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4889384B - 一种空气悬架进排气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气悬架进排气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89384B
CN114889384B CN202210585981.5A CN202210585981A CN114889384B CN 114889384 B CN114889384 B CN 114889384B CN 202210585981 A CN202210585981 A CN 202210585981A CN 114889384 B CN114889384 B CN 1148893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muffler
connecting pipeline
air suspension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8598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89384A (zh
Inventor
李耀超
郑文博
刘冬青
禹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221058598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8938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893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893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893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893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11/00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springs
    • B60G11/26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springs having fluid springs only, e.g. hydropneumatic springs
    • B60G11/27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springs having fluid springs only, e.g. hydropneumatic springs wherein the fluid is a ga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43Filling or drainage arrangements, e.g. for supply of ga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2/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the type of spring, damper or actuator
    • B60G2202/10Type of spring
    • B60G2202/15Fluid spring
    • B60G2202/152Pneumatic spr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空气悬架进排气总成,该空气悬架进排气总成包括连接管路;连接管路沿车身侧围延伸,连接管路的第一端连接有空气压缩机;滤清器;滤清器装配在连接管路的中段;消音器;消音器包括:基座以及卡接连接基座的消音部;基座和消音部相互垂直,基座与连接管路的第二端插接配合;消音器还包括装配在基座与消音部之间的胶堵,消音部嵌入式装配在车身纵梁的内部,且由胶堵进行限位密封。以上描述中可以看出,通过改善空气悬架的结构布局,消音器插入车身纵梁中,空气悬架系统的进排气动作都在纵梁内部完成,纵梁内部与大气环境相对隔绝,既能够避免水雾吸入空气悬架系统内,又能够增强对排气噪声的抑制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空气悬架进排气总成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空气悬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悬架进排气总成。
背景技术
在乘用车空气悬架系统中按照进排气方式区分可分为开式空气悬架系统和闭式空气悬架系统。对于开式空气悬架系统,为实现车高的调节,空气悬架系统在排气时会通过进排气总成将空气弹簧中的气体排放到大气中,而在进气时,会将大气中的气体通过进排气总成吸入到空气弹簧内。因为吸入的气体由外部环境直接进入空气悬架系统中,所以在进排气管路上会安装滤清器,以过滤气体中的杂质;又因排出的气体会直接排放到大气中,所以需要安装消音器以抑制排气过程中气体喷射产生的噪声。
综上进排气总成一般由滤清器,消音器及其之间的连接管路组成。对于开式系统的进排气总成一般布置在车身侧围的轮罩附近,而这样的布置会带来两点问题,一是进排气总成布置在外侧,特别是轮罩附近与外部环境直接相通,车辆在雨天行驶时会在轮罩附近卷积大量的水雾,而这时如果空气悬架系统执行吸气动作就会将水雾吸入空气悬架系统内部,造成系统组件的锈蚀;同时,直接与外部环境相通的布置方案即便有消音器的存在对于排气时车外噪音的抑制仍然有限。为了解决上述水雾吸入和噪声问题,需要一种新的空气悬架进排气总成布置方案及其结构实现。
专利文献(CN212296673U)公开了一种空气弹簧进排气系统,其结构同样由消音器,滤清器及连接管路组成。其保护点在于通过各项措施组合实施,实现进排气系统整体降噪;通过采用尼龙材质的气路,降低管路振动噪声;通过气路走向合理设计,减小气体的冲击。但现有技术中并未对降低噪声以及防止水雾进入消音器进行有效改善。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气悬架进排气总成,改善进排气总成的分布位置,防止雨天行驶时车轮卷积的水雾进入空气悬架系统内,更好地抑制空气悬架系统排气噪声。
一种空气悬架进排气总成,包括:连接管路;所述连接管路沿车身侧围延伸,所述连接管路的第一端连接有空气压缩机;
