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49645A - 一种多层建筑节能型旋转式智能应急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层建筑节能型旋转式智能应急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949645A CN114949645A CN202210543047.7A CN202210543047A CN114949645A CN 114949645 A CN114949645 A CN 114949645A CN 202210543047 A CN202210543047 A CN 202210543047A CN 114949645 A CN114949645 A CN 11494964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uide rail
- escape
- cabin
- energy
- driving un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1/00—Devices for lowering persons from buildings or the like
- A62B1/02—Devices for lowering persons from buildings or the like by making use of rescue cages, bags, or the lik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1/00—Devices for lowering persons from buildings or the like
- A62B1/20—Devices for lowering persons from buildings or the like by making use of sliding-ropes, sliding-poles or chutes, e.g. hoses, pipes, sliding-grooves, sliding-shee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建筑节能型旋转式智能应急系统,主要包括逃生舱、纵横交错的导轨、以及旋转平台。逃生舱平时是架设在外圈上的,在逃生时,逃生者通过外墙的逃生窗口打开第一逃生门进入逃生舱。控制器便通过第一驱动单元将逃生舱移动到竖向通道安全的第二导轨上,切换到第二导轨后,由第二驱动单元驱动逃生舱在第二导轨上缓慢下降,直到到达安全楼层或地面后实现安全撤离。当需要切换到其他墙体逃生时,第一驱动单元驱动逃生舱到达旋转平台,由旋转平台对逃生舱进行转向,逃生舱到达另一墙体后再寻找竖向通道安全的第二导轨上进行逃生。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容易实施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应急逃生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化工园区的多层建筑节能型旋转式智能应急系统。
背景技术
大量的事故调查报告表明:烟气的毒害性与窒息性是建筑内火灾的致死的主要因素,其占比接近七成及其以上。为了有效避免这个问题,减少多层或高层建筑火灾下的人员伤亡,该求生装置最终可以实现人员从浓烟环境下安全疏散的目标。
由于化工园区的灾害复杂,发生事故时容易造成群死群伤的现象,因此,为了减少灾害的严重程度,进行降低整个事故的风险值,该研究背景是为了在化工园区中的某一个栋楼发生火灾等情况下,该多层建筑是如何进行应急逃生设置的研究。
特别的,这里需要强调下也可以适用于高层建筑。高层建筑的数量多,而且成功疏散难,高层建筑的整体危险性大。其中,高层建筑是建筑高度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4m的非单层厂房、仓库和其他民用建筑。(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层建筑节能型旋转式智能应急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多层建筑节能型旋转式智能应急系统,主要包括逃生舱、纵横交错的导轨、以及旋转平台。
具体的,所述导轨安装在建筑物外墙的墙体内,与墙体固定连接。所述导轨主要包括水平布置的第一导轨和竖直布置的第二导轨,且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连通。所述逃生舱架设在导轨上,与导轨卡紧并可在导轨上移动。所述旋转平台安装在相邻墙体的转角处,驱动逃生舱向另一墙体中的导轨移动。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导轨在水平方向上环绕建筑物四周墙体连续布置。所述第一导轨在竖直方向上分层布置,每层所述第一导轨均与第二导轨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导轨自上往下依次连通不同层级的第一导轨。所述第二导轨沿水平方向环绕建筑物四周墙体并排分布。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导轨的横截面采用T形结构设计。
