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4837741A - 一种地铁车站防排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铁车站防排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37741A
CN114837741A CN202210493980.8A CN202210493980A CN114837741A CN 114837741 A CN114837741 A CN 114837741A CN 202210493980 A CN202210493980 A CN 202210493980A CN 114837741 A CN114837741 A CN 1148377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inage
waterproof
water
pipes
bli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9398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银坤
汪艳民
闫赫赫
宋浩天
肖禹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Infrastruc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Infrastruc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Infrastruc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Infrastruc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9398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37741A/zh
Publication of CN1148377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377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FSAFETY DEVICES, TRANSPORT, FILLING-UP, RESCUE, VENTILATION, OR DRAINING IN OR OF MINES OR TUNNELS
    • E21F16/00Drainage
    • E21F16/02Drainage of tunne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11/00Lining tunnels, galleries or other underground cavities, e.g.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Linings therefor; Making such linings in situ, e.g. by assembling
    • E21D11/38Waterproofing; Heat insulating; Soundproofing; Electric insul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logy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Underground Structures, Protecting, Testing And Restoring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铁车站防排水系统,包括侧拱墙防排水系统和底板防排水系统,侧拱墙防排水系统包括设置在侧墙和拱墙位置的缓冲层和设置在缓冲层背水面一侧的防水板,在缓冲层与防水板之间沿纵向间隔设置多个环向透水盲管和多个环向排水板带,在侧墙底部位置设置与多个环向透水盲管和多个环向排水板带的出水端连通的纵向侧墙排水盲管,在纵向侧墙排水盲管上沿纵向间隔设置多个横向导水管,底板防排水系统包括设置在底板位置且相互连通的多个纵向排水盲管和多个横向排水盲管,在底板两侧位置设置排水边沟,多个横向导水管和多个横向排水盲管的出水端分别与排水边沟连通。上述防排水系统能够保证车站主体施工及后期运营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地铁车站防排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铁车站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铁车站防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地铁车站主体施工及后期运营面临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防水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后期渗漏水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目前,较为常见的防水施工技术是采用全包防水施工,即结构外包全封闭式的柔性防水层或复合式衬砌的内外衬之间夹全封闭式的柔性防水层;以暗挖拱盖车站为例,在初期支护与主体结构间使用防水板进行全部封闭,将初期隧道渗水阻挡在防水板之外。然而,受到衬砌工艺等多种因素影响,拱部混凝土一般情况下不能灌满,因此很容易在拱部形成积水通道,大量地下水汇集,得不到及时疏解;同时,一旦防水层出现一处破损,就会在防水层与主体结构之间形成地下水连通,从而不能有效发挥防水层的真正作用。
