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01898B - 洗干一体机 - Google Patents
洗干一体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901898B CN114901898B CN202080090487.0A CN202080090487A CN114901898B CN 114901898 B CN114901898 B CN 114901898B CN 202080090487 A CN202080090487 A CN 202080090487A CN 114901898 B CN114901898 B CN 11490189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water
- container
- circulation path
- pat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5406 wash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5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9
- 238000010981 drying op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6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18044 dehyd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6297 dehydr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8399 tap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5000020679 tap water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599 deter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894006 Bacter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096 absorb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593 degra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0—General details of 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2—Lint collect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 Control Of Washing Machine And Dry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洗干一体机,包括:循环路(20),连接于洗涤筒(3);滤水器(30),具有构成循环路(20)的一部分的容器(40);温度传感器(62),检测循环的空气的温度;以及控制部(60)。滤水器(30)使循环路(20)内的空气在容器(40)内的水中通过而从该空气中捕获异物。在烘干运转的温度传感器(62)的检测值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控制部(60)控制循环路(20)内的空气的流动,使空气以不通过容器(40)内的水的方式循环。在烘干运转的温度传感器(62)的检测值为比第一阈值高的第二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控制部(60)控制循环路(20)内的空气的流动,使空气以通过容器(40)内的水的方式循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洗干一体机。
背景技术
下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洗干一体机包括:蓄水的外筒、配置于外筒内并容纳洗涤物的滚筒以及循环风道。循环风道包括:连接于外筒的空气吸入口和空气排出口、具有鼓风机、加热器以及烘干过滤器的送风单元。在烘干运转中,通过鼓风机运转,外筒内的空气以从空气吸入口吸入至循环风道内而从空气排出口向外筒内流入的方式进行循环。循环的空气在循环风道内被加热器加热。通过被加热的空气来烘干滚筒内的洗涤物。烘干过滤器具有网状的过滤元件,利用过滤元件将流过循环风道的空气所含有的异物捕获。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洗干一体机中,当烘干过滤器的过滤元件堵塞时,空气不能在烘干运转中顺畅地循环,因此,假定会有在烘干运转中时间延长、功耗增加这样的烘干性能的降低。因此,为了防止这样的烘干性能的降低,用户需要频繁地将烘干过滤器卸下并进行清洁,因此是麻烦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4498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该背景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谋求关于烘干运转的使用方便性的提高并能抑制烘干性能的降低的洗干一体机。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是一种洗干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洗涤筒,容纳洗涤物;循环路,具有连接于所述洗涤筒的取出口和返回口;送风部,通过将所述洗涤筒内的空气从所述取出口取出至所述循环路内并从所述返回口返回至所述洗涤筒内来使所述空气循环;加热部,加热循环的空气;滤水器,具有构成所述循环路的一部分的容器,在所述容器内蓄有水的情况下,使在所述循环路内从所述取出口前往所述返回口的空气在所述容器内的水中通过,由此从该空气中捕获异物;温度传感器,检测循环的空气的温度或温度变化量;以及控制部,使所述送风部和所述加热部工作而执行烘干运转,或者控制在所述烘干运转中循环的空气在所述循环路内的流动,当所述烘干运转中的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循环路内的空气的流动,使空气以不通过所述容器内的水的方式进行循环,在所述烘干运转中的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为比所述第一阈值高的第二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循环路内的空气的流动,使空气以通过所述容器内的水的方式进行循环。