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4867297A - 液冷机柜、计算设备冷却控制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液冷机柜、计算设备冷却控制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67297A
CN114867297A CN202210469052.8A CN202210469052A CN114867297A CN 114867297 A CN114867297 A CN 114867297A CN 202210469052 A CN202210469052 A CN 202210469052A CN 114867297 A CN114867297 A CN 1148672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liquid
cabinet
computing device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6905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亚梯
王绍煦
甘绍朋
郭良银
胡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ANQI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Hanqiang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HANQI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Hanqiang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HANQI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zhou Hanqi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6905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67297A/zh
Publication of CN1148672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672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218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liquid coolant without phase change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272Accessories for moving fluid, for expanding fluid, for connecting fluid conduits, for distributing fluid, for removing gas or for preventing leakage, e.g. pumps, tanks or manifold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218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liquid coolant without phase change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281Thermal management, e.g. liquid flow contro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计算设备的冷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冷机柜、计算设备冷却控制系统及方法。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冷机柜、计算设备冷却控制系统及方法,通过获取所述液冷机柜的相关参数,并根据所述液冷机柜的相关参数以及所述液冷机柜当前所处的工作模式控制所述液冷机柜的总进水口的进水流量,从而使冷却效果与所述计算设备的工作模式相匹配,而使所述计算设备在当前的工作模式下工作在最优的工作状态。

Description

液冷机柜、计算设备冷却控制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设备的冷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冷机柜、计算设备冷却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技术的发展,计算设备的运算性能要求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是其功耗急剧增加,使得产生大量的热量。面对计算设备产生的大量热量,通常采用液冷机柜对运行中的计算设备进行冷却以对所述计算设备进行散热。
所述液冷机柜的原理是:将冷水送达到所述液冷机柜,利用冷水对所述液冷机柜中的计算设备进行降温冷却。具体地,先用柜内风机将热风从所述计算设备后部抽到所述液冷机柜中,将冷水通过水管送至所述液冷机柜后,用内部水管制冷热风,然后将冷风吹到所述计算设备前部,而热水再回流到室外的循环制冷设备,通过这一过程不断循环达到制冷效果。
其中,将冷水通过水管送至所述液冷机柜的过程,也即所述液冷机柜的冷水进水过程。而现有的技术包括,在所述液冷机柜的冷水进水过程中,对所述液冷机柜的进水流量不做任何控制,通常是把进水流量控制在一个固定的流量值,或者维护时通过人工手动转动阀门控制流量大小,因而,因进水流量导致的冷却效果难以与所述计算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匹配调节,所述计算设备难以工作在最优的工作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液冷机柜、计算设备冷却控制系统及方法,能够智能控制调节所述液冷机柜的进水流量而使得所述计算设备工作在最优的工作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计算设备冷却控制系统及方法,应用于一种液冷机柜中,所述计算设备冷却控制系统及方法用于对一液冷机柜中的计算设备进行冷却控制,所述液冷机柜中包括至少一个计算设备,而每一计算设备中均包括一冷却单元,每一冷却单元包括一进水口及一出水口,所述液冷机柜包括总进水口和总出水口,所述总进水口与所述液冷机柜中的所有计算设备的冷却单元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总出水口与所述液冷机柜中的所有计算设备的冷却单元的出水口连接。