滤清器;所述滤清器装配在所述连接管路的中段;
消音器;所述消音器包括:基座以及卡接连接所述基座的消音部;
所述基座和所述消音部相互垂直,所述基座与所述连接管路的第二端插接配合;
所述消音器还包括装配在所述基座与所述消音部之间的胶堵,所述消音部嵌入式装配在车身纵梁的内部,且由所述胶堵进行限位密封。
以上描述中可以看出,通过改善空气悬架的结构布局,消音器插入车身纵梁中,空气悬架系统的进排气动作都在纵梁内部完成,纵梁内部与大气环境相对隔绝,既能够避免水雾吸入空气悬架系统内,又能够增强对排气噪声的抑制作用。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连接管路包括:连接在所述空气压缩机和所述滤清器之间的第一连接管路和连接在所述滤清器和所述消音器之间的第二连接管路。两个分段式的连接管路,沿车身侧围平滑过渡的弧形结构。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基座为L型结构;
所述基座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二连接管路连接的竹节结构;
所述基座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消音部相配合的凸台结构。通过凸台结构与消音部进行卡接配合。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车身纵梁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基座的竖直面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消音部沿所述安装孔平推至所述车身纵梁内部的平面结构。施加推力更加便捷。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消音部包括:壳体以及装配在所述壳体内部的消音棉;
所述壳体的沿其周向开设有多个条状气口;
所述壳体朝向所述基座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凸台结构插接配合的卡槽结构。多个条状气口为进气、排气口,卡槽结构通过与凸台结构相互配合后完成卡接连接。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胶堵密封套装在所述凸台结构上;
所述胶堵上设置有与所述壳体相配合的内密封唇,以及与所述安装孔相配合的外密封唇;
所述内密封唇和所述外密封唇之间过盈卡接在所述安装孔。内密封唇密封壳体,外密封唇密封安装孔。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内密封唇朝向所述壳体的一端为锥形密封面,且所述内密封唇和所述外密封唇之间具有错位台阶。锥形密封面密封更加紧密,错位台阶过盈卡合在安装孔位置。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还包括有用于密封连接在所述基座和所述壳体的密封圈;
所述凸台结构上环形开设有与所述密封圈相配合的密封槽。壳体与基座之间实现密封连接。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胶堵的内壁环形开设有至少两道变形避让槽。为胶堵变形提供避让空间,能够有效降低消音器与安装孔配合时的插入力。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胶堵的内壁还设置有防窜凹槽,所述凸台结构上设置有与所述防窜凹槽相配合的限位凸起。形成沿轴向的限位,防止在消音器向车身纵梁安装时胶堵产生窜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气悬架进排气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消音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消音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消音器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公开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为方便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气悬架进排气总成,首先说明一下其应用场景,进排气总成一般由滤清器,消音器及其之间的连接管路组成。对于开式系统的进排气总成一般布置在车身侧围的轮罩附近,而这样的布置会带来两点问题,一是进排气总成布置在外侧,特别是轮罩附近与外部环境直接相通,车辆在雨天行驶时会在轮罩附近卷积大量的水雾,而这时如果空气悬架系统执行吸气动作就会将水雾吸入空气悬架系统内部,造成系统组件的锈蚀;同时,直接与外部环境相通的布置方案即便有消音器的存在对于排气时车外噪音的抑制仍然有限。为了解决上述水雾吸入和噪声问题,需要一种新的空气悬架进排气总成布置方案及其结构实现。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气悬架进排气总成,下面结合具体的附图对其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考图1,图1示出空气悬架进排气总成的结构示意图;该空气悬架进排气总成包括:连接管路;该连接管路沿车身侧围10进行弧形弯曲,连接管路采用尼龙材质制成,现有的连接管路通常采用橡胶材质制作而成,橡胶材质较软,在气体流动时连接管路容易发生振动噪音。本申请实施例中连接管路采用尼龙材质制成,尼龙材质较硬,在气体流动时,连接管路不易发生振动,噪音较小。当然,连接管路还可以采用其他硬质材料制成。
连接管路沿车身侧围10延伸,连接管路的第一端连接有空气压缩机30;滤清器50装配在连接管路的中段;连接管路的第二端连接消音器60,构成一套完整的空气悬架系统。
具体的,连接管路为两条独立拆装的管路,包括有连接在空气压缩机30和滤清器50之间的第一连接管路40a和连接在滤清器50和消音器60之间的第二连接管路40b。两个分段式的连接管路,沿车身侧围10平滑过渡的弧形结构,拆装更加便捷。
第一连接管路40a和第二连接管路40b均通过卡夹连接在车身侧围10,并且第一连接管路40a和第二连接管路40b使空气压缩机30、滤清器50以及消音器60形成一套完整的空气悬架系统;车辆在雨天行驶时会在轮罩附近卷积大量的水雾,而这时如果空气悬架系统执行吸气动作就会将水雾吸入空气悬架系统内部,造成系统组件的锈蚀;同时,直接与外部环境相通的布置方案即便有消音器60的存在对于排气时车外噪音的抑制仍然有限。