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铁车站防排水系统,能够有效解决渗漏水问题影响车站主体施工及后期运营安全的难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铁车站防排水系统,包括侧拱墙防排水系统和底板防排水系统,侧拱墙防排水系统包括设置在侧墙和拱墙位置的缓冲层和设置在缓冲层背水面一侧的防水板,在缓冲层与防水板之间沿纵向间隔设置多个环向透水盲管和多个环向排水板带,在侧墙底部位置设置与多个环向透水盲管和多个环向排水板带的出水端连通的纵向侧墙排水盲管,在纵向侧墙排水盲管上沿纵向间隔设置多个横向导水管,底板防排水系统包括设置在底板位置且相互连通的多个纵向排水盲管和多个横向排水盲管,在底板两侧位置设置排水边沟,多个横向导水管和多个横向排水盲管的出水端分别与排水边沟连通。
进一步地,在缓冲层的背水面一侧设置塑料垫片,通过水泥钉将塑料垫片和缓冲层固定在初期支护基面上,防水板焊接固定在塑料垫片上。
进一步地,在防水板收头位置设置外贴式止水带,外贴式止水带通过冷自粘防水卷材粘贴固定在防水板收头位置上。
进一步地,在侧墙底部位置设置盲沟反滤层,纵向侧墙排水盲管设置在盲沟反滤层内部。
进一步地,在纵向侧墙排水盲管、纵向排水盲管和横向排水盲管的上半部分间隔设置多个孔径不小于10mm的开孔,在纵向侧墙排水盲管、纵向排水盲管和横向排水盲管的外部包裹设置无纺布。
进一步地,在底板位置设置滤水层,多个纵向排水盲管和多个横向排水盲管设置在滤水层中。
进一步地,在底板位置沿横向均匀布置多个纵向排水盲管,在底板位置沿纵向每隔8-12m间隔设置多个横向排水盲管。
进一步地,在侧墙和拱墙位置间隔设置多个预埋注浆管。
进一步地,在车站两端位置设置集水坑,排水边沟的出水端与集水坑连通。
进一步地,环向透水盲管采用软式弹簧透水管,环向排水板带采用凹凸型排水板带,纵向侧墙排水盲管、纵向排水盲管和横向排水盲管采用双壁波纹管,横向导水管采用PVC管。
本发明的地铁车站防排水系统在车站主体结构除底板以外的部分设置防水板,并在底板位置设置纵向排水盲管和横向排水盲管,在侧墙和拱部位置设置环向透水盲管、环向排水板带、纵向侧墙排水盲管和横向导水管,从而能够将水及时排入两侧排水边沟,然后排至车站两端集水坑内,最后进行集中抽排;此外,通过在结构中预埋注浆管,可随时进行注浆堵漏,建立多道防线,进而有效解决了渗漏水问题影响车站主体施工及后期运营安全等难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地铁车站防排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侧拱墙排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环向透水盲管、纵向侧墙排水盲管和横向导水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环向排水板带、纵向侧墙排水盲管和横向导水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排水边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环向透水盲管与纵向侧墙排水盲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防水板固定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防水层收头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底板防排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纵向排水盲管与横向排水盲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纵向侧墙排水盲管、纵向排水盲管或横向排水盲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侧墙;2:拱墙;3:缓冲层;4:环向透水盲管;5:环向排水板带;6:横向导水管;7:盲沟反滤层;8:纵向侧墙排水盲管;9:纵向排水盲管;10:横向排水盲管;11:无纺布;12:垫层;13:排水边沟;14:多通装置;15:防水板;16:外贴式止水带;17:冷自粘防水卷材;18:初期支护;19:滤水层;20:预埋注浆管;21:水泥钉;22:塑料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结合图1至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地铁车站防排水系统包括侧拱墙防排水系统和底板防排水系统,侧拱墙防排水系统包括设置在侧墙1和拱墙2位置的缓冲层3和设置在缓冲层3背水面一侧的防水板15,在缓冲层3与防水板15之间沿纵向间隔设置多个环向透水盲管4和多个环向排水板带5,在侧墙1底部位置设置与多个环向透水盲管4和多个环向排水板带5的出水端连通的纵向侧墙排水盲管8,在纵向侧墙排水盲管8上沿纵向间隔设置多个横向导水管6,底板防排水系统包括设置在底板位置且相互连通的多个纵向排水盲管9和多个横向排水盲管10,在底板两侧位置设置排水边沟13,多个横向导水管6和多个横向排水盲管10的出水端分别与排水边沟13连通。
