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14494B -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电堆的耐久性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电堆的耐久性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914494B CN114914494B CN202210736041.1A CN202210736041A CN114914494B CN 114914494 B CN114914494 B CN 114914494B CN 202210736041 A CN202210736041 A CN 202210736041A CN 114914494 B CN114914494 B CN 11491449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oxygen
- separation device
- electric pile
- val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298—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 H01M8/04694—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variables to be controlled
- H01M8/04746—Pressure; Flow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6—Combination of fuel cells with means for production of reactants or for treatment of residues
- H01M8/0606—Combination of fuel cells with means for production of reactants or for treatment of residues with means for production of gaseous reactant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Fuel Cel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电堆的耐久性控制方法及装置,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在线实时调节电堆耐久性的问题。该方法包括:S1.接收开机指令后,将电堆的空气入口接耐久性空气调控装置。该耐久性空气调控装置包括氧分离装置、调压阀和分配阀。分配阀的输入端一接氧分离装置的氧气出口,输入端二接氧分离装置的氮气出口,输出端接电堆的空气入口;调压阀设于电堆的空气尾气出口;S2.对氧分离装置加热至设定温度后,启动氧分离装置供气;S3.控制分配阀输入端一关闭、输入端二打开,以使仅氮气进入电堆;S4.调整调压阀的开度,使得电堆空侧压力P达到设定值;S5.待设定时间t后,调整分配阀的开度,以正常运行燃料电池系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电堆的耐久性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燃料电池系统是一种将持续供给的燃料和氧化剂中的化学能连续不断地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其通常包含电堆和外围的氢气、空气、冷却设备等零部件。而电堆进一步包括质子交换膜、催化剂层、气体扩散层、双极板等,由于1片的理论电压为1.23V,其通常通过几百片并联实现大功率输出。
目前,燃料电池系统主要应用于氢能燃料电池汽车中。氢能燃料电池汽车是一种具有广阔发展应用前景的新能源汽车,具有加氢时间短、续驶里程长等诸多优点。
而现有燃料电池电堆的耐久性测试大多使用结构复杂的实验室专用测试设备,不仅需要有燃料和氧化剂管道,而且大多设有氮气管道以通入氮气罐内的氮气,无法在线实时调节电堆耐久性。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发明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电堆的耐久性控制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在线实时调节电堆耐久性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电堆的耐久性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接收开机指令后,将电堆的空气入口与耐久性空气调控装置连接;所述耐久性空气调控装置包括氧分离装置、调压阀和分配阀;分配阀的输入端一接氧分离装置的氧气出口,输入端二接氧分离装置的氮气出口,输出端接电堆的空气入口;调压阀设于电堆的空气尾气出口;
S2.对氧分离装置加热至设定温度后,启动所述氧分离装置供气;
S3.控制分配阀输入端一关闭、输入端二打开,以使仅氮气进入电堆;
S4.调整调压阀的开度,使得电堆空侧压力P达到设定值;
S5.待设定时间t后,调整分配阀的开度,以正常运行燃料电池系统。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提供了一种保持燃料电池电堆耐久性的控制方法,即每次开机前先对电堆空气侧进行排空保压处理。开机启动前电堆空气侧仅保留氮气,从而避免了开机过程出现氢氧界面等现象,导致的寿命衰减,有效提高了燃料电池系统的整体使用耐久性。而调压阀的目的是为了保持电堆空气侧氮气压力P,其中P大于大气压,例如140kPa,从而避免了启动时压差出现瞬态变化。