鉴于以上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空气悬架系统在完成吸气和排气动作时,在车身纵梁20的内部完成,车身纵梁20内部与大气环境相对隔绝,既能够避免水雾吸入空气悬架系统内,又能够增强对排气噪声的抑制作用。
参考图2和图3,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消音器60的结构示意图和爆炸结构示意图;该消音器60包括:基座61以及卡接连接基座61的消音部。基座61与消音部呈相互垂直的状态。
并且,基座61与连接管路的第二端插接配合,消音器60的消音部嵌入式位于车身纵梁20的内部。
在具体使基座61与消音部呈相互垂直的状态时,基座61为L型结构;L型结构的基座61的一端与第二连接管路40b的自由端连接,即远离滤清器50的一端。则L型结构的基座61的另一端与消音部卡接连接。
在具体使基座61与第二连接管路40b便捷性连接时,在基座6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第二连接管路40b连接的竹节结构611;通过第二连接管路40b插接进竹节结构611上,通多锁紧卡进行固定,操作便捷,第二连接管路40b和基座61卡合紧密。
在具体使基座61与消音部进行卡接配合时,基座61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与消音部相配合的凸台结构613。该凸台结构613与竹节结构611为相互垂直的状态,通过设有的凸台结构613,可是消音部套装在凸台结构613上,并完成密封式的卡合连接,使进排气动作通过过滤器后由基座61将气体输送至消音部。
一并参考图3,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消音部的位置位于车身纵梁20的内部,在具体将消音部装配在车身纵梁20的内部时,在车身纵梁20上开设有直径大于消音部的安装孔,并且在基座61的竖直面上设置有用于将消音部沿安装孔平推至车身纵梁20内部的平面结构612。使安装人员便于采用手掌手握基座61的平面结构612,平推基座61,使基座61的消音部进入车身纵梁20的内部,施加推力更加便捷。
该消音部包括:壳体63以及装配在壳体63内部的消音棉64;消音棉64为圆柱形海绵,壳体63的沿其周向开设有多个条状气口631;消音棉64封堵多个条状气口631,多个条状气口631为进排气口,从而在空气压缩机30进行进排气动作时,进、排气体通过消音棉64沿进排气口吸入外界空气或将气体进行排放。应理解为,车身纵梁20虽然为与大气环境相对隔离,但车身纵梁20存在进排气空间。
壳体63朝向基座61的一端设置有与凸台结构613插接配合的卡槽结构。多个条状气口631为进气、排气口,卡槽结构通过与凸台结构613相互配合后完成卡接连接。
并且为了进一步增强基座61与壳体63的连接密封性,还包括有用于密封连接在基座61和壳体63的密封圈65;凸台结构613上环形开设有与密封圈65相配合的密封槽。壳体63与基座61之间实现密封连接。该凸台结构613和卡槽结构采用插接旋转的方式将壳体63固定在基座61上,并且为了保证进一步的密封性以及对安装孔的封堵性能,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胶堵62对消音器60进行限位以及密封,从而使外界水雾无法通过安装孔进入车身纵梁20的内部,同时保证的便捷的装配性能。
参考图3和图4,消音器60还包括装配在基座61与消音部之间的胶堵62,消音部嵌入式装配在车身纵梁20的内部,且由胶堵62进行限位密封。该胶堵62采用橡胶材质制备而成,具有一定的形变性能。
胶堵62在消音器60总成中即起到给消音器60定位的作用,又要保证车身纵梁20的防水密封性,同时还要保证装配工艺性,尽量减小安装力。
在使胶堵62对消音器60完成定位作用时,胶堵62为套装在凸台结构613上,并且胶堵62的平面与凸台结构613的平面紧密接触。
具体的,胶堵62上设置有与壳体63相配合的内密封唇622,以及与安装孔相配合的外密封唇621;内密封唇622朝向壳体63的一端为锥形密封面,从而在壳体63向基座61的凸台结构613上施加推力的同时,锥形密封面与壳体63的侧壁之间形成密封,并在卡槽结构与凸台结构613相互到位配合时,将胶堵62的平面和凸台结构613的平面之间施加抵压力,从而实现内密封唇622对壳体63的密封。
同时,因安装孔的开孔直径大于壳体63的直径,从而使安装孔存在水雾进入车身纵梁20的风险,外密封唇621则对安装孔进行密封,有效防止外界水雾进入车身纵梁20的内部。由此可见,内密封唇622密封壳体63,外密封唇621密封安装孔。同时密封圈65进一步保证壳体63与基座61的安装密封性,多重密封作用下,保证较高的防水雾性能。
同时在将消音器60定位在车身纵梁20的安装孔位置时,内密封唇622和外密封唇621之间过盈卡接在安装孔。具体的,内密封唇622和外密封唇621之间具有错位台阶。锥形密封面密封更加紧密,错位台阶过盈卡合在安装孔位置。
由此可见。胶堵62内外侧设计有密封唇结构形成2道密封,同时中部通过与安装孔的过盈设计形成第3道密封结构。
继续参阅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消音器60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在将消音器60的消音部置于车身纵梁20操作时,将壳体63卡接固定在凸台结构613上,并对胶堵62进行压紧固定,操作人员手握基座61的平面结构612,使壳体63部分位于安装孔内部;向前平推消音器60,使胶堵62受力形变后越过错位台阶,此时外密封唇621封堵安装孔,则错位台阶与安装孔实现过盈配合,从而保证消音器60的位置稳定性;从而胶堵62在消音器60总成中即起到给消音器60定位的作用,又要保证车身纵梁20的防水密封性,同时还保证装配工艺性,尽量减小安装力。
另外,胶堵62的内壁环形开设有至少两道变形避让槽623。为胶堵62变形提供避让空间,能够有效降低消音器60与安装孔配合时的插入力。
胶堵62的内壁还设置有防窜凹槽624,凸台结构613上设置有与防窜凹槽624相配合的限位凸起。形成沿轴向的限位,防止在消音器60向车身纵梁20安装时胶堵62产生窜动。
由以上所述可以看出,消音器60由基座61,壳体63,胶堵62,密封圈65和消音棉645个部分组成。
基座61为L型结构,基座61一端设计有与壳体63卡接配合的凸台结构613,另一端为与管路连接的竹节结构611。中部为了方便生产线总成装配人员安装,设计有平整的平面结构612,方便手掌推压将其压入车身纵梁20的安装孔内。
壳体63上开有多个条状气口631,为进、排气口;壳体63尾部设计有与基座61卡接的卡槽结构。从而使卡槽结构通过与凸台结构613相互配合后完成卡接连接。
胶堵62在消音器60总成中即起到给消音器60定位的作用,又要保证车身纵梁20的防水密封性,同时还要保证装配工艺性,尽量减小安装力。胶堵62材质为可形变的橡胶材料。