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路在分支为绕过了所述容器的第一支路和与所述容器相连的第二支路之后汇合,所述洗干一体机包括以使所述循环路内的空气流过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中的任一方的方式对所述循环路内的空气的流动进行切换的切换部,当所述烘干运转中的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小于第一阈值时,所述控制部通过控制所述切换部,以使所述循环路内的空气流过所述第一支路的方式对所述循环路内的空气的流动进行切换,当所述烘干运转中的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为所述第二阈值以上时,所述控制部通过控制所述切换部,以使所述循环路内的空气流过所述第二支路的方式对所述循环路内的空气的流动进行切换。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洗干一体机包括:流入路,使水流入所述容器内;流入阀,将所述流入路开闭;流出路,使所述容器内的水流出;以及流出阀,将所述流出路开闭,当所述烘干运转中的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小于第一阈值时,所述控制部通过控制所述流入阀和所述流出阀中的至少任一方的开闭来排空所述容器,当所述烘干运转中的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为所述第二阈值以上时,所述控制部通过控制所述流入阀和所述流出阀中的至少任一方的开闭来向所述容器内蓄水。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烘干运转中的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为所述第一阈值以上且小于所述第二阈值的状态持续规定时间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循环路内的空气的流动,使空气以通过所述容器内的水的方式进行循环。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烘干运转中的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从所述第二阈值以上降低至小于所述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循环路内的空气的流动,使空气以不通过所述容器内的水的方式进行循环。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洗干一体机的烘干运转中,通过送风部进行动作,洗涤筒内的空气以从取出口取出至循环路内并从返回口返回至洗涤筒内的方式进行循环。循环的空气通过被加热部加热而成为热风,将洗涤筒内的洗涤物烘干。具有构成循环路的一部分的容器的滤水器在容器内蓄有水的情况下,使为了循环而在循环路内从取出口前往返回口的空气在容器内的水中通过,由此从该空气中捕获异物而蓄留于容器内。在该情况下,如果将容器内的水倒掉,则蓄留于容器内的异物也随着水被排出,因此能容易地维护滤水器。因此,能谋求关于烘干运转的使用方便性的提高。
不过,在烘干运转中空气以始终通过容器内的水的方式进行循环的情况下,容器内的水成为阻力,由此空气的循环恐怕会逐渐变弱。另一方面,在检测在烘干运转中循环的空气的温度或温度变化量的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循环的低温的空气所含有的尘埃、线头等异物少至不需要利用滤水器立即捕获的程度。相反,在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为比第一阈值高的第二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在循环的高温的空气中含有的异物多至需要利用滤水器立即捕获的程度。
因此,在洗干一体机中执行洗涤运转的控制部,在烘干运转中的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即不需要利用滤水器从循环中的空气中捕获异物的情况下,控制循环路内的空气的流动,使空气以不通过容器内的水的方式进行循环。另一方面,在烘干运转中的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为第二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即在需要利用滤水器从循环中的空气中捕获异物的情况下,控制部控制循环路内的空气的流动,使空气以通过容器内的水的方式进行循环,由此从循环的空气中捕获异物。
如此,在烘干运转中,控制部仅在需要从循环的空气中捕获异物时使该空气在容器内的水中通过,在不需要捕获异物时使该空气不通过容器内的水。在该情况下,与始终使循环的空气在容器内的水中通过的情况相比,能在整个烘干运转中使烘干用的空气顺畅地循环,因此能抑制烘干性能的降低。
此外,根据本发明,循环路配置为在分支为绕过了滤水器的容器的第一支路和与容器相连的第二支路之后汇合,切换部以使循环路内的空气流过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中的任一方的方式对循环路内的空气的流动进行切换。在这样的构成中,当烘干运转中的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小于第一阈值,即不需要利用滤水器从循环中的空气中捕获异物时,控制部通过控制切换部,以使循环路内的空气流过第一支路的方式对循环路内的空气的流动进行切换,因此空气以不通过容器内的水的方式进行循环。另一方面,当烘干运转中的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为第二阈值以上,即产生利用滤水器从循环中的空气中捕获异物的需要时,控制部通过控制切换部,以使循环路内的空气流过第二支路的方式对循环路内的空气的流动进行切换,因此空气以通过容器内的水的方式进行循环。通过由这样的控制部实现的切换部的控制,在烘干运转中,能仅在需要从循环的空气中捕获异物时使该空气在容器内的水中通过,在不需要捕获异物时不使该空气在容器内的水中通过。
此外,根据本发明,控制部在关闭了流出阀的状态下打开流入阀,使水从流入路向容器内流入,由此能在容器内蓄水,打开流出阀而使容器内的水从流出路流出,由此能排空容器。在这样的构成中,当烘干运转中的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小于第一阈值,即不需要利用滤水器从循环中的空气中捕获异物时,控制部通过控制流入阀和流出阀中的至少任一方的开闭而排空容器,因此循环的空气在容器内不通过水而流动。另一方面,当烘干运转中的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为第二阈值以上,即产生利用滤水器从循环中的空气中捕获异物的需要时,控制部通过控制流入阀和流出阀中的至少任一方的开闭而在容器内蓄水,因此空气以通过容器内的水的方式进行循环。通过由这样的控制部实现的流入阀、流出阀的控制,在烘干运转中,能仅在需要从循环的空气中捕获异物时在容器内蓄水并使该空气在容器内的水中通过,在不需要捕获异物时排空容器使该空气在容器内不受水的阻力而顺畅地流动。
