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37853A - 电池箱箱体结构、电芯和电池包 - Google Patents
电池箱箱体结构、电芯和电池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937853A CN114937853A CN202210471242.3A CN202210471242A CN114937853A CN 114937853 A CN114937853 A CN 114937853A CN 202210471242 A CN202210471242 A CN 202210471242A CN 114937853 A CN114937853 A CN 11493785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rea
- battery
- explosion
- proof
- box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89—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or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properties, e.g. swelling degree, hydrophilicity or shut down properties
- H01M50/491—Porosity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3—Cooling or keeping cold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5—Solid structures for heat exchange or heat conduction
- H01M10/6554—Rods or plat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6—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heat-exchange fluid
- H01M10/6567—Liquid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箱箱体结构、电芯及电池包,属于电池技术领域。电池箱箱体结构用于容置电芯。电池箱箱体结构包括箱体和隔板,箱体具有容置空间,隔板设置于容置空间,隔板将容置空间分隔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隔板上设置有通气孔,通气孔将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连通,第一区域用于安装电芯,通气孔用于与电芯的防爆阀对应以在电芯的防爆阀打开的情况下将防爆阀流出的气体和液体流导流至第二区域。本实施例可以延缓或者改善电池包发生热扩散。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次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箱箱体结构、电芯和电池包。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池包内的电芯防爆阀和电芯极柱一般都同侧设置,且与高压电池包的高压连接处在同一侧,在发热电芯热失控时,电芯的防爆阀开启并喷射的高温热气流和高温液体会破坏高压连接的绝缘层和喷淋在相邻的电芯,从而会导致系统高压绝缘失效和其他电芯发生热失控,从而进一步的引发热扩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电池箱箱体结构、电芯和电池包,其能够在电芯发生热失控的情况下避免高温气流和高温液体破坏高压连接处的绝缘层和避免影响其他电芯。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箱箱体结构,用于容置电芯,所述电池箱箱体结构包括箱体和隔板,所述箱体具有容置空间,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所述隔板将所述容置空间分隔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隔板上设置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将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连通,所述第一区域用于安装所述电芯,所述通气孔用于与所述电芯的防爆阀对应以在所述电芯的防爆阀打开的情况下将所述防爆阀流出的气体和液体流导流至所述第二区域。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区域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上方。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箱箱体结构还包括密封隔热件,所述密封隔热件设置于所述隔板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一侧,且设置于所述通气孔的外周缘,所述密封隔热件用于所述隔板与所述电芯之间密封和隔热。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箱箱体结构还包括防爆平衡组件,所述防爆平衡组件设置于所述箱体,且所述防爆平衡组件与所述第二区域连通,所述防爆平衡组件用于平衡所述第二区域的压力。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区域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上方,所述箱体的侧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区域连通的气流通道,所述防爆平衡组件通过所述气流通道与所述第二区域连通;