上述地铁车站防排水系统旨在解决二衬结构施工完成后,初支结构渗漏水汇集和流窜问题,主要利用一种基于半包型防水和限量排水的地铁车站防排水系统,在侧墙1和拱墙2位置设置环向透水盲管4、纵向侧墙排水盲管8和横向导水管6,在车站主体结构除底板以外部分采用防水板15,并在底板位置设置纵向排水盲管9和横向排水盲管10,将水及时排入两侧排水边沟13,然后排至车站两端集水坑内,最后进行集中抽排。
在本实施例的地铁车站防排水系统中,侧拱墙防排水系统主要包括缓冲层3、环向透水盲管4、环向排水板带5、横向导水管6、盲沟反滤层7、纵向侧墙排水盲管8、防水板15、预埋注浆管20等部件。
在车站初期支护18完成后,进行侧墙1和拱墙2基面处理,在排水边沟13上部500mm侧墙1位置开始设置侧墙1及拱墙2的防水层,该防水层包括缓冲层3和设置在缓冲层3背水面一侧的防水板15。对缓冲层3的材质不作严格限制,例如可以采用无纺布等;同时,对防水板15的固定方式不作严格限制,如图7所示,例如可以在缓冲层3的背水面一侧设置塑料垫片22,可以通过水泥钉21将塑料垫片22和缓冲层3固定在初期支护18基面上,此时防水板15可以焊接固定在塑料垫片22上。此外,如图8所示,可以在防水板15收头位置设置外贴式止水带16,外贴式止水带16可以通过自粘防水卷材17粘贴固定在防水板15收头位置上。
在设置环向透水盲管4、环向排水板带5和横向导水管6时,对其具体设置方式不作严格限制,可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设置。如图2所示,例如可以在缓冲层3与防水板15之间沿纵向每间隔4-6m设置环向透水盲管4、环向排水板带5和横向导水管6;同时,可以每设置两个环向透水盲管4后再设置一个环向排水板带5的方式进行依次设置,横向导水管6可以间隔设置在纵向侧墙排水盲管8的适宜位置上。
如图3所示,环向透水盲管4、横向导水管6与纵向侧墙排水盲管8可以通过多通装置14(例如三通管等)进行连接;如图4所示,纵向侧墙排水盲管8与环向透水盲管4可以通过多通装置14(例如三通管等)进行连接;如图6所示,可以在纵向侧墙排水盲管8上开槽,将环向排水板带5插入纵向侧墙排水盲管8的开槽中,从而使环向排水板带5的出水端与纵向侧墙排水盲管8连通。可以理解,在水量较大时,环向透水盲管4和环向排水板带5可以加密设置。
对纵向侧墙排水盲管8的设置方式不作严格限制;如图5所示,在一实施方式中,可以在侧墙1底部位置设置盲沟反滤层7,此时纵向侧墙排水盲管8可以设置在盲沟反滤层7内部。
在本实施例的侧拱墙防排水系统中,可以理解,环向透水盲管4和环向排水板带5分别具有两个出水端,此时在侧墙1底部位置的左侧和右侧分别对应设置两个纵向侧墙排水盲管8,环向透水盲管4和环向排水板带5的一个出水端与左侧的纵向侧墙排水盲管8连通,环向透水盲管4和环向排水板带5的另一个出水端与右侧的纵向侧墙排水盲管8连通。
在本实施例的地铁车站防排水系统中,底板防排水系统主要包括纵向排水盲管9、横向排水盲管10、排水边沟13等部件。
对纵向侧墙排水盲管8、纵向排水盲管9和横向排水盲管10的具体结构不作严格限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设置。具体地,如图11所示,可以在纵向侧墙排水盲管8、纵向排水盲管9和横向排水盲管10的上半部分间隔设置多个孔径不小于10mm的开孔,在纵向侧墙排水盲管8、纵向排水盲管9和横向排水盲管10的外部包裹设置无纺布11,从而起到防堵塞和过滤砂石作用。
此外,如图9所示,可以在底板位置设置滤水层19,纵向排水盲管9和横向排水盲管10可以设置在滤水层19中。对纵向排水盲管9和横向排水盲管10的设置方式不作严格限制;具体地,可以在底板位置沿横向均匀布置多个纵向排水盲管9,在底板位置沿纵向每隔8-12m间隔设置多个横向排水盲管10。如图10所示,多个纵向排水盲管9和多个横向排水盲管10可以通过多通装置14(例如四通管等)进行连接并连通。
特别是,如图1所示,可以在侧墙1和拱墙2位置间隔设置多个预埋注浆管20,以便随时进行注浆堵漏。此外,在车站两端位置设置集水坑,排水边沟13的出水端与集水坑连通,排水边沟13中的水排至车站两端的集水坑内,最后进行集中抽排。通过上述方式建立多道防线,从而能够有效解决渗漏水问题影响车站主体施工及后期运营安全的难题,
本实施例的地铁车站防排水系统的施工方式如下:
车站初期支护18完成后,进行侧墙1和拱墙2基面处理,在排水边沟13上部500mm侧墙1位置开始设置侧墙1及拱墙2的防水层(包括缓冲层3和防水板15),首先铺设缓冲层3(例如无纺布),采用水泥钉21和塑料垫片22(例如塑料圆垫片)固定于已经达到要求的初期支护18基面上。在缓冲层3上每隔5m设置环向透水盲管4(例如Φ50软式弹簧透水管)、环向排水板带5(例如1mm厚,150mm宽,凹凸型排水板带)和横向导水管6(例如DN50 PVC管);水量较大时,环向透水盲管4、环向排水板带5可加密设置。
