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38161B - 一种减压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减压阀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838161B CN114838161B CN202210558618.4A CN202210558618A CN114838161B CN 114838161 B CN114838161 B CN 114838161B CN 202210558618 A CN202210558618 A CN 202210558618A CN 114838161 B CN114838161 B CN 11483816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quid outlet
- armature
- pole shoe
- groove
- communicat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1
- 230000005389 magnet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9000000696 magne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831 antifriction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284 exci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07 flux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992 reflux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1/0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 F16K11/02—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 F16K11/06—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 F16K11/065—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with linearly sliding closure members
- F16K11/07—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with linearly sliding closure members with cylindrical slides
- F16K11/0716—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with linearly sliding closure members with cylindrical slides with fluid passages through the valve membe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0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 F16K31/06—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using a magnet, e.g. diaphragm valves, cutting off by means of a liquid
- F16K31/0603—Multiple-way valves
- F16K31/061—Sliding valves
- F16K31/0613—Sliding valves with cylindrical slid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0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 F16K31/06—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using a magnet, e.g. diaphragm valves, cutting off by means of a liquid
- F16K31/0675—Electromagnet aspects, e.g. electric supply therefo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0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 F16K31/06—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using a magnet, e.g. diaphragm valves, cutting off by means of a liquid
- F16K31/0686—Braking, pressure equilibration, shock absorbing