此外,根据本发明,在烘干运转中的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为第一阈值以上且小于第二阈值的状态持续规定时间的情况下,恐怕会在循环的空气中开始产生异物。因此,控制部控制循环路内的空气的流动,使空气以通过容器内的水的方式进行循环,因此能利用滤水器将在循环的空气中开始产生的异物立即捕获。
此外,根据本发明,在烘干运转中的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从第二阈值以上降低至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视为循环的空气中的异物减少至不需要捕获的程度。因此,控制部控制循环路内的空气的流动,使空气以不通过容器内的水的方式进行循环。由此,在该状态的烘干运转中,能使烘干用的空气顺畅地循环,因此能抑制烘干性能的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洗干一体机的示意纵剖右视图。
图2是表示洗干一体机的电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在洗干一体机中进行的烘干运转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在烘干运转中进行的风道确定处理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在烘干运转中进行的风道调整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变形例的风道调整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变形例的洗干一体机的示意纵剖右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洗干一体机;3:洗涤筒;20:循环路;20BD:第一支路;20BE:第二支路;20D:取出口;20E:返回口;21:送风部;22:加热部;30:滤水器;31:流入路;32:流入阀;33:流出路;34:流出阀;36:切换部;40:容器;60:控制部;62:温度传感器;L:洗涤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具体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洗干一体机1的示意纵剖右视图。将与图1的纸面正交的方向称为洗干一体机1的左右方向X,将图1中的左右方向称为洗干一体机1的前后方向Y,将图1中的上下方向称为洗干一体机1的上下方向Z。左右方向X当中,将图1的纸面的里侧称为左侧X1,将图1的纸面的表侧称为右侧X2。前后方向Y当中,将图1中的左侧称为前侧Y1,将图1中的右侧称为后侧Y2。上下方向Z当中,将上侧称为上侧Z1,将下侧称为下侧Z2。
洗干一体机1是所谓的滚筒式洗干一体机,执行清洗运转、漂洗运转、脱水运转以及烘干运转。洗干一体机1包括:箱体2;配置于箱体2内的洗涤筒3;与洗涤筒3连接的供水路4和排水路5;从流过排水路5的水捕获异物的排水过滤器6;容纳于洗涤筒3内的滚筒7;使滚筒7旋转的马达8;以及使滚筒7内的洗涤物L烘干的烘干单元9。
箱体2形成为箱状。箱体2的前表面2A例如是垂直面。在前表面2A形成有使箱体2的内外连通的开口2B。在前表面2A设有将开口2B开闭的门10和由开关、液晶面板等构成的显示操作部11。用户通过操作显示操作部11的开关等,能自由地选择洗干一体机1的运转条件,或者对洗干一体机1指示运转开始、运转停止等。在显示操作部11的液晶面板等,以可目视的方式显示有与洗干一体机1的运转相关的信息。
洗涤筒3隔着减震器等支承构件15与箱体2连结,被支承构件15弹性支承。洗涤筒3具有:圆筒状的圆周壁3A,以沿水平方向H在前后方向Y上延伸的轴线J为中心;圆盘状的背面壁3B,垂直地配置并从后侧Y2堵住圆周壁3A的中空部分;以及环状的正面壁3C,与圆周壁3A的前端缘相连。在背面壁3B的中心形成有沿轴线J在前后方向Y上贯通背面壁3B的贯通孔3D。正面壁3C具有:圆环状的第一正面部3E,从圆周壁3A的前端缘向轴线J侧突出;圆筒状的第二正面部3F,从第一正面部3E的内周缘向前侧Y1突出;以及圆环状的第三正面部3G,从第二正面部3F的前端缘向轴线J侧突出。在第三正面部3G的内侧形成有从前侧Y1连通至圆周壁3A的中空部分的出入口3H。出入口3H处于从后侧Y2与箱体2的开口2B对置并连通的状态。
供水路4具有与龙头(未图示)连接的一端部(未图示)和在洗涤筒3中例如与圆周壁3A连接的另一端部4A。在另一端部4A设有例如由波纹管构成的弹性变形部4B,因此会抑制洗涤筒3的振动传递至整个供水路4。在供水时,来自龙头的水从供水路4供给至洗涤筒3内。在洗涤筒3内蓄留有自来水、自来水中溶解有洗涤剂等的水。在供水路4的中途设有为了开始供水或停止供水而开闭的供水阀12。
排水路5与洗涤筒3的下端部,例如正面壁3C的第一正面部3E的下端部连接。洗涤筒3内的水从排水路5向机外排出。在排水路5中与洗涤筒3连接的端部设有例如由波纹管构成的弹性变形部5A,因此会抑制洗涤筒3的振动传递至整个排水路5。在排水路5的中途设有为了开始排水或停止排水而开闭的排水阀13。
排水过滤器6设于在排水路5上比排水阀13靠近洗涤筒3的上游部。排水过滤器6的前端在箱体2的前表面2A露出,因此用户能抓住排水过滤器6的前端而使排水过滤器6拆装于箱体2。作为排水过滤器6的结构,能使用公知的结构。
滚筒7比洗涤筒3小一圈,能在内部容纳洗涤物L。滚筒7具有:圆筒状的圆周壁7A,与洗涤筒3的圆周壁3A同轴地配置;圆盘状的背面壁7B,从后侧Y2堵住圆周壁7A的中空部分;以及圆环状的环状壁7C,从圆周壁7A的前端缘向轴线J侧突出。在滚筒7中至少在圆周壁7A上形成有多个贯通孔7D,洗涤筒3内的水经由贯通孔7D在洗涤筒3与滚筒7之间往来。因此,洗涤筒3内的水位与滚筒7内的水位一致。在滚筒7的背面壁7B的中心设有沿轴线J向后侧Y2延伸的支承轴14。支承轴14的后端部穿过洗涤筒3的背面壁3B的贯通孔3D而配置于比背面壁3B靠后侧Y2。
在环状壁7C的内侧形成有从前侧Y1连通至圆周壁7A的中空部分的出入口7E。出入口7E处于从后侧Y2与洗涤筒3的出入口3H和箱体2的开口2B对置并连通的状态。出入口3H和出入口7E与开口2B由门10一并地开闭。洗干一体机1的用户经由敞开的开口2B、出入口3H以及出入口7E使洗涤物L出入于滚筒7内。
马达8在箱体2内配置于洗涤筒3的背面壁3B的后侧Y2。马达8与设于滚筒7的支承轴14连结。马达8所产生的驱动力传递至支承轴14,滚筒7随着支承轴14而绕轴线J旋转。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在马达8与支承轴14之间设有将马达8的驱动力向支承轴14传递或截断的离合器机构(未图示)。
烘干单元9包括:与洗涤筒3连接的循环通道20;在循环通道20内使空气流动产生的送风部21;以及在循环路20内加热空气的加热部22。循环路20是在箱体2内配置于洗涤筒3的上侧Z1的流路。循环路20具有:沿前后方向Y水平延伸的水平部分20A;从水平部分20A的后端向下侧Z2延伸的后部分20B;以及从水平部分20A的前端向下侧Z2延伸的前部分20C,循环路20固定于箱体2。在后部分20B形成有取出口20D。取出口20D在洗涤筒3中例如与背面壁3B连接,处于从后侧Y2与洗涤筒3内连通的状态。在前部分20C的下端部形成有返回口20E。返回口20E在洗涤筒3中例如与正面壁3C的第二正面部3F的上端部连接,处于从上侧Z1与洗涤筒3内连通的状态。在循环路20中与洗涤筒3连接的两端部设有例如由波纹管构成的弹性变形部20F,因此会抑制洗涤筒3的振动传递至整个循环路20。