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计算设备冷却控制系统包括水泵、参数获取单元及主控单元,其中,所述水泵连接于所述液冷机柜的总进水口以及每一个冷却单元的进水口之间,用于接收所述液冷机柜的所述总进水口输入的冷水,并输出至每一计算设备的冷却单元的进水口以冷却每一计算设备,进而冷却所述计算设备得到的热水通过每一计算设备的冷却单元的出水口输出至所述液冷机柜的总出水口;所述参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液冷机柜的相关参数;所述主控单元与所述水泵及所述参数获取单元连接,用于获取所述参数获取单元获取的相关参数,并用于根据所述液冷机柜的相关参数以及所述液冷机柜当前所处的工作模式控制所述水泵所输出的冷水的水流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计算设备冷却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所述液冷机柜的相关参数;根据所述液冷机柜的相关参数以及所述液冷机柜当前所处的工作模式控制所述液冷机柜的总进水口的进水流量。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液冷机柜,所述液冷机柜包括至少一个计算设备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所述计算设备冷却控制系统。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冷机柜、计算设备冷却控制系统及方法,能够根据所述液冷机柜的相关参数以及所述液冷机柜当前所处的工作模式控制所述液冷机柜的总进水口的进水流量,从而使冷却效果与所述计算设备的工作模式相匹配,而使所述计算设备在当前的工作模式下工作在最优的工作状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液冷机柜中的部分组成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计算设备冷却控制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计算设备冷却控制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计算设备冷却控制系统的输入功率计算单元的组成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液冷机柜的组成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计算设备冷却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计算设备冷却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此本发明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发明。如在本发明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发明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计算设备冷却控制系统及方法,应用于一种液冷机柜中,且所述液冷机柜包括所述计算设备冷却控制系统,所述计算设备冷却控制系统及方法用于对所述液冷机柜中的计算设备进行冷却控制,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液冷机柜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液冷机柜100中包括至少一个计算设备11,每一计算设备11中均包括一冷却单元(图中未示),每一冷却单元包括一进水口a(ij)及一出水口b(ij),所述液冷机柜100包括总进水口12和总出水口13,所述总进水口12与所述液冷机柜100中的所有计算设备11的冷却单元的进水口a(ij)连接,所述总出水口13与所述液冷机柜100中的所有计算设备11的冷却单元的出水口b(ij)连接。
其中,i表示图1中第i行计算设备11对应的进水口,i=1,2,3,4;j表示图1中第j列计算设备11对应的出水口,j=1,2,3,4。
其中,图1中示意出的4行4列排布的计算设备11仅仅是一个示例,液冷机柜100包括的计算设备11的数量和排布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液冷机柜100中可包括6行5列排布的计算设备11。其中,本申请中,所述行指的是一行计算设备11的排布方向,且与液冷机柜100放置的承载面平行,所述列指的是一列计算设备11的排布方向,且与所述液冷机柜100放置的承载面垂直。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计算设备冷却控制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计算设备冷却控制系统20包括水泵21、参数获取单元22及主控单元23。
所述水泵21连接于所述液冷机柜100的总进水口12以及每一个冷却单元的进水口a(ij)之间,用于接收所述液冷机柜100的所述总进水口12输入的冷水,并输出至每一计算设备11的冷却单元的进水口a(ij)以冷却每一计算设备11,进而冷却所述计算设备11得到的热水通过每一计算设备11的冷却单元的出水口b(ij)输出至所述液冷机柜100的总出水口13。
所述参数获取单元22用于获取所述液冷机柜100的相关参数。
所述主控单元23与所述水泵21及所述参数获取单元22连接,用于获取所述参数获取单元22获取的相关参数,并用于根据所述液冷机柜100的相关参数以及所述液冷机柜100当前所处的工作模式控制所述水泵21所输出的冷水的水流量。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计算设备冷却控制系统20通过所述参数获取单元22获取所述液冷机柜100的相关参数,并由所述主控单元23根据获取到的所述液冷机柜100的相关参数以及所述液冷机柜100当前所处的工作模式控制所述水泵21所输出的冷水的水流量,进而使对所述计算设备11的冷却效果与所述计算设备11的工作模式相匹配,而使所述计算设备11在当前的工作模式下工作在最优的工作状态。
其中,所述水泵21可为变频水泵,所述主控单元23可通过调节所述变频水泵的频率而改变所述变频水泵输出的水的流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冷机柜100的相关参数包括为所述液冷机柜100中计算设备11供电的电源系统的参数、所述液冷机柜100中各计算设备11的参数、所述液冷机柜100的环境参数中的至少一种。