- F16K31/0693—Pressure equilibration of the arma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agnetically Actuated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液压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减压阀,包括极靴、隔磁环、衔铁、弹性件和驱动部件,极靴的前端具有第一排液口、第二排液口和第三排液口,极靴的后端具有第四排液口,隔磁环具有第五排液口、第六排液口,第五排液口与第一排液口相连通,第四排液口与第二排液口相连通,第六排液口与第三排液口相连通,衔铁上具有互相连通的第七排液口和第八排液口;弹性件的一端与极靴相抵,弹性件的另一端与衔铁相抵,弹性件能够驱动衔铁朝向远离极靴的方向移动,驱动部件能够驱动衔铁朝向极靴运动。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减压阀,不需要设置传统比例减压阀中的阀芯与阀套,大大减少了比例减压阀的体积与所需安装空间,提高了比例减压阀的集成化程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压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减压阀。
背景技术
比例减压阀是一种将输入电流成比例地转化为压力输出的元件,在汽车、工程机械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比例减压阀一般由比例电磁铁、阀芯以及阀套组成,阀芯与阀套之间为间隙配合,可以相对滑动,用于形成进油节流口与回油节流口。阀芯与阀套的长度一般较长,大大增加了比例减压阀的体积与所需安装空间。
当前液压元件的主流设计方向是轻量化、小型化,更紧凑的液压元件意味着需要更小的安装空间,可以更加方便主机元件的布局设计,因此急需一种结构紧凑的减压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压阀,该减压阀不需要设置传统比例减压阀中的阀芯与阀套,大大减少了比例减压阀的体积与所需安装空间,提高了比例减压阀的集成化程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压阀,减压阀包括极靴、隔磁环、衔铁、弹性件和驱动部件,所述隔磁环连接在所述极靴的后端;
所述极靴的前端具有第一排液口、第二排液口和第三排液口,所述极靴的后端具有第四排液口,所述隔磁环设置在所述极靴的后端,所述隔磁环具有第五排液口、第六排液口以及沿所述隔磁环的轴线贯穿所述隔磁环前端和后端的通孔,所述第五排液口与所述第一排液口相连通,所述第四排液口与所述第二排液口相连通,所述第六排液口与所述第三排液口相连通,所述衔铁上具有互相连通的第七排液口和第八排液口,所述衔铁与所述第四排液口相对设置;
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极靴相抵,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衔铁相抵,所述弹性件能够驱动所述衔铁朝向远离所述极靴的方向移动,所述驱动部件能够驱动所述衔铁朝向所述极靴运动,并阻断所述第四排液口和所述第六排液口;
所述衔铁具有第一位置状态和第二位置状态,
当所述衔铁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状态,所述弹性件驱动所述衔铁向远离所述极靴的方向移动并敞开所述第四排液口,所述第四排液口与所述第六排液口相连通;
当所述衔铁处于第二位置状态,所述驱动部件驱动所述衔铁向靠近所述极靴的方向移动,所述衔铁断开所述第四排液口和所述第六排液口的连接,所述第七排液口与所述第五排液口相连通,所述第八排液口与所述第六排液口相连通。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极靴的后端具倾斜的导向面,所述导向面沿所述极靴的轴线方向由前至后逐渐向内倾斜,形成口径逐渐缩小的安装部,所述隔磁环上设有与所述导向面相适配的安装面,所述安装面与所述导向面相贴合。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极靴具有容纳槽,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所述容纳槽的前端与所述第四排液口相连通,所述容纳槽的后端具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口径大于所述容纳槽的口径,所述限位槽与所述容纳槽之间形成限位台阶,所述衔铁滑动插设在所述限位槽内,当所述衔铁处于第二位置状态时,所述衔铁的前端与所述限位台阶抵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衔铁上设有溢流通道,所述第七排液口位于所述衔铁的顶部,所述第八排液口设置在所述溢流通道的底部,当所述衔铁处于第一位置状态时,所述第八排液口位于所述第六排液口的上方,当所述衔铁处于第二位置状态时,所述第七排液口与所述溢流通道相连通。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衔铁的中部的周面上设有节流槽,所述隔磁环内部设有阶梯通孔,所述阶梯通孔壁面开设有环形槽,当所述衔铁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状态时,所述环形槽与所述衔铁之间形成所述溢流通道,所述节流槽与所述隔磁环之间限定出所述第七排液口,所述第七排液口与所述溢流通道相连通。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衔铁前端的外壁上设有回流槽,所述回流槽与所述极靴之间形成连通所述第六排液口和所述第四排液口的通路,当所述衔铁处于第二位置状态时,所述回流槽连通所述第六排液口和所述第四排液口。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减压阀还包括限位件,所述衔铁上设有通孔,所述限位件插设在所述衔铁的通孔内,且所述限位件上设有贯穿所述限位件的通孔,所述限位件与所述弹性件抵接,所述限位件的外径大于所述容纳槽的口径,且所述限位件的外径小于所述限位槽的口径。