送风部21是所谓的鼓风机,包括配置在循环路20的内部靠近取出口20D的区域的旋转叶片23和使旋转叶片23旋转的马达(未图示)。在烘干运转中,通过旋转叶片23旋转,如粗虚线箭头所示,洗涤筒3内和滚筒7内的空气从取出口20D被取出至循环路20内,然后从返回口20E返回至洗涤筒3内。由此,洗涤筒3内的空气以依次流过洗涤筒3和循环路20的方式进行循环。
加热部22是热泵中的热交换器或普通的加热器等,至少一部分设于循环路20内。在加热部22中设于循环路20内的部分具有多个翅片状的散热部22A。在烘干运转中,通过加热部22工作而散热部22A变为高温,因此在使为了循环而流过循环路20内的空气通过散热部22A的周围时被加热变为热风。在烘干运转中,产生线头、尘埃等异物,该异物随着热风而流动。当异物附着并蓄积于加热部22的散热部22A时,恐怕会产生在加热部22的加热效率的降低、随着循环路20中的空气的流动的劣化而性能降低,因此需要捕获该异物。
烘干单元9包括:滤水器30,利用水捕获流过循环路20内的空气所含有的异物;流入路31,向滤水器30供水;以及流入阀32,将流入路31开闭。烘干单元9还包括:流出路33,将滤水器30内的水引导至排水路5;流出阀34,将流出路33开闭;以及溢水路35,使滤水器30内的水向流出路33溢出。以下,在对构成烘干单元9的循环路20进行详细说明后,对滤水器30、流入路31、流入阀32、流出路33、流出阀34以及溢水路35进行说明。
将在循环路20中比加热部22的散热部22A靠取出口20D侧的部分称为上游部分20G。上游部分20G由水平部分20A的一部分和整个后部分20B构成。需要说明的是,在送风部21的旋转叶片23配置于比散热部22A靠取出口20D侧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在循环路20中比旋转叶片23靠取出口20D侧的部分视为上游部分20G。后部分20B包括:从取出口20D例如向后侧Y2延伸的第一部20BA;从水平部分20A的后端向下侧Z2延伸的第二部20BB;以及将第一部20BA与第二部20BB相连的中途部20BC。在第一部20BA设有弹性变形部20F。
中途部20BC分支为:第一支路20BD,从第一部20BA的后端例如向后侧Y2延伸而与第二部20BB相连;以及第二支路20BE,从第一部20BA的后端例如向下侧Z2延伸。在中途部20BC中分支为第一支路20BD和第二支路20BE的分支点,设有例如由多通阀构成的切换部36。切换部36以使在循环路20内从取出口20D前往返回口20E的空气流过第一支路20BD和第二支路20BE中的任一方的方式对循环路20内的空气的流动进行切换。
滤水器30在箱体2内配置于洗涤筒3的背面壁3B的周边的后区域2C的下部,固定于箱体2。滤水器30例如具有树脂制的箱状的容器40。容器40具有:板状的底壁41,沿水平方向H延伸;筒状的侧壁42,将底壁41的外缘包边并从底壁41向上侧Z1立起;以及顶壁43,与侧壁42的上缘连接。容器40的内部空间40A被底壁41、侧壁42以及顶壁43包围。
在构成循环路20的上游部分20G的后部分20B中,第二部20BB的下端部与容器40的顶壁43连接并与容器40的内部空间40A连通。此外,在后部分20B中,中途部20BC的第二支路20BE的下端部贯通顶壁43并配置于内部空间40A而在内部空间40A开口,由此与容器40相连。如此,内部空间40A位于后部分20B的中途,因此容器40构成循环路20的后部分20B的一部分。容器40配置于在后部分20B中比加热部22更靠循环路20的取出口20D的位置。此外,如上所述,后部分20B的中途部20BC中的第一支路20BD与第二部20BB相连,由此绕过容器40。这样的后部分20B在中途部20BC中分支为第一支路20BD和第二支路20BE后,在比分支位置靠下游侧的第二部20BB和内部空间40A汇合。
流入路31在供水路4中从比供水阀12靠龙头侧的部分分支,与容器40的侧壁42连接。流入阀32设于流入路31的中途。在流出路33中构成滤水器30侧的端部的第一部分33A从下侧Z2与容器40的底壁41连结并与容器40的内部空间40A连通。在流出路33中成为与第一部分33A相反侧的端部的第二部分33B与在排水路5中比排水过滤器6靠洗涤筒3侧的上游部分连接。第二部分33B也可以与排水过滤器6直接连接。在第一部分33A和第二部分33B分别设有例如由波纹管构成的弹性变形部33C,因此第一部分33A和第二部分33B能弹性变形。
流出阀34设于流出路33的第一部分33A。溢水路35将容器40的侧壁42与第一部分33A连接。在溢水路35中与侧壁42连接的部分作为溢水口35A面向容器40的内部空间40A。溢水口35A配置于比在侧壁42连接有流入路31的位置低的位置。
图2是表示洗干一体机1的电结构的框图。洗干一体机1还包括控制部60、水位传感器61和温度传感器62。控制部60例如作为微机配置为包括:CPU63;存储后述的各种计数值、阈值等的ROM、RAM等存储器64;以及计时用的计时器65,控制部60内置于箱体2内。马达8、显示操作部11、供水阀12、排水阀13、送风部21、加热部22、流入阀32、流出阀34、切换部36、水位传感器61以及温度传感器62分别与控制部60电连接。
参照图1,控制部60控制马达8的旋转而使马达8产生驱动力,或者使马达8的旋转停止。当用户操作显示操作部11来选择洗涤物L的运转条件等时,控制部60接收该选择。控制部60控制显示操作部11的显示。控制部60控制供水阀12和排水阀13的开闭。当控制部60在关闭了排水阀13的状态下打开供水阀12时,来自龙头的自来水流过供水路4而从供水路4的另一端部4A向洗涤筒3供给并蓄留。当控制部60打开排水阀13时,洗涤筒3内的水通过排水路5向机外排出。
控制部60使送风部21工作而在循环路20内产生从取出口20D流向返回口20E的风,在滚筒7与循环路20之间循环。控制部60使加热部22工作,使在滚筒7与循环路20之间循环的风成为热风。控制部60分别控制与滤水器30相关的流入阀32和流出阀34的开闭。当控制部60在关闭了流出阀34的状态下打开流入阀32时,来自龙头的自来水流过供水路4和流入路31而流入滤水器30的容器40内并蓄留于容器40的内部空间40A。当控制部60打开流出阀34时,容器40内的水向流出路33流出,通过排水路5向机外排出。控制部60通过控制切换部36的开闭,使从取出口20D取出至循环路20的第一部20BA内的空气流过第一支路20BD和第二支路20BE中的任一方。
水位传感器61是检测滤水器30的容器40内的水位的公知的传感器,例如安装于容器40中的连接有溢水路35的部分的附近。水位传感器61的检测值被实时输入至控制部60。
作为温度传感器62,能使用公知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62例如安装于洗涤筒3。温度传感器62通过检测洗涤筒3内的空气的温度,检测与送风部21的工作相应地循环的空气的温度。需要说明的是,温度传感器62也可以不将循环的空气的温度本身作为检测值来检测,而是将相对于规定的基准温度的该空气的温度变化量作为检测值来检测。温度传感器62的检测值被实时输入至控制部60。
控制部60使马达8工作而分别使供水阀12和排水阀13开闭,由此依次执行清洗运转、漂洗运转以及脱水运转。漂洗运转可执行多次,脱水运转可以在清洗运转与漂洗运转之间、漂洗运转与下一次漂洗运转之间执行。