所述防爆平衡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区域对应的所述箱体侧壁;或,所述防爆平衡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区域对应的所述箱体侧壁。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隔板靠近所述第一区域的一侧设置向着第二区域的方向凹设有凹槽,所述通气孔设置于所述凹槽的底壁;或者,所述隔板靠近所述第一区域的一侧凸设有凸台,所述通气孔凸设于所述凸台的顶壁。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箱箱体结构还包括第一冷板,所述第一冷板设置于所述隔板靠近所述第二区域的一侧,所述第一冷板用于对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降温,所述第一冷板上设置有与所述通气孔对应的贯穿孔。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冷板设置有流道槽,且所述第一冷板与所述隔板部分贴合以使所述流道槽形成冷却流路。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箱箱体结构还包括第二冷板,所述第二冷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冷板用于对所述电芯远离所述隔板的一侧降温。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芯,应用于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箱箱体结构,所述电芯包括电芯本体和防爆阀,所述电芯本体设置有安装部,所述防爆阀安装于所述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和/或所述防爆阀凸出所述电芯本体,所述安装部和/或所述防爆阀凸出所述电芯本体的部分用于插接于所述通气孔。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包,包括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箱箱体结构和或包括前述实施方式所述的电芯。
本发明实施例的提供的电池箱箱体结构、电芯和电池包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本申请通过在箱体的容置空间设置隔板,利用隔板将容置空间分隔成两个独立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并在隔板上设置通气孔,在电芯安装在第一区域后,电芯的防爆阀与通气孔对应,从而会在电芯发生热失控的情况下电芯的防爆阀打开的情况下通过通气孔将所述防爆阀流出的气体和液体流导流至第二区域,将高温的气流和高温的液体与第一区域隔离,从而改善或避免高温气流和高温液体对设置在第一区域内的电芯及其第一区域内的绝缘设计的损坏和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箱箱体结构的隔板安装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箱箱体结构的密封隔热件与隔板的局部爆炸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箱箱体结构可使用的电芯的一种结构;
图8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箱箱体结构可使用的电芯的第二种结构;
图9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箱箱体结构可使用的电芯的第三种结构;
图10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箱箱体结构可使用的电芯的第四种结构。
图标:100-电池箱箱体结构;110-箱体;111-容置空间;113-第一区域;115-第二区域;116-气流通道;117-框架;118-密封件;119-底护板;130-隔板;131-通气孔;133-凹槽;150-密封隔热件;170-防爆平衡组件;180-第一冷板;181-贯穿孔;185-冷却流路;186-导热胶;187-进水口;188-出水口;190-第二冷板;191-液冷流道;192-出液口;193-进液口;194-密封条;195-导热件;200-电芯;210-电芯本体;230-防爆阀;250-正极柱;270-负极柱;300-电池包。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请参考图1、图2和图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300,该电池包300包括电池箱箱体结构100、多个电芯200和连接多个电芯200的汇流排(图未视)。多个电芯200均安装在电池箱箱体结构100内,且通过汇流排电连接。电池箱箱体结构100可在一个或多个电芯200发生热失控时,将电芯200的防爆阀230喷出的热气流和液体导走,从而可以避免由于一个电芯200或多个电芯200发生热失控致使整个电池包300发生热失控。
在本实施例中,电池箱体110结构包括箱体110和隔板130。箱体110具有容置空间111。隔板130设置于容置空间111内。隔板130将容置空间111分隔为第一区域113和第二区域115。隔板130上设置有通气孔131,通气孔131将第一区域113和第二区域115连通。第一区域113用于安装电芯200。通气孔131用于与安装在第一区域113内的电芯200的防爆阀230对应以在电芯200的防爆阀230打开的情况下将防爆阀230流出的气体和液体流导流至所述第二区域115。