请参阅图3,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计算设备冷却控制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为所述液冷机柜100中计算设备11供电的电源系统包括电网200,所述为所述液冷机柜100中计算设备11供电的电源系统的参数包括电网200为各计算设备11供电时的输入功率。如图3所示,所述参数获取单元22包括输入功率计算单元221,所述输入功率计算单元221连接于各计算设备11与所述电网200之间,并与所述主控单元23连接,所述输入功率计算单元221用于计算电网200为各计算设供电时的所述输入功率,并将计算得到的所述输入功率发送至所述主控单元23。
其中,所述输入功率计算单元221与所述主控单元23连接,包括:所述输入功率计算单元221与所述主控单元23通过通讯连接,例如,通过无线连接或者有线连接的方式进行通讯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计算设备冷却控制系统的输入功率计算单元的组成示意图。所述输入功率计算单元221包括电压检测模块4、电流检测模块5及处理模块6,所述电压检测模块4及所述电流检测模块5连接于所述电网200与所述计算设备11的电路之中,且所述电压检测模块4及所述电流检测模块5均与所述处理模块6连接,所述处理模块6与所述主控单元23连接。所述电压检测模块4用于检测所述电网200为各计算设备11供电时的输入电压,所述电流检测模块5用于检测所述电网200为各计算设备11供电时的输入电流,所述处理模块6用于根据所述输入电压与输入电流,计算所述电网200为各计算设备11供电时的所述输入功率,并将所述输入功率发送至所述主控单元23。
其中,所述电流检测模块5可包括电流计或者电流互感器等检测电流的器件,所述电压检测模块4可包括位于所述电网的供电路径中的检测电阻,所述处理模块6根据该检测电阻以及所述电流检测模块5检测到的输入电流而得到输入电压,具体的,设检测电阻的电阻值为R1,输入电流为I1,则所述处理模块6可根据安培定理,得出输入电压U1=R1*I 1。其中,所述处理模块6可为单片机、微控制器等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网200不仅为所述计算设备11供电,同时为所述主控单元23供电。
所述液冷机柜100中各计算设备11的参数包括各计算设备11的工作温度、算力值、运算量中的至少一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参数获取单元22包括设置于各计算设备11中的参数获取模块(图中未示),所述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对应的计算设备11的工作温度、算力值、运算量中的至少一个,并发送至所述主控单元23。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参数获取单元22同时与各计算设备11连接,并接收来自各计算设备11的对应的工作温度、算力值、运算量中的至少一个,并发送至所述主控单元23。
其中,所述参数获取模块可包括设置于计算设备11内部的温度传感器、信息读取模块等中的的至少一个,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获取对应的计算设备11的工作温度,所述信息读取模块用于读取对应的计算设备11的算力值、运算量。其中,所述算力值为计算设备11的最大可运算量,即所述计算设备11的运算能力,预先存储于计算设备11的存储器中,所述信息读取模块从存储器中读取该预先存储的算力值信息。所述信息读取模块并可侦测所述计算设备11的当前进程量而得到运算量。例如,运算量与进程数具有对应关系,所述信息读取模块根据当前进程的数量以及该对应关系即可得到运算量。其中,所述信息读取模块可为所述计算设备11的嵌入式芯片。
其中,所述参数获取模块与所述主控单元23之间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进行连接,而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将获取到的对应的计算设备11的工作温度、算力值、运算量中的至少一个发送至所述主控单元23。
所述液冷机柜100的环境参数包括所述液冷机柜100的环境温度、所述总进水口12输入的水的进水温度、所述总出水口13输出的水的出水温度中的至少一个。如图3所示,所述参数获取单元22还包括温度采集单元222,所述温度采集单元222用于采集液冷机柜100的所述环境温度、所述进水温度、所述出水温度中的至少一个,并发送至所述主控单元23。
其中,所述温度采集单元222包括进水温度传感器1、出水温度传感器2、环境温度传感器3,其中,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3,所述进水温度传感器1设置于所述液冷机柜100的所述总进水口12,所述出水温度传感器2设置于所述液冷机柜100的所述总出水口13,所述环境温度传感器3设置于所述液冷机柜100内且暴露于液冷机柜100的内部环境中,且所述进水温度传感器1、所述出水温度传感器2及所述环境温度传感器3分别与所述主控单元23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连接。
所述进水温度传感器1用于采集所述进水温度,并将所述进水温度发送至所述主控单元23;所述出水温度传感器2用于采集所述出水温度,并将所述出水温度发送至所述主控单元23;所述环境温度传感器3用于采集所述环境温度,并将所述环境温度发送至所述主控单元23。具体的,所述进水温度传感器1设置于液冷机柜100的所述总进水口12的内部,例如设置于所述总进水口12的内壁,用于在总进水口12中有水流过时,与所述总进水口12中流过的水接触而采集所述进水温度;所述出水温度传感器2设置于液冷机柜100的所述总出水口13的内部,例如设置于所述总出水口13的内壁,用于在总出水口13中有水流过时,与所述总出水口13中流过的水接触而采集所述出水温度。所述环境温度传感器3设置于所述液冷机柜100内且暴露于液冷机柜100的内部环境中具体指的是,所述环境温度传感器3并未被其他器件封闭,而可直接与所述液冷机柜100的内部空气等接触,而获取到所述液冷机柜100的内部环境温度。
其中,所述进水温度传感器1、所述出水温度传感器2及所述环境温度传感器3分别与所述主控单元23连接,包括:所述进水温度传感器1、所述出水温度传感器2及所述环境温度传感器3分别与所述主控单元23通讯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冷机柜100的工作模式包括算力最优模式,当所述液冷机柜100处于所述算力最优模式时,所述液冷机柜100的相关参数包括各计算设备11的工作温度,所述主控单元23根据各计算设备11的所述工作温度控制所述水泵21所输出的冷水的水流量,以使得所述液冷机柜100中各计算设备11的平均算力值达到第一预设目标值,其中,所述第一预设目标值为在各计算设备11满足不会过载过温的前提下的所述平均算力值的最大值,所述平均算力值为所述液冷机柜100中各计算设备11的算力值的平均值。