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部件包括电磁线圈,所述电磁线圈环设在所述衔铁外周,所述电磁线圈能够驱动所述衔铁朝向所述极靴方向移动。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减压阀还包括骨架及导磁环,所述骨架包覆在所述衔铁外侧及所述极靴的外侧,所述导磁环设置在所述衔铁的后端的外侧,所述导磁环由软磁材料制成。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减压阀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由软磁材料制成,所述衔铁、所述极靴、所述骨架及所述导磁环均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的内壁与所述极靴的前端的外壁过盈配合。
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减压阀,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实施例的减压阀,在第一位置状态,衔铁在驱动部件的作用下位于最右侧,第二排液口与第三排液口相通,第一排液口处于关闭状态,此时第三排液口处的压力最小,等于第二排液口处的压力,当驱动部件驱动衔铁向左运动,第三排液口与第一排液口相通,第二排液口处于关闭状态,此时第三排液口处的压力会在第一排液口的作用下增加,当第三排液口处的压力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衔铁向右运动,在油压、弹性件和驱动部件的共同作用下,衔铁在新的位置重新达到平衡,从而实现了减压阀输出压力的比例控制,在减压阀内部即可实现减压过程,省去了外部的阀芯以及阀套,具有较高的集成度。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减压阀在第一位置状态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减压阀在第二位置状态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衔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极靴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极靴的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衔铁,110、回流槽,120、节流槽;200、极靴,210、第一排液口,220、第二排液口,230、第三排液口,240、第五排液口,250、第四排液口,260、第六排液口,270、容纳槽,280、隔磁环;400、弹性件,500、限位件;600、外壳,700、滑动轴承,800、导磁环,900、骨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释和说明。对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步骤编号,其仅为了便于阐述说明而设置,对步骤之间的顺序不做任何限定,实施例中的各步骤的执行顺序均可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来进行适应性调整。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减压阀,减压阀包括极靴200、隔磁环280、衔铁100、弹性件400和驱动部件,隔磁环280连接在极靴200的后端;
极靴200的前端具有第一排液口210、第二排液口220和第三排液口230,极靴200的后端具有第四排液口250,隔磁环280设置在极靴200的后端,隔磁环280具有第五排液口240、第六排液口260以及沿隔磁环280的轴线贯穿隔磁环280前端和后端的通孔,第五排液口240与第一排液口210相连通,第四排液口250与第二排液口220相连通,第六排液口260与第三排液口230相连通,衔铁100上具有互相连通的第七排液口和第八排液口,衔铁100与第四排液口250相对设置;
弹性件400的一端与极靴200相抵,弹性件400的另一端与衔铁100相抵,弹性件400能够驱动衔铁100朝向远离极靴200的方向移动,驱动部件能够驱动衔铁100朝向极靴200运动,并阻断第四排液口250和第六排液口260;
在一些施例中,第五排液口240与第一排液口210为贯通的直线管道,第四排液口250与第二排液口220为贯通的直线管道,第六排液口260与第三排液口230为贯通的直线管道,从而便于极靴200和隔磁环280的加工和制造,且使得极靴200和隔磁环280的结构紧凑,简化极靴200和隔磁环280的加工工艺,降低极靴200和隔磁环280的加工和制造成本,且直线管道便于液体流动。
衔铁100具有第一位置状态和第二位置状态,
当衔铁100处于第一位置状态,弹性件400驱动衔铁100向远离极靴200的方向移动并敞开第四排液口250,第四排液口250与第六排液口260相连通;
当衔铁100处于第二位置状态,驱动部件驱动衔铁100向靠近极靴200的方向移动,衔铁100断开第四排液口250和第六排液口260的连接,第七排液口与第五排液口240相连通,第八排液口与第六排液口260相连通,
当衔铁100处于第二位置状态时,如果油压继续增加时,驱动部件、油压及弹性件400驱动衔铁100运动,形成动态平衡,从而实现改变输出压力的需求。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排液口210为进油口P,第二排液口220为回油口T,第三排液口230为工作油口A。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在第一位置状态,衔铁100在驱动部件的作用下位于最右侧,回油口T与工作油口A相通,进油口P处于关闭状态,此时工作油口A处的压力最小,等于回油口T处压力,油液流动方向如图1中箭头所示。