本实施例通过在箱体110的容置空间111设置隔板130,利用隔板130将容置空间111分隔成两个独立的第一区域113和第二区域115,并在隔板130上设置通气孔131,在电芯200安装在第一区域113后,电芯200的防爆阀230与通气孔131对应,从而会在电芯200发生热失控的情况下电芯200的防爆阀230打开的情况下通过通气孔131将所述防爆阀230流出的气体和液体流导流至第二区域115,将高温的气流和高温的液体与第一区域113隔离,从而可以改善或避免高温气流和高温液体对设置在第一区域113内的电芯200及其第一区域113内的绝缘设计的损坏和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绝缘设计包括但不限于高压连接的绝缘层、低压采样的绝缘层、正负极柱之间的用于保证绝缘间隙的绝缘隔板等。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区域113位于第二区域115的上方。将第一区域113设置在第二区域115的上方,从而在电芯200发生热失控的情况下电芯200防爆阀230排出的液体和气体可以方便的由通气孔131排入下方的第二区域115,同时也可以避免流入第二区域115的高温液体回流至第一区域113对第一区域113内的电芯200构成二次伤害。
需要说明的是,通气孔131的数量和设置位置与设置在第一区域113内的电芯200数量和排布位置相同,只要保证每个或者部分电芯200的防爆阀230能通过通气孔131与第二区域115连通即可。
当然,在本申请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区域113和第二区域115也可以左右排布或者第二区域115在第一区域113的上方。
请参照图4和图5,在本实施例中,箱体110包括框架117、密封件118和底护板119,框架117呈矩形框架117结构密封件118和底护板119依次安装在侧框的底部,形成对框架117底部的密封。隔板130设置在框架117内,且隔板130与底护板119平行设置,隔板130和底护板119之间围合形成的区域为第二区域115,隔板130上部的区域为第一区域113。
当然,在本申请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框架117的结构也可以是其他的形状,例如正方体框架117、圆筒状或者异性结构。
请参照图4和图6,在本实施例中,电池箱体110结构还包括密封隔热件150。密封隔热件150设置于隔板130位于第一区域113的一侧,且设置于通气孔131的外周缘,密封隔热件150用于隔板130与电芯200之间密封和隔热。设置密封隔热件150从而在电芯200安装在第一区域113后,电芯200设置防爆阀230的一端端面与密封隔热件150抵接,从而可以在电芯200防爆阀230打开的情况下避免高温液体由电芯200和隔板130之间的空间流向其他电芯200。
具体的,密封隔热件150可以是隔热棉、隔热橡胶、隔热胶等材质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形成。
请参照图3、图7-图10,电芯200包括电芯本体210、防爆阀230、正极柱250和负极柱270。防爆阀230安装在电芯本体210上,防爆阀230在电芯200发生热失控的情况下可以打开,从而可以避免电芯200内部压强等原因发生爆炸。正极柱250和负极柱270也安装在电芯本体210上,用于连接汇流排或给用电设备供电。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防爆阀230、正极柱250和负极柱270设置在电池的同一侧。例如,防爆阀230、正极柱250和负极柱270设置在电芯本体210的顶盖,且正极柱250和负极柱270位于防爆的两侧,在安装该电芯200时将电芯200倒装在第一区域113内,使得电芯200的顶盖与密封隔热件150抵接,防爆阀230与通气孔131对中。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电芯200也可以采用正极柱250和负极柱270与防爆阀230设置在不同侧的电芯200。例如电芯200的正极柱250和负极柱270设置在电芯200的顶部,防爆阀230设置在电芯200底部的电芯200;又例如,正极柱250和负极柱270分别设置在电芯200相对的两侧,防爆阀230设置在电芯200的顶部或底部。当然,电芯200还可以采用圆柱形的电芯200。在防爆与正负极柱270不在同一平面的情况下,在安装电芯200时,仅需将电芯200设置防爆阀230的一侧向着隔板130设置,使电芯200设置防爆阀230的一侧与密封隔热件150抵接,且使防爆阀230与通气孔131对中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定电芯200的类型,只要其具有防爆阀230,且在在电芯200安装后与通气孔131对应连通即可。还需要说明的,通气孔131与防爆阀230对应在具体设置时可以是防爆阀230与通气孔131对种或者略有偏差,只要保证防爆阀230流出的液体和气体能够通过通气孔131导流至第二区域115即可,这里并不限定通气孔131和防爆阀230一定要对中。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通气孔131的尺寸略大于电芯200的排气阀尺寸,从而可以降低电芯200的安装精度,且能够使电芯200安装更加方便。
当然,在本申请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通气孔131和电芯200的防爆阀230也可以通过管道等方式间距连接,从而使电芯200的防爆阀230排出的气体或液体通过管道排向通气孔131。
在本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电芯本体210上设置有安装部,防爆阀230安装于安装部。安装部和/或防爆阀230凸出电芯本体210,安装部和/或防爆阀230凸出电芯本体210的部分用于插接于通气孔131。通过使凸设在电芯本体210上的安装部和/或防爆阀230,从而可以使电芯200的防爆阀230与通气孔131在安装时更方便对中和安装,也可以避免液体漏入第一区域113。