其中,所述计算设备11在当前的工作模式下工作在最优的工作状态,包括:所述液冷机柜100在处于所述算力最优模式下的各计算设备11的平均算力值达到所述第一预设目标值。当所述液冷机柜100处于所述算力最优模式时,所述液冷机柜100中各计算设备11的平均算力值在满足不会过载过温的前提下达到最大值。
由于所述计算设备11的实际算力值与所述计算设备11的工作温度有关,一般来说,当计算设备11处于一个最佳工作温度时,实际能达到算力值最高,而所述工作温度又与所述进水流量有关,一般来说,所述进水流量越大,冷却所述计算设备11的效果好,所述工作温度越低。因而,所述主控单元23根据所述液冷机柜100的相关参数中的所述工作温度与最佳工作温度的关系,控制调节所述水泵21所输出的冷水的水流量,以使得所述工作温度维持为最佳工作温度,从而使得所述液冷机柜100中各计算设备11的平均算力值达到第一预设目标值。其中,所述最佳工作温度可预先通过实验等得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通过预先的实验及计算得到所述算力值、所述工作温度及所述进水流量之间的第一数学关系模型,所述主控单元23根据所述工作温度、所述第一预设目标值及所述第一数学关系模型计算得到第一目标进水流量,并控制所述水泵21使得所述液冷机柜100当前的进水流量达到所述第一目标进水流量,从而使得所述液冷机柜100中各计算设备11的平均算力值达到所述第一预设目标值,也即,使得所述液冷机柜100中各计算设备11的平均算力值在满足不会过载过温的前提下达到最大值。
其中,前述的预先存储于计算设备11的存储器中的算力值可包括与多个温度等级对应的算力值,所述信息读取模块从存储器中读取该与多个温度等级对应的算力值后,根据所述计算设备11的当前温度确定当前的算力值。
其中,所述进水流量为所述水泵21所输出的冷水的水流量。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冷机柜100的工作模式包括热水最优模式,当所述液冷机柜100处于所述热水最优模式时,所述液冷机柜的相关参数包括各计算设备的算力值、输入功率、所述进水温度及所述环境温度,所述主控单元23根据各计算设备11的所述算力值、所述输入功率、所述进水温度、所述出水温度及所述环境温度控制所述水泵21所输出的冷水的水流量,以使得所述液冷机柜100的所述总出水口13的所述出水温度达到第二预设目标值,其中,所述第二预设目标值为在各计算设备11不会过载过温的前提下的所述出水温度的最大值。
其中,所述计算设备11在当前的工作模式下工作在最优的工作状态,包括:所述液冷机柜100在处于所述热水最优模式下的所述出水温度达到所述第二预设目标值。当所述液冷机柜100处于所述热水最优模式时,所述液冷机柜100的所述总出水口13的所述出水温度在各计算设备11不会过载过温的前提下达到最大值。
由于所述出水温度与所述算力值、所述输入功率、所述进水温度、所述环境温度及所述进水流量之间具有一定的复杂数学关系,可通过预先的实验及计算得到所述出水温度与所述算力值、所述输入功率、所述进水温度、所述环境温度及所述进水流量之间的第二数学关系模型。进而,所述主控单元23根据所述算力值、所述输入功率、所述进水温度、所述环境温度、所述第二预设目标值及所述第一数学关系模型计算得到第二目标进水流量,并控制所述水泵21使得所述液冷机柜100当前的进水流量达到所述第二目标进水流量,从而使得所述液冷机柜100的所述总出水口13的所述出水温度达到所述第二预设目标值,也即,使得所述液冷机柜100的所述总出水口13的所述出水温度在各计算设备11不会过载过温的前提下达到最大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控单元23还用于当所述参数获取单元22采集到的所述液冷机柜100的相关参数中至少一个参数的参数值出现异常时,控制所述水泵21增大所输出的冷水的水流量。
所述进水流量与所述液冷机柜100的相关参数具有一定的复杂数学关系,所述数学关系可通过预先的实验或计算得出。进而当采集到所述液冷机柜100的相关参数中至少一个参数的参数值出现异常时可增大所述进水流量以使得所述液冷机柜100的相关参数中的异常值恢复正常。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参数获取单元22还包括流量传感器223,所述流量传感器223设置于所述水泵21的输出端,用于采集所述进水流量并将所述进水流量发送至所述主控单元23,所述主控单元23根据当前的进水流量与目标进水流量的关系,控制所述水泵21增大或减小水流量,以使得所述进水流量达到目标进水流量,其中,所述进水流量为所述水泵21所输出的冷水的水流量。
请参阅图5,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液冷机柜的组成示意图。
所述液冷机柜100包括至少一个计算设备11及所述计算设备冷却控制系统20。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计算设备11的数量为16个。
请参阅图6,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计算设备冷却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601、获取所述液冷机柜的相关参数。
602、根据所述液冷机柜的相关参数以及所述液冷机柜当前所处的工作模式控制所述液冷机柜的总进水口的进水流量。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计算设备冷却控制方法通过获取所述液冷机柜的相关参数,并根据获取到的所述液冷机柜的相关参数以及所述液冷机柜当前所处的工作模式控制所述进水流量,进而使对所述计算设备的冷却效果与所述计算设备的工作模式相匹配,而使所述计算设备在当前的工作模式下工作在最优的工作状态。