如图2所示,当驱动部件驱动衔铁100向左运动,工作油口A与进油口P相通,回油口T处于关闭状态,此时工作油口A处的压力会在进油口P的作用下增加,油液流动方向如图2中箭头所示。
当工作油口A处压力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衔铁100向右运动,在油压和驱动部件的共同作用下,衔铁100在新的位置达到平衡,从而实现了减压阀输出压力的比例控制,在电磁线圈内部即可实现减压过程,省去了外部的阀芯以及阀套,具有较高的集成度。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极靴200的后端具倾斜的导向面,导向面沿极靴200的轴线方向由前至后逐渐向内倾斜,形成口径逐渐缩小的安装部,隔磁环280上设有与导向面相适配的安装面,安装面与导向面相贴合,斜面用于电磁线圈产生不随位移变化的电磁力。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隔磁环280与极靴200焊接相连,从而确保隔磁环280和极靴200的连接可靠,成本低。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极靴200具有容纳槽270,弹性件400设置在容纳槽270内,容纳槽270的前端与第四排液口250相连通,容纳槽270的后端具有限位槽,限位槽的口径大于容纳槽270的口径,限位槽与容纳槽270之间形成限位台阶,衔铁100滑动插设在限位槽内,当衔铁100处于第二位置状态时,衔铁100的前端与限位台阶抵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400为刚度较小的弹簧,弹簧安装于极靴200与衔铁100之间;当电磁线圈失电时,弹簧可以将衔铁100恢复到初始位置。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极靴200具有容纳槽270,弹簧安装在容纳槽270内,通过设置容纳槽270从而便于弹簧的安装和定位,且容纳槽270能够在弹簧被压缩时对弹簧起到导向作用,容纳槽270的前端与第四排液口250相连通,容纳槽270的后端具有限位槽,限位槽的口径大于容纳槽270的口径,限位槽与容纳槽270之间形成限位台阶,衔铁100滑动插设在限位槽内,衔铁100的端部的直径大于容纳槽270的槽口的口径且小于限位槽的口径,从而衔铁100能够在限位槽内滑动,且衔铁100的端部能够封堵容纳槽270的槽口使得第二排液口220与其他通路断开。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衔铁100上设有溢流通道,第七排液口位于衔铁100的顶部,当衔铁100处于第二位置状态时,第七排液口与溢流通道相连通,第八排液口设置在溢流通道的底部,当衔铁100处于第一位置状态时,第八排液口位于第六排液口260的上方。由于设置了溢流通道,从而便于第一排液口210和第三排液口230相连通,进一步地,由于第八排液口位于第六排液口260的上方,从而进一步地缩短了连接路线,便于第一排液口210和第三排液口230相连通。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衔铁100的中部的周面上设有节流槽120,隔磁环280内部设有阶梯通孔,阶梯通孔壁面开设有环形槽,当衔铁100处于第一位置状态时,环形槽与衔铁100之间形成溢流通道,节流槽120与隔磁环280之间限定出第七排液口,第七排液口与溢流通道相连通。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衔铁100由软磁材料制成,衔铁100为阶梯轴结构;衔铁100阶梯轴周面开设有节流槽120,节流槽120的数量为四个,四个节流槽120沿衔铁100的外周面均布;节流槽120与隔磁环280的环形槽的内壁之间形成进油通道,隔磁环280的侧壁与衔铁100之间形成第七排液口;衔铁100内部开设有通孔,通孔用于通油。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衔铁100前端的外壁上设有回流槽110,回流槽110与极靴200之间形成连通第六排液口260和第四排液口250的通路,当衔铁100处于第二位置状态时,回流槽110连通第六排液口260和第四排液口250,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衔铁100的前端的外周面开设有回流槽110,回流槽110在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回流槽110均布在衔铁100的圆周面上;回流槽110与隔磁环280之间形成回油通道,当衔铁100处于第二位置状态时,回油通道连通第六排液口260和第四排液口250。
当衔铁100处于第一位置状态时,衔铁100的外壁和极靴200的环形槽之间形成溢流通道。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减压阀还包括限位件500,衔铁100上设有通孔,限位件500插设在衔铁100的通孔内,且限位件500上设有贯穿限位件500的通孔,限位件500与弹性件400抵接,且限位件500的外径小于限位槽的口径。限位件500用于限制极靴200与衔铁100之间最小距离,避免较大电磁力的产生。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衔铁100内部开设有通孔,通孔与限位件500之间过盈配合,从而实现限位件500的安装和定位,限位件500和衔铁100上均设有通孔,通孔用于沟通油路,避免衔铁100端部困油;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限位件500与衔铁100之间焊接连接,从而确保限位件500与衔铁100连接可靠,简化限位件500与衔铁100的连接工艺,降低成本。