请继续参照图3和图4,由于电芯200的防爆阀230与第二区域115连通,从而在电芯200发生热失控的情况下,可能会短时间内导致第二区域115的温度和压力急剧增大,从而可能会导致电池箱的箱体110结构发生爆炸。在本实施例中,电池箱体110结构还包括防爆平衡组件170。所述防爆平衡组件170设置于所述箱体110,且所述防爆平衡组件170与所述第二区域115连通,所述防爆平衡组件170用于平衡所述第二区域115的压力。通过给箱体110设置防爆平衡组件170,从而在电芯200发生热失控的情况下可以向外排气或排液以达到第二区域115的压力平衡,从而避免电池箱箱体结构100发生爆炸。
防爆平衡组件170可以是具有防爆排气功能的单向阀或者具有双向平衡压力的双向阀,该双向阀可以根据压力向两侧中的一侧,从而可以让第二区域115的气体或液体排出,在一些情况下,该双向阀也可打开使得外部空气进入第二区域115,从而保证内外压差平衡。当然,在本申请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防爆平衡组件170也可以是一次性使用的防爆阀片。在本实施例中,防爆平衡组件170优选为具有双向平衡压力的双向阀。
在本实施例中,箱体110的侧壁设置有与第二区域115连通的气流通道116,防爆平衡组件170通过气流通道116与第二区域115连通,防爆平衡组件170设置于第一区域113对应的箱体110侧壁。将防爆平衡组件170的高度设置在第一区域113对应的箱体110的侧壁,从而可以让电芯200热失控流入第二区域115的液体存储在第二区域115内,使得存储量增大,避免由防爆平衡组件170排出后腐蚀其他零部件,例如腐蚀电动汽车的底盘和车架。其次,也可以避免防爆平衡组件170被飞石等损坏。
在本实施例中,防爆平衡组件170的数量包括两个,两个防爆平衡组件170设置在箱体110的相对的两个侧壁。箱体110相对的两个侧壁均设置有第二流道将防爆平衡组件170与第二区域115连通。
当然,在本申请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防爆平衡组件170设置于第二区域115对应的箱体110侧壁或底壁。
在本实施例中,箱体110上还设置有与第一区域113连通的气压平衡阀,该气压平衡阀用于平衡第一区域113和电池包300外部的压力。
请参照图5和图6,在本实施例中,隔板130靠近第一区域113的一侧设置向着第二区域115的方向凹设有凹槽133,通气孔131设置于凹槽133的底壁。密封隔热件150设置在凹槽133内。密封隔热件150上设置有与通气孔131一一对应的过孔(图未标)。
当然,在本申请的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在隔板130靠近第一区域113的一侧凸设有凸台,通气孔131凸设于所述凸台的顶壁,将密封隔热件150设置在凸台的顶壁。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凹槽133或者凸台从而可以在防爆阀230的两侧形成具有高度差避让空间,从而便于汇流排的安装和实施绝缘。
由于排入第二区域115热气流或者液体可能会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将热量传递给第一区域113的电芯200,且随着快充技术的发展电芯200的和汇流排在充放电过程中也会产生热量。在本实施例中,电池箱箱体结构100还包括第一冷板180。第一冷板180设置于隔板130靠近第二区域115的一侧,第一冷板180用于对第一区域113和第二区域115降温,第一冷板180上设置有与通气孔131对应的贯穿孔181。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冷板且将冷板设置在隔板130靠近第二区域115的一侧,根据热气流上升原理,从而由通气孔131和贯穿孔181流入的气体上升后会与冷板接触,从而可以实现第二区域115的降低,其次,第一冷板180也可以通过隔板130给设置在第一区域113的电芯200、汇流排等电子元器件降温,以为维持电池包300的正常运行。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冷板180和隔板130上均设置有流道槽(图未视),且第一冷板180与隔板130部分贴合以使流道槽形成封闭的冷却流路185。即通过液体流动带走热量的方式散热可以实现第一区域113和第二区域115的同时散热。
一般情况下第一冷板180和隔板130上的流道槽及通气孔131和贯穿孔181是由冲压的方式形成的,在冲压形成后再将两者焊接一起,从而使得流道槽形成冷却流路185,其次,会在第一冷板180或隔板130上设置与冷却流路185连通的进水口187和出水口188。利用水泵等方式实现冷却介质在冷却流路185中循环降温。且一般情况下电芯200安装在第一区域113时的方式的放置隔板130,从而可以更好的实现电芯200与冷却流道中冷却介质的换热,其次也可以增强隔板130的承力能够,更加节约材料。当然,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设置导热胶186的方式使得隔板130可以与连接电芯200的汇流排进行热交换,从而利用冷却介质在给电芯200降温的同时,也可以给电池包300的其他元器件和零件降温。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冷板180也可以和隔板130一体成型,并使其中间形成有冷却流路185。例如铸造、3D打印。
当然,在本申请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冷板180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降温元件,例如半导体制冷件等。或者隔板130和第一冷板180者相互独立,第一冷板180自己就可实现与隔板130和第二区域115的热交换。还可以是隔板130是由制冷原件制成的,其不再需要额外设置第一冷板180。