胶堵62内外侧设计有密封唇结构形成2道密封,同时中部通过与车身孔的过盈设计形成第3道密封结构。
胶堵62内侧设计有2道半圆形凹槽结构,2道凹槽结构为变形避让槽623,2道变形避让槽623为橡胶变形的避让空间,能够有效降低消音器60与车身纵梁20孔配合时的插入力。
胶堵62内侧设计有1道半圆形凹槽结构,1道凹槽结构为防窜凹槽624,防窜凹槽624与基座61上设计的半圆形限位凸起相互配合,形成沿轴向的限位,防止在消音器60向车身纵梁20安装时胶堵62产生窜动。
胶堵62端部有防翻凸台625包裹在壳体63边缘及基座61形成的封闭空间内,其作用在于在消音器60向车身纵梁20安装时由于胶堵62受到车身纵梁20安装孔周边产生的摩擦力作用时,可以限制胶堵62橡胶材料的翻折。
密封圈65放置在基座61与壳体63的卡接处,与基座61和壳体63都为过盈配合关系,形成密封效果,防止气体从卡接处溢出。
消音棉64安放在壳体63内,抑制排气噪声产生。
本申请中,通过改善空气悬架的结构布局,消音器60插入车身纵梁20中,空气悬架系统的进排气动作都在纵梁内部完成,纵梁内部与大气环境相对隔绝,既能够避免水雾吸入空气悬架系统内,又能够增强对排气噪声的抑制作用。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公开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的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
另外,为简化说明和讨论,并且为了不会使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难以理解,可以以框图的形式示出装置,以便避免使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难以理解,并且这也考虑了以下事实,即关于这些框图装置的实施方式的细节是高度取决于将要实施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平台的(即,这些细节应当完全处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范围内)。在阐述了具体细节以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情况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或者这些具体细节有变化的情况下实施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因此,这些描述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宽泛范围之内的所有这样的替换、修改和变型。因此,凡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空气悬架进排气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管路;所述连接管路沿车身侧围延伸,所述连接管路的第一端连接有空气压缩机;
滤清器;所述滤清器装配在所述连接管路的中段;
消音器;所述消音器包括:基座以及卡接连接所述基座的消音部;
所述基座和所述消音部相互垂直,所述基座与所述连接管路的第二端插接配合;
所述消音器还包括装配在所述基座与所述消音部之间的胶堵,所述消音部嵌入式装配在车身纵梁的内部,且由所述胶堵进行限位密封;所述连接管路包括:连接在所述空气压缩机和所述滤清器之间的第一连接管路和连接在所述滤清器和所述消音器之间的第二连接管路;
所述基座为L型结构;
所述基座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二连接管路连接的竹节结构;
所述基座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消音部相配合的凸台结构;
所述车身纵梁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基座的竖直面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消音部沿所述安装孔平推至所述车身纵梁内部的平面结构;
所述消音部包括:壳体以及装配在所述壳体内部的消音棉;
所述壳体的沿其周向开设有多个条状气口;
所述壳体朝向所述基座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凸台结构插接配合的卡槽结构;
所述胶堵密封套装在所述凸台结构上;
所述胶堵上设置有与所述壳体相配合的内密封唇,以及与所述安装孔相配合的外密封唇;
所述内密封唇和所述外密封唇之间过盈卡接在所述安装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悬架进排气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密封唇朝向所述壳体的一端为锥形密封面,且所述内密封唇和所述外密封唇之间具有错位台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悬架进排气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用于密封连接在所述基座和所述壳体的密封圈;
所述凸台结构上环形开设有与所述密封圈相配合的密封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悬架进排气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堵的内壁环形开设有至少两道变形避让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悬架进排气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堵的内壁还设置有防窜凹槽,所述凸台结构上设置有与所述防窜凹槽相配合的限位凸起。
CN202210585981.5A 2022-05-26 2022-05-26 一种空气悬架进排气总成 Active CN1148893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85981.5A CN114889384B (zh) 2022-05-26 2022-05-26 一种空气悬架进排气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85981.5A CN114889384B (zh) 2022-05-26 2022-05-26 一种空气悬架进排气总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89384A CN114889384A (zh) 2022-08-12