在清洗运转开始之前,向滚筒7内投入洗涤剂。控制部60在清洗运转中,在关闭了排水阀13的状态下,打开供水阀12规定时间,从供水路4向洗涤筒3和滚筒7供水,然后通过马达8使滚筒7旋转。由此,滚筒7内的洗涤物L被捶洗。在捶打清洗中,反复进行洗涤物L以某种程度被举起后自然下落至水面的翻滚。通过由翻滚产生的冲击、蓄留于滚筒7的洗涤剂水中含有的洗涤剂成分,从洗涤物L去除污垢。当从翻滚开始经过了规定时间后,控制部60打开排水阀13进行排水时,清洗运转结束。
控制部60在漂洗运转中,打开供水阀12规定时间,向洗涤筒3和滚筒7供水,然后通过马达8使滚筒7旋转。然后,反复进行上述的翻滚,因此洗涤物L被滚筒7内的自来水漂洗。当从翻滚开始经过了规定时间后,控制部60进行排水时,漂洗运转结束。控制部60在脱水运转中,在打开了排水阀13的状态下,使滚筒7脱水旋转。通过由滚筒7的脱水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在滚筒7内的洗涤物L被脱水。通过脱水从洗涤物L渗出的水从排水路5向机外排出。
在脱水运转后,控制部60使送风部21和加热部22工作来分别控制供水阀12、排水阀13、流入阀32、流出阀34以及切换部36的开闭,执行烘干运转。在洗干一体机1中,也可以不经过清洗运转、漂洗运转以及脱水运转,而仅执行烘干运转。
还参照作为表示烘干运转的流程图的图3,在烘干运转开始时,控制部60使加热部22工作而将加热部22的散热部22A预热(步骤S1),在关闭了流出阀34的状态下打开流入阀32(步骤S2)。由此,来自龙头的水通过供水路4和流入路31而被供给至滤水器30的容器40内来蓄留。此时,控制部60以使容器40内的水不飞散的方式停止送风部21。即,控制部60为了烘干运转开始而在送风部21工作之前打开流入阀32并向容器40内蓄水。当水位传感器61检测出的容器40内的水位上升至循环路20的第二支路20BE的下端附近的基准水位W,激活滤水器30的功能,因此控制部60关闭流入阀32而结束向滤水器30的供水。
基准水位W被设定为比溢水口35A低的位置,但也可以比第二支路20BE的下端高。需要说明的是,当容器40内的水位上升至溢水口35A时,容器40内的一部分水通过溢水口35A而溢出到容器40外的溢水路35并被溢水路35引导至流出路33,通过流出路33和排水路5向机外排出。
在向滤水器30供水后,控制部60继续在使加热部22工作的状态下使送风部21工作(步骤S3)。由此,通过如上那样被加热而成为热风的空气以依次流过洗涤筒3和循环路20的方式进行循环。该空气被散布至滚筒7内的洗涤物L来吸收洗涤物L的水分。由此,洗涤物L被烘干。在洗涤筒3内吸收洗涤物L的水分的空气变为潮湿空气,如图1的粗虚线箭头V1所示,从取出口20D取出至循环路20内,在循环路20内向返回口20E流动。
在送风部21的工作开始时,控制部60通过控制切换部36的开闭,使从取出口20D向循环路20的第一部20BA内取出的空气向第二支路20BE流动。因此,流过第二支路20BE的空气如图1的粗虚线箭头V2所示下降而流入滤水器30的容器40内。流入至容器40内的空气在蓄留于容器40内的水中通过而下降,在容器40的底壁41的跟前改变方向,如图1的粗虚线箭头V3所示在水中上升。此时,该空气通过与容器40内的水进行热交换而被除湿。而且,该空气所含有的异物被容器40内的水捕获而与水一起蓄留于容器40内。由此,能防止异物到达加热部22而使加热部22的性能降低。此外,利用滤水器30的水,不仅能捕获在烘干运转中产生的异物,还能对潮湿空气进行除湿。
容器40配置于在循环路20的上游部分20G中比加热部22靠取出口20D的位置,因此,滤水器30能从刚来自取出口20D向循环路20取出后的空气中迅速地捕获异物。由此,能减小在循环路20中包含异物的空气蔓延的区域,因此能防止异物附着于循环路20的大部分。而且,容器40与加热部22分离而配置,因此即使在容器40内与随着空气与水的热交换的水温上升而相应地产生热气,该热气也难以到达加热部22。
这样去除了水分和异物的空气,越过容器40内的水面进一步上升而到达顶壁45,从容器40内流出至循环路20的后部分20B的第二部20BB,如图1的粗虚线箭头V3所示,朝向返回口20E在第二部20BB内上升。如图1的粗虚线箭头V4所示,在上升至第二部20BB内的空气通过送风部21的旋转叶片23而在循环路20的水平部分20A内流向前侧Y1,此时,通过加热部22的散热部22A而被再加热。被再加热的空气下降至循环路20的前部分20C内并前往返回口20E,从返回口20E向洗涤筒3内和滚筒7内供给,被再利用于烘干滚筒7内的洗涤物L。
如上所述,以下将在循环路20中从取出口20D取出的空气在蓄留于容器40内的水中通过后流动至返回口20E的风道称为“水经由风道”。另一方面,如后所述,以下将在循环路20中从取出口20D取出的空气如图1的粗虚线箭头V5所示通过第一支路20BD,由此绕过容器40内的水而流动至返回口20E的风道称为“水迂回风道”。需要说明的是,烘干运转开始前的待机状态的循环路20是水迂回风道。
在烘干运转中的风道保持为水经由风道的状态且空气始终以通过容器40内的水的方式进行循环的情况下,容器40内的水成为阻力,由此空气的循环恐怕会逐渐变弱。当空气的循环变弱时,供给至洗涤筒3内的热风的风量降低,因此烘干性能降低。因此,控制部60在步骤S3中使送风部21工作后,为了以使在烘干运转中循环的空气的循环路20内的流动切换为水经由风道和水迂回风道中的哪个合适的风道,执行风道确定处理(步骤S4)和风道调整处理(步骤S5)。
参照图4,控制部60在风道确定处理中,首先确认温度传感器62的检测值(步骤S11)。在该检测值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在循环的低温的空气所含有的尘埃、线头等异物少至不需要利用滤水器30立即捕获的程度。异物少也包含不存在异物的情况。相反,在检测值为比第一阈值高的第二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在循环的高温的空气中含有的异物多至需要利用滤水器30立即捕获的程度。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通过实验等预先确定并存储于存储器64。此外,在温度传感器62的检测值是循环的空气的温度本身的情况下,第一阈值的一个例子是35度,第二阈值的一个例子是45度。
当烘干运转中的温度传感器62的检测值小于第一阈值(在步骤S12中为“是”),即不需要利用滤水器30从循环中的空气中捕获异物时,控制部60通过控制切换部36,以使循环路20内的空气流过第一支路20BD的方式将循环路20内的空气的流动切换至水迂回风道(步骤S13)。即,控制部60在烘干运转中的温度传感器62的检测值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控制循环路20内的空气的流动,使空气以不通过滤水器30的容器40内的水的方式进行循环。
当烘干运转中的温度传感器62的检测值为第二阈值以上(在步骤S12中为“否”且在步骤S14中为“是”),即产生利用滤水器30从循环中的空气中捕获异物的需要时,控制部60通过控制切换部36,以使循环路20内的空气流过第二支路20BE的方式将循环路20内的空气的流动切换为水经由风道(步骤S15)。即,控制部60在烘干运转中的温度传感器62的检测值为第二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控制循环路20内的空气的流动,使空气以通过滤水器30的容器40内的水的方式进行循环,由此从循环的空气中捕获异物。