在本实施例中,隔板130靠近第一区域113的一侧贴付有导热胶186,导热胶186可以提高电芯200与隔板130之间的换热效率,使得电芯200、汇流排等零配件能够更好的实现隔板130之间的换热。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向第二区域115内注入部分液体,该液体可以是水或者液态的化学制剂,在电芯200发生热失控向第二区域115流入高温液体后,高温液体直接落入第二区域115内的低温液体内,从而可以实现对高温液体的降温,避免高温液体损坏底护板119。在第二区域115内填充的是液态的化学制剂的情况下,该化学制剂可以根据电芯200防爆阀230流出的液体确定,例如,电芯200防爆阀230流出的液体可以与该液态化学制剂反应进行吸热,以实现降温。或者电芯200防爆阀230流出的液体可以与该液体化学制剂反应后形成无腐蚀和环保的产物,从而在降温的同时可以避免腐蚀使底护板119或侧壁损坏以提搞电池的使用寿命。
另外,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化学试剂或者降温灭火剂封装在密封容器内,并将该装有化学试剂或者降温灭火剂密封容器设置在第二区域115内,并且在第二区域115内设置检测传感器,在该传感器检测到第二区域115的温度超过预设的温度或预设条件时可以将装有化学试剂或者降温灭火剂密封容器打开,从而可以实现对第二区域115和电芯的降温,可以避免或改善电池包300发生热扩散。该传感器可以是温度传感器也可以是有害气体传感器,或者两者的结合。
在本实施例中,底护板119靠近隔板130的一侧的表面涂覆有防火隔热材料。
在本实施例中,电池箱箱体结构100还包括第二冷板190,第二冷板190设置在第一区域113,且与第一冷板180相对设置。第二冷板190用于对电芯200远离第一冷板180的一侧降温。
具体的,第二冷板190为液冷式冷板,其内部设置有液冷流道191以及与液冷流道191连通的出液口192和进液口193,通过进液口193、出液口192和液冷流道191实现冷却介质的流动换热。
在本实施中,第二冷板190安装在箱体110的顶部,还被配置为箱体110的盖子以密封第一区域113。第二冷板190和箱体110之间还设置有用密封的密封条194。第二冷板190与电芯200抵接的一侧设置导热件195,该导热件195可以导热胶186使得第二冷板190能够更好的与电芯200进行换热。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箱箱体结构100、电芯200和电池包300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包括:
本申请通过在箱体110的容置空间111设置隔板130,利用隔板130将容置空间111分隔成两个独立的第一区域113和第二区域115,并在隔板130上设置通气孔131,在电芯200安装在第一区域113后,电芯200的防爆阀230与通气孔131对应,从而会在电芯200发生热失控的情况下电芯200的防爆阀230打开的情况下通过通气孔131将所述防爆阀230流出的气体和液体流导流至第二区域115,从而将高温的气流和高温的液体与第一区域113隔离,从而避免高温气流和高温液体对设置在第一区域113内的电芯200及其第一区域113内的绝缘设计的损坏和影响。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电池箱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用于容置电芯,所述电池箱箱体结构包括箱体和隔板,所述箱体具有容置空间,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所述隔板将所述容置空间分隔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隔板上设置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将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连通,所述第一区域用于安装所述电芯,所述通气孔用于与所述电芯的防爆阀对应以在所述电芯的防爆阀打开的情况下将所述防爆阀流出的气体和液体流导流至所述第二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箱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箱体结构还包括密封隔热件,所述密封隔热件设置于所述隔板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一侧,且设置于所述通气孔的外周缘,所述密封隔热件用于所述隔板与所述电芯之间密封和隔热。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箱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箱体结构还包括防爆平衡组件,所述防爆平衡组件设置于所述箱体,且所述防爆平衡组件与所述第二区域连通,所述防爆平衡组件用于平衡所述第二区域的压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箱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上方,所述箱体的侧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区域连通的气流通道,所述防爆平衡组件通过所述气流通道与所述第二区域连通;
所述防爆平衡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区域对应的所述箱体侧壁;或,
所述防爆平衡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区域对应的所述箱体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箱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靠近所述第一区域的一侧设置向着第二区域的方向凹设有凹槽,所述通气孔设置于所述凹槽的底壁;或者,