其中,所述计算设备冷却控制方法可应用于前述任一实施例的计算设备冷却控制系统20中,所述步骤601可具体包括:通过所述计算设备冷却控制系统20中的所述参数获取单元22获取所述液冷机柜的相关参数。而步骤602可由所述计算设备冷却控制系统20中的所述主控单元23执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冷机柜的相关参数包括为所述液冷机柜中计算设备供电的电源系统的参数、所述液冷机柜中各计算设备的参数、所述液冷机柜的环境参数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所述液冷机柜中计算设备供电的电源系统包括电网,所述为所述液冷机柜中计算设备供电的电源系统的参数包括电网为各计算设备供电时的输入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冷机柜中各计算设备的参数包括各计算设备的工作温度、算力值、运算量中的至少一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冷机柜的环境参数包括所述液冷机柜的环境温度、所述总进水口输入的水的进水温度、所述总出水口输出的水的出水温度中的至少一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冷机柜的工作模式包括算力最优模式,当所述液冷机柜处于所述算力最优模式时,所述液冷机柜的相关参数包括各计算设备的工作温度,所述“根据所述液冷机柜的相关参数以及所述液冷机柜当前所处的工作模式控制所述液冷机柜的总进水口的进水流量”包括:
根据所述各计算设备的工作温度控制所述进水流量,以使得所述液冷机柜中各计算设备的平均算力值达到第一预设目标值,其中,所述第一预设目标值为在各计算设备满足不会过载过温的前提下的所述平均算力值的最大值,所述平均算力值为所述液冷机柜中各计算设备的算力值的平均值。
其中,所述计算设备在当前的工作模式下工作在最优的工作状态,包括:所述液冷机柜在处于所述算力最优模式下的各计算设备的平均算力值达到所述第一预设目标值。当所述液冷机柜处于所述算力最优模式时,所述液冷机柜中各计算设备的平均算力值在满足不会过载过温的前提下达到最大值。
由于所述计算设备的实际算力值与所述计算设备的工作温度有关,一般来说,当计算设备处于一个最佳工作温度时,实际能达到算力值最高,而所述工作温度又与所述进水流量有关,一般来说,所述进水流量越大,冷却所述计算设备的效果好,所述工作温度越低。因而,可根据所述液冷机柜的相关参数中的所述工作温度与最佳工作温度的关系,控制调节所述进水流量,以使得所述工作温度维持为最佳工作温度,从而使得所述液冷机柜中各计算设备的平均算力值达到第一预设目标值。其中,所述最佳工作温度可预先通过实验等得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通过预先的实验及计算得到所述算力值、所述工作温度及所述进水流量之间的第一数学关系模型,进而根据所述工作温度、所述第一预设目标值及所述第一数学关系模型计算得到第一目标进水流量,并控制所述液冷机柜当前的进水流量达到所述第一目标进水流量,从而使得所述液冷机柜中各计算设备的平均算力值达到所述第一预设目标值,也即,使得所述液冷机柜中各计算设备的平均算力值在满足不会过载过温的前提下达到最大值。
其中,所述算力值可包括与多个温度等级对应的算力值,进而根据所述计算设备的当前温度确定当前的算力值。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冷机柜的工作模式包括热水最优模式,当所述液冷机柜处于所述热水最优模式时,所述液冷机柜的相关参数包括各计算设备的算力值、输入功率、所述进水温度及所述环境温度,所述“根据所述液冷机柜的相关参数以及所述液冷机柜当前所处的工作模式控制所述液冷机柜的总进水口的进水流量”包括:
根据各计算设备的所述算力值、所述输入功率、所述进水温度、所述出水温度及所述环境温度控制所述进水流量,以使得所述液冷机柜的所述出水温度达到第二预设目标值,其中,所述第二预设目标值为在各计算设备不会过载过温的前提下的所述出水温度的最大值。
其中,所述计算设备在当前的工作模式下工作在最优的工作状态,包括:所述液冷机柜100在处于所述热水最优模式下的所述出水温度达到所述第二预设目标值。当所述液冷机柜处于所述热水最优模式时,所述液冷机柜的所述总出水口的所述出水温度在各计算设备不会过载过温的前提下达到最大值。
由于所述出水温度与所述算力值、所述输入功率、所述进水温度、所述环境温度及所述进水流量之间具有一定的复杂数学关系,可通过预先的实验及计算得到所述出水温度与所述算力值、所述输入功率、所述进水温度、所述环境温度及所述进水流量之间的第二数学关系模型。进而,根据所述算力值、所述输入功率、所述进水温度、所述环境温度、所述第二预设目标值及所述第一数学关系模型计算得到第二目标进水流量,并控制所述液冷机柜当前的进水流量达到所述第二目标进水流量,从而使得所述液冷机柜的所述总出水口的所述出水温度达到所述第二预设目标值,也即,使得所述液冷机柜的所述总出水口的所述出水温度在各计算设备不会过载过温的前提下达到最大值。
请参阅图7,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计算设备冷却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701、获取所述液冷机柜的相关参数。
702、根据所述液冷机柜的相关参数以及所述液冷机柜当前所处的工作模式控制所述液冷机柜的总进水口的进水流量。
703、当采集到所述液冷机柜的相关参数中至少一个参数的参数值出现异常时增大所述进水流量。
其中,步骤701、702与图6中步骤601、602对应,相关的描述可互相参照。
上述任一实施例的计算设备冷却控制方法中,关于获取所述液冷机柜的相关参数的步骤可由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所述计算设备冷却控制系统20中的所述参数获取单元22执行,其他步骤可由所述计算设备冷却控制系统20中的所述主控单元23执行。
所述进水流量与所述液冷机柜的相关参数具有一定的复杂数学关系,所述数学关系可通过预先的实验或计算得出。进而当采集到所述液冷机柜的相关参数中至少一个参数的参数值出现异常时可增大所述进水流量以使得所述液冷机柜的相关参数中的异常值恢复正常。
其中,本申请的图6-图7所示的方法步骤,与前述的系统的功能相互对应,更具体的内容可参见前述系统的相关描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9)

1.一种计算设备冷却控制系统,用于对一液冷机柜中的计算设备进行冷却控制,所述液冷机柜中包括至少一个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一计算设备中均包括一冷却单元,每一冷却单元包括一进水口及一出水口,所述液冷机柜包括总进水口和总出水口,所述总进水口与所述液冷机柜中的所有计算设备的冷却单元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总出水口与所述液冷机柜中的所有计算设备的冷却单元的出水口连接;
所述计算设备冷却控制系统包括:
水泵,连接于所述液冷机柜的总进水口以及每一个冷却单元的进水口之间,用于接收所述液冷机柜的所述总进水口输入的冷水,并输出至每一计算设备的冷却单元的进水口以冷却每一计算设备,进而冷却所述计算设备得到的热水通过每一计算设备的冷却单元的出水口输出至所述液冷机柜的总出水口;
参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液冷机柜的相关参数;