CN114889384B true CN114889384B (zh) 2024-10-11

Family

ID=827253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85981.5A Active CN114889384B (zh) 2022-05-26 2022-05-26 一种空气悬架进排气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8938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71390B (zh) * 2023-01-03 2025-03-14 浙江孔辉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空气供给单元
CN219139691U (zh) * 2023-02-02 2023-06-06 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用于空气弹簧的消音器、空气弹簧和车辆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9036A (zh) * 2008-02-27 2009-09-02 上海海马汽车研发有限公司 汽车发动机的取气系统
CN212296673U (zh) * 2020-06-08 2021-01-05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弹簧进排气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584536U (zh) * 2013-12-10 2014-05-07 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 车辆的排气装置
US9890829B2 (en) * 2016-04-14 2018-02-13 Air Spring Protection Systems, LLC Protective sheet for vehicle suspension systems and method of installation thereof
CN207725170U (zh) * 2017-12-29 2018-08-14 山东安博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储气筒式横梁
DE202018100095U1 (de) * 2018-01-10 2019-04-11 Alois Kober Gmbh Federungsanordnung
CN110920764A (zh) * 2019-12-30 2020-03-27 徐州海伦哲特种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大功率中压电源半挂车
KR102337857B1 (ko) * 2021-04-16 2021-12-09 평화산업주식회사 범퍼스토퍼에 의한 임시 차체보호기능이 구비된 에어서스펜션
CN113983101A (zh) * 2021-12-01 2022-01-28 湖南瑞威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 高度阀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9036A (zh) * 2008-02-27 2009-09-02 上海海马汽车研发有限公司 汽车发动机的取气系统
CN212296673U (zh) * 2020-06-08 2021-01-05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弹簧进排气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89384A (zh) 2022-08-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889384B (zh) 一种空气悬架进排气总成
US6835234B2 (en) Intake tube assembly with evaporative emission control device
JP4739745B2 (ja) 遮音シール付き密封装置
US6739596B2 (en) Compartment seal
WO2017102027A1 (en) Filter element comprising two offset outlets in communication with filter inner space, as well as corresponding housing
US20070205043A1 (en) Active muffler for an exhaust system
US6298816B1 (en) Vacuum seal for air intake system resonator
US9719513B2 (en) Vacuum pump
US20070222129A1 (en) Apparatus for isolating vibration
CN206972912U (zh) 密封组件和包括这样的密封组件的汽车空调
US20100012069A1 (en) Sealing system
CN115053422B (zh) 护线套
JP6579847B2 (ja) ダクト組付構造
CN206017009U (zh) 一种汽车进气管
KR100817213B1 (ko) 자동차용 부트 실
KR20170025511A (ko) 차량용 공명기
JP7505368B2 (ja) グロメット
CN209126795U (zh) 转向机输入轴密封装置及转向机总成
CN113715914A (zh) 燃料门及车辆
KR20170025530A (ko) 차량용 공명기
US6318735B1 (en) Wiper pivot shaft air inlet grill seal
US20030070647A1 (en) Clampless connection between vehicle engine throttle body and air resonator
JPS6029331A (ja) エンジン吸気ダクトの取付構造
JP3646468B2 (ja) グロメット構造
CN220581121U (zh) 一种进气管安装结构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