基于上述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氧分离装置中的高透膜采用含钡钙钛矿氧化物材质。
进一步,步骤S4中,所述设定值大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进一步,所述步骤S1进一步包括:
S11.搭建耐久性空气调控装置,包括氧分离装置、空压机、调压阀、分配阀和密封阀;其中,分配阀的输入端一经空压机接氧分离装置的氧气出口,其输入端二一路接密封阀,另一路接氧分离装置的氮气出口,其输出端接电堆的空气入口;
S12.接收到开机指令后,将电堆接入上述耐久性空气调控装置,并控制分配阀的输出端关闭。
进一步,所述步骤S2进一步包括:
S21.对氧分离装置执行加热;
S22.实时监测氧分离装置内环境温度,在其达到至高分离效率对应的设定温度时,向所述氧分离装置内通入空气以分离氮气和氧气。
进一步,所述步骤S5进一步包括:
S51.获取当前时刻的大气压力,以及空气中各成分气体的占比;
S52.根据上述大气压力、空气中氧气的占比,结合燃料电池高反应效率对应的预设氧分压,确定空压机的理论转速;
S53.根据该大气压力、空气中各成分气体的占比,结合上述空压机的理论转速,确定正常运行燃料电池系统时分配阀的理论开度m,以保证以保证入堆气体的氧分压始终超过设定分压;
S54.从调压阀的开度调整结束时刻起的计时时间达到设定时间t后,控制空压机启动,并工作于上述理论转速;
S55.调整分配阀的开度至理论开度m,并同步通入氢气,使得电堆空侧压力P始终等于电堆氢侧压力,以正常运行燃料电池系统。
进一步,该耐久性空气调控装置还包括空气循环装置;其中,
所述空气循环装置的输入端与电堆的空气尾气出口连接,其输出端与分配阀的输出端并联后与电堆的空气入口连接。
进一步,该耐久性控制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S6.在电堆的出堆空气尾气压力达到设定压力P后,关闭调压阀,并控制分配阀输入端一打开、输入端二关闭;
S7.启动空气循环装置,以仅通入氧气至电堆;
S8.获取空气循环装置外的大气压力,空气各成分占比,确定保证氧分离装置的氮气出口至分配阀的输入端二段内的气体压力达到常压对应的密封阀的开启频率;
S9.控制密封阀工作于上述开启频率,以将氮气连续不断地持续送出电堆。
进一步,该耐久性控制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S10.识别调压阀是否开启,如果开启,控制分配阀至设定开度以对电堆补充氮氧混合气,否则,控制分配阀输入端一打开、输入端二关闭以对电堆补充纯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可实现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1、对燃料电池系统的空气调控装置及调控方法进行了改进,通过同一套设备实现了电堆的供电控制和耐久性控制。
2、开机时电堆先进行排空,即电堆空气侧仅保留氮气,从而避免了开机过程出现氢氧界面等现象,导致的寿命衰减,有效提高了燃料电池系统的整体使用耐久性。
3、开机时电堆空气侧的氮气压力高于一个大气压,避免了启动时出现瞬态压差,进一步有效提高了燃料电池系统的寿命。
4、通过设置氧分离装置、氧气循环装置,能够有效提高燃料电池系统在低氧环境下使用时的氧分压,进而保证燃料电池系统在整个使用过程中的能量转换效率,保证氢气与氧气的充分燃烧。
5、该方法可通用于各类工况环境,特别是,可应用于高空、密闭等低氧环境。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电堆的耐久性空气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氧分离装置、调压阀、分配阀和控制器;其中,
分配阀的输入端一接氧分离装置的氧气出口,输入端二接氧分离装置的氮气出口,输出端接电堆的空气入口;调压阀设于电堆的空气尾气出口;
控制器,用于接收开机指令后,将电堆的空气入口与耐久性空气调控装置连接;所述耐久性空气调控装置包括氧分离装置、调压阀和分配阀;分配阀的输入端一接氧分离装置的氧气出口,输入端二接氧分离装置的氮气出口,输出端接电堆的空气入口;调压阀设于电堆的空气尾气出口;以及,对氧分离装置加热至设定温度后,启动所述氧分离装置供气;以及,控制分配阀输入端一关闭、输入端二打开,以使仅氮气进入电堆;以及,调整调压阀的开度,使得电堆空侧压力P达到设定值;以及,待设定时间t后,调整分配阀的开度,以正常运行燃料电池系统:
提供发明内容部分是为了以简化的形式来介绍对概念的选择,它们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将被进一步描述。发明内容部分无意标识本公开的重要特征或必要特征,也无意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公开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图1示出了实施例1用于燃料电池电堆的耐久性控制方法步骤示意图;
图2示出了实施例1方法对应的空气耐久性控制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图3示出了实施例2方法对应的空气耐久性控制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图4示出了实施例2方法对应的主要控制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公开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在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形表示开放性包括,即“包括但不限于”。除非特别申明,术语“或”表示“和/或”。术语“基于”表示“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示例实施例”和“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示例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例”。术语“第一”、“第二”等等可以指代不同的或相同的对象。下文还可能包括其他明确的和隐含的定义。