所述隔板靠近所述第一区域的一侧凸设有凸台,所述通气孔凸设于所述凸台的顶壁。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箱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箱体结构还包括第一冷板,所述第一冷板设置于所述隔板靠近所述第二区域的一侧,所述第一冷板用于对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降温,所述第一冷板上设置有与所述通气孔对应的贯穿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箱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板设置有流道槽,且所述第一冷板与所述隔板部分贴合以使所述流道槽形成冷却流路。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箱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箱体结构还包括第二冷板,所述第二冷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冷板用于对所述电芯远离所述隔板的一侧降温。
10.一种电芯,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箱箱体结构,所述电芯包括电芯本体和防爆阀,所述电芯本体设置有安装部,所述防爆阀安装于所述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和/或所述防爆阀凸出所述电芯本体,所述安装部和/或所述防爆阀凸出所述电芯本体的部分用于插接于所述通气孔。
1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箱箱体结构和/或包括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芯。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471242.3A CN114937853A (zh) | 2022-04-28 | 2022-04-28 | 电池箱箱体结构、电芯和电池包 |
PCT/CN2022/106292 WO2023206828A1 (zh) | 2022-04-28 | 2022-07-18 | 电池箱箱体结构、电芯和电池包 |
EP22939656.9A EP4462572A1 (en) | 2022-04-28 | 2022-07-18 | Battery box body structure, battery cell and battery pack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471242.3A CN114937853A (zh) | 2022-04-28 | 2022-04-28 | 电池箱箱体结构、电芯和电池包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937853A true CN114937853A (zh) | 2022-08-23 |
Family
ID=828623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471242.3A Pending CN114937853A (zh) | 2022-04-28 | 2022-04-28 | 电池箱箱体结构、电芯和电池包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4462572A1 (zh) |
CN (1) | CN114937853A (zh) |
WO (1) | WO2023206828A1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055258A1 (zh) * | 2022-09-15 | 2024-03-21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箱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
WO2024082285A1 (zh) * | 2022-10-21 | 2024-04-25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换热组件、电池模块、电池以及用电设备 |
WO2024199530A1 (zh) * | 2023-03-30 | 2024-10-03 | 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箱体的底板总成和具有其的电池箱体及电池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367307B (zh) * | 2024-06-20 | 2024-09-06 | 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不等间隙电池组件及电池包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3038520A1 (ja) * | 2011-09-14 | 2013-03-21 | 日立ビークルエナジー株式会社 | 組電池 |
WO2014024433A1 (ja) * | 2012-08-09 | 2014-02-13 |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 電源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る電動車両並びに蓄電装置 |