主控单元,与所述水泵及所述参数获取单元连接,用于获取所述参数获取单元获取的相关参数,并用于根据所述液冷机柜的相关参数以及所述液冷机柜当前所处的工作模式控制所述水泵所输出的冷水的水流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设备冷却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机柜的相关参数包括为所述液冷机柜中计算设备供电的电源系统的参数、所述液冷机柜中各计算设备的参数、所述液冷机柜的环境参数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计算设备冷却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为所述液冷机柜中计算设备供电的电源系统包括电网,所述为所述液冷机柜中计算设备供电的电源系统的参数包括电网为各计算设备供电时的输入功率;
所述参数获取单元包括输入功率计算单元,所述输入功率计算单元连接于各计算设备与所述电网之间,并与所述主控单元连接,所述输入功率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电网为各计算设供电时的所述输入功率,并将计算得到的所述输入功率发送至所述主控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计算设备冷却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机柜中各计算设备的参数包括各计算设备的工作温度、算力值、运算量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参数获取单元包括设置于各计算设备中的参数获取模块,所述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对应的计算设备的工作温度、算力值、运算量中的至少一个,并发送至所述主控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计算设备冷却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机柜的环境参数包括所述液冷机柜的环境温度、所述总进水口输入的水的进水温度、所述总出水口输出的水的出水温度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参数获取单元包括温度采集单元,所述温度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液冷机柜的所述环境温度、所述进水温度、所述出水温度中的至少一个,并发送至所述主控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计算设备冷却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采集单元包括进水温度传感器、出水温度传感器、环境温度传感器,其中,所述进水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液冷机柜的所述总进水口,所述出水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液冷机柜的所述总出水口,所述环境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液冷机柜的附近,且所述进水温度传感器、所述出水温度传感器及所述环境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主控单元连接;
所述进水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进水温度,并将所述进水温度发送至所述主控单元;所述出水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出水温度,并将所述出水温度发送至所述主控单元;所述环境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环境温度,并将所述环境温度发送至所述主控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计算设备冷却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机柜的工作模式包括算力最优模式,所述液冷机柜的相关参数包括各计算设备的工作温度,当所述液冷机柜处于所述算力最优模式时,所述主控单元根据所述各计算设备的工作温度控制所述水泵所输出的冷水的水流量,以使得所述液冷机柜中各计算设备的平均算力值达到第一预设目标值,其中,所述第一预设目标值为在各计算设备满足不会过载过温的前提下的所述平均算力值的最大值,所述平均算力值为所述液冷机柜中各计算设备的算力值的平均值。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计算设备冷却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机柜的工作模式包括热水最优模式,当所述液冷机柜处于所述热水最优模式时,所述液冷机柜的相关参数包括各计算设备的算力值、输入功率、所述进水温度及所述环境温度,所述主控单元根据各计算设备的所述算力值、所述输入功率、所述进水温度及所述环境温度控制所述水泵所输出的冷水的水流量,以使得所述液冷机柜的所述总出水口的所述出水温度达到第二预设目标值,其中,所述第二预设目标值为在各计算设备不会过载过温的前提下的所述出水温度的最大值。
9.根据权利要求1任一项所述的计算设备冷却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单元还用于当所述参数获取单元采集到的所述液冷机柜的相关参数中至少一个参数的参数值出现异常时,控制所述水泵增大所输出的冷水的水流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计算设备冷却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获取单元还包括流量传感器,所述流量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水泵的输出端,用于采集所述进水流量并将所述进水流量发送至所述主控单元,所述主控单元根据当前的进水流量与目标进水流量的关系,控制所述水泵增大或减小水流量,以使得所述进水流量达到目标进水流量,其中,所述进水流量为所述水泵所输出的冷水的水流量。
11.一种液冷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机柜包括至少一个计算设备及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计算设备冷却控制系统。