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限位件500由非导磁材料加工而成;限位件500为阶梯轴结构,阶梯轴较小直径端与衔铁100内部通孔之间过盈配合;限位件500内部加工有通孔,通孔用于通油;限位件500用于限制极靴200与隔磁阀芯的相对位置。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驱动部件包括电磁线圈,电磁线圈环设在衔铁100外周,电磁线圈能够驱动衔铁100朝向极靴200方向移动。电磁线圈和衔铁100构成电磁铁,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电磁线圈由漆包线缠绕而成,电磁线圈缠绕成螺线管结构,电磁线圈用于产生激励磁场。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减压阀还包括骨架900及导磁环800,骨架900包覆在衔铁100外侧和极靴200的外侧,导磁环800设置在衔铁100的后端的外侧,导磁环800由软磁材料制成,导磁环800为圆柱状结构,导磁环800内部开设有通孔,导磁环800用于沟通磁路。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减压阀还包括外壳600,外壳600由软磁材料制成,外壳600为圆柱状结构,外壳600内部开设有阶梯通孔;阶梯通孔用于安装衔铁100、极靴200、骨架900及导磁环800等比例减压阀内部结构件,外壳600与极靴200靠近前端一侧的壁面通过过盈连接,从而实现对极靴200和外壳600的定位和安装,导磁环800外表面与外壳600内表面相接触。外壳600作用之一用于安装电磁铁组件;外壳600作用之二用于导磁。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排液口210、第二排液口220及第三排液口230均为设置在极靴200前端面上的圆柱状阶梯孔沉孔,从而便于第一排液口210、第二排液口220和第三排液口230的加工,且沉孔便于确保与其他零部件连接时的精度,同时能够起到对第一排液口210、第二排液口220、第三排液口230的保护作用。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极靴200和衔铁100均为软磁材料制成。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极靴200的后端端面加工有一定角度的斜面,斜面用于电磁线圈产生不随位移变化的电磁力。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衔铁100的后端的套设有滑动轴承700,滑动轴承700以软磁材料为基底制成;滑动轴承700与衔铁100的后端的外周面间隙配合,从而便于衔铁100的滑动;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滑动轴承700表面涂有减摩材料,减摩材料用于减少与衔铁100表面之间的摩擦力。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为:
如图1所示,当不通电时,衔铁在弹簧的作用下位于最右侧,回油口T与工作油口A相通,进油口P处于关闭状态,此时工作油口A压力最小,等于回油口T处压力,油液流动方向如图1中箭头所示。
如图2所示,当通电时,衔铁在电磁力的作用下克服复位弹簧的弹力向左运动,工作油口A与进油口P相通,回油口T处于关闭状态,此时工作油口A压力会在进油口P的作用下增加一部分,油液流动方向如图2中箭头所示。当工作油口A处压力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衔铁向右运动,弹簧的弹力与电磁力、工作油口A处反馈液压力在新的位置重新达到平衡,工作油口A、回油口T与进油口P彼此都处于切断状态。随着输入电流的不断增加,工作油口A压力成比例地增加。通过上述过程,实现了减压阀输出压力的比例控制。
此时,衔铁处于力平衡状态,其受力平衡方程为:
式中,Fs为复位弹簧的弹力;Fe为比例电磁铁产生的电磁力;pA为工作油口A处压力;D为衔铁大径面直径;d为衔铁小径端面直径。
比例电磁铁产生的电磁力Fe与输入电流i的近似关系为:
Fe=k*i (2)
式中,k为比例电磁铁的比例系数,其值为正值;i为比例电磁铁输入的电流。
弹簧的弹簧力Fs为:
Fs=ks*Δx2 (3)
式中,ks为弹簧的弹簧刚度;Δx2为弹簧的压缩量。
所以工作油口A处的压力为:
由于衔铁结构确定,所以衔铁的大径端面直径D与小径端面直径d为定值。由于弹簧的压缩量Δx2以及弹簧刚度ks很小,所以弹簧的弹簧力可以近似为常值。因此,随着比例电磁铁输入电流i的不断增大,工作油口A处压力pA成比例地增加。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减压阀,其减压阀在第一位置状态,衔铁在驱动部件的作用下位于最右侧,第二排液口与第三排液口相通,第一排液口处于关闭状态,此时,第三排液口处的压力最小,第三排液口的压力等于第二排液口处的压力,当驱动部件驱动衔铁向左运动,第三排液口与第一排液口相通,第二排液口处于关闭状态,此时第三排液口处的压力会在第一排液口的作用下增加,当第三排液口处的压力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衔铁向右运动,在油压、弹性力和驱动部件的共同作用下,衔铁在新的位置重新达到平衡,从而实现了减压阀输出压力的比例控制,在电磁线圈内部即可实现减压过程,省去了外部的阀芯以及阀套,具有较高的集成度。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X轴方向”、“Y轴方向”、“Z轴方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减压阀,其特征在于,包括极靴、隔磁环、衔铁、弹性件和驱动部件,所述隔磁环连接在所述极靴的后端;