实施例1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电堆的耐久性控制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S1.接收开机指令后,将电堆的空气入口与耐久性空气调控装置连接;该耐久性空气调控装置包括氧分离装置、调压阀和分配阀;分配阀的输入端一接氧分离装置的氧气出口,输入端二接氧分离装置的氮气出口,输出端接电堆的空气入口;调压阀设于电堆的空气尾气出口,该耐久性空气调控装置的组成与连接关系如图2所示;需说明的是,该耐久性空气调控装置还可根据实际功能需求添置其他设备,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
S2.对氧分离装置加热至设定温度(即高效分离温度,可通过实验室标定获得,对于不同的高温透氧膜,高效分离温度不同)后,启动所述氧分离装置供气;
S3.控制分配阀输入端一关闭、输入端二打开,以使仅氮气进入电堆;
S4.调整调压阀的开度,使得电堆空侧压力P达到设定值(大于大气压);
S5.待设定时间t后,调整分配阀的开度,以正常运行燃料电池系统。
上述方法应用于燃料电池系统的开机过程。
现有氧分离装置的结构可参见现有公开专利CN201380039222.8、CN201920525750.9、CN202120461920.9等所述。
燃料电池系统包括电堆以及空气控制支路、氢气控制支路、冷却液控制支路,可参见专利CN202011171825.1等,本实施例是对其空气控制支路的改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保持燃料电池电堆耐久性的控制方法,即每次开机前先对电堆空气侧进行排空保压处理。开机启动前电堆空气侧仅保留氮气,从而避免了开机过程出现氢氧界面等现象,导致的寿命衰减,有效提高了燃料电池系统的整体使用耐久性。而调压阀的目的是为了保持电堆空气侧压力P,其中P大于大气压,例如140kPa,从而避免了启动时压差出现瞬态变化。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氧分离装置中的高透膜(高温透氧膜)采用含钡钙钛矿氧化物材质。含钡钙钛矿氧化物表面析出的氧化钡纳米粒子对氧活化具有超高活性,该粒子也是氧交换反应的活性位点,因此可以用来制备高温透氧膜,实现对空气中氧气的高效分离,适合多种场景下的燃料电池系统应用。
氧气分离装置通常为具有高温透氧膜的气体装置,高温透氧膜为新型材料制作的膜,其可以在高温环境,如含钡钙钛矿氧化物高透膜在700℃下,将空气高效地分离成氧气和氮气。
优选地,步骤S4中,所述设定值大于一个标准大气压,例如140kPa。
优选地,所述步骤S1进一步包括:
S11.搭建耐久性空气调控装置,包括氧分离装置、空压机、调压阀、分配阀和密封阀,如图3所示;其中,分配阀的输入端一经空压机接氧分离装置的氧气出口,其输入端二一路接密封阀,另一路接氧分离装置的氮气出口,其输出端接电堆的空气入口;
S12.接收到开机指令后,将电堆接入上述耐久性空气调控装置,并控制分配阀的输出端关闭。
优选地,所述步骤S2进一步包括:
S21.对氧分离装置执行加热;
S22.实时监测氧分离装置内环境温度,在其达到至高分离效率对应的设定温度时,向所述氧分离装置内通入空气以分离氮气和氧气。
优选地,所述步骤S5进一步包括:
S51.获取当前时刻的大气压力,以及空气中各成分气体的占比;
S52.根据上述大气压力、空气中氧气的占比,结合燃料电池高反应效率对应的预设氧分压,确定空压机的理论转速;
S53.根据该大气压力、空气中各成分气体的占比,结合上述空压机的理论转速,确定正常运行燃料电池系统时分配阀的理论开度m,以保证以保证入堆气体的氧分压始终超过设定分压;
S54.从调压阀的开度调整结束时刻起的计时时间达到设定时间t后,控制空压机启动,并工作于上述理论转速;
S55.调整分配阀的开度至理论开度m,并同步通入氢气,使得电堆空侧压力P始终等于电堆氢侧压力,以正常运行燃料电池系统。
该方法的主要控制原理如图4所示,但不限于图4所包含的内容。
空气的主要成分包括氮气、氧气和水蒸气,各自的占比分别为MN2,MO2,MH2O。
优选地,步骤S52中,空压机的理论转速V可通过下面公式获得
V=f(MN2,MO2,MH2O,P,P1)
式中,P为燃料电池高反应效率对应的预设氧分压,通过标定获得,示例性地,可取42kPa;P1为当前时刻的大气压力;f()为拟合函数一,通过实验室标定获得。
优选地,正常运行燃料电池系统时分配阀的理论开度m可通过下面公式获得
m=g(MN2,MO2,MH2O,P,P1,V)
式中,g()为拟合函数二,通过实验室标定获得。
优选地,该耐久性空气调控装置还包括空气循环装置,如图3所示,但不限于图3描述的内容。
其中,所述空气循环装置的输入端与电堆的空气尾气出口连接,其输出端与分配阀的输出端并联后与电堆的空气入口连接。
优选地,该耐久性控制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S6.在电堆的出堆空气尾气压力达到设定压力P后,关闭调压阀,并控制分配阀输入端一打开、输入端二关闭;
S7.启动空气循环装置,以仅通入氧气至电堆;
S8.获取空气循环装置外的大气压力,空气各成分占比,确定保证氧分离装置的氮气出口至分配阀的输入端二段内的气体压力达到常压对应的密封阀的开启频率;
S9.控制密封阀工作于上述开启频率,以将氮气连续不断地持续送出电堆。
优选地,该耐久性控制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S10.识别调压阀是否开启,如果开启,控制分配阀至设定开度以对电堆补充氮氧混合气,否则,控制分配阀的输入端一打开、输入端二关闭以对电堆补充纯氧。
实施时,燃料电池系统可采用本实施例的空气耐久性控制装置,或在现有燃料电池系统的基础上根据功能需求进行设备调整。通过同一套设备实现了燃料电池的供电控制和耐久性控制,有效节约了制备和使用成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对燃料电池系统的空气调控装置及调控方法进行了改进,通过同一套设备实现了电堆的供电控制和耐久性控制。