KR20210106994A (ko) * | 2018-12-21 | 2021-08-31 | 아와 세이시 가부시키가이샤 | 전원 장치 및 전원 장치용 단열 시트 |
CN111106277B (zh) * | 2018-12-29 | 2021-05-07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包 |
CN213782158U (zh) * | 2020-07-10 | 2021-07-23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包括电池的装置和制备电池的设备 |
CN112038528B (zh) * | 2020-09-08 | 2023-08-08 | 北京未来智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箱 |
CN113422138B (zh) * | 2021-06-16 | 2022-10-14 | 广州小鹏智慧充电科技有限公司 | 电池包及电动汽车 |
CN216288578U (zh) * | 2021-11-15 | 2022-04-12 |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电芯模组和电池包 |
CN114142136B (zh) * | 2021-11-23 | 2023-07-07 | 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
-
2022
- 2022-04-28 CN CN202210471242.3A patent/CN114937853A/zh active Pending
- 2022-07-18 WO PCT/CN2022/106292 patent/WO2023206828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2-07-18 EP EP22939656.9A patent/EP4462572A1/en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055258A1 (zh) * | 2022-09-15 | 2024-03-21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箱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
WO2024082285A1 (zh) * | 2022-10-21 | 2024-04-25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换热组件、电池模块、电池以及用电设备 |
WO2024199530A1 (zh) * | 2023-03-30 | 2024-10-03 | 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箱体的底板总成和具有其的电池箱体及电池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4462572A1 (en) | 2024-11-13 |
WO2023206828A1 (zh) | 2023-11-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4937853A (zh) | 电池箱箱体结构、电芯和电池包 | |
JP6255151B2 (ja) | バッテリパック | |
CN217182356U (zh) | 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 |
CN218632348U (zh) | 电池包及汽车 | |
CN115117529A (zh) | 电池包 | |
CN219717070U (zh) | 一种电池及用电设备 | |
CN112018322B (zh) | 电池的箱体、电池、用电装置、制备电池的方法和装置 | |
CN219892343U (zh) | 电池包的箱体总成和电池包 | |
CN217641669U (zh) | 电池箱箱体结构、电芯和电池包 | |
JP5632402B2 (ja) | フィルム外装電気デバイス集合体 | |
JP7395232B2 (ja) | 電池パックおよびこれを含むデバイス | |
WO2023004721A1 (zh) | 电池、用电装置、制备电池的方法和制备电池的装置 | |
US20240186648A1 (en) | Directional exhaust device, battery, and energy storage prefabricated chamber | |
CN113036276B (zh) | 电池包和电动车 | |
WO2022082393A1 (zh) | 用于电池的箱体、电池、用电装置、制备电池的方法和设备 | |
CN220628119U (zh) | 电池包 | |
CN116565439A (zh) | 电池包以及用电设备 | |
US20240014464A1 (en) | Battery Pack and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 |
CN115732826A (zh) | 电池单元集合单元和电池组 | |
KR20230096832A (ko) | 소화수 저장 탱크를 구비한 배터리 팩 | |
WO2022082390A1 (zh) | 电池的箱体、电池、用电装置、制备电池的方法和装置 | |
WO2022082388A1 (zh) | 电池的箱体、电池、用电装置、制备电池的方法和装置 | |
CN222530661U (zh) | 一种电池包 | |
CN222440700U (zh) | 一种液冷储能式电池pack结构 | |
CN116075968B (zh) | 电池、用电装置以及制备电池的方法和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