所述极靴的前端具有第一排液口、第二排液口和第三排液口,所述极靴的后端具有第四排液口,所述隔磁环具有第五排液口、第六排液口以及沿所述隔磁环的轴线贯穿所述隔磁环前端和后端的通孔,所述第五排液口与所述第一排液口相连通,所述第四排液口与所述第二排液口相连通,所述第六排液口与所述第三排液口相连通,所述衔铁上具有互相连通的第七排液口和第八排液口,所述衔铁与所述第四排液口相对设置;
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极靴相抵,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衔铁相抵,所述弹性件能够驱动所述衔铁朝向远离所述极靴的方向移动,所述驱动部件能够驱动所述衔铁朝向所述极靴运动,并阻断所述第四排液口和所述第六排液口;
所述衔铁具有第一位置状态和第二位置状态,当所述衔铁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状态,所述弹性件驱动所述衔铁向远离所述极靴的方向移动并敞开所述第四排液口,所述第四排液口与所述第六排液口相连通;
当所述衔铁处于第二位置状态,所述驱动部件驱动所述衔铁向靠近所述极靴的方向移动,所述衔铁断开所述第四排液口和所述第六排液口的连接,所述第七排液口与所述第五排液口相连通,所述第八排液口与所述第六排液口相连通;
所述极靴的后端具倾斜的导向面,所述导向面沿所述极靴的轴线方向由前至后逐渐向内倾斜,形成口径逐渐缩小的安装部,所述隔磁环上设有与所述导向面相适配的安装面,所述安装面与所述导向面相贴合;
所述极靴具有容纳槽,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所述容纳槽的前端与所述第四排液口相连通,所述容纳槽的后端具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口径大于所述容纳槽的口径,所述限位槽与所述容纳槽之间形成限位台阶,所述衔铁滑动插设在所述限位槽内,当所述衔铁处于第二位置状态时,所述衔铁的前端与所述限位台阶抵接;
所述衔铁上设有溢流通道,所述第七排液口位于所述衔铁的顶部,所述第八排液口设置在所述溢流通道的底部,当所述衔铁处于第一位置状态时,所述第八排液口位于所述第六排液口的上方,当所述衔铁处于第二位置状态时,所述第七排液口与所述溢流通道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衔铁的中部的周面上设有节流槽,所述隔磁环内部设有阶梯通孔,所述阶梯通孔壁面开设有环形槽,当所述衔铁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状态时,所述环形槽与所述衔铁之间形成所述溢流通道,所述节流槽与所述隔磁环之间限定出所述第七排液口,所述第七排液口与所述溢流通道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衔铁前端的外壁上设有回流槽,所述回流槽与所述极靴之间形成连通所述第六排液口和所述第四排液口的通路,当所述衔铁处于第二位置状态时,所述回流槽连通所述第六排液口和所述第四排液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压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件,所述衔铁上设有通孔,所述限位件插设在所述衔铁的通孔内,且所述限位件上设有贯穿所述限位件的通孔,所述限位件与所述弹性件抵接,所述限位件的外径大于所述容纳槽的口径,且所述限位件的外径小于所述限位槽的口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包括电磁线圈,所述电磁线圈环设在所述衔铁外周,所述电磁线圈能够驱动所述衔铁朝向所述极靴方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压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骨架及导磁环,所述骨架包覆在所述衔铁外侧及所述极靴的外侧,所述导磁环设置在所述衔铁的后端的外侧,所述导磁环由软磁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减压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由软磁材料制成,所述衔铁、所述极靴、所述骨架及所述导磁环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的内壁与所述极靴的前端的外壁过盈配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558618.4A CN114838161B (zh) | 2022-05-20 | 2022-05-20 | 一种减压阀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558618.4A CN114838161B (zh) | 2022-05-20 | 2022-05-20 | 一种减压阀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838161A CN114838161A (zh) | 2022-08-02 |
CN114838161B true CN114838161B (zh) | 2025-03-04 |
Family