2、开机时电堆先进行排空,即电堆空气侧仅保留氮气,从而避免了开机过程出现氢氧界面等现象,导致的寿命衰减,有效提高了燃料电池系统的整体使用耐久性。
3、开机时电堆空气侧的氮气压力高于一个大气压,避免了启动时出现瞬态压差,进一步有效提高了燃料电池系统的寿命。
4、通过设置氧分离装置、氧气循环装置,能够有效提高燃料电池系统在低氧环境下使用时的氧分压,进而保证燃料电池系统在整个使用过程中的能量转换效率,保证氢气与氧气的充分燃烧。
5、该方法可通用于各类工况环境,特别是,可应用于高空、密闭等低氧环境。
实施例3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上述实施例1或2方法对应的用于燃料电池电堆的耐久性空气调控装置,包括氧分离装置、调压阀、分配阀和控制器。
其中,分配阀的输入端一接氧分离装置的氧气出口,输入端二接氧分离装置的氮气出口,输出端接电堆的空气入口;调压阀设于电堆的空气尾气出口。
控制器,用于接收开机指令后,将电堆的空气入口与耐久性空气调控装置连接;所述耐久性空气调控装置包括氧分离装置、调压阀和分配阀;分配阀的输入端一接氧分离装置的氧气出口,输入端二接氧分离装置的氮气出口,输出端接电堆的空气入口;调压阀设于电堆的空气尾气出口;以及,对氧分离装置加热至设定温度后,启动所述氧分离装置供气;以及,控制分配阀输入端一关闭、输入端二打开,以使仅氮气进入电堆;以及,调整调压阀的开度,使得电堆空侧压力P达到设定值;以及,待设定时间t后,调整分配阀的开度,以正常运行燃料电池系统。
该耐久性空气调控装置还包括空气循环装置。其中,所述空气循环装置的输入端与电堆的空气尾气出口连接,其输出端与分配阀的输出端并联后与电堆的空气入口连接,控制端与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进一步包括依次连接的数据采集单元、数据处理与控制单元。
优选地,数据采集单元进一步包括温度传感器、空气流量计、大气压力传感器、气体压力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设于氧分离装置内部,用于获取氧分离装置内环境温度。
空气流量计,设于氧分离装置的入口处,用于获取获取当前时刻空气的瞬时流量。
空气成分传感器,设于氧分离装置的入口处,用于获取空气各成分占比。
大气压力传感器,设于电堆外部,用于获取当前时刻的大气压力。
气体压力传感器7,设于空气循环装置的入口管道内部上,电堆空气入口、氢气入口管道内壁上,用于获取出堆空气尾气压力以及其他布设位置处的气体压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保持燃料电池电堆耐久性的空气控制装置,每次开机前先对电堆空气侧进行排空保压处理。开机启动前电堆空气侧仅保留氮气,从而避免了开机过程出现氢氧界面等现象,导致的寿命衰减,有效提高了燃料电池系统的整体使用耐久性。而调压阀的目的是为了保持电堆空气侧压力P,其中P大于大气压,例如140kPa,从而避免了启动时压差出现瞬态变化。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现有技术的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8)
1.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电堆的耐久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接收开机指令后,将电堆的空气入口与耐久性空气调控装置连接;所述耐久性空气调控装置包括氧分离装置、空压机、调压阀和分配阀;分配阀的输入端一经空压机接氧分离装置的氧气出口,输入端二接氧分离装置的氮气出口,输出端接电堆的空气入口;调压阀设于电堆的空气尾气出口;氧分离装置中的高透膜采用含钡钙钛矿氧化物材质;
S2.对氧分离装置加热至设定温度后,启动所述氧分离装置供气;
S3.控制分配阀输入端一关闭、输入端二打开,以使仅氮气进入电堆;
S4.调整调压阀的开度,使得电堆空侧压力P达到设定值;
S5.待设定时间t后,调整分配阀的开度,以正常运行燃料电池系统;并且,
所述步骤S5进一步包括:
S51.获取当前时刻的大气压力,以及空气中各成分气体的占比;
S52.根据上述大气压力、空气中氧气的占比,结合燃料电池高反应效率对应的预设氧分压,确定空压机的理论转速;
S53.根据该大气压力、空气中各成分气体的占比,结合上述空压机的理论转速,确定正常运行燃料电池系统时分配阀的理论开度m,以保证以保证入堆气体的氧分压始终超过设定分压;
S54.从调压阀的开度调整结束时刻起的计时时间达到设定时间t后,控制空压机启动,并工作于上述理论转速;
S55.调整分配阀的开度至理论开度m,并同步通入氢气,使得电堆空侧压力P始终等于电堆氢侧压力,以正常运行燃料电池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燃料电池电堆的耐久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设定值大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燃料电池电堆的耐久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进一步包括:
S11.搭建耐久性空气调控装置,包括氧分离装置、空压机、调压阀、分配阀和密封阀;其中,分配阀的输入端一经空压机接氧分离装置的氧气出口,其输入端二一路接密封阀,另一路接氧分离装置的氮气出口,其输出端接电堆的空气入口;
S12.接收到开机指令后,将电堆接入上述耐久性空气调控装置,并控制分配阀的输出端关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燃料电池电堆的耐久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进一步包括:
S21.对氧分离装置执行加热;
S22.实时监测氧分离装置内环境温度,在其达到至高分离效率对应的设定温度时,向所述氧分离装置内通入空气以分离氮气和氧气。
5.根据权利要求1、2、4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燃料电池电堆的耐久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耐久性空气调控装置还包括空气循环装置;其中,
所述空气循环装置的输入端与电堆的空气尾气出口连接,其输出端与分配阀的输出端并联后与电堆的空气入口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燃料电池电堆的耐久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S6.在电堆的出堆空气尾气压力达到设定压力P后,关闭调压阀,并控制分配阀输入端一打开、输入端二关闭;
S7.启动空气循环装置,以仅通入氧气至电堆;
S8.获取空气循环装置外的大气压力,空气各成分占比,确定保证氧分离装置的氮气出口至分配阀的输入端二段内的气体压力达到常压对应的密封阀的开启频率;
S9.控制密封阀工作于上述开启频率,以将氮气连续不断地持续送出电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燃料电池电堆的耐久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S10.识别调压阀是否开启,如果开启,控制分配阀至设定开度以对电堆补充氮氧混合气,否则,控制分配阀输入端一打开、输入端二关闭以对电堆补充纯氧。
8.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电堆的耐久性空气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氧分离装置、空压机、调压阀、分配阀和控制器;其中,
分配阀的输入端一经空压机接氧分离装置的氧气出口,输入端二接氧分离装置的氮气出口,输出端接电堆的空气入口;调压阀设于电堆的空气尾气出口;氧分离装置中的高透膜采用含钡钙钛矿氧化物材质;
控制器,用于接收开机指令后,将电堆的空气入口与耐久性空气调控装置连接;所述耐久性空气调控装置包括氧分离装置、调压阀和分配阀;分配阀的输入端一接氧分离装置的氧气出口,输入端二接氧分离装置的氮气出口,输出端接电堆的空气入口;调压阀设于电堆的空气尾气出口;以及,对氧分离装置加热至设定温度后,启动所述氧分离装置供气;以及,控制分配阀输入端一关闭、输入端二打开,以使仅氮气进入电堆;以及,调整调压阀的开度,使得电堆空侧压力P达到设定值;以及,待设定时间t后,调整分配阀的开度,以正常运行燃料电池系统;并且,
控制器执行如下程序以完成待设定时间t后,调整分配阀的开度,以正常运行燃料电池系统的功能:
S51.获取当前时刻的大气压力,以及空气中各成分气体的占比;
S52.根据上述大气压力、空气中氧气的占比,结合燃料电池高反应效率对应的预设氧分压,确定空压机的理论转速;
S53.根据该大气压力、空气中各成分气体的占比,结合上述空压机的理论转速,确定正常运行燃料电池系统时分配阀的理论开度m,以保证以保证入堆气体的氧分压始终超过设定分压;
S54.从调压阀的开度调整结束时刻起的计时时间达到设定时间t后,控制空压机启动,并工作于上述理论转速;
S55.调整分配阀的开度至理论开度m,并同步通入氢气,使得电堆空侧压力P始终等于电堆氢侧压力,以正常运行燃料电池系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736041.1A CN114914494B (zh) | 2022-06-27 | 2022-06-27 |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电堆的耐久性控制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736041.1A CN114914494B (zh) | 2022-06-27 | 2022-06-27 |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电堆的耐久性控制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914494A CN114914494A (zh) | 2022-08-16 |
CN114914494B true CN114914494B (zh) | 2023-11-10 |
Family
ID=827723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736041.1A Active CN114914494B (zh) | 2022-06-27 | 2022-06-27 |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电堆的耐久性控制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914494B (zh) |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203864A (ja) * | 1993-01-06 | 1994-07-22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
JP2004362915A (ja) * | 2003-06-04 | 2004-12-24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固体高分子電解質型燃料電池 |
CN103050723A (zh) * | 2012-12-28 | 2013-04-17 | 清华大学 | 一种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阴极排气再循环系统 |