12.一种计算设备冷却控制方法,应用于一种液冷机柜,所述液冷机柜中包括至少一个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一计算设备中均包括一冷却单元,每一冷却单元包括一进水口及一出水口,所述液冷机柜包括总进水口和总出水口,所述总进水口与所述液冷机柜中的所有计算设备的冷却单元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总出水口与所述液冷机柜中的所有计算设备的冷却单元的出水口连接;
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液冷机柜的相关参数;
根据所述液冷机柜的相关参数以及所述液冷机柜当前所处的工作模式控制所述液冷机柜的总进水口的进水流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机柜的相关参数包括为所述液冷机柜中计算设备供电的电源系统的参数、所述液冷机柜中各计算设备的参数、所述液冷机柜的环境参数中的至少一种。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所述液冷机柜中计算设备供电的电源系统包括电网,所述为所述液冷机柜中计算设备供电的电源系统的参数包括电网为各计算设供电时的输入功率。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机柜中各计算设备的参数包括各计算设备的工作温度、算力值、运算量中的至少一个。
1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机柜的环境参数包括所述液冷机柜的环境温度、所述总进水口输入的水的进水温度、所述总出水口输出的水的出水温度中的至少一个。
1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机柜的工作模式包括算力最优模式,当所述液冷机柜处于所述算力最优模式时,所述液冷机柜的相关参数包括各计算设备的工作温度,所述“根据所述液冷机柜的相关参数以及所述液冷机柜当前所处的工作模式控制所述液冷机柜的总进水口的进水流量”包括:
根据所述各计算设备的工作温度控制所述进水流量,以使得所述液冷机柜中各计算设备的平均算力值达到第一预设目标值,其中,所述第一预设目标值为在各计算设备满足不会过载过温的前提下的所述平均算力值的最大值,所述平均算力值为所述液冷机柜中各计算设备的算力值的平均值。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机柜的工作模式包括热水最优模式,当所述液冷机柜处于所述热水最优模式时,所述液冷机柜的相关参数包括各计算设备的算力值、输入功率、所述进水温度及所述环境温度,所述“根据所述液冷机柜的相关参数以及所述液冷机柜当前所处的工作模式控制所述液冷机柜的总进水口的进水流量”包括:
根据各计算设备的所述算力值、所述输入功率、所述进水温度、所述出水温度及所述环境温度控制所述进水流量,以使得所述液冷机柜的所述出水温度达到第二预设目标值,其中,所述第二预设目标值为在各计算设备不会过载过温的前提下的所述出水温度的最大值。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采集到所述液冷机柜的相关参数中至少一个参数的参数值出现异常时增大所述进水流量。
CN202210469052.8A 2022-04-29 2022-04-29 液冷机柜、计算设备冷却控制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148672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69052.8A CN114867297A (zh) 2022-04-29 2022-04-29 液冷机柜、计算设备冷却控制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69052.8A CN114867297A (zh) 2022-04-29 2022-04-29 液冷机柜、计算设备冷却控制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67297A true CN114867297A (zh) 2022-08-05

Family

ID=826351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69052.8A Pending CN114867297A (zh) 2022-04-29 2022-04-29 液冷机柜、计算设备冷却控制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6729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124908A1 (zh) * 2022-12-14 2024-06-20 声龙(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服务器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1656744U (zh) * 2020-03-24 2020-10-09 深圳小牛冷却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虚拟数字货币矿机的液冷矿场
CN211831632U (zh) * 2020-03-24 2020-10-30 深圳小牛冷却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虚拟数字货币挖矿机的液冷集装箱数据中心
CN112413762A (zh) * 2020-11-27 2021-02-26 上海碳索能源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冷机房冷却水系统参数优化方法和系统
CN112739081A (zh) * 2020-12-29 2021-04-30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适用于机房芯片级热管液冷的全机房统一监测平台及方法
CN112822903A (zh) * 2019-11-15 2021-05-1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甘肃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据中心制冷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22903A (zh) * 2019-11-15 2021-05-1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甘肃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据中心制冷和系统