在侧墙1底部范围施作盲沟反滤层7,并在反滤层内设置纵向侧墙排水盲管8(例如DN100双壁波纹管),纵向侧墙排水盲管8上半部分进行开槽或打孔(孔径不小于10mm),并外裹无纺布11进行防护,起到防堵塞和过滤砂石作用。
环向透水盲管4(例如Φ50软式弹簧透水管)、横向导水管6(例如DN50PVC管)与纵向侧墙排水盲管8(例如DN100双壁波纹管)通过多通装置14(例如三通管、四通管)进行连接,纵向侧墙排水盲管8开槽,将环向排水板带5(例如1mm厚,150mm宽,凹凸型排水板带)插入;侧墙1和拱墙2地下水通过环向透水盲管4和环向排水板带5引流至纵向侧墙排水盲管8内,再通过横向导水管6(例如DN50 PVC管)排入两侧排水边沟13内,最后集体排至两侧集水坑内进行集中抽排。
车站初期支护18完成后,在车站基底施做滤水层19,在滤水层19中横向等分、均匀布置三根纵向排水盲管9(例如DN100双壁波纹管),每隔10m布置横向排水盲管10(例如DN100双壁波纹管),横向排水盲管10的横向坡度为1%,纵向排水盲管9和横向排水盲管10的上半部分进行开槽或打孔(孔径不小于10mm),并外裹无纺布11进行防护,起到防堵塞和过滤砂石作用。纵向排水盲管9和横向排水盲管10通过多通装置14进行连接;在浇筑底板垫层12混凝土时,将纵向排水盲管9和横向排水盲管10固定牢固。在车站底板两侧设置排水边沟13,通过纵向排水盲管9和横向排水盲管10将底板垫层12下可能存在的地下水引流至两侧排水边沟13内,最后集体排至两侧集水坑内进行集中抽排。
侧墙1和拱墙2位置的环向透水盲管4和横向导水管6施工完成后,进行防水板15(例如1.5mm厚EVA防水板15)施工,将防水板15卷材采用热风焊枪热熔焊接在塑料垫片22(例如塑料圆垫片)上;在侧墙1下部防水板15铺设的起始位置,进行防水板15收头施工,防水板15收头采用外贴式止水带16,通过冷自粘防水卷材17(例如双面粘丁基橡胶冷自粘防水卷材)与防水板15卷材进行粘贴固定。
车站侧墙1及拱墙2施工时,预埋注浆管20(环、纵向间距4-5m,镀锌钢管),用于后期注浆堵漏。
本实施例的地铁车站防排水系统在车站主体结构除底板以外的部分设置防水板15,并在底板位置设置纵向排水盲管9和横向排水盲管10,在侧墙1和拱部位置设置环向透水盲管4、纵向侧墙排水盲管8和横向导水管6,从而能够将水及时排入两侧排水边沟13,然后排至车站两端集水坑内,最后进行集中抽排;此外,通过在结构中预埋注浆管20,可随时进行注浆堵漏,建立多道防线,进而有效解决了渗漏水问题影响车站主体施工及后期运营安全等难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地铁车站防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侧拱墙防排水系统和底板防排水系统,侧拱墙防排水系统包括设置在侧墙和拱墙位置的缓冲层和设置在缓冲层背水面一侧的防水板,在缓冲层与防水板之间沿纵向间隔设置多个环向透水盲管和多个环向排水板带,在侧墙底部位置设置与多个环向透水盲管和多个环向排水板带的出水端连通的纵向侧墙排水盲管,在纵向侧墙排水盲管上沿纵向间隔设置多个横向导水管,底板防排水系统包括设置在底板位置且相互连通的多个纵向排水盲管和多个横向排水盲管,在底板两侧位置设置排水边沟,多个横向导水管和多个横向排水盲管的出水端分别与排水边沟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车站防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缓冲层的背水面一侧设置塑料垫片,通过水泥钉将塑料垫片和缓冲层固定在初期支护基面上,防水板焊接固定在塑料垫片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车站防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防水板收头位置设置外贴式止水带,外贴式止水带通过冷自粘防水卷材粘贴固定在防水板收头位置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车站防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侧墙底部位置设置盲沟反滤层,纵向侧墙排水盲管设置在盲沟反滤层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车站防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纵向侧墙排水盲管、纵向排水盲管和横向排水盲管的上半部分间隔设置多个孔径不小于10mm的开孔,在纵向侧墙排水盲管、纵向排水盲管和横向排水盲管的外部包裹设置无纺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车站防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底板位置设置滤水层,多个纵向排水盲管和多个横向排水盲管设置在滤水层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车站防