CN103579643A (zh) * | 2012-07-25 | 2014-02-12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及停车控制方法与应用 |
WO2014086271A1 (zh) * | 2012-12-03 | 2014-06-12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燃料电池低温快速启动系统及其启动方法 |
KR101603252B1 (ko) * | 2014-09-24 | 2016-03-15 | 한국전력공사 | 초임계 이산화탄소 발전 사이클과 연료전지가 연계된 시스템 |
CN109962269A (zh) * | 2019-04-11 | 2019-07-02 | 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燃料电池延寿系统和方法 |
CN111864234A (zh) * | 2020-06-28 | 2020-10-30 | 江苏大学 | 一种闭环加压的燃料电池水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 |
CN112701326A (zh) * | 2021-01-06 | 2021-04-23 | 武汉理工大学 | 燃料电池电堆耐久性加速测试方法及耐久性加速测试装置 |
CN113488681A (zh) * | 2021-07-02 | 2021-10-08 | 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长寿命车用燃料电池发动机控制方法及系统 |
CN214477572U (zh) * | 2021-04-20 | 2021-10-22 | 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分子筛的燃料电池空气处理系统及燃料电池系统、车辆 |
CN215008303U (zh) * | 2021-04-20 | 2021-12-03 | 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利用分子筛的氧气循环燃料电池空气处理系统及燃料电池系统、车辆 |
CN114361527A (zh) * | 2022-03-18 | 2022-04-15 | 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燃料电池吹扫系统和吹扫方法 |
CN114361523A (zh) * | 2021-12-30 | 2022-04-15 |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燃料电池汽车燃料电池空气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车辆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90075140A1 (en) * | 2005-09-05 | 2009-03-19 | Toyota Shatai Kabushiki Kaisha | Electrode structure of fuel cell |
US20090023040A1 (en) * | 2007-07-19 | 2009-01-22 | Ford Motor Company | Oxygen removal systems during fuel cell shutdown |
ITTO20091026A1 (it) * | 2009-12-22 | 2011-06-23 | Electro Power Systems Spa | Gestione del funzionamento di un generatore elettrico di back-up a celle a combustibile pem impilate |
-
2022
- 2022-06-27 CN CN202210736041.1A patent/CN11491449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203864A (ja) * | 1993-01-06 | 1994-07-22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
JP2004362915A (ja) * | 2003-06-04 | 2004-12-24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固体高分子電解質型燃料電池 |
CN103579643A (zh) * | 2012-07-25 | 2014-02-12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及停车控制方法与应用 |
WO2014086271A1 (zh) * | 2012-12-03 | 2014-06-12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燃料电池低温快速启动系统及其启动方法 |
CN103050723A (zh) * | 2012-12-28 | 2013-04-17 | 清华大学 | 一种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阴极排气再循环系统 |
KR101603252B1 (ko) * | 2014-09-24 | 2016-03-15 | 한국전력공사 | 초임계 이산화탄소 발전 사이클과 연료전지가 연계된 시스템 |
CN109962269A (zh) * | 2019-04-11 | 2019-07-02 | 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燃料电池延寿系统和方法 |
CN111864234A (zh) * | 2020-06-28 | 2020-10-30 | 江苏大学 | 一种闭环加压的燃料电池水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 |