CN211656744U (zh) * 2020-03-24 2020-10-09 深圳小牛冷却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虚拟数字货币矿机的液冷矿场
CN211831632U (zh) * 2020-03-24 2020-10-30 深圳小牛冷却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虚拟数字货币挖矿机的液冷集装箱数据中心
CN112413762A (zh) * 2020-11-27 2021-02-26 上海碳索能源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冷机房冷却水系统参数优化方法和系统
CN112739081A (zh) * 2020-12-29 2021-04-30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适用于机房芯片级热管液冷的全机房统一监测平台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124908A1 (zh) * 2022-12-14 2024-06-20 声龙(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服务器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67774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evaluating heat dissipation system condition for power module
US11349165B2 (en) Control logic for a battery cooling system
JP6295867B2 (ja) 空調制御システム及び空調制御方法
EP3139717B1 (en)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heat dissip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controller
JP5524467B2 (ja) サーバ室用空調システム
CN102724846B (zh) 散热控制方法及散热控制装置
CA3005646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heat pumping
CA3005653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heat pumping
US12200914B2 (en) Smart component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heat
US11853135B2 (en) Heat dissipation control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CN104769364A (zh) 热平衡机组及其控制方法与控制装置
CN114727563A (zh) 流量控制液冷散热系统及其方法、液冷机柜
CN114867297A (zh) 液冷机柜、计算设备冷却控制系统及方法
WO2019062960A1 (zh) 车载电池的温度调节方法和温度调节系统
CN110674007A (zh) 一种服务器散热系统、方法和装置及整机柜服务器
CN118999246A (zh) 一种凉水塔冷却机组的阶梯式温控方法及系统
JP2016146737A (ja) 冷却装置
KR20110100098A (ko) 공랭식 냉각 장치의 제어 장치 및 제어 방법
WO2024234661A1 (zh) 服务器内部温度控制方法、系统、设备、介质及服务器
CN112904981B (zh) 服务器散热方法及装置
JP2022084840A (ja) 電子ラックを冷却するための熱管理システム、情報技術部品冷却方法、非一時的な機械読み取り可能な媒体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14844370A (zh) 一种用于逆变器的散热装置
CN115666089B (zh) 电子设备及其内部环境温度调节控制方法
CN222813113U (zh) 一种服务器关键部件智能控温调速装置及服务器
CN116107364B (zh) 温度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19

Address after: Unit ghijklm, block B, 7 / F, building 7, Baoneng Science Park, Qinghu village, Qinghu community, Longhua stree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HANQIA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Unit ghijklm, block B, 7 / F, building 7, Baoneng Science Park, Qinghu village, Qinghu community, Longhua stree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HANQIANG TECHNOLOGY Co.,Ltd.

Applicant before: Guizhou hanqiang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1101, Building D1, Nanshan Zhiyuan, No. 1001 Xueyuan Avenue, Changyuan Community, Taoyuan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55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HANQIA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Unit ghijklm, block B, 7 / F, building 7, Baoneng Science Park, Qinghu village, Qinghu community, Longhua stree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HANQIANG TECHNOLOGY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