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底板位置沿横向均匀布置多个纵向排水盲管,在底板位置沿纵向每隔8-12m间隔设置多个横向排水盲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车站防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侧墙和拱墙位置间隔设置多个预埋注浆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车站防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车站两端位置设置集水坑,排水边沟的出水端与集水坑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车站防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环向透水盲管采用软式弹簧透水管,环向排水板带采用凹凸型排水板带,纵向侧墙排水盲管、纵向排水盲管和横向排水盲管采用双壁波纹管,横向导水管采用PVC管。
CN202210493980.8A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地铁车站防排水系统 Pending CN11483774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93980.8A CN114837741A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地铁车站防排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93980.8A CN114837741A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地铁车站防排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37741A true CN114837741A (zh) 2022-08-02

Family

ID=825676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93980.8A Pending CN114837741A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地铁车站防排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3774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78700B (zh) 一种隧道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9488371B (zh) 一种全包防水车站防水系统及动态设置限量排水方法
CN103184747B (zh) 用于深层地下工程两墙合一结构的防渗漏施工方法及结构
CN104806272A (zh) 隧道分流复合式防排水综合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和使用方法
CN105297743B (zh) 一种地连墙缺陷渗漏止排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4234089B (zh) 一种地下室防排水结合的施工方法
CN211446885U (zh) 一种地下连续墙防水结构
CN115012452A (zh) 后浇带施工工艺和地下室疏水泄压结构
CN206289732U (zh) 一种主动防渗地下室剪力墙
CN217107120U (zh) 一种地铁车站防排水系统
CN212104515U (zh) 一种用于地下室渗漏水防治施工结构
CN210636467U (zh) 多层约束防渗漏的后浇带结构
CN114837741A (zh) 一种地铁车站防排水系统
CN111119927A (zh) 一种隧道立体防排水体系及施工技术
CN215857878U (zh) 一种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防排水结构
CN111287793A (zh) 一种基于自动排水功能的变形缝防排水系统及其施工工艺
CN110924451A (zh) 一种用于地库裂缝渗水的疏水方法
CN216552098U (zh) 一种地下室顶板变形缝设u型盖板防排相结合防渗漏结构
CN115949437A (zh) 一种浅埋偏压隧道防寒保温、排水结构
CN101021155A (zh) 隧道二衬防排水结构
CN211666770U (zh) 一种隧道立体防排水体系
CN212104215U (zh) 一种地下室底板后浇带
CN111576424B (zh) 一种注浆装置及现浇管廊变形缝处注浆的施工方法
CN115539127A (zh) 一种海域隧道全包防水阈值泄压防排水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10387908B (zh) 多层约束防渗漏的后浇带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