如上所述,在通过风道确定处理(步骤S4)确定了循环路20中的最佳的风道后,控制部60执行用于反馈的风道调整处理(步骤S5)。参照图5,在风道调整处理中,控制部60首先确认温度传感器62的检测值(步骤S21)。
当烘干运转中的温度传感器62的检测值小于第一阈值时(在步骤S22中为“否”),不需要利用滤水器30从循环中的空气中捕获异物,因此控制部60通过控制切换部36,将循环路20内的空气的流动切换为水迂回风道(步骤S23)。
当烘干运转中的温度传感器62的检测值为第二阈值以上时(在步骤S22中为“是”且在步骤S24中为“是”),需要利用滤水器30从循环中的空气中捕获异物,因此控制部60通过控制切换部36,将循环路20内的空气的流动切换为水经由风道(步骤S25)。
如果烘干运转中的温度传感器62的检测值为第一阈值以上但小于第二阈值(在步骤S22中为“是”且在步骤S24中为“否”),则控制部60通过控制切换部36,将循环路20内的空气的流动切换为水迂回风道(步骤S26)。控制部60利用计时器65测定在步骤S26中将循环路20内的空气的流动切换为水迂回风道后的经过时间。在该经过时间达到例如几分钟~几十分钟这样的规定时间的情况下(在步骤S27中为“是”),即在烘干运转中的温度传感器62的检测值为第一阈值以上且小于第二阈值的状态持续规定时间的情况下,恐怕会在循环的空气中产生异物并开始增加。在该情况下,控制部60控制切换部36而将循环路20内的空气的流动切换为水经由风道,由此控制循环路20内的空气的流动,使空气以通过容器40内的水的方式进行循环(步骤S25)。由此,能利用滤水器30将在循环的空气中开始产生的异物立即捕获。该规定时间通过实验等预先确定并存储于存储器64。
控制部60也可以执行图6所示的风道调整处理。在该情况下,控制部60也首先确认温度传感器62的检测值(步骤S31)。当烘干运转中的温度传感器62的检测值为第二阈值以上时(在步骤S32中为“是”),则需要利用滤水器30从循环中的空气中捕获异物,因此控制部60通过控制切换部36,将循环路20内的空气的流动切换为水经由风道(步骤S33)。在温度传感器62的检测值小于第二阈值但为第一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在步骤S32中为“否”且在步骤S34中为“否”),控制部60也可以通过将循环路20内的空气的流动切换为水经由风道,从循环的空气中捕获异物(步骤S33)。
当烘干运转中的温度传感器62的检测值从第二阈值以上降低至小于第一阈值时(在步骤S32中为“否”且在步骤S34中为“是”),控制部60用计时器65测定从检测值变为小于第一阈值时起的经过时间。在该经过时间达到例如几分钟~几十分钟这样的规定时间的情况下(在步骤S35中为“是”),即在温度传感器62的检测值从第二阈值以上变为小于第一阈值的状态持续规定时间的情况下,视为循环的空气中的异物减少至不需要捕获的程度。该规定时间通过实验等预先确定并存储于存储器64。
在温度传感器62的检测值为小于第一阈值的状态的经过时间到达规定时间的情况下(在步骤S35中为“是”),控制部60控制切换部36而将循环路20内的空气的流动切换为水迂回风道,由此控制循环路20内的空气的流动,使空气以不通过容器40内的水的方式进行循环(步骤S36)。由此,在该状态的烘干运转中,能使烘干用的空气顺畅地循环,因此能抑制烘干性能的降低。另一方面,例如当因用户在中途打开门10等而异物流入洗涤筒3内时,温度传感器62的检测值从第二阈值以上变为小于第一阈值的状态不会持续规定时间(在步骤S35中为“否”),因此控制部60通过使循环路20内的空气的流动保持为水经由风道的状态,从循环的空气中捕获异物(步骤S33)。
如上所述,控制部60在烘干运转中,通过控制切换部36,仅在需要从循环的空气中捕获异物时,使空气在滤水器30的容器40内的水中通过,在不需要捕获异物时,使空气不通过容器40内的水。在该情况下,与使循环的空气始终通过容器40内的水的情况相比,能在整个烘干运转中使烘干用的空气顺畅地循环,因此能通过充分确保热风的风量,抑制烘干性能的降低。不过,在烘干运转开始时,无论温度传感器62的检测值如何,如图3所示,控制部60必定将循环路20设为水经由风道(步骤S2和步骤S3),因此能利用滤水器30将从烘干运转前存在并附着于滚筒7等的异物捕获。
当控制部60如此将步骤S5的风道调整处理持续例如1~3小时左右的规定时间时,停止加热部22(步骤S6)。在该状态下,送风部21继续工作,因此冷风循环而向滚筒7内的洗涤物L散布,由此洗涤物L被冷却。然后,当控制部60将冷风的循环持续几十分钟左右的规定时间时,作为烘干运转结束时的处理,通过停止送风部21并打开流出阀34来执行滤水器30的排水(步骤S7)。由此,滤水器30的容器40内的水和异物被排出至流出路33,并从流出路33被引导至排水路5。即,如果将容器40内的水倒掉,则蓄留于容器40内的异物也随着水被排出。
被引导至排水路5的异物被排水过滤器6(参照图1)捕获。若用户去除蓄留于排水过滤器6的异物,则也会去除容器40内的异物,因此也可以不进行利用滤水器30而去除容器40内的异物的维护。由此,滤水器30的维护变得容易,因此能谋求关于烘干运转的使用方便性的提高。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省略排水过滤器6,在该情况下,被引导至排水路5的异物通过排水路5而直接向机外排出。
当容器40内没有水时,烘干运转结束。控制部60可以根据水位传感器61的检测结果来判断容器40内是否有水,也可以通过经过所需时间来判断。该所需时间通过实验等预先确定,并存储于存储器64。如此,容器40内排空,因此能防止在从烘干运转结束后到下一次的烘干运转开始为止的期间水残留于容器40内而在容器40内繁殖霉菌、杂菌的情况。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能在技术方案所记载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循环路20在后部分20B的中途部20BC中分支为第一支路20BD和第二支路20BE,由此能切换为上述的水迂回风道和水经由风道(参照图1)。取而代之,如图7所示的变形例,中途部20BC也可以不分支而从第一部20BA的后端弯折而向下侧Z2延伸,贯通顶壁43并配置于内部空间40A。需要说明的是,在图7中,对与上述构件的功能相同的构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在变形例中的中途部20BC的下端部通过在内部空间40A开口而与容器40相连。因此,如粗虚线箭头所示,为了循环而从取出口20D被引入循环路20内的空气必定经由滤水器30的容器40内而前往返回口20E。
在变形例的情况下,水在容器40内蓄留至基准水位W时的循环路20是上述的水经由风道,容器40排空时的循环路20是上述的水迂回风道。控制部60通过控制流入阀32和流出阀34中的至少任一方的开闭,向容器40内蓄水并将循环路20切换为水经由风道,或排空容器40而将循环路20切换为水迂回风道。作为一个例子,控制部60在关闭了流出阀34的状态下打开流入阀32,使水从流入路31流入容器40内,由此能在容器40内蓄水,通过将流出阀34打开而使容器40内的水从流出路33流出,能排空容器40。