具体的,所述逃生舱主要包括舱体、电池组、控制器、伸缩式第一驱动单元、以及伸缩式第二驱动单元。所述舱体采用方形结构设计,朝向建筑物墙体的一面为背面。所述舱体的背面及前面均设有用于进出逃生舱的第一逃生门。所述第一驱动单元水平安装在舱体的背面,用于卡紧第一导轨及驱动逃生舱在第一导轨上移动。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竖直安装在舱体的背面,用于卡紧第二导轨及驱动逃生舱在第二导轨上移动。所述电池组通过控制器分别与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连接。工作时,第一驱动单元与第一导轨卡紧,使逃生舱悬空在建筑的墙体外。同时,第一驱动单元与第一导轨配合,驱动逃生舱在第一导轨上滑行。当到达与第二导轨的连通处时,第二驱动单元与第二导轨卡紧,第一驱动单元释放,此时,第二驱动单元驱动逃生舱在第二导轨上下降至地面,实现安全逃生。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单元与第二驱动单元采用相同驱动结构,主要包括伸缩气缸、直线导轨、支撑块、履带、齿条、主齿轮、从齿轮、驱动电机、双向作用气缸、以及卡紧块。
具体的,所述伸缩气缸和直线导轨安装在舱体内。所述支撑块安装在直线导轨上,由伸缩气缸驱动支撑块缩入舱体内或伸出舱体外。所述主齿轮和从齿轮安装在支撑块内,由驱动电机带动。所述履带的外侧设有齿,与齿条啮合。所述齿条安装在导轨内,与导轨固定连接。所述履带安装在主齿轮和从齿轮上,由驱动电机驱动实现逃生舱在导轨上移动。所述双向作用气缸安装在支撑块内,其两驱动端分别与卡紧块连接,驱动卡紧块伸出或缩人支撑块中,实现与导轨的卡紧或释放。工作时,伸缩气缸驱动支撑块通过直线导轨伸出舱体外,并嵌入第一导轨内部。与此同时,双向作用气缸驱动卡紧块向外凸出,使卡紧块与第一导轨内部卡接,实现逃生舱在空中稳定悬停。当需要移动时,驱动电机通过主齿轮驱动履带转动,履带通过与齿条的啮合实现逃生舱在第一导轨上横向移动。第二驱动单元的工作原理类似,在切换到与第二导轨连接时,第二驱动单元上的卡紧块先与第二导轨卡紧,同时驱动电机会带动履带在第二导轨的齿条上缓缓降落,实现逃生人员的安全撤离。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为了便于逃生者从多个方向逃生,本发明所述舱体的左右两侧设有用于进出舱体的第二逃生门。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卡紧块分别设置在支撑块的两侧端部位置。这样设计便于与旋转平台配合,使逃生舱在墙体转角位置能够顺畅地切换到另一墙体的导轨中。
具体的,所述旋转平台主要包括平台本体、以及安装在平台本体上的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平台本体安装在相邻墙体的连接处,并与墙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送带与一侧墙体平行,第二传送带与另一侧墙体平行。所述第一电机驱动第一传送带转动,第二电机驱动第二传送带转动,且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互锁。当逃生舱来到转角时,逃生舱便随着移动进入平台本体并压在第一传送带上,接着断开逃生舱的动力并将前端的卡紧块缩入支撑块内(保持后端的卡紧块凸起),而平台本体上的第一传送带通过第一电机的带动将逃生舱向前输送,直到逃生舱进入第二传送带的输送范围,接着第二传送带在第二电机的驱动下带动逃生舱。此时的逃生舱在两个传送带的作用下产生转向效果,直到逃生舱完全离开第一传送带,逃生舱转向完成,前端的卡紧块重新伸出支撑块外并卡紧导轨,逃生舱恢复动力并可在另一墙体上移动。整个转向过程中,位于后端的卡紧块始终保持与导轨的连接,而前端的卡紧块在转向开始时缩回,直到转向结束后才伸出。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和原理是:逃生舱平时是架设在外圈上的,在逃生时,逃生者通过外墙的逃生窗口打开第一逃生门进入逃生舱。控制器便通过第一驱动单元将逃生舱移动到竖向通道安全的第二导轨上,切换到第二导轨后,由第二驱动单元驱动逃生舱在第二导轨上缓慢下降,直到到达安全楼层或地面后实现安全撤离。当需要切换到其他墙体逃生时,第一驱动单元驱动逃生舱到达旋转平台,由旋转平台对逃生舱进行转向,逃生舱到达另一墙体后再寻找竖向通道安全的第二导轨上进行逃生。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容易实施的优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还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所提供的多层建筑节能型旋转式智能应急系统能够快速运输人员,同时通过每层楼的烟雾传感器来智能判断出逃生舱进行救援时的路径,待人员进行逃生舱内后,逃生舱先旋转到建筑物烟气浓度低的外立面上,然后进行下降到对应安全楼层。整个逃生舱装置轻便灵活,可以节约能源的同时,提高应急救援的效率。
(2)本发明所提供的多层建筑节能型旋转式智能应急系统具有旋转特性,有利于在设计足够小的外墙逃生装置的同时,可以更加快捷运送人员。旋转特性的优势:将能大大减少人员接触烟气的程度,同时能提高整个救援的速度与减少人员逃生的时间,提高该装置的安全使用率、可靠性与有效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提供的多层建筑节能型旋转式智能应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提供的逃生舱及第一驱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提供的逃生舱及第二驱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提供的第一导轨及第二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所提供的逃生舱架设在墙体上的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所提供的第一驱动单元与第一导轨连接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所提供的旋转平台处的俯视图。
