括多个平行桁架500,平行桁架500设置于相邻两个径向桁架300之间,平行桁架500连接外沿桁架200和主体100,平行桁架500沿其长度方向的延长线不与主体100的中心线相接,在增加桁架提升强度的同时,增加桁架导力的方向,减少应力集中的情况,进而提升桁架结构的使用耐久。参照图1和图2,针对单个的外沿桁架200,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平行桁架501和第二平行桁架502,第一平行桁架501和第二平行桁架502相较于第一径向桁架301对称,第一平行桁架501位于第一径向桁架301和第二径向桁架302之间,第一平行桁架50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外沿桁架201和主体100固定连接,第二平行桁架502位于第一径向桁架301和第三径向桁架303之间,第二平行桁架502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外沿桁架202和主体100固定连接,通过第一平行桁架501和第二平行桁架502增加桁架结构上的桁架密度,提升桁架结构的强度,增强桁架结构远离主体100的一端的支承能力。
参照图1、图2和图6,本实施例中,连接桁架400包括多个第一连接桁架401、多个第二连接桁架402和多个第三连接桁架403;第一连接桁架40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外沿桁架201和第二外沿桁架202连接,以提升外沿桁架200的强度,进一步的,第一连接桁架401沿第一外沿桁架201与第二外沿桁架202的对称轴对称,以使得单个的外沿桁架200和与其连接的连接桁架400呈轴对称结构,稳定性高。
第二连接桁架402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径向桁架300和平行桁架500固定连接,将径向桁架300和平行桁架500连接可大幅提升桁架结构的强度已经抗形变性能,第二连接桁架402的两端分别位于与第二连接桁架402固定连接的径向桁架300或平行桁架500的中部,桁架结构的桁架布置均匀,使得桁架结构的各部承载能力相对均衡。第三连接桁架403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外沿桁架200和径向桁架300固定连接,增加外沿桁架200与径向桁架300之间连接的强度。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海星桁架结构单层总面积可达到约为6500平米,其中桁架结构支撑的部分的面积为3100平米,本实施例的桁架结构强度和变形允许范围内理论上可以承受9000N/m2的甲板600载荷作用,结构稳定且荷载量大。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申请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外飘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呈正棱柱状;
桁架结构,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四周,所述桁架结构包括多个外沿桁架、多个径向桁架和多个连接桁架;
多个所述外沿桁架绕所述主体的周向设置,所述外沿桁架的数量与所述主体的侧棱的数量相同,所述外沿桁架结构包括第一外沿桁架和第二外沿桁架,所述第一外沿桁架与所述第二外沿桁架沿所述主体的径向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外沿桁架与所述第二外沿桁架之间的间距沿远离所述主体的方向递减;
所述径向桁架连接所述主体和所述外沿桁架;
所述连接桁架设置于所述径向桁架和/或所述外沿桁架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飘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结构包括五个外沿桁架,五个所述外沿桁架依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飘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沿桁架与所述第二外沿桁架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飘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沿桁架结构还包括第三外沿桁架,所述第三外沿桁架连接所述第一外沿桁架和所述第二外沿桁架远离所述主体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飘平台,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径向桁架绕所述主体的中心线等角度间隔设置,所述径向桁架的长度方向位于所述主体的径向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飘平台,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径向桁架之间的夹角为1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飘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结构还包括多个平行桁架,所述平行桁架设置于相邻两个径向桁架之间,所述平行桁架连接所述外沿桁架和所述主体,所述平行桁架沿其长度方向的延长线不与所述主体的中心线相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外飘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桁架包括多个第一连接桁架、多个第二连接桁架和多个第三连接桁架;
所述第一连接桁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外沿桁架和所述第二外沿桁架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桁架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径向桁架和平行桁架固定连接;
所述第三连接桁架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外沿桁架和径向桁架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外飘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桁架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外沿桁架与所述第二外沿桁架的对称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外飘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桁架的两端分别位于径向桁架或平行桁架的中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775410.8A CN114991106B (zh) | 2022-07-01 | 2022-07-01 | 一种外飘平台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775410.8A CN114991106B (zh) | 2022-07-01 | 2022-07-01 | 一种外飘平台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991106A true CN114991106A (zh) | 2022-09-02 |
CN114991106B CN114991106B (zh) | 2024-01-16 |
Family
ID=830202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775410.8A Active CN114991106B (zh) | 2022-07-01 | 2022-07-01 | 一种外飘平台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991106B (zh) |