CN112701326A (zh) * | 2021-01-06 | 2021-04-23 | 武汉理工大学 | 燃料电池电堆耐久性加速测试方法及耐久性加速测试装置 |
CN214477572U (zh) * | 2021-04-20 | 2021-10-22 | 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分子筛的燃料电池空气处理系统及燃料电池系统、车辆 |
CN215008303U (zh) * | 2021-04-20 | 2021-12-03 | 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利用分子筛的氧气循环燃料电池空气处理系统及燃料电池系统、车辆 |
CN113488681A (zh) * | 2021-07-02 | 2021-10-08 | 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长寿命车用燃料电池发动机控制方法及系统 |
CN114361523A (zh) * | 2021-12-30 | 2022-04-15 |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燃料电池汽车燃料电池空气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车辆 |
CN114361527A (zh) * | 2022-03-18 | 2022-04-15 | 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燃料电池吹扫系统和吹扫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启动策略的实验研究;王勇;何丽;刘优贤;李岩;邱宜彬;刘嘉蔚;陈前宇;刘志祥;;化工进展(第10期);3921-3926 * |
黄仲涛等.《无机膜技术及其应用》.中国石化出版社,1999,400.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914494A (zh) | 2022-08-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048806B (zh) | 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快速低温启动方法 | |
CN106207231B (zh) | 燃料电池系统的运行控制方法 | |
CN110048144B (zh) | 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及其空气供应控制方法 | |
CN111082103B (zh) | 一种燃料电池系统低温自启动方法 | |
US20070269695A1 (en) | Fuel Cell System | |
US8603686B2 (en) | Method for remedial action in the event of the failure of the compressor bypass valve in a fuel cell system | |
CN110364752B (zh) | 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1082106A (zh) | 一种燃料电池启停机控制方法 | |
CN107942258B (zh) | 燃料电池进气比控制系统及燃料电池进气控制方法 | |
US20060099469A1 (en) | Control apparatus to improve start-up time in a PEM fuel cell power module | |
CN115036534A (zh) | 一种适用于低氧环境作业的燃料电池系统 | |
CN114914494B (zh) |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电堆的耐久性控制方法及装置 | |
US8962203B2 (en) | Fuel cell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ystem outside of desired the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 |
CN208045611U (zh) | 一种燃料电池系统 | |
CN114976140A (zh) | 一种适用于高空作业的燃料电池系统 | |
CN118610521A (zh) | 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堆加压测试平台 | |
CN110364751B (zh) | 燃料电池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8723002U (zh) | 燃料电池的空气供应系统 | |
CN217522066U (zh) | 一种自循环燃料电池发动机 | |
CN217444449U (zh) | 一种适用于高空作业的燃料电池发动机 | |
CN111342085A (zh) | 燃料电池低温冷启动组件、燃料电池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
CN115036541B (zh) | 一种燃料电池电堆的耐久性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217955922U (zh) | 一种使用氮气吹扫的燃料电池以及车辆 | |
CN114976132B (zh) | 一种用于低氧环境的燃料电池电堆活化控制方法 | |
JP5263868B2 (ja) | 燃料電池セル、燃料電池装置、これを備えた車両及び熱電併給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