上述附图中的标号说明:
1-舱体,2-卡紧块,3-履带,4-第二驱动单元,5-第一逃生门,6-平台本体,7-旋转平台,8-第二导轨,9-第一导轨,10-横向移动中的逃生舱,11-下行中的逃生舱,12-转向中的逃生舱,13-逃生窗口,14-第一驱动单元,15-第一传送带,16-第二传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层建筑节能型旋转式智能应急系统,主要包括逃生舱、纵横交错的导轨、以及旋转平台7。
具体的,所述导轨安装在建筑物外墙的墙体内,与墙体固定连接。所述导轨主要包括水平布置的第一导轨9和竖直布置的第二导轨8,且第一导轨9与第二导轨8连通。所述逃生舱架设在导轨上,与导轨卡紧并可在导轨上移动。所述旋转平台7安装在相邻墙体的转角处,驱动逃生舱向另一墙体中的导轨移动。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导轨9在水平方向上环绕建筑物四周墙体连续布置。所述第一导轨9在竖直方向上分层布置,每层所述第一导轨9均与第二导轨8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导轨8自上往下依次连通不同层级的第一导轨9。所述第二导轨8沿水平方向环绕建筑物四周墙体并排分布。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导轨的横截面采用T形结构设计。
具体的,所述逃生舱主要包括舱体1、电池组、控制器、伸缩式第一驱动单元14、以及伸缩式第二驱动单元4。所述舱体1采用方形结构设计,朝向建筑物墙体的一面为背面。所述舱体1的背面及前面均设有用于进出逃生舱的第一逃生门5。所述第一驱动单元14水平安装在舱体1的背面,用于卡紧第一导轨9及驱动逃生舱在第一导轨9上移动。所述第二驱动单元4竖直安装在舱体1的背面,用于卡紧第二导轨8及驱动逃生舱在第二导轨8上移动。所述电池组通过控制器分别与第一驱动单元14和第二驱动单元4连接。工作时,第一驱动单元14与第一导轨9卡紧,使逃生舱悬空在建筑的墙体外。同时,第一驱动单元14与第一导轨9配合,驱动逃生舱在第一导轨9上滑行。当到达与第二导轨8的连通处时,第二驱动单元4与第二导轨8卡紧,第一驱动单元14释放,此时,第二驱动单元4驱动逃生舱在第二导轨8上下降至地面,实现安全逃生。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单元14与第二驱动单元4采用相同驱动结构,主要包括伸缩气缸、直线导轨、支撑块、履带3、齿条、主齿轮、从齿轮、驱动电机、双向作用气缸、以及卡紧块2。
具体的,所述伸缩气缸和直线导轨安装在舱体1内。所述支撑块安装在直线导轨上,由伸缩气缸驱动支撑块缩人舱体1内或伸出舱体1外。所述主齿轮和从齿轮安装在支撑块内,由驱动电机带动。所述履带3的外侧设有齿,与齿条啮合。所述齿条安装在导轨内,与导轨固定连接。所述履带3安装在主齿轮和从齿轮上,由驱动电机驱动实现逃生舱在导轨上移动。所述双向作用气缸安装在支撑块内,其两驱动端分别与卡紧块2连接,驱动卡紧块2伸出或缩入支撑块中,实现与导轨的卡紧或释放。工作时,伸缩气缸驱动支撑块通过直线导轨伸出舱体1外,并嵌入第一导轨9内部。与此同时,双向作用气缸驱动卡紧块2向外凸出,使卡紧块2与第一导轨9内部卡接,实现逃生舱在空中稳定悬停。当需要移动时,驱动电机通过主齿轮驱动履带3转动,履带3通过与齿条的啮合实现逃生舱在第一导轨9上横向移动(其状态如图1中的横向移动中的逃生舱10)。第二驱动单元4的工作原理类似,在切换到与第二导轨8连接时,第二驱动单元4上的卡紧块2先与第二导轨8卡紧,同时驱动电机会带动履带3在第二导轨8的齿条上缓缓降落(其状态如图1中的下行中的逃生舱11),实现逃生人员的安全撤离。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为了便于逃生者从多个方向逃生,本发明所述舱体1的左右两侧设有用于进出舱体1的第二逃生门。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卡紧块2分别设置在支撑块的两侧端部位置。这样设计便于与旋转平台7配合,使逃生舱在墙体转角位置能够顺畅地切换到另一墙体的导轨中。
具体的,所述旋转平台7主要包括平台本体6、以及安装在平台本体6上的第一传送带15、第二传送带16、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平台本体6安装在相邻墙体的连接处,并与墙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送带15与一侧墙体平行,第二传送带16与另一侧墙体平行。所述第一电机驱动第一传送带15转动,第二电机驱动第二传送带16转动,且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互锁。当逃生舱来到转角时(其状态如图1中的转向中的逃生舱12),逃生舱便随着移动进入平台本体6并压在第一传送带15上,接着断开逃生舱的动力并将前端的卡紧块2缩入支撑块内(保持后端的卡紧块2凸起),而平台本体6上的第一传送带15通过第一电机的带动将逃生舱向前输送,直到逃生舱进入第二传送带16的输送范围,接着第二传送带16在第二电机的驱动下带动逃生舱。此时的逃生舱在两个传送带的作用下产生转向效果,直到逃生舱完全离开第一传送带15,逃生舱转向完成,前端的卡紧块2重新伸出支撑块外并卡紧导轨,逃生舱恢复动力并可在另一墙体上移动。整个转向过程中,位于后端的卡紧块2始终保持与导轨的连接,而前端的卡紧块2在转向开始时缩回,直到转向结束后才伸出。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和原理是:逃生舱平时是架设在外圈上的,在逃生时,逃生者通过外墙的逃生窗口13打开第一逃生门5进入逃生舱。控制器便通过第一驱动单元14将逃生舱移动到竖向通道安全的第二导轨8上,切换到第二导轨8后,由第二驱动单元4驱动逃生舱在第二导轨8上缓慢下降,直到到达安全楼层或地面后实现安全撤离。当需要切换到其他墙体逃生时,第一驱动单元14驱动逃生舱到达旋转平台7,由旋转平台7对逃生舱进行转向,逃生舱到达另一墙体后再寻找竖向通道安全的第二导轨8上进行逃生。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容易实施的优点。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多层建筑节能型旋转式智能应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逃生舱、纵横交错的导轨、以及旋转平台;