然后,在变形例的风道确定处理(步骤S4)中,当烘干运转中的温度传感器62的检测值小于第一阈值时(图4的步骤S12中为“是”),控制部60也将循环路20切换为水迂回风道(步骤S13),因此循环的空气在空的容器40内不通过水而流动。此外,当烘干运转中的温度传感器62的检测值为第二阈值以上时(在步骤S12中为“否”且在步骤S14中为“是”),控制部60将循环路20切换为水经由风道(步骤S15),因此空气以通过蓄留于容器40内的水的方式进行循环。此外,在变形例的风道调整处理(步骤S5)中,如上所述,控制部60也根据循环的空气中的异物的量,将循环路20切换为水迂回风道和水经由风道(参照图5和图6)。
在变形例中,通过由这样的控制部60实现的流入阀32、流出阀34的控制,在烘干运转中,仅在需要从循环的空气中捕获异物时在容器40内蓄水并使空气在容器40内的水中通过,在不需要捕获异物时排空容器40使空气在容器40内不受水的阻力而顺畅地流动。
上述的各种特征可以适当组合。例如,控制部60可以仅执行图5所示的风道调整处理和图6所示的风道调整处理中的任一方,也可以将该处理以两个阶段执行。此外,控制部60也可以将切换部36的控制(参照图1)与上述的变形例中的流入阀32、流出阀34的控制(参照图7)组合,将循环路20切换为水迂回风道和水经由风道。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滚筒式的洗干一体机1中,也可以以轴线J相对于水平方向H倾斜的方式配置滚筒7。此外,洗干一体机1也可以是轴线J沿纵向延伸的立式洗干一体机。
Claims (4)
1.一种洗干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洗涤筒,容纳洗涤物;
循环路,具有连接于所述洗涤筒的取出口和返回口;
送风部,通过将所述洗涤筒内的空气从所述取出口取出至所述循环路内并从所述返回口返回至所述洗涤筒内来使所述空气循环;
加热部,加热循环的空气;
滤水器,具有构成所述循环路的一部分的容器,在所述容器内蓄有水的情况下,使在所述循环路内从所述取出口前往所述返回口的空气在所述容器内的水中通过,由此从该空气中捕获异物;
温度传感器,检测循环的空气的温度或温度变化量;以及
控制部,使所述送风部和所述加热部工作而执行烘干运转,或者控制在所述烘干运转中循环的空气在所述循环路内的流动,
在所述烘干运转中的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循环路内的空气的流动,使空气以不在所述容器内的水中通过的方式进行循环,
在所述烘干运转中的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为比所述第一阈值高的第二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循环路内的空气的流动,使空气以在所述容器内的水中通过的方式进行循环;
所述循环路的中途部在分支为绕过了所述容器的第一支路和与所述容器相连的第二支路之后汇合,
所述洗干一体机包括以使所述循环路内的空气流过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中的任一方的方式对所述循环路内的空气的流动进行切换的切换部,
当所述烘干运转中的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小于第一阈值时,所述控制部通过控制所述切换部,以使所述循环路内的空气流过所述第一支路的方式对所述循环路内的空气的流动进行切换,
当所述烘干运转中的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为所述第二阈值以上时,所述控制部通过控制所述切换部,以使所述循环路内的空气流过所述第二支路的方式对所述循环路内的空气的流动进行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干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流入路,使水流入所述容器内;
流入阀,将所述流入路开闭;
流出路,使所述容器内的水流出;以及
流出阀,将所述流出路开闭,
当所述烘干运转中的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小于第一阈值时,所述控制部通过控制所述流入阀和所述流出阀中的至少任一方的开闭来排空所述容器,
当所述烘干运转中的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为所述第二阈值以上时,所述控制部通过控制所述流入阀和所述流出阀中的至少任一方的开闭来向所述容器内蓄水。
3.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洗干一体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烘干运转中的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为所述第一阈值以上且小于所述第二阈值的状态持续规定时间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循环路内的空气的流动,使空气以在所述容器内的水中通过的方式进行循环。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洗干一体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烘干运转中的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从所述第二阈值以上降低至小于所述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循环路内的空气的流动,使空气以不在所述容器内的水中通过的方式进行循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9237026A JP7411956B2 (ja) | 2019-12-26 | 2019-12-26 | 洗濯乾燥機 |
JP2019-237026 | 2019-12-26 | ||
PCT/CN2020/131772 WO2021129302A1 (zh) | 2019-12-26 | 2020-11-26 | 洗干一体机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901898A CN114901898A (zh) | 2022-08-12 |
CN114901898B true CN114901898B (zh) | 2023-10-03 |
Family
ID=765737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80090487.0A Active CN114901898B (zh) | 2019-12-26 | 2020-11-26 | 洗干一体机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7411956B2 (zh) |
CN (1) | CN114901898B (zh) |
WO (1) | WO2021129302A1 (zh)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272781A (en) * | 1991-07-10 | 1993-12-28 | Ardam Snc | Process and a device for eliminating lint deposits in hot-air circuits of clothes washers and dryers |
