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55807A - 一种提升机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升机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955807A CN114955807A CN202210712246.6A CN202210712246A CN114955807A CN 114955807 A CN114955807 A CN 114955807A CN 202210712246 A CN202210712246 A CN 202210712246A CN 114955807 A CN114955807 A CN 11495580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eel wire
- large gear
- wire rope
- roller
- pin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9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9
- 239000003638 chemical redu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44000309464 bull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5/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mining-hoist winding devices
- B66B15/08—Driving gea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D—CAPSTANS; WINCHES; TACKLES, e.g. PULLEY BLOCKS; HOISTS
- B66D1/00—Rope, cable, or chain winding mechanisms; Capstans
- B66D1/02—Driving gear
- B66D1/12—Driving gear incorporating electric moto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D—CAPSTANS; WINCHES; TACKLES, e.g. PULLEY BLOCKS; HOISTS
- B66D1/00—Rope, cable, or chain winding mechanisms; Capstans
- B66D1/02—Driving gear
- B66D1/14—Power transmissions between power sources and drums or barre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D—CAPSTANS; WINCHES; TACKLES, e.g. PULLEY BLOCKS; HOISTS
- B66D1/00—Rope, cable, or chain winding mechanisms; Capstans
- B66D1/26—Rope, cable, or chain winding mechanisms; Capstans having several drums or barre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D—CAPSTANS; WINCHES; TACKLES, e.g. PULLEY BLOCKS; HOISTS
- B66D1/00—Rope, cable, or chain winding mechanisms; Capstans
- B66D1/28—Othe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ulle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提升机驱动装置,属于矿山提升运输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绞车底架、电机、减速器、小齿轮组件、大齿轮组件和滚筒;电机与减速器输入端传动连接,减速器输出端与小齿轮组件传动连接;小齿轮组件包括小齿轮轴和小齿轮;大齿轮组件包括大齿轮轴和大齿轮,大齿轮与小齿轮啮合;滚筒与大齿轮轴连接安装,且其上缠绕有若干圈的钢丝绳,钢丝绳两端分别连接有负载和平衡车。钢丝绳在滚筒上缠绕多圈,可大大增加钢丝绳与滚筒的贴合面积,从而增加钢丝绳与滚筒的相对摩擦力,避免钢丝绳打滑,保证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且可使滚筒直径大大减小,从而缩小设备设计体积、降低设备投资成本、减小设备空间占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矿山提升运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提升机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矿山提升机或运输绞车有单绳缠绕式和多绳摩擦式提升机。
单绳缠绕式提升机为单条钢丝绳一端固定在滚筒上,另一端连接在负载上,依靠滚筒旋转,将钢丝绳多层缠绕在滚筒上,从而实现负载的提升;依靠滚筒旋转将钢丝绳从滚筒上放开,实现负载的下放。
多绳摩擦式提升机为多条钢丝绳搭在滚筒上,每条钢丝绳在滚筒上面的围包角都小于360度,钢丝绳的一端连接负载,另一端连接另一个负载或者平衡锤,依靠滚筒与钢丝绳的摩擦力带动钢丝绳运转,依靠滚筒的正反向旋转带动钢丝绳运动进而带动负载提升和下放。
目前矿山提升要求的运距长、提升负载大,故而钢丝绳的直径和滚筒直径较大,如果采用上述两种驱动方式,则会出现设备庞大、设备投资大、占用空间大等缺陷。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提升机驱动装置,钢丝绳在滚筒上缠绕多圈,可大大增加钢丝绳与滚筒的贴合面积,从而增加钢丝绳与滚筒的相对摩擦力,避免钢丝绳打滑,保证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且可使滚筒直径大大减小,从而缩小设备设计体积、降低设备投资成本、减小设备空间占用。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提升机驱动装置,包括绞车底架和设置于绞车底架上的电机、减速器、小齿轮组件、大齿轮组件和滚筒;电机与减速器输入端通过高速联轴器传动连接,减速器输出端与小齿轮组件通过低速联轴器传动连接;小齿轮组件包括转动安装于绞车底架上的小齿轮轴和安装于小齿轮轴上的小齿轮;大齿轮组件包括转动安装于绞车底架上的大齿轮轴和安装于大齿轮轴上的大齿轮,大齿轮与小齿轮啮合;滚筒与大齿轮轴连接安装,且其上缠绕有若干圈的钢丝绳,钢丝绳两端分别连接有负载和平衡车。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有,滚筒外圈可拆卸安装有摩擦轮衬,钢丝绳缠绕于摩擦轮衬上。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有,摩擦轮衬与钢丝绳的接触面呈抛物线式结构。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有,摩擦轮衬与钢丝绳的接触面呈绳槽式结构。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有,大齿轮组件包括一根大齿轮轴,大齿轮轴上安装有一个滚筒和一个大齿轮。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有,大齿轮组件包括一根大齿轮轴,大齿轮轴上安装有一个大齿轮和两个滚筒;两个滚筒的摩擦轮衬上分别缠绕一根钢丝绳,两根钢丝绳的同一侧端部共同连接平衡车,另一侧端部共同连接负载。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有,大齿轮组件数量为两个,并设置于小齿轮组件的两侧;每个大齿轮组件均包括一根大齿轮轴、一个大齿轮和一个滚筒;两个滚筒的摩擦轮衬上的绳槽内共同缠绕一根钢丝绳。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有,大齿轮组件数量为两个,并设置于小齿轮组件的两侧;每个大齿轮组件均包括一根大齿轮轴、一个大齿轮和两个滚筒;每侧前后对应两个滚筒的摩擦轮衬上的绳槽内缠绕有一根钢丝绳;两根钢丝绳的同一侧端部共同连接平衡车,另一侧端部共同连接负载。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有,前后对应两个滚筒的摩擦轮衬上的绳槽呈半槽错位设置。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有,还包括依次连接的液压站、操作台和变频器;变频器与电机连接。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电机动力依次通过高速联轴器、减速器和低速联轴器传递到小齿轮轴,通过小齿轮与大齿轮啮合,带动大齿轮轴上的滚筒转动,从而带动多圈缠绕于滚筒上的钢丝绳转动缠绕,使钢丝绳两端连接的平衡车和负载反向运行;并通过控制电机的正反转,可便捷实现对负载的提升和下放;钢丝绳在滚筒上缠绕多圈,可大大增加钢丝绳与滚筒的贴合面积,从而增加钢丝绳与滚筒的相对摩擦力,避免钢丝绳打滑,保证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且可使滚筒直径大大减小,从而缩小设备设计体积、降低设备投资成本、减小设备空间占用。