所述导轨安装在建筑物外墙的墙体内,与墙体固定连接;所述导轨包括水平布置的第一导轨和竖直布置的第二导轨,且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连通;所述逃生舱架设在导轨上,与导轨卡紧并可在导轨上移动;所述旋转平台安装在相邻墙体的转角处,驱动逃生舱向另一墙体中的导轨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建筑节能型旋转式智能应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在水平方向上环绕建筑物四周墙体连续布置;所述第一导轨在竖直方向上分层布置,每层所述第一导轨均与第二导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建筑节能型旋转式智能应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轨自上往下依次连通不同层级的第一导轨;所述第二导轨沿水平方向环绕建筑物四周墙体并排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建筑节能型旋转式智能应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的横截面采用T形结构设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建筑节能型旋转式智能应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舱包括舱体、电池组、控制器、伸缩式第一驱动单元、以及伸缩式第二驱动单元;所述舱体采用方形结构设计,朝向建筑物墙体的一面为背面;所述舱体的背面及前面均设有用于进出逃生舱的第一逃生门;所述第一驱动单元水平安装在舱体的背面,用于卡紧第一导轨及驱动逃生舱在第一导轨上移动;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竖直安装在舱体的背面,用于卡紧第二导轨及驱动逃生舱在第二导轨上移动;所述电池组通过控制器分别与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层建筑节能型旋转式智能应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与第二驱动单元采用相同驱动结构,包括伸缩气缸、直线导轨、支撑块、履带、齿条、主齿轮、从齿轮、驱动电机、双向作用气缸、以及卡紧块;
所述伸缩气缸和直线导轨安装在舱体内;所述支撑块安装在直线导轨上,由伸缩气缸驱动支撑块缩入舱体内或伸出舱体外;所述主齿轮和从齿轮安装在支撑块内,由驱动电机带动;所述履带的外侧设有齿,与齿条啮合;所述齿条安装在导轨内,与导轨固定连接;所述履带安装在主齿轮和从齿轮上,由驱动电机驱动实现逃生舱在导轨上移动;所述双向作用气缸安装在支撑块内,其两驱动端分别与卡紧块连接,驱动卡紧块伸出或缩人支撑块中,实现与导轨的卡紧或释放。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层建筑节能型旋转式智能应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的左右两侧设有用于进出舱体的第二逃生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层建筑节能型旋转式智能应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紧块分别设置在支撑块的两侧端部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建筑节能型旋转式智能应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平台包括平台本体、以及安装在平台本体上的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平台本体安装在相邻墙体的连接处,并与墙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送带与一侧墙体平行,第二传送带与另一侧墙体平行;所述第一电机驱动第一传送带转动,第二电机驱动第二传送带转动,且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互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543047.7A CN114949645B (zh) | 2022-05-18 | 2022-05-18 | 一种多层建筑节能型旋转式智能应急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543047.7A CN114949645B (zh) | 2022-05-18 | 2022-05-18 | 一种多层建筑节能型旋转式智能应急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949645A true CN114949645A (zh) | 2022-08-30 |
CN114949645B CN114949645B (zh) | 2023-03-24 |
Family