CN101818443A (zh) * | 2010-04-22 | 2010-09-01 | 松下家电研究开发(杭州)有限公司 | 过滤装置及采用该过滤装置的洗衣机 |
CN102242481A (zh) * | 2010-05-11 | 2011-11-16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具有烘干功能的洗衣机及其水过滤器 |
JP2014008485A (ja) * | 2012-07-02 | 2014-01-20 | Tosei Corp | 液体フィルターユニット、乾燥機及び空気調和機 |
CN105648718A (zh) * | 2016-03-24 | 2016-06-08 | 海信(山东)冰箱有限公司 | 具有衣物护理功能的烘干洗衣机及烘干洗衣机的控制方法 |
CN105671915A (zh) * | 2016-03-24 | 2016-06-15 | 海信(山东)冰箱有限公司 | 具有衣物护理功能的烘干洗衣机及烘干洗衣机的控制方法 |
CN105734934A (zh) * | 2016-03-14 | 2016-07-06 | 海信(山东)冰箱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衣物护理功能的烘干洗衣机 |
WO2017157196A1 (zh) * | 2016-03-14 | 2017-09-21 | 海信(山东)冰箱有限公司 | 一种衣物护理装置、洗衣机及烘干洗衣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24967B (zh) * | 2016-03-14 | 2019-03-05 | 海信(山东)冰箱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衣物护理功能的烘干洗衣机 |
CN109234998A (zh) * | 2018-09-11 | 2019-01-18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风道过滤装置及洗衣干衣机 |
CN209555599U (zh) * | 2018-09-17 | 2019-10-29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烘干装置的过滤结构及烘干装置及洗衣机 |
-
2019
- 2019-12-26 JP JP2019237026A patent/JP7411956B2/ja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11-26 CN CN202080090487.0A patent/CN114901898B/zh active Active
- 2020-11-26 WO PCT/CN2020/131772 patent/WO2021129302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272781A (en) * | 1991-07-10 | 1993-12-28 | Ardam Snc | Process and a device for eliminating lint deposits in hot-air circuits of clothes washers and dryers |
CN101818443A (zh) * | 2010-04-22 | 2010-09-01 | 松下家电研究开发(杭州)有限公司 | 过滤装置及采用该过滤装置的洗衣机 |
CN102242481A (zh) * | 2010-05-11 | 2011-11-16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具有烘干功能的洗衣机及其水过滤器 |
JP2014008485A (ja) * | 2012-07-02 | 2014-01-20 | Tosei Corp | 液体フィルターユニット、乾燥機及び空気調和機 |
CN105734934A (zh) * | 2016-03-14 | 2016-07-06 | 海信(山东)冰箱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衣物护理功能的烘干洗衣机 |
WO2017157196A1 (zh) * | 2016-03-14 | 2017-09-21 | 海信(山东)冰箱有限公司 | 一种衣物护理装置、洗衣机及烘干洗衣机 |
CN105648718A (zh) * | 2016-03-24 | 2016-06-08 | 海信(山东)冰箱有限公司 | 具有衣物护理功能的烘干洗衣机及烘干洗衣机的控制方法 |
CN105671915A (zh) * | 2016-03-24 | 2016-06-15 | 海信(山东)冰箱有限公司 | 具有衣物护理功能的烘干洗衣机及烘干洗衣机的控制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7411956B2 (ja) | 2024-01-12 |
WO2021129302A1 (zh) | 2021-07-01 |
JP2021104215A (ja) | 2021-07-26 |
CN114901898A (zh) | 2022-08-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20103791A1 (zh) | 洗干一体机 | |
JP3863167B1 (ja) | 乾燥洗濯機 | |
WO2020103753A1 (zh) | 洗干一体机 | |
WO2020103806A1 (zh) | 洗干一体机 | |
JP6191013B2 (ja) | 洗濯乾燥機 | |
CN114901898B (zh) | 洗干一体机 | |
JP3812528B2 (ja) | ドラム式洗濯乾燥機 | |
WO2021227604A1 (zh) | 洗干一体机 | |
JP3682051B2 (ja) | 洗濯機 | |
WO2020103790A1 (zh) | 洗干一体机 | |
WO2020103738A1 (zh) | 洗干一体机 | |
JP7438507B2 (ja) | 洗濯乾燥機 | |
WO2020103603A1 (zh) | 洗干一体机 | |
KR20130039811A (ko) | 건조겸용 세탁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 |
JP2017055926A (ja) | 洗濯機 | |
JP6145713B2 (ja) | 洗濯乾燥機 | |
WO2022134565A1 (zh) | 洗衣机 | |
JP3432122B2 (ja) | ドラム式洗濯機 | |
JP3939732B2 (ja) | 乾燥洗濯機 | |
KR20180029213A (ko) | 건조겸용 세탁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 |
KR20070059428A (ko) | 건조겸용 세탁기의 세탁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