ID=825728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558618.4A Active CN114838161B (zh) | 2022-05-20 | 2022-05-20 | 一种减压阀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838161B (zh)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758004A (zh) * | 2018-06-14 | 2018-11-06 | 东莞海特帕沃液压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液控比例阀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9839884B4 (de) * | 1998-09-02 | 2006-01-12 | Ina-Schaeffler Kg | Elektromagnet, insbesondere Proportionalmagnet zur Betätigung eines hydraulischen Ventils |
EP1323966A1 (de) * | 2001-12-21 | 2003-07-02 | G. Kromschröder Aktiengesellschaft |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Regeln und Absperren eines Fluidstromes |
US7556062B2 (en) * | 2005-09-15 | 2009-07-07 | Eaton Corporation | Solenoid valve with integrated structure |
CN103233934A (zh) * | 2013-04-16 | 2013-08-07 | 浙江工业大学 | 双自由度力矩马达驱动的力反馈型电液比例阀 |
CN106960714B (zh) * | 2017-04-06 | 2018-10-26 | 许昌学院 | 一种复合比例电磁铁 |
CN112984154A (zh) * | 2021-03-30 | 2021-06-18 | 陕西华诚领航电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挡铁与极靴一体和球型活塞结构的正比例减压电磁阀 |
CN215109777U (zh) * | 2021-07-02 | 2021-12-10 | 宁波市博尔法液压有限公司 | 一种电液比例多路阀 |
CN114198531A (zh) * | 2021-11-20 | 2022-03-18 | 河南航天液压气动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低泄漏管式电液比例换向阀及换向方法 |
CN114251484A (zh) * | 2021-12-13 | 2022-03-29 | 浙江工业大学 | 一种插装式负载敏感二维多路阀 |
-
2022
- 2022-05-20 CN CN202210558618.4A patent/CN11483816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758004A (zh) * | 2018-06-14 | 2018-11-06 | 东莞海特帕沃液压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液控比例阀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838161A (zh) | 2022-08-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4844672B2 (ja) | リニアソレノイド | |
US8418724B2 (en) | Solenoid valve | |
US5848613A (en) | Electromagnetic pressure regulating valve | |
JP5615286B2 (ja) | ソレノイドバルブ | |
JP5707386B2 (ja) | 小さなパッケージ空間を占める安定性向上特徴部を有するダイキャストスリーブ | |
US8556232B2 (en) | Linear solenoid and valve device using the same | |
JP4697043B2 (ja) | 流体圧制御装置 | |
JP5931742B2 (ja) | ソレノイドバルブ | |
JP2015526658A (ja) | 液圧スリーブを介して汚染保護してソレノイドモータを通気するための方法 | |
JP2012204574A (ja) | リニアソレノイド | |
JP2009030682A (ja) | 電磁弁 | |
JP2015506449A (ja) | 単軸受のワンピースコアソレノイド | |
CN102686924A (zh) | 具有弹簧塞的螺线管 | |
US8141842B2 (en) | Solenoid valve | |
JP2020088143A (ja) | ソレノイド | |
US12046418B2 (en) | Solenoid | |
CN114838161B (zh) | 一种减压阀 | |
JP2009275841A (ja) | リニアソレノイド | |
CN114838162B (zh) | 一种减压阀 | |
US20210005369A1 (en) | Solenoid | |
US11948737B2 (en) | Solenoid | |
US12068106B2 (en) | Solenoid valve | |
JPH084934A (ja) | 流体制御用電磁弁 | |
JP2007055521A (ja) | ブレーキ制御用電磁弁 | |
JP2005310838A (ja) | 電磁式駆動ユニッ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