ID=829853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543047.7A Active CN114949645B (zh) | 2022-05-18 | 2022-05-18 | 一种多层建筑节能型旋转式智能应急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949645B (zh)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40424A (zh) * | 2011-04-21 | 2011-11-16 | 张晓冰 | 高层灭火救生维修机器人 |
CN202506006U (zh) * | 2012-02-21 | 2012-10-31 | 鞍山拜尔自控有限公司 | 同侧导轨电动消防救生舱 |
CN203898966U (zh) * | 2013-12-25 | 2014-10-29 | 青岛大学 | 一种高楼逃生装置 |
CN105727473A (zh) * | 2016-04-12 | 2016-07-06 | 华北科技学院 | 平面域导轨式高层建筑火灾救援设备 |
CN106904409A (zh) * | 2017-04-05 | 2017-06-30 | 东南大学 | 医疗物资智能输运配送小车、系统及方法 |
US20190060680A1 (en) * | 2017-08-25 | 2019-02-28 | Chien Min Lai | Emergency escape apparatus for high-rise evacuation |
CN109675213A (zh) * | 2019-01-26 | 2019-04-26 | 嘉兴市齐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智能全方位楼宇救援装置 |
-
2022
- 2022-05-18 CN CN202210543047.7A patent/CN11494964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40424A (zh) * | 2011-04-21 | 2011-11-16 | 张晓冰 | 高层灭火救生维修机器人 |
CN202506006U (zh) * | 2012-02-21 | 2012-10-31 | 鞍山拜尔自控有限公司 | 同侧导轨电动消防救生舱 |
CN203898966U (zh) * | 2013-12-25 | 2014-10-29 | 青岛大学 | 一种高楼逃生装置 |
CN105727473A (zh) * | 2016-04-12 | 2016-07-06 | 华北科技学院 | 平面域导轨式高层建筑火灾救援设备 |
CN106904409A (zh) * | 2017-04-05 | 2017-06-30 | 东南大学 | 医疗物资智能输运配送小车、系统及方法 |
US20190060680A1 (en) * | 2017-08-25 | 2019-02-28 | Chien Min Lai | Emergency escape apparatus for high-rise evacuation |
CN109675213A (zh) * | 2019-01-26 | 2019-04-26 | 嘉兴市齐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智能全方位楼宇救援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949645B (zh) | 2023-03-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4865155A (en) | High-rise fire fighting and rescue system | |
CN102166390B (zh) | 带逃生舱的高楼火灾安全逃生器 | |
CN101790401A (zh) | 用于建筑物的火灾逃离装置 | |
KR100841211B1 (ko) | 건물용 화재피난장치 | |
CN102530682A (zh) | 高层建筑火灾高速逃生疏散电梯系统 | |
CN212356168U (zh) | 高层建筑火灾逃生结构 | |
CN105909304A (zh) | 一种自行式隧道施工救生系统 | |
CN202086968U (zh) | 带逃生舱的高楼火灾安全逃生器 | |
CN109675213A (zh) | 智能全方位楼宇救援装置 | |
CN103599598A (zh) | 一种楼房逃生装置 | |
CN103663060A (zh) | 高层建筑防火救生系统 | |
CN114949645A (zh) | 一种多层建筑节能型旋转式智能应急系统 | |
CN102847243B (zh) | 高楼火灾救生机 | |
CN111561757A (zh) | 一种高楼外部单轨式自动排烟装置 | |
JP2000014813A (ja) | 災害弱者避難用階段斜行リフト | |
CN109939370B (zh) | 高层建筑逃生平台 | |
WO2020134167A1 (zh) | 一种智能消防梯 | |
CN203602186U (zh) | 高层建筑防火救生系统 | |
CN201826709U (zh) | 多功能新型逃生窗 | |
CN214527516U (zh) | 一种公共场合下的双轨高层建筑火灾逃生装置 | |
CN209662469U (zh) | 智能全方位楼宇救援装置 | |
CN112431366B (zh) | 一种两楼之间的紧急救援楼梯设备 | |
CN202876137U (zh) | 高楼火灾救生机 | |
CN111322004A (zh) | 一种救援云梯车顶端气动式破窗夹持装置 | |
CN115990321A (zh) | 一种高层建筑用的消防救援装置及使用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