整体结构简单,使用便捷,实用性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电机;2、高速联轴器;3、减速器;4、低速联轴器;5、盘式制动器;6、小齿轮;7、小齿轮组件;8、大齿轮组件;9、滚筒;10、大齿轮;11、操作台;12、液压站;13、变频器;14、平衡车;15、负载;16、绞车底架;17、改向轮;18、第一轴承座;19、第二轴承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发明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具体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一种提升机驱动装置,包括绞车底架16和设置于绞车底架16上的电机1、减速器3、小齿轮组件7、大齿轮组件8和滚筒9;电机1与减速器3输入端通过高速联轴器2传动连接,减速器3输出端与小齿轮组件7通过低速联轴器4传动连接;小齿轮组件7包括转动安装于绞车底架16上的小齿轮轴和安装于小齿轮轴上的小齿轮6;大齿轮组件8包括转动安装于绞车底架16上的大齿轮轴和安装于大齿轮轴上的大齿轮10,大齿轮10与小齿轮6啮合;滚筒9与大齿轮轴连接安装,且其上缠绕有钢丝绳,钢丝绳在滚筒9上缠绕不小于一圈(可选为3-5圈),钢丝绳两端分别连接有负载15和平衡车14,负载15和平衡车14支撑于倾斜巷道的不同轨道上。
电机1转动,动力依次通过高速联轴器2、减速器3和低速联轴器4传递到小齿轮轴,通过小齿轮6与大齿轮10啮合,带动大齿轮轴上的滚筒9转动,从而带动多圈缠绕于滚筒9上的钢丝绳转动缠绕,使钢丝绳两端连接的平衡车14和负载15反向运行(在巷道两个轨道上);并通过控制电机1的正反转,可便捷实现对负载的提升和下放;钢丝绳在滚筒9上缠绕3-5圈,可大大增加钢丝绳与滚筒9的贴合面积,从而增加钢丝绳与滚筒9的相对摩擦力,避免钢丝绳打滑,保证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且钢丝绳缠绕多圈,保证安全可靠的情况下,可变相的使滚筒9直径大大减小,从而缩小设备设计体积、降低设备投资成本、减小设备空间占用。整体结构简单,使用便捷,实用性好。
在小齿轮轴靠近低速联轴器4的一端设有盘式制动器5,盘式制动器5采用蝶形弹簧施压、依靠液体压力打开的常闭式结构,由液体压力和碟簧控制其开合,通过制动闸瓦作用于制动盘。
本装置还包括依次连接的液压站12、操作台11和变频器13;变频器13用于控制电机1的正反转和转速;液压站12为盘式制动器5提供制动动力;操作台11用于操作控制和盘式制动器5的制动操作,通过盘式制动器5实现对滚筒9的制动,提高使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其中,小齿轮轴两端通过第二轴承座19安装于绞车底架16上。
在负载15和平衡车14与钢丝绳连接位置处分别设有断绳保护装置,当钢丝绳发生断裂时,断绳保护装置能够使负载15(平衡车14)牢靠定位在轨道上,防止跑车事故的发生。
滚筒9外圈可拆卸安装有摩擦轮衬,钢丝绳缠绕于摩擦轮衬上。摩擦轮衬与滚筒9为分体式结构,通过螺栓连接安装;长时间使用后,摩擦轮衬会存在磨损,磨损严重时,可便捷拆卸更换摩擦轮衬,避免更换整个滚筒9,降低使用维护成本,提高作业效率。
其中,大齿轮10与大齿轮轴通过平键或者账套连接,大齿轮轴两端通过第一轴承座18安装于绞车底架16上。
其中,如图1所示,摩擦轮衬与钢丝绳的接触面呈抛物线式结构,即摩擦轮衬的圆周面呈凹弧形结构,多圈钢丝绳共同缠绕于凹弧形结构内。且大齿轮组件8数量为一个,包括一根大齿轮轴,大齿轮轴上安装有一个滚筒9和一个大齿轮10,且还设有四个改向轮17,改向轮17可固定安装于巷道侧壁上,每两个改向轮17对钢丝绳的伸出段进行导向。采用单抛物线式结构摩擦轮衬,一根钢丝绳多圈缠绕于摩擦轮衬的抛物线式槽口内,保证钢丝绳与抛物线式槽口之间具有足够的摩擦力,且对多圈缠绕的钢丝绳进行有效限位,避免滑脱,保证使用的安全性;结构简单,实现容易。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结构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大齿轮组件8包括一根大齿轮轴,大齿轮轴上安装有一个大齿轮10和两个滚筒9,两个滚筒9对称设置于大齿轮10左右两侧,保证传动的平稳性;两个滚筒9的摩擦轮衬上分别多圈缠绕一根钢丝绳,两根钢丝绳的同一侧端部共同连接平衡车14,另一侧端部共同连接负载15;且还设有八个改向轮17,每两个改向轮17对每根钢丝绳的伸出段进行导向。采用双抛物线式结构摩擦轮衬,每个滚筒9上摩擦轮衬的抛物线式槽口内分别缠绕一根钢丝绳,保证每根钢丝绳与抛物线式槽口之间具有足够的摩擦力,避免打滑,对多圈缠绕的钢丝绳进行有效限位,避免滑脱,保证使用的安全性。此外,双股钢丝绳牵引同一负载15(平衡车14),可在保证钢丝绳效用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单根钢丝绳的直径,节省成本,并提升安全系数。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结构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摩擦轮衬与钢丝绳的接触面呈绳槽式结构。每个滚筒9的摩擦轮衬上设有3-5圈绳槽,一个绳槽用于嵌合放置一段(一圈)钢丝绳。且大齿轮组件8数量为两个,并对称设置于小齿轮组件7的两侧(即两根大齿轮轴与小齿轮轴平行设置,且对称设置于小齿轮轴的前后两侧);每个大齿轮组件8均包括一根大齿轮轴、一个大齿轮10和一个滚筒9;两个滚筒9呈前后对应设置,且两个滚筒9的摩擦轮衬上的绳槽内共同缠绕一根钢丝绳;且还设有四个改向轮17,每两个改向轮17对钢丝绳的伸出段进行导向。采用前后双轮绳槽式结构,一根钢丝绳缠绕于两个滚筒9的摩擦轮衬上的绳槽内,并缠绕多圈(5圈),两个滚筒9的摩擦轮衬处于钢丝绳环绕的内部,保证钢丝绳与滚筒9的摩擦轮衬上的绳槽具有较大的贴合面积,具有足够的摩擦力,避免打滑,提高使用的安全系数;且对钢丝绳有效限位,保证在滚筒9转动过程中,钢丝绳移动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其中,前后两个滚筒9的摩擦轮衬上的绳槽呈半槽错位设置。便于使缠绕多圈的钢丝绳顺滑排布,避免钢丝绳发生突变弯折。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结构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大齿轮组件8数量为两个,并对称设置于小齿轮组件7的两侧(即两根大齿轮轴与小齿轮轴平行设置,且对称设置于小齿轮轴的两侧);每个大齿轮组件8均包括一根大齿轮轴、一个大齿轮10和两个滚筒9,每个大齿轮组件8上的两个滚筒9对称设置于大齿轮10的左右两侧,保证运行的平稳性;同侧(左或右)的两个滚筒9对应设置,每侧前后对应两个滚筒9的摩擦轮衬上的绳槽内缠绕有一根钢丝绳;两根钢丝绳的同一侧端部共同连接平衡车14,另一侧端部共同连接负载15;且还设有八个改向轮17,每两个改向轮17对每个钢丝绳的伸出段进行导向。采用双侧前后四轮绳槽式结构,一根钢丝绳缠绕于对应侧两个滚筒9的摩擦轮衬上的绳槽内,并缠绕多圈(5圈,两个滚筒9的摩擦轮衬处于钢丝绳环绕的内部),保证钢丝绳与滚筒9的摩擦轮衬上的绳槽具有较大的贴合面积,具有足够的摩擦力,避免打滑,提高使用的安全系数;对钢丝绳有效限位,保证在滚筒9转动过程中,钢丝绳移动的精确性和可靠性;且双股钢丝绳牵引同一负载15(平衡车14),能够进一步降低单根钢丝绳的直径并提升安全系数。
每侧前后对应两个滚筒9的摩擦轮衬上的绳槽呈半槽错位设置。便于缠绕多圈的钢丝绳顺滑排布,避免钢丝绳突变弯折。
本提升机驱动装置,整体结构简单,使用便捷,实用性好。电机1动力依次通过高速联轴器2、减速器3和低速联轴器4传递到小齿轮轴,通过小齿轮6与大齿轮10啮合,带动大齿轮轴上的滚筒9转动,从而带动多圈缠绕于滚筒9上的钢丝绳转动缠绕,使钢丝绳两端连接的平衡车14和负载15反向运行(在巷道两个轨道上);并通过控制电机1的正反转,可便捷实现对负载的提升和下放;钢丝绳在滚筒9上缠绕多圈,可大大增加钢丝绳与滚筒9的贴合面积,从而增加钢丝绳与滚筒9的相对摩擦力,避免钢丝绳打滑,保证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且可使滚筒9直径大大减小,从而缩小设备设计体积、降低设备投资成本、减小设备空间占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中,前后方向即为附图中的水平左右方向;左右方向即为附图中的竖直上下方向。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上”、“下”、“外侧”“内侧”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位置上的相对关系,而不必给予定性。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提升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绞车底架(16)和设置于绞车底架(16)上的电机(1)、减速器(3)、小齿轮组件(7)、大齿轮组件(8)和滚筒(9);电机(1)与减速器(3)输入端通过高速联轴器(2)传动连接,减速器(3)输出端与小齿轮组件(7)通过低速联轴器(4)传动连接;小齿轮组件(7)包括转动安装于绞车底架(16)上的小齿轮轴和安装于小齿轮轴上的小齿轮(6);大齿轮组件(8)包括转动安装于绞车底架(16)上的大齿轮轴和安装于大齿轮轴上的大齿轮(10),大齿轮(10)与小齿轮(6)啮合;滚筒(9)与大齿轮轴连接安装,且其上缠绕有若干圈的钢丝绳,钢丝绳两端分别连接有负载(15)和平衡车(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滚筒(9)外圈可拆卸安装有摩擦轮衬,钢丝绳缠绕于摩擦轮衬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升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摩擦轮衬与钢丝绳的接触面呈抛物线式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升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摩擦轮衬与钢丝绳的接触面呈绳槽式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升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大齿轮组件(8)包括一根大齿轮轴,大齿轮轴上安装有一个滚筒(9)和一个大齿轮(10)。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升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大齿轮组件(8)包括一根大齿轮轴,大齿轮轴上安装有一个大齿轮(10)和两个滚筒(9);两个滚筒(9)的摩擦轮衬上分别缠绕一根钢丝绳,两根钢丝绳的同一侧端部共同连接平衡车(14),另一侧端部共同连接负载(15)。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升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大齿轮组件(8)数量为两个,并设置于小齿轮组件(7)的两侧;每个大齿轮组件(8)均包括一根大齿轮轴、一个大齿轮(10)和一个滚筒(9);两个滚筒(9)的摩擦轮衬上的绳槽内共同缠绕一根钢丝绳。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升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大齿轮组件(8)数量为两个,并设置于小齿轮组件(7)的两侧;每个大齿轮组件(8)均包括一根大齿轮轴、一个大齿轮(10)和两个滚筒(9);每侧前后对应两个滚筒(9)的摩擦轮衬上的绳槽内(8)缠绕有一根钢丝绳;两根钢丝绳的同一侧端部共同连接平衡车(14),另一侧端部共同连接负载(15)。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提升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前后对应两个滚筒(9)的摩擦轮衬上的绳槽呈半槽错位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依次连接的液压站(12)、操作台(11)和变频器(13);变频器(13)与电机(1)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712246.6A CN114955807A (zh) | 2022-06-22 | 2022-06-22 | 一种提升机驱动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712246.6A CN114955807A (zh) | 2022-06-22 | 2022-06-22 | 一种提升机驱动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955807A true CN114955807A (zh) | 2022-08-30 |
Family
ID=829645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712246.6A Pending CN114955807A (zh) | 2022-06-22 | 2022-06-22 | 一种提升机驱动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955807A (zh) |
-
2022
- 2022-06-22 CN CN202210712246.6A patent/CN114955807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607681B (zh) | 臂行式悬臂起重机上的起升牵引机构 | |
CN217418123U (zh) | 一种竖井施工用安全载人装置 | |
CN201458619U (zh) | 一种慢速辅助提升机 | |
CN212832512U (zh) | 一种双卷筒驱动的液压绞车 | |
CN217808212U (zh) | 一种提升机驱动装置 | |
CN215854813U (zh) | 一种新型运输绞车 | |
CN101898731B (zh) | 起重机的起升机构 | |
CN101407299B (zh) | 一种双筒铰接式多绳缠绕提升机 | |
CN114955807A (zh) | 一种提升机驱动装置 | |
CN203237964U (zh) | 一种凿井生产两用提升机 | |
CN202279632U (zh) | 一种电缆和钢丝绳同卷筒型小车 | |
CN209740585U (zh) | 一种传动末级有轮边制动器的无极绳绞车 | |
CN220078396U (zh) | 一种落地式倾翻卷扬机 | |
CN200951942Y (zh) | 新型高炉料车卷扬机 | |
CN207511739U (zh) | 一种盘型闸制动的双速多用绞车 | |
CN110921472A (zh) | 一种永磁直驱型矿井提升机 | |
CN213707534U (zh) | 一种欧式葫芦小车冗余系统 | |
CN213085306U (zh) | 一种隧道工程用卷扬机 | |
CN212893525U (zh) | 一种起重机起升机构 | |
CN210393555U (zh) | 一种具有防坠落功能的电动葫芦 | |
CN210507375U (zh) | 一种适合重载高扬程应用的全平衡摩擦驱动式垂直升船机 | |
CN210029837U (zh) | 一种变频调速运输绞车主机 | |
CN202032037U (zh) | 用于电梯曳引传动的牵引构件及应用于该牵引构件的异步无齿轮驱动装置 | |
CN111661775A (zh) | 绞车 | |
CN217126772U (zh) | 一种悬臂式绞磨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