Citation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633325A (en) * | 1970-06-01 | 1972-01-11 | Guy A Bartoli | Building structure cantilevered from vertical central support |
NL7214872A (zh) * | 1971-11-03 | 1973-05-07 | ||
US4663897A (en) * | 1981-06-20 | 1987-05-12 | Ridett Alan H | Buildings |
CN1051222A (zh) * | 1989-10-20 | 1991-05-08 | 南富士产业株式会社 | 多边形房屋 |
JP2008174980A (ja) * | 2007-01-19 | 2008-07-31 | Kawada Industries Inc | 立体骨組みトラス構造 |
CN101565929A (zh) * | 2009-05-26 | 2009-10-28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一种海上平台间的栈桥连接方法及专用装置 |
JP2011241607A (ja) * | 2010-05-19 | 2011-12-01 | Sumitomo Mitsui Construction Co Ltd | 建物 |
CN102320357A (zh) * | 2010-04-28 | 2012-01-18 | 弗罗泰克有限公司 | 立柱式平台中心井装置 |
CN202718234U (zh) * | 2012-08-15 | 2013-02-06 | 深圳市欧博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 一种悬挂支撑钢结构 |
CN105178434A (zh) * | 2015-06-08 | 2015-12-23 | 天津住宅集团建设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 | 一种挑空悬挂建筑结构、建筑物及环形建筑大厦 |
CN205369198U (zh) * | 2016-02-17 | 2016-07-06 |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 自升式钻井平台的直升机平台 |
CN106256964A (zh) * | 2016-04-23 | 2016-12-28 | 段伟 | 多用途水上平台 |
CN208899886U (zh) * | 2018-08-03 | 2019-05-24 | 中建钢构有限公司 | 悬挑桁架平台 |
CN112012341A (zh) * | 2020-09-03 | 2020-12-01 | 河北工程大学 | 一种用于筒仓施工的新型模块化操作平台 |
EP3851386A1 (en) * | 2020-01-15 | 2021-07-21 | Airbus Defence and Space Limited | An assembly apparatus |
-
2022
- 2022-07-01 CN CN202210775410.8A patent/CN11499110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633325A (en) * | 1970-06-01 | 1972-01-11 | Guy A Bartoli | Building structure cantilevered from vertical central support |
NL7214872A (zh) * | 1971-11-03 | 1973-05-07 | ||
US4663897A (en) * | 1981-06-20 | 1987-05-12 | Ridett Alan H | Buildings |
CN1051222A (zh) * | 1989-10-20 | 1991-05-08 | 南富士产业株式会社 | 多边形房屋 |
JP2008174980A (ja) * | 2007-01-19 | 2008-07-31 | Kawada Industries Inc | 立体骨組みトラス構造 |
CN101565929A (zh) * | 2009-05-26 | 2009-10-28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一种海上平台间的栈桥连接方法及专用装置 |
CN102320357A (zh) * | 2010-04-28 | 2012-01-18 | 弗罗泰克有限公司 | 立柱式平台中心井装置 |
JP2011241607A (ja) * | 2010-05-19 | 2011-12-01 | Sumitomo Mitsui Construction Co Ltd | 建物 |
CN202718234U (zh) * | 2012-08-15 | 2013-02-06 | 深圳市欧博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 一种悬挂支撑钢结构 |
CN105178434A (zh) * | 2015-06-08 | 2015-12-23 | 天津住宅集团建设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 | 一种挑空悬挂建筑结构、建筑物及环形建筑大厦 |
CN205369198U (zh) * | 2016-02-17 | 2016-07-06 |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 自升式钻井平台的直升机平台 |
CN106256964A (zh) * | 2016-04-23 | 2016-12-28 | 段伟 | 多用途水上平台 |
CN208899886U (zh) * | 2018-08-03 | 2019-05-24 | 中建钢构有限公司 | 悬挑桁架平台 |
EP3851386A1 (en) * | 2020-01-15 | 2021-07-21 | Airbus Defence and Space Limited | An assembly apparatus |
CN112012341A (zh) * | 2020-09-03 | 2020-12-01 | 河北工程大学 | 一种用于筒仓施工的新型模块化操作平台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991106B (zh) | 2024-01-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737878B (zh) | 浮動離岸平臺 | |
CN101275417B (zh) | 充气张拉整体膜 | |
CN109024234A (zh) | 一种单螺旋拱与悬索组合桥梁结构体系 | |
CN114991106A (zh) | 一种外飘平台 | |
CN217918340U (zh) | 一种海上观光平台 | |
CN216973352U (zh) | 一种适用于大齿条中心间距的桁架式桩腿结构 | |
KR102573788B1 (ko) | 부유식 풍력 터빈 플랫폼 | |
CN109056781A (zh) | 一种水上塔吊基础和水中塔吊 | |
CN110468958A (zh) | 边界不规则的网架结构 | |
CN212500911U (zh) | 一种靠船结构的堆放装置 | |
CN112605583A (zh) | 一种船用t排装配支撑方法 | |
CN220888306U (zh) | 一种使用寿命长的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 | |
CN218990110U (zh) | 一种导管架平台模型 | |
CN221316554U (zh) | 一种纵撑结构及浮式存储装置 | |
CN115584686A (zh) | 一种斜拉桥主塔承压板姿态调整支撑装置 | |
CN211203120U (zh) | 一种单层三角管桁架式管架结构 | |
CN219361257U (zh) | 翼桥支撑结构及船舶 | |
CN209368845U (zh) | 一种用于基坑支护结构的连接件及基坑支护结构 | |
CN113373824A (zh) | 一种跨河桥梁施工用移动支撑装置 | |
CN217601858U (zh) | 一种装配式构造柱 | |
CN220133119U (zh) | 一种用于连体结构抗连续倒塌的连接转换结构 | |
CN220484243U (zh) | 一种船舶分段存放托架 | |
CN117585094A (zh) | 一种纵撑结构及浮式存储装置 | |
CN215752918U (zh) | 可装配式双体船 | |
CN216840224U (zh) | 一种用于房